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精选15篇)
新华网南昌5月9日电(记者郝方甲 李美娟)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进课堂、进头脑,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追求。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9日于南昌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认真抓好主题教育,不断创造、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抓出成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青少年共同的精神支柱。
顾秀莲表示,青少年成长有着极其特殊的规律,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要始终坚持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注意特殊性,加强针对性,把握科学性,发挥能动性,提高新形势下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水平和实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是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教育工作者要勇挑重担、切实履行职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和提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系统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活动,为培育可靠接班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0日
一、增强课标意识,强化学科导向
从初中思品学科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不强,甚至存在“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人使用的,可看可不看”“不研究课程标准一样可以教学,一样可以有好的教学成绩”等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牢牢把握思想培养的方向,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展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此外,教师还要明确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青少年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明确价值取向,强化主体意识
作为思品教师,我们要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初中思品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时,我讲述了船长詹其雄的故事,学生听了之后,纷纷表达了对詹其雄的钦佩之情,明白了中国人应该不卑不亢,不做有损国家尊严的事。
因此,教师要从真实的社会热点事件出发,突出榜样人物的言行,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学生的情感波动,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三、关注社会生活,注重实践环节
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源头之水,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真正落实“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思想品德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做个成熟的消费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身感受,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發现问题,并从中受到启迪。
四、鼓励探究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思品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素材较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理解我们的老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方式,先对本班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引导学生采访老师,了解老师的辛酸苦辣,尝试与老师沟通,最后展示老师寄语,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为老师留言,制作心愿卡,并折叠成自己最喜欢的形状,放到心形幸运盒里。这样就能促使师生相互理解、主动沟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总结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研讨活动中,为了理清教育发展思路,我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学校教育科学发展,所思所想,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通过调研发现我校有如下优势:
1、教学常规工作扎实。
在常规的落实上,我校重点抓教师的备批辅考析研。要求教师把落实好常规看成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学期,我校不仅抓常规的完成情况,而且重在要看实质:(1)看资料的查阅,查备课中知识内容的覆盖面;(2)备课中对考试精神的贯穿情况;(3)作业布置是否与备课内容相配套,有没有分层;(4)测试数量是否适度,是否有自己的更为针对性的测试卷;(5)批改试卷的质量怎样,主要是改了多少;(6)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否适度,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在校时间里能否基本做完,检查是不是扎扎实实地落实了。
2、新课程推进工作的积极。
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坚持“以校为本,研训一体” 的原则,落实课标,创办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始终把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放在首位,每学年踏踏实实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立足校本,扎实教研,有序训练,研训结合,着力提高新课程实施实效:以课例为载体,聚焦课堂,增强实效;开展多层次培训指导。
3、校本培训工作的强化。
长期以来,学校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强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种培训,促进队伍的建设、素质的提高和发展:(1)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开展;(2)了解新课程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同成长。
4、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开展,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我校要求学校骨干教师 “六留心”:(1)留心当前新课程推进的热点和前沿动态;(2)留心教育专家的教学专著;(3)留心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4)留心省、市等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观摩与评比活动;(5)留心网上的典型案例、课件、及论文;(6)留心组内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取得的进步。
二、存在的不足。
从学习情况来看,我校教育的发展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阻碍现代教育推进的思想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教学思想守旧。
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2、部分教师对新教材尚未吃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材,没有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去整合教材,对教材没有取舍,对教材没有开发,对教材没有拓展,拿了教参随手一翻,走马观花地,匆匆忙忙地靠以前的一些经验走进了课堂,“空枪上阵”。
3、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太放心。
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太放心,于是一堂课讲讲讲,讲了四十五分钟,没有留白。动机是善良的,但是行为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在课程实施上,没有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三、努力方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在我校开展之后,为提高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仍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实施课程的能力。
(二)、落实课堂教学。
始终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不动摇,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和谐性的研究。在这个主阵地上,建议从两个方向努力:
1、在精细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设计自主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2)设计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3)创设成功机会,给予成功满足;(4)适当开展各种竞赛,保持群体学习热情。
2、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实效。建议学习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1)“让说”。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2)让学生“会说”。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3)让学生“敢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4)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形式:
1、学习与宣传等
2、组织讨论
3、谈体会与感受
三、班会的内容:
1、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2、老师主持
3、学生讨论与交流
四、班会的题目
《爱国
诚信
友善》于我同行
五、活动时间
2014.11.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总结
本学期我班主要围绕“好习惯从校做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成效斐然,师生热情高涨,感人至深。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教研组,组建了强有力的班干队伍,带领各任课课代表齐抓共管,形成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1)班主任管理(2)班长管理(3)各科课代表管理(4)学生自主管理。这种一条龙的管理模式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德育成效十分明显。
二、健全机制,实施到位
1、校照学校下发的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按照“宣传-计划-总结”的程序落实于德育工作行事历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2、学生一日常规贯穿于每日的行为之中,让学生知道在家时、在校的每个时段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算好、算对,教师要给予详细讲解和耐心教育。
3、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生活,活动形式要多样,师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操作简易,更要富有成效。
三、过程督查,评价实效
1、随着中学评价方案的出台,我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施。
2、对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的过种督查,不能流于形式,即要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要要求学生说说个人的心得休会。
3、学生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的成绩要与班级教师的业绩挂钩。
四、总结现在,展望未来
1、学生的养成教育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培养其自觉性和自主性,贵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2、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育人效果才会更明显,才会更持久。
宣通„2011‟3号
关于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宣传的通知
附件:
关于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宣传的工作方案
2011年是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根据《广州市做好2011年全国文明城市申报、迎评工作方案的通知》(穗文明委„2011‟7号)精神,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1年版)》的要求,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广大群众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新时期番禺人精神”和“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确保以最好的成绩通过“市检”和“国检”。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广州亚运精神暨亚运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为进一步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大力宣传亚运会、亚残运会工作中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区人民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番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月31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主办,番禺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广州亚运先进事迹巡讲”番禺区专场报告会在区会议中心举行,1000多名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出席了报告会。番禺广播电视台、番禺日报以及星海故乡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
(二)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五四”运动92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一是举办系列展览。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在番禺区洛浦街开展“锦绣河山,幸福家园”建党90周年摄影作品展、“翰墨丹青,普天同庆”建党90周年书画展等展览活动。六月,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童心向党”书画展活动。举办“番禺区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金句大征赛”
的10本红色经典书籍”,深入推进“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创建,大兴读书之风。
二是继续深化“做文明有礼的广州人”宣传实践活动。坚持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宣传“六个文明有礼”行为规范,大力培育礼仪文化,大兴文明礼仪之风。联合团区委,深入开展“文明礼让你很棒”——“大拇指”行动,开展“排队”、“让座”、“互助”等主题推动日活动和“争做文明使者”活动。由区公安分局牵头继续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三是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文明建设。围绕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着力于构建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抓好公共场所文明创建,开展城乡整治行动。根据市的统一工作要求,按照《番禺区开展“广州市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做好番禺客运站、德兴路(商业街)、中央公园、番禺广场等公共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城市公共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四)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是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根据公务员、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以“文明让番禺更美丽”为主线,结合各群体各行业特点,以“一个行业一个主题”开展全民素质道德教育活动;加强与高校合作,组建文明宣讲团,深入各镇街、各社区、村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讲活动;制作、拍摄“文明让番禺更美丽”宣传短片,结合电影下乡、送戏入厂企等活动,传播文明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继续发挥“文明大赢家”品牌效应,固定阵
民族优秀文化,办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节日活动,并引导未成年人过“我们的节日”,大力营造节日氛围,使节日活动既保持传统文化又具有时候特色,使“我们的节日”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尤其是热在青少年。
五是大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积极实施文化环境净化工程,强力开展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党旗飘扬我成长”主题教育,优秀童谣征集传唱展示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和文明小博客评选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情怀。继续开展“小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及结合7个传统节日精心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工作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家长学校和“绿色网园”建设,拓展未成年人校外公益活动场所。推进区、学校两级未成年人心里辅导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心里健康教育。
(五)深入推进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结合创文要求,加强督促和完善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常开展活动,让广大学生、青少年中熟悉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和感人事迹,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推动本地区的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旅游景点,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拓展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在中小学校
主题词: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方案 通知 中共区委宣传部
2011年月日印发
那么, 我们在具体教学中, 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把握地理教学中的政治导向教育
