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精选8篇)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1

1 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应用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法则, 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之下, 边际成本随着分工专业化的程度而降低;拓展信息化是指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 改变交易范围, 观察到的成本变化, 或者是改变成本观察的交易范围变化。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 要通过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反应出信息化的1+1>2这一“倍增器”的本质特征。

2 数字矿山的简要介绍

数字矿山又称为智慧矿山, 它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它以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的信息的准确整理和采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的操控、可视化的发展、规范化的集成、网络化的传输为主要的工作目标。 (1) 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是针对人工服务所提出的。 (2) 自动化的操作。 (3) 可视化的展现。 (4) 规范化集成。

3 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的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矿井数据自动采集和更新系统

矿山数据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变化和多源异构, 因而, 必须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 建立起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固有信息的采集, 可以针对矿井测量、地质勘探所产生的基础数据, 如钻孔、水文、测量、地质等, 进行图纸矢量化的处理, 建立起信息化的地测管理系统3DGIS数字矿山系统支持下列几种基础数据的采集: (1) 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 手动采集数据生成三维图形。 (2) 根据地测数据库, 自动生成三维图形。 (3) 自动识别CAD图纸, 生成三维图形。

3.2 煤炭企业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发展方面, 要注重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比例, 力求保证企业在数字建设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企业单元技术投入应该向着集成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在技术投入方面, 应该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单元技术方面, 向着全局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 尤其是关注信息集成与整合方面的投入, 应该由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入, 转向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重点综合。

参考文献

[1]樊建平.煤炭经济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005.10.

试论如何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 篇2

【关键词】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45-01

1. 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行业的不断发展,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逐渐成为衡量矿山领域行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决定矿上行业生产整体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许多矿山企业还没有明确着手信息化的建设。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矿山行业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技术水平方面的落后,我国矿业在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生产效益不高。同时,我国矿业在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发达国家。这使得在矿业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总之,从目前我国矿山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矿山行业与国外矿山行业相比,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提升和改善。我国矿山行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良好发展。

2.目前我国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从国内矿山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矿山行业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较为落后。虽然,我国许多矿山企业,如首钢矿业、宝钢梅山矿业、河北钢铁矿业,近年来逐渐提高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矿山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勘察、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矿山行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落后了将近15年左右。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较低,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矿产资源,而且所带来的收益普遍不高。因此,我国矿山行业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要把信息资源作为矿山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统筹开发和利用,完善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体制,从而实现矿山行业的信息化高效建设。

3. 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矿山行业内部信息化管理体制

完善矿山行业内部信息化管理体制,对于加强矿山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矿山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提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加大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理念的宣传,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矿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调整工作,以适应信息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此外,内部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完善体制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根据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3.2 实行“分散管理、集中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实行“分散管理、集中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对于加强矿山的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矿山企业的分布形势散而广,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化特征。为了更好的促进管理,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势互补,进而优化矿山企业的资源配置,我国要实行“分散管理、集中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了一体化管理和集中管控。采用这种管理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各个区域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实现集团统一的战略和协调工作,完善矿山企业决策数据分析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矿山企业数据的集成化、透明化以及高效化。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矿山行业的管理方法,避免了管理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矿山企业运营的安全性。

3.3 实现矿山行业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矿山行业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是矿山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矿上企业生产过程中,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工作的优化,加强了采购各环节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采购量、库存量等,切实而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内部信息系统的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的实现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同时,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也要加强信息化应用,从而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优化,提高矿山业务执行力,使矿山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趋于标准化。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有通过信息化的利用,实现绩效监控的动态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历史信息数据对企业各级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和监控,并配套相关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报表体系,从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了计划提报的合理性、准确性,有效地防止了重复提报、多报以及漏报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随着我国矿山领域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加快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使矿山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创新和跨越式发展,使矿山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矿山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依据信息化系统中业务流程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现有业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努力完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艳会; 信息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硅谷;2011年14期;

[2] 丛方杰;刘正;张进强;;ERP在金属矿山企业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2011年08期;

[3] 林崇德;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典型案例[A];创新·融合·发展——创新型煤炭企业发展与信息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军; 以知识促发展 以员工素养保安全——煤炭企业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程炜;探索信息化与煤炭工业现代化的融合之路[N];中国电子报; 2008年;

