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案(精选5篇)
知识与技能
体会江南水乡的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是自由的天堂,人们成年后回忆起往事,总是对它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怀念童年时代的小说——《社戏》,体会一下这位伟大的斗士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本文一共写了八件事,分别是: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去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⑦偷豆;⑧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⑦;略写的是:①②⑧。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演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内容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5.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文中围绕中心事件又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每件事的主题词。
赵庄看戏。又写了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
1.“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中“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这些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2.“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乐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却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浓浓的乐趣。3.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起什么作用?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4.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看社戏前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提出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都识水性。还用写包票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这才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性格,又使文章跌宕起伏。
5.“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这些误认表现了什么?
“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二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
6.齐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的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这几方面,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有形的是:“起伏的连山”“一丛松柏林”;有色的是: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有声的是:笑声、嚷声、水声、笛声;有味的是:豆麦的清香;有情的是:“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7.“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我”望到“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表达出“我”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8.那天晚上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2)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文中“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从侧面表现出戏不好看。
9.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是社戏,而是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深夜归航”的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喻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以童话的语言,描写、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11.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请你找出不同之处。
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伏笔。这样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缜密。
上节课我们从“事”的角度领略了平桥村的生活乐趣,其实平桥村的人也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看平桥村的人的。
1.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为什么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
(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的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3)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最聪明的双喜”、乐于助人的桂生、公而忘私的阿发。(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既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谈谈第1~3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第1~3自然段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作了重要的铺垫,表现了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摸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4.你是如何看待偷豆的事的?
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偷的是自家的豆,是大家吃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从六一公公的话也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况且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是盗窃行为。而且表现了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原本的含义“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5.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不是为了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的品格。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了六一公公勤劳。(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6.六一公公送给“我”和母亲吃的豆,和昨夜吃的豆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感到没有昨夜的好呢?
(1)昨晚的豆是自摘自煮的。(2)是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夜晚,孩子们欢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吃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刺激。
(3)是在“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吃的。现在环境不同了,所以感觉豆味也不同了。那夜的豆,是很普通的豆,那夜的戏,也只是一般的戏,甚至还有些乏味。“我”之所以赞美它,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从封建的私塾走向广阔的天地,又有一群热情好客的伙伴,“我”自然终生难忘。其实,赞美豆和戏,正是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热情、无私的好品质,表现“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诚挚的感情。
7.本文除了双喜、六一公公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性格特征?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为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表现了他纯真无邪,憨厚无私的品格。
8.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和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过的并且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通过“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9.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
鲁迅对故乡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鲁迅对以往的少年时代念念不忘,又对现实的都市生活耿耿于怀。他留恋儿时看社戏的欣喜,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家乡的赞美和挚爱之情,更渗透着一个都市人绵绵不尽的乡愁。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第一部分:看戏前(第1~3自然段):写“我”随母亲回平桥村省亲,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人物。第二部分:看戏中(第4~30自然段):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第一层(第4~9自然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自然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第三层(第14~21自然段):在赵庄看社戏。第四层(第22~30自然段):看社戏后月下归航。
第三部分:看戏后(第31~40自然段):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本文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如双喜和六一公公。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我”之所以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有双喜出主意、打包票。这个形象,是令人深深喜爱并难以忘怀的。成年人里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他的宽厚、淳朴、好客、热诚。“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深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北京城里的京戏不可能有的神韵风致。这样的写景,是极成功的。
社戏 鲁迅
戏前波折
夏夜行船——迫切向往看社戏 船头看戏
归航偷豆——欢畅留恋
有人说《社戏》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是理解本文的钥匙。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文中的戏和豆说得那么好?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大抵来说,回忆总是美好的。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呢?从文章来看,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豆也仅仅是水煮豆。而作者却说是:“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作者如此难忘呢?
我想,作者在写社戏的时候,也仅仅是把社戏作为一个引子而已,真正要写的是他们自己表演的戏,自己演的戏那才是真正难忘的好戏。
你看那月下行船,大伙摇橹的摇橹,陪“我”说话的说话,不亦乐乎!船外,月色如水;两岸,豆麦清香。当真令人心旷神怡了!至于在赵庄看的戏那就不用说了:“我”看不清、听不见,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地有些依稀了。伙伴呢,年少的在打哈欠,大的在说各自的话,都没心思看戏。而回去的时候,大家又像来时一样踊跃,拔篙、摇橹,船快得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或笑或骂,都兴奋极了!
