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主题一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教学目标:
1、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
2、萌发热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情感。
3、了解、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教学重点、难点:
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了解周围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大街、小区、公园、超市,随后写一篇观后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羊儿邀你游广州
1、齐读课题。今天这节品德课,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2、引出神秘嘉宾。
有一位好朋友要来和我们一起 上课,看看他是谁?
3、介绍喜羊羊的出生地:广州越秀区。
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喜羊羊。我出生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一张画纸上。所以,广州是我出生的地方。
师:广州也是我们小朋友生活的地方。
4、板题:广州。
师:下面,喜羊羊将带我们一起去认识广州。
二、羊儿带你识广州
1、在中国地图中找到广州的位置。广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位于祖国南部的广东省。
2、了解“粤”“穗”。广东省,简称“粤”。在生活 中,你在哪见到这个“粤”。“粤A 车牌”:广州市是广东 省的中心城市。广州市,简称“穗”。
3、了解五羊城传说。
为什么广州简称穗呢? 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广州连年灾荒,人们生活很困难。一天,五位仙人骑着五色神羊来到广州,仙羊口中还衔着金黄的稻穗„„(播放短片)看完短片后,你知道了什么?
4、了解生活中的广州美名。生活中,广州的美名也经常被使用。
5、介绍广州行政划分。了解传说中的广州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现在的广州。现在的广州划分为十区两市,分别是:从化市、增城市、花都区、萝岗区、番禺区、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和我们学校所在的荔湾区。
6、认识市花木棉。
(1)出示多幅广州海报。听了这么多广州的介绍,喜羊 羊要来考考大家。现在,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都贴 着一些宣传海报。这些海报,有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也有宣传 2010 年广州亚运的。观察一下,这些海报里面,都出现的哪一样相同的东西?
(2)出示木棉图片。你觉得木棉怎么样? 鲜艳似火、朵朵向上的木棉 花,象征着英雄自强不息、奋发向 上的精神,所以木棉花也叫做“英 雄花”。
三、羊儿陪你看风景
1、开展广州美景交流会。看,在木棉的映衬下,广州的夜景真美。(板书:景色)
2、了解羊城八景。人们把广州最有特色的八个地方先了出来,称为“羊城八景”。看看广州的哪些景色当选了?
3、同桌交流广州景色。除了这八景,你还有哪些广州 景色要介绍给大家的?
4、派代表向全班介绍。
5、归纳小结: 听了这么多广州景色的介绍,你能说一句夸夸广州景色的话吗?(板贴:美)
6、游戏检测。
(1)课件出示广东奥林匹克 体育中心和鸟巢的图片,喜羊羊要考考大家,下面哪个是广州的体育场馆?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广州亚运的主场馆。
(2)了解广州亚运“吉祥物”。五环是奥运会的标志,象征五 大洲人发大团结。现在五环来到 了羊城,变身成为五只羊。他们就 是„„ 五只羊儿组成了广州亚运的 吉祥物“乐羊 羊家族”。在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到奥运精神,也能找到广州特色。
(3)小组游戏“送乐羊羊家族回家”。A、介绍游戏玩法。
下面,有“祥和如意洋洋”“珠 江”“岭南文化”“木棉”“白云山” “穗城”六个家,请根据羊儿的名 字或颜色,想想它们分别代表了广 州的什么东西。
B、课件以“阿和”作范例。看,阿和坐不住了,它身穿黑 色的衣服,代表着积累千年的岭南文化。
C、指导学生拿出小组的游戏 用具进行游戏。打开桌面的信封,你们小组也来送乐羊羊家族回家吧。根据亚运吉祥物的象征义,把“乐羊羊家族 —祥和如意乐 洋洋”“阿祥— 珠江”“阿和— 岭南文化”“阿 如—木棉”“阿 意—白云山” “乐羊羊—穗 城”一一结对。
四、羊儿与你品文化
(一)西关童谣
1、介绍逢源社区的“童谣壁”。刚才玩游戏的时候,我们的喜羊羊不知道去哪了。羊:嘻!小朋友们,我在这里 呢。这里是荔湾区逢源街的西关童 谣壁。这首《排排坐》你会读吗?
2、出示童谣《排排坐》。师示范拍手读童谣。
3、游戏“猜吧猜吧”。有些童谣还可以唱呢,大家一起猜猜看。
(1)月光光(片段)(2)落雨大(片段)
(3)氹氹转(板书“文化”)
其实,我们刚才所读所唱的广 州话童谣,属于广州文化的一部 分。
(二)根据学生汇报,围绕饮 食、建筑、娱乐三方面认识广州文化。
广州文化丰富多彩,下面,我 们就从饮食、建筑和娱乐这三方面 先来了解一下广州的文化。
1、小组交流所知道的广州文。化
2、汇报的预设回答
(1)娱乐文化 云山歌会、粤剧、花市„„
(2)建筑文化 千年古道、西关大屋、骑楼、沙面„„(3)饮食文化 月饼、小吃、鸡公榄、老火汤、凉茶„„
(三)小结: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广州的文化?(板贴:美)
五、羊儿教你识“精神”
1、情感提升: 我们广州的景色很美,文化也 很丰富。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建筑工人„„)是生活和工 作在这里的广州人创造的。在他们 身上,有着优秀的精神品质。让我 们从短片里,寻找广州人的精神。
2、播放广州城市精神视频。(板书:精神)
3、了解广州的城市精神。
4、齐读。
凭着这些可贵的精神,千千万 万的老广州人、新广州人创造了美 丽的广州。关于广州的城市精神,我们在 这个单元的其它主题中,还会讲到。汇报 广 州 “城市精神”内 涵。(板贴:美)
六、羊儿携我建广州
(一)总结全课
1、小结课堂。我们和喜羊羊一起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地方,知道了广州的景色 美、文化美、精神美。现在,你能说说从化是怎么的吗?
板书:真美 广州这么美,你爱广州吗? 从你们的声音中,老师听到 了你们对广州的爱,也听到了你们作为广州人的自豪感。
2、以情导行:
羊:我作为广州的小市民,我也想为广州的建设出一分力。同学们,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有了你的一分力量,相信我们 的广州一定会变得更美丽!同学们,广州这么美丽,你爱 广州吗?
(二)作业二选一:
1、利用课余时间,去游一游你今 天在课堂上了解到的最想去的地 方。
2、继续了解和体验广州的文化。
板书设计: 广州——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景色美、文化美、精神美
主题二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教学目标:
1、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公共设施与服务机构。
2、学会利用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服务机构等。
3、爱好公共设施,能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
4、学习观察、记录,提高整理调查信息和相互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利用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服务机构,能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
教学准备: 自己社区的照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我们生活的地方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回答)
2、揭示课题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二、仔细观察,说方便
1、出示图片
(如:路灯、菜市场、商店、图书馆、医院等)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2、说“方便”,用“有了„„,„„方便”的句式。
3、教师小结
我们生活的地方各种设施都有,的确让我们感到很方便。
三、亲身体验
1、课前我们与家人一起仔细体验了生活地方的方便,让我们来说一说好吗?
2、学生交流
(谈体验,如:买书、购物等)
四、合作探究——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会如此方便
1、师:是谁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呢?
