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精选10篇)

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篇1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毒化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

商业贿赂案件。为此,本文就商业贿赂的特征危害及治理对策谈点拙见。

一、商业贿赂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从该条款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对其内涵界定都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就给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贿赂造成了一定困难。

我们认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物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特征

1、从主体上看,行贿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物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商业贿赂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重要特征。受贿主体则是与行贿方相关连的不特定单位和个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原创:http:///从领域上看,商业贿赂行为体现于物业领域,但大都发生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房地产、医药用品购销、教材和辅导教材的购买等。

2、从商业贿赂行为侵犯的客体看,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它违反了国家经济、财务、会计、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社会资源分配和行政管理规范等。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往往与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又严重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

3、从主观方面上看,商业贿赂行为人主观上出自故意,有在经营活动中争取交易机会,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

4、从商业贿赂行为客观方面看,主要是采用了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行为。

(三)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贿赂。主要是以下几种形态:一是货币现金。包括人民币、外币等,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贿赂物。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各样的费用(赞助费、信息费、劳务费)红包、礼金等等。二是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股票认购券、现金支票、代金券等,有时也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证卡、提货单等。如信用卡、高级娱乐场所会员卡、折扣券、打折卡等等。三是物品、礼品。包括各种高档生活用品、奢侈消费品、工艺品、收藏品等,有时也表现为房屋、车辆等大宗商品。四是“其他”形态。这里所说的“其他”范围很广,也是目前刑法理论界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减免债务、提供担保、免费娱乐、旅游、考察等财产性利益以及就学、荣誉、特殊待遇等非财产性利益两大类。

2、回扣,即经营者暗中从帐外向交易对方或其他影响交易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秘密支付钱财或给予其他好处的行为。回扣常常表现为现金形式,但也不尽然。其复杂性是由“帐外暗中”的特征所决定的。对给予回扣的经营者而言,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支付回扣,处理帐目的手段更多,更方便灵活;对收受回扣的单位或个人而言,也常常以收取现金违法而感到不安,要求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收受回扣。因此,回扣的表现形式远远不只是货币形态。

3、佣金,即具有独立地位和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在商业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中介服务所得的报酬。由商业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收取,可以是卖方给付也可以是买方给付。与折扣、回扣不同的是,佣金不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而是中间人的劳务报酬。但应当注意,该中间人必须有独立的地位,要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经营者给予佣金必须以明示的方式。给予和接收佣金的都必须如实入帐,这一规定与折扣的有关要求相同。给予或接收佣金不如实入帐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是商业贿赂行为,也可能是一般性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假借佣金之名行商业贿赂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商业贿赂的危害

商业贿赂不断滋生繁衍,影响面越来越宽,给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一是商业贿赂从根本上有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规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中,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

”,而对这样的“潜规则”,企业自身往往无力对抗。这种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剥夺了其他竞争者公平交易的机会,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使诚信风气受到极大破坏。

二是商业贿赂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商业贿赂使商品和服务不能按照本身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进行交易,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质量差、水平低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打败质量好、服务水平高的商品和服务,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肥沃土壤”,严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提升。

三是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社会财物的巨大浪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企业每年的经营费用约占营业额的2至3,而其正常的费用范围仅仅在0.3至0.5之间。在医药行业,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0至15或者更多比例给医务人员回扣。所有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使得交易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大都是在帐外暗中进行,产生的不正当利益进入交易对方单位的“小金库”,或者个人腰包,导致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四是商业贿赂已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在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后,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商业活动相关单位的人员,其中也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据统计,2003年以来,河南各级检察机关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794件822人,其中,工程建设领域198件200人,土地出让领域70件76人,产权交易领域45件47人,医药购销领域48件48人,政府采购领域6件6人,涉案金额7502万元。犯罪嫌疑人中,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3人。如,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原主任马某某,在与其他单位作出版发行由研究室负责人编写的辅助教材过程,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收受人民币现金30万元、美元1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五是商业贿赂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损害国内投资环境,降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三、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市场腐败盛行、经济增长乏力,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依法进行治理整顿。

1、强化廉政文化建设。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商业贿赂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反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法律、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开展专项打击工作。鉴于商业贿赂涉及面广,不同领域和行业均程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商业贿赂问题,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发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行动,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形成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氛围。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倡导群众检举揭发商业贿赂犯罪,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积极性。在查处商业贿赂违法案件中,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之间、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并通过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项活动,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典型并进行曝光。对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要依法惩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3、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源头上的治理。一是完善监控机制,改进监管方法。原创:http:///以医药行业为例,药价虚高是流通环节太多、多层行贿造成的。如果通过税务、财政、物价、药监等部门对医药生产、经营单位的出厂价与零售价进行严密监控和分析,准确计算出每个单位每种药的实际流通费用,按流通费用的高低实行税率递进式征税,就会逼迫药品经营单位尽量从厂家直接进货,减少进货层次,降低药价。二是对权力运行进行明确的规范,特别是对垄断行业、垄断部门的权力,通过建立有效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轨迹。三是增强透明度,就是坚持和扩大公开办事范围,让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加强票据管理,规范和减少商业活动中的现金交易,健全信用交易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完善自律控制机制。

4、完善法律。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完善,致使认定和查处商业贿赂犯罪较难。当前商业贿赂的形式纷繁多样,而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表现仅限于财物,无法满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按照现行管辖分工,属于刑法第八章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由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属于刑法第三章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侦查,而一般性的商业贿赂行为由工商等部门负责,不利于整治商业贿赂犯罪。为此,应该尽快将《刑法》中有关商业贿赂的内容进行修改,将分散在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例加以整合,将实体性法律规范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统一在一部法律之中,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以维护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篇2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

所谓商业贿赂, 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 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利益, 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大多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和领域中比较突出, 如医疗卫生、电信、金融、电力、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方面。这些行业垄断性强, 对外交往的业务较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贿赂的“沃土”, 商业贿赂已被一些人默认为“行规”。商业贿赂具有以下特点:

(一) 隐蔽性

商业贿赂的主要特征, 是当事人为争取交易机会, 暗中账外向交易对方支付金钱或给予好处。显然, 这类行为不可能公开进行, 因为它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损害的是公众利益及他人利益, 收入者系中饱私囊, 付出者需掩人耳目, 所以行贿与受贿者始终不可能将其行为公诸于众。

(二) 排他性

商业贿赂大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商业贿赂行为人在主观上出自故意, 大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客观上一般表现为通过秘密方式向单位或个人支付财务, 而且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账册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经营者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以财务或者其他利益, 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 获取交易机会, 从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 或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三) 牵连性

这类行为的牵连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商业贿赂是双方行为, 一付一收而形成, 有受贿者必有行贿者;另一方面, 无论是行贿还是受贿的经营者, 往往有一必有二, 从发现某一次行为开始, 往往经细致调查, 都可以发现多次行为, 由此牵连出一批受贿或行贿的单位或个人。

(四) 普遍性

商业贿赂现象是当前商品交易中一种相当普遍的违法现象, 不管执法机关查处的案件多与少, 只要深入市场交易实际, 就可以发现经营者主动给回扣、经办人伸手要回扣的现象。无论是出售商品, 还是提供服务, 都存在这种笼络对方, 争取交易机会的行为。

(五) 多样性

商业贿赂手段呈现出多样性, 相当一部分商业贿赂是以付信息费、科研费、中介费、促销费、手续费、劳务费、咨询费、赞助费、宣传费、佣金等方式发放的“奖金”、“提成”, 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为由, 付给对方单位或个人以现金和实物。当前, 商业贿赂已从简单的送钱物发展到送技术服务费、代投保险、安排出国考察、帮助迁移户口、安排子女到国 (境) 外读书、就业, 甚至提供美色服务等, 还有的贿赂直接在境外进行, 或者由行贿方把钱直接打到受贿方在境外设立的账户中。

二、商业贿赂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 商业贿赂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大量出现, 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唯利是图、牟取暴利, 是产生商业贿赂的主观动机。竞争,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它始终激烈地存在于市场商品交易之中。一些参与竞争的经营者为了通过“捷径”, 取得比其他经营者更大的优势, 往往抛开应有的商业道德, 违背正当的竞争规则, 利用少数人的贪财心理, 暗中以金钱或其他好处贿赂交易对方。追根求源, 经营者愿意冒违法犯罪的风险, 直接暗中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好处, 或者唆使雇员在业务活动中, 以回扣方式进行交易, 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交易机会, 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收取回扣方为牟私利, 置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顾, 其贪婪动机更是显而易见的。

2.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市场条件。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的市场已由过去计划体制下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 逐渐转变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品种数量繁多的买方市场。尤其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情况下, 中国加入WTO后, 国外商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众多的货物在供买方选择之时, 市场总会千方百计使商品循环流通, 其中包括了合法与非法渠道。如果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不够健全, 商家缺少商业道德, “暗箱操作”难免会产生, 商业贿赂也就有了产生的市场条件。

3.行业垄断、滥用优势, 是当前商业贿赂的产生的前提条件。现阶段, 一些公用企业 (含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以及具有特殊服务职能的部门, 在附带从事商品经营时, 往往利用其“独家”服务的优势, 肆无忌惮地与供货方串通, 在貌似“公平、合理”的幌子下, 大量获取回扣。而公用企业及特殊行业者, 则可以将高额回扣的加价后果, 直接转嫁给使用者, 如医院所售药品的回扣, 由病人承担, 电表、气表、热水器的回扣由居民消费者承担, 等等。凡公用企业、特殊行业捆绑出售的商品, 其供应商常会因销售的依赖性而给付高额回扣, 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 同时也成为现阶段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4.社会风气不正、认识不清, 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基础。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有些人总认为收受回扣、手续费、好处费等行为属于“商业惯例”, 是正常现象。更有人甚至认为查处商业贿赂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当地投资环境。当前, 由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执法、监管部门较多, 不仅使行业内的商业贿赂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 而且导致不同部门在查处中的标准、尺度不统一, 造成一定的混乱。一些行业、部门“靠山吃山”, 单位内的少数不廉洁者也利用职权和影响, 营私舞弊, 搞钱权交易, 商业贿赂现象必然适时而生。

三、商业贿赂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商业贿赂案件比较复杂, 往往与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 既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又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因此, 查处起来也比较困难, 制止商业贿赂的工作, 也就成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1.加强商业道德教育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商业道德宣传, 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打造廉政文化, 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市场主体树立自律意识, 推动合法自愿、等价有偿和廉洁经营等观念深入人心, 使崇尚公平竞争、诚实信用成为人们参与商业活动的共识, 使各类市场行为主体充分认识到诚信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各市场主体加强商业自律, 更加自觉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商业贿赂的环境和氛围。

2.建立查处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此项工作要在上级安排、部署和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 明确职能分工, 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经营、法律等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 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制度, 认真做到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形成齐抓共管, 合力打击商业贿赂的态势, 维护市场秩序。

3.针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特点, 针对工程招投标、工程承包、分包、发包、对外结算、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认真查找突出问题, 尤其是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要加以分类, 实事求是地做出处理, 端正经营思想, 规范经营行为, 做到严格自律。

4.加大对商业贿赂惩处力度。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 对突出的商业贿赂现象依法进行专项重点治理。要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 以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 进而从经济上阻断商业贿赂行为的滋生。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办案, 注意掌握政策, 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既不能走过场, 又不能搞运动。

5.善于改革创新, 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 又要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常抓不懈, 要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结合, 与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相统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1)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各项管理。重点是健全一些可行的制度, 如财会信用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企业诚信守法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反腐败工作分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分工、治理商业贿赂分工等。

(2) 加强立法工作, 严厉制止违法。治理商业贿赂, 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6年制定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由于立法层级过低, 规定的一些内容滞后, 已无法满足惩治商业贿赂的需要;现行《刑法》中对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都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 这就排除了很多商业贿赂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对商业贿赂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 从长远看, 可以借鉴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 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 以填补这一法律体系中的空缺。通过进一步整合、修改、完善有关规定, 加快国内法治进程, 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商业贿赂形势。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 制止商业贿赂行为, 是摆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为保障公平竞争机制的正常实现, 还诚信于市场, 还需要从多方位入手, 多部门配合, 尽力把商业贿赂活动的势头压下去, 使其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序, 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工商部门;商业贿赂;治理对策

