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通用8篇)

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篇1

——《细节描写》作文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2、思考:怎样选取细节

3、探讨:怎样刻画细节 教学重点

1.如何选取生活细节。2.如何描写生活细节。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聚焦细节

(出示图片)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再认真点!你可真仔细!】你们用眼睛捕捉到了许多细节,真厉害!

如何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捕捉到的精彩画面描绘出来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细节描写。

二、什么是细节描写

首先,我们得清楚什么是细节描写。说说你对细节描写的理解?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三、怎样刻画细节

同学们,老师现在要给你们布置一项作业: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很多学生发愁写作文,发愁如何达到作文字数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掌握刻画细节的方法。刻画细节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三种方法。

(一)细化动作

第一个方法是什么?相信同学们通过对比材料,一定能从中总结出来。

材料1:老王右手把芝麻烧饼送进嘴巴,左手接着,吃完烧饼,把左手上的芝麻也吃掉了。材料2:老王用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待一个烧饼吃完,那纷纷而落的芝麻也就铺满了一手掌。老王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都聚拢在了一起,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细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直到看不见指肚上的油光,这才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节选自小说《老王》

1、自由朗读,这两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2、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

(1)老师读这两则材料,你们扮演老王,并做出老王吃烧饼的动作。(2)边做动作,边思考:你更喜欢哪则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两则材料都在写老王吃烧饼,但是材料二将老王吃烧饼的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老王吃烧饼的过程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动作连贯,惟妙惟肖,颇有趣味。

3、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细化动作)

(二)调动感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1、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充满希望的季节。正值春季,你会如何描绘美丽的春天呢?

(这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这是我们用耳朵听到的。这是我们用鼻子闻到的。)

2、调动起我们的感官(包括眼、耳、鼻等),从多个角度描绘我们身边的人、事、物,这种刻画细节的方法是——调动感官。

3、一起欣赏经典散文,思考:作者在描写中动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动用了眼睛。作者看到了什么?(桃树、杏树、梨树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

(2)动用了鼻子。闻到了什么?(甜味),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花丛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芬芳。

(3)动用了耳朵。听到了什么?(蜜蜂嗡嗡地闹着),写出了春天的热闹、生机盎然。

4、作者从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春景,使得整幅春景图的色彩更丰富、润泽。

小结:文章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动用你的感官,用心体验,大胆想象,你的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

(三)巧用修辞

材料1: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地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材料2: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地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支离弦之箭飞奔着,只见他挥舞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地冲过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

1、看,这是谁?(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2、对比这两则材料,你更喜欢哪则材料?理由?

小结:材料二通过由运动员的姿势联想到弓箭,由刘翔奔跑的速度想到闪电,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通过文字再现刘翔跨栏的精彩一幕。

四、总结:

现在我们来回顾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刻画细节的方法?

1、细化动作

2、调动感官

3、巧用修辞

五、练笔

(一)同学们对这些方法掌握如何呢?让我们来试一试。做一道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题目和要求)

假如你在生活中看到了样的画面,你如何向你的同学描述,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请同学们静思片刻,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将你所看到的画面描绘下来。

(二)展示、赏析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作品。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结合今天学习的刻画细节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几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也做了精彩的评价,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请同学们在刚才借鉴和评价的基础上课后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六、结语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眼睛观察细节,用心灵感受细节,用笔描绘细节,记录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七、岁月留痕

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篇2

1.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

2.了解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类型

3.掌握细节描写时的三大要求

4.能根据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

2.能根据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投展示)朱自清父亲背影的图片

师:大家看背投上这图片是?(背影)

师: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暗笑父亲的迂的“我”,被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所震撼,用感人的笔墨把那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文学史上!每次拜读朱自清这散文的时候,我们总被他这感人的一幕所触动。而我们要如何在写作中描绘出触动人心的画面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细节描写!

到底什么是细节描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定义。

(二)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及4种常见的类型

(背投展示、学生齐读)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师:我们要注意概念中的重点词语,“细微”、“具体”、“典型”。

常见的细节描写一般就有以下几种类型(背投展示):

(1)肖像细节描写(2)语言细节描写

(3)行动细节描写(4)心理细节描写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是否接触过上述几种常见的细节描写类型。

(生回忆、交流、讨论。)

整理出:

(1)肖像细节描写:

《芦花荡》:“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2)语言细节描写:

《阿长与山海经》:“‘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3)动作细节描写:

《背影》:“……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心理细节描写:

《芦花荡》:“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三)掌握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

师:在熟悉了常见细节描写类型之后,我们具体学习在运用细节描写时要注意的三大要求!

(背投展示)

1. 运用细节描写要“真”,符合生活的情理。要来源于生活的精细观察,反复提炼和加工。

师展示范例:

《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的背影刻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属于动作细节描写。大家看看,这例子中,哪里能体现“真”?

(明确:“攀”、“缩”、“微倾”。)

师:找得好!在描写时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提炼加工我们所用的动词!

2. 细节描写要“精”,具有典型性。作者要按照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需要,精心挑选最恰当的典型细节。

师:大家注意重点词语“精”、“典型”。也就是说,最能够体现主题或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细节!就像《背影》,文章的主题是?

生:父爱!

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父爱?

生:父亲踌躇之后仍亲自送我去车站。

生:父亲的反复叮嘱。

生:父亲给我买橘子。

……

师:这些都能体现父爱,但作者精心描写了这些细节没有?

生:没有!重点锤炼了“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

师:对!这就是挑选了“精、典型”的细节加以描写!

