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通用7篇)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1

“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科协系统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安徽省科协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转型时期,也是全省科协事业跨越发展、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全省科协事业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12.15”重要讲话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做出新贡献。

推动“十二五”时期科协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把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安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坚持以社会公众为本,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突出我省科协事业的发展特色,坚持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坚持深入基层、务求实效,扩大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的覆盖面;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构建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和造就人才的科技人才成长服务平台。

——坚持服务发展的原则。坚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把为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撑作为科协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人才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建言献 策、科技服务等活动,服务社会建设、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科协自身建设。

二、主要发展目标

根据党委和政府对科协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建立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和组织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科协事业发展目标是:

——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科普产业不断壮大,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普产业战略联盟基本形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学术交流与经济建设结合更加紧密,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服务企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不断深化。农村科技服务活动深入开展,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科技思想库的功能充分发挥,科学建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取得新进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协调发展,并举机制初步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进一步加快,科普资源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功能基本完善。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稳步提高,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题科普活动形成品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科普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共建共享取得明显进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支撑科普事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 升。科普组织网络日趋完善,科普队伍进一步壮大。

——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取得新成就。党和政府通过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渠道进一步畅通。科协组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和组织建设工作与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用好人才工作进一步紧密结合。人才表彰举荐力度不断加大,奖项影响力明显扩大,导向作用显著增强。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的组织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建设发展的平台不断拓宽,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常态化机制基本建立。学术道德建设不断加强,良好学术生态初步形成。具有科协特色的育才、荐才、引才、用才的科技人才成长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民主办会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协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学会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对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显著提高。基层科协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协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服务科协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协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同步发展。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科技工作者需要,符合科技社团发展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群众团体。

三、重点任务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发展科普产业。继续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培育壮大科普产品市场,把科博会培育成国内最具影响力、具有较高国际化程度的品牌展会。加快建设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科普产品研发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工程中心”建成国内最大的科普产品综合研发基地,升格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培育成全国最大的科普产业集团和国内第一家研发制定科普产品的上市公司。加快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建设,推动科普产业要素的集聚,力争到“十二五”末,吸引100家左右的研发、生产、销售科普产品的企业落户科普产业园,引导科普产业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安徽聚集,推动科普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完善中国(芜湖)科普资源服务网建设,建设科普产品信息发布中心、科普资源网上展示和交易服务平台,建立科普资源集成、积累、配送、共享机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普产业战略联盟,整合集成优化科普产业领域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提升科普产业发展层次,把科普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2、推进实施“海智计划”和“5612”工程。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合肥工作基地建设,推进海智工作向皖江城市带、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辐射延伸。积极与海外科技团体、科技人才建立固定的联系,探索建立海外引智工作站,推动海外科技资源与我省企业、高校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品牌性、经常性海智项目与人才对接活动,推动人才落户、项目落地。建立海智项目库、人才库、成果库和需求库,加强和完善安徽海智网建设及工作平台建设,为海外科技人才来皖创新创业、技术咨询、项目开发与对接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皖台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深入实施“5612”工程,广泛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金桥工程、厂会协作等活动,建立和完善科技专家服务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继续推动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我省的实施,努力扩大项目实施的覆盖面。加大省市县三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表彰奖励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调动和发挥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带头人带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选择支持一批科技文化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效果好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集成各类涉农科普资源,把各种科技要素引向农村、引入农户。配合中国科协实施的新农村千万乡土科普人才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 能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推进科技思想库建设。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提出预见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加快培育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协决策咨询品牌,探索举办党政领导与专家座谈会、区域和行业发展论坛等决策咨询活动;开展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征集和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学会的专业优势,组织动员学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科学论证和科技咨询服务,推动学术成果向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政协科协界参政议政作用,组织科协界委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快科学决策咨询的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协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既懂科技经济又能胜任决策咨询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整合科协系统的决策咨询资源,建立决策咨询选题库、专家库、成果库,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

5、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学术交流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提高学术交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重点办好安徽省科协年会,集成学术资源,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继续举办安徽博士科技论坛、“兴皖之 光”青年学术年会等品牌学术交流活动,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探索举办“科技沙龙”等形式的综合交叉、高端前沿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加强面向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术交流的覆盖面。拓宽国际民间学术交流渠道,鼓励和支持学会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和巩固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促进两岸三地科技界的交流与对话。发挥好科技期刊在推动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配合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增强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培育一批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核心期刊。

(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1、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年)实施方案》,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职责,动员全社会深入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各部门落实相关任务,完善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开展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监测评估,定期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工作和县级科协、学会科普工作条件和绩效测评。认真完成好科协牵头承担的各项任务,重点实施好未成年人、农民、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资源开展与共享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深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深入开展全 国科普日活动,努力把全国科普日打造成品牌科普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继续组织参与开展科技周、科教进社区、科技下乡等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科普活动品牌;组织学会围绕重要纪念节日开展防灾减灾、保护环境、安全健康等科普活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解答社会民生关注的科技问题。

3、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启动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推动科普活动进学校、进街道、进机关、进企业,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等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奖补和资助社区科普益民先进单位;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学生活、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养成科学文明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开展提高职业技能、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职业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街道科协、科普协会、社区科普小组、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科普活动中心、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搭建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平台。

