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批判精神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鲁迅的批判精神(精选7篇)

论鲁迅的批判精神 篇1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 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 国人的劣根性。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 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 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有人说,鲁迅是反动 的,他丑化了中国人,在人格上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 自信。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 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 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 性。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 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 中向前发展.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 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 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但是,一个 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在课堂 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 地上的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 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 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他们看到自己的 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 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 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 尊心。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 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 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 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认为改变国民 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 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 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把对国民的 这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作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 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革命中.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 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 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 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在这“看”的 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了两类看客的形象.一、麻木的民众,戏剧的看客 鲁迅对于热衷于看示众的人们,历来深恶痛绝.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 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 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 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小说《示众》可以说是 幻灯片事件的文学版,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 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 面。作者怀着无比忧虑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恨,极力地 描写了这些看客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的病态,刻画了 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丑恶形象,揭示了中国民 众最大的劣根就在于喜欢充当戏剧的看客,暴露和批 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 性.在鲁迅的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示众的场面。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 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 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 是一场好戏,无情地充当了戏剧的看客。作者从贫苦 民众华老栓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角度,描写了麻木 的民众在黎明前簇拥着去看夏瑜被杀的场面:“一阵 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老栓也 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静了一会,似乎有点 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 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描写,写出了 现场看客之多以及看客们因神秘好奇而急欲想看的 情状。鲁迅用形象的比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观 赏时的丑态“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 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者”。这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活 画出了看客们的无聊、麻木和冷漠。小说《阿Q正传》 也从一个侧面描写了这类麻木的看客。阿Q为生计 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到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 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 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得出神,他的讲述 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作者在描写阿Q 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 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在这两篇小说中,鲁 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 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地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 次的悲剧。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 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在这悲剧中,鲁迅深刻地认识到,民众之所以会以旁 观者鉴赏的态度去观看革命者的被杀,是因为“辛亥 革命”严重地脱离了民众,造成了民众与革命者之间 的隔膜,由此提出了革命的成功需发动所有的民众这 一重大的理论,并向社会发出强烈的呼吁:救救民众.在《阿Q正传》的结尾,鲁迅反其道而行笔,把阿Q从 看客变成了示众者。阿Q站在囚车上,看着街道两边 喝彩的人们,刹那间,他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在 山脚吓,他遇见了一只饿狼,永远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 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这一 回他又见到那只狼的眼睛了,甚至是见到了比那只狼 的眼睛更可怕的眼睛了,这眼睛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 皮肉,而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了。作者通过对阿Q做 看客时惬意的心理和他被示众时众人看他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度,写出了看 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写麻木冷漠的戏剧的看 客外,还塑造了一群专门玩赏他人痛苦的看客形象.如小说《祝福》,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和凝重的笔墨,描 写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 的不仅只是封建礼教,还有鲁镇上和他同处一个阶级 的普通百姓。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再次来到 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引诱 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把她的眼泪变成了他们无味 的生活中的调料。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再新鲜,他们 又拿她头上的伤疤取乐,在祥林嫂对生活产生极大的 绝望时,他们又在她的面前提出了“地狱说”,最后使 她的身心完全崩溃。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无情地、残 酷地玩赏着祥林嫂的痛苦,以至于使她完全走向了死 亡的道路。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 隔膜是何等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岸 观火,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 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 页)。在《阿Q正传》中也有这种感情的表露,当阿Q 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他立刻又去欺负比他弱小的 小尼姑,去摸她的头皮和面颊,使得小尼姑陷入了非 常难堪的地步。对于阿Q的这场表演,一直有一群热 心的观众,那就是路边酒店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弱 者受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 彩、助威。阿Q为了满足这伙鉴赏家,“再用力的一 拧,才放手”。“‘哈哈哈!’,阿十分得意的笑。‘哈哈 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在这里,鲁迅不仅写 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看客愤怒,也写出了这无聊卑 劣的笑声里所隐含的我们民族的悲哀.《孔乙己》是鲁迅认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小说,他 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被吃的 悲剧。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封 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呼者也外,一无所 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 所迫,他偶尔也做些小偷小窃的事情,最终被打断了 腿,在生活中默默地死去。作者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 吃人的同时,还揭露了孔乙己在精神上的被吃。作品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 看孔乙己在众人取笑中的尴尬和痛苦,写出了人与人 之间的冷漠和无情。孔乙己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成 了酒店里众人取笑的材料,他们鉴赏孔乙己屈辱的伤疤,使得“孔乙己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他们讥讽他连半 个秀才也没捞到的悲哀,使“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 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他们嘲笑他腿被打断 的痛苦,使孔乙己感到万分的难堪,露出乞求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在众人鉴赏的目光里,“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 走去了”。看客们每一次的鉴赏,都会“引得众人都哄 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在这哄笑中,我 们看到了低级无聊和卑劣无耻,也看到了人生的苦难 和不幸。一面是毫无同情和怜悯的无聊的取乐,另一 面是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屈辱与痛苦。孔乙己就是这 样生活在众人取笑的屈辱和痛苦中,并渐渐地被这屈 辱和痛苦吞噬了。作者没有直接写孔乙己的悲哀,而 是以乐写哀,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的悲哀。对于这种缺 乏诚和爱的国民性弱点的针砭,在《明天》里也表现得 很突出。寡妇单四嫂子带着幼小的儿子宝儿生活,境 况十分困苦,却从来没有人诚心诚意地帮助过她。宝 儿病危了,从庸医何小仙到流氓蓝皮阿五,到不怀好 意的红鼻子老拱,以至到整个村里的人都想从她身上 乘机捞一把,都在袖手旁观地看着她即将失去儿子和 失去儿子后的痛苦。小说以《明天》为题,不仅写出了 单四嫂子这类穷苦人对未来的希望,同时更写出了鲁 迅对中国明天的希望:“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 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还要 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我之节烈观》)。这清 晰地表明了鲁迅写这类看客的主要目的.通过研读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现象的揭示,我们就 会深刻领会鲁迅的良苦用心:他是要通过揭露和批判 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我们民族衰败的病根,为 变革时期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我们不能把鲁 迅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丑化了中国人,丧失了民族的 自尊和自信,而应回到历史去重新审视鲁迅,对鲁迅 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对看客心态的揭 示和批判,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篇2

