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反思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雾凇教学反思(精选6篇)

雾凇教学反思 篇1

《雾凇》教学反思1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雾凇的美之外,还要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但学生生活在江南,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

3、品词、品句,体会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语文素养。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认真研读教材,我的心里有了底,在设计整个过程时,就以赏析为主,通过朗读字、词、句体验文本的神韵美。

创设意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雾凇的相关图片。学生一下子被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画面所感染,我适时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赞雾凇,学生愿意说,也愿意想,回答得流畅说明了雾凇已然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接着抓住“奇”字让学生感悟雾凇的美与多。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孩子带着问题:

1、雾凇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2、吉林的松花江畔具备这样的条件吗?默读、品味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但其中还存在着不足。虽然,读书要求很明确,但孩子回答得不是很好时我没能及时有效评价加以引导,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读得感情不是很到位,有待提高。教学中拓展延伸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只得下节课完成。

脑袋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化文本,超越文本。学生兼容并举,多种感官参与,以自读、自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语言不够简练。

3、由于紧张没有全神贯注地在学生身上。

4、时间掌握不够到位。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教学反思2

《雾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在第一教时中,我以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在实施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课件适时再现美。

吉林雾凇的壮美景观,学生大多是比较陌生的,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连网观看雾凇的实景,把学生带入这个神奇而美丽的风景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雾凇美景,产生一种想去学习的冲动。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教师就先让学生想象都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带着想象观察近景图片,形象真切地再现,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赞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雾凇的形成是本课的难点,适时播放形成过程的一系列画面,并且加上优美的词语,这对学生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解决了阅读中的一个拦路虎。这样的使用课件,就是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2、让学生触摸语言的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文中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不仅需要课件引导,更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思维空间里,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与文本沟通交流,展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过程中点点滴滴,都是揣摩语言、体悟语言内涵的活动。课文“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意境优美,如仙境一般。学生品读涵咏,从“渐渐地”、“慢慢地”咀嚼到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从“轻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和优雅;通过对“最初……逐渐……最后……”和“一层又一层”的反复朗读和体悟,留下了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的感性认识,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后,我发现了许多需改进之处,特别是针对课文的难点雾凇的形成,在教完后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概括,如果能设计一些填空这思维提供一个梯度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看完千姿百态的雾凇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就会更有实效。

《雾凇》教学反思3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决定 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雾凇美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品读课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雾凇的美,引导学生对“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缀满、千资百态、琼枝玉树”等词的感悟,体会雾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种奇特的美,这是一种奇观了,并结合精美绝伦的图片,在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中再次体会雾凇的奇美,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借助网页里丰富的雾凇知识,探究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学生自由浏览网页,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突出多媒体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雾凇》教学反思4

《雾凇》是一篇文质兼美、意境美的写景文章。曾经听过老师用此文作为公开课,在课文中的有些环节上还是会“绕弯子”。在课余也和乔老师聊及此课,乔老师也有同感,她还不无细致的提及到了大多数老师“绕”的环节——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为了将此课上好,为了在课堂上少“绕”,我仔细备了这课。

由于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整节课我还是以读为基础,但侧重悟,引领学生在赏析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悟雾凇的美。

一 课堂结构的设置。

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雾凇》这篇课文通过对其外形及形成过程的描写突出了一个“美”。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它的形成而对它的外形描写的文字却很少。”除了告诉我们它的形成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外,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雾凇的美更多的是体现在它形成的过程。基于这一解读,教学中我直奔重点,难点,为学生构建的阅读话题“你感受到的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么美的雾凇,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的?”这个阅读话题的构建我是考虑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尊重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 关于课件的运用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爱课件的人。有感于我们大师的课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还是那样的精彩。但这节课不同,有的环节用课件和不用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这节课图片的加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然后让学生看图发展思维想象,拓展了文本,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应该说,这样的课上的美了,便成功了一半,所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的语言没有跟课堂结合起来,没有有的老师那么有磁性般的感染力,因此给课堂带来了缺憾,我想我通过反思,会让这一次的缺憾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变得美丽。

