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历史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历史课程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历史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历史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历史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历史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历史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交往;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历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理念有效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历史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历史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历史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历史活动经验。

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历史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而历史课堂必须成为历史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历史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而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教学方式有效

1、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2、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3、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历史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般可以抽象为5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较难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固着点,这样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三、教学过程有效

1、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①从“疑”到“动”,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有活动的动力,创造的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②以“动”促“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一节好课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顺利地直观地完成预设目标。

2、关爱学生,重视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①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让学生从历史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②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辅导有效

1、“点”的辅导──个别辅导

不仅在课堂上,课后也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辅导训练。所以选题是关键,搜集和编制了双基训练题,中等解答题,适当布置一些附加题(变式题、加深题)。针对班级情况确定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课堂的关注,练习的面批、订正等。当然这些人员、人数、时间可以根据掌握情况而适当调整、变化。

2、“线”的辅导──小组辅导

主要是中等生。按照他们自的特点进行分组,例如女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识别有障碍,男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散漫、怕烦不愿意计算、不肯主动做练习。分组后来个组与组的比赛,以此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3、“面”的辅导──班级整体辅导 采用先练后批再评讲的方法,教师做好试卷分析工作,重点讲解学生易接受易想到的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

4、“体”的辅导──年级交流辅导 在年级内部进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辅导,使得每个教师都能清楚的了解并掌握,哪个知识点的是学生普遍的问题等等。这样,不仅能让每个教师能做到掌握每个细节内容,同时也能针对整个年级做到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教学和选题。这样可以在“点、线、面”辅导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把握辅导的有效性。

五、教学评价有效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

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历史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历史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历史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对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历史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历史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

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历史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历史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从这个观点看,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变成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参与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进入中国才20多年, 这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目前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历史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前期的分组不合理、教师学生准备不足,造成课堂的无目的讨论;又如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管控能力较弱,使得“讨论”变成“闲聊”;再如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过, 在学生思维出现碰撞的时候无法正确引导、分析、总结。各种原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流于形式。如何才能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前合理分组,明确各自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讲究系统性、结构性,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分组的原则,组间同质保证了各种可以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成员的互助互补。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适时调整小组成员,以此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组分完后,每次我都会让他们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名字、画个组徽,如有一年在执教八年级的时候,在学习到大跃进和文革的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我全部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于是在分完组后让他们用周末的时间给自己小组取名字。我本以为他们会取个很流行的名称,结果出乎意料之外,他们取的名字很有单元特色,有“卫星组”“赛千斤”“高产“” 造反( 质疑) ”等,而且在名字背后都有一定的内涵,比如“造反组”,我最初看到这个名字后感觉很不合适 ,要求修改 ,但是当组员提出他们起这个名字是他们这个组的成员善于质疑,善于换角度思考后,我最终同意并理解了这个名字。

在给各自小组命名的同时还明确了各自分工。各组确认了课堂前与后的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小结的人员,以及课堂中组长、记录、协调等不同任务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合理选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所以这个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又要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阶段特征。所以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实施的前提。

我在进行大跃进内容教学之前, 先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想摸清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情况并激发学生对学习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的第二天,学生就掀起了问各类问题的小高潮,学习兴趣无疑是被调动起来了。再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大跃进名称的由来和具体表现几乎不知道,更不用说要让他们说说给我们国家的经验教训了。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名称的由来”“具体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这三个主题,分给各组去查找、分析、综合有关资料,为课堂的谈论、展示、碰撞做充分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忽略了自身, 教师要比学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只有教师自身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引导学生。

三、教师引导,课堂民主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问题,教师不能预设过多,也就是说不能在课堂中不断的暗示提醒,把讨论向自己预设好的方向前进, 这样最终又回到了教师的独角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过去课堂的主导变为引领和指导。在课堂上让学生放开思想上的顾虑,无拘束的与别人讨论交流。有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后的观点是独特的,表达的语言是犀利的。这让我认识到只有教师真正的放开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才会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应变能力,才会有更多更意外的惊喜。这样的课堂将会是活跃、高效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并不是意味着课堂的放任自流,在课堂上,教师要巡视各小组,在巡视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监督者,要给学生一定的点拨,要和学生交谈,善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要抓住关键点,把学生的谈论引向更深的一个层次。如我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时候,有学生就在谈论中提出,如果没有袁世凯的话辛亥革命就成功了。在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大胆假设,然后引导学生逐层分析、抽丝剥茧,让学生正确认识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辛亥革命成败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了再合作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

