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精选8篇)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质量现,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开发,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国内外市场.
作 者:叶署平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2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71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产学研结合
1 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特点不太清楚, 存在着不小偏差。诸如“高职就等于职高”, “技术工人毕竟是工人, 是蓝领而不是白领”, 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就是差的学校、差的老师、招差的学生, 办低水平的高等教育。加之许多学校由中专升格, 人们很自然地将其与中专同等看待。用人单位认为高职生是“劣等大学生”, 不愿意录用。甚至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也表现出对高职的轻视。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所带来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
2 定位不明确, 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多数院校是由各类成人院校、培训类院校、中等职业院校转制或升格而成, 与同属高教系统的普通高校相比, 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在办学上, 既不能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又不能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给人的感觉是“本科的压缩饼干”、“中专的发面馒头”。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和学生就业联系不大, 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工作尚未真正起步, 造成整个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单一和各类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极大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2]
3 教学基本建设薄弱, 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经费不足, 以及缺乏与行业、企业经常性合作、沟通的机制, 使高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场所、设备短缺, 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培训特色的发挥。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中, 高职院校的教师人数明显不足, 面对新形势, 多数教师观念落后, 知识老化,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落后;现高职院校师资补充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他们理论知识丰富, 实践经验不足, 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企业优秀人才进事业单位严格受控, “双师型”人才很难补充进来。 (“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职教育中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拥有高等学校讲师以上职称, 并取得相应的行业中级以上职称或行业特许的职业资格, 经常性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专业老师) , 基础课教师偏多, 专业课教师不足, 一专多能教师奇缺。不仅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 而且成为制约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4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学生就业困难。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07年9月1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 高职生仅为61%。目前大学生毛入学率仅约15%, 而美国为82%, 日英法等国均在50%以上, 韩印 (度) 菲也在30%左右。[3]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者中, 高层次人才稀缺, 受高等教育的仅5%。尽管我国大学一再扩招, 但同时社会年新增就业机会约700-800万个, 而大学毕业生仅约300万, 理应有较大的空间。就业难, 关键是教育培养与经济需求相脱离, 一些高等职业学校是按照已有的教师和设备开设专业, 学生“上手快”而后劲不足, 缺乏适应性和创造性, 教育培养的人就业困难, 而岗位需求的人无处可寻。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都对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由过去的能否上大学转向了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要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
在当代,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 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不仅表现在研究和设计方面, 也表现在制造工艺、施工、管理和服务方面。研究和设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劳动, 它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实践的制造工艺、施工、管理和服务。因此, 重高等科学教育和研究、设计而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制造工艺、施工、管理、服务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也是违背时代潮流的。无数实践已经证明, 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崛起已经和正在为许多国家智力含量较高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与过程的操纵、控制、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提供智力含量较高的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 成为这些国家的“秘密武器”, 是这些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 社会各界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予以关注和重视。
4.2 正确定位,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构建特色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要, 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种优势, 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生长点。高等职业教育现存的种种问题, 根本原因在于类型观不确定。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必然会分化出新的职业岗位和要求不同类型的人才。为适应技术应用型岗位人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由单纯以培养精英为主的学术型而分化出工程型和技术应用型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 。2000年1月,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一要基于素质教育思想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以及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工具;二要基于职业技能制定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案, 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为今后持续发展打基础, 扩大学生专业面。
4.3 以就业为导向,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教育, 是就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开发。“以就业为导向”, 即针对一定职业范围, 针对某一岗位 (群) 的需要即就业岗位需要, 以本岗位 (群) 所具备的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以满足社会和产业界对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以就业为导向, 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倡导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 并根据联合办学协议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必备的设备、生产实习场地和选派部分专业教师, 承担部分实训项目教学活动, 享有优先录用毕业生的权利。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 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 为企业提供职业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其实质是根据校企签定的培养合同即“订单”来培养人才, 如酒店委托旅游学校培养酒店管理人员, 畜牧场委托农业学校培养畜牧兽医工作者等。此外,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还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要让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准入资格, 帮助其顺利就业。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学生就业发展, 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要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化转型, 还需与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协调, 防止出现毕业就业后不久即失业, 并且难以找到合适岗位的现象, 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包括操作或动作技能, 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胜任职业岗位资格的全面素质, 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基础。
4.4 改善投资环, 形成产业化的教育模式。
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投资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以职业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例, 其经费来源有五种渠道, 联邦政府拨款占5%, 州政府占60%, 当地政府占11%, 学费收入仅占15%, 其他收入 (如捐款、赞助) 占9%, 可见, 各级政府拨款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渠道。我国职业教育既是一门新兴的行业, 又直接承担为社会和经济建设一线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重任。各级人民政府一发;三是掺加防冻剂后对涂料有影响。由于冬施气温低, 工人操作难度也大。
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投资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以职业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例, 其经费来源有五种渠道, 联邦政府拨款占5%, 州政府占60%, 当地政府占11%, 学费收入仅占15%, 其他收入 (如捐款、赞助) 占9%, 可见, 各级政府拨款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渠道。我国职业教育既是一门新兴的行业, 又直接承担为社会和经济建设一线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重任。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对职业教育给以重点扶持;同时, 本着“成本分担、利益分享”, “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鼓励和引进社会力量、企业、个人参与职业教育, 形成国家预算、社会投资、学生缴费、资源捐款、自筹资金等多元筹资格局;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 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 以解决办学投入不足的问题。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 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美国大学与企业为加强合作, 双方联合创办“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 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 大学则积极为企业培训专业人员, 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 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许多问题。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 以就业为导向, 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开发, 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国内外市场。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
参考文献
[1]仲耀黎.高职教育发展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 :41.