《雾凇》教学反思5

我在教学《雾凇》这一课时,知道学生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课堂中必须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营造宽松优美的情境,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感悟雾凇的独特美丽。

感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需要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思维空间里,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形成原因的句子,再让学生找找关键的词句,在文中划一划,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句写出了雾凇的形成原因。紧接着,我出示重点句子,问学生:从这些句子里,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引导学生把带有“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的句子和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对比读一读,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使学生懂得“渐渐地”、“慢慢”、“轻轻地”写出了雾气越来越浓、雾凇的形成是逐步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读好“最初……逐渐……最后……”,留下从“银线”到“银条”再到“银松雪柳”的感性认识,通过读说结合、合作探究,这样雾凇的形成过程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了。

《雾凇》教学反思6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雾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

2.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同学们想欣赏一番吗?

3.欣赏了这么美的雾凇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4.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进一步了解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吉林为什么会形成这么美的雾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读课文第二段,读完后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你从课文中初步读懂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雾凇,俗称树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句话。)

2.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说说你会从中发现什么呢?

3.你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老师请大家再继续自读课文第二段,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备这些条件呢?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4.那老师要问了,具备了这些条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这么美的景观了吗?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2.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3.作者通过多次观察,才发现雾凇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正因为经过大自然长时间的孕育、积累,才形成了如此美丽动人的雾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壮丽的奇观吧!

4.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说说诗句的意思。

此时,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树枝上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么美丽,叫人怎么不发出赞叹啊!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再齐读最后一段吧!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吉林雾凇的美丽与奇特,了解了它形成的过程,更懂得了只有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善于思考,才能从大自然中探索到更多的奥秘,发现更多的美。今后,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样,从大自然中、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并注意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仿照本课写法,作一次小练笔。

板书:

洁白晶莹

29.雾凇

银光闪烁

奇观

千姿百态

《雾凇》教学反思7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吉林雾凇的壮美景观,但离我们南方的学生生活较远,因此教师一开始就出示雾凇的实景图片,把学生带入这个神奇而美丽的风景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雾凇,产生一种想去学习的冲动。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将“读”的联系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小组交流。

3、品词、品句,配上动作体会朗读。

??

然后再带着想象观察近景图片,形象真切地再现,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赞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使用课件,就是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浓。教学中渗透了课改理念,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图体现三个维度的落实。教师朗读指导也较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文中描绘的景色是美的,大自然呈现的景色更美,在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去探索大自然的更多美景,鼓励学习大胆向作者挑战,写出更好的文章,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飘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

3、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8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 体验雾凇的美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壮美。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如: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抓住“最初……逐渐……最后” ……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在课堂上,阅读成了孩子的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空里自由放飞。

二、探究中朗读 感悟情感美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于是我在学完第三小节的基础上,问学生:“学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并总结成两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孩子两次带着问题默读、品味课文,除了找到了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还找出相关的说明内容进一步朗读、体会,探究它的形成。这样,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课堂有点闷。课开始,当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表示雾凇。可孩子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当孩子感受到雾凇的千姿百态时的说话练习,学生说的干巴巴的,完全体现不了雾凇的形态美。在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第二小节时,没有让学生感悟到雾凇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美,学生感悟不到位。这些片断让我不断反思,事后我就想:如果课前我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如果课前我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课上我能正确地疏导;如果我能在课上恰当地引导,这一现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雾凇》教学反思9

《雾凇》一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作者对松花江畔的雾凇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以饱蘸赞美之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如诗如幻的语言,如银似雪的图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课文充满了美育的、人文的因素,纵观全文内容,共三个自然段和两幅插图,有“雾凇奇景→成因探索→赞美奇观”三部分构成。在讲授本课的时候我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感受作者笔下雾凇的壮美,二是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

首先让学生抓住词语表达出印象中雾凇的奇丽,让他们通过朗读自己去感悟美,再创设意境带领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品味,从中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

