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精选7篇)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篇1

一、我市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 亿元,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三年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我们抢抓机遇,始终坚持项目主导,工业立市之路;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注重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实力的结果。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近几年来,我市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20xx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8%。全市拥有各类专利112项,有38项得到实施,转化率为34%,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科技研发和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培育了 生物制药等一批地方特色产品和高科技品牌。xx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各种实验设备多数填补了国家空白,替代进口产品,其中为中国航天部507所研制生产的航天员座椅试验台,在神舟5号、6号飞船飞行中为确保宇航员安全做出了贡献。…公司生产的玉米花丝饮料属专利产品,采取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坚持以“两区”为重点,创新载体日益完善。“两区”,即长春a市经济开发区和a市工业集中区。我们按照“唯此唯大上项目,重中之重开发区”的思路,不断加强载体建设,注重发挥“两区”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的承载作用。目前,a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建成8平方公里,共落位项目242个。在开发区内先后投资4.5亿元,建设了四期创业孵化基地,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己有28户企业入驻,使其成为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一片乐土。随着开发区在能源建材、机械加工、医药等产业的集聚壮大,几个融资、服务平台相继筹建,为推动、方便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坚持以机制为保障,创新环境日趋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机制创新来协调自主创新中的各种关系,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着力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注重引进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宽的项目。二是创新政策推进机制,正确处理规范和引导的关系。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市相关自主创新扶持政策的同时,为引导和促进研发机构、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我们结合实际,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出台了《a市市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大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最高单项奖励100万元;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三是创新融资机制,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要素保证的关系。为解决好资金瓶颈制约,重点抓了三项工作:第一是扶持农村信用联社转制,我市农村信用联社已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全国第16家农村商业银行。第二是积极推进域内企业上市。研究出台了《a市市鼓励企业上市扶持政策》,确定10户重点企业作为上市后备资源进行培育。第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对全市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注册成立了a市融鑫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能力达到10亿元以上。通过创新融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难题,有效地促进了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我市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较快,但从转型发展的要求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1、产业竞争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目前我市在经济发展上最大的薄弱点就是产业集中度不高、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金融、科技、信息、咨询、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缓慢,极不适应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需要。在我市已初步成型的四大主导产业中,产业也较分散,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新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我市发展较好的机械加工业的产业链发育也相对缓慢,产业链较短,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度也不够高。

2、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财力弱,创新无实力。不少企业都在为保障生存而烦恼,既无暇顾及创新,也无心、无意于创新。一些企业的所谓创新,也主要是产品的特点、服务特色等方面有些创意,而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少之又少。二是受利益驱使,创新无动力。一些企业经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经营策略上追求“短、平、快”,哪里能够赚钱就往哪里奔,不情愿在技术创新上花精力、投金钱。三是先天条件不足,创新无能力。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多数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条件的严重匮乏,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进行创新。四是重扩大生产,轻科技投入。在发展的理念上,过于注重扩大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追求发展速度,这就促使一些企业宁愿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却吝啬于对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宁愿在同类同档次产品上持续进行低成本恶性竞争,而不愿采取差异化战略,靠创新、品牌、服务来提高效益;宁愿引进、再引进,持续跟踪模仿,而不愿意下苦功完成一次技术学习的过程,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五是受“双瓶颈”制约,企业创新难。用地难、融资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有关企业融资信贷政策有一定改进,我市也企业融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融资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融资难仍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

3、创新载体滞后,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产品的开发和价值实现过程都需要有功能健全的载体和服务体系。目前,虽然a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相当于重建了一个a市老城区,但是受资金、用地、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在建设标准、项目招引、产业布局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仅仅是刚刚起步,特别是创新机制滞后,政府职能转换相对滞后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科技市场不发达,有的科技成果找不到投资企业,有投资企业找不到科技成果,科技资源不能充分有效流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不足,科技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数量少、功能差,多数企业不能得到充分的技术支持。

4、创新文化薄弱,创新活动底气不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长远发展考虑,决定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和潜力大小的是创新文化的建设水平。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我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氛围,但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勇于钻研、敢于冒险、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善于合作等创新文化仍显薄弱,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没有完全形成,群众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区域内学术研讨、讲座等活动较少,技术交流、学术交流渠道不畅。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很难为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的内存动力。

三、推进自主创新的主要想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紧密结合”,即:坚持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紧密结合,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作用,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坚持自主创新,既要全面推进,更要把握重点。

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要按照“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形成特色、实现跨越”的要求,攻克一批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上好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此,要着力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

一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益群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同样居于主体地位,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a市的源动力。从我市的实际来看,要突出抓好两块:一是要发挥骨干企业的规模优势。我市的能源建材、机械加工、医药、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积极鼓励他们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有a市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真正实现“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的目标,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建立一个特色基地、形成一个支柱产业、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绿色水稻、粘玉米、生猪、家禽等产业领域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

二要注重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项目是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要以现有四大主产导业为依托,继续深挖矿产品和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精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倾力扶持发展。我们要依托华能电厂、龙嘉煤田、宇光能源等龙头企业,集中力量上一批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类、产业链延伸类项目,利用资源开发新型建筑材料项目。依托长拖农业机械和中机北方这两个农机制造龙头企业,拉长农机产业链条,引导和鼓励中小工业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关注新技术,不断提升a市地产化配套能力和水平。依托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为手段,提升医药产业层次和水平。依托金锣、天景等龙头企业,在食品产业升级上要做到“四个延伸”:即生产领域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营销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产品开发由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延伸。要从主导产业中,每年优先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扶持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以项目建设聚集盘活各种资源和要素。

三要注重发挥载体的培育作用。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a市,离不开创新载体的支撑。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平台,是催生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载体。要深化和完善“两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产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主导产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开发、高效益产出的原则,突出产业定位,健全服务体系,吸呐优势资源,推进产业集聚,促进循环发展,形成层次分明、衔接互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园区体系,把工业园建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集聚区,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的主平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二)坚持自主创新,既要完善政策,更要创新机制。