根据教材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导向教育, 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 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因此, 我们地理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机和场合, 向学生灌输正面知识, 增强他们的政治辨别力,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 在讲授美国一节“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这段内容时, 向学生强调白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享受的特权和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 然后再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和看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的图片。这说明一贯标榜“自由”、“平等”、“人权”的美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而美国却打着“人权”的招牌对中国进行多次恶意诬蔑, 从而剥下了美国虚伪的漂亮外衣, 使学生明辨是非。
2 强化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它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 也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 克服自卑感, 增强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一节时, 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 然后通过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 则重点强调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和新疆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3 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辨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的危机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以日渐发达和强盛的新中国作为北京去正确评价出现的诸多问题, 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彻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国情教育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又紧密结合了科学发展观教育。例如:在讲授“中国的人口”时, 教育学生, 使他们知道我国人口13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失衡等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的衣、食、住、行、升学、就业会非常困难。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 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4 注重地理教学中的乡情教育
爱不爱自己的家乡, 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情操程度, 热爱家乡与报效祖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 可以结合本地开放开发、建设规划情况, 揭示本地在地区或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强调本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文化优势,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从而激发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贡献的热情, 同时增强其爱国情操。
5 突出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关系教育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世界, 要可持续发展, 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因此, 在教学中应经常联系这方面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例如在教授“环境的保护”一节时, 就以我们看得见的有关厂矿的建造在城市近郊与相关河流的上游, 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是否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向有关部门写出加强环境保护的专题报告等。还使学生明白人类发展到今天, 人口的巨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 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从而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教学;渗透;核心价值;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的审美情操,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指引学生成长的思想之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一学科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一、以教师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一个老师后才会信任老师,从而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相信职业的崇高和正义,内心真正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的在教学中去落实;其次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教学工作中,体现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每个点滴之间都要做学生的榜样: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课堂教學中的爱心、耐心;与家长交流的真诚热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动践行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做一个和老师一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动者。
二、用整合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素材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最大的资源是语文课本(教材),如何让课本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需要去挖掘、去整合课本资源。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作用。就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可以挖掘整合出以下课本素材:
1、爱国。爱国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课本中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八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就是一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2、平等。平等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语文教材中处处都是教育的素材,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等课文,在教学中可以渗透平等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3、和谐。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七年级下册《斑羚飞度》、《猫》,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关于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致于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的价值目标。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飞扬起来。
1、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和汉字听写大赛。积极组织经典诵读、汉字听写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尊重人类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2、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体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挖掘整理的语文课本教育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把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内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及时、巧妙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入探究其优秀品质,从而凝聚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选取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词,通过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好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去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认同感。如开展感恩教育,通过自身亲自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等活动,升起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开展社区调查活动,感悟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好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 冯学渊,詹光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初探.
