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生平(共8篇)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去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李白故里成了与其有关的地方力争的焦点。本报3月26日刊登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一文之后,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祖籍成纪
李白究竟是什么地方人?李白的族叔李阳冰《草堂集序》曰:“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曰:“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新唐书》卷二○二《艺文中·李白传》曰:“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这一记载显然是综合李阳冰、魏颢和范传正等人的记载而成文的。有关李白早年的事迹,李阳冰与范传正的记载是最为可信的,因为李阳冰为李白的《草堂集》作序,是应李白的请求而作的。有关李氏的经历,应当出自李白的口述。范传正于宪宗元和年间至当涂访问李白遗迹,见到李白之子伯禽所保存的记载李家世系的手疏,在这一问题上,李、范二人的记载又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当相信二人的记载。而且,李白本人在其诗文中也多次申明自己是陇西人,在《赠张相镐二首》之二中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因为李广的后裔有一支是居于陇西成纪,后为唐代著名郡望中的陇西李氏。李唐王室也自称系出陇西李氏,则说明李白与唐王室有同宗的关系。
据史籍记载,北魏在全国定四海望族时,汉李广十八世孙、凉武昭王李暠之孙李宝家庭被定为首冠,足见成纪李氏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极其著盛。历史上所说的陇西李氏,就是指李广的后裔,以成纪为本贯、以陇西为郡望的李氏,所以,成纪李氏的后裔和称为“陇西李氏”的后裔所指是相同的。
陇西李氏所宗其族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李广,因为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天水人为其修建了衣冠冢。天水西关李家巷曾立有“汉飞将军李广故里”牌坊,并称此巷为“飞将巷”。这亦有力地证明了李白故里在今甘肃天水,即天水市所管辖秦安的事实。
生于碎叶
李白一家何以移居西域,范传正说是“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新唐书》本传上说“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李阳冰《草堂集序》则说“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这与范《碑》上的说法一致。
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按武则天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曾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其时她正准备代唐自立为周,《大云经》内有女主受命的内容,故有各地建寺的命令。今知碎叶亦有大云寺,其地且已发掘出两座佛寺的遗迹,及安西副都护杜怀宝造像题名,说明李白的祖辈在此生活时,直到李白降生,碎叶一直属于唐王朝的疆域。
李白生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的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云:“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此表作于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此上推,可知李白应当生于武后大足元年,即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此时下距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有4年之久,说明李白在其父从西域携至蜀中时,年已及5岁。这就是说,李白应当生于西域碎叶。碎叶是李白出生地,当然是李白的第二故乡。
长于江油
李白的六世祖于隋末西徙碎叶,到了他的父亲时,于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带着5岁的`李白至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居住。现在的江油市内有太白公园,距市区5公里的青莲镇有李白故居。李白少长于江油,江油自然该是李白的又一个故乡了,但李白故居原名“陇西院”,不称李白故居。
昌隆地广人稀,离成都虽不远,但交通不便,李白一家徙居此地,生活应当很稳定。李白一家是同族中人一起迁徙此地的,这由李白排行十二的情况可以得知,说明堂房兄弟不少。
李白祖籍天水秦安,过天水时是将近5岁之孩童。在天水倒是流传有一首李白的《南山寺》诗,诗曰:“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沏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这是一首咏天水南郭寺的诗,诗中之景完全符合实际,但诗的格调与李白诗相差甚远,有人认为是后人伪作,似有道理。研究再三后,我突然发现,假如这首诗就是李白5岁时过秦州所作,岂不相匹?以李白神童之才,5岁作此诗当是能够的,而诗的表述也像一个孩子的口气。
酒隐安陆
李白在蜀地生活了20年左右,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他24岁时,便离开四川。李白自三峡东下,至江南,又北上扬州,再到金陵,南下游历了浙江一带,最后从江南回到楚地时,钱财已经荡尽。他决定在安州安陆郡(今属湖北)的寿山隐居。
安州安陆郡属淮南道,郡治在今湖北安陆县,其地在武汉市之北偏西。李白在寿山隐居了一段时间后,就入赘曾在高宗时拜相的许圉师之府为婿。
李白在安陆时期的生活并不惬意,自己也说“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大约在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前后,即经南阳向长安进发,去谋求发展。
别室兖州
开元后期,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时称“竹溪六逸”。徂徕在兖州,即今山东兖州市。这时,许夫人大概已经去世,为李白留下了一子一女,子曰伯禽,小名明月奴,女名平阳。于是李白带着两个孩子移家东鲁。魏颢在叙及李白家室时,曰:“白始娶于许”,“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宗)”。这里的“娶”“合”含义有别,许、宗是正式成婚的关系,所以称“娶”,而刘氏与鲁一妇人是同居关系,所以叫“合”。鲁妇为李白生下了另一个儿子颇黎,李白别室于东鲁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80年代在兖州市沙丘河中曾发掘出一块石碑,上边清楚地记载了李白在兖州的行迹。
逝于当涂
一、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
李渔十九岁时家道中落, 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应举之路。明崇祯八年李渔参加了童生试。这次应试一举考中成为秀才, 李渔自己也十分满意。考取秀才后至明崇祯十二年, 李渔准备乡试。但这次考试却不顺利名落孙山。明崇祯十五年是明王朝的最后一次乡试, 李渔再次准备应试, 但此时已是濒临战乱时期, 李渔前往杭州中途遇到警报, 去路受阻, 李渔只好放弃回家。基于此, 他创作了《应试中途闻警归》, 诗中写道:“正尔思家切, 归期天作成。读书逢丧乱, 耕钓侯生平。破帆风无力, 船空浪有声。中流徒击揖, 何计可澄清。”诗中体现了李渔对时局的忧虑又透露出因没有取得功名而不能为国出力的焦急心情。在动荡的时局下, 李渔读书做官的理想化为乌有。他在《夜梦先慈责予荒废举业, 醒书自惩》诗中云:“久失过庭教, 重为泣杖人。已孤身后子, 未死意中亲。恍惚虽成梦, 荒疏却是真。天教临独寐, 砺我不才身。”诗中表现了李渔落魄低沉而又无可奈何, 渴望有所建树, 却壮志难酬的心情。从此之后李渔结束了自己的科举之路。
如上文所述, 李渔在三十岁左右, 浪游于广陵等地, 经历了受异族辖制、剃发、兵焚、乱离的现世苦难。在这段战火纷飞的年代里, 李渔亲眼看到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也亲身饱尝了战乱之苦。为了逃避战乱, 他曾四处躲藏。李渔的作品《甲申纪乱》《甲申避乱》《避兵行》等正是记录了当时他躲避战乱的惨痛景象。此时李渔的创作主要以诗文为主。这一时期李渔的诗歌真实地描写了社会动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 诗歌不仅描写了清军入关之后烽火连天的景象, 也真实地写出了汉族百姓忠于明朝反抗异族入侵的忠诚。可见李渔当时虽未亲身投入到反抗清军的战斗中去, 但他用自己的诗歌对清兵入关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极大愤慨。