其次是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奇特的形成,第二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和“吉林雾凇形成的得天独厚条件”对比,对吉林“过于饱和的水汽”的奇大和零下30摄氏度的奇冷充分了解,让学生知道吉林松花江畔特有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读文中描写雾气的语句,找到“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这些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后细细品味,吉林松花江畔逐渐浓厚如仙境般的夜雾在学生的脑海中荡漾开来。雾凇形成过程的奇特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来理解“镀”,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在反复吟诵中体会雾凇形成的缓慢、美丽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虽然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依然存在不足:课开始,当我让学生表达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雾凇地美,美在何处?学生说出了文中的词语,对词语的感悟却非常肤浅。是不是课前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才导致他们现在回答问题的依据始终在文本,而不能跳出文本,从图中获得直观体验呢?看来,课外词汇量的积累与运用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第一次读第二段,想吉林雾凇产生有哪些特有的条件?第二次读第二段,体会吉林雾凇形成的神奇壮美。我觉得有拖沓、重复之嫌,显得零碎,如果能将两次目标整合,教学轨迹会更清晰一些。”课后回想起来,是我在课前对教案的欲设,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在这一环节上来来回回浪费了时间。

在课件制作中,我搜集了雾凇形成的录象,如果再能看到发电站发电时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雾凇的形成和美丽壮观的景象以及发电时水花四溅雾气蒸腾笼罩的场面,我想学生会更加深刻感受到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与壮美。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

《雾凇》教学反思10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由于雾凇离我们南方的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将“读”的联系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小组交流。

3、品词、品句,配上动作体会朗读。

……

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浓。教学中渗透了课改理念,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图体现三个维度的落实。教师朗读指导也较到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飘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

3、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

“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以上是我此次上课改汇报课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11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如:“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抓住“最初······逐渐······最后······”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在课堂上,阅读成了孩子的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空里自由放飞。

《雾凇》教学反思12

如今的课堂,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谐,教学民主,新课程理念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挑战,让我们看到自己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我对《雾凇》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本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备课之前,我把这篇课文读了好几遍,因为我知道,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

在教学雾凇形成的过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给“镀”字换个近义词来推敲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希望孩子们能懂得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但是,孩子们并不能达到我预期的设想,这时,我灵光一闪,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束松针,让学生上来给松针“镀白银”,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想到的哪个词语能代替“镀”,学生说了许多有创设性的词语,当然最后还是一致得出结论“镀”字最恰当。此时我再按序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位老师,我感觉到教学思维中的火花是多么难得,因此课后我连忙做了笔记。其实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的“火花”,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注意记录积累,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我和学生均有喜人的收获。

当然这堂课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还需改进:首先课件中出现大段课文,学生有些脱离了课文。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本想通过课件将雾凇形成的几要素理清,所以将八句话分开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也读到位了,可是却忽略了将文中的关键词圈画出来。其次对学生的预设还应更充分,设计的问题还需要更到位。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

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教学反思13

课前备课思考:

《雾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精练、优美。我设想借助于老师情境的渲染,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雾凇的奇特和美丽,使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本着这样的教学目的设计教案如下:

问题教案:

师: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

同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师:谁来读这句话。

学生朗读。

师:美吗?美在哪里?

生:从“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两个词感觉到雾凇很美。

齐读第一小节

师:清晨,江岸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欣赏着美丽的雾凇,就更美了。出示第三小节。

师:自读这小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雾凇的美?

生读后交流。

生齐读。

课后反思:

从上面的教例可以看出,教学过程致力于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读带讲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可是,回想这堂课,虽然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但只是将读作为了一种形式,课堂上的以读带讲,关键还要读出味道,读出巧妙来,读并不是一味地死读,也不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呆板地读,应该是多形式的、有层次的、有目的地逐步推进读,而在这堂课上却没有做到。学生对雾凇的美没有真正感受到,没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更没有将学生对雾凇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将雾凇的美读出来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词语非常精彩,如:“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等,课堂上没能抓住这些词让学生积累下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感。

这份教案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主导”的痕迹太重,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也就是在备课中只考虑到教材,没考虑到学生,教学设计呆板,课堂气氛沉闷。

改后教案:

师述: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

同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读得真流利。这是怎样的霜花呀?

生:这是洁白晶莹的霜花。

师:美吗?指名学生读。

生读。

师:霜花真美啊,如雪一样洁白、闪亮,谁再来读。

生读。

师:洁白晶莹的霜花怎么样呢?

