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人员责任追究的规定(精选11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对国有酒店管理人员管理有关规定、公司关于酒店管理人员有关管理规定、结合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管理人员实施责任追究,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对应该承担的领导责任,由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酒店利益遭受损失或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必须严肃追究,给予必要处理。
第三条 责任追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酒店在职、内退、返聘的中层副职及以上管理人员和有关条款特别延伸追究的范围。
第二章 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处理方式
第五条 责任追究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或负面影响的;因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致使所负责工作或者部门发生事故、治安事件或者刑事事件,造成经济损失或负面影响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者不作为,所分管工作或者部门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负面影响的;酒店安排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按时保质落实,影响工作效果或进度的;其他履行职务职责中存在的责任问题。
第六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通报批评、责令检讨、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1
第七条 受到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管理人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第八条 受到调离岗位的管理人员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受到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管理人员两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原职务相当的职务,受到本条处理的管理人员,扣发当年绩效奖金。
第三章 对造成经济损失行为的责任追究
第九条 因为管理责任和职务行为,管理人员或所属员工造成对酒店的经济损失,2000元以下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通报批评,罚款损失额的10%,对上一级经理连带处罚。损失在2001-5000元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通报批评,罚款损失额的10%,对上两级管理人员连带处罚。损失在5001-10000元的,责令直接责任经理检讨,按损失额的10%处罚,对上两级管理人员通报批评、连带处罚。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对直接责任经理按损失额的10%处罚,并停职检查,部门经理责令检讨,分管副总通报批评,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连带处罚。因故意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赔偿全部损失,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的连带责任按照损失额的5%处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作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触犯法律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对造成负面影响行为的责任追究
第十条 因为管理责任或者个人行为,管理人员或所属员工造成对酒店的负面影响,在酒店范围内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通报批评,罚款200元,对上一级管理人员连带处罚。受到公司批评或处理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通报批评,罚款500元,对上两级管理人员连带处罚。在社会上一定范围内引起反映的,责令直接责任经理检讨,罚款2000
元,对上两级管理人员通报批评、连带处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映的,对直接责任经理停职检查,部门经理责令检讨罚款1000元,分管副总通报批评罚款1000元。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经理、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作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触犯法律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同时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并行责任追究。
第五章 对其他管理责任的追究
第十一条 部门奖金、酬金分配不合理,或者擅自做主挪作他用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通报批评,罚款100元,对上一级管理人员连带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和部门经理责令检讨、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
第十二条 擅自做主购买物资或者违反物资采购制度采购物品、物品质次价高,给酒店造成损失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和决策经理通报批评、罚款200元以上;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检讨、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存在损公肥私、假公济私、贪污受贿等行为的,相关决策、经办经理赔偿全部损失;触犯法律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管理人员本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或有偿中介活动,或者在与本单位有竞争的企业(如三星级标准以及以上宾馆、高档酒楼等)、关联企业和与酒店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的,调离工作岗位或者降职使用,给予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罚款500元、通报批评或责令检讨处理。
第十四条 未经批准兼任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的管理职务,或者经过批准兼职但擅自领取薪金或其他收入的,调离工作岗位或者降职使用。
第十五条 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酒店的关联企业、与本酒店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投资入股的,或者利用职权为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调离工作岗位或者降职使用。
第十六条 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投资或者经营的企业和酒店有经济业务往来的,调离工作岗位或者降职使用,给予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罚款500元、通报批评或责令检讨处理。本条款责任追究适用级别至主管级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 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罚款100元、通报批评处理;受到公司处理的,给予罚款200元、责令检讨或者停职检查处理;受到党委政府处理的,给予罚款1000元、停职检查或者调离岗位处理。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连带处罚。本条款责任追究适用范围至所有中共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
第十八条 部门发生次要责任的人身伤亡事故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部门经理罚款500-1000元;发生同等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经理、部门经理罚款1000-2000元,停职检查;情节严重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部门经理、分管副总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涉及处罚的,分管副总连带处罚。
第十九条 按照所负责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应有制度而没有制度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向酒店提出报告的,对因此而出现的问题,负责的管理人员要负全部责任。
第二十条 发生重要文件丢失、被盗、泄密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罚款100-500元、通报批评或责令检讨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直接责任经理罚款500-2000元、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涉及处罚的,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连带处罚。
第二十一条 对于酒店安排的工作,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完成的,每出现一次罚款50元,因此造成的损失对责任人另行处理。对于严重的失职行为给予罚款200元以上或者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涉及处罚的,部门经理和分管副总连带处罚。
第六章 关于责任追究的特别条款
第二十三条 对于日常巡查,员工一般性违纪的处理,除了明确规定之外,按照下述责任追究:
餐饮部、客房部部门经理、副经理级管理人员对本部门领班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行为负连带奖惩责任,普通员工的连带责任追究至领班、主管级别;其他部门经理、副经理级管理人员对本部门所有员工的行为负连带奖惩责任;副总级管理人员对所分管部门副主管以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的行为负连带奖惩责任。
第二十四条 除特别规定外,连带奖惩责任按照20%执行。对于不涉及罚款处理的连带责任追究,停职检查、调离岗位的,对直接责任经理罚款200元,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连带处罚;降职使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的,对直接责任经理罚款500元,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连带处罚。
第二十五条 因员工个人原因而与部门管理没有关系的事故和行为,不追究部门管理人员责任,仅追究个人责任。
第二十六条 管理人员对存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敢于揭露、主动及时报告酒店或者查处的,可酌情从轻或免于处理;对责任范围内发现、发生的问题,掩盖、袒护、拒不承认错误、出问题不及时补救、不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加重处理。
第二十七条 管理人员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或者按照有关议事规则,证明在有关决策表决时曾经提出明确理由的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可以免除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前述条款没有明确规定连带责任的,不追究连带责任。
第二十九条 被追究责任者对处理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书面申诉意见,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酒店给予纠正,出具书面意见。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依据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酒店质检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受到追责的主要原因
1.1 自身原因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及人员由于不作为或是滥作为, 存在随意或过失时出问题。当然会有一些非自身原因, 主要体现在物资、经费以及执法人员等方面, 如设备设施的不完善、资金严重短缺、人员配备不齐等, 相关执法部门多是委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而监督部门又无法解决物资、设备、资金、人员方面的问题, 致使在正常履行职责时仍无法克服上述这些问题。