关键词:鲁迅;看客心理;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0-01

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性。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中向前发展。

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

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但是,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在课堂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他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认为改变国民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

“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把对国民的这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作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革命中。

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民众,戏剧的看客

鲁迅对于热衷于看示众的人们,历来深恶痛绝。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小说《示众》可以说是幻灯片事件的文学版,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面。作者怀着无比忧虑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恨,极力地描写了这些看客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的病态,刻画了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丑恶形象,揭示了中国民众最大的劣根就在于喜欢充当戏剧的看客,暴露和批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性。

在《阿Q正传》的结尾,鲁迅反其道而行笔,把阿Q从看客变成了示众者。阿Q站在囚车上,看着街道两边喝彩的人们,刹那间,他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在山脚下,他遇见了一只饿狼,永远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这一回他又见到那只狼的眼睛了,甚至是见到了比那只狼的眼睛更可怕的眼睛了,这眼睛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皮肉,而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了。作者通过对阿Q做看客时惬意的心理和他被示众时众人看他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度,写出了看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写麻木冷漠的戏剧的看客外,还塑造了一群专门玩赏他人痛苦的看客形象。

如小说《祝福》,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和凝重的笔墨,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不仅只是封建礼教,还有鲁镇上和他同处一个阶级的普通百姓。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引诱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把她的眼泪变成了他们无味的生活中的调料。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再新鲜,他们又拿她头上的伤疤取乐,在祥林嫂对生活产生极大的绝望时,他们又在她的面前提出了“地狱说”,最后使她的身心完全崩溃。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无情地、残酷地玩赏着祥林嫂的痛苦,以至于使她完全走向了死亡的道路。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是何等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岸观火,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 页)。在《阿Q正传》中也有这种感情的表露,当阿Q 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他立刻又去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尼姑,去摸她的头皮和面颊,使得小尼姑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地步。对于阿Q的这场表演,一直有一群热心的观众,那就是路边酒店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弱者受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彩、助威。阿Q为了满足这伙鉴赏家,“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哈哈哈!’,阿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在这里,鲁迅不仅写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看客愤怒,也写出了这无聊卑劣的笑声里所隐含的我们民族的悲哀。

通过研读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现象的揭示,我们就会深刻领会鲁迅的良苦用心:他是要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我们民族衰败的病根,为变革时期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我们不能把鲁迅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丑化了中国人,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而应回到历史去重新审视鲁迅,对鲁迅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和批判,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一、二卷.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3月 第一版

论鲁迅的批判精神 篇3

李小平

【内容提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但他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鲁迅毕生从事着对国民性批判的工作。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鲁迅的文学批判观念是以促进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尺度的,他旨在通过对愚弱国民灵魂的批判否定,重建新的理想的人性,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他将文学的审美超越意义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人的现实价值的实现结合了起来,强化了文学观念中的批判性、真实性、历史感和超越性。《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尖锐的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问题。作品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关键词】:阿Q正传

鲁迅

小说

批判性 正

文:

一、从《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看鲁迅小说的批判性:

《阿Q正传》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的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小说特别透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病苦”,以此“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二、《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鲁迅写《阿Q正传》的本意“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小说是把阿Q这样一个人物安置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历史的环境中,通过描写阿Q悲剧的一生来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就是说,小说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面貌,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着高度真实的描绘,深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可以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1)从小说反映的时代和环境来看,《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为背景的,未庄是辛亥革命的浪潮所波及的地方。

(2)从小说的各类人物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来看,阿Q原来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认为“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但是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终究要推动他倾向革命,特别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也发生恐慌时,他对革命更加“神往”了。从阿Q的向往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然而,阿Q对偶革命的认识却是十分幼稚和糊涂的,充满着农民式的私有思想和复仇情绪。当他鼓足勇气投奔革命时,却依然弄不清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去找了假洋鬼子。举人老爷害怕革命,把财产移到乡下来了;向来骄横的赵老太爷知道革命党进城的消息之后,一方面见阿Q“革命”了,便怯怯地迎着他低声叫“老Q”;另一方面与家洋鬼子串通一气,抢先向革命投机。未庄的人原先不知道什么革命,阿Q“革命”之后,未庄人都用惊惧和可怕的眼光看着他。(3)从这场革命的结果来看,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地主阶级篡夺了。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被当作抢犯抓了去,成了新政府的“惩一警百”的牺牲品。未庄人的精神状态仍旧是麻木和冷酷的。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没有启发他们的觉悟性和积极性,没有把农民自发的革命要求加以发扬和引导,相反地,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从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看的鲁迅小说的批判性:

《阿Q正传》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并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农民的精神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很难有光明的前景。阿Q是旧中国受压迫和剥削最深重的贫苦农民,是一个贫困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但作为奴隶,他无家无业,没有社会地位,任人污辱和欺凌。但他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受奴役的奴隶地位,却无忧无虑,达观自得。总是用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来掩饰实际生活中的惨重的失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与陶醉,这便是阿Q“精神胜利法”(即阿Q主义或者叫阿Q相)。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大,也最能自轻自贱;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生。但精神胜利法却不是阿Q的最根本特征,他的根本特征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他的所有的思想观念都不是从他的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自然欲求中升华出来的,代表他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思想观念,是在消极的适应外界环境、适应封建社会现实关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被动地接受现存的、社会上流行和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

阿Q性格是某种民族病态的集中显现。它深刻的阶级根源出自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其历史来源则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历史紧密相联,而农民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又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阿Q生活的社会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鲁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实为画出国民的灵魂,以拯救民族的命运。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这一艺术典型有广泛的代表性,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面镜子,同时又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鲁迅对阿Q的性格揭露意在于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四、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的反映了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尖锐的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问题。作品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一个江南农村------未庄,是一个极其贫苦落后的流浪雇农,也沾染了一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即鲁迅所说的“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借住在一个土谷祠里,靠着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连准确的姓氏都不可考,地主赵老太爷竟然不许他姓赵,并且给了他一记耳光。未庄的人平时谁也不注意阿Q,只在活儿忙的时候才记起他这个廉价劳动力来。人们对阿Q可以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上伤害。然而可悲的是,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却似乎并无真正的愁苦,倒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阿Q虽然贫困和不幸,但在他身上却束缚着一种可怕的精神枷锁,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即阿Q主义或者叫阿Q相)。

(1)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其特点是用从幻想中求得胜利、从精神上战胜对方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因此,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比如阿Q虽然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来解脱被人揪住辫子在墙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的难堪局面,虽然在赌赢的一堆洋钱被抢走之后用自打耳光而以为是打别人的耳光的“转败为胜”的办法来“战胜”对方,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实际上处处是一个失败者。尤其令人吃惊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发展到极致时,竟由“怒目而视”变成了“你还不配”,以丑骄人。

(2)爱面子、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他连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多也觉得“大失体统”。他很自尊,可头上偏偏有几个癞疮疤,因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最能自轻自贱,这两种对立的东西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着;当被别人扭住黄辫子,形势于自己很不利时,他可以大胆承认:“打虫子,好不好?我是虫子-------还不放么”?但不到十秒钟,阿Q又觉得仍是心满意足和得胜了:因为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而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这是何等荒唐的阿Q式的逻辑!

(3)阿Q还欺善怕恶,怕强欺弱。他遭到失败后往往不敢向真正的敌手作斗争,比如被赵太爷打了耳光,他不敢抗议,换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也不敢抗争。却转而向弱小者去报复。他的调笑小尼姑、与王胡以及小D的打架,都是他怕强欺弱的典型表现。

(4)此外,阿Q还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海的麻木、健忘。他的糊涂和麻木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一生,如画圆圈时的思想状态,以及游街时竟因没唱几句戏而“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等等,都是精神极端麻木的表现。阿Q还患有一种对于被压迫被损害的惊人的健忘症。他经常这样:在生活中受了侮辱,以“你算什么东西”等“妙”法“战胜”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番,“得胜”后,就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挨他一向瞧不起的“假洋鬼子”的打,是多么大的屈辱!但“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他慢慢的走,将到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这种惊人的健忘症,使得他老是处于被侮辱中而不自觉。至于他认为“女人是害人的东西”,对“男女之大防”非常严以及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则都是封建道德观念的遗毒的具体表现。

以上,就是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阿Q主义的一些主要因素。但是,在阿Q身上除了阿Q主义之外,还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着劳动者的对压迫者的仇恨心理和要求改变不幸命运的愿望,当辛亥革命的风暴掀起时,阿Q甚至被革命所吸引,接近和要求参加革命。尽管阿Q对革命的理解荒唐可笑,只是一种“阿Q式”的革命,但是,他对于改变不幸命运的愿望却是热烈而真诚的。因此,阿Q的阿Q性和革命要求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我们理解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思想性格时不能忽视的。

阿Q主义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病态,鲁迅对它的解剖意在批判整个旧的社会,小说的谴责对象广泛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几十年来,阿Q精神已经成为一切自欺欺人、因循守旧的腐朽思想的通用名词,人们常常用它来讽刺敌人和批判群众中的落后现象。今天,阿Q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个现象至今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能鞭策我们进一步向旧思想的残余影响进行坚决斗争。

五.《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看的鲁迅小说批判性: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宝库中的经典作品。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阿Q主义在当时虽有极大的普遍性,它表现在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身上时却又有其特殊性。这说明,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极其个性化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而不是抽象观念的化身。

