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参考(精选5篇)
长期以来, 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一直深处十分尴尬的境地: 要么字词教学低年级化, 将所有的生字词拎出来, 用很长的时间逐一讲解音形义;要么淡化字词教学, 识字读词一带而过, 将课堂时间让位于阅读理解和言语表达。这两种现象既是对高年级字词教学起点的茫然与价值的漠视, 更是对识字教学“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无奈。
如何摆脱这种“鸡肋”处境? 如何为高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量体裁衣”? 我们首先得找到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 这把尺子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并且在第三学段目标中规定了500字的识字 量 ( 占小学阶 段识字总 量的14.3%) , 指出高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高年级字词教学的重要性, 明确该学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其次, 我们得明确给谁量体裁衣, 也即明确高年级字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一般来说, 学生经过低中年级长期、系统的识字训练, 已经掌握了许多有效的识字方法, 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相当丰富的识字量。对这一点的忽视, 常常使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 但学生真正的收获甚少。再次, 什么才叫贴“身”或者贴“生”? 笔者认为不仅字词教学效率要高, 而且应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量体修短须合度 , 裁衣贴身且贴心”———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笔者认为, 教师应该紧扣第三学段字词教学目标, 潜心探究高年级识字教学规律, 积极探寻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为此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作了基于单元板块整合字词教学的尝试。
一、突出重点, 字音教学须有针对性
【教学片段1】读准轻声字
出示:吆喝 (yāo·he) 风筝 (fēnɡ·zhenɡ)
蜈蚣 (wú·ɡōnɡ)
师:孩子们, 请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词语, 对“蜈蚣”一词, 有的学生把“蚣”读成第一声, 有的学生读成轻声。
师:“蜈蚣”这个词, 两个读音都对。细心的你会发现这三个词注音有共同之处———两个 读音之间 都有小圆点, 也有不同之处最后的“ɡōnɡ”上面标了声调, 为什么会这样?
师接着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凡例·注音》的说明, 解释了这一特殊读音现象。
师:听过吆喝声吗? (播放1991年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视频) 我们一起吆喝, 卖芝麻糊哎——— (学生很兴奋, 有的同学不止念叨一遍, 感到很有趣)
师:不过在“吆五喝 (hè) 六”中, “喝”读第四声, 尽管它的意思都表示“大声喊”。无独有偶, 比如“看见 (kàn·jiàn) ”的“见”在“看得见 ”中一定得读“jiàn”。
【教学片段2】读准多音字
出示:旋转 连翘花
师:两个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正确把握多音字的读音需要借助字词典和词语所处的句子。请大家任选一个确定它的读音, 并且说出理由。
师在屏幕上出示“转”与“翘”的不同读音与相应的义项, 以及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生:我知道第一个词应该读成“旋转 (zhuǎn) ”, 因为在这里“转”表示改变方向。
生:我知道第二个词读连翘 (qiáo) 花, 课文里“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 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是依据。“翘花”就是举起金黄的小喇叭, 如果把连翘花比作人就是“翘首以待”, 多形象啊! (其他生笑)
【教学片段3】读准音译词
出示:福楼拜 莫泊桑
师:这一单元里有两个外国人名, 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有的学生把莫泊桑读成“莫bó桑”, 有的学生读成“莫pō桑”。
师:莫泊桑到底该怎么读呢?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大家议论纷纷, 但莫衷一是。后来, 我想这是个法语人名的音译词 , 我们可以 追根溯源 , 它的本来 面目是Maupassant, 国际音标注成[謖m藜up藜謖sɑ:nt]。我读两遍 , 你们听听应该选什么音?
生:老师, 我听了你读的音, 好像“莫bó桑”和“莫pō桑”都可以, 法语音介于这两者之间。
师:你的耳朵真灵! 此前你们问我阅读外国名著时, 为什么人名有多种译法, 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反思之一:有略有详, 只为有效
阅读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 往往采取检查自学情况的方式, 找出自学中的遗漏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字音。笔者课前精心设计了“学习单”, 在“我能读得准”板块中出示了本单元24个词语 (除了一二类词语, 还有课文中容易读错的词语) 。对于这24个词语, 笔者没有平均用力, 而是作了有略有详的处理。对于学生不易读错字音的词语, 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正音的方式, 很快完成;而对于本单元中的“轻声字”“多音字”“音译词”则采取了重锤敲击的方式, 或借助字词典, 或联系上下文, 或追根溯源,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得言又得法。只有这样为学生“量体裁衣”, 才能贴身又贴心。
二、突破难点, 字义理解须在语境中
【教学片段4】在句子里玩味
出示:忠厚
师:忠厚是什么意思呢? 谁来说一说?