4、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依托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学校,面向农民开展函授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结合“阳光工程”,依托农技协、科普基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提升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农村科普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示范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一批示范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普设施、科普组织、科普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建立农业专家咨询服务团,发展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

5、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扩大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影响,继续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提高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丰富青少年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技夏(冬)令营活动。探索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活动。

6、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加大科普产品的研发制作,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社会团体从事科普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繁荣科普创作,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创作。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将 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加快科普展教中心、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和科普资源集成共享中心的建设,形成科普资源集成、积累、配送、共享机制。大力发展专业科普场馆,加快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科技馆。加强对现有科技馆的规范管理,丰富展教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引导社会各类科技博物馆、动植物园、主题公园等强化科普教育功能。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依托现有社会设施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科普图书室、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等基层科普设施。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加大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物和创新团队,配合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大力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品德,树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重点把安徽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活动培育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品牌奖项,推动设立“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奖项,扩大表彰奖励范围。继续办好“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活动”。支持学会设立专业性奖项,发挥学会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基础地位作用。加大对基层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力度,对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推广和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2、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广泛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努力培育创新人才。重点开展小型、前沿、高端、交叉的学术、教育和培训活动,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人才。加快学科群建设,以学科发展带动人才成长。配合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引导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动学会面向会员开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会会员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育基层实用技术人才。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举办“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选拔培育科技后备人才。

3、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普产业经营、科普产品研发、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人才。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农技协骨干、科普带头人、回乡知识青年和基层科技教育工作者,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依托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学会会员,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依托企业科协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育企业实用科普人才。依托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等,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依托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在职科研人员等,发展科普志 愿者队伍。与高校合作开办科技传播和相关专业,培养一批专业化、高层次科技传播人才,加快高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4、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工作职责,广泛开展“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争当优秀科协工作者”活动。继续办好“12•15”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增进科协与学会会员之间的联系。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出版工作道德规范》。推动学会建立会员诚信档案、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为科技工作者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四)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

1、推进学会的改革创新。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推动建立以会员为本、民主办会的体制结构,完善学会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学会运行机制,提高学会的运行能力,探索推进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提高学会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支持和鼓励学会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引导学会积极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奖励、科技评价、科技人才评价活动,拓展学会服务功能。推动优化学会发展的政策环境。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骨干学会,增强学会的创新发展能力。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对科协组织的分类指导,以开 展活动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以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县级科协组织建设,发挥县级科协对基层科协组织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以建立科技专家工作站和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推进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以促进高校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加快街道社区科协组织发展。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巩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基础。拓展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新领域,积极推动在非公有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园和企业孵化器建立科协组织。

3、加强科协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市县两级科协主席培训班,提升科协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对学会专职干部的培训,提高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真实施安徽省科协《关于干部上挂下派、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协干部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支热爱科协工作、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高素质科协干部队伍。

4、加强科协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科协系统的党建工作,探索通过党建工作带动学会、农技协自身建设的良性互动工作机制。加强科协文化建设,形成用科协事业吸引人、科协文化凝聚人、科协精神激励人的良好氛围。围绕科协重点活动,大力宣传科协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主要成效,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加强科协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兴办符合科协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提供硬件支撑。

四、保障规划实施

——组织保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推动将科协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促进科协事业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的领导作用和专委会的指导作用,落实和完善民主办会制度,推动科协工作民主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用规范的议事程序保障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发挥科协作用的决定》,为实施安徽省科协事业“十二五”规划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落实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的措施。进一步推动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努力为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落实社会资金捐赠科普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科 普产品生产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推动制定科协系统科技咨询业扶持政策,促进科技咨询业稳步健康发展。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加大对科协事业发展的投入,努力实现到“十二五”末全省人均科普经费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学术交流、决策咨询、人才举荐等专项经费大幅提高;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对科普基础设施的投入,到“十二五”末,力争所有省辖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科技馆。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作单位、企业实体、社会各界等各方面对科协事业发展的支持,吸纳国内外社会资金的捐赠和资助,促进科协事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推动科协事业加速发展。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2

——开展重大科普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 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支持学会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主题和重要纪念日, 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开展社会热点、焦点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及时回应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建立科学家与大众媒体广泛沟通的渠道, 定期举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利用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普活动。建立科普与科研结合机制, 引导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科研团队、企业、高校和广大科技工作者, 及时把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向公众传播, 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开展应急科普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建立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科普资源, 逐步建设完善应急科普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应急科普响应机制, 及时提供应急响应和科普资源服务。

15.完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开发集成科普资源。推进科研创新成果、生产技术成果和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 引进国外优质特色科普资源, 打造一批健康生活、低碳生活等主题科普资源精品及“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等科技传播精品节目。

——实施科普创作资助。开展系列科普作品创意大赛, 提升原创科普作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和推介, 形成一大批深受社会公众欢迎的科普作品。

——加快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开发与应用。建立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龙头、以专业型数字科技馆为重要支撑的数字科技馆发展格局, 平均每日访问人次达30万以上, 访问页面数达120万左右。

——搭建科普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推进科普出版物、科普广播电视、科普活动等共享服务, 向社会发布和推介国内外优质科普图书、挂图、广播电视节目和科普活动资源包。

16.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根据社会公众的科普需求,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 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 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科普基础设施, 开展科普基础设施监测评估。

