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的秘密
【ted01】chris anderson:谈科技的长尾理论2013-09-10 【ted02】frederick balagadde:谈微芯片上的生物实验室2013-09-11 【ted03】jimmy wales:关于维基百科诞生的演讲2013-09-12 【ted04】gary wolf:数据化的自我2013-09-13 【ted05】peter gabrie:用视频与不公平作斗争2013-09-14 【ted06】derek sivers:下定的目標可別告訴別人2013-09-15 【ted07】seth priebatsch:世界第一的遊戲社交圈2013-09-18 【ted08】julian treasure:保持聽力的八個步驟2013-09-19 【ted09】mechai viravaidya:保險套先生如何讓泰國變得更好2013-09-20 【ted10】steven johnson:偉大創新的誕生2013-09-21 【ted11】ze franks:傑·法蘭克大玩網路2013-09-22 【ted12】craig vente:克萊格-溫特爾揭開合成生命的面紗2013-09-23 【ted13】eric mead:安慰劑魔法2013-09-24 【ted14】lee hotz:帶你走入南極的時光機中2013-09-25 【ted15】nicmarks:快樂星球指數2013-09-26 【ted16】seth.berkley:愛滋病病毒與流感.—.疫苗的策略2013-09-27 【ted17】jessa gamble:我们的自然睡眠周期2013-09-28 【ted18】stanleymcchrystal:聆听,学习...才能领导2013-09-29 【ted19】graham hill:我為什麼要在上班日吃素2013-09-30 【ted20】ken robinson:推動學習革命2013-10-01 【ted21】fabian hemmert:未來手機的形狀變化2013-10-02 【ted22】弗兰斯·德瓦尔:动物中道德行为2013-10-03 【ted23】布莱恩·高德曼:我们能否谈论医生所犯的错误2013-10-04 【ted24】sheryl wudunn:本世紀最大的不公平2013-10-05 【ted25】dan cobley:物理教我有關行銷的事2013-10-08 【ted26】carne ross:獨立外交組織2013-10-09 【ted27】kevin stone:生物性關節置換的未來2013-10-10 【ted28】matt ridley:當腦中的概念交配起來2013-10-11 【ted29】caroline phillips:绞弦琴入门2013-10-14 【ted30】dimitar sasselov:發現數百顆類似地球的行星2013-10-15 【ted31】jason clay:知名品牌如何幫助拯救生物多樣性2013-10-16 【ted32】chris anderson:線上影片如何驅動創新2013-10-17 【ted33】ellen gustafson:肥胖.颻餓=全球糧食議題2013-10-18 【ted34】tan le:解讀腦電波的頭戴式耳機2013-10-19 【ted35】rory sutherland:思考角度决定一切2013-10-25 【ted37】lisa bu:书籍如何成为心灵解药2013-10-27 【ted38】ramsey激发学习兴趣的3条黄金法则2013-10-28 【ted39】marcel dicke:我们为什么不食用昆虫呢?2013-10-29 【ted40】薛晓岚:轻松学习阅读汉字!2013-10-30 【ted41】马特·卡茨:尝试做新事情30天2013-10-31 【ted42】马特:想更幸福吗?留在那一刻2013-11-01 【ted43】贝基·布兰顿:我无家可归的一年2013-11-02 【ted44】凯瑟琳·舒尔茨:犯错的价值2013-11-03 【ted45】stefan sagmeister:休假的力量2013-11-04 【ted46】苏珊·凯恩:内向性格的力量2013-11-05 【ted47】diana laufenberg:怎样从错误中学习2013-11-06 【ted48】罗恩·古特曼:微笑背后隐藏的力量2013-11-07 【ted49】阿曼达·帕尔默:请求的艺术2013-11-08 【ted50】德雷克·西弗斯:如何发起一场运动2013-11-09 【ted51】坎迪·张:在死之前,我想......2013-11-10 【ted52】kiran bir sethi:让小孩学会承担2013-11-11 【ted53】比班·基德龙:电影世界共通的奇迹2013-11-12 【ted54】提姆·哈福德:试验,排除错误和万能神力2013-11-13 【ted55】alexander tsiaras :可视化记录婴儿受孕到出生2013-11-14 【ted56】larry smith:你为何不会成就伟业2013-11-15 【ted57】keith chen:你存钱的能力跟你用的语言有关?2013-11-16 【ted58】cesar kuriyama:每天一秒钟2013-11-17 【ted59】michael norton:如何买到幸福2013-11-18 【ted60】奈吉尔·马什: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2013-11-19 【ted61】罗兹·萨维奇:我为什么划船横渡太平洋2013-11-20 【ted62】jay walker:世界英语热2013-11-21 【ted63】帕特里夏·瑞安:不要固执于英语!2013-11-22 【ted64】皮柯·耶尔:家在何方?2013-11-23 【ted65】charmian gooch:认识世界级贪腐的幕后黑手2013-11-24 【ted66】richard st.john:8个成功秘笈2013-11-25 【ted67】judy macdonald johnston:为生命的终结做好准备2013-11-26 【ted68】sherry turkle: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2013-11-27 【ted69】利普·辛巴杜:健康的时间观念2013-11-28 【ted70】david pogue:十条黄金省时技巧小贴士2013-11-29 【ted71】philip zimbardo:男性的衰落?2013-12-01 【ted72】rives 的凌晨4点2013-12-02 【ted73】reggie watts:用最有趣的方法让你晕头转向2013-12-03 【ted74】丹·丹尼特:我们的意识2013-12-04 【ted75】丹尼尔·科恩:为了更好地辩论2013-12-05 【ted76】迈克尔·桑德尔:失落了的民主辩论艺术2013-12-06 【ted77】hadyn parry:通过基因重组用蚊子抗击疾病2013-12-07 【ted78】hannah brencher:给陌生人的情信2013-12-08 【ted79】ivan krastev:没有信任,民主能继续存在么?2013-12-09 【ted80】arianna huffington:睡眠促进成功2013-12-10 【ted82】dan barber:我如何爱上一条鱼2013-12-12 【ted83】miguel nicolelis:一只猴子用意念控制一个机器人2013-12-13 【ted84】kakenya ntaiya:一位要求学校教育的女孩2013-12-14 【ted85】kevin breel:一个抑郁喜剧演员的自白2013-12-15 【ted86】莱斯莉·黑索顿:怀疑乃信仰之关键2013-12-16 【ted87】比尔迪曼:我的多调人声2013-12-17 【ted88】布莱恩·格林恩:谈“弦理论”2013-12-18 【ted89】jacqueline novogratz:过一种沉浸的人生2013-12-19 【ted90】ben dunlap:谈对人生的热情2013-12-20 【ted92】大卫·克里斯汀:宏观历史2013-12-22 【ted93】christien meindertsma:一头猪的全球化旅程2013-12-23 【ted94】大卫·布莱恩:我如何做到水下屏气17分钟2013-12-24 【ted95】包拉托:错觉中的视觉真相2013-12-25 【ted96】read montague:我们从5000个大脑中学到了什么2013-12-26 【ted97】邹奇奇:大人能从小孩身上学到什么2013-12-27篇二:ted演讲稿
我是个说书之人。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本人的故事。一些关于所谓的“单一故事的危险性”的经历。我成长在尼日利亚东部的一所大学校园里。我母亲常说我从两岁起就开始读书。不过我认为“四岁起”比较接近事实。所以我从小就开始读书,读的是英国和美国的儿童书籍。
