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推荐8篇)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1

--------

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再比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现在学校没有这样一种系统设计,没有整体考虑,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非常困难。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表达) 、过程与方法 (语用与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与文化) 三个维度, 互相关联, 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目前,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 英语分值在高考中比例的降低, 社会上一些人包括一部分英语教师也认为:外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方向。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老师则认为,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 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 塑造健康的品格, 培养思维能力。他认为, 英语教学应该有三个目标: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化目标。社会化目标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个新名词, 龚老师认为它包括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生活模式、文化传统、生活态度、评判性思维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时事问题等的认识。学习和创新技能, 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 生活与职业技能,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都将是今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而笔者认为, 英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 语言交流目标是英语课堂教学最为直接和初级的目标, 也是一个显性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一定的测量和测试。思维认知目标是一个隐性目标, 需要教师在课前明晰、课中实施、课后反思的目标, 同时也是较难通过量化测试的。而社会化目标, 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来说, 则是结合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德育渗透学科教学”的一项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细化的目标。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一线教师只有根据教材, 结合课程标准, 挖掘相关的社会化目标, 或是与此相关联的边缘化目标, 进行尝试性教学。

二、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尝试

笔者以牛津英语3B Unit 2 In the library中Song time 、Sound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 尝试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一) 教学目标的新设置

分析教材后发现, 在课文中涉及的几个单词, 如talk、drink、walk、milk, 其词尾都含有k字母, 这对于初次接触英语语音发音规律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通过单词的朗读和熟词发言归类是渗透语音教学的不错素材, 因此笔者在原有了解字母P的基础上添加了字母k的发音归类, 在没有增加学习难度的情况下, 学习效果明显。同时由于教材Cartoon time板块中故事描述了一只非常调皮的小老鼠到Bobby家做客, 不经允许吃了蛋糕、喝了牛奶, 将Bobby的英语书弄得面目全非, 虽然这情节是为了本课主干句型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巩固操练服务的, 但是显然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到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仪, 教材编写者也没有关注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会给活泼、好动学生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需要教师有相对敏锐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增添了相应的德育教学目标 (如表1 所示) , 增加的情感目标无形中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提升了课堂内涵。

(二) 教学内容的新添加

教学内容是随着教学目标设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教材所框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文本再构。虽然三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但教师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 可适当选择增加教学内容。在本课教学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情感目标, 我设计了Little mouse (L) 到Bobby (B) 家做客的自编小故事。对话如下:

L:May I come in?

B:Come in, please.

B:Sit down, please.

L:Thank you.

B:Would you like a cake?

L:No, thank you.

B:What about a pie?

L:Yes, please.

B:Drink some milk?

L:No, thanks.

B:Please read the English book?

L:Thank you very much.

B:Welcome to my home again.

L:All right.

故事内容简单、易懂, 涉及的单词和句型也是学生已知的, 是Cartoon time故事发展的延伸, 也是情感目标的提升。

(三) 教学过程的新完善

教学过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在本课中, 由于是板块教学涉及人物多, 教学内容又比较零散,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我由已学Story time中王兵和杨玲在图书馆看书的情景入手, 询问他们在看什么书, 从而牵引出本堂课要阅读三个故事这样一个主题, 将Song time、Sound time打包成一个故事, 结合Cartoon time的故事和Cartoon time延续性的自编小故事, 将3 个story捆绑后进行故事教学。整体感觉板块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完整。如果说打包处理后的“故事教学”是明线, 那么以“如何做一个懂礼貌、受人欢迎的文明人”的德育渗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条暗线。而这样的一条暗线, 始终悄无声息却又极尽渲染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开始Free talk中的教师导语“I’m very happy to teach you.Are you happy? Oh, you’re happy, then please give me your smile.”开始, 整堂课师生始终笑脸盈盈, 心情愉悦, 气氛融洽。在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表演到位时, 教师以笑脸贴纸作为奖励, 鼓励的同时也在提醒着学生, 微笑示人是最好的礼貌。

(四) 教学效果的新反思

授课开始前, 我以书本上Ticking time的表格形式呈现了本堂课的Learning aims, 以便学生明确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课堂结尾请学生对照Learning aims的要求一条一条打星自评。从课后的学生自评来看, 98%以上的学生反馈结果良好。为了评价显得更全面和客观,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虽然本堂课的情感目标是一个不能被及时量化和检测的内容, 但是整堂课, 师生都笑意盈盈、气氛融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 这样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还将继续延伸到课堂之外。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方向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探析 篇3

