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列传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篇1

一、司马相如的名字为什么和蔺相如名字相同?

司马相如,成都人,字长卿,亲人又叫其犬子。上学后,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和学识,改名叫相如。至此,我算是明白了他为何叫相如。原来,古人也是有偶像的。偶像就是榜样,是学习模仿的对象,不仅想成为他,而且也要名字相同。相比现在,古人的崇拜方式真心是纯朴,但诚心十足。因为这不仅代表学习的毅力,更是誓成为偶像的勇气和决心。

二、关于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少时好学,长大后才华横溢,曾因《子虚赋》而闻名。此外,勤学剑,通乐理,弹一手好琴。当司马长卿在卓家弹奏琴时,美妙动听的琴声吸引了房外的卓文君,也把她的心带走了。卓文君虽然前不久才成为寡妇,但知音难觅,对相如是一听倾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卓文君难抑心中对司马相如的爱意,不顾封建道德礼教,冲破一切束缚和藩篱,置生死于度外,“夜亡奔司马相如。”夜亡奔,这是司马迁的原话。虽然,司马迁很爱惜笔墨,甚至说吝啬,但就这三个字足矣。一个夜字,说明文君等不及了,她片刻都不能离开相如,在他离开回成都的当夜要一起同行;亡字则更生动传神,文君的爱是多么得炽热,不顾生死,离开父母、抛弃优渥的生活就更不在话下,只要有相如在,冲动也好,不理智也罢,一切的一切就统统抛诸脑后吧;奔字则反映文君的胆识与魄力,只要决定了的事,那就义无反顾,虽然父母不同意,但那又怎样,我就是要与心爱的人私奔,一起流浪都无所谓。对于文君来说,因为爱情,“夜亡奔司马相如”就是最值得做的事情。请相信我,这不是偶像剧,只是一个女子追求幸福的最本真的行为!好样的,文君!我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词语来赞美您!

司马相如列传 篇2

一、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

《史记》的叙事语言有峻洁的特点, 即指《史记》语言干炼准确没有废话, 同时又是言少意多, 皆为有识之言。正如司马迁在《留侯世家》里透露过的“ (张良) 所与上从客言天下事甚众, 非天下所以存亡, 故不著。”正是抱着这样的理念, 司马迁在所写传主的事迹选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选取了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

在刻画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形象时, 作者所选取的三件事都是最能够突出二个人的性格特征的大事。且在叙事中又有所侧重, “完璧归赵”中蔺相如出使前在是否予秦璧、出使时奉璧入秦而后完璧归赵;“渑池相会”时蔺相如主张赵王赴会同时又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这都体现了蔺相如智勇双全, 忠君爱国的品质, 而他对廉颇的再三避让, 更是表现了他顾大局, 识大体, 有远见。至于廉颇, 全篇中侧重于“负荆请罪”一事的描写, 通过他的言语及行为体现了这位良将既骄傲自满又能知错就改、爽直忠厚的性格。

二、尖锐冲突突出人物形象

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出加以刻画是《史记》常用的艺术方法,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充满了这样的矛盾。《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共显示了两大矛盾, 一是秦赵矛盾, 一是廉蔺矛盾, 前一个矛盾发展的结果导致了后一个矛盾的爆发。起先, 外部矛盾 (秦、赵矛盾) 是主导是明线, 其后内部矛盾 (廉、蔺矛盾) 随着外部矛盾的解决由暗变明, 由次变主, 而到了廉颇负荆将相和好后, 内部矛盾又得到解放, 在这层层的矛盾冲突中, 故事主动展开, 人物形象不断完善。

赵惠文王得和氏璧是引发矛盾的一个开端:面对“予”则见欺, “弗予”则会招致更大的危机, 甚至招来灭国之祸的局面, 在璧已归赵的情况下, 蔺相如该如何化解这一触即发的冲突, 如何还能不辱使命全身而退呢?所有的矛盾在此处是一个真正的升华。蔺相如据理力争提出要“秦先割十五城都于赵”的条件, 并开诚布公地讲“臣诚恐见欺于五而负赵, 故令人持璧日间至赵矣。”后又点出了赵不敢留璧得罪强秦, 迫使秦王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却仍要“毕礼而归之”。在激烈的矛盾旋涡中, 蔺相如的性命随时可能不保, 但正是在这种冲突之中, 他的镇定自若, 料事如神以及忠君爱国才得以在字里行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使一个智勇双全, 头脑清醒, 为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形象浮雕化。

三、精准对话突现人物形象

司马迁在《史记》中非常注重对传的语言的提炼, 借此来生动刻画人物的性格。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人物之间的对话占有极大的比重。在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后, 蔺相如的一句“王必无人”包含了至少三层含义:一是谦虚之语, 意思是说, 王如果还有其他人的话, 那还是请他们去吧;二是交际之语, 又给了别人一次机会, 以免遭人非议;三是铺垫之语, 点明了“我”若去实乃是朝中无人能任之故。一句话, 使他人无闲言可说, 又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还为将来的发展做了铺垫, 此时的蔺相如才向政坛伸出了一只脚, 却已经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貌了。

而对廉颇的形象刻画, 几乎都是通过廉颇与人的对话来实现的。廉颇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三次重要的对话, 分别出现在渑池相会和将相和中, 言语不多却很好的张显了这位良将的个性特点。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还, 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