2、学生交流
3、小结:正因为有很多人的辛勤的劳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的方便,他们真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尊重、感谢他们。
五、知识拓展
1、师: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如果我们不爱惜这些设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演一演
(如:垃圾桶坏了、路灯坏了„„)
3、说行动
(1)你打算做些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2)学生交流 主题三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教学目标: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
2、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3、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
4、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
教学准备:调查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关于环保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前我们进行了小调查,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我们的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亲身感受到叔叔阿姨工作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带给我们的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感受我们的生活真温暖。(板书课题)
二、叔叔阿姨辛苦了
1、儿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进行简单的游戏。
2、学生表演
(如:警察和小偷、邮递员送信、我是小司机等)
3、总结互评
三、我的小伙伴真好
1、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很多自己的小伙伴,与小伙伴在一起,我们得到了许多的快乐,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说一说好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交流,我听到了与小伙伴相处的友好心声,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同伴的友情。
四、我的邻居真好
过渡:在我们身边除了同伴,还有邻居,邻里之间也需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邻里之间的亲情。
1、出示准备的图片
2、讲一讲图中的故事
3、学生评价
五、活动延伸
运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邻居真好》小画册。主题四 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2、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3、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自制环保小画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讲了我们的故乡—从化,它美在哪里?方便在哪里?温暖在哪里?并且还让同学们写了《给市长先生的一封信》,这节课,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做一些事情。
二、制定计划
1、如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周围的环境?下面我们来制定一个计划。
2、讨论交流
3、通过计划
三、我是环保小卫士
1、分组活动
(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内和学校周围,由家长或教师带队进行活动。)
2、安全教育
3、活动实施
A组: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 B组 对学校环境进行打扫(1)刷洗地板(2)擦栏杆(3)提水
C组:为花草树木、环境卫生设计告示牌。
四、学生表演 劳动最光荣
五、活动总结
我们都生长在同一个地球上,为了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它,爱护它。只有我们人人动手,建设、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让天更亮,水更清,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
六、活动延伸
利用废物制作玩具及自制环保小画册,举办班级环保作品展示活动。第五单元 水和我们的生活
主题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和密切关系,激发儿童对探索水的热情和重视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前小调查:水有哪些用处;缺水、干旱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它每天都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
2、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保障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活动体验,探究“水” 活动一:水的游戏
1、出示图画,找水的影子。
2、小结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与水的游戏,思考:水是怎样的呢?
4、汇报。活动二:水的影子
1、你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
2、交流,汇报:从早上起床到现在,说说你做过的一件与水有关的事?
3、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水的?
5、小结,板书:处处有水
三、挖掘生活领悟“水”
1、联系课前调查在小组中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用了多少水,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外,水还有什么作用。
2、我们夸夸水(学生分组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找的多,并记录在卡片上。)
3、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卡,把它贴在黑板上。
4、看书P38页内容,老师补充水的作用。(养鱼、游泳、救火„„)
四、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水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要用到水,假如有一天水没了„„同学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出示缺水、干旱的图片,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同桌交流。
3、老师小结:吃不到饭,植物会枯死,人会渴死,衣服洗不成„„等等,根据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至少需要8杯水;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
我、表演:缺水王国历险记
六、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水资源吧!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处处有水 主题二 变来变去的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
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
3、增强对水的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水姑娘面具(另一面是谜语)、冰块、录音机。教学图片。表演头饰。
学生:烧杯、热水、玻璃片(六人小组一套);课前先期实验:把果汁放进冰箱做冰棍,从冰箱里拿出苹果,看到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持谜语面具出现: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猜猜我是谁?
双手抓不起; 有刀切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2、(学生猜出后引出课题)学生说说猜出的理由
师:上节课,我们讲了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水的特点。
二、探索水的特点
1、先请同学们说说水有哪些特点?
2、水姑娘来到了各个小组里,你能发现水姑娘的什么秘密?你们准备怎样去发现?
3、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方法。
4、探秘时需要注意什么?(要讲卫生)
5、探秘后要注意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6、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探密结果,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对学生的探密结果(记录表)可以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如:
水的秘密 水是没有颜色的 水是没有味道的 水是可以倒来倒去的
三、变变变游戏
1、(教师戴面具扮演)上场:“我是水姑娘,现在你们看得见我,(教师在黑板上用板刷擦湿一块)但我会变,待会儿让你们看不见我!(黑板干后)谁知道我是怎样变的?”
2、“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现象”。(学生列举水变水蒸汽的现象)
3、水姑娘:“你知道我跑哪儿去了吗?”(小组讨论后交流)
4、水姑娘:“我并不总是流来流去的,我也会变得硬起来的!瞧,我又变了!(出示冰块)你知道这时我叫什么名字吗?”
5、“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我。”学生列举水变冰的现象。
6、“为什么我会这样呢?”(小组讨论交流)
7、我还会是这个样子,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8、(出示雪和霜的图片)学生汇报
四、有趣的水实验
1、我们来做一做小实验,你就更明白水的秘密了。准备好烧杯、热水、玻璃片。
2、往烧杯中倒上热水,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用手放在烧杯口,有什么感觉?
3、拿起玻璃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玻璃盖在烧杯上。
4、拿起玻璃片,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在什么时候也见过?
5、讨论后交流。
6、交流课前自己做的实验
五、小水滴的旅行
1、水姑娘:“你知道天上为什么要下雨吗?听了故事后你就会明白了。
2、听录音:小水滴的旅行
3、学生模拟表演水的三态变化。
(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水、水蒸汽冰、冷气、太阳等角色。)
4、把“小水滴的旅行”根据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六、教师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不能随便地去尝一尝、摸一摸可要注意安全呀!
七、拓展延伸。
水姑娘又一次上场:“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我,可以去翻翻《少儿百科全书》等一系列课外书,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主题三 保护水 节约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养成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挂图;调查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搜集一些水污染的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的特性和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在此基础,我们来学习主题活动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1、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水与陆地所占面积
发现地球上的水很多,水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2、探讨地球上可饮用的水的多少
(1)师:我们地球上的水很多,是否都能饮用呢?(2)学生讨论
(3)教师讲述: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这里边讲解边用图表示)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果水资源得不到保护,结果将会怎样?
3、调查研究
(1)在生活与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污染水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使用水的地方呢?
(学生交流)
(2)你们调查中发现了哪些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呢?(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结果)
4、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如果人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倾倒垃圾,工厂向水中排放有害废水,船只航行泄漏油污,农民使用的农药渗入水中,导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可饮用水越来越少,人就会像沙漠中的旅行者,因缺水而死亡。动植物需要水,如果动植物饮用和吸收了受到污染的水,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也会中毒甚至死亡,世界上曾发生过好几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
5、出示水污染的图片
三、明理导行(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教育)
1、结合课本第45页的插图讨论:他们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水资源?
3、你有保护水资源吗?是怎样做的?
4、你或家人有浪费水资源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活动延伸
用手抄报、板报、宣传画、义务劳动的形式,做宣传活动,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淡水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板书设计:
水——生命之源
保护
节约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怎样做好事
主题1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准备:提前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自己做的好事。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今天早上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表演《小娃娃跌倒了》)小朋友们,你们说我这样做对么?(对)为什么呢?噢,我明白了,我把小娃娃送回家,帮助了他,这就是做好事。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你们想不想为大家做好事啊?好,就让我们都来从身边的小事作起。(板书课题)
二、好事大家说
1、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富有爱心,经常帮助别人,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听到的、亲眼看到的好事搜集起来,下面就将你们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好事讲给大家听?
