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精选8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摘要]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农村金融市场如何适应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助推经济转型和平稳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金融机构需要优化参与方式;健全金融体系;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市场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国际上反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用“城市化”来表示,而中国官方上用的是“城镇化”,这是由于我国有镇的建制,并且人口规模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因此中国的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而在此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新型城镇化”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1]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为本,强调和维护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发展目标人的本性,始终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城镇化本身作为目的,以人的发展和人民利益为终极目的;城镇化只是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服务的手段,不应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2.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坚持协调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了发展过程的协调性。

3.可持续的城镇化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都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严格限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引导,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单位面积人口承载量,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中金融市场的支持作用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

资金投入是城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首先,金融市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必须得到一定的金融支持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现有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农业产业基金、农机租赁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其次,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和合作性金融资金;再者,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中小企业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民间借贷。

2.金融市场支持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

按照我国金融体系主要构成部门情况划分,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农村地区优化软硬件发展条件,为农村向城镇发展演进以及培育农村工业产业、积累未来城镇化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2]在支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力度最大,其中以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贡献最大。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经营发展的盈利性特征较为突出,其对城镇化发展及农村地区软硬件条件改善的金融服务投人初期相对较少,但随着商业银行竞争发展格局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涉农业务或县域、乡镇地区业务的开展,客观上提升了商业银行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资源,不断探索与商业性金融资源合作、共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调动商业性金融资源投入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供求方面: 1.需求方方面,农村金融产生了异质性的金融需求[3]。所谓的异质性金融需求是指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能够承担的金融制度成本以及所能够给金融制度带来风险的可控程度,既不符合城市商业金融系统的存在逻辑,也不符合传统政策性农贷的存在逻辑,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自有资本向资本要素转变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中小企业的扩大生产,自有资本已不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主的经营需求。农业经营者需要将自己拥有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等经营权进行资产化,中小企业主需要将拥有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资本化,以获得流动资金,支持生产的连续进行;第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的融资担保金融需求。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抵抗风险能力弱,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时,需要抵押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金融机构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也需要信贷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服务,从而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第三,农业巨灾风险保险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增大,巨灾风险也相应的增大,农户经营资本大都是通过借贷取得的,抵抗风险能力弱,农业经营遇到灾害性现象就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商业保险是分担风险的有效途径,农户产业化经营中急需拥有抵抗巨大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第四,居民对金融服务便利性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多余的资金增加,支付、转账、汇兑以及证券等业务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不再是在银行进行简单的存贷业务,而需要得到更多的金融产品,更方便的金融服务。

2.供给方面,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总量严重不足。金融市场对农村城镇化的支持主要是提供金融资金,其主要表现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以及为乡镇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村贷款的总额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农村贷款供给落后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增加,但是金融市场的供给并未发生改变,表现为供求的严重不均衡。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

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需求,应尽快使金融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保障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支持,更好的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协调政府与市场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贷已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市场竞争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传统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垄断体系开始瓦解,乡镇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份额逐渐增加,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建立民营银行,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发挥民间金融在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在严格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民营小额信贷银行的健康发展,推动商业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优势业务,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2.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重点则在微观金融、民间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4]一是构建城镇化差异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放松管制,降低门槛,大力发展立足本土和社区的各类小型金融服务机构,通过创新发展各类民生金融机构和组织,把更多的金融资源输送到最基层、有需求的每个小企业手中;二是构建地方性的直接融资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创新,运用私募股权机制和各类民间资金转化平台,把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形成民间资金支持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资本集聚和区域循环机制;三是构建区域信用与交易体系。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农村信用体系,同时积极引入农村土地、农民住房等各类抵(质)押物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让它们变成标准化、可交易的产品,进行有序流通;四是构建法律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出台包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

3.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跟以往相比,新型城镇化更追求质量和效率,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贷款提出金融新需求,而且中小城镇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将明显增加。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基础性、消费性甚至投资性的金融资金需求。第一,改进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城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城镇金融分支

机构和ATM网点,加大城镇支付渠道建设力度,同时推广电话、网络支付等电子金融创新业务;第二,降低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信贷门槛,满足农民进城后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5];第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出台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优惠贷款政策,积极调动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第四,完善失地农民在医疗社会保障、个人财产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第五,创新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农民在宅基地拆迁后所得的巨额补偿款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性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阳晓霞.新型城镇化考验金融服务能力[J].中国金融家,2013(1).

[2]朱远思.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其金融支持优化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2012(23).

[3]陈罗俊.城镇化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10).

[4]丁敏哲.城镇化与区域金融改革[J].中国金融,2013(4).

