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教案(推荐7篇)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要真正享有富裕、民主、文明的生活,就需要一个能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有权威的政府。政府他到底担任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二)讲授新课
一、“公仆”的本色
2009年4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证实,近一个多月来,墨西哥共发现880多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其中62人死亡。4月23日起,墨西哥首都开始实施卫生紧急状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7日发表声明说,此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严重问题之一,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应对这一威胁。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最高级---6级,截止8月初,疫情已波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家结合自己身边所见所闻,讲讲我国政府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方面所做的努力? 6年前,中国曾为SARS疫情付出了沉重代价;现在,其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表现受到全球关注。2009年4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
面对甲流疫情,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密监测甲流疫情动向,全力救治甲流患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保障甲流防控工作,中央政府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也拨出专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掌握预防甲流疫情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保护。对于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的情况,有关部门也予以严肃查处。各地发改委、物价局严肃查处甲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各种乱收费行为。
(分析)①“对于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的情况,有关部门也予以严肃查处。各地发改委、物价局严肃查处甲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各种乱收费行为。”体现了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掌握预防甲流疫情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保护”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③“严密监测甲流疫情动向,全力救治甲流患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保障甲流防控工作,中央政府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也拨出专款”,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4
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方面的职能: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政府财政对受到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行业进行财政补贴,努力使本地经济尽快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二、政府的职能
1、政府的含义
2、政府的基本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内容:(书本37页)
举例:非典时期、新疆“7.5事件”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根本任务
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内容:
经济调节(人大会议上温家宝说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市场监管(某省开展对市场环境进行专项治理的“绿色行动”);
社会管理(某市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贩,给小商小贩留足生存空间);
公共服务(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7月份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说:“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
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内容:①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九部门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
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事业(如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
(4)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内容:
1、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福州正在建设中的地铁;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
2、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2009年到期的“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延长一年。)
3、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要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我们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5、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
6、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限制超薄塑料购物袋的适用)
注意
①四种职能归纳为“管理与服务”
②关于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性质,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的关系。如经济建设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就有交叉。
③某些社会政治现象所体现的政府职能,可能是一项也可能是多项。
④履行职能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辨析:政府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得越多的政府就是好政府。
1、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
3、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政府管理不能错位越位。为人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4.但用管多管少作为判断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三、便民利民的政府
1、政府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我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们享有电视、电信、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享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生活环境,都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例:一出生就要到派出所登记户口,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结婚到民政局登记等,接受政府的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我们应该通过对政府作用的理解和感受,真正理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公民个人,既然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就要求公民个人必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2、公民在接受政府管理、服务的同时该怎么做
首先,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1 管理型政府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有两种基本职能, 一种是社会政治统治职能, 一种是公共职能, 但国家的本质决定了政府首先是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或机器存在, 因此传统上, 人们将政府的政治职能更多地视为消极性的强制性职能, 及暴力镇压和社会控制, 更多地强调管理性, 这便是管理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管理型政府的存在与不发达的社会生产相适应,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民主文明的进步, 人们迫切要求政府由一个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1.2 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
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 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 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为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 而不是相反。政府行政在理论上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制行政, 而应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行政, 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 现代西方各国政府的职能再设计也正是基于这种选择。
20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各国行政管理陷入信任危机, 引起了国际性的公共管理改革, 要求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西方各国通过多方面探索, 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 实现了过去重管理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的行政管理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殊性, 更何况中国政府本身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此, 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向性选择, 就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
2 服务标准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2.1 服务标准化的提出
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一般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三方面内容。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SO/IEC) 第2号的定义,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
中国在服务领域的标准化探索较早。在GB/T15624.1-2003中第5章明确规定了服务标准化的范围, 除了包括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服务、金融和房地产服务、商务、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服务以及旅游、文化等商业性质的服务内容外, 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服务。
