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精选8篇)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1

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手段。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企业文化理应站在先进文化的前沿,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时刻坚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95年正式组建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全面扶持下,坚持“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共同经营特色,把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作为服务重点,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自身实力也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它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然对企业的价值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城市商业银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确定企业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道德规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所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工作。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在观念层次上,是形成银行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即培育银行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风俗,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物质层次上,是设计企业标识、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美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网络,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形成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银行形象,从而推动经营业务的发展,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资金不能依赖国家的供给,而要依靠自己经营业务获得。银行的声誉直接影响吸收存款的数量,影响着资本的积累与自身的发展,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银行的声誉有极重要的作用。

2、银行之间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客户与银行可以双向选择,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股票、债券发行与买卖的升温,吸引了企业、居民与个体经营者手中相当数量的资金,使竞争更加激烈。加之连续七次的降息,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谁的形象好,谁的信誉高,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因而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3、时代迅速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盈利空间和就业水平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浪淘沙,不进则退,面对严峻的现实与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难得的机遇,扩大银行规模,增强银行实力,迅速占领市场,因而也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二、不断探索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新路

(一)以培育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般都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往往就是企业精神。对于银行这个特殊行业,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在银行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出发,认识这方面工作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1、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用什么样的思想和意识影响银行、规范银行行为,这是银行的政治方向问题。从这一特点和要求出发,发展企业文化和树立企业精神,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员工的头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银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来源于经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和渗透在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当中。企业精神也是在银行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识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银行经营实践的产物。从这一规律和要求看,发展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必须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让每个员工参与了解银行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培养企业精神的实践中,既要通过建立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根据银行不同时期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银行的中心任务,组织宣传文化活动,使员工在具有银行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有些银行让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渗透到银行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见精神,如“精益求精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发展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时刻激励和约束银行全体员工,统一了员工的意志和行动,为银行创造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还要注意时代性和银行个性。银行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的,具有时代色彩。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仅属于银行而不属于全社会,也不属于其它企业。因此,银行要积极把社会上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文化引入银行,使银行开阔视野,提高档次。同时,还要把社会上的文化与银行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助于实现银行目标和发展的文化,并要努力把银行的文化推向社会,一方面接受社会的检验,让社会了解银行;另一方面要用银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社会上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提出的“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经营方针,就是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时代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一些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银行发展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要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精正、纪律严明的干部员工队伍,为继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整体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培养基、生长点。企业精神需要有合适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繁荣的条件。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的土壤,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很难培育、成长。要培育出卓越的、一流的企业精神,必须首先创造出卓越的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的氛围。如果只倡导企业精神,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难以形成。而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念,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以人本管理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以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托。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认为,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立足于人的建设,即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对内,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效益虽然重要,但要人去创造。人应该成为行领导关注的中心、工作的重点。在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管理人员要把员工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求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人才是知识经济之本”正逐渐成为共识,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提高优质服务。用诚恳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灵活的服务方式、先进的服务手段、满意的服务效果来赢得客户。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抓好青年工作。抓住青年,就抓住了大多数。做青年工作要注意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理想,有抱负,是我们事业的末来,希望在他们身上。但是他们也有不足,缺乏锻炼和考验,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人健康成长。

(三)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银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相互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共同点:目标基本一致、对象完全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一切工作都必须从银行的经营出发、围绕经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银行内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银行的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则强调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都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着银行经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加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沟通、导向、舆论、激励作用,力求在深、细、实、活上下功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常开展演讲、绘画、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通过创办《行报》、建立区域网等宣传阵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管理工作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领域深入,使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要通过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进一步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

(四)导入CI设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润滑、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导入CI设计,进行银行形象塑造,就是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要塑造有特色的银行形象有两种方法,一是建设有别的银行企业文化,二是选择与其他银行不同的传播媒介。而现实社会中,规模、实力差不多的企业,其所能利用的传播媒介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文化是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的唯一选择。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标本关系。CI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CI的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企业形象也是一种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银行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三、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个转型创新问题。就是要变僵化型为活跃型,变传统型为现代型。要拓宽思路,改变过去那些过时的、守旧的、呆板的让人感到厌倦的模式,创造新鲜的、活泼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主动与银行中心工作相互渗透、融合。用干部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电子网络等载体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做到有重点、分层次,点面结合,梯次配置,整体推进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银行的经营活动为中心,要在指导思想上服务中心、工作目标上保证中心、日常活动上紧贴中心、考核评价上突出中心。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服务,不能形成经营和文化建设互不相关,各搞一套,成为事实上的两张皮。