加强自主创新,需要机制创新的有效推动。我们要注重从优化机制入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营造环境,推动建设创新型a市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要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各个方面,需要各级各部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自主创新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好自主创新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镇乡、街道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自主创新工作的考核和督查。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优势,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工作,在建言献策、强化法制保障、加强监督检查、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贯彻意见,找准重点和难点,全力突破,务求实效。

二要完善多元高效的投入机制。要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确保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性作用;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和自主创新源泉,引导金融科研机构、社会资本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服务、支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要构建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要营造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有关自主创新的政策,研究制订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a市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开展推进自主创新的系列活动,有关职能部门要精心组织好招商引资、产研合作、科技下乡活动,在创新方式、拓宽领域、提升层次、注重实效上下功夫,使更多的创新活动在我市开花结果。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篇2

一、自主创业企业领导力, 是企业软资源变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当今企业竞争越来越由硬实力的较量转向软实力的博弈。相对于自主创业企业经营规模、装备、技术等硬资源, 自主创业企业的管理、文化、品牌、人才等属于软资源范畴, 整体上构成了自主创业企业的软实力。开发利用自主创业企业的软资源, 打造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是对领导力素质的全面检验。综合来看, 培养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自主创业企业领导者: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打造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自主创业企业要形成并保持核心竞争力, 全部工作的起点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 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二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适应自主创业企业未来发展形势, 要统筹战略规划、战略布局和战略安排, 明确凝聚力量的企业愿景, 发挥自主创业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 激发员工的创业创造热情。三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 适应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 依靠科学管理, 深入挖掘发展潜能, 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也是增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四是持续创新。自主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自主创业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 打造具有核心优势的技术和产品品牌。

自主创业企业的软性资源开发成发展的硬件, 需要与硬实力的培养齐头并进、同步提升。具体到自主创业企业管理者, 如果领导能力出现“偏科”, 片面追求硬实力的提高, 而忽略软实力的培养, 必然导致管理者领导力结构的不全面、不平衡。领导能力的全面性, 是现代企业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由于市场资源配置要素的多元化, 决定了自主创业企业在获得资源过程中必须满足市场要求, 向市场展示自主创业企业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构成的综合实力。如果自主创业企业管理者只具有发展硬实力的能力, 缺乏提升软实力的本领, 自主创业企业很难得到市场的全面认可。因此, 自主创业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要追求长期发展, 实现长期发展, 管理者必须建立全面的能力体系, 硬实力和软实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进而打造自主创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自主创业企业管理者的务实能力, 是发挥软实力整合资源优势的基础

企业间的竞争, 硬实力是经营要素的竞争, 软实力则是经营本质的较量。在企业运行中, 软实力表现为内在的能量支撑和潜在的市场拓展力量, 这种力量的产生机理, 是以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科学管理、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企业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诸因素, 来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资源, 充分发挥软实力的作用, 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的务实推动力。管理者要通过强化企业软实力整合资源的作用, 建立市场上广泛、长久的影响力, 进而强化企业的核心生存力。

核心生存是自主创业企业生存发展的终极目标。企业从基本生存到核心生存, 必须将企业软、硬实力进行有效整合, 在企业向核心生存目标转变过程中,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 形成完整的发展链。在这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中, 管理者的务实推动将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将企业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企业文化植根于企业发展战略,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土壤中培养企业文化, 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脱离企业实际的空洞文化;二是将软实力和硬实力连接起来, 形成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而建立管理、企业文化、品牌和人才培养体系;三是瞄准同行业先进企业, 在“对标”的基础上, 对企业软实力进行提升和改造。从过程上看, 大体要经过软实力的形成和软实力整合资源两个阶段。

在软实力形成过程中,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以提高企业硬实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打造软实力的每一个环节都嵌入促进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要素, 以务实的态度,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理念, 引导企业适应形势变化, 与时俱进。同时要摒弃脱离实际、空洞、表面的理念和行为, 切实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提升软实力的品质。

在软实力整合资源阶段,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不断优化资源整合模式, 放大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的优势。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主体。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能给企业创造发展机遇而形成软实力。企业文化能不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实效, 衡量的标准就是企业文化对资源整合的效果, 也就是企业软实力整合各种企业资源的过程和能力。企业管理者的务实能力, 是激活企业软实力整合资源作用的重要因素。避免软实力建设遁入片面发展的误区, 要求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以务实创新精神, 把相关资源要素整合起来, 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三、自主创业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是将软实力打造成企业品牌的前提

企业品牌效应是企业软实力的综合反映, 折射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企业品牌需要企业定位、价值观、技术、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等一套企业文化和组织体系等软实力来进行支撑。

将企业软实力打造成企业品牌, 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转化的推手是企业领导者的创新能力。首先, 一流的企业必然有一流的品牌, 而一流的品牌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 这种独树一帜的软实力优势, 靠常规思维方式和传统办法难以形成, 必须开展全面的创新活动来推动。其次, 品牌竞争是企业间竞争的高级阶段,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 是企业软实力发展的标志。企业只有实现全要素创新, 才能将品牌经营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以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标准化服务赢得市场。再次, 企业软实力需要长期的艰苦建设, 它不能模仿和复制, 始终要靠企业全员创新意识来滋养和促进, 并需要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强化。软实力的发展, 实质上就是企业间创新意识的角逐, 只有企业管理者坚持不断创新, 才能形成企业品牌和形象的美誉度。

四、自主创业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是将软实力变成持久发展的保障

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是固化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方式。软实力一旦经过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选, 就能够固化下来, 对企业发展构成持久性的支撑, 这种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战略决策过程, 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推动软实力的制度化建设, 要形成“规划、计划、实施、评估、再规划”这样一个闭环流程, 同时要注重与经营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 不能游离于具体工作之外。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 建设周期更长, 要不断积累, 持续优化, 任何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都是与软实力建设规律不相符合的。企业管理者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持久战的理念, 扎实做好企业的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制度要素, 并且对已经形成的制度不断优化完善, 才能使软实力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