【关键词】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构成要素

时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学界和实践探索的热门话题,这也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的关键一环。为此,如何理解和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能力,也就成为当下各学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的紧迫任务。本文主要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从“语言能力”、“文化理解”“思维品质”三个层面来探析其内涵及其培养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能力分析

语言能力一般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能利用语言进行“理解”、“表达”的一种具体而又关键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能力也就成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质。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将英语素养界定为“能够依照自身的欲求,通过口头、书面的方式,从而达到理解、表达和交流”这一工具性目的,从这个概念界定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能力既不仅包涵传统英语学科所规定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语言知识”的领会、运用的能力养成,突出了树立学生英语语言交流的身份“自我认同”的意识能力。

一是重新厘定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一种,不但具有语言交流的工具性价值,更重要的是对英语的文化理解、英语西方世界的思维方式把握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英语语言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在整个国家的教育育人使命中扮演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强化英语语言的语篇、语用、语义的知识学习。传统的英语学习过分强调对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性的学习,而缺乏对其语篇、语用、语义的整体把握,这就需要英语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英语语言知识、表达意义世界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析一篇文章里面,讨论作者是怎样综合运用语篇、语用、语义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我们的学生又如何去构建自我的理解和自我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应根据自身的体验对整个语篇内容做出自己的慎思、研判和分析。

三是突出英语语言学习的人际交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与课程的文字符号即文本进行交流互动,更重要的是与文本背后的作者互动,从而实现人与人的表意交流互动。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理解”剖析

一是强化英语课文的社会背景。一般来说,在师生共同學习的课文(语篇)里面或多或少涉及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社会现象和社会背景材料,而这些背景材料恰恰在以往的英语学科学习中往往被遗忘的,而这些又是作者表词达意的根据,所以成为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关键信息。

二是培育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在英语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在学习理解不同社会文化现象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异国文化的民族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中小学生恰恰是人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差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价值重大。

三是形成独特的文化立场、品质。英语学科语言的学习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和现代的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师生在阅读学习英语文本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和概括文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分析

一般来说,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有赖于人的思维方式,而人的思维方式又要通过语言来呈现和表达,可以说,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可以大大增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英语语言的概念性词语。一是把握英语词语基本意义和引申义,让学生真正捕捉到概念词语符号所指称的人、事、物,理解词语对应的如其所是;二是根据英语概念词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文字符号所指称是事物的共性,从而形成新的判断;三是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立场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甄别、理解、判断等核心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

总之,英语学科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价值,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理解、思维品质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需要英语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通力合作,真正把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79-86.

[2]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58-64.

[3]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06):73-79.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4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如何在历史学科素养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就此做出探析。

【?P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065-02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一些地区把历史科目列入中考范畴,可是由于所占分值不高,学校习惯于把历史课程列入“次重点”科目,比起语文、数学、英语一类重点科目,历史课程还是显得受重视程度较低,这集中体现在课程的编排数量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在初中学校必然保证每天一节,有时甚至是两节,而历史课程通常维持在每周两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历史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在中考时的历史学科成绩,压力可想而知。

(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三观建设”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客观事物分析时产生纵深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务实风格,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善于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呈现出闭合的单向模式,即历史知识与规律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却未能形成反馈机制。学生对于知识的反馈信息并没有输送给教师,教师并没有客观地掌握学生对于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能用问号来回答。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学习完全不同于小学,节奏快、压力大是初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中考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事实,为此学生的内心是疲倦的。他们很难主动提起学习兴趣,只是把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学生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而对于分值在中考所占比例并不高的历史教学并没有形成与“语数外”级别相等的重视程度,再加上教师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法,让原本学习积极性就不高的初中生更没多大兴趣。

(三)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肤浅

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基本内容。只有较为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才会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历史教学贴近历史学科的根本属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历史教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肤浅,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元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的认识仅停留在“初步印象”之上,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很难体现出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元素,很难让学生受到历史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

二、学科素养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准确设定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让课堂教学拥有明确的方向,确保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目标通常由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组成。教师在目标设置时不能厚此薄彼,要系统设置。比如要达到让学生掌握唐朝经济发展状况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其进行分层,运用几种方式开展教学,思考在教学时如何提问、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如何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怎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创造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问题。

(二)运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文提到,历史的核心素养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元素构成。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整合这五个元素,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以要求学生掌握唐朝经济发展的状况为教学目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PPT呈现的内容就是历史课本中出现的唐朝城市布局图,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登上讲台,向其他同学介绍图中展示城市在历史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风格。学生展示历史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风格体现出了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展示的图片就是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过程体现了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解释的核心素养,对讲解城市进行全方面总结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体现出了个人对于历史现状的价值观。

