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教报考条件(通用6篇)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网教报考条件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继续教育学部是中国传媒大学下属六个学部之一,主要承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及非学历培训教育任务。现拥有网络远程、函授、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训等多种教学形式。
招生专业
高起专: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公共事务管理
专升本:工商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 报考条件
高中起点专科:年满18岁、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教育学力者
专科起点本科:具有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者
报名时间
春季报名截止时间:4月底(具体时间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秋季报名截止时间:10月(具体时间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
报名准备资料
1、二代身份证扫描件
2、一寸蓝底电子版照片
成人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网 www.jxjxedu.net
3、报考本科的学员需提供专科毕业证书扫描件;
教学与学习
教学模式: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环节主要由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集中考试等组成,本科学生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比重:约占30%(特殊课程除外)
西方大学肇始于11世纪, 伴随历史进程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并世俗化。因对社会关键职业者和新知识的生产, 大学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很大自治权。因近来受全球化影响而产生了新的知识和能力需求, 这种地位和权力便显得相当保守。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北美、欧洲和东亚, 已有明显迹象显示大学正如何试图变革其组织以保持其在日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生产的竞争力。
在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中, 高等教育机构形势已变得严峻。如大学不能充分变革其组织以生产出其所在市场区域客户所要求的服务 (知识和能力) , 它将面临倒闭。因为政府正设置一定的质量和数量层级来作为其拨款标准, 所以大学被迫作为生产性单位来改进其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在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建立竞争态势。那些证明最具竞争力的高校也将得到最多的公共支持, 而表现不佳的也将因不再被给予很多机会而进入其破产倒计时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进行宏观视角的分析来说明管理、生产和组织的哪些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实现创新的关键。而借助创新大学能以全新的问题解决方式适应新环境。本文研究目标不是一般意义的高等教育机构而是追求卓越的世界级精英大学。
二、创新的基本条件
1.政府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治
在任何国家, 政府所提供的创建高等教育机构自治和责任的法律环境都是其创新的非常基本的条件。如果政府试图过细管理和遥控其运作, 通常极易妨碍其创新能力。
2.资助
慷慨的公共资助在始建阶段是重要的。然而, 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尽快实现财政自立。独立财政支持其自治, 而自治对保持创新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来自国家的常规资助如何, 有志向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应当拥有可支配的“项目资金”以在外部机遇来临时迅速行动。而且, 高等教育机构对经济的反应本质上也可能会使其领导层对生产质量以及在市场中积极树立品牌保持最佳的敏感度。尽管政府的总体财政支持应当削减, 这却丝毫不会与其作为客户向 (公立) 大学预定和购买重要的研究和 (或) 培训服务相冲突, 其实公、私 (独) 立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差异正日益模糊。最重要的是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独立而具有创造性, 因为它们既有健康的财政基础又能够迅速反应来获得新项目。
3.充分的信息通讯技术装备
如未以信息通讯技术 (ICT) 充分武装并且不能实现在全球性网络社会中的运作, 一所大学就会在竞争中或多或少跛足。充分武装意味着科研、教学和管理均应基于ICT。很难想象有任何不依赖于此的研究领域, 就连人文科学都日益应用计算机化处理知识。真正由应用ICT而产生的巨大学习效果尚处于初始开发阶段, 远不止远程教育。被创造性组织起来的互联网可以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助理教师”。而巨大的挑战来自于教学——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并有效利用该手段来应用网络上的可用信息与知识。这方面涉及以下将谈及的教职员工的优秀。整体来看, 事实是单纯的ICT应用本身就具利于学习的效果, 而这正是Castells1996年所界定的ICT“革命”的一面。显然, 大学的管理效率也可以借助ICT而得到极大改进。ICT支持的管理可能是研究者和教师创新的关键性先决条件。大学要实现世界级创新, ICT也就必须应用于全球范围, 而不受制于官僚或政治限制, 那将阻碍创新。
4.语言能力——英语和中文
当前, 作为一个全球性行动者就必须掌握英语是勿庸置疑的, 而新需求将会是中文。如今, 在100多个国家的2500所大学中有约3千万外国人正学习中文且该数量还在迅速增长。来中国学中文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 有超过400所中国大学向外国人提供中文课程。在美国, 中文已超过法语和德语而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英国、美国及挪威的中小学也在提供着中文课程——中文教学已成为诱人产业——美国已有500多所高中提供中文课程, 大有使中文成为美国学校的标准课程之势 (Tjeldvoll, 2006) 。有两个具体事件正使中文释放着特殊吸引力。首先是中国已成世贸组织一员, 意味着西方投资受邀进入中国;另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已连续数年推动了中文学习。今天, 英语是主导性的世界语言。然而从未来视角看, 中文将有可能迎头赶上。20年后, 英语和中文将在全世界成为课程的常规部分。
对外国人而言, 中文较难, 因而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很重要, 因为少儿学习一种新语言是最容易的, 他们的学习能力就像海绵一样。英国的下一任首相戈登·布朗先生最近宣布, 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在本10年将翻四番;他希望英国的每所学校、学院和大学在接下来的5年中都能与中国相应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Ibid) 。可以说, 世界上任何大学, 如果其志在全球的话都面临压力发展其英语之外的中文能力。
5.国际战略联盟
在一个全球化世界中, 几乎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在所有领域领先。要想成为全球知识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一员, 大学就需要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建设性和互利性的联盟。联盟对优良研究环境和优秀教育项目的“整体打包”将会使每所大学比独自为战更强大。此外, 这种联盟还有一个战略维度:所有联盟成员将能进入更大市场;接下来的联盟内部合作将产生利于创新的结构环境, 内部互动和协作也将加强创造性和促进新理念的诞生——创新。