2、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人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反映现代银行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实施企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员工,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企业传统,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经验,融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和借鉴时要立足创新,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4、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此项工作。需要通过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指导、协调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考核办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规范性;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职能部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把培养优秀的企业意识,培育卓越的企业精神,创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树立生机勃勃的企业规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具有活力的企业机制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抓宣传教育、规划制定、共建网络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创新发展的企业, 必然有一种拼搏合作, 开拓进取的文化。我国加入WTO后, 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 商业银行正面临“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严峻环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也是面对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因素, 本文旨在浅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 并对商业银行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它使企业独具特色, 区别于其他企业。

银行文化则指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同、遵守的经营准则、经营作风、风险意识、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日本松下的一名经理曾说:“公司的确有一些规定, 但是我使这些规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根本不需要外来的限制”。

(二)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从内容与架构来看, 分为三个层次:

表面层、中间层、核心层。表层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感知的文化现象, 例如金融产品、员工形象、营销手段、广告策略、银行装饰装修等外在表象;中层文化是指商业银行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等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文化;核心层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 是那些积累与沉淀在商业银行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员工心灵的特殊意识形态, 例如商业银行的价值目标、经营理念、道德品格等。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应具备的特点

(一) “以人为本”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商业银行管理层要本着人尽其才的思想, 合理的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 尊重、关心、提高员工, 让员工与银行结成命运共同体。

(二) “合规”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根基。

合规是银行业的一个普适价值观, 商业银行是一个金融产品同质化较高的行业, 从全球来看, 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是各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 “规范的形象”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催生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形象作用远超过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 良好规范的形象, 能赢得客户, 赢得市场, 同时可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 自豪感, 使得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银行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四) “社会责任”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环境基础。

商业银行在社会中扮演着资金引导, 服务金融社会的角色。商业银行在向经济社会获取利润的同时, 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回馈社会。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财富》杂志的扉页上曾写过“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 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 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没有独树一帜的特色, 无论它提出怎样的口号, 都只能归类于一般管理文化而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瑞士银行把个人与私人财产不可分割的联系, 升华成为其独特的银行文化特色“守密性”, 使之成为世界金融的中立庇护港。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创新凝聚出新的价值观与职业理念, 融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国际性的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特点。如何完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人文关怀, 人性化管理, 是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国外商业银行早已进入“尊重员工, 满足员工需求”的柔性人文管理阶段, 特别强调极具凝聚力的银行文化, 营造协作和谐的工作气氛。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应结合本身优势:网点多、金融产品丰富、专业分工细致、人员能力密集等特点, 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相融合的现代商业银行企业特色文化, 实现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打造精品银行文化。

(二) 加强核心精神文化层建设, 辐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层是保证银行在激烈市场竞争成功中最主要, 最关键的因素。首先, 树立标杆典型, 以点带面, 潜移默化的激励员工, 形成独特的工作团队。例如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 但一只木桶的容量更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紧实程度。这说明银行精神文化的灌输, 可显著增强银行的凝聚力, 保证企业文化顺利的积累传承。其次, 建立全新的教育模式, 从战略的角度培养管理层敏锐的观察力, 文化创新精神及通观全局的观念;从行为文化建设上, 管理层要言传身教, 使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相辅相成。

(三) 把形象塑造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立的根本。

进行银行形象塑造, 是建立银行文化的必经过程。要塑造特色的银行形象有两种途径:一是培养区别于其他银行的企业文化;二是选择与其他银行不同的传播媒介。现实中, 媒介区别并不大, 选择特色鲜明的商业银行形象才是最佳途径。企业形象识别 (CI) 与客户满意度 (CS) 相结合的战略是银行形象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CI属于外延, 例如银行的行徽、制服、网点装修统一性等;而CS属于内涵, 它关注银行自身的服务质量与配套服务功能的完善, 着力于内在素质的提升。双“C”相互贯穿, 高度融合, 使得商业银行以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结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金融竞争, 使我国商业银行失去以往的垄断优越性,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 就必须在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竞争资产上加大投入, 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 杀出重围, 屹立不败。

参考文献

[1]张德.企业文化[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1]张德.企业文化[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刘文平, 郑珍远.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J], 鸡西大学学报, 2006, (2) [2]刘文平, 郑珍远.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J], 鸡西大学学报, 2006, (2)

[3]朱启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3]朱启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城市景观 篇3

一、青岛市市区城市景观要素

从封建王朝的统治领土,到帝国主义的殖民城市:从解放后的城市复苏发展,到今天形成富有生机的新青岛的城市格局,青岛的城市发展与设计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城市景观。

1公园和广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青岛市规划设计了一部分公园和广场,并一直保留至今,但无论从规划布局,还是景观效果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中山公园建立于1901年,已经由当时单纯的植物园发展成为融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许多大型公共活动及节日庆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另外,老青岛的标志性建筑物,栈桥已经由1891年的码头,变为今天的栈桥公园。