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秩序,也增加了交易成本,助长腐败之风,毒化社会风气,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查处商业贿赂的重要职责,如何更好有效地治理商业贿赂,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关心的重要课题。

一、商业贿赂概述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贿赂”一词出现于《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现大多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商业贿赂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现象,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买通对方单位或个人,以排挤竞争对手,争取交易机会或交易优惠条件的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1)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作为行贿人的经营者,定义中所指的经营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但必须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经营者。(2)商业贿赂行为人在主观上有在经营活动中争取交易机会,排斥竞争的目的,是出于商业目的直接故意的。若行为人不是出于直接故意,而是被迫贿赂的话,则不构成商业贿赂。(3)商业贿赂的客观上采用了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它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行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其手段主要表现为“回扣”,即经营者暗中从账外向交易对方或其他影响交易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秘密支付钱财或给予其他好处的行为。回扣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三种:现金回扣即卖方从买方付款中扣除一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在账外返还给对方;实物回扣,如给付对方高档家用电器等名贵物品;提供其他报酬或服务,如为对方提供异地旅游等。[1]这直接侵害了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4)商业贿赂在客观上是其手段的违法性,商业贿赂手段的违法在于其违反了竞争法,具体而言是违反了《反不正当竟争法》的禁止条款。

(三)商业贿赂与回扣的界限。所谓回扣,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卖方在收取的货款中扣出一部分送给买方或者其他经办人的钱财。回扣和商业贿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并非所有的回扣都构成商业贿赂。回扣包括两种:一种是账外暗中的回扣,即《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规定;另一种是明示入账的回扣,即回扣记入正规财务账,并且有据可查,两种回扣方式中,账外暗中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明示入账是法律所允许的方式。[2]其中,只有账外暗中的回扣才构成商业贿赂,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回扣仅是商业贿赂的一种表现方式。很多人片面理解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规定,经常能听到商业贿赂就是回扣的表述,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商业贿赂较为典型的客观表现形式是账外暗中给予或收受“回扣”,但这不过只是商业贿赂的一种形式。商业贿赂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贿赂方式,如直接送以财物、其他利益来购买或销售商品;如买方为购得紧俏商品而给予卖方的金钱、财物等等。

(四)商业贿赂的危害性。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又是一种腐败行为,对我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阻碍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商业贿赂行为既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秩序的发展,又败坏了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还妨碍政府对市场秩序的合法有效监管。(2)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商业贿赂行为一般都披着回扣的外衣,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许多人对商业贿赂的态度是:认为通过行贿来谋求不平等交易机会的行为,是该受法律制裁;但是为了获得平等交易机会而“行贿”,这种花钱摆平事情的做法属于行业惯例,还是应该宽容的。这种认识对遏制商业贿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经营者不管何种原因采取商业贿赂手段销售产品或服务,从本质上都扭曲了市场公平竞争。(3)损害政府公信力。由于商业贿赂行为的经营者大多数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贿赂后又为了自己保官或晋升或其他理由行贿,严重破坏了国家廉政制度建设。接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而中饱私囊,损公肥私,商业贿赂腐蚀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纯洁性。达成交易的商业贿赂导致不公平竞争和违法犯罪行为也使政府监管更加不到位,导致权力寻租的丑恶现象频繁出现,这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遇到的问题

(一)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不完善。1996 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规定:“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这是“商业贿赂”作为专门术语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亮相。目前,我国涉及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有很多部,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等。这些法律从商业贿赂的主体、主观方面和行为等不同角度对商业贿赂作出了规定,但并不完善:一是商业贿赂主题概念不清,商业贿赂包括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行贿主体比较单一,但受贿主体却比较复杂,有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一般的中介代理,这我国法律将商业贿赂的主体统称为经验者;二是商业贿赂行为认定比较简单,由于商业贿赂主体认定单一,使工商部门在处理商业贿赂案件中,认定商业贿赂行为主要是考虑是否“帐外暗中”这个重要特征,有些附赠式商业贿赂就不能得到查处。

(二)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的行政执法水平不高。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的执法水平不高是影响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商业贿赂案件经常涉及经济、法律、行政等多个领域,对工商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工商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手段和水平在总体上与我国现在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不少工作人员在商业贿赂的治理工作中,常常会混淆商业贿赂与回扣、劳务费以及佣金等概念;并且大多数执法工作人员不懂财会知识也不会查账等上述问题严重妨碍了商业贿赂的治理工作,不利于案件的查办。

(三)工商部门获得商业贿赂的违法信息渠道少。商业贿赂的形式复杂,从刚开始巧立名目以回扣、劳务费、佣金等形式给予现金,到现在提供房子、汽车等实物,或提供出境旅游考察等服务,各种各样的形式,层出不穷。同时商业贿赂的手段比较隐蔽,一般人也很难知道内情。目前,工商部门主要通过举报投诉、部门移转和日常检查等途径获取案源信息,没有专门有效的获取商业贿赂违法犯罪信息的渠道。

(四)工商部门获取治理商业贿赂的证据比较难。商业贿赂案件往往发生在商业活动中,且一般都只是行贿与受贿的双方参与,具有共同的利益,案发时经常会共同隐瞒相关情况,隐蔽性较强,人证物证都较少。商业贿赂的证据如证人证言、违法嫌疑人供词以及财会凭证、会议记录等证据,既容易更改又容易灭失,也不方便保存,这些情况使商业贿赂调查取证工作难以找到案件关键证据的突破口。另外,工商部门没有查封、扣留等执法手段,对那些变相以实物相折扣的贿赂更加难以及时取证,这增加了查找企业涉嫌商业贿赂证据的难度,给商业贿赂的治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三、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一)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一是完善滞后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和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暂行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总局等就具体问题所做的司法和行政解释。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是90年代时期,对现在商业贿赂的新情况而言有些滞后,我们要将现有的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规范更加具化,切合现在的形势,对商业贿赂的作出有力的处罚,达到肃清市场经济这一毒瘤的目的,让法律更好地为经济报价护航。二是具体地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进一步明确商业贿赂的内涵,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例如“帐外暗中”只是回扣的构成要件而不是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经营者的行为符合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不管是明示入账,甚至是缴纳了各种税款的行为,都可以构成商业贿赂,不能让部分经营者钻了法律的空子。