6.质量和数量保障机制
对任何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机构而言, 有力的质量保障机制对维持其提供卓越服务的良好教研环境具有决定意义。然而, 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则需弄清质量的概念。这对于一所国际性大学至关重要, 同时也难以界定。
质量是一个术语。在挪威, 它已经成为一个被赋予全国性高等教育改革意义的概念——质量改革。对质量的界定多不如人意。共识是, 质量是每个人都可强烈感知其为何物的东西, 接触它时你就会知道。流行说法是, 它与个体主观标准定义相关联 (Tjeldvoll 2004) 。
涉及到大学, 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大学一直是公共高等教育机构 (社会文化基石) , 代表着在我们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一定价值维度。分析起来, 质量涉及到马克思·维伯对于价值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区分。价值目标是关于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质量 (或特性、性质) , 基本适用于全人类;工具性目标则与经济和实践问题相关, 对实现价值目标往往具决定性意义。例如, 良好的财政对于大学就很重要, 好到足以使其雇用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文明的环境并敢于对像政权与市场这样的强权实话实说 (Ibid) 。质量的工具和价值方面可以由两个词语来进一步说明:以“研究和学习为目的”的目标的适合性;“研究和学习自身”目标的适合性。
——作为“以‘研究和学习为目的’的目标的适合性”的质量。质量可以与一种特殊的器械、工具或战略如何以适当方式达成给定目标相关, 如大学招生这样的竞争性目标。当工具——如教师组织教学——产生学生的高学业成就时, 对使大学具有竞争力的目标而言, 作为工具的教学就始终具有高质量 (Ibid) 。这种工具性的质量观是与效力、效率和全球化背景中竞争力相联系的。当学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高学业成就时, 就存在着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该所大学毕业生将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Ibid) 。
——作为“‘研究和学习自身’目标的适合性”的质量。该质量所关注的不是实现某目标的工具或战略, 而是其目标自身的质量。我们的目标有价值吗?它是值得我们利用具有高技术质量的工具所要尝试达成的目标吗?此处的焦点并非工具的质量, 而是我们所正在做的工作的本质或意义。从价值和道德视角衡量, 该目标重要吗?以教育质量为例, 教育通常主要是充当为特定工作生产工作能力的手段呢, 抑或主要是与以成为文明社会中负责任的人类个体为目标的学生个人发展相联系呢 (Ibid)
质量保障机制 (QAMs)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时的总体性的挑战是避免官僚化, 如并非经常受到重视却形式化的评估程序。一些常规操作可运用技术方法系统地予以检查, 对于大量的常规行政手续尤其如此。此外, 研究和教学质量的责任应当尽量接近教职员工个人。二者均有严格限制标准, 其质量检测焦点应当是成果。教学成果指标是学生成绩;科研成果指标则是现有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其对市场中研究成果购买者的适合性。该机制还应对研究或组织学习的新方式保持灵敏性, 以刺激形成一种文化来鼓励思考和实践的新方式——创新。
7.营销 (品牌) 机制
在全球市场经济中, 品牌和营销对大学从卓越的科研和教学服务生产中获取回报几乎具有决定性作用。孤芳自赏的学术象牙塔时代已是明日黄花;高质量生产正初露端倪, 全球性高教与科研市场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也会并肯定会显现, 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正日益扩张其营销部门——“销售组织”。
《泰唔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所发布的国际排名得到高度关注。上海交通大学的例子就说明了现身于国际舞台的重要意义。另一个有关大学当前如何关注树立自身品牌的信息来源是该刊的高等教育工作职位招聘版块。该版基本上展示了英国及许多其前殖民地国家的职位市场。浏览一下其中的美国部分一定会很有趣。该刊最近一个趋势是有越来越多欧洲大陆的大学在此发布职位空缺。
三、卓越知识和能力的生产
在世界范围内分析大学创新行为时可明显发现, 尽管基础的学科性研究仍在, 创新行为却常与应用研究相关。有迹象表明, 存在着生产新知识和组织学习的两种方式, 而新趋势是与“知识生产新模式”相联系的。
1.知识生产新模式
瑞典研究与计划委员会于1990至1993年间发起并实施了一个研究项目, 目的是探求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知识生产方式的主要变化。该研究团队以麦克尔·吉本斯为首, 其研究报告发布于1994年。该研究显示, 一种新知识生产模式——模式 (2) ——正在形成;与此同时, 传统的知识生产形式——基于学科的模式 (1) ——持续存在。除其它原因, 模式 (2) 受到了成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出大批的硕士、博士或研究人员。毕业后, 他们继续在大学之外开展研究并影响着其母校间的激烈竞争。公、私立研究型大学、学院及大量较大型私企的研究部门都雇用了由大学培养的佼佼者。这些研究者以模式 (2) 的方式生产知识, 而该模式有着与研究型大学中基于学科的模式截然不同的某些特点。Kvil (1998) 将吉本斯等人的思想以如下方式进行了系统化:
注:[1] ①知识生产始于实践而不是基于理论和学科的问题;②生产发生在“项目组织”而不是如院、系般的固定或永久性结构中, 知识生产结束时该组织也就解散;③知识生产意味着包括经验和理论在内的问题解决, 尽管其不属于学科性知识却依然对知识存储有贡献;④作为结果的新知识可直接扩散给参与项目生产过程的成员。知识生产模式 (2) 是动态的, 具有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长了的知识生产地点数量。[3] 为知识生产模式 (2) 而建立项目组织时的联盟和联络数量基本无限制, 尤其是涉及到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时。而同时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活动间却一直存在着差异——更突出了特殊性。
今天, 为以一个能在个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某些股东和用户群体相适应之间保持平衡的高教机构的面目生存, 公立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变革的需求。其实, 在大学高层实现更大效力和更高效率的某些需求可以被识别出来。首先是更多集权。同时需要加强 (使之更具效力和效率) 基本生产单元、部门和其它机构所开展的科研、教学和另外的服务。这将使大学充分适应公共机构和私人用户的需求, 而正是他们构成了大学财政之基。受国家意识形态和市场力量作用, 在迎合源于市场的 (对知识和能力) 服务需求中, 大学似乎不得不创新。
2.及时响应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由于知识和能力日益基于市场需求, 创新已变得重要 (Trondsen 2000, Lorange 2004) 。对于知识和能力生产基于供给驱动的时代而言, 这种新形势意味着一种变革。生产将因需而供。设想是:绝大部分基于学科的知识生产将如过去一样仍然适用。归因于全球性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和新信息通讯技术所带来的新型动态变化, 知识和能力正变得不合需要并很快过时。因此, 在涉及确定当前真正需求时, 就需进行思考并准备及时反应。研究和培训项目将必须始终接受质量和用户适合性二者共同检验。研究和培训也将必须日益跨学科并根据所被感知的市场需求而定制。
出版正日益以在线的形式完成, 从而极大缩短了研究成果和相关读者参阅间的距离。与此类似, 科研及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教学间的距离也被大大缩短。这种因新信息通讯技术作用而成为可能的距离上的接近使得以应用和培训为目标的科研成果间的相关性增强。因此, 在研究生层次, 知识生产和培训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正相关。换言之, 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以科研为基础, 该层次学习动机受研究兴趣的影响。然而, 绝大多数大学的本科生层次, 对于能够进行出色教学的人员将有强于以往的需求。所谓出色, 也意味着在一所现代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中, 学习的组织必须将其学生群体的巨大差异性考虑在内。