[5]张瑞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金融时报,2012(11).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cial Market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WEN Feng-qin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2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所从事的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镇化必然成为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为了承担这一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与传统城镇化相比, 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 而是要改变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提高其文明程度, 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 使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原市民相同的教育、医疗与养老等公共服务;二是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空间布局上, 要从全局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顶层设计, 注重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三是产业和城镇要融合发展。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使得居民能够融入城镇, 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文明程度, 关键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使居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使居民真正扎根于城镇,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在于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

当前,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外需减少且内需不足。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 政府希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刺激国内需求,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从短期来看,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拉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建设, 并带动工业及服务业的投资需求, 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形成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 增加总需求, 通过乘数效应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 城镇化对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其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项工作, 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农民自身收入、集体经济、财政资金和金融体系等途径。其中, 农民及村集体收入普遍较低, 整体实力较弱, 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能支付的资金不多;财政资金总量近年来虽呈上升趋势, 但所要承担的责任较多, 对于城镇化的投入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 向金融体系募集资金, 成为城镇化融资的重要手段。通过金融体系融资, 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将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居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由此引致了对住房及相应的供水、供电、供气、道路桥梁、交通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被归入公共产品, 因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其单独列出。城镇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 通常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周期长, 资金量大, 目前的财政资金要处理城镇化所形成的各种资金需求, 显得捉襟见肘。因此,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 应该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 依靠金融体系, 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2.2 其它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金融支持

除基础设施之外, 新型城镇化还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底, 我国常住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为52.57%, 但是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显示,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占35.29%。两种城镇化率的差距说明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常住城镇人口因为没有城镇户籍, 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享受不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所以,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除了要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外, 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解决这部分非城镇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长期来看, 我国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融资需要金融支持。

2.3 城镇化的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离开了产业的支撑, 新型城镇化犹如空中楼阁, 而三次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相关的配套服务, 为了形成规模化、机械化及科技化的生产与销售, 需要大量的信贷支持。各种先进的金融产品还可以为农户经营提供规避风险的手段, 比如农产品的远期交易、农业保险等。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实践表明, 工业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即金融体系。有了金融体系的支持, 工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利润上升, 对于当地经济及就业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还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宾馆餐饮、仓储物流、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金融支持。金融业自身作为第三产业, 更与当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4 新市民需要金融支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随着农民融入城镇程度的深化, 自身的金融意识逐步提高, 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农民转变为市民后, 伴随着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提高, 农民逐步有钱可花且有钱敢花, 会释放出巨大的储蓄、消费信贷需求, 还会增加对财产和人寿商业保险的需求、证券期货及信托等理财需求、自主创业的贷款需求。

3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困难与挑战

一直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都是以政府为主导, 其优势在于通过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 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等。但是, 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非财政资金所能解决,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 区域的金融体系越发达, 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的资金就越多。要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 实现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目前还存在以下困难与挑战:

3.1 金融供给总体不足

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与金融供给总量相比, 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新市民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大量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财政资金难以解决, 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支持。但是, 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来说, 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专门的政策支持, 又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这与商业性金融的盈利性目标相背离, 获取商业性金融支持的难度较大。产业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不够, 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 金融机构数量减少, 在业务上甚至出现了“惜贷”和“倒吸”的现象。工业企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最大,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与需求相比, 金融供给总体明显不足。

3.2 融资机制不健全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初级的资金需求增长较快, 但由于融资机制不健全, 导致资金供求严重不均衡。一方面,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除了涉农贷款, 民营企业及工商户贷款规模也明显增长, 但是城镇化的初级资金供给增长缓慢, 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我国目前城镇化的资金供给主体包括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工农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国邮政储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定位不明确, 资金来源受限等原因,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商业银行受监管限制和风险管控的需要, 审批程序复杂, 对于城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国邮政储蓄、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较慢, 涉农贷款规模仍然较小。与此同时, 城镇的金融体系和制度进行了高级创新, 超越了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发展水平, 造成了城镇化进程中金融业的结构性不均衡。另一方面, 大量的民间资本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 不能通过合理的途径参与到实体经济中。融资机制的不健全, 形成了金融业的供求错位, 影响了金融业的运营效率。

3.3 金融供给配套的政策不完善

目前, 我国针对城镇化的金融支持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首先,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 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 对城镇化支持力度有限;其次, 农村金融政策缺乏明确的城镇化导向, 各金融供给主体在运营过程中并未将城镇化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最后,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城镇化发展的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及其他金融配套设施不到位。

3.4 金融产品种类不足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均迅速发展, 但是对于城镇化的支持依然以银行等间接方式为主, 直接融资所占份额较少。历史经验表明, 一国的城镇化水平与本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发达, 市场对于资金的配置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具体到金融产品和服务层面, 目前针对农村的金融产品以存贷为主, 其他诸如票据、信用卡等业务很少。金融产品种类不足, 金融服务范围狭窄, 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等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需求。