3. 细节描写要“细”,具体细腻。要用特写镜头般的语言来细腻入微地刻画细节。

师:要用特写镜头般的语言!就像拍电影般锁定某一个画面,来个特写。

(回忆课文中的片段)

生1:老王!

生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找得好!这一段细节描写把老王的什么神韵生动地刻画出来?

生:老王很瘦,黄,又干巴巴的,很脆弱,打一下就散成一堆白骨。

师:对!作者将镜头锁定在老王的外貌特征上,“枯黄的干皮”、“瘦”。

(回顾细节描写的三大要求:真、精、细。)

(四)课堂练笔

师:我们现在就用刚学的知识描写一段父亲骑自行车的细节。字不用多,但要注意“真”、“精”、“细”。5分钟后,我们一起赏析同学的佳作。

(五)美文共赏

(展示同学例文一)

只见父亲用力踏着那支支作响的单车,双手流出了很多汗,衣服被汗湿了也不管,还是双脚左右左右轮踏,身体左右微侧,腰也不时往前弯曲,神情很痛苦,但在我面前总表现得很开心的样子,此时我才明白父亲的苦。

(展示同学例文二)

刚踩时,可能是我的重量超出了父亲的估计,父亲显得很吃力。父亲双手紧握把手,左脚用力地踩在脚踏上,似乎全身的力气挤在左脚上,父亲瘦小的身体向左微侧。……快到小区时,父亲是累了吧,他微站,身体随着左右有节奏的摆动着,他那紧握车把的双手青筋暴起,口中还时时发出“呼呼”的喘气声……

(六)课堂小结

谈作文细节描写教学 篇3

关键词:作文;细节;指导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叙事只有过程,缺少对具体细节的描写:写人,只写人物做的事,缺少对人物外表、内心的描写,使作文显得平淡无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作文的细节写好呢?

一、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要循循善诱、精心指导。通过扩词成句、扩句成段、扩段成篇等训练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怎么写才算是具体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范文引路、学生作文引路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把细节写好。其次,在讲评时,教师要抓住典型文章,好差对比,让学生明白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具体。讲评还要和修改结合起来,通过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把较差的作文改成好作文,用现身说法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阶段都是借助模仿为阶梯。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按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组成单元,每单元选入的课文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教师要用好教材,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指导学生仿写。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年级,在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搀着学生走,待学生走稳了,再松开手。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观察”与“积累”犹如作文之翼,缺一不可,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而内容材料的获得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有的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写作文时就有话可写;而有的学生不留心观察,有些很好的写作题材与之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写,更不用说写具体了。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且要仔细观察,有重点地观察,这样写作时就会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文章就会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题材,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原因是表达能力不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摘抄、多背诵,在学生脑子里建立一个“语言仓库”,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调用,笔下生花了。

《动作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篇4

朱自清的《背影》,人称“平淡中见神奇”,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特别是文中对父亲背影的一段细节描写,它犹如一杯清茶,细品起来,情思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二.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细节片段,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幻灯展示《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并提问:

从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细节描写。幻灯展示“细节描写”概念。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三.感受动作细节的独特魅力

细节描写是包括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朱自清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段就是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可以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的百花园,感受其独特魅力。幻灯展示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鲁迅《阿长与 山海经》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杨绛《老王》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曹雪芹《红楼梦》 “食堂里,张老师急着要去上课,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玉米粥喝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节俭的张老师》

(老师把动作细节用红色凸显出来,力求在视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师生共同讨论这几处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妙处,并明确其各自在人物形象塑造中不同的侧重点。

如鲁迅写“阿长”:“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一动作细节刻画出一个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阿长,它的作用侧重于表现人物性格。又如杨绛写“老王”“ 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侧重描绘老王最后一次来我家时,身体状况已差到极致,和作者回忆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微妙的心理和情感。而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心理。教师小结:

不同的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时各自有不同的侧重,有的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的主要表现人物的身体状况;有的则是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有的侧重传递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心理或情感。

幻灯呈现“动作细节描写”的概念。

动作细节描写:即细致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四.动作细节描写课堂练笔 小试牛刀一

学生齐背孟郊《游子吟》后,师生共同赏析。1.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2.用几个字概括本诗主旨

3.最能够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动作细节是什么 幻灯呈现根据孟郊《游子吟》中“密密缝”的改写片段。

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

,又用指尖轻轻一

。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

着针,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着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

学生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贴切的动词,指名一生回答,其他同学品评。最后老师呈现答案。如果学生的动词与答案有出入,老师应视情况给予相应肯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作细节描写要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更要根据语境,精选恰当动词细致而又传神地表现这一人物是“怎么做”的,并能将动作过程用“细小的动作”细化出来。描写时还要注意选取典型细节、紧扣人物性格或文章中心、用词准确生动等要点。小试牛刀二

其实动作细节描写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无不以各自特有的动作细节展示着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老师讲课,同学回答,老友相逢,吃饭走路等等情境中人们的动作细节,只要我们留意观察、细心揣摩、练笔积累,就会逐渐掌握这种描写方法。幻灯展示:

1、语文课上,他(她)又开小差了„„

2、老师来家访了„„

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其中一个情境,写一个故事片段。要求:字数 50—100字,其中要有动作细节描写。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学生习作展示,师生评述。学生朗诵习作,并简述自己的习作侧重表达人物个性特征中的哪一点。师生评述并提出修改意见。五.课堂总结:

有一个成语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也适用于我们的动作细节描写。如果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一两个精彩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文细节描写训练教学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例文中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描写一些细节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难点:运用细节描写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再用我们爱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回更加灿烂。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二、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一)选择最佳的点进行细节描写

1、综合细描,第一步是选点。

选点的这个“点”应该是对中心有作用的“点”,只有“点”到位,才不至于跑题和偏题。比如以“母爱”为话题,我们选点可以是妈妈给自己加上一件外衣的动作点,可以是妈妈注视自己模样的状态点,可以是告诉自己如何做人的语言点等,其实,这个选点在某种意义上和选材相关,但不管选哪个点,都应该是表现“母爱”主题的。当然,不能正确选择“点”,我们将无法展开描述,当然也就面临着跑题和偏题的可能性了。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这个最能表现主题的“点”也正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特写和加以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之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点进行细节描写才是最好的呢?