二、归隐山林时期
清军攻占金华后便平定了零星抵抗的明朝各散部。在全国范围内, 清军先后灭亡了南明小朝廷, 镇压了吴三桂等藩王的叛乱, 平定了天下。
战乱结束后, 李渔回到了兰溪下李村。此时李渔对功名利禄已心灰意冷, 于此时改名为“谪凡”, 认为自己并非“仙侣”也非“天徒”, 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而已;另外, 李渔对清朝统治者的统治心存不满, 当满清王朝颁布了伤害汉族群众自尊心的薙发令后, 虽然他被迫剃去头发, 但心里却一直愤慨不平, 如《丁亥守岁》诗曰:“骨立先成鹤, 头髡已类僧。每逢除夕酒, 感慨易为僧。”因此, 入清以后, 李渔表示要退隐不仕。在亲友的帮助下, 他在伊山宗祠后面买下一块地, 建立几间茅草屋, 虽然简陋, 但李渔称其为“伊山别业”“伊园”。在此期间, 李渔完全放弃了追求功名, 终日养花弄草, 与友人作诗赋词, 写下了《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诗歌。此时的李渔尽情享受着纯朴恬静的乡村风光:“我爱江村晚, 家家酿白云。对门无所见, 鸡犬自相闻。我爱江村晚, 门无显者车。道傍沽酒伴, 什九是樵渔。”
此时李渔的作品还是集中在他的诗文方面, 李渔在这段时期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其闲情逸致, 这与当时众多文人积极讨伐清兵入关之风相悖。但李渔正是出于民族感情, 对满清统治者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 以这种略显消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清兵入关所持的否定态度。
三、“卖赋以糊其口”时期
李渔在伊山隐居期间, 虽说是“归农学圃年”, 但他并不是和真正的农民一样以种田为生, 只是养花弄草, 吟诗饮酒陶冶情操而已。既然李渔不能以耕种为生, 他就只能坐吃山空, 他的引退闲居生活就不能得以维系下去, 这就迫使他在求官干禄之外, 另寻一条养家糊口的途径。另外, 李渔虽对功名失去信心, 但他还是希望能在文学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 取得成就。他坚信“天生一人, 必备一人之用”。而且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当官, 还是从事其他技艺, 都可成名, 都可赖以谋生。从此, 李渔决定把戏曲作为自己的创作重点。在当时视诗文为文坛正宗的封建社会里, 戏曲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艺术, 从事戏曲创作, 是“文人之末技”。但李渔却认为:“填词一道, 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 即前代帝王, 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 遂能不泯其国事者。……历朝文字之盛, 其名各有所归。…使非崇尚词曲, 得《琵琶》《西厢》以及《元人百种》诸书传于后代, 则当日之元, 亦与五代、金、辽同其泯灭, 焉能附三朝骥尾而挂学士文人之齿颊哉?此帝王国事以填词而得名者也。由是观之, 填词非技末, 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因此李渔四十二岁时, 卖掉了伊山别业并移居杭州, 开始了“卖赋以糊其口”的生涯。
创作戏曲与小说是李渔谋生的两个手段。李渔精通音律, 熟悉填词, 如他自称:“填词一道, 童而习之。”又云:“予尝谓人曰:生平有两绝技, 自不能用, 而人亦不能用之, 殊可惜也。人问绝技维何?予曰:一则辨审音乐, 一则置造园亭。”李渔既然精通填词作曲“编审音乐”的“绝技”, 所以, 他看到编撰戏曲剧本有利可图时, 便很自然地选择了创作戏曲剧本作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在杭州十年, 李渔非常勤奋, 先后完成了《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蜃中楼》《奈何天》等传奇以及《无声戏》《十二楼》等小说。作品以独特的风格, 通俗易懂的内容很快受到了广大观众和读者的热烈欢迎, 李渔的名字因此为人们熟悉, “天下妇人孺子, 无不知有湖上笠翁”。
到了顺治后期, 李渔艺术经营的中心开始偏移, 由创作通俗文学逐渐转向编辑出版。这一时期李渔的生活对其戏曲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期间, 共完成了四部传奇——《比目鱼》《凰求凤》《慎鸾交》和《巧团圆》的创作, 这四部传奇连同杭州所出的六部传奇, 合刊称为《十种曲》。《十种曲》不论从题材、语言还是结构、情节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商业化特点。李渔组织家庭戏班与他写书、卖书一样也具有营利谋生的目的, 他率领家庭戏班应邀到各地为达官贵人演出, 也获取了丰厚的馈赠和赏赐。其戏班主要上演李渔自己创作的《十种曲》。在李渔的创作后期, 现实主义人生观最终把读者带向一种纵乐的人生。目前为学术界所垢的种种秽行的相关作品主要是出现于此阶段。
纵观李渔一生, 可以以明清易代的动乱为界, 分成两个时期。前期, 他主要攻读举业, 一心想读书做官, 所以在文学上没有太大成就。后期, 李渔以创作小说、编撰剧本和组织戏班演出作为自己的职业, 而他在小说、戏曲上的成就,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取得的。因此, 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了李渔特殊的生活经历, 也造就了一代戏曲大家。总的来说, 李渔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受到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其思想的影响, 他的创作作品与其生平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了解其人生经历, 能指导和启发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深入研究, 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李渔的创作与其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生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历了清初战乱时期、归隐山林时期和“卖赋以糊其口”时期。李渔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密切相关, 了解其人生经历, 能指导和启发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李渔,生平,创作,戏曲
参考文献
[1]《我爱江村晚》.《李渔全集》卷二.
[2][清]黄鹤山农《玉搔头.序》.《李渔全集》卷五.
[3]《与陈学山少宰》.《李渔全集》卷一.
牛顿,科学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争议性的人物,以其无可比拟的贡献影响了人类社会300余年,是近代科学正式建立的一个主要标志。在一般教科书中,关于牛顿的介绍都是美化、神话这位科学家,使得他高高在上,没有真实感。以下这篇文章采用史料翔实,还原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牛顿,值得一读。
爱因斯坦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结合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成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明微积分;首先提出可见光是由七个分光组成;他将数学导入科学,使物理、化学成为更精确的学问;在牛顿的运动力学三定律里,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种种杰出成就,为他羸得今日“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
市面上有许多牛顿的传记,大多歌颂牛顿的科学成就或是提到那颗掉到地上的苹果,却遗漏或扭曲了牛顿的信仰。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牛顿自己的手稿,说明信仰在牛顿科学生涯中所占的地位。
哈拿的祷告
牛顿(Isaac Newton)生于1642年12月25日午夜,是一个早产儿。在那个婴儿死亡率很高的年代,一个早产儿能够活下来是很少有的事。牛顿的父亲是不识字的农夫,与个性坚强的妻子哈拿·艾思克一起,经营在英国乌斯扥普的一个小农场,夫妻俩都属于“清教徒”——一群信仰坚定的基督徒。在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病逝,缺乏人力的小农场没有收成,家境更是贫穷。等到牛顿出生时,家徒四壁,哪有钱去购买营养品来喂养这个早产儿?哈拿才死了丈夫,眼看唯一的孩子也要死了,在最绝望的时候,想起圣经上也有一个名叫哈拿的女子,在难过时向上帝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你”(撒母耳记上一章11节)牛顿的母亲怀抱着她的早产儿,向上帝发出同样的祷告。
