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精选8篇)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1

本酒店全体员工

制定方针:

为了更好的加强酒店员工出勤规范,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工作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考勤时间及相关处罚细则:

每日上午9:30分点名-下午14:30分午休,下午16:30分点名-晚上21:30分下班,每日由值班经理点名登记考勤,迟到、早退、旷工等一切在考勤本登记;

迟到:以分钟计算迟到一分钟扣一分超过三十分钟者视为旷工

早退:以分钟计算早退每分钟扣2分,根据时间依此扣分

旷工:旷工一天扣发三天工资,并扣除100分

考勤要求:

每月每人公休2天,两天公休均为带薪假期

员工病假需开具相关证明,病假无工资

事假需提前申请,事假无工资并每日扣罚30元误工损失费

丧假,婚假、产假特殊假期根据实际情况由经理临时规定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2

(一) 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盈余管理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观点。广义观点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以目标利润为中心, 统一管理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狭义观点则认为, 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 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可见, 狭义表述的盈余管理的概念是以合法合规为前提的, 而广义的盈余管理则包括合法的管理和不合法的操纵。

企业对盈余的调节手段, 从法律法规角度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手段的调节, 另一类是非法手段的调节。合法的调节, 表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高超, 而非法的调节则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一种欺诈行为, 是国家法律和法规所不允许的, 可以用“盈余管理”予以概述。

(二) 盈余管理的两面作用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和含义可以看出, 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不应该盲目地加以排斥和反对, 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它。也有人认为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应该对其大力批判。笔者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的充分理由。不可否认, 并不排除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但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企业价值来实现的, 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同一性;从代理理论看, 管理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成本相当大,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这也是管理者不愿意去做的。因此, 只要有可能, 管理者就有尽力维护各契约方利益的要求。而本文正是在广义角度研究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利润调节的消极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类型

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时, 根据不同的需要, 盈余管理的形势也呈现多样化。具体地说, 有如下的操纵类型:

(一) 利润最大化

该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其明显。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二) 利润最小化

除了可以减少纳税以外, 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 避免企业出现连续多年亏损的现象。

(三) 利润均衡化

其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 并以此塑造绩优股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

(四) 利润冲销

又称巨额冲销, 利润清洗 (Take a bath) , 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典型做法是, 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亏损、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益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处理为亏损。

而以下则是具体在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上来讨论上市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手段与治理措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一) 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的明确界定, 是会计规范运行和正确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借鉴西方经验时, 我们应看到, 中国与西方各国在产权制度上是很不相同的。西方各国在其长期发展中已形成比较有效的产权制度, 而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各项制度正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但我国实行的是公有产权制度, 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现有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 而没有事实上的所有者。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 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包括:

1.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 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 例如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模式。

2.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 引进部分私有产权, 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公有产权在那些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中, 可以不占控股地位, 而是搭私有产权效率比较高的便车, 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

3.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二)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

包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逐步培育经理市场, 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构成了对经理人的威胁机制。

2.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有效的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如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机制。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自由度, 但对高级管理人员监督的有效性降低了;分离可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有利于其发挥有效的监督, 使总经理加强对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的关注。目前, 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高达60%以上, 破坏了内部治理结构的监督机制, 因此, 建议上市公司要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机制, 使董事长、总经理各负其责, 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使经理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受到有效制约。

3.实现会计核算的全面电子化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这类新型管理软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使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一方面降低了其他部门负责人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和控制的可能性, 消除了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财务人员敢于进行会计监督;另一方面, 割断了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 降低了财务人员被其他部门拉拢的可能性, 有利于财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 增强会计约束力, 保护广大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会计信息管理的角度看, 由于系统通常采用后台数据库统一管理方式, 既可以使一般人员轻而易举地访问和使用大型数据库, 又不利于各个部门仅仅为了满足自身利益, 在需要的时候随意更改会计信息, 从而使各部门之间在数据传递和交换时, 既能实现数据共享, 又可以相互制约。

4.建立所有者层次的会计组织

两权分离的公司, 会计控制有两个层次:一是所有者或授权人对经营者监控, 通过制定绩效目标, 对经营者激励、监控, 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 做出最优决策;二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监督, 解决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问题, 目的是实施有效管理并实现绩效目标。但经营者层次会计控制有效, 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对经营者控制未必有效, 处于内部人控制下的会计控制更倾向于维护内部人的权益。对此笔者建议应建立所有者层次的会计组织, 所有者层次会计组织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 例如, 股东委派财务董事、财务监事或财务总监, 主要债务人列席董事会, 董事会中建立财务委员会或内部控制委员会等。

(三) 规范政府行为

经济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彻底转变政府的职能, 使其对企业的调控主要从宏观上通过法律或规章的形式来进行。当前, 最迫切的是要改变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现象。

