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精选14篇)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语言就是教育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语言对于教育的进行,对于师生的交往具有本源上的意义,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计算机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几句精彩的导入语,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许多学生学计算机都是由于对计算机的新鲜、好奇,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入语,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一个好的导入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学生对于新事物较容易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被另一新生的事物所替代。学生的兴趣特征表现为持续时间不长,且不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优化导语的设计,做到“新、奇、变”,力求在课的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教师形式多变的提问上,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如发问式的导语:“计算机是一般的家用电器吗?你能说说理由吗?有什么不同呢?假如你来用计算机你能用它来做哪些事情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能总是带着兴趣投入到继续学习中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可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机房上课时,经常有个别学生在偷偷地玩游戏,教师走到他跟前时,他便把窗口最小化,当然教师还是很容易从任务栏中发现。但在学习了任务栏的隐藏操作后学生再如法炮制,教师就不那么容易发现了。针对这一情况,我用了一句调侃性的话教育学生:“咱们班有个别同学真的变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了!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违背了科学的真谛呀!” 这样一句幽默又语重心长的话,不仅能够使那些玩游戏的学生在微笑中诚恳地接受批评教育,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三、含蓄的批评,更能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一次,我在讲解完FLASH动画制作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旋转的风车,然而在我验收时发现有几个学生做的一模一样,我知道他们都是复制别人的,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大家也知道克隆是怎么一回事吧,我们也知道克隆技术目前只有很少几个国家掌握,但是在咱们

这节课上好几个同学的作品都一模一样,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班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这时那几个复制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复制”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复制”正是我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自此以后,学生们上课再也不复制别人的了,都是自己完成自己的作业。

四、无声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

无声语包括教师的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来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有一首歌中这样唱到:“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是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教师们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对在课堂中个别调皮的学生违反了纪律,目光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我们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这同大声训斥相比,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2

从事计算机教学十五年,我着重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努力探索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实践,谈几点体会。

1. 科学与逻辑的统一

科学性主要是指语言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语言的措辞要严谨。知识内容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与学生的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越准确,学生的思维就越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学语言表达必须清晰、准确,不能含糊其辞和模棱两可,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在Word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等等。

逻辑性主要指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的特点。但作为口头语言必须尖端明快,语气的舒缓或急促,语调的轻重缓急,都应受制于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依靠语言的逻辑力量。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逻辑推理。有些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而另一些教师的讲授又失之肤浅,叫人难以忍受。

2. 规范与通俗的结合

教师不是教材的传声器,不能简单地用书面语言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地加以表述,善于运用本门学科的专门用语(简称学科用语),并注意与通俗语言巧妙结合,灵活选用。这是因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其客观规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

3. 启发与趣味的体现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启发性有三重意义,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作“抽屉”、“书包”,“文件”比作抽屉(或书包)里摆放的“物品”、“书本”,或将“文件夹”比作“房间”,“文件”比作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人要居有定所、物品要归类摆放,这样就自然化解了学生心中“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的疑问,也让学生理解了文件夹与文件、文件夹与子文件夹的关系。

4.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优美动听、饱含深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网页制作”一章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前面通过对Internet知识的学习,我们只需点动鼠标,便可坐观世界风云变幻,尽览各地风情。当你在浏览这些精美而颇具风格的网页时,你是否也曾蠢蠢欲动,是否也想过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

5. 神态与形态的协调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眼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较耳朵和其它感觉器官有着特殊的贡献,学生听课是耳闻而目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事实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五十双眼睛的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假若教师冷若冰霜,缺乏活力,仅仅起一个发声体的作用,就会使学生恐惧、紧张、不安和讨厌,教学就会脱离为只教不学了,所以教师在应用有声语言艺术技巧的同时,还需辅之以必要的手势、表情和姿态,它既能增加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又能起到活跃气氛,组织教学的作用。

(1)手势

在课堂教学中,手势是重要的体态语,它就像指挥家手里指挥棒有很强、很广泛的表达力。它有象形作用,可以用来临摹事物或人物的形貌;它有指示作用,可以向学生发指示、提要求或指明口语中所说的具体对象;它有情意作用,可用来表示教师的情感;它有象征作用,可用来象征某种意义。

(2)表情

面部表情是心灵的屏幕,是最集中表现教师情感的体态。通常情况下,教师和蔼可亲、热情开朗、面带微笑,可以使学生心理轻松,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但随教学的发展,随内容的变化,教师的面部应适度发生喜怒哀乐的变化:时而宁静安详,时而凝神思虑,时而严肃不苟,时而故作糊涂,从而使教学生动感人。