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公共管理领域管理方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公共服务标准化作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手段应运而生。公共服务标准化是通过将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公共服务领域, 通过对公共服务制定标准并付诸实施, 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 从而获得最佳服务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2]可见, 标准化对象已覆盖到中国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 并从单纯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扩展到提高政府工作绩效、促进社会公平的范畴。
2.2 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务 (行政) 服务中心作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投资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前沿, 从设立之初就承担了完善公共服务的使命, 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也正是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政务 (行政) 服务中心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 精简了审批流程和环节, 缩短了审批时限, 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的优质高效;拓展了服务功能和领域, 归并了行政审批职能, 增强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了信息化建设, 发展电子政务, 促进了审批权的公开透明运行;完善了办事制度和监督体制, 开展实时评价监控, 带来了行风政风的普遍好转。行政服务标准化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新领域, 对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 加快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与完善路径
3.1 构建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构建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着眼点, 要以保障政务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为目标, 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基础, 以便民利民优先, 创新发展、实用可操作、整体协调为原则。要按照全省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地方标准的总思路和总框架, 构建以服务质量标准子体系为核心, 服务管理标准子体系和服务工作标准子体系为支撑的互相制约、互为补充、协调配套的高质量标准体系。以实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
3.2 强化领导, 合力推进服务标准化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作用, 要在各自职能和区域范围内, 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把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的有效性作为考核服务业发展绩效的主要内容之一, 尽快形成“统一管理、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新局面。要成立相应机构, 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精心组织实施。要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 做好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检查、督导和落实。各政务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情况, 分别制定政务服务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政府部门主导、各政务服务中心和标准化科研机构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确保工作上有人抓, 技术上有人做。
3.3 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在建立公共服务标准化指标体系过程中, 首先需要厘清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将政府各个部门公共服务的职能与公民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进行对接, 从而明确政府各部门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质量, 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的方式来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对于属于多个部门协作共同承担的公共服务, 如校车公共服务标准化, 必须在厘清每一个部门对特定公共服务的职能基础上, 对相应部门承担的相应环节服务制定标准, 横向上建立联动机制, 确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落实。
3.4 把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关键环节
对于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来说, 公共服务标准化指标体系必须发挥其在关键环节方面的衡量作用。建立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就是通过衡量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 (政府工作人员) 按照一定的方式 (包括信息公开标准、服务行为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办理时限标准等) 提供标准化公共服务。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内容、管理流程、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工作方式等关键环节的衡量, 判断政府是否提供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通过哪些部门提供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和标准提供的问题。
3.5 公民、组织多方参与推动标准化实施
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之路是由政府主导的, 但是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非政府的恩惠。因此,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施过程中,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必须由服务的接受者 (公民) 进行评价。在建立公共服务标准化指标体系过程中, 需要建立由公民、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来倒逼政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避免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流于形式。
摘要: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 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选择, 是一种必需和必然。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 服务标准化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正逐渐被地方政府采用。本文基于对管理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论述, 试图探索加快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与完善路径。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服务标准化,职能,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恒学, 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胡税根, 徐元帅.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
【关键词】 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监督;公共服务职能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委讲师团2015年度项目“强化地方人大监督,促进当地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项目编号:201597)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有张玉荣、李彦峰、刘方、聂静磊等。
【作者简介】 张玉荣,中共邢台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06-02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开始向民生倾斜,但是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公共服务需求,导致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政府自身的变革,动力明显不足。为此,要强化地方人大对政府行政活动的监督,从外部倒逼地方政府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地方人大监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优势
第一,权威性。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对政府活动有多种多样的监督,除了人大的监督之外,还有政府自身的行政监察、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和党纪检查等等。但是从法律层面来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在监督体系中居最高地位,比其他形式的监督更具权威性。因为人大的监督有宪法依据,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它是单向行使的监督,通过宣布或撤销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罢免或撤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途径来实施因而具有强制力。
第二,有效性。人大监督是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从制度上保证国家机器按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运转。从国家制度层面来看,人大及常委会是民意表达机关,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能。从实践层面来看,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平时也通过走访、座谈和调查研究等形式经常联系群众,最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么由代表人民的人大来监督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最有效果的。