(四) 加快会计政策的建设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应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 仅仅“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我们应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会计准则, 特别是目前问题较多的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等准则;其次, 在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认真补充和修订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 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再次, 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应就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要求, 如上市公司发生资产重组时, 应对资产重组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资产出售前的经营情况予以披露, 如是出售或置换子公司, 还应提供该子公司近两年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损益表;再如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消息, 上市公司应对变更理由做充分陈述, 并陈述在过去两个会计年度内, 公司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是否对会计原则的运用、财务状况披露以及审计范围和程序方面存在分歧, 如有, 应详细描述每一项分歧, 前任注册会计师应就对上市公司的陈述同意与否发表意见等。这样做不仅是对上市公司以前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 给监管部门提供了极好的监管线索, 而且支持了那些坚持原则的事务所, 鼓励了证券市场上的正义力量。

(五) 注册会计师扮演好经济警察的角色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 国务院甚至出台了已经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还须经由国际“五大”再次审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事业是证券市场的根基, 而独立性是维系这个根基的关键。考虑到我国要彻底根除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顽症尚需时日, 在此建议:

1.暂时终止由上市公司自行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改由监管部门或证券交易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2.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 每隔三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以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

3.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 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 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 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 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 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

4.推行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 (LLP) , 要求所有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限期改组为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 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成本。会计师事务所从其职业属性来看, 应该是合伙制的, 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模式。如果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了合伙制形式, 总所对分所的控制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以个人财产做执业担保, 一方面解决了注册资本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把合伙人的全部家当与执业质量绑在一起, 必然会使其风险意识加强, 不敢冒风险出具虚假报告。大规模的合伙所, 在异地设立成员所, 成员所由合伙人管理, 合伙人首先是和成员所的前途绑在一起, 他必然会尽心尽力地保证成员所的执业质量。

(六)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加大对违纪违法的打击力度, 尽快建立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完善明确

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盈余管理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及诸多人员, 对以下问题在法律上还需进一步明确。如什么是盈余管理、如何确认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对盈余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

2.加大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打击力度

目前《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对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

3.建立有效的民事赔偿制度

在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赔偿制度上, 我国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上, 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失真虽然也无法完全杜绝, 但有一套严厉的处罚制度。违法违规者最怕的并不是刑事诉讼或监管部门的处罚, 而是千百万受骗的中小股东提出的民事赔偿诉讼。在美国, 违法者一旦染上民事赔偿官司, 其下场常常是破产兼身败名裂——不但变得一穷二白, 而且连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都不再有。小股东的民事赔偿诉讼成为美国证券监管的强大力量, 是对证券违法者最具威慑力的重磅炸弹。而在我国, 最高法院先是宣布“暂不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 后来又改为暂时只受理虚假陈述案, 并加入需经证监会认定的前置条件。因此, 当前急需尽快建立和完善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司法介入的力度。

4.对《民法通则》中“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进行修订

1998年先后有投资者状告山东渤海和红光实业, 投资者由于负有举证义务, 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也给有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逃脱民事赔偿责任以可乘之机。建议对《民法通则》中“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进行补充说明:在证券市场上, 第三方投资者无须负担举证责任, 只需证明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和上市公司具有举证责任, 证明原告的损失并非由财务报表引起的。这样的话, 既合理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又可使上市公司法律责任意识增强, 减少盈余管理动机, 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执业更为谨慎, 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1].2008注册会计师指定教材.税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版.

[2].魏明海.2005年.盈余的预期管理与盈余管理.审计研究.第03期.第34页.

[3].郭凤喜, 奚卫华.2005年.利润管理与盈余管理之我见.商场现代化.第30期.第78页.

[4].王颖, 刘爱珍.2006年.浅析盈余管理.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第11期, 第23页

[5].史娟.2006年.透视企业盈余管理.市场周刊.理论研究.第09期, 第57页.

[6]石秋燕.2006年.正确认识盈余管理.财经界 (下半月) .第05期.第79页.

[7].赵海林.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07期.第113页.

[8].陈雯, 韩晗.2006年.新准则几大变化遏止企业利润操纵.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第11期.第54页.

议公司盈余管理目的及其改善措施 篇3

摘 要 近二十几年来,被认为是“会计魔术”的盈余管理受到会计界的普遍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加,证券业的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盈余管理也愈加受到国内外企业管理层的青睐和社会其他界的重视,那么公司盈余管理目的何在?面临使用不合理盈余管理行為,如何更好地使盈余管理向良性发展呢?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目的 措施

一、盈余管理含义和生存土壤

对于盈余管理的涵义,会计界百家争鸣,本文认为它即指为达到私人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等既定或预期目的,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规定限度内选择有利的会计方法和政策、运用会计估计变更等手段以调整操纵企业经营成果特别是利润盈余,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认识企业业绩和决策的行为。

盈余管理之所以存在并且如此盛行,是因为有其生存的土壤。公司有自身逐步建立的契约网络,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监管部门往往会订立一系列合约,而经营者为了履行契约义务和达到合同要求便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另外信息不对称为盈余管理提供了重要前提,处于优势一方的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资源远多于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而对于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生命线,它是人们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提供信息的经营者便基于此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利于管理层和管理层所在公司和集团的决策。此外,我国会计准则的弹性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提供了手段。

二、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分析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不同而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筹集资金、保持融资资格的需要