生:缀满枝头。

师:是呀,洁白晶莹的霜花真多啊,谁来读好缀满这个词。

生读。

师描述:洁白晶莹的霜花挂满枝头,所有的枝头都是,一点空隙也没有,谁再来读。

师:洁白晶莹的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谁来完整地将这句话读一读。

《雾凇》教学反思14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1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走进姜堰市首届小学校长会课的现场,看着校长们一个个精彩的表现,感触颇深,校长们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了语文教学之中。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并领略了吉林雾凇这一奇观。吉林雾凇洁白无暇、晶莹剔透、千姿百态,极其美丽动人,真叫人称赞。同学们,假如我们现在正置身在雾凇美景之中,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赞美一下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思考后纷纷答道)

生:雾凇洁白晶莹,它纯洁,它美丽,它如银、似玉,像剔透闪烁的钻石。

师:你这样比喻真形象。

生:雾凇千姿百态,楚楚动人,透过阳光,这雾凇这么像亮闪闪的水晶,步入银松雪柳的十里长堤上,就像进入了奇异的宫殿。

师:“楚楚动人”说得好,把十里长堤比成宫殿,非常形象逼真。

生:在阳光照耀下,雾凇银光闪烁,晶莹剔透,洁白无暇,远远望去,像千万位降落在人间的天使,靓丽动人。

生:看着眼前的雾凇,我仿佛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学习雾凇,一尘不染。

师:你要像雾凇一样一尘不染,领悟了做人的道理,真好,我相信你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很诚实、值得信赖的人。

生:真美啊,雾凇你像团团飘飘悠悠的白云,又像是座座大型冰雕,你那么纯洁那么无私,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微笑。

师:你说得太美了,是的,棵棵松柳不正像是座座冰雕吗?人们观赏着这琼树玉枝无不喜悦。

生:看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树玉枝,我会想到它们有的亭亭玉立,像含笑伫立的仙姑;有的飞流而泻,像雄浑磅礴的瀑布;还有的零零落落,像仙女散花,真是美不胜收。(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雾凇啊,雾凇,你飘落在枝头,不正像盛开的朵朵梨花吗?难怪人们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太精彩了!(老师边夸奖边伸出大拇指)是啊,吉林雾凇与我国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同学们看到这一幅幅美丽动人的雾凇画面,读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如同身临其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美丽的雾凇,这样奇特的景观,感到自豪而欢呼吧!(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析:

1、创设意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雾凇》一文的教学中,教者通过画面展示、课文诵读,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雾凇奇观之中。再用谈感受这把金钥匙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心潮涌动,畅所欲言,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古人云:“问渠哪里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只有抓住情感这根弦,教学中才能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章。

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之一。在教学《雾凇》时,教者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情感点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学生在赞叹雾凇时,把雾凇比成朵朵盛开的梨花,团团飘悠的白云,洁白无暇的钻石,飞流而泻的瀑布。还有的学生把雾凇说成是亭亭玉立的仙姑,像降落人间的白衣天使。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雾凇教学反思 篇2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出第二自然段;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了解雾凇形成的奇妙过程;

3.在朗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为祖国拥有这样的奇观感到自豪,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4.继续指导有针对性的课文预习法,培养采集信息、品词析句、默读圈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了解雾凇形成的奇妙过程,感受雾凇的美丽动人,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

教学过程:

1.书写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隆冬季节万木萧条,走进东北的吉林省,在松花江畔,有一道神奇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闻名全国的雾凇奇观。

师:请大家拿起手来,和老师一起书写“雾”字,注意雨字头要宽,覆盖住下面的“务”字,象征着铺天盖地的大雾白茫茫笼罩一切。

师:咱们再观察“凇”字,是两点水,给你怎样的感觉?生:我感觉寒气逼人。

生:我感觉到处冰天雪地。

师:《说文解字》中这样说:两点水的含义是“水遇冷凝之形”,说明这个偏旁和水遇冷凝固有关。在这里“凇”的意思就是水汽凝结而成的冰花。

生:齐读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把“象形”“形声”的造字法不经意地渗透在写字教学中,巧妙揭示课题,形与意的无形链接,使学生对雾凇的概念有了初步认知,同时感受到汉字的诗意与神奇。]

2.点击词句,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欣赏那闻名天下的吉林雾凇奇观。(PPT出示雾凇组图)

师: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文中找到形容这些雾凇的四字词语吗?

