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名人故事有感(共13篇)
前几天我买了并阅读了一本名叫《世界名人故事》,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从世界范围内精选了对人类历史最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们有写尽人间冷暖的文学巨匠,有描绘世界万象的艺术泰斗,有泽被后世的科学巨人,有引领社会思想潮流的思想宗师,有运筹帷幄的军政领袖,有创造财富的商业奇才,书中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展示了他们奇特的经历和伟大的业绩。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炸弹之父-诺贝,他喜爱发明,结果在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他的五名助手全部牺牲,其中包括他的弟弟。但他艰强不屈,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在城郊继续研究,终于在经历了一次次试验后,他成功发明了雷管。我从这个故事,看到了一个人带着对事业成功的渴望,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我最佩服的人物是霍金。他21岁患了不治之症,医生告诉他最多再能活2年,但是他淡然一笑,仍然以坚强的精神的坚持学习与研究。1985年霍金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他的大脑一直没有停止工作,坚持对宽广的宇宙进行思考与探索,就这样他一共坚持到现在,至今仍在发表他的学术研究报告,造福人类。
世界上的生物太多,以至于每一刻都充斥着喧闹,我了解的只是他们的姓名,此刻的模样,其他一切,在他们的世界里。
初读时,我并不懂东君,就像徐三白本不懂洪素手那样。我透过这堆美妙的文字注视着这些人物,蓦然间恍然,却又不知是什么。
他们仍视我为陌生人,原因是我并未将他们当成知心朋友。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此时不需要人理睬;若始终待在角落,必然是和这个世界相隔得过于遥远。整日陷在古琴中的洪素手便是后者。
徐三白和她太遥远了,虽然只隔着一道朦胧的玄幻的纱,只有在心思醉时无顾忌地撩开轻纱有意无意地瞥见那女子的内心,懵懂一些,才能与她对话。
而小瞿和她,第一次相遇便仿佛投机,再者后来他帮助了她,她心里是感激,是爱。而生死阻断了他们彼此牵着的手。人人都说,生死已是最遥远的距离,但他们之间很奇妙。小瞿竟以蜘蛛侠的身份还活在洪素手心中,那对她来说,是个触手可及的信仰。他们之间很近,只是她活在蜘蛛侠的世界里,未必不会有伤。
所以有时,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其实彼此的隔阂像座山;已经分离的人们,却还依依不舍,依然存在于彼此心中。
醉或醒
徐三白这个人,初见他,觉得他挺迷糊,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去顾及别人,仿佛一个失忆的人,用琴声悼念过往。但后来发觉,他也是个会沦陷的人,因为太不懂而毫无防备地落入现实之网。看见他在洪素手对峙唐老板时插话误事的模样,或许别人觉得徐三白是个势利而世故的人,但我并不觉得。
我还是想用我此刻单纯的大脑去单纯地将他也看成一个单纯的人。
对于徐三白来说,他习惯远远地将不平坦看成平坦,觉得时间能淡去一切。的确,有时可以,有时却只是暂时的止痛药。他仍是消极的。
不知是听谁说的,生命中只要清醒一瞬间便已足够。人们习惯朝朝暮暮醉生梦死,早上去憎恨阳光,晚上将黑夜当成光芒,卷入那泛着酒味的星辰里,有的只是散掉的记忆和被雨水蹭破的身体。
现实看上去是安稳的,每个人心里的怪物又都在挣扎,他们早就厌倦了。却自欺欺人,嘲笑着自己的乐观。
醉不只来自于酒里,我承认我是醉的,是醉在了生活里。而徐三白,他既醉于现实,也醉于洪素手的琴声。他是被涂上了一层现实的灰,其实拍一拍就能抖去,但他习惯了,习惯戴上消极者的面具。
我是个对宗教挺有感觉的人,我始终坚信的一点是,佛陀也不是清醒的。如果醒了,就是看得过于透了,而不是看透,更不是一种悟的状态。
佛陀是不醉不醒的。
徐三白自然不是佛陀,他只是习惯醉生梦死地窒息着,而他的醒,已是深夜。
本心
我本以为顾樵先生是个所谓“超脱之人”,但越了解他,越发看到他的世故和发自灵魂的遗憾。他看到了渐渐从徐三白身上失去的本心和自己早就丢弃的初心,他对徐三白沉重地提到,却也发现了最可怕的一点。
实际上,正如我现在思考本心一样,我与顾樵先生都明白本心的模样,像是泛黄的梦,知道它在生命中极其重要,却也像明知故犯一样,丢弃了它。
他的遗憾,是为了死而准备的,因为只有下辈子,才能找回它。
我们都想守住,却还是脱不了宿命弄丢了它。
故事中的唐书记,只等死了之后才寻回了一颗至真至纯的本心。
小说就是小说,只有小说中的洪素手才可以刻画出如此传奇的形象,现实中的本心,已经无从挖掘。
树影斑驳了我的书桌,我还是忘了我来这个世界的目的。
放眼望去,现实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唐老板”。
重生
难得在秋日看到枫叶。
朝着半山腰走去,不规则的石阶零散地堆砌着,成了山路。山脚下是一片清凉,在晚秋的冷风中显得更为凄凉。
走了大半路程,突然发觉了什么,原本一直注意脚下石头的我恍然抬头,只见一片红枫从我右边的枝头落下,和满地枯叶挨在一起。顺着红枫的视线里,又隐隐察觉到了光,在左眼的余光一角捕捉到了。我忽然想起这故事的结局,像是无言地等待梦醒。
我想这故事当中,所有人都变了,只是变的角度不同罢了。徐三白从那个原本不理解洪素手的迷糊的人,在听了洪素手最终的一曲后而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他活得没有信仰,没有故事。其实之前徐三白在洪素手琴声中的醉,只不过是他的懵懂,他并不知琴声中有什么,或是洪素手自己也没有弹出自己的内心至深。洪素手还逗留在她古琴的世界里。