李晚芳说得好“人只知廉颇善用兵, 能战胜攻取耳, 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 如期不还, 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 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 非大胆识, 不敢出此言, 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此处, 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一个四肢发达的莽夫, 而是一个颇有政治头脑的大将, 谓其为“良将”实不过分。

而在渑池相会之后, 赵王“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 有攻城野战之大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而位居我上!吾羞, 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 必辱之!’作为一位将军, 廉颇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良将;但若说是作为一名政治家, 廉颇与蔺相如相比又欠缺了火候。然而, 也正是这一番对话, 我们却又强烈的感受到了这位冲锋局阵, 策马千里的将军是何等的直率, 以“宣言”告之天下吾欲何为, 何等的光明磊落。

当廉颇知道蔺相如“光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对自己处处退让时, 他马上“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在这里, 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位光明磊落的大将军, 对你不满是“宣言”以告之, 做错了就青天白日的登门谢罪。同蔺相如一样, 在他的心中同样是将国家放在了第一位, 将相和则赵国兴, 所以廉颇知错能改, 犯错犯得坦坦荡荡, 认错也认得明明白白。

难怪梁启超在《作文教学法》中写到“…读之便可以知道廉颇的为人短处在偏狭, 长处在重意气, 识大体。”几句短短的对话就使廉颇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四、相互对照衬托人物形象

鲁迅在《论雅人与俗人》中曾说过:“优良的人物, 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 例如:上等和下等, 好与坏, 雅与欲, 小器与大度之类, 所谓相反相成者, 就是这。”的确如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的形象正是在与他人的一次次对比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在所有的对比中, 最著名的对比当然是廉颇与蔺相如的对比。

廉颇曰:“我为赵将, 在攻城野战之大功,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 吾羞, 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 必辱之。”相如闻, 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 常称病, 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 望见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虽善战能攻, 心胸却不够宽大, 且此人有较重的等级观念, 在政治上目光较为短浅, 虽不算鲁莽却不知“文治”在和平时期比“武功”更为重要的道理, 所以廉颇只能是将而不是政治家。在他的衬托之下, 蔺相如就显出了他比廉颇高深的一面, 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识度也体现了他作为成熟政治家的风范, 显示出了他是真正的大智大勇。所以, 李晚芳说“人徒以完璧归赵, 渑池抗秦二事, 艳称相如, 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 未足一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 只知有国, 不知有己, 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 非大学问人, 见不到, 亦道不出, 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

而同样是门客, 蔺相如能“完璧归赵”, 能让秦王在渑池被迫击“缻”以保全赵国的尊严, 其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奠定了其在赵国的政治地位。面对廉颇的挑衅, 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处处避让, 处事低调。可以说蔺相如虽是门客出身却不是只有门客的见识, 他是一块会闪光的金子, 一旦有了机会自然就要发光。而廉颇的门客: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 失势之时, 故客尽去。反复为将, 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 君有势, 我则从君, 君无势则去, 此固其理也, 有何怨乎?”

可见这些门客皆是附势倚权之人, 且不说其才智如何, 单说人品, 没人是真心为王子办事, 更别说是为国尽力。

五、疏密相间体现人物形象

其实疏密相间的写作方法也是司马迁《史记》语言峻洁的一个表现。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 司马迁叙事时的详略都秉持着一个目的, 就是为突出人物服务, 有的事看来是琐事, 在司马迁笔下却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 有的事似乎是惊天动地, 而司马迁却了了数笔就带过了。梁启超的一段话就是很能说明问题:

“记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事及渑池之会两事, 从始至末一言一动都记得不漏。这是详记大事之法。因为这两件大事最足表现相如的个性, 所以专用重笔写他, 其余小事都不叙。廉颇的大事, 三回伐齐, 两回伐魏, 一回伐燕, 传中前后只用三四十个字便算写过, 绝不写他如何作战, 如何战胜, 因为这些战术战功是良将所通有, 不足以特表廉颇的人格, 倒是廉颇怎样的妒忌蔺相如, 经相如退让后怎样的肉袒谢罪, 失势得势时侯人怎样的对付宾客, 晚年亡命在外思念故国的怎么的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尚示可用’这些小事写得十分详细, 谈之便可以知道廉颇的为人短处在褊狭, 长处在重意气, 识大体”。

李晚芳也说“廉将军居赵, 事业甚多, 《史》独纪其与王诀及谢如二事而已, 非略之也。见此二事, 皆非常事, 足以概廉将军矣。”

确实如此, 司马迁行文, 或从大处着眼, 或从小处落墨, 但无论写什么都是抓住主要的东西进行刻意的描绘, 疏密之间, 人物形象自然就突出了丰满了。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 司马迁还非常善于把握细节, 通过对人物行为细节的刻画, 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了张显。

“完璧归赵”中当蔺相如察觉到秦王无意以城易璧后, 他用计取回和氏璧, “因持璧却立倚柱, 怒发上冲冠”连用了“持”、“却”、“倚”三个动词, 表现出了蔺相如的小心谨慎, 即使在“怒发上冲冠”的愤怒中他依然不鲁莽, 既有最坏的打算又有最小心的行事, 那种成熟的政治家的风采尽显无疑。而“渑池相会”时, 蔺相如又“前进缶, 因跪请秦王”, 一“前”一“跪”, 即构成了“五步之内”的距离, 又在貌似恭敬的背后为“以颈血溅大王”作蓄势, 迫使秦王不得不“为一击缻”。一“前”一“跪”显示其智, 而在这背后促使相如发出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其爱国之心, 是为了国家不惜自我牺牲的“勇”。……其处智勇, 可谓兼之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充分运用了以上的方法, 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栩栩如生, 使我们一听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名字时就会浮现出廉颇蔺相如的形象;使后世的戏曲和小说中不断出现廉颇、蔺相如的身影。这些方法不仅生动再现了历史, 更深深影响着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创作。相信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史记》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的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湖南:岳麓书社, 1990.