企业筹资有两大来源:股权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而上市筹资必须满足相应条件。(1)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我国《证券法》中规定:发行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等;(2)对于配股、增发、发行债券,《证券法》对3年连续盈利、营业利润也有明文规定,这些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盈余手段一般都能达到;(3)根据《证券法》,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连续3年亏损,在其后一个会计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将被终止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能首发、配股、避免暂停上市和特别处理、终止上市,保持上市筹集资金资格实现“圈钱”目的,以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便不遗余力地操纵盈余调高收入、调增利润,达到法律要求底线。此外,对于债权性资金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会涉及有关利润和盈余的一些条款,公司一旦违反规定未实现合同约定的数据时,将面临解除合同、被惩罚违约金的风险,所以,公司一旦预计不能达到条款要求时,将通过调节盈余实现。

(二)避税节税的需要

企业为了少向国家缴纳应交的税费和延迟纳税,便从计税基础和税率上下工夫,通过盈余管理降低计税基础、调整收入和利润以及筹划纳税时点以达到使用优惠税率的税法标准,打擦边球。例如拥有较多固定资产的企业,很可能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若二者中都规定折旧方法可以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中根据企业实际和固定资产的性状和使用寿命选择,则为达到少纳税或者递延缴税的目的,则企业会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是年数总和法的加速折旧方法,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实现避税节税目的。

(三)管理人员自身利益需要

随着与公司经营成果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在绝大多数企业的施行,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盈余管理方法。比如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管理人员入股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现金股票增值权股份支付方式的公司,其管理者为了自己的高薪酬、高股票市值便会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提升公司账面业绩、拉升股票市价,利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来达到限定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另外,管理当局出于提高声誉、晋升职位、避免撤职考虑,也趋于采用盈余管理。

(四)降低公司政治成本、获得政府支持的需要

一般来说,政府对于报出的账面利润和盈余较高的垄断性企业(如电力系统、石油企业、航空公司)会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管制,制定最高限价,加重税负,设定壁垒,这些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使企业的财富向企业外分配流出,因此政治敏感性企业则倾向于用盈余管理来掩盖其高额利润躲避政府监管部门关注和限制。

而针对一些地方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所辖范围内的公司经营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官员的政绩。政府官员为了显示其作为,对于业绩显著的企业将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用以激励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此时公司为获得财政支持又通过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来达到目的。

三、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后果

公司管理当局一般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调整应计利润项目,如进行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运用关联交易,摊销股权激励费用、资产处置等各种方式以达到目的。如若在不危害利益相关群体利益前提下适度使用盈余管理,能体现出公司经营能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公司营运风险。然而,公司过度的不正当的盈余管理将掩盖公司真正的业绩,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可靠性和中立性,将有损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的利益,带来道德风险、操作性风险、信任危机,也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作用,将危害市场秩序的建立。

四、针对不合理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

面对盈余管理的不良影响和后果,我们应当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进一步完善盈余管理相关的会计准则法规、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和建设,不断加强立法的前瞻性、预见性,降低滞后性。

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证券法》等法律还存在一定的盲点漏洞,这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不当利用国家政策的余地,危害国家、投资者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法律应当致力于减少打擦边球空间,防止机会主义者进行不正当的盈余管理轻易实现IPO、配股、增发。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已见证了完善法规准则的巨大成效,使经营者盈余管理的空间减小,范围也缩小了。例如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的规定扼杀了转回减值调增盈余的可能性。

同时,国家立法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加快研究法律的步伐,增强预见盈余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素质,使会计准则和经济法等具前瞻性,而非采取“救火式”的方式立法。

2.建设高效董事会、监事会,降低信息不对称(1)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这提高了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遏制大股东通过操纵董事会而获得企业控制权;也能抑制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股权激励计划(独立董事不得参与此计划)的目标而操纵盈余,避免管理人员为自身利益而进行不当盈余管理,使信息更加透明,减轻不当盈余管理的程度,保护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将人数控制在7—8人,以提高董事会的决议效率、降低财务报告的失真度。(3)合理统筹董事会的领导结构,研究表明:董事会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往往被认为是阻碍公司绩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公司更容易发生盈余操纵行为。(4)强制增设审计委员会,赋予其监督检查公司内部审计、财务信息和信息披露的职权,使公司会计差错的可能性降低,增强信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杜绝有监事之名而无监事之实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审计职能并提升职业能力。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税务机构应增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严格检查公司的披露的财务数据尤其是盈余核算。同时,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名副其实地肩负起审计重任,检查公司盈余状况。

4.应当改进公司考核体系,争取实行除盈余数据外的多指标评价制度,如EVA、平衡计分卡机制来考核。

参考文献:

[1]2010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经济法><会计>.

[2]史敏娜.董事会与盈余管理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08(1).