(二)建立高效的执法队伍。建立高效的工商执法队伍,一是要加强行政指导。国家工商总局、各级省、市局工商部门要认真发挥指导、协调和组织指挥的职能,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为基层执法人员办理商业贿赂案件提供参考意见。二是针对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鼓励办案单位在积极查办案件的同时,多开展认真研究学习各地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典型做法,为以后办案提供经验。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制度。加强各部门合作,强化打击力度是有效遏止商业贿赂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合作,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二是建立专门的商业贿赂举报制度。商业贿赂案件比较隐蔽、获取证据比较困难,仅仅依靠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力量可能无法查处很多案件,但建立专门的举报奖励制度,如有奖举报制度等,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对商业贿赂的案件信息来源会比较多。

(四)多运用电子取证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电子证据在现代新形势下的商业贿赂案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往往电子证据会是整个案件的关键点。工商部门在对商业贿赂当事人办公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时,常常会检查该企业嫌疑人的电脑,电脑会自动记录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最后访问时间、创建时间、创建者等,即使是已经删除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数据,使关键证据浮出水面而不像以前的纸质版证据容易更改和灭失。

商业贿赂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并滋生着各种其他类型的经济犯罪,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时要承担自己的职责,清楚商业贿赂的构成和合法回扣的区别,提高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找到解决措施。我们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查处商业贿赂的专业执法队伍,积极创新治理商业贿赂新的执法手段,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查处商业贿赂,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提高办案水平,为我国又好又快的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还给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家一个良性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 周波.论教材管理领域的商业贿赂及其防范[J].湖湘论坛,2008.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篇4

----治理医药商业贿赂的体会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开展治理医药商业贿赂专项行动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尚存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商业贿赂主要是个人或单位与卫生人员在业务交往中,或通过私下交易,或通过个人关系等秘密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以此获取独占性的交易机会。特点是行贿人所支付费用同样反映在会计账簿上,但均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处理。同时行贿方与受贿方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现场不易发现。在此情况下,即使有知情人举报,如双方结成攻守同盟,举报人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调查工作可能枉费。

二是排查工作的肤浅性。首先,举报信息匮乏。虽然公布了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信箱,但很少收到反映商业贿赂行为信件或电子邮件,即使有,证据上或捕风捉影或轻描淡写,可用性较差,导致核查工作无法开展,或即使开展,也只是走个过场。其次,自查人员能力有限。商业贿赂案件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而工作人员的执法执纪水平和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能力与之还不完全适应。部分参与自查的人员由于财务知识欠缺,查看账目不精,有时造成线索遗漏,发现不了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做不到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取证。最后,调查手段有限。对于有嫌疑的商业贿赂行为,由于受调查手段局限,不能立即对其采取措施,等商请司法机关等有权部门介入,常常出现行为人转移物品、销毁证据等问题,导致排查工作有触及,但触及不深,同时也贻误了办案良机。

三是法律法规的局限性。法制不健全,是商业贿赂屡禁不止的法律根源。《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明确禁止商业贿赂,但是并未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统一、协调的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和冲突,防范、监督商业贿赂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影响了法律执行的整体效果。

针对治理医药商业贿赂工作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自律,强化他律。首先,教育、预防、惩处并重。要加强干部员工的廉洁自律教育,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反商业贿赂行为承诺书”,各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此工作负总责,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同时加大惩戒力度,对违法违纪者从严处理。其次,聘请行风监督员,接受全程监督。并定期召开行风评议工作会议,虚心接受意见与批评,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再次,实行举报奖励基金制度。加强对举报制度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对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重奖。

二、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在医药购销业务中要公开办事程序等内容,建立诚信档案,与借款人签订廉政协议书,互相监督。

三、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工商等执纪执法部门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建立案件沟通、联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打击商业贿赂的态势。治理医药商业贿赂专项行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将此与案件专项治理相结合,纳入日常案件防控工作之中,并找准切入点,使之相得益彰。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自查报告及总结 篇5

在监理组组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方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组织的“管理、教育、监督”和群众及社会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履行职责。认真遵守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和有关计划安排,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顾大局、识大体、讲原则、守法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经管事宜,坚持原则,严格程序,转变作风,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职责内的工作抓紧办理,不推倭、不拖拉、不延误、不刁难对方,不吃、拿、卡、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经管事宜,坚持原则,严格程序,转变作风,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职责内的工作抓紧办理,不推诿、不拖拉、不延误、不刁难对方,不吃、拿、卡、要。发现其它工作人员或施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中,有违反《廉政合同》或有关廉政建设规定、制度问题的;应及时向领导反映,履行监督职责。并根据局纪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2007年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计划,签订了廉政责任书,每名都执行了工作规定,使监理组治理商业

贿赂工作做到了组织健全、人员落实、职责清楚、任务明确。

为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监督工作计划,设臵了举报箱,公布了句、监理组举报电话,坚持每月三次开箱,监理组并发放了廉洁自律民意调查表,监理组利用下工地的检查工作之际,随机了解对监理组人员的反映,至今监理组未接到工作人员有不廉洁的反映,同时监理组也未接到工作人员违纪违规的举报电话和信件。

今后监理组将继续发扬成绩,加强管理,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争取将S303线大黄山-阜康公路改建工程按期保质的地完工,为新疆的公路建设事业献上一份厚礼。

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篇6

----治理医药商业贿赂活动心得

根据卫生院治理商业贿赂涉精神,在开展治理医药商业贿赂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治理医药商业贿赂《学习资料》、观看了影片。这些活动,对我来说从思想灵魂深处触动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商业贿赂也随之蔓延,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影响了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加大了企业成本,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了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一大毒瘤。