老舍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助形成特有的人格;可是这些个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才越来越活泼,越实在。„„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

老舍这段话的意思是——只有成功地描写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足见精彩的动作描写对于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自己思想、性格的制约。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成功的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由此,我们认为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以动作细节描写为主,辅以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进行综合细描。

选择事情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点去描写,辅以其他描写方法、其他角度,才能把语言的力量集中到一处,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文字的功底。如果把动作发生以前、发生过程中、结束以后的情况等等全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文章就没有了重点,我们只能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而且容易形成流水账,篇幅冗长,笔墨均分,乏味而平淡。这是同学们在记叙事情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动作进行的过程中必有精彩的亮点,把握住这个亮点进行具体描写,不仅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还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选点举例及点评

片段一

那天,我们上地理课,一位同学和老师顶嘴。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只见她踱进教室,扫视大家,问:“谁干的?站起来!可以从轻发落。”教室里只有四种声音:老师的脚步声、我们的呼吸声、心跳声、钟表的滴答声。“快站起来!别耽误大家时间!”由于是下课时间,大家都浮躁了起来。“就是!”同学们应和着。他站起来了,满脸涨得通红。老师首先表扬了他的诚实,接着把他平静地带到了办公室。

点评:这则片段选取学校课堂上一个常见的“点”,事情不大却很真实具体。有班主任的动作、语言,有班里同学的动作和反应,也有“他”的动作和表现。可见,在选择综合细描的“点”时,无须选择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点”,只要符合主题,都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并且写出了真人真事,真情真意和真感受。而这样的“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比比皆是吗?世事洞明皆文章呀。

片段二

“加油!加油!”同学们拼命地为单杠上的小勇鼓劲,他就要做第12个引体向上了,这是目前我们班至今无人突破的记录。只见他的身子前后摆了摆,仿佛在积蓄力量,就在身子再一次向前悠的时候,他猛地大喊一声“嗨!”立刻,全身都绷得紧紧的,双臂用力向上拉,身子哆哆嗦嗦地慢慢向上移动。他双眼紧闭,汗水顺着通红的脸颊往下流。胳膊上的肌肉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一样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像一条条青色的蚯蚓。单杠也好像在努力绷劲,好把小勇拉上去。小勇坚持着,坚持着,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他的头慢慢地靠近单杠,超过了单杠!“成功了!”同学们欢呼起来!

点评:作者没有把小勇如何做准备活动、如何攀上单杠、怎样做引体向上、怎样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如何下杠等等全描写下来,而是选择了做引体向上最艰苦的一个镜头,动作点选取得很好,读起来仿佛亲眼目睹了小勇的顽强和努力。作者观察得很认真,依次看到了小勇的动作——“摆”“悠”“拉”“移动”“绷”“靠近”“超过”单杠等等;听到了他的呐喊声“嗨!”;观察到了他的神态——眼睛“紧闭”着,脸通红,汗水流下来;注意到了他全身都“绷得紧紧的”,身子是“哆哆嗦嗦”“慢慢”地向上移动,肌肉“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作者把小勇完成最后一个引体向上的经过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作者还注意到了单杠的状态和周围的同学,以此衬托出小勇的努力。

3、选点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对中心起作用的点。选点对其进行综合细描,并不是为细描而细描,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为指导,表达一定的情感。而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题、主旨,是作者通过写人或记事、绘景或状物所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道理。不同的中心,选择的进行细描的点也应该是不同的。在选点时,首要的原则就是要选择那些对中心起作用的点,也就是最能表现中心的点。

例如,一个学生一次写了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选材是拔河,通过拔河要表现的中心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他很聪明,没有从头到尾叙述拔河过程,而是选择了拔河时他感觉最艰难的一个点进行了细描,描写己方同学们弯曲的双腿、紧绷的肌肉、倔强的眼神、努力的姿态„„一时间真是把那坚持的执着和那不屈的精神再现了出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后来,写另一篇文章,他又把自己这段得了高分的文字照搬了上去。但是,却得了很低的分。为什呢?因为文章的中心变了。后一篇习作所记的事件仍然是拔河比赛,但文章的中心却是写班主任老师宽厚慈祥的微笑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和温暖,这样一来,将大量篇幅放在拔河细描上显然是不合中心,至少也是详略不当或偏离文章中心。也就是说,文章中心要表现老师的微笑的力量,选点细描的地方应该是老师的“微笑”,围绕着这宽厚、慈祥的微笑展开细节描写,将这微笑的魅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文章中心。