笔记间的沉思记录
在牛顿的一生中,母亲的这个祷告对于他的个性与信仰他有很深刻的影响。牛顿在成长过程留下的最早记录就是他的祷告,他经常在课堂笔记空白处记下祷告,例如在一六六二年,他大学二年级时写下:上帝啊!若我心偏于邪恶,请勿成全我;不容我单靠自己的信念去生活;不以爱上帝做为我不爱人的藉口﹐不是为得祝福来跟随你;不是只在教会中渴慕你﹐让我做个敬畏你的人,且因着敬畏你,而不畏惧人。
牛顿经常思索上帝当年听他母亲的祷告,上帝让他活下来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到牛顿三岁时,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母亲只好再嫁给邻村一位六十三岁的鳏夫——巴拿巴.史密斯牧师。史密斯牧师靠着微薄的薪水把牛顿养大,八年后过世,母子俩领了一些抚恤金,牛顿下课后还要替人看牛管马才够生活。
牛顿的风筝
原来牛顿住的乌靳扥普村,是英国生产马车最有名的地方。这里的小孩长大后的愿望大多是做个马车夫。牛顿可不同,他的个性安静,尤其史密斯牧师给他留下一大堆包括圣经、神学、诗歌、数学、历史、法律、机械等类的书籍,成为他家里最好的宝藏。他经常在藏书的阁楼看书,连看牛看马时也带着书去看。他的母亲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发现这小孩真有点不同。
牛顿进中学时,开始显出他的特殊天才。学校要做风筝,许多学生立刻动手去裁纸、绑支架,牛顿却先在书桌上放一张纸,仔细设计风筝的尺寸,计算一番才开始动手做。他的风筝交得最慢,但是一试飞,让全班同学连老师司扥克斯都吓一跳:牛顿的风筝怎么飞那么高又那么快?事后司扥克斯老师对牛顿的母亲说,无论如何要让这个孩子去念大学。哈拿微微一笑:她早就准备好这孩子的大学学费了。
一六六一年六月牛顿进剑桥大学。当时剑桥大学的纨绔学生流行喝酒、打牌,称这是“单纯的娱乐”。牛顿是个穷学生,母亲存的钱只够付学费,他必须为老师做实验的助手,才能赚取生活费。如此无意中使他接近当时剑桥的优秀教授承袭了这些教授一生的研究精华,成为牛顿后来的名言:“我看的比别人远,是因我站在巨人的肩头上。”
牛顿的读书法
亨利·摩尔是影响牛顿科学与信仰最深的老师。摩尔是数学家,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目的,是要使人认识他,寻求他,感谢他。若有人轻看这世界奇妙的受造物,要看到世界所没有的才算神蹟,那是自大。”
摩尔教授以敏锐直觉,一下子就发现牛顿的不同。他发现牛顿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利用假期,将要上课的所有课本都看完,等到上课时,牛顿已经在看比那门课更进阶的研究报告了。牛顿自己也写道:“当我走进教室上课时,常发现对上课内容的了解深度,已经超过了我的老师。”
这种读书法会令一般老师备受压力,摩尔却找牛顿来,给他更深的书,像开普勒的《光学》,桑德森的《逻辑学》,并把自己拥有的一千八百本藏书,成为“随时向牛顿开放的图书馆”摩尔也长期支付牛顿的生活费。
金钱的享受对一个穷学生是一种莫大的吸引,牛顿写下:“主啊,赦免我,因为我的心想以赚钱为乐,多于渴想你的同在。但是在主曰圣餐聚会里,我的心又重新与你联合。”牛顿和他的室友魏克金斯经常在校外分发圣经给穷人,向他们传福音。购买要分发的圣经成为牛顿学生生涯中除了房租与伙食费外最大的花费。
苹果与花园
一六六四年,牛顿开始利用课余进行研究。他首先以三菱镜研究光的结构,发现光的分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一六六五年至一六六七年,英国发生可怕的黑死病,死了许多人。大学宣布停课,政府并且下令所有人不准离家远行,以免传播或感染黑死病。当全国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下,风声鹤唳之际,牛顿事后写道:这两年没课可上、没地方可去,是他“人生思想迈向颠峰的时刻”。在这时他由无穷等比级数的解法里创立了一门很重要的数学——微积分。
事后有人问牛顿,为什么他能够有这么伟大的发现,牛顿答道:“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般摆在面前,再一点一线的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的凸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的默想。”
牛顿对科学的思索与他的祷告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常在信仰的思索里想到科学,在科学的思索里想到信仰。在一六六六年他开始思索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转,并且计算运转时的电力与离心力的关系,一六六九年他在笔记上写下他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Gravity)。你知道吗?宇宙里如果没有这一条不变的定律,所有的物体,小至一粒沙,大至一个星球,都将乱飞乱撞,成为混沌(chaos)。
牛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呢?他的好友史塔克利答道:“牛顿经常在花园散步,有一天中午他回来了,对我说他看到一个苹果掉到地上,想到了万有引力。”这个苹果后来成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标志,其实更重要的是,牛顿有一种独自来到花园祷告与默想的习惯。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曼纽,一九六八年在他所着的(牛顿传》中写下:“近代的科学是源自牛顿对上帝的默想。”
啊,原理!
当时许多科学家、教授都看不懂牛顿的杰出发现,甚至讥讽为:“又是一群解释天体论的陈腔滥调。”幸好这时有贝若(Isaac Barrow)的支持。
贝若是当时欧洲的光学泰斗,剑桥大学首屈一指的数学与天文教授,是少数能仔细验证牛顿数学与物理观念的人,也是一位基督徒。他找牛顿来,对这个最优秀的学生,私下给与最严格的要求。贝若要求牛顿:“回到物理学上最基本的假设,精密地验证每个假设,一次、一次又一次,几乎无止境地反复验证,并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以免浪费在无用的芝麻小事上。”然后贝若申请退休,让二十七岁的牛顿接续他的职位,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
剑桥的教职并不是牛顿的桃花源。当时贝若的职位有多人在背后垂涎,牛顿一接任,立刻嚐到号称学术自由、独立的大学里面,众多的派系纷争、人事倾轧。喜欢安静思考、不爱交际的牛顿,被排挤成为权力圈外的边缘人。
牛顿的老友魏克金斯写下:“牛顿看起来更孤独、沉默,三十岁不到,头髮已经半白。”牛顿立志不涉入这些纠纷,他定睛永恒,不管人家怎么论断、怎么中伤他,只把努力放在科学的研究,与对基督的信仰上,而不陷入被中伤后的自怜中。牛顿写下:“我的心经常是认真与安静,不陷入忧郁。”
慢慢的,他将更深的思索与实验结果写成旷出名作《原理》(Principle)一书。这本书不只记载牛顿的科学发现,也反复提到他的“机械论”与神的关系,他说真神与假神的差别是假神没有掌管宇宙,没有不变的旨意,没有最后的判决,属于必朽坏的受造之物。
书中不断提到“掌管”(dominant)这个字,他认为这是神的属性里,最神圣又是最奇妙的,让寻求他的人可以明白;机械论做为神掌管宇宙的法则,是神摆在宇宙里让人明白他能力的法则。爱因为坦说:“宇宙里最奥秘的,就是人竟然可以去明白这个宇宙。”
牛顿在《原理》一书中写着:如同生来是瞎眼的人不了解光,我们无法明白神的智慧与全能。神的形像没有人看到、听到、接触到,更不是世上必朽坏的假神所能代表,——我们只能在他所创造的万物中了解他,他仍在掌权,我们都在他的掌管下。
而假神没有掌管的权柄,没有永远的看顾,没有创世的起初,不过是虚无、有限,与大自然一样。——因着神的掌权,我们称他是主(Lord)。我们是他的僕人,不过是有限与不完全。
死荫的幽谷
一六七二年牛顿加入英国皇家科学协会——全国最高的科学研究协会。〈原理》的出版,对全欧洲的科学界是一大震憾,引来称赞也招来攻击。虽然如此,牛顿仍在皇家科学会里提出“星球运转椭圆轨道的原理”(1676~1677年),与“万有引力的数学证明”(1680~1684年)。牛顿的学生艾斯顿后来写道:“牛顿讲话慎重、缓慢。他尽量避免意气之争,不见利忘义,不奉承人,宁愿默默忍受侮辱,也不愿披挂着一身的装甲去与人争战。”牛顿说。“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脾气将控制你。”引导牛顿一生的,是信仰而非起伏不定的脾气。
牛顿身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喜欢公开表白自己的信仰,又有个不擅与人交际、喜爱独自安静工作的个性,现实的社会对像他这种善良、单纯的人,有时是非常残酷的。
当时宗教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科学,却有三流的神学;科学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神学,却有三流的科学;政治分子攻击他的科学、神学、人际关系都属三流;有人看他孝顺母亲又终身未婚,就中伤他心理不健全,现今还有人说牛顿有恋母情结;有人看他对学生好,就说他是同性恋。这种种无情的攻击搞得牛顿几乎发疯。
一六九二年,日内瓦来的拜特教授大力抨击牛顿,谑称他是“伦敦先知”,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来自对宗教的默想,而非科学的发现,——他必须撇清,如果这是科学就不要写上帝如何如何,如果是与上帝有关的就不要放入科学范畴。”