——继续推进科技馆建设。以建设综合科技馆为主, 社区科普学校和企业科普车间为辅, 大力发展主题、专题及其他具有特色的科技馆。推动县级科技馆的建设, 逐步提高科普场馆的覆盖面。地级市和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座科技馆。

——加强流动科普设施建设。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计划”, 大力发展“科普大篷车”, 提高“科普大篷车”活动的覆盖面, 重点向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积极开发成本低、效果好的各类流动科普设施,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流动科普设施建设。

——发展完善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县级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 继续建立完善科普活动站 (室) 、科普画廊 (宣传栏) 等基层科普设施。

——继续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1000个左右,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3000个左右。

17.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鼓励按照市场机制兴办科普产业。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 发挥市场的引导、优化和调节作用, 培育科普产品创意策划、制作开发、推广服务类企业;推动研究制订科普产业相关政策、技术标准。

——培育科普新兴产业。加强科普产品研发、实施重大科普产业项目、建设科普产业园区、发展区域性特色科普产业集群、扶持骨干龙头科普企业、培育科普产业新兴市场。

——加强科普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支持科普资源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建设。举办科普产品博览会、交易会, 发布科普产品需求信息。

(四) 促进科技人才成长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发挥发现、培养、举荐、表彰、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独特作用, 掌握科技工作者的状况和诉求,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营造科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为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 推动用好、用活科技人才。

18.反映科技工作者状况和诉求

——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状况, 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体系。合理布局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 国家和省两级调查站点总量达800个。规范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管理, 提高调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应对紧急情况实施调查任务的能力, 使调查站点体系成为了解一线科技工作者状况的重要渠道和开展调查工作的有效支撑。

——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机制。密切加强与科协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科协界委员的联系, 与基层科技工作者建立广泛联系, 开辟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网络平台,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

——研究探索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诉求, 维护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和知识更新等合法权益, 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19.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

——开展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培育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品牌奖项, 每两年评选一次, 每次表彰100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奖评选。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评选表彰工作, 提高社会影响力, 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健康成长。

——评选表彰“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大力表彰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为科协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鼓励和规范科技社团奖励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同行评议中的积极作用, 不断提高奖励的规范化水平。

——做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初选、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创新群体选拔、国际科技组织奖项推荐等工作。

20.培育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促进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举办博士生学术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青年科技企业家创新创业论坛。

——加大青年科学家活动基地建设力度。建设10个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活动基地, 发现、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选拔科技后备人才。广泛动员社会科技资源, 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提供科技实践活动条件。改进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机制, 继续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 开发建设后备人才跟踪服务系统。

21.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科普队伍建设。培养农村科普员和农村科普带头人, 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发展社区科普员队伍, 依托社会资源, 建设一批社区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企业科普人才队伍。

——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以农村和民族地区中小学的科技辅导员和校外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重点, 加强科技辅导员培训。

——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科普志愿者服务和激励机制, 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 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培养高端科普人才。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普展教专门人才和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

22.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

——实施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 大力开展知识更新继续教育, 建设100个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开发一批继续教育精品课程, 培育一系列高端培训品牌活动, 建设继续教育示范网站, 培训500万人次。

——为科技人员专业发展服务。推动将继续教育与科技人才评价、职业标准制定和执业资格认证等相衔接。与相应国际组织共同开发、实施继续教育项目, 开展重点、关键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23.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

——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完成500—800名老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 基本完成80岁以上两院院士的资料采集。宣传老一辈科学家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建立“中国科技名人堂”, 展示我国科学家形象。

——实施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计划。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重点宣传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

——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电视、电影、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资源, 打造一批科协系统的重点宣传品牌。拍摄中国科学家系列电视电影作品, 建立中国科技网络电视台, 办好中国科技手机报, 出版科学家传记, 开展媒体科技记者培训。

24.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推动科研诚信立法。开展科研诚信立法研究, 提出科学道德建设的立法建议。

——开展科学道德诚信建设课题研究。

——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独立调查机制。学习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建立合理有效、公平透明的科学不端行为查处制度, 开展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件调查。——强化学会的科学道德建设。在学会逐步建立专门机构, 制定本学科、本领域科学道德规范实施细则, 设立学术诚信档案, 公开受理会员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 披露学术不端行为, 推动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提高自律性。

——加大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宣传力度。组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专家队伍, 编写科学道德教育读本,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科学道德建设论坛。

——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主办“全球性科研诚信大会”, 参加国际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科技组织, 扩大开展交流活动。

(五) 提升科技开放与交流水平

发挥中国科协的特点和优势, 充分利用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和科技资源,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为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25.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根据我国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 突出学术、注重实效, 承办“第23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和“第9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积极参加国际科学计划。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问题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前瞻领域, 主动参与、承办和发起国际科学计划。参与国际科联地球系统科学四大科学计划, 承担国际科联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 (IRDR) 国际办公室工作, 将

IRDR计划办成国际一流的灾害研究计划。

——引进优质国际科技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展多层次的务实合作, 建立国际科技资源利用和管理平台, 推动国际优质科技资源与国内需求对接。

——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履行中国科协作为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的职责, 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和支持全国学会积极承担国家相关专业领域工程教育认证和工程师资格评定工作。

26.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参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咨商工作。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联合国重要活动, 举办边会, 设立展台, 发布报告, 宣传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提高我国科学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提高国际民间科技组织的参与度。积极加入有影响、有实力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 在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好国家会员的作用。