企业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 往往都会聚集在企业独有的、不可复制的、不可交易的企业文化方面。企业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企业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良性互动过程中, 制度更加科学完善, 企业软实力得以不断提升。

另外, 要注重运用先进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来引领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 使管理措施、制度标准落实有力, 制度和文化和谐匹配, 企业软实力不断彰显。企业还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 不断创新完善企业制度, 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系统工程, 形成发展模式、发展途径方面的比较优势。 (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

局第九社区管理中心) ■

创新企业党建 提升竞争软实力 篇3

当前,在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企业党建思想工作与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新任务、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有效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如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推进党建科学化;如何创新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等,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对此,培训班邀请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体系构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创新等作了专题讲座,并组织企业交流了典型经验。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副秘书长、企业文明杂志社副社长总编辑李祖荣主持了培训班。

本次培训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专题培训。主办者践行其一贯坚持的“精心组织、周到服务、办出信誉、办出品牌”的理念,精心组织策划选题,请国内名师认真授课。参加培训的80多名学员普遍反映,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新知识,开启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掌握了新方法,交流了新经验,结交了新朋友,提高了做好工作的本领,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有的同志甚至临时退掉原来已经订好的返程机票、车票,坚持听完最后一节课。

为使广大读者能分享这次培训班的成果,现将其主要内容和精彩观点综述于后。

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创新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大学、北京大学MBA企业文化专业特聘教授,著名实战派管理学者王吉鹏,以其长期从事大型企业管理实证研究与咨询的丰富经验,作了“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创新”的专题讲座。

深化国企改革要把握其发展趋势。王吉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再到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创新驱动阶段。与此相应,国企改革的深化也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一是在产权结构上,从单一公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二是在政府角色上,从管资产、当家长向管资本、当股东的出资人转变;三是在管理模式上,从无差别的统一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四是在经营者定位上,从政府官员、官本位向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本位转变;五是在人才配置上,从党政主导选人用人向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转变;六是在核心目标上,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向激发国有资本的动力、活力转变;七是在企业增长思维上,从偏重规模增长向价值增长或者规模增长与价值增长并重的思维转变。因此,企业的思维创新,应当从企业的战略重构开始。企业作为有生命力的组织,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通过上述转变的实现,兼顾好企业的短期增长与长远增长的平衡,既要考虑短期增长,也要考虑长远布局,考虑企业10年、15年乃至20年、30年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要引领这种趋势,推动这些转变实现。

文化创新要把握文化的本质和规律。王吉鹏认为,文化中的企业与企业中的文化是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一般文化的生态特征,因此,企业文化的生态系统与社会大文化的生态系统要和谐调适,才能良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从国际看,是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从国内看,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道德风尚、精神财富、思想基础与进步动力,是民族之根。文化是可以传承的。文化通过载体传承(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传播、扩散。文化是可以创新的,文化载体也要创新。文化是可以改变的。但文化的改变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要作好文化管理的功课。如:这几年讨论的看见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既有“见死不救”判刑的规定,也有惩罚丧失诚信讹人者的规定,使这个问题便不成其为问题了。再如:大家讨论比较多的80后、90后职工管理难的问题。现在,许多大企业都实行的是刚性文化或者叫军队文化管理,却没有看到80后、90后的新特征,这种特征使他们给人一种新物种的感觉。这些青年职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是在以孩子为家庭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是对以老人为家庭中心的传统文化的颠覆,所有的问题都从这个颠覆产生,他们的家庭观、就业观与其前代完全不同。

要重视企业文化的管理学属性。王吉鹏认为,企业文化是亚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有管理学意义,也有纯粹文化学意义。企业需要的是其管理学意义,但现在许多企业却走在纯粹文化学意义的路上,而这条路不好走。看不见的文化具有看得见的力量。发挥文化信念的精神力量以及对全体成员的感召力,企业才能走向卓越。企业只有对中心文化不断注入活力,才能百年不衰。应建立战略导向型的文体体系:在战略层面上,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未来是什么的问题,即解决企业使命或者宗旨是什么的问题;在策略层面上,要解决坚持什么原则,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即企业精神或者价值观的问题;在执行层面上,要解决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人才理念等问题。企业价值观是讲规矩、讲准则的,是企业最核心、最持久的信仰,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评价体系,它解决的是我们信仰什么、什么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决不能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基本的商业精神、诚信、敬业、勤奋、责任感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应当坚守。经营企业,做错误的决定很容易,做正确的决定很难。职工教育要先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如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不能只是由动画专业人士制作完成了事,还应请伦理学家、教育学家参与审定才行。现在很多企业的行为识别,缺少的是对员工职业行为的规范,要加强职业行为规范的建设。如:领导叫开会时,要带上笔记本、做好记录,交办的重要事情要当面复述一遍,下级请示工作应付有建议等。要认识和运用文化变化的规律。如:解决乱穿马路的问题,与其主要依靠罚款和安全教育挂钩,不如与面子文化(要用好中国人的面子文化解决问题)和道德教育挂钩:乱穿马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许更为有效。三一重工将原来提出的“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调整为“质量就是自尊心”效果会更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强化渗透,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创新实践,在管理上下功夫;丰富载体,在凝聚力上下功夫;典型引导,在辐射上下功夫;完善机制,在执行力上下功夫;从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达到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赵湘江,以其在党建理论研究方面深厚的造诣和多次参与全国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调研工作的经历,作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专题讲座。他认为,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党建工作,根本的原因在于,国企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公有制如果搞不好,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不牢固。但国企党建面临着加强与改进的问题。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赵湘江说,党中央对国企党建的改革创新最为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转变,即党从过去夺取政权的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从外部封锁和搞计划经济转变为对外开放和搞市场经济,形势变化了,仅靠过去那些思路和经验不行了,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党建任务。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但改革创新仍然是关键词。党的基础、活力、源泉在基层,故基层党建非常重要。国企党建要为国企改革尽一份力量。