近些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高密度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各种层次的空间,空间的围合产生了商业广场、娱乐广场,这些广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

2建筑。青岛是一个殖民地色彩非常浓重的城市。1897年,青岛被德国占领,1914年又沦为日本殖民城市。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座东方城市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元素,而青岛的建筑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在城市景观中的一种缩影。德国统治时期下的青岛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无一不体现着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规则,今天我们看到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欧陆式风光以及充满神秘色彩和韵味的“老楼故事"J2是当时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的再现和升华。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城市中,高层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拔地而起,势必与老青岛的建筑群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如青岛八大关建筑群和青岛火车站与周围建筑的对比。因此,如何合理的融合现代化建筑与历史建筑,使两者发生关系,是青岛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和难题。

3水体。青岛市市区有两条河流流经,即李村河和海泊河,在景观设计上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如规划滨水公园、广场及其他各种公共开放空间,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和水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青岛市市区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4道路和街道。城市的道路系统不仅是城市交通的枢纽。同时不同道路和街道也为城市提供了不一样的景观效果,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史当中,道路和街道最早是由德国殖民者规划和设计的,而其最初的功能是连接港口和码头的交通枢纽,从而发展城市的商业贸易活动,刺激城市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青岛仍然保留着原来的道路网络结构以延续城市交通系统的文化脉络,直到1994年,随着市政府的东移,产生了东部地区新的道路和街道规划设计,如何重新繁荣和建设老城区的原有的商业及林荫大道,如何能把新建道路和街道与城市老街相互连接与联系也许是一个摆在青岛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面前的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二、青岛市景观网络结构

从宏观方面,也就是着眼于整个青岛市范围论述一下青岛的城市景观。

青岛市境内共有三个主要山系,即北面大泽山系、南面胶南山系、东南崂山山系。其中,胶南山系主要包括大珠山和小珠山,而高达1132.7米的崂山主峰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的最高峰,三大山系植被丰富,落叶阔叶林覆盖并混有热带、亚热带以及东北一带的植物。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可以分为三大水系,即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然而前两者发源于青岛地区北面,结束于青岛市区之外,缺乏与市区内水系的连接性。

青岛市海岸线狭长且多蜿蜒曲折,岛屿环绕,山岭岸角之间构成形态多异、特点不同的多处海湾,以胶州湾最大。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优良港湾,湾口为青岛港。因此,在21世纪,为了建设具有自身城市景观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青岛制定了“一湾两翼”的城市发展规划策略,即“两翼”环抱“一湾”,“一湾”为胶州湾;“两翼”分为东翼和西翼,即东部海岸线一带崂山景区和西部海岸线一带大珠山和小珠山景区。不难发现,沿胶州湾在两翼之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发展绿色开放空间,通过公园、绿地、花园等形式可以在东翼与西翼间建立一条绿色链接,同时,也实现了青岛市区内绿色开放空间的延伸与扩展。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篇4

【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和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正在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经营模式转变,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也经历着一场文化变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银行自身在不断创新和突破。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是管理机制的变革,也是企业文化的变革。现在,金融行业的产品日趋同质化,只有优质的企业文化才是商业银行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银行的品牌价值,而且可以为银行汇聚更多的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认可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归纳整理,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以调研的实际资料为依据,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金融生态的现实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的内外部各个环节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的明细分析,提出建设思路与方法,以此确立银行的社会定位、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升国内银行的资源整合能力,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0;F832.3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导论10-151.1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1.1.1研究背景10-111.1.2研究意义1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1.2.1国内研究现状11-121.2.2国外研究现状12-131.3研究内容与创新131.3.1研究内容131.3.2创新点131.4研究方法13-152.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意义15-202.1文化的含义15-162.2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功能162.2.1企业文化的含义162.2.2企业文化的功能162.3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16-182.3.1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含义16-172.3.2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17-182.4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18-202.4.1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82.4.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18-192.4.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19-203.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20-293.1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20-223.1.1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20-213.1.2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213.1.3完善了内部自我约束机制21-223.1.4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223.2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2-253.2.1缺少系统化的企业文化体系23-243.2.2内容过于形式化,缺乏特点243.2.3深度与广度不够243.2.4企业文化缺乏长期规划24-253.2.5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度不够253.3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5-293.3.1管理人员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25-263.3.2商业银行发展目标短期化,片面追求

短期经济利益发展263.3.3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26-273.3.4约束软弱化27-283.3.5地位边缘化28-294.花旗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29-354.1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29-334.1.1以人为本29-304.1.2客户至上30-324.1.3推陈出新32-334.2花旗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33-354.2.1核心内容要进行明确定位334.2.2反思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的“短板”334.2.3重视金融企业家的作用33-344.2.4学习企业文化中蕴含的深刻人文思想34-355.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35-435.1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35-365.1.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355.1.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35-365.1.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365.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36-435.2.1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政治性、时代性和自身个性的结合36-385.2.2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38-395.2.3完善的激励制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39-415.2.4凸显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塑造鲜明的商业银行形象41-43结语43-44参考文献44-45致谢45-4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5