四、创新型大学组织
1.管理
大学保持卓越和具有竞争性的基本条件是其管理质量。无论其它条件如何优秀, 没有卓越的管理, 它就会处于风险中。简言之, 管理需在三个维度名列前茅:学术管理、员工管理和组织管理。
要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 任何大学领导首先都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在行。这意味着顶级管理也需拥有顶级学术资格。具体说, 该先决条件对其在大学内部学者面前维持权威性和获得尊敬不可或缺。更具体而言, 该条件也蕴含着高层领导应当拥有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第二, 管理需要在招生以及保持研究、教学、员工管理的卓越方面具有高质量。在教职员工发展、成长和自我创造性方面实现创新将会使大学在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机构过程中相互拉开差距。第三, 谈及将大学作为企业运营时, 大学领导的管理就需要像公司环境中的成功经理人的管理一样合格。商学院就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 它所培训的公司领导者将引领企业走向一个竞争性的市场。领导层尤其需要创造性地预见大学未来环境。
2.作为项目组织的大学
当前, 国际顶级商学院中有个明显进展, 就是由传统的院、系、室“线性结构”组织向“项目组织”转变 (Lorange 2006) 。这是大企业中所发生的情况在大学中的平行发展。大学中的情况是, 一个相当弱的线性结构——很大程度上具有行政特征的一系列运作单元得以保留。大部分科研和教学资源可以被看作是一些蓄水池, 它们可以被挑选进入市场中客户所需要的不同研究与培训项目中。从现存学术资源池中, 可以组成最优团队以完成特别项目, 项目结束后成员又返回池中。这种模式保护了最优的灵活性, 并且始终让最优秀者工作于最适当的位置, 最终实现最高质量、最高效率和最佳适合性的生产, 或者说最优的生产和大学竞争力。
院、系削减和消失的同时, 研究和教学也变为跨学科。通过网络工作受到强烈关注, 项目基于团队, 仿真和角色扮演得到积极应用。研究课题常常具有前沿性, 而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产生真正的新知识。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 了解文化差异的意义也不言自明。未来的基于项目的大学组织可以被看作是对知识和能力生产模式 (2) 的明显而及时的响应。
五、创新成功的标准——总结
概括讲, 未来的全球性精英大学拥有被任命的具有企业家能力的领导层。该任命所基于的合同规定领导层在其所取得成果获得满意评价的基础上可被续聘。领导层在涉及员工招聘和组织机构调整问题上具有自主运作的广泛自主权。而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特征之一, 就是能够成功地识别并且吸引科研、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优秀员工。
对所有者, 创新性精英大学展示出高度负责;对客户, 它又在设计和提供为其量身定制的研究与教学项目方面具有专业性。此外, 其竞争力也借助于最大限度地在大学组织内部所营建的“成功文化”而得以保护。而因在科研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它也必将跻身于大学国际排行榜前列并大放异彩。
摘要:大学实现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如政府关系、财政、信息通讯技术和质量保障等, 卓越的研究和教学成果生产也有其自身特征。本文对反映全球性知识市场竞争的新知识生产模式给予特别关注;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组织的关键特征, 如项目组织和按需及时提供服务的生产;总结了创新型大学的成功标准。
关键词:精英大学,创新,条件
参考文献
[1]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Volume I of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Gibbons, Michael et al.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3]Kvil, Tove (1998)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Some Aspects of the Systems in Norway and France.Paper to the Annual Oslo Sem-inar of The Nordic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NICE) November26-28, 1998.Oslo:University of Osl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4]Lorange, Peter (2002) NewVision for anagement Education.Lead-ershipChallenges.Oxford:Pergamon
[5]Lorange, Peter (2006)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Septem-ber19th2006, “on university management”.Oslo:University of Osl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6]Tjeldvoll, Arild (1998) “The Idea of the Service University”i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Number13, 1998.Boston:The Bos-ton Colleg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998
[7]Tjeldvoll, Arild (2006) Chinese Language conquering the World, i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September 2006.
[8]Trondsen, E. (2000) The Emerging e-Learning Industry.Stan-ford: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单选题
1、在采用总分包方式时,与业主发生经济关系的有(B)
2、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B)为其调整对象。
3、衬砌渠床的作用是(A)
4、沉井基础是借助(B)克服井壁摩擦力下沉至设计标高的。
5、铁路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大幅度提高列车的(C)
6、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是(C)
7、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A)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的是(A)
9、从水泥浆体形成水泥石所经历的过程是(B)10、1825年,法国的纳维建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A)
11、以下著作中不属于土木工程著作的是(A)
12、古埃及金字塔属于(A)多选题
13、下面属于建设民事法律的是(AD)
14、共同完成招标投标经济活动的是(CD)
15、“标”指发标单位标明项目的(ABD)
16、工地上常用的对钢筋进行冷加工方法包括(AB)
17、确保浇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是(AC)
18、土木工程施工一般包括(AB)
19、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D)20、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包括(AB)
21、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有(ABD)
22、桥梁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是(CD)
23、结构设计的基本目标包括(ABD)
24、框架结构的特点包括(ABCD)
25、常见的大跨度结构包括(ACD)
26、属于建筑基本构件的有(ABD)
27、通过地基处理可改变软弱地基的(ABCD)
28、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两类(CD)