[2]贺绍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 :28.
[3]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109.
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些困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厘清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两个层次的教育
一是技术层次的教育,学会、学懂信息技术;二是学科整合层次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技术层次是基础,整合层次是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两者都贯穿着文化的背景,脱离了文化的技术和整合将因失去精神目标而苍白无力;信息技术文化的教育以前两者为载体,没有了它们,文化观念的形成也无从谈起。要应用信息技术,要使学生在各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则首先必须会使用计算机,会应用网络技术和基本的通讯技术。不懂信息技术,不会使用信息技术,就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片面强调应用和整合,忽视基础性教育,在理论上讲不通,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也行不通。
二、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主要特征是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小学的基础上开展信息与信息媒体的教育以及灵活运用信息与信息媒体的教育。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更好地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资源去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研究技能,学会选择并决定对自己的工作最为合适的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学会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与质量;学会进一步改进和修补的工作;学会用一种更适应于接受信息者的方式去呈现信息。例如,基础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方法、计算机通信的操作、较复杂常用软件的使用、简单的编程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可在其他各学科中设定可以调查或可以开展活动的课题,围绕解决课题而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调查得到的资料、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发表课题学习结果等活动,从而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三、应处理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对机器、软件操作能力的训练,完成任务与驱动知识的学习等方面的关系
这几种关系的处理,其实质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机器的操作者。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以某种技能掌握为目标的技能培训。
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认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等都是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微博这个新型信息手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其作用能有效创新高效管理服务体系,有助于完善管理服务。如何应用微博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并且把它作为高校管理创新的新手段积极地研究,意义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困境及出路进行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微博这个信息手段,已经成为新型舆论阵地,一些政府和企事业等都成为他们的一种管理途径。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思路变更,让这一新潮的资源发挥作用,让工作服务能更好地有效开展。作为高校这样的组织机构,承担着公民的教育,各项工作可以通过微博进行教育管理。
一、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显现的问题
1.多元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主流价值观。
社会主义有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随着微博这个信息平台的飞速发展,这些新特性影响着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自由、开放和共享等特性是微博的特点,在这样的沟通平台下,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交流,且获取信息便捷,与此同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互相交融。在新事物的接触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对信息的辨识度低,很容易让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冲击主流意识的形成。一些用心不良的人通过微博这样的渠道向学生传递一些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受到这种信息的影响,容易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冲击高校的政治教育工作。
而且微博具有匿名和开放等特性,这就使一些学生可以把现实中的情绪发泄,甚至是发表过激言论,在这种信息平台上,发泄这些不满的情绪,在一定环境下也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世界等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1]。另外,西方国家的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利用这样的优势可以通过微博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打着普世的口号,利用微博宣传不良信息,欺骗在网大学生。
2.信息在微博上便捷快速的传播使得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难度加大。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微博渐渐成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网络交流平台。这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范围,从而使高校难以充分监控微博网络平台。在数亿信息中寻找辨别可用内容变得困难,对于负面信息屏蔽也变得困难。由于微博这类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使得高校在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传播方面,遇到困难。例如有一些高校发生一些不良事故之后,一些好事者发表一些消极的言论误导群众。因为注册微博是开放且匿名的,所以出现了情绪化且不负责任的言论。如果高校对于舆论发展的预测不到位,没有做到在事件发生时和事件发生后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导致高校突发事件变得难于处理[2]。
3.教学管理与微博教育联系不够密切。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将课件以PPT形式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在传导PPT时还需要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转移,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微博虽然只能够写140个字,但是其具有的外部链接兼容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途径。虽然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开始应用微博的这一功能,但是真正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仍然少之又少,凸显出目前高校教学将微博教育功能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意识较差,教学管理与微博教育联系不够密切,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挖掘微博的教育功能,切实发挥微博的教学用途。