(2)精彩的细节描写。关于阿Q肖像画即使突出的例证之一。又如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的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活化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3)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中不仅有头尾两部分的议论,而且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份。这些议论都具有批判与讽刺的特色,是突现主题和人物形象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小说的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所谓“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另如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一段的那些议论,不仅直接批判了阿Q的麻木、糊涂、健忘,而且抨击了中国固有的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及作品的中心思想。总之,作者那些诙谐而精辟的议论,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思想批判的色彩,显示了作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也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教养和突现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其次,作品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斯亦不足畏也矣”等等,不仅言简意核,富于表现力,并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特有的诙谐性与讽刺力,是古语活用的范例。第三,是小说的语言包含着幽默感,并且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浅闺”以及“田家乐”、“大团圆”和关于动用众多的人马、枪炮捉拿阿Q的那段描写等等。第四,是小说使用了不少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放倒头就睡”等,一讲出去人家就懂。最后,《阿Q正传》中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精练等特色,也同样是十分突出的。

总之,《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宝库中的经典作品。它还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成为了全世界进步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释: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26年起改由北京书局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

(2)《阿Q正传》选自《呐喊》,是鲁迅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1921年1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发表。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之批判质疑讲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上个星期的校会中,杜薇老师为大家解读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之理性思维,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浅。科学精神,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批判质疑的话题,我演讲的题目是《审慎批判,勇于质疑,做一名冷静的思考者》。

批判质疑,具体来说,就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对此,我有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会告诉父母还是隐瞒不说?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刚刚上映的电影,豆瓣评分很低,影评褒贬不一,票房扶摇直上,同桌劝你别看,你到底看或不看?课堂上老师讲这个是固定搭配,那个排除法显然选C,实验现象以课本为准,计算过程参照标准答案,你全都甘心接受、笃信不疑?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在一个被信息泛滥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是不假思索、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呢?

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和我们背道而驰的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我们需要依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审慎批判,勇于质疑,做一名冷静的思考者,擦亮双眼去看清世界!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好答案”;不再迷信权威,敢于合理质疑;摒弃固执己见,学会兼容并蓄……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课堂上如百家争鸣般充满了理性的争议,闪烁着思维的火花;课堂外如青梅煮酒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管目前看上去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随着批判质疑思维逐渐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渗透,这样的课堂也许并不遥远。西中的培养理念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思考、推理、判断、评价和表达。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探索批判质疑思维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落地,显得尤为迫切与难得。

呼唤批判质疑思维,就意味着告别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知识也会代际更新,但思维方式会超越具体的知识而存在并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而言,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不会落伍。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批判质疑思维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动力。中华民族从不缺乏质疑者。上溯三千年前,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吹响了质疑君权神授的号角;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令社会开启民智;鲁迅先生的文字篇篇和着血和泪,尤其晚年的杂文无不似匕首如刀抢,刺向那个腐朽的年代;袁隆平冲破“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理论束缚,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

放眼世界,科学巨匠的锐意创新,使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叫板“大陆固定论”,才有“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质疑物种不灭论,才有进化论的诞生;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突破经典力学定律,才有相对论的创立。

纵观科学史上做出伟大发现的科学家,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大都是在20、3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年轻时的他们也许知识不多,经验也不丰富,但是他们的新思想层出不穷。而创新能力的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打破常规或者避免陷入前人的思维定势。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就总体而言,对批判与质疑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家长的眼里,“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送孩子上学,家长的第一句话,便是“乖乖听老师的话”;在高考面前,分数才是硬道理,标准答案扼杀了奇思妙想,应试教育抑制了创新思维。中国学生在灌输中学习,在“填鸭”中认知,在仰视中观察,在盲从中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也许有一定的知识,但那是有“标准答案”的;他们也许会独立的思考,但那是在“划定范围”内的。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在南京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缺乏批判质疑思维。而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辨别和应对“失实表述”的能力,任何简单粗暴、煽风点火、歪曲误导的表述都是值得怀疑的。

但是,批判不等于叛逆,而是谨慎反思和超越创造;质疑不等于全盘否定,而是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一些“伪愤青”以质疑一切的眼光猛烈抨击当下,在网上大放厥词,混淆事实,颠倒黑白;一些“脑残粉”丧失理智,认知失调,全盘接受,极端崇拜而导致精神世界的混乱。没有经过分析研究就开始批判,连基本常识都不具备就乱提建议,没有独立思考就人云亦云,没有实事求是的调查取证就草率决断,这样的批判质疑就变成了无理取闹和不负责任。批判和质疑也要讲规则,不能把批判、质疑变异为谩骂、口水战,借题发挥或借机发泄。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如何培养批判质疑思维呢?我的建议是: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要知道如何实践应用;2)多问“why”;突破死记硬背,理解“为什么是这样”;3)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一个想法,无论你目前如何认为;4)多和别人交流讨论,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有过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希望同学们也能在日常的`学习中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熟悉的习题能否一题多解,对于标准的实验现象能否发现异常之处,对于不确切的结论能否用实验或数据加以论证,对于不靠谱的传闻加以辨别,使流言止于智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坚持真理的勇气做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帆,以批判质疑的思维做桨,扬帆起航直达成功的彼岸!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新世纪的雷锋精神

新世纪的雷锋精神 小时侯,雷锋叔叔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那首《学习雷锋的好榜样》的儿歌,伴随了我的童年。如今,清脆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不入了21世纪,可能雷锋的精神仍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深…[阅读]

弘扬“五四”精神,为国旗增添光彩

弘扬“五四”精神,为国旗增添光彩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谨代表校党会、校工会、全体同学祝全体教职工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希望同学们铭记: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全世界…[阅读]