1.2 外部原因
1.2.1 监督执法机构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执行标准上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在正常情况下, 相关执法标准应认真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相关规范制定执法标准来实施执法行为, 之所以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就在于相关制度的滞后性, 评价制度是否完善, 表面上来看, 体现为执法行为是否合乎标准, 在实践上具体体现为是否执行到位, 换言之, 行政许可执法、行政监督执法、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执行, 这一系列执法行为是否遵循程序性规则。从执法部门及其人员的执法行为来看, 并未有程序方面的具体标准来对此加以规范, 导致行政执法检查过于随意, 同时相关监管又不到位[1]。
1.2.2 兽医主管部门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地方的兽医部门执法人员相关法律并不了解,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随意下发文件或制定政策的情况比较普遍, 很多文件存在着明显的不符合规章的内容, 这种随意性行为严重违反了行政事务法律法规, 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发文件, 并交由下面的动物卫生监管机构执行, 严重违背了法律既定程序, 致使执法人员无从应对, 如果执行, 一旦发生问题, 必然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如果不执行, 又达不到行业违法行为的惩戒, 甚至会触犯刑法受到相应处理。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受到追责的解决办法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 甚至是刑事责任, 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追责的主要形式也体现在这2个方面, 行政责任指的是纪检机关对违法人员进行追责, 依照《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 对其做出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责任指的是由司法机关对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行为进行追责, 根据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 判定罪名[2]。
2.1 自身问题的解决
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违法违规, 应当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 应从内部着手进行解决, 督促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 履行职责, 严格执法, 使自身免受责任追究。
2.2 外部问题的解决
2.2.1 制度方面的原因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对于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解决, 对于这种情况,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 对于出现的问题已向有关部门说明了原因, 但没有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解决, 对于这种情况,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免责, 有关部门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有关部门无力解决, 必须向政府报告请示, 如果政府没有解决, 则由政府应承担相应责任。为了免受追责,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于出现的问题, 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示解决。而要想彻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必须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予以解决[3]。
2.2.2 杜绝违法决定或命令的出现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3个途径:要提高兽医主管部门的法律意识, 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提高部门执法水平, 增强人员执法能力;需要相关领导起到带头作用, 同时相关人员也要做好领导的参谋, 遇到违法决定或命令的问题, 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提出合理性建议并说明理由;要加强法制宣传, 将科学执法、文明执法贯穿到整个执法过程中, 遵循法定既定程序。
3 总结
综上所述,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被追责的现象越来越多,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 除自身原因外, 也有很多外部因素, 体现凸显了这方面的问题;也体现了对违法违规问题追究查处力度的加强, 这也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现阶段, 探讨和解决相关问题, 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有助于推动动物卫生监督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洁, 毋婷, 连晓春, 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定位问题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 2013, 11 (04) :8-9.
[2]骆双庆, 白双喜, 洪双玲, 等.浅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责任风险[J].河南畜牧兽医 (综合版) , 2009, 11 (02) :27-28.
第一条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依法追究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行政机关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等工作制度的;
(二)对收到的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举报不积极处理的;
(三)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
(四)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工作制度的;
(五)未按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
第五条行政机关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方式、程序及时间和内容公开政府信息、不及时更新公开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二)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真实,搞虚假公开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拒绝、阻扰、干扰依法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或者不落实监督检查决定的;
(七)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条责任追究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区各级行政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适用本制度。教育、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参照本制度执行。
一、本规定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已经省或市医学会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
本规定所称重大医疗纠纷,是指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明确当事人负有一定责任、最终赔偿金额在五万元以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大的医疗事件。
二、对于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大小、责任程度及医疗纠纷的性质、赔偿金额,分别给予责任人警告、暂停执业6个月以上、吊销执业证书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处罚;对触犯《刑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做出如下处罚:
(1)对一级、二级医疗事故负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当事人,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执业活动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一、二级医疗事故负次要或轻微责任的当事人,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的处罚。
(3)对三级、四级医疗事故负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当事人,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4)对三级、四级医疗事故负次要或轻微责任的当事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6个月执业活动的处罚。
四、因医疗事故导致医院经济赔偿的,当事人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对于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当事人,当事人承担不低于赔偿额的30%;对于负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的当事人,当事人承担不低于赔偿额的15%(具体承担数额和方式由各医院自行制定)。
五、对重大医疗纠纷虽未经过医学鉴定,但是医院负有一定责任,赔偿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当事人,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六、因重大医疗纠纷导致医院经济赔偿的,当事人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对重大医疗纠纷负主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于赔偿额的20%;对重大医疗纠纷负次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低于赔偿额的10%(具体承担数额和方式由各医院自行制定)。
七、各医院要制定防范医疗事故的预案,制定对医师重大过失行为的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对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当事人,医院应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或党纪处分,以及停止处方权、停止手术权、调离原工作岗位或按聘用合同相关条款处理。
八、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纠纷,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及时上报。对瞒报、不报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纠纷的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和《执业医师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责任。
九、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纠纷,应在纠纷处理结束或有鉴定结论后两周内,将纠纷产生的原因、性质(技术性或责任性)、纠纷评析结果(分为可以避免、通过努力可以避免、不可避免三种)、初步处理意见等,一并上报市卫生局医政处。
十、因医疗机构行政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原因,造成的重大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十一、定性为四级以上(含四级)医疗事故责任者,在申报职称时按江苏省主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申报条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受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一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优评先。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农业厅