二、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新兴媒体的出现,对高校舆论阵地提出了新要求。以微博为例,在引导大学生舆论,树立主流价值观、形成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和危机管理的工具方面提供了一种大众舆论与公共参与的新途径。
1.利用微博引导舆论树立主流价值观。
随着微博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高校在利用微博的服务享受便捷的同时,不得不接受一些挑战。因此高校在利用微博的同时应该实现对微博进行合理管控,即对于微博的价值多元化及冲击主流价值等方面问题,以控制舆论为手段进行对微博的绝对管控,从而使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更明确。大学生在微博上发表的各项言论,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
在微博应用上,对学生的言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不良言论及时屏蔽并进行正面引导。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和自律意识,使得微博平台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尽管在高校进行思想教育,而微博为其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如果在此平台之上缺乏正确的监管引导和管理者的正确声音,就会出现一些混淆视听的传言。所以对于微博动态,校方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转发一些阳光的有利于成长的消息;而对于那些负面言论应该快速处理。
2.加强微博的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高校官方微博的管理人员应注重加大对微博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处理好突发事件对高校带来的冲击。
(1)在加强对微博的管理方面,高校微博的管理人员应该落实以下几点:一是要及时撤销那些不符合发展前景的微博,调整那些长久不更新和内容不合理的微博,使得官方微博保持新鲜性、及时性与合理性。二是应对微博发表的时间合理规划使之适应学生的作息,将固定类型的微博信息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例如将文体类带有娱乐性质的微博消息发布在晚上及周末,将通知类型的微博在早晨上课之前发布,这样使这些信息的发布一方面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使得课堂教育中缺失的教育信息更好地得到弥补,实现教育的多维方式。三是要把握微博的准入机制,严格把控微博的质量和内容使其在源头上被控制,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四是对于官方微博的管理要具备合理性,且必须进行统一管理,不得使管理分散混乱,要建立统一且合理合法的管理运营机制。
(2)为了有效应对微博突发事件,应构建一系列合理的突发事件、运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微博降低事态的严重性。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与学生沟通,控制舆论导向,一方面可以主动承担责任消解误会使真相大白,将事态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周期使校方和学生的关系更亲密。在学生工作生活中出现疑虑时学校应主动在微博上对其进行帮助并解决问题[3]。例如学生在某一阶段,发生群体性的对学校规定不满之后,校方应尽快寻找自身所欠缺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在微博平台上及时发布相关消息,给出学生合理公正的解决态度和对策。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向,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才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融洽。
3.将课堂教学与微博教学相融合。
只有课堂上把信息技术的微博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网络课堂教育作用。课堂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微博这一信息工具,它们之间的融合能有效加强信息化课堂教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不断提高二者融合的程度,扩大融合的范围,加深融合的深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者融合之后,我们应该根据教育各项目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构建于微博之上的新型教育教学平台,形成课堂教学新方法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规划教育设计,它是一种新型的、合适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最终的目标。类似于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模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不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都表现出极大差异性。并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发育、兴趣爱好等都大不相同。
这将导致对于统一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将不同。对于教师而言,应努力摆脱单一的黑板加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通过微博平台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微博反馈的信息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课堂反馈和课后调查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在微博上发起实时投票,搜集学生关于本课的有关信息资料。
这种直观的数据信息可以使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了解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模式[4]。微博同课堂的默契结合,一方面使其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新态度,并将微博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大大提高其教育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微博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使得教学效果大大增强,并促进教育体系的快速建立,也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三、结语
关键词:公共物品;困境;出路
一、雾霾治理的困境
(一)参与主体的缺失。雾霾的治理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考虑的是整个中国的形象以及人民的福利问题。无论是举办大的国际活动还是外国使者来华以及旅游,干净的空气以及优美的环境都是大国地位的凸显。此外,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受到污染,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会引发百姓对政党领导者的不满,就会集会抗议,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人民的诉求,以经济发展为主,环境治理为辅。对于企业来讲,在生产的同时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对于个人而言,呼吸新鲜的空气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关系到生存的问题。所以,雾霾的治理与现存的一切都有关系,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现实的问题就是雾霾的治理似乎只是政府的责任,企业与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足,作用有限。
参与主体的缺失是当前治理的困境之一。企业与居民参与意愿明显不足。尽管自雾霾频发以来,公民的环保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人们也开始实时监督企业的排放情况,对企业废气的超标排放进行举报。然而,居民却忽略了自身所能做的,相比于做公共交通,人们更愿意开私家小车,由此往往造成道路拥堵,更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人们的消费欲望依然很强,超出自己的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也是如此,尽管明晰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对于利润的追求超过了应有的责任心,在生产中不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排放过量的废弃物,导致了雾霾的产生。显然,当前的雾霾治理,尽管政府在积极的行动,但缺乏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