信贷文化应当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文化准备中特殊的、重要的环节。

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信贷文化是参与未来竞争的特殊选择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对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和成就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助推着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发展,是企业改革创新、赢得竞争以及繁衍生息的强大动力。同所有形式的健康文化一样,信贷文化相对信贷业务本身也存在于日常、衍生于细微、作用于无形,它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影响人、教育人、引导人和改变人的功能,并通过人的思想行为对信贷工作起着规范、导向、推动运行和发展的作用,使信贷生成人性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

所谓信贷文化,是指在信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信贷价值观的信贷基本理念、形象气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外资银行进军国内市场,不仅依靠其优越的体制、独特的观念、丰富的经历和良好的素质,还将凭借其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理念、习俗、规则、目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都预示着无形的挑战,迫使国内银行必须以特有的银行文化来应对。长期以来,信贷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传统的经营产品之一,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创利渠道,随着入世后新的经济环境的形成,信贷的作用和地位将更显突兀。抓住信贷文化就抓住了国有商业银行问题的核心,信贷文化既是制胜的基本点,又是发展的动力源。

我国的银行信贷在经营思想和运行方式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也孕育了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信贷文化。改革开放之前,国有银行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中,信贷规模和项目均由政府决定,银行只是按照要求划拨贷款,不具有独立的信贷理念和自主的信贷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银行逐步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营权限、利益目标和信贷策略,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制约,仍兼顾着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双重职能。信贷工作的突出特征还表现为片面强调扩张规模而忽视资产质量与自身经营成果。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实施和一系列金融政策法规的出台,国有银行才从根本上确立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应有的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资格与地位,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信贷工作也渐渐形成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并开始走上了集约化经营管理的轨道。

入世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面临一次重大调整的新机遇,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历史演化新阶段的新情况、新格局,促使我们有必要对信贷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一些审视和反思,力图为信贷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现状与差距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文化的内涵、规模、作用上较之国外同业先进水平与参与未来竞争的要求都尚处于初级阶段,甚至与国内一些小银行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1.由于信贷的核心地位及特殊作用还没有被全面、客观地认同,信贷在整体经营中的特殊功能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定位,信贷文化也显得消极与被动。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变革,缺乏对健康的信贷文化的建设与引导,在信贷业务发展上过分强调安全性与零风险,致使信贷部门与信贷从业人员不求有权、但求无责等不良习气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信贷从业人员应有的争先创优、岗位奉献、实现自我的意识无从体现,集体主义、团队精神也鲜有展露。

2.随着市场环境、企业需求与客户素质的变化,信贷经营的观念、思路、领域、行为方式也不断更新,但一些机构开拓信贷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外营销与服务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甚至沿袭较为原始的公关方式,依靠请客送礼来维系银企关系,争揽优质客户,使信贷业务带有了不良甚至不健康的文化色彩。

3.无论是同业之间还是本系统之内,广泛的交流不仅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而且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经营氛围。但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在信贷改革创新、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常常眼睛向内,过分依赖自给自足,存在自满意识和排外心理,背离了合作共存的时代精神,使信贷文化在一定范围内附带了纯粹的本土化色彩和无形的封闭化特性,并最终限制了信贷业务自身的发展。

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信贷文化对经营的反作用力的发挥,最终势必影响信贷资产的质量、效益以及信贷的综合竞争力。

三、以国际视野打造优秀的信贷文化

1.树立信贷文化意识,重视和关

注信贷文化。思路取决于观念,意识作用于实践。在未来的综合市场竞争中,信贷文化的竞争与信贷业务的竞争是同时进行、彼此交融、相互促动的两个方面。只有从主观上高度重视和关注信贷文化,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大力倡导积极的信贷文化,并进而有意识地发挥文化对业务的助推作用。充分认识信贷文化的概念、形式、表象和内涵,有针对性地实

施文化建设,主动关注信贷经营、管理、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信贷具体工作中的问题。

2.正确评估信贷文化的现状,对信贷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准确定位。一方面,针对目前信贷文化的状况予以全面、正确地评价,既提炼出经验、成果,又查找出诸要素中的问题,并从历史背景、客观条件、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另一方面,立足现状并结合时代特征和未来竞争需求就信贷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合理定位。用实际、深远的眼光,以新的信贷市场为导向,全面分析、衡量信贷文化的市场潜力和引导、规范作用,明确信贷文化在信贷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把握好信贷文化与信贷业务在市场上的结合点。