浙江省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浙农经发﹝2009﹞2号 2009年1月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维护村经济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监察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村经济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其它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为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以下统称村经济合作社),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其农经管理机构、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县(市、区)村级财务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县(市、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责任追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严肃执行纪律,违规必究;
(三)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属领导班子集体行为的,追究领导班子责任,并视情节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四)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二章 村级财务管理职责
第四条 以下人员有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村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社长(或村级财务审批人)、财务审批联签人员,村出纳(村报账员、村助理会计,下同),村经济合作社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
(二)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农经员和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主任(代理机构负责人,下同)、代理会计;
(三)县(市、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县(市、区)农业局(农办)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农经部门负责人、农经干部。
第五条 县(市、区)村级财务管理职责:
(一)县级农村财务管理及审计机构、人员、经费得到落实;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三)结合实际制定村级财务管理指导性意见和制度,明确管理要求;
(四)村级财务管理监督措施有力;
(五)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三年一轮审”制度得到落实;
(六)按规定执行其他村级财务管理规定。第六条 乡镇(街道)村级财务管理职责:
(一)乡镇(街道)农经工作机构建立或部门落实,农经干部力量配备与其承担工作量相适应;
(二)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得到保障;
(三)村级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四)对村级财务管理要求具体、明确;
(五)对村级财务管理指导、监督、检查措施有力;
(六)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内部制度健全,运作规范,做到会计核算准确,监督有效;
(七)按规定编制、提交村级财务报表,及时与村经济合作社沟通村级财务情况;
(八)按规定执行其他村级财务管理规定。第七条 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职责:
(一)按规定程序制订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
(二)按规定执行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做到年初有预算、年中有检查、年终有决算;
(三)按规定执行票据管理制度,做到按规定使用统一的收款收据,按规定流程审核、审批财务票据;
(四)按规定接受社监会(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财务监督;
(五)按规定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公开内容、程序、形式和时间规范;
(六)按规定执行其他村级财务管理规定。
第三章 责任追究形式和责任确定
第八条 责任追究形式:
(一)通报批评;
(三)责令公开道歉;
(三)赔偿损失;
(四)停职检查(待岗)、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以上追究形式可以单处或并处。构成违纪的,党员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处理,公务员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责任追究区分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对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追究其直接责任;对与直接责任人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行为有关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失职渎职的连带责任人,追究其连带责任。
第十条 被责任追究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或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徇私舞弊、收受或者变相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三)干扰、阻碍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投诉人、举报人的;
(五)具有其它应当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一条 被责任追究人员主动、及时纠正过错,未造成集体经济损失、无重大不良后果的,或者具有其它从轻、减轻情节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责任追究:
(一)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弄虚作假,致使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正确行使职权的;
(二)因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违反财务管理责任行为发生的。
第四章 责任的区分和追究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的,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负主要责任。村级财务票据由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审批的,由审批人负主要责任;涉及村级财务票据联签的,联签人也负主要责任。
(一)未按要求制订村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预算和年终财务决算的;
(二)未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
(三)对内容不真实、票据不合规、报销手续不齐全的开支进行审批的;
(四)违反规定任免村出纳、安排非村出纳管理现金或者非村出纳办理票据的;
(五)代收代付行为未按规定时间结报的;
(六)违反规定出借村集体资金或提供经济担保的;
(七)违反规定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
(八)基建工程项目、大额集体资产购置、拍卖、转让、发包、租赁,以及应收款项、投资款项增减,未经民主决策先行实施或未经招投标管理的;
(九)村干部报酬、补贴等非生产性开支超过规定标准的;
(十)违规开支招待费的;
(十一)本人或授意他人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设立账外账、小金库、公款私存,以及截留、侵占、挪用集体资产的;
(十二)未按规定及时逐项逐笔公开财务的;
(十三)对上级或社监会(民主理财小组)提出的正确意见,整改不及时或措施不力的;
(十四)打击报复村财务人员和社监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十五)不接受上级审计和乡镇(街道)监督管理的;
(十六)因领导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向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报账的;
(十七)因管理不善,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的;(十八)不按规定进行村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的;
(十九)违反规定和民主程序签订村级经济合同或有关合同未向乡镇(街道)会计代理中心备案,有关合同未附在报账相关收支票据后的;
(二十)其它违反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行为的。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的,村出纳负主要责任。
(一)未按规定审批的原始凭证给予报销的;
(二)库存现金保管超过限额,或各种预领款、垫支款不及时结报导致库存现金超限额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出借集体资金或套取大额现金的;
(四)违反规定公款私存或截留、侵占、挪用集体资产的;
(五)已收集体收入不及时入账的;
(六)未按规定领用、管理、使用村级统一收款收据的;
(七)未按规定办理银行转账结算而采用大额现金支付的;
(八)违反规定不及时报账的;
(九)拒绝、阻碍审计检查,不提供有关资料的;
(十)未按规定办理财务交接手续的;
(十一)未设置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或记账混乱致使余额不清的;
(十二)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的,社监会主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负主要责任。涉及社监会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追究其相应责任。
(一)未按财务制度要求进行财务审核、监督的;
(二)发现财务违规行为不制止、不提出整改意见的;
(三)在群众中散布不真实的财务情况引发群体性上访的;
(四)超越审核、监督权限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
(五)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理会计(未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村的村会计)负主要责任。
(一)未按规定审核原始凭证给予记账核算或对不规范原始凭证给予入账的;
(二)未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或因会计核算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
(三)未按规定对村出纳的库存现金进行盘点的;
(四)未按时做账的;
(五)未按时提供村级财务公开资料的;
(六)未按时将各村财务管理状况报送有关领导的;
(七)违反规定将会计档案提供外单位人员查(借)阅的;
(八)因保管失职造成会计资料遗失或损毁的;
(九)未按规定审核资金使用、划拨情况,擅盖财务专用章的;
(十)未按操作要求开展村级财务电算化或网络化管理,造成核算错误和电子数据失丢损坏的;
(十一)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农经员(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主任)负主要责任。
(一)村级财务收支未按规定期限结报而不向有关领导汇报的;
(二)发现有多头开户或村出纳库存现金超限额而不予及时制止、整改的;
(三)发现村集体资金擅自出借或提供经济担保而不及时制止、整改的;
(四)未按规定组织抽查村库存现金的;
(五)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财务收支审核或财务公开管理措施不到位的;
(六)因管理监督疏漏,造成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会计资料遗失或损毁的;
(七)对村经济合作社统一收款收据领用、保管、使用和核销监管不到位的;
(八)各村银行存款印鉴未实行村出纳与代理会计分开保管的;
(九)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
(一)未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的;
(二)对设立账外账或私设小金库行为制止、整改不力的;
(三)对集体资金违规出借或提供经济担保制止、整改不力的;