[6] 万清生; 赵庆福; 李庆军; 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篇3

小岭硫铁矿以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与矿区和谐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以依法办矿和安全生产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条件,以绿色生态助推矿山发展的理念为引导,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在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和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新中远小岭硫铁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建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的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采区回采率分别为81.1%、82.4%、和82.5%,在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硫铁矿开采中处于先进水平。

新中远公司以高效、低碳、循环利用硫资源为思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零排放、再利用为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将低品位的硫铁矿石经过选矿浮选成为高品位的硫精砂,再把高品位的硫精砂进行焙烧生产硫酸,然后用生产出的硫酸生产高浓度的磷铵。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用于余热发电及磷铵浓缩烘干使用,硫酸渣用于生产铁精砂,磷铵生产产生的大量固体发物磷石膏计划用于制砖。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既节约了原料成本,又变废为宝,达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针对尾矿中含有少量易回收的Fe3O4,矿山建立了二级尾砂泵站,安装两台二级泵(一开一备),并配备安装回收尾矿中的磁性铁系统。即将原来尾砂输送由一级泵站的串联泵,改为先由以及泵单台输送至二级泵站,尾砂再经过一组Φ1024弱磁场湿式永磁磁选机选铁后,得到铁精矿产品,磁选后的尾矿再由二级泵输送到尾矿库。该系统生产经济效益估算,(为保守起见)生产原矿按60t/h,原矿含Fe3O4含量按0.5%,铁精矿品位按62%,铁回收率按70%计算,全年作业时间按330天计算,全年可从尾矿中回收铁精砂约2000余吨,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节能减排

矿山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3R原则,变:“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线性经济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经济,基本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1、生产余热利用

在硫精矿制酸过程中,由于硫精矿在焙烧的自然温度高达800℃-1000℃,产生大量的余热蒸汽,为利用好这些余热,公司投入3000万元筹建一套6000Kwh余热发电装臵,每天可发电10万度左右,可以供给全部生产线用电量80%以上。同时,把预热发电后的低压蒸汽再输送到磷铵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不用一吨煤炭。

2、改进选矿工艺,节约用电量

矿山设计的磨选工艺为两次磨矿,经过生产实践,在保证硫精矿品位达到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取消了硫粗精矿的二段磨矿,不仅避免了硫矿物过磨泥化,提高了选矿回收率,而且还节约了用电量。二段磨矿的球磨机功率为400Kw,功率因数按75%,每小时节约用电至少300度,全年作业时间按330天计算,每年可节约用电量10万度。

3、废水循环利用

矿山和厂区建立污水和循环水处理装臵,处理后的污水和循环水返回到生产线闭路循环利用。

选矿时,精矿中脱出的水就地返回使用,尾矿经浓缩后溢出流水就地进入循环水系统,浓密机底流尾矿扬送到专用大型尾矿库库存,经过沉淀后的清水经尾矿库溢流井进入到尾矿回水泵房回水池,并加石灰水进行中和,使尾矿回水PH值达到7,再由尾矿库专用回水泵扬送到选矿厂山头高位水池,再由山头高位水池直流至各用水点,供选矿全部生产环节循环使用。为加大尾矿库回水能力,尾矿库回水泵并由2台增加到4台(N=75Kw),以满足尾矿回水量增大的需要,杜绝尾矿废水外排,实现选矿废水零排放。

井下酸性水进入选厂内的酸性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采选生产用水系统循环使用。

三、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新中远小岭硫铁矿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不断完善和落实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

矿山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以治理矿区环境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改善环境质量,致力于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积极推广清洁工艺和无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逐步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和资源配备,持续改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矿山采区的主要环保措施有:

1、公司生产产生的尾气严格经过吸收处理后排放,经环保部门实测,包括尾气、粉尘、噪声在内的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2、矿山在建设和营运期做好水土保持和厂区绿化工作,绿化面积为10多万m2,占矿区可绿化面积的84%以上。

3、在回水泵站外设一尾矿泵站事故池,用于存放事故尾砂。在尾矿坝下游设一座事故池,容纳事故尾矿管道冲洗之后的放空水。同时在尾矿库坝坡上覆盖0.25m的土,并在尾矿库坝坡顶及坝坡上种植植物。