至于那水煮罗汉豆真的好吃吗?未必,只不过是伙伴们自己动手做的罢了,才觉得食之如饴。小时候,在家乡放牛,荷花塘干涸了,许多的小鱼小虾,都躲在一个个水窟里苟延残喘。我们找来几个大的河蚌壳,洗净,再舀上些水,架在土块堆的灶上。把那些抓来的小鱼小虾放在蚌壳锅里煮,等鱼变白了,虾变红了,没盐没油地抓起来就吃,而且还你争我抢的,好似什么龙肝凤胆似的。吃完以后,发现手上全是黑灰,脸也成了大花脸。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候真快乐!
这篇文章,我像这样讲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活跃,都回忆说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感悟书中的内容,比起空洞的说教好得多了!
教学目标
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
2、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及社戏的民俗文化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学生畅谈:自己家乡的民俗或传统节日习俗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社戏》,一起去了解小说中“我”的家乡的风俗:看社戏。
二、明确目标(第一课时)生齐读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
2、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及社戏的民俗文化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介绍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
1、小说定义及三要素
2、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3、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4、情节由四部分组成
(强调《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四、作者简介及解题
1、学生根据书下注解介绍作者及社戏
2、师补充鲁迅的代表作
3、检查生字词过关
五、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2、请你根据小说情节设计几个农家一日游的活动项目:
请在文中找出或归纳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明确:时间:
地点:
人物:
一日游活动:1.掘蚯蚓,2.钓虾、3.放牛、4.去看社戏、5、偷吃罗汉豆 其中去看社戏,又可以分为: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这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明确::1.掘蚯蚓,2.钓虾、3.放牛、罗汉公公送豆(略写),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
3、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4、朗读第一部分,小结归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预习第二部分,体会月下行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的技巧(重点)
2、背诵11-13段(难点)
一、复习导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课前,我们通过导学案走进小说《社戏》感受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1、小说《社戏》的线索是什么?
2、小说《社戏》的主要情节有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学生畅谈,看社戏,吃罗汉豆,放牛,钓虾等)
2、看戏去并不是那么顺利,刚开始我们遇到了哪些波折?后来又出现了什么转机呢? 快速浏览5-9段:看戏前的波折,从文中找出: 看戏前出现了哪些波折?又有哪些转机?
三次波折:叫不到船;怕孩子不可靠;大人又无法同去。三次转机:八叔公的船回来了;孩子识水性;保证不出事
三、品析景物描写
过渡:得去看戏,之前低落的心情顿时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不仅体现在小伙伴们的划船技术上,就连去赵庄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了。
1、请仔细聆听,让声音把我们带回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录音范读11—13自然段)边听边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勾画出来并批注。
所见:月色朦胧在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果然是渔火;松柏林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所嗅:豆麦和水草的清香;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
所感: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亲爱的同学们,美景要好好读,好好品,请朗读“月夜行船”片段,品味写景佳句。
画出文中的写景佳句并在旁边写下品析文字,说说这些描写有何作用?(自由读 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做批注→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提示: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觉得写得好,好在它用 写作手法写出了或表现了
。”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3、多么美的江南水乡啊,那碧绿的豆麦,淡黑的连山,红的渔火光,还有宛转悠扬的横笛,水草豆麦的清香,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些景物描写得这么美? 小组合作,讨论: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句式:“我觉得
用得好,好在它用
的写景方法,写出了
或表现了
。”
或:从文中“
”的句子中,可以得出,景物描写可以运用…….的方法
举例:从文中“月色朦胧在水气里”和“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的句子中,可以得出景物描写分别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多种感官
举例:从文中“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连山比作兽脊,向船尾跑去,生动形象地写出船行得快,表现我们急切的看戏心里,以及侧面表现小伙伴们的驾船技术高。举例:从文中“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可以得出,景物描写要融情于景,自失、弥散两个词看出“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仿佛融入这样的美景中。
5、小结归纳:
这是一段优美清丽的自然环境描写,它写出了农村夜景的清新,写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与景有机的交融在一起。(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融情于景)
四、学以致用
运用了这些写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把月下行船和月夜贵行的所见所闻写的可谓是“有声有色有味有形”,同学们,课文11-13段要求背诵,让声音再一次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吧!(播放背景音乐)
全体同学:深情而投入的读。
1,运用课文写景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冬天的校园》,要求能抓住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方面的反映冬天这一季节特点。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布置作业:背诵
按中考标准,用3分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美段。你觉得怎么能表现这种美就怎么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写完同桌交互,修改自己的。(2分钟)在小组内交流,共同修改一篇最好的。(3分钟)
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评价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群像描写与典型聚焦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了解艺人生活和精神,了解农民的追求和艺术的真谛。
3、培养对底层人的关注和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对作者情感的分析来看艺人、观众和艺术真谛。
难点:对观众心理和艺术真谛的理解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艺术人生》这个节目,吸引观众的一是光鲜靓丽的明星,二是他们台前幕后的生活。可你们是否想过,《艺术人生》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大众去捕捉艺术给人的人生感悟,人生投射在艺术中的影子。今天,你我一同走进王英琦 的《看社戏》,感悟社戏里的“艺术人生”。
二、解读“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三、初步感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本文的预习情况:(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岗河村。
(2)发生在什么时间?