(四)因村级财务管理不力,造成群体性事件的;
(五)项目管理及招投标未实施到位,造成集体资产受损或产生不良影响的;
(六)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负主要责任。
(一)乡镇(街道)农经工作机构未建立或部门未落实,农经干部配备不到位,经费不落实的;
(二)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不到位、办公设施等配备不齐全,代理会计由农经员兼任,造成会计代理不能正常运作,影响村级财务管理与监督的;
(三)没有制定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监督具体规定或管理监督措施不力的;
(四)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整改意见、处罚决定监督落实不到位的;
(五)其它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的,县(市、区)农经部门负责人及农经干部负主要责任。
(一)未提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具体要求,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不落实的;
(二)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不力,造成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混乱的;
(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过失引起群体性信访和重复信访的;
(四)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的,县(市、区)农业局(农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
(一)未制定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具体要求,造成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混乱的;
(二)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不力,引起群体性信访的;
(三)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的,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
(一)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经费未得到落实的;
(二)村级财务管理要求不明确,甚至未作出要求的;
(三)因村级财务管理不力,引起群体性信访而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五章 责任追究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三条 实施财务审计、开展财务检查、受理财务管理投诉等查实的违规行为,依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处理。乡镇(街道)农经员、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主任、代理会计和村一级财务管理人员,由乡镇(街道)负责处理,处理结果抄送县级纪委及监察、农业、财政部门备案;乡镇(街道)领导以上干部按管理权限处理;构成违纪的,报纪检监察机关或相关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乡镇(街道)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违反村级财务管理投诉、举报后,在6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情节严重的,经调查部门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二十五条 给予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应责成被处理人员写出书面检查;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六条 对处理决定不服的,被处理人可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申辩。受理机关应在受理申辩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决定的书面处理意见,并通知申辩人。申辩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办理。
第六章 责任追究结果应用
第二十七条 被责任追究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受到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的,当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到赔偿损失或者停职检查(待岗)、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当考核不得确定为称职等次,并扣除当考核奖金。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其工资福利待遇、考核按照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在处分执行期内不得提拔使用。村党组织书记、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村委会主任受到通报批评以上追究的,所在村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与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政策不符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规定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确保矿井安全工作稳定发展,现将《安全事故(隐患)责任追究规定》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附:安全事故(隐患)责任追究规定
安全事故(隐患)责任追究规定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山东省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规定》和集团公司《安全事故(安全隐患)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安全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矿、科、区领导对第二条规定中安全隐患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 有领导责任的,按本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条: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行政责任追究。
1、因责任造成死亡事故的;
2、因责任造成重大幸免事故的;
3、对矿井安全隐患排查不力,漏排、误排造成重大事故的;
4、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整治项目在限期内未完成或未开工的;
5、被集团公司检查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
6、被上级安全监察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
7、发生事故后或存在安全隐患隐瞒不报,被群众举报或被检查发现的;
8、对检查出的问题不及时整改落实,推诿、拖延的;
9、停止作业后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的;
10、发生伤亡事故承担抢救的医院不及时汇报的;
11、其它对安全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的。
第三条:行政处分按照行政责任的大小分为七个等级。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免职、撤职;
6、留用察看;
7、开除。
第四条:行政责任追究执行程序。
1、矿成立行政责任追究处理领导小组,由矿长、书记任组长,副矿长、副书记、纪委书记、安监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专业副总、安监处、各生产业务科室、人力资源部、纪委、工会、公安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处,安监处长任办公室主任。
2、接到追究项目后,安监处组织各专业副总、业务科室、人力资源部、纪委、工会、公安科等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组按照本《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对事故或安全隐患的发生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并按责任找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重要责任者,提出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呈报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批复后下发处理意见。
第五条:发生责任死亡事故,对有关责任者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1、对一次发生死亡3人及以上重大事故的,对矿党政主要领导撤职。内累计发生因工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的,对矿党政主要领导撤职。
2、对一次或累计发生死亡2人事故的,对矿党政主要领导给予记大过或降级处分,对生产矿长、安监处长撤职。
3、对一次发生因公死亡1人事故的,分管矿长撤职。
4、发生死亡事故,对有关责任人、区队、专业科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按矿规定进行处罚,并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
5、对于因事故责任受到撤职的人员三年内不能任用。第六条:发生下列重大幸免事故,对矿党政主要领导警告或记过;对分管领导和安监处长行政记大过。对事故直接责任者开除公职,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降级或撤职,对事故重要责任者记大过或降级,事故其他责任者降级。同时按重伤标准进行处罚。
1、造成缺氧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因煤层自燃封闭采掘工作面的事故。
3、井下放炮伤人事故。
4、采掘工作面冒顶造成停产24小时以上的事故。
5、因管理责任造成淹井、淹采区事故。
6、因机电、运输责任事故造成全矿井停产8小时以上的事故。
7、提升设备断绳、坠罐、坠箕斗、大型物件坠入井筒、斜井跑车等事故。
8、井下发生皮带、电缆和电气设备等着火事故。
第七条: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行责任追究。因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现场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安全隐患排查不力的,必须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分别对总工程师、分管副总工程师、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和专业科室分管科长进行责任追究,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分。对重大安全隐患按级别实行项目整改落实负责制;对A、B级隐患由分管矿长负责落实;C级隐患由各区队及业务科室负责落实。到期不按时整改或采取防范措施的,按负责范围分别追究上述人员责任,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分,并进行经济处罚。
第八条:被停止作业时,分别对负有责任的矿长、生产矿长、分管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进行责任追究,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处分;对直接责任者降级、撤职、留用察看或开除,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对停止作业后未经验收擅自生产的责任者,一律开除矿籍。第九条:对矿区和矿井重点工程,大型设备安装工程实行安全质量项目负责制。凡矿区的大型工程、矿井的重点采掘工程、机电运输设备安装工程、防治水工程和一通三防工程等,在设计服务期间内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危机安全的,都要层层追究有关人员的设计、审查以及监管责任,分别对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技术负责 人和项目负责人,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直至撤职处分。同时给予经济处罚。
第十条:实行安全事故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对发生重伤人身事故的区队及区队长当年取消各类先进集体及个人的评比资格;对发生重大幸免事故的分管矿长取消各类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当年不得提职。对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当年取消各类先进单位的评比资格,矿长取消当年各类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