东阳二中赵俊磊
摘要: 在社会价值观转型与重建的特殊时期,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为必要和紧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寻找认同感,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还更深层次地体现在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上。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融合则加速了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1978年开始,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一度陷入了迷茫、沉沦的境地。如今,正是社会价值观转型与重建的特殊时期,此时,强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最为根本和紧迫的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我认为,这个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属不同的范畴,但是,两者绝对不是相互隔离的孤立体,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为方法的相互联系的辩证体。在此,我重点阐述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托。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彰显现代,从而将两者割裂开来;更有甚者将两者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而任何一种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可能脱离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 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 它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的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与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融合在一起,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化背景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和文化基础。脱离传统文化而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没有传统文化作为依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焕发出生命力与活力,也不可能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托,只有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建立起牢固的根基。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传统文化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源泉,更加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动力与方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阐释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是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才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比如,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与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思想一脉相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都包涵着“民本”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尚中贵和”思想,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可以说,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启发之下,才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凭空构建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民本”、“大同”、“尚中贵和”等思想是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原型”。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思想文化来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八荣八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更加充分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在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发掘和发挥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影响作用,使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加生动立体,也更加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从传统文化上追根溯源,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仅不会是一种倒退和老生常谈,反而能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认同感。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才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中“新生事物”,如何更快更好地让人们接受这个“新生事物”,关键是要激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张岱年先生讲: “民族凝聚力还有其精神基础, 亦即思想基础, 这就是能维系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就中国而论,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经历5000年风雨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与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融合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渊源是其拥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所以,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更加强调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样才能广泛地引起共鸣,才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工作相结合,发挥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友谊,毛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少年儿童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旗帜,它昭示了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变化,不论人们价值取向怎样变更,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深入复杂,利益格局调整广泛深远,思想观念变化激烈尖锐,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这一切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不断带来新的问题,也不断挑战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能够有效地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思想观念激烈变化的背景下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一代建设者,必须改革创新现有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第一,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确立教育目标,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
检讨和反思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青少年.并在不自觉中从整体事业的视角,把青少年作为传输先进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客体,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青少年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相脱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孩子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甚至是相对较为空洞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整体教育观念和价值的思考和转变。其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成长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是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制度背景下.也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这一个体与外部,包括社会、他人、自然等关系就会和谐,其个体的生存状态就会顺畅快乐;相反,则会与外部适应不良,冲突不断,甚至反社会.自身也会面临多方面的失败。在这一学说给6岁一12岁的人生开出的九项任务中,有一条很突出的任务就是“形成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集团的看法”,这实质上就是对社会制度价值和主流意识的认同,作为一种以西方中产阶级为主要对象群体的理论,我们不去全面评价其优劣。但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即从未成年人个体的发展出发去思考社会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依我看,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构建起三个支撑: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搭建起这三个支撑。帮助他们获得物质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帮助他们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其坚定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支撑的能力,就需要推动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这些能力是建立在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和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上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然是这些支撑的重要内核。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内化和打造校园环境提供保障等两方面着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实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0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91-02
各大高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人才进行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光荣任务,理应承担起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思想领域并付诸行动的责任,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贯彻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清晰明白地指出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应该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在对待各种问题时应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遵守党的原则和方针,与党保持一致、与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和原则判断是非、评价先进与否,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生成长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育,而且包括心理、思想方面的成熟,这是一个涉及两方面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教育者担心的就是思想和心理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抵御各种有害的思想意识,增强自我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处理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消极、不沉沦、不迷茫,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敦促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如警钟,随时提醒大学生铭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真正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国家和人民能够信任与依靠的合格人才。