(二)主体利益的矛盾。在雾霾治理的过程中,主体间往往会产生利益的矛盾。是经济发展还是要环境美丽,是效益优先还是公平优先,这都需要考虑和探索。无论是治理的目标还是从参与主体治理的角度而言,都涉及到选择的问题。从雾霾治理的目标而言,雾霾的治理无疑要涉及到经济发展的转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大国来说,雾霾的治理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诸如山西这样的煤炭大省,过去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煤炭资源的销售,一旦要加强雾霾的治理,短时间内经济发展必然会急剧下滑。此外,还会影响到百姓的失业问题。第二产业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旦停产,极易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三)法律法规的缺失。现在是法治社会,健全的法律对社会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困境的就是关于雾霾治理方面的法律有很多欠缺。就现有的体系而言,关于雾霾的治理,立法体系主要有《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地方性的法规发条。国家整体层面上的立法几乎没有,有的即使涉及到治理环境,也仅受限于会议文件中,实际运用的情况较少。法律的失位造成了监管的失位,监管的失位助长了企业的投机主义,企业排污受到处罚较小,代价较低,往往造成企业的逆选择,企业道德缺失,进而雾霾的治理受阻。
(四)运动式治理。对于雾霾的治理,目前我国呈现出的治理方式几乎是“运动式”的治理。所谓的运动式的治理就是短期的治理,并非从根源的治理,只是在相应的大型国际会议期间紧急采取措施来治理雾霾。比如车辆限行、关停重污染企业、停产等。短期内,非常有效,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一旦会议结束,又恢复以往的状况。所以,这种治理雾霾的方式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未从雾霾的根源来治理,且对于区域联合治理雾霾只是进行有限的联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想要从根本上或者更长时间内去治理,就需要各区域的联合治理,采取更现实更有效的治霾方式。
二、雾霾治理的出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雾霾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的不合理。因此,今后的发展必须转变中国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减少重工业的比例,优先发展新能源技术,提高原有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采用低碳发展技术,走出一条污染小、产量高、效益好的发展道路。当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做到逐步降低污染,降低能耗。要时刻记住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效益固然重要,生活的环境也重要。当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重拳治理雾霾,经济必然会陷入攻坚期,但会倒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的转型升级,长期来看。是非常有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
(二)地方政府间要联合治理。雾霾的扩散性与渗透性决定了单一的地方政府治理是无效的,只有各区域联合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协调地区间的利益是进行政府合作的关键。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天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河北地区依靠重工业发展较慢,且雾霾严重。因此要想治理京津地区的空气,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控制河北省的污染废气排放。然而对于河北省而言,关停这些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十分不利,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进行利益的协商。大气治理各主体都有责任,不妨参考国际碳排放治理的思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京津地区给河北省提供发展资金去购买减少废气排放的权利。同样的,这个思路可以扩展到其他区域。总之,单一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从资金的角度还是治理的效果而言,力量都是微弱的。只有各方联合治理,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才能有效的进行雾霾的防治。
(三)各主体要积极主动的参与。雾霾的治理离不开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参与。对于政府来讲,为民谋利是其应有的责任,而拦路虎是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当前,虽然国家一再强调不以“gdp”论政府政绩,但是当前的省份经济排名还是欲强调政绩的。对于此,可以强调“绿色gdp”,以及领导在其任期上的终身责任制。评判机制的不合理导致了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对于企业而言,一是企业自身要有明确的环境责任意识;二是社会要建立起一定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银行贷款要优先对绿色信贷项目,政府审批也要侧重于生态类的,公民要主动的监督。企业作为废气污染的直接源头,只有其积极的参与,才能真正的减少雾霾。对于居民而言,要充分的表达其对环保利益的诉求,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监督中,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合理消费,为雾霾的治理做出一份贡献。
(四)完善相关的法制,健全相关的机构。发达国家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健全相关的法制。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法律的制度规范与相关的监管部门。在法律制度方面,仅仅强调污染环境是违法这一点远远不够,要进行治理方面的立法,如区域要联合整治;污染的处罚力度要增加;污染企业应有相应的环保设备等。在监管部门方面,要提高环保部门的职能地位与独立性,不受限于地方政府;要建立区域联合治理机构,统一调配,进行地方协商,利益调节;要进行相关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监督机制,防治权利的寻租活动。
摘要:民间收养问题日益凸显,孤残儿童作为社会上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面临了诸多困境,如何从法律制度上更好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分析孤残儿童的定义与现状入手,然后再通过对立法现状分析研究发现立法上的不足,对孤残儿童的法律保护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孤残儿童;法律保护;儿童福利;立法现状;完善建议
“袁厉害”案件将孤残儿童民间收养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孤残儿童作为最需要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法律应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我国并没有针对儿童保护颁布专门的法律,许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民间收养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只有完善法律制度,为孤残儿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民间收养才能走出困境。
一、孤残儿童的界定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条规定:“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少于18岁。”在我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另外,《宪法》、《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规范中,十八周岁都作为划分完全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准,如《宪法》第34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律上所指的儿童是指未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孤残主要是指的孤儿和残疾两个方面。从国家统计孤儿数的要求来看,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综上结合《残疾人保障法》第2条关于残疾人的定义,笔者认为孤残儿童这一概念可分广义与狭义,广义上的孤残儿童指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父母或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存在问题难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即孤残儿童只需满足孤儿与残疾中任意一个条件。狭义的孤残儿童则是指同时满足孤儿与残疾两个条件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本文中所的孤残儿童概念是广义的。