第十一条:矿医院在接收到安全事故的伤员后,要及时、据实向矿调度室汇报,对隐瞒事故或不提供真实情况、不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的医院院长给予行政记大过或撤职处分,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第十二条:在矿范围内任何个人及基层组织均有权向矿报告重大安全隐患和各级领导、部门安全失职和隐瞒事故的行为。矿接举报后要进行查处并对举报者按规定进行奖励并保密。
第十三条:因规程、措施审查不认真造成技术指导上出现失误而发生安全事故,对参与审查的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未能及时补充安全措施,因此发生安全事故,对分管矿长、副总、专业科长、区长、工区技术员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五条:无规程措施施工、违犯规程措施施工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对专业科长、事故单位党政负责人、工区技术员、班组长、安监员及其他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违犯国家《物资、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定》致使不合格的物资、支护材料、设备投入使用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对进货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第十七条:因地质预报不准、巷道开门、施工、预透测量控制有误差造成的安全事故,要对地测科长、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各类安全设施安装不履行安装、申请、验收制度而投入使用发生安全事故的,对专业副总、专业科长、责任单位党政负责人、现场工区管理人员、班组长、安监员、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违犯《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新工人入矿培训时间、特殊工种复(培)训时间和从事井下工作班组长、区队长安全培训时间达不到规定天数就安排上岗或未培训及培训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因此发生安全事故的,对矿分管矿长、安监处分管处长、人力资源部长、教培人员、责任单位党政负责人、直接安排人员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不按规程施工、因工程质量差、隐蔽工程等造成安全事故的,对质量办主任、质量办组长、事故单位党政负责人、工区跟班管理人员、班组长、验收员、安监员及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以任何方式蓄意打击报复辱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视情节对当事人、单位党政负责人和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当本规定与上级规定有抵触时,依上级规定为准。
第一条,实行企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企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
第二条,为保证某某煤矿企务公开的真实性,力求工作的实效性,现依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的通知》精神和《某某煤矿关于实行企务公开工作的通知》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的责任追究,是指对全矿承担企务(矿务、井务、区务、班务)公开工作的责任主体不作为,或不按规定程序作为,以及其它违反企务公开有关规定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所应承担的责任实行追究。
第四条,各单位党政主管对本单位、部门企务公开工作负总责,行政主管是本单位、部门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组长是班组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单位出现违反公开工作规定的行为,将首先追究党政主管的责任。
第二章 过 错
第五条,违反企务公开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责任追究。
(一)组织领导不力,对公开工作不重视、不过问、不落实,对本单位公开工作中存在和发生的问题,长期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力,造成群众不满意的;
(二)在公开工作中,该公开的不公开或不全公开,或避重就轻,只公开一般事项,不公开重点事项,以及不按规定程序和规定时间公开,致使公开流于形式的;
(三)安全生产经营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大额度资金使用、重点工程、项目等不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的;
(四)故意隐瞒事实、弄虚作假,出具、编造假情况、假数据或授意、指使他人作假搞假公开,欺骗组织和职工的;
(五)单位党政主管在公开工作中扯皮推诿,责任制不落实,重大决策和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向职工公开,不按规定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擅自实施,导致矛盾激化,造成职工上访或集访影响企业正常秩序的;
(六)在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公开过程中,做假帐,公开假帐,截留克扣职工工资奖金,侵占职工权益的;
(七)利用发票、报表、凭证弄虚作假进行假公开,实则将单位生产、管理、经营或其它公益费用的全部或一部分用于吃喝招待及干部个人消费,欺骗组织和职工的;
(八)干扰、阻挠、拒绝有关部门的检查与监督或指使、怂恿其他人员妨碍检查与监督,人为设置障碍、隐藏和销毁证据,干扰和对抗企务公开检查和案件查处,对检举人、证明人、办案人打击报复的;
(九)企务公开检查监督人员和案件查处人员,在检查监督和案件查处过程中,接受被查单位宴请和礼品礼金;故意隐瞒问题或对被查单位违规人员和行为纵容、包庇的;
(十)其它违反企务公开工作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原则
第六条,企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一)明确责任,严肃纪律,违规必究的原则;
(二)追究工作人员与追究领导相结合的原则;
(三)纪律处分与组织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处罚与整改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分)恰当、手续完备的原则。
第四章 处理与处分
第七条,存在第二章所列过错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和处分:
(一)存在第二章第五条第一款过错,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单位党政主管警告或记过处分。
(二)存在第二章第五条二、三、四、五款过错的,给予单位党政主管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给予直接责任人警告或记过处分。
(三)存在第二章第五条第六款过错的,无论截留克扣数额大小和作何用途,一经查实,单位党政主管一律解聘或免职,对参与者和直接实施者,也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处分,对用于迎来送往、吃喝招待及个人消费的一律由党政主管退赔,并处以两倍以上的罚款,构成违纪的严肃执纪。
(四)存在第二章第五条第七款过错的,视其情节给予党政主管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给予相关人员行政警告以上处分;情节严重的,单位党政主管一律解聘或免职;构成违法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存在第二章第五条第八款过错的,对在检查监督和案件调查期间,接受被查单位礼品礼金和宴请的检查人员,给予警告以上处分并处以3—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调离原工作岗位;对纵容、包庇违规人员的检查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并调离原工作岗位。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它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下列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一)在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野蛮执法的;
2、履行审判、裁决、处罚、调处等职能过程中显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构成错案的;
3、偏袒、保护社会邪恶、黑势力的;
4、违反规定查扣、处罚车辆的;
5、滥用权力,干扰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7、擅自使用、损毁或保管不当被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8、将政府职能转让给社会中介机构或其它单位,进行有偿服务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10、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无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11、对投资者的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职责时,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或将登记备案变为审批的;
2、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撤销的行政审批、登记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审批、登记等事项,审批单位拖延不办的;
4、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管理制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三)在执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2、继续对已经废止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
3、将应由服务对象自愿接受的咨询、检测、信息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4、以召开会议、培训、考察、检查评比、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为名,强制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取费用的;
5、经过中介组织向服务对象乱收费的;
6、收费时不开具合法凭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工作不负责任,擅离职守,造成贻误工作或损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服务态度差的;
3、接受服务对象钱物、代币购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
4、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玩乐等活动的;
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
6、向服务对象摊派、索要赞助或无偿占用其财物的;
7、对企业实行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推销产品的;
8、向企业索要“保护费”的;
9、强行向服务对象拉广告,违反规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强制服务对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务,从中牟利的;
11、违反规定要求服务对象报销各种费用的;
12、对各种聚众阻工、向企业或客商敲诈勒索等行为采取放纵态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
第四条
问责方式
(一)领导干部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责令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诫勉谈话;
5、调整工作岗位;
2009年10月14日 16时01分 140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
“生产安全”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补充规定》的通知
湘办发[2009]21号
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湖南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补充规定》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十四日