(三)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提高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关系着历史教学的实际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是否可以学到“纯粹”的历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让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可以真正地习得历史核心素养,掌握核心素养的五个基本组成因素的丰富内涵,以此来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一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1]。每位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真正吃透教材,这是提高学科素养的根本。还要经常进行理论学习,努力把握学科规律,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关注学科名师的研究动态,阅读学科相关的书籍报刊。

(四)将历史核心素养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比起理论研究,它的更大作用就在于实践运用中可以全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埋在心中的悬念集中在即将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之内。在课堂教学开展时,要紧紧的围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运用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进行谈论和学习。在合作学习完成以后,教师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评价,罗列出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使得学生讨论的结果都是教师本来要教的历史知识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程评价环节,教师要围绕历史核心素养来对课程和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提高学习成绩。

2015年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对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意见征求,之后比较正式地提出: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需要全面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2]。“多次修订”体现出教育部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它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通过依次实现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师要紧紧地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积极研究教学策略,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5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主要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活动、交际为切入点展开,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8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为2016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教师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认为课堂教学要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要以学生主体意义探究为目的,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创意表达”素养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即运用语境式整体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口,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好动,学习到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并且接触知识的渠道多以形象记忆为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小学学习英语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会比枯燥机械的语言操练大得多。这样的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有关Shopping的话题时,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的具体环境,借助超市服务员和顾客的购物情境来学习句型和对话内容,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更关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由此体现了“生态意识”学科素养的价值性。

二、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为什么要提倡“问题化教学”呢?

首先,问题化的学习途径能灵活地培养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不太清楚,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出现了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同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进行问题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

再次,问题化的学习,能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不是“假装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4 At table中的餐具时,和学生探讨中西方餐具使用差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use to eat? How do you use the chopsticks/spoon?和 Where does Colin come from?What does Colin use to eat? How does Coli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用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展开对本课重点句型的探究、学习、训练。

三、加强英语交际口语训练,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交际来实现。而且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

四、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渗透“实践创新”

活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结合学习内容和特点,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言训练和交际中学习语言知识,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缺乏学生任务性的活动。

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以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在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W过程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善于合作。

(二)重视对认知情感态度的教育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提升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润滑剂”,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

总之,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探讨、落实是一项长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探究,探索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为他们未来英语的学习及应对全球化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6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目标设计

――以冀教版九年级Unit2 Great People为例

单元目标设计是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相互结合为基础的。可由师生共同设计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具有指导性、概括性、科学性。

1.语言知识目标:

(1)重要词汇:life、meaning、dialogue、successful、survey、neighbour、mind、century、lifetime、solve、anyone、death等。

(2)掌握重要短语:think of、be different from、succeed in、have success in、write down、be famous for、be famous as、make a mistake、give up、come up with、in the 1960s、It is said that等。

(3)功能句型: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Why are great people so successful? I’m not sure how to answer them,but I think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live a good and happy life.What makes us happy?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4)核心?Z法: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5)恰当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技巧,学习文章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内涵及文化。

2.学习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型教学、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学会描述名人的生平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并制作小组展示材料包及PPT。

(3)学会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学习,用英语描述伟人的生平。

3.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目标:

(1)通过对爱因斯坦、袁隆平、海伦?凯勒、白求恩等人的学习,了解中国、世界上的伟人及他(她)们的伟大事迹,学习他(她)们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通过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探索中美文化差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4)培养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激发学生自立、顽强、拼搏的进取心,增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Lesson 9 The Most Famous“farmer”in the world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从巩固双基-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形成学科思维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具体目标,设计时应该具体化,分层化、可操作化。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准确发音并运用的重要词汇和短语:farmer、research、honor、technology、graduate from、come up with、in one’s spare time、It is said that等;

记住功能句型,并会运用:The grain of this rice would be as big as a peanut so that farmers could rest in the cool shadows of big rice plants.Since then,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research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He cares about nothing but his research.(2)能依据录音听懂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3)熟读课文,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与技巧处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能简单用所学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展开对不同职业的讨论,从科学家Einstein到China’s most famous“farmer”-Yuan Long-ping,从国外到国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继而通过任务型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对successful man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3.文化意识与思维目标品质:

(1)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通过初步感知、积极获取、认真分析、仔细概括、层级创新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袁隆平为世界农业及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树立爱国意识,学习袁隆平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及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3)注意观察生活和媒体中使用的英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矫正与强化。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我对于个别学生的达成目标进行了微调,如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描述successful man/great man。经过课堂教学及工具检测评估,本单元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实现,隐性的目标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观察与验证,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7