4 对策建议

4.1 增强金融供给

在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部门应解放思想, 尝试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融资方式。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收益回收慢等特点, 应积极试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这样不仅可以迅速筹集到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 而且可以加快建设者的资金周转效率, 降低投资风险;也可以鼓励私人资本运用BOT、BT等方式参与、各种股权投资基金直接参与等, 通过创新融资方式, 增加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同时, 应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利用政策引导农村金融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应首先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增强体系, 创新担保机制与保险业务, 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其次,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创新;再次, 可以利用VC、PE或其他方式将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为中小企业发展获取资金。

4.2 健全融资机制

融资机制的不健全, 导致了城镇化建设中初级金融短缺与高级金融过剩并存。为了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应增加初级金融供给, 同时消除原有的超额高级金融供给。应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 促使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所需资金提供低息贷款, 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双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城镇化过程中寻找商机, 把握发展机遇, 形成自身特色;农村合作金融应以“三农”发展为主要目标, 从农产品生产、流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销售等过程中全方位支持农业发展。应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通过民营银行的设立, 既增加了农村金融的供给, 又实现了民营资本的收益, 达到了资金供求两方的双赢。对于不能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 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使民间借贷在阳光下运行, 借贷双方均依法从事并受法律保护。

4.3 完善金融供给配套的政策

完善金融供给配套的政策体系, 明确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导向, 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金融政策的目标。应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各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金融监管机构可通过差异化的再贴现率、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其信贷支持重点。针对农业的弱抗风险性, 国家应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种类和区域, 发展农村小额保险, 同步推进农业商业性保险, 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解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同时, 应改善城镇化司法环境, 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从环境配套等方面完善金融政策。

4.4 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种类

金融部门应根据各类金融需求主体, 积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种类, 扩大金融产品与服务覆盖面。除了基本的初级信贷产品, 金融部门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汇兑、信用证、信托、租赁、担保、财务顾问等综合类金融服务。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部门还应根据农业生产、销售、农村流动资金的特点, 更加灵活地设定农村信贷的期限、利率及额度,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农民的生活已由温饱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由此派生出旅游、教育、住房建设、股票、理财等投融资需求, 金融部门应抓住商机, 积极推出相应产品, 全方位满足农村居民的各类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静, 戎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 2012 (1) .

[2]吴超, 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 2013 (2) .

[3]王士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1 (7) .

[4]方显仓.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机制建设研究[J].经济纵横, 2013 (12) .

[5]王蒙.农村金融转型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J].江淮论坛, 2013 (5) .

[6]田东林.围绕新型城镇化做好金融服务[J].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0)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01;D035-3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01

Study on the Informatization Theory System in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Abstract Informatization theory in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falls behind and 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the theory system of informatization in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a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lid found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heory in new urbanization is discussed. Combining theo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 a theory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kernel theory, basic theory, applied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theory to guide new urban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theory system

1 研究背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中国化的命题。城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1],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与步入信息化社会的进程相互重叠的。经过前一阶段快速、粗放式的发展,我国已初步解决物质条件层面的社会发展。继而,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建设着重解决“人的城镇化”这一问题。以信息化为支撑,将信息化和城镇化充分融合,是我国以人为核心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发展的城镇化的主要途径[2]。

“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这一概念从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关于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定义,不同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虽然,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尚不能称为一门学科,但已经拥有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与研究领域,具备了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础条件。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中研究对象的庞杂与借鉴理论的外来性使其一时很难建立起公认的科学、系统、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学者的研究过程中,有关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到底哪些内容属于相关知识范围,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为更好地理解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有必要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整合,以便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框架。

2 城镇化、信息化理论研究现状

2.1 城镇化路径的考察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实现富国强民的关键在于农村和农民,这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如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提出中国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应以乡村建设为切入点。随后,费孝通等学者对乡村建设学派及其他社会学派的观点进行总结,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农村内生城镇化道路,以发展城镇工业为基础来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其后,很多学者进一步讨论城镇化问题。有的认为,可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做法,不提城镇化的概念而直接建设大中城市,省略农村居民先聚集到城镇这一过程[3]。更多的学者则指出,我国农业人口的转移路径有其独特性,将超过6亿的农民直接安置到城市是不现实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城镇,应先入城镇、后入城市,就地工业化[4]。

2.2 信息化路径的探索

1963年,日本学者率先使用“信息化”一词描述社会从物质生产主导走向信息产业主导地位的过程。其后,学术界对信息化内涵给出了多种解读,如: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信息产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国民经济发展重心从物质性空间向知识性空间转变的过程等[5]。