学习贯彻十六大次精神 深入推进学校教改

学习贯彻十六大次精神深入推进学校教改 朱东平12月21日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也是我国…[阅读]

服务精神 薪火相传

服务精神薪火相传 高一0班夏隽轩 岭南初夏,热情似火,在这如火的五月,我校一年一度的爱心嘉年华活动在5月13日隆重举行。这次爱心嘉年华主题为“爱心兔U”充分体现了爱心嘉年华的主旨:让爱心…[阅读]

秉承复旦精神 胸怀家国天下

学年第 二 学期第 10 周国旗下讲话 主题: 秉承复旦精神 胸怀家国天下 主持 : 程宸 演讲者:王安雅 曾至柔 , 张隽老师 国歌领唱: 姜蘅高 鞠潍宇 宋可可 邹清扬 李好 王梓轩 吴彦辰 李行…[阅读]

上一篇:积淀人文底蕴,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解读第一讲  下一篇:没有了

刘知几批判精神之成因探析 篇5

在唐代,史学领域先后出现了一批光彩夺目的史学名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史部之作共817部,13264卷,其数量占隋前图书(凡3 127部,36 708卷)的三分之一.对这些史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已经是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刘知几能独当此任,其博学多能固然重要,但博学多能之士并非只有刘知几一人,关键是他具有批判精神.

作 者:孙小泉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刊 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9(5) 分类号:B0 关键词: 

论鲁迅的批判精神 篇6

【关键词】鲁迅 涓生 启蒙者

鲁迅的小说往往高度专注于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寻人,对于知识分子的描写,他更是积极地探寻一条摆脱文化病症的途径,致力于民族新型文化性格的塑造。作于1925年10月的《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它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最后却以悲剧告终的故事,对爱情和个人奋斗问题提出了触目惊心的探询,同时,通过对涓生这一形象的刻画鲁迅也完成了对“五四”时期“启蒙者”形象的塑造。在这个人物身上,鲁迅肯定了启蒙者的怀疑反叛精神、对理想执著的性格和严于自我解剖的品质,同时也表现出在“彷徨”时期,鲁迅对知识分子启蒙作用与力量的质疑、反思,甚至是对启蒙者的批判。

涓生出现在子君面前时,无疑是一个先知先觉的“启蒙者”的形象。还是在会馆的时候,“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在涓生眼中,子君是“稚气”的,“未脱尽旧思想”的,涓生也在对子君进行思想观念的说服与引导的同时,获得了莫大的满足与成就感。

吉兆胡同的小南屋,涓生与子君建立了自己的“家”开始了同居生活,婚后的子君成天煮饭养阿随,喂油鸡,显得十分忙碌,他们连交流思想感情的时间也没有了,生活的庸俗与琐碎取代了爱的浪漫与激情,涓生在失望之余,企图再一次对子君进行启蒙:“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表现了一个启蒙者对心中理想的执著。面对失业的严重打击,涓生也没有完全丧失奋斗求生的勇气,没有忘却“翅子的扇动”,到处写信,求职,译书,写小品,力图“开一条新的路”,而且总结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当得知子君被黑暗的社会吞噬,走进了那“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时,涓生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与悲哀之中,当终于悟到子君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无爱的子君只能走向死亡时,涓生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灵魂剖析,认定自己是“一个卑怯者”,显示了一个启蒙者自我暴露、自我反省的痛楚与勇气。尽管背负沉重的苦痛和深刻的忏悔,但还是“要向着新的生路迈进第一步去”,这坚实的一步,终于使涓生完成了对自我悔恨和悲哀的超越,完成了启蒙形象所承担的使命。

作为“涓生的手记”的《伤逝》,通篇充满了涓生的“自省”、追悔和悲哀,这样的叙述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他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浓度,混淆了他和子君的孰是孰非,使读者将同情的天秤向着涓生倾斜。然而,一个遮盖不了的事实是:假如涓生不是以“启蒙者”的姿态打动了子君,子君的悲剧也就无从谈起,正是涓生这个“启蒙者”将受他启蒙的子君送上了绝路。启蒙者自身的缺陷和因这种缺陷所导致的人生悲剧,在《伤逝》中是十分明显的——鲁迅显然不想让涓生因为忏悔的真诚而放弃对他的拷问、反思和批判。走出涓生忏悔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涓生身上表现出来了启蒙者普遍存在的思想性格缺陷:

一、性格上的卑怯与软弱

涓生在婚前,生活在寂寞和空虚之中,当子君闯进了他的生活,他的心才变得充实一些,“骤然生动起来”,每天有了一些期待。在涓生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子君觉醒了,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不顾家庭亲人的反对,不在意旁人的鄙夷与讪笑,勇敢而坚决地与涓生从相爱到同居。为了筹备这个自己的小家,她又不顾涓生的拦阻,执意卖掉自己的金戒指和金耳环。相比之下,涓生这个导师却要懦弱得多,“仗着她逃出着寂静和空虚”,应该说子君是涓生在空虚寂寞的人生中藉此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对会馆中那鲇鱼须的老东西和涂着雪花膏的小东西的窥视和鄙夷,子君是“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但涓生在别人的反对和阻挠面前,有时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在和黑暗社会的最初交锋里,他就不如子君那样勇敢、无畏和坚强。