最近, 国家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素养, 将核心素养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 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那么,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 承担着与世界对话的功能, 应该如何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服务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英语教学必须树立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核心素养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 表现为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 将全面的知识与关键能力并轨发展。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更突出方法与过程, 注重过程的感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

然而, 在教学时候我们发现不是课堂追求短期功利, 加大对知识的记忆和操练, 将教学导向结果, 甚至关注做题和应试, 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核心素养具有稳定、开放、发展的性质, 是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 追求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意识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悟和判断能力, 通过合作互动培养学生对话能力、分享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一堂课中叠加各种能力, 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复合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核心素养的自主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灌输和枯燥的操练过程。比如,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我们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 (Pask-based Learning) 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听录音, 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 同时, 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 产生情景效果, 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此外,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 全面育人、和谐发展, 是初中英语教学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英语教学须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在当前英语教学中, 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分离想象十分严重, 有的课堂一节课下来都是老师在讲授英语知识, “满堂灌”现象十分突出, 目的不外乎为了片面应试, 追求升学分数;另一种现象就是“题海战术”, 教师让学生堂堂课做练习, 上“哑巴”英语, 把生动有趣的英语课, 变成枯燥无谓的训练课。这种教学方法, 完全脱离了新课标, 与21世纪人才培养和核心素养发展背道而驰。

试想一想, 学生没有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合作与探究, 怎能发展综合素质呢?

英语教学应该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 以课文为载体, 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如果没有感知、思考、获取、分析、概括、比较、判断、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 如何建构结构化知识呢?如果脱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发展思维品质, 形成文化理解, 学会学习, 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牢记核心素养, 把英语教学看作是英语教育的一部分, 认真做好活动课前设计, 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语言为载体, 达到思想上的交流, 从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我们科采用问题驱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 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这节课可以设计如下一些问题:

Q1.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 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 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我们十分推崇小组学习,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 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主体, 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 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 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 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英语教学须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龚亚夫表示, 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 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 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远离无目的的教学”。如果目标本身有所失真的话, 那么未来构建核心素养的路径也会出现问题。

然而, 我们在平时观课时, 常常发现漫无目标的和游离目标的“随意性”现象十分突出, 因为他们遵循的所谓目标没有体现新课标, 更没有突出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

以英语阅读可为例, 教学目标应该有四个层次:对文本符号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 即搜集、理解基础信息, 这是基础;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这是思维技能, 表现为归类能力、序列感的培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等;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 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 进行思维理解。这需要社会常识;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 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1. 通过听录音和知识填空, 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 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 活动体验, 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首先, 引入本课, 对文本进行意义的解码;其次, 通过让小组合作培养和发展的思维技能。再次, 让学生先把握文章内容, 然后, 通过体验应用, 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 进行思维理解和表达。可见, 教师只有建立核心素养框架的认知基础, 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总之,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 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得今天, 需要更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关键, 才能真正为21世纪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复合人才服务。

摘要:什么是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以真实的教学案例论述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阐明了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 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国际化复合人才的见解。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从而建构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助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立德树人的德育实践。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表达)、过程与方法(语用与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与文化)三个维度呈现,三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马林,2015)。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且能够更加完善和升华其核心素养。

一、阅读有效题材,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

文本的有效信息包括文本主题背景、文本主旨核心信息、文本内涵信息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带领学生有效开展生生互动,在学生间的互动和参与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现行教科书上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可读性较强。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较为流畅地理解文本。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更要引导学生利用预测、分析、推断、总结、评判、质疑等思维方法,拓展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层次。譬如,《新目标英语》八(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课的Section B第二课时,课型定位为阅读课。三篇短文结构紧凑,语言严谨、地道。文本的条理性强,但有一些生僻词汇,为学生理解文本造成一定的障碍。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学习比较级,比较贴近生活,可读性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1)。此表格是文本信息的高度概括,此任务使用了表格填空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推理判断法进行阅读,让学生学会推理把握文章主题,推断作者的态度及写作意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弄清文章脉络和主旨,理解全文。学生在表格的提示下,较为准确地给出了答案。

教师要选好题材,布置好生生讨论的任务,分工明确,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问题应具有拓展性。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和产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观点的热情,助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由于很多文章题材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而在活动中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对语言的感悟(马林,2015)。

二、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感

分层阅读式教学是一种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后,学生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语用能力和语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多次阅读成绩进行具体分析,把所教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能力阅读生,B层为中等阅读生,C层为障碍阅读生。对A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鼓励他们在掌握文本基本内容后提升对语用的操练;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性内容,并适当提升语感的操练;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基础性知识重现率的操练。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应从低点导入,分类指导,分层次设计教学活动(马林,2015)。

为了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处理文本时采用阶梯式提问方式,即设计不同层次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从识记文本基本内容到领会文本中心思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最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形成创造性的新思维(桑力华,2016)。以九年级Unit 11 Sad Movies Made Me Cry.Section A 3a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阶梯式问题,促进学生发散和拓展思维。

(1)Why does power not make the prince minister happy?