优化历史教学 促进有效学习 篇3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求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思索历史、感悟历史,最终建构相关的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笔者先展示一些有关经济危机的图片,得出结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病”了。然后对学生说:“生病了当然要去医院治疗,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实习医生,会诊的对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状况,会诊后,我们要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写一份诊断书,诊断书包括病因、病症、诊断、处方以及医生的签名等。”学生听后觉着很难完成,笔者接着说:“因为你们现在还是实习医生,可以自由组成若干个医疗小组(每组人数4到6人),会诊结束后,每组要有一份简洁而又深刻的诊断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按学习小组的编排组成了“医疗小组”,并着手进行研究。20分钟后,一个个诊断报告出来了,还有些小组还干脆把具体的处方也开出来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相应的历史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并适当地运用自己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整合了教材知识,还使学生能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再创造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不仅追求一个结论,更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高中历史教材中可质疑设问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为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不迷信教科书的权威,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时,对屈原以身殉国这一历史事件,在筆者指出“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于这些学生的观点,笔者没有急于给他们一个“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是让他们开展分组讨论,同时引导他们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在争论中,最后学生达成了共识,而且对屈原的评论颇有见地:“爱国总是具体的,是由历史性、民族性决定的,现在评价历史人物是从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屈原未必看不到楚国的腐败,但正因为这样,他更希望拯救它,振兴它。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这恰恰是他的忠诚和悲壮之处,千百年来人们敬仰的正是他这种誓死报国的气节。”鼓励学生质疑,不但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功动机。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处理、提取信息能力,强化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比如:我校所在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笔者充分利用这一乡土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要求他们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自行组成研究性课题小组,查找资料,确立课题,开展研究。有九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桃渚古城进行了考察研究,通过前后一个多月的调查、考察,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桃渚古城的历史风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打好基础。而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却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和动机。然而在当前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当中,由于教师、学生、内在、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改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    历史与社会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将现成的知识,强行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随着构建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有明显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课堂组织形式变化,而是彻底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多地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形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学习。但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 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形式是许多教师常用教学方法。确实有些小组合作活动对于调节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时一堂课教师要组织好几次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如果过多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针对小组合作,我们要静下以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安排有无必要?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中“冷战”后的和平主题,专题探究中问题:“在图1-45上标出北约最近两次东扩的国家名称”,这样的问题就不需要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因为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地图1-45来解决。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问题,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后,对有必要的问题,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完美结合,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有无真正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有些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只给学生一、二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深入的展开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停止,各个小组学生的结论尚未统一,教师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缺乏合作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上,教师缺乏科学的安排(以学生自然座位随机组合的现象较多),在同一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又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合作效率不高。在讨论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小组成员默不作声,既不查阅资料,也不参与讨论,你看我,我看你,等待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讨论题答案;二、有些学习小组,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从讨论到回答问题,往往就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滔滔不绝;三、教室一片吵闹声,热闹非凡,小组成员你说一句,他插一声,大家抢着说,发表见解无序化,没有人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到后来时把握不好,讨论结束了,小组观点还未统一,这种合作看似热闹,实质效果很低。

三、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会造成一、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二、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来进行纠正,达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下面就本人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一、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为了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教师必须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科特点,每个小组以4-8人比较合适(有时合作学习不需要太多成员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分几个小组),教师在进行指导分组时,小组成员的搭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考虑全面型与特长型学生互补、形象思维型与逻辑思维型学生互补、动脑型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优势互补、优秀生与“后进生”知识互补、性格外向型与性格内向型学生互补,达到组内互助学习的效率提高和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全班分成4-6小组,各小组之间整体素质基本一致,可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以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问题。问题有两个分别一: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二: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的?针对第一个问题,全班各个小组内互相进行讨论,各小组中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就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进行联想,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就会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通过小组学生之间互相的讨论合作,最后得出该小组的一致结论。同时小组中内向型的学生进行深思熟虑,而外向型的学生则对各种意见进行阐述,最后,由外向型的学生发表该小组的意见,参与对其它小组的辩论。针对第二个问题,各个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小组内的全面型的学生可以对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进行总体概括,而特长型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对郑和为什么没有达到美洲的原因进行表述,两方面学生的互相合作,达到问题的解决。因此,科学的分组对小组合作的成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平等团结、分工合作――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