目前,信息化理论已形成四种范式。马克卢普、波拉特等提出信息经济论,认为信息活动的GDP比重、信息产业规模等经济属性是信息化的基本性质;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RITE)则应用信息化指数方法来研究信息化;诺拉、孟克等认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是信息化的核心特征;贝尔等则持社会学论观点,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全局命题,需要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技术等各种层面的问题[6]。

2.3 城镇化和信息化二元路径的融合与发展

为解决快速城镇化注重数量规模增加而忽视质量内涵提升的问题,学界又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密不可分,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承载并作为信息化的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和生活品质,最终实现城镇的协调可持续发展[7]。如吴伟萍兼顾“城市”发展和“信息化”的特征,构建了城市信息化成熟度模型[8],将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归纳为网络与信息资源、城市管理与运行、服务与社区、产业与经济四部分。

nlc20230903191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是围绕城镇的功能定位而展开的信息化,同时具备城镇发展和信息化的特征,是农村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相互吸引、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信息化一般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等关系密切,是一门前沿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理论。当前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研究有多种概念表述,如从信息传播角度上可认为是信息在城镇居民之间进行有效传递的过程,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上认为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在城镇居民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广泛涉及城镇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建设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而是一个大的问题集。相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实践的如火如荼,相关理论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以“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理论框架”为主题的研究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文献较少,具体到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则更少,相关研究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和一些散落的探讨性论文中,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资金投入来进行系统梳理,无法全面反映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本文将基于既有成果,跟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动向,探索建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寻找其逻辑起点,科学界定并准确阐释其基本概念、内容、目标、方法、技术等,为新型城镇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与现实基础

3.1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

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随着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的出现,卡尔纳普、石里克等认为,强调归纳方法是基本的科学方法,一切科学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和“可确认性”两大原则。与维也纳学派的基本思路相反,波普尔提出评判理性主义,他将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陈述的区分依据,提出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系列猜想、反驳、再次猜想的过程。库恩等人基于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所证实这一事实提出了社会历史主义,从科学的整体性和理论能动性角度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特征,认为一门学科只有形成了统一的“范式”才能被称为科学。

拉卡托斯对卡尔纳普、波普尔、库恩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提出“经验预见性”标准,并形成了由硬核、保护带、启发法、进化和退化标准等核心观点组成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9]。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综合了维也纳学派、评判理性主义学派、社会历史主义学派等各种学派科学认识论观点的优点,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科学的发展历程,成为对科学研究进行指导的理论基础[10]。“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也基本上涵盖着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它们和理论内核共同建立起“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的理论体系。但科学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它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启发,因此,有一个宏观的、广阔的理论环境层次位于理论体系之外。因此“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分为理论内核、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理论环境四个层次。如若把理论内核去掉,建立的“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将是条块化、非系统性的,无法认清构建“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的理论因素及其逻辑关系,造成人们对理论体系的认识缺乏整体性。理论体系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要能准确识别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出现的新问题,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正面和负面实践不断强化内核,增强其指导的科学性。“新型城镇化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其体系结构中各理论层次都和理论环境紧密相连,实现实践经验对其的直接支持,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形成一个立足于实践的面向应用的理论体系。

3.2 现实基础

1990年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城镇化和信息化关联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其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实践已经成为社会现实。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城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新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实现。

随着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深入,与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著作权登记办法》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其他信息化领域的法制化也在推进中。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等文件指导下,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各级政府实施三网融合,推进通讯基站、光纤、移动网络等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实践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支撑。

新型城镇化注重质量内涵提升,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实践经验,指出要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内外发展实践也表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非常密切,将信息化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研究,是信息化理论建设的应有之义。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框架

4.1 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全新的本土化命题。1991年,辜胜阻率先使用并拓展“城镇化”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使用“新型城镇化”这一定义,并明确了其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国之所以以“城镇化”这一概念而不是以西方国家通用的“城市化”来表述,源自于我国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结合的过程中,研究广大农村经城镇化向城市化过渡的过程,城市化可视为是城镇化的远景,但具体到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又形成一套独有的理论与经验汇集。这些理论、规律和方法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实践提供具体指导,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因而,基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我们可以自内而外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分为理论内核、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理论环境四个层面(见图1)。

nlc202309031915

4.2 理论体系的内容分析

4.2.1 内核层次

任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都以逻辑起点为理论内核,这一理论内核也可称为基点,是对基本概念内涵、特征、方法的解读。理论内核是整个理论研究的关键点,由理论内核的展开而形成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架构,对理论内核理解的深入则伴随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当理论内核被质疑甚至证伪时,整个理论体系就成了将倾的大厦。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农村内生城镇化理论,成为认识中国特色城镇化学术内涵的基础和实践探索的依据。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这一命题,因其独特性、新颖性,目前尚没有对其内涵、特征的系统讨论,但我们参考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等同位类概念的理论界定进行解读,并寻求其逻辑起点。

