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精选10篇)
治工作总结
(2011年-2013)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制定的《古浪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指标把握不严。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近三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定期抽查严格质量质控。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达到了合理应用抗生素。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泛滥的现象,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
1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检查。实际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
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
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存在,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不仅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医院采取措施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
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近三年来医院要求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总之,通过《古浪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近三年来,我院积极、合理,逐步引导各级医师合理用药,使我院滥用抗生素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0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5月出院病历 (整治活动前) 和2012年1月-2012年5月、2013年1月-2013年5月出院病历 (整治活动后) 。
1.2 调查方法
采用定时段抽样法:截取我院HIS系统中每月11~20日所有出院病历, 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详细使用情况, 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 调查内容详见图1;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及使用强度通过我院HIS系统获得, 抗菌药物不包括抗寄生虫药、抗结核药、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抗病毒药、五官科及妇产科等局部用药。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品种及分级构成比 (见表1)
注:氟康唑与阿奇霉素的注射剂为限制级、口服剂型为非限制级。
2.2 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见表2)
(n)
2.3 抗菌药物使用目的、联用及使用级别构成比 (见表3)
(n)
2.4 治疗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见表4)
(n)
3 讨论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已成为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及难点。我院通过医务科、院感科及药剂科等多部门联动管理, 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为契机, 使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按照湖北省卫生厅的分级目录执行, 抗菌药物品种由专项整治前的54种减少为整治后的35种, 其中特殊级3个品种为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及氨曲南, 管理后非限级占比例较专项整治前提高了4.65%, 限制级下降了3.93%, 且低于国内相关报道[4]。抗菌药物总使用比例、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专项整治前的79.01%、92.70%及103.7%降至专项整治后的63.29%、52.76%及74.50%, 呈明显下降趋势, 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但离卫生部标准[1]还存在差距, 说明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现象依然存在, 这与调查结果相符, 主要表现为围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欠规范, 特别是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方针把握不严, 未按有关规定执行, 联合用药存在重复用药 (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 及拮抗用药 (如阿莫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 [2,3,4,5]。表4显示, 管理后我院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45.19%下降至36.13%、下降了9.16%;联用 (≥二联) 比例由49.64%降至26.68%、下降22.96%, 无四联用药;我院抗菌药物的分级以非限制级为主, 管理后由69.29%上升至82.89%, 上升了13.60%,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无明显差异, 可见我院用药起点适中, 低价抗菌药物占据主流,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病原学诊断是确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主要标准, 因此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病原学试验送检率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我院抗菌药物病原学试验送检率为56.7%, 限制及特殊级抗菌药物病原学试验送检率分别为66.3%、83.3%, 均高于国内有关报道[6]。
以上数据分析不仅说明了我院采取多部门联动的专项整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也提示了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医院应继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促进合理用药, 减少细菌耐药现象, 节约医疗成本, 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84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
[3]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 -鄂卫规[2012]3号[S].武汉:湖北省卫生厅, 2012.