我也是从小就开始写作,当我在七岁那年,开始强迫我可怜的母亲阅读我用铅笔写好的故事,外加上蜡笔描绘的插图时,我所写的故事正如我所读的故事那般,我故事里的人物们都是白皮肤、蓝眼睛的。常在雪中嬉戏,吃着苹果。而且他们经常讨论天气,讨论太阳出来时,一切都多么美好。我一直写着这样故事,虽然说我当时住在尼日利亚,并且从来没有出过国。虽然说我们从来没见过雪,虽然说我们实际上只能吃到芒果;虽然说我们从不讨论天气,因为根本没这个必要。
我故事里的人物们也常喝姜汁啤酒,因为我所读的那些英国书中的人物们常喝姜汁啤酒。虽然说我当时完全不知道姜汁啤酒是什么东西。时隔多年,我一直都怀揣着一个深切的渴望,想尝尝姜汁啤酒的味道。不过这要另当别论了。
这一切所表明的,正是在一个个的故事面前,我们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易受影响,尤其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我当时读的所有书中只有外国人物,我因而坚信:书要想被称为书,就必须有外国人在里面,就必须是关于我无法亲身体验的事情,而这一切都在我接触了非洲书籍之后发生了改变。当时非洲书并不多,而且他们也不像国外书籍那样好找。不过因为!和!之类的作家,我思维中对于文学的概念,产生了质的改变。我意识到像我这样的人---有着巧克力般的肤色和永远无法梳成马尾辫的卷曲头发的女孩们,也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我开始撰写我所熟知的事物,但这并不是说我不喜爱那些美国和英国书籍,恰恰相反,那些书籍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为我开启了新的世界。但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我不知道原来像我这样的人,也是可以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而与非洲作家的结缘,则是将我从对于书籍的单一故事中拯救了出来。
我来自一个传统的尼日利亚中产家庭,我的父亲是一名教授,我的母亲是一名大学管理员。因此我们和很多其他家庭一样,都会从附近的村庄中雇佣一些帮手来打理家事。在我八岁那一年,我们家招来了一位新的男仆。他的名字叫做fide.我父亲只告诉我们说,他是来自一个非常穷苦的家庭,我母亲会时不时的将山芋、大米,还有我们穿旧的衣服送到他的家里。每当我剩下晚饭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会说:吃净你的食物!难道你不知道吗?像fide家这样的人可是一无所有。因此我对他们家人充满了怜悯。后来的一个星期六,我们去fide的村庄拜访,他的母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美别致的草篮----用fide的哥哥用染过色的酒椰叶编制的。我当时完全被震惊了。我从来没有想过fide的家人居然有亲手制造东西的才能。在那之前,我对fide家唯一的了解就是他们是何等的穷困,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我脑中的印象只是一个字------“穷”。他们的贫穷是我赐予他们的单一故事。
多年以后,在我离开尼日利亚前往美国读大学的时候,我又想到了这件事。我那时19岁,我的美国室友当时完全对我感到十分惊讶了。他问我是从哪里学的讲一口如此流利的英语,而当我告知她尼日利亚刚巧是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时候,她的脸上则是写满了茫然。她问我是否可以给她听听她所谓的“部落音乐”,可想而知,当我拿出玛丽亚凯莉的磁带时,她是何等的失望,她断定我不知道如何使用电炉。
我猛然意识到“在他见到我之前,她就已经对我充满了怜悯之心。她对我这个非洲人的预设心态是一种充满施恩与好意的怜悯之情。我那位室友的脑中有一个关于非洲的单一故事。一个充满了灾难的单一故事。在这个单一的故事中,非洲人是完全没有可能在任何方面和她有所相似的;没有可能接收到比怜悯更复杂的感情;没有可能以一个平等的人类的身份与她
沟通。
我不得不强调,在我前往美国之前,我从来没有有意识的把自己当做个非洲人。但在美国的时候,每当人们提到”非洲“时,大家都会转向我,虽然我对纳米比亚之类的地方一无所知。但我渐渐的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非洲人来看待。不过当人们把非洲当做一个国家来讨论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挺反感的。最近的一次例子就发生在两天前,我从拉各斯搭乘航班,旅程原本相当愉快,直到广播里开始介绍在”印度、非洲以及其他国家”所进行的慈善事业。
当我以一名非洲人的身份在美国读过几年之后,我开始理解我那位室友当时对我的反应。如果我不是在尼日利亚长大,如果我对非洲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大众流行的影像,我相信我眼中的非洲也同样是充满了美丽的地貌、美丽的动物,以及一群难以理解的人们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战争、死于艾滋和贫穷、无法为自己辩护,并且等待着一位慈悲的、白种的外国人的救赎,我看待非洲的方式将会和我儿时看待fide一家的方式是一样的。
我认为关于非洲的这个单一故事从根本上来自于西方的文学。这是来自伦敦商人john locke的一段话。他在1561年的时候,曾游历非洲西部,并且为他的航行做了翻很有趣的记录。他先是把黑色的非洲人称为“没有房子的野兽”,随后又写道:“他们也是一群无头脑的人,他们的嘴和眼睛都长在了他们的胸口上。”
我每次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不禁大笑起来。他的想象力真的是让人敬佩。但关于他的作品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它昭示着西方社会讲述非洲故事的一个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充满了消极、差异以及黑暗,是伟大的诗人rudyard kipling笔下所形容的“半恶魔、半孩童”的奇异人种。
正因为如此,我开始意识到我的那位美国室友一定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看到并且听过关于这个单一故事的不同版本,就如同之前一位曾经批判我的小说缺乏“真实的非洲感”的教授一样。话说我倒是甘愿承认我的小说有几处写的不好的地方,有几处败笔,但我很难想象我的小说既然会缺乏“真实的非洲感”。事实上,我甚至不知道真实的非洲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位教授跟我说我书中的人物都和他太相近了,都是受过教育的中产人物。我的人物会开车,他们没有受到饥饿的困扰。正因此,他们缺乏了真实的非洲感。
我在这里不得不指出,我本人也常常被单一的故事蒙蔽双眼。几年前,我从美国探访墨西哥,当时美国的政治气候比较紧张。关于移民的辩论一直在进行着。而在美国,“移民”和“墨西哥人”常常被当做同义词来使用。关于墨西哥人的故事是源源不绝,讲的都是欺诈医疗系统、偷渡边境、在边境被捕之类的事情。
我还记得当我到达瓜达拉哈拉的第一天,看着人们前往工作,在市集上吃着墨西哥卷、抽着烟、大笑着,我记得我刚看到这一切时是何等的惊讶,但随后我的心中便充满了羞耻感。我意识到我当时完全被沉浸在媒体上关于墨西哥人的报道,以致于他们在我的脑中幻化成一个单一的个体---卑贱的移民。我完全相信了关于墨西哥人的单一故事,对此我感到无比的羞愧。这就是创造单一故事的过程,将一群人一遍又一遍地呈现为一个事物,并且只是一个事物,时间久了,他们就变成了那个事物。
而说到单一的故事,就自然而然地要讲到权力这个问题。每当我想到这个世界的权力结构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个伊傅语中的单词,叫做“nkali”,它是一个名词,可以在大意上被翻译成”比另一个人强大。”就如同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界一样,我们所讲的故事也是建立在它的原则上的。这些故事是怎样被讲述的、由谁来讲述、何时被讲述、有多少故事被讲述,这一切都取决于权力。篇三:ted演讲:改变无数生命的18分钟 ted演讲:改变无数生命的18分钟
最具活力的演讲形式,最先进的科技、教育、创意的碰撞。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一些好的思想带给你,并且
最多只占用你18分钟,足以让你对主题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是ted演讲的魅力所在。思想的力量能改变世界吗?