第三,有序性。毛泽东同志在与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强调:“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而且短期内急剧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其中有很多都与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提供公共服务不到位有关,所以我们党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但由于行政权天然的自我膨胀性和不受约束性,再加上政府工作人员自我革新的惰性,单靠政府本身并不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就必须由人民来监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促使政府解决好引发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关键问题,这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民主的体现。但人民监督绝不等于暴民政治,要化解社会矛盾,疏解长期形成的民间积怨,汇集推进改革的积极力量,就必须通过制度性安排,让人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管理,把各种积极的政治力量纳入合法的博弈轨道。从现行体制来看,最合适的博弈轨道就是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二、地方人大围绕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行使监督权
1. 明确监督的方向
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就是说,本级政府履行的工作职责范围,地方人大都有权监督,但是人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事事进行监督,而只能对重点问题进行监督。就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来看,所谓重点问题,应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的问题;其次是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转变的问题;第三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问题;第四是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的问题;第五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问题。
2. 明确主要监督手段
明确了监督方向后,要使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主动地当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员,地方人大就必须把公共财政预算监督作为主要监督手段,作为强化人大监督的突破口。监督的内容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税收方面重大改革方案的确定和颁布,关系到民生大局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确定和拨款、行政总经费和总人数的确定等。通过人大监督促使地方政府压缩非公共性的财政支出,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的项目支出,根据轻重缓急来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人民群众所必需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上去。
3. 明确对不同对象的监督重点
地方人大的监督对象既包括本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也包括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因为这两类人员拥有的权力不同,在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人大对他们监督的重点就不一样。地方人大对本级政府领导干部的监督包括对领导干部的任免、质询等,重点监督重大项目决策者、国家专项拨款的管理者以及行政审批部门的领导干部。人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了解干部的真情实绩,为任免提供依据。二是评议,将已任命的干部置于代表的监督之下。三是述职,由新任命的或已任职的干部,向常委会报告本人的工作打算或工作情况,包括勤政、良政、廉政等。四是就事论人,人大常委会在视察或审议政府某项工作时,同时了解、审查有关干部的工作。
三、围绕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地方人大自身建设
1. 加强地方人大对公共财政的预算监督建设
首先是完善相关的预算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对预算监督活动起着根本性的指引保障规范作用。2014年,我国的预算法修正案四审通过,这次预算法的修订有两项重要的进步,一个是强调预算的全口径公开,另外一个就是把实际预算的决定权还给人大。但要真正落实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决定权,切实实现地方人大对当地公共财政的预算监督,还需要出台一些细则,如关于保密的界定、参与式预算的具体程序、预算说明的通俗化等等。其次是充分发挥专业预算监督机构的作用,改革现行审计隶属关系,设立隶属于人大的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早发现执行中的问题,为人大常委会提供审查报告,人大可以依据审查报告相应调整各部门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安排。审计中发现严重问题,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2. 调整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任期
在我国人大组织结构中,各级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设立的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和议案审查委员会,一类是根据地方组织法规设立的,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继续开展工作的专门委员会。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使他们能更好地协助本级人大及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必须对它们的任期时间进行调整。在监督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和议案审查委员会应该成为固定的专门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开会期间都要开展相关工作,否则,人大的监督工作就跟不上政府管理,人大难以从自身体制内找到监督政府的程序。而对于后者,地方人大则要严格控制其任期,要明确它们的设立目的和结束时间。在该专门委员会的结束日期到来之前,人大常委会要对其工作进行全面审查,以决定该机构撤消与否。
3. 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沟通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沟通机制,首先要组织代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条件;其次是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开展的述职评议工作,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再就是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系选民的量化考核机制,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代表的实际,制定、细化联系选民、服务选民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具有指导、评估和督促作用的考评机制,并综合运用考评结果,作为代表提名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曾业松.着力破解社会管理中的难题[J].理论视野,2013,(11).
[2] 杨雪冬,赖海榕.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薄贵利.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J].行政论坛,2012,(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生活中,政府作为执行国家意志的国家----------机关,主要担负着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A、立法; B、司法 C、行政; D、权力。
2、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政府开始对电信业实行一系列改革。政府退出电信经营并打破行业垄断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国家实施经济管理职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包括
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管;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体公司2007年1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国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顺利实施。这是政府履行-----------的体现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上题材料的做法,归根到底是为了:
A、保证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国家权力;
B、把政府建设成为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政府;
C、实现国民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D、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针对全国狂犬病发病数不断上升,并出现假疫苗致人死亡事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1月30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狂犬病疫苗监管,严防问题疫苗流入经营和使用单位。这表明我国政府行使----------的职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6、2007年1月31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评论台湾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规定时说,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动作不得人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台独”分裂势力耍什么花招、使用什么手段,都改变不了
专心
爱心
用心 这一事实。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担负着----------的职能。
A、协调人民内部关系,保障人民民主;
B、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四有”教育;
C、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和谐社会;
D、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惩治犯罪分子。
7、要解决漫画中的问题,我国政府必须行使----------的职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
C、组织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8、“生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由于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关注这一难题,必须
①坚持依法治国;②搞好公共服务;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加强专政职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9、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1)、请用国家职能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目前我国有1亿三千万农民工,虽然各地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子女上学难、超时加班重、工伤事故多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请你就“怎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几条建议((至少三条)。
三、辨析题
10、有事找政府。
专心
爱心
用心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D;
7、C;
8、C;
9、(1)、①国家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②国家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③国家应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农村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农村安定有序。