关于城市信息化,存在着多种解读,如姜爱林认为是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重心的一种过程;葛伟明认为是以城市为主体、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王远桂认为是在城市生活各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城市信息资源,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的过程[11]。

关于国家信息化,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给出的定义是“在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关于社会信息化,王旭东[12]认为是发展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创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而导致人类社会诸方面向更高阶段智能化变迁的一种历史进程。

综上,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而言,我们认为其理论内核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资源内涵相当广泛,除传统平面媒体资讯,现在更为常见的是各种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如政策法规、文件精神等政府信息;电子图书、体育资讯等科教文卫信息;天气资讯、旅行信息等生活信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体系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就需要先对“信息资源”、“信息开发”、“信息利用”、“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清晰的认识。首先,应在宏观层面对信息资源进行界定,洞悉信息资源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明晰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有哪些,在哪些地方有应用,应用的重点、难点又在何处,应用又是如何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发展的,等等;再次,认识城镇化进程的内涵、表现、意义和方法,理顺其与城市化的关系,辨析城镇化的阶段性和目标性[13]。

作为一个学科跨度大、发展变化快的知识领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有着众多的科学概念,且随着理论的演进不断发生着概念的失效、更新、融合和扩充,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逻辑起点是不以人们的意念为转移的,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而改变,它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中心,其他任何概念都依托于对它的解读而存在。

4.2.2 基础理论层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框架,其中,最为基础性的是信息化理论和城镇化理论及其结合,他们构成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基础理论是理论内核的保护带,并对理论内核进行阐释和发扬。

国内外对于信息化理论从内容架构、层次划分、技术应用、主题领域等角度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与城镇化研究结合,与信息开发和利用相结合,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提供了基础概念。信息化内容架构方面,我国目前采纳度较高的是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说,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信息化层次上,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五层次说。信息技术方面,人们的认识经历从“1个C”到“3个C”的历程。网络技术的发达促使信息技术定义由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发展到计算机技术与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的复合体,即“2个C”;其后,控制(control)技术也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主要包括[14]:社会分工理论研究城镇化推动分工协作,社会分工和协作提高生产要素集聚,减小城乡差距的进程机理;系统工程理论以全面、系统的视角来评价和应对城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通过灵活、高效、全面和前瞻的制度设计推动全方位的改革;二元结构理论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过程、内在根源、基本特征、应对途径等开展研究。

上述城镇化、信息化理论研究视野、方法和结论的不断创新与结合,已形成并将出现更多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理论,如“社区信息化”从政府管理角度研究提升乡村一级的信息化程度,“社群信息化”则注重自下而上消除社群间的信息不平等。这些理论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起着稳固内核和支撑应用的作用。

4.2.3 应用理论层次

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体系的结构揭示中,可以发现在基础理论之外是大量的应用理论。应用理论包括具体与实践相关的各种理论、规律和方法,它们具体指导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实践活动,成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前沿阵地。同时,应用理论与外部理论环境直接接触,是通过交互,吸收、借鉴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优秀理论和技术方法,促进自身理论创新的桥头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应用理论涉及广泛,信息产业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知识组织理论、网络经济理论、信息测度理论等都可认为是理论体系架构中的应用理论组成。其应用表现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产业信息化、信息安全、三网融合、物联网、智慧城市、信息化程度评价等方方面面。

4.2.4 外部环境层次

科学技术的一大特征是各个领域、各门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突破来自交叉、创新来自融合。任何理论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并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特殊的形成条件,处于一定的理论环境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环境包括来自自身知识范畴之外的,各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已被证实的各种概念、原理、方法,且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应与城镇化、信息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这些背景理论作为学术环境的出现,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促使其在实践的土壤上不断汲取养分而成长,并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nlc202309031915

从当前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认为有几种理论对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着较大影响。这些理论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即系统理论中的“老三论”,也称SCI论,它们不仅规范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模式、过程规律,更深化了人们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的认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即所谓“新三论”,则在SCI论的基础上影响着理论体系的正面和反面启发的实现、有助于纲领的进化和发展[15];计量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影响着城镇化、信息化的管理理论、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知识管理学、战略管理学、城市管理学等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则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研究相关理论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影响、支持与约束,对于正确认识城镇化、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构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具有重大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理论体系随意发散。科学理论,尤其是交叉学科理论,在吸收借鉴相关科学理论先进成果时,度的把握尤需严谨,理论的边界不可过于模糊,否则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