为了给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教师要教导学生平等相处,做到互敬、互爱、互学、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学生个人能量凝聚为团队力量,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一节课中课堂小组讨论时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讨论结束后,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教学上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介绍;记时员:负责掌握小组讨论时间和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以防语言霸权现象,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交流机会;另外还可以安排噪音控制员等。至于人员的安排,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是小组成员自我推荐,内部认定。在这些分工中,组长的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这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与成效。为了使小组成员的分工只能是相对固定的。所谓固定指为便于教师召开组长会议或安排组织活动时的联系工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必须确定一名固定的常务组长。所谓相对指在讨论学习时,成员的分工应进行阶段性调整,一般以一周为单位调整比较合适,如第一周A同学为组长,B同学为记录员,C为发言人,D为记时员……,第二周则更换B为组长,C为记录员,D为发言人,E为记时员,依次轮流。

三、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与价值。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高效课堂被定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是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学习、分层作业。

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课堂环节落实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作为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任何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自信、尊重和发挥。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要敢于交付。

高效课堂其实是个大课堂概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一节45分钟的课也可分为小课前、小课中、小课后。我们的教师要在课中用减法,课前、课后用加法,可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编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其前提是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高效课堂的流程操作分为预习、展示、反馈。高效课堂的放,是放手,不是放弃,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垂帘听政”,“垂帘听政”要求教师围绕上课四主来主导,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

现行的课堂教学是教的课堂,不是学的课堂,教的课堂老师唱独角戏,容易使课堂精力流失,从而导致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有效教学是学生学的课堂,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如何判断学生动起来了呢?如果课堂上学生脸通红、眼放光、手要举、嘴要张的话,说明学生动为,大脑活动开来,思维在积极的进行,课堂效果肯定好!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是让学生自主,学生自主便会自动自觉。

按照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理论的精神,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要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先学是基础,为此,有效教学的课堂分为三类:自主预习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需要用的工具是:预习导读单,问题生成单,拓展训练单。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预习导读,先学后导,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好就不能上课。那么如何预习呢?需要老师引导,即要开发问题导读案,老师要把预习的内容、方法、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找出问题,生成问题。如何阅读文本呢?韩立福教授提出:查、划、写、记、练、思六种方法,六种方法使完后,结构化预习结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开发问题生成单,填写问题导读单和问题生成单。结构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一般情况下通过结构性预习学生自学和对学、群学能掌握所学知识的70%。

有问题生成,就要解决问题,即转入问题解决课,也叫问题展示课。问题解决是谁解决,是学生自己解决,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老师要尽量闭口,关键时刻出手,点拨、归纳、提高。充分认识,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的实质内涵,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嘴巴、双手、眼睛,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的天堂。

具体环节是根据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适时质疑、追问,老师适时点评,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以引导,对不到位的问题质疑、补充、规范,并用典型的题例巩固。教师要在各组展讲的基础上补充,使知识更条理、更系统、更完善。同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生成拓展训练单。

温故而知新,举一要反三。对已掌握的知识需要复习巩固,对巩固住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拔高,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仍要自学、小组群学、师生共探、学生展演,教师要适时引导、修正、点拨,使知识体系更完善,程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从而能力提升,走向成功。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率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二、铁律之二:“先学后教”——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但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线教师,就得刻苦专研教育教学,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在暑假里学习了《有效教育教学理论》。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课堂质量,解决负担轻质量低、负担重质量低、负担重质量高的问题,通过教师水平达到负担轻质量高的教育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以下几点体会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师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导入新课要新颖,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的导入往往需要结合历史图片或一段视频,这样才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以教师精心准备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讲述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展示图片美国自由女神像,然后提问,这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谁能告诉大家女神手里拿的那本书是什么书?这样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后,我趁机导入新课:“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聪明的美国人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学生都特别认真学习,找寻答案。除了图片、视频材料外,导入新课时,还可以利用生动的故事、经典的语言。总之,问题一定要能够吸引学生。

二、讲课过程中语言要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枯燥、缺乏感召力的教学语言,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而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愉悦,感觉不仅是在学历史,而且是在欣赏和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学习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时,我是这样讲的:“年轻的美国刚刚把外伤治疗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内脏又出了问题,这一次他病在哪个部位呢?请你们来诊断一下。”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举手来回答问题,真正地融进了历史。在学习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时,我在黑板画了一个三角形,每一个角上分别注明:行政、立法、司法,然后说:“大家看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永远大于第三边,这能够说明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什么原则?”学生非常轻松地说出了答案。