④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履行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现代农业应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事业,妥善解决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做好农村消防及其他安全工作,坚决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扩散,强化对各类地质灾害的监控,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2)、.①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②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增强用人单位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⑤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等等。
10、(1)、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着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公民遇到困难时可以找政府解决。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2)、但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例如,政府不能代替学校办学,不能代替工厂生产,不能代替科研单位开展研究。
(3)、公民遇到困难找政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心
爱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的方式逐步从以 单位管理走向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单位管理,承担了过去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大量管理和服务功能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能稳步 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政府政府职能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与政府的关系不顺行政工作事务繁重。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组织,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居民内部事务它与政府部门没有从属关系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体制的制约,社区组织尤其是居委会实际上成了政府的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精力都用在来完成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上。社区居民委员会也由法律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越来越演变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上级行政部门几乎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社区居委会交待任务,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检查、考核、验收、评比和奖惩的条件目前社区承担的经常性季节性阶段性和临时交办的工作,再加上现在从上到下 的各项工作进社区,使街道、社区干部们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去考虑。
2、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社区建设与发展缺少环境支持。当前,国家省市等有关职能部门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策的原则性太强,缺乏操作性,有的政策在落实上又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部门便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自己部门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找出种种借口拖而不办甚至拒不执行,致使有些优惠政策只能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得不到落实而一些社区特别是老城区中由居委会转型成立的社区,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卫生环境差,造成社区管理条件较薄弱。
3、社区管理者素质差异大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社区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目前,随着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城市社区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社区工作对象更加复杂,社区行使权力更加具体,这就对社区管理者的素质提出新标准,要求社区管理者的素质要从单一的热情肯干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变近几年,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开展,各地通过采取原居委会干部留下一部分,区、街道干部下派一部分,在社区居民军队转业干部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中选聘一部分的方法,扩大了社区管理者的选择范围,从而使社区管理者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和年龄等方面与以前的居委会干部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距离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要求,目前的社区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总体水平较低。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作为社区成员有资格也有义务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各自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社区成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很淡薄社区成员参与的理性化程度不高,社区成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程度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社区 成员参与机制不完善,尚未实现制度化,在社区成员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行之有效的社区成员参与模式 此外,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也是影响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5、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能力不足 社区社会组织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扩大参与 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但普遍存在行政色彩浓机
制不健全服务不规范成员素质不高外部监督不力等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发育,其 准入门槛过高管理职责不明以及行政干预过深和实际监督不力等制度设计问题逐渐突显,也出现了官办组织多而社会性组织少的现象,这也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受地域的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还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规模小 能力弱资源匮乏制度不完善活动不规范公信力较差等问题,这就导致了社区居民对这种社会组织的认可度不高,也使得社区服务机制僵化方法简单,社区服务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投入,不善于利用社会组织和运用经济手段及市场化手段开展工作。
6、社区物业管理的不规范。使社区管理无法上档次。以20世纪90年代为起点,有两项运动同时发生和发展,即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社区建设运动近20年的实践表明,物业管理与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虽然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管理性质以及侧重的管理职能有所不同,但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面对的环境构成要素是一致的,影响社区的诸环境因素同样是影响物业管理的环境因素,物业管理寓于社区管理之中,社区管理是母系统,而物业管理就是子系统 因此,物业管理离不开社区管理,必须服从于社区管理,并且在社区管理中才能确定自己的地位,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改造及城区规模的拓展,使得一大批新型的社区涌现出来,而现实中社区管理远远落后于社区的建设,社区物业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管理机构 收费标准管理标准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不统一以及管理和服务普遍的不到位等,而且,还有些物业公司对辖区居委会的管理不配合,增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1、政府要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必须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担负起处理社会冲突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管理职能而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倡导动员的作用),在社区建设中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 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担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甚至包办。
2、完善政策制度设计,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地方政府要注重从制度设计入手,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全力推进一是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可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和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文件,允许各街道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制定各具特色的社区标准和社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使街道社区在自身建设和持续发展上能保持一种能动性和独立性 二是在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上,要规范政府部门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减少和杜绝政府职能部门向社区乱派任务,全面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减轻社区行政性事务性负担,增强基层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力地促进政府依法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的活力,拓宽社区工作的新路子,强化社区的民主自治权和管理权,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效能,实现社区管理从高成本低效率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变。
3、加大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力度,并注意加强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大力培育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 一是政府应适应形势发展,采取必要措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大力培育和扶持包括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等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作