[3]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6).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4

美国CEC燃烧安全公司(CEC Combustion Safety)是燃烧安全领域的行业领头羊,主要为客户提供所有类型燃料加热设备的专家咨询、培训和设计服务,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度和设备的运作效率。公司开设有燃烧大学(Combustion University),并开发了成套的教学软件或个性化教学软件,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燃烧安全服务。同时还定期开设有燃烧安全研习班,为社会培养燃烧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

燃气的使用安全是燃烧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CEC燃烧安全公司将燃气的危害管理作为重要业务内容之一,并将其业务划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1.燃气管道调试,包括清洗、压力测试和清除等管道服务。

该公司提供现场人才服务,包括直接派遣项目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燃气管道进行设计、规划、调试等工作,指导承建商按照要求完成燃气管道的安全建设工作,最终使燃气管道系统的运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对新管道系统设计的适用性进行评审且遵循美国消防协会的相关规定。该公司对净化设施、通风口设计和位置以及系统启动和关闭设备等管道系统的设计问题进行审查,使其遵循美国消防协会的相关规定。

3.对燃气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培训。

人为错误是操作故障的主要原因。技术培训可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尽量减少人为错误。CEC的方法是首先在工作之前让客户的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取课程对其进行培训。最后,通过附加评估和技能观察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试。该公司开发了十二套幻灯片讲习软件,可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公司还提供仿真版的模拟设备,可为学员提供现场操作机会。公司还聘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并提供资格认定服务,学员得到资格认证后,可直接参与管道维修工作。

4.为企业建立燃气安全管理机制。

为达到美国消防协会的燃气使用安全标准,该公司为客户提供管道系统隔离防护等燃气管道系统使用安全方面的相关服务。同时还为客户建立燃气安全管理内部结构机制,帮助企业建立内联网等。

5.对燃气管道进行腐蚀控制。

该公司还为地下和地面的燃气管道系统进行腐蚀控制服务。腐蚀控制系统适用于所有管道系统,工作内容包括对管道进行详细的腐蚀状态调查、启用腐蚀监测程序,并对防腐蚀设计进行更新等。

6.核查并上报燃气管道设施的安全问题。

该公司可根据用户协议提供有关燃气安全的所有核查。用户协议可覆盖安装、维护、操作、编码一致性、设计、最佳操作和新技术的可应用性等所有事项。可通过启动会议、总结会议和提交报告等程序完成核查工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此外网上报告、风险评估等也可被列入正常服务范围之内。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5

公司已经走过_年的风雨历程了,在_年的风风雨雨中,每当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和重大变化时,公司总是以积极姿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方式及经营方略,以顺应形势的变化,力求在新形势下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也是公司55年得以不断进步的经验之一。2001年,公司实行了项目管理体制,对公司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改变了员工的思维方式。随着公司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期项目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在今后的工作和改革中应对和改进。主要有:

短期行为:项目管理是以单一工程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就具有短期性。在管理过程中,大多数项目管理者为了项目效益的最大化,拼设备、吃公司老本,不注重设备的长期管理,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反正这些资源都由公司提供,加之公司对设备管理维护评估考核的可操作性较差,对项目人才培养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反而对项目成本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故项目管理者不愿干这吃力不讨好、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致使公司每年都要发生大额的设备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隐性浪费极大。

主人翁意识淡化:项目管理改变了传统用工方式,加大了竞争,使员工产生了危机感。但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由于项目对人员的使用尤其是对人员下步走向没有相应权力,加之公司只对项目班子进行考核,而公司规定的项目部对所属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不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造成项目部对所属员工的制约性和约束力下降,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自然下降。另一方面使员工产生“项目是领导的、我是打工的,项目成败与我无关,工作好坏与收入高低无关”的想法,加之较成熟的专业人员匮乏,滥竽充数、应付、点卯现象较严重,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下降。

对班组控制力不足:笔者较长期在贵阳地区从事房建项目管理,相对而言该片有一定的专业劳务市场和通行的市场规则(虽不尽完善),班组相对容易管理。近期从事市政项目管理,该片公司没有完全形成竞争的劳务市场(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愿只是笔者的一种不正确的感觉,但笔者在所属市政项目的确有这种感觉),劳务承包不象,劳务分包不是,漫天要价,只吃肉不啃骨头,利益要享受,责任确不肯承担,合同价内利益要,合同价外利益也要插足,输打赢要,动辄以停工和民工围攻相要挟,没有市场规则,项目管理实施难度很大。

合同管理不完善:在与业主方面:一方面是大的市场环境使然,合同双方不在同一平等线上,多数业主只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不利条款尽力回避;另一方面也存在项目管理基础薄弱、索赔意识不强的原因,合同内的资料都不能及时完善提供,何谈合同外的索赔。在班组方面:一方面是班组合同意识差,只能赢不能输;另一方面合同条款不细不完善,对材料定额消耗、安全、质量、工期损失方面没有制约班组的相应条款,浪费现象严重,项目承担了所有的经营和管理风险。两相夹击,企业效益怎不流失。