何谓医药商业贿赂?医药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采取给予、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手段,以提供或获取交易机会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医药商业贿赂其危害极大,它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市场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影响投资环境;它无疑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公有财产被侵吞;它为假冒伪劣商品行了方便之门,直接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发了突发公共事件和其他社会问题;它同时败坏 了社会风气,腐蚀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如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某、原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林某、原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朱某等贿案就是典型的商业贿赂。

为何医药商业贿赂越演越烈、治理困难呢?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立法有缺陷或法规不健全,一些投机者钻政策的空子;二是司法追究不严,使行贿者屡屡得手,而且得到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三是商业贿赂具有隐蔽性,一些受贿者抱有侥幸心理,长此下去,胆量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四是一些企业、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五是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秩序紊乱。

医药医药商业贿赂涉及面广,且越演越烈,它如一个毒瘤滋生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如何治理?第一要加强反医药商业贿赂教育宣传,增强抵御商业贿赂意识和防范能力。第二,要加强反医药商业贿赂监督管理,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和监管措施。第三,要加强治理医药商业贿赂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抓一起,从严治理一起,绝不手软,采取黑名单,并公示社会。第四,要从源头抓起,治理和防范医药商业贿赂,对于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采购、金融机构贷款、保险、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增加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商业贿赂的特征及治理对策 篇7

关键词:物资采购,治理,贿赂,对策

电网企业的物资采购作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在为市场提供巨大商机的同时, 也成为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重点环节。本文就电网企业物资采购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治理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电力物资采购的特点

1、采购金额大。

电力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工程项目多, 投资规模大。“十一五”期间,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投资将达1万亿元。仅以最小的省级电网企业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 原计划“十一五”期间投资321亿元用于电网建设, 后来为促进重庆发展, 又追加了40亿的投资。而在这些投资中, 70-80%会用于物资采购。

2、采购范围广。

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数量大、种类多、范围广。既有技术含量高、价值大的大型设备, 又有技术含量低、价值小的辅助材料, 还有名目繁多的办公设备和辅助后勤物资, 几乎涵养了所有商品种类。

3、采购环节多。

电力物资采购领域包括需求计划、审核批准、物资采购、验货、仓储保管、物资运输、废旧物资处理等多个环节。这一个个的环节都可能对供应商的供应流程产生制约, 处在这些些环节中的工作人员就可能成为供应商商业贿赂的对象。

二、商业贿赂的主要环节

权力是滋生腐败的先决条件。电力物资采购中商业贿赂的环节也就针对采购过程中的各种权力而产生。

1、工作人员利用填报计划权、审批权等, 限定需求计划, 照顾与自己有关系的企业。

2、招标工作人员利用招标文件做手脚。为达到保护某些投标人利益的目的, 在招标文件的制作过程中, 借技术的行政的等要求排斥潜在的投标人。

3、投标专家立场不公正。现在一些电力设备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已经不在某一次招投标活动中对投标专家进行贿赂。而是注重平时与这些专家的“感情沟通”。电力物资设备的鉴定由于需要相当的专业技术, 这些专家成为厂家和供应商平常公关的重点对象, “感情沟通”一旦多了, 就很难确保专家的公正性。

4、工作人员利用验货、仓储等权力庇护供应商在履行合同中的不良行为, 避免供应商的不良记录出现。

三、商业贿赂的特点

电网企业物资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现在表现为平常的“感情沟通”和所谓的日常“礼尚往来”, 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商业贿赂呈现以下特点。

1、违法行为的隐蔽性。

商业贿赂行为本身就是通过“暗箱操作”来完成, 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同时, 电力行业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设备的购买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 外行人很难在这些环节中发现商业贿赂的线索。

2、受害对象的不明性。

电力行业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与医药、建筑等其它行业的商业贿赂有所不同, 其受害对象不明确。比如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直接导致药价虚高, 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百姓看不起病;建筑行业商业贿赂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 各项指标超标, 甚至造成重大工程事故。而供电企业, 特别是在专业领域发生的商业贿赂, 造成的损失, 外界很难发现。也就很难有受害对象的举报和揭发。

3、处理的复杂性。

一般情况下, 商业贿赂行为当事人双方都是腐败行为的受益者, 在藏匿和销毁证据、逃避调查方面往往形成攻守同盟, 导致调查处理难度很大。或者有关部门由于缺乏专业人才, 要处理相关事件的人员, 要么业务不精, 要么法律不通, 加剧了电力行业商业贿赂案件处理的复杂性。

四、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分析

治理商业贿赂有许多常规性的对策, 比如抓好教育环节, 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 大力培育廉洁文化, 构筑起防止腐败的思想和道德防线。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和坚决执行“明规则”, 让守法者得到保护, 违法者受到追究。这里, 笔者重点谈谈在这些对策以外, 电力物资领域在细节上还有哪些防范对策。

1、建立两级招标体系, 减少采购环节

建立两级招标体系是指建立起规范的国家电网公司级和省电网公司级两级招标体系, 严格执行国家招标法律法规。按物资金额和种类大幅度减少地市及以下级别的电网公司的自主采购权。电力所需的设备材料数量大、种类多、范围广, 必须加强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 建立两级招标管理体系, 减少招标层次,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实施网上招标, 固化招标流程, 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网上招标过程分为网上发布招标公告、网上销售招标文件、网上传输投标文件、网上传输投标报价、网上开标、网上报价、网上评标和网上实时监督等内容。由于过程公开, 有利于进一步防范物资设备采购过程中人为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招标网络管理系统启用将使招投标工作将进入“人机对话”招投标模式,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3、建立供应商信息库, 定期开展供应商评估和产品质量抽查

加强供应商信息管理, 建立供应商考察、评估常态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供应商信息库, 定期发布《供应商考察参考信息》。有助于各界监督供应商中标情况, 也杜绝了专家个人因素的影响。建立供应商“售后”评价机制和供应商“黑名单”制度, 从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商业贿赂、商业诚信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售后”评价。