湖南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补充规定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肃查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湖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作出补充规定。
第二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事发单位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全力组织事故救援,妥善控制事故现场和相关人员。安监部门或其他依法负责牵头进行事故调查的部门应迅速对事故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等级认定,提出事故调查建议,报经省政府批准后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一旦成立,即依法独立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调查组统一组织协调下开展调查取证、现场勘验、技术鉴定等工作,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提出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建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三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权责一致、科学有效的原则,通过以下形式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责任单位及其领导班子相关成员实行“一票否决“;
(二)对有关责任人采取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形式问责;
(三)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党纪政纪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一)年度内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市州和县市区;
(二)年度内发生三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市州;
(三)年度内发生一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县市区;
(四)年度内发生一起及以上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经考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中央在湘单位、省直机关单位、省属企事业单位及其直接主管部门。
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一年之内不得提拔。
第五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分以下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合法生产经营单位违规违章引发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重点追究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及分管负责人、企业内设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直接操作人员的责任,同时追究事故发生地县、乡两级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监管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
(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引发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除按本条第一款规定从重追究生产经营单位上述相关人员责任外,重点追究事故发生地县、乡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
第六条 不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安全隐患排查、监控、治理不力,或对非法违法行为打击制止不力,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分下列情形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一)年度内发生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追究事故发生地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年度内发生三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同一领域年度内发生两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追究事故发生地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市州政府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省属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年度内发生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企业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内设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或年度内发生二起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还应追究企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中央在湘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七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且与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指挥失误直接相关的,按照“谁决策、谁组织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对决策、组织管理和指挥失误负有直接责任、领导责任的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对相关人员从重处理:
(一)不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未按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
(二)非法组织生产经营或违章违规操作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
(三)出资入股参与非法生产经营的公职人员;
(四)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予以行政许可,或发现企业丧失??门相关人员,以及违法干预监管部门执法的公职人员;
(五)对区域内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打击取缔不力或对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对涉及安全生产重要问题举报不及时处理,对上级交办的安全生产重要事项不落实的公职人员;
(六)事故发生后,不按规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不按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或组织指挥救援的措施失当,导致伤亡损失扩大的相关人员;
(七)瞒报、谎报、迟报事故,延误事故救援工作的相关人员;
(八)干扰、阻碍或不支持配合事故调查的人员;
(九)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其他具有从重处理情节的人员。
第九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对有下列情形的相关人员,可以从轻处理:
(一)一贯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所在地或单位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幅下降的;
(二)长期在高危行业或安全隐患突出地区工作,工作表现一贯出色,且本人没有本规定第八条所列行为的;
(三)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组织及时、措施有力,最大限度减轻了事故危害程度、降低了事故损失和影响,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四)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其他具有从轻处理情节的。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的,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形式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因决策或组织指挥严重失误,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决策和组织指挥的主要负责人应公开道歉,情节严重的,应引咎辞职或者免职。
(二)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不吸取事故教训,整改不力,年度内再次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令辞职或者予以免职;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公开道歉。事故发生在同一领域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应同时引咎辞职。
(三)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或行政检查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应予以免职。
(四)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后,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真相、干扰阻碍事故调查的;或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的,应予以免职。
以上情形中应引咎辞职而不主动辞职的,责令辞职,继续拒绝的,予以免职。
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一年内不得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及以上的领导职务。
第十一条 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省政府认为需要直接调查的其他等级事故,按以下程序开展调查处理:
(一)由省安监局商有关部门提出事故调查组组成方案(煤矿、铁路、民航、水上交通、特种设备等国家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办理),报省政府批准。调查组由省安监局、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总工会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省直主管部门组成,同时邀请省委组织部、省人民检察院参加。省安监局为组长单位。调查组组长依法主持调查组工作,负全面责任。省监察厅为副组长单位,牵头承担调查组所设管理组的工作,同时对调查组的调查活动进行监督。其他副组长单位由省政府根据事故调查处理实际需要确定。调查组组成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实行回避。
(二)组织开展调查。调查组一般分技术组、管理组和综合组。技术组主要负责从技术和专业角度查清事故发生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相关人员责任,管理组主要负责与事故发生有关的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责任调查,综合组主要负责协调和情况综合。
(三)对事故原因、性质和相关人员责任基本查清后,通过调查组集体研究,对应该采取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形式问责的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对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审理,并提出处理建议;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四)调查组汇总研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五)调查组将事故调查报告报省政府审查批复。
(六)有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省政府批复,落实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处理。
以上工作步骤应在法定时间内完成。
第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分管负责人是指分管事故发生领域工作的负责人。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安监局负责解释。