环节衔接薄弱:在公司部门与项目部、项目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班组之间都存在着工作衔接上的不够畅通,一些项目部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向公司部门反映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有时甚至是泥牛入海无消息,项目部解决问题的捷径往往是直接向分管或主要领导汇报,增加了公司领导的工作量。由于项目部系临时组建,人员相熟不多,磨合需要时间和过程,而项目合作管理一是需要制度二是需要默契。项目运作初期各项工作都急需全面铺开,默契配合更显重要,因此,公司近年的项目中,较长时间搭档的班子工作运转较顺利,新搭档班子问题相对较多。同一地区项目与项目之间没有沟通的桥梁,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周转材料浪费较大。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方面是政府管理部门对项目施工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都要求持证上岗,而项目持证人员寥寥可数,与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相差甚远,主要靠作假和“勾兑”来解决,与大型一级企业不匹配。另一方面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员太少,这可能与公司提拔使用人才的机制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公司及项目行政主要管理人员都是从技术干部中选拔,较成熟的技术干部从事行政管理,使相当部分的的技术干部误认为只有当项目经理才是事业的成功,无心钻研技术业务,对几年未能当上项目经理便无心“恋战”,想方设法跳槽去挣“大钱”,这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公司对技术干部关心的较多,对配套管理的材料、机电、安全、行政工作人员和党群人员关心的相对较少,对技术工人关心的更少,而这部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的效益往往在管理过程中流失,造成公司预期与实际效益有较大差距。成熟的专业人员少的直接结果是管理水平下降,传统优势项目不断丢失,不断重复低级错误和效益的流失。

项目成本管理粗放:据笔者对部分项目的了解和与部分项目的经理交往交谈中了解到,相当部分项目对成本的控制停留在宏观控制上,对微观管理工作做的较少,尤其是对材料的定额消耗考核少,经济活动分析时则是以合同价与总消耗做简单对比,对设备的实际损耗状况未进行考核,挖潜节能的空间被压缩,甚至方向不甚明确。这也与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下降有直接关系。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也影响着公司的信誉和发展,亟待公司在深化改革中逐步解决。以笔者不成熟的想法,当前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全员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和培养。虽然现行管理体制员工只是企业生产力资源中的其中一种资源,但他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和十分活跃的资源,尤其在我们这种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力密集施工企业,在上下游业务还需要中游业务支持撑阶段、资本资源还占不了主体情况下,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管理理念上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泰勒式制度管理方式、把人当作机器式的管理方法在现代靠人才竞争、靠资本竞争时代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在公司制订政策和发生行政作为时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在项目依然是公司主营收入阶段,收入分配应该向项目人员适当倾斜。通过政策调整使员工感受到他们依然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力量,企业和员工共荣辱、共利益,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保留住一线管理骨干力量和基本技术工人,要通过用人机制的改变和竞争使员工产生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精神状态,避免因内部竞争削弱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同时,加强员工教育不仅是党群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员工教育不能仅仅以开了几次会、搞了几次活动来衡量,关键要因人因事施教,内容要坚持以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为主,要注重效果,不能搞花架子。

2、加快劳务市场的培育。公司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管理型施工模式,劳务市场的形成对我们十分重要,公司近几年在贵阳的房建项目运作的比较成功,基本经验之一是公司在贵阳掌握有一批能产生竞争的较为专业的房建施工队伍。铁路、公路、市政方面虽然也各有一批施工队伍,但由于过去上述项目利润大且实行工料同包,使上述项目分包队伍形成了过度逐利的恶习,项目也养成了粗放管理的习惯。公司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年前开始推行班组工费分包,06年又开始组建劳务公司,方向是正确的,但步伐不快。另一方面,公司要面向整个建筑劳务市场(当然,这个市场需要政府的努力和规范),进行多个选择,形成竞争态势,避免形成新的劳务“垄断”。同时,与劳务公司的合作要有平等、合作、互利、双赢的理念,要发挥龙头作用,不能以“老大”自居。要根据分包方式的不同,完善、细化分包合同,将公司经营、项目管理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将容易发生问题的管理内容在合同中要有明确的表述,对不易管理的易耗材、小型机具、周转次数较少的如竹胶板、木模等可同期分包或规定定额消耗量,以减少材料消耗和浪费。

3、加速人才培养。当今的竞争焦点是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办证。在国家日益规范建筑市场的情况下,这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除为经营办理相关证照外,还要为项目

管理办理相应证照。二是提高人员素质。公司目前的项目经理绝大部分是从技术干部转行而来,其中一部分对行政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有些甚至是凭感觉、凭意气处理一些工作,给项目管理留下的隐患或潜在危害较多,所有项目经理都应该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后才上岗,已上岗的也应补课,公司每年都应组织这方面知识的培训。项目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人员,其他方面的管理人员不可或缺,也应该是人才,不能倚轻倚重,其他管理人员的培养同样重要。在人才培养费用方面,公司对项目应实行激励机制,项目发生的相关培养费用在产值收益中扣减,不占项目成本开支。三是留住人才。留人要留心,除必需的经济待遇外,政治上的关心、事业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怀同样必不可少,尤其是政治、事业方面的关心帮助是更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年青技术干部所看重的。要扭转只有当领导、当项目经理才是“成才”观念,鼓励更多的人员当专家,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四是吸引人才。目前公司依然走的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人才培养道路,企业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培训费用,不妨缩减部分初级培养,招聘部分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从事项目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成熟者签订员工合同,以减少从见习生到初级管理者这段时间的培训费用,也可解决管理人员缺乏的状况。