每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 ted 大会就有这样的野心,号称“超级大脑spa”。然而,它真正在大范围内改变世界,却是始于2006年,第一个 ted 演讲视频被传到网上。迄今,演讲视频的收视率超过8亿人次。不用买昂贵的门票去现场,在家里的电脑和手机屏幕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这18分钟来影响和改变自
己,包括很多中国的大中学生。
“ted演讲的前沿性,是国内目前极少讲座可以与之相比的——最先进的科技以及思想动态几乎都能在ted的舞台上见到踪影,它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一些好的思想带给你,并且最多只占用你18分钟。但很多
时候,那已足以让你窥一斑而知全豹。”
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牛人最厉害的地方
“ted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哇!” 李翔第一次看到ted的视频,是在大一的一次交流活动上。随后,各种各样的ted演讲开始给他带来大大小小的头脑冲击,“我居然能免费在家里观看到这么前沿的东西!” 没有开幕式、演讲台、西装和领带,也不欢迎“在法律上不能告诉我们真相的ceo们,和因服务于很多选区而不能说出真相的政客们”,给予每个演讲者的时间是18分钟。在ted的舞台上,最不缺的就是牛人。他们演讲的内容却往往与在其他场合不同:以慈善家身份出现的比尔·盖茨一边说着“没有理由只让穷人体验被蚊子攻击的滋味”,一边将蚊子释放到会场里,让与会者也体验一下喂蚊子;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则做
了一场有关气候变暖的演讲,成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缘起。
“在最短的时间内,我可以学到这些牛人最厉害的地方,他们会给你描述一个你从未想过的世界或世界观。”2007年,吴恒看到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自己发现dna的过程时,他突然觉得,“这和从教科书里学习的感觉截然不同!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对着教科书讲,ted则是让教科书的作者来教你。”2009年,他开始做ted字幕翻译计划的志愿者,“看了那么好的视频,就觉得有必要
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像是在传播文明。”
么遥不可及。”
小人物在上面讲课,比尔·盖茨在下面听 ted每集演讲的时间都很短,这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生活的碎片化。高二开始看ted的陈小瑜总是在早上起床或晚上上床之前,一边放着ted音频,一边做别的事情。陈谦则习惯在每天晚上洗完澡后吹头发的时间里看一集视频。
“人们很多时候不想学习,又想学习。不想学习,指的是不愿意投入太多时间在某些只是好奇的陌生领域;又想学习,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熟知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充满好奇心。ted演讲的18分钟格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的时间有限,如何搭建出色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ted演讲是一个很好的新型学习工具。
看过的ted演讲有几百个了,半数以上改变了他对某个东西或者是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它们让他看到了一种趋势: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好,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做点什么。虽然有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有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但是,我们的世界还是充满了很多积极的故事:暴力正在减少、人们重新发现社
区的价值、社会创新正在蓬勃兴起、我们都能作出改变,不管是亿万富豪还是布衣平民。
之前,每当有人问起 ted是什么的时候,比尔·盖茨、比尔·克林顿、爱德华·威尔逊等人都会被当做例子,以展现ted舞台之强大。但看的演讲越多越发现,真正的ted明星不是那些大牌人物,而往往是一些在自己领域里默默耕耘和创新的无名人士。这些人有的是警察,在尝试新的方法去与囚犯接触;有的是小学校长,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去从社会发现问题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的是剪纸艺术家,通
过剪纸去讲述这个时代的故事„„“也许他们本来只改变了囚犯、几十个学生或普通市民,但一经ted舞
台的放大,他们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马上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
做着有趣事情的普通人,也同名人一样有机会站在ted的舞台上,向世界介绍和传播思想。李翔觉得,在以往的学校演讲台上站着的,除了专业类演讲,或者是事业成功人士来演讲的,或者是来给学生励志的,这正是ted与其他讲座、课程最大的不同。“这个平台能让一个名气不大的小孩在台上讲,美国副总统、比尔·盖茨都在下面听。如果只让大学教授在演讲台上喋喋不休,学校会扼杀年轻人创造力的。”
是通识教育,也是灵感的触发器
王三木最初接触ted时,刚刚硕士毕业进入广州一所三本独立学院当老师。3年里,通过ted这个窗口,他了解了不同形态的教育。他慢慢发现,自己最初对教育的理解是幼稚的。
“ted的演讲者都是高水平的,他讲出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同样会遇到的。这样,与其听现实中的老师再讲一遍,不如老师和学生一起,听一遍ted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再一起讨论,效果就会好很多。”王三木说,很多学生抱怨上大学,或者对自己的专业不满,经常逃课,如果把逃课的时间用在看看ted演
讲上,也会受益匪浅。
王三木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个人的收获也不亚于学生。ted不仅是强大的内容提供方,也是一种工
具,帮助他找回了上大学以后就消失已久的学习热情,重新开始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
“18分钟是很短的,基本都是做一些思维的碰撞,让你知道有这么一个新的理论或思想,但要真正深入掌握一门知识,是需要读书和实践的。”在王三木看来,对ted的学习包括两个阶段:如果还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或者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ted就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工具,让你打开眼界;如果有了比较明确的想法,就可以专门接触某一类演讲,顺藤摸瓜,去阅读演讲者的著作,探究他所在的领域,了解他所做的 事情,并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ted就会变成灵感的触发器。ted则直接影响到李翔的人生选择。他看了无数遍一个名为《学校扼杀创造力》的演讲,在这段视频中,肯·罗宾逊指出,现代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最终产出大学教授,而应该是多元的;不是数学不好,但美术、音乐、舞蹈也同样重要,可惜我们现在的课程都是注重分数、基点,让学生最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背书、拿到高分,顺利毕业。