[2]杨燕起.历代名家评史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司马相如列传 篇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曰,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驰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曰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曰以益尊于齐。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勒:整顿

B臣素卑贱

卑:素质低下

C穰苴则仆表决漏仆:放倒

D以徇三军徇:同“殉”,殉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夕时,庄贾乃至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②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

C①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

(

)

①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②将受命之曰,则忘其家。

③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

④晋师闻之,为罢去。

⑤(病者)争奋出为之赴战。

⑥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穰苴虽然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所以晏婴向齐王推荐了他。他认为自己人微权轻,所以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

B穰苴极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带领军队凯旋,还未进入首都,就宣布解除武装,取消原来约定的注意事项,宣誓之后进入都城。齐景公与诸大夫到城外迎接,慰劳军队。

D齐景公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庄贾,穰苴不接受;使者乘马车驰入军中,穰苴又按照军法斩了使者、马车左侧的立木和左边的那匹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②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③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解题指导】

一、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因文定义)。说“推断”而不说“解释”,更突出了语境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语境,狭义的理解是指上下文,即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如上列第1题“仆表”结合上文“立表”不难推断“仆”意为“放倒”。广义的语境还包括一些文言知识和有关背景性知识。如“卑贱”,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卑鄙下贱”或“低贱”;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节词,“卑”意为“地位低下”,“贱”指“出身低微”,应该说属于中性词。

推断实词常用的方法还有:一是据形推义(形训法),即利用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根据字形推断词的意义,如:“羁”字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二是成语推断法,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义为“差错”,可结合成语“屡试不爽”来推测其意。三是构词分析(又叫语法结构分析)法,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与“用”相对,意思也相近。又如“士卒次舍”,据“舍”为名词可推断“次”为动词,再结合学过的《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以熟推生,可知“次”当译为“驻扎”。四是以熟推生法,如:“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训俭示康》);结合熟悉的课文《荆轲刺秦王》,文中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据此推断“速”为“招致”。此外还有通假推断法等。

二、辨明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因此,我们既要辨明它的词性和用法,更要辨明它的意义。辨明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用的技巧有:一是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上列第2题中的“而”虽同为连词,但却有表转折和表递进两种情况。二是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夕时,庄贾乃至”,从上下文理解,是强调庄贾来得太迟,有好不容易才来了之意,故推断“乃”意为“才”。三是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通过分析其语法结构,不难看出前二者为动词“是”,最后一个“为”则是语气词。四是位置分析法。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则表示比较。此外还有标志识别法(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成语推想法和以熟推生法等。

三、辨析人物性格特征。常见题型为“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某人某性格特征的一组是”等。这类考题解题时关键是要“搞清对象、吃透内涵”,如上列第3题:“⑥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陈述对象为齐景公,自然首先得排除。再仔细推敲“附众”、“威敌”

nlc202309011227

的内涵,意为“论文的能使别人信服,论武的能让敌人害怕”,选项①是说穰苴请求派监军,选项②是田穰苴对庄贾的斥责,这两项显然与“附众”、“威敌”的内涵不相符,故也应排除。因此,此题答案应为D。

四、文意理解推断题。常见题型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等。这类试题首先要注意大多是四个选项对中选错,所以要利用选项中正确的内容来加强对文段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其次,判断答案正确与否还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综观分析,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无中生有。这种陷阱的设置在高考中较为常见,即干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完全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如上列第4题“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德高望重”显然系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要求派一个宠臣、重臣来做监军。二是张冠李戴。即命题者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或者说成发生在甲与乙身上)。如上列第4题D项,从原文“君之使,不可杀之”和“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等内容分析,穰苴并没有杀使者。为此,做这类题考生务必依据选择项回到原文“定位”,仔细辨别选择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三是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原文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选项出错。这种曲解因仅限于一两个词语,所以往往需细心阅读才能发现。四是夸大其辞或颠倒事实。前者指命题者在构拟选项时,于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后者指命题者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如上列第4题“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等内容显然有夸大、捏造之嫌。五是强加关系。即事物之间本不存在某种关系而故意说成有某种关系,显得有悖事理。如说穰苴将庄贾斩首是想“借此附众、立威”,显然是强加关系。

此外,还有时空错位等情况,命题人还可能“综合设误”,即在同一个选项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误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五、文言语句的翻译。这类试题分值较高,是高考较易拉开分数的试题。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组句考究,规范得体,有文采。翻译的基本原则:一是字字落实,文从句顺。二是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是要有语境意识,能抓住关键字词。如第5题第①句的两个“君”,结合语境分析,前一个为“国君”,后一个是“你”(一般是尊称)。特别提醒:一是关键词,在翻译过程中,既是得分点,也是难点,它主要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和常见虚词等。二是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谓语和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及固定句式,都是翻译时的难点所在。第5题三个句子的翻译,“何谓”是固定格式,“相”、“次”、“井灶”、“身”、“国”、“约束”等涉及多义词、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均为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步骤:切忌一上来就匆忙下手翻译,首先要将要求翻译的语句回到原文定位,然后再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推测有关词句的意义。操作上有人将翻译步骤概括为:一审,即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同时做好一调(调整语序:两前置即谓语和宾语前置;两后置即定语和状语后置)二补(补充省略的主语、宾语和介词等)工作。二切,即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如第5题,“士卒/次/舍,井/灶/饮/食”。三连,即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译完全句后,要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翻译的一般方法则有对(对译)、留(保留)、换(替换)、删(删除)、补(增补)和调(调整语序)等。而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文言语句的翻译则以意译为主。