工作过错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刑法》以及国家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按照实事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区别对待、责任自负,处分与教育结合原则,对单位和执法人员个人违法行为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一、追究范围
(一)违反法定条件、法定权限、法定程序,为申请人办理行政许可和登记发证事宜的;
(二)因为工作疏忽或者弄虚作假,使行业预算等数据失实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擅自批准减缴、免缴或者任意多征、乱征有关费用的;
(四)监管不力,对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或处罚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玩忽职守,丢失或毁损案卷材料,造成损失的;
(六)违法实施查封、拆除、罚没、扣押建筑材料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七)违反服务承诺制度规定的;
(八)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差,对工作不负责任,1
耽误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或执法过错需要追究的。
二、责任划分
(一)承办人故意或者过失造成错案和执法过错的,由承办人承担责任。
(二)承办人的意见经过审核、批准出现执法过错的,由审核人、批准人承担责任;但是由于承办人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原因,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而造成执法过错的,由承办人承担责任。
(三)因领导指令、干预导致执法过错的,由下达指令、进行干预的领导承担责任。
承办人明知领导的指令有错误,不提出意见而执行的,同时追究承办人的责任。
(四)经集体研究决定造成错案和执法过错的,由主持人承担责任。
三、责任追究
(一)对形成执法过错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给予单处或并处以下处理:
(1)批评教育;
(2)责令检查;
(3)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4)通报批评;
(5)行政处分;
(6)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7)调离工作岗位;
(8)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报、借的,比照上述规定处理,并责令责任人如数退赔。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责任追究:
(1)情节明显轻微,造成后果不大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危害不大的;
(3)属于过失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责任:
(1)在造成错案和执法过错过程中,有索贿受贿、徇私枉法、以权谋私行为的;
(2)造成错案或执法过错影响大,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
(3)全年累计出现三次以上错案或执法过错的;
(4)属于打击报复,直接故意的;
(5)屡次发生执法过错的;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安全事故的责任,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校安全工作本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本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市、县、乡(街办)分级管理。政府各部门、厂矿企业以及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办学单位负责,同时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指导。
第三条
学校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学生伤害处理办 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规定。
第四条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有错必究,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学校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作为评先和评估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章 学校安全教育
第五条 学校安全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明确责任、教管结合”的方针,做好教育、预防、管理工作。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 1 的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开设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第六条 学校制定安全教育计划,要针对教学规律、学科课程和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最后一周星期一)、“119”消防宣传日活动等,大力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将放假前、开学初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
第七条 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校舍安全、设备设施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实验安全、防范自然灾害的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同时,应渗透对中小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第八条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防护教育,开展在紧急状态下应急救助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技能。
第九条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学校选聘优秀的法律工作者担任学校的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并协助学校检查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事故处理,定期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应对不法侵害。
第十条 学校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第三章 安全工作责任
第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学校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
2、及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开展情况,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专项督 导,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组织校长和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园安全管理培训。组织安全教育宣讲团开展安全教育巡回演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4、制定校园安全的应急预案,加强对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的监督,督查学校开展安全工作,指导学校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5、协调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对学校安全事故的求援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主要包括: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学校各类安全事故。
3、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4、争取和配合社会有关部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创建良好的办学治安环境,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损失。
5、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重点加强防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和事故。
6、学校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安全档案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校安全工作负直 接领导责任。
第十四条 学校副校长为分管工作的主管责任人,管理好有关处室及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对所负责的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五条 各处室主任为所管部门安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管理好本部门安全工作,如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当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追究部门主任责任。
第十六条 各年级主任为本年级全工作的负责人。做好上传下达、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如因工作失误,造成本年级安全事故,直接追究年级主任责任。
第十七条 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因班主任教育监管不力而出现学生意外事故,将追究班主任的责任,根据事故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十八条 科任教师为所教本节课的主要责任人,课堂教学始终要有教师,绝不脱岗。发现本节课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或向有关领导汇报。本节课发生安全问题由上课教师负责。
第十九条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一旦发现由体罚和变相体罚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将追究其责任,并由本人负责导致出现的一切后果。
第四章 安全事故认定
第二十条 教育教学事故的责任认定
1、因旷职(包括公、私假不履行请假手续,教务处未安排串课而导致课未上)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学生伤害的;
2、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3、上课期间教室外抽烟、接打电话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学 生伤害的;
4、品行不良,行为不端,猥亵侮辱学生,造成学生伤害的;
5、上班期间酗酒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学生伤害的;
6、室外体育课因保护不当或不力造成学生严重运动伤害;体育课未按原定计划随便改换活动内容而造成学生运动伤害和造成影响的;体育课期间因教师不在岗,学生无人监管造成学生伤害的。
第二十一条 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未执行校内外大型活动报批制度,造成学生伤害事故;
2、未制定校内外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或制定的安全应急预案职责不明确,在活动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
3、因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出现安全事故的。
第二十二条 交通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上学、放学期间,因管理不善造成学生在校门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的;
2、学校未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导致机动车辆进入校园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3、允许进入校园的车辆,因指挥不当或未按指定路线行驶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第二十三条 设备设施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对消防器材设施保管、修缮、维护不及时造成火灾事故的;