小岭硫铁矿从矿山的设计、建设到生产,直至闭坑,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山开采时避免对生态环境、主要地貌景观造成破坏。从正式生产之日起,就要开始考虑矿山闭坑以后的复垦问题,并预留专项资金,用于矿山闭坑之后的土地复垦。

由于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对可能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目前矿山开采还没出现地表塌陷。矿区以林地为主,矿山坚持“边开采、边复垦”,对开采活动破坏的土地及时进行复垦,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系统的马尾松等树木复垦林地面积达4300m2,对破坏的农用地复垦为耕地面积达570m2。

四、企业文化与社区和谐

企业信息化建设价值 篇4

1.实现信息有效的流通: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推荐:九思OA软件)

2.实现资源和知识共享: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内部资源,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

3.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公文流转的自动化,避免了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的被处理。

4.实现有效管理:有效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现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

5.职责分明: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推托、扯皮等现象。

6.降低成本: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节约纸张、节约电话费、传真费用等,减少了差错率,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7.浏览器使用方式,无须安装专用程序,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使办公不再受地域的影响,可以通过网络连接随时随地办公。

8.信息集中管理、支持企业内部用户信息共享。

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实务探析 篇5

一、矿山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是矿山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保障。矿山企业应当监理、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只有确保矿山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 才能够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步伐。

2、重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重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企业充分适应现代化的经营环境, 实现组织变革, 改进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对于矿山企业而言, 影响业务流程重组的因素较多, 例如竞争、技术、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矿山企业只有通过组织结构、决策人员、集成员工、评价管理体系等的相互作用, 才能较好地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在重组业务流程时, 必须考虑企业内部能力、技术因素、竞争者行动、顾客需求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

3、引进Intranet管理信息化平台。

Intranet是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管理的基础设施, 是企业内部的Internet。Intranet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Intranet能够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等对信息共享有着较高要求的管理环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Intranet能够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途径, 改进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Intranet具有标准性、开放性、分布式、可扩展性等优点, 突破了面向事物处理的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 将决策事务与办公事务有机地整合起来, 有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共享。引入Intranet管理信息化平台, 有利于矿山企业处理好点、线、面的各项工作。

二、基于Intranet的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

1、构建矿山企业Intranet。

对矿山企业而言, 构建Intrane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 构建Intranet包括四大部分:整体规划, 网络协议选择、网络结构规划以及设置软件。首先整体规划。充分分析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 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 进行企业Intranet建设规划, 例如需要发布哪些信息, 在Intranet上需要运行哪些业务, 是否和Internet连接等。在矿山企业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其次, 网络协议选择。TCP/IP是Intranet的网络协议, 没有监理网络的企业一般可以将Windows NT作为企业的网络操作系统。第三, 网络结构规划。根据企业的布局需求, 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例如混合结构、网状结构、环形结构、树形结构、星形结构、总线结构等。根据使用需求, 选择性价比高、兼容性好、可扩展、高效性、可靠性强的网络服务器。最后, 设置软件环境。应用系统、数据库、Intranet软件平台均是适合矿山企业应用的软件环境。在设置软件环境时, 矿山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软硬件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选择。

2、基于Intranet的矿山企业供应链管理。

矿上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重点是供应链管理信息化。Intranet可以为矿山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撑平台, 完善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 真正促进管理信息化。通常, 矿山企业供应链管理分为内部供应链管理和外部供应链管理两个方面。

内部供应链管理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与成本、生成等多个环节。引进Intranet后, Intranet成为了矿山企业MIS的核心, 矿山企业的信息共享、事务处理等均建立在Intranet平台之上。矿山企业利用Intranet平台, 集成企业内部的计划、决策、管理, 具体包括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库存管理等。企业从纵向一体化的管理逐步转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管理, 为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流程和新型组织结构提供了支撑平台, 使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矿山企业外部供应链建立在Extranet的基础上, Extranet是Intranet的扩展与延伸, 其将Intranet技术扩展应用到各个企业之间, 为各个企业的信息共享、互相协作提供了新途径。经过授权的用户或供销商可以访问企业的数据, 例如生成进度、销售情况、库存数据、财务报表等, 从而优化了企业的整体行为, 有利于矿上企业改进生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管理信息化是矿山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为了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矿山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基于Intranet的供应链等核心业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贺松, 陈建宏.矿山信息系统在Intranet上动态发布技术研究[J].有色矿山, 2001 (01) .[1]李贺松, 陈建宏.矿山信息系统在Intranet上动态发布技术研究[J].有色矿山, 2001 (01) .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矿山企业;企业安全生产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38

