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案教学设计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2篇)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自读要求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思。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解说: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与背诵上,至于诗歌的涵义也许刚开始并不一定能理解得那么深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渐深入的。因此,在设计本文的自读导言时,要突出朗读与背诵。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背诵,但这首诗比较短(全诗仅158字),而且没有生字词,估计10分钟即可背诵下来,当堂能完成背诵与理解的任务。)

自读程序

第一步,诵读。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时间可安排8分钟,至少要读4遍。第一遍快速默读,要求读得流畅;第二遍出声朗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三遍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能读出感情;第四遍齐读或默读,要求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理解。采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时间可安排20分钟左右,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研讨、点拨,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理解诗人歌唱的内容。

2.理解诗中所使用的比喻。

3.理解诗中形象化的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义。

4.理解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品味。

1.品评诗中的语言,体会诗人丰富的想像力。

2.做课后题和自读思考练习。

第四步,积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解说:这4个步骤,不仅适用于学诗,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基本程序。设计这个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诗较短,内容也比较浅显,所以积累部分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对于内容丰富、文采飞扬的课文,学生还应该积累词汇、句式(名言警句)以及表现方法等。)

自读点拨

1.有关背景。

2.理解标题。

诗歌的第1句就紧扣标题,接着排比四句,歌唱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这里面暗含比喻,即把少男少女们比喻成这4种事物。其间的相似点就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和希望。何其芳说:“我感到早晨、希望、未来,正在生长的东西,少男少女,这些都是有着共同特点的,都是吸引我们去热爱的。”(《关于写诗和读诗》)

4.第2节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或者问它们的本体是什么?

5.为什么我会“重新变得年轻了”?这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有什么关系?

6.关于中心。

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也包括成年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解说:以上6个问题,除标题、背景和中心外,每小节各点拔1个问题,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其中3、4、5题是理解课文的难点,也是重点。理解了上述内容,也就基本上从整体上把握了这首诗。另外还值得点拨的是含有丰富想像力的句子,由于书后练习涉及到这个问题,而且在理解其他问题时也略有点拔,学生可结合书后习题自行钻研。)

自读思考

1.读完本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几个,并说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

2.写诗常常需要想像,从诗中找出一句能体现诗人丰富想像力的句子,并说出诗句的意思。

3.关于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还有另外两种划分方法,谈谈你的理解,说说哪种更好?

第二种划分方法是:第1节的后4行和第2节合并。(《中国诗歌鉴赏大辞典》江苏文艺出版杜1988年版)第三种划分方法是:共分4节,第1节的后4行单独成为一节。(《夜歌和白天的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4.完成课后练习三。

参考答案

语文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篇2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理解第二、三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与导设计

0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抒情浓烈的诗歌。在反复朗读后,体会作者歌唱了什么,为什么要歌唱。还应思考,第三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它对表现诗的中心意思和抒情起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着朗读,就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O重点与难点

1.本诗创作的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2.诗歌赏析。

诗一开头,便指明为少男少女而歌唱,歌唱的对象是“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

“正在生长的力量”,作者这样快乐地歌唱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延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活,为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而感到欢欣、激动。

第二节,作者想象自己的快乐的思想像歌声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去感染更多的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第三节,已整30岁的作者仿佛又回到了少男少女的时代,忘记了忧伤,浑身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梦想和希望。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延安那种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感染。全诗回荡着歌唱革命生活。歌唱青春的昂扬旋律。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天竺少女歌词07-25

少女闭经的原因02-20

少女时代罗马音歌词12-23

观《死神少女》心得体会01-16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影评04-15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社区党支部开展党章学习日活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