二、我国孤残儿童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一)法律保护机制薄弱
1、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我国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主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参与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发布的宣言、公约等法律文件,如《儿童权利公约》;二是全国人大及常委通关的相关法律,如《收养法》等;三是国务院及其各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策规定,如《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四是地方性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策规定;五是国际与国内各种非政府组织制定的规定与声明等。[1]不难看出,我国关于儿童保护的法律层次较多,但是严格地说,至今我国没有关于儿童福利的基本法,缺乏完善的相关福利政策,现有的孤残儿童权益保护的法规不成体系,散见于各个法律之中。[2]这些法律难以统一,其分散性导致法律规定出现重叠、冲突与缺失等问题。同时有关孤残儿童的大部分的规定,都是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发布出来,层次较低,司法性、权威性不足。尽管在2011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受民政部委托起草《儿童福利条例》(建议稿),但是,这个条例只是列入民政部的规章制定规划,并没有进入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或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层级不够。[3]而从现实状况可以看出,散见的各个法律规范与政策文件的保护规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我国的孤残儿童缺少专门的法律保护。
2、现行法律适应性不强。现今不仅法律缺失,出台的法律规章也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情况要求,存在着执行难的问题。收养能够让儿童重新融入家庭生活,是孤残儿童的重要出路之一。因此笔者就以《收养法》为例,简要的分析一下我国关于孤残儿童收养方面法律规定的不足。第一,法律条文规定不够细致,比如《收养法》第4条第3款规定与第5条第3款规定中提到的“特殊困难”,法条里并未进行解释说明,我们不能确定其具体所指。第二,我国现行法律只规定了收养程序,但是收养后的监督没有制度可循。第三,我国《收养法》对收养人的资格限制过于严苛死板,例如《收养法》第8条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第9条规定当没有配偶的男性想要收养女性,必须与被收养儿童相差四十周岁以上,这样的严苛规定减少了适格收养人的数量,许多收养人因为不符合严苛的条件而选择民间收养或者是放弃收养,这样实际上更不利于孤残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以上分析的问题并不只存在于《收养法》之中,现行的许多条款都存在着,规定过于原则,法律条文模糊与空白的问题。不能适用的法律相当于一纸空文,立法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够适应现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才是立法的意义所在。
(二)法律实施的监督体制不完善
我国在孤残儿童保护上存在缺失,不仅仅体现在法律法规的缺失,还体现在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
1、民政内部监督机制缺乏。《收养法》第15条规定收养需到民政部办理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7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11条规定登记机关在规定时间内对收养申请人的资格与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才能依法办理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时成立。从上述条文中可以得知我国收养关系成立的审查机关和审批机关都是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儿童福利院系被收养儿童的监护人、送养人,而福利院是隶属于民政部门的事业单位,并由其指导,两者有直接行政关系。[4]综上所述,收养过程中,民政部门显然系自己送养、自己审查,这严重违背相互制约的法制原则。监督机制缺乏,必然造成权利的滥用,在实践中,也曾发生过民政部门办理“人情登记”的事件。更有违法犯罪分子与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进行贩卖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
2、政策执行后续监督缺乏。政策执行之后,缺乏后续监督,儿童后续利益得不到保护。如儿童被收养后,对于收养的家庭是否对儿童进行了良好的照顾,儿童对新的环境是否适应都缺少回访关注,导致被收养儿童受到虐待等案件时有的发生,甚至存在收养后转卖的情况。另外分散孤儿的补助金直接下发到监护人账户之中,而民政部门对监护人是否真实的履行了监护义务,补助金是否用于抚养孤残儿童没有完备的监督体制。这就导致一些监护人拿着政府的补助金,却不履行监护义务,资金用不到孤残儿童的身上,监护儿童沦为了某些人获利的途径。
三、孤残儿童法律保护相关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1、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的保护儿童的权益,我国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各国相继出台《儿童福利保护法》,甚至一些国家的法律已经相对完善,而我国却在这方面无所发展。从国际形势来看,出台关于儿童保护的特别法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将儿童保护的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提升到司法层面,提高孤残儿童法律保护的权威性。《儿童福利保护法》作为一部特别法,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该法可以使孤残儿童福利的内容、责任主体、资金渠道、财政划拨比例与执行标准、管理和监督体制等事项进一步明确,这势必对行政效率提高、管理的集中化、资源的节约起到推动作用。[5]此外,原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将法律条文中过于原则、模糊性的规定作出适当的解释,把握好宏观与微观,让有关部门在适用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评判标准,避免过度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儿童的权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对一些过度苛刻的要求进行放宽,拓宽孤残儿童得到帮助的途径,防止苛刻的法律条件阻碍儿童获得救助。我们需要从政策向司法转变,通过对基本的法律进行完善,保障孤残儿童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2、发展性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作为应当特别关注的对象,孤残儿童面临的不仅是生存问题,还有发展问题。他们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如果只重视他们基本生存的保护,而忽视了孤残儿童未来发展的需求,这不符合保护的初衷。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对孤残儿童的学费予以减免,提供相关的教育补助、设立专门的助学基金;在医疗保障上为其提供更多的便利,构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在法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实行倾斜保护。我国对于孤残儿童的保护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其的保护应该从基本生活慢慢的扩展到推动个体发展上来。[6]
(三)改革创新体制
1、法规支持,创新我国家庭寄养模式。通过借鉴英美两国的家庭寄养模式经验,我国已经对家庭寄养模式做出相关规定,2014年12月1日我国出台了《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有些地区已开始试行。但是我国的家庭寄养模式仍旧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更多的法律进行规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家庭寄养做出进一步的规范。首先要完善家庭家养评估体系,通过测评,了解孩子对其的寄养家庭的真实看法,更加清晰把握每个寄养家庭的情况。其次重视寄养中断问题,做好承接工作,避免对儿童的再次伤害。第一,法规中增加寄养家庭的违约成本,让寄养家庭能够更加重视孩子的寄养问题,在寄养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减少寄养中断情况的发生。第二,适当保留相关的福利政策,以此增强寄养家庭的稳定性。第三,补充完善家庭寄养向收养过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寄养转收养的情况下,放宽寄养家庭的法定收养条件,减小其经济压力。