眼神是表情的核心,教学中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富于变化。同时,教师要善于环视全班,捕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表达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用眼神进行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对认真的学生用眼神以示肯定,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暗示赞赏,对胆怯不敢发言的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对违纪的学生则以凝视的目光予以制止。

(3)姿态

人与人空间的位置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在课堂上站立的位置,走动接近学生的程度都会对师生情感交流产生积极强化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有的需要认可,有的需要鼓励,有的需要提醒……教师的身姿变化,如,点头、摇头、侧头,身体的前倾、后仰、左侧、右侧等对不同的学生都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6. 体现时代感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观念和现象层出不穷,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崭新的时代语言向学生传播新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新观念,使他们健康成长为本世纪的社会栋梁。教师的语言缺乏时代感,就会使学生听了乏味。各科教学都有贴近时代的特点。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教师可适当地画龙点睛地将教学内容与一些新技术、新现象联系一下,为教学增添风采。

总之,教学语言千姿百态,只有教师不囿于某一形式,努力训练并不断创新,才能使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J].华文出版社, 2000.6.

[2]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科学性;启发性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信息反馈以及感情交流都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对于数学而言,语言的价值尤为重要。数学源于社会生产实践,是对其高度的抽象及广泛的概括,人们对于某种数学理论的掌握实质上是掌握这种以特有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数学语言作为讲授语言,而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统一,是专业语言与普通语言的结合,是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融会,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与经过提炼的口头语言的合金,数学教学语言的这种多重性给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具体是指教学,教学语言应力求准确,符合科学理论;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简练,符合精简原则;量力,符合年龄特征,是语言形式和知识内容的统一。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贴切,不能信口开河,甚至产生知识性的错误,例如:“质数”“轨迹”“函数”等概念都准确地揭示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那种把“质数”说成“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把“轨迹”说成“动点按照某一条件移动所经过的路线”、把“函数”说成“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违反科学理论的知识性错误的语言,是教师首先应该杜绝的。

二、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一种表演艺术,数学教师是以教材中的数学语言作为“脚本”进行“表演”的。生动、直观、形象地运用语言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内化”,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英国的一位文学理论家曾指出,“形象的语言更能打动和深入人们的心灵,更能占据其心田”。教学实践证明,形象化的教学语言确实会像叮咚的泉水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使数学教学充满魅力。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述应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教师应选用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语言,运用形象的描述、贴切的比喻、数形结合、图文并茂等方式把深奥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困难的问题讲得容易理解。

三、含蓄深刻,具有启发性

数学被誉为思维训练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形象思维是对数学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数学教学语言要特别强调启发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的语言去创设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从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如在讲解“圆的切线”问题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为什么马车、汽车、火车的车轮都是做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或者是其他形状的呢?带着疑问去听,对于理解切线的性质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问题只做一般的解释,不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与性质的本质,如果运用启发性说明,就可以在现象和本质之间架起攻破一道道难关的桥梁,从了解一般现象进入到对本质的理解。

四、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还表现在掌握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上,同样一句话,教师用不同的速度、音调、音量讲出来,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教学语言的表达要掌握用声、重音、停顿、节奏等的技巧。如重音的技巧,说话声音有轻有重,语意有主有次,才能显示语言的表现力,并且重音可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掌握规律。例如:整式加减法的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其中“先”“再”应以重音强调,以突出法则的关键之处。再如:节奏的技巧,按照说话的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停顿等关系,做有规律的交替重复,从而形成声音上的或强或弱、或抑或扬、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停或连、或紧或松的种种变化。并且,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讲普通话,只有普通话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共) 篇4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历史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再现过去,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语言无味,那么历史课可能是呆板的读书课,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使学生丧失对历史课的兴趣。如果教师信口开河,那么历史课就变成了天花乱坠的吹牛课。因此,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很重要的,只有注意了自己的语言技巧和修养,才能让历史课堂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历史课堂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课堂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的事业 在历史课堂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都要根据内容不同而随时调整不断变化,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讲课语速不能过于平缓,像老和尚念经,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但是语速过快,就像发射机关枪,学生根本就听不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和思维活动的伸展,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一堂课40分钟,教师应该用适合课堂教学的语速,字字句句都让学生听得清楚,吸收进去,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讲述中还要控制好语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使课堂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堂课都用高音和强音,以为只这样才能 镇住学生,把课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可是讲课声音太大,语音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有的教师放低声音,循循善诱,叙事说理娓娓道来,时而激昂慷慨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沉凝重,带领学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历史空间自由驰骋,整堂课给学生以最美的教育享受。