阴历九月十五赶庙会前后的每个晚上。(3)社戏一共有多少场?其中重点描写了几场?
15场,其中重点描写了3个场。(4)故事里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
“我”、周围的观众、艺人。
(5)看社戏时,“我”和周围的观众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周围的观众只是看社戏本身,而“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第10节),“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到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第18节)。事实上,本文写的主要也是“看戏和做戏的人”。
这样,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分析这两类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人——观众与艺人。
四、品读鉴赏
(一)分析艺人形象
本文主要写了艺人们什么特点?
1、对艺术非常虔诚、执著。有关句子:“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第11节),“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第12节),尤其是那个身怀绝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斗,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个人„„(第13节)“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第16节)。简要分析: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执著。
2、生活非常艰辛。
有关句子:“那武旦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这一偶然发现,使得我在后来,老爱盯着旦角的手看,并无法不承认一个可悲的事实:几乎所有旦角的手,莫不都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第12节),“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第19-22节),“逗笑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第25-27节),“顺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第28-37节)。
简要分析:“兰花指”是细节描写,是特写镜头,是以小见大;“猫儿脸姑娘”,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的; “青衣少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的;写那个“硕大无比的锅”,作者直抒胸臆,进行议论抒情。
(二)、解读观众心理 快速浏览,找出在每一场演出中有关观众看社戏的句子,看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一场 有关句子:“沿着白生生漫着月光的乡路,汇入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中„„”(第4节)“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开戏有一会儿了”(第6节)“台下的观众却不理会什么兰花指。他们全部的审美情趣审美热忱都集中在戏情上热闹上,集中在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上。尤其是那个身怀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头,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笑破了清寂初寒的深秋之夜„„”(第13节)第二场
有关句子:“次日,锣鼓家伙响起得更早。太早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第14节),“好在这些小小的瑕疵,并不能打退台下看客的热情”(第16节)第二场 有关句子:“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的之大”(第38节)
简要分析:观众之多,说明俚俗的豫剧深得群众的喜欢,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欲。
(三)、走进文本作者
读完本文这个故事,我们“难以忘怀”。我们忘不了文化和精神需求如此强烈的观众,忘不了虽然生活艰辛但对艺术如此虔诚和执著的艺人,但我们同样忘不了的还有一个人,她是谁?“我”,实际上就是作者。
作为“生长在城市”(第18节)作家,她并没有钻进文学的象牙塔之中,而是深入社会的底层,不辞辛苦地“赶满了十五场”(第40节)社戏,并且深入民众,了解观众的内心世界,“转到后台”观察艺人们的生活状况,跟艺人交谈、交心,甚至出于真正的同情,把家里的药和儿子小时的裤褂送给那个“青衣少妇”。“我”是个线索人物,是一个对底层民众生活和精神充满关注和关爱的人。(从文化的角度探讨社戏现象,从人道的层面真切关心底层人们的需求和疾苦。)“我”是文化的探询者,生命的抚慰者。
五、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进行分析
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叙述的方式主要用来叙述故事情节,而人物、环境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要注意典型的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2、筛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些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常常是带有倾向性的议论。
3、文中用比喻、抒情等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语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
4、结合文章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中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
六、拓展阅读
取景器里的人
李梅
(1)在常人眼里,乞讨者脸上流露出来的大多是卑微哀求的表情。那表情的背后是什么?我不禁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2)一老妪在乞讨的空档,坐在花坛的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与一老翁聊天。两人不知 聊些什么,但我的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仿佛是坐在自家地头上,说着田里的青苗瓜果,让你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3)许多在路边的乞讨者,都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羚羊,弱者的地位使得它 们的警觉神经尤为发达,像是一个永远在岗哨的士兵。那根比发丝还纤细的神经,被撕成两条,一条用来正常的活动,一条用来警戒。或许在乞讨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在周围走来走去的城里人,就如同羚羊眼里看到的在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危险时刻在潜伏中。(4)步行街出口处,一位白发老者经常坐在那里乞讨。他举着钱缸,带着哀求的目光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作揖。
(5)一心想拍近景特写,想清晰地拍出他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小相机的焦距有限,一步步地走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他害怕地看着我,我也害怕。知道他害怕什么:堡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他的眼神被恐怖淹没,刹那间,忽地从地上爬起,朝我抡着拐棍,那架势就是在乡村通常所见的打狗架势。一脸的怒不可遏,完全不是刚才的卑微委琐状。
(6)垃圾桶旁边的围墙上,开满了红红粉粉的蔷薇,公寓的楼房被鲜花环绕,长长的花墙堆积无数的娇艳,美丽得几近奢侈。几个头戴围巾的农村妇女拿着大大的蛇皮袋来到这里,她们把桶里盛垃圾的塑料袋一个个拿出来,抖掉垃圾,积攒起来。然后,她们在垃圾桶里翻拣一些认为合适的东西,放到蛇皮袋里。转脸间看到我的镜头,赧然。以花墙为背景,拍下了在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