[4]张淑敏, 朱熠, 娜依兰, 等.2008-2010年应用抗菌药物的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1 (6) :1198-11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
【摘 要】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规范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前后5年的资料,分为整治前(2009年到2011年第二季度)和整治后(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比较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季度销售金额从413万下降至328万,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的比率由26%降至1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8%降至6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92.4DDDs/(100人·d)降至60.3DDDs/(100人·d);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从60%降至28%。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后,极大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6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 The data of relatedindex of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fiveyears (from 2009 to 2013) were collected,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was ful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rectification,antibiotics sales was decreased from 4.13 million to 3.28 million, with the sales ratio of drug revenues from 26% to 15%.Antibiotic utiliza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rops to 66%.The use intensity was decreased from 92.4 DDDs /(100 person . d)to 60.3 DDDs/(100 person.d).Besides, the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of patients in outpatient come down significantly from 60% to 28%. Conclusion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and it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
Keywords:Antibiotics;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根据2011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陕西省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陕卫医发[2011]141号)文件的精神,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1-2],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重心[3-5]。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率[7],已成为保证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加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从2011年7月起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评价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对我院2009~2013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HIS信息系统, 选取 2009~2013年每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包括:药品销售金额、抗菌药物金额、门诊处方、出院病例等资料,抽取的处方及病例范围涉及普外、骨科、妇科、心内、泌尿、消化、神外等科室资料。排除新生儿及70岁以上老年复杂性疾病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 2011年7月,我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响应卫生部的56号文件,分析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全院《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有效干预。
1.2.2 具体干预措施 质量控制小组首先明确专项活动的各科室责任人(各科室的主任),签署各科的整治目标责任书,并对全体医护人员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启动大会。逐级逐层次渗透院里整治抗菌药物的决心。
主要实施内容:①完善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②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③加强细菌耐药监测;④实施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专项点评;⑤监管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⑥规范I、II、III切口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⑦严格限制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⑧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通过上述方案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检查、处方点评等活动,并针对每季度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制定持续整改方案,保证专项整治活动的可持续性。
1.2.3 资料处理 将收集的资料分为两组,以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为对照,以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的数据为干预组,比较实施专项整治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回顾性比较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研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抗菌药物销售金额与药占比情况。其中,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表示[4],计算公式如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两组独立样本的Mann Whitney U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统计结果
2.1 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变化如图1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季度最大销售额突破470万元,整体在413万上下波动(413±38.1);整治后(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持续下降,季度最小销售额为277万,整体在328万上下波动(328±38.2)。两组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67;P<0.01)。
2.2 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比重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比重变化如图2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第三季度的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占全院药品销售金额的1/3,整治前的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为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26%;整治后(2011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呈较快的下降趋势,2013第二季度的销售金额比已降至10%,整治后的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为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15%。两组间各季度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0.01)。
2.3 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稳定,各季度使用率都在90%左右;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整体呈现持续较快下降,到2013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50%,呈现较大的改观。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81;P<0.01)。
2.4 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强度变化情况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强度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稳定,各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都在93DDDs/(100人·d)上下波动;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强度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40DDDs/(100人·d)以下,呈现较大的改观。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23;P<0.01)。
2.5 2009~2013年各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重变化 我院在2009~2013年各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重变化如图5所示。整治前(2009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二季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现较大波动,2009年第四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0%,其他各季度物使用率都在50%以上;整治后各季度抗菌药物强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20%,整治效果明显。整治前后两组间各季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8;P<0.01)。
3 讨论
卫生部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之前,我国抗菌药滥用情况是非常严峻的,远远高于WHO 规定的30%的抗菌药物使用率[8]。而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甚至高达90% 以上,这远远高于国际用药水平,这一情况不仅仅反映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更暴露出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医生的合理用药的意识十分淡薄,对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模式存在极大地问题,不断发生的细菌耐药情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依据国家和陕西省关于抗菌药物合理方面的政策,在2011年7月份开始制定并实施了具体的“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施方案”,通过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督查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药剂科调剂人员及时上报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每季度开院内大会通报各临床科室(具体到医生个人)的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不合格率,并反馈给各科室,要求认真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写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时间明确的整改目标,落实到个人。经过两年半的持续的PDCA模式整顿[9],我院目前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监管有了很大的改观。其中,我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一直维持在20%以下;2013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维持在50%以下;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40 DDDs/(100人·d)以下,这些指标已达到卫生部的要求[2]。此外,通过控制抗菌药物的销售量,也有效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但是,我院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目前,多种病原菌感染的复杂病例,采取抗菌药物联合用时,临床医师多根据经验进行用药方案的制定,建议在病人用药时注意监护血药浓度,及时考虑方案的调整,加强针对性用药,提高治疗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减轻滥用抗生素对病人造成的痛苦。
综上,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管和干预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内容[11-12],提高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需要多环节监管和多方的参与,其中临床药师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的合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用药,随时根据最新的用药信息,合理调整我院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模式,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最大保障患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2011.
[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08-19.
[3]梁新亮.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徐芸.某三甲医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5]左煌,李红霞,黄颖莉,等.某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1):6649-6651.
[6]马珍,周月琴,马渝,等.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5,26(20):2780-2783.
[7]周新,王晓燕,杨炯,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56-1658.
[8]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57-160.
[9]李世根,李立军,庞志坚.PDCA循环法规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24-226.
[10]李艳,梁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药品不良反应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8):1094-1096.