三、课堂氛围要宽松民主,让学生踊跃发言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权利,不要“一言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而面对学生的发言,我的评价总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其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在我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站起来说,无需请示。例如在本课中讲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上一次布什总统攻打伊拉克时并未得到国会的批准呀?”“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哪个同学知道其中的原委?”这时一个平时看书比较多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不十分准确,我还是表扬了他,然后予以纠正。这样,学生感觉上课轻松而有趣。

四、课堂提问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融入历史

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在提问时通过一些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并感受历史。例如在解决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这一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然后提问:假如你们第一组是美国总统,第二组是国会议员,第三组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请说出你们各自的权力。在行使自己权力时能够为所欲为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们的兴趣与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有几个同学还争得面红耳赤。在他们争论的过程中,我适时做了点拨,引出合理的答案。

五、课堂总结注重对历史的升华,让学生学有所悟

历史课堂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堆知识,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传递着一种文明、精神和理想,这才是历史课堂的最终的价值追求。学习1787年宪法这一课时必须提到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他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学习。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段文字:他,以个人的光辉人生见证了年轻美国的成长历程;他,是美国独立、制宪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奠基者;他,于1789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并两任而退,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他,至今仍然受到美国人民的高度尊敬,被誉为“美国之父”。他就是华盛顿。请同学们根据对他的了解, 展开讨论: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我们要从他身上学习些什么?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学生不仅增强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而且感受了伟人的魅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学科的学习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实施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对授课的内容有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掌握,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魅力所在,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

质量。

一、通过和谐教学氛围的构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传授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并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和谐教学氛围的构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性,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而真正地喜欢老师,喜欢历史这门学科,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科举制的创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和谐教学氛围的构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构建课堂氛围,将题目与实际生活中的中考、高考等进行联系,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之后以“古代的科举制与现代的考试制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一问题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的学科,在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摆脱单纯记忆历史事件和知识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和确切的了解,让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一个紧密的连接,运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课外实践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告诉学生课程结束后会组织一个相关的知识竞赛,让学生踊跃参加,先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再进行授课,将“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以及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具有枯燥和单一的特点,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地走入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原始的农耕生活”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前在网络上收集到的有关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和视频等进行播放,让学生有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再进行课程的具体传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在这样教学方法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可以产生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通过历史情景再现的进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原本生动和内容丰富的历史教学变得刻板和生硬,缺少学科魅力,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历史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最可爱的人”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历史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这一课程主要讲解的是黄继光以及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革命先烈英勇献身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对当时的场景有一个直观的观察和感受,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历史教学实现其应有的效果以及

价值。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153-154.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1.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2.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

1.“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2.以幽默的语言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3.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造合作学习,达成有效互动

1.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2.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引导。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方法,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情,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我们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同时,使自己成为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是否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都能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用到了哪些主要的关节。一个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也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讨论,分别运用了哪些主要关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确实能在自己的活动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想,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不要被教材束缚住。同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并且全员参与,使学生学到有价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浅谈 “学习思考”有效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实施已有五六年。勿容置疑,新课改以来,随着教材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市使用的是朱汉国先生主编的人民版教材。应该说人民版教材的编写在钻研课程标准、贯彻课程理念、落实设计思路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呈现形式上,新旧教材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新教材人民版教材除了正文之外,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素材与资料,包括:每个专题前的“导语”和“学习建议”,每课的“课前提示”、“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知识链接”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新课程实施以来尽管教材版本多样化,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毕竟还是我们师生最重要的资源。尽管与人教版相比,在知识结构体系的连贯、文字表述的严谨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总体而言,人民版这样的编排形式与内容选择为我们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学习思考”的几点心得。

一、积极利用“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標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中我们应积极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早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们就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初中历史已纳入中考范围,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历史依然主要靠突击记忆,几乎没有同学在课前预习或干点什么其它的。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同学习惯于被动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时,我利用教材学习思考“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布置了预习作业,并让学生进图书馆和电脑室搜寻相关资料,积极引进他们走进历史。结果上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发现”:高邮的虬龙庄文化、神居山是帝尧的发祥地、泗洪下草湾、溧水神仙洞……

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教材有一学习思考“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状况。”我以此为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节讨论探究课。有同学提出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还有同学讲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更有同学朗诵出范大成的《照蚕田词》:“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燃炬照南田。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莹。近岁雨雹蚕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通过这些诗文、戏曲、民间传说,引导同学们总结出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的特点,达到了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学习效果。

必修二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习思考“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笔者在讲授这一节时,有一位学生谈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他认为:如果“商人重利轻别离,昨日浮梁买茶去。”反映商人们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娶了一个“老大”的琵琶女。多么新颖的见解!