生:忠诚厚道。
师:你说得完全正确。忠厚是形容人的, 往往和相貌联系在一起, 所以人们常说“一脸忠厚相”。课文中忠厚是形容谁的? 课文又是怎样描述他的忠厚的呢?
屏幕出示刘老师的肖像图, 及“刘老师个子不高, 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师:我们来看屏幕上的一句话。我们合作读一读。你们读加点词语, 我读其余部分, 注意留意加粗的词语。 (师生配合读句子)
师引答:个字———不高, 脸———微微发胖, 眼睛———时常眯起来, 头发———花白, 这样的人就是———忠厚的人。
【教学片段5】在段落中揣摩
出示:健壮
师:一提起“健壮”, 你就会想到哪些人?
生:运动员、身体强壮的人, 当然还有肌肉猛男。 (学生爆笑)
师:是啊, 不管是运动员, 还是身体强壮的人, 用“健壮”一词形容都很恰当, 但在《理想的风筝》中, 作者苏叔阳偏偏用“健壮”来形容失去部分左腿的刘老师, 这真奇怪。苏叔阳写出了刘老师的健壮了吗? 我们继续看屏幕上的一段文字, 你能不能像老师刚才那样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说说“健壮”从哪些文字中透射了出来。
屏幕出示: 刘老师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 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 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 他用圆木棍撑地, 右腿离地, 身体急速地一转, 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 又以拐杖为圆心, 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学生抓住“只靠”“好几个小时”“急速地一转”“粗壮”“年过半百”“一天……多少次 ”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 笔者相机将这些词语泛红。师生配合读这段文字, 老师读红色词语, 学生读其余部分。
【教学片段6】在篇章间探究
出示:观察马车凝望泗水一无所获司空见惯滔滔不绝意味深长打下烙印无不惊讶
师:孩子们, 请你读读这些词语, 可以横着读, 也可以竖着读, 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是竖着读的, 我发现莫泊桑观察马车, 一开始是一无所获, 而他的老师福楼拜却滔滔不绝地说出了马车值得观察的地方, 这让莫泊桑深受启发。
生:我也是竖着读的, 孔子凝望泗水时, 弟子们都很疑惑, 因为流水十分常见, 的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没想到老师竟然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这让他们无不惊讶。
生:我是横着读的, 我发现编课文的老师和学生有共同之处。不管是马车还是泗水, 学生都认为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 观察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没想到老师一个是滔滔不绝地说, 一个是意味深长地说, 这一番宏论让学生无不惊讶, 自然在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师:你们都很善于读书, 善于发现。 (出示福楼拜谈车和孔子论水的文字) 你们读读这两段文字, 觉得这两位老师怎么样?
生:他们十分善于观察和思考, 而且很有才华, 很有智慧。
师:是啊, 中外名师虽然教导弟子的话语不同, 但都是从平常之中看出不平常, 这是大智慧啊!
先男女生配合横向读词语, 后师生配合纵向读词语。
反思之二:纵横比较, 只为提升
高年级词解教学的起点在哪里? 教学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学生预习时,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可以借助字词典理解词义,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前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后者提升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语义, 体会其表达效果, 正需要教师点拨引导, 精心设计。寓识于读可以使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是“师恩难忘”, 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基础上, 可以基于单元板块设计字词教学。师恩难忘, 难忘的是恩师的声音容貌、神情动作, 难忘的是恩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忠厚”现出恩师容貌, “健壮”源于恩师动作, 而“观察马车”“凝望泗水”引发恩师的一番宏论。尤其是福楼拜和孔子的教学方法存在惊人的相似, 都极具教学智慧, 这智慧外显为“滔滔不绝”与“意味深长”, 这智慧又在与“一无所获”“司空见惯”的对比中得以加倍彰显。将具有营造特殊语境价值的词语放在一起, 纵横对比, 揣摩玩味, 不失为突破词解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
三、凸显要点, 字形书写须给操作法
【教学片段7】写对 , 知字理
师报默本单元最容易写错的五个词语。学生对照屏幕, 自批自改, 其中两个词语错得最多———“矫健”写成了“娇健”, “飘逸”的“逸”将 “兔”写成了“免 ”。
师:“矫”和“娇”长得很像, 意思却大不相同。后者表示柔弱, 所以我们常说娇柔。“矫健”的“矫”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
出示。
师:“矫”的小篆写法很有特点, 你看它的左半部分多像“箭”啊! (学生纷纷点头) “矫”本义是指将箭弄直的一种工具, 所以有了“矫正”的引申义。矫正的过程是需要力气的, 这项工作往往不能由弱女子来完成。
出示。
师:逸的金文写法更加形象, 表示像兔子一样逃跑。我们不是常说跑得比兔子还快吗? 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造了“逸”这个字。
【教学片段8】写美 , 求动感
师:观察习字册上“”和“”的写法, 你感觉它们与平常的楷体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字有些笔画连笔了, 比如“矫”的起笔撇和横连在了一起, “逸”里的撇和横撇也连在了一起。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撇和横连写成撇折, 撇和横撇连写成撇折撇。还有“逸”中“口”的横折和横连写成横折折,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这样可以写得更快。
师:这样写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 而且有一种动感之美呢, 你发现了吗?