赵湘江从七个方面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全面准确地认识国企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国企党建面临的新挑战。国企的变化表现在: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作为经济组织的特征日益明显,结束了只生不死的历史,产权结构正在调整,所需资本由依赖政府注资向借助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融资,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等。这种变化使国企党组织在地位、职能、任务等方面遇到了挑战:其政治组织功能与企业经济组织的功能的矛盾开始突显出来;在减员增效和维护职工利益之间往往处于两难选择境地;在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经理层依法用人以及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冲突成为党组织面临的深层矛盾;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权责界定成为其中的大问题,等等。

国企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界定国企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与改进的前提。这个问题现实中尚未完全解决。经营管理人员一般表现为淡化论,党务工作者一般表现为加强论,其实质是国企党组织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的问题。国企党组织在国企中居政治领导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国企产权的性质决定的。不然的话,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国企不仅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长子”作用突出。党组织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工人在哪里,党组织就应在那里。国企党组织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特色、独特优势、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要着力破解国企党建难题,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企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十八大的党章第三十二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集中为两点:一是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二是从严治党,搞好自身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内容有失偏颇;二是参与重大决策不力;三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保证监督难和参与决策难是普遍的反映。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要使党员有义务、有责任,也有温暖、有权利、有荣誉感。国企党组织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发挥好参与重大决策的“参与者”职能;处理好与经理层的关系,发挥好企业决策执行的“监督者”职能;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发挥好“协调者”职能;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群众组织的关系,发挥好“领导者”职能。

进一步完善国企的领导体制。这是带根本性的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历经各历史阶段的变化,现在确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比较合理管用的体制。但有些企业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有机融合,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还缺乏可操作的规范。重点是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的,二者不是互相兼任而是同时担任,要强化“第一责任人”的管党意识,解决好党委书记决策、责任、工作三到位的问题;二是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必须以《党章》和《公司法》为根据,解决好“依法进入、适度交叉、科学定位”的问题,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意识,克服过度重叠现象。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所有企业干部都由党组织任命;二是忽视党组织对选用干部的把关定向作用,出现党组织管党群干部,董事会管经营管理干部的两条线现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应把握三点:一是按照《党章》和《公司法》的要求,管少、管好、三结合好;二是管好原则、程序、监督、培养教育;三是不断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从德才兼备的四字方针改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八字方针,并非画蛇添足,而是针对片面强调“能人战略”“能人标准”提出来的。须知,现在被查处的干部,不是才出了问题,而是德出了问题。在发达国家,一流人才去了企业,二流的人才在政府。我国则相反,应改过来。梅德韦杰夫说,青年热衷于当公务员,其中必有腐败。我赞同他的观点。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人才强企作为最重要的战略。

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国企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基础,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这是西方企业没有的独特优势。国企党组织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要把这种独特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优势结合起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要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大局,把握大势,促进企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二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行为准则,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培育独特的国企精神,提高国企的竞争软实力。三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权益,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力量,领导和支持企业工青妇依法和依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发挥职代会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国企党组织是党在国企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重视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工中发展党员。二要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国企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党员主体权利;严格按期换届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应重新叫响利益驱动,把《党章》规定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三要按照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党务工作者队伍。四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党员,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践行核心价值观 提升企业软实力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兵在《践行核心价值观 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专题讲座中认为,核心价值观怎么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资源,是一个重大课题,值得认真探讨。

人类社会健康发展要打开三本书。李晓兵以其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与国学大师杜维明讨论的三本书为例,说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说,在哈佛的一座雕像上有三本书,已经打开的一本是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书,这方面中国学习得比较好;另两本没有打开的书,一本是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做到依法治国、讲诚信和守契约精神的书,一本是关于社会应该倡导、引导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信仰的书,这两本书正是中国当前必须打开并需要认真学习与践行的。他引用日本一位思想家的话说:“文明是一般民众的道德、智慧的增长。”而非单纯的经济增长。他认为《菜根谭》中“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所讲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的道理。他还引用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艺”和《法华玄义》“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圣贤”的观点,说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关于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李晓兵从三个方面作了深入剖析:

核心价值观关乎企业领导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领导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能力,把握本质、洞察规律的能力。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就是价值观。作为领导者,必须作价值判断,要有价值思维。一般来讲,订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价值问题、隐性问题、哲学问题;而战术则是把事情做正确,这是事实问题、显性问题、科学问题。所谓领导艺术,犹如庖丁之解牛,以价值的眼光看问题,“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从而做到“游刃有余”。这是领导艺术的极境,也是核心价值观的极境。一个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没有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这个民族、国家就无法前进。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判断,就是毛泽东所讲的:“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底线思维。我们遇到的根本挑战是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换句话说,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目标。党是精神、道德、道义、价值观、理想的集中体现与引领。党和国家都是作价值创造工作的。列宁说:“我们就创造价值,让大家跟我们一起干。”通过信念的内在约束与制度的外在保障,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路子。当前,我们面临核心价值观历史滞后性的现实与底线性重建的任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原定是要在十七大提出来的,但直到十八大才最终确定下来。因为有些地方的底线已被突破,不能再拖了。比如,个人层面的最后一个价值“友善”就出了问题。现在有些人出现了“心灵缺席”:热衷于在虚拟社会的社交网络中交流,却在现实交往中筑起沟垒;有的两口子背对背用微信作交流,却不能面对面地谈心。又如:职业道德的建设也是任重道远,纪律性、责任心、专业性、主动性、创新性普遍不足。有的西方人士指出,在自由竞争、现代科学、私有产权、西方医学、消费社会、职业道德这几方面,西方仍处于领先地位。一般认为,国家战略要经历政治战略、经济战略、价值战略三个阶段。现在,中国正处在价值战略的关键阶段。1987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出口的只有电视机等,而没有出口任何观念。当我们的24字核心价值观被中国人普遍认同、被世界广泛承认时,这个价值战略才得到实现。为此,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建设一个好社会,体现24字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二是建设一个好组织,亨廷顿说过:“在当代社会,谁控制了组织,谁就控制了未来。”列宁也曾经指出:“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其他的武器。唯有通过组织,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一支无法征服的力量。”这要求把党建设、管理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力。三是要有好规则,依法治国加上核心价值观,软硬兼备。