4.2.5 各层次的逻辑关系

重视逻辑性和规则性是构建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这一概念,衍生了一系列次生概念,藉由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借助逻辑关系连接的概念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是高度抽象的理论内核,它反映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的本质属性,整个概念体系以其为中心而构建;在理论内核之外,基础理论对概念进行阐释,保护内核的安全,并补充辅助概念服务于理论的发展;外侧的应用理论在内层理论指导下,吸纳了来自理论环境中的相关知识并将其概念化,使得理论体系向外发散。理论环境则为整个逻辑体系提供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的知识源泉。整个系统各层次间有序排列、内在逻辑关系严密,形成了自洽的知识体系,使得这一应用理论最终能回到实践、指导实践。

5 结语

本文阐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理论的理论内核、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并对其理论环境进行了研究,初步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体系。培育形成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决策环境,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城镇信息化建设,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的信息服务,对破解公共服务资源短缺难题、同步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47-52.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5-10-05].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3] 蔡继明.中国的城市化:争论与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34(5):10-14.

[4] 石淑华,吕阳.中国特色城镇化:学术内涵、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2015(4):50-57.

[5] 周宏仁.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34.

[6] 吕斌,李国秋.信息化的理论反思[J].情报科学,2005,23(12):1791-1797.

[7] 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269-273.

[8] 吴伟萍. 城市信息化发展路径选择: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 情报杂志,2007(2):101-104.

[9] 杨颖春.波普尔与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93-96.

[10] 王飞.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J].新西部(理论版),2015(4):171.

[11] 王远桂.论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实施途径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3(4):88-91.

[12] 王旭东.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历史考察及其厘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4):414-419.

[13] 周宏仁.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J].电子政务,2009(Z1):7-18.

[14] 崔凯,郭静利.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现实选择与推动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4(7):29-33.

[15] 强凤娇,王化中.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的认识与重构[J].中外企业家,2014(28):104-105.

作者简介:郑建明(1960-),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渊(1977-),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4

不能

书写

不能

书写…………………………………

……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摘要: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农村环境污染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环境保护 问题对策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

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渊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致使环境污染的趋势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订……

……

…此…处…不能

书写线………

……

一、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 我国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是一种产业环境,直接主体是农业类产业的生存发展。从农业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广延性、区域性、复杂性,同时又有半自然、半人为调控的特征。农业由于分布面积广,光、热、水、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又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在社

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改变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着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上盲目过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病害、虫害、气候等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更加复杂。此处不能书写…………

此…

处…

不…能…书…写 ………

二、农村环境的状况 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

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与生此

不能

书写

不能

书写…………………………………

……

……物种群的稳定,化肥农药施用极不平衡,农药残留量增多,农药中毒人数逐年增加,还造成土壤板结,水质污染。超标污水的灌溉,大气降落物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污染事故的增多,使土地和作物污染增多。恶劣的环境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农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逐年上升。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 %。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联苯胺等产业,以及噪声和振动污染的行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环境污染特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烟尘和二次扬尘为副的大气污染,以有机物质和氮素为主要污染物质的水质

污染,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的固体废物污染,且污染趋势趋于加重,并由城市向乡村蔓延扩展的势头,从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此处不能书写

处不能书…

写…

…………………订……

三、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问题 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

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2.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企业增加较多。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从而造成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其中80 %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城镇乡村基础设施滞后

这方面突出体现在城市气化率低、热化率低、绿化率低、烟尘控制区发展水平较低,烟………此…处…不能书写线…………………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 ………

暖、做饭及餐饮业的耗煤多为直接燃烧,低空排放,大量的由煤炭消耗产生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状况。

不能

书写

不能

书写

…此…处…不…能

书…

写……………………………………装……4.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增无减。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等。5.大量农田被占用和毁坏 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

四、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对策(1)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强化农村环保法律手段 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取得可喜进步,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

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难以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创新环保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新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把新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垃圾无害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无害化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利用技术、生态保护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搞“一刀切”。努力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农村特点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农村环境污染因素复杂,污此处不能书…写………………订……………此…处…不能书写线…………………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 ………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先进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运城推广的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具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大力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秸秆气化生此

不能

书写

不能

书写…………………………………

……

……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积极参与,才能有更大的整体性的收效。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做到力度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由以乡镇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乡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污染并重的态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做到与环保责任状相结合,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绿色创建相结合,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相结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树立全新的环保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5)与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清洁水源、清洁田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反应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6)与绿色创建相结合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生态村、绿色村镇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能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民收入和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举措。

(7)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相结合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是农民本身,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主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职尽力。使其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发展生态安全农业;解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订……………此…处…不能书写线…………………此处不能

书写…………

此…

处…

不…能…书… ………

五、总结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和积极应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农村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建立和谐可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5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罗平

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宜宾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县,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