参考答案

1C(A项,勒:检阅;B项,卑:地位低下;D项,徇:巡行示众)

2D(A项,乃:才/竞;B项,而:却/并且;C项,则:就/却;D项,以:来)

3D(①是说穰苴请求派监军:②是穰苴对庄贾的斥责;⑥对象搞错。据此排除其他三项)

4C(A项,“德高望重”不合原文;B项,“忤逆君命、借此附众、立威”不合原文:D项,斩的是使者的驾车人)

5①国君睡不安稳,食不香甜。老百姓的性命都系于你一身,还说什么为你送行呢!(关键词:“君”,一为国君,一为“你”;“相”,代指“你”)②士兵们安扎营地,掘井安灶,饮水吃饭,以至问病寻药,田穰苴都亲自关照慰问。(“次”:临时驻扎)③军队尚未进入首都,田穰苴就宣布解除武装,取消原来约定的注意事项,宣誓之后才进入都城。(国:国都;释:解除;约束:约定的注意事项;邑:都城)

参考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的时候,晋国进攻齐国的阿、甄,而燕国侵略齐国黄河南岸的地方。齐国军队溃败。齐景公为此忧愁害怕。晏婴就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这个人,论文的能使别人信服,论武的能让敌人害怕。希望大王试试他。”齐景公叫来田穰苴,与他谈论军事,对他非常满意,任命他为将军,率领部队抵抗燕国和晋国的军队。田穰苴说:“我一向低贱,大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出来,放在大臣之上,士兵还未听从我,百姓还不信任我,出身低微权力又轻。希望有一位大王宠爱的、国家尊重的大臣,担任监军的职务,这样才行。”齐景公就答应了他,派庄贾前往。

田穰苴告辞齐景公之后,和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在军营门会合。”第二天,田穰苴先赶到军队,树起了观测时间的木表和刻漏,等待庄贾。到了正午,庄贾还没有来到。田穰苴就推倒木表,放掉刻漏中的水,进入军营,检阅军队,指挥士兵,宣布纪律制度和约定事项。宣布完毕,天色已晚,庄贾才到来。田穰苴问:“为什么超过约定时间?”庄贾道歉说:“官员和亲戚给我送行,所以被留住。”田穰苴说:“将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记家庭;到军队宣布纪律制度,就应忘记父母;拿起鼓槌擂鼓作战的紧急时刻,就应忘记自己。现在敌人深入侵略,国内骚动不安,士兵们在边境曰晒夜露,大王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老百姓的性命都悬在你的手里,还说什么为你送行!”叫来军法官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间却迟到了的,该当何罪?”军法官回答:“该斩首。”庄贾大惊,派人赶去报告景公求救。人去了,还没来得及回来,田穰苴就把庄贾斩首示众。三军的士兵们都吓得发抖。过了好一会儿,齐景公派使者拿着符节,赶来传达赦免庄贾的命令,马车一直奔驰进入军中。田穰苴说:“将领在军队中,对国君的命令是有所不接受的。”问军法官说:“军中是不准奔驰的;现在使者的马车奔驰,该当何罪?”军法官回答:“该斩首。”使者吓坏了。田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可杀死他。”于是斩了使者的驾车人,砍断车子左边的木杆,宰了左边驾车的马,示众三军。让使者回去报告,然后出发。

士兵们安扎营地,掘井安灶,饮水吃饭,以至问病寻药,田穰苴都亲自关照慰问。并把自己将军名下的给养都送给士兵们,自己和士兵同样分粮食,甚至跟那些身体瘦弱的一样。三天之后,就开始进军。生病的士兵都要求参加,争先恐后,投入战斗。晋国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就撤退回去。燕国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就渡过黄河,解了围。齐国军队跟踪追击,收复了原来失去的领土,然后收兵回来。

军队尚未进入首都,田穰苴就宣布解除武装,取消原来约定的注意事项,宣誓之后才进入都城。齐景公与众官员都到郊外迎接,举行慰劳军队的礼节。齐景公在接见田穰苴之后,就任命田穰苴为大司马。田氏从此在齐国日益显赫。

廉颇蔺相如列传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等基础知识。

2、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常用词。

教学难点: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壁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将受到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情操所激励,从而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心问题:本文刻画了蔺相如、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子问题:

1、你了解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吗?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元封三年(前108),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并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典章、书籍。表——大事年表。

《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故事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3、划分结构,说说本文写了几个故事?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2 节:廉蔺简介 3—13 节:完璧归赵。14—16 节: 渑池相会。17—21 节:负荆请罪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是如何“使不辱于诸侯”的?