学生纷纷点头。
师:并不是所有的笔画都可以相连。俗话说得好, “练字先练眼”, 要仔细观察习字册上的范字, 哪些笔画可以相连, 哪些笔画不能相连, 要心中有数, 不能乱来。
【教学片段9】写好 , 懂行款
师:课上到这里, 就快要结束了。这时的徐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跟一开始的交流还一样吗?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临别赠言”。
古乐声中, 师生在横条格中写话, 并利用展示台在屏幕上呈现教师写话过程。
在写话的过程中, 教师提醒学生写字时可以适当地藕断丝连, 而字与字之间要注意错落有致, 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反思之三:一唱三叹, 只为渐进
汉字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 表现着我们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是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珍重厚礼, 它处处体现着繁杂而精妙、优雅而风趣。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高年级教学应该充分把握汉字发展的历史脉搏,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适时地把识字教学引向汉字文化的探究。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硬 笔书写楷 书 , 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的速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第四学段则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的速度”苏教版教材的编者在小学六年级安排了连笔楷书这一特殊字体的练习, 这不仅使书写提速有法可循, 汉字的形体更加丰富, 而且为写字要求的落实作了中小衔接, 手段着实高明。当然这一做法也对教师的书写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掌握不好法度和分寸, 只会弄巧成拙。
新课标还有“每天10分钟练习书写”的要求, 这一要求不仅包括针对性强的“练字式”书写, 还包括实用性强的“练习式”书写。笔者结课时的写话, 不仅是要求学生像名师那样观察, 发现特点, 更是对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书写的执着追求。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识字写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识字写字的启智、育人功能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写字与做人是个终身命题, 教师的传授只是开始而不是终结, 教师的职责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并努力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习惯成自然”。
1.填一填。
(1)折线统计图既能看出数量的( ),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分为( )和( )两种。能同时看出两组数据变化情况的是( )统计图。
(2)反映一家人身高情况,用( )统计图较好;反映一个人身高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小红为了提高自己的跳绳成绩,最近一段时间练得很刻苦。她记录了每天的锻炼情况,并绘制成了统计图。
(1)小红第( )天到第( )天跳绳成绩提高最快,第( )天到第( )天提高最缓慢。
(2)估计小红第6天的成绩大约是( )个/分,达到每分钟130步大约是在第( )天。
3.下面是某市5月份第一周(1~7日)每天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1)这是一幅( )式( )统计图,它适合表示( )组数据的( )情况。
(2)这周中,( )日温差最大,相差( )℃;( )日温差最小,相差( )℃。
(3)这周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是( )。
二、巧手操作。(32分)
1.下面是阳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家庭汽车数量统计表。请完成折线统计图。
(1)该校五年级同学家庭汽车数量增加最快的是( )年,比上年增加了( )辆。
(2)平均每年拥有汽车( )辆。
(3)五年级同学家庭汽车数量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
2.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如下表。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1)( )飞机的飞行时间长,比( )飞机长( )秒。
(2)起飞后第15秒,甲飞机的高度是( )米,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
(3)起飞后(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三、解决问题。(35分)
1.下面是某股票昨天的交易价格统计图。
(1)每天股票交易的开始时间是( ),一天交易( )小时。
(2)该股票前一天的收盘价(每天股票交易结束时的价格)是10.55元,昨天收盘时( )(填“涨”或“跌”)了( )元。
(3)你能说说该股票昨天的走势(价格变化情况)吗?
(4)不计算,你能估计出该股票昨天交易的平均价格大约是多少元吗?
2.下面是甲、乙两地去年4~10月份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1)两地的月平均气温哪月相差最大?低温是高温的几分之几?