29、浅基础按基础刚度的不同可分为(AC)
30、高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需要对以下哪些问题进行分析评价(ACD)
31、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ABD)
32、属于工程地质测绘方法的是(AC)
33、无机胶凝材料根据硬化条件分类包含(AC)
34、料石按表面平整度的分类中包含有(ABD)
35、砂主要用于制备以下哪些材料(BC)
36、砖主要可用于以下那些结构中(ABD)
37、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ABD)
38、土木工程包括(AC)判断题
39、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A)
40、招标投标的特点是由许多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B)
41、承包价格是招标者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预期,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B)
42、业主可以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总包施工单位(A)
43、接受订货或委托并负责完成任务从而取得报酬的一方称发包方(B)
44、由开挖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B)
45、正铲挖掘机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B)
46、钢筋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的方法(A)
47、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范围广和数量多,说明其土木工程技术水平高(A)
48、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A)
49、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A)
50、埋置式桥台可以是实体结构,也可以框架式或锚拉式结构。(A)
51、斜拉桥的主梁是桥的生命线,它承担着整个桥身的重量。(B)
52、桥位的选择是在服从路线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A)
53、在选择桥梁基础时,当地基上面土层较软且较厚时,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B)
54、机场如设置单条跑道,则必须保障其风力负荷>95%。(A)
55、高速公路由于行车速度快,因此交通事故多发。(B)
56、粘土砖不是“绿色建材”,在我国很多地区以限制大量使用。(A)
57、建筑结构中的传力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A)
58、框架结构因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因此承受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的能力都很强。(B)
59、柱不可承受偏心压力。(B)
60、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大于2倍短边时可看作单向板。
(A)61、5.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A)62、灰土作为基础材料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下。(B)63、基础都埋置于地表以下。(B)
64、桥梁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包括桥墩台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桥墩台的冲刷问题。(A)65、1.将上部载荷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A)66、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A)67、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价格低等特点。(B)68、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B)69、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A)70、土木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A)71、我国长江三峡的建设属于隧道工程项目。
(B)72、中国古长城属于砖石结构。(A)
73、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A)填空题 74、1.可同时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基本构件是(柱)。2.混合结构又称(砖混结构)。
3.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中,次干道为(1
5)年。4.梁式桥的内力以(弯矩)为主。5.拱式桥的内力以(压力)为主。
6.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为(30)m。7.建筑物内用水水源,一般取自(配水管网)。8.石方开挖施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爆破)。
9.升板法施工的方法是利用(柱子)作为导杆的,配备相应的提升设备。10.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井点降水)。11.由填筑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
12.混凝土入模后其中空洞和气泡约占总体积的(5%~20%)
13.建设民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的调整平等主体。
14.国际建筑市场中广泛采用主要的交易方式是(招标投标)。15.招标单位又叫发标单位,中标单位又叫(承包单位)。
16.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加固)等。
75、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木)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粘土)砖。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2.5)mm。4.卵石的粒径大于(5)mm。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石灰+粘土)。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4)个等级。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硅酸盐水泥)。9.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10.地基处理的振冲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潜水电机)。11.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深层搅拌法)。12.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扩展)基础。13.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5)米的基础。14.板按受力形式可分(单向板和双向板)。15.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1/4)的梁。16.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简支梁)。17.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圈梁)。
简答题 76、10.施工组织意义? 1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12.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 13.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14.钢筋冷加工的目的? 15.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16.分件流水的优缺点? 17.什么是建设程序? 18.常见的工程灾害有哪些?