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发现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归璧于赵后,蔺相如义责秦王,表示“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出使结果是“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小结:“完璧归赵”,着重表现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品读“渑池之会”的故事,说说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酣 令 寿)③蔺相如是怎样做的? 斗争 针锋相对 以攻为守,逼秦击缶 ;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品读“负荆请罪”的故事,说说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②蔺相如是怎样处理矛盾的?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

③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 ④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7、故事中的人物有何性格特征? 蔺相如的性格特征:

1、有智谋

2、勇敢,机智,胆识过人。

3、爱国(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忠心(深 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廉颇的性格 1鲁莽善妒,心胸狭窄(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战功,看顾不到蔺相如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2善于谋略,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軍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3勇于改过,当知道 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天认错的精祌

秦昭王的性格

1贪婪狡诈,性喜侵略,他恃着自已国力强大,逼 使赵国献璧,根本没有用城交换的诚意,两次攻打赵国,杀伤过万,都显示他的狡诈及侵 略野心

2重利忘义,手段圆滑,(他受相如愚弄,但考虑到杀相如亦终不能得璧,反将与赵交恶,所以完成礼节,送相如返国,凡事看重利益。)

8、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6、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

四、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刻画人物 细节描写 语言 动作 矛盾冲突 廉——秦(璧 会)廉——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世纪金榜》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

2、了解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感悟苏武积极对待苦难人生的不屈不挠精神。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一、中心问题:《汉书》是怎样刻画苏武的形象的?

二、子问题:

1、你了解班固与《汉书》吗?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其父:班彪;妹,班昭,并称“三班”。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大部份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划分结构,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最后三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3、作为传记,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来刻画人物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4、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找到文中3、4两节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①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重负国、屈节辱命)

②“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从这两话中,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③ 苏武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一惊,一哭,一壮。

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坚贞)④卫律是怎样劝降的?

劝降三部曲:

1、恐吓: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

2、威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有罪,当相坐。苏武的回答非常地清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3、利诱。

⑤当这次劝降不成的时候,他们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折磨苏武?(幽,幽禁;徙,流放。)

孟子说过: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苏武做到了)“幽”和“徙”是从精神上摧挎你。把你幽闭起来,把你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更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耐力了。他受贫穷,没有吃的,他就吃毛毡,吃雪,抓老鼠充饥,吃野草。按照孟子的话说,就是“贫贱不能移”了。

5、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死求生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6、“北海牧羊”中,最能体现他气节的一句话是什么?这体现了苏武怎样的品质?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坚忍。(板书:坚忍)

7、李陵是怎样劝降的呢?李陵的劝降又能分成几个小层次? 三层。第一层至“信义安所见乎”,讲的是苏武在这里,他对汉朝的效忠是没有人会知道的;第二层至“何久自苦如此”,说他在汉朝的亲人或是去世,或是离散了,在汉朝已然没有牵挂了。第三层讲汉武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的反驳:“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板书:坚定)苏武在面对劝降时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才鲜明地显示出苏武持志如

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8、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还有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

②对比鲜明。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③剪裁得法,详略得当。本文详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而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这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对这十九年的生活也没有采用编年纪的方式来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略写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简略,对于苏武身后得以画图麒麟阁的荣宠就写得很详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做到了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而且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9、今天学习《苏武传》,有何现实意义?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 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四、板书设计:

苏 武 传

情节: 自杀 性格: 坚贞

反劝降 坚定 北海牧羊 坚忍

写法: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

鲜明对比

剪裁得法,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请以“苏武,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感悟,200字以内。附学生习作一篇:

辞父母,别长安。出使匈奴气志坚。眼前长河落日,身后大漠孤烟,一去十九年。出汉塞,越重关。牧羊北海节不残。俯首玄冰三尺,举头日月高悬。大圣有遗贤。

张 衡 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2.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教学重难点: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地震预测与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中心问题:这篇传记,记叙了张衡那些生平事迹?

三、子问题:

1、你了解范晔与《后汉书》吗?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你了解张衡吗?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3、传记有哪些种类?

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梳理结构,说说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小结: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5、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②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③ 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板书设计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

全才 政治才干

五、布置作业:

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全] 篇5

主备者 吴玉华 授课者 陈玉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用典型事件塑造人物的手法。

能力目标: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及常见的词类活用等知识。

情感目标:领会文中颂扬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分析典型事件塑造人物的手法;借助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教学难点:理解主要矛盾(秦赵)与次要矛盾(廉蔺)的关系。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内容。

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梗概。

讲解课文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前135年),卒于公元前87年(一说前90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秘籍,职司记载”。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诵古文,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的历史文献。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大江南北。南到江淮一带和会稽、长沙等地,北到齐、鲁,西到大梁、登封,最后回到长安。回长安不久,做了郎中,曾随汉武帝到过西北的扶风,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后来又随汉武帝到过东海和长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他都注意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著述《史记》准备了条件。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hóng等进行历法改革,共定太初历。自公元前104年起,他开始写《史记》,实践他父亲的遗志。

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古代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他本想自杀,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写成,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公元前96年出狱,做了中书令。从此他更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写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包括12篇本纪(记帝王)、30篇世家(记诸侯王)、70篇列传(记人臣)、8篇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10篇表(记史事年月)等五种体裁,共130篇,526500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曾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二、和氏璧来历及谢作背景

《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氏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名曰“和氏之璧”。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纷争。七国中,秦通过变法实力最强,它要统一中国,基本采取各个击破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国,实力比秦国稍弱,但比其它四国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国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客观上的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疏通课文,积累重要要实词虚词。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

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看 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

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 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熟,仔细 ⑻请奉盆缻 ——缻=缶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前,上前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⑸ 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款待、宽恕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脉络,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为课文分段,概述每段内容。

1、(1—2),简要介绍廉颇蔺相如的地位身份。

2、(3—13),完璧归赵。

3、(14—16),渑池会。

4、(17—21),将相和。

第一部分:对二人的介绍非常简略,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在哪里呢?