(2)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地一年中的气温变化情况。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自测题,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一、形近字组词。
杨丝()王()九()关()战()顺()
扬()死()玉()仇()管()站()页()
米()埋()舌()密()月()育()给()
迷()理()敌()蜜()朋()盲()拾()
类()陪()筑()戌()赶()从()批()
粪()部()巩()茂()走()丛()比()
季()租()景()源()散()拔()桶()
禾()组()影()原()撒()泼()涌()
互()桔()祥()好()味()莘()肯()
户()吉()详()如()妹()幸()啃()
离()
璃()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云()月、()云()月、月()星()、烘()托()
()明()稀、()()辉映、()风()月、众()捧()、
披()戴()、()星()月、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天早上,()去()“扫荡”。山沟里潜伏着()还隐藏着()。王二小带路走在(),把敌人()我们的()。
2、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的小岛,那就是()的青海湖鸟岛。每年春天,天气(),湖水(),()的鸟儿就陆续从()飞来。它们在这里筑巢(),()。
3、()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一眼望去,()的鸟窝一个()着一个。(),到处是()的、()的鸟蛋。
4、祖国的()台湾气候(),(),(),是()生长的好地方。
5、台湾的()多,()也多。每年()季,一群群()的蝴蝶()过花丛,()树林,()小溪,赶到山谷来()。人们就会把这些山谷叫做()。
6、蝴蝶谷的景象非常()。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蝴蝶,在阳光的`下,(),()。有的山谷里有几种(),(),(),就像谁在天空中撒了一把把()的花瓣,(),又()。
7、西双版纳的()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这一天,人们(),(),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里有的()香水,有的()花瓣。开始泼水了,大街(),你拿瓢往我()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个个身上(),人人脸上()了花。()是()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多,怎么能呢!
8、地上()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着()的象脚鼓点。大家(),(),赛起了(),放起了(),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9、()是世界上产蝴蝶较多的国家,据估计碟的种类有1300多种,而台湾又是我国蝴蝶种类()的省份,大约有400多种,每年出产蝴蝶几千万只,因此台湾素有“”的美誉。
10、《江南好》的作者()代的()。
11、默写《江南好》。
()
(),
()。
(),
(),
一、口算。
24+8= 3×6= 28÷7= 47-10= 48+16=
54÷9= 56-27= 50-18= 18+50= 3×9=
52-39= 81-9= 63÷7= 36-8= 41+35=
84-19= 40+46= 25+11= 56-28= 32-27=
二、填空。
1、里能填几?
3×()<16 ()×5<4 16×()<33
4×()<25 ()×7<6 78×()<50
2、(1)54加37的和是________,再减去48得________。
(2)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________,再除以6得________。
(3)63除以9的商是________,再乘7得________。
三、计算
38-6×49×(56÷7) (35+37)÷9
4×(16-9) 57-(11+27) 50-40÷5
四、用竖式计算。
62÷7= 80÷9= 60÷9=
58÷8= 63÷7= 43÷7=
五、应用题。
1、一星期有7天,四月份有30天,是几星期零几天?
2、商店原来有18筐苹果,又运来25筐,卖出27筐,还剩多少筐?
3、李某要挖一条80米长的水沟,第一天挖好26米,第二天挖好27米,剩下的第三天挖完,第三天挖多少米?
4、一本故事书有56页,小明看了3天,每天看8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5,8,5,6,9,6
2、91,43;36,6;7,49
三、14,72,8,28,19,42
四、8……6,8……8,6……6,7……2,9,6……1
五、1、30÷7=4(星期)……2(天)
2、18+25=43(筐)43-27=16(筐)
3、80-26=54(米)54-27=27(米)
I.根据所给的小写字母写出大写字母。
1.m_____2.n________3.a________4.o_______
5.b______6.e_______7.d________8.g_______
IV.连线。
(1.)鸭子小猪苹果滑梯兔子
pigducksliderabbitapple
(2.)pigcowhenduck
moooinkquackcluck
V.选择正确的.中英文翻译。
1.Whatdoyouliketodo?
A.你喜欢做什么?B.你喜欢什么?
()2.Whatdoyousee?
A.你看见了什么?B.你喜欢什么?
()3.Whatdoyouhear?
A.你看见了什么?B.你听到了什么?
()4.Ihavegotabird.
A.我有一只鸟。B.我买了一只鸟。
()5.Idraw4sheeponthebook.
A.我在纸上画了4只羊。B.我在书上画了4只羊。
()6.Ihearacow.
A.我听到了猪叫声。B.我听到了牛叫声。
()7.我看见了5头牛。
A.Iseefivecows.B.Iseefivecow.
()8.你住在哪?
A.Wheredoyoulive?B.Whatdoyoulike?
VI.按正确的手写体格式抄写下列字母一遍。
【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参考】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10-26
初二英语下册第七单元10-23
小学二年级下册各单元作文07-2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12-29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12-25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09-1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试题12-3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06-04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