——深化与发达国家科技组织的合作。加强同美国科促会、英国皇家学会、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和欧盟国家有关科技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把中美科学道德合作、中日青年科学家跨学科学术沙龙等项目打造成合作品牌。

——加强与周边国家科技组织的交流。发挥区域优势, 面向东盟、中亚和俄、印、朝、韩、蒙等近邻国家, 增进互信, 互利共赢, 提高合作水平。

——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科技组织的关系。增进与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对口组织的交流合作。

27.开展与港澳台科技交流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港澳台工作的精神。以学术交流为纽带, 加强港澳台地区各专业领域的对口科技交流和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

——巩固和发展同港澳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举办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香港工程师院士论坛、港澳大学生暑期实习等活动。

——提升两岸科技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开展与台湾科技团体高层交往, 围绕有共同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合作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举办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青少年科学营、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等活动。

28.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队伍

——实施国际科技组织事务专项。建设一支掌握政策、业务精湛、精通外语、善于交往的科学家国际交流队伍, 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决策和管理, 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组织重要活动提供支撑。培育10个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会。开展国际科技组织任职人员及后备人员培训, 提高国际科技组织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平, 组织、协调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活动。

(六)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自身能力建设是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 增强服务意识、搭建服务平台、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能力,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学会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 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9.加强党建工作

——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加强思想作风、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人才队伍和活动品牌建设, 抓党建、促发展,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加强学会党建工作。按照“应建必建, 应派必派”原则, 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制度, 逐步实现全国学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以党建带学会建设, 建立学会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组织开展党员培训, 评选表彰先进。

——加强地方科协党建工作。以党的重要纪念日、评比表彰等重大活动为抓手, 推进科协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30.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扩大科协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在企业、高校、街道、社区、乡镇以及开发区和高新区大力发展科协基层组织, 在“两新”组织中重点联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 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 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 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

——完善科协组织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中国科协组织条例》, 修订《县级科协组织通则》, 制定《高校科协组织通则》、《街道社区科协组织通则》和《乡镇科协组织通则》, 贯彻落实《企业科协组织通则》。

——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 制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标准, 扎实开展“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争当优秀科协工作者”活动。

31.加强学会建设

——推动学会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社团规律的组织体制、工作方式, 完善民主治理结构, 理顺学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与办事机构的关系, 进一步完善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 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规则, 从制度上防止行政化倾向。

——加强会员服务工作。树立会员为本理念, 创新服务方式, 加大服务力度, 开拓会员沟通服务渠道, 建设200个会员服务站点, 加强会籍管理, 完善全国学会个人会员管理系统, 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等制度。继续办好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加强学会办事机构建设。适应学科发展、社会管理的新要求, 建立与支撑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 探索试行秘书长职业资格标准, 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提供坚强保障。

32.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深化各级科协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干部管理权限, 在同级党组 (党委) 领导下,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健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 完善干部选拔监督制度, 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办法, 实行岗位设置和全员聘用制度。

——加强学会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工作人员社会公开招聘, 建立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 按照学会管理人员结构的要求, 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学会工作人员队伍。

——加强科协基层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着眼于提升科协组织活力和影响力, 以提高素质、能力为重点, 建设一支热爱科协事业、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基层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分级分类、全员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阵地、培训教材建设, 完善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方式, 强化培训效果, 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33.加强文化建设

——推进文化建家活动。制定实施《科协文化建设纲要》, 修订《科协工作行为规范》, 树立科协系统先进典型, 积极弘扬正气, 倡导团结和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加大对科协会徽、形象标识的宣传力度, 研究确定科协会旗、会歌、会训,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弘扬创新文化。加强科协理论研究, 总结推广科协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提炼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认识和观点, 指导科协实践。办好《科协研究》, 为科协工作提供研究交流平台。

34.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设科协系统信息化协作共享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 围绕信息资源开发、数据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服务等业务领域, 制定并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加强网站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完善中国科协网站、全国学会网站、省级科协网站等网站, 加强对科协基层组织、科协系统品牌工作的信息资源开发, 进行各类传统媒体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强化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扩充互联网接入带宽, 增加数据存储空间, 建立数据异地灾难备份系统, 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加强办公事务管理、重要业务、网站后台等应用软件系统建设, 搭建数据集成共享平台, 形成“一站式”服务门户。

四、规划实施与保障

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认真履行职责, 合理调配资源, 创新工作机制, 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1. 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科协事业的支持, 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科协工作, 把科协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推动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统一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对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的指导, 推进规划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

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 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规定和要求, 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经济的增长, 不断加大对科技场馆等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 保障基本建设和维护良性运转。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 开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协事业健康发展。全国学会、各级科协组织要按照章程规定, 吸引民间资金, 依法接受社会捐赠。

3. 落实政策法规。

贯彻落实近年来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 根据新形势和科协事业发展需要,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补充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为科协事业发展在宏观政策、经费支持、税收减免、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欠发达和少数民族地区科协事业发展的政策倾斜。

4. 加强统筹协调。

全国学会、地方科协要根据本规划,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规划, 报中国科协备案。将科协事业发展规划与当地有关规划进行衔接。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 加强与科技、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5. 明确实施责任。

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全国学会、各省级科协要认真做好每项任务、每个项目的任务分解方案, 将责任予以落实, 明确任务和项目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 明确执行的进度要求与目标要求。

6. 加强监督检查。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3

徐建国: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國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科学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特制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如何?