二、适度利用“学习思考”拓展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程教材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完整、有机的知识结构体系,强化了专题的线索但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按新课程三维目标来划分,我们可以把人民版“学习思考”部分设计的问题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型问题、探究型问题。

知识型“学习思考”一般难度不大,基本上属于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如“日军在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的罪行?”、“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谁为师?”、“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对于这一类型的“学习思考”,在教学中我主要让那些学习历史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和勇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型“学习思考”和探究型“学习思考”从整体上看难度适中,符合中学的教学实际。但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思考”设计得很好,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想解决他们,学生们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储备,才能进行思考、探究。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删整合,进一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人民版必修一教材第91页学习思考“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在教学中,很显然,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因为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状况知之甚少。这也是新课程的缺陷之一,学生没有足够的通史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概况并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讨论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攻克历史学习思考中的难点问题。同样,在分析教材第128页学习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时,考虑到学生对“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当时法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这段话难以理解,我补充讲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对学习思考问题的理解,更构建了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五第二课《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时,教材的学习思考设计了这样一问“为什么殖民者要进行贩运黑奴的活动?”学生回答很简单:美洲印第安人遭屠杀殆尽,严重缺乏劳动力。我随即又增设了一问:“那么,为什么美国在南北战争时要解放黑奴呢?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要解放农奴呢?”学生们沉思,我再设一问:“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联系呢?”学生们顿悟:工业革命后需要的是自由劳动力,贩运黑奴的活动当然走向终止。通过学习思考,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又加深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当然,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中也有少量的设问过于繁琐或深奥,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大胆地将其删去。

三、巧妙利用“学习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五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运用“学习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完善的历史思维能力。

实践表明,一些好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探讨的深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意想不到的迸发。

在进行必修一专题六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教学时,我利用本课学习思考“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前者与后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吗?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两幅图:一幅是蔚蓝色的希腊,一幅是中国全图。又将学习思考细化为以下几个小问题: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民主政治的建立有何影响?2、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专制政治有何影响?3、自然地理环境是否是政治类型的决定性因素?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课堂氛围随之活跃起来,教学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在进行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时,我用了两教时。第一教时,以老师讲为主,对教材进行整合。讲述了中日矛盾的由来,抗战的每个阶段的状况。第二教时,以教材的五个学习思考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讨论“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中国战场时间最长,中国反法西斯贡献巨大,二战的爆发应以1931年九一八为开端。这就涉及到二战爆发的时间,我看着同学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述了二战的概况,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在讲到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时,我将学生分成发达国家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两部分,让他们就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辩论结束后,我利用教材学习思考“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有何影响?”布置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尝试着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这样,即将历史与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又锻炼了学生,培养了能力。

历史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关键词:课堂设问,有效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 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 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有效课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实践和想法。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最基本、最关键的, 还是创设问题设问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中解决问题, 经历、体验历史知识, 并从中获得认识历史的方法。问题设问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 情境设问可以借助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历史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 调动思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并感受历史。本文试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个角度, 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做一次粗浅的探索。

一、明确问题情境设计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教师运用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几乎是每一堂有效的历史课中都要包含的内容。但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不能目的不明, 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即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突出知识的重点性,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1) 问题的设计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设置, 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历史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通过教师展示问题的外因, 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 恰当地调节教学节奏,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看上去有问题设计, 而且还不少, 但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进去, 进行积极的思考, 那么, 不管教师设计的问题多么完美, 愿望多么善良, 都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这样的课堂依旧是“填鸭式”教学, 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2) 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的重点性。我们的教研员在学期初的教研活动中强调, 一节课首先要重、难点明确, 然后围绕这些知识点创设相应的问题来进行化解。这一点与赵亚夫先生的“有效课堂”的观点不谋而合。赵先生的“有效教学”的观点, 简而言之, 就是简洁、生成和意义。简洁就是追求所讲内容的结构化, 也就是一堂课要有完整、简洁的知识结构;同时一堂课有新的问题、新的观点乃至新的意识生成, 才是有效的。所以, 上课要抓住关键性主题或议题, 结构越清晰、课越简洁, 则重点越突出。在重点上下足工夫, 创设好的问题, 生成的内容就越有价值, 有价值的生成促成有意义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学重点, 就是分权与制衡。围绕“权力的制衡”这一原则, 结合书上的国家政权三权分立的相关内容, 我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让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因为这种教学形式较为特别, 学生很兴奋, 加上对书上介绍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力有了相应的了解, 所以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参与, 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一活跃, 就容易产生火花和碰撞, 这时课堂教学的生成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对总统的采访, 其中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 请问您的手下是否有人担任国会议员?很快就有学生起来回答, 表示可以。这时争论就产生了, 有一个同学立即起来反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行政权和立法权就不能相互独立了, 美国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了。通过上述问题情境的设置, 学生理解、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并通过这些问题得到了运用的机会, 思维的碰撞又产生了新的知识。学生在这一问题情境中经历、体验了美国政权中的权力的制衡, 很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知识。