(7)那天走在步行街,路过一豪华写字楼,湖蓝色的玻璃幕墙,大理石廊柱的拱形门厅。这样的写字楼在城市里不胜其数,让我停下脚步的是,廊柱门厅台阶前,几个民工或立或坐在吃着盒饭,偶然间传来一阵笑声,他们有着明亮的快乐。
(8)写字楼前的步行街上,每到白领们午餐后“放风”的时间,常常会看到一些衣冠楚楚的职业男女。可是,在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看到这些吃饭的民工,突然就有了异样的感觉。巍峨气派富丽堂皇的写字楼,一下子就无情地把这些民工与一座城市剥离开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边缘另类。他们虽然在这里做着与那些白领同样用以维生的活计,但他们的笑容不属于这里,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
(9)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力。
(10)相机是我们的一双眼睛,忠实记录下我们瞬间看到的内容。但瞬间只是一个点,一个具有发散性的点,许多镜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在那个点之下延伸发散着,直抵心灵的最深处。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
(1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伸出手来,绘一条路,将让我们人类的一些动作拥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1、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 用。(6分)
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1分)作者根据经济地位、‘生活状 况将乞讨者和城里人分别比喻(类比)成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2分)形象地刻画出乞讨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表现出贫富悬殊和情绪相悖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3分)
第⑥小节: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作者以美丽的花墙反衬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2分)逼真地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 同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3分)(如表现手法答为“细节描写”并作能恰当分析亦可)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6分)(1)知道他害怕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
对伤害老人自尊(或“人格”)的愧疚之情;(“伤害老人自尊”1分,“愧疚之情”2 分)(2)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利。对现代文明(或“城市文明”、“城市人”)拒绝建设者(或“民工)融入的愤怒之情。(“拒绝建设者融入”1分,“愤怒之情”2分;如答“不满”,给1分)
3.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5分)
(l)有乞讨者、拾荒者和民工三类人。(1分)(2)乞讨者有时平和安详(1分),有时警觉、害怕,甚至是愤怒、憎恶的(1分)。拾荒者面对镜头时有一点局促不安(1分)。民工面对镜头时大多是坦然的(1分)。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6分)
教学目标:
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它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原作的节选。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作品,是散文,你们还记得吗?对,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但是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其中的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所以我=作者。
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我”创作的一篇讲述童年生活的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所以我≠作者。
2、“社”,“礻”+“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是演的戏就是社戏。
二、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批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三、初读小说,理清小说的结构。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小组合作解决。(提示:注意时间和地点的转移)
2、第一部分:(1-3段)看戏前
第一层(第1段)写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随母归省 第二层(第2段)插叙,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三层(第3段)写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4-30段)看戏中
第一层(4-9段)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戏前波折 第二层(10-13段)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夏夜行船 第三层(14-22段)写在赵庄看社戏。
船上看戏 第四层(23-30段)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蚕豆吃。
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31-40)看戏后
写六一公公送来蚕豆。
六一送豆
3、理清时间
夏季:“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春末夏初
4、材料组织
①材料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 略写的有: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②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总结: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二、读精段,层次式品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
2、交流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句子。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小艇看着唱采起来。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所感: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乡的夜色里。
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3、同学们看书都很仔细,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4、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刚才我们对文中的两个精段进行了由句到词,由粗到细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我们在读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总结:
这几段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使“我”这次看戏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好,想象一下一个清新秀美的月夜,一场精彩的戏正在开演,而你还在看戏的途中,带着这份情感,我们一起朗读一下这部分景物描写的句子,好,开始!