本题参考答案:
10.根据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按照产品生产规律,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流水施工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连续均衡生产,从而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效益目的。
11.面广量大、劳动繁重、大多为露天作业、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易受地区气候条件、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
12.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期 控制,围绕这个任务,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理。
13.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14.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满足预应 力钢筋的需要。
15.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需的湿度、温度条件,防止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防止混凝土强 度降低和出现收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
16.分件流水法是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由于每次基本是吊装同类型构件,索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但分件流水法的缺点是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停机点较多。
17.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的法则。18.地震、风灾、火灾和地质灾害 77、1.桥梁规划应考虑哪些要求? 2.一个优良的港址应有哪些优势? 3.有坝引水的优缺点? 4.灌溉基本方法有哪些? 5.防洪规划的原则?
6.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7.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准则? 8.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则?
9.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本题参考答案:
1.使用上的要求;经济上的要求;结构上的要求;美观上的要求。
重要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与城市环境发展相协调、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足够宽阔的水域以满足船舶的航行与停泊要求、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以及考虑现有的建筑、良田、自然景观和战时安全等。
3.可以避免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并且能稳 定引水流量;缺点是修建闸坝费用相当大,河 床也需有适合的地质条件,由于改变了河流的 原来平衡状态,还会引起上下游河床的变化。4.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和微喷灌。
5.统筹规划、综合利用、蓄泄兼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设计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洪工程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结合。
6.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 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7.1)保证供应城市的需要水量;
2)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保证不间断地供水、提供规定的服务水压 和满足城市的消防要求。
8.排水系统既要实现市政建设所要求的功能,又要实现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 城市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工厂也要顾及和满足城市整体运作的要求; 规划方案要便于分期执行,以利集资和对后期工程提供完善设计的机会。9.1)排水畅通,水力条件好;
2)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3)总管线短,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
4)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78、1.土木工程的内容为何? 2.现代土木工程有何特点? 3.石灰砂浆有何特点? 4.膨胀水泥的特点与用途? 5.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6.高速公路有何优势? 7.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8.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 9.浅基础的特点?
本题参考答案:
1.包括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涵、隧洞、河流、港口码头、机场、特种工程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它包含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功能要求多样化
2)城市建设立体化
3)交通工程快速化
4)工程设施大型化
3.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浆,也可使可塑性显著提高。
4.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其强度发展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制作大口径输水管道和各种输油、输气管,也常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结构、要求早强的工程结构节点浇筑等。
5.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裂、抗疲劳、抗振及抗冲击能力得以显著改善。
6.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 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性好; 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7.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8.为了查明场地及其邻近地段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其他勘察资料对场地或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9.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
79、10.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11.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12.铁路运输有何优点?
13.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4.应力蒙皮结构有何优点? 15.框架结构有何优点? 16.公路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17.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意义? 18.公路路面的功能与要求? 19.如何制作防水混凝土?
