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观后感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种观后感(共10篇)

火种观后感 篇1

地理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Xxx

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

我是地理学院2013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xxx,通过观看《火种》纪录片,我有如下体会和感受:

该片立足文献,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物,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初创过程的动人画卷。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根据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通知要求。《火种》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高清纪录片,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初创过程的动人画卷,深刻诠释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种》一片分为六个分篇,从《求索》到《创立》,详细生动地再现了我省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履迹,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我省的光辉历程。《火种》紧紧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物,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创建组织的动人画卷,深刻诠释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观看过程中党员同志们神情专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三晋大地百年浮沉宛如昨日重现。高君宇、彭真、王振翼、贺昌等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仕深深地感动了大家。该片立足文献,集学术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对于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具有重要作用。

看完该片,我们获得了深深的感悟,今后应自觉加强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个人品行锻炼,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观看《火种》为契机,以红色文化熏陶心灵,促使我们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忘初心的 红色精神,进一步强化理想,筑牢信念通过观看《火种》记录片,全院师生党员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同志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为学校,我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山西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西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观影过程中,大家情绪高涨,激动无比,仿佛自己置身于革命斗争中一样,深深被影片中主旋律的故事情节、满满正能量所吸引和感动,深受教育。该片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让观影的所有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将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党章党规,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崭新的精神面貌做好本职工作,做合格党员,努力为高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火种》紧紧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物,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创建组织的动人画卷,深刻诠释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该片立足文献,集学术性和故事性为一体,对于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党委要求学院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到我校正在开展的“唱正气歌,颂正气文,做正气人”活动中,继承革命“火种”,加强政治修养,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正风铸魂、倡导文明新风的主体力量,进一步涵养浩然正气,不断提高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完该片,我们获得了深深的感悟,今后应自觉加强学;红色精神,进一步强化理想,筑牢信念通过观看,通过观看《火种》记录片,全院师生党员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同志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为山西师范大学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大火种观后感 篇2

观看完《大火种》,带给我强烈的心灵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它用真实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信仰!鲁北村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容易扎根的土壤。黄沙,枯树,泥坯房。白色恐怖时期,这里被束缚的不仅仅是妇女的小脚,还有人们反抗压迫的意志,这里贫瘠的不仅仅是盐碱土地,还有人们的文化知识。信仰的.传播需要种子和土壤,从“济南府”归来的共产党员涉险带回的《共产党宣言》,为村民们在黑暗中燃起一点亮光,但环境险恶,如果白色恐怖的邪风吹灭火种,一切重归黑暗。在先进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在村民中传播信仰的种子,从“炕头学习会”到“枣木棒子”宣传戏,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向“马大胡子”要馍馍变为共产主义向往。“种子扎根需要土壤,能成为土壤,好!”烈士的鲜血化为信仰成长的土壤,火种终于燎原,带领人们走向了光明。

一本《共产党宣言》对于当时的劳苦大众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就算不识字的他们也能明白,共产主义才是真正能给中国带来希望与未来的主义。一个个先烈倒下了,在影片中,先烈们在被敌人残忍杀害的瞬间总会述说这个地点在90年后的今天已经是强大中国的飞行线

路,是人们在和平安宁中生活的城市市民广场,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强大国家的一部分。影片中反复将先烈的牺牲比喻为化作泥土,为了击破黑暗的旧社会而将生命化为泥土,孕育出一颗将旧社会燃烧殆尽的火种。

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篇3

临近七一,公司总部组织党员同志集体观看了电影《大火种》,观后让人无限感慨!感慨于水深火热的过去,感慨于美好生活的现在,感慨于要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未来。

影片真实再现了1926年发生在广饶县大王镇的一个故事。一名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在当时的境况下,劳苦大众把“能吃上馍馍、能吃上饺子”就定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如此朴实简单的愿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是如此的容易满足,但背后却又隐藏着深深的悲剧色彩,让人心隐隐作痛。然而,他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悲苦的年代坚持着这样朴实的信念与剥削阶级斗争着,即便被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他们仍然坚定不移,不管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还是不韵世事的小女孩……他们心里始终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影片中有一段在青岛海边的画面,一架飞机从天而过,那是的某一天,同样是在这个海边,1927年,革命者鲁真被残忍的杀害!强烈的今昔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鲜活、悲壮的生命画卷。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自由的.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看过影片之后,深深的感觉到这种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不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看清每一组数据,做好每一件产品,想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在哪里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仅要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实现公司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我们,饱含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这一切得益于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得益于公司的广阔发展平台。一天忙完,常常静下来问自己:今天的事情都做了没有?都做好了没有?是不是还有做的更好空间?不为超越别人,只为超越自己以求更好的前行。