[11]张婷.某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管理和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42):3943-3945.
[12]杨骅,韩志云,杨亮蕊,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影响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81-82.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积极组织开展了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的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医师能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副作用小的抗菌素。
2、临床医师在应用抗菌药物是,应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3、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4、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5、杜绝不适当的经济激励,不准以任何形式将药品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
6、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应用档次过高,时间过长。
为进一步加强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根据省卫生厅《湖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从2011年起到2013年,在全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并将有关整治情况及时上报医务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附件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根据省卫生厅《湖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特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孟雄 李慧
成 员:李茂坤 吴 波 徐 莉 程骏章 杨继元 刘 进
段昌奉 刘 伟 邢 程
职 责:
1、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及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2、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培训及考核工作;
3、负责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的传达、工作情况的对外通报。
(二)工作小组 组 长:李茂坤
副组长:吴 波 徐 莉 程骏章 杨继元
成 员:孙亚凌 徐传新 林发魁 高爱煜 杨 蓉 王 岱
李立华 候 宏 陈 兰 黄 刚 陈顺琴 张 欣 李 薇 范 文 蔡新宇 潘 晖 杨学新 田兴德
秘 书:孙亚凌 徐传新 工作小组下设三个专项工作组:
1、药品购销管理组 组 长:吴 波 副组长:徐传新
成 员:徐传新 戴 助 张先平王 健 陈顺琴 杨 蓉 职 责:
(1)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品规数量,清理不符合规定的抗菌药物品种,医院原则上保留不超过50种;
(2)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采购抗菌药物,将医院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向省厅备案;
(3)制定临时一次性采购管理程序,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时采购数量。
2、临床应用与监测组 组 长:李茂坤 副组长:孙亚凌
成 员:蔡新宇 李立华 徐传新 侯 宏 王玉璟 张 欣
李 薇 范 文
职 责:
(1)制定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工作实施细则”、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查办法,并负责实施;
(2)监督临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负责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检查汇总,定期分析并公布结果,通报全院,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比率,遏制不合理用药;
(3)每月统计全院各科抗菌药物消耗.量及使用类别、剂型,按规定对某些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使用;
(4)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5)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质量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
(6)组织临床资深专家参与抗菌药物应用专题讨论会、危重疑难病例用药会诊、专题查房等;
(7)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培训及考核;(8)汇总统计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有关数据,为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监督宣传组 组 长:徐 莉 副组长:林发魁
成 员:杨 蓉 李立华 王 岱 陈 兰 黄 刚 邓明艳
田兴德 王玉璟
职 责:
(1)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的监督;(2)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广泛宣传;
(3)负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手册、展板等宣传材料的制作。
四、活动范围
全院各诊疗科室,重点是临床科室。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负责人,医院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科室主任是科内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医院与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责任医生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医院对科室和医生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等相关科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医院药师管理委员会切实履行指导院内合理用药的工作职能,开展
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按“非限制性使用”、“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试行临床药师制,健全工作制度,推动责任落实,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制定临床药师直接参与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医院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全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省卫生厅备案。
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省卫生厅审核同意后,向省卫生厅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执行省卫生厅核准的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医院将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临床药师制度、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处方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制度。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切实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估。
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加强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报告和趋势分析;分析全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违规销售以及
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医院建立院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积极与省级和国家级监测网联通,加强对院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干预措施。督促各科室准确上报数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
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医院将举办执业医师和药师的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培训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组织医务、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并将处方点评制度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相结合,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奖惩,推动医师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建立不合理用药警示谈话、通报和公示制度。根据点评结果,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一)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体系。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视其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十二)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医院通过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在门诊、病房等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知识。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六、活动时间
(一)自查自纠(5-6月份)。