本题参考答案:
10.1)在设计时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均匀分布;
2)遇到高低相差悬殊或地基软硬突变时,要合理设置沉降缝;
3)增加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协调作用。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11.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12.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基本不受气象及气候的影响,能源消耗远低于航空和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主干力量。
13.路基的平面位置和形状;轨道类型及其上的动态作用;路基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等。
14.可以大大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减少侧向支撑的设置;利用面板的蒙皮效应,可以减小所连杆件的计算长度,既充分利用板面材 料的强度,又对骨架结构起辅助支撑作用,对结构的平面外刚度又大大提高等。
15.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因其采用梁柱承重,因此建筑布置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使用广泛。
16.一般分为“几何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等,在公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
第一次作业 【名词解释】课件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脚本实质上就是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 答案:正确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在开发时其艺术性必须服务于教育性 答案:正确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在开发时要求必须使用多种媒体元素 答案:错误
【多选题】多媒体课件脚本一般包括: AC A:文字脚本 B:分镜头脚本 C:制作脚本
【多选题】可以直接插入PowerPoint中播放的动画文件格式有:AC A:SWF B:FLA C:GIF D:PSD
多选题】文本是多媒体课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ABC A:字母 B:符号 C:数字 D:表格
【多选题】根据科学性要求,教师在开发课件时可以使用文字BC A:繁体字 B:简化字 C:国标文字
D:网络符号文字(如“囧”)
多选题】评价多媒体课件质量的指标有: ABCD 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教育性
多选题】多媒体技术所涉及到以下哪些形式: AC A:媒介 B:媒材 C:媒体
【单选题】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直接依据是: C A:文字脚本 B:分镜头脚本 C:制作脚本
【单选题】适用于表现比较细节、层次以及丰富色彩的是:B A:图形 B:图像
【单选题】在演示文稿制作时,如果在每一页幻灯片上添加版权信息,则可以在下列哪一种视图模式中进行操作设置 B A:讲义母版 B:幻灯片母版 C:备注母版 D:备注页视图
【单选题】在演示文稿中,如果仅需要查看幻灯片内的文字信息,而不需要观看其缩略图内容,则可以选择下列哪一个选项卡 A A:大纲选项卡 B:幻灯片选项卡
题目: 【单选题】下列哪一个视图不属于母版视图组 D A:讲义母版 B:幻灯片母版 C:备注母版 D:备注页视图
题目: 【单选题】下列哪一个视图不属于演示文稿视图组 C A:普通视图 B:幻灯片浏览视图 C:备注母版 D:备注页视图
题目: 【单选题】传播信息的电缆、电磁波等称为: A A:媒介 B:媒材 C:媒体
题目: 【单选题】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纸张、光盘等称为: C A:媒介 B:媒材 C:媒体
第二次作业
1.【名词解释】多媒体课件脚本
答:多媒体课件脚本是详细的课件实施方案,是将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一步具体化,是对在计算
机屏幕上如何组织整个教学活动的描述,主要包括课件中呈现的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学习过程的 控制等
2.【名词解释】幻灯片版式 答:幻灯片版式是 PowerPoint 中的一种常规排版的格式,通过幻灯片版式的应用可以对文字、图片等等更
加合理简洁完成布局。幻灯片版式包含了要在幻灯片上显示的全部内容的格式设置、位置和占位符。
【判断题】讲义母版是用于设置讲义的格式化标准,其主要用于打印幻灯片讲义时使用。答案:正确
【判断题】占位符是版式中的容器,可容纳文本、表格、图形,但不能容纳影片和声音。答案:错误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中所用颜色的含义要与人们生活中所识的颜色含义相同,且在界面设计中不宜采用过多的颜色。答案:错误
【判断题】为使多媒体课件显得丰富多彩,在课件中相同类型的信息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显示,包括显示风格、布局、位置、所使用的颜色以及人机操作方式等都需要做变化。答案:错误
【判断题】以避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上,同一画面中不应超过三个及以上的兴趣中心。答案:错误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脚本要严格按照模板制作,不能有个性化调整。答案:错误
【多选题】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创建演示文稿: ABCD A:根据主题 B:根据模板 C:Office Online D:根据已有的演示文稿
【多选题】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基本原则包括:ABCD A:操作简便 B:界面简洁 C:色彩和谐 D:布局合理
【多选题】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脚本一般包括:ABCDEF A:课件名称 B:课件简介 C:教学对象 D:教学目标 E:教学内容 F:教学策略
【单选题】演示文稿的创建是通过以下哪个菜单选项实现 B A:开始菜单 B:文件菜单 C:选项菜单 D:插入菜单
第三次作业
【名词解释】占位符
答:占位符顾名思义就是先占住一个固定的位置,等着往里面添加内容的符号。在幻灯片中表现为一个虚
框,虚框内部往往有“单击此处添加标题”之类的提示语,一旦鼠标点击之后,提示语会自动消失。
【判断题】文本框形状样式中预设的样式会随着幻灯片设计主题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配色效果 答案:正确
【判断题】文字是传达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的方式,课件制作时不要在课件中使用太多文字。答案:错误
【判断题】文字是传达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的方式,课件制作时不要在一张幻灯片上排满文字。答案:正确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的导航设计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避免单纯使用超链接。答案:正确
【判断题】多媒体课件中的导航元素及其设计风格应保持一致,以便于操作。答案:正确
【判断题】在进行导航设计时,为了保持多媒体课件的美观性,应将导航颜色与单纯叙述文字的颜色保持一致,不做区别。答案:错误 【判断题】无论哪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都应该设计和制作导航。答案:错误
题目: 【多选题】PowerPoint中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选项来自定义文本框的效果 ACD A:形状填充 B:字体效果 C:形状轮廓 D:形状效果
【多选题】PowerPoint中可以输入以下哪些特殊字符 ABCD A:数学公式 B:汉语拼音 C:希腊字母 D:化学方程式
【多选题】幻灯片中可以利用以下哪些方法输入文字 ABC A:占位符 B:艺术字 C:文本框 D:图片
【多选题】多媒体课件中导航设计常用的形式有 ABCD A:组合图形 B:利用图示 C:利用目录 D:按钮+标题