徐建国:“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年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集聚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何成效?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来园创业实践,形成了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了4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校府共建等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园的快速成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形势如何?

徐建国: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十二五”期间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与职业》:《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徐建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育与职业》:到“十二五”末,国家大学科技园预计达到怎样的规模?

徐建国:预计到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万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徐建国:依靠高校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行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企业成长?

徐建国: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扩大高校资源向在园企业的开放程度,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借贷、入股、担保等方式为在园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孵化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就业?

徐建国:强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探索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立高校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对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助,对已经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吸纳更多创业人才在园区创业。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服务区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徐建国: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发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加快高校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探索有效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徐建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从硬件环境建设向软硬件环境建设并举转变,从常规性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探索并逐步建立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创新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4

一、现状分析

**第一中学创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林业管理局,10月移交政府管理,成为**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5177m2,校舍建筑面积37652m2,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346人,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19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中高级职称达52.6%。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精致化管理,突出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办学规模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绿色学校。

当前,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仍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尚需转变;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有待增强;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规范办学方面还应提高等。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林业一中“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恪守“雷厉风行、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遵循“品行第一、学力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办学理念,以“重道德、尊师长、苦学习、勤锻炼、讲卫生、守纪律”为校训,培育“严谨、求实、探索、创优”的校风,“爱生、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探索”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个性鲜明、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富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市教育局确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校的办学优势,以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普通高中新课改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和人事制度改革。全方位推行精致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力求领导班子、职工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工作再创新佳绩,综合办学实力再度实现新跨越。继续发挥我校作为自治区级示范学校的示范、辐射、牵动和带头作用,为早日实现真正与海拉尔二中并驾齐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晋升为国家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1、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校安工程的契机,重新规划校园布局,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水平,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

2、在市教育局统一规划下,适当控制稳定办学规模,实行小班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成人、成才,形成本校办学特色。

3、提高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在2012年以后的高考中,尽量缩小与海拉尔二中高考上线率的差距,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点大学上线率。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使更多的学生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的途径跨入重点大学的大门。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联系,争取成为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生源基地校。

4、全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到2014年,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5%。通过“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五年内将100名青年教师打造成为骨干教师。学校实施“名师工程”,扶持部分中青年教师步入地区或国家名师行列。

5、2014年底,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省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的各项标准,通过自治区复检。

五、策略和措施

(一)提升管理水平:

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实行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健全行政例会制度,遵守议事规则,不断加强学校行政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2、积极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入贯彻《劳动法》,深化教职工聘任与上岗制度。完善各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健全对教师、科室、年级部、学科组和备课组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实施绩效工资方案,形成多

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3、努力推进精致化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精致化管理制度、方案,设计各项工作的流程图,构建精致化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科室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部门功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校中观、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制度,使学校与科室的执行力有更明显提高。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按照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二)改善办学条件:

1、重新规划校园布局。以校安工程为契机,用两年时间完成校舍加固和重建工作:2010年完(来源:好范文 http:///)成所有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同时完成食礼堂和舍区连接工程的拆除重建工作;2011年完成教学主楼、男生宿舍、阅览楼的拆除重建工作,改善学生食宿条件。另外,学校还将在三年内建成3040m2体育馆,配齐附属设施、设备。做好学校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2、提高教学和办公条件现代化的水平。分期分批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三年内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各教学楼配备电子显示屏,提高学校档次,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3、充实教学资源。筹建学校图书馆,加大对图书、报刊的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各类图书的利用率,加快流通周转率。筹建电子教室,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4、为教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办好“职工之家”,在现有两个兵乓球室、一个台球室的基础上,添建两个健身房和两个形体室,购置健身器材,为教师职工提供充足的健身场所。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改善师生食宿条件。购置大客车,改善教职工通勤条件。

(三)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并完善《教学精致化管理实施方案》,以常规教学为抓手,规范过程,精致管理,形成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管理部实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明确年级部主任是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年级部考核实行“捆绑式”,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年级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全体教师关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务科、教科研室、各年级管理部、各学科组搞好统筹,专题研究,落实措施,跟进督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成果、出人才、出质量。

3、实行分层次教学。开展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辅导、特长生训练、弱科辅导、会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学优生更优秀,学困生有提高。在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中,争取实现100%的优秀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争取更多学生获奖。同时努力争取国内知名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荐资格。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规划、研发、实施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艺术欣赏、太极拳、游泳、中学生礼仪等课程,编制校本教材,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体育课模块教学,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四)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原动力。举办班主任培训讲座,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组织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切实提升德育队伍的“软实力”。

2、强化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养成教育手册》,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持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教育、德育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主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感恩日、校园开放周、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

4、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和操作方法。建立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

(五)突出教育科研:

1、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的校本研训,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科研机制,建立协同管理的体制。

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同时争取校内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总课题的微型课题研究出新成果。把教科研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

4、构建务实的教研网络。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座谈会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推广优秀的教科研成果。

(六)加强队伍建设

1、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创学习型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创专家型领导集体,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指挥、决策和协调能力,分管领导成为某一方面的权威或专家;创实干型领导集体,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2、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定期评选各类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大力弘扬正气,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3、充实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自培等途径,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努力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解决20名因政策原因没有入编的青年教师的编制问题。