一、注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矿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准确的把握

(一)宣传教育要与时俱进。在矿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也需要从干部到职工全员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使其能发挥对企业职工进行政治引导的作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将党中央的精神深入贯彻到每个人的内心;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让每个员工都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激励基层最苦岗位的员工产生奋发精神;重视形式任务教育,让每个员工都能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能在形势的指引下树立明确的目标,且能以此为基础共谋企业发展大计,使每一个员工都具有主人翁精神,爱矿山如家,爱岗位如自己,从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足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对矿山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连接企业和员工的桥梁,而制度规范就是催化剂,严格的纪律和工作制度不但能约束员工行为,而且能确保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而要健全规章制度,首先要找准切入点,然后本着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设。有了制度保障,企业各项工作将能顺风顺水,经营目标的实现也有了制度基础。

(三)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温度。结合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通过多途径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帮助他们解决切实难题,一方面使企业党政工青妇职能得以发挥,另一方面也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家的归属感。

二、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安全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安全是矿山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思想政治工作中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应以安全生产为落脚点,可通过“干部上台讲,培训到现场”等形式来提升员工素养和现场管理水平,在营造安全生产分为的同时,也能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知识储备,将大大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企业也将步入良性循环。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矿山企业也应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人人“干净办事、干净做人”的企业氛围,同时还要时常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将廉政文化在矿山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得以渗透。

(二)以精神文明和谐单位为契机,搭建文化宣传平台。矿山企业的落脚点应放在改善民生上,所以,要城建精神文明和谐单位,应从强化政工干部的道德建设、信访民调、电镀检查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提升企业文明程度和职工文明。经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展开,除了说服教育外,最主要的還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注重政工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要求,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水准对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具体工作有:首先,政工干部作为特殊群体,要加强对政工干部的选拔培养,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其次,从强化政工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起到党的模范先锋作用。最后,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素养。具体可采用重点培养、全员培训、分类组织、分级实施、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政工干部的实践能力作为建设重点。总之,只有打造出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政工干部队伍,才能为矿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展开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当下,矿山建设企业作为跨行业、多元化生产经营,具有点多、面广和战线长的特点,这使矿山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给其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难题,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和改进来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矿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篇7

时间:2015-08-10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本文字数:8943字

内 容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如何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集成化;信息化;竞争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4

第二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2.1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5

2.2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6

第三章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8

3.1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8

3.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值的思索的问题„„ 1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17 4.1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7

4.2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为企业 赢得竞争优势„„18 4.3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19

总 结„„21

参考文献 „„2后记

„„2第一章

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时候,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我国“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和重要内容而备受国人重视。加入WTO旨在使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主流之中,缩短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入世”不仅在经济运作层面和体制制度层面对我国产生冲击,同时,企业建设和管理文化层面也同样受到影响。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采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基础工作抓起,主要有办公自动化的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服务等;只有做好这些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二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企业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它涉及到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科学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等等这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办公自动化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文件资料积累堆积如山,给文件保管、查询带来极大困难。传统的办公程序,从文件起草、传阅、审批、归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常常存在浪费纸张、文字不清、传阅不及时、文件去向不明等现象。而信息化下的办公自动化。只要一台电脑,将所有文件输入进去,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主题词和全文检索进行查询,这样做既安全又省时,又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业务管理科学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业务从调研、立项、签约、履约到后期的服务,都可以进行科学管理,例如快速准确计算各种存在大量内部运算关系的业务报表,随时掌握大量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业务市场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对租赁合同、工程项目合同等各种业务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检索查询程序生成各种报表,绘制各种统计图形,实现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和预测功能。

信息服务网络化

企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宣传自己的产品服务于客户,并与其他企业建立实时互动的信息交换,达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统一协调。