用,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培育社会成员正确的生活方式;发挥它们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作用,提高社会的自主和自许海燕城市社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律能力,建立社会化的评估制度;发挥它们在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作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要降低门槛,引导扶持,加强监管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 部门的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为社区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扩大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选择空间;发挥它们在提供互助方面的作用,让群众自我组织起来,促进社会融合,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安定团结 同时,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也要有监管责任,要切实解决好 培育发展职能不清监督管理相互依赖造成盲点过多的现状,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社区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4、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育,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以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是要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育面对目前社区建设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重视加强对社区管理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社区的实践中创出新的 路子新的经验要努力改善社区管理人员的结构,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在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育的途径上,一方面,上级政府应多配备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干部,向社区输送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和提高社区管理工作队伍的力量和素质;另一方面,各级党校要为社区干部的培训提供方便,创造条件,提高在岗从事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大专院校要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社区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为社区管理储备专业人才 此外,还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选聘 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优秀人才,加强社区工作 二是要强化宣传,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由于社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靠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单一力量是很难完成好社区管理这一繁杂的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和有效载体,进行广泛持久深入的法律法规宣传,道德规范宣传,社会新风宣传等,不断提高群众的社区意识 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断增强群众的社区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管理具有坚实的群众参与基础从操作层面看,应拓宽参与渠道,扩展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和完善居民委员会选举日常议事和决策的参与制度 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社区的共驻共建与资源共享,积极支持配合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5、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 业管理的指 导和监督规范物业管理的行业行为,提升社区 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一是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如新建居住区的入住验收,对未按规划建设配套公共设施或者存有质量问题的,有权提请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纠正;会同主管部门指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对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提出审核意见; 会同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居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对于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普通老居民小区,应当加快物管进社区步伐 可积极推行物管连锁经营的模式,由品牌物管企业输出品牌 技术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将有一定条件的小区或院落纳入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政府主管部门要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对物业的行业管理,真正做到变 管理为服务 三是要发挥政府机制,使物业管理切实发挥作用 在物业管理方面,目前政府机制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由于政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物业管理的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良莠不齐,也是造成目前许多小区业主与物管公司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招标来运作 让业主委员会选聘出最适合的物业企业来管理小区,并建立良好的与业主委员会的沟通机制,使物业企业真正做到变管理为服务。
总之,物业管理是住房商品化的产物,物业管理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政府应加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厘清物业管理的社会
角色,不仅可以更好地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的行为,同时,可以帮助政府利用物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用物业管理资源帮助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从整体上提 高社区管理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崔 运 武任 新 民苏 强 著 中 国 社 区 管 理 云 南 大 学 出
版社 年版
韦克难著 社区管理 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版
陈 伟 东 著 社 区 自 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
版
潘茵著 社区物业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版
责任编辑许如江
服务型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和逐步建立,已是一种大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2004年3月8日在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又予以重申,至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全国形成了共识,人们普遍认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因此,研究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以及结合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中心意旨是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政府建设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现实回顾,由此提出我国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操作框架,以期能够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目录
摘要...................................................2
1、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4 1.1为什么一定要转变政府职能...........................4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5 2.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5 2.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6 2.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意义.......................8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9 3.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10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10 4.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10 4.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11 参考文献..............................................1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1、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政府行为,如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和补位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在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之际,政府的改革也急需要提上日程,以跟上并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中心胡鞍钢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最不公平的时代”;中国需要社会进步就必须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还需要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中国的改革与进步有赖于政府的改革与进步。
1.1为什么一定要转变政府职能
1.1.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多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权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职能配置、政策法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1.1.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只有这样,才会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认为,改革推进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和新体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来。过去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目前的改革已经聚焦到政府。很多问题如果不从政府改革开始,就解决不了问题。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 3