3.综合治理当前信贷文化中各类不良因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信贷文化中人的因素,突出信贷文化的主体,将文化的思想、行为及职业道德与伦理通过人这一特殊载体得以有效传导和贯彻。其一,要关注信贷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个体价值。优秀的信贷文化应当将锻造人才放到首位,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并使个人素质转化为个体价值,使信贷人员的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和提升。其二,要建立良好的职业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人际氛围、上下关系,又包括对员工教育、培养、选拔、任用以及处罚、激励的机制。良好的环境能对员工产生压力、引力和合力,既有利于稳定和吸引人才,又使信贷人员充满安全感、使命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三,要发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这是信贷文化不断提升的关键。管理者是楷模,是政策和组织行为的化身,好的表率是隐含的文化、无形的力量,能够通过上行下效贯穿全员,形成一致的行动、集体的合力。其四,要培育、打造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树立团结、自信、奉献、必胜的人文精神,把从业人员感召到集体主义的旗帜之下。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6

廖沧辉

摘要:从加强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分析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阐述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步骤,对研究与开展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并加强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是一种面向国内外市场,具有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开放型企业制度,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改善了银行的经营管理,同时大大开阔了银行员工的视野和胸怀,也为金融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搏击驰骋的广阔天地。国内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而且还必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为其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针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通过不断地导入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培育员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行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优秀团队,才能为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才能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因此,构建与大力实施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企业文化,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和激励全体员工的重要力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企业的形象,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当今世界上的知名银行都是从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出发,提炼形成有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培养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品牌制胜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使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银行特点和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是银行广大员工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统一现有员工思想、振奋员工精神、凝聚和塑造员工队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以准确的经营发展策略和良好的机制建设,在大力拓展市场、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优良社会形象和高素质团队,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创造出优异经营业绩。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建设在经营管理中的精神凝聚、文化融合、形象推广、机制激励和业务推动作用将日益显得紧迫与重要。因此,为进一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团队精神和员工凝聚力,制定切合银行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规划,深入传导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银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要按照高立意,低起点,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要求,遵循“科学性、创新性、长效性”,才能把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抓出成效。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纵观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认为,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立足于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把人的因素摆在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代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到有利于银行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

(二)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银行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从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队伍状况的实际出发,并考虑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银行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文化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既体现先进性、导向性要求,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推进银行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三)必须坚持重在创新。既要继承银行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实际,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银行的统一要求下,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企业文化进行充实、提炼和创新,进一步突出特色,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符合银行发展的要求。

(四)必须坚持重在建设。要以深入宣传贯彻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及银行标识为突破口,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和推进员工队伍的观念转变和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努力促进员工队伍的全面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构建宣传银行发展成就的平台,不断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必须坚持员工广泛参与。员工的广泛、积极参与,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要通过广泛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基本知识的教育,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形成强劲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让全体员工消化吸收,真正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下,建立起适应当前银行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反映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增强银行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与银行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银行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银行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具体说来,(一)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使全行广大员工正确理解和把握银行对外宣传语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深刻内涵,增强员工对银行历史使命和核心理念的认同感,实现个人价值追

求与银行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自觉投身银行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形象标识统一规范

要制定与实施《银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统一各项视觉表征,统一办公事务类用品、广告宣传类用品、公关事务类用品的制作,充分体现银行作为一级法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三)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注重行容行貌及营业办公环境建设。营业场所布局统一,环境整洁舒适,服务设施齐备,安全保障有力;有良好的办公环境,有基本的学习活动场所,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有规范的着装要求和明确的行为准则要求。

(四)人际关系和谐顺畅

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有较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敬业精神,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各级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部门间、员工间关系融洽,民主氛围浓厚,内部和谐,凝聚力强,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局面。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银行企业文化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性要求,银行文化建设应在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面上,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向前推进。

(一)加强观念形态文化建设

银行观念形态文化主要包括新时期银行精神和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的核心内涵。

1、大力宣传和弘扬“以人为本、创新进取、团结奉献” 等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和“诚信为本、2、建立企业文化行为准则体系,使员工形成勤于工作、敏于创新、敢于竞争、勇于战胜自我的工作风貌,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鼓励跨部门弹性组织活动,倡导“沟通、协作、分享、感恩”,强化执行力文化的培育。

3、树立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在人才招聘、员工培训、内部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始终围绕和体现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各项工作都能把着眼点放在人上,深入倡导和实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激发人、造就人”的核心文化,打造优秀团队,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4、秉承智慧经营创造财富策略,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契机和发展空间,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使创新文化深入贯穿到银行内部系统、组织架构、产品研发、管理模式、营销策略、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有效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