2、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首先内部监督,如上文所提及,我国收养关系成立的审查机关和审批机关都是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中国收养中心、儿童福利院则隶属于民政部门的事业单位。如果要说内部监督,仅仅就只有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监督,内部没有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这严重违背了相互制约的法治原则。因此完善内部监督需要打破民政局在儿童收养过程中的垄断地位,设立单独的监督部门,对日常活动进行监管,纵向与横向监督同时进行,以此来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7]其次是社会监督,儿童补助资金由民政部门直接发放,但是民政部门对于资金的数额与走向并未向公众进行公示。此外,许多数据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并不符合信息公开原则。大量的信息不公开,社会公众无法进行监督,工作权威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有关部门应将更多的信息向社会发布,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用社会监督的力量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清正廉洁。最后要完善回访监督制度,虽然我国在这方面有相关规定,但是过于松散,力度薄弱,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作出的决定负责,关注决定的实施情况。有效的回访制度能够对孤残儿童进行追踪了解,更好的保护儿童的权益,这也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对错误的决定作出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孤残儿童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只有完善我国法律体制,为孤残儿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更好的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才能更好的建设以人为本、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当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与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上)[C].理论研究.2008.9
[2]孙莹.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6-10
[3]韩柳洁.孤残儿童救助如何走出困境[N].人民政协报/2013年/1月/21日/第B01版
[4]陈杰.涉外收养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5]仇雨临.我国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的评析与展望[J].社会保障研究.2007,(2)
[6]陈静.孤残儿童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2(2)
一、榜样教育的困境
当前中小学虽然依旧在倡导榜样教育, 但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有13%的学生宣称入学以来一直没有榜样, 有27%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对其榜样的选择没有影响。由此可见, 学校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 榜样教育面临困境。
(一) 榜样选择的困境。
榜样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集中体现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群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并因其所内涵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所外显的行为实践对他人具有示范和激励价值的个人或群体。[1]榜样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亲近性、感染性等特征, 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好人或好事。然而, 与建国初期相比, 今天鲜有影响全体公众的榜样形象, 道德榜样的影响力日渐式微。[2]
1.单一的榜样选择机制与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的矛盾。
榜样是时代精神的载体, 体现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主流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文化从“一枝独秀”渐渐演化为“百花齐放”。而中小学生这一成长中的群体, 在先进的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视野日趋开阔, 思想观念日益开放。这时, 层次单一、形象刻板的“主流榜样”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中小学生多层次的榜样诉求。
2.完美的榜样形象难以亲近和模仿。
榜样诞生于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 其事迹和精神品质能获得广泛认同并适于人们模仿, 就在于榜样的亲近性。然而, 纵观我国为青少年提供的榜样, 却显示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榜样人物过于神化, 难以亲近;二是有些榜样的事迹离学生的生活太远, 激励作用有限;三是这些榜样都置自身安危于不顾, 英勇无畏的同时反映出我国对于生命教育的忽视。
榜样人物的亲近性和现实性是学生可学性的前提, 一味强调“高、大、全”的榜样形象只会降低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完美的榜样形象还会带来另一个弊端:在群众和媒体开始质疑这些榜样的时候, 教育者苦心经营的榜样形象轰然倒塌。近年来网络上掀起热议的榜样, 如赖宁、雷锋、黄继光等, 其事迹甚至人物本身的真实性皆遭到外界质疑。这是榜样的悲哀, 也是榜样教育的悲哀。
3.偶像崇拜的兴起与榜样学习的衰微形成鲜明对比。
“偶像崇拜是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和行为。”[3]它反映了偶像是个体主动寻找的、个人所偏好的人物形象, 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由此可见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不同之处:偶像崇拜是自觉的、自发的、作用于个人的, 具有多层次、多领域的特性;榜样学习是普遍的、被动的、作用于群体的,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并且往往层次单一, 结构刻板。因此, 偶像崇拜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力远甚于榜样学习。以至于在中小学生的日常交流中, 只闻“偶像”不闻“榜样”。甚至, 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辨别偶像与榜样的差别, 主流的榜样步入尴尬的境地。
偶像的形象并不一定是正面的、健康的。中小学生中往往存在盲目崇拜偶像的问题, 其中那些低俗的、负面的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谓“文化毒药”。而能起到正面典型作用的榜样教育又由于其自身的种种局限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二) 榜样教育方式的困境。
1.单一的知识灌输, 缺乏实践。
在教学方式上, 现今的榜样教育基本只是单一的知识灌输, 缺乏实践。说教式的教育在形式上显得苍白无力, 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反复发动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缺乏实践使榜样教育的内涵无法内化成学生内心的道德认知, 从而无法实现榜样教育的最大功能。
2.流于表面模仿, 忽视榜样精神内涵。
真正的榜样学习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模仿, 更重要的是对内在品质的学习。然而事实却是学校只关注榜样的外部行为, 没有充分挖掘榜样事迹的内涵, 没有引导学生探索那些隐藏在外部行为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人性闪光, 导致学生对榜样的学习只流于表面模仿, 缺少反思。“雷锋没户口, 三月来四月走”就是对此情形的最佳写照。学生去户外捡捡垃圾, 写几篇老生常谈的作文, 做一期主题黑板报……这些表面工作很难对学业紧张的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遗憾的是, 这正是现在大多数学校在做的工作。