诊疗科室尤其是临床科室根据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加强科室抗菌药物管理,认真排查梳理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制定科室的相关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医院将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人员严肃处理。
(二)督导检查(7-10月份)。
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将按照方案每月开展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项检查,对临床科室进行重点抽查,严肃处理抽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
(三)总结交流(11月份)。
2011年11月底前,医院组织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通报督导检查情况,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并向市卫生局报送书面材料。
(四)持续改进和巩固提高(2012年-2013年)。
医院及各相关科室将根据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持续整改,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是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是保障患者得到最佳疗效、减少耐药株、降低医院感染率,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又是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建立“科主任”负责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科室要根据本方案,明确科内责任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要结合本专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奖惩结合,建立机制。
医院将加大处方、医嘱点评和不合理用药预警监测工作,全面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违规处理程序、处罚标准,定期考核评估。把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师考核档案,并于医师晋升、职称评聘挂钩。
1、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种药品。A、3 B、4 C、5 D、不限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B)A、20% B、30% C、40% D、50%
3、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C)DDD以下 A、20 B、30 C、40 D、50
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B)
A、20% B、30% C、40% D、50%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中抗菌药物不包括(D)
A、抗细菌 B、抗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C、抗真菌 D、抗病毒、寄生虫
6、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是(D)
A、药剂科主任 B、医务科主任 C、临床科室主任 D、医疗机构负责人
7、合理用药原则包括(D)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以上均是
8、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有(E)
A、制定合理用药相关的临床应用指南 B、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C、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D、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E、以上均是
9、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A)。
A、对G+ 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对G-菌作用强 C、其中一些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D、肾毒性较小
10、列为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是(E)
A、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抗菌药物; B、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 C、上市不足五年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 D、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E、以上均是
1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权限为(B)A、住院医以上 B、主治医以上 C、副主任医以上 D、主任医师
12、越权限使用上一级抗菌药物时间权限为(C)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3、门诊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医师开具处方可以选择(A)A、一线+一线 B、一线+二线 C、一线+三线 D、二线+二线
1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超过(B)A、20% 50% B、20% 60% C、30% 70% D、30% 80%
15、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临床应用?(A)A、75% B、80% C、90% D、50%
16、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务人员?(A)A、30% B、40% C、50% D、60%
17、患者确诊为肠杆菌属感染,下列那个药物不应选用:(B)
A、氨曲南 B、万古霉素 C、环丙沙星 D、头孢噻肟
18、不符合抗菌药物常用用法的情况是哪个?(D)
A、氟康唑 0.2 qd B、青霉素 160万单位 ivgttt q6h C、头孢噻肟 2g ivgtt q8h D、阿齐霉素 0.5 tid
19、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C)。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20、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断DNA的复制?(C)A、四环素类 B、氨基糖甙类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21、以下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C)。
A、妥布霉素 B、环丙沙星 C、阿莫西林 D、阿奇霉素
22、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B)。
A、克林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青霉素 D、头孢美唑
23、抗菌药物分几级进行管理(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4、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是(B)。A、青霉素和磺胺 B、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 C、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D、氯霉素和克林霉素
25、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以上都不对
2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D)。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万古霉素
27、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D)。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 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 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 D、以上皆是
28、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A)。
A、一代头孢 B、二代头孢 C、三代头孢 D、四代头孢
29、Ⅰ类切口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C)。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3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31、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B)。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拉定
32、乳腺纤维瘤手术属于几类切口?(A)。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3、腹外疝手术属于几类切口?(A)。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4、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首选哪一类药物(B)
A、四环素类 B、氟喹诺酮类 C、青霉素类 D、氨基糖苷类
35、青霉素类的药物对以下哪些细菌不敏感(B)。
A、肺炎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肠球菌
36、亚胺培南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D)。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碳青霉烯类
37、针对耐药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了解病人对细菌的耐药状态 B、针对耐药研发一些新的抗菌药物 C、合理用药 D、以上皆是
38、头孢吡肟属于第几代头孢类抗菌药物?(D)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39、喹诺酮类可能引起儿童:(A)
A、软骨损害 B、肾毒性 C、耳毒性 D、心肌损害 40、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物是:(A)A、磺胺药 B、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头孢他啶
41、VRE是指何种耐药细菌?(D)
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B、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C、耐甲氧西林表葡菌 D、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42、医院感染中常见的MRSA是指何种耐药细菌?(A)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埃希菌
43、以下不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的是(A)。