火种观后感大学生作文 篇4

“吃苦”意味着对平凡岗位的坚守。“吃苦”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诱惑,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坦然面对。李斌从一名基层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专家型工人,拥有40项个人专利、获得多项荣誉,但他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30年不改初心,即便是面对出国培训时国外企业的挽留、其他企业的高薪邀请也不为所动。甘于平凡、甘于吃苦,李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的誓言。

“吃苦”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选择吃苦和奉献,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多尽一份责任。面对一台多家单位都无法修复的进口数控机床设备,李斌主动挑起维修的担子,和同事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使机床恢复正常工作,不仅为单位节省了购置新设备的大笔费用,而且提高了原有设备的加工精度。这种知难而上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正是一名共产党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生动体现。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处和平发展年代的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就应该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吃苦奉献上。如果在入党之初没有坚定吃苦的信念、没有树牢奉献的精神,只是把入党当作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这样的党员不仅体现不出应有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且最终会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因此,能否吃苦,也是检验党员党性修养的一块“试金石”。

火种采集主持词 篇5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八月的新县,流光溢彩 女:八月的红城,笑语欢歌

男:英雄山下,鲜花簇拥,红旗飘飘。女:广场之上,人山人海,热闹欢腾。

男: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全国红办决定开展“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

女:这次火炬传递活动,我们老区新县是全国6个火种采集点的第一站,作为新县人,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今天,象征着革命的火种将在这里点燃,我们将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男: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足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女:接下来让我们在几个红色歌舞节目中,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寻找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1、组歌组舞:苏区颂歌

2、女声独唱:春风又绿大别山

八百里大别山,钟灵毓秀,纵揽江淮。鄂豫皖革命史,波澜壮阔,气吞山河。这里,留下了349位共和国开国将帅光辉的战斗足迹,这里,是将军的故乡,红军的摇篮。请欣赏女声独唱《春风又绿大别山》

3、舞蹈:歌唱将军吴焕先

在新县众多将军和革命英烈中,不能不提到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他和一批热血青年在新县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创办了三堂革命红学,策动了“黄麻起义”。1932年,吴焕先临危受命,重组红二十五军,并任军长。1934年,为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吴焕先率红二十五军开始另一条路线的长征。就在即将到达陕北时,一向身先士卒的吴焕先壮烈牺牲,年仅28岁。下面请欣赏歌舞《歌唱将军吴焕先》。

4、女声独唱:盼望红军早回来

长期的革命斗争,老百姓和红军建立了甘苦与共、血肉相连的亲人关系。由于战争形势的转变,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之后红二十五军北上,红军的转移牵动着广大大别山人民的心,他们无时不牵挂着红军,牵挂着亲人,盼望早日打回大别山,亲人再团聚。请欣赏女声独唱《盼望红军早回来》。

5、双人舞:送郎当红军

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早日夺取革命的胜利,穷苦的新县人民不仅从物力、财力上无私的支援红军,还出现了许多母亲送儿去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故事。《送郎当红军》唱出了新县人深明大义,唱出了新县人英勇顽强。请欣赏双人舞《送郎当红军》。

6、男声独唱:红星照我去战斗

上世纪70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全国公映,电影中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形就是许世友上将之子许光,电影中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那高亢的男高音把我们带进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在那奔腾的溪流中,一只竹排冲破险阻,带着潘冬子驶向远方。现在掌声有请左政演唱这首经典红歌《红星照我去战斗》。

7、舞蹈:不倒的旗帜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新县这片土地一直坚持革命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不断。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红军的诞生地、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里是主要支撑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地,革命的红旗始终在高高飘扬。请欣赏舞蹈《不倒的旗帜》。

8、女声独唱:白云山下是故乡

红色因绿色而更加鲜艳,绿色因红色而更加秀美,红色与绿色相映生辉,水乳交融,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新县。请欣赏女声独唱《白云山下是故乡》