3、听了这些好人好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4、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好人好事不仅另人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一些英雄人物所做的大事我们小朋友还没有能力去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怎么办?你的办法真好!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做这样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可以到那里做好事呢?(板书)
5、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处处都有可以做的好事,在这些地方作那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呢?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由组长主持,记录员记录,把我们能做的好事记录下来。
6、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多媒体出示图片)家里: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和祖辈带来欢乐,这也是做好事,作好事就要从家里的小事作起。
学校: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这个大家庭里有许多成员,能为同学和老师做好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擦黑板、喂金鱼、关紧水龙头等,有许多好事等着我们去做。
社会:在我们生活的小区,街道、公共场所,处处都有可以做的好事,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外,还有清除小区墙上乱贴的传单,帮助迷路的人回家等等,只要富有爱心,就有好事可做。
7、我们能做的好事太多了,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作好事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虽然我们能做的只是一些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却能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
三、好事大家做
1、同学们,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人需要帮助,你们想帮助他们吗?老师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写在了纸上,装在信封里。前后桌6人组成一个“献爱心”小组,由组长组织选出表演者,其余的同学当导演,同组同学团结合作,把你们小组要做的好事表演出来。下面先由组长选择信封。
2、学生练习表演。
3、刚才,同学们团结合作,排练的非常投入。哪个小组先来表演?他们在表演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4、刚才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好事,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谁能说说你做完好事后体会到了什么?
5、同学们,好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伸伸手”“弯弯腰”,就会体验到做好事的愉快心情。你以前做过那些好事?今后打算怎样做呢?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会发现该做的好事。如果人人都有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都能坚持做好事,那么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主题2 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做好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表扬。
教学准备:老师:课前,收集有关雷锋和许虎的先进事迹;以及录像带《爱的奉献》。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开课: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是:“人人都来做好事”。
2、首先老师帮助同学们搞清什么是“好事”?
(好事: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好事不分大小。)
3、讨论: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人就要做好事呢?(3-5名学生作答)
(1)学生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2)老师借助讲故事使学生理解帮助别人的乐趣。
4、讲《雷锋的故事》、《许虎的故事》及《爱的奉献》的故事。
资料1:《青少年的楷模——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是青少年学习的楷模。雷锋从
儿童时期起逐渐成长起来的足迹,洋溢着永远值得学习的可贵精神。
(1)儿童团长。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日寇汉*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劳苦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爷爷被地主唐四滚子活活逼死;爸爸被日本鬼子毒打成残疾,大口吐血,无钱医治,含恨死去;哥哥在资本家厂里做童工,得了“童子痨”(肺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小弟弟又害了伤寒症,在母亲的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妈妈在地主唐四滚子家里当女佣,受尽了迫害和凌辱,悬梁自尽了。不满7岁的小雷锋成了一个孤儿,被好心的大叔、奶奶收养。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受尽苦难的雷锋见到了太阳。
雷锋参加了儿童团,他在斗争恶霸地主的大会上,肩扛红缨枪,登上高台,用他那有多处刃痕的手揪住地主婆,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行。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昼夜监视坏人的活动。一天,雷锋正在一个水塘附近挖猪莱,忽然听见塘基上有人叽叽咕咕的说话声,他尖起耳朵一听,立即警觉起来,听得出这是那个姓邓的当过伪营长的恶霸地主咬牙切齿的声音: “眼下逼到头上来了呀!听说以后还要搞什么土改„„不要急,有办法对付„„” 雷锋再要听时,他们已走过去了,听不真切了。他气得心里直冒火:这些家伙表面上装出一副可怜、听话的样子,背后却像恶狼一样要咬人啊!他猪菜也不挖了,赶紧飞起双脚向民兵队长刘大叔家跑去。
雷锋跨进门槛,赶忙向刘队长报告了情况。刘队长夸奖他警惕性高,并告诉他说:“最近土匪、特务和恶霸地主串成一气,一想搞破坏活动,可得多留神啊!”果然,没过几天,村里的几个坏家伙公开组成了一个假农民协会。雷锋他们几个儿童团员接受任务,密切注意假农民协会的活动。一天,雷锋装着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暗中监视假农民协会的屋子里的动静。这天他发现几个家伙在商量着什么,便悄悄地躲到屋后的窗子下面,听他们打算搞些什么名堂。原来,那帮坏蛋正在密谋要杀害乡民兵队长,夺取民兵的枪支,他立即跑去向共产党员彭大叔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使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而且把土匪武装的枪支全部缴获过来,让假农民协会那帮坏家伙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斗争锻炼,雷锋越来越机智、勇敢、坚定,他当上了儿童团长。
(2)优秀的“红领巾”。当雷锋上小学五年级时,他所在的学校开始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雷锋的入队申请不久被批准了。他戴上红领巾,抚摸着人民政府给他做的新白衬衣,心情无比激动,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永远保持红领巾的荣誉。雷锋在少先队组织里,模范地执行队规和纪律,出色地完成少先队交给他的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并被选为中队委员。
雷锋在校外,同样热情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一天,雷锋
砍完柴、正挑着柴担沿山路回家,只见一位老人忽然一脚踩空,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肩上的柴捆也滚出老远。雷锋急忙跑上前去,把那人扶起来,一看,原来是双目失明的贫农陈五爹。
“陈五爹,你老人家怎么也上山砍柴来了?”雷锋关心地问。
陈五爹笑了笑,说:“现在正是大忙时节,我怎能再让社员们把柴火送上门来呢?”
雷锋向陈五爹说:“他老人家眼睛不方便,就让我给您挑吧!”
“你自己不也要挑柴吗?” “没关系!”
雷锋撂下自己的柴但,帮陈五爹把跌散了的柴重新捆好,挑着送他回到家里。
从此以后,雷锋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陈五爹砍柴和挑水。大家见了,都夸雷锋是个热心的好孩子,可雷锋却说:“我这个孤儿,不也是靠党的关怀和大家帮着,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吗?”
“满山楠竹根连根,翻身农民心连心。”雷锋怀着这种深厚的阶级感情,还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帮助自己的小伙伴们。
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暴雨带来的山洪把中坝河里的小石桥淹没了。雷锋上学来到河边,只见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站在河岸上,吃惊地望着滚滚浑浊的急流,不敢淌水过桥。看到这情景,心想:再不赶快送小同学过河,就会搁误他们上课,再说他们自己过河,生命会有危险。他二话没说。扎起裤脚,把他们一个个地背过桥去。等到老师准备去河边接小学生时,这些小同学都已经全部在雷锋的帮助下高高兴兴地往学校来了。
住在雷锋附近的一个姓阎的同学。因患有先天性疾病有时昏倒,雷锋知道了,总是陪伴他一路上学和回家,殷勤照顾。195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小阎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病发,一下就滚入到泥塘里去了。雷锋连鞋袜也来不及脱下,冒着严寒扑通跳入水中,使尽气力把他拖到岸上。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及时救活了小阎。雷锋虽然全身被冷水浸得透湿,北风一吹冷得发颤,但看到小阎脱了险,心里却感到热呼呼的。
同学小胡一次生病,雷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上门为她补习耽误的功课;见她家缺少人手做事,又热情地帮助挑水、切猪菜。小胡和她的母亲口口声声感激雷锋,雷锋却回答说:“这有什么可谢的呢?少先队员应该听毛主席的话,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嘛!”