有人说,结局是洪素手自杀了。我并不认为真相是怎样重要的,我只是看到了她从古琴的世界里挣脱出来,去迎接充满生命与爱的世界。她将她的泪洒干了,想拥抱什么。
在她的告别曲中,顾樵先生流下了眼泪,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在喘息;徐三白终于“听”醒了,他那破碎的价值观正被重新搭筑。
包括故去的唐书记和活在蜘蛛侠身体里的小瞿,他们所有,都在噙着泪儿寻找着另一个世界。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陈鲁民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专心于物理推演。“累则小睡,醒则干!”这是李政道的口头禅。现在,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娱乐,“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法的。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项荣誉就够他“吃”一辈子了,即便以后什么都不干,也是大名鼎鼎,辉耀青史。可那只是庸人之见,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荣誉只不过是科研的副产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才是他们永恒的追求目标。所以。获奖后的李政道,50年来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研究,仅2006年一年,他就在《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研究的都是目前理论物理界的前沿问题,如黑洞、暗物质、中微子等。诚如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周光召先生对李政道的评价:“耄耋之年,他仍在挑战物理。这样的年龄还能有如此科学成果,在科学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古人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所以,孔子七十读易尚且“韦编三绝”,毛泽东八十高龄还学英语。然而,人生有涯而奉献无涯,更是难能可贵。早已功成名就的李政道。本可以养养花,逗逗鸟,含饴弄孙,悠然南山,可是他却没有这样的“雅兴”,一辈子从事物理研究,为人类科技进步殚精竭虑,活到老,干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精神可贵,高山仰止。
幸福是一种感觉,有人以吃喝玩乐为幸福,有人以游山玩水为幸福,也有人以献身事业为幸福,抱有这样幸福观的人,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业,就是最大的幸福,再苦再累也能乐此不疲,再枯燥无味也能甘之如饴。的确,论物质生活他们可能无法夸耀于人,但在他们脸上,时常会露出一个创造者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淡泊名利。倾心工作。是一个人的人生最佳状态。一个有志者应充分利用宝贵的人生,尽量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作出自己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即便不能青史留名,也能问心无愧,不白来人世走一趟。就像李政道先生那样,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轰轰烈烈干工作,扎扎实实搞研究,用自己的才华和奋斗为人类做贡献,这辈子才活得有价值。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衷心祝愿李政道先生健康长寿。科研再创佳绩。
思考:李政道的“生活方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有感于袁隆平的“怪癖”
姬建民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千亿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富翁”,却有着青睐便宜货的“怪癖”。一次,他看到商场有打折到10元一件的衬衫,一下买了10件。他说:“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穿起来方便。”他全身的穿着加起来价值不过400元。穿得最好的一次是在北京领奖,主办方给他做了一套800元的西装。算是他一生穿得最“奢侈”的衣服。
还有两个故事发人深省:一次以袁隆平为组长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到达洛杉矶,美国官方把同行的另一“相貌打扮更像官员”的同事当作了袁隆平。一次是袁隆平去北京开会,没买到卧铺票。当站在列车过道上等候买卧铺时,列车长不相信满脸黝黑的袁隆平竟是水稻专家。
袁老的“怪癖”就是俭朴。袁老遭到冷遇也无非是由于他俭朴的“农民形象”和“农民本色”。
袁老当然是名副其实的“富翁”,只要他愿意,杂交水稻可以成为他取之不竭的摇钱树,但袁老从没将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他自视是农民的儿子,根在农村,血脉里传承的是农民的朴实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忠厚与节俭。他成名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浮华排场。所以人们才很难把这位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联系起来。我不敢说俭朴的农民形象是成就袁老“杂交水稻之父”的决定因素,但我敢说这正是铸就袁老大功伟业的基本要素。