9、舞蹈:大别山之魂

巍巍大别山,绵延八百里。这里有可歌可泣的英雄,这里有勤劳勇敢的人民,他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大别山之魂。请欣赏歌舞《大别山之魂》。

男: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革命的精神万古长存。女:今天,我们以庄严圣洁的歌舞来缅怀那段血泪写成的历史,去发扬由历史铸成的伟大精神。

男:让我们接过革命先烈精神的火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 求真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生命的火种 篇6

他是丛飞,是最伟大的人,拥有最美丽的灵魂,在他的感召下,善良与真挚浸入人们的心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丛飞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用生命的全部,谱写属于自己的美妙篇章。丛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我愿与他一道,将生命的旗帜插在巍峨的高山上,让它永远猎猎招展在心灵的天空。 而今,在熙攘的人群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穿着褴褛,满身凄凉的人,在我看来,他们最应受到关怀与爱心,但遇到的却是冷眼与漠视。只有让更多的人拥有丛飞精神,世界才会被爱所温暖,大地之花才会更加灿烂美艳。

点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种 篇7

——学校适应障碍个案

一.(幻灯2)基本情况:

小明,男,11岁。寄宿学校四年级新生。比较聪明,但学习自觉性较差, 一定要老师盯着才肯读,才肯写。平时上课虽不说话,不打扰其他同学,但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走神,做小动作。他从不交课堂作业。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据家长反映:从小学一年级起,小明考试就没有及格过。每次只考十几分,甚至几分。他对自己的学习毫无信心,老师如果留他补作业,他便乱写一气,所写的字缺胳膊少腿,相当潦草。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文具、书本损坏和丢失严重。父母无奈,每学期都给他多买一套书备用。

他的卫生习惯更令人头痛。11岁了,还整天流着长长的鼻涕。不管在教室还是在餐厅,他所呆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垃圾厂”——废纸扔满地,饭菜洒满桌子。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同桌,更不愿和他交往。他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喜欢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在同学们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事都干不好的人,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便是“没有一点用!”

每次考试前,他也会加倍努力,突击复习,但成绩还是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同学。他不喜欢学校,刚转来时,每当父母要离开时,他常紧紧抓住父母衣服,又哭又闹,最后,居然躺在地上打滚。父母无奈,边哄他边流泪。父母离开后,他就喊头痛,在各综合医院并均未查出有任何器质性疾病。奇怪的是,小明的头痛一到学校就发作,而回到家中或医院则症状全消。根据小明的种种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学校适应障碍。

(幻灯3)所谓“学校适应障碍”,是学习障碍在学生心理与行为上的反映,此症的主要特点是求助者具有刻苦学习的主观愿望,即很想学好文化知识,而且十分用功,但由于身心因素的影响,造成学校生活的极大困难。小明已表现出多种情绪症状,如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信心丧失的抑制状态,对学校、对同学的恐怖状态等,但都不突出;同时,又表现出学习时无法积极思考,听课听不进去,作业做不下去等能力抑制障碍。不难看出,进入学校后环境和身份的改变是产生症状的主要刺激源。在自己无法很快适应环境时,他不能正确应对,导致症状出现。

学校适应不良是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新生升入新的学校后,要面对新环境、新习惯、新同学、新关系,出现适应困难,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干扰其正常的生活节律。严重的甚至演变成精神疾病或自杀行为。一些高中学生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一些不良的适应行为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可能在学生身上固定下来,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破坏性影响。

(幻灯4)2.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 A情绪障碍

抑郁、焦虑、恐惧、强迫、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这些表现较相应的神经症要轻。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学生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学生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容易激动,依赖性增强。

B行为障碍

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一般会有行为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学校适应不良以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上课无法做笔记、记忆力下降,稍复杂的题目无法解决等。

②社会退缩。这些孩子性格往往发生改变,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

③品行紊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说谎、偷窃、斗殴、抽烟、赌博、上网、离家出走等均有可能在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身上出现。④行为倒退。行为退化,像个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童稚游戏。

C生理功能障碍

伴随情绪障碍发生,突出表现为头晕、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又没有特殊的躯体疾病。被诊断为癔症性躯体障碍,后经心理暗示治疗,症状会缓解。这些情况是入学适应障碍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