拜特一开炮,许多人就群起围攻牛顿。平常没有防备的牛顿,几乎赤裸裸地站在科学的刑场上,接受无情的攻击。一六九三年九月三十日牛顿写下:“我陷在极端的难过中。过去十二个月,我无心进食也无法安稳地入睡,我心动摇,无法思想。”无情攻击持续下去,一六九四年有人黑函中伤牛顿与女人搞性关系;一六九五年牛顿几乎精神失常,各地都传闻牛顿死了。牛顿百口莫辩,更退出人群;他写道:“斯宾塞的《希伯来律法》一书成为我困难中的安慰”。
在英国国王出面,任命他为“英国皇家协会会长”后,这些攻击就突然消失了。
牛顿在以后数十年,根据过去两年半受中伤的经验,坚持给科学界建立“诚实的体系”而他本身就是最好的模范。
不让别人的错误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苦难并没有离开牛顿。当时间的脚步进入十七世纪末,忽然有些基督徒自称是上帝派来的先知,到处呼喊“世界末日就要来了”。这波“世界末日说”传自法国。野火般的烧遍英国各大城。许多人起来附和,声称看到异象:有一艘满载鲜血的船在英国大街上飞过;有人说看到许多人浴血倒卧沙滩边,说这是上帝要来审判的先兆。
短时间内成千上万的贩夫走卒跟随末世先知,连皇家科学院的一些优秀科学家也趋之若鹜,因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也可能因着对宗教的无知,而陷入异端的泥沼。
牛顿本人是基督徒,他长期研究圣经但以理书与启示录,相信圣经里提到的这个世界有结束的一天,那是基督耶稣要来审判的时候,但是没有人知道那是哪一天,而且面对末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感恩多于恐惧,坦然多于逃避。因此他不赞同这些到处宣传末世的先知。他认为敬虔的信仰是在热忱中带着节制而非放纵,真正的被圣灵充满是由上帝的灵主动,而不是出于自称先知者近乎催眠与暗示的教导。
牛顿对这批先知的批评,立刻引来许多偏激基督徒苦毒的批评与责骂。这种误解实在伤透牛顿的心。牛顿的一生中有一段漫长的信仰动摇期(1698-1707年)就是在这个时候。
对基督徒而言,来自其他基督徒无情的咒诅,比被一般人伤害更难受。伤害容易使人走向极端,后来许多人要证明牛顿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就是引自牛顿这段时期的言行。不过信仰的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常经忧患。
一七○七年英国国王下令,这批所谓的先知,已经利用宗教得到太多不法利益,便把他们送入伦敦监狱。世界的末日尚未来到,他们的末日倒先来到。自此,末世之风才逐渐平息。
捡贝壳的男孩
时间往往是最佳的疗伤剂。牛顿从苦境中转回,他的信仰又逐渐坚固,并且能区分信仰的真实与偏激,能够分别顺服在圣经真理前与在人话语前的不同,且重新思索物理、数学与光学。他在再版的《原理》上写着:“让人知道我是带着对神的信仰来完成这浩大的工作,是我出版这本书最大的喜悦。”
牛顿晚年名满欧洲,贡献普获肯定。他老年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小孩玩耍。有一天他对他的小姪儿讲:“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像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和一粒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么简单。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着我们,使我们舍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便彷佛擂动着豪气的鼓。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靴。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生平梗概: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的几句诗,它像一幅素描,把李白狂放不羁、不阿权贵的性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李白,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生于唐武后年间,卒于肃宗年间,年62岁。大约5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四川的江油县,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那时,苏颋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20岁时前往峨眉山隐居,修道,谈佛,作诗,舞剑。大约25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13年春,李白离开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可见其生活的一斑。
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天宝初年,他应召入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家,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而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捕,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但事实上应是肃宗宝应元年,因病在当涂谢世,年62岁。
李白一生活动主要在唐朝中期的玄宗、肃宗时代。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就开始走向衰落,封建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相对强大,战乱不断。李白一生正处在这个由进入全盛到急剧衰落的历史时期。他是这个时期许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是这个时代的卓越歌手。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轶事:
1、姓名由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试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2、铁杵成针
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二遍就印在脑海里。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据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
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不也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除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的素材。
3、皇帝“御床赐宴”
李白初到长安时,是十分荣耀的。据说,他面见皇帝那天,玄宗降辇步行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玄宗就说:“你没有官职,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可见你一定是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在交谈中,玄宗见李白对答如流,写的诗篇绚丽多彩,人又长得仪表非凡,甚为高兴。他让李白坐在七宝御床上,设宴款待他, 这叫做“御床赐宴。”由于有一碗汤太烫了,玄宗还亲自拿起汤匙,为他调凉点,这叫做“御手调羹。”
4、高力士脱靴
李白不仅看不惯宫中的生活,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顾谋求个人私利的权贵,甚至连皇帝及其身边受宠的“红人”都不放在眼里。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制造谣言,在皇上面前大讲李白的坏话。其中说李白坏话最多的两个人,是高力士和杨贵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皇太子管他叫“阿哥”,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朝中的许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马屁才爬上来的。然而,李白却十分鄙视他。
这日凑巧唐玄宗、杨贵妃由高力士、杨国忠等陪同在兴庆宫沉香亭赏花作乐,好不兴浓。贵妃因嫌所听皆为老词旧曲,无甚新意,旋求皇帝发旨宣李白觐见吟诗助兴。君臣之礼相见,皇帝赐座,觥筹交错间,已酒过三巡,皇帝乃说:太白,今日牡丹花开,贵妃邀你助兴,不要败了贵妃兴致,不然唯你是问。
原来,皇帝早知这李白好这一口,有意以酒助兴让李白乘酒挥毫。李白正色,明了这才是今天真正的“主菜”,乃正襟危坐,此一来方才赏花沾满湿泥的靴子一览无遗,皇帝道:太白,何穿这样一双脏靴子?