这段视频让李翔有了休学的想法,大二时,他决定开始间隔年,后来,他从那所独立学院退学,申请去了新西兰留学,现在已经创业取得了小小的成功。“ted让我感到生活是如此的多元,不用一条路走到黑。”
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集合在一起
“ted演讲其实只是一个窗口,但是,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志同道合者。” 在世界各地,喜欢ted的志同道合者正在聚集到一起。2009年3月,ted推出了tedx项目,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组织tedx讨论会:不能超过一天,会上25%的内容必须是ted演讲视频
目前,以城市、高校为平台,中国也已经有了几百个tedx组织。在这些小小的分会场上,更多的人走上
分享的舞台,交流人生、灵感与创新。
“一些对理想有追求、希望作出某些改变的人走到一起,他们在了解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再相互
探讨这样的变化对本地有何借鉴意义——这就是tedx最典型的一个写照。”
在美国硅谷举办的一场tedxsv年度大会上,tedx全球项目总监拉瓦·斯丹说,整个tedx的社区就是一个具有全球凝聚力的部落。这个部落的故事,就是全球不同文化相交融的故事,部落里的人也许肤色种族
信仰各不一样,但大家都坚信一点:优秀的思想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
著名音乐家 bob geldof 则在2008年的ted大会上说过:“人类的进步要靠一些?非理性?的人。理性的人看到世界是什么就是什么,?非理性?的人则坚持要努力去改变它。假如要我说ted是什么,我会说,ted本身就是一帮?非理性?的人的聚会。”正是这些“非理性”的人在重新定义着我们这个时代成功的概念。篇四:观后感—ted演讲
生死自知
高一(6)
[美]杰瑞米·多诺万 (Jememey Donovan) 的大作《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在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促使我写下这篇书评的, 不是别的原因, 是这本书本身。因为, 18分钟改变世界的威力, 来自于TED演讲。
●关于TED及其演讲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即技术、娱乐、设计。TED是英语中这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TED是一个非营利组织, 致力于传播那些激动人心的想法, 以组织TED大会著称, 其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TED诞生于1984年, 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2002年起, 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 创立了种子基金会 (The Sapling Foundation) , 并运营TED大会。
TED本身有许许多多值得人津津乐道的地方, 但是, 在我看来, 其中四点是最令人回味的, 也是最值得称颂的了。
第一, 以分享并推广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意、灵感和思想为己任, 致力于传播那些激动人心的思想。自2001年开始, TED演讲者的领域从原先的技术、娱乐、设计三个领域, 扩展到了各行各业, 包括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探险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宗教领袖、慈善家等, TED逐步发展成为超越会议性质的世界品牌。
第二, TED推崇精英化演讲大会。TED演讲嘉宾来自世界各地, 皆属世界级大牛。每年3月, TED大会在美国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 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文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 TED引领示范引爆全球。2009年, TED推出了一个项目, 名叫TEDx, 旨在鼓励各地的TED粉丝自发组织TED风格的活动, 志愿者开始被欢迎加入, 通过网络来申请TEDx (独立组织的TED活动) 授权。截至2010年4月, 已经有500多场TEDx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举办。在中国, 仅仅在2012年的1月到4月, TEDx就由各界志愿者分头举办了超过200场TEDx系列的演讲活动。TEDx这种本地化的、自组织的活动可以把人们聚集到一起来分享类似于TED的经历和体验。
第四, 将演讲视频全部免费放在网络上给任何人下载的高度包容和开放的举动。从2006年起, TED开始将TED演讲的视频上传到网上, 并借助网络视频的威力火遍全世界。在TED的LOGO上, 有一行文字, “Ideas Worth Spreading”, 翻译过来就是“值得传播的思想”。TED通过开放源, 在线传播改变世界的思想, 并允许自愿者将TED演讲视频翻译。到目前为止, TED演讲视频已经被翻译成了105种语言。
●《TED演讲的秘密》
TED的成功让世人颇为好奇:TED演讲为什么能够风靡全球?为什么不超过18分钟的演讲, 平均点击率却超过百万次, 最高的甚至超过2837万次?为什么连比尔·盖兹、史蒂芬·霍金、阿尔·戈尔这样的商界、学界与政界精英都竞相登上TED的舞台?TED演讲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于是, 在过去几年间, 有关TED演讲或以TED演讲为题的书籍出版发行达数十种之多。而在这些书籍中, 最有个性和最吸引人的, 恐怕要数这本《TED演讲的秘密》了。
《TED演讲的秘密》开篇以“一位TED演讲痴迷者的自白”为引, 以“立即开启改变世界的TED之旅”为结语, 全书正文分两大部分:一是“演讲内容打动人心的秘密”, 重点谈TED演讲内容的准备, 共四章, 包括如何确定主题、如何构思讲稿、怎样编排故事、怎样把握关键。二是演讲者引爆现场的技巧, 共三章, 包括如何调动情绪、怎样善用工具、以及演讲的其他准备。
TED演讲所代表的是一种分享的艺术, 它是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关于技术、社会的思考和探索的分享, 因此, 它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重要会议”。它更多的是分享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认识, 让观众接受观点和结论, 并产生强烈共鸣, 随后愿意追随和参与进来。因此, 这些演讲, 通过严谨认真的设计和精心的准备, 真正传递有价值的观点和有说服力的结论, 只要你遇到这样的舞台, 它就是你自己的TED。
我非常喜欢《TED演讲的秘密》这本书, 也在许多场合向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因为, 在我看来, 《TED演讲的秘密》这本书对于两类人来说特别有价值:一是教育工作者和培训师;二是企业营销人员。因为对于这两类人而言, 演讲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这本书好在哪里?
《TED演讲的秘密》一书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以风靡全球的TED演讲作为样本, 探讨演讲内容打动人心、演讲者引爆现场的技巧。这是其他任何演讲书或演讲理论都不具备的特质。全书的魅力并不完全源自于它的思想, 还源自于它带给读者诸君的全新的阅读体验。
一是内容简洁, 结构清晰, 文笔优美, 可读性强。
全书论及65个演讲, 本身就是极为丰盛的精神大餐, 是世界级的思想盛宴。“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它标志着TED的成功!