三、评人物,抓中心
1、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
例句: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找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
四、抓文眼,明主旨
1、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不好看? 正面描写: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最怕看“老旦”,她还是不停地唱着。侧面描写:男孩子的“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2、去看戏,不尽兴,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但文章结尾“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这个“好”,我的理解是有双喜、阿发这样的好朋友陪我,使我难忘。②这个“好”我认为是农村美好的景色,使我流留年忘返。
③这个好,是国为我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他没骂我们,还送豆给我,表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总结: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好,我们一齐把最后一部分读一下,感受一下这份人间真情。
五、体验迁移
1、你的身边也有文中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你有过类似的体验么?
戏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 尝试鉴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 : 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三个人物的性格,体会农民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社戏》中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体会景物、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好处,一同分享作者童年与乡村少年玩耍的乐趣;
2、简要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特征,归纳文章主旨;
3、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难点:
1、(1)看戏时间;(2)平桥乐土、寻船周折等与赵庄看戏的关系(铺垫);(3)有关京剧的常识(例如,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学生缺乏积累);(4)由于作品容量大,所以课时紧,任务重:既要培养学生默读、速读、朗读的能力,又要训练思考、理解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设想 : 兴趣教学:教学中紧紧抓住“看戏”这条线索,紧紧扣住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出童心童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初一小学生,讲课一定要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谈话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要委婉,调动阅读作品的兴趣。
写作设计 : 抓住这次学习典范作品的极好机会,安排一次“回忆童年往事”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感情,进行团结、友爱、诚实等品质的自我教育。
教具准备 :
1、黑色识字板儿(长20cm 宽10cm)10面
2、竹笛1支
3、彩粉笔若干
4、小黑板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吗?好,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去鲁迅的故乡,看一场‘戏’去,好吗?”
2、板书课题:《社戏》
板书作者:鲁迅
3、回忆鲁迅:
(1)我们想去鲁迅的家乡去看戏,那鲁迅家乡在哪里呢?(浙江 绍兴)
(2)(小黑板填空):
A 1881—1936
B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 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叙事散文 —《朝花夕拾》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接触《社戏》:
A体裁:小说
这篇小说写得也很精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文中的“我”叫什么名字?(迅哥儿)这个人物是根据童年“鲁迅”的经历而虚构的。
B 写《社戏》时,作者已经多大年纪了?(结合文后的暑期推算)
1922-1881=41(岁)
C 看戏的往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因为“我”当时十一二岁,而写《社戏》时已经41岁了,因此已过去41-11= 30年了。
D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而往事却历历在目。从回忆中,作者有着哪些深刻感悟呢?
二、揭示全课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三 明确本节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清故事情节;
3、探讨第一部分——“平桥乐土”的内容和作用。
四 课堂达标
(一)给作品中的生字,在原文的生字旁边注音,重要的词语稍加注释。
(二)检查预习情况,用黑色识字板展示:(24个)
惮
踱
颇
撮
楫
棹 伊
归省
行辈 絮叨 撺掇
凫水
潺潺
踊跃
自失
弥散
蕴藻
漂渺 宛转
悠扬
喝采 罗汉豆
旺相
桕树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找出段落的起讫:
教师提供下列情节——
平桥乐土
寻船周折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
(1~4)
(5~9)
(10~13)
(14~21)
月下归航
偷豆吃豆
偷豆余波
往事难忘
(22~23)
(24~30)
(31~39)
(40)
(四)阅读“平桥乐土”部分
1、什么是社戏?