【单选题】在新建幻灯片时,除了(B)版式外,其余多数版式均含有文本占位符,供我们输入文字时使用。
A:标题和内容 B:空白 C:标题幻灯片 D:图片与标题
第四次作业
请利用“直接从句子提炼关键词”方法,将下面幻灯片中的文字进行精简。
理工科学生学习与文献信息的关系
(1)为巩固、拓展专业课知识阅读相关的参考书。(2)专业课要求撰写课程相关的文献综述。(3)专业外语翻译一定程度的国外专题文献资料。(4)毕业环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撰写/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答:理工科学生学习与文献信息的关系
参考书:巩固、拓展专业课知
文献综述:专业课要求撰写。
国外专题文献资料:要求用专业外语翻译
毕业环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判断题】插入一个SmartArt图形后,不可以自由添加和删除形状。答案:错误
【判断题】PowerPoint中,裁剪图片是指保存图片的大小不变,而将不希望显示的部分隐藏起来 答案:正确
【判断题】PowerPoint中可以”复制-粘贴”的方式插入存放在计算机中的图片。答案:正确
【多选题】在幻灯片的“动作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的超级链接对象可以链接到(ABC)
A:下一张幻灯片
B:一个应用程序 C:其他演示文稿 D:幻灯片的某一对象
【多选题】当一张幻灯片要建立超级链接时,无论是动作按钮、动作设置还是超链接都(ABC)
A:可以链接到其他的幻灯片上 B:可以链接到本页幻灯片上 C:可以链接到其他演示文稿上 D:不可以链接到其他演示文稿上
【多选题】PowerPoint2010提供了有以下哪些特色动画效果(ABCD)
A:基本型 B:细微型 C:温和型 D:华丽型
【多选题】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下列(ABCDE)元素
A:图片 B:剪贴画 C:形状
D:SmartArt图形 E:图表 【单选题】在开发过程中进行的旨在调试和修正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完善的评价是:C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单选题】在幻灯片的”动作设置”功能中不可通过(C)来触发多媒体对象的演示。A:单击鼠标 B:移过鼠标 C:双击鼠标
D:单击鼠标和移过鼠标
题目: 【单选题】在PowerPonit2010中可以使用(D)来为自己绘制的图形添加链接。A:超链接 B:动作 C:动画 D:超链接和动作
题目: 【单选题】在PowerPoint中插入统计图表后,如果将其对应Excel数据表的数据进行修改,图表会A
A:随之修改 B:不会改变 C:两者都有可能 D:图表被删除
题目:【单选题】 在PowerPoint中要选定多个图形时,需先按住(D),然后用鼠标单击要选定的图形对象。
A:Alt键 B:Home键 C:Tab键 D:Ctrl键
题目: 【单选题】在同一张幻灯片中插入多张图片,可以按住(A)键单击需要插入的图片将它们同时选择,然后单击"插入”。
A:Ctrl B:Shift C:Alt D:Space 题目: 单选题】在PowerPoint中要要绘制一个正方形,在形状工具中单击椭圆按钮后,应该同时按住(B)键进行绘制。A:Ctrl B:Shift C:Alt D:Tab
第五次作业
以小学语文课程《静夜思》为主题,设计一个PPT多媒体课件。请从课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内容设计、交互设计四个方面详细论述设计思路。答:
课件界面设计:要突出《静夜思》所表达的意境,选取有夜色、思乡的人的简洁图片做为界面;其次 操作简便不花俏。
课件导航设计:根据小学语文的教课要求,设计为几个大的板块展开:作者简介,诵读、赏析,全诗 讲解、读一读、写一写。
课件内容设计:主要为文字的设计(可以适当的选用一些艺术字体,同时为新学的汉字标注拼音);
音视频、动画的添加(在网络上找到与《静夜思》相匹配的文件,可以通过在“插入”选项卡的“媒体”
或“视频”按钮进行添加);图片的添加(根据每句诗所表达的意境,选着匹配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的理
解和记忆,如:床前明月光,就可以选择一幅有床,透过床前的窗户可以看到一轮明月的图片加以诠释)
课件交互设计:文字和图片的动画处理上,选用淡出或百叶窗的形式,不建议选用太花俏的动画处理。
文字以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出来,同时可以添加一些演示按钮,在点击时可以链接到动画、音频、图片 播发或对要演示的内容进行强调。
【判断题】PowerPoint 2010能打开PowerPoint 2003格式的演示文稿文件。答案:正确
【判断题】PowerPoint软件可以将幻灯片保存为图片。答案:正确 【判断题】PowerPoint软件可以自动保存恢复演示文稿。答案:正确 【判断题】只有装了PowerPoint软件的计算机才能播放演示文稿文件 答案:错误
【判断题】在PowerPoint2010中,一张幻灯片只能设置一种切换效果答案:正确
【判断题】在PowerPoint2010中,一个对象只能添加一个自定义动画效果。答案:错误
【判断题】PowerPoint中,插入的视频不能实现全屏播放。答案:错误 【判断题】PowerPoint中插入的Flash动画,可以用视频剪裁命令对其剪裁,选择其中一段进行播放。答案:错误
【判断题】PowerPoint中不能实现声音从某一特定时间开始播放。答案:错误
【单选题】PowerPoint2010默认演示文稿文件的保存格式是(B)。
A:ppt B:pptx C:pptm D:ppsx 【单选题】在PowerPoint2010中,幻灯片放映中途想结束放映可以按(D)键。
课程中文名称:公证与律师制度
课程英文名称:System or Notarization and Counsel 课程代码:011040504 开课院系:人文社科学院法学系
开课学时:2学分,共32学时,其中讲授26学时、讨论6学时,另外利用课余安排庭审旁听、模拟法庭和专题讲座等。
考核方式:考试 授课对象:网络教育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学专业专升本,法学专业高升本)
一、本课程的地位、培养目标和要求
《公证与律师制度》是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律师、公证员以及司法行政与行业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以研究和学习律师与公证的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为主要内容,综合应用各部门法学知识,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型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具体由律师制度与实务、公证制度与实务和法律援助制度等三部分构成。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了解我国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的基本知识,掌握律师与公证实践中的操作规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具体应做到:
1.系统了解我国公证制度、律师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遇到的公证实务问题、律师实务问题能熟练查找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2.系统掌握律师与公证实务中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和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4.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鉴于该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有较大不同。课堂讲授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和文书写作等;课外将开展模拟法庭、庭审旁听、组织律师、公证员兴趣小组,向社会提供法律帮助等多种培养专业素质的活动。
考试考查则本着注重素质、多项目标,综合测试,促进提高的原则进行。采取课堂讨论发言、课外参与实践、基本理论闭卷、全案例题开卷、法律文书写作等测试项目和方式,达到以测试促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运用上,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条件具备时还可进行双语教学。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与难点