4、加强小额物资的采购管理

电力建设工程大宗物资基本实行了网省公司集中招标采购, 小额物资则由基层单位自行采购。若数量巨大的小额物资采购不规范, 同样会发生权钱交易, 滋生商业贿赂行为。因此, 网省公司要加强对基层小额物资采购的指导, 细化一些原则性的制度要求, 减少人为因素。

5、强化物资采购领域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并认真执行对物资采购人员、招投标管理人员的轮岗制度。利用法律、监察专业方面的人力资源, 建立法律、监督专业专家库。建立《重要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档案》,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秦瑞基, 胡常龙主编. 商业贿赂犯罪问题研究 .山东大学出社. 2007年版

如何有效治理商业贿赂 篇8

也许很多人未曾想到,2006年2月开始的全国性反商业贿赂大风暴正是始于一个法学教授的专题调查。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宝库因长期从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教学科研工作,一直关注商业贿赂的严重危害性。

2007年3月9日,程宝库教授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

《华人世界》:您从专项调查中了解到了我国商业贿赂的什么现状呢?

程宝库:商业贿赂现象泛滥在市场的各个角落,成为许多行业中的“潜规则”,不按这“潜规则”办事,反倒会被人认为是怪事。

《华人世界》:在您看来,商业贿赂在哪些行业里存在较多,分别都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程宝库:各行各业都有,其中以医疗卫生、基建、政府采购和金融等行业最为突出。它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行贿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行贿公司企业和非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三是行贿外国和国际组织公职人员,包括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官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回扣和手续费,手续费又分为好处费、辛苦费、介绍费、酬劳费、活动费、信息费等等;其次是礼品和礼金、以购代贿、以赌博输钱代贿、以提供消费项目代贿,等等。例如免费提供旅游、宴请等满足受贿人吃喝玩乐欲望等。

商业贿赂形式还不限于这些,为了逃避法律,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和诡秘,更加难以察觉。

《华人世界》:您认为商业贿赂成为制约商业活动的潜规则的成因是什么?

程宝库:成因很复杂,从2005年到现在我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来论述商业贿赂,但是都没有彻底讲清楚商业贿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彻底治理的问题。

而且,目前商业贿赂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人人都知道商业贿赂的危害,人人都痛恨这种行为,但是却又都参与其中。

《华人世界》:目前我国在控制预防商业贿赂方面是什么样的状况,有哪些法律可以运用于商业贿赂行为?

程宝库:我国针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并非一片空白,但商业贿赂却依然十分严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主要是在我国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众多执法机关和部门均有权管辖商业贿赂行为,互相冲突,处处留下空隙,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刑事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督部门间在对商业贿赂的监管上衔接不严密。为了避免与司法机关管辖权的冲突,一些行政监督部门可能对商业贿赂案件采取不介入的态度;而公安、检察机关因缺乏对商业活动的日常监督手段,对市场上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多不知情,因此造成了多头监管、却又谁也不管的局面。

其次,是在我国目前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对控股人应负有的责任没做明确规定,对共谋或被视为共谋的行为更无界定,这直接导致了控股人对其控制的企业实施的商业贿赂行为采取纵容、遮掩或默认的态度,使其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再次就是在我国目前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中缺乏会计制度立法的有力支持。

从会计制度上看,其他国家的立法中通常规定,不论因何理由,公司做假账都为犯罪。尽管我国《刑法》第161条也规定了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这一条款,以其作为反商业贿赂立法的会计基础远远不够。

会计规则的缺失,使我国大量的商业贿赂无法通过审查公司账簿而得到曝光。

《华人世界》:您认为哪些方法是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途径?

程宝库:先从治理目标来说,那就是重新建立新的商业路径。而新的商业路径,就是相对纯粹的公平竞争、效能的竞争,是质量、价格、服务方面的效能竞争,价格的高低由效率决定,低效率的营销手段要退出市场。这样就可以不依靠贿赂来进行商业经济活动。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华人世界》:您认为从哪方面入手开始解决是比较合适的呢?

程宝库:各方面都要解决,从哪个原因先解决都可以,因为太复杂了,没有说哪个更重要。但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治理商业贿赂尴尬的现实

“我的工作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专门研究了我国现行法律中针对商业贿赂的条款。”某律师事务所的吴冬律师告诉记者。他认为,从法律上定性我国的商业贿赂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采购部门的个人商业行贿受贿或索贿行为,一是商业伙伴中“公家对公家”的商业贿赂行为。而我国法律法规中,明折明扣的行为是正常的,但不入账的折扣、回扣等行为属于违法。

从一名资深律师的观点,吴冬认为,中国并不是没有整治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而是执法出了问题。“不是无法可依。就比如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法律是最和国际接轨的,也世界上最严厉的,都上升到‘刑事责任’的程度了,可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犯罪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这是执法的问题。”吴冬说。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情况的汇报 篇9

县某某局关于治理商业贿赂进展情况的汇报

5月24日,全县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县某某局党委高度重视,按照会议要求,迅速宣传发动,组建强有力的专班,结合行业特点,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治理商业贿赂进展情况

按照全县治理商业贿赂的会议精神和号文件要求,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对治理商业贿赂进行了研究部署。一是结合行业特点,迅速制定方案。某某局党委以号文件制发了《某某县某某局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局所有二级单位、实体和项目部;原创:http:///二是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5月24日,局党委召开了“三学三促”活动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为局党组全体成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和科股室人员,到会从数近100人,会上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所有二级单位在5月底前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精神全部传达到基层、到每个职工,做到人人清楚,为下一步自查自纠打基础;三是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从领导上抓落实。为了切实加强领导,我们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政工、审计、信访和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专门组成专班进行专项治理;四是围绕自查自纠,做好前期准备。局党委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确保整个治贿工作与县里同步进行,力求取得实效。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我们局党委是统一了思想的,就是有报必查,有违必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我们要求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把治理商业贿赂与“三学三促”相结合。我们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某某系统“三学三促”活动的重要载体来抓,保证整个活动有序进行。在“三学三促”集中学习阶段,我们结合治贿工作,专门安排学习了《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投标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治贿工作的法规,强化治贿工作的法律意识。接下来,我们结合“三学三促”查摆整改阶段的大讨论和主题实践,进一步对治理商业贿赂进行专项部署,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二是把严肃惩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学习,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的人,用典型的事,教育干部,教育职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对专项治理工作大力支持,纪委和监察室独立办案,局党委不过多干预。需要局党委出面的,全力协助,减轻具体办案同志的工作压力。