量。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1.1.3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失衡要求政府转型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失衡: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地区失衡: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渐次落后。产业失衡: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比较落后。贫富失衡:城乡、地区、行业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的集中度提高。1.1.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
2.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范围的新概括,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的新界定。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必须透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余晖认为,更关键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是一个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如果一个政府有私人利益,属于公器私用,就不是一个公共型的政府。公器私用的渠道很多,第一个渠道开办大量的国有企业,大量地进入竞争性的产业,与民争利。
第二,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政府最小化有经济学道理。首先,政府提供服务是要有税收的,即有税收成本的。其次,政府官员不承担管理失败的风险。这跟企业不一样。企业经营亏损了,企业老板必须自己承担后果,政府官 4
员就不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政府的规模越大,意味着损失越大。企业、市场,还有非政府组织,甚至社区,都是可以来替代政府的。所以政府应该是最小化的,它应该在市场、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干不了的情况下才介入。如维护产权、巩固国防、裁决,除此之外政府不应该介入其它领域。
第三,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府。以民为本还不够,应该强调主权在民。
2.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民本性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具体来说:一是服务群众。政府应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具体的事做起,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对群众负责。三是深入群众,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2.2.2责任性
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它和其他公共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要承担应付的责任。政府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2.2.3调控性
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是调节而不是管理,要从对经济的直接的微观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2.2.4法治性
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法治政府执政的新理念。所谓有权必有责,就是从权力、责任对等的原则来说,享有什么样的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用权受监督,就是要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纪律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2.2.5透明性
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只有建立起政务公开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2.2.6务实性
务实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影响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上。2.2.7绩效性
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也就是说,公共行政依靠公共税收支撑,就必须核算行政成本,讲究行政投入、行政产出、行政绩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日常工作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2.2.8廉洁性
廉洁即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从机制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蔓延,树立廉洁型政府形象。
总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涉及理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但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更需要把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一一加以落实,这不仅是改革和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意义
方栓喜在“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重点的下一步改革”的文章中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是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观念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丰富的而深刻的内涵。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树立了最终模式,正确界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政府只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或“小政府”,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确定其规模,严格限定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率。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与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宗旨相一致的政府模式,是法治政府,严格依照宪法赋予的有限权力进行治理,所谓“有限权力”,就是政府的权力必须严 6
格限定在为人民服务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其它任何特权和私利。因此这种政府是“阳光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由于摆脱了经济上的利益之争,才可以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仅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公共服务型政府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建设者,为其提供便利条件。政府的本质不在于如何指挥和命令老百姓怎么做,而是老百姓怎么做决定政府如何做好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对应的社会结构是是“大社会”、“小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从解决中国突出的经济社会矛盾出发,为政府转型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理论界一直认为政府改革重要,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认识上没有突破,所以政府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上确认了我国政府改革的起点和终点,并为寻求改革路径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是一个观念上的突破。
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则是一场深刻的政府革命。是在新的政府理念指导下,对政府的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不仅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上端,在执政党的理念和组织形式,人大政协等层面进行改革,还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下端,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重新优化组合。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3.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称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3.1.1制度供给服务
作为秩序化的代表的政府,必须为人们和社会提供社会秩序的制度供给,也就是要为社会制定一个权威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框架或者制度模式。政府根据人类最基本、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安全、公平、繁荣等来向社会提供制度、执行制度和纠正已经过时的制度。政府还应该根据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推进制度创新。制度供给的内容非常的多。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财产权制度、财政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服务,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就有了保障。服务型政府最好和最大的服务就是良好的制度供给。
3.1.2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过程,所发展出来的原则、方针、策略、措施和办法。服务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从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为解决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政策。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义务教育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在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以后,其主要的服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3.1.3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可以被社会公众共同享用的产品。如国防、公安、司法等。还有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是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的产品。如教育、社会保险等。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不能通过市场进行分配,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但是政府要做好组织工作。3.1.4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的总称。实际上,它是解决政府如何提供制度供给,如何采取和制定公共政策以及如何提供公共产品的问题。涉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公共服务时的程序、态度、方式和方法等。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程序、态度、效率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而不是冷漠的官僚主义者。