4、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学历提高奖励办法》,鼓励教职工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重点是岗位培训。做好与**学院联合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争取成为校本培训的样板校。进一步推进“青蓝工程”向纵深发展,打造学校名师,争取更多教师进入**市名师行列,扶持若干教师成为全国名师。

六、保障体系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队伍保障:学校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觉悟强的干部队伍,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3、资源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都很完善,归属地方政府后,办学经费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自治区确定“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教育强区”,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超前发展。

2、组织保障:我校移交**市教育局直属后,**市教育局对学校的建设和事业发展高度关心、支持。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5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工作及科技发展的有关精神,遵照我市“三大战略”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黄石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黄石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适用于全市科技、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适用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社会发展各个行业;适用于市以及各县(市)区(开发区)等各个区域的科技进步工作和科技创新。适用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十一五”基本评估

“十一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科技项目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等主要指标均能实现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背景条件

1、基本形势

①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蓬勃兴起,各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②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③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

④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⑤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投入支撑、外延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

2、条件与机遇

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作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推进科技创新的优越环境。

②黄石有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2家,经重新认定的有27家;有企业研发机构50余家,其中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企业与高校共建技术中心3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6个;全市有专业技术人员28万余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00人;有三级专家453人,其中国家级143人、省级84人。多年以来,黄石获得省级科技奖励的成果,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项目水平均在全省市州中名列第一;黄石人均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

③黄石科技工作成效显著。2001至2008年,我市先后4届连续8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市6个县(市)区连续4年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工作考核。我市还是湖北省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城市;是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1、总体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长效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应用能力、推进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持续科技进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产业一线聚集,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加快黄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大战略”目标,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总体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科技计划安排在我市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突出黄石“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导向作用,组织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坚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环境、科技服务等多方扶持,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成果应用主体。

3、坚持以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支撑。广泛集聚省内外优势科教资源,深入推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合作,不断提升黄石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坚持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为重点。依托我市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创新基础,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获得一批拥有独占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确立我市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龙头地位。

四、主要目标

1、综合目标

通过“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得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升,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投融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到“十二五”末,主要指标有较大幅度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2、量化目标

科技投入指标――①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②企业研发投入(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中小企业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③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以上。

科技成果指标――①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幅10%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增幅15%以上;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申请发明专利800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0件;②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00项;掌握支柱产业关键技术100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递增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②经重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创新主体建设指标――①力争一家企业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省级创新型企业发展到2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扩大到40家;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50家。争取3家以上企业进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行列;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实现零的突破;③55%规模以上企业及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全市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65%以上。

科技人才指标――①力争10家企业进入省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30家企业进入市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②引进和培育100名综合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带头作用强的技术创新高端人才。

五、重点任务

1、科技项目建设

①支柱产业重大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提升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技术结构换代、产业链延伸开发和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企业、农户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要组织攻克一批事关农业发展大局的关键技术,开发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种植技术、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开发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要突出重点产业,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三要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加速产业化,以技术链延伸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

③低炭科技研发应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推动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民生及社会发展重大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民生科技的研究开发,普及民生科技的应用,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实现科技进步与民生优化的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推动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促进全民健康、改善生存环境、保障公共安全。

⑤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依托黄石高校优势学科,集聚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建设3-5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以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知识创新平台。

2、科技产业发展及创新基地建设

①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长期竞争力和夺取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为重点,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产业集群化为主线,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在产业总体布局上,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高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稳步发展新能源产业。

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利用黄石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加快“三园一带”(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工业园以及临港临江经济带)发展。在“三园一带”建设中,大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智能物流装备、高功能涂镀板、高效换热器、节能节材压缩机和高端医药中间体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服务推动,扶持苎麻、油茶、家禽三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现代化。

③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力度建设以国家级创业孵化器―黄石磁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县(市)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骨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

④产学研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县(市)区校企合作示范区。通过建立示范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先行地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和建立区域性、综合性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提供新经验和新政策,辐射带动全市的校企合作全面发展。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型的公共研发平台。鼓励黄石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教授(院士)工作室、研究生实习基地等产学研结合机构。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①科技创新主体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创新型企业活动。围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探索具有特色的企业创新有效模式,培育一批绩效突出、示范性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②支柱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继续抓好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黄石锻压、华强、华信、山力、宏翔机电、哈特贝尔公司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省机电研究院共同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三丰、中城、奇迅、华威公司等

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共同组建智能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新冶钢、有色、镀铝薄板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东贝集团太阳能、华科新能源、耀星光电子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共同组建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③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级示范中心--黄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省级示范中心--大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各县(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以模具、环境、服装制版、先进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型分中心为骨干的全市三级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行新机制、服务新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将湖北农技110与“星火科技12396”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培育“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生猪养殖、植保机防、水产养殖3支市级应急服务分队的作用,依托有实力的农业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选聘地方特色农业服务专家,建设区域应急服务分队,为农户提供高效率的“产、供、销”全程服务。

④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机电产业链协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物流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装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三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进一步充实专利信息平台,在原有六大类专利分类导航的基础上,增加无效专利数据库、外文翻译系统、在线专利分析系统等内容和功能,将黄石专利信息平台打造成湖北专利服务的知名品牌

⑤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开展工作的氛围环境。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

4、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体系建设。各级政府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足额预算到位、拨付到位、使用到位;加强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申报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扶持;构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不断完善科技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企业凭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取得银行授信、中小科技企业互助联保贷款等融资试点;引进投资机构,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