4、扩大项目的部分管理权限。主要体现在用工、工资分配、员工考核方面,在用工(包括管理人员)上:由项目自主选择,公司只规定管理费用额度,具体人员不予硬性搭配;在员工工资待遇上:公司规定项目工资总额,具体人员工资由项目与员工商谈;在员工绩效考核上:项目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对员工进行奖惩,报公司备案,以充分发挥奖金的及时激励作用。项目班子成员的任用、工资标准、考核仍有公司进行。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6

安全管理专项措施

为了喜迎春节、元宵节和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维护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根据集团公司文件要求制定以下安全管理专项措施;

1、强化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落实。公司属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对照安全工作任务分解表内容,明确责任范围,抓好责任落实。

2、加强值班带班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井下带班,“三必到,三走到”、“三三制”、“领导双值班”等制度,各单位要制定专门值班带班表,调度办和安监办要对领导干部值班带班情况进行检查。

3、抓好事故预防。矿建分公司尤其要抓好事故预防工作,针对正在作业的工作面,要派出专人组成检查组进行认真检查,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将重点放在瓦斯、水、顶板、电气设备作为检查重点,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稳定的局面。

4、强化现场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应将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狠抓人员、设备、设施、措施管理,严格安全质量标准化、物品放置有序、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6、强化变化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作业面出现重大变化要及时汇报,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

7、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作业单位要以第二次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重点加强对井下作业的安全检查力度。

8、强化停(复)工程安全管理。停工工程必须做到有专人值班,有专人巡逻看场,严防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需复工工程,应严格按照复工程序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及验收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该项工作,严格各种报批程序。

9、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公司宣传部门要牵头做好两节及两会期间的各项安全宣传工作,以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在公司报纸、网站等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10、加强安全监管。公司安监部要牵头组织好两节两会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尤其是对主要生产部门及各单位在两节期间的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各单位应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专项措施,狠抓落实,认真安排部署各项安全工作,并层层抓好落实,并认真总结两节两会期间安全工作的部署安排和执行情况。并于2月28日将总结上报公司安监部。

附件:潞安集团关于切实加强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潞矿安字〔2013〕135号)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6日

潞矿安字〔2013〕135号

关于切实加强两节两会期间 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公司各单位、各部门:

为喜迎春节、元宵节和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根据省厅要求,结合当前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要求,并随文转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晋煤办明电【2013】第11号),请一并执行。

1、抓好“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的学习贯彻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1月8日山西省政府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对省厅文件的学习贯彻工作。非煤单位要参照该文件,制定本单位加强春节期间安全管理的专项措施。

2、周密部署两节两会期间的安全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 针对两节两会期间的特殊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从严从细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并制定专门的保安措施,严抓落实。

3、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是两节两会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必须落实到人,做到职责清楚、责任明确。

4、加强值班带班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下井带班、“三必到三走到”、“三三制”、“领导双值班”等制度,各单位要制定专门值班带班表,调度、安监部门要对领导干部值班带班情况进行检查。

5、抓好事故预防。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 “不安全不生产”理念,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和措施。尤其要紧盯水、火、瓦斯、顶板、电气设备等事关重大生产事故的关键环节不放松,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稳定的良好秩序。

6、强化现场管理。两节两会期间各单位要以更大的力度狠抓现场不放松,要严格安全质量标准化、设备点检、物品定置管理、“四位一体”开工、带班跟班等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现场。要进一步巩固“三个百分之百”和“三个全覆盖”达标成果,强化对标管理、按标操作,牢牢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7、强化变化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各矿要进一步强化大超前管理,加强“三个调度”和“三个汇报”管理;两节期间检修必须制定专项安全管理措施,措施必须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公司相应管理部门备案。

8、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各单位要以第二次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重点加强对水、火、瓦斯、顶板等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各主体矿除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外,还要加强对整合煤矿的隔离开采、三锁定管理、外委施工队组等重点环节的检查。所查隐患必须全部按照进行五定,重大隐患必须挂牌督办。

9、强化停复产管理。加强停复产管理,停产必须有措施,复产必须经过验收;复产前,各单位要针对节日期间员工思想波动、宴会饮酒等情况,开好收心会,确保员工以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上岗。

10、强化地面企业安全管理。地面生产单位尤其是地面危化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除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外,还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找准当前特殊时段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薄弱点,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落实各项责任,党政一把手要加强督查。

11、强化安全监管。安监局、各业务处室要强化两节两会期间的安全检查工作,安监小分队要加大检查频次,要抓重点、抓典型,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单位要立即停产整顿,对触犯红线的员工要解聘、干部要免职。

12、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应急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细化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准备充足的抢险物资和救援设备,保证应急救援的快速 响应、集体响应和现场响应。

13、做好节日期间公共活动的安全管理。各单位举办活动要严格执行报批程序,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并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严防事故发生。两节两会期间各单位还要进一步加强车辆、消防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广大职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14、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宣传部、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等宣传部门要加强两节两会期间的安全宣传工作。要针对两节两会期间的特殊情况,针对性开展宣传工作,广泛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15、加大考核力度。安监局、各业务部门要将各单位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列入一季度安全大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对两节两会期间发生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一号文件和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16、做好总结工作。各单位要将两节两会期间安全工作的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2月25日前上报安监局综合处。