3.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
简单地说,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具体从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讲,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完成的,包括以下几个任务:
确立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目标的原则,加快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薄贵利认为,必须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只要各级政府从竞争性市场中退出来,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如何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既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许多国家在对政府的建设方面有成功 8
经验,但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却不是简单地改革,就象迟福林所说,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在于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更重要的在于要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不仅在于政府应当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在于政府要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涉及政府机构的调整,更在于实现“政府再造”和推进政府“自身革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是简单地对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修修补补,不是单纯地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增增减减,也不是一般性地政府职能调整,而是建立一个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模式。
4.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并重、借鉴与创新结合,大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快政府转型步伐,努力建设现代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这一思路包括以下要点:
行为规范。所有行政机关都应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为都应纳入法制化轨道,包括政府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立、编制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决策、执行、监督,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首先是加快行政立法,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使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其次是增强公务员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再次是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约束,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运转协调。所谓运转协调,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所属部门之间政令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整个行政体系目标统一、运转有序。这就要求政府职能界定科学清晰,机构设置合理精干,分工明确,职权责相一致。
公正透明。所谓公正,就是政府应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政府应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使社会分配公平合理,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各类经济主体一视同仁;扶持困难群体,维护社会正义;搞好社会保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廉洁高效。政府应廉洁从政,高效行政。廉洁从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高效行政,就是政府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各级政府 9
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增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把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纳入政府管理之中。
4.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专家的共识。大家认为:
一是要建立符合本国、本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模式。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公共服务的模式选择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德国采用的是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权利和义务对等性的俾斯麦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强调机会平等、鼓励个人自助的贝弗里奇模式,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采用的是强调全面公平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中欧公共行政合作项目欧方负责人李斯特教授提出忠告,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公共服务模式,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创造适合自己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根据中国目前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确定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当前,不仅要加强城镇的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要把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公共设施建设等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不仅要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建设。
三是要探索不同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是世纪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环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正在成为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的发展方向。
四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问题。市场化改革要求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要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市场运作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五是公共服务的社会化问题。社会化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动社会力量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要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六是公共服务的法治化问题。应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法治化建设,要在国家相关立法中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要通过一系列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建构,为公共服务提供制度性的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规范和监督,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一、深度了解政策法规, 为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咨询
最近几年, 国家先后颁布《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经营法》、《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一些列经济类的法规、政策。对企业、公司的经济制度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规则都做了明确的说明。[1]其中《公司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了, 企业公司的职责范围以及行为规范, 为公司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大大的增加了企业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 并且为公司企业提供了较为扎实的法律基础, 与此同时也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对于这些法律、法规做到, 了解, 理解。只有各级工商管理干部知法、懂法, 才能更好地执法, 做到分寸适宜, 并且在企业咨询时能够准确无误的解释和阐明法律法规的使用规范。
二、利用《公司法》对现有企业进行整顿
1.众所周知企业公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中, 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实力发达的国家, 其国家的公司企业都是十分发达的。在我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迅猛发展, 在1984年和1988年的“公司热潮”之后, 出现了第三次“公司热潮”, 各种类型, 各种实力的公司, 接连建立, 占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半部分。在1993年年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的公司达到100多万家。但是数量增加并没有真正的带来市场的繁荣, 反而各种不规范的公司以及非法的公司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极大地危害。民众对于修改《公司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 在1993年12月29日国家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准通过修改了《公司法》, 新的《公司法》将会在199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的《公司法》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是企业公司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坚实保障。新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企业的行为规范, 同时也是市场经济高速, 持续, 稳定发展的保障。为了保障《公司法》的运行, 更好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特意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2.首先对目前的公司企业进行行业规范。各级政府工商机关应该互相配合, 督促被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单位企业, 以及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公司, 尽快完善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另外, 还要在中国所有合法注册的公司中选拔出一批符合法定企业制度的公司, 并且调配专门的政府人员对其进行行业规范。这两个方面, 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公司、企业以及市场经济稳定的发展。这也为各个公司在成立条件、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等方面按照新的《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修改以及建立提供了模板参考。