袁老的“怪癖”是由于他的“慷慨”。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对金钱一不吝啬,二不奢侈,只要够用就行。因而,他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及教育和慈善事业。也许袁老是世界上最农民化的顶级科学家,是顶级科学家中最农民化的,所以他倾城之富却不私不显,身价千亿却“专挑便宜货买”,袒现的正是袁老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与平民本色。财富确是不少人孜孜追求的目标,袁老的身价不知会让多少人艳羡发狂。然而他的身价与他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相比却黯然失色,因为超级杂交稻谷每年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袁老在杂交水稻上的贡献恩泽国家、人民,也恩泽了世界,这应该是袁老最大的“慷慨”。
袁老的“怪癖”是由于他的感情。袁老爱祖国、爱人民,也爱家庭。袁老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几乎每天都低头弯腰在田间,成为农民心中的“米菩萨”。国际上多家机构高薪聘请他出国工作,但袁老看重感情,明确表示“我的根在中国”。袁老当然也爱家人。正是这种感情使他以俭朴作风与重大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也赢得了家庭对他节约俭朴、慷慨捐献的真诚理解和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同济大学演讲时提到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袁老正是这样的佼佼者。袁老又是一粒最好的种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一定会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
2、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像袁隆平一样过着俭朴生活的“富翁”,选择一两位代表人物,搜集他们的有关故事,与同学交流。
傲慢与非偏见
吕麦
学者钱钟书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
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
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吴宓对这个天才弟子“青眼有加”,常常在上完课后,“谦恭”地问:“Mr.Qian的意见怎么样?”钱钟书总是先扬后抑,不屑一顾。吴宓也不气恼,只是颔首唯唯。
1933年,钱钟书即将从清华外文系毕业,学校决定破格录取他留校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钱钟书却一口拒绝,并狂妄地说:“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不久,“长舌”的周榆瑞将这话告诉吴宓。吴宓一笑,平静地说:Mr.Qian的狂,并非孔雀亮屏般的个体炫耀,只是文人骨子里的一种高尚的傲慢。这没啥。1937年,钱钟书分别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和研究西洋文学。在此期间,“浪漫”的吴宓几经反复,打算和32岁的情人毛彦文举行婚礼。消息传出,钱钟书特撰文一篇,发表在国内某知名大报上,刻薄地调侃恩师的新娘为“Superannuatedcoquette”(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卖弄风情的大龄女人),使吴宓的“罗曼蒂克爱情”,成为一时笑柄。
1940年春,钱钟书学成回国,许多知名学府想聘请他,这其中包括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可是,却遭到时任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叶公超的竭力反对。吴宓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斥之为“皆妄妇之道也”。他奔走呼吁,不得其果,更为慨然“终憾人之度量不广,各存学校之町畦,不重人才”。后来,陈福田请吴宓吃饭,吴宓特意叫上好友陈寅恪做说客,力主聘请钱钟书,为清华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经过几番努力,“忌之者明示反对,但卒通过”。吴宓很是欣慰。只是,任教两年后,钱钟书和诸公不睦。辞职他就。吴宓又是极力挽留,但钱钟书去意坚决。
钱钟书离去后,吴宓借学生李赋宁的笔记来读。这是钱钟书讲课的笔记。内容有两门课:一是《当代小说》,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吴宓在《吴宓日记》里写道:“9月28日读了一天,29日又读一午。先完《当代小说》,甚佩!9月30日读另一种。亦佳!10月14日读完,甚佩服……深惋钟书改就师范学院之教职。”
多年后,钱钟书的学术、人格日趋成熟。一次,他到昆明,特意去西南联大拜访恩师吴宓。吴宓喜上眉梢,毫无芥蒂,拉着得意门生谈学问、下棋聊天、游山玩水。钱钟书深感自己的年少轻狂,红着脸,就那篇文章向老师赔罪。吴宓先是茫然。随即大笑着说:“我早已忘了。”
1993年春,钱钟书忽然接到吴宓女儿的来信,希望他为《吴宓日记》写序,并寄来书稿。当钱钟书读完恩师日记后,心内慨然,立即回信自我检讨,谴责自己:“少不解事,又好谐戏,逞才行小慧……内疚于心,补过无从,唯有愧悔。”且郑重地要求把这封自我检讨的信,附入《吴宓日记》公开发表。
思考:1、文章中哪些细节能表现钱钟书年轻时的聪慧过人?哪些细节中可以看出钱钟书“自负自许”“恃才傲物”的特点?