附件: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切实加强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晋煤办明电[2013]第11号)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2月9日

山西省发电

晋煤办明电〔2013〕11号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切实加强 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煤炭工业局,各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山西正华实业集团公司:

为加强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开展“人人都是通风员”活动,形成人人都懂通风知识、人人都会通风管理、人人都抓通风安全的工作格局,牢牢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二、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贯彻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8号)为契机,强化企业法人代表、煤矿矿长第一责任者的安全责任。

三、要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安全隐患闭合管理,7 严把隐患的效果评价和验收销号关。以“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为主题,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人人都要按规程标准化作业,坚决治理和纠正违规违章行为。

四、要严格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井下、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结合实际制定细致周密技术措施,特别要综合考虑现场的特殊情况,做到技术措施安全可靠。

五、要加强领导干部带班跟班,严肃带班纪律、严格带班责任、严明带班任务,做到上岗在前、在岗尽职,抓住井下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和重要岗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六、要抓好节日期间停产检修及停建放假煤矿的安全管理,停产检修煤矿要制定缜密的检修方案和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报市煤炭局或集团公司审批;停产停建放假煤矿要确保通风、排水和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加强火工品管理。

七、要强化安全监管检查包保责任制,煤矿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必须盯在煤矿、盯住隐患、盯好整改,对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建设的,一律责令停产停建。

八、要继续保持专项行动的高压态势,省级督查组要确保时刻在查、严查重处,做到有检查、有力度、有效果。对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以及隐患重复反复出现的煤矿,实行“零容忍”,督查组必须责令停产停建,市煤炭局或集团公司必须派驻专人现场盯守,督促企业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监督 问题解决、隐患消除。

九、要严把节后复工复产验收工作,对存在重大和一般安全隐患未整改销号的煤矿,不得复工复产,防止节后出现事故反弹现象。

十、要切实加强春节期间值班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主要领导要轮流值班值守,煤矿领导干部外出必须请假报告,节日期间严格执行安全零报告制度。

各级煤炭部门和各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抓好落实。凡违反上述要求的,将按照有关问责规定,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7

当前, 保险企业存在一种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在保险市场多家竞争的情况下, 一些领导产生了“只要有市场, 不怕无收人”、“只要上保费, 不怕无效益”的模糊认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开展保险业务上, 而对成本管理抓得不严, 力度不够, 对公司费用率、赔付率升高的情况不够重视。鉴于此种情况, 企业领导层必须对保险成本管理引起充分注意和足够重视, 做到一手抓业务发展, 一手抓成本管理,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同时要提高全体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做好全民进行成本预算和全民成本管理。职工是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者, 所以应经常召开职工会议, 宣传成本管理思想, 进行成本管理的讨论, 明确成本管理的意义, 让职工感到成本管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使职工从头脑中消除“成本管理是领导们的事, 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

2加强业务管理, 把好承保、理赔关

赔付支出是财产险保险公司最大的成本项目, 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它的多少与保险业务的承保、防灾与理赔工作密切相关。

(1) 注重承保质量, 避免骗保损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 保险企业业务发展越来越迅猛。保险市场多家竞争局面日益突出, 使得一些保险公司只顾抢占市场份额而忽略承保质量, 业务员主要精力用于拉客户、签保单、收保费, 很少在承保前对被保险人及保险标的进行必要的调查和验证, 导致时常出现骗保骗赔的现象, 给企业带来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 抓好承保质量, 减少骗保损失, 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2) 加强防灾防损, 减少灾害事故。

对财产保险企业来说, 在承保之后应强化对保险风险的调查分析, 采用必要的防灾防损措施。如把保险赔付率与业务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促使业务人员经常对其所承保标的进行检查, 在被保险单位的配合下, 做好防灾防损工作, 减少灾害可能发生率, 从而减少赔款支出, 增加保险企业经济效益。

(3) 把好理赔关, 避免错赔、骗赔。

保险赔款支出是保险企业最大的业务支出。保险企业业务成本随赔款的增高而增高, 随赔款的降低而降低, 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在理赔环节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严格理赔勘查的调查制度。理赔查勘员应按规定查勘现场, 有效地组织对案件的调查, 或与有关部门协同做好勘查工作, 以避免出现道风险的欺骗行为, 杜绝理赔中骗赔、错赔案件的发生。严格理赔案件的审批制度。通过制定赔款案件的等级确定各级审批权限, 建立审批负责制, 做到谁审批谁负责, 把住理赔审批关。建立理赔监督机制, 防止“以赔谋私”。

3加强财务管理, 把好费用开支关

保险企业手续费、营业费用是较大的业务支出。这些支出不象保险赔款会受到不可预料的灾害事故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波动较小, 相对稳定。但不可忽视。

(1) 严格遵守财经制度, 执行费用计划。

要组织职工学习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 明确有关费用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同时依据年初制订的费用预算, 严格控制运行中的发生额。对无预算、超标准的开支应予制止, 对制度规定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应一方面按规定执行, 一方面反映给有关领导部门研究修订, 在没有修订前, 不得擅自列支, 使各项费用的发生合理合法, 经济有效。