一、狠抓科学规划,有力促进城乡统筹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主体和建设管理责任主体,突出县城、重点小城镇和一般集镇三个层面的重点,狠抓城乡统筹规划。一要配合做好大市总规和天柏组团控规的调整工作,编制县城景观、消防等专题规划,做好近期开发项目和县城重要节点、主干道路设计,为县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二要加快各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三要围绕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切实做好城镇总体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整合工作。四要严格规划管理,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制度和程序,严格重大项目的审批,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

二、狠抓功能完善,切实增强承载能力

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备,产业支撑力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坚持规模扩张与提升质量、完善功能相统一,走集约发展之路,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一要依托城镇,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打造交通枢纽,主动参与乐宜高速、宜屏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二要积极推进城北新区主干道路及县城相关市政道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盘活存量土地,打造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构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县城形象,增强县城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加大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改善各乡镇城镇面貌。特别是要突出比较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强化集聚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类要素向城镇集中集聚,使其成为带动农村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桥头堡。四要规范燃气经营市场,特别是要规范乡镇燃气市场,搞好日常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切实开展风景园林城镇创建工作。

三、狠抓城镇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市容、环卫管理,治理建筑工地噪声和扬尘,开展城区禁噪和餐饮行业禁煤工作,巩固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近年来,我县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反弹势头迅猛,乡镇违法建设也有所抬头,特别是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尤为突出,违法建设已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之势。因此,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集中力量、综合打击,疏堵结合、惩防并重,严肃纪律、奖惩分明”的原则,落实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城乡违法建设行为,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反弹势头,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同时,要强化建筑安全生产,切实落实业主、施工、监理、设计等的主体责任,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四、狠抓住房保障,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住房保障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布局,规范经营市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住房品质。鼓励企业整合资源,提升建筑资质,“走出去”闯市场,勇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稳定繁荣房地产市场,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同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加快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扩大以租金补贴为主的廉租住房覆盖面,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强化经适房和廉租房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农民建房质量和安全水平,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五、狠抓城市经营,切实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政府主导,切实加强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统筹抓好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交通、土地、环保等规划的衔接配套,为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留足空间。二是运用市场,整合开发城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采取产权转让、拍卖经营权和有偿使用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特别是房产公司要积极探索走开发—经营—管理的路子。三是积极争取银行对重大项目建设信贷支持。四是全面放开城建市场,引进有实力、信誉好的战略投资者,依托建设项目,采取市政基础及服务设施与商住地块打捆开发,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之路,实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六、狠抓体制创新,不断强化服务保障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6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利华

近年来,兴文县委、县政府按照“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通光明通道,建设光明新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

光明新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侧,与旧城区以光明通道相连,是以旧城区为发展基础,向西拓展形成的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为一体,并具有现代气息的宜人、宜居、宜商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县委、县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以“建设具有僰、苗文化特色的川南休闲旅游县城”为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光明新城。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规划应借助高水平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应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做到“百年不落后”,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统筹考虑城乡一体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构筑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要拉开城市道路框架,形成布局合理、交通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对外交通真正融入宜宾、泸州一小时经济圈;要在彻底调查清楚光明新城及周边情况后,进一步优化光明新城的规划设计,打造好新城东入口和西入口,提升新城重要节点形象。二是坚持“阳光下”调整规划。对于规划的调整,要在人群集中地进行公开公示,并将这些规划制成小册子、图解甚至模型,向公众解释,使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三是坚持严格执行规划。不论是城市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

体规划,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随意修改,从根本上避免乱拆乱建和重复建设。

二、以经营城市为平台,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城镇建设的主导作用,采取市场运作的有效模式,着力经营城镇。城镇化建设是相对无限度、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资金安排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必须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坚持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举社会之力办社会之事业,聚各方之财推进城镇化。

(一)用活用好城镇资源资本。土地资本是城镇最重要的资本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当前,引进了四川龙腾地产集团对光明坝进行开发,引资建设华瑞基大酒店、修建会展商务中心,积极探索“经营城镇,以城养城”的路子,采取资本置换实现城镇的低成本扩张,扩大资本积累,加速推进城镇的开发建设。

(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投资。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一是项目融资。要发挥好县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融资平台,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包装好,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推向市场,争取银行支持,扩大银行贷款。二是政策融资。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采取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经营,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城镇设施建设。四是负债借资。借鸡下蛋,借钱生钱。适度的、必要的负债建设,可以达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效果,助推城镇建设。

三、以僰、苗文化为特色,打造精品城镇

光明新城建设中,要以高标准建设为抓手,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运用市场规律,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城镇。

(一)坚持新城建设彰显“僰、苗”特色。要把“僰、苗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来精心运作,加快僰、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注重在城镇重点景观、城镇亮化、园林建设和自然山水中融入僰、苗文化元素,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提升城市品位。