(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上编】公证制度
●
律师的任务;律师的业务范围。
非诉讼法律事务概述;律师代理参与仲裁;律师见证;律师代办单项法律行为。
07.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2004年3月20日施行)08.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2001年11月26日修订)
091.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1999年4月25日修订,计12章189条)092.律师办理民事诉讼案件规范(2000年3月26日通过,计12章209条)093.律师承办行政案件规范(2005年3月11日通过,计8章102条)10.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2004年5月1日施行)11.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司法部,2002年7月8日发布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必读法规】 12.《法律援助条例》(2003年9月1日施行)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考查
撰稿人:林毅 审核:
关键词:大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是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分步讲解、演示各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演示操作步骤时认为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而不屑一顾,但在实际操作时又问题较多,因此,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1 当前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采取大班授课制
我院每年招生人数约1万多人,新生到校后每班都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班级都是由70~100名学生构成的大班,班级学习共同体内部有个性差异,会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通过计算机加大屏幕投影演示的方式讲授教学内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难以促进学生的交互活动,难以有效分配注意力,及时意识到学生的需求,难以准确地检查、评价和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很少获得运用所学技能进行交流的机会,缺少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技能运用被当成是公式的记忆。由于课室较大,后排学生很容易听不清知识讲解或者看不清操作演示,从而导致学习挫折感,失去学习兴趣。
1.2 以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将计算机的信息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现,教师边讲边操作,操作的过程及结果可以通过屏幕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它还是停留在演示教学的模式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上只能听和看,缺少独立思考,不能动手操作,无法直接参与,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模式实质上还是一种以讲授为主,操作演示为辅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其演示过程由大屏幕呈现,便于学生观察而己,对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来说,依然没有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和谐统以上两种模式一般均辅以课后上机实验,教师在课上布置好上机作业,上机时巡回进行个别辅导,但都存在着讲练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在上课与上机时间间隔较长时,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易淡忘,教师还要一一讲解,造成重复教学,效率低下。
2 合作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 (白皮书) 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2003年版) ” (蓝皮书) ,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
2.1 合作学习的特点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所有这些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2)通过体验体现自身价值
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在相互合作中彼此进行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反思,在观点分享与协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3)培养学生的批判、求异、发散等创造性思维
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不同观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创造性思维。
2.2 合作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2.1 组织有效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应遵循科学性、协作性的教学设计,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3)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4)要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2.2.2 合作学习应用的具体模式
2.2.3 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合作学习方式的展开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之间有了交流,各个小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展开讨论、分工协作,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很好地体现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的整合,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指导学生提供了条件,它以生动的目标、清晰的图像、交互性、情境的逼真性,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和追求事物本质的欲望。
3 结论
在大班条件下,合作学习使本组同学间显出差异,从而更好地展现每位同学的特质,据个人特点进行分工,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小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整个小组全面发展,同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合作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劳眷, 韦文代.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 2004 (6) .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大卫.W.约翰逊, 罗格.T.约翰逊, 卡尔.A.史密斯, 著.刘春红, 孙海法, 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