(幻灯5)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1.家庭方面: 小明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小学文化,母亲是文盲。他们生意兴隆, 工作繁忙。无暇管理和教育孩子。把刚出生不久的小明寄养在外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里。按理说:由爷爷奶奶照看孙子,又是在空气新鲜的农村里,本来是很惬意的事。可小明的妈妈总是对爷爷奶奶的养育方式横加干涉,还不成文地“约法三章”。不允许小明玩泥土沙石;不允许小明在大街、山坡等地方玩;不允许小明与街坊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说农村孩子太野,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妈妈给小明圈定的活动范围只剩下家住的几间平房和一个干净平整的水泥地院子;平常交往和接触的人只有爷爷和奶奶。

爷爷奶奶对小明宠爱有加,个人生活的大小事情都是奶奶包办。因此其个人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差。在看似爱护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权利的过程中,孩子被培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既自负又脆弱,抗挫折能力极差,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从而使身心均遭遇困扰。

转眼间小明到了上学的年龄,妈妈将他接到城区一所学校上一年级。爷爷奶奶不放心,也和小明一起来到了西安,照顾小明的生活起居。为弥补几年来对孩子的爱的亏欠,父母为小明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生活上,家长对其百般呵护,在学习上,也对他给予了厚望。但由于孩子没有进行过系统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种种原因,所以一入学,小明在学习及生活上很快显出劣势。他见人就怕,更不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加上他没上过幼儿园,说话带有较浓的家乡口音,有些同学便学他说话,经常取笑他,让他很不舒服。他觉得同学们不欢迎他,故意排挤他,孤立他。这严 2 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因此精神不振,不愿意到校上课。即使被迫到校,上课也不敢发言,以免引起同学哄笑。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

家长多次被老师请去,希望他们配合教育。为此,家长没少打骂过小明,但收效甚微。家长见自己的付出总得不到回报,认为他“无可救药”。由爱生恨,最终对其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后来,他的妹妹出生了。妹妹的聪明可爱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父母把更多的爱寄托在妹妹身上。懒得看小明一眼。小明感到自己从“王子”变成了“乞丐”,要得到父母的爱只好靠他们施舍。小明的心里一下子失去了平衡。

眼看上四年级了,小明学业上丝毫没有进展,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提高——即使11岁了,早上穿衣服还要奶奶帮忙。吃每顿饭都由奶奶喂。小明父母焦急之余,决定将小明送到寄宿学校接受锻炼。

离开了家人的呵护,到了新的住宿环境,小明生活上更不适应了,不是没有及时换洗衣服,就是不能按时吃饭„„他心里开始有某种失落感,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威胁。他的自尊心强,不想再因这个原因退学而被同学看不起,更不愿再让父母失望,于是内心的矛盾冲突便转化为躯体症状,如头痛等,以此来求得大家对他不想上学(逃避独立生活困境)的谅解。这一现状不仅影响小明的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孩子的健全的心理、生理甚至良好人格的形成。2.学校方面:(1)由于成绩不好,原学校的班主任曾严格地督促他,但后来逐步放弃。这种漠然的态度让小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

(2)任课教师对小明的“闪光点”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过于关注他的不良行为,惯用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更加自卑,破坏了他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学习的愿望。长此以往,加上身心不适,小明越想学习反而越学不进去。

(3)由于小明卫生习惯差,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常被同学排斥,讥笑。因此,他情绪低落,孤僻,不合群。同学关系不良,在同学中既无地位,又表现出懦弱。常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或向老师诉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逐步造成了心理上的压抑。也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3.社会方面: 3 同班同学认为小明是差生,和他在一起没好处。小明被同班同学排斥和拒绝,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没有得到同龄群体的认同,为获得归属感,只好向外发展。课间,他会和一二年级学生共同游戏,很快成为这些小弟弟小妹妹的偶像。他的身后常跟着一群崇拜他的小朋友。4.身体状况: 小明足月顺产,未患有提示意义的疾病,身体健康。也许是母亲遗传基因的影响,小明长得比较胖,肤色黝黑。一些同学骂他“黑熊怪” “笨猪”等。他整天流鼻涕,是因为他有鼻炎,但从小就没养成自己擦鼻涕的习惯。他身体很棒,胃口也很好。但吃饭没有节制,暴食暴饮„„

我们知道:一些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常会有“自惭形秽”的心理,如有的学生长得太胖,口吃,有雀斑等,她们害怕这方面的缺陷被人发现,若因此受到嘲弄,冷遇,更觉得无地自容,有此经历之后,有些学生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长相,陷入苦恼与怨恨之中,她们害怕出头露面,不敢在公开场合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幻灯6)三.诊断与因果分析