利用网站向客户提供详尽的企业产品信息和服务介绍,减少企业宣传成本;利用网站向客户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增加企业收入;利用网站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建立网站后还可以设置自己企业域名下的电子信箱,大大提高企业通讯效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极大降低经营成本。借助互联网,决策者得以迅速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新闻,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

商务活动电子化

商务活动电子化即电子商务,利用网络技术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储运商、银行、认证中心等团体和个人相互连接,进行各种商业交易活动。例如: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2.2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领导重视,引进人才

为更好适应发展,顺应大势所趋,企业应广纳贤才。作为信息网络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商务交流、巾场营销、贸易理论、相关法律与惯例等。重视自主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大部分设备落后、陈旧,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研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形成技术创新项目、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工作。加快从传统的技术开发方式向电子设计自动化方式过渡,变生产后的验证为生产前的验证,加快虚拟制造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商店的开设。

虚拟制造就是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测及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其结果是产品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应变能力强。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在网络上建立虚拟商店,这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收集、传播、反馈,连通干家万户企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消解了“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销售给谁”的问题。

总之,企业通过建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使管理、生产、销售融为一体,更加安全、准确和高效,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网络,企业的领导人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各分厂的经营全貌,运筹帷幄,并可迅速下达各种指示到各部门和分厂,提高了办公效率;通过建网,树立了企业形象,直接面对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潜在用户;通过上网,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各种弊端,提高厂竞争活力,促进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了与国际贸易接轨。

第三章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打下基础,九十年代中后期发展快速。目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跟国际的先进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下面就意识,需求,应用深度,技术实现,资金投入,应用效果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

1、意识方面

随着体制改革,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已经深切的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总的说来,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各个企业的重视程度相差却很大。

2、需求方面

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好。很多企业在创建之初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公司。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也少。譬如说,棉纺行业。企业效益好的,行业竞争激烈,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外向型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较为强列;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相对来说就不太强烈。

总的说来,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以及其实施效果。

3、应用深度方面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在基础应用方面的普及面比较广,但是在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具体说来,很多企业就某一方面的信息系统的,譬如说财务方面,库存方面等等,应用比较广。但是,基于企业的所有资源优化配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比较少。而且,据统计,这样的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效果不好,成功的例子很少。我想这跟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滞后有很大的联系。在谈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延的时候,我们已经强调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对于这种面向整个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指导是行不通的。

此外,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总的说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4、技术实现方面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实现方面有两个典型的特点。其一就是,研究较深,实现较浅。我国在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体系的建立上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深度。但是在将信息化技术转换成产品的程度较低。很多的科研成果被研究院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成效。其二就是,“信息孤岛”日渐突出。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共享,进行交流,数据出现了脱节何不一致。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孤岛。这一点势必成为企业全面走向信息化的一大障碍。

5、资金投入方面

企业在前期的信息化建设中一直把重心放在硬件的投资上。很多企业领导认为,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是用硬件一步一步堆砌起来的。他们愿意在硬件方面做出较大的投资,而在软件方面的投资很少。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应该这么说,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硬件和软件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软件占的地位更重。很多国家把软硬件的投入比例作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软件的投入比例越大,说明该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越高。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软件的投入比例判定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它确确实实的从某个角度透漏出了信息化的水平。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向了软件,硬件和网络产品并重的局面。甚至在有些企业里面,在资金投入方面,软件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硬件的投入。此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服务的投入也开始认可,尤其是系统软件的升级维护和定制开发。

6、应用效果方面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在应用效果方面,总的说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的企业在信心系统应用方面的热情高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忧的是各个企业在大型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很有限,与国际的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亟待提高。