所以,在综合细描之前,一定要根据中心先选择好对中心起作用的点,不能单纯为描写而描写,否则就会有跑题的嫌疑了。

(2)选择真实具体的点。选好点后,其实也就是选好了写作的素材,通过综合细描一个“点”反映整个事件的“面”,如果不能确切到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点”,就会流于“面”的叙述。通过点体现面,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面的效果就达不到了。所以,选择的点一定要具体。选点除了要求具体外,还要真实。所谓的真实,是指艺术上的真实,不一定就是真人真事但却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的真实。过度的夸张或有悖于逻辑的“点”是背离文章“写真事、抒真情、达真意”的基本要求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选择对中心起作用且有真实、具体、生动的点,是进行综合细描的基础,没有这个点,细描就没有了依附的根基。选择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点,并对其进行细描的话,实际上就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行文,表现中心的地方展开细描实际上就是详写;而其他地方不展开就是略写。这样文章的详略问题也就解决了。同时选择了进行细描的点,也就解决了选择素材的问题,因为所要细描的点本身就是文章的素材。如果能对任何一个或大或小、或著或微的点都能展开综合细描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可以写进我们文章里的。这样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对素材积累不足的同学来说,就无需捉襟见肘了。只需把点展开具体、生动的综合细描就可以了。

而文章详略问题和选择素材问题,恰恰是很多中学生不能很好掌控的地方,因此,学会选择对文章中心起作用的点非常重要。

那么,选好点后,怎么把这个点细细展开并且使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呢?这就关系到综合细描的角度问题。

(二)描写角度的搭配和展开

综合细描第二步就是描写角度的搭配和展开。一个点本来就一闪而过,如果不加以具体描写的话,三言两语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怎样才能展开有效的描写呢?

1、选择角度

角度是细节描写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初中细节描写建议综合处理,角度要求完美化,也就是完全化,要求对一个点的描写,各个角度全都具备。

以动作综合细描为例,选好事情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动作点之后,就要进行多角度观察,对这个动作点进行充分而细致的描写。要正面观察人物的动作,注意他的表情、语言,体会其心理,也要观察周围人物的反应。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描写,才能把这个动作点写得生动。

综合分析一下,我们把角度分为四类:

角度A——动作本身,即动作发出者及其行为;

角度B——动作对象,即动作承受者及其行为;

角度C——动作环境,即动作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及其周围人物的反应;

角度D——动作心理,即动作发生时的心理活动。

这四类角度,既包括人物描写又包括环境描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既有动作描写,又有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所以,我们称其为完全化或完美化的综合角度。

角度举例:

片段一

老师走进教室以后,眉头一皱,仿佛一片乌云浮上脸庞(A)。正在抄作业的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作业本收进了课桌;原来聊天的同学,立刻拿起了课本(C)。我赶紧摁手机,手却像得了帕金森病一样抖得厉害(B)。老师以威严的目光扫视了教室一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A)。我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放了下来(D)。

这个片段虽小,从角度来看却很全面。需要注意的是,角度A和B的划分是相对的,将老师定为A的话,那么“我”就成了B,若将“我”定为“A”,那么,老师就成了“B”。这要由文章的中心和主要人物决定,主要人物是谁,那谁就是动作的发出者——A。

角度全面,并不一定细描就精彩,还要注意角度的搭配与组合。

2、角度的组合

细分一下,角度的组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简单组合:ABCD、BACD、CDBA、BAC、CDA、BC„„

简单组合就是只有四类角度或三类甚至两类的组合,每类角度只出现一次。这种简单组合,意味着有角度,但是展开远远不足。

(2)复杂组合: ABCDBACD、CDBABAC、CDABC„„

复杂组合,就是四类角度都具备,且有重复出现的情况,但各类角度平均用力,笔墨均匀。这种复杂组合,角度有所或充分展开,但可能会导致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

(3)角度详略组合:ADCDBDCD、ADAABAC、CDDDDC„„

角度详略组合,就是四类角度不一定都具备,只详细描绘其中的三个或两个角度。这种注重详略搭配的角度组合,笔墨集中于两三类角度,使其充分展开,突出重点。

所以,我们说综合细描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四类角度的展开,只是开阔同学们写作的思路,提供给大家思考的余地。并不要求角度一定要全面,面面俱到。恰恰相反,我们反对死板地罗列角度,僵化地运用角度,而应随着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地搭配、巧妙地组合各个角度。同时,在搭配、展开角度时,注意角度的详略问题,突出最能传神的地方来。

3、角度组合举例及点评

室内,我痛苦地坐在书桌前,被作业折磨得焦头烂额。苍白的书页上,蝌蚪般密密麻麻的文字,使我的眼睛酸胀。“滴滴嗒嗒”的钟声搅得我心乱如麻。手中的笔似乎有千斤之重,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写不了几个字。堆成小山的书本魔爪一般把我压在下面,动弹不得。我扭了扭僵硬的脖子,望向窗外,空旷的路上寂寥无人,唯有狂风暴雪在肆虐,整个世界一片惨白,我心中不由地倍感悲凉,抱怨之词一古脑儿地从嘴中倾泻而出。

组合分析:ACCCACD。这个片段,选择A、C、D三类角度,其中角度A类,展开两处;角度D类一处;而角度C类,展开四处。角度组合灵活,展开充分、搭配合理、转换自如,且详略突出,重点描写了写作时的令人烦乱、焦躁的环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被作业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情景以及当时压抑甚而悲凉的心情。

(三)写好综合细描的三个要求

写好综合细描,不仅要选好表现中心的动作点,做到角度的灵活搭配和自由组合,还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多用修辞。修辞是美化语言的重要途径,而且不同的修辞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使我们的文章文采斐然,产生丰富多姿的艺术魅力。常用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借代等10种,初中至少掌握前6种。

2.多用四字短语、成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3.讲究词类活用。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妈妈转身的一刹那,我仿佛听到了妈妈眼泪落在地上摔碎的声音”等词汇的运用。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文字,点亮我们的整篇文章。