针对上述现象,通过了解分析,我认为小明产生异常情绪的主要原因有: 1.亲情的缺失。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妹妹的出生等原因,减少了他应得到的爱。与他以前得到的爱形成反差,使小明心里严重失衡,觉得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他更渴望得到老师及同学的爱。2.归属感的缺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都希望找到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从而得到来自这个群体的承认与尊重,关心与爱护。在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中,有很多是由于在家庭或学校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上的压抑。从小到大,小明一直处于被同龄人排斥的地位。即使是排座位,也没一个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他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感受不到来自这一群体的温暖。3.成功感的缺失。

种种讥笑扰乱了小明的心态,无数次失败给了他重重打击。致使他学习缺乏动力,不能进步。无法在学校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加上他被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对集体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失落感。基本需要的缺失与剧烈的心理冲突,使小明心理严重失衡,最终导致对学校生活的冷漠与逃避,并使他产生了学校适应障碍。

(幻灯7)四.个案发展指导 1.个别辅导,重塑自信。

小明由于长期落后,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差生。过多的批评伤害了他的自尊,过多的失败挫伤了他积极性。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前途失去信心。甚至于失去自尊。因此,他自觉低人一等,面对同学的讽刺、挖苦甚至伤害从不反抗。只会悄悄哭泣或向老师告状。

为培养其自信,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小明促膝谈心,以朋友式的关怀与诚恳让他向我敞开心扉,把心中的不愉快倾诉出来。而我只是作为倾听者出现,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诱导他自己解决问题。

我对他说:“老师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时,即使我不能完全帮你解决问题,但我愿意倾听你的心声。”他有些感动,在周记本上他终于写出了他的一些想法,他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别人会嘲笑他,自己活着好象没有一点用了。

我举出了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成功的例子,让他明白:每个人的身体相貌是天生的,无法自己作出选择。而一个人是否具有自信心就显得至关重要。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己。一个人如果有了自信心,就会变得活泼开朗聪明,从而使交往学习的能力提高,使学习成绩上一个台阶。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喜欢自己,自己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经过多次的交谈后,我觉得他的心情、行为逐渐有所转变。(找优点)2.确定目标,自我超越。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成绩是学生的命根,小明对学习成绩也挺在意,可就是不认真写作业。有一次写作文,他内容选得不错,可有些句子不够通顺,老师就给他面批,然后让他读给大家听,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他 5 激动得热泪盈眶。老师及时鼓励他: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一份无悔的收获。

我一方面引导他改进学习方法,引导他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小步前进”,获得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联系各科任教师,提醒各科任教师因材施教,有进步及时肯定。另外,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进行家校合作;不断为他确立新的目标,使他能“跳一跳,摘到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自信心也有所恢复。3.家校配合,重获温暖。

为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为家长送去了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并多次和其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身心特点和家长应持的教子态度。让他们逐步认识到:一个孩子若缺少父母之爱,会给他的心灵带来极大伤害。请他们多和孩子谈心,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爱让孩子感知。

通过多次交谈,小明父母逐步改变了对小明的态度,并重新接纳他。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同时适当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我又告诉小明:和父母关系紧张时,首先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努力理解父母的苦心。因为妹妹小,父母给他的关注可能会多一些,要多理解父母。平时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通过家校配合,小明重新获得了家庭的温暖,逐渐变得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生活。4.创设环境,和谐交往。

为改变全班同学对小明的态度,我专门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并找了一些排斥他的同学谈心,同时召开相关内容的主题队会, 告诉学生: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应嘲讽他们,应让这些伙伴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全班有51位同学,52套桌凳。我把小明旁边的座位作为机动座位,告诉大家:小明最遵守纪律,谁在一周之内表现最好,奖励他(他)和小明坐。这一措施使小明从人人嫌弃到人人争相接纳,小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我还提醒小明父母为孩子治疗鼻炎,同时提醒小明随身携带餐巾纸,有鼻涕随时擦掉。并安排女生每天协助他整理文具及桌斗,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几次帮助之后,小明开始觉得很不好意思,每天都自觉地将桌斗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悄悄告诉我:以前学校的一位老师,为了督促他收拾桌斗,指派了一个 6 同学,每天在课间操时间,理直气壮地走到他桌前,说声:“是老师让我干的,你别怪我呀!”在一阵巨响之后,他的桌子被掀翻了,书籍文具洒落一地。他便在全班同学异样的目光中,蹲下身去,独自拣拾散落一地的书籍文具。每天的那一刻,是他最害怕,最感耻辱的时刻„„这位老师原以为如此良苦用心会让小明学会生活自理,遗憾的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小明一到教室就不愉快,生活自理能力丝毫没有提高,学习成绩更甭提了。