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相协调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强化县(市)区、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引导行业协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联合执

法制度;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专利信息平台,建立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本市及鄂东南地区提供专利服务。

③完善科技创新奖励体系。充分发挥以科技突出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以及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奖、优秀科普工作者奖为主体的市级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鼓励各县(市)区政府相应设立科学技术奖,鼓励卫生、教育、农业等战线设立行业科技进步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奖。

④营造创新政策环境。在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既定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研究和制定必要的地方政策:一是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二是科技引领和支撑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策;四是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政策;五是加快科技园区发展政策;六是科技投融资政策;七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政策;八是发展和提升科技服务业政策等。

⑤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原则,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民生科普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养,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六、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

1、深入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从2010年起,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市、州、县政府推进科技进步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发布全省各市、州、县科技创新白皮书。同时,建立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决定精神[鄂发(2010)12号],深入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引向深入,落实到基层。

2、深入推进黄石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科技工作会商机制。黄石市政府定期将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科技活动等定期向省科技厅通报,争取省科技厅的支持;省科技厅定期将科技项目扶持重点、拟实施的重大科技工程等情况向黄石市政府通报,加强对黄石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3、全力推进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交通便捷,产业对接点多等优势条件,积极开展与东湖示范区的创新合作,广泛吸纳东湖示范区的创新资源,大幅提升我市特别是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6

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科技工作,是我省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格局,结合当前我省建设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建设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建设科技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节约型建设行业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建设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我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推进了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城乡规划、勘察设计与施工、城市运营管理、墙改与建筑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先后扶持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省节能优秀成果奖23项,186个项目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5个项目列入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专项,6个项目获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专项立项,24个建设类科技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16个项目列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设立了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初步构建了全省建设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成立了山东省建设科技中心,大部分设区市设立了建设科技推广机构,部分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中试基地和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逐步实现了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十一五”以来,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体系、新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变压式排气道技术、地面辐射采暖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化学建材等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先后组织科技成果鉴定15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13项,办理建设工业产品备案1295个。

(三)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制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计价等技术标准、设计图集77件,编制省级工法638项,其中《海水源热泵系统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新型注浆器桩端压力注浆施工工法》等50项省级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发布了《山东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双凹槽石膏空心条板内隔墙技术导则》等技术导则12项,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了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水平。

(四)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山东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山东省建设科技教育“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山东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淘汰(限制)产品目录》等规划计划,明确了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建设科技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五)墙改建筑节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紧密结合、发展新型墙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330亿块标砖,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应用量710亿块标砖,并实现了“禁实”目标,共建成节能建筑1.55亿平方米,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了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启动,全省已完成改造1110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节能改造资金3亿多元。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有34个项目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威海、德州两市和沂水县被列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通过墙改与节能减排,累计实现节能990万吨标煤,节地21万亩,利废1.3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258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省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建设科技

投入仍然偏低,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建设科技工作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一些企业仍然缺乏推进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三是建设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建设科技人才总量和素质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四是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仍然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技术研发应用能力不强,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也有待提高。

未来10年,是我省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目标落实、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我国建设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将逐渐从地区竞争、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建设科技水平、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将愈加迫切。特别是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强。根据国内外建设科技发展趋势,今后我省建设科技的发展将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需求:一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的建筑设计活动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建筑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三是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建筑节能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四是以信息化、建筑智能化对科技发展的需求。面对这些挑战和需求,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科技的运用为着眼点,不断提高建设科技工作水平,切实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应用为主、协调推进、支撑发展”的方针,按照全省建设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技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四节一环保”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集成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以企业为主体,切实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为实现全省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发展目标

1.建设科技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根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科技支持,推动全省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集约化方向转变,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特色城镇;构建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筑高效率、低费用、低污染、具有生态特色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统筹、协调和高效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广和应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建技术,创建园林生态城市,构筑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

2.建设行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有效扭转。在全省城乡建设领域,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在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全、检测等主要工程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专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实现行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显著加强。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年应用率达到100%。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启动15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全省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每年增加10%;积极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到2015年全省新建住宅建筑中采用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通过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至2015年间累计实现节能2200万吨标煤,节地32万亩,利废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800万吨,二氧化硫48万吨。

4.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建设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0%。重点推广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四新”成果,不断提

高传统行业科技水平。

5.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降低。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照明节能控制技术,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20%,建筑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15%。在城市中推广雨水利用技术,园林、环卫、住宅小区应积极采用集水、节水技术,尤其是雨水和污水回用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建筑和绿化。到2015年,我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6.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体系(包括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业务监管平台等),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全省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推行网上报批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的有效监管;勘察设计行业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基础地理、行业监管、城乡规划、数字城管等五大信息平台。

三、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领域

(一)推动低碳生态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

──积极研究、引进和改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技术手段,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推广运用低碳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生态城市(社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建筑运营阶段,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可再生或快速再生材料,以满足对低碳、节能建筑建设的需要。

──研究公交优先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快速、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控制与改善的相关技术,以及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变化与生态模拟预测技术。

──推广节地紧凑的城市建设模式,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方式,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国际合作和老城市“生态化改造”。

(二)推进新型城镇规划与管理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技术政策以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城市基于平战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改善城市的运行功能。

(三)全面提高城乡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建筑结构隔震、减震及抗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