李白答说:臣自知有失君臣之礼,进宫路上买有一双新靴子专门进宫时穿,没想他催马太急,朝君心切,来得及换上。
说完,朝李龟年弩了弩嘴。皇帝哈哈作笑道说:此般说来,还当真怪不得你。遂命高力士取一双新靴子给李白,哪知这李白乘着酒兴径直就把腿伸到高力士面前,让他帮着脱靴。高力士心里那个恼火自不必说,想自己堂堂内侍省主管,人家想巴结着奉承着都来不及,你李白算个什么鸟什子,敢在太岁头上动起土来。可是皇帝雅兴在旁边二话没说等着呢,于是强忍怒火,弯腰替李白把靴子换了下来。
李白于是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在砚台里蘸了蘸,皱眉嫌墨汁过淡,对站在一旁的见杨国忠道:“把墨给研一研。” 这杨国忠可是贵妃的堂兄,依仗贵妃权倾天下,大臣们都得让他三分,李白让他研墨,岂不是一种奇耻大辱?终究碍于皇帝面子,无奈之下只好拿起墨块研磨起来。
这件事可把高力士气坏了。因此,他伺机要对李白进行报复。有一天,他见杨贵妃正在兴冲冲地吟唱李白写的《清平调词》,她唱到“可怜飞燕倚新装”这句时,高力士乘机在一旁煽动说:“这李白真是胆大包天,他竟敢在词中将你比作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那赵飞燕虽然才貌出众,但后来由于作风放荡,被皇帝废黜了。李白的这种比喻,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这样一来,杨贵妃也恨起李白了。从此以后,他们串通起来,经常在玄宗面前说李白如何如何不好。玄宗也慢慢对李白冷淡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深知,长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他上书皇帝,请求离去。玄宗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送了他一些钱,就把他打发了。李白也不在乎,高歌大笑着走出了长安。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性地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中国的壮美河山等等。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在艺术上,他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从而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白的诗歌成就对唐代及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中国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他的诗歌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
李白与酒
读李白的诗句,有个很深刻的印象:李白爱酒。
李白的一生是矛盾的。儒家的用世济时与道家的神游求仙,纵横家的汲汲于功名与侠士的不矜其功,高远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这一对对矛盾左右着诗人的命运,真是“行路难,行路难!”
李白的一生又是浪漫的。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仙子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的锦绣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这不是诗人想要的快乐老家,人生在世不如意,索性归去,乘一叶扁舟。
矛盾与浪漫,使李白爱酒成为必然。在矛盾中坚持浪漫,以浪漫去对抗矛盾,这种激烈的碰撞是惊心动魄的,诗人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放松。于是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狂放。然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只是一种愿望,“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只是“举杯消愁愁复愁”。他知道醉酒之乐是短暂的,于事无补的,可是如果不醉,就连这短暂的快乐也没有了。诗人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酒醉与清醒之间徘徊,也留下了许许多多饮酒的诗句。
因为李白浪漫,所以他的饮酒诗句中总洋溢着劝饮行乐,开朗乐观的情调。可铁的现实总无法成就浪漫的理想,不痛苦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饮酒时。诗人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可以让人看到他压抑在内心的苦闷挣扎。即使是轻松自娱的“对影成三人”也蕴含了一份孤独与无奈。诗人浪漫而坚强,饮酒时总会含笑而歌,但真感情在不经意间的流露使他本欲掩饰的痛苦欲盖弥彰了。在我看来,他作饮酒诗,在诗中他仰天大笑,他越纵情欢歌,这些都是诗人埋葬痛苦的坟墓。他的饮酒诗句有那么多,在诗中他有那么快乐,是真的吗?我只看到数不清的,墓碑上写着“痛苦”的土馒头。,他“功成身退”的理想如天上月亮,遥不可及;在醉酒的世界里,理想化为水中月,他为此付出了生命。诗人借酒埋葬痛苦,最后干脆把自己埋掉了,是痛苦太多了?还是他太爱酒了?我们没法知道,但这却是个圆满的结局。如果像这样一位浪漫的天才晚年竟要受穷困孤独,饥寒病痛的折磨,茅屋为秋风所破,潦倒而终,或如屈大夫含恨投江,让现实抹杀最后一缕浪漫,那真是太残忍了。
心驰神往,恨不能穿越历史的云烟与诗人推杯换盏。今朝明月曾照古人,那就让我也举杯邀明月吧,怀着对诗人深深的崇敬„„
代表著作: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蜀道难: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旧题。齐梁以来,诗人多以此题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此诗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同类作品。它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沿途各处的景色特点来展示蜀道之难和山势的高危;用泼墨山水式的笔力,酣畅淋漓地描绘出山川的壮丽;以丰富的想象,将神话,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诗人还设想,万一有人据除险守关,便会为非作歹,从中寄寓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全诗句式长短错落,音节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堪为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代表作。
3、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是唐代大曲名。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诗的内容是歌咏名花与美人。第一首赞颂贵妃美如仙女。全诗构思精巧,写得清丽自然,咏花咏人,难分难辨,表现出诗人极高的描绘能力。
4、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均写于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天宝元年,李白满怀豪情来到长安。唐玄宗叫他供奉翰林,诗人得到的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待遇,宏大的理想和热切的期望都化为泡影。诗人又受谗言离间,被迫离开长安。
5、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风景幽美秀丽,山上旧有敬亭,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吟咏处。此诗写得平淡如水,若秋云行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态度。
6、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己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长流夜郎,行至 四川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回到江陵。本诗就是途中所作。诗中抒写了他遇赦后欣喜的心情。月下独酌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韵译】:
两千多年来,庄子的存在即一直是个谜,一个漫无际涯,云诡波谲,惊心动魄的谜。在庄子的世界里,可以一会上天一会入地。在他的世界里,有住在天池的大鱼,一个翻腾能把天池的水给打翻;也有抟扶摇直上九重云霄的大鹏,展开的翅膀能够遮天蔽日。他的世界总是波诡云谲的,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世界是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特色的人物。庄子比较特殊,他不像孔子、孟子,人们能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庄子似乎来无影去无踪的样子,人们似乎知道一些关于他的行踪,又对他一无所知。庄子,名周,生卒年失考,据说与孟子是同一时期的人,曾经做过漆园吏。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人将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一生自由且洒脱,他不愿意像鱼池里被善待的鱼儿,更愿意做个在泥水里拖着尾巴优哉游哉的乌龟。他出生的年代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得天马行空,他的思想也被人看作是“消极”,而对世间事物无裨益,庄子很孤独,他的神秘不为人所道。在纷乱的世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时间都静止,他就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圣贤的超脱我们能够做到几分,庄子的超脱和自适,让世人都对庄子刮目相看。庄子和孟子、孔子都不太一样。