A、氨曲南 B、头孢曲松 C、哌拉西林 D、氧氟沙星
44、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应考虑(E)
A、某类(种)感染病原菌及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B、病情 C、抗菌药物知识 D、耐药情况 E、以上均是
45、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46、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何种不良反应?(A)
A、青霉素脑病 B、肾脏损害 C、肝脏损害 D、胃肠道反应
47、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最好是在皮肤切开前(A)。A、0.5-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8、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在多长时间最为合适(B)。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9、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包括:(D)
A、医护人员 B、环境中的飞沫、尘埃携带细菌 C、病人 D、以上都是 50、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优点是:(D)
A、减少毒副作用 B、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C、不易引起微生态紊乱 D、以上都对
51、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可选用(A)
A、甲硝唑 B、诺氟沙星 C、氨苄西林 D、克林霉素
52、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A、庆大霉素 B、头孢唑林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5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E)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54、万古霉素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C)。
A、氨基糖苷类 B、β-内酰胺类 C、糖肽类 D、氯霉素类
55、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时,较安全的品种是(B):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二、是非题
1.大环内酯类(除酯化物和克拉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可妊娠全过程应用(√)2.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
3.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X)
4、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子肺炎(√)5.严重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6.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不宜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R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X)8.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9.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X)10.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X)
三、填空题
1、处方正文书写内容有药品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2、处方权的获得: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由医务部按规定授予处方权,同时在医务部与药房签名留样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平均使用率
近些年来, 抗菌药物的广泛滥用成为了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都把抑制抗菌药物[1]的滥用作为急需解决的大问题。目前我国卫计委已经发布了相关的政策文件, 如:《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整治活动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手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2]等。医院内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程度越来越深, 这一现象已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员所高度关注与重视, 在2011年年初, 我国卫生部门开启了为期3年的针对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结果, 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3、2014年度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数据, 用Excel2007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如:分类、计算、统计名称等, 计算各产品的消耗总剂量。参考卫计委颁发的抗菌药物监测网药品字典[3]限定日计量, 某药品的消耗总量与相应的限定日计量的比值即为用药频度 (DDDs) , 用药频度可以用来反映药物的使用频率。DDDs的数值与该药物的使用频率是成正比的, 数值越高, 说明患者使用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 反之, 说明患者使用该药的倾向性越少。
1.2通过查看本院的信息系统, 采集本院患者在2013~2014年度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以及抗菌药物前十位使用量的排名数据, 进行分类并统计排序。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院DDDs排序前10名抗菌药物
2013年占据第一位的是斯帕沙星片, 斯帕沙星片的选择倾向性很大, 它是一种限制级使用的药物, 对2013年斯帕沙星片处方进行研究, 发现主要的用药是在急诊外科、妇科、肝肠科、泌尿外科等疾病中。司帕沙星的适应证为:泌尿生殖系统的轻中度感染、肠道轻中度感染、皮肤软组织轻中度感染等, 所以斯帕沙星片用于以上疾病是合理的, 但是斯帕沙星片大量的用于人流术后预防感染是不合理的, 用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肌腱炎等其他病的发生, 所以本院药师对临床医生用药进行了干涉。具体的2013~2014年的DDDs排名见表1。
2.2 抗菌药物使用比较
通过比较2013年与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以及使用强度, 发现2014年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低于2013年,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给药途径
由数据可得,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注射剂品种数、消耗总金额、DDDs均大幅度下降, 口服药品种数、注射药品的种数、金额所占比例也有所降低 (P<0.05) , 说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很好地压制作用, 活动效果明显。见表3。
注:与2013年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相比, P<0.05
注:与2013年数据比较, P<0.05
3 讨论
现如今药事管理的渠道日渐规范, 利用电脑软件对医疗信息进行管理存储变得简单而又重要, 网络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了, 从事药品管理的工作人员需加强Excel的智能应用, 及时清查过期药物和医疗用品, 防止患者误用, 药品的质量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从文中看出, 对于有些不合理用药, 医院应给与干涉措施: (1) 使用标准的治疗指南手册, 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药品供应目录以及药事管理都是用药管理的核心要素。 (2) 从宏观的管理角度去约束、改善医生的处方治疗行为, 管理好对药物的使用问题可以让广大病患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 具有深远积极的意义。 (3) 治疗指南手册交由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及药事管理人员制定与安排, 把常用的治疗药物编入本院的药品供应目录上, 以便查阅和分析。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的身上, 加强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性与安全性。本院可以采取定期讲座的形式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 或者在周会、院内报纸的内容上加大宣传, 才能更好地促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活动进行。
从2014年的抗菌药物DDDs的排名看来, 经过药物管理干预后, 罗红霉素DDDs值已退居第三名, 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4]、克拉霉素分散片;第四名至第七名分别是盐酸多西环素片,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和奥硝唑分散片、司帕沙星;第八名至第十名分别是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伊曲康唑胶囊、头孢丙烯胶囊。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毒性低, 对人体的重要器官并没有很大的伤害, 并且抗菌效果明显, 所以老人和儿童更为适宜使用, 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排位在第一名是科学合理的。
从本院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量的排名情况来看, 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的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 以奥硝唑、司帕沙星、硝基咪唑为首的喹诺酮类使用量也较多, 特殊级的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少, 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较多, 从数据分析中显示, 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活动下, 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范秀英, 刘洪峰.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效果分析.安徽医药, 2014, (11) :2198-2199, 2200.