“我叫解放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崇高愿望,也是雷锋同志对自己的要求。
雷锋参军以后,他有一次出差,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他走出检票口,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这个说:“你再找一找,看有没有放在别的口袋?”那个说:“到吉林的
车快开了,大伙帮她找一找。”雷锋见那中年妇女很着急地把所有的衣袋翻了一遍又一遍,就上前问她:
“大嫂,你的车票丢了吗?”
“我从山东来,到吉林去看望孩子他爹,不知什么时俟,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摸摸自己的衣袋,说:“大嫂,你别急,跟我来吧。” 那中年妇女跟着雷锋来到售票处,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车票,塞到她的手里,说:“大嫂,快拿去上车吧,车快开了。”
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笑了笑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同志就是这样,出差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时时热爱人民,关心他人,表现了崇高的品德。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活教材。难怪就连美国的一所军事学院,也把我国的雷锋作为他们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个典范。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资料2:《徐虎的故事》
徐虎曾经是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长期坚持为居民排忧解难,为了方便群众,宁愿自己多吃苦,因而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一年春节,一个居民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吃饭,偏偏这时,家中的抽水马桶堵塞了,顿时异味扑鼻。主人十分着急,试着给徐虎打电话。徐虎及时赶到,关上厕所门独自在里面修理。不多会儿,下水道疏通了,主人来到厕所,只见里面已经打扫干净,当主人回头去谢徐虎时,他已悄悄离去。
为了方便群众,徐虎还分别在三处挂了三只“特约报修箱”,箱上写着“凡附近公房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纸条投入箱内,本人将随时为了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点。徐虎。”从此以后,每天19点,便成了徐虎业余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到这时,徐虎都准时背上工具包,骑上自行车,直奔这三个报修箱,然后按照保修单上的地址,一家一家去维修。
他以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听完故事分析一下问题:
(1)听完故事,老师引导:这些人为什么被人们歌颂?为什么他们做了好事不留名?
(2)老师总结:通过这三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活着之所以要做好事,是因为---第一:做好事是一种美德;第二:做好事会使生活变的更美好。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人帮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互相帮助,生活会更美好;第三:做好事当然也会受到人们的表扬;第四:国家要进行“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奖励。
5、讨论:做好事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大家一定要谨记:做好事不是只为了受表扬。为什么呢?看书第48页,有这
样一位学生在学校这样表现,在家里却另外一种表现,他这做对吗?我们应该向课本上的谁学习?
6、学唱《爱的奉献》。
老师:大家理解了“人为什么做好事,并且知道做好事不是只为了受表扬”,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爱的奉献》。(先读后常)
资料3:《爱的奉献》歌词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布置作业:收集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你自己做的好事,写在纸条上,下节课我们互相学习。
8、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中做好事的故事《永生的小草》、《池塘边的童话》)
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
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安排了这些内容: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开启大自然之门, 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 召唤学生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文本诵读中, 培养学生观察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叙述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一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 到傍晚忘记了回家;二是放鸭子时, 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 父亲的责骂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虽然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但正是由于他对昆虫具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了耐心观察的好习惯, 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 体会要打开自然课本、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 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
第六课《变色龙》采用叙事的方式, 巧妙地展示了变色龙三个方面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看、问、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 描写了变色龙的静态、动态的主要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多种方式观察动物的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七课《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蝉儿脱壳前后的颜色变化以及动作过程, 不仅是因为观察仔细, 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持久的跟踪观察, 并通过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观察内容, 让学生领悟跟踪观察的方法和有序生动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以上的四篇课文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知识点“学习观察”而构架安排的, 主要聚焦“动物”。“慧眼细察出佳作”, 习作2是写一个小动物。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写出动物外形或动作的主要特点。巩固过渡句的使用, 使文章前后段之间更紧密, 从而有条有理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形成观察能力。
练习2的内容也突出了“学习观察”这个核心知识点, 其中两个部分与观察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诵读与积累”, 内容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的名言, 从不同方面强调了观察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 深刻感悟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二是“想想说说”,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话, 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前后联系, 发挥想象, 合理推想。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协同发展。
可见, 这一单元围绕核心知识“学习观察”系统地编排了教学内容。观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探索大自然奥秘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视野中的“观察”与培养学生的“说”“写”等能力是分不开的, 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丰富自己的感受, 更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升表达水平。本单元在第三学段的开始, 既要注意与前面学习的联系, 又要注意区别, 突出本学段的重点,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溯源:前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二学段中, 围绕“观察自然”的课文很多, 包括观察植物、动物、景物的, 还有观察的小故事、实验文章等。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之前, 学生对观察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知晓一些观察方面的知识, 如观察要有目的, 由上而下、由远而近, 由整体到部分等观察顺序;初步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通过看、听、闻等手段进行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跟踪观察、对比观察等。在习作上, 一、二学段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书中图画、自然界植物、生活中景点等, 让学生积累素材, 写出图意或事物特点, 适当展开想象。另外, 口语交际训练、综合性学习也注意训练观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一、二学学段中, 与本单元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着紧密联系, 教学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些内容: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通过介绍达尔文对海洋中小岛上昆虫的观察从而感悟道理, 培养学生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这与《装满昆虫的衣袋》都是介绍名人观察的故事, 以榜样感召学生观察大自然, 培养热爱观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这与本单元第七课《金蝉脱壳》有相似之处, 两位作者都采用的是同一方法, 即跟踪观察的方法。但在表达观察的结果时, 前者是粗细条勾勒, 后者是细描刻画, 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这种安排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
四年级上册“培养学习习惯”中将“留心观察事物”作为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看图表达内容时, 初步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留心观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 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不仅对语文学习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重要,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初步让学生知道观察静态事物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要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观察;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四年级下册一单元的《燕子》这篇写景散文描写了燕子外形、飞行和休息的情景,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通过看、听等两种方式仔细观察, 既描写静态、又描写动态, 而且语言准确生动。这与本单元第六课《变色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有些类似, 但这两篇课文的文体显然不同。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教学前先布置学生到校外去有目的地观察, 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而且要写得有意思。通过例文, 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力求有新的发现。例文就是通过小作者细心的观察、简洁的描述, 展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则活生生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生活中的新发现”,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新发现, 具体地写出来。通过这次作文训练, 使学生明白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四年级下册习作5写“一两种植物”, 要求学生先确定观察对象, 对选择的对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最后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习作的练习为五年级上册习作2“写动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延展:后续学习的巩固与提升
第三学段中除了这一单元外, 与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关的课文不多,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我们要利用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继续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表达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讲了作者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生动具体地描写鸟儿归林与栖息的壮观场面, 表达了作者爱鸟的心情并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 让学生体会作者有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观察, 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观察内容。
六年级下册四单元《夜晚的实验》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这一课很好地回应了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学生平时观察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看后印象不深, 笔下写不来。这是学生普遍的问题。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观察要有顺序, 否则观察显得乱七八糟、杂乱无章。观察时, 在对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 要抓住重点进行再观察, 否则观察的主次不清。只有突出重点、细致观察,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惟妙惟肖。在观察过程中, 边观察边想象,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 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是因为写作不仅要写观察到的人、事、物, 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基础。课标在第三学段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要求学生的观察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具体, 观察与积累、想象等相结合, 提高表达水平。
五年级下册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后写一篇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把它的特点写出来。训练学生仔细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 写好习作。六年级下册习作4“记一次实验”。习作要求就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或自己边实验、边观察, 做好记录, 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 多动脑的良好习惯。这些习作训练都是对本单元教学后的巩固与提升。
教学目标:1、2、3、4、1、2、培养学生自信、诚实、求上进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自制多媒体课件;成长档案实物资料;设计好的卡片纸。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自己以前的作业、各种获奖奖品、证书以及能够证明自己进步的一些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
教学重点:体验成长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地生活态度。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小游戏:我说你做
三笑:对自己笑一笑;对同桌笑一笑;对听课的老师笑一笑。
一、档案展示,揭示课题1、2、3、4、投影展示(录音旁白):小朋友的成长档案(幼儿园至二年级的成长档案看完后,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你的心情怎样呢?指名说。根据学生汇报随机板书:进步
快乐 记录)
二、体验进步,分享快乐
师:首先请小朋友们回忆,在成长的道路上你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现在啊,老师特别想知道,进步使你享受到了哪些快乐?把你的进步告诉给你的小伙伴,让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1、小组交流 分享快乐,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
共享快乐。
(预设)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体现个人进步的资料。如:以前的和现在的作业本;孩子们参加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奖品;孩子们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个人的才艺展示;体现进步的视频资料等等。结合资料,让孩子们叙述进步的过程,并把快乐的心情展示给大家。
3、小记者招待会:
师:(选择班级中获奖较多的一位小朋友)哦,这位小朋友获奖这么多!在他获奖的背后肯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型的记者招待会,请这个小朋友当发言人。请小记者们马上行动起来,有什么问题赶紧提问吧!