(二)坚持城市设计彰显城市个性。街区环境缺乏人性化设计、单体建筑造型比较平淡、新老景观落差较大等,是造成我县城市景观断裂的主要原因。整个城市设计要充分结合兴文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文化元素和旅游休闲城市形象等,切忌不顾实际、简单模仿。要极力避免低水平的投入,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尤其是城市主要景点设计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僰、苗文化特色。

(三)坚持区域特点做活山水文章。光明新区四面环山,森林密集,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把“绿色”作为城市的生命,大力实施城市造绿和绿化环境治理工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彰显“绿荫”特色。要把“山水”作为城市的眼睛,利用依山、森林密集的自然优势,依山建城,引水造景,彰显“山水”特色,大力做活山水文章。

(四)坚持成片开发推动整体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分步建设”的原则,以优化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实行整体成片开发和梯度开发,扩大城镇容量,提高经济集合度和积聚效应,使光明新城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增长点,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坚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方针,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四、以市场体系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城镇聚集。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城镇化也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以产业推动城镇化进程。兴文在推进光明新城建设中,通过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强统一安置。安排拆迁安置农民集中居住,并在集中安置点建设市场。同时对被拆迁农户进行门市安置,确保了其后续生活来源。二是合理规划市场。根据新城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建设建材、煤炭、汽摩配、农资、物流、家居等专业市场,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不仅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更进一步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使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五、以创新体制为动力,构筑城镇化的发展平台

进一步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构筑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平台,完善城镇发展政策。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办法,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经商人员与当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二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健全其他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网络,引导城乡富余人员有序输出,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回乡创业工程”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三是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四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同时,适度扩大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城镇内用地结构,增加居住、道路、绿化和公用设施用地。五是健全土地市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权出让中招标和拍卖的比例,完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城镇建设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挖掘现有用地潜力。逐步完善土地租、税、费,以及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六、以加强管理为保障,打造文明城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7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区, 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 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500亿元, 占GDP的42%。根据2008年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 有私营经济4.4万户, 个体工商户72.9万户。分别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户数增加了2.8万户和10.5万户。2009年,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0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以上。在全区私营企业中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业, 同比增长72.3%。其次是农林牧业, 同比增长36.6%。我区非公有制经在新兴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 势必会为我区走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奠定基础。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的主体力量

解决就业, 降低失业率将是我国长期面对的重大问题。其中农牧民就业尤为突出, 关系到社会稳定, 关系到改革开放成败。一直以来, 大批农民涌向大中心城市, 不仅增加城市就业压力, 而且农牧民在城市生活被边缘化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要改变原来过分依赖中心城市发展的模式, 促进小城镇发展。农村城镇化就是要把农牧民的生产结构在当地转换, 实现离土不离乡型的就业方式。实现当地就业离不开当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使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中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服务中小企业中就业, 进而增加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

以我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截至2007年底个体工商户达到48922户, 私营企业7164家。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17.1万人增加到43.8万人。近两年, 鄂尔多斯市形成了绒产业、肉产业、林沙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以深加工农畜产品的产业集群。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2007年鄂尔多斯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052元, 同比增长15.2%。其中工资性收入2609元, 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21.3%提高到2007年的35.5%。家庭农牧业经营性收入3795元, 同比增长了10.3%。农牧民在当地就业达到82%。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成为推动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且吸纳了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 为农牧民提供了有保障的工资性收入, 增加了农牧民农牧业经营性收入, 切实增加了农牧民实际收入。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

小城镇化建设, 一方面为了解决农村牧区富余人口的转移, 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聚的过程, 也是经济聚集的过程。伴随着人口、经济聚集, 必然对公共设施、学校、医疗、商业流通、房地产等第二、三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需求带动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的不断转移, 由此城镇化也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2005年“非公36条”出台, 明确提出, 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在采矿、制造、电力、房地产、物流等第二、三产业中, 99%的企业都是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在2008年, 农村土地可以流转、承包的土地新政出台之后, 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私营企业相继出现。所以, 农村城镇化建设,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升级。

内蒙古自治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 涌现出了一批颇有竞争力的企业, 如蒙牛、鄂尔多斯集团、小肥羊、河套酒业等。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扎根于内蒙古地区实际, 在农畜产品深加工领域打造品牌, 发展特色第一产业, 巩固和提升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为农村小城镇化建设, 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9。

从表中可以看出, 到2008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50.4%, 生产总值只占11.7%。从20多年的发展看, 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呈下降趋势, 就业人员也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55%, 20多年来上升了20.2%, 说明第二产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反而就业比重在下降。应该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了13.5%, 但生产总值变化不大, 说明产业层次在较低水平上徘徊, 有待提升。从表2全区城镇化率看出, 乌海、包头这样工业较集中的城市, 城市化率相对高。由此可