由于当今大学生群体基本都是90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明显有别于70后、80后的特征,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90后的大学生,首先应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90后是个性鲜明突出的一代,他们早熟、独立、张扬、自信,其心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行为比较独立,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方面,90后喜欢突出自我,表现自己的个性,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不太关心,不太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在思想方面,90后多数都表现得很有主见,喜欢发表个性化的主张,标新立异,显示自己想法的与众不同。还有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则比较叛逆,与群体保持一定距离。
(二)价值观差异明显
90后大学生呈现的价值观倾向主要有三种:多元化倾向、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表现在目标选择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人生目标中对个人利益的得失和个人名利考虑得比较多,以及用实用主义淡化或取代人生理想。
(三)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由于成长的环境比80后更为开放、复杂,变化更快速,90后大学生思维更活跃,心理更开放,对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特别强。他们比之前的70后、80后都更能适应社会,对一些看似奇怪的社会现象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心理较为脆弱
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很少遭遇挫折或打击,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不够强,一旦出现逆境,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悲观、消极甚至极端的情绪就会出现。更有甚者心理比较敏感,认识偏主观,一遇到自以为不利的情形就容易情绪失控,丧失自制地与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些90后大学生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喜欢逃避。
(五)网络依赖性高
可以说,90后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时,90后通常第一时间利用网络,遇到问题喜欢去百度等网站搜索。人际交往中他们通常借助E-mail、QQ、飞信等电子通讯手段,获取信息的方式倾向于浏览网上帖子、微博等,此外对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等也很热衷。
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种种特征,高校教育者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探索正确的路径。
三、在90后大学生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一)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
内化是思想觉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有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获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有经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内化才有可能实现。
1.吸引与自省
内化的第一步在于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促使其自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实际案例,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聆听,唤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讨论、发言产生思想碰撞与交流,促进参与、引发思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联系起来。
2.认同与接纳
认同与接纳是内化的关键。高校教育者要注意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首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认同。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包括尊重个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和包容个体思想的多样性。这意味着教育者在增强90后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教育中少被动灌输,多给他们启发,对于他们的思想少压制,多用疏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认同和接纳。
3.意识与行动
在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高校教育者还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让90后大学生在行动中贯彻和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通过参加社区关怀、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了解民生民情、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学会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二)依靠群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文化氛围支持,在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集合学校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
1.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保障
文化的层次分为三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层次开始,比如在教学楼、图书馆、书报亭和食堂等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布置宣传展板、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发行校园报纸、刊物等出版物在大学生中间传播交流先进思想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参与等,形成可视的文化环境。在制度层面上主要通过加强校园各项校规、校纪、管理原则与制度的建设,规范师生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礼仪行为,发扬社会主义良好精神风尚。精神层面上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等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的载体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
高校还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大依托,需要高校重视在专业教育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安排专业实习和见习活动时将学生的爱岗敬业态度、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意识等作为考核项目,使大学生自觉地调整自我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相符合。
3.以优秀的班级文化为助力
高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灌注进来,形成大集体主义观念,突破只小范围团结的狭隘集体主义观;在选用和培养班干部时要注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品格意识,突出他们的榜样作用;在班级教育方面,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多鼓励,多肯定,加强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
4.以健康的寝室文化为支撑
寝室是当代大学生交流思想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寝室文化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寝室文化的建设。高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每个寝室,并借助参照群体效应使寝室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使每个成员都能依照好的榜样和模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团结、和睦和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使健康的寝室文化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
总之,高校教育者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定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高校这片孕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土地上展示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江华,王玉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王丽岩.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4]林静华.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7]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8]张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J].科技信息.2010,(30).
[9]李梅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路径:“转识成质”[J].湖南社会科学,2008,(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校教育现状和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动员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及其精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将主题教育实施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指导思想明确
为使主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重点,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教育、社会主义成果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安全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系列教育活动,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上,我们的做法是:(1)面向学生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有领导人具体指导,以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辅助,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当中,贯穿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我校书记、校长的主导作用和任课教师、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的骨干作用。(3)以学校党、团队活动为载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寓于形势多样,主题突出符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实践活动之中,推动校园文艺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4)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服务。(5)对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和帮助。(6)采取学习《宣讲提纲》和开展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7)做到教学内容和主题教育“两不误、两促进”。(8)通过板报、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措施具体,操作性强