孔孟之道谈道义、谈仁义,空而不实际,以教义来教育人们,但庄子不一样,虽然他的理论继续沿着老子思想,推行万物有道,继续践行着老子的道路。庄子把孔孟用来研究帝王之术和社会法则的时间,拿来研究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他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总是用飞禽走兽来隐喻人的境界,因此,庄子的世界充满了诡谲,充满了想象,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为什么,后世的李白、苏轼能够过得如此洒脱,因为他们深深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读懂了庄子的世界。当一个人超越了世俗的`得失欲和功利心,就会像“鹏”一样,拥有挟泰山以超北海,有抟扶摇直上云霄的雍容气度,庄子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介于老子和禅宗的特质之间游走。他跳跃而跳脱在心物之中。曾经一位叫胡文英的学者曾评价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庄子游走在万物之中,糊涂一点,混沌一点,反倒自在逍遥,这便是庄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而且神秘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在文章里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只有做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逍遥,无所阻隔。在《逍遥游》自由遨游的鲲鹏,本是一种在天池的大鱼,变为鸟之后,扑腾翅膀一飞冲天,展开的双翼遮天蔽日,飞向遥远的天边。天马行空到,鲁迅先生也感叹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见,庄子的想象力和文学功底。
郭晓蓉
(内蒙古大学,01004025,哲学学院2010级)
关键字:社会契约论;自由民主;人民主权;自然状态
主要内容:卢梭是启蒙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也对后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更是为许多人所喜爱,被广为流传。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因读他的作品而为之神往,说卢梭“使我双目重光”所提出的“自由是人类的特性”的原则也是受到卢梭的启示。可见,卢梭在历史上的作用或者是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卢梭可以说能够超过德国所有的天才,连著名的莱辛(Lesing)、赫德(Herder)、歌德(Goethe)和席勒(Schiller)都是他的崇拜者。他是法国的大思想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是启蒙运动的卓越的代表之一。卢梭的一生耐人寻味,要了解他,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一、卢梭的生平
在那黑暗的中世纪之末、近代社会肇始不久的时代里,卢梭敢于在政治社会制度方面、自由平等权利方面超越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历经来自包括朋友在内的多方的诽谤,官方的焚书与追捕,民众的骚扰(他曾遭到石头甚至手枪的威胁),终使他晚年处于阴影之中,以致精神的错乱,这一切都与他生存的环境与经历有关。
卢梭在1712年6月28号出生在“日内瓦共和帮”。他是一个被迫从法国逃离的新基督教的后裔。他的父亲是一个制表匠,很仁慈,但脾气暴躁,他是个冒险者和游荡者的结合体,而且酷爱读书。
卢梭的母亲在他生下来便难产而死。所以在卢梭的一生中他受他的父亲的影响巨大。因此,他常常和他的父亲一起读书,甚至到深夜。他阅读极其广泛,从古希腊的今典著作到启蒙论著,从文学历史到自然科学读物他都有涉及。
卢梭热爱日内瓦,也热爱法国,他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法国度过的。在卢梭10岁的时候,他从被收养的人的家中出走,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华伦夫人,并在她家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两人分手后,在1742年,卢梭来到巴黎和百科全书派还有休谟有来往。在巴黎,他写了《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著作。1749年,在狄容学院悬赏作品中,他因为《论科学和艺术》获得了一等奖,使他一举成名,自信心大大的提高。1764年巴黎法院查禁《爱弥儿》一书,并下令逮捕作者。卢梭流亡到了英国。休谟虽然极力想要帮助他但他却猜忌休谟要害他,两人关系破裂。
后来,卢梭不得不回到法国,最终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卢梭是个感情极其丰富而不免多疑的人。他一辈子都是在流浪之中。他寄人篱下的时候也并没有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格,他的自信、幻想、多愁善感也许就是他成功的源泉。
二、卢梭的主要思想和主张
(一)自然和文明的对立
卢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把自然状态作为社会政治学说的出发点。卢梭的自然状态说,与其说是历史事实,不如说是为了阐明人的本性,为了正确的判断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而采用的一种理论假设。他使用抽象分析方法,从“人所形成的人性”,即既成的人性事实中,剔除人的社会性,剩下的就是人的社会本性,进而追溯到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善良本性。
卢梭所谓的自然状态指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具有的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善良的本能,以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人对自然有服从和反抗的自由,“因而才显示出他的精神的灵性”。自然状态既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然能力,最后达到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社会的不平等伴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加深,而文明的第一阶段就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确立。
卢梭关于社会的学说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他克服了启蒙学者盲目的社会进步观。他对文明的批判着重指出,文明的基础是私有制。他说:“各种不平等最后必然会归结到财产上去”。他对所有制的批判预示了资本主义行将出现的矛盾,对现代社会的弊病有先见之明。
(二)自然教育思想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根据自然天性来养育孩子,侧重培养人格品质,而非提高人的智力。
卢梭教育思想的格言是:“上帝造就万物原本善良,但因人捣乱而变邪恶。”根据当时的教育体制,自然与社会势不两立,“我们的智力充满奴性的偏见;我们的习俗在于统治、限制和强迫。文明人生为奴隶,死为奴隶。幼时被裹在襁褓里,死时被钉在棺材里,一生被囚在机构里”。他的教育体系分三种:“我们器官与感官的内在成长是自然的经验;我们学习利用这种成长的过程是对人的教育;凭借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经验即获取的东西则是对物的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品格而不增长知识。为此,卢梭推崇经历和实践而非书本。
卢梭还在《爱弥儿》的第二卷说到传授给孩子道德品质的内容。他从痛苦与快乐谈起,痛苦或忍受痛苦的能力,是道德人格生成过程中的第一课,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避免向孩子灌输不必要的需要和欲望。教育要顺其自然。孩子未达到理性年龄之前,不要教授孩子道德法则之类的东西。作为孩子,他所要接纳的唯一习惯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屈从于必要性;作为成年人,他所要养成的唯一习惯就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顺从于理性。
(三)社会契约论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基础;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状态,经过缔结契约,而进入社会和国家状态的,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结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和生命。“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或者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他对这种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抨击和否定,致力于从理论上探讨一种新的契约关系。
“人生来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们为了摆脱枷锁,人们就应订立社会契约,从而去获得自由。通过社会契约,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联合的形式即国家,在其中的每个成员不是把自己让渡给某个统治者,而是让渡给整个团体,“把自己给予所有人就等于没有把自己给予任何人;同伙有仅支配我们,我们也有同样的权利去支配同伙,我们失去多少也就获得多少,获得保存现有一切的更大力量。”在自然状态下,个人在体力上是不平等的;