(四)细描片段示例

片段一

怯意,甚至有一点想回避的感觉。我必须接住这个球,因为我怕,我怕听见对手刺耳的嘲笑,怕看见对手讥讽的目光,但我更怕队友们悲伤的长叹和失望的目光。“我一定要接住它!”一团信念之火在我体内燃起。我深吸了一口气,弓着腰,目光聚焦在黑白相间的足球上。只见王子博文高抬大腿,“砰——”球像一颗流星,更像一个狞笑着的恶魔,冲着球门飞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足球,朝着球来的方向腾空跃起,双手伸向足球,就像老鹰伸出利爪,去抓捕猎物。“嘭!”球恶狠狠地撞进我的手里,我牢牢地抱住了它。在这一瞬间,我听见队友们热烈的欢呼声。

片段二

教练轻盈地迈动脚步,潇洒地一挥拍,球飞了过来,绿茸茸的小球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小精灵,发了疯似的冲了过来,我看见球来势汹汹,由远及近,它旋转着,呼啸着,更像一枚子弹直奔我来,我想:“只能硬碰硬了。”我挥拍上迎,可球却划了个弧线,“糟了,判断失误。来不及按要求挪脚步了,赶紧撵吧!”于是,我赶快向旁边跑,可脚好像粘在了地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腾空而起,我顺势挥拍,可手和拍却好像突然变短了,我满脑子的糊涂,什么要领,什么姿势全抛到九霄云外。球却顽皮地一低头,扬长而去,完全不管我的存在。拍飞了,球也飞了,我一下子栽倒在地。我无力地躺在球场上,“不按要领打球是打不好球的,小伙子,要加油啊!”教练的声音飞了过来。我望着蓝天,白云翻腾着像在做鬼脸,太阳也躲到白云后面偷笑去了。

片段三

一只小白狗溜进了食堂,往我们这边走来。我像看见了一个怪物,不由地扔下碗,猛地站了起来,颤抖着跳上椅子。刚放进嘴里的米饭还没来得及嚼,就一股脑地掉进了食道,随之是撕心裂肺地大叫:“啊,狗——”我蜷缩在椅子上,眼睛死死地盯着狗,像雷达一样随时捕捉它的动向。同学们看到我被小狗吓成这样,都笑成了一团。一个同学故意向狗招手,小狗乐颠颠地跑了过来。这下我更怕了,赶忙跳下桌子,躲在一个同学的身后,拿他做“挡箭牌”。那狗肆无忌惮地在桌旁走来走去,它往东,我就逃往西;它往南,我就逃向往北,天啊,我的精神都要崩溃了。

片段四

我的手臂被轻轻地碰了一下。随即,一张试卷从同桌胳膊下慢慢地向我移来,他并没有看我,可我似乎感觉到他在说:“抄吧,都是兄弟。”我忐忑不安,心就像要爆炸了似的,赶紧深深地埋下头去。从前额头发的空隙间,我偷偷地观察了一下老师,他的视线没在这边。我偷偷瞄了瞄同学,他们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抓耳挠腮,没人注意我。这时,同桌瞥了我一眼,示意我快点抄。我心一横,颤抖的手紧紧攥住了被汗打湿的笔,可这笔却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一个字也写不动。

片段五

夹在许多种子选手中间,我平静地站到了百米蝶泳的起点。“砰”的一声,发令枪发出一声巨响。选手们个个像背后烧着了火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巧地跃向了空中。身在半空,我忽然有了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仿佛一只出众的飞鸟,挥动着矫健的翅膀,在所有人面前飞翔着展示着自己。成百上千的观众此时突然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我们。我知道,父母一定举好了摄像机,骄傲地看着他们的女儿。教练一定也微笑着按下了秒表,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这个得意弟子。刹那间,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舒展开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一条灵活的小鱼儿轻巧地钻入几米以外的水中。进入水中的一刹那,我听见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五)学生优美范文

我这个滑雪迷

人民大学附中冯佳琪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有无数事物使人痴迷。有人在五彩斑斓的绘画长廊中流连忘返;有人在扑朔迷离的棋盘对奕中乐此不疲;有人对悠扬华美的天籁之音情有独钟。而我对滑雪如醉如痴,算得上一个不折不扣的滑雪迷。

记得那一次,父母决定周末带我去郊区滑雪。谁知“天公不作美”,破晓的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着大地,风也在这个滴水成冰的清晨里呼啸。妈妈瞅瞅窗外,眉头皱了起来,说:“佳佳,这样的天气就不要去滑雪了吧。”我心急如焚,生怕父母反悔,忙说:“上周就因为要期中考试没能去滑雪,这周无论如何也要去。”也许是明白我这个滑雪迷态度坚决,父母不再坚持,只好在我的反复催促下出发了。

雪像调皮的精灵如约而至,那条去过无数次的路比往日难走了许多。不出所料,雪山上的人寥寥无几,我站在无边无际的雪原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真像掉进了寒意彻骨的冰窖一般。风如同刀片划过面颊,满脸生疼生疼的,雪也像故意和我过不去似的直往领子里、袖口里钻,雪粒打在脸上逼得人无法睁眼。父母好久才踱到我面前,执意劝我回家,不要滑了。我哈哈一笑,轻松地说:“雪越大就越刺激,今天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这个滑雪迷决不会因为天气知难而退。”说着,我将肩上的滑雪杖向上抬了抬,仿佛霎时充满力量,向雪山飞奔而去。心中热血沸腾,丝毫不理父母的呼声。

天上的漫漫飞雪愈演愈烈,脚下一滑,我“啪”的一声摔倒在雪地上,吃了一嘴的雪。我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抹去脸上的雪水,二话不说转身继续蹒跚地向山顶“爬”去。