二、用语准确用词严谨是历史教学的灵魂 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分析历史背景时,必须“言之有史,言之有据”,来不得半点虚饰和造作,不可以为了烘托主题、渲染气氛而损害历史的本来面目准确严谨是历史教师语言的首位要求,否则会出现知识性或科学性错误 例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称为“秦王”;秦灭六国,嬴政称帝,这时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再如:有的教师由于历史概念模糊出现了这样的表达:“1840年6月,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就不确切,不符合历史实情。“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虽一字之差,但却代表两个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处在“资本主义”时期,并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样的误区,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三、精练的语言是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课堂上内容空泛,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必然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损课堂的质量如果教师用简明扼要、干净利索的语言讲清楚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这将大大提升课堂的效果,精练的语言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语言精炼的最大敌人就是说话重复和“打官腔”,这会使你的课堂蒙上一层尘雾,使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失去它应有的光彩。语言的精炼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语,使人听起来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相反却是教师能用准确、利索简单的语言把逻辑性强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讲解清楚,让学生获益匪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引用希特勒的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法西斯德国疯狂侵略的嚣张气焰便暴露无遗!

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满历史课堂 古人用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历史,使我们人类得以生息繁衍教师在用语言进行历史再现时,如果只是几句干瘪的“书面语”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博大。教师应该通过有生命力的语言,把历史讲“活”,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听得见来克星顿的枪声,看得见《蒙娜丽莎》的微笑,触摸得着元朝军队的铁骑,感受得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无奈。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描述慷慨激扬的讲解,会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古代建筑,如果只用“工程浩大”一句话来概括,平淡、干瘪、没有感染力。教师如果这样讲:用造长城的砖石土块筑成一道高两米半、宽一米的长堤,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周。如用来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可以绕地球三四周,学生就对长城的工程浩大便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更有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

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点亮历史课堂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内容多 线索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讲授方法欠佳的话,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再加上很多教师上课时把历史课变成了对一大堆历史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分析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厌学情绪油然而生。怎样驱散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幽默制造轻松的氛围,是点亮课堂,出奇制胜的好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用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接近了师生距离,师生在谈笑风生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乐观、全面地发展。如讲述中国古代史嘉靖皇帝时,为加强学生对这位无能皇帝的印象,教师一句:“嘉靖嘉靖,家家都干净”,就把当时老百姓被剥削得一干二净讲得淋漓尽致。这种谐音幽默法,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点。

总之,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用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让历史课堂尽显魅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5

甘谷县第三中学王巧巧

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就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语言;无声语言就是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学生追求上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为什么有这些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毫无兴趣、毫无激情,甚至“谈语文而色变”?我认为这跟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语文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而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情感就没智力。这就要求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想象与联想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有一种能够创设作品情景的能力。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有艺术的创设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乡愁诗两首》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课文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抒发这种奇异的情感。以屈原的《离骚》为首,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出东兄弟》到李白的《静夜思》,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到杜甫的《新婚别》,所抒发的无一不是一种牵肠挂肚的思念,一种撒心裂肺的痛楚,一种刻骨铭心的挚爱。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味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吧。这样,通过教师深情的语言,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课文的体验上,从而发出了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注意力常为兴趣所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师授课没有意趣,学生势必苦于听讲,注意力分散。上课有了意趣,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感知事物,去研究事物,这就使得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逻辑记忆力增强。同时,由于情趣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也会增强。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有善于用有声语言激励学生,还要善于用无声语方来熏陶学生。教师有良好的人格形象,威信就高,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大,就会形成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学识淡渊博,礼貌待人,循循善诱,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就会对你有一种亲近感,就会接受你,接受你的观点和教育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成为学生的表率。还要懂得用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觉得你容易亲近,和你相处有愉悦感和温暖感,可以和你成为知心朋友。这样,教师的人格形象就感化了学生。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6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一位老师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篇7

一、数学课堂现状

数学是一门极富逻辑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措词, 采用规范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授课, 通过用词的严密性、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 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然而, 有些教师对数学用语的准确性、规范性过于追求, 在授课时也就缺乏了灵活性, 语言重复啰嗦、拖泥带水, 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之情。

另外, 由于数学与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性学科不同, 缺乏灵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有些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 给学生“冷冰冰”的感觉。数学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幽默性、激励性、鼓励性强的语言, 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 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无法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