生: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洁白晶莹千姿百态

生:银松雪柳琼枝玉树

师:(PPT出示词语)这六个词语全画到的举手,没有画全的补上。

师:你能用朗读展示刚才那一幅幅典雅的图画吗?

指名读。

齐读。

师:我们在预习时不仅要关注这样的四字词语,还要注意文中引用的诗句、格言、俗语等,今天的课文中就引用了一句诗,你能回忆起来吗?

生:引用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我知道这句诗是说下了一夜大雪,所有的树都白了,好像开满了梨花。

师:在这篇课文中也指雪花吗?

生:是指雾凇。

齐读诗句。

[赏心悦目的图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师生身心瞬间转移到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要求学生短时间内找全词语,是对学生预习程度的课内检测,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是对预习的方向性引领。要求学生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自我检查与订正,看似平常,实则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控,杜绝了学生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状况发生。]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斟酌首句,整体感知

师: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从何而来呢?课文第二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请大家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师:这个句子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呢?

生:介绍了雾凇的别名——树挂。

生:还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

师:仔细读读,介绍了几方面的条件?

生:有三个条件:首先要在严寒季节,其次要有非常饱和的水汽,最后才能遇冷凝结成雾凇。

(师相机板书:严寒季节、水汽饱和、遇冷凝结)

师:简单地说,这严寒季节、水汽饱和是雾凇形成的条件,也可以说是成因。遇冷凝结则是雾凇形成的过程。(板书:条件、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觉得这句话在整个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

生:是对下文的概括。

生:是总起句,中心句。

师:既然是高度概括,那就请你根据形成原因和经过,把后面这段文字分成两层。

学生默读,给下文分层。

生:分到“每当夜幕降临”之前,前面写天气严寒,大雾弥漫;后面讲雾气遇冷凝结成雾凇。

师:同桌检查一下,错误的请订正。

[这是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是对下文的高度概括,让学生细细品读,使深奥的科学定义成为学生心中具体的表象。再抓住这一关键句把整体与部分联系起来,分清层次,培养了理解与分析能力。]

(2)研究文本,解读成因

师:老师在搜集雾凇资料时看到了这样一份资料,大家看一看:(PPT出示资料:雾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自然景观,而吉林雾凇更是最罕见的毛茸晶状雾凇,不管厚度还是蓬松度都名列世界第一,这种雾凇能将光线几乎全部反射,格外晶莹剔透,被称为“精品中的精品”。)

师:从这段话中大家体会到什么?

生:雾凇比较少见,而吉林雾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师:这就意味着吉林有着形成雾凇最优越的条件,请大家默读这段文字,研究研究,看看究竟优越在哪些地方。(出示课文片段: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学生阅读思考。

生:吉林的冬季十分寒冷。

师:是呀!咱们这儿最冷也就零下四五摄氏度,而吉林每年有60多天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真是难以想象。

生:而且还有一个关键是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库,这使得发电站中源源不断地流出4摄氏度左右的水,和气温反差极大,才能使空气中悬浮着饱和的水汽,才能凝结成大规模的雾凇。

师:是呀!(PPT出示地图及文字)吉林号称“北国江城”,地处我国北部,水流丰沛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冬季极其严寒,水汽极其充足,温差极大,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吉林雾凇奇观。

[地图以及补充资料的出示,把吉林特殊的地域及气候特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攻陷了学生的认知暗堡,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吉林的得天独厚,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且通过复述的方式达到内化,并精彩地表达出来。]

(3)品读语言,欣赏过程

想意境,体会雾的浓重

师:(过渡)雾凇又是怎么凝结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出示课文片段: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

师:看一看哪些语句向我们描绘了松花江畔那一场浓重的大雾。

生:从“每当夜幕降临……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出示这段文字)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雾大、浓,圈画出关键的词语。