写蔺相如的地位为后文受到举荐作铺垫,以及为廉颇的嫉妒、并负荆请罪埋下伏笔。写廉颇的英勇善战,为渑池会后秦不敢加兵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完璧归赵”重点表现的人物是蔺相如,第3段,交待了事件的起因,但却并未提到蔺相如,第4段也只是侧面交待,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什么作用?

为蔺相如的出场埋下伏笔,君臣议而未得,更加衬托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和胸有成竹。

宦者令缪贤说的一件往事,借人物的话,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见识卓越,胆识过人,插叙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烘托、铺垫。

6—11自然节是蔺相如以使者的身份出使秦国的全过程,其中你能看出蔺相如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有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足智多谋。在秦王面前不卑不亢,不畏强暴,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

1、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明确:秦王坐章台,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秦王坐在行宫章台中(列观,一般的宫殿),把和氏壁传递给嫔妃和侍从人员看,表现出对赵国使者轻慢无礼

2、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办?打定了什么主意?

明确:①设计智取。乃前曰:“壁有暇,请指示王。”②说理斗争。相如一方面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来批评秦王的欺骗手段;另一方面以赵王的虔诚来批判秦王的傲慢、不讲信义。③誓死捍卫。相如“倚柱,怒发上冲冠”,这里写出了相如的愤怒表情。“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以言辞表现相如的勇气。“相如持其壁脱柱,欲以击柱。”又以动作表现相如誓死捍卫的决心。而且还让秦王理屈词穷。蔺相如已决意不给秦国和氏璧,在之后提出的条件中 为其后不予和氏璧做好了准备。

3、略讲(12—13段)。这一层是写完壁归赵后的结局。“拜相如为上大夫”为将相不和伏笔。“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为两国进入对立状态和“渑池之会”伏笔。

4、小结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完壁归赵,相如的性格,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讨论后明确:①直接描写(如: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第三部分:复述,渑池之会的背景是什么?

赵国战败,秦国以外交辅助军事,胁迫赵国投降。

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进一步展示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对于廉颇虽然是略写,但也有其用处,什么用处?

表现廉颇的性格特点: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分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同时为“廉蔺交欢”张本。

第四部分:本文是一篇合传,按照史记的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阅读完全文,二人间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共同为赵国效力,二人一将一相以不同方式为守卫国家尊严和维护国家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二人都能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都是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者同时也有着矛盾:开始矛盾并未显露出来——秦赵之间的矛盾居于首位。

当国家间的矛盾化解之后,二人间的矛盾便凸现出来: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却是因为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从历史上看两个人矛盾的化解,使二人成为刎颈之交,使赵国一时间成为可与同秦国相抗衡的大国。从文章和人物上看两个人矛盾的化解也是两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蔺相如:宽宏大量、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

廉颇:知错能改、坦白直率、居功自傲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以记人为主的史书,所以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无不形象饱满、富有个性特征。那么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方法?

1、选取典型事件。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3、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作业:品味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用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自信。对话表现相如的过人的分析能力和决断能力。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以言辞表现相如的勇气,大义凛然、毫无畏惧,誓死捍卫和氏璧和国家尊严。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语重心长,以国家利益为先,忠、义可见。

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篇6

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3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 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1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作者生平见补充资料)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最为耻辱的腐刑后,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二、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译文见补充资料)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落实文句翻译。(语法点见补充资料)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文中 共讲了几个故事?请简要概括内容:

廉蔺简介(1―2节)

完璧归赵(3―13节)

渑池相会(14―16节)

负荆请罪(17―21节)

三、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

[问题]: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王的易城求璧,赵国君臣深感“矛”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

②.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迫使他不得已“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四、渑池之会:品味语言,把握人物。

[问题]:①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

②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又有怎么样的反应?

“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

蔺相如:针锋相对,毫不畏惧。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③.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无须宏论,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一、在秦王面前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大智大勇,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结果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概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五、负荆请罪:感悟思想,把握人物。

[问题]:①蔺相如怎样处理与廉颇的矛盾?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

②这个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方法来描绘人物?

[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

③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

六、总结主题和艺术特点

(先教师示范――人物刻画)

以上,我们抓住三个故事,各有侧重地解读了司马迁的写人艺术。完璧归赵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刻绘人物。“渑池之会”注重简洁平实,凝练传神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廉蔺合欢”注重在对比、反衬中凸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其实,三个故事中,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不是绝然分开,相反,司马迁非常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对比反衬,贯穿始终,语言出彩,比比皆是;矛盾冲突,起伏跌宕,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又要整体着眼,前后勾勒,以求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充实、完整的理解。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我们写作借鉴: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几个问题 篇7