1. 保持数学用语的严谨性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特点, 我们不能忽视数学用语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 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语是不容许我们轻易改变的。数学学科的概念、定理和法则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另外,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如果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使用了错误的数学语言, 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用语, 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应该正确表达数学学科相关的概念、公式和法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界定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常常会根据一个实物或者一个立体图形向学生进行介绍, 但是有些教师会说“长方体最长的一条是长, 竖起来的就是高, 剩下的就是宽”,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的态度不够严谨。尽管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明“相交于一个顶点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还是会照着教师的说法, 有样学样, 依样画葫芦。其实, 因为数学语言有时过于生硬, 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高, 教师更应该对数学语言正确讲述出来, 通过多次对学生的知识输入, 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2. 保持教学用语的生活性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力争教学用语的生活性, 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由浅及深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述数学知识。例如, 在讲《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时候, 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较低。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 如巧用分糖果、分饼干之类的事情让学生进行运算, 他们就会倍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摆脱生涩的说教形式,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变通, 赋予数学课堂以生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 走出课本,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 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3. 保持教学用语的激励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学习较为枯燥乏味,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导致学习时没有半点激情可言, 学习效果不佳。小学生虽然好玩、好动, 但是内心都有一颗力求进步的心。在学生听到“你真棒”“做得好”这样的称赞时, 他们心里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会得到赞扬时, 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更加用心。另外,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觉解决问题, 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态度和鼓舞的力量, 自然不会对数学问题产生过大的抗拒心理。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 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讲究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对学生加以适当鼓励, 循循善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生的心理既单纯又复杂, 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激励的时候, 一定要适当, 把握好度。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 为了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 让学生学能有心, 学得舒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 对他们进行高效的教育。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力争保持数学教学用语的严谨性、生活性和激励性, 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对学生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一番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久梅.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06) .

[2].吕文东.谈数学语言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8 (06) .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最直接表现。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规范用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建立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数学课堂现状

数学是一门极富逻辑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措词,采用规范严谨的数学语言进行授课,通过用词的严密性、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然而,有些教师对数学用语的准确性、规范性过于追求,在授课时也就缺乏了灵活性,语言重复啰嗦、拖泥带水,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之情。

另外,由于数学与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性学科不同,缺乏灵动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给学生“冷冰冰”的感觉。数学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幽默性、激励性、鼓励性强的语言,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无法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

1.保持数学用语的严谨性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特点,我们不能忽视数学用语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语是不容许我们轻易改变的。数学学科的概念、定理和法则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另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了错误的数学语言,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用语,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表达数学学科相关的概念、公式和法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界定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常常会根据一个实物或者一个立体图形向学生进行介绍,但是有些教师会说“长方体最长的一条是长,竖起来的就是高,剩下的就是宽”,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的态度不够严谨。尽管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写明“相交于一个顶点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还是会照着教师的说法,有样学样,依样画葫芦。其实,因为数学语言有时过于生硬,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高,教师更应该对数学语言正确讲述出来,通过多次对学生的知识输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2.保持教学用语的生活性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力争教学用语的生活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由浅及深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述数学知识。例如,在讲《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时候,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较低。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巧用分糖果、分饼干之类的事情让学生进行运算,他们就会倍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摆脱生涩的说教形式,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变通,赋予数学课堂以生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走出课本,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3.保持教学用语的激励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较为枯燥乏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时没有半点激情可言,学习效果不佳。小学生虽然好玩、好动,但是内心都有一颗力求进步的心。在学生听到“你真棒”“做得好”这样的称赞时,他们心里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会得到赞扬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更加用心。另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觉解决问题,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态度和鼓舞的力量,自然不会对数学问题产生过大的抗拒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讲究教学语言的激励性,对学生加以适当鼓励,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生的心理既单纯又复杂,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激励的时候,一定要适当,把握好度。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学能有心,学得舒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对他们进行高效的教育。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力争保持数学教学用语的严谨性、生活性和激励性,扮演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久梅.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6).