(二)加强制度行为文化建设

制度行为文化是观念形态文化的动态反映。加强制度行为文化建设,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对银行和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把开展各种载体活动作为弘扬新时期银行精神、培植企业理念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职业素质。

员工良好行为的形成,既要靠教育灌输引导,也要靠制度进行规范约束。要以银行精神和银行文化核心内涵为指导,按照银行一贯推崇的要求,根据岗位要求,健全完善《员工守则》、《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岗位职责》等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不断完善符合银行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的各项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以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指引工作运行和业务开展,强调工作过程的把控,强化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对各级员工的监督和约束,使之成为员工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管理、竞聘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考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力度,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岗位能手等实行重奖,以激发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到银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

3、健全和完善员工学习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完善学习培训制度,突出抓好员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培训。要优化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银行改革发展需要的员工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优势,搞好员工的学习培训,采取脱产轮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4、建立培养选树典型制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培养与选树典型是银行的传统和优势,要将典型培养、选树、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培养选树典型既要能体现银行精神、展现银行形象的重大典型,又要能体现岗位特色的岗位明星,充分挖掘体现银行精神和银行先进理念的模范人物及典型事件,形成银行文化的品牌资源,发挥先进典型对员工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员工队伍中形成学赶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物质形态文化建设

物质形态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创造的物质成果和各种文化设施的总和,主要包括各种银行产品、设备设施、生产环境、文化阵地、企业标识等内容。

1、打造银行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要充分利用实践锤炼形成的队伍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力争强化与创造出反映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科技创新水平和开拓市场能力的产品、技术、服务品牌。利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和形象扩张力,塑造银行良好信誉和形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强化银行统一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严格遵照银行统一标识、用品、品牌、广告等,以此规范并影响员工的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银行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与提高员工的办公环境和学习娱乐设施,不断改善与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努力把银行建成环境优美、秩序良好、文化繁荣、员工凝聚力强的精品商业银行。

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礼仪和文体等活动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展示银行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密切员工关系的重要纽带和加强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要开展入行教育、任职宣誓和各种形式的礼仪活动,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行歌。要积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重大节庆活动、送温暖活动、领导拜访慰问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展示银行良好形象,使广大员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提高。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

银行各级领导尤其是银行主管要担负起企业文化推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由银行高管、文化建设职能部门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承担银行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宣传引导、活动组织和持续推进责任。要充分调动综合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和党、团、工会组织的群众发动、思想沟通、意见反馈的桥梁纽带作用,齐抓共管,共同致力于企业文化在全行的深化建设。

(二)为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员搭建成才平台和职业发展空间,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培育和选拔人才,组织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要建立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强对骨干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和水平。

(三)实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考核,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其应具有的文化素质作为员工招聘、评选先进、职务晋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根据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与要求,按照一定比例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企业文化宣传贯彻、人员培训、文化设施的建设、企业文化工作奖励等工作。

六、企业文化实施的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进行,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启动推进阶段

主要工作是整合文化资源,提炼并初步确立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理念系统,重树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同时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灌输核心经营理念。

主要工作内容是:

1、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战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与方案,协调、检查和监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2、整合提炼企业理念,形成员工行为规范。对银行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炼,从中提炼出银行的理念系统与行为规范,编制银行企业文化手册。

3、全面导入银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4、修订完善与企业理念相悖或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5、培训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力量,普及企业文化知识。

(二)逐步深化阶段

主要工作是巩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进一步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工作内容是:

1、在全系统推广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网络。

2、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银行企业文化核心内涵进行宣贯和推介。

3、推进学习创新型组织的建设。要立足于改进员工的思维模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学习环境,培养员工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银行的经营管理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形成学习与创新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4、培养绩效导向的经营理念,树立资本价值观念、成本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使银行的各项管理工作人性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5、促进员工个人价值观同企业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要深化人力资源和绩效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价值观。

(三)总结提高阶段

主要工作是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宣传,创新企业文化理念,使银行企业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银行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主要工作内容是:

1、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全面评价,分析现状,总结成果,表彰先进,巩固成绩。要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认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找准工作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可以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2、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修订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促进内部综合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业务的有效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7

一、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保定市位于河北中部,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保定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也不可否认在利用这些优势方面也存在各种问题。

1. 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

(1)传统文化“底色”充足。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保定自古就是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意思。宋朝时期,保定就是个大城市,元朝在这里设郡,明朝建府,清朝建了直隶总督府,此后一直就成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此悠久的历史给保定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古迹较多,例如清西陵、直隶总督府等。优秀的历史也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刘墉、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可见保定的传统文化“底色”充足,这为保定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