所以当子君勇敢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都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之时,涓生觉得灵魂震动了,“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之所以狂喜,一是因为子君的名言是对他启蒙演说的回应,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一个公务员的涓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力与怯懦是需要用启蒙的成就感来掩盖的;二是因为从子君的宣言中他看到了一个“大无畏”的子君,一个生活在瑟缩与空虚的涓生是需要一个勇敢坚强的现代女性来拯救的;三是这句话让涓生对自己启蒙者的身份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以为凭借一已之力就可以拯救广大中国女性。从涓生的狂喜中我们不难看出启蒙者的天真幼稚。

启蒙者往往对人的思想意识的进步抱有太高的期望,而性格上的卑怯、软弱又会把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在涓生的眼中,子君被抽象成一个“大无畏”的革命的她,而对于子君来说,这种抽象虚构注定了她日后的命运。当他们的同居生活开始,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子君在涓生面前一天一天地舒展开来,子君的日常与琐碎离涓生的想象与期待越来越远,子君脸上的凄苦更不能为涓生提供新的力量,在子君身上看不到他所希望依赖的力量,涓生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子君乃至于想到离开。

二、思想认识上的优越感

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涓生并不比子君更清醒、更能适应环境,写信求职译书并未改变他失业的困境,但是他却能凭借“思想的先进”而自认为具有一种强大的正义感和正确性,带着一种俯视的视角看待子君,把无爱的婚姻和生存的压力归咎于子君,在涓生看来,子君是日益的浅薄与落后了,已经失掉了勇气了,是子君将婚姻生活变得日益平庸了,因此,他看子君常常是贬损的,“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而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使他有了更多的优越感,“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

如果说这种思想上的优越感和俯视的视角,使涓生轻易地就认定子君“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所以草率地得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的结论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涓生一厢情愿地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甚或认为子君从此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就让我们对一个耽于幻想、盲目虚构他人的启蒙者感到可卑与可笑了。

三、行动上的无力与对现实的逃避

遍观涓生与子君的相处,最让涓生感到幸福和轻松的是同居前在会馆里交谈的日子和同居后的头三个星期“沉默的相视,接着放怀而亲密的交谈”的时光,其余的记忆似乎都是不快的。在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大胆示爱后,涓生“曾经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决定向子君求爱,然而当时的慌张让他在情急之下,终于“一条腿跪了下去”,事后这让涓生“很愧恧”。原来,涓生是很害怕行动的,停留在思想和言语层面的交流,他往往能保持心理的优势和成就感,而一旦有所行动和承担行动所导致的后果时,他是无力的,即便是他后来已决定离开子君,他依然很犹疑,甚至寄希望于子君主动离开。

所以,同居前涓生能以自己启蒙者的力量引领子君出走,而同居后“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的指引在现实面前就显得那么苍白,因为他根本无力给子君指出前行的路径,在两人的生活与感情出现危机时,他也无力找到走出困境的希望。害怕看到子君将“忙吃饭、饲油鸡作为一种爱的一种生活化的承担和实践”,害怕看到子君竭力挽救他们的感情,他唯一的选择就是逃避。

涓生最具行动力的举动是勇敢地对子君说:“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样行动的后果依然是他无力承担的,子君最终回到了宗法社会那个大牢笼,含恨离开了人世间,于是他长久地生活在悔恨与悲哀中。

至此,鲁迅完成了对启蒙者的反思与批判。作为一个启蒙者,涓生身上并不缺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理想的追求,缺少的是对社会现实深刻的认识和坚韧的战斗精神,通过这个人物鲁迅指出了启蒙者的不成熟和理性精神的缺失,这样的启蒙者只会给被启蒙者和自己带来悲剧。

论批判的终结 篇7

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倍受青睐。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滥觞。在 20 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一 . 把“批判”写在旗帜上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众多理论家组成的一个思想流派,不同思想家的理论观点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激烈的批判精神使他们在社会批判理论的旗帜下聚拢在一起。

社会批判理论对现存社会进行的激烈批判涵盖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令以往一切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都难以望其项背。具体地说,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致力于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这种理论要求在总体上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泉源。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运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现成结论去度量现代资本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结合在一起,再到最终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方法为止,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尽管远非彻底但却非常全面的批判。

早在法兰克福学派奠基时期,霍克海姆在题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社会批判理论的纲领性宣言中,就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以坚决的批判,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姆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而批判的时代所需要的是批判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致力于建立的理论就是适应批判的时代要求的批判理论。

在霍克海姆看来,传统理论是产生于现存社会制度并把现存社会制度作为自然的、永恒的东西接受下来的理论,它以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为宗旨。它在对历史事件加以解释时,以为与操纵物理自然过程相似,都要求积累一大批知识,甚至是一套经过整理的假说提供的知识。由于积累知识的需要,理论的概念总会被绝对化,变成了具体化的意识形态范畴,而理论的批判功能却因此与它绝缘了。传统理论的理论活动特点“不管是象在历史学和其他具体的描述性学科里那样,问题在于综合大量资料并获得普遍规律,学者特有的主动性 ( 即理论活动 ) 都是接受、改造实际知识,使它合理化。” [1] 因而传统理论对于现存的社会制度有着修补功能, 善于发现现存社会枝叶上的不和谐因素并提出修改方案。而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却被作为先定的合理形式,并且被作为检验和排斥任何新产生的不谐和因素的标准。