2.吕文东.谈数学语言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6).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9

祁门县芦溪中心学校 胡海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使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如果讲课的声调平直而无节奏,用词贫乏而不生动,语言啰嗦而不简洁,效果自然不好。那么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语言精练、逻辑性强

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通俗。对学生已知的东西,要简明扼要的给予概括;对于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要讲的细致深刻。语言清晰是讲授的起码要求。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和观点需要老师用语言进行阐述和说明,这就要求吐字要清楚,讲话要准确,措辞要适当,条理要清楚,表达要流畅,合乎语法和语言规范的要求,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容易听,容易记,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语言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对道德观点的论证和推导要做到步骤严谨,层次分明,按照历史或事物发展的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进行讲述。这样学生记忆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

二、语言形象、生动活泼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用鲜明生动形象的口语进行深刻的分析,是使学生深入领会道理与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语言不但要简明、精确,而且要生动、优美、动人。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象化就更为重要。学生年级越低,越是要求形象的语言,只有采用形象生动的而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三、要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抑扬顿挫

思想品德课一般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某个事件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教师的语言生动不生动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节奏高低、快慢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话速度与学生的思维速度相适应,这样才益于学生及时而又完满的接受教师传出的知识信息。如果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传出的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反馈的时间就短,学生大脑对接收的信息来不及处理和思考,就会部分的漏掉,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老师讲话的速度太慢,就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听课的兴趣和效果,还会很费教学时间。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年龄小、年级低的学生速度便可放慢,反之可快一些。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智力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速度可放慢一些,反之可快一些。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对于重点内容,可放慢速度,反之可稍快一些。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调的变化,做到轻重结合、高低相错、起伏相融。如果音量总是高频率的,则会长时间的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如果音量总是低或轻,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则会使学生听起来吃力,甚至听不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神不振。因此,讲课的语调要随着教学内容、语句含义和教师情感变化而变化,时刻注意语言的力度,这样教学才会情趣盎然。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0

新课程的改革是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程序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其难度相对较高,教学质量偏差,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改善目前中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情况,逐渐提高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质量,开展高效教学工作模式,是中职语言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门在20xx年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此项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逐渐向实质性层次过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受到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教学方面遭遇的难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在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相关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完善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质量,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国家中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现状,制定有效的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方法。

二、当前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

当前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如何?下面是笔者就当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况做了几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比较难,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在这些学生中,有大多数的人认为并不是一篇文章完全看不懂,而是对于其中的字句分析不够透彻。但是就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看,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可能就是在于学生本身的惰性,因为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就像外语一样,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的精力,否则想学好是不可能的事。

2.很多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都是非常零散的,例如,他们有的人把一个一个词分开可以解释出来,但是把整句话连在一起就不会分析了。

3.还有很多中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职业学校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语文则列为非专业课程,在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方面的研究和投入极少甚至没有。

4.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课堂也显得枯燥乏味。

5.教学没有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6.很多中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职业学校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语文则列为非专业课程,在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方面的研究和投入极少甚至没有。

三、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作用,掌握中国汉语的特色,体味语言重要性,协调文言文与文字教学的关系

首先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家要知道,它对学生到底有什么帮助呢?

(1)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文化传承下来,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的,那么学好了文言文,对人们去解读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要知道,目前国外的学者已经在学习中国的文化了,连国外都想要研究中国的文化,作为国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学好呢?

(2)如今在这个社会,想要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一个非常好的道德品学,而学习文言文就可以使广大学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3)众所周知,在古人的文章里,具有许多好的写作手法,值得广大师生借鉴,这样自然而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中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中,相关的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较好地结合文言文自身的特性,利用专业方式来赏识语言文化,掌握语言中存在的基本内涵,以此来提升和增强中职学生文言文语言文字的`整体水平。由此可见,特性分析应当是中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但是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特性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

①因为文言文语言文字的形态变化性差,语言文字的兼类情况较为常见,推广性较强。尤其是在古汉语教学范围内,其在词性活用的情况更加常见。兼类的运用比如有:市,这个词是名词,意思是聚集交易的重要市场。《说文解字》中:“市,买卖所之也。”著名乐府诗集《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里面的市是动词,主要是做交易和买卖的意思。

②动词基本无时态变化情况。举例来说,造:有到和去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广雅·释言》中“造,诣也。”《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③文言文语言文字中人称代词出现少。例如诗人李白《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一诗中没有出现人称代词,但是在其译文中会将各种人称代词体现出来。在新型的教学观念下综合性学习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学科之间,同时也综合表现在不同知识层面里面。

在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中,若是能够充分综合汉语文学的特点来开展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则能够较好地把其体现于文言文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将文字教学同欣赏教学同步进行,那么即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1