2、“多年后,钱钟书的学术、人格日趋成熟。”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的?
3、阅读本文后,你对钱钟书及其老师吴宓分别有怎样的评价?
说说璔茨的追求
黄晴
最近,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盖茨“散尽家财”,将580亿个人资产悉数捐给其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又“退出权位”,从微软公司完全隐退。盖茨好洒脱,世人看不透的“权”、“钱”二字,他看得透,而且如《聊斋》故事中的“豁达先生”,“说走就走,岂不爽快”。
盖茨“裸捐”一事在中国引起议论纷纷,据说远比美国来得热闹。有网友叹:“盖茨的娃儿真可怜。”这倒应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其实,中同也有人对此是看得透的,记不得是哪位古人说过,如果儿孙成器,留钱何用?如果子孙不成器,留钱适足以害之。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他爹也写过一首诗:家也大,业也大,子孙钱多胆也大,天大事情都不怕,不败身家不肯罢。对这类事情也是看得很透的。
在美国的财富文化中,从卡耐基始,形成了两个传统,其一,富人只是资产的管理人,只是在替上帝“理财”。其二,死时拥有巨额资产是一种耻辱。这两个传统对维系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至关重要。盖茨只是完全彻底地实践了这两个财富原则。盖茨“裸捐”一事在美国并未引起过大的轰动。或与这种传统深入人心有关。
盖茨从业界隐退之后,将全力从事慈善事业,继续充当“财富管理人”的职责,只是改变了财富使用的方向和定位。在美国,对慈善基金的使用有各种法律规定和约束,使用上是较为规范的。对盖茨个人而言,人们更不会担心他用自己捐出的钱去搞什么“谋私”的事。
慈善事业怎么搞,也是有学问的。据说,袁世凯有位公子,也好搞“慈善事业”,弄一兜大洋,满街乱散,见人就给。这种搞法,就有点“率性使气”了。慈善事业是一种社会事业,针对个人,它要救人急难,助人自立,要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针对社会,它要以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道德文化品位为目标。
托尔斯泰有言:人生有三种满足的境界,家庭的满足、事业的满足、宗教的满足。人类的文明形态有异,所谓“宗教的满足”,或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满足。香港邵逸夫先生有言:“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慈善,或应是企业家的宗教。盖茨在事业有成之后,转而追求慈善的满足,有其内在的精神逻辑。盖茨个人是一个事业传奇,他创办了微软公司,成了当代信息产业的一个象征。现在,盖茨转而追求“慈善的满足”。他还算年轻,有思想、有创造力,也有管理能力,在慈善事业上,他将有什么创新之举,人们对此怀有期待。
思考:1盖茨“裸捐”一事在美国并未引起过大的轰动,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盖茨在事业有成之后,转而追求慈善的满足,有其内在的精神逻辑。”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本书中讲了大禹治水,苟践卧薪尝胆,曹娥沉瓜寻父,鲁迅刻“早”,王献之十八缸的故事……其中鲁迅刻“早”这个故事和王献之十八缸的故事令我百读不厌,鲁迅刻“早”这个故事讲了鲁迅因帮家里做家务,而上学迟到,受到了寿老先生严厉的批评,于是他在书桌的右角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想想我自已,平时早上闹钟响了已经很长时间了,还赖在床上不肯起床。但自从我看了鲁迅刻“早”这个故事后,每天闹钟一响,我就一咕噜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早早到校,认真读书。王献之十八缸的故事更是让我受益非浅,王献之在父亲的教育下,苦练毛笔字,把十八缸水都练完了,终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和他父亲一起被称为“二王”。我现在正在学毛笔字,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不耐烦了,老师规定每星期练3张毛笔字,可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偷懒,所以毛笔字也没什么长进,看了十八缸的故事,我觉得王献之之所以能成为大书法家,这与他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正如他爸爸王羲之所说的:“写好字的秘诀就在这些缸里,把这十八缸水写完了,也就知道秘诀了。”看完这个故事,我也知道了写好毛笔字的秘诀了——勤学苦练。
俗话说的好:“天才出自勤奋。”鲁迅、王献之和一些名人之所以能出名,都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刻苦学习,勤学苦练。我也要向这些名人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勤奋,学习他们的孝心,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无私的奉献……
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世界各地的名人事迹,如:古希腊哲学家亚力士多德的故事,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的故事、音乐之子冼星海的故事、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故事······他们的感恩事迹令世界人民震惊。其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贝多芬和冼星海。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他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贝多芬从小苦练钢琴,收到上层社会的热烈欢迎。然而不幸降临了,他丧失了听力,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结束,但病痛的折磨没有使他消沉,他顽强的和命运抗争,挣断了命运的枷锁,最终获得了成功。
读了这些名人的故事,我感慨万千,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英雄人物,一个个有志气的人物,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创造出来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的天地,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向了成功的巅峰。