在新的温暖的集体中,小明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回家能经常和父母谈学校见闻,和许多同学成了好朋友。到校后也再不哭闹,奇怪的头痛也不治而愈。他主动把自己的小乌龟捐给了班级生物角,教师节时,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老师。他父母说:这是小明第一次想到祝福老师。捧着贺卡,我能感到孩子那诚挚的心。的确,爱的氛围在孩子心中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使孩子用同样的感情对待周围每一个人。

5.放大优点,创造成功。

在小明的辅导工作中,我注意及时发现并利用其“闪光点”,为小明提供成功机会,让其实实在在感受到:在老师眼里,在同学们心目中,他是个有许多优点的孩子,自己是很有希望的,并为他提供这样的机会。他是小同学的偶像,校运会上,我让他做裁判老师的助手,组织低年级同学参赛。他充满自信地接受了任务,认真地去各班点名,带领小运动员们走入比赛场地。他的脸上充满微笑,俨然一位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将军。平时,每次作业,也让他尽力完成,对他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鼓起前进的风帆。(搬水)(幻灯8)五.个案指导结果

经过两年的教育辅导, 小明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他的性格逐步开朗了。能主动参加班队活动,与同学关系友善了,学校操场上、教室里处处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自信的脸庞,经常可以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在学习上的劲头很足,功课难度大了,通过努力,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但他每次都能及格,有时还能考到80多分呢!上六年级时,他学习更加勤奋,成绩直线上升,顺利考入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熟悉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但这是教育合力创造 7 的奇迹。

六.结论与反思

1.相信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是巨大的,争取家长的支持。

有人说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火车之双轨,孩子就如铁轨上奔跑的火车,只要双轨配合得好,再重的火车,也能承载得起。”从小明转变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因为其工作特点,认知特点,教育孩子方面会有一些认识的不足和方法的不合理。作为专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校正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偏差,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2.维护孩子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孩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他认为儿童一旦失去这种尊严感,那么,“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在他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的确,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尊严。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不是棍棒、拳头,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

小明的转变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其自身努力,更离不开教师的关心爱护,同学们的支持、帮助。如果老师放弃他,同学疏远他,他一定走不出心理阴影,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同学、集体的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对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设法保护其尊严,使其获得更多自信。只要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火种,就会帮他们冲破障碍,走向成功。

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学习上、心理上有困惑的孩子。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

(幻灯9)“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歧视里有瓦特,你的讥讽里有爱因斯坦。” 也有人说过,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另外,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认知能力有差异,气质性格有区别,需要师者“因材施教”各个击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好照搬,只能

(幻灯10)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幻灯11)祝大家健康快乐!谢谢!

西安黄河小学 张玉花

点亮文化火种 温暖高考作文 篇8

七、输入艺术血液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古朴或高雅、自然或精致、平和或浓烈……都给人以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高考作文中注入艺术的血液,会使文章充满生机与活力,拓宽阅读者想像的空间,增加了文章的广度与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位。请看下面的文段:

百转千回,你,悄悄地沉睡在米洛斯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直到重见光明之日。你,这位美与爱之神,复苏之日,尽管已失去那两条玉臂,却收获了惊世的美,绝伦的美,维纳斯的美。你那优美流畅的线条,凝聚于那断臂之处,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一刻,那片空白,激发出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那一刻,那片空白,让美延伸,让爱丰满。

留一点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形的事物往往太完满,太逼真,太无破漏,然而,思维往往会因此而凝固,局限于眼前那具体的实物。中国的智者在几千年前,或许已领悟到了这一点。中国画的独特的空白,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想象与思考。大师齐白石画鱼画虾,或简约地勾勒几抹墨,看似率性而行,看似恣意而为,看似空白无实,孰知,那一片片的空白,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画气”。观者也会因此而富于想象,那鱼那虾,瞬间便随思维活跃起来,在想象中,游走、嬉戏。