一、要以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基础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权威的知识,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几乎把教师的一言一行当作模仿的范本进行效仿。如果说教师的人格魅力、穿衣打扮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讲授、语言示范则是至高无上的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与记忆的标准答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重要的教学示范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努力达到规范、科学化,让小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积极地正面影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备好课,对课文中的字词不把握的,通过查字典、网络搜索、向其他教师请教等方式,以求语文课堂能够做到完全的正确规范,杜绝错误知识示范行为的发生。

此外,语文教师在课下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要注意口语的示范性和标准性。小学生具备非常敏锐的观察力与强大的模仿力,加之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不仅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无意识中也深受教师的影响。因此,在课下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用规范的交际语言与学生交谈。很多教师认为下课了教师的任务就结束了,因此放松自己,不仅言行举止不注意礼仪、文雅等,在和学生交谈中也是一口方言,或者无意识中带上方言。如有的语文教师把“相似”念成“相识”,“板凳”念成“椅子”,“故意”说成“得为”,把“肥皂”说成“胰子”;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等等,这些表达方式都为了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预言示范。

二、要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因此要充分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教师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机制、身心发展特点、思维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调整教学语言;另一方面要考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语言在规范的基础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在浅显、生动的教学用语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1、用童话式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使课堂丰富多彩。教学语言切忌过于平淡死板,教师要充满热情地朗读课文,像讲童话故事一样使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使听课像听朗诵一样是一种语言的享受,这会在无形中提高课文的感染力、学生的朗读技巧。

2、多用儿童已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切莫用复杂的词语及表达方式为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学,尽量不要使用四个字的词语,使用词语要注意尽量浅显,句子不要过长,语法成分比较简单,这样才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理解力。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组织教学语言,尽量用到学生已掌握的词语,在教学的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3、以具象思维为主,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阶段,因此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应尽量形象生动,多用举例子、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抽象的东西,切莫进行长篇大论的理论讲解。比如,很多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于课文中讲到的东西并没有见过,教师就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加深学生的了解。

三、要充满生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生动性是指教师要形象地描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使学生在印象深刻的基础上如同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一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主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选材多以经典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也不乏深刻性和教育意义。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善于用各种教学手段、艺术性的语言还原课文的经典魅力,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细致地刻画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文学意境,使学生在形象的描绘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成功地解读文学作品。”此外,教师要注意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准确解读,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主旨,切莫让自己对教材的发挥偏离文章的中心意思,从而误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备课,寻找科学的素材,务必使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扩张做到正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本上死的文字变成活灵活现的知识进入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中,在深刻领悟与感同身受的基础上不仅学习了知识,也获得思想情感的升华。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极大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发展与语文素养的形成。教师要在努力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形成自成一格的教学风格之余,不断加强教学语言的钻研与锻炼,使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师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篇12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 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 对课堂理论性教学感到单调, 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 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 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幽默——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 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 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 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 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 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 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 沉闷化为轻松,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解软磁盘的使用时, 5寸软盘是将缺口封上为写保护, 3寸软盘则是将写保护划片打开时为写保护。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认为3寸盘和5寸盘一样都是将口封上为写保护。讲到这一点时, 我拿出了一张3寸软盘, 将写保护划片打开, 让盘片上两个孔对在两只眼位置上, 告诉学生, 3寸盘上有两只眼睛, 当两只眼睛都瞪着时, 是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 别人是侵犯不了的 (写保护了) 。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 (把划片封上) 是放松警惕的状态, 因此就没有进行写保护。听到这一比喻时, 学生都欢笑不已, 点头称是, 至此, 这一教学难点在幽默的情趣中解决了。

三、含蓄——提高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式往往对此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 此时, 教师若厉声厉语, 指责批评, 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 能使学生消除窘态, 缓和气氛, 跳出困境, 深化理智,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次, 在批改作业时, 我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 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 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 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天工造物, 奇妙无比, 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 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 简直把我惊呆了, 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中学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 听着听着, 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 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 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 一个“抄”字正是我批评的主题, 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 我的基本目的达到了。这件事, 我从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 也没有厉声指责, 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 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

浅议化学教学语言 篇13

1.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教学,选词造句讲究语法。

2.要准确阐明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正确运用化学术语。

4.确切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5.语言严谨,合乎逻辑。

因此,教师对教材要经过懂→熟→化的过程,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段、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推敲。

二、精炼――言简意赅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拖泥带水,废话连篇,学生是最厌恶的。语言精炼还可腾出时间作为课内读、议、练、实验之用。有的老师对一些难点喜欢多讲,唯恐学生不懂。其实有的难点特别的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