几经周折,我终于站在了雪山顶上,似乎微微踮起脚尖就能触到飘忽柔曼的缠绵云朵。我迫不及待地用雪杖点地,向下冲去。这飞一样急速下滑的感觉使我着迷。眼前是一片大海般无边无际的雪原,银装素裹,洁白无瑕。耳边风声掠过,如一条风的绸带拂过我微微发烫的脸。脚下腾起一片若有若无的雪雾,霎时翩翩飞舞般跃起又飞快落在疾驰而下的身后,像一个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精灵,一如我的心中„„不知不觉,我已滑到了山脚下。我意犹未尽,顾不得疲惫,抄起雪杖,向雪山又一次奔去。远处的雪山高大、洁白,融入了我的身影。

“你真是个滑雪迷”,父母总是如此说。我当然也引以为荣。冬天我会隔三差五邀同学一同滑雪。春天我会祈求冬天早日归来。世人爱好各有千秋,而我就是这样一个滑雪迷。

【点评】

1.开头、结尾点题,中心明确;行文紧密围绕“迷”这个中心词——开头一意孤行,冲破阻挠去滑雪场;中间被摔痴迷不止;结尾多次约人去滑,一直盼望冬季再来。

2.结构的完整和详略的得当,是本文的亮点。

3.描写生动、具体,充分运用了人物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衬托心情的作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看门”给我快乐

人民大学附中 许涵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有所乐。有人会因五彩斑斓的绘画长廊中流连忘返;有人会在复杂多变的棋盘上乐此不疲;有人会对悠扬华美的音乐殿堂情有独钟。而我目前最大快乐来自于“看门”——奉献自己点滴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乐。

上了初中后的第一个学期,我就被安排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差事——“看门”。当老师大声地叫出我的职务时,我的耳朵就立刻被一阵笑声充斥了。我也理解,这很正常啊,看门这个差事让人一听就觉得无聊,而且没有技术含量,每天要做的就是开门、关门。估计是老师看我每天到学校最早的缘故吧,我暗暗想,既然交给我,我就做好它。没曾想,这个差事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天早上,“新官上任”的我自然是早早的来到了学校,为大家开门。走廊里面静静的,一层静谧而庄重的气氛似乎笼罩了整个走廊,氤氲地融在了我的心中。门紧闭着,像挂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门神一样把所有的人拒之门外,顿时,我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一种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我小心翼翼地取出钥匙,像捧着一个传世的宝贝,轻轻插进锁孔,随着钥匙在孔里发出“吧嗒”的响声,劳动付出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成就感就像一壶醇酒把我熏醉了一般,快乐像一个精灵浸透了我的身体,我似乎在灿烂的阳光中盛开了,一朵花,一朵小花。进入教室安静地坐了下来,当我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我开的门走进教室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心里美滋滋的。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劳动付出带给了我巨大的快乐。

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一种转瞬之间的付出,一份早来晚走的辛劳,从中能体验到快乐,应是一种心境吧。孔子弟子公西华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看来小事不小,做好小事,从中体验到乐趣,也是一种享受,更何况“看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人快乐,还暗含着一种责任。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最后一个走。听着大家稀里哗啦一片收拾作业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旌旗猎猎的战场,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等待着建功立业,呵呵,思绪飞翔在教室的天花板上,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呀,俨然超出了快乐的范畴,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奉献之趣吧。关上门,随着钥匙在孔里发出“吧嗒”的响声,教室的门就被锁住。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虽然教室里的“财产”与外界只隔了一道门,但是这道门却免去了同学们许多东西丢掉之忧。这个看似很小的差事,却能使班内的“财产”得到保护,使同学们放心地把自己的东西放在班里,减轻肩上的负担,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让我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自豪,怎么能不让我快乐呢?刘心武有篇文章叫做《春从心出》,里面谈到春天永远在自己心中,只要你有心情,你就会看到大雁跋涉般的豪情,这个关键是自己的感受。诚然,“看门”这个差事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我从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为班级贡献了力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最大快乐。

【点评】

本文有两处“引叙评”结构。

第一处是第四段,引用《论语》中公西华的原句,接着,对这句话进行简单解释——“小事不小”;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做好小事,从中体验到乐趣,也是一种享受”。用此结构,顺利过渡到“责任”这个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处在结尾,“引”名著名言——“刘心武有篇文章叫做《春从心出》,里面谈到春天永远在自己心中,只要你有心情,你就会看到大雁跋涉般的豪情,这个关键是自己的感受”;“叙”自己体会——“诚然,‘看门’这个差事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我从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评”主题“为班级贡献了力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最大快乐。

三、细节描写必须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

1、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2、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四、浅滩习泳,感悟技法 1.自我感悟: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一个同学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紧张”这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2.范例展示: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如: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内心独白描写: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3.指点迷津,方法分类:

A、营造环境(正衬、反衬)渲染人物的处境 B、运用联想(相似、修辞)活化人物的性情 C、化虚为实(心理、幻觉)张显人物的心境 D、借助想象(动作、语言)揭示人物的体验

五、才艺比拼,学以致用 1.学生自主操练:

请运用今天学的知识,为下面一段话进行细节描写,看看谁更胜一筹:“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他的许多事迹让人难以忘怀。我从心底里佩服他。”

2.师生点评。通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这种写法的理解。

六、参考题目: 1.我的同桌

2.难忘的语文老师 3.感受母爱

谈人物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案 篇6

(《欧也妮·葛朗台》节选)

提问:这一小段描写文字,你认为有何妙处?据注解,我们知道“老头儿”究竟有多老?