(三)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前, 大众传媒以不同的形式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小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成长, 每天接收大量的来自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 也影响着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1.负面信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作为成长中的群体, 其是非观念和分辨真假的能力尚未完全, 社会上的种种信息以未经筛选的姿态进入青少年的视野, 其中不乏暴力、色情、低俗的内容。特别是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社会对抗等形式, 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些负面信息的数量、能量都不可小视, 与之相比, 榜样教育的宣传显得力度不足。长此以往, 难免淡化了榜样教育的正面功能, 削弱了榜样教育的效能。
2.惨痛的社会事实引发淡薄的道德观念。
近年来,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惨痛的事例, 如南京彭宇案、鱼贩王培军案及最近沸沸扬扬的胡伊萱案, 这些案例都在宣扬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好人没好报”。这势必要用更大的正能量的榜样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教化, 挽救社会道德。
二、榜样教育的出路探微
(一) 重建榜样人物选择机制。
1.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榜样结构。
榜样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榜样具有时代精神。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每一种文化所引领的价值观都有其拥趸。榜样教育应从中择取先进的价值观, 从不同文化的角度选择不同风格的榜样人物, 提升个性, 甚至引领潮流, 消除人们对于榜样人物模式化的印象。就如同小说家在塑造人物时要使人物特色鲜明, 才能丰满其血肉, 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又是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要具备世界的眼光。为了培养青少年开阔的视野, 榜样就不能局限在某一领域。多领域的榜样分布为青少年的榜样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如果能善加利用, 则会影响其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
2.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小榜样”。
榜样必须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在这里, “特别完美”和“特别高尚”都没有意义。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榜样能做到的, 其实我也能做到”, 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动力。在调查中, 对于“你最能接受哪一种人成为你的榜样”一题, 选择“身边的朋友或长辈”的人超过半数, 占据57%, 其次才是“名人”, 占据31%。可见, 学生对于身边的普通人的认同感最高。因此, 榜样教育除了在全国、全省范围内选择榜样人物之外, 还应当在小范围内提拔榜样, 如班级榜样、学校榜样、社区榜样等。
3.偶像崇拜与榜样激励相结合。
主流榜样的衰落与偶像的兴起, 并不仅仅是榜样教育的挑战, 也是榜样教育的机遇。青少年的追星现象给予榜样教育重大的启迪:一是将偶像人物榜样化:如今演艺圈中的偶像, 不乏德艺双馨的典范。学校可以选择既能迎合学生品味, 又能体现高尚情操的偶像人物或偶像事迹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如此因势利导, 借助学生对偶像的热爱, 达到榜样教育目标, 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将榜样人物偶像化:鉴于偶像对青少年产生的巨大影响, 榜样教育可以适当借鉴偶像的培育与宣传机制。在注重榜样内涵的同时, 注意培养榜样的人格魅力, 先用风格和个性吸引学生的眼球, 再用精神和内涵吸引学生的心灵。
(二) 创新榜样教育方式方法, 注重实践。
1.将榜样教育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当今榜样教育的一大弊病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忽视学生的实践。针对这一点, 学校可以将榜样教育与现今广泛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设计与榜样教育相关的主题, 让学生亲身实践。如“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XX榜样实践之旅”等。在研究性学习中, 可以选择一位榜样作为研究对象, 学生成立课题组深入研究榜样的时代背景、典型事迹和所遭受的重重困难等。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都以显性课程为主, 忽视隐性课程的挖掘。然而, 与显性课程相比, 隐性课程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优点。“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蔽课程, 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4]榜样教育的隐性课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性隐性课程, 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 在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中隐藏榜样教育的内涵。二是物质性隐性课程, 在学校中布置榜样人物的雕塑, 在公告栏、黑板报上呈现榜样事迹等。三是心理性隐性课程, 即为人师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行为和心态要能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三) 发扬社会的正能量。
1.媒体报道加强教育意义。
近年来, 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出现了种种不良风气。如低俗之风、有偿新闻等问题, 甚至有的媒体为博人眼球而危言耸听, 人为地“抹黑”社会。这对青少年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媒体人必须加强道德素质修养, 正确树立道德观、人生观、金钱观, 真正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 在报道正面典型时多加褒扬, 在报道负面事例时予以批判, 发挥其教育意义。
2.重视榜样的利益实现。
榜样人物也是人, 是人就有正常的利益需求, 这种需求既有精神上的需求, 又有物质上的需求。媒体和政府应正视榜样的利益实现, 这一方面满足榜样人物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他人起到了激励作用。只有“好人有好报”, 才能发挥社会正能量。
(四) 榜样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同时进行。
当前榜样教育往往以“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为正面的、先进的典型, 其实是一种谬误。学校在加强榜样教育的同时, 必须同时进行生命教育。青少年助人的前提, 必须能保证自身安全。青少年不仅要珍视其他的生命, 更要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还需要安全教育的保障, 从胡伊萱案和彭宇案可以看出, 帮助他人既要讲究善心, 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学校要教导青少年具有保护自身安全的警戒心和技能, 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摘要: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一直备受重视。我国社会一直在大力倡导榜样教育, 但由于榜样教育中存在榜样选择机制不健全、榜样教育方式单一及社会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削弱。本文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重建榜样选择机制, 创新榜样教育方式方法, 发挥社会正能量, 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建议, 期待能为今后的榜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榜样教育,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杨婷.榜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05) .