三是把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县政府把某某做为重点,我们结合某某实际,在整体推进、全面排查的情况下,决定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工程建设重点,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招投标、工程转包分包、设计变更、材料采购、质量监督等工程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进行治理;突出运输管理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审批方面的许可、审批、经营权转让、市场稽查等关键环节进行治理。

四是把总体部署与具体督导相结合。根据《治理商业贿赂的方案》安排,整个专项治理工作共分四个阶段10个月时间,在每个阶段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进行具体的督办、引导,使整个工作按照即定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

五是把集中治理与常抓不懈相结合。针对集中治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监理》、《行政执法与审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原创:http:///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并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作为纪律、监察部门的一项工作内容来抓,坚决杜绝某某领域的腐败现象。

要通过治理实现某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教育,经营者的守法、诚信意识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商业贿赂侵袭某某系统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某某事业又快又好地协调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商业贿赂及其治理 篇10

摘要:商业贿赂的治理,无疑应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谋求对策。就“治标”而言,必须改变目前立法和司法对商业贿赂犯罪惩治总体钝化、执法底线不断后退的现状,坚持对商业贿赂犯罪“从严惩处”的方针。立法上,严密法网,简化商业贿赂的构罪条件,堵塞漏洞;司法上,严格执法,让立法所设置的商业贿赂成本在现实执法中得到验证。通过加重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抑制其猖獗蔓延之势,为最终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创造条件。关键词:商业贿赂 受贿罪行 贿罪 缓刑

一、前言

现代社会是商业化社会,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商业贿赂滋生蔓延,已成为商业交易包括贸易、服务和投资等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利益,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是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所以,依法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有效地防治商业贿赂现象,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公平竞争规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贿赂的概念

依据国家工商局1996年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的界定,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争取交易机会和条件的行为。“经营者”是指经营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由此可见,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采用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不正当交易行为。近几年,商业贿赂行为不仅在商品流通领域,而且在银行信贷,商业保险,土地开发,工程建设等领域大量存在。商业贿赂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腐蚀市场经济,它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是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因此,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大力气根治才行。

三、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商业贿赂名目繁多,多以财物(包括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 等)、回扣、折扣、附赠、佣金等名义支付。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1,利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利用财务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是商业贿赂最平常的表现形式。

例如“赌球案”在青岛与成都的比赛中,成都谢菲联队到达青岛后,尤可为约见青岛海利丰队领队刘红伟,密谋打假球事宜。经双方协商,成都谢菲联队以数十万现金并免费让青岛海利丰队在其训练基地冬训一个月为条件,让青岛海利丰队在这场比赛中“放水”。当晚,尤可为、许宏涛与青岛海利丰队领队刘红伟等人见面,再次敲定了打假球相关事宜。比赛期间,青岛海利丰队通过违反常规换人等形式,操纵比赛结果。最终,成都谢菲联队以 2 :0 赢了青岛海利丰队。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里的“财物”是泛指金钱以及其他财产性利益。包括:物品, 货币,有价证券, 其他财产性利益。有可能直接贿赂也可能变相贿赂。其他手段则是指通过提供非物质利益进行贿赂。包括性贿赂,业绩贿赂,著作贿赂,替代行为贿赂,舆论贿赂等形式。目前,各种无形的非物质利益便已成为贿赂犯罪的一个新形式,新特点。

2,利用“回扣”方式进行贿赂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帐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一定比例商品价款的行为。商业贿赂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回扣则是该行为得以实施的具体方式;商业贿赂反映出其行为的内在本质,回扣则是其行为的外在表现。在实践中,回扣的名目繁多,大量是以折扣让利,广告费,包装费,会议费等名义出现,因此在认定回扣时,应认清其本质,而决不能被表面形式所迷惑。

3,借“折扣”之名进行贿赂折扣是指销售方在市场交易中,以明示的方式减扣或退让还给买方一部分款项,促成交易的一种促销手段。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正当的折扣必须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并如实记入给付方和收益方的账目,否则,即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对折扣的法定含义认识不清,把非法的商业贿赂当成折扣;有人对折扣、回扣不分,把合法的折扣当成回扣;也有人故意把二者混淆,借折扣之名行回扣之实,这需要在实践中予以甄别。

4,借“附赠”之名进行贿赂附赠是指经营者在交易中,附带地向交易对方无偿提供现金和物品的行为。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未禁止附赠,但是,不正当的附赠行为与商业贿赂并无本质区别。为了制止各种名目的不正当附赠,《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违反前款规定的,视为商业贿赂行为。”因此,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向对方单位或者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的,数额超过正常数额的,应视为商业贿赂。

5,借“佣金”之名进行贿赂佣金是指经营者给付商业活动中为其提供中介服务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它可由买方给付,也可由卖方给付,还可由买卖双方给付。但是必须明确,中间人需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不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不能接受佣金。这一特征是划分佣金和商业贿赂的重要依据。

四、商业贿赂的危害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不断地滋生繁衍,影响面越来越宽,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1,是商业贿赂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对公平交易的要求,践踏了正常的市场规则和交易秩序,使诚实守信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在商业领域中,商业贿赂已经成为运行的“潜规则”,面对这样的“潜规则”,企业自身往往无力对抗,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机会和份额,一些企业在愤怒、无奈之余,也不情愿地选择了屈从,从而使得商业贿赂的雪球越滚越大。这种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剥夺了其他竞争者公平交易机会,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使诚信等公序良俗受到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是商业贿赂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为假冒伪劣产品打开了方便之门,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加大了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的浪费。

3,是商业贿赂造成价格偏高,使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国家和地方税收的大量流失。