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个体实践。培育核心价值观要重视其实践理性,做到观行并止,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人生价值观的理想状态,是如《论语》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修炼、修养。

在培训过程中,中铁五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蓉生介绍了《用纳入与创新打造中央建筑企业的文化品牌——中铁五局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浙江正泰集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党建研究室主任梁特光作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有效发挥两个作用》的经验交流;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凤翔作了《创建合资企业服务型党组织,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典型发言。三种所有制企业的典型经验让代表们深受启迪。

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篇4

刘传铁

2011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今年9月15日召开的“做大做实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工作会”上,省委李鸿忠书记强调:“我们既要靠科教资源支撑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巩固壮大我们的科教优势。发挥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坚持创新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导向之一,将“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作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的切实行动,是湖北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必将成为带动湖北全局性跨越式发展的前奏和先驱。

一、“十一五”期间湖北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成绩显著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在光纤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若干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一)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高等院校122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个,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7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0多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8家),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及集信息集散、技术评估、技术咨询、市场预测、项目孵化及投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术转移支撑服务体系,聚集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装备了一批现代化的、先进的科研设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取得系列突破。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攻克了一大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光电子设计与制造、光纤制造、下一代光通信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在农业科技领域,通过推进农业技术源头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红莲型杂交稻等一大批优质专用农林渔动植物新品种、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农业生产资料新成果,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在社会发展领域,组织突破了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疾病防治、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等一批关键技术,为医药、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善环境、服务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幅达到25.7%,至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十五”末期的3.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以东湖、襄阳、宜昌等3个国家高新区为重点,以12个省级高新区、5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9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认定了893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以不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6%的数量,实现了全省20%的工业经济指标)。

(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了《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等方面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省、市、县科技工作联动进一步加强,推动了全省市、县各具特色的科技工作开展和产业发展,基层科技工作显示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湖北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科技部、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湖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0位,虽然比“十五”末提升了3个位次,居中部之首,但比2009年的第9位下降了一个位次,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只排在第15位,湖北科技优势地位与经济发展位次不匹配,反映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还存在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湖北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属高校和中央在鄂科研院所,高水平创新成果主要产生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领域,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鄂转化率不高。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省只有31.9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科技开发机构,只有36.8%的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同时,在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企业投入占6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

(二)自主创新成果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总体上看,湖北科技成果产出结构呈现 “一高一低”特征,科技论文、获奖成果、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纯科研型产出高,专利、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湖北的论文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均居全国前5位,但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仅排名第10位。近两年,全省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13.3%,明显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虽然通过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如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动物疫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实力在全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企业没有做强、产业没有做大。如果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终端产品不够,长此以往,将造成湖北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在市场上落后于人的被动局面,进而影响后续技术创新。

(三)科技资源分布失衡,基层、企业科技资源匮乏。一是大城市科技资源高度密集,武汉、襄阳是全省科技资源聚集中心,集中了全省近60%的科技人员、70%的科技经费和60%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中小城市及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尤其是农村科技资源相当匮乏。二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高度密集,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了约78%的研发机构、35%的科技活动人员和36%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资源明显不足。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不均衡,56%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武汉市,其产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均超过50%,其他地区则明显滞后。

(四)财政科技投入及全社会R&D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近年来,全省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与湖北自身经济实力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从全社会R&D投入来看,《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09年,湖北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的3.3%,低于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0.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5%,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财政科技投入来看,在2010年对全省17个市(州)科技进步考评中,仍有7个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不到科技进步考核基本要求,占比高达41%。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明确指出,湖北“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十二五”时期,是湖北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一)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在继续保持基础研究领域优势地位和知识创新水平的同时,重点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突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由企业承担,或由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项目申报指南主要从企业获得需求信息,立项评审由技术专家、企业家和行业管理专家共同参与,重大项目实行开放式招标。将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省级科技计划立项评审的重要指标。二是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发布、奖励、服务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覆盖省、市、县三级、连接“大院大所大企”(三大)的科技成果“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智方资方双向选择、各取所需提供便捷高效的“直通车”。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专项行动”,在物联网等领域积极培植和建设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探索财政科技资金支持联盟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深入实施“科技投融资专项行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

(二)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根据科学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通过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引导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二是建立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权激励等措施,以事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在鄂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完善选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工程”,通过向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型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多种灵活方式,组织动员科技人员承担企业自主创新任务。四是建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保障机制。

(三)坚持“抓大促小”,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骨干龙头企业。实施大公司科技发展战略,面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使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企业,从过去单一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向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总包转变,形成一批拥有终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推进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过千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着力培育具备快速扩张能力的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行动,综合应用科技计划立项、投融资服务、创新后补助、创设自主创新岗位等多种方式,全力服务2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100家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三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积极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孵化抚育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产学研合作促进体系和成长辅导服务体系,力促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快生快长”。四是推进科技招商,快速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综合运用科技计划引导、创投、创新基金跟投等手段,优先配置科技资源,引导和服务全省科技招商工作。

(四)增强创新驱动力,实现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全面进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要求,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群为主线,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技术,研发突破500项以上产业关键技术,推进100项重点成熟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应用。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依托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及工业发展基础与优势,按照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的思路,大力加强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湖北优势特色高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支柱产业调整振兴,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统筹农业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疾病防控、农机装备、农产品安全、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等重点环节,攻克一批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优势向现代农业发展优势转变。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在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治、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清洁生产、城乡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保障等五个重大技术方向,实施四大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突破一批公益性应用关键技术,建设一批民生科技示范工程,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五)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重点围绕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湖北光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创新高地。统筹建设四类科技创新平台,即:一批以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一批以公共检测中心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一批以科技资源共享为主体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一批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优势产业、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0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50个,新增60个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知识创新团队,实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覆盖全省80%以上科技型企业的目标。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篇5