(“社”中每年所上演的“年规戏”。)
2、看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浙江省 绍兴城外 鲁镇附近平桥村的临村——赵庄)
3、陪我看戏的是哪些小朋友?他们待我如何?
(1)双喜、阿发、桂生等一群小朋友
(2)(A)伴我游戏
(B)钓虾、放牛
(C)陪我看戏
——友好、亲密
4、平桥村的老人们是些什么人?待我怎样?
(A)种田、打鱼(B)不说“犯上”
—— 老人们 勤劳、善良
5、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看戏)
6、大约是在什么时间(季节)去看戏的?根据是什么?
春末夏初
根据:(1)扫墓后(2)豆,罗汉豆(夏)
(3)麦(立夏麦呲牙)
7、他们是怎么去看戏的?为什么非要乘船去?
(1)乘船(2)因为
A鲁迅家乡在江南,江南是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B 桥村“临河”,乘船方便;C 连六一公公卖罗汉豆都是划船去的。
8、写“平桥乐土”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得以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
9、平桥村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是我的乐土——“乐”。
五、回顾所讲部分
六、布置作业
1、看戏前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预习课后练习(第95页)的“二”题的第1小题:(请在书本上勾画)
作者写夏夜行船,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试把表现这些感觉的语句分别摘出来,说说作者是怎样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七、板书设计
《社戏》
一、鲁迅
二、故事情节
三
人物
四、平桥乐土18811936
我”
“乐”浙江 绍兴城 双喜
亲密
友好
3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阿发
勤劳
善良
“4 原名 周树人 六一公公 目的叙事散文
铺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课目标
1学习“寻船周折”和“夏夜行船”部分;
2、体会烘托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默读5~9段“寻船周折”,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1)看戏之前遇到什么问题?(2)我的心情如何?(3)老人们关注我的心情吗?
2、(1)船找到了没有?(2)由谁找到的?
(3)找到后又遇到什么问题?(4)这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3、作者把“寻船周折”写得一波三折,目的是什么?
归结:(1)看戏之前,没大船,因为小船不安全;“我”急得要哭。(2)大船是由双喜找到的,找到后,又没大人陪我去;结果双喜提议——由小伙伴们一同陪我去,母亲和外祖母都不放心,没有同意;双喜提出“写包票”等四条理由,看戏才如愿以偿。(3)作品之所以把“看戏周折”写得如此细腻,目的就在于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急”。
三、欣赏“夏夜行船”部分:
1听读录音带(或教师范读)
注意(1)景物描写部分,要朗读出诗情画意(2)速度要轻快些
2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样子,放声朗读、速读。
3回答问题:
(1)整体感悟:“夏夜行船”中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答:一是急切的心情,原因是怕晚了;二是惬意、舒服、欢快、愉悦的心情,原因是看戏如愿以偿了。
(2)体会写法:这种急切而愉悦的心情是从哪些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看书体会,并讨论。A 动作迅速
跳
拔
拔
点
磕
退
上
“飞”
B 景物之动
a 清香„„扑面吹来
b 连山„„踊跃跑去
(以动写静)
C 心里所感
慢
D 耳朵所听
a似乎„„歌吹
b大概横笛„„宛转、悠扬
E 望眼欲穿
依稀的赵庄„„真在眼前了
(3)、挖掘作用:作者描写“夏夜行船”的种种感受,用意是什么?
答:烘托“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再现童年夜出看戏的无限欢乐(这种欢乐,并不完全在于看戏本身)——“切”。
(4)笛子独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用横笛为学生演奏一段曲子,如《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宛转”“悠扬”的含义,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四、课堂训练
1、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1)填写传神的动词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石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本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动作描写
写出了小伙伴们架船技术的高超、娴熟,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为什么说山“踊跃”?
答:“踊跃”,跳跃。由于船行之快,自然两岸的连山就有一种向后快速移动的感觉;又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看到的连山只是大致的轮廓——“铁的兽脊”一样;“兽脊”快速向后移动,便有跳跃之感,即“踊跃”的感觉。把静态的连山写动了,烘托了“我”急迫的心情。
五、课下作业
1、摘抄:在笔记本上摘抄10至13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2、练习:(课后练习一)通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理清从望见戏台到离开戏台的情节脉络。
第三课时
一、明确本节目标
1、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重点);
2、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
3、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重点)。
二、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
1、快速默读第14~21段“赵庄看戏”部分
2、找出顺次出场的演员
3、排列次序(出示小黑板)
(1)红衫小丑(2)老旦
(3)小旦(4)老的小生(5)蛇精、老虎(6)铁头老生
答:(6)(3)(5)(4)(1)(2)
4、找一名优生复述一下“看戏”情节
铁头老生 小旦
蛇精、老虎
老的小生
红衫小丑
老旦
5、“我”对赵庄夜戏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两个字概括)
A 扫兴
B 遗憾 C晦气 D点背
总之,也可用一个字概括为——“憾”。
三、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爽
1、请找出两处修辞?用意是什么?