霍克海姆认为,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独立于现存社会制度之外,把现存社会制度理解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中破坏一切既定的、事实的东西,证实它们的不真实性,从而加以否定。他说:“批判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2] ,它不在于揭示某些社会弊病,并提出救世良方, 而是把一切弊病看作现存社会结构的组织方式必然造成的,它拒绝承认现存社会结构中具有任何有用的、适宜的和富有价值的因素。批判理论从具体的、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去认识他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所遭受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意识形态危机,寻找个人解放的道路。批判理论拒斥对社会历史作抽象的、逻辑的探讨,要求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进程,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主体 - 客体统一的和运动着的总体。

因此,批判理论超越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立场和政治实践,它除了对废除社会不公正感兴趣之外,再无其它要求。也就是说,批判理论是从属于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的,是这个斗争的产物和一部分,它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对这个社会展开批判的。

二 . 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霍克海姆认为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批判理论怀疑既定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先决条件。

霍克海姆说,尽管批判理论“产生于社会结构,但它的目的却不是帮助这个社会结构的任一要素更好地运行;不管从它的主观意图还是从其客观意义来说,都是如此。相反,当较好的、有用的、恰当的、生产性的和有价值的范畴被人们在现存社会秩序中加以理解时,它怀疑它们,并拒绝承认它们是我们对之无能为力的非科学的先决条件。” [3] 因为,“在采取了批判态度的人看来, 现存社会整体的两面性是一个有意识的对立。他们认为现存经济形式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文化都既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又是人类目前能够并且已经给自己提供的组织的产物。因此,他们认同于这个整体,并认为它就是意志和理性。这个整体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同时,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可以与非人的自然过程、可以与纯粹的自然作用相比拟,因为由战争和压迫支撑着的文化形式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自觉的意志的创造物。这个世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而是资本的世界。” [4]

批判理论之所以认同现存世界的整体,其目的正在于否定这个整体。因为这个整体无非是由劳动分工和阶级划分构成的社会结构,无非是由个人活动之间的盲目作用决定的,一旦批判理论使个人活动从盲目性之中摆脱出来,纳入有计划的范畴,就能够实现对这个社会结构整体的否定。

其次,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不同。

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在一种“确定的框架”中活动,他与既有社会是统一的。批判理论则不同,它是一种不接受既定框架的思想。批判理论的主体“‘作为’科学家,学术专家把社会现实及其产物看作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但他的目的则在于“试图消除个人目的性、主动性、合理性与那些社会建立于其上的劳动过程关系之间的对立”,“期待一种新型的劳动组织”,把知觉给予的客观实在“认作是原则上应该由人类控制的产物、或至少在将来会实际上由人类控制的产物”。 [5] 因此,“批判思想既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功能,也不是个人的总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体是处在与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因而是处在与社会整体和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中的特定个人。这种主体与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自我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数学点;他的活动构成了当前社会。” [6]

再次,批判理论的唯一功能就是变革社会。

霍克海姆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于阶级利益而不受这种利益所局限。持批判态度的人“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只是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表达,而且还是促进变革的力量。” [7] 批判理论不准备系统阐述某个阶级的感情和观念, 它是与那些要求替无产阶级代言的理论不同的。同样,批判理论与一切资产阶级学说也是不可调和的,因为,它“不会为既存的现实服务,而只能吐露那个现实的秘密。不管在任何特定环节上可能发现的荒谬和错误有多么不可辩驳,不管那种可能表明是复仇行为的错误有多么多,批判理论事业的总趋向是不接受所谓人类健全理智的制裁。” [8] 批判理论并不寄希望于财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合作方式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而是谋求社会性质的变革

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对于持批判态度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斗争”,通过他的斗争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由于批判理论具有超越于阶级利益和超越于现实社会的性质,所以,它彻底变革社会的功能是具有充分保障的。

第四,批判理论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存社会的非正义和追求未来社会的合理状态。

霍克海姆说:“批判理论追求的目标─ - 社会的合理状态, 是由现存的苦难强加给它的。” [9] 现存的苦难是批判理论的动力和源泉, 因为现存的苦难能够促使人们要求建立起一个合理社会的趋向,而不至于使思想成为偶然地认识到自己的东西。同样,正是现存的苦难把追求未来合理状态的努力放置在对现在的批判之中。在批判理论看来,对现在的批判本身就是把当代社会转化为一种正义社会的活动。对于批判理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形成了永远与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动态统一,它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限于对具体的历史状况的表达,而且旨在促进社会变革。所以,批判理论是一种超越现在的现实,它关于消除社会分裂和非理性状态的见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其批判中不断地得到更新。

第五,批判理论以自我再生的总体为根据。

霍克海姆认为,在传统理论那里,主体与客体是分离开来的,客观事件是不依赖于理论的,客观事件的必然性所意味着的是对观察者的独立性。因而传统理论深深地陷入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伟大历史变革主体的自我意识,无法成为作为一种真正现实力量的理论观念。批判理论作为最先进的理论,是与社会形式向未来社会形式转变的过程一致的。它的概念和理论结构处在与历史发展相平行的发展中,批判理论自身的内容也不断受到“根本怀疑”,批判理论家不断地重新开始。它在构造社会发展图景时,在构造具有历史性的存在判断时,让整个理论结构不断适应全新情况。批判理论家在对消除社会不公正的关心中也不断否定着自己的理论。因此,批判理论的行动原则就是:思想活动的内在本性使它面向历史的变化,面向人们之间公正关系的建立。