(3)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 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和帮助, 让每个学生都能出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和作业上,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在授课这个环节, 可以通过分层设计问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一情境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问题设计, 可以就某一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有梯度性和层次性的小问题来进行。

二、探索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类型呈现多样化。据我们平常的授课实践, 总结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 (不完全统计) :一是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 二是借助图像 (图片) 资料创设问题情境, 三是借助文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总的来说, 不管哪种途径, 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可以感同身受的情境下体验知识、获取知识。

(1)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三个特性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的。学生所学的任何知识, 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 才能被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头脑中已有知识为基础的,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利用旧知来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使学生积极思维, 与新知接轨, 使要理解的新的知识更易被接受。例如:人教版必修Ⅲ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如果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学习这课的内容, 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就从复习前面的知识开始, 设计相应的问题: (1) 鸦片战争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救国之路的?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都是在技术领域学习西方, 探索以失败而告终;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孙中山实践“民主共和制”, 学习西方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但因为没能彻底批判维护旧制度的旧思想, 最终也未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学生会根据已学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 同时也能指出:有了这些探索的经历, 有了相关的经验教训, 加之中国先进人士的不懈努力, 也就有了新文化人士以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来拯救中国的探索和尝试。这种借助旧知识的关系创设的有联系意义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方式很传统, 也很实用, 把探究的问题放在历史知识群里, 有利于学生把历史学“通”。

(2) 借助图像 (图片) 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图像 (图片) 是一种直观的工具, 可以把要表述和说明的内容具体直观、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理解包含的意义, 明白深刻的道理。例如:人教版必修Ⅰ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为了说明统一后的德国带有“军国主义传统”, 在备课过程中我使用了书上的一幅图片资料 (图1) ,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观察图片中人物的服饰和表情, 说明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带有什么特点?图片是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时的一幅油画作品。图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首相俾斯麦和一些德意志境内诸侯、将军的簇拥下, 在其占领的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威廉一世左手举剑, 诸侯、将军都身穿军装, 很多人举着宝剑。这副图片形象、生动、直观地表明了德意志帝国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图像资料主要是指视频资料, 因其能调动学生多感观的参与, 更具有直观性, 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使用。例如:说到“长征精神”, 语言总归是很抽象的, 学生无法直接体会到, 更不用说把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了。如何让学生比较形象地体验和感受“长征精神”呢?运用图像资料设置问题情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截取电视剧《长征》中的一些感人事迹的片断, 如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等, 学生看完后设问:短片反映了一种什么精神?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这不正是“长征精神”吗?利用图像 (图片) 资料要适量、恰当, 不可滥用, 否则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反而与你要达成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借助文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说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新知, 有利于把历史学“通”, 利用图像 (图片) 资料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学活历史的话, 那么运用文史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的能力, 而这些正是有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的目标。但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方式对历史教师的“功底”要求较高, 因为对于要说明的问题, 要能够找到真实的、针对性较强的史料, 就需要教师有深厚历史知识的积淀。不可为了让自己的课看上去有深度和高度而堆砌无用的史料, 那对于学生来说是负担, 会因文字的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

总之,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 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原则, 各种情境的设置适时、适当, 就能使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情绪, 引发他们参与思考;就可以避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 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的情况一再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把概念化、结论式的术语用活生生的历史展示出来, 让学生不讨厌甚至乐于学历史, 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塑造人格, 使历史教学价值真正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次尝试[J].历史教学, 2005 (12) .

上一篇:参加平邑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下一篇:精选国庆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