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的思维碰撞。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契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起来。

――高考福建佳作《点点空白,悠悠情思》

本文开篇抒情,以空白的无字碑凸显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而后将思路转向艺术领域,米洛斯的维纳斯,对其断臂之处的空白作出深刻的思考――让美延伸,让爱丰满。进而联想到中国画的独特空白,以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经典音乐虚写。作者对这些艺术的空白,给予了个性鲜明的审美观照――艺术的空白,乃是智者的`灵思,在有意无意之间,巧妙地将不同的人和事,“如穿针引线般地串联起来”。这里既有丰富的思想和灵动的情感内涵,又有理性的才思和独特的心灵体验。不可否认,艺术血液的注入,为本文获得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八、化用典故传说

典故是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它不但具有经典性和象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化用典故传说,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唤起读者的联想,使文章显得更富文化底蕴。化用典故传说,是站在透彻文章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独特领悟,智慧地选择角度进行新的演绎与扩展。请看下面的文段:

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彼岸,深溪连着幽谷,寒窗的春帏外游弋着阳春里的风筝,行兵的巷道尽头是满园欲滴的春梅。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岸;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着,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建,听风饮露。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只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光俗世,只是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生无所息,本身也是在生命意义里的一种慰息;生有所息,也是在愉悦祥和里对心灵的一种探求。在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的路上,也许就有过陶谢的履印,叹赏过沿途的风景,他们擦肩而过,互道一声问好,我们也不妨放下执着的争辩,循着人生的风景路且息且行。

――20高考浙江佳作《且息且行》

上文论述了“行”和“息”的辩证关系,语言功力深厚,且颇具特色,除了恰到好处的引用外,化用典故的技巧尤其让人咋舌,全文不露痕迹地化用了曹操的望梅止渴,马援马革裹尸,王子猷的秉烛夜游,魏晋名士的求仙问道以及古希腊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等典故,并且融入自己的思考,穿插自然,意味深长,显示了丰富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机关干部观看大火种有感 篇9

按照上级要求,8月4日,油田机关组织200多名机关干部集体观看了电影故事片《大火种》。

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联合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取材自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刘忠良、石厚哥等一批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以及为了追求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观影的每位观众。身边人、身边事、家乡话,《大火种》犹如一部生动的教材,充满了亲切感、感召力,让观众感同身受,在净化观众灵魂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大家的政治信仰。

观看影片后,局党委办公室文书科副科长李玲动情地说:“电影的每一屏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坚强的信念,这种信念如同磐石。电影的每一帧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党的忠诚和信赖。面对革命先烈用生命给我们开辟的盛世,我们无以为报,能做到的就是追随革命的脚步,做火种的传递着和接班人。”技术监督处海洋监督科干部徐云涛也深受震撼,在采访时,他说:“我看到了老一代革命先辈用朴素的思想解读共产党宣言、用生命去实践宣言的故事,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要努力践行“四讲四有”标准,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在油田保效创效的新形势下,作出新的贡献。”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实体用工管理科副科长张勇也向我们畅谈了他的观后感受:“‘我们永远跟着党走,一直往前、不回头’,这是我观看《大火种》这部影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作为油田机关的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先烈的遗志,积极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不忘初心、努力工作,时刻按“四讲四有”标准要求自己,为油田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有火种了作文300字 篇10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将火种带到人间,人们欣喜若狂,小孩们从山间羊肠小道,手捧着色彩斑斓芳香四溢的鲜花,普罗米修斯蹲下来,小孩子捧着鲜花对普罗米修斯说:“是你盗取了天火,让我们吃到了美味的食物。”

一个胖乎乎的壮小伙子端着一大盘美味的牛肉,走出厨房,端给普罗米修斯品尝:“是你盗取了天火,让我们可以吃到烧熟了的食物,是你让我们可以捕捉到巨大的猎物,是你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希望。”

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拄着一根十分长的木头,向着普罗米修斯走来,老人颤巍巍的伸出手轻轻的摸着普罗米修斯的头,感动的说:“神啊,是您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火种带到人间,让我们可以驱寒取暖。”

妇女们一起端着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水果,献给人类的大英雄,普罗米修斯品尝。

上一篇:大张庄中心小学2017地震演练方案下一篇:《窗花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