3月10日-3月16日,为动员部署阶段。这一阶段,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各阶段学生认识特点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义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培训大会,将学校班主任和思想品德教师培训为宣讲骨干,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月17日-3月24日,为前期摸底调研阶段。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摸清了我校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摸清了有社会不良问题影响青少年和学校教育,分类排队并形成报告,为下一步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和资料,为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奠定了基础。3月25日-5月25日,为学习教育阶段。我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不同接受能力的青少年学生因材施教。各学科教师依据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把这些内容时时贯穿于各个学科教育之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反对分裂,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个阶段是主题教育的重点,具体组织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3月25日至4月3日宣讲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内容。并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走进校园”、《八荣八耻 人人须知》歌曲学唱、国旗下演讲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德育室和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新旧学校对比图片展和师生会;4月12日至4月20日宣讲了“成果教育”内容,并结合宣讲提纲开展了“听过去、看现在、想未来”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4月21至4月30日宣传讲了“反对分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四观’两论 教育”内容和“忆苦思甜”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5月1日到5月5日宣讲了“日常行为与养成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展览,观看视频等形式开展了“破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5月6至5月15日宣讲了“社会公德与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开展了“讲文明、讲礼貌、不说脏话”“创建平安校园”、“知法、守法”等主题活动,举办了法制专题讲坐和观看法制宣传活动;5月16至5月20日对前段宣讲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测试;5月21——5月25日,学校进行“学校教育”和“校史教育”活动。7月1日——11月26日,为深化教育阶段。学校通过课内、课外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并将这一教育活动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和党团少先队活动之中。
这个阶段具体开展了以下学习宣讲内容:9月1日至6日宣讲了“安全教育常识”,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9月7日至9月13日宣讲了“卫生与健康教育常识”,开展了“我最干净、我们班最干净、我们学校最干净”的卫生周主题活动;9月14至9月17日宣讲了“预防毒品,珍惜生命教育”内容和“珍惜生命”主题活动;9月18至9月20日宣讲了“环保教育常识”,开展了环保图片展览和“关注家园、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10月21日至10月20日宣讲了“奥运知识”,开展了迎奥运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1月23日至11月25日对第二阶段宣讲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
我校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突出学校 的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并注重把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观念,培养学生爱国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观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11月12日新惠养护管理所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总结会议,纪所主持会议,会议分三个阶段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学习宣传阶段
总的任务是:深入学习,把握精髓。一是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问题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让我所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二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的本质要求及对我所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全面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三是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同党风廉政建设、“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学习党章”、“机关干部驻挂基层”、机关“排头兵”等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党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的实质。
(二)教育提高阶段
总的任务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开展扎实的教育活动。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内容为重点,深入探讨如何按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论述要求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深入探讨从政廉德、履行《公职人员节约守则》等热点问题,通过讨论在全局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二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为
目标,组织各科室制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同时把此次宣传教育活动与本部门及个人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和对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并自觉对照“八荣八耻”弥补本部门及个人的不足之处。
(三)交流研讨阶段
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践行者之一。因此,有效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在一起,是高校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课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
【关键词】
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核心价值体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高校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高校,要正确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1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政工作有效开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希望达到的一个层次,一个新的目标。党的十六号文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主要责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大学生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以道德规范为最基础的内容,深入进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入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些方面的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密切相联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和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这些方面的内容也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有所表现。
1.2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是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建设的重要保证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这就显示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进行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而在全社会实现核心价值体系所凝结成的良好氛围又发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它们之间是融会贯通的。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体系融合起来的原因
2.1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或政党在通过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所积累下来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求社会民众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素质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使小康社会的建设更加全面。当今时代,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当代形态的核心和精华,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就能把我该体系的顺利开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2迫切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所面临的问题放在重要的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的衔接在一起。
3 如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3.1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进一步强调了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是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证,让我们分清本质,明确前进的道路。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的重要场所,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培育大学生“三观”以及如何做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
其次,它进一步明确高校是以共同理想为基本内容。当今时代,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的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从而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的有机统一。
再次,它表明了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目标,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复兴结合在一起。
最后,它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大学生更好的分辨世界的真善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引导完善个人思想品德修养。
3.2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时效性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重要属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用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去教育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选择提出的要求作为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的系统教育,是大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更好地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保证,更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引了道路。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也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6号)[N]. 2008(3).
[2]江泽民.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
[4]李长春.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J].党建,2007(1): 6,7.
[5]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7.