三、精巧――言近旨远

启发式教学已被普遍采用,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即言近旨远。

当然,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机动地酌情改变教学语言,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

四、精彩――妙趣横生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教学时要注意做到:

1.自然美。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

2.形象美。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口语化。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试析中学德育中的语言艺术 篇14

试析中学德育中的语言艺术

鄢国平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注意语言艺术而导致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良好的语言交流能造成和谐的德育工作环境,那么,如何达成这种和谐的教育环境呢?笔者认为,要保证教育教学中师师、师生和谐相处的质量,教师首先得掌握交际语言艺术,正确而巧妙地使用交际语言。

一、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交流艺术

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是一个班教与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果班主任能够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不断加强交流和合作,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各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合作、进取、拼搏的班集体。如果班主任不能或忽视了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不能与他们沟通与合作,就不能形成合力,既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教学相长氛围的形成。

1.信任的语言形成强大的合力

信任是架起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身为班主任,首先要信任其他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他们的威信,当面尊重他们,背后赞扬他们,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如此,任课教师才可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人工作,热爱这个班级,热爱学生。这个小集体才会形成强大的合力,才会战无不胜,无坚不摧。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班主任更要相信他们,经常鼓励他们。

具体而言,对青年教师的信任可以多用这样的语言,如“我真幸运与你们这些年轻教师共事。你们有朝气,有于劲,有魄力;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与学生关系融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称赞、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年轻教师信心大增。又比如说“你就大胆放心工作。如果有失误,责任主要在我”。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语言,可以消除青年教师“干不好”的顾虑。(教学论文 )还有如“成绩是干出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等激励性语言,可以让青年教师树立雄心壮志,在教学上学会长计划、短安排。如果青年教师暂时失利,比如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没有提高,和其他班比较有差距,班主任也千万不要埋怨,可以说:“暂时的失利不要紧,我相信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类似这种安慰性的语言可以让青年教师自勉自励,自警自强。

2.自责的语言产生强大的动力

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难免出现挫折,如学生考试成绩偶然下滑,班级纪律状况暂时失控,个别学生调皮捣蛋引起任课教师的课堂效率低下等等。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以后,作为班主任,应该首先自我检讨,在任课教师面前多承担责任。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任课教师往往会被班主任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度真诚所感动,同时体会并认识到班主任辛勤工作的不易,继而可能会帮助班主任一起想办法,共同渡过难关,解决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班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班主任在任课教师工作出现困境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我是班主任,出了这些问题,我负主要责任。”既然班主任都这样自责,那么任课教师自然不能不从自身教学上查找问题,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又如:“听了大家一席话,我长了不少知识。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大管理力度。”这种让大家放心、自己会努力工作的激励话语,也会让任课教师变被动为主动。

必须强调的是,班主任切忌使用如“××老师,你这科怎么考这么差!”“班级成绩上不去,关键是××科太差了!”等等有害合作交流、有损任课教师尊严、有伤任课教师自尊的语言。

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某个教师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许已经忘记了这个老师的名字、长相,但你却一直难忘这个老师的语言,或许仅仅是某一句话。也许因为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某个学生的命运,要么让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努力攀登人生的高峰;要么使学生消极悲观,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

1.正确使用评价语言

表扬和批评是评价的两种方式。表扬是一种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表扬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向着新的目标迈进。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多用表扬,并且要善用表扬。

表扬的语言艺术。如一个严冬的早晨,有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独自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张老师把这位学生拉上讲台,并举起他冻的又红又肿的双手,对全班学生充满激情地说:“请大家看看这双手,手背上的血迹是冻裂的伤口。想一想,如果把这双手放入冰凉刺骨的水中是什么滋味。请大家再看看我们干净整洁的教室,今天为我们洒水、扫地的同学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真诚的赞美,使这位学生激动地脸色绯红。

批评的语言艺术。批评是一种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负强化。批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犯错,因而批评比表扬更重要。但怎样才能使批评产生正面的功效呢?教师不妨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这样说:“你的思路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便可能在解说思路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还可以这样说:“你再仔细想想?”但千万不能说:“像你这榆木脑瓜,老师对你讲简直是对牛弹琴。”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教师对学生即使批评也应该少点训斥,多点指导。在批评时最好对事不对人,尽量旁敲侧击,敲山震虎。不同的批评语言产生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2.灵活运用课外交流语言

师生的课外交流是课堂交流的延伸。在办公室、教室走廊、林间小径甚至回家路上,师生间互相问候的话语、微笑的神态、惬意的谈话,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交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即使是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教师也可以用温馨的语言,轻轻抚慰学生身心的疲惫。