(2)古代特色建筑众多。保定的古代特色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居多。在保定的老城区,裕华路东西大街两侧汇集了古莲花池、大慈阁、钟楼、光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淮军公所、清河道署、清真寺等各种古代建筑,这些建筑都承载了保定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为保定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人文色彩基础浓厚。保定教育比较发达,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数以万计的学子为保定的发展的到了推动作用。保定也是闻名全国的体育之乡,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88所,保定市籍世界冠军16名,亚洲冠军22名,全国冠军100多名,培养了如郭晶晶、史东鹏、庞伟等著名运动员。可见保定市重视教育,发展体育,人文色彩基础浓厚,为保定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2. 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古建筑保护不力。尽管保定古建筑众多,但是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处于保护不力的情况。保定市内淮军公所、光园等目前破旧不堪,裕华路两侧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与古城区的整体形象不相协调。而且很多的古建筑现在成了小商贩的营利场所,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使保定缺乏城市个性。

(2)文化基础设施不足。尽管我们有很好的人文基础,但是保定的文化基础设施却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保定的娱乐休闲场所发展不合理,没有形成种类齐全、布局合理、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休闲场所。体育设施分布不合理,还没有形成全民性的大众体育文化。图书馆、文化宫等场所规模小,利用率不高。而且文化基础设施缺乏主题内涵,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3)市民文化生活匮乏。市民的文化生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一些文化广场、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物质表现上,另一个就是市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两个方面保定市都明显匮乏。尽管保定市有一些广场,中心等,但是内涵不够丰富,不具备吸引力。而在市民文化生活上,没有形成满足人们需要的完善的文化生活体系。网吧、歌厅等娱乐型文化几乎成了城市休闲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战略分析

1. 整合各类建筑,展现城市个性

要展现城市个性,就要在城市建筑上下功夫,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要做好古建筑的保护,一部建筑史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民族文化和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因此要对保定市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对裕华路两侧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例如可以修缮开放光园,恢复莲花池的原有景观,重现古莲池的“小中见大、宛若天开、城市蓬莱”的庭园胜景。总之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恢复古建筑原貌,对周边不和谐建筑进行拆除或改造。保持城市个性。

(2)做好新建筑的开发。任何古城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在符合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延续城市发展,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保定市应该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兴建一批能把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奥运精神元素融入其中的场所,诸如文化广场等,这样既能够做到新建筑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又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诸如楼房、道路、河流、公园的建设无论是从色彩到造型都要和裕华路古建筑的整体形象相匹配,构成完整的城市形象。这样,既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又能展现城市个性。

2. 更新观念,把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建设一个城市首先应考虑城市的文化建设,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观念进行更新,把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这就要求政府在研究城市文化特征,分析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和确定城市文化定位,寻找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要求政府一方面以城市文化建设为中心,开展如何经营城市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从城市规划到人才培养到资源开发等都围绕城市形象制定有效的措施,努力开创城市文化建设新局面。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发扬民主,规范城市文化建设制度,鼓励市民在城市重大建设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市民中广泛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城市形象宣传,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市民认识到他们的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地位。

3. 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市民凝聚力

有精神的城市才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才能有所发展,这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保定市的城市精神的塑造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下功夫:

(1)从现实角度来说,尽管保定市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但是保定市广大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保定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保定市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太阳能之城”、进行城中村改造、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城市内环境以及对保定市内护城河进行规划等。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保定市市民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城市氛围。尽管经济不够发达,但是要让保定市市民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要达到这些目的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宣传保定的环保政策,使每个市民都能够为这一政策而努力。

(2)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历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保定最近的宣传战略中也提到保定市是“京南”城市。因此历史上要打北京先打保定,保护北京,先清剿保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受常年战事的影响,保定在北宋时期就是一个大城市,可是到现在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应该从这个方面下功夫,让广大市民认识到保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宣传保定的奉献精神,对市民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增强市民凝聚力。

总之,保定城市精神可以总结为“奋斗为环保,奉献求安定”,希望让这一城市精神通过政府的重视,媒体的宣传,深入到每个保定市市民心中,激发所有市民共同努力,为城市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保定建设成一座幸福之城。

摘要:城市文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及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且从城市文化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城市精神

参考文献

[1]吕晓华:天水市城市文化建设思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3期

[2]孙猛:谈大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大庆社会科学,2003第2期

[3]高芙蓉:安阳城市文化建设中得传承与塑造.安阳工学院学报,2001.4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 篇8

一、合规的概念

倡导合规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合规作出如下定义:合规是指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应与所适用的国家法律、监管规定、行业规则、自律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等相一致。可见,合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是银行内部一项复杂的、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合规规范的主体是银行各级机构及其员工,规范的业务涵盖了银行的所有对外业务,具有以下内涵和特点。