在法兰克福学派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霍克海姆对批判理论作出的上述规定得到了证实。马尔库塞、弗洛姆,甚至哈贝马斯都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方面表现非凡的人物。他们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指责,对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的怀疑都体现了不屈的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远非是积极的,因为它把现实的社会存在与现实的人割裂开来,把批判的主体限制在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少数科学家、学术专家之列,试图超越一切阶级,用所谓“正义”与“非正义”来取代革命阶级的价值评判,所以,它走上了绝对怀疑论的道路。它不仅怀疑现实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对自身的存在也产生怀疑。在这种绝对怀疑的前提下,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也必然会在“不断超越”的要求中化为乌有。

三 . 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其哲学基础的。

早在 1941 年,马尔库塞在其《理性与革命》这部专门探讨黑格尔主义的著作中就以其特有的理论敏觉嗅到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试图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否定的”哲学基础。 1947 年,霍克海姆与阿多尔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出版,标志着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 否定的辩证法已初具体系的雏型。 1966 年,阿多尔诺发表了《否定的辩证法》这部专门著作,从而使否定的辩证法理论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在《理性与革命》中,马尔库塞极力去发现“批判的黑格尔”,他不仅在早期黑格尔那里发现了作为政治学范畴的国家整体和作为伦理范畴的文化整体的否定内涵,而且,通过对黑格尔逻辑体系的考察,把握客体、主体、实在、因果性等一系列范畴所标示的否定统一体;通过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考察,揭示制度化了的交换关系整体、法律制度整体对个体的否定,并进一步超越这种否定,从未来的意义上理解被黑格尔规定为普鲁士现实的“在共同利益之中统一起来的自由个体的联合”。马尔库塞甚至干脆把黑格尔哲学称作“否定的哲学”。

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分篇考察中,马尔库塞继续探求可供社会批判理论汲取的质料。马尔库塞认为,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必然证明其自身的世界被分成了对立的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人在其中受制于他的劳动,以至于劳动限定了他的整个存在;另一个领域是一部分人占有和拥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由于这种拥有和占有而使其成为主人。” [10] 由于这两个领域的存在,自我意识就只能从其“对立”的意识中获得自由。因为,作为客体的整体束缚了我的自由,致使自由是走出思维的领域,进入自我意识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世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实持积极的“否定态度”。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积极的“否定态度”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所正在身体力行的。

“否定的辩证法”这个词是由阿多尔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社会批判理论彻底反传统的标志。就如阿多尔诺在其《序言》的第一句话中所指出的:“否定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

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马尔库塞在《理性与革命》中也已极力证明“否定性”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阿多尔诺认为仅仅去发掘辩证法的否定内涵还不够,必须在“辩证法”之前冠以“否定的”这一定语,才能更彻底地突出辩证法的否定特征,才能表明社会批判理论的绝对否定性。因为,在社会批判理论这里,否定就意味着批判、革命。既然他们从不准备在现实社会中发现物质革命的主体,去完成物质的行动,而仅仅期望通过自己的理论批判去实现社会变革,那么在他们理论的旗帜上写上“否定的”一词,也许能起到惊世骇俗的作用。

阿多尔诺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因此,辩证法只能是否定的。阿多尔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正是从这一点开始了它的思维进程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任务就是去“探求思想和事物的不相称性,在事物之中体验这种不相称性。”否定的“辩证法不必害怕被指责为不管事物的对抗性是否被平息都坚持客观的、对抗的固定观念。在未平息的总体中,任何个别的事物都是不平静的。”因为,“辩证法倾向于不同一的东西。” [11]

阿多尔诺所理解的辩证法只有一个原则,即绝对的否定,他说:“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亡之时都是否定的”。不过,阿多尔诺一再声明,这种绝对否定的辩证法决不进行抽象的否定,而是进行现实的否定,即坚持不懈地否定它不愿意认可的现存事物,即使否定之否定也不会意味着肯定,他说:“否定之否定并不会使否定走向它的反面,而是证明这种否定是不充分的否定。” [12] 如果认为否定之否定能够走向肯定和同一性的话,那只能是一种一开始就从肯定性出发的唯心主义幻想。

“否定的辩证法”是“社会批判”的哲学表述。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尔诺表明了一种思想倾向,即对一切现实的和有可能成

为现实的东西的作出绝对的否定。当然,对于社会批判理论来说,一切现实的存在无非是传统的凝结,对现实的批判也就意味着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因为,在他们眼中,现实存在着一切,无论是观念形态还是物质形态的东西,都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人类的未来必须以现实的一切彻底毁灭的前提下。这无疑是一种激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对社会革命一词的误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延续,不仅人的现实存在必须不断地从传统的存在中汲取其精华,而且,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设计也需要以传统的存在为前提。所以,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否定都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环节,社会的进步正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而社会批判理论则把否定看成是绝对的东西,认为现实和未来之间是绝对对立的,所以它用以取代现实的所谓未来,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

注 :

[1] [2] [3] [4] [5] [6] [7] [8] [9] 霍克海姆 : 《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 第 189 页 , 第 235 页 , 第 198 页 , 第 198-199 页 , 第 200 页 , 第 201 页 , 第 205 页 , 第 206 页 , 第 206 页。

[10]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 - 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4 页。

上一篇:小班艺术:夹心饼干下一篇:高三作文导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