3.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值的思索的问题

1、什么样的企业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与港务局的信息化班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讨论到这么一个问题“就中国而言,目前,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在讨论过程中,有的人认为只有大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没什么大的意义。这种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因为一个企业是否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取决于它的外部的竞争状况以及内部的效益状况。对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无疑可以让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大,竞争能力更雄厚。改革开发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新型公司,在中国的信息化潮流中走在了前头。这跟其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有很大关系。此外,一个企业的效益状况也决定了一个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物质条件。没有强大的物质条件作后盾,搞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信息化建设对那个企业而言,都是一笔很大的投资。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企业的效益很不好,职工的工资都不能满足。对于这样的企业,谈信息化建设是不切合实际的。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有很多企业的业务涉及到的文档,数据,图纸的数量极为庞大。如何存储这些文档,数据,图纸成为企业最头疼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迫切的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看了前面的论述后,可能有人就会问“那这些外部竞争不激烈,效益不好,业务数据量不大的企业是不是就不用进行信息化建设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任何东西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一定要等到外部竞争很激烈,效益很好,业务数据量很大的时候,那就迟了。我们对于这样的企业,并不是要求它们不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而是说它们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没有那么大。但是,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一步一步来的。我们从现在起,应该一点一点的开展,从点到面。否则,等到同行业的企业都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想取得明显的优势就很难了。

总的说来,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对于外部竞争环境不是很激烈,业务数据量不是很大,效益不太好的企业,应该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开展信息化建设。

2、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的相应调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作出那些相应的调整呢?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做的最大调整就是市场定位的改变。以前,对很多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是国内市场,而且面对的国际竞争也不激烈。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增强。而且,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从全球的市场出发。譬如说,在进行面向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时候,应该是基于全球的,而不是国内。此外,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最好能给与国际接轨。譬如说,在很多量化的值标,语言等方面,应该尽量的接近世界的潮流,或者是留下接口。

3、信息化和工业化

我国在十五规划中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这样一来,信息化已经被提到了跟工业化一样的高度。总的说来,信息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并能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差异。

(1)在解决问题上的差异:工业化主要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动力和机械问题,一方面是解决人的体力不能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解决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化主要解决的式信息的编码问题,一方面是解决人的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将人从繁重的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在发展动力上的差异:工业化的发展是以资本为第一推动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显现出“资本导向”的特征。信息化的发展是以技术为主要动力的,以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产业的进步,显现出“技术导向”的特征。

(3)在发展条件和手段上的差异:工业化的基础是农业化,信息化的基础是工业化。工业化主要靠竞争来实现,其观念是参与面越少越好。信息化的观念是参与面尽量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不能盲目的仿效西方的信息化进程。因为中国的信息化现状决定了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很多西方国家,譬如,美国,都是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期。但是,中国采取的政策不是等待工业化的完成,而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并重,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带动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如果固守旧的模式,等待工业化的完成,这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由于没有强大的工业化作后盾,需要我们谨慎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

4、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效益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很多人都喜欢用成本和效益这两个概念来衡量所接触的事情。于是乎,很多人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是多少,它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我个人认为,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考虑信息化建设是不科学的。首先,信息化的成本虽说能大概的估计,但是有许多的潜在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是无法衡量的。因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取得跟很多方面相关。想要定量的获取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效益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在这里,我想用港务局徐站长的那句话作为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效益的最好诠释-我们的员工离开了现有的信息系统,是无法开展工作的。简而言之,成本有限,效益无限(当然,这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

5、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人的因素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工程。大而言之,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也不是信息产业部的事情,它需要全中国的人民做出共同的努力;小而言之,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这个企业所有人的事情,上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下至企业的普通职工,都应该为信息化建设作努力。我个人认为,可以把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开发层,执行层。这三个层次的人都可以为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一是决策层,也就是企业的领导层。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强弱,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据了解,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到最后不了了之,跟领导的更新换代关系密切。那么,作为决策层的领导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首先是提高个人的素质,努力的增强信息化的意识。其次就是要大力扶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定期的进行成果检验。第二是开发层。譬如说,港务局的那一套信息化班子就算是开发层。这一层是决策层和执行层连接的枢纽。对于,开发层的人员来说,首先要做的是主动的与企业的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充分了解需求。其次是要主动的向领导汇报工作,做到上传下达,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这样的基础,开发工作才能开展的顺利。第三是执行层。也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作为系统的使用人员,应该主动的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向开发人员反映。有了这三层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才会越跨越大。

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4.1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1.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ES、Dss、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 性,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2.促进组织结构优化,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 ”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塔型结构。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4.2、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1.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ES、Dss、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 性,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4.3、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

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人才储备、资金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企业要及时转变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使之与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企业经营的集成化管理,从供应商、合作伙伴、生产过程到销售和客户关系的信息管理。因此,信息化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的改造,也对管理模式革命和挑战。可以采取:(1)找好信息化建设突破口,“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行业实际,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进行改造,时信息效益最大化。(2)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支出和配置信息化资金,不断提高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