[2]余维武.价值多元社会榜样教育的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10) .
[3]何小忠.偶像亚文化与青少年榜样教育[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59.
一、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
21世纪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1世纪议程》旨在从整体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等教育,以《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为地理教育的中心目标。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的地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据初步调查可知,不少学校仍然把素质教育搞成了升学教育,只重视升学考试的学科教学,而忽视地理学科的教学,随意把地理课转让给所谓的“主科”的复习或练习。甚至有的班主任鼓动学生放弃地理的学习,因而学生对地理课无兴趣,上课不专心,在地理课上记英语单词或做其他科的作业,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地理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虽然高考又恢复了地理学科,但只是并入了文科的综合考试,分值占的比重低,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
目前,在职业教育中,学生无升学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学习,对基础课和公共课无热情和兴趣,地理教学的地位更是低下,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我们不仅感到了地理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危机感,而且也感到了一种责任感。
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急需或有发展潜力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可操作性人才,是为市场量身订做的。21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较快的新世纪,培养学生及时改变就业观 掌握一枝之长 尽快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是我们职业教育者应尽的职责。因此,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地理教学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出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教育虽然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期,但是延续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在短期内是不会消除的,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短期内仍在发生作用,随着地理学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中被取消到几年后在高考中加入综合科目考试,这门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到目前为止地理教育仍旧在受到极大的冲击,普通中学的地理课尚有高考综合科目的维持,而无任何支撑点的职业教育中的地理教学正面临灭顶之灾。地理课被无端的削弱甚至取消,地理教学设备、资料被束之高阁,地理教师由一线教师退居二线甚至转行,极大的挫伤了地理工作者的积极性。而爱国主义、国情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地位被削弱,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理解国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对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二、地理教学的出路
笔者认为,衡量一门学科的重要性,主要看它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讲就是看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建设、日常生活的相关程度如何。职业教育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它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地理学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在于极大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然而现实中地理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却陷入将要“下岗”的困境,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地理工作者,我认为要想使地理教学走出困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多、增强,那么地理学就不可避免的要增加许多新的内容,使得我们必须在职业教育中对地理学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理学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山川河流、交通网络、资源分布、天气气候等的水平上,形成了出门旅游找地图,了解资源靠地质的陈旧观念。而却忽略了人类所面临的大气污染、生态失调、土地退化、稀有物种濒临灭绝、人口高速膨胀等环境问题的地理性;忽视了流通业、金融业、财贸及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走俏是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融入到了世界经济这个大市场,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来了解世界经济现状、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忽视了遥感、卫星通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及其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必须提高全民的认识,广泛宣传地理教学对职业教育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争取社会支持。
(二)重视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
学校的地理教育寓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1、地理教育能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地理教学中通过国情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学校地理教育具有进行国情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丰富的国情教育内涵。加强国情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祖国。使学生既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利之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既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又产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了解,坚定学生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校地理教育能充分利用所学内容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并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地理教学能加强学生的国际意识,深化全球观念。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都注意把本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本国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通
过对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概况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树立参加世界经济交流和竞争的国际意识。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比较,使学生认识我国虽是世界大国,但目前仍然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初步树立献身祖国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3、地理教学能通过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教育,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人地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以及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当代学校地理教育中尤为重要。80年代以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用“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观点教育学生,使我们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与环境相协调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手段,去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而贻害子孙后代。通过学校地理教育,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对于提高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其作用无疑是深远的。
(三)加强乡土地理教学,突出地理学在发展本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形式而言,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一所或几所职业教育学校,因此,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很强,要面向市场办学,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而通过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使得同学们深刻的了解家乡,深切的热爱家乡,全面认识家乡地理环境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或劣势。出主意、想办法,使有利的地理环境对家乡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不利的地理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家乡经济的影响。
(四)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加强地理学与专业之间的联系。
不同专业,我们的地理教学的内容也可以有所不同。例如:旅游专业就要增加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网络及当地特色产品等相关内容,在其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时,尽其所能的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发展经济:采选矿专业,就要增加本地区资源分布与环境教育的内容,使同学了解本地区资源分布状况和资源质量,在其将来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五)加强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反映地理教师队伍和地理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板图技能等要素。目前,在地理教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地理教师不应自暴自弃,而应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地理教学投入深厚情感,精心敬业,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创意思维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推荐阅读:
浅析我国职业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06-23
基础教育的困惑和出路11-07
困境中的农村教育07-13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6-15
教育与职业-投稿须知06-02
职业教育学练习与复习10-13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09-27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