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根据社会契约,国家变成了所有个人财产的拥有者。个人财产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而是得到了真正的保护。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四)人民主权说
以契约方式建立的国家,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主权即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是国家的灵魂。其原则有:第一,主权不可转让;第二,主权不可分割;第三,主权不能被代表;第四,主权是至高无上、绝对和神圣不可侵犯的。
卢梭认为“‘主权’就是公共意志的运用,所以它是永远不能转让的。”“主权是不能分割的,其理由正和不能转让相同。”公共意志“只考虑公共的利益,”它与全体意志不同,全体意志只“不过是个别意志的总和而已。”
(五)自由和平等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开篇就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它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是什么原因呢?卢梭把自由分为天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正是因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生来就有天然的自由因不平等的出现而被破坏,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就是恢复人类本应该享有的自由,实现社会的自由,进而实现道德的自由,使人们成为更有道德的公民。
卢梭认为,对于人类而言,自由本来是固有本质,但社会契约必须把自由本身的意义加以转变,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它排除个人私自无拘无束的“自然的自由”,而使人具有“社会的自由”。卢梭还显示了在确保公民的自由平等的关系上,彻底的人民主权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同时,他把这个主权概念,提升为人类道德价值的源泉,而非仅局限于政治制度的原理之中。卢梭说:“放弃了自由,就是放弃了做人的权利和义务。”“社会秩序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它是其他一切权力的根本。”卢梭反对用暴力来改变社会制度,他认为“暴力并不带来权力,我们只有义务尊崇合法的力量”。
三、卢梭的影响
卢梭的伟大思想,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雅各宾专政正是他的理论的实践。不单是雅各宾专政时期,而是整个大革命时期,以及后来,都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
例如,1789年的《人权宣言》第1条:“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2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第3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第6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1793年宪法:“社会的目的是公共的幸福”;“一切公民都同样有资格担任公共职务”;“宪法的目的即保障全体法国人民的平等、自由、安全,并享有一切的人权”;“主权在民,主权不可分,不可失,不可弃让”;“当政府侵犯人民权利之时,全体人民,以及人民的每一部分,最神圣和最不可少的义务就是起事。”杰弗逊起草的《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共同宣言》序言:“我们认为下述这些真理是非常明确的:一切人都是生而平等的,造物主曾赋予他们以一些不可让与的权利,„„政府的权利来自被统治者,变更或废除政府,这是人民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卢梭的影响已经非常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宪法和法律上了。可见他的影响巨大。
四、总结
卢梭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哲学家,他上承柏拉图、蒙田、孟德斯鸠、洛克,下启康德、马克思、杜威等无数思想家。他还是浪漫主义之父,他推崇自然、情感,主张人与自然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但不抛弃理性,启蒙运动所盛产的知识只是鼓励人性中的邪恶,为了适合公众舆论而研究无用的信息、纸上谈兵的阅读、久坐不起的案牍生活,会使个体无聊和虚弱。但是自己一生坎坷,备受磨难。“我把一生奉贤给神圣而纯洁的真实,我的情感从未玷污我对真实的挚爱,利害与恐惧也从未腐蚀或败坏我对真实的敬意,只有当我手中的笔担心自己是出于复仇的目的时才拒绝描绘你。”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哲人,他拒绝君主政体的武断统治,憎恶因财产导致的人间不平等。
参考文献:
【1】(法)罗曼•罗兰著:《卢梭传》,陆琪译,华岳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版。【2】卢梭著:《爱弥儿》,英译《每人图书馆丛书》本,第253页 【3】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法律出版社,第103页 【4】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5】卢梭著:《忏悔录》,转自注[1]书,第5页
【6】周敏凯《试析法国大革命思想原则的困顿及其原因》选自《华师大学报(哲社版)》1983年
一、陆贾早期
现存陆贾行事主要集中在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到汉文帝初期这一阶段, 其早年情况史籍记载大多散佚, 所存极少。据后世学者研究, 陆贾早年曾习《诗》、《书》、《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 年轻时就有较高的经学素养, 或曰陆贾曾师事浮丘伯, 为荀卿的二传弟子, 《盐铁论·毁学》云:“李斯与包邱子俱事荀卿。”包邱子即浮邱伯。“盖荀卿适楚, 因家兰陵。陆贾, 楚人也, 与浮丘伯同时相善, 因而闻风相悦, 私淑相闻, 这是意料中事。”因而陆贾在《新语·资质》中赞曰:“鲍丘之德行, 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 然伏隐于蒿庐之下, 而不録于世, 利口之臣害之也。”鲍丘即包邱子, 盖陆贾与鲍丘游, 因而得闻荀子之说, 《新语》一书中也有不少可与《荀子》印证之处。陆贾早年的这些学术积淀为其以后在汉初思想学术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祖刘邦时期, 即高帝元年 (前206年) 至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在群雄蜂起抗秦之时, 陆贾以“客”的身份追随刘邦逐鹿中原, 平定天下。他学识渊博, 长于谋略, 善于外交, 娴于辞令, 居高祖左右, 常以说客身份出使诸侯, 功绩卓著, “名为有口辩士”。史载其本期主要游说活动有:一是前207年 (秦二世三年) , 反秦战争期间, 刘邦为了先于项羽入主关中, “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 啖以利”, 秦将果欲连和, 于是秦军设防懈怠, 士气大减, 汉军突然偷袭, 大破武关。陆贾也在刘邦义军中崭露头角, 成为刘邦重要的亲随谋士之一。二是前203年 (高帝四年) , 楚汉相争时期, 陆贾游说项羽, 请其释放被扣为人质的刘邦之父太公和吕后, 未果。三是公元前200至前198年间 (高帝七至九年) , 廷谏刘邦逆取顺守, 文武并用, 以亡秦为鉴, 行仁义之治, 并著《新语》十二篇献上。君臣就此在汉廷上展开了一场“马上”、“马下”治天下的著名的争论。在汉初平民政权初建的情况下, 陆贾说高祖、著《新语》, 对于刘邦、汉初儒学的复兴乃至整个汉代思想走向都有重大影响, 可谓秦汉间统治思想转型的关键事件之一。四是陆贾奉刘邦之命出使南越 (今广东、广西一带) , 说服该地割据者赵佗。高帝三年 (前204年) , 原秦之南粤尉赵佗乘中原战乱之机占据秦之南海、桂林、象郡等地, 割据一方, 自立南越武王。此时西汉政权初建, 北有匈奴外患, 内有异姓王隐忧, 南越路途遥远, 山川阻隔, 无力向南用兵。况高帝七年, 刘邦亲征韩王信, 遭匈奴七日白登之围, 惨痛教训, 相去未远。故借口中国劳苦, 对鞭长莫及的南越王国采取怀柔政策。前196年 (高帝十一年) , 派陆贾出使南越。而陆贾骋其才辩, 晓以利害形势, 赵佗大为叹服, 去制称臣, 与汉庭确立臣属关系, 并留陆贾与饮数月, 赐以千金。归报, 高祖大悦, 拜贾为太中大夫。
三、吕后专政时期, 即惠帝元年 (前194年) 至高后八年 (前180年)
刘邦死后, 惠帝柔弱, 吕后擅权, 诸吕用事。陆贾自度无力抗争, 便托病离职, 安家于田地肥美的雍州好畤县。将其出使南越时赵佗所赠宝物卖得千金, 分给五个儿子, 令为生产。而他或访问亲旧, 或留连道途, 或过其子所, 歌舞琴瑟, 宝剑车马, 逍遥自在, 表现出惊人的超脱与放达。虽表面隐退, 但仍心系时局, 韬光隐晦, 等待时机。
吕后大王诸吕, “欲劫少主, 危刘氏”, 一些刘邦的亲信老臣忧心如焚, 但迫于吕后的淫威, 也无可奈何。左丞相王陵因不同意王诸吕而免相, 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患力不能争反祸及自身, 在吕后面前也只有唯唯诺诺, 无计可施。此时, 一直密切关注朝局动向的陆贾, 在冷静分析之后, 轻车简从, 飘然而至, 建议陈平交欢太尉周勃, 并亲自往来于丞相与太尉之间, 调和将相, 使尽弃前嫌, 共商铲除诸吕的大计。诸吕政变步伐被打乱, 离间分化的阴谋终未得逞。“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 名声籍甚”。游说陈平, 调和将相为陆贾本期最重要的游说活动, 正是其深谋远虑与出色斡旋, 为稳定汉初政局立下汗马功劳。
四、文帝时期, 即文帝前元元年 (前179) 至十年 (前170)
赵佗称藩, 南北商货往来频繁, 对于社会安定、物资交流和民族融和都大有益处, 不料吕后专政后对南越实行禁运, 特别不准运送铁器, 这直接关系到南越的经济命脉。于是赵佗再绝汉廷, 更自上尊号为南越武帝, 出兵攻略长沙, 与汉朝分庭抗礼, 吕后派兵镇压却不得要领。经诸吕之乱, 文帝即位后更需要一个安定局面以恢复国力, 不宜对南越用兵, 而需遣使斡旋。丞相陈平向文帝推荐陆贾, 恢复其太中大夫之职, 于前179年再次出使南越。此时按其生于前240年的说法, 陆贾已是六十高龄, 仍不顾山川险阻, 欣然赴命。