(同学互动,分享进步的快乐)
4、播放视频:做家务,快乐体验
同学们互相展示了自己的进步成果,分享了快乐。这不,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也来展示她的进步成果了。一起来看看吧。
(1)、观看视频录像;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畅说快乐:对啊,进步不仅体现在获得了多少荣誉,而且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够体现你的进步呢:帮妈妈做家务,我快乐;(课件出示:
,我快乐。)
三 情景辨析 正确理解快乐
师:是啊,我进步,我快乐。可是呢,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请看大屏幕——
1、课件播放视频:
A、王琦学习书法时遇到困难,调整心态,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一手好字。B、李康学习跆拳道遇到困难,动作不到位,挨训受挫,半途而废。播放视频后,让学生谈谈看法。
师:你想对这两位小朋友说些什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2、师深情总结: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其实就是最大的进步!更是风雨之后又见彩虹的无限快乐!虽然我的眼里还流着泪水,但是我仍然可以自豪地说:“生活因我而精彩,生命因我而灿烂。我进步,我快乐!”
四、感恩亲情,情感升华
师:是的,我进步,我快乐。可是啊,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享受的每一次快乐,除了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外,更离不开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那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
1、配乐渲染 感恩亲情
(1)、现场拨打妈妈电话,感谢妈妈对自己的付出。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2)、现场感谢本班老师
师:面对辛勤培育你的老师,你想说什么?(3)、现场感谢同学
师:对于曾经鼓励过你、给你支持的同学,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说得多好!真是让人感动!是的,是他们给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给了我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我们在享受进步的快乐同时,不要忘记了与我们的家人老师一起分享!让我们大声喊出:“我进步,我快乐!”
五、制作成长卡,拓展延伸
师:看到同学们快乐的样子,老师心里啊,也特别高兴。想把这快乐的时刻留下吗?怎么办呢?对,做成长卡。
1、分发卡片,按要求填写内容。(机动环节,随课堂时间灵活安排)
2、投影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3、课件出示成长档案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别人的作品,看看他们的设计有多精妙。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涵义的理解,感受青春的幸福、青春的美好。
通过学习从容面对青春的变化,珍惜青春。
感受青春的幸福,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愿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㈠学生分析
广州初一的学生可能比较早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升上初中开始有种长大的感觉,有初步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
②广州地区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特殊的关爱甚至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生生活毫无目的,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没有深刻的认识,不明白拥有青春其实是一种幸福,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③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忧愁,挫折或失败,甚至少数学生在遇到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下岗、患重病时,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不懂得青春是不怕失败,拥有青春,一切就可以重头再来。㈡教材分析:
“祝福青春” 一框在学生学习了“走进青春”和“感悟青春”,对青春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三框题包括“青春的幸福”和“寄语青春”两目。在前面已经对青春的内涵全面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青春的幸福,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彼此祝福,突出欢乐的主题,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本框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本框重点不在于对知识点的把握,而是学生产生拥有青春就是拥有幸福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本课的过程中适应运用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去感觉,教材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开展,并留足时间给学生谈体会。只有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感受,自己去对比幸福,才能达到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青春的幸福才能去珍惜拥有的青春,所以本框题第一目“青春的幸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
指导本课教学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现代认知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学习观。本课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发现、“顿悟”,强调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2、教学准备
② 学生分小组安排好座位
③ 让学生搜集能表达青春幸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④ 如果条件允许,邀请几名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如果条件不允许,提前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访谈,了解父母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了解父母对青春的遗憾
3、教学媒体
多媒体平台课室,实物投影
4、教学方法
访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5、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二 ②
(面向适合本市部分学习比较优秀学生学习需求,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和拓展学科能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课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1、邀请3~5名学生家长参加课堂
2、没有邀请到家长的学生提前对父母进行有关青春的访谈
让学生在访谈和聆听中得到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的成长树典型
要求每位学生完成,教师要落实好家长的参与,可挑选个别优秀学生上台展示
导入课堂
阅读《出售青春》一文,引入大家对青春是什么的思考
活动—家长谈
1、让家长谈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
2、让学生现场就某些青春的疑问采访家长
活动二学生谈
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父母的青春遗憾,说说父母给自己的青春赠言是什么 提前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互动小游戏——祝福青春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命、人生、青春的认识,提炼自己的青春箴言
2、将自己对其他同学对青春的祝福写在纸条上(不写名字),然后放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小纸箱内,随即抽出在班上读出来分享。
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寄语青春,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随机读出,让学生写出真实感受
1、老师要给时间学生提炼寄语
2、老师要提醒学生应给出善意的寄语才是祝福,否则可能变成挖苦。
3、老师可以控制游戏的对象,让游戏更有趣。
总结提升
教师寄语: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祝在坐的各位同学在青春的道路上一路走好!情感升华,呼应“祝福青春”的主题。同时给学生一些勇气、祝福,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可以说说本课堂的收获,然后老师再作出点评。
【板书设计】
青春解读: 青春的幸福: 勤奋 精 记忆力最强 好奇心 神 纯真的友情 求知欲 状 享受快乐 热情 态 知识的积累
朝气蓬勃 实现梦想的机会 梦想 学习的黄金阶段 不懈努力 „„
注释:
① 教学设计一的“教学环节”、“教学设想”以及“设想意图”的部分参考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为“祝福青春教学设计”的搜索结果。
球村的人们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重点: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教学难点: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课前准备:搜集黄、白、黑种人的图片。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测评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 板书课题 :不同肤色的居民
二、教学达标
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3、讨论:他们的长相…… 他们的头发……
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
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总结: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
1.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生命———发展生命
2. 知道生理———调节心理———遵守伦理———懂得哲理———明白事理
3. 珍惜生命———快乐生存———幸福生活
二、教材的重点知识
1. 生命
认识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地球上的多彩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精神生命等)、尊重大自然的生命(地球上多彩的生命、它们和我们在一起,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爱惜自己、他人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生命既脆弱又顽强、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它们已离我们而去);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2. 生存
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需从小立志,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的缺陷、不要轻言放弃;每个人都要有法律的意识,要向周围的人学习,具有团队精神;当危险来临时如何机智面对;认识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3. 生活
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学会与人交往,能与异性友好相处;学会竞争与合作;具有创新的能力;幸福来源于生活中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追求。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或工作上表现得更好,更长久。
每个活动教学课时一般为2课时,有些为3课时,完成全教材为32个课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作为学校、年级、班级的学年、学期、月份、学习周、班队课的主题教育活动素材。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 我们的成长
当下,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使个体产生了“为何而生”的困惑;人际关系的淡薄,使个体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因此,个体变得越来越脆弱,塑造完美而健康的人格成为学校、社会追求的目标。了解生命的有限性,珍爱生命、体验生命,确立以人为主体,找到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寻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超越和升华的教育。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存在于世界上,是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