生:我找到了下列词语:随风飘荡涌笼罩淹没模糊

师:你真棒,全部找到了。像他这样全部找到的举手。

师:很好,我们从文章中搜集信息时就要读得细致,想得全面。

师:理解词语的最好的方法是放到句子中去。请你细细读课文,抓住这些关键词,想象自己已经走进了这场大雾中,然后把感觉描绘出来。

生默读,结合语境想意境。

生:我读着“随风飘荡”,仿佛看见雾有时像轻烟,有时像牛乳,有时像棉絮,轻轻地在空中飘荡。

生:我读着“涌”这个词,感觉雾一团团、一层层,争先恐后地向两岸涌去,好大的雾呀!

生:我读着“笼罩”“淹没”这两个词,仿佛看见一切都沉浸在茫茫大雾中,松花江畔的一切已经被雾的天罗地网重重包围了。

生:我读着“模糊”这个词,感觉江畔的景物一开始是清晰可见的,后来,像蒙上了一层轻纱,最后伸手不见五指了。

师:说得太好了,能把这样的意境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吗?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师:这段话真美,就看着这几个词,试试看,能把这段话背出来吗?

指名试背,集体试背。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松花江畔,真切地感受大雾茫茫的景象,对词语的理解不照本宣科,不从文中割裂出来,而是放进文本,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整体感知”及“语感”。]

(4)模拟介绍,学以致用

师: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同时对它的形成好奇不已。作为祖国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解开疑惑,你能给他们介绍介绍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书上的文字)

学生练习。

指名学生带好导游证,拿着小喇叭,现场模拟给国内外旅游团进行介绍。

[模拟情境的安排,使学生油然而生民族的自豪感与主人翁的使命感,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怀着积极的心态积累并内化语言。角色转换后的师生对话,更是形式新颖的口语交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当众说话的胆识。]

(5)斟酌名称,融会贯通

师:这种奇观有过许多名字,如树挂、梦送、雾凇(出示这三个名字),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魅力。为了举办雾凇节,吉林人曾经对这些名字展开了辩论,同学们喜欢哪个?

生:我喜欢梦送,因为雾凇实在太美了,就像是天上的神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悄悄送给人们的,我改一句诗来赞美它,叫做“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呀!

师:你的回答也是一样的美轮美奂呀!

生:我觉得树挂最为通俗易懂,这样的景致不都是挂在树上的吗?

师:嗯,符合老百姓的语言习惯。

生:还是“雾凇”最好,大家想啊,原来是铺天盖地的大雾,后来气温下降,就凝结成了霜花,也就是“凇”,这和它的形成过程完全一致。

师:吉林人认为这个名字既科学又风雅。后来,就统一用这个名字了。不管你喜欢的是哪个名字,都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雾凇的喜爱之情,我为你们高兴。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跟随文字欣赏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

[对雾凇名称的课堂小辩论,是对学生语言积淀、审美情趣、个性取向的有效交融,是生命的个性化呈现,由此,雾凇将在学生心目中烙上独特的、智慧的生命印记。]

万树梨花话雾凇 篇3

《雾凇》一文用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首先描写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接着以准确、科学的语言解释了雾凇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写了人们清早观赏雾凇的情景。文章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为什么会对雾凇这一景象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这是因为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如第一自然段中写道:“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雾凇背靠“松花江”,生于“十里堤”,长在“阳光下”;“缀满”说明了霜花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霜花之美;此情此景,怎能不“美丽动人”呢?再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这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飘荡”、“涌向”、“笼罩”赋予了雾气一种动态的美感,“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则把雾凇形成的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感人。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瞧,写得多么细致,多么富于感情!