[2]王天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合理用药.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8) :128-129.
[3]刘龙梅, 孙玉龙, 李蕾, 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中国药业, 2013, 22 (20) :86-87.
动的通知》的自查报告
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具体要求,我院立即认真落实,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我院制定并下发了《武钢二医院二〇一一年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联合督查小组,根据文件精神进行自查自纠,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具体为:抗菌药物品种有4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未超过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有1种1个品规,注射剂型有6种7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有1种1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有2种2个品规,注射剂型有1种1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有3种5个品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2%,送检率为41.2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6.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7.24DDD;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能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2、对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 训和考核,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执业医师和药师相应的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2009)38号文件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全院临床医师及药师人手一册。
3、严格实施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应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二、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接近100%(不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大多数超过24小时(不超过24小时)。
2、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存在少数临床医师未按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越级使用抗生素现象。
3、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不合理。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日一次给药的情况较多;联合用药无明显指征;药物选择不合理及频繁换药等。
4、未按要求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三、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武钢二医院二〇一一年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2、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3、加大考核力度。对未按要求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不合理、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用药不合理等违规现象,将实施重点考核。
四、处罚情况
每周五组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督查小组,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要求相关科室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第一次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第二次扣除当月奖金总额20%,并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处
方权;第三次扣除当月全额奖金,并暂停其处方权,到医务科学习抗菌药物及辅助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观其表现酌情恢复处方权;屡次不改者取消其处方权,并降级使用;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印发《五通桥区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五卫发[2011]7号)、《乐山市转发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情况第一轮督导检查的通知》(乐卫函[2011]407号)和“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该项活动,近几月来活动进展顺利,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近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领导责任
为了使此项活动能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实效,我院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且明确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我院还结合医院的实际认真制定了《五通桥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积极开展此项活动。
二、根据活动方案,目前检查结果:
1.我院针对首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必进行药敏试验。2.在调剂上做到谨遵医嘱、无菌操作。
3.药品的生产企业均能提供经营企业资质证明和质量检验报告书。
4.我院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要求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目录进行认真梳理,严格筛选,形成了新的目录,现有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数量均未超标。5.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严格执行住院医师只能使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主任可使用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三、根据活动方案,检查发现问题: 1.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有所偏高。2.存在一些无指征和预防用药。
3.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我院的条件有限,无法对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致使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四、根据活动方案,自查总结对策: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治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察;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症、禁忌症、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
3、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结合日常的医疗质控活动和病历处方检查等工作,每月定期开展处方点评,重点点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缺乏指症、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立即整改,使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渐趋合理。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标,此活动一直在不断的开展及总结经验教训中,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五通桥中医院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目前综合医院临床应用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对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控制起积极的作用。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随着不合理应用,耐药性病原菌逐渐增加,乃至耐多病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有研究报道,我国医院目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5%~78.8%[1],远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2]。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严重浪费了卫生资源,提高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导致了耐药致病菌的大量产生,减弱了临床疗效,使人类可能再次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3]。为此,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行动口号。国家卫生部对此高度重视,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以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出台,使整治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为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本文对我院在2011-2013年专项整治活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专项检查活动的有关要求,我院药事管理组织负责人全程陪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医院HIS系统调取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现场查看2011-2013年所有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相关的资料,随机抽查某一时期的门、急诊处方、住院归档病历,Ⅰ类清洁手术病历。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参照卫生部2011-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如是否制定专项活动方案,明确第一责任人。制定各项控制指标,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本院各临床科室签订责任状,是否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是否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是否落实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制度,是否制定不合理用药预警、干预措施,用药信息公示情况,有关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及使用强度公示,调查品种、规格、选定数量是否符合规定,应用限制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临床药师制建设情况,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等。