许多小学生只知有生而不知有死。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避讳死亡。就算不得不提到死亡时,也往往用把死亡描写得非常“优美”的童话、寓言来说明,或者告诉他们死去的人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回来;抑或告诉他们死去的人其实是去了天堂、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向孩子传递了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使不少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人死去了还会活过来,结果导致一些孩子视死亡为儿戏。
该活动由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父母从哪里来、他们哪里去了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图片资料,认识人生命的诞生,青春期的变化、认识人的血缘亲情关系、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通过该活动让学生认识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初步认识血缘关系和进行死亡教育;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教学时,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搜集尽量多的信息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第二课时完成父母从哪里来、他们到哪里去了两个活动。在组织活动时要完成第四页方框图。了解前辈的故事,让学生交流汇报。
2. 尊重你我他
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己,是基于平等,在彰显个性基础上的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尊重实际上是“开放的我”,“自立的我”的延伸。尊重他人的教育内容是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不窥探、干涉他人隐私,宽容大度等。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责任;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创新。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孩子通常是受尊重导致成功,轻视导致失败。教育中让学生首先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注视别人,也不能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鄙视他人,更不应该用含沙射影的语言去中伤别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屑的表现去伤害别人的自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假如自己在有些方面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和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只有诚心的尊重,才会有不耻下问的心态,才会有共同的进步。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生活中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和不幸者。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真心的尊重。
人们常常说:“劳动是最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劳动也是最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候就得献出生命。因此,任何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称赞,任何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劳动,不仅是伟大的,而且还是非常的神圣。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一种劳动,都能创造财富,对人类都有贡献,所以,任何一种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劳动果实也应该加倍的珍惜。
活动由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劳动成果三部分组成。教材中的每幅图都是一个故事,例如,第6页图3,不爬变压器围栏;图4,如何食用野生菌;第7页,图1将田埂上的草打结。尊重劳动成果部分的资料导读是一个游客到丽江古城旅游,找不到要去的客栈,正着急的时候,一个小男孩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到许可后,男孩非常热情耐心地指路。这条路线果然不好走,反复听了几遍,我方才明白。游客正要按照男孩的指点出发,却发现刚才一直站在旁边的另一位男孩走过来,请游客停留一下,他将告诉游客更方便的路线。看到游客惊讶的神情,这位男孩微笑着说:“游客听到他告诉你的路线错了,但为了尊重他的好意,我现在等他走了再告诉你们正确的路线。”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尊重劳动的意义。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养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劳动成果、人格等),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树立尊重的意识。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人的自然生命)。第二课时,教学尊重劳动的成果(人的精神生命)。教学时,除阅读、分析资料外,还需补充学生身边的故事,可通过学生观察图、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教学难点是尊重人的劳动(精神生命),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人,尊重劳动成果。
3. 我们在一起
现代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返回来伤害人类自己,所以,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伤害,对自然的不尊重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己的不尊重。这里的问题已经不是人类应不应该尊重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实际上能不能够不尊重自然、或是否还可以选择不尊重自然的问题。人类既然不想伤害自己,他就只能选择尊重自然,选择不伤害自然。通过该活动,让学生能够珍爱自己、他人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活动由多彩的生命、和谐的生命、生命受到威胁、消失的动植物四部分组成。让学生树立珍爱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多彩的生命、和谐的生命。第二课时教学生命受到威胁。第三课时为实践活动。在学生用废旧材料制作好鸟巢的基础上,选择晴天,将鸟巢挂在树上,并开展保护动植物宣誓仪式。教学中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讲故事、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教学时,教师还可补充其他资料进行教学。
4. 谢谢您的爱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德,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不仅儿童、青少年需要培养,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具备。心存感恩,一想到大自然,就会珍惜生态环境不要被破坏,关心大气和水源别被污染;心存感恩,一想到赐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孝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心存感恩,一想到提供自己衣食住行的广大劳动者,就会对他肃然起敬。感恩之心能使人时时感到愉悦与温馨。心存感恩,你自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知足常乐,少怨气与烦恼,心灵便获得平静与安宁。人人都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那么我们社会就将拥有更多的善意与爱心,更多的和谐与公正。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通过该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谢,改变自己的行为,从现在起树立感恩的意识,养成感恩的习惯。
活动由我记住了你、表达感谢、献出你的爱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学会感恩,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教材第15页组图为一个受到资助的同学怎样感恩的故事。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我记住了你和表达感谢,第二课时完成献出你的爱。教学中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讲故事、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本主题中要求学生在感恩树上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谢的活动除在课堂上完成外,还可在教师节、春节、母亲节、生日中开展活动。蓝丝带活动,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好材料,除在课堂上完成外,还可让学生在课外、在社区、在家里开展活动。第二课时时让学生说说感受。献出你的爱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教师要认真组织,但要注意安全。
5. 编织金色的梦
许多的仁人志士,就是从小开始选定目标,立志成为有用之才的。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十三、四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国建国的高级领导人朱德,青年时便追求远大的革命理想,摈弃高官厚禄,放弃师长不当,千里迢迢找到共产党;数学家陈景润上初中时,就想到“数学是什么事也少不了它的。”立志在数学方面为祖国作出贡献。所以说,目标产生使命感,使命感产生动力。动力的源泉是目标。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个幸福的人,必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
活动由从小立志、正视自己、不轻言放弃三部分组成。正视自己的资料导读是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学生生下来就有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从小他就看惯了太多人的白眼,听惯了太多人的嘲笑,于是他变得沉默而敏感,用自卑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班里组织去爬山,老师说每个人都要去,谁也不能请假。这让他慌乱不已,因为自己的腿,他从没爬过山。可他必须去。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向山上冲去,他也向前猛冲,一开始还踉踉跄跄,可一上了山坡,这种感觉立刻没有了。原来在爬山的时候,别人是看不到他的缺陷的。而且,由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他迈步攀登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竟比别人省力得多!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很快,他已超过所有的人而遥遥领先。让学生从故事中能够正视自己。
本活动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从小立志。举行“我的志向”主题演讲活动。第二课时教学正视自己、不轻言放弃两部分。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的“我的志向”,教材23页资料导读为一个哲理故事,要多让学生思考。
6. 生活中的规则
活动由身边的规则、法律和遵纪守法三部分组成。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法律法规就是规矩;对学生来说,学生守则和规范就是规矩。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人人守纪,事事依法,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能否遵纪守法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外在表现。把法律法规看得更加神圣,从小为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出力,重规则强调责任,尊重人格强调权利,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通过本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素质。
本活动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身边的规则。特别要培养学生的秩序意识。充分利用24页教材四幅图(讲秩序、守时间、不遵守规定、明知故犯),展开讨论。第二课时教学法律是国家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通过教材27页左图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法,而右图是渗透文物保护法。教学本活动时,一定要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发生在课堂、校园的典型案例开始,教材中的资料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传物游戏、叶紫的故事要让学生认真体验。本活动中,认识相关法律部分可能有点枯燥,教师应先让学生说,在收集相关法律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本部分不要讲得太深。