明确:学生会抓住一纵、一扑,从而告诉老师,老头儿身手敏捷、迅猛。老师接过话题,问,据注解,“老头儿”究竟有多老?说原来老头儿在非常之境变成了非常之人,这都是金钱赋予他神奇的力量,把他变成了超人。作者为了描摹其非常之举,对他攫取金子的举动进行了动作分解(板书),先是分解出“一纵”这个动作,我们看到老头儿积蓄起了平生所有力气,然后分解出“一扑”这个动作,为了具体描摹这“一扑”这个动作,作者进行了放大,说他如同老虎扑向熟睡的婴儿一般。极为准确传神的勾勒出了一位见钱眼开,对金钱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

小说教学中细节描写分析摭谈 篇7

一.错落有致, 层次渐进

细节是情节的血肉, 是文学作品的有机因素。《杨修之死》围绕曹操杀行军主簿杨修, 设置了几个细节, 显得错落有致, 层次渐进。“改建园门”“分食盒酥”从生活趣事上表现;“梦中杀人”“曹氏立嗣”从政治生活中表现;“鸡肋事件”“曹操试才”从军中大事上表现。但是这几个细节各说一件事, 假如没有内在的线索贯穿, 就会成为散珠。因此, 作者把“鸡肋事件”作为一个贯串事件, 这样就纳入了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以“鸡肋事件”杀杨修的结局为开端, 将其它细节插叙其中, 展现了从生活趣事到政治生活一类的细节, 再进到军国大事, 由小到大, 层次井然。最后又以“鸡肋事件”之后曹操兵败“方忆杨修之言, 随将修尸收回厚葬, 就令班师”作结, 首尾圆合, 浑然一体。

二.创造典型环境

小说里穿插次要人物, 可以由他们产生的细节, 一一构成主要人物活动环境的有机成分。如《范进中举》一文, 中举的报帖犹如平地一声雷, 不仅喜疯了范进, 也惊动了众人。胡屠户一反常态, 对范进极力恭维奉承, 他似乎全忘了以前对范进的奚落和辱骂, 夸范进“才学又高, 品貌又好”, 见范进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竟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众邻居不请自来, 范进往外疯跑, 有众人主动跟着;张静斋装得才认识似的, 主动跟范进攀亲, 称自己与范进是“亲切的世兄弟”, “如至亲骨肉一般”。这些群众人物活动和语言构成的细节, 充分展示了当时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利禄的大环境, 揭露了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的毒害, 为主要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 范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封建科举深深毒害的。

三.衬托、渲染气氛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在小说结尾处, 安排了一个“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 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一次集中表演, 读者不仅不觉得多余, 反而感到是很有力量的一笔。于勒接过钱, “赶紧”道谢, 并尊称自己的侄儿为“年轻的先生”, 表明他的社会地位的低下, 生活的艰辛。母亲是惊吓、震怒, 并破口大骂, 表现了她的市侩嘴脸和因失望而歇斯底里大发作。父亲的使眼色, 是提醒别让女婿了解真相而导致婚事告吹, 表现了他的惊恐和不安。只有十几岁的若瑟夫心里有一纯洁之处, 保持着同情和怜悯的感情。这个细节写尽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 衬托和渲染了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酷气氛。

四.使人物形象生辉

契诃夫《变色龙》中有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穿的新军大衣的穿、脱、穿的细节。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 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 俨然要严惩“罪犯”, 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立刻态度大变, 说:“哦!叶尔德林, 帮我把大衣脱下来……”于是掉转话头, 指责赫留金。人群中议论狗, 说不是将军家的, 警官又大发议论, 要好好教训“罪犯”。当听到“没错儿, 将军家的”结论时, 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 给我穿上大衣吧……”脱了的军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相大白, 狗的主人是将军的哥哥, 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 “我早晚要收拾你”, 边说边裹紧大衣, 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关于大衣的细节贯穿全文, 起到了精细地刻画人物的作用, 生动地显露出警官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性格。

五.提契中心, 升华主题

都德的《最后一课》, 细节描写纷繁多姿。小说情节中有两处奇峰秀峦, 是提挈中心、升华主题的关键。当韩麦尔回顾一番大家不重视祖国语言的学习后, 紧接着就说明法语的优美和掌握法语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小说耸出的第一个奇峰秀峦, 并由此形成了细节的重峦叠嶂。韩麦尔用了三个“最”字, 一个“必须……只要……就……”的句式和恰当的比喻, 反复叮咛、告诫学生, 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韩麦尔的教学变了, 小弗郎士的学习态度变了, 班里的小孩子全变了, 连郝叟也跟着变了。课堂教学内容似乎完了, 小说应该煞笔了。就在这时, 教堂的钟声在催促, 祈祷的钟声在哀怜, 普鲁士兵的口号更在胁迫, 韩麦尔热爱祖国的心几乎就要迸裂了, 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小说就是这样异峰突起, 形成第二个奇峰秀峦, 运用情调含蓄深沉而又激越亢奋的细节, 把故事推向高潮, 人物得到净化, 爱国主义主题得到升华。

王新, 江苏省新沂市踢球山中学教师。

摘要:在小说作品中, 大都有多姿多彩、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师应启发学生分析细节的妙用, 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感悟, 达到熏陶思想情操、提高鉴赏能力、借鉴写作方法的目的。

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细节真爱神勇

简约意蕴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之法,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表情变化、心理活动及事物细微处的描写,借以丰富人物的个性,凸现事物的特点,增添作品的意韵。在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心灵交流,品味人物的个性神韵,作者精雕细刻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突破点,可以以点带面,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一、平淡中露真情