──促进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诊断与加固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加强城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大空间公共建筑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以及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乡自然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该领域的灾害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四)推进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能效标识系统以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冷热源及室外管网系统调节控制技术以及建筑节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加强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与部品的研发;积极开发结构自保温技术,推广外墙外保温成套技术、屋面高效保温隔热与防水技术、节能门窗与幕墙新产品以及各种遮阳技术等。

──加大降低中央空调能耗和采暖系统能耗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五)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

──以形成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目标的新型建筑工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工业化的步伐。

──积极开发利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加大对新型结构体系、装饰装修工程和水电、暖通、弱电等专业建造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突破传统建造模式,推行精益建造、清洁生产、文明施工的现代建造模式。

──提高建筑构配件标准化、系列化与定型化程度,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产业化生产比重及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应用率,推进与现代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筑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生产制造、现场施工的机械化和手持机具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建筑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水平。

──在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中,逐步推行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建造体系。

(六)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

──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人才优势,科技先行,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技术条件。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研发建筑节能检测新技术以及既有墙体、门窗、幕墙、屋面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既有建筑电、气、水等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以实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和用电用水的节能改造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试点示范引路,推动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与管理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七)推行绿色建筑和开发绿色建材

──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与成果,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 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

──推动绿色建材的生产及监测技术的进步,加大高性能、低材耗以及可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在工程施工领域积极推行节能环保的绿色建造技术。

(八)推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发展废弃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推广垃圾生物处理技术。──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实施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建设工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加强村镇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

──建立健全促进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九)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和建筑环境保障

──研究开发室内污染控制技术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推动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居住区噪声与光环境控制技术和建筑环境绿化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市水环境改善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中水回用等方面新技术,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全面改善与综合利用。

──推行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规划先进技术,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加强城市雨洪水控制与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十)推进住房与城乡建设信息化进程

──积极推广智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重点推广通过建筑设备智能化实现节能控制和全局优化的新技术。──完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形成较完善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体系。

──开发应用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以及数字城市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交易监管、房地产企业信用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运营与监控技术、网格化社区管理技术以及居住区智能化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加快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和小城镇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步伐。

四、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争取财政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发展基金,推进科技投入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企业、社会、政府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建设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建设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按照我省建设科技的重点技术领域,启动科技振兴计划,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开展科技攻关,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二)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规范体系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修订和完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促进行业进步和推广应用前景好的技术,及时提出标准编制建议。对暂无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科技成果,通过试点示范和专家论证,尽快编制相应技术标准,以指导工程实践。结合建设行业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建设行业科技法规体系。定期发布《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目录》,不断充实调整,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用技术推广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应用示范。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推广会,重点推广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推广机构,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建设企业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并将应用水平和科技含量等要求逐步纳入优质工程评定、招投标、资质审查等环节,形成新技术转化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投资商、开发商的主导作用,推进成套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探索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发展途径,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四)强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继续抓好现有示范工程的建设和验收,全面总结经验,加快组织推广。继续推广实施新的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在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能耗监管系统、绿色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管理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五)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大力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学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培养建设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建设科技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以《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山东省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为指导,大力发展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开展市、县区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题研讨培训,提高建设管理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支持有关单位围绕行业工作中心,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调整充实山东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发挥有关专家在创新体系建设、技术攻关、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完善的专家咨询运行机制。

(六)构建行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研究、开发、咨询、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边、双边联合,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建立一系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示范基地等技术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区域协作和交流,促进省内各地方的科技力量优化组合,保障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完成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研课题,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在建设系统组织的科学技术、工程质量、勘察设计等奖项的评选标准中,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提高各获奖成果的科技含量。

(七)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

探索设立建设科技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建设科研开发、科技奖励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制订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争取在科技进步奖项、科技项目计划、科研资助经费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继续评选“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升级与评优的重要条件,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建设科技目标考核工作,采用行政通报、经济激励等手段,将建设科技发展情况列为衡量行业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

(八)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扩大交流合作力度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汲取国内外建设科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建筑类企业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加强协作,及时收集行业相关信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省建设科技工作水平。

(九)树立科技兴业意识,强化科技组织领导

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技兴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建设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着眼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各级建设部门及其科技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建设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落实科技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研发经费。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科技、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整体推动建设科技工作的格局。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7

“十二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着力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坚定不移地围绕会计法制、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鉴证、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会计指数、会计理论研究等重要领域, 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十二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体系。一是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 推进依法管理, 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系。二是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及其他国际标准持续趋同, 并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体等效的企业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构建由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组成的我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三是健全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服务贸易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相适应, 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 执业领域不断拓展, 能够持续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系。四是健全以会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指导, 能够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诚信水平和结构优化的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五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会计管理体系。六是健全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 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贯彻“十二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措施。一是着重抓好法制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好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等的修订工作。二是着重抓好依法行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着重抓好标准建设。完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 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 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加快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 加大会计标准的实施力度。四是着重抓好人才建设。继续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 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 推动会计人才流动配置, 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 推动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五是着重抓好注册会计师管理。六是着重抓好对外交流。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会计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国际影响力。七是着重抓好理论建设。推动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会计指数、环境会计、上市公司国际板审计及跨境监管合作、会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研究, 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 促进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良性互动。八是着重抓好自身队伍建设。

上一篇:冬天快乐的季节作文下一篇: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