7. 赏识的力量
活动由发现优点、赞扬和赏识、互相学习三部分组成。29页的资料导读是一个故事:有位新来的老师走进教室,在大大的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儿。然后,他指着白板大声问班上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个黑点儿。”老师惊讶地问:“只有一个黑点儿吗?”“是。”老师叹道:“难道这么大的一块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吗?”全班学生愕然。让学生醒悟到发现缺点容易,发现优点则要人们细心观察。
教材第30页的资料导读,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第31页驴的故事是一个哲理的故事,蕴含着该向别人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的道理。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因为人人都有缺点和脆弱的一面,赏识像一道灿烂的阳光,会照亮一个人的心灵,会打碎自卑的枷锁,会鼓起人乘风破浪的风帆,会使整个世界为之改变。有幸得到赏识的人,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他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赏识最基本的行为就是认识并肯定别人的成绩,赞赏别人的成绩。有效地赞扬常常能够改变人的一生。通过本活动,培养学生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学会赏识别人,能够互相学习。
本活动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发现优点、赞扬和赏识,重点是学会赏识别人。教学时,对教材中的三个案例充分展开讨论,让学生体验到被别人赏识后的心情。第二课时教学互相学习部分,教学时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动手整理伞布,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多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展开讨论。
8. 合作的团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需求,是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要教育学生成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就应当教育他们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自然负责的人。人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人与人的交往,都靠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靠的也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真诚人的标志。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个人受到别人尊重和信赖的基本条件。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一定是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更是成才的基础。进取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些都离不开责任感,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感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
教材由学会合作、承担责任两部分组成。学会合作部分的资料导读换了一个故事:一天,五官争吵起来。眼睛说:“我比你们都厉害,因为我能让所有人看见东西。”耳朵听到了,说:“我才是最好的呢!因为我可以让他们听到所有的声音。”嘴巴说:“肯定是我最厉害,因为我能让他们吃到东西。”鼻子说:“你们都说错了,其实我是最厉害的。因为,我能让他们闻到各种香味。”眉毛跟眼睛说:“你有什么厉害的。没有我帮你遮风挡雨,你能让人们看到东西吗?”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本课的三个活动体验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师要认真组织,特别是第三个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一般就是四人小队,人数太多。第35页上图的图意为几个人在传递物品的过程中摔碎了物品,谁承担责任,是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活动建议教学时间为2课时,但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教育的活动。第一课时讨论五官故事,完成室外活动,体验围正方形、“统一行动”、丈量。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结束后要让学生写出体验日记。第二课时完成室内部分,阅读资料,分析讨论,汇报体验,角色扮演35页的续编故事。教学时,两个实践活动都是可以进行评比的项目,可在一个月后举行徽章展览。学期末开展“我为集体做贡献”汇报活动。
9. 危险来临时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的安全更多的是依赖于成年人给予的保护。当受到来自儿童所信赖的成年人的性侵犯时,可能会造成部分儿童的安全感的缺失。而且儿童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一旦受害者内化了许多与性侵害相关的痛苦和恐惧,使其自我认同及认知能力受到伤害。她们会因此对他人失去信任,并且经由一些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对于一部分受害者甚至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影响她们的学习、成长和人格发展。由于儿童没有性意识,也有一些受害者,在受到性侵害的当时并没有对她们产生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当她们进入青春期后伴随性意识的萌动,遭受性侵害的记忆重新被唤醒,被害儿童很可能会认为自己与同辈群体不同,自我价值感降低。并因负面事件而提高了自我责难,从而产生了不安、自责和恐惧等心理压力,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让人类震惊,云南近几年来地震频发,正确认识地震,树立防震意识、掌握逃生技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活动由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两部分组成。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如何理智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逃生。
本活动教学时数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避免被侵犯部分,重点是人身安全,难点是性侵犯。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多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展开讨论。要利用教材插图,认真组织学生讨论,第一部分重点讲了如何防范性侵犯,教师不能回避,要认真讲清楚。第二课时教学当地震来临时部分。教学时,在课堂上讨论,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然后进行模拟演练。
1 0. 环境在变化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根据对100多份全球变化资料的系统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3~0.6摄氏度,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因而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还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的影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近日在此间发表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全世界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来自全球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通力合作,历时4年完成的《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警告说,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2/3支持地球生命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已被严重破坏,几近耗光。地球上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可供人类开采时间最多不会超过百年。煤炭在300年左右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面临枯竭。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关注能源。
活动由全球变暖、能源危机、我们的行动三部分组成。
教学时,要让学生作第42页的曲线图,并认真分析曲线图。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感悟与评价是让学生根据自己达到的等级,在相应的圆柱上涂色。
1 1. 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人生态度的具体化,是人生态度的现实反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的心态环境,一个人需要有积极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含有等量的或更大利益的种子。有时,那些似乎是逆境的东西,其实是上升的好机会。积极的心态不是天一下雨就躲进小屋抱怨,而是纵有泥泞也要前行。积极的心态,又使我很会让自己感动。我知道无法摘取月亮,于是我在池塘边的林中细细的享受着月光的沐浴;我知道自己现在不能随便在空中遨游,于是我登临大山,放远了视野,也宽阔了胸襟;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攀上参天大树,于使我学会了跳起来去摘那能到手的果子。
生命的进程必然是曲折起伏的,所以培养小学生承受各种挫折与失败的气度和能力也很重要。人之生命的过程都要经受无数的风风雨雨,必须教育小学生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我们要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感觉,如果我们仅仅从生活的视角来看待与对待诸如挫折、痛苦与逆境,则往往无法超越,总是觉得生活太艰难,自己太不幸。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认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及意义,具有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教材由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伤痛总是难免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三部分组成。教材第50页左下图的图意为分到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时,你怎样想?右图为怎样面对一个名额。教材第51页的故事也是一个哲理故事。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2课时。第一课时,分析讨论教材中的48、49、50页案例。第二课时,结合分析教材51页故事。分析一个人应保持什么样的积极的心态。教学中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续编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和感悟。
1 2. 学会交往
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小学生不是经常与别的同学保持接触,那么,友谊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朋友,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朋友,就像失意时的一缕阳光,给你光明和力量;朋友,就像天空中明亮的北极星,在你迷茫时为你指明人生的方向。朋友,就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世上没有比朋友的情义更美好、更愉快的东西了。没有了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我们要广泛地交友,同时也要学会交友。益友,会成为你走向成功的阶梯,会给你前进的动力,也可以认清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与益友的交往中,可以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人生的方向,使你少绕弯子,更快地实现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交友不慎,不仅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而且会诱导你误入歧途,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能与异性友好相处,处理好异性之间的关系。
活动由同学和朋友、学会交友、男生和女生三部分组成。本活动是对于青春期的儿童来说,很有针对性。
本活动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同学和朋友、我想成为你的朋友部分。重点是交往的技巧交友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男生和女生部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男女生间的友谊。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得到体验和感悟。教材第57页中右图“学会拒绝”,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当朋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你如何面对?在“男生和女生”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展开“男女同学能不能交往?男女同学能不能交朋友?”的讨论。