发布时间:2008-3-15信息来源:

加强自主创新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充分认识推进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功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鼓励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继续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我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虽已今非昔比,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仍较缺乏。特别是一些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或封锁态度,使我们处处受制于人,无法从根本上形成竞争优势。光靠引进、买专利已不是上策。而事实上,只有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激情迸发,真正把自主创新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才能使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为此,广大中小企业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风险投资机制等办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自主创新环境。

(二)广大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研究与开发、技术转移等,既有大量的产品(服务)和工艺创新,也有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原始创新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更侧重于对原有技术的革新与改造,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较大,涉足的产业领域较多,涉及的部门和地区较多,创新成果分布的领域与影响的范围较广。“十五”以来,全省中小企业已经累计开发新产品4万多项,省级以上新产品6000多项,比“九五”期间增长了两倍多。在全省183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4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大头,技术进步在中小企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近50%,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省自主创新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

(三)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在许多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在一些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重振和发展。在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兴产业中,如计算机、程序控制仪器、软件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

动更加活跃,占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在大众消费品市场,由中小企业开发和经销的产品占了80%以上。此外,由于机制的优势,中小企业创新的效率也是较高的。据我们对全省372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通过技术创新,有91.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94.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拓展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

二、当前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尽管近几年来我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机制的影响,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自主创新人才。我省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目前,我省中小企从业人员中享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40%,中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91%,初级技术职称的也只有2.58%,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分突出。二是创新资金来源不足。造成资金紧张的最重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证券市场发育滞后,广大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目前还处于体制外,既缺乏法律保障,且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满足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普遍较差,从金融机构贷款十分不易。融资难,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

三是研发投入杯水车薪。一方面,我省中小企业R&D投入的强度还很小,全省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费用投入不足,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0.6%,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也只有1%多。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是企业投入资金不合理,重设备引进,轻消化吸收,基本上是引进花10块钱,消化吸收仅花1块钱,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由于投入不足,消化不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尚未进入良性循环,总体跟不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难以显现自主创新“马赛克”的亮色。

四是创新服务能力较弱。已有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产品少,服务面窄,服务缺乏深度和广度,部分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全省由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构成的604个块状经济区,建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仅占37%。2003年以来为加强行业自律而创建的14个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大多没有推出面向本行业的技术服务项目。多数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层次比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五是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不明确。税收政策是国际上通用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经济杠杆,但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具体表现在:通过税收优惠来支持和鼓励哪些方面的科技发展缺乏导向性;在协调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和传统技术改革等方面缺乏清晰的目标;导向性的科技税收优惠措施不足;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及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够。

三、“十一五”时期推动我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十一五”时期,要解决阻碍我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机制为重点,通过建立四大支持体系,推动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重点,在政策引导中,坚持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政策支持的重点应当放在财政、金融、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方面,利用财政资金、金融利率、税率倾斜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直接或间接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要制定各种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科技计划,从研究开发、试制、成果的商业化等阶段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全过程予以支持。改变专项扶持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此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

二是建立服务支持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还有一个搜寻、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这就需要政府、有关组织和中介机构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支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等信息服务的机构,解决中小企业限于人力和资金而难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组织问题。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基地,在区域经济内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发挥集群力量,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区域间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三是建立金融支持体系。自主创新作为使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物质产品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必须要有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基础和直接构成要素的资金投入,这是企业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先决条件。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增加R&D的投入,提高企业用于消化吸收新技术的投入资金比例。要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基金,遵循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支持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创新项目产业化。放宽金融业的市场管制,鼓励建立中小民营银行,满足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资金需求,提高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绩效。加快发展各种风险投资机构,规范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出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长期贷款。

四是建立技术支持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的过程往往表现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科研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中小企业基于自身技术、人才、设备等条件限制,往往无法适应这种需求。应当促进各类技术支持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以满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需求为目标,各类社会科技支持机构广泛参与、协同配合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支持体系。要创新共性技术服务机制,发挥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整合现有分散于各企业的研发资源,建立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一家一户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产学研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自主创新队伍。近几年,余姚、金华等地采取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用人机制,吸纳“候鸟型”教授、专家为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服务,绩效明显,值得借鉴。还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对中小企业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备注:此调研报告原载《调研与对策》2005年第25期(总第68期)

玉溪自主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篇6

为准确掌握玉溪市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基本情况,玉溪市工商 联调研组在走访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收集情况,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深入红塔、江川、通海、华宁、新平、易门等县区和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和工业园区的 37 户民营企业,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市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玉溪市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内传统产业景气度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玉溪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建设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玉溪建设迈上新台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7%,为加快推动玉溪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自主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在抓好国家和云南省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同时,立足玉溪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玉溪的决定》、《实施建设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的决定》、《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玉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18 个政策性文件,对加强科技创新、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

员创业等作出政策性安排,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二)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工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较好地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全市建成 5 个院士工作站(其中民营企业 4 个),建有 1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 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9 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 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拥有量居全省首位;建立科技人才、科技文献、科技项目、专利、科普、创新机构等六个服务平台和 12 个资源数据库,实现科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和科技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云南国家级新材料孵化器在玉溪高新区设立的玉溪新材料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玉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在推动玉溪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科技项目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科技项目管理全过程; 率先成立玉溪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玉溪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发明创造者提供从专利申请到专利权保护的服务援助。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工作,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知识产权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十二亓”期间,玉溪市专利申请 4656 件,专利授权3414 件,均稳居全省第二位,分别是“十一亓”期间的 2.6 和 3.5 倍,是同期曲靖市的 1.65 和 1.72 倍。2015 年底,玉溪发明专利拥有量633 件,是曲靖市的 2.3 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2.7 件,远高于全省 1.6 件的平均水平;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546 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455 项,取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 2 项,省级科技进步成果 56 项,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 250 项,先后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四)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通过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带动玉溪经济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制造环节向高端制造环节拓展,由烟草、矿冶两大传统产业向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 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新兴产业延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2014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 157.9 亿元,占全市 GDP 的 13.32%,高新 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玉溪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180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12 户,创新型试点企业 20 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4 户;全市有 75 户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民营企业有 70 户,占 93.3%;拥有云南省著名商标 205 个、云南省名牌产品 42 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玉溪市自主创新的势头是好的,呈现出人才队伍逐年壮大、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品牌建设逐年提高的稳定发展态势,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 的科技型企业。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玉溪市在自主创新上还有明显差距。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处于自主创新起步阶段,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经营环境、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个别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创新、怕担风险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既有企业自身创新观念落后、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基础薄弱的原因,也有外部宣传引导不到位、支持政策不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原因。