我从电脑里找来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读。我每读一个故事就感受到一种读书的`感觉,但是,每一种感觉我都有一种相同的感觉,那就是非常的艰难。
因为古代这些名人的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家里买不起书,但是,这些名人还是爱看书。
一本书是什么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记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世间必不可少的东西。”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缺不了书,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书并不重要”,可是,对古代人来说:“书是千金万两”古代人是那么看重每一本书,而我们不能现代人却把书看的那么渺小,难道我们不能多看一些书,干出一番大事业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看书,认真学习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所谓“历史语境”是指历史事实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氛围, 是由关于过去的知识所构成, 我们对它的了解主要依靠源自史料的信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如果与产生它的场景分离以后, 它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因此, 历史研究必须将研究对象放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辨析、梳理、描述、阐释。众所周知, 历史是不能重来的, 也是不可能返回的。
“回归历史语境”就是返回由史料信息所还原出来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和具体情境。这要求立足于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史学语境基础上, 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立场, 注重史料的发掘, 充分地占有详实的历史资料, 努力从原生态资料分析入手, 准确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和必然性, 对研究对象进行回归历史语境、趋近历史真实的深入阐述, 只有这样, 才能在大量史实的辨析之中展示出研究对象更为客观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线索。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其世也”。[2]余先生在《自序二》中就明确指出:“在我开始写这篇序文时, 孟子的这句名言是我的唯一指导原则”[1]P5所谓“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 现也指借鉴别人的好坏, 议论世事的得失。为了写好此书, 余先生从“知人论世”的观点重读了全部《朱子文集》和《朱子语类》, 尽量根据最可信的证据以重构朱熹的历史世界, 使读者置身其间, 仿佛若见其人在发表种种议论, 进行种种活动, 由于读者既已与朱熹处于同一世界之中, 则对于他的种种议论和活动便不至于感到全然陌生。“史学家诚然不可能重建客观的历史事件, 但是历史世界的遗迹残存在传世的史料之中, 史学家可以通过已往行之有效和目前尚在发展中的种种研究程序, 大致可以勾画出历史世界的图像于依稀仿佛之间”。[1]P6
余书切入角度新颖, 对传统资料的巧妙发挥, 完全跳出以往著作对宋代理学家的哲学研究, 是深入历史语境研究的典范。此书上篇为朱熹的历史世界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背景, 下篇则进入了朱熹所活跃的历史世界的核心地, 对朱熹的历史世界作整体的动态观察, 将理学家的政治观念、政治运作与当时实际的政治环境相结合, 深入研究朱熹时代的历史世界, 系统而全面的从直接史料中搜寻一切相关的证据, 探讨在当时理学知识分子的想法和观念, 重建12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的文化史与政治史。在题目上表示了对描述朱熹历史世界的兴趣, 但实际上他却并没有将视野仅局限于个体, 而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主题是士大夫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但实际的重点则集中在理学派士大夫、官僚集团和皇权三者之间的互动, 不只是描述了南宋的政治思想, 同时延及于北宋,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思想的新的视角, 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回归历史语境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果文本放在未经考证的语境之下, 采取倒放电影的写作手法, 其实是知人论世, 回归历史语境的又一误区。罗志田先生在《“天朝”是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一文中重点议论了这个问题。茅海建先生本来的愿望是想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 即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3]P9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从方法论的层面看, 茅先生从主观上已注意到文本的时代性及置文本于其时代语境之中的必要, 他也对文本做了大量的史实考订和重建工作, 但他对语境部分却过于依赖既存的成说, 从而造成将经过重建的文本置于几乎未经考订的“语境”之中这样一种部分脱节的畸形结果。罗先生谈到, “作者在这方面的实际努力似乎不能说完全成功。其中一个原因, 或者在于有些茅君自认为是鸦片战争‘当时的观念’, 倒很像是我们当代的观念;而茅君解释时所合的‘情理’, 不少也仍是我们‘当代’的情理。其结果, 该书的‘解释’部分, 很多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史。”[3]P10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当时的观念”或语境本身, 是否也需要重建呢?今日言语境者多存一似乎不言自明的预设, 即语境是现成地摆在那里, 只需参照即可。实际上, 在很多情形下, 语境本身首先就需要重建。
而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就努力在纠正这个问题, 文本只有放在经过严格考证了的历史语境之下, 才能尽最大努力的做到知人论世, 回归真正的历史语境。这是我读余先生此书最大的感触和启发。