1、曲在赵乎

“赵惠文王时, 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 使人遗赵王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与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欲勿与, 即患秦兵之来。”陷入二难境地。此时, 宦者令缪贤推荐蔺相如出使秦国。赵王召见相如而问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与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 不可不许。”秦王说:“取吾璧, 不予吾城, 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 曲在秦, 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曲在赵”。也就是说, 秦国拿城交换赵国的和氏璧, 而赵国不答应, 赵国就理亏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好比邻居家有个好东西, 你看上了, 想方设法要得到它, 不惜用欺骗、恐吓等手段, 邻居不答应, 结果邻居就理亏了。交换是双方自愿的事, 一方提出要交换, 而另一方不同意, 不同意的一方就理亏了吗?因此, 蔺相如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明朝文学家王世贞说:“且夫秦欲璧, 赵弗予璧, 两无所曲直也。”

实际情况是:如果不把和氏璧送往秦国, 就会给秦国制造进攻赵国的借口。如果送去, 秦国不给赵国城池, 就会使秦国背上言而无信的名声。

2、蔺相如心里怀着必死的信念

那么, 赵国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两国的关系正常, 赵国不同意将和氏璧送出, 就完全可以派使者讲清道理而回绝。如果赵国愿意, 也可以以礼物的形式赠送。但是, 实际的情形是, 不知道秦昭王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 赵国先着了急。因为秦强而赵弱, “弱国无外交”。赵王是清楚这一点的:“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在这种情况下, 蔺相如的出使, 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蔺相如出使秦国, 要完成的使命是什么?是保证赵国的尊严, 消除秦国进攻的借口。至于和氏璧, 那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要完成这个使命, 绝非易事。蔺相如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

刚到秦国, 秦王在非正式场合, 携美人侍从接见弱小的赵国这个并不出名的使者。拿到璧后, 矢口不谈偿城的事。故蔺相如骗回璧, 准备将自己的头和璧一同撞碎在柱子上。“秦王恐其破璧 (主要是有其他担心) , 乃辞谢, 固请, 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第一个回合。蔺相如胜了。但秦王在第一个回合似乎失败的时候, 又设下骗局, 表面上给了城, 其实给不给, 很难说。

蔺相如识破了这一点, 设下缓兵之计, 要求秦王“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 他才能够献上璧。等到五日后, 蔺相如更是下定了必死的决心。第一, 他将璧偷偷送回了赵国, 没有坚守信用, 将秦王欺骗了。第二, 在秦廷狡辩, 甚至攻击秦王二十余君:“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并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

面对强秦的要求, 弱小的赵国陷入了两难, 再没有好的办法。失去和氏璧事小, 失去赵国的尊严事大, 在强秦面前露出赵国的怯懦, 那可就危险了。赵国不强大, 要与秦国抗衡, 凭借的只有人才。蔺相如在之后曾亲口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 (自己和廉颇) 在也。”如果在这次外交交锋中表现出“赵国无人”, 那么, 强秦的兵就会很快压过来。因此, 摆在蔺相如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宁可牺牲自己, 也要在这次外交斗争中取胜。

3、秦昭王是理智的

(1) 在“完璧归赵”的整个过程中, 秦昭王表现出了出奇的冷静和非凡的智谋。

秦昭王为什么要“以十五城请易璧”?是他真的看上和氏璧了吗?也许是吧。但是问题不仅仅如此。秦昭王设下这个局子, 一开始就是想试探赵国的实力。得到和氏璧, 只是“副产品”罢了。请想一想, 十五座城池换一个和氏璧, 这是把国家的主权领土当儿戏。作为一个国王, 一个强大国家的国王, 不会愚蠢到国土人民与宝玉谁轻谁重都分不清吧。并且, 秦昭王真正要想单纯地得到和氏璧, 办法多的是, 软的、硬的, 直接的、间接的都可以。秦昭王却提出这样一个诱人的条件。显然, 这是他出给赵王的一道难解的政治题, 是想挑起一件外交事件, 通过这一事件搞一次“火力侦查”。

(2) 秦王坐章台见赵使, 也是耐人寻味的。不但将会见地点设在偏殿, 在会见外国使节的时候, 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休闲性”。当蔺相如将璧“奏”秦王时,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这与当时求璧的态度判若两人。当时秦昭王派了专门的使者, 下了“国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一个“愿”, 一个“请”, 态度是多么的谦卑!今天人家派专人将璧送来, 却坐在偏殿, 与美人及左右把玩。这显然是秦昭王精心设计的情节。一个国王导演并参演了多少次外事活动, 在战国纷争的背景下, 大概不会这样草率吧。这样做, 不能不说是秦王的一种策略。目的还是试探:我倒要看看赵国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3) 杀相如取和氏璧易如囊中取物, 但是秦昭王没有去做。当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来到秦国的时候, 秦国就可以对它随心所欲了。蔺相如上殿前可以强夺, 也可以巧拿。在殿上拿出地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的时候可以夺。当相如住在广成传舍的时候可以夺。秦王不但没有杀人夺货, 而且马虎到居然没有派人到广成传舍监视赵人, 以至于让他们“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那样急迫地想得到和氏璧, 此时却又那样马虎, 并且是那样的“听话”, 蔺相如让斋戒就斋戒, 蔺相如让设九宾之礼于朝廷便设九宾之礼于朝廷。“听话”的背后如果是急于获得和氏璧, 又为什么轻而易举地让蔺相如将璧送归赵国?当蔺相如大耍无赖时, “秦王与群臣相对而嘻”。这个“嘻”是真嘻呢, 还是在演戏?为什么此时不将蔺相如杀了呢?