1 3. 竞争与合作
竞争无处不在部分的资料导读是一个竞争改变了学生态度,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竞争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促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人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活动体验是角色扮演:康康是本学期从外地转来的,刚开始还很努力,在同学面前,一直不服输。但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他内心十分痛苦,几次提出要回老家,但后来康康同学获得了成功。竞争与友情同行部分的资料导读一是学生球赛有竞争但失去友情的故事。一次学校篮球赛,四(1)班与四(2)班进行篮球比赛。四(1)班比分领先时,每当四(2)班投球或进攻时,同学们就喝倒彩。后来,裁判老师的一次判罚引起了四(2)班同学的不满,他们最后生气地退赛了。资料导读二是寒假期间,一个叫芊芊的同学接到了老师的电话,通知她和好朋友妞妞10天后,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的演讲比赛,并要芊芊转告妞妞。芊芊想:“妞妞虽然是我的好朋友,但现在是我的竞争对手,我过几天再通知她,让她准备的时间少些。”比赛时,芊芊获了奖,老师也知道了原因,芊芊也不快乐。活动体验是辩论会:同学向我请教时。实践活动是搜集竞争与友谊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通过“个人演说”竞争“上岗”。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双赢”理念,指出了“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双赢。我们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在这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大家都会有所收获,都能得到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最后倡导学生既要树立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这既是本层次的结束语,也是“竞争不忘合作”的落脚点。我们崇尚竞争,但又不忘记合作。
本活动由竞争无处不在和竞争与友情同行两部分组成。旨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学会竞争,又要学会合作,还要学会善于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友谊可以促进竞争,若两个人因竞争而反目成仇,互相利用,互相陷害,那么他们二人绝对不是朋友,存在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谊。所以,友谊可以铸就竞争的成功。竞争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进步、发展得更快。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本活动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竞争无处不在,重点是认识竞争的积极作用。第二课时是生活离不开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多让学生讨论,开好辩论会。
1 4. 创造新天地
人们往往习惯接受已存在的事实而不愿假设新的现象会发生,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会让人遇到事物尤其是熟悉的事物时,主观上做出判断,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往往来自于固有的经验和阅历。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所以,不换思路,生活也就乏味。进行生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很重要。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中的核心成分。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发生发展和表现的思维过程,它是一个载体,把先人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结晶,通过奇妙的思维形式及方法的运用,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东西,无论是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创造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过程和作用,所以创造发明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材由不要被习惯束缚、创出新世界两部分组成。不要被习惯束缚的资料导读是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儿,很爱吃西瓜。瓜农看到站在田边的她问:“想买西瓜吗?”她点点头:“可我只有一元钱。”瓜农看她可爱,便说:“那我给你一个小西瓜。”小女孩儿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先别摘下来,我过些时候来取。”瓜农同意了。一个月后,小女孩儿捧走了一个大西瓜,也捧走了一群大人的赞扬。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导读的资料是洗衣机的发明历程,体验活动为列举报纸的100个希望点。
建议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中不要被习惯束缚、创出新世界的内容。第二课时举行科幻绘画、科幻作文交流活动。教材中有缺点列举、希望点列举等创造发明的技法的训练,教学时,教师可由此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缺点,列举希望点,发明物品。要求学生创作一篇科幻作文,应该不算难,教师应认真组织,并举办一个科幻作文展览活动。
1 5. 与幸福同行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在往幸福之路前行的。生活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快乐与幸福教育。要让小学生生活中有快乐,生命里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
幸福是社会中的个体满足了某种需要后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只有当需要的满足符合社会准则和价值标准时,这种幸福感才能持久和稳定。因此道德与幸福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成了绝对律令和法典,丧失现实性;离开了道德,幸福就成了空中楼阁,丧失真实感。因此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必须相互促进才能更好推动个体的发展。
幸福是人生意义实现时的积极的心理感受,具有积极性、动力性、意义性等特征。幸福不等同于单纯的快乐,快乐更多的是指感官欲望的满足带来愉悦。这种愉悦大都伴随着生理意义上的满足,是短暂而不持久的。幸福是一种比较稳定持久的情感体验,会让人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增加对他人或自我的认同,使人乐观、积极、接纳、珍爱。因此,幸福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生命的层次,而是一种向上的生命力量,同时也是人生的追求目标。幸福就像一个玻璃球,一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碎片到处都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捡,但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捡不完,但只要你努力了,你总会捡到一些的。
活动由幸福在哪里、实现幸福两部分组成。在幸福在哪里部分,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幸福。第64页,介绍了一个人下的智力棋“独粒钻石棋”,其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感觉成功的幸福。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幸福来源于生活中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追求,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或工作上表现得更好,更长久。个人的幸福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
建议教学时间为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幸福在哪里。展开讨论什么是幸福。通过下棋,体验幸福。教师要让学生准备玉米粒、小石子或自制棋子,然后体验感悟。第二课时教学实现幸福。通过歌曲、几个案例的讨论进行教学。第三课时,调查情况交流会。结合本活动,要让学生人人会唱“幸福在哪里”,展开讨论幸福与个人的关系。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近几年来国家实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幸福,教师要将学生变成小组,进行分工,提出调查重点,设计调查问卷展开活动。
四、在小学实施“三生教育”的建议
1. 开展“三生教育”主题活动
“三生教育”的许多内容,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许多内容需要分段连续才能完成,还需要形成一个氛围。通过活动把“三生教育”内化为学生在成长中的自觉行动理念,帮助学生快乐成长。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年级活动、社区活动等开展“三生教育”主题活动。例如,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让学生在“校本节日”里享受快乐,结合“三生教育”及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为师生设立了10个“校本节日”。二月亲子节(构建和谐家庭)、三月服务节(增强孩子对学校、家庭的服务意识)、四月科技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五月英语节(提高学生的视野和语言交流能力)、六月艺术节(接受艺术熏陶)、七月表扬节(学会赏识)、九月爱心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十月读书节(赏析经典与经典同行)、十一月体育节(强健体魄、健康身心)、十二月感恩节(感恩家庭、社会、大自然)。在富有学校特色的节日里,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导行,健康、快乐的成长。又如,玉溪市第一小学抓住减负契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主选择,每天都有30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获得快乐。
2. 发挥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生命。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三生教育”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学校办学文化积淀与特色,挖掘和打造“三生教育”文化,让其深深植根于校园这块沃土中,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三生教育”中,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例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让会说话的墙壁、流动的园地、灵活的阵地来促进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三生教育”工作,让学生乐学乐做,融入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规范行为。为感恩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传承中华美德,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树中华名校形象为重点,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少儿民族操舞、少儿小博士评审、现代书香之家、明星工程等主题鲜明、特色显著的校园文化活动。2008至2009学年,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围绕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的目标:“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开展。如六(10)班把班级文化定位为三大板块:传承中华美德,滋润生活之根,营造生活的乐园;传承中华美德,浇灌生存之本,创建生存的家园;传承中华美德,培育生命之树,成就生命的树林。
3. 加强家校合作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10-02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06-18
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18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25
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10-18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06-1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09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复习资料10-23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到了》说课稿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