(1)“戏台„„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隔。”
比喻 用意:写出了回望中戏台夜景的美,表达出留恋的心情。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比喻
用意:富有童话色彩,渲染了轻松、愉悦的心情。
2、“连几个夜渔的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补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用意:侧面衬托,衬托行船之快、架船技术高。
四、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
1、快速阅读第24~30段“偷豆吃豆”部分;
2、讨论:你认为在“偷豆吃豆”过程中,哪个孩子最可爱?说说理由。
(1)桂生——机灵——提议“偷豆呀!”
(2)双喜——心眼多——A “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B 怕挨骂,偷六一家的C 考虑八叔油盐之事
(3)阿发——憨厚——“往来的摸了一回”“偷我们家的吧„„”
(4)孩子们——可爱——分工合作:“摇”“火”“剥”“煮”“洗”“抛”
对付八叔:“八癞子”
3、总结:“我”对“偷豆吃豆”的感受是
(一个字)。答:趣。
五、课下作业
1、默读本节所学部分
2、自己复述“赵庄看戏”和“偷豆吃豆”情节
3、设置悬念:可以说孩子们闯下了大祸,那么,结局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jxzy888666
第四课时
一、明确本节目标
1、了解“偷豆余波”;
2、分析六一公公的形象;
3、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三、了解“偷豆余波”
1、请大家用红色波浪线,画出六一公公所说的四句话,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老六一说话的内容:
2、(1)嗔怪
(2)询问
(3)送豆
(4)夸奖
3、请一名同学朗读31至39自然段,讨论:
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总结: 热情、豁达(“请客?—应该的。”)、朴实、善良、厚道(“送豆”)的农民形象。
4、踏坏豆田,反得夸奖和馈送,“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怪”(奇怪)
四、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1、教师范读第40段;
2、讨论:“那夜似的好豆”真有那么好吃吗?“那夜似的好戏” 真有那么好看吗?
答:那夜的豆可能很好吃;但那夜的戏并非那么好看。
3、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总结:在看戏的过程中,有小伙伴为伴,一起驶船,一起说笑,一起吃喝,乡间午夜的美景令我陶醉,几十年后,这些成为我童年美好、甜蜜的回忆,突出了对乡间少年诚挚情谊的怀恋——“恋”。
五、概括主旨
小说回忆了“我”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难忘经历,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图景,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刻画了淳朴乡民的形象,盛赞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六、课堂练习
1、在下面故事情节后的小括号里,请用一个字概括出“我”的感受:
寻船周折(急)
夏夜行船(切)
往事难忘(恋)平桥乐土(乐)赵庄看戏(憾)
月下归航
(爽)偷豆吃豆
(趣)
偷豆余波
(怪)
2、朗读全文
七、课下作业 :课后练习“三”的2、4小题。八 课下写作训练
1、导写提示
童年,给你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粘知了,捉麻雀,下水淘鱼,偷杏儿,爬树捋榆钱儿,折柳枝做柳笛,跟小伙伴过家家,跳房子,折纸船,养小兔子,跟小朋友争吵打架,到外婆家闯祸,生病时妈妈给我百般呵护,与家人一同外出旅游,与小朋友一起下棋、玩游戏„„哪些给你带来了乐趣?哪些给你带来了不悦,甚至是忧伤?让我们珍惜它,让我们用童心稚笔串起这一粒粒珍珠吧。
【1社戏教案】推荐阅读:
《社戏》公开课教案06-15
社戏的优秀教师教案05-27
社戏第二课时教案11-12
《社戏》教学设计三则-教学教案09-15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社戏》09-23
社戏写作背景09-13
《社戏》教学设计方案06-30
《社戏》选段阅读附答案12-13
社戏读后感200字09-12
《社戏》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