书中所论及的TED演讲的理论和技巧, 不仅适用于一线教师、培训师和市场营销人员, 同样也适用于商务演讲和会议, 甚至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公共演讲场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参加会议, 甚至是婚礼和其他特殊场合。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我们也许永远没有机会真正地登上TED的舞台, 但你依然需要用激励他人的方式去传递自己的想法。
二是65个TED演讲二维码贯穿全书, 打造全新可视化阅读体验。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 在这本书中, 有65个TED演讲的二维码, 每一个二维码所提供的是TED网站上的一个演讲视频链接地址。透过这些二维码, 读者可以很方便地将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与TED演讲实例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可视化的阅读体验。
比如, 当读者读到“最引人入胜的三种开场方式”中“以震撼人心的事实开场”的时候, 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 立刻会打开TED网站上杰米·奥利弗 (Jamie Oliver) 的演讲视频, 将作者对开场方式的分析与奥利弗通过揭露一个震撼人心的事实开场这样一个典型案例紧密地结合起来。
的确, 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言:“观看很多杰出演说家的视频也不能让你成为优秀的演讲者, 同样, 看完图书馆所有的关于公开演讲的书也不足以使你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克服恐惧, 在各种演讲场合不断打磨自己的演讲技巧”。
科技界、艺术界、资本市场,还有希望练得一口好英语的人们,都非常期待TED大会。TED何意?T,technology技术;E,entertainment娱乐;D,design设计。这是一场世界顶级的演讲盛会,现场及网络听众将得以聆听最新锐、最前卫乃至最荒诞不经的艺术创意、科技创新、社会改良思路、哲学命题发言。
参加过TED大会的名人很多,包括比尔·克林顿、比尔·盖茨、理查德·布兰森等。名人的发言当然有理由更受欢迎,但不是说名气不大的演讲者就没有机会。事实上,TED大会每一年都会涌现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师、发明家、社会改良家,这些人会趁热打铁,推出自己的发明创造、新书或商业方案。
什么样的演讲会在TED大会上受到欢迎,乃至会让演讲者变成明星?世界最为著名的沟通力培训教练、演讲家、福布斯网站专栏作家卡迈恩·加洛,对往年的TED演讲进行了深入梳理,概括出开启一场启迪人心的演讲必备的三要素:情感(打动观众的心灵)、新奇(带给观众新的信息)、难忘(演讲方式让观众永远记忆犹新)。
很多人都知道,诉诸情感可以通过讲故事。那么,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赢得听众的共鸣呢?这就要谈到沟通理论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后者曾阐明,说服力由喻德、喻理、喻情组成,也就是要讲出具备可信度、逻辑上成立、可以唤起他人情感的故事。很多演讲者都喜欢通过个人故事、其他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产品或品牌的故事来说服听众。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讲故事也常常被用到旨在转移议题、歪曲事实真相的讨论或演讲中,通过简化事实、突出极端化的个例来表达演讲者刻意想达成的误导。最好的演讲,不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演讲,恰恰
相反,如果演讲能够畅达自然,像平时朋友之间的交谈,就更能获得信任,并跟听众之间达成良好互动。书中介绍了如何控制语速、音量、声调、停顿,如何恰当地表现肢体语言等有助于表现出朋友交谈状态的演讲训练技巧。
一天,刘姥姥打开电脑,在网上寻找用人单位,选中一家,他便发去一封长信,全面介绍自己。从本科毕业到教研组长,从年年获奖到任教高三毕业班,洋洋洒洒千余字,他把信投入信箱,像发出请柬,专等客人的到来。可是等来的是不快:对方问他是不是特级教师,他像受到了污辱,便不再搭理人家。
第二天,刘姥姥继续寻思招聘的事。打开电脑,读着昨天的信,他笑了,平庸,没一点特色,还语文教师呢。在言不由衷的吹嘘随处可见的时代,你诚恳之至,甚至脱得光光,一丝不挂地站到别人面前,未必就能得到他的信任;相反只给他一个朦胧的背影,说不定他会追着要见你呢。于是,他将长信浓缩成一组
数字排比:“有一位高中语文教师,54岁年龄,44岁精力,34岁抱负,24岁饭量,没有特级教师的光环,但有特别骄人的业绩,愿借贵校平台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不知赏识否?”他把短信发给一所学校,说来也巧,第二天,校长就打来电话,让他前去应试。
在这所学校干了一年,刘姥姥又带着特制的名片去拜访另一所学校。他赶到该校,负责人不在,只有招生部一位女士在班。他说明来意,女士断然回绝:“学校不缺语文教师。”刘姥姥掏出名片,女士接过一看,一组数字呈现在她的眼前:55岁年龄,45岁精力,35岁抱负,25岁饭量。女士看罢数字,脸上多云转晴,笑着说:“刘老师真会说话。”刘姥姥说:“说和写是语文教师的专长,如果能和你同事,一定与你好好切磋说和写问题。”女士一改先前的态度:“刘老师,我一定向校长推荐你。”几天后,刘姥姥接到了这所学校的电话,排比句又一次征服了招聘单位。
两年后,刘姥姥想去北京闯荡。一家高考复习班招聘语文教师,言明只招中青年教师。刘姥姥相信自己的实力,更相信语言的力量,再一次改动排比句,把它编进电子邮件:“刘某某,男,57岁年龄,47岁精力,37岁抱负,27岁饭量,没有特级教师的光环,但有特别骄人的业绩,你给我一个平台,我还你一个惊喜。”排比句再次发生效力,校长电话邀请,很快在北京见面。
她是一名运动员、模特和演员。她接受了膝盖以下的双腿截肢。她把义肢比作太阳眼镜。她说:“只要态度坚定,你就可以不管任何东西,就像她的出现把人们吓得目瞪口呆那样。”
当时我正与一群约有三百名的小孩说话,年龄为六至八岁,在一间儿童博物馆。而我带了一个装满义肢的袋子,跟你们在这里看到的差不多,还将它们摆放在一张桌子上,给小孩看。就我的经验而言,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对于他们不知道、不明白,或是对他们而言陌生的事物。
他们只学到对差异性感到害怕,当大人影响他们做出那样的表现,也或许是压抑了他们本有的好奇心,又或是,不允许他们问问题,希望他们变成有礼貌的小孩。所以,我想像一年级的老师走出大堂,带著一群不守规矩的孩子,老师会说:“好啦,不管怎样,就是别盯著她的腿看。”
但是,问题就在这儿。我之所以会在那儿,就是想让孩子们观察和探索。所以我就和大人达成了协定,让孩子们在没有成人陪伴下进来待两分钟。门打开后,孩子们俯身摆弄起义肢。他们这儿戳戳那儿碰碰,摇摇脚趾头,还试著把整个身体压在短跑义肢上,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我说道:“孩子们,动动脑。我今天早上醒来,决定要能够跳过这幢房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两三层的高度。但是,如果你能想到,任何动物、超级英雄、卡通人物,任何你梦想成为的人、物,你会给我造一副什麽样的腿呢?”
立即有孩子答道:“袋鼠!” “不对,不对!应该是青蛙!” “不对,应该是神探加杰特(上世纪80年代动画人物)!” “不对,不对,都不对!应该是超人特攻队(迪士尼出品动画电影)。”还有其他一些我不太熟悉的人物。然后,一个8岁的孩子说道:“海,为什么你不想飞呢?”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我,都惊叹道“对啊”。(笑声)就这样,我从一个女人,从一个这些孩子被告知用「残疾」来形容的人,变成了一个拥有他们所没有之潜能的人,一个很有可能有超人能力的人。很有趣吧!