(4) 秦王始终不温不火。蔺相如作为弱国的使者而在强国的朝廷上“胆大妄为”, 有些举动语言已经超越了一定的度, 但是秦王始终不温不火,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 蔺相如赚到和氏璧后, 凭借柱子, 以自杀碎玉相要挟, 说出“秦贪”, “以戏弄臣”等过头话, 秦王当然不会“人玉两空”。于是“辞谢”, “固请”, “召有司案图”。如果说情急之下表面服软, 为什么不在“召有司案图”时拿下蔺相如?第二次, 蔺相如在秦廷大骂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 此时, “左右欲引相如去”, 却被秦王阻止了。

为什么秦王这么理智?因为不愿意“绝秦赵之欢”。就是说, 他把秦赵之间的外交关系看作第一位, 至于和氏璧, 则是其次。为什么要把外交关系看作第一位?是因为还没有到有足够把握灭掉赵国的时候。

司马相如列传 篇8

秦昭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国君,一直致力于扩大秦国的版图。同时,秦昭王几乎没有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所谓的玉器古玩,他从来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为什么他会一反常态,用十五座货真价实的城池,来换取一块无用的和氏璧呢?

在当时实力较强的是秦楚赵齐四国。对秦而言,南有强邻楚国,北有强邻赵国,处于两强夹击之下,战略稍有不当,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危害。东方强国齐离秦较远,威胁不大。通过与楚的热战和冷战,秦已占据了楚的上风,不用担心。唯独北方的赵国,秦还摸不清底细。为什么呢?

当时的国君是赵惠文王,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武灵王是历史上很有魄力的一位国君,他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军力大增,让秦国忧惧心惊。赵武灵王最早立的是太子赵章而不是赵惠文王赵何,只是因为赵武灵王喜欢赵何的母亲,就把本来没有资格做太子的赵何立为太子。这还不够,赵武灵王为了能让赵何坐稳宝座,提前退休,让其即位,自己当上了“太上王”。

但这个赵惠文王并不怎么“惠”。他即位后的第四年,迅速果断地平定了赵章的叛乱,并把已退位的赵武灵王围困在沙丘行宫里,将太上王活活饿死。赵何的行为,让其他的国君摸不清其脾气。对于秦昭王来说,他不真正了解赵惠文王这个人,就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他担心赵何是个铁腕式的人物,敢向秦碰硬,也有能耐向秦碰硬。

因此,秦王需要有个借口测试一下赵何的虚实,机会来了。借赵国刚得到和氏璧的时机,秦昭王卖个关子,说想用十五城换和氏璧。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实是在挑逗赵国,就是考验赵国对秦国的态度。如果你赵国不予理睬,说明赵国底气十足,实力很强,领导人英明坚定。那秦国就应该对赵国避让三分。反之,如果赵国受到困扰,那就说明赵国对秦国心存畏惧,赵国领导人已经未战先怯,这将成为秦国制定未来外交政策的重要参考。

结果呢?后者得到了验证。这样,高中语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长期存在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疑问一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赵。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众所周知,和氏璧原本就是赵国的,按理说,想给秦国就给秦国,不想给就不给,给不给都不存在赵理亏的问题。蔺相如这么有智慧,怎么会这样说呢?

但现实是秦强赵弱,且赵惠文王并不像赵武灵王那样英明果敢,不敢与秦国对抗,这些蔺相如不会不知道,因此只得出此下策,这也是一个弱国无奈的外交策略。

疑问二

蔺相如在秦国廷叱秦王,辱其群臣,何等威风。秦王看似畏惧蔺相如,赵国看似获胜了。然而,“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既然秦国那么害怕蔺相如,为何随即就攻打赵国呢?

事实上,赵国决定听信蔺相如送和氏璧到秦国时,赵国就已经输了,它表明赵国还是害怕秦国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害怕,是很害怕。按说,秦向赵提出要求用十五城换和氏璧,即使赵同意,也应该是秦国派使者到赵国谈判,结果却是赵国冒着风险带着和氏璧毕恭毕敬到秦国,主宾颠倒。

在秦国,蔺相如义正词严地痛斥秦昭王的同时,也泄露了赵的内部秘密,即赵国如何恐慌,赵王如何恭敬等。这对于秦昭王来说,已经足够,试探的目的也已经达到。由此,他已充分断定,没有了赵武灵王的赵国已是纸老虎一个,不足为虑。于是,当赵国还陶醉在蔺相如完璧归赵那虚幻的胜利情绪之中时,第二年,秦国的军队就打过来了。可见,完璧归赵最大的赢家是秦昭王。

疑问三

和氏璧真的价值连城吗?

和氏璧因为出处和一个凄美的故事有关而被誉为稀世之宝,但它毕竟是一个玩物,对于玩家、爱好者来说它可能价值不菲,对于其他人而言不过是一块石头。秦昭王志在天下,又不爱玉器珍玩,怎会拿十五城换和氏璧?十五城疆土辽阔,一旦给赵国,将出现“邻之厚,君之薄”的状况,这不符合秦国称霸天下、统一四海的战略思想。再者,秦一旦统一天下,六国所有的子民、土地、珍宝等都是秦国的,和氏璧终归也是秦王的,秦昭王怎能会因小失大呢?后来,秦统一天下,果真“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所以,和氏璧并不像传说的那样珍贵,它只是秦国试探赵国的一个工具罢了。赵国也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之所以费尽周折送璧、归璧,无法是维护自己的脸面罢了。

完璧归赵,实属无奈之举。

上一篇:2024年大学生美食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