2、因防护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3、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或制度不落实,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4、设备设施管理人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第二十四条 校园治安事故的责任认定
1、平时值班值宿、节假日值班值宿不到位或到位不尽职,且当日校内发生重大治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
2、学校门卫人员和校警不在岗位或在岗位不尽职,导致外来人员入校造成学校财物损失或造成师生伤害事故的。
第二十五条 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对学校在防火、用电、用油、使用煤气及房屋防雷等方面消防安全器材设备设施保管、修缮、维护不及时造成损失的;
2、未经允许擅自使用电器、私自接电线、安装电器造成事故的;
3、发生火灾后组织疏散不及时,造成学生踩踏或学生伤害的;
4、在校内点燃明火、吸烟、随地丢烟头造成事故的;
5、校内用火点、线路因管理不善造成火灾事故的。
第二十六条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
2、师生在校内食堂就餐、饮水、卫生保健等方面,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
3、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的;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
5、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有关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
6、由于食堂门未锁、窗未关或安全保卫措施不完善等而导致投毒事件发生的;
7、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
8、发生食物中毒瞒报、迟报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和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
9、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
10、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
11、食堂小卖部不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市卫生局、市教育局文件规定,购进、出售腐烂变质及“三无”食品造成中毒事故的;
12、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按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校食物中毒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卫监督发[2005]431号)执行。
第二十七条 校舍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学校每学期开学前未按规定组织校舍检查鉴定,有危房未查出、有危房不及时报告或不报告的;
2、学校安排和组织师生在D级危房上课、办公或食宿的;
3、因楼梯扶手松动、照明设施不完善、校舍楼房悬浮物有危险等原因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
4、明知存在危房、危墙、危厕,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八条 危险药品和化学危险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主要是对有毒、易燃、易爆药品和化学危险品保管使用不当造成药品丢失和学生伤害事故的。
第二十九条 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主要是发生传染病疫情瞒报、迟报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和组织救治工作,致使传染病疫情事态扩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第三十条 外来暴力侵害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1、由于门卫人员、校警未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制度,致使社会闲散人员进校造成暴力侵害安全事故的;
2、未定期对学生进行管制刀具清理,造成暴力侵害事故的;
3、对流失生、学困生、行为偏差生、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帮教不力或监管不到位造成暴力侵害安全事故的。
第五章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安全责任追究的范围:在学校校园校舍设施、饮食卫生、疾病预防、道路交通、学生宿舍、安全教育、危化物品、特种设备、消防、学生活动、师生交往等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学校未按照规定履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1、凡由学校举办并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各种校内、校外集体活动,其学生安全责任由学校校长及有关人员负责,审批单位(指定单位)应负领导责任;未履行审批程序或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学校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安全工作的全部责任由学校负责。
2、形成安全隐患或引发一般安全事故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学校写出书面检查,取消单位当年评选先进资格;同时追究学校校长、分管领导及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3、造成学生人身伤害重、特大伤亡事故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学校写出书面检查,取消单位当年评选先进资格;免去学校校长职务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 安全责任追究的对象:校长负有领导责任,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职领导或中层干部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是安全工作第二责任人;教职员工对所承担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具体责任,是具体责任人。对第一责任人,属行政、事业编制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免谈话、取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离、免职等组织处理,或者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对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根据调查结果,视情节轻 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实行聘用制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罚扣津贴或奖金、辞退(解雇)。上述责任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法律规定或法院判决承担相应责任。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对有关责任人员实施问责: 1、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2、一年内发生多次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 3、发生特别重大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
4、存在重大治安、安全隐患,经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和警告后,未及时改进或整改不力,以致发生安全事故的;
5、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致造成更大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的;
6、对存在问题不认真解决,致使矛盾激化,造成闹事、罢课或者其他重大事件,严重影响教学和学校正常秩序的;
7、发生重大政治安全事件的;以及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不稳定因素、群体性事件(苗头)责任事故及其隐患的;
8、在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考核中不合格、不达标的;
第三十四条 问责包括以下具体方式:
(一)警示;
(二)诫勉谈话;
(三)行政处分。
对出现本规定第三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造成恶劣影响、严重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后果的责任人予以警示。
对一年内2次警示的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一年内2次诫勉谈话后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仍未改进,被动局面仍未能改变,存在严重安全稳定隐患或发生严重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责任人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被追究责任人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
对问责的当事人,同时依情节扣除不少于一个月的绩效工资。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被追究责任人为党员干部的,同时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并给予相应经济处罚。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已发现或群众举报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不及时查处的; 2、对重大、特大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者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
3、未依法履行职责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第三十六条 学校安全工作不力,在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提出整改建议和警告后,考评中连续两年仍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十七条 对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根据国家对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需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的,依照本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需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的,教育主管部门予以配合。
第三十八条 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提请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学校是指本市各类中小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所指学生为以上学校学生。
第四十条 本规定如与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符的,依照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十堰市教育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关于管理人员责任追究的规定】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后勤及管理人员工作纪律的规定06-24
关于文件管理的规定11-03
小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10-08
关于团费交纳和管理使用的补充规定12-03
关于鼓励员工购买办公电脑的管理规定10-02
精选煤矿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规定doc07-07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12-10
关于夜间值班管理规定10-03
关于加强施工电梯操作人员管理的紧急通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