在座有些人前在TED见过我,当时人们热烈讨论这种演讲是如何改变人生,不管你是听众还是发言人,我也不例外。TED可以说是开启了我之后10年的探索。当时,我展示的义肢是修复术的创新技术,我当时接上了碳纤维製成仿猎豹后肢的短跑义肢,可能你们昨天有看过。而这些喷漆硅胶义肢是这样的栩栩如生。
当时,我有机会号召传统医学修复领域之外的革新者,让他们把才智与科学、艺术相结合来製造义肢。这样我们就不必把外观、功能和美学划分开来,并赋予不同的价值。幸运的是,很多人作出了回应,旅程就这样开始了,很有趣。当时和我一起的还有一个TED与会者Chee Pearlman,希望她今天也在场。她当时是一本名为《ID》的杂志编辑,她将我的照片放在封面。
接下来我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旅程,当时我碰到了很多奇妙的人和事,许多人邀请我去世界各地演讲,关于仿猎豹义肢技术。人们在演讲后找上我。不论男女,谈话内容不外乎「要知道,Aimme,你很迷人,一点不像有残疾」。(笑声)我想,这太好了,因为我一点也不自觉是残障,这真的大大地打开了我对这个主题的眼界。
美也可以被探索,一个美丽的女人应该长什麽样?什麽是性感的身体?很有趣的是,从一个人的角度看,残疾意味著什麽?我是说,有人——像Pamela Anderson(美国艳星,以胸大著称)整形比我多,可没人说她残疾。(笑声)
后来这期《ID》杂志经美术设计师Peter Saville之手,传到了时装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和摄影师Nick Knight手中,他们也对探索相关方面很感兴趣。参加完TED三个月后,我搭上了前往伦敦的航班,摄製我的第一组时尚杂志照片。结果可以从这本杂志封面看出「时尚」吗?
三个月后,我初次为Alexander McQueen走秀,穿戴著一副实木手工义肢,没有人知道——大家都以为那是木靴。事实上,它们现在就在台上,葡萄藤、木兰花,令人惊豔。诗意很重要,能把陈腐和受忽视的东西提升到高层次,进入艺术的境界,能把令人生畏的东西转化成引人入胜的东西,让人驻足良久,甚至他们可能会理解。
这些是从我下一个冒险中学到的。艺术家Matthew Barney在他的影片《悬丝》,也就是这部影片让我真正地察觉到,我的义肢竟可以成为雕塑品。这时,我开始不需要模仿人体,在美学上我是完美的。后来我们研制了人们称为「玻璃腿」的义肢。虽然它们实际上是由剔透的聚胺甲酸酯製成,也就是製造保龄球的材料,很重!后来我们塑造了这种用泥土做的义肢,其中有马铃薯的根系,再把甜菜根种在顶端,还装上了很可爱的铜质脚趾,就这样完成了一项杰作。
另一个造型是半女半豹,是对我运动员生涯的小小致敬,14个小时的义肢彩绘,才看起来像有灵活爪子,尾巴摇来摇去的生物,有点像壁虎。(笑声)另一副我们合作的是这一双脚,看起来有那麽一点像水母,同样也是聚胺甲酸酯製成的。这副义肢唯一的用途就是除了电影裡的展示,就是给人们感官刺激并激发人们的想像,所以奇思妙想很重要。
今天,我带了至少十二副义肢,它们是由不同的人为我製作的。不同的义肢给了我对脚下大地的不同体验。我还可以改变身高,我有五种不同的身高。今天,我有6尺1(约186cm)。我身上这副义肢大概是一年前做的,在英国的多西特整形外科做的,我把它们带回曼哈顿的家裡。
我回来后第一次外出是去参加一场高级宴会,舞会上有个我认识多年的女士,不过那时我只有5尺8(约177cm)。她看到我惊讶不已,她说道:“你怎麽那麽高!”我说道:“是啊,挺好玩的,不是吗?”有点像站在踩高跷,我从此对门框的高度有了全新体验,这是始料未及的,我乐在其中。她看著我说道:“但是,Aimme,这可不公平”,最奇妙的是她是认真的,能随意改变身高,可不公平。
那时我才知道,也就是这时我才知道社会上人们的话题在近10年来已有了重大变革。不再只是克服先天障碍,是关于提升,是关于潜能。义肢的作用不再仅局限于代替身体缺失的部分,它们可以作为一种象徵,象徵使用者可以在属于他们的空间里随心所欲地创造东西。所以那些社会一度认为是残障的人,可以成为塑造自己个性的建筑师,并且的确在继续改变那些个性,仅凭设计自己的身体,从一个赋予你能力的地方获取灵感。
现在令我激动不已的是通过尖端科技,机器人技术、仿生学及由来已久的诗意,我们向瞭解自身的集体人性迈进了一步。我认为要发掘自身人性的全部潜质,就要赞美那些令人心碎的力量,那些光荣的残缺,人人都有。
来了公司3年多的时间,我一直问自己,自己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自己价值是否得以实现,我们总是希望从公司获得更多,但是总是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馈,这样公司能够良性循环吗?从你选择这一家公司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清楚,不要总是想着逃避问题,想着怎么共进退,只有公司越来越好,自己才会更好;如果公司一直在倒退,谈何发展。
一个人的成功从来不是成功,何况什么是一个人成功,公司是你一个的吗?一个公司能够快速稳定地发展,还不是需要靠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虽然你是其中的一员,当你觉得你自己可有可无的时候,凭什么你还有资格在这个公司待下去?
最近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你还是学习的过程中,你要思考你怎么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员工,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好,还指望你能够做多大的价值呢?
你的岗位是什么,你主要负责的是什么?你都做好了吗?你都做到位了吗?你都努力做到更好,你在全力以赴,用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了吗?你的工作是否有突破,还是内依旧一成不变,你总是找各种的借口给自己失败。
你总是希望你能够快速地成长,又能够赚到钱,又能够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凭什么你能够要求那么多,凭什么你能够理所当然地得到一切。你别人都努力吗?你创造的价值能够改变你自己,改变你的团队,改变你的企业吗?如果都不行,你能够成长吗?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你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时候,你就应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改变,不要质疑方向,你要知道的时候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总是抱怨,你总是一味地逃避问题,你从来都不是那个尽心尽责去付出努力的那个人,你能够成功吗?你看见别人这样做了吗?
你知道为什么在一个岗位上一直没有任何的发展和突破吗?就是你想的太多,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落地,你总是希望收获,但是播种的季节里面你都在做什么?你都用心地播种,栽培自己了吗?
阶段性的总结,是慢慢地积累,不断地成长的过程,希望你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总结习惯,给自己一个理由,改变一成不变的自己,改变那个不思进取的自己,改变那个只想收获从不付出的自己,你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前提是,你觉得自己认可自己了吗?你真的觉得你现在做的一切就足够了吗?你就是如此满足?