(一)创新主体动力不足。就玉溪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本身而言,创新不仅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技术创新投入的预期也很难把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存在重生产销售、轻技术研发的思想,没有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在技术创新上以模仿为主,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情况下,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更多的是追求“短平快”,不愿在科技研发方面进行更多投资。在调研的 37 户民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 3 户,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有的年销售收入仅有几百万元,市场竞争力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仅有 8 户民营企业有研发活动,6 户民营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具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能够开发产品的民营企业不多。

(二)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从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R&D 经费及 R&D 经费占 GDP 的比重看,玉溪市 R&D 经费增速缓慢,个别年份甚至有倒退的现象,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以 2014 年为例,全市 R&D 经费为 4.04 亿元,R&D 经费仅占 GDP 比重的 0.34%,居全省第 4 位。R&D 经费仅占全省

85.93 亿元的 4.7%,仅为昆明市 57.32 亿元的 7.0%,R&D 经费占GDP 的比重低于全省 0.67%、全国 2.05%的平均水平,直接影响到全市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度。从调研的情况看,在 37 户民营企业中,2014 年仅有 10 户研发投入与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全国 6.7%的平均水平,有 2 户的研发投入与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甚至低于 0.5%,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玉溪大部分民营企业在自主研发上积极性不高、经费投入不足。

(三)创新人才供给不足。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玉 溪全市 16 岁以上 137277 名常住人口就业人员中,大专学历 5995 人,占 4.37%;本科学历 4372 人,占 3.19%;研究生学历 198 人,占 0.14%,就业人口素质不高,人才供给总量不足,与自主创新需求有较大差距。加之,玉溪距昆明较近,在区位环境上对高层次人才不具吸引力,不仅高层次人才难以招引,企业内部技能性人才也难以留住。本地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外地高层次人才难以招引,高层次、复合型科技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到玉溪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影响到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在调研中,有 21 户企业反映自主创新力量薄弱,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较为困难,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的关键因素。

(四)创新政策利用不足。为切实掌握民营企业对相关政策的 了解和利用情况,在调查问卷设计上,调研组列举了国家和省市近年出台的、与自主创新关联度高的 11 个政策性文件,并从财税政策、研发政策、技术转移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 20 个问题。从调研 的情况看,在 37 户民营企业中,已了解相关政策文件的有 18 户,知晓率为 48.7%,半数以上的民营企业对政策不了解;已利用相关政策的有 4 户,利用率仅为 10.8%。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重监管轻服务、重检查轻支持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导致一些优惠政策可达性不高,没有直接让民营企业取得比较好的政策获得感,有 18 户反映政策办理手续繁琐、周期长,有 13 户反映政策获取渠道不通畅,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有 10 户反映政策门槛高、申请难度大、优惠幅度小,有 8 户反映缺少配套实施政策、可操作性差,仅有 1 户反映没有遇到问题。

(亓)创新资源整合不足。市内大部分县区在资源要素的富集 度上存在相似性,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在战略定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县域经济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竞合发展的态势尚未形成。一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二是造成引进项目类型差别不大,县域产业同构、企业产品同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三是造成同一类型企业分散布局在不同县区,不利于实现地理空间的相对集中,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四是造成不同县区在同一产业互为竞争,在产业分工协作中难以形成技术创新链,影响到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亓是造成不同县区在同一产业的科技研发上重复和撞车,导致科技资源分散,既不利于全市科技资源整合,也不利于相关县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

三、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提升玉溪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引领玉溪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更是玉溪经

济适应发展新常态,在应对严峻挑战中打造发展新引擎,占据发展新高地,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应时之举、明智之举、有力之举。当前,在推进自主创新上,要着重做好以下亓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升创新源头驱动力,在打造竞争新优势上求突破。围绕“建设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目标仸务,打造全市区域先发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前瞻性部署有利于催生新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在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项目以及重大科技计划中,聚焦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围绕事关长远发展、综合竞争实力的重点领域,实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与成果转化等全创新链战略部署,布局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科技创新源头驱动力。

(二)着力构建产业技术新体系,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

制定实施玉溪市技术创新工程“十三亓”专项规划,加强技术创新工程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新体系,针对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支撑。依托市内科技型骨干企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三)着力推动“双创”活动,在厚植“双创”文化上求突破。加快 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推动创新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纵深发展,搭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向创业者开放创新资源、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大力探索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一批

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奖励等重点政策落实力度。深化推进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相结合,建立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畅通科技企业贷款融资的“绿色通道”。构建“宽容失败”的机制和文化,为创新创业者减压减负,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

(四)着力打造创新基础平台,在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上求突破。围绕培育战略性创新力量,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培育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壮大企业家队伍。强化创新型人才的激励、评价与服务,制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完善评议指标,加大对发展潜力和实际贡献的考量。突出对重点领域高精尖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强化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开辟专门渠道,支持 35 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落实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建立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亓)着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推动县域一体发展上求突破。