陆贾二次赴南越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痛陈利害, 给了赵佗相当的震慑。赵佗上书谢罪, 愿长为藩臣, 并对陆贾顿首而谢。陆贾再一次凭借自己出色的外交才华、独特的个人魅力, 免除了一场生灵涂炭的祸乱。所凭虽是辩才, 但却决非一般摇唇鼓舌以博取功名之徒所可比拟, 虽然无武, 却胜似用武。两番出使, 说赵佗, 定南越, 是陆贾对安定汉初局势的又一大贡献。须知, 在此期间曾有吴楚七国之乱的震荡, 而南越无事, 终文景两朝, 赵佗一直“朝命如诸侯”, 足见赵佗臣藩汉廷是真诚的。
陆贾出使南越的事迹在民间也广为传颂, 对后世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與地纪胜》中就记载陆贾当年出使南越曾游历某处, 泛舟赋诗, 后人为陆贾立庙祭祀云云, 盖陆贾以九能之士, 出使诸侯, 完成一统, 功在国家, 人民怀之, 故多传颂其事迹, 其地也多留有陆氏胜迹。
诛灭诸吕、臣服南越之后, 汉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社会经济长足发展, 揭开了汉代盛世“文景之治”的序幕。此时历经三朝的陆贾已是垂垂暮年, 往来于亲友间安度最后的岁月。太史公在其本传中不禁感慨:陆贾身遭乱世, 最后竟以寿终。
综上所述, 陆贾在汉初的功绩主要有三:一是两使南越, 说服赵佗称藩纳贡, 巩固和发展了中原与岭南日渐疏远的关系,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二是在诛诸吕、安刘氏的斗争中, 为将相出谋划策、联络斡旋, 从而拨乱反正, 实现了汉初政局的稳定;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帮助刘邦确立了汉朝立国之初的指导思想:逆取而顺守, 文武并用, 以亡秦为鉴, 行仁义之治, 并针对汉初社会现状, 首倡无为之政, 从而为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找到了理论根据。正如王利器先生在《新语校注》中所言:“汉初清静无为之治, 盖陆氏为之导夫先路矣。”《汉书·高帝纪》云:“天下既定, 命萧何次律令, 韩信申军法, 张苍定章程, 叔孙通制礼仪, 陆贾造《新语》。”这里分别列举了西汉立国之初在上层建筑领域内完成的几项重大建设。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建设, 而且在汉初均带有“汉袭秦制”的色彩。而《新语》则是涵盖各个具体政治制度建设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治思想原则, 它标志着秦汉间政治指导思想的重大转换, 标志着儒家政治哲学与中央集权的君主权力相结合的开始。
摘要:陆贾是汉初政坛上虽不惹眼但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深谋远虑, 学识渊博, 言辞辩丽, 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 在汉初的布衣将相格局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对汉初政治、思想、文学的走向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陆贾,生平,功绩
参考文献
[1]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3]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4]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马柰在1832年1月23日出生在巴黎,马柰是家里的长子。马柰的父亲希望马柰能够成为一名律师,但是马柰从小就极其不愿意读书,可能是受到他舅舅的影响,他对美术情有独钟。马柰目标明确,在他16岁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他的人生了,就是在这个时候马柰决定要当一名画家,但是他的父亲不同意,他父亲认为画画是不入流的。最后马柰听从父亲的安排开始报考海军学校,但是他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最后马柰的父亲终于同意他学习美术。
二、漫漫求学路
在1850年1月马柰进入库退尔的画室学画,也是从这个时刻开始马柰拉开了他绘画生涯的序幕。马柰在库退尔画室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马柰特别反感库退尔的傲慢,在库退尔的确信“自己是当时最伟大的画家,其他人都只是涂鸦者而已”。正是因为这样引起了他的学生们的不满。
库退尔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也让马柰吃尽了苦头。库退尔是安格尔的学生,所以他的教学方法是有所雷同的:先用明确的轮廓线画出对象,然后再把颜色一一填上去。他的格言是“理想化而不带精神”。这也让马柰感觉到他与库退尔的格格不入,马柰开始反抗了。马柰曾经说过:“我无法不忠于自己,因此我把眼睛所观察到的景物描绘出来。”
三、崭露头角
马柰认为艺术应该具有时代精神,昔日大师们的创作传统不在为他信服,如今必须开创新风尚。于是他开始寻求创新,这也是他和库退尔的矛盾。马柰开始是对库退尔还存有那么一点点的幻想,在1859年马柰拿着他第一副写实作品《苦艾酒饮者》出现在库退尔面前想得到他的认可时,他发现自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库退尔的评价道“就是愚蠢的画着自己。”
《苦艾酒饮者》一画是的马柰和库退尔彻底决裂了,随后他把这幅画送到沙龙评审委会,除了得到德拉克罗瓦德认同外,遭到了其他评委的否认。马柰的第一次沙龙展入选失败。在此不长时间马柰又遭受了另一个打击,他的雇主不接受他的画像,是因为马柰对于线条的流畅、光线和色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忽略了美化人物。这一而再三的打击让马柰很失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四、人生转机
经过马柰的一再创新和努力最终在1860年出现了转机,他的《奥古斯特·马柰夫妇·》和《弹吉他的西班牙歌手》入选这一年的沙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到1862年,马柰的作品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趋于成熟,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現以城市生活为情景,他的画面中不再是以传统的棕褐色为主而是更加靓丽了。《杜伊勒里宫花园音乐会》就是直接涉及当代城市生活的,表现的是杜伊勒里宫上流社会交际的场景。意思是在暗示: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当然这一年马柰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迫切的想要展出他的这些作品,以此来证明自己不再是一名生手。到1863年3月初马柰展出了14幅画在马尔提画廊。马柰希望借此机会使得他的其他三幅画能被来年的沙龙所接受。但是他太乐观了,更加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提交的《穿西班牙衣衫的青年》、《穿斗牛士服装的维克多莉·缪兰小姐》、《草地上的午餐》全部落选,但是《草地上的午餐》遭到了人们无情的嘲笑。
自从《弹吉他的西班牙歌手》出名以后,有不少具有革新思想的年轻画家,包括库尔贝在内的追求者。但是当库尔贝去拜访他的时候,马柰表现的是一种敬而远之态度。在马柰看来,自己是上流社会的一员而库尔贝他们体现的是“俗不可耐”的情愫,他不想和他们扯上关系。
在1865年《奥林匹亚》被沙龙所接受,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断过对他的嘲讽,在这幅画中由于马柰本身的放荡不羁,不喜欢掩饰的风格,使画中裸肉的妇女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明显表达了当时巴黎的风气。因此惹怒了众人沙龙只好停止展出。这使得马柰的名声更加狼藉,也大大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但是,马柰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在1866年马柰提交了两幅油画都遭到了沙龙的拒绝,其中就有著名的《短笛手》。随后由于没有被邀请参加1867年的世界博览会,马柰愤怒的在博览会会场搭了一个棚子展出了自己的50幅画。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面对1867年这个展的失败,以及新闻媒体的攻击和诽谤,马柰陷入了苦恼之中。他几乎要放弃他的风格了。他开始减少作画,并破坏了没有完成的作品,也不再要求朋友和外人来做模特。在这个时候,唯一让马柰欣慰的是有一群年轻的追求者。在1867年之后马柰也画了一些但是效果都一般。
五、终有回报
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马柰自己参加了国民自卫队,在这期间他也创作了一些铜版画创作。1871年,战争结束,一直到1871年,巴黎的一个画商买走了他28余幅画,解决了他经济困难,也是他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到1876年印象派举行的画展上马柰再次拒绝了朋友们的邀请。在1879年可以说马柰最后的杰作《弗里·贝尔热酒吧间》,在1882年的沙龙展出后,马柰终于得到一枚荣誉勋位章。在马柰高兴之余,再回复向他祝贺的美术史家舍诺的信中心酸地写道:“如您给妞威尔凯克写信,请转告他,我受宠若惊,不过他早该这样做了。他本来可以使我走运的,但是现在来纠正持续20年之久的不公道,已为时太晚了。”
六、遗憾辞世
这位伟大的画家在1883年3月马柰脚上长坏疽,一直到4月才锯断左脚。但是还是没有挽回他,到4月30日马柰在极其痛苦下离开了我们。记得德加曾经说过:“马柰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伟大。”事实也正如德加所说的,马柰直到去世才得到了他生前应该得到的众多荣誉。
【李白的生平】推荐阅读:
王瑛生平简介07-15
某某某同志生平简介09-20
雷锋生平事迹简介09-23
李大钊生平事迹10-12
黄庭坚生平经历及诗词10-22
白居易生平及作品简介06-23
李白的诗句摘录07-26
李白的基本简介10-06
李白的一生经历10-23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