【作者简介】
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助力范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根据县文明委统一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决定在全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方案制定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倡导”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倡导,更需努力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凝聚共识、引领风尚、规范行为的作用。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要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准则和良好精神风尚,助力我县县域经济发展。
二、基本内容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宣传教育。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全局上下要结合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切实增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运用自学、讨论、座谈、讲座等各种方式,弘扬“中国梦”主旋律,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人民服务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利用好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要大力加强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教育,弘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展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我县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继承和发扬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来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为推动我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建设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动
(一)宣传学习活动
各股室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针对各工作领域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党总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讨论,针对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归纳出本单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围绕工作实践,深入研讨体现各工作领域特点、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具体内容。各股室要召开专题座谈会或交流会,通过广泛交流后达成共识,提炼出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工作领域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
在深入开展教育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业务,并结合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活动。
2.优秀干部职工评选活动。优秀职工的评选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并选取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职工事迹进行报送。
3.五好家庭评比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家庭平安温馨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群众共建平安、美好家园的热情,由妇委会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
4.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各股室要组织实施“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以人民满意为宗旨,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通过开展文明引导、微笑服务和各类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2)号召全局志愿者积极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活动期间,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3)以“三关爱”为主要内容,组织各志愿服务队切实做好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大力开展“学雷锋、送温暖”“学雷锋、便民为民”等志愿服务活动。(4)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与社区、学校、敬老院共建工作,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尊老助残、美化净化社区环境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5.学习道德模范
(1)党组织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员会议、党课等学习我市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2)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职工大会等学习我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6.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关爱帮扶
(1)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积极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将表现突出、事迹鲜明的好人好事材料报送县文明办。
(2)道德模范是精神丰碑,是时代楷模,开展关爱帮扶道德模范是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利用节日、假日等契机开展道德模范的关爱帮扶、走访慰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通过开展对道德模范的关爱帮扶,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关爱,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价值导向。
7.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党组织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党课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2)通过开展看历史电影、读好书、参观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3)在清明期间要积极开展“网上祭英烈——网络签名寄语”活动。
8.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认真做好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和文明的社会环境。
9.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文明单位创建,以转变工作作风和建立优良秩序为着力点,按照“八个方面良好作风”的要求,广泛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0.志愿者服务活动
进一步加强各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壮大发展队伍。广泛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爱我范县、做文明市民”、“文明行车、构建和谐交通”、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美德,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完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积极引导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壮大志愿者队伍,拓展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志愿服务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11.开展“四德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我向父母敬孝心”家庭实践活动。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敬老节等爱老敬老节日,号召社会家庭成员积极为父母办实事、尽孝心,改善父母的衣食住行,给父母更多的关爱。养成时刻关心父母健康,关注父母饮食习惯,把星期日作为“孝心日”,陪父母吃团圆饭、帮父母做家务、参加文体活动,提高父母生活质量。在全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浓厚风气,在社会上树立起爱老敬老无上光荣,反之无比可耻的理念。
(2)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培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疏导化解不良情绪。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稳定干部职工情绪,化解心理问题,促进工作和学习。
(3)开展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12.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1)“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
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有利时机,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走访、慰问交流、座谈联欢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展示中华民族重德向善,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
(2)“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现代感恩理念、文明缅怀方式。
二是开展“缅怀先烈、追思先贤”活动。充分利用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祀墓、参观,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足岗位奉献;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等形式,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使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是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全县开展的“文明祭祀”志愿劝导和防火巡查活动,及时劝导市民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等不文明祭祀行为,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引发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
(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广泛宣传各地开展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的情况。
(4)“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开展经典诗文、中秋诗文朗诵,诗词赏析,文艺展演,书画比赛等中秋主题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渗透整个活动过程,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是开展中秋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局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由县志愿者服务协会牵头的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等困难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村、敬老院,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表演节目,陪他们聊天,与他们共度中秋,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为他们营造快乐、温暖的成长氛围。
四、组织领导
(一)健全领导机制。根据《方案》要求,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局属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制定具体可行工作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学习、公共管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各股室按照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分工要发挥职能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自觉担负起协调、组织群众的职责,广泛深入地发动干部、职工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持续不断的道德建设热潮。
(二)创新建设载体。各股室要以群众是否受益、社会是否欢迎、影响是否深远为标准,精心设计新颖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行动、文体活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以崭新的平台、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吸引群众共同参与。
(三)建立考评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股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依据长抓不懈。同时,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中取得的好经验、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总结宣传,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文明道德的良好风尚。
【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推荐阅读:
异性效应在青少年中的作用09-25
研究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会议纪要07-11
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12-04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12-05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12-06
青少年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内容06-17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06-14
我心目中的青少年活动中心10-21
副书记在青少年管理工作会讲话07-04
青少年成长教育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