同学们在写同类型的写景文章时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对景物(比如雨景、雪景、雾景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要做到这一点,一要细致观察,注意选取观察的角度,或远看,或近观,或仰望,或俯视。二要注意观察的时间,“夜看雾,晨看花,待到近午赏落花”,即使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呈现不同的景象。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和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四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文章描写细腻,条理清楚。

《雾凇》教学反思 篇4

本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备课之前,我把这篇课文读了好几遍,因为我知道,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

在教学雾凇形成的过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给“镀”字换个近义词来推敲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希望孩子们能懂得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但是,孩子们并不能达到我预期的设想,这时,我灵光一闪,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束松针,让学生上来给松针“镀白银”,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想到的哪个词语能代替“镀”,学生说了许多有创设性的词语,当然最后还是一致得出结论“镀”字最恰当。此时我再按序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位老师,我感觉到教学思维中的火花是多么难得,因此课后我连忙做了笔记。其实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的“火花”,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注意记录积累,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我和学生均有喜人的收获。

当然这堂课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还需改进:首先课件中出现大段课文,学生有些脱离了课文。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本想通过课件将雾凇形成的几要素理清,所以将八句话分开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也读到位了,可是却忽略了将文中的关键词圈画出来。其次对学生的预设还应更充分,设计的问题还需要更到位。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

《雾凇》教学设计教学 篇5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观赏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雾凇,(师板书,并强调“凇”的写法。(我们要注意,淞是两点水旁,不要写错了。)大家想看吗? 2.整体感知

看了之后觉得雾凇怎么样?

师:“这么美的雾凇让同学们赞叹不已,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的词要送给雾凇,谁来? 3.学习生字词

课文也有很多好词呢!让我们一块来读读这些词吧。(屏示生词)二.精读感悟

1.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大家对雾凇都很喜爱,你知道这个奇观是什么地方的吗?(出示课件)谁能告诉我“奇观”是什么意思?

那么我们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雾凇的呢? 请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吉林雾凇有什么特点?(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多 美

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刚才同学们说到雾凇多而美的特点,那你能够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多而美的特点吗?

⑴指名读 ⑵齐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雾凇的特点了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他抓之了重点词语,并读得很有感情)2.你们说的这些老师也感受到了。多么美丽的雾凇啊!这种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指名读要求:①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两个条件?

②为什么在吉林能形成怎么壮观的雾凇呢? ③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然后同桌交流答案,看你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吗?谁的答案更好?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说说?(出示)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什么是饱和的水汽? 凝结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在吉林能形成这么壮观的雾凇呢?

(1)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一部分符合哪个条件呢?哪个词具体体现出了水汽的饱和?(弥漫)(2)出示课件

这几句话又符合了哪个条件呢?

师补充:从丰满水库排出的水,水温大约在4摄氏度左右,江水乘载着巨大的热能缓缓流经市区,大约在夜里十点钟左右,松花江上开始有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的涌向两岸。

(3)这时雾凇开始形成了。那么雾凇的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出示:雾凇的形成是个_______的过程。)5.你从哪里体会出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的呢?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语速要慢)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语气要轻)

③ 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象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谁能读好这一部分?看谁能读出感觉(要抓住重点词语来读)

这些词和句子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的,慢慢地凝结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那句话更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引读:最初------,逐渐-------,最后------------。

④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

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逐渐————,最后————。)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雾凇的美了吗?你们都体会带了,那你们能让我也体会到吗? 生齐读

5读得多好啊!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已经置身于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看到雾凇在我的面前形成,欣赏着这雾凇奇观,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6.大家说的都太棒了,引得老师也想赞叹一番了,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赞叹的吗? 雾凇,你让我感受到“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

老师为什么说“冬天里的春天”呢?你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吗?(课件出示)

什么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一句话写出了雾凇的什么特点?

在课文的第五小节里还有一些词也写出了雾凇的这些特点,你能找到这些词吗?

理解“寒风吹拂”:天气这么冷,人们不呆在家里,躲在被窝里,却一大早就在松花江边漫步,也间接说明了雾凇的美。

正因为雾凇是如此的美,才引得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引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令人神往的地方啊!我们不能亲眼见到它,就让我们借助语言文字来感受它,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我越来越觉得听大家读书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了。

《雾凇》教学设计 篇6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洋河小学 殷延芳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于自能读书,着眼于自主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重点应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雾凇的形象美,深刻领会课文的语言美。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

2.巧设情境,激发情感。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雾凇的奇美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语感。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了解雾凇景观的奇美及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难点: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和世界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