(2)Why does money not make the banker happy?

(3)Why does fame not make the singer happy?

(4)Do you think the general can find the happy man?Why or why not?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维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获取文本表层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读深、读透文本,挖掘出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理解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思考(梁美珍等,2013)。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性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深层次思维,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给养、情感的积淀和思维的提升。

三、选择有效信息,升华学生的情感与文化

文本阅读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核心是教师的选材。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有一定内涵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碰撞师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内涵来领悟语言的情感和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在学生学习知识产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情怀,助推学生的跨文化、跨地域的国际视野。

例如,《新目标英语》八(上)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安排了一篇介绍美国迪斯尼卡通形象——Mickey Michey Mouse的文章。文章先介绍米老鼠的可爱形象和其诞生的过程,然后介绍其勇于面对危险和敢于奋斗的可贵品质,最后写到米老鼠成为好莱坞星光大道的第一位卡通人物明星。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安排如下的拓展活动:上网查找资料,介绍一种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弄清它的英文名、诞生过程、品质等,简要说明喜欢它的原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活动,合作成果在下一节英语课上展示。在展示课上,各组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各自感兴趣的卡通人物,既有中国的Monkey King和Happy Sheep and Big Wolf,也有外国的Donald Duck(美国)和Doraemon(日本)。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播放PPT,有的用英语介绍卡通人物,还有的模仿卡通人物。通过阅读和重构文本来提升文本价值,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将文化意识和情感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真正从有限的文本教学中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和成长(李学书、谢利民,2007)。

新目标教材中阅读材料的编写体现时代进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要求。这些阅读材料还渗透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教育内容,力求实现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材料既包含丰富的中国本土文化(如八年级上册Unit 4安排了一篇介绍中国才艺节目China’s Got Talent,七年级与九年级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和端午节,介绍文化名人屈原和阿炳等),又蕴含了大量的英国文化(如在八年级阅读材料中介绍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卡通片和机器人等)。教学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和情感价值的体现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道德教育不谋而合(朱紫菁,2015)。

四、开展课后活动,展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评价指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改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科学的、人性化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准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师生或生生互动中,教师评价不仅能对个体的学习体验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助推学习小组的学习效度和进度,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语言思维、语言自觉、文化意识等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读后输出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始终为英语教学界所关注。有效的读后活动应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与思维广度,挖掘和提炼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哲理、文化等方面的精髓(戴军熔,等,2011)。这个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其中语言点的运用,同时升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完成语言的输出,达成阅读的情感目标,使阅读学习效果得以提升(林远辉,2015)。对于阅读后的活动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做:(1)最后的全班讨论不要局限于一个题目,可以适当增加若干题目,以便拓展学生的思路。(2)在讨论前可以适当予以说明或提供一些铺垫,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讨论状态,也使学生能有话可说,言之有物。(3)阅读教学要兼顾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凸显“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全班对话等。(4)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和允许他们利用投影、挂图、实物、书写、口头、汇报、表演、问答、辩论等形式。以九年级Unit 7 Section B 2b的阅读教学为例,2e部分要求学生与同伴讨论以下问题,并用文中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What is your dream job?Do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r dream?在进行此类拓展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agree with Liu Yu’s parents’ opinions?Why (not) ?If you were Liu Yu,what would you do?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学会以辩证批判的观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效果,并且对比和反思作者的立场,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桑力华,201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加工处理文字表层信息,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推断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带领学生沉入文本,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现行文的脉络,引发学生与作者、教师之间“三向”的思维碰撞和交流。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林.以同伴效应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9).

[2] 桑力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2).

[3] 李学书,谢利民.中学英语文本双层解读模式探究——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

[4] 梁美珍,黄海,於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5] 朱紫菁.浅谈高中英语文本的多视角解读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7).

[6] 戴军熔,郑春红,朱雯,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 林远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

上一篇:引人注目是不是褒义词下一篇: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