关键词TED演讲 英语 视听说教学
TED意为技术、娱乐和设计(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and Design),是一个致力于传播思想的非盈利、无党派英文演讲机构。TED网站所呈现的英文演讲亦是寓教于“思”的英语教学材料。
一、TED演讲的话题
TED网站介绍说:“你是否想象过有一天史蒂芬·霍金给你讲宇宙或爱德华·威尔逊给你讲生物学?电视和媒体讲述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而TED却告诉我们那些不知道的。”在TED讲堂,奥瑞·奥科罗呼吁海外非洲人踏上归航的船,以实际行动来拯救非洲;拉里·布利连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严峻的全球图景;本·邓勒普校长分享了80多岁的学生桑德·特兹勒的激情人生;自幼就没有双臂的列娜·玛丽亚·科林哥娃对生活无比乐观;贾雷德·戴蒙德指出文明社会崩溃的原因在于一个社会的精英决策层只顾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不顾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约翰·弗兰西斯连续17年不使用机动车,徒步走遍北美,就为了“环保”二字;在TED讲堂,比尔·盖茨会宣讲盖茨基金会如何与疟疾作斗争;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会讲述宇宙的秘密。
TED演讲话题覆盖面极广,截止于2015年9月12日(其他统计,截止日期同此),共有347个话题。以下罗列的是以字母A起头的话题:行动主义(activism)、冒险精神(adventure)、广告(advertising)、非洲(Africa)、老年化(aging)、农业(agriculture)、人工智能(AI)、艾滋病(AIDS)、航空器(aircraft)、算法(algorithm)、替代能源(alternative energy)、古代世界(ancient world)、动物(animals)、人类学(anthropology)、农业(architecture)、艺术(arts)、亚洲(Asia)、天文学(astronomy)、无神论(atheism)。
尽管话题繁多,TED网站还是将其归纳为如下范畴:优化自己(A better you)、TED一撇(TED at a glance)、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艺术和设计(Art and Design)、科学与医学(Science and Medicine)、文化(Culture)、全球问题(Global issues)、事业和工作(Business and work)。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生活和知识背景、教学设计等因素,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TED话题进行教学。
二、TED演讲的时长
按照时长统计,TED演讲的时长及个数是:0~6分钟,257则;6~12分钟,500则;12~18分钟,796则;18分钟以上,504则。可见TED演讲的时长大多在18分钟以下。这样的时长,听起来也许太过短暂,似乎无法传达足够多的信息,然而,TED(网易2014)决议实施时长限制,因为它认为:“(18分钟)对于严肃的主题,18分钟足够了;这个时间同时也很短,能够让听众一直保持注意力。在网上,这个时长也收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18分钟基本上就是喝咖啡休息的时间” 。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说明了为什么这项时间限制产生如此好的效果:聆听陈述的人们往往会存储相关数据,以备未来检索之用,而太多的信息会导致“认知超负荷”,进而提升听众的焦虑度。也就是说,如果你说个没完没了,听众就会开始抗拒你。更糟糕的是,他们不会记得你努力希望传递的信息点,甚至可能一个都记不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你不能言简意赅地解释某种理论,那就说明你自己都还没有理解透彻”。TED演讲者,天文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在2011年TED大会上,完整地讲述了宇宙史及地球在宇宙的地位。整场演讲用时只有17分40秒。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各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时长的TED演讲进行教学。
三、TED演讲的语音语调
TED演讲语言是英语。部分演讲者讲一口标准的英语,他们的语音语调规范流畅,堪称典范,可以用作口语教材,供学生跟读模仿。部分演讲者,由于来自非英语国家,讲英语难免带有不同程度的个人特色或者地方口音,他们的演讲也是弥足珍贵,可以用来熟悉五湖四海、五花八门的语音语调,以应对现实交际的实际需求。
比如,揭露美国、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拐卖现代奴役内幕的Noy Thrupkaew,讲一口标准的美国英语;畅游珠峰冰川融湖并对全球气候变化获得新认识的Lewis Pugh,讲一口标准的英国英语;一生都在拯救那些卷入性交易的妇女和儿童的Sunitha Krishnan,讲一口印度口音的英语;喜欢与名人合影的乐天派Google工程师Chade-Meng Tan,讲一口中国口音的英语;以自己的小发明成功促使其社区周边的狮子与牛群和平共处的少年Richard Turere,讲一口肯尼亚英语;使用纸管为海地、卢旺达、日本、中国建造抗震房的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Shigeru Ban,讲一口日本口音的英语;七十五年如一日,致力于陶艺设计的Eva Zeisel,讲一口匈牙利口音的英语;用相机记录和呈现死亡、毁灭或者腐朽现实的经济学博士Sebasti o Salgado,讲一口巴西口音的英语……
四、使用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以往研究
迄今,国内若干教师将教学研究聚焦于视听说教学,以及运用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等方面,获得若干实用成果。
杜鹃从文化哲学层面审视了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发现:“视听说课堂上重听力轻口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和学生片面地侧重听力和词汇语法的学习,忽视语音、语调的准确度的学习”;“很多教学者并没有理解视听教学的内涵,也没有认真实施视听教学法。将教材中的视频材料简化为听力材料,把视听说的‘视简化为观看影视作品”;“教师过度‘隐形,把自己固定在多媒体操作台变成了键盘手,造成其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传授者等教师职能的不在场”。刘建东(2014)总结了视听说“教学内容及形式”:应将课外材料和教材结合起来。应注重将视、听、说三种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应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形式上宜多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也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小组讨论、分组表演、辩论赛及个人演讲等多种方式……应在学生赏析影视听力材料后给学生呈现原文,或将两者交替呈现……
向玉(2015)认为,TED进入课堂可以“丰富课本内容,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汪静静、刘树勇(2015)指出:使用TED 演讲辅助视听说教学,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任务,选择与教学内容和目的相关的素材,需要一定的语言教学指导,也需要多媒体基础技术的优化处理。创设和组织讨论、问答、听写、陈述、辩论、竞答等互动性活动才能体现挖掘教学资料的价值”。 黄雁鸿等(2014)推出了利用TED演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四步法:Preparation → Activity design → Presentation→ Evaluation。
前两位教师论证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方向性;后两位教师聚焦于运用TED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材料选择、呈现、练习、评估等操作要素。尽管上述研究还存在深入和完善的余地,它们却为如下更为高效、更为便利地使用TED演讲辅助视听说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使用TED演讲辅助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1.视听整体结构法
视听整体结构法又简称为“视听法”,20世纪50年代首创于法国。顾名思义,一是强调“视听”,亦即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播音;二是强调“整体”,亦即关注交际语篇的整体结构;三是强调“结构”,亦即强调语言结构,亦即文本的词语构成、句子结构、篇章模式。
视听整体结构法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介绍到中国,时至今日,《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教学建议(六)亦要求教师“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育部2004)亦倡导教师运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较快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英语十字教学法
该法由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赵平(2002)独创,兼具国外先进外语教学理念和中国传统语言教学文化,是国人可以信赖、便以运用的“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是:“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 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十字教学程序是:断/(slashing),断句子;圈○(circling),圈连词;划__(underlining),划短语;研♂(studying),研谓语;译→(translating),将文本口头或笔头先直译后意译为汉语,然后,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再将其回译成英语;听⊙(listening),静听文本规范朗读;读♀(reading),同步跟读文本规范朗读;说◇(speaking),背诵和仿说文本;写(writing),背写和仿写文本;用☆(utilizing),运用文本词汇、结构,围绕文本话题,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或生活写照。