2、板书课题 强调“凇”字,学生回忆带“冫”的字,并从中发现规律。

3、吉林雾凇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4、下面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点击图片)。

5、生谈感受,大家边看边想,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雾凇?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

6、引入新授

(二)、自主学习,精读感悟雾凇的美

过渡:多美呀!大家的词语库里原来有这么多精彩的词句!那课文是怎样将这种美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自己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体现雾凇美丽的词语或句子。并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它的什么美?(依照学习情况,相机出示第一、三自然段)

第一步:进入情境赏“美”。

过渡:多美呀!大家的词语库里原来有这么多精彩的词句!那课文是怎样将这种美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自己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体现雾凇美丽的词语或句子。并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它的什么美?(依照学习情况,相机出示第一、三自然段)

A:第一自然段

(1)交流汇报:书上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雾凇呢?(相机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3)个性朗读

3.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板书:奇观)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5、配乐、配图,生深情朗读。B:第三自然段

(1)交流汇报。“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相机板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出示第三自然段,配图、配乐

(3)出示“琼枝玉树”对比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片下,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词语的意义。

4)多美的奇观啊!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好吗?(齐读第三节)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雾凇的成因

过渡:吉林雾凇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令五洲四海慕名而来的无数中外宾朋惊叹不已。如果你是小小旅行家看到如此美丽奇特的景观,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1.归纳出示思考题----“我会想”:(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2)为何只有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奇观呢?

2.小组合作。以“四人小小旅行团”的角色定位,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请教别人等方法多渠道解决前面发现的两个问题。

3.全班交流。

(1)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引导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进行研读:“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出示这段话)归纳形成雾凇的两大条件:A.严寒季节;B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查找地形图、气象资料以及研读课文等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明确:“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出示这段话)

(3)小结:水从丰满水库里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丰富的热能使松花江水临寒不冻,巨大的温差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过于饱和的水汽。

(4)这就是吉林雾凇的独特之处呀,让我们记住这一奇景吧。(齐读)(5)指导朗读,体会雾凇形成的过程。

过渡:(难怪看雾凇还讲究“夜看雾,晨看挂”,夜幕降临,漫步松花江畔,你会看到怎样的雾?)

A、交流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 3 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a.指读:(评价过渡:松花江上的雾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滚滚而来,)

b.谁还想读(评价过渡:沿江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全都笼罩在白雾中)

c.谁还想再读(评价过渡:这蒸腾缭绕的白雾是壮观,是奇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d.齐读。

B、温度越来越低,雾气越来越浓,这蒸腾的雾气——

引读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导朗读:

a、多奇妙呀,谁来读?(指导朗读好“慢慢地” “轻轻地”“一层又一层”)

b、齐读。

过渡:(这宛若白银的雾凇正在慢慢地、轻轻地、不知不觉地形成。多么神奇的变化呀!)

C、这松针、柳枝都变了,变成──变成──变成──(出示这一句话)让我们凝视这一过程,体会它的变化

课件出示:(配图)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 回到句子: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配乐朗读)a.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吗?用心来读。(指读)b.能把你所有感受放进这句句子里来读好它吗?

过渡:(真是太让人惊叹了!让我们请“小小旅行团”的小导游把这雾凇的美毫无保留地向小小旅行家们做个美丽的介绍吧!)

(四)、交流抒怀,激活体验 1.口语交际训练----“我来说”

评价过渡:小导游表现真不错,吉林雾凇会因为你们这些小导游更加闻名于世的。

2.图片欣赏。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奇美的景观吧。

(五)、个性实践,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这千姿百态的雾凇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我们,用它的洁 4 白晶莹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的心。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松花江畔,面对美丽的雾凇奇观,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呢?(学生回答读诗歌,画画,唱歌,朗读课文„„)

2.那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雾凇的喜爱吧!

3.“妙笔生花”:地球上还有很多奇特的景观和自然现象,如彩虹、火烧云、溶洞,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美?它们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请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探究自己喜欢的问题,并选用小论文、观察日记、摄影、图画、诗歌等形式,向老师和同学介绍探究成果,表现景观独特的美。

板书设计: 雾凇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

上一篇:校园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下一篇:《走进你》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