同时, 余书努力纠正了“倒放电影”的写作方法所带来的一些弊端。避免了无意中会“剪辑”掉一些看上去与结局关系不大的“枝节”, 造成带有作者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以今情测古意。在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中, 特别是要评判对与错时, 最容易有意无意中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是一判就“错”, 况且其实“对错判断”本不是史学的任务。就如罗先生所指出的“盖昔人本无后来的知识, 也无此类观念和动机, 又何来在此基础上的对与错呢?如果以后起的观念去诠释昔人, 有时便会出现朱子指责的‘先立说, 拿古人意来凑’的现象, 主动去‘捉’昔人之意图”。[3]P13
摘要:知人论世在历史研究中表现为回归历史语境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读《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一书能深刻体会这一点。
关键词:知人论世,回归,历史语境,朱熹
参考文献
[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2004.8
[2]:孟子.万章下[M].北京:中华书局, 2006.9
今天,妈妈从图书馆买来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书,我一回到家就兴致勃勃的读了起来。
哇!这本书的目录上有这么多名人呀!不光有中国的名人,就连外国的名人也不计其数,其中就有爱迪生、瓦特、达尔文、爱因斯坦„„名人,这当中最吸引我的属爱迪生了。
爱迪生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我想这也是恰如其分的,因为爱迪生一生中有2000多种发明,其中有许多发明是我们这个时代很普通的东西,可是他们那个年代很罕见。爱迪生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是尽管这样他还是喜欢问一些问题,这也使他变得比常人更加聪明了。
达尔文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他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成了他的大课堂。通过收集、观察、研究生物的变化,苦心研究终于写出了《物种起源》。对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一次,达尔文去采集甲虫标本,他发现了两只稀有的甲虫,便一手一只捉了起来。这时树上又飞来一只,他不假思索的把一只放在嘴里。我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而感动。只要有恒心,不怕苦、不怕难,做每一件事都会成功的。
读了达尔文环球考察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懂得了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难题不放弃。以前我听说过阿基米得、爱迪生、钱学森、达尔文等很多科学巨人,我以为他们轻而易举,就登上了科学的高峰。现在我体会到他们是经过几百次实验才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林语堂说过,乱世中,他只想做个好人,用一颗童心去辨别美丑善恶。在北京,他曾和鲁迅并肩作战,《语丝》是他们的战场,个人拿起笔,去呐喊,去奋争。离开祖国后,他依然拿着笔,用英文书写祖国的美丽。他站在东方的时候,用的是西方的视角;他来到西方后,又拾起东方的智慧。英文是他的利器,中文是他的元气。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他小时候的经历。
十八岁时,林语堂离开福建鼓浪屿,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在去往上海这个大都会之前,他一直在福建乡下。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旁的一个小村落龙溪,那里偏远而落后。在破落的龙溪乡下,作为教会牧师的父亲,自小以中英文双语教导他,并谆告“长大定要念世界一流大学”。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林语堂一生的际遇。
自幼起,林语堂即离乡寄读鼓浪屿的学校。他的童年得益于生活在比较开放的鼓浪屿,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世界的.面目。他的同学里有英、法、葡、西等各国领事的小孩,他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西方的印记。他一直记得父亲的话,大海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要读世界一流大学”。林语堂后来实践了父亲的梦想,先留学于美国哈佛,再留学德国。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华人作家,其作《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连续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五十二周,文字行云流水,语带幽默。他的英文书写能力为他赢得了很多同时代作家没有的赞誉。他将中国的文化延伸到了海外,用西方人熟悉的英文,表达了中国古老的魅力。
——读好书 学英模
浏正街小学 六甲班 丁婉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到底是什么?告诉你最主要的是勤奋!当我怀有感想地读完《名人事迹》这本书后,就有了这样深刻的体会:古今中外,任何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
在这本书中讲到世界著名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他在小学里成绩并不优秀,甚至因为智力迟钝而留过级,他的老师还给过他“决不会有任何出息”的评价。进入大学后,他也成绩平平,连毕业考试也是靠借同学的笔记才勉强过关的,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非凡的才华。可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居然是若干年后被公认为“天才中的天才”的伟大物理学家!这似乎谁也不会想到,但事实正是如此。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之后会变成一位举世闻名的伟人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他勤奋。自从大学毕业之后,爱因斯坦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决心发奋学习,寒窗苦读。正是因为他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才创造了“相对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被后人誉为“20世纪的牛顿”。这与他非要弄清来龙去脉的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