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瞬间”的精确捕捉。在描写中作者总是用最简约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涵,以此透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荷花淀》中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片段: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一细节的亮点是:“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的心思是那样地细密,观察是那样地细致,内心情感是那样地细腻,水生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女人看一眼就知道丈夫“笑”得有点异样,他有话要对自己说。“怎么了,你?”此时女人也许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静静地等待丈夫的回答。“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听到这话女人还是吃惊不小,参加大部队就意味着丈夫要跟小鬼子真刀实枪地干,就是枪林弹雨啊。女人平静的外表未能掩盖住她内心的波澜:对丈夫毅然参加大部队的行为感到惊讶、对丈夫上战场的担心,对小鬼子暴行的恐惧和害怕……种种复杂的情绪占据了女人的心胸,也迅速传递到了手指,手指刚好触到苇眉子尖而硬的叶边,慌乱中竟让苇眉子割破了手。女人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吮”,既掩盖了自己内心的强烈震动,也在瞬间镇静了情绪。因为她最了解丈夫,理解他积极报名的行为,认同他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包含了女人对丈夫的嗔怪、担忧、理解、惜别、赞赏等复杂的情感,体现出夫妻之间的默契相通。女人多么善解人意,又是多么晓明大义啊。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这样美好的情感而发出由衷赞叹。作者惜墨如金,只以女人的一个动作“吮”和一句回应为抓手,用最简约的文字,把最令人感动的离别时浓郁缠绵的夫妻之情,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人世间的真爱无言演绎得淋漓尽致,醇厚绵长,也让读者情溢于胸。这个瞬间,作者用以景写情,以形写神、以言写心的表现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水生嫂内心情感的流动,使人物身上氤氲着的那种人情美、人性美与荷花淀水乡之美水乳交融,浓淡相宜,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情在胸中溢的美感。

二、惊险中见神威

写人记事,描情摹态,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不仅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也让读者于惊险刺激中感受人物的神威,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一箭双雕之功效。《武松打虎》片段: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过来。武松只一躲,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这是《水浒传》中妇孺皆知的经典片段,是英雄武松第一次在读者面前的精彩亮相,描写了人与虎的初次交锋。作者用力透纸背的如椽巨笔,“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首先把镜头聚焦于老虎,抓住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次疯狂的进攻,活灵活现地再现老虎捕捉人时的凶猛异常,同时也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当老虎以第一招直向武松“扑”来时,读者心跳加速,担心武松有闪失;当老虎使用第二招“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过来”时,读者的心已悬在半空,为武松捏了一把汗;第二招没有打到武松,老虎焦躁起来“吼一声”,犹如晴空霹雳“震得山崗在动”,真是虎啸山林,令人毛骨悚然。发怒的老虎“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此时读者的心已提到嗓子眼,不敢读下文,唯恐武松被老虎击中。因为老虎的招招出击都欲置人于死地,令人心惊胆寒。老虎“三般提不着时”,嚣张气焰没了一半,武松也由防御转入进攻,“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读者的心也随着哨棒落下来。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老虎,只赋予武松唯一一个动作“闪”:“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又闪在一边”。一个接一个“闪”字,看似无奇,却把武松突然招致老虎袭击后与虎周旋的情景,展现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老虎招招致命又迅如疾雷,武松招招躲过却敏捷异常。“闪”既是武松遭遇猛虎袭击时的本能反应,又是情急之时最有效的防御手段,非胆大神勇之人不能为。这样的描写,一密一疏,一浓一淡,而打虎英雄的神勇威武已跃然纸上。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只老虎“曾经坏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性命”,可见其厉害;而作者正是以老虎和那些已死去的大汉作为映衬,凸显武松的英武之气。这样的细节,可谓句句出奇,字字换色。也唯有人与虎面对面地较量,才足以惊天动地,读来让人心弦震荡,为英雄叫好。

三、无声处显意蕴

好的细节,往往具有一石数鸟的内在力量,让读者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留给读者体验情感、感悟艺术内涵的空间,给人“余音绕梁,三日无穷”的美感。明代文学家张岱的散文《湖心亭看雪》片段: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雪夜西湖先从听觉人手,“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西湖已被雪封,湖上人迹罕至,鸟声寂寂,“绝”字营造出西湖万籁无声的静谧氛围,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仿佛看到湖堤“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感受到雪后的西湖秀美中平添了几分雄奇和壮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的西湖,淡到极致也美到极致,亦如作者的心境恬静而敏感,竞真切细腻地捕捉到西湖静美的神韵。“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被西湖雪景所吸引,竟在“更定”之时,穿皮衣拥火炉,乘一叶小舟,前往湖心亭,再赏雪夜西湖。寥寥十几个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西湖雪景的倾心喜爱和无比痴迷。

雪中西湖芳容醉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先着眼于湖上之景:大雪三日,湖上柳烟变成雾凇,雪色与雾气,天光与云影,山容与水态,混沌交融,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恢弘壮观的雪景图。再用写意之法,简笔勾勒,“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极尽皑皑白雪中西湖别样的湖光山色,宛如琉璃世界里看西湖,白堤犹如一抹影痕,湖心亭仿佛一粒斑点,孤舟恰似一枚小草,还有“两三粒”赏雪人,好一幅雪夜西湖水墨画!作者利用周边大与小、冷与热、人与景之间的鲜明对比,描绘出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在这无声的世界里,人影孤舟,物我交融,尽显作者探幽访胜的闲适自得,至此一个心向西湖,神交山水的“痴人”之“痴态”呼之欲出,表现出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流露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故园之思。作者把这种浅浅的乡愁巧融笔端,真可谓匠心独用,妙笔生花。

上一篇:举行运动会的初二作文下一篇:护士毕业的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