一是诚信守则。“诚信守则”是构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体系的基点,也是拓展银行生存发展空间的源泉。 “诚实守信”的合规文化理念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体现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商业银行只有以坚持诚信为先,才会博得广大客户的青睐和支持,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的资金来源和业绩收益。二是合规自律。企业文化是加入企业的每个员工必须认同、接受、遵守的准则和信条。合规自律是将合规文化作为指导和约束公司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合规理念。合规自律的核心是主动遵循,自觉坚持,加强检查,有效监管。三是主动合规。主动合规要求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主动遵循法律、法规及相关准则,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四是合规创造价值。“合规创造价值”是银行监管部门和管理层大力倡导的一个新观念,合规创造的价值包括:减少违规经营风险损失所形成的成本转移价值;提高商业银行形象,为商誉品牌加分的资产提升价值;用先进合规文化巩固、吸引扩大客户而创造的服务增效价值;通过合规教育保护人才,凝聚、鼓励员工尽职工作、开拓创新而体现的人文价值。五是合规创新。合规管理通过对法律法规及其精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与监管部门有效互动,对新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共同的研究和确认,最终达到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

二、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合规文化体系为基础

个人银行业务与合规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要使个人银行业务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營风险和管理风险,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具体说来,个人银行业务与合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一是个人负债业务离不开合规文化建设。个人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开办时间较长,规章制度、流程操作相对较完备、较规范,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和内控死角。如个人账户管理在受理开户、代理开户、大额取款、转账及代理大额取款、转账等环节,未按照规定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对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利用不充分。特别是对待熟人或关系人代理他人办理业务时,存在思想上放松、麻痹导致不能合规操作的现象;针对当前银行卡外部犯罪、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银行卡交易安全、信息风险提示工作成为治理用卡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是个人理财业务离不开合规文化建设。作为新兴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银行双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素。如接受客户委托,掌管客户资金的委托理财行为,存在很大风险,;个别基层机构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仍未严格执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制度;对客户风险提示不充分,或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的外部监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是要加强对网点主渠道的管理,更离不开遵章守制,合规操作。众所周知,网点作为银行业务经营的主渠道,是银行创造最大效益的主体。网点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服务、销售、内控三大中心工作。其中完善的内控是服务、营销的前提和基础。网点的人员管理、交易操作、流程控制,都关系到网点的良好运行和业务开展。因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是网点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保证个人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树立依法合规理念,提高对合规操作的认识。首先,依法合规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准则。银行从事经营活动,依法合规是《商业银行法》的明确要求。不合规经营,出现内外部风险,银行不仅会遭受直接的甚至是巨额的经济损失,还要受到监管处罚,相关领导及员工要承担纪律处分甚至法律责任,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市场价值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其次,依法合规是价值创造的一项基本保障,可以保障新产品章程及合同条款符合监管部门、法律部门的要求,防止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我行及客户双方的权益。

二是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制度落实。严格的制度执行是风险防控和合规操作的重要前提。在增强制度执行力方面,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对个人条线相关规章制度的梳理,归纳、总结柜面操作中的主要规定和注意事项,并采取适当形式,向广大柜面一线人员宣讲、发布。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让个人银行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通过在网站、邮件、办公系统等渠道,将有关法规知识进行讲解、发布,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和风险点,不仅要告诉员工怎么做,还要分析违规行为的具体危害和成本,让一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依法合规操作的自觉性,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自觉行为,做到主动合规。第三,要下大力气,做好制度的落实。通过巡回辅导、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控。同时,充分利用利用科技力量,进行非现场数据分析,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是弘扬合规文化,营造合规氛围。合规是银行的生命线,许多重大案件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合规理念的缺失。在个人条线弘扬合规文化、营造合规氛围至关重要。一是在网点内部,网点经理、主管要结合工作特点,通过晨会、检查、培训等方式,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离柜不锁屏、违规调拨现金、授权流于形式等违规操作,归纳为主要风险点进行提示,使大家认识合规无小事,每个环节的合规操作都是风险防范的前提。二是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升员工主动合规的自觉性,及时将各项规章制度传达到一线柜员;第三,组织系列基础管理提升活动,如举办柜面知识擂台赛等方式,以及结合案件防控实际,将典型金融案件进行违规原因分析,组织开展 “学规范、明操守、重合规”等案防主题教育,努力营造浓厚的合规氛围。多途径提升一线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改变柜员松散的工作状态,建立起“信任不忘制度、指示服从规定、习惯让位内控”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第四,积极推行“合规操作大家谈”活动,通过柜面操作人员谈合规和业务管理人员谈合规,使前台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有规律地学习柜面制度与流程,促使网点对日常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回顾和分析。从“生产线”上现场解决问题,把风险控制团队铺设到网点一线,形成一种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柜面业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主动合规、全面合规、持续合规、有效合规的合规文化,努力提升个人业务的内控管理水平。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长兴电厂)下一篇: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