4,是商业贿赂严重破坏和损害了国家廉政制度建设和形象。商业贿赂损害国内投资环境,降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环境瓶颈,成为孳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

5,是商业贿赂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商业贿赂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必将会造成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市场腐败盛行、经济增长乏力,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商业贿赂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以史无前例的增加速度得到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副效应,消极因素,在我国同样也作为—种社会现象

而出现了。商业贿赂在我国产生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唯利是图是从事商业贿赂的主观动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始终激烈地存在于市场商品交易之中。一些参与竞争的经营者为了通过“捷径”,取得比其他经营着更大的优

势,往往抛开应有的商业道德,违背正当的竞争规则,利用少数人的贪财心理,暗中以金钱或其他好处贿赂交易对方的负责人或对交易有影响的其他人。追根求源,经营者愿意冒违法犯罪的风险,直接暗中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好处,或者唆使雇员在业务活动中,以回扣开路进行交易,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交易机会,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收取回扣方为牟私利,置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于不顾,其贪婪动机更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唯利是图则是从事商业贿赂者的主观动机。

2,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市场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市场已由过去计划体制下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品种数量繁多的买方市场。尤其在国外商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之后。现在已很难找出使用货币买不到的商品。众多的货物在供买方选择之时,市场总会千方百计使商品循环流通,其中包括合法与非法渠道。可以认为,商业贿赂是供求失衡状态下,市场代谢的扭曲,然而。人们追求的供求平衡,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供求矛盾却是永恒的。为此,商业贿赂的产生,有其普遍的市场条件,制止商业贿赂的工作,也就成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3,腐败孳生是商业贿赂产生的社会基础。在国外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不断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一些腐败现象又沉渣泛起,不仅有的行业、部门“靠山吃山”,单位内的少数不廉洁者也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搞钱权交易。在金钱发挥支配作用下,有钱便能直接、间接地找到乘凉的“大树”。社会风气的好坏是商业贿赂猖獗与否的客观环境,蔓延的腐败现象是其孳生的土壤。事实上,商业贿赂现象就是社会腐败在市场交易中的反映。

4,滥用优势是当前商业贿赂的一个特色。现阶段,一些从事公益行为的单位和具有特定 职能的部门,在附带从事公益经营和行使管理职能权利时,往往利用其“独家”服务的优势,肆无忌惮地与供货方串通,在貌似“公平、合理”的幌子下,大量获取回扣。公用企业和具有特殊服务职能的部门,利用其优势从事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活动,已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同时也成为现阶段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5,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得到确立。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初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格局,由于每个经济主体有着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在竞争中不良经营者就会运用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同时实施商业贿赂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

6,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量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没有较固定的供销渠道,在原料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他们为获得物资供应就有可能行使商业贿赂行为。他们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为推销商品,他们会买通采购人员,争取交易机会。另外,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帐目管理不严,也为商业贿赂开了方便之门。

六、商业贿赂的治理

商业贿赂的治理对策商业贿赂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人们对商业贿赂毒化投资经商环境、扭曲公平竞争市场机制、损害经济发展的危害性都有着高度的共识。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证党和政府的廉洁,就必须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为此,依靠法制建设,遏制商业贿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政治思想和法制教育,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广大职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廉政教育,职业道德、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具体化,提高职工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使领导班子成员不仅在廉政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对下属人员敢管、善管,把商业贿赂行为清灭在萌芽状态。

2,国家要加快对商业贿赂的立法进程。针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商业贿赂形势,建议立法机关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尽快出台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明确规范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提高对商业贿赂犯罪的量刑处罚,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从而进一步净化、纯洁商业市场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一是建立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行信息化监督。凡被法院判“商业贿赂罪名”成立者,都进入“黑名单”。凡要参与招投标的商家,首先进行“身家清白”,一旦上了“商业贿赂黑名单”,将限制或禁止参与资格;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诚信管理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防止商业贿赂做假账行为的发生;三是健全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各类财务报表、帐簿、票据的管理,规范和减少商业活动中的现金交易,促进市场经济主体的自律机制完善。

4,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各行各业自上而下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性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严格工作程序,认真贯彻落实,达到彻底杜绝“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特权思想的良好效果。

5,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促廉政。为了更好地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利滥用,各行各业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内、外监督制约。在内部,一是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让大家行使决策权不能让个别权利集中的人,独断专行,强化社会对领导权利的监督,凡是涉及运用权力的地方都要设计监督权力运用的机制,加大人民群众在各项事务中的参与程度,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

众的参与,不做政治摆设,真正发挥监督的功能;二是抓好财务公开,对各种款项收支使用情况,必须公开详实内容,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权力真正受到监督。在外部,要采取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聘请廉政监督员等措施,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同时虚心接受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6,加大打击力度。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对于商业贿赂行为要从快、从严予以惩处,让其不敢贿赂。同时,对其他人起到震慑作用,真正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另外,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对因商业贿赂犯罪被判处刑法的干部职工,凡是按照相关规定够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就给予“双开”,从而与检察机关形成工作合力,严惩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由于腐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每个人都为腐败行为付出了某种代价,因而必须采取新的措施,增加威慑,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增加腐败份子为此应付出的各种代价。凡行政与执法部门公务员涉及腐败案件的,均从严从重处理;增加经济处罚力度(包括罚款、没收其财产等);对各类案件予以公开审判、公开披露,不仅要使商业贿赂者经济受损,而且要使其承担名誉损失,不仅让其倾家荡产,而且让其身败名裂,不仅使其个人名誉受损,而且使其利益相关者名誉受损,这样对商业贿赂人员有一定威慑力,使其不敢从

事商业贿赂活动。

七、总结

商业贿赂是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腐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人员,滋生腐败现象和经济犯罪的大毒瘤,是直接导致生产和生活用品价格虚高,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激化社会矛盾,毒化社会风气的主要根源。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强化监管,标本兼治,铲除滋生商业贿赂的土壤和条件,打造健康的商业文化。为维护公平竞争规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上一篇:怎样在日记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下一篇:400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