六、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三步模式
1.第一步:从文本到课件
教师登录TED官网首页,鼠标指向第二行“Discover”,点击“Topics”,即可看到以英文字母顺序罗列的所有话题及相关演讲个数。也可以将鼠标指向第二行“Watch”,点击“TED Talks”,在“Search Talks”框内,输入话题关键词进行检索,亦可点击“Topics”、“Languages”、“Duration”,进行相应的检索。
教师下载内容、语言、语音、时长适宜TED演讲的文本和视频。对文本进行PPT课件制作:在PPT之中,可以对疑难句结构进行黑体、彩体、粗体、斜体、影体、下划线、括号、箭头等形式操作,可以对生词进行词根、前缀、后缀、释义标注,可以对背景或者概念进行介绍,也可以呈现背景图片……
2.第二步:从形式到内容
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十字教学法”前五字操作模式,对TED演讲文本进行句子和篇章形式教学,因为形式破解,其义自现。
针对长句、难句引导学生:
(1)断/(slashing)句子,找出TED演讲文本标点符号以外的“句读”。
(2)圈○(circling)连词,找出TED演讲文本句内和句际连词,比如when,because,but, and,that,(in/of) which,if,first……,理清句内、句际语言片段之间的时间关系、地点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比较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次序关系、递进关系、对照关系、举例关系、归纳关系、强调关系、重申关系。
(3)划__(underlining)短语,对TED演讲文本中各种短语搭配进行下划线操作。
(4)研♂(studying)谓语,研判TED演讲文本句子的谓语形态,并推测其意义,比如:be+v.-ing表进行,be+v.-ed表被动,have/has/had+v.-ed 表完成。
(5)译→(translating)文本,将TED演讲文本中的句子或者段落口头或笔头直译为汉语。
3.第三步:从理解到运用
通过“英语十字教学法”前五字(亦即:断、圈、划、研、译)的程序操作,学生彻底理解了TED演讲文本。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后五字程序(亦即:听、读、说、写、用)对文本进行追加操作。
(6)(静)听⊙(listening) ,引导学生静听TED演讲,识别和体会演讲者的停顿、语气、语调以及情感态度。
(7)(跟)读♀(reading),引导学生同步放声跟读TED演讲,尽力全方位模仿演讲者,尽量使自己的抑扬顿挫吻合于演讲者的抑扬顿挫。
(8)(仿)说◇(speaking),引导学生对TED演讲进行仿说。比如,对Kitra Cahana 的“A glimpse of life on the road”第一段,可以这样仿说:
原文As a little girl, I always imagined I would one day run away.From the age of six on,I kept a packed bag with some clothes and cans of food tucked away in the back of a closet.There was a deep restlessness in me,a primal fear that I would fall prey to a life of routine and boredom.And so, many of my early memories involved intricate daydreams where I would walk across borders, forage for berries,and meet all kinds of strange people living unconventional lives on the road.
仿说As a little boy, I always imagined I would one day teach in class. From the age of ten on,I kept a packed schoolbag with pencils, pens and erasers tucked away under textbooks and dictionaries.There was a deep restlessness in me, a primal fear that I would fall short of a lif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And so,many of my early memories involved intricate daydreams where I would walk across playgrounds, forage for classrooms, and meet all kinds of intelligent pupils and students living creative lives on the campuses.
(9)(仿)写(writing),对TED演讲进行仿写。
(10)用☆(utilizing),运用TED演讲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围绕演讲话题或者类似话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口头或者书面英语交际活动。
七、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其他方法
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动脑筋,努力开发各种创新、实用、高效的TED演讲运用模式。
1.听力练习
此练习主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演讲的主旨。针对具体演讲内容,设置常规的选择题、听写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尽量进行电脑化、网络化操作。学生只有掌握了演讲的基本内容和关键信息,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口语训练。
2.问答练习
就演讲中某个重要情节提问,检查学生对演讲的理解程度。问题由教师口头提出,由学生口头作答,参考答案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
3.跟读练习
选择语速适中、语音清晰、语调规范、句子难度不大、生词较少的TED演讲,引导学生同步跟读演讲文本。强调语音、句读、语调的模仿,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地道的英语口语。
4.填空练习
依据某种原则,比如句子结构原则、篇章衔接原则等,或者简单地每隔若干个单词就挖去一个单词,将TED演讲文本制作成不设选项的完形填空练习,让学生凭记忆、凭上下文句子结构分析、语意连贯推测,填入原词,并完整地把该句、该段说出来,强化对TED演讲文本的认识和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5.语法练习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演讲的题目和长难句,就其句子结构、其中某些语法项目,阐释其构成,进行公式化操作。其次,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词汇,杜撰若干类似标题和长难句,进行活学活用。
6.对话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在教师示范、指导下,将演讲内容改编为俩俩对话文本,修改后,首先分角色朗读对话文本,然后脱离文本,模仿演讲者语音、语调、眼神、气质等进行对话。
7.讨论练习
引导学生就演讲主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前,教师布置学生对这一话题进行独立思考,尽可能多地列出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术语、概念等。在讨论时,学生应当尽量使用TED演讲者用到的词汇、短语、句型。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实践并总结了“使用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三步模式和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法。尽管该教学模式只提供使用TED演讲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基本框架,但希望能以此促进英语视听说教学,出现更多可供实践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 网易. 专访TED:如何办一场让观众不打瞌睡的演讲[C/OL]. http://news.163.com/special/tedtalks/.
[2] 杜鹃.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的文化哲学思考[J]. 学理论:教学实践研究,2014(21).
[3]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OL].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13/content_1313385.htm.
[5] 刘建东. 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6] 向玉. TED演讲视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
[7] 汪静静, 刘树勇. 解读TED 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6).
[8]黄雁鸿,吴广平,张吟松. Using TED to Enhance Student Autonomous Learning [J].海外英语,2014(10).
[9] 赵平.英语十字教学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0]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赵燕飞(1984-),女,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教师,硕士。]
【ted演讲的秘密】推荐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演讲稿07-12
励志TED演讲12-15
TED演讲青春02-26
ted演讲中英文本07-19
ted英语演讲稿开头06-03
ted三分钟演讲稿12-26
杨澜TED双语励志演讲稿10-25
秘密的作文12-22
螃蟹的秘密01-19
杜甫的秘密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