说服性语言。说服就是要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心悦诚服。谈话时要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不可漫无边际、主次不分,这样往往耗时劳神,还难有明显效果。与表现较差的学生谈话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要尊重学生,不可因为无第三者在场而说话随便,从而造成师生情绪对立。

升人高一不到半年的吴刚同学,在期中考试后的一段时间精神不振,思想动摇。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找到平时经常鼓励他的班主任王老师满怀期待地问:“王老师,您有时间吗?我想跟你谈谈。”王老师忙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说:“想谈谈,很好啊。你想说什么?坐下说吧。”“我想先到广东打工,以后再上学。”“为什么?”“因为这次期中考试考砸了,近期成绩也有所下降。”问清原委以后,王老师对吴刚同学这样说道:“你敢于找老师谈心,说明你信任老师,有勇气克服困难;你想先打工后上学,说明上学在你心中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即使你去打工,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否则,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至于考试成绩下滑,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你应该在学习方法、效率上找原因,而不应该采取逃避的办法,你说是吗?”吴刚同学点了点头,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勇气。在这次个别谈话中,王老师最成功的地方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勇气来谈,进亦勇气,退亦勇气,以此为突破口,才使吴刚同学心服口服。

疏导性语言。“疏”就是要把阻塞变为顺畅,“导”就是要在学生不知该怎样做的时候,给予引导并指明方向。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既有许多良好的表现,也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分析其思想动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积极引导,用巧妙的教育语言,使他们接受指点和规劝,激发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

鼓励性语言。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加以赏识。”就正在成长的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勇气和力量。通过个别谈话,采取如“你在××方面进步不小,坚持下去必有更大的收获”“暂时的失败并不等于永远的失败”“继续努力吧,××大学正在向你招手”等等的语言,对学生无疑于是雪中送炭,能帮助他们在沮丧时重新鼓起勇气。

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并相互制约的。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和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教师能使用正确的语言,选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就能增加彼此的信任,在教育孩子问题的认识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有效教育学生的目的。

1.鼓动性语言,使家长更加关心子女的.教育

有一位高一班主任在开学初的一次家长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各位家长,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个会议。你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说明你们对我们学校的信任,更说明你们有远见卓识,也有迫切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愿望。你们今天亲自参加这个会议,充分证明了你们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排除一切干扰,始终如一地像今天这样关心孩子,充分信任我们的学校,我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三年后的今天,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语言可以会让家长信心大增,使家长增添更多的责任感。这样的语言表达,为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2.肯定性语言,让家长增强对学生的信心

任何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某一方面较差而否定学生全部的努力,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而用极端的语言鄙视嘲讽学生。尤其在与家长交流时,如果只讲学生的缺点,不要说学生,就是家长也会丧失信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和进步,都应成为教师的聚光点、兴奋点。肯定的范围既包括学生的到校、听课、文体活动、打扫卫生等常规活动,也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生活习惯等,当然还有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做作业的态度以及字迹的工整都可以成为我们肯定学生的因素。如:“你们的孩子在××方面表现非常不错,这与你们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同学在xx方面比以前要进步多了,希望你们要多鼓励。”“你们的孩子在××方面很有天赋,希望你们多在这方面下功夫。”等等。教师的这种肯定性、表扬性语言能给予家长信心,更能给予学生动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3.建议性语言,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最可爱的。尤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大都比较宠爱,有些家长甚至盲目宠溺。如果教师的讲话切中要害,言语得当,相信可以使家长认真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为了保证家长会开得成功,教师事先应该“精心备会”,语言精炼,突出主题。不要漫无边际瞎扯,更不要信口开河,要在加强和家长信息的沟通、找准共振点上下功夫。教师的语言应平和公允,始终要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学生,不要厚此薄彼。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即使指出存在的问题,也不要点名批评和变相点名批评,损害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

4.在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情感

艺术的灵魂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教师在交谈中应把学生家长当成自己教育工作中的朋友,真诚相待,平易近人。如“您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您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您是怎样教育的?”“您的孩子近期表现不是很好,近期您是不是工作太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教师而“居高临下”,说什么“你应该好好管教你的孩子!”或“我可没办法教好你的孩子,你干脆把孩子领回家!”之类不负责任的话。这种“命令式”“推卸责任式”的语言,会引起学生家长反感,伤害学生家长的感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上一篇:企业优秀团干标准下一篇:秋游大围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