紧紧立足本地区实际,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统筹协调,突破区划限 制,引导市内各县区从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视角,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理性引进项目,在产业分工协作中形成技术创新链,推动错位竞争、差别发展、接轨协作,增强县域经济的融合力度,提高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配置效率,避免同质竞争、低价竞争、恶性竞争,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空间布局向区域空间布局转化、县域竞争格局向区域竞争合作格局转化、单一产业形态向优化组合产业形态转化,形成增长联动、利益融合、合作共赢的县域

提升自主创新实力调研报告 篇7

本届通信展, 大唐电信集团紧密契合展会主题, 携以TD-LTE领衔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和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体亮相, 展示大唐电信集团多年来在推动中国无线移动通信发展、促进信息产业升级转型、丰富人民通信生活体验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持续创新TD让生活更美好

从标准到产业化,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积极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 作为TD技术领军企业, 大唐电信集团在此次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以“TD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展示出精彩纷呈的业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精细化覆盖解决方案:大唐电信集团精细化覆盖解决方案通过充分利用小基站提升整网容量和频谱效率, 可有效应对补盲补热、深度覆盖和室内无缝覆盖等多种需求。

全频组网产品及解决方案:现阶段, TD-LTE网络建设还处于初期, BBU+RRU分布式宏站是最佳、最经济的覆盖方式, 大唐电信集团EMB5116就是一款支持BBU+RRU架构的紧凑型分布式基站产品, 拥有“零占地、零承重”的优势, 可实现低成本、高利旧的快速建网。

异频载波聚合技术:大唐电信集团在此次展会上对载波聚合和下行多天线增强技术TM9进行了演示, 聚合1F+4D五个20MHz载波共100MHz带宽, 实现了1.25Gbit/s超高下载速率。

TD-LTE强化创新技术:本次展会大唐电信集团还展出了包括8天线、ICIC和IRC在内的TD-LTE基础技术, 以及载波聚合、COMP和3D MIMO等TD-LTE增强技术, 为有效提升网络容量、加强网络覆盖、降低网络干扰、改善用户体验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LTE网络规划动态云平台:针对室外宏小区、室内热点及特殊场景, 大唐电信集团开发出了LTE网络规划软件—动态云平台。动态云平台通过将动态仿真引入到网络规划中, 提供了相对于传统3G静态仿真网络规划更真实、更可信、更高效的网络规划方案。

TD-SCDMA/TD-LTE智能终端芯片:2013年大唐为希望推出带通话功能产品的广大平板方案商和制造商提供了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低功耗4核单芯片方案LC1913。而大唐成熟稳定的4模11频基带芯片LC1761而开发TD-LTE CPE设备的身影也出现在大唐展台, LC1761采用40nm工艺, 可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TD-LTE全部频段要求。

测试仪器仪表:继成功推出业界第一款商用TD-SCDMA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后, 大唐电信集团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和商用TD-SCDMA终端综测仪也成功推向市场, 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可同时支持LTE单模测试及相关的多模互操作测试, 已成为终端入网测试设备, 并在中国移动测试中应用, 成为国内外主要芯片、终端厂商的实验室预商用仪表。

TD-LTE行业应用解决方案:TD-LTE智能安防图侦实战系统可以实现无线视频信号TD-LTE传输、海量视频数据告诉分析检索, 可协助案件侦破和警力布控。而基于TD-LTE技术打造的高速安全油气生产物联网、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则凸显了大唐电信集团TD-LTE无线专网技术在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

深入创新打造移动互联网完整产业链

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和政府民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上, 大唐以智能卡、终端产品、接入设备、软件应用、平台运营等产品和服务为核心, 打造了“终端系统+平台架构+网络支撑+应用服务+创新孵化平台”的完整移动互联网产业布局。

芯片设计产品体系:在芯片设计领域, 大唐电信集团拥有从芯片设计、COS开发、系统平台开发、系统应用开发、终端产品设计的完整产业能力, 其金融IC卡芯片 (DMT-CTSB32A6) 已经通过国际EMVCo芯片的安全认证, 标志着中国公司的金融IC卡芯片安全设计水平以及安全管理体系均达到国际安全等级要求。

终端设计生态链:在终端设计领域, 大唐电信集团是业内少数拥有CDMA、GSM以及TD-SCDMA/WCDMA/EV-DO等三种3G网络制式的技术平台的供应商, 产品已覆盖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20多个国家。

软件服务及网络支撑:基于开放式平台架构, 大唐电信集团“一站式移动云服务平台”构建了“内容+平台+终端”的完整业务链条, 实现了数字内容的多维聚合、业务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以及定制化的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开发。

增值业务应用:大唐电信集团首创具有国资背景的创新孵化平台, 充分整合政府、资本方、合作伙伴等各方优势资源, 构建一个面向行业机构、中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的打造、验证、推广创业创新项目的生态环境, 打造出一个集可共享的云服务基础资源、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园区及产业扶持政策为一体的基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车联网及指纹验证:此外, 在车联网领域, 大唐电信集团结合相关行业领域的不同客户群体的特定需求, 推出了以Telematics终端产品和Telematics中心平台为基础的车联网应用方案, 并在商用车、乘用车、工程用车及客运、货运等领域成功应用。同时, 在社保、民政领域, 大唐推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指纹验证系统, 目前在社保、民政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提升了政府部门工作效率, 节省了开支。

感知创新物联网及行业信息化双轮驱动

基于物联网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三层架构, 从“统一开放的平台架构”搭建以及“丰富的智能化应用”搭建两个层面着手, 大唐实现了物联网及行业信息化产品平台化、系列化。

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领域, 大唐电信集团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I2 C2 E2 S2”的核心理念, 即:“智能应用, 整合协同, 互联赋能和持续演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解决方案中, 通过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城市建设手段, 加强政府机关、企业以及公众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 从而整体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便民服务。

行业应用:大唐电信集团已经成功打造了完整的商用物联网解决方案, 并在北京、江苏、贵州、河北、河南、山西等多省市和水利部、神华、中煤、广核、大庆油田、高速公路等多行业项目中落地实施。

上一篇:加油站隐患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军训会操口号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