爱因斯坦从“决不会有任何出息”到被誉为“20世纪的牛顿”这件事足以证明“成功源于勤奋”这句名言的所在性。不是每一个勤奋的人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所有有所作为的人都是从勤奋这条必
经之路上走来的,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要勤奋,所有成功的大门都会对你敞开!成功就在眼前„„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看到一个个名人,伟人悄然诞生:像孔子、孟子、老子,他们的学问来自于毕身孜孜不倦的学习积累,用自己渊博的学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者,文人;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他们正是靠着吃苦耐劳,为国为民的精神,开拓了新中国美好的前景,使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的东方立于不败之地;像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英雄,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学习技能,磨练意志,最终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鲜花和掌声,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瞩目和敬仰;像先天聋哑的舞蹈家邰丽华,她难道不是靠着艰辛地付出才站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的吗?
名人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一生,让我们明白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他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罗曼·罗兰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贫困、孤独和辛苦,人们却彼此不懂得互相安慰。可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后成为了伟人和英雄。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有勇气面对那残酷的命运和人生。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在社会上受到了最残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了欢呼,可他的困难几乎无人问津。米开朗琪罗被一批卑鄙小人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托尔斯泰他造成悲剧的最直接的根源是他们夫妻之间持续十多年的互不理解,后来他被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一个遭受家庭生活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到底,最终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摆脱了贵族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
作者罗曼·罗兰 1866 年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克拉姆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今天,我读完了《名人传记——贝多芬》。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尊称为“乐圣。他出生于200多年前,也就是 1770 年12月,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的一个贫困家庭。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他继承了祖父和父亲两代的音乐血统,小时候就很有音乐天赋。
他虽然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练琴也非常刻苦,六岁就登台演出,22岁时就创作了70多首乐曲,名气越来越大,就在他事业走向辉煌的时候,老天却给他了一个晴天霹雳,在他26时,耳朵的听力出现了问题,他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去世母亲的希望和自己走到今天所作的努力,打消了这个念头。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特莱莎奏鸣曲》、《命运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
1787 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好像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然,他也是大量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终有成就。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米开朗琪罗表面看上去是比贝多芬幸运的多,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唯一幸运的是,至少教皇还承认他的天赋,并且不止一次的保护他的艺术成就不遭破坏,但是他们却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七十余岁的高龄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造极的人物。
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照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读世界名人故事有感】推荐阅读:
世界名人励志名言06-04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06-30
读《让世界充满爱》有感10-23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00字10-05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优秀05-26
读名人传读书笔记09-30
名人读书小故事及名人名言09-22
梦想名人故事06-16
名人故事:华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