(2) 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主管财务的领导应严把费用审批关。

财会部门要经常主动地为主管领导提供有关费用支出情况, 当好领导参谋, 使领导对企业的费用开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一支笔审批”, 对费用开支进行有效的控制。

(3) 严格控制手续费的提取比例, 不得随意提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手续费的支付比例呈上升趋势, 影响着保险成本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为此必须对手续费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 应根据业务险种、开展领域以及展业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 制订出相应的较为合理的手续费开支比例和开支标准, 由业务部门与财会部门严格掌握, 不得随意超出, 如遇特殊情况应请示上级, 待批准后再进行处理。

(4) 对重点费用实行重点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营业费用包括宣传费、防灾费、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印刷费等重点费用, 在管理上应分清主次, 衡量轻重, 定期检查, 对开支较大的费用, 实行跟踪, 进行重点管理

4加强会计核算, 把好会计监督关

财会部门是进行财产险业务成本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在日常核算中加强与业务部门、有关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对发生的费用支出及时做好帐簿登记工作, 如实向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以及经理部门提供有关保险成本的信息资料, 以便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5做好全面预算工作, 使企业各项支出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

费用预算是财险保险企业控制业务成本支出、保证企业创造最大利益的保证。因此, 制订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尤为重要。

6搞好考核评价, 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保险企业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以成本计划为标准, 确定实际完成计划的程度, 并据以衡量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成本管理业绩, 不断改进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陶涛.当前经济形势下财产保险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11) .

总公司管理分公司措施 篇8

关键词:房地产 管理 思想政治 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是房产企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增强员工内部凝聚力与向心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激情与热情,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房地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

1.1企业缺乏重视

很多企业对内部思政工作具体定位缺乏明确性,根本不了解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本质,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然而企业对此并不知晓。还有的企业在其内部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具体责任缺乏明确性,思想政治具体工作分工与内容均不明确。导致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管理者对思想政治认识比较浅薄,对其范畴也较模糊,极个别管理者甚至可能认为只要提高其内部职工的收入,思想政治问题也就会被随之解决。另外,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应加强其内部职工的思想与政治工作,但是无法将其真正落实到位,有部分企业已经并减政工机构,同时消减了部分政工人员,大部分由内部行政人员直接兼任,该行政人员平时工作就非常的忙碌,根本抽不出很多的时间去搞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1.2工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房产企业的现状就是不具备开展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相应的思政工作的具体职责划分是相当不明确,企业具体的分管部门缺乏思政工作的明确规划与具体目标任务,根本无法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党组织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管理体制不是特别通畅,尚未形成合理的工作管理体系,有部分党委部门对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职能的相应界定缺乏明确性,各相应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地予以配合,极不利于相应企业内部思政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2.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正反结合

房地产公司要获得长期的发展与经济效益,应该落实好相应的思政工作,切实发挥好思政工作的优势。在具体的方法上,一定要与工作的具体内容相吻合,做到与时俱进。企业只有做好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障企业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企业在进行思政工作教育时,一定采取正反结合的方式,正面思想教育为主,但反面实例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把握好相应的程度。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人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并由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职工物质利益的得失关键在于企业效益的好坏,企业效益的好坏又与职工的工作热情高低密切相关。一方面要通过正面教材去扩大相应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反面教材对其进行警示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加大宣传的具体力度。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提高工作具体实效性,要把无形的思政工作融入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创建起一个平等的情感交流信息平台,把提高员工政治素质与科学素质摆在第一位置,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2创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方式更加活跃,相应的思想认识也更加丰富。该变化在大城市及各类大型企业中尤为明显。在当前非常复杂繁琐的大环境下,大大的加大了企业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如果要在这种环境下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政工作,应该深入分析与研究企业内部思政工作所面临的当前环境,找出不足的地方,充分予以改进。企业内部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当前的思政工作所处的环境十分的熟悉,才能够很好地引导内部员工充分认识到所处的当前环境,努力积极地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积极改进自我,为公司创造更丰厚的利润。

2.3企业要心系职工,提高思政工作内容的针对性

企业在改革时,一定要提高思政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当员工面临上岗或者下岗的具体抉择时,其在思想上一时很难接受,其实是能预见到的,这时企业相应管理者一定要提前做好该部分员工自身的思想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在思想上进行动员,同时要实事求是地把当前企业的现状和现行政策入情入理的讲述给员工,努力引导他们去转变原来的观念,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帮助他們在企业改革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然而对于极个别性格比较偏激的员工,企业领导应当对其进行耐心的说服,一定要对其面对面的进行谈心,切实了解他们内心身处的感受,充分理解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如果员工在经济上或者精神上具有很大的压力,企业领导者也必须耐心细致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意愿,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结语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房地产企业一定要将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切实融入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努力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智,王力年.提高房地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J].现代企业文化,2012(36).

[2]常江.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2010(24).

[3]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1).

上一篇:公安系统践行八荣八耻汇报演讲稿下一篇:在机关作风整顿动员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