3.接着对一些不符合新的《公司法》行业规范的公司企业进行取缔。取缔的条件, 严格按照《公司法》中的条例进行。对已经注册过的公司企业定期对其监察, 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 利用公司企业年终审核的机会对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 行为规范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严格查处“无注册信息”, “无经营场所”, “无经营机构”的“三无公司”。一经发现此类公司, 立即取缔, 并且依法追究其发起者的民事以及刑事责任。
4.另外还要注意对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进行查处。改组市面上的五花八门的公司, 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对于挂靠公司、顶替其他公司名字的冒牌公司以及, 翻牌公司等进行有规划, 有制度, 有步骤的分地区, 分行业的细致周密的整顿、清查。对于一些正常注册公司可以责令其在某一时间内进行整顿, 整顿后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查。如果再发现公司违反《公司法》中的行业规范, 立即取缔。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是经销部就改为经销部, 应该属于什么级别就改为什么级别, 依法取消其公司的称号。对于不按《公司法》进行行为规范的公司企业, 不予登记。并且严格整理分清公司的类型以及职能。防止有纵横各个领域, 并且不符合领域规范的企业产生。
三、延续企业登记管理职能,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更好的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巨大的工程, 这需要各级政府机关, 工商管理部门通力合作。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对公司进行登记管理, 还应该对各个注册的公司进行管理, 确保各大公司企业严格按照《公司法》进行行业规范。使行业规范能够切实有效。政府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公司的管理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各大省市、自治区设立试点企业, 相应的在各大企业派政府的专业人员设立政府管理机关驻企业办公室, 帮助企业处理好行业的规范, 并且对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咨询服务。再有就是对企业公司实行分段处理, 对各个地区或者是部门设立专门的负责人, 每个企业还有专门的负责人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与沟通。负责人需要对所在部门的情况定期对政府管理人员进行汇报。确保好每一部分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另外, 还需建立一个公司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经常联系的网络, 让政府的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企业公司的动态, 了解企业的大事件, 例如制度的改革, 以及创新。这样, 政府管理的部门可以更好的对公司企业提供正确的法律指导以及对新事件, 新问题, 新的制度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年检的时候, 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制度是否正常运行提供检测。企业制度运行出现问题的企业讲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干预。
2.政府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管理监察, 有以下几个原则:首先, 就是对公司企业的资金进行审核, 判定其产权。在审核公司的资金时, 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仅仅要对有形资产进行清算又要对无形资产进行清算。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核算清楚的情况下, 还要注意防止新的资产的流失。定期, 派专门的政府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集资款项, 合股基金等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和清算, 保证公司的资金不外流。全程完全按照规章办事, 并且处理好产权问题。接着就是公司内部建立互相制约的权力机构。即管理机构, 经营机构与监管机构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将公司的权利分散, 营造一个健全的管理, 权利机制。设立股东会, 董事会以及监管会分管这三个方面。政府管理人员负责这三个方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确保公司与党团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 不完全具备以上三个方面条件的公司, 应该实行承包或租赁制度, 确保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约束制衡机制。另外, 公司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给员工健全的社会保障, 并且一旦公司运营状况不好, 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资不抵债, 就可以按照企业破产法对其进行重组或取缔。最后就是对公司负责人的管理, 防止公司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司财产, 让公司的共有财产受到损失。
四、运用行政管理职能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只有动员整个政府管理部门的力量, 才能更好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的管理人员通过做一些切实有效的事情, 可以帮助企业公司处理一些长期存在, 并且十分困扰企业的难题
1.首先, [2]通过企业登记由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对企业法人资格的确认。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出资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 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并据此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
。使企业能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不断发展壮大。因此, 应实行出资者所有权构成的法人注册资本, 产权清晰。接着, 通过企业登记认真审查企业章程, 作到权责明确。这样做既保护了公司企业的共有财产, 又能够保护公司法人的个人财产, 维护稳定的企业制度规范。
2.企业章程是明确企业法人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设立属于公司企业的独特的企业章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登记管理机关今后主要审查企业章程, 应以明确企业责任和组织机构为主作到权责明确。出资者所有权主要表现在拥有股权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经营者, 参加重大决策等权力。但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 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法人则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用, 使用, 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 使自负盈亏的责任落到实处。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支配, 使用, 处理, 运作自己的资产, 盘活资产存量, 实现有效增值。与此同时, 鉴于现代企业出资者除国家外, 往往还有参股的其他法人和持股者, 因此, 还必须有科学的组织制度, 使企业的权力机构, 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之间互相制约, 各负其责。
3.另外, 减弱企业行政部门的干预力度, 实行公司政企分治制度。政企分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 相关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登记工作中, 必须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比如在企业前期阶段进行企务变更、开业、歇业时, 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把控企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制, 严肃批文规范, 企业相关重大决策的处理始终处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之下。企业事务由审批制向直接登记处理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减弱了行政主管的干预力度。另外, 类似于广告商标, 合同物价等事务,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不需要再经主管部门审批, 以实际行动弱化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力度, 从根本上划分政企事务, 割断其长期模糊混乱局面。这一举措, 使得企业能够在党政策的引导下更好的发展, 更好的利用国家最新法律知识完善自身企业制度, 增强企业经营效益, 协调好民事和行为权利。
4.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效益。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制度, 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督促企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不仅是在机构设置上要改革, 在用工、工资、财会制度上也要进行相应改进,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个以开发、营销、质量、信息和财务为主的管理体系, 以增强企业决策制定水准, 更好更快的发展企业效益。
五、结语
用工制度应体现企业公司依法享用工自主权, 劳动者依法享有择业自主权, 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也能够保障劳工爱岗敬业的高贵品质, 保护公司的利益。工资制度要在企业产权明晰、自我约束机制健全的情况下,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享有充分的工资分配自主权。财务会计制度要认真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完善企业审计制度。通过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和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对企业的审计监督机制, 使企业更好地遵纪守法, 发展经济, 不断完善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纪墉.运用工商管理职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J].理论界.2010 (5-6)
[2]朱云中, 何远忠.运用企业登记管理职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J].经济与法.2011 (09)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教案】推荐阅读:
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06-26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07-12
政府审计的职能有07-22
政府的五大基本职能10-29
政府基本职能10-16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10-16
政府职能转变论文06-18
论政府职能转变11-22
镇人民政府主要职能07-18
区政府机构职能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