1.2.2 评价标准: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5](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简称“38号文件”)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6](卫生部第84号令)、《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7](卫医管发(2010)28号、《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8]{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9]{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10]{卫办医政发(2013)37号}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合理性评价标准。
1.2.3统计用药信息:
根据抽查的处方、病历等,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限制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联合使用情况等。
2 结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见表1。抗菌药物整改有关指标持续改进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我院基本上能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3年来,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临床应用行为逐步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不断提高,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明显。但在管理方法及力度方面仍需把各项管理做细、做实,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及临床药师的培养3个方面下大力度解决。要通过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其尽快适应工作,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
3.2 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
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13年全部合格,较前两年有所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合格。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达标,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偏长有关。限制级标本送检率不达标,与医师的诊疗行为有很大关系。抗感染治疗的前提是有正确的病原学检查,只有以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才能正确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加强标本送检的管理等,制订具体的奖惩措施,鼓励医务人员根据临床微生物样本检验结果,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
3.3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调取的Ⅰ类清洁手术主要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切除术、乳腺肿物切除术、骨内固定物取出术等,按《指导原则》规定,Ⅰ类清洁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对1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干预是目前抗菌药物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1]。根据《指导原则》,清洁手术的手术野无污染,通常无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等情况下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有文献报道当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肥胖症、营养不良等高危因素时,手术感染率将提高4倍,超过8%的感染率[2]。完备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无菌手术操作其实尤为重要,从而说明临床医师对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另外,医师担心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医患纠纷及预防用药习惯等也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管理,加强培训,从而改正不良用药习惯,才能达到管理目标。
3.4 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分析
统计发现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虽逐步趋于好转,但离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多选用克林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氨曲南等抗菌药物。外科清洁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应首选第1代头孢菌素为预防用药。如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3.5 清洁手术给药时间、用药疗程不合理分析
预防性给药时间及用药疗程均达不到标准要求。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执行时间大多超出规定时间的要求或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而术后使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如1例左乳癌根治术,术后使用头孢唑啉长达216h;1例髌骨切除内固定术患者术后使用克林霉素长达120h等,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监督检查,使临床医师充分了解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高危期是从手术开始到术后的一段时间,以手术末期的危险性最大,为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抗菌药物应在病菌污染前或感染后短时间内使用,最佳给药时间应为手术开始前0.5~2h(麻醉诱导时),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到血清及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术后持续用药数次或数日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率,降低外科切口感染的关键是无菌手术操作方法和术前给药时机,并非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
总之,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相关制度得到了逐步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较前有所提高,但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还远远不达标,需医院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临床医师能准确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知识,加强对于出现问题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采用持续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玮峰,徐峰,张华,等.2005-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2012,15(4):531-534.
[2] 陈代杰.细菌耐药性—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11):702-703.
[3] 孙忠实.抗菌药物—让我欢喜让我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8):673-676.
[4] 吴颖其,姜玲,史天陆,等.276例1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6):488-490.
[5] 罗圣平,陆向红,罗晓波,等.株洲市区二级以上医院外科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7):586-590.
[6] 刘娟,向萍.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418-2420.
[7] 史卫忠,王莉文,赵志刚,等.2011-2013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进展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12(5):21-26.
[8] 练宏新.某院抗菌药物品种,规格及剂型使用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42-143.
[9] 王保庆,邵珠民,徐剑,等.医院门诊药房输液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7(32):146-148.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22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重点内容12-14
抗菌药物整治总结06-30
抗菌药物管理登记06-01
抗菌药物临床培训10-02
抗菌药物遴选制度01-01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06-10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题06-16
抗菌药物层级培训试题09-28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10-2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