2.加快信息化服务业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人力和物理的保障。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企业因应在大的环境下把握信息化的方向和策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因此要把培养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同时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持续教育 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队伍的建设。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在企业进入信息化阶段,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有的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赢取市场的竞争力,为长远的更好的发展打算。因此,企业信息化须结合实际环境,更加有效地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而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热火朝天开展着。虽然我们信息化建设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信息化的步伐走的有一些摇曳,但是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的解决上述的问题,中国的信息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的。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开始,到论文中期报告,直到论文完成,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关心和指导,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经验都让我获益非浅。

在此,再次向老师的直到表示忠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各位授课的老师的悉心教导,还有同学的建议和分享,使我得到了许多的锻炼和学习机会。

浅析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篇8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生产、采购、销售、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等,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随着近几年企业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逐渐的显现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际效益所在。如何在企业管理中顺利的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财务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二、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适合企业财务特点和管理需求的自动化操作平台,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够有效的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种财务工作。传统的财务人员进行日常工作中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记账、核算、报账等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缓解劳动压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财务知识学习、财务分析及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让财务工作变得更全面、更规范,有效的从中提取出有利于公司管理决策的有价值信息,为管理者和决策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二)对资金严格控制,保障资金合规使用

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金使用情况详细管理,通过系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流程化审批管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保障资金的合规使用,同时,避免传统模式中的繁琐审批工作,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其次,财务人员对于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材料、设备采购等采购计划,需要有详细的了解,能够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进行资金的使用,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安全事故。另外,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及时的对客户账目进行分析、了解,以便完善经营过程中双方之间的财务管理。

(三)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信息是最主要的竞争力要素,企业在经济环境中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就能够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财务信息化的实现主要是在企业信息化以及市场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传递和信息收集,建立强大的信息数据库,这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而是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提高财务部门信息处理水平,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财务管理,从某种层面来说,如果企业拥有足够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企业管理者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有效的分析企业的内部发展情况,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市场环境制定有效地管理措施。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认识

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这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系统建设,也不是通过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为最终目的,通过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高效率、高标准的财务管理中使得企业管理观念发生转变。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从全面的综合发展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摒弃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深刻认识到财务信息化能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让财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财务分析,并渗透至企业的前段业务的管理,让财务人员在这种环境下积极的应对企业财务中的各种问题,切实发挥财务信息化的实际效益。

(二)打造新型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如果要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财务人员的重要作用,企业能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第一,企业应该提高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视,培养财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传播,建立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良好范围,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加强下属部门之间的相互勾通、交流,明确业务流程,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建立现代化企业财务文化。第二,注重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培养,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通过进行短期培训与财务人员自主学习为基础,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制定考核机制,根据员工的业绩与知识层次等与薪资、奖励相联系,提高财务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财务人员在工作进行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财务动态发展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安全。另外,财务人还应该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和发展有一定的洞察力,严格监督各单位在自身的财务核算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提高单位上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际价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保障,使企业管理者所做的决策有理可依、有据可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系统,加强财务核算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成本费用核算标准,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平台,对下属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做好过程中的监督工作。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实现对下属企业上报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形成多维图表,更为直观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

(四)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融为一体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需要建立综合信息化共享平台,对于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也应该实现这一标准,更好的促进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共享和财务信息的传递。所以,有效地建立财务信息和企业信息的相互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好的为企业以及下属企业进行信息的借鉴和相互交流,通过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依次为依据,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决策需要。

(五)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体系

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应用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平台,由于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障,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安全预警程序,也可以依托于专业的软件公司进行有选择性的服务。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安全,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形成完善的业务考评制度,并做好各个工序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内部操作人员徇私舞弊等现象。另外,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好系统软件的防火墙设置,确保在应用软件的同时对安装和下载其他软件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对财务计算机设置专门的密码,禁止非专业人员进行电脑操作,将财务信息定期的备份,提高安全风险意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应该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目标,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在现代化市场环境发展中能够占领一席之地,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

参考文献:

[1]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21).

[2]李娟.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6(17).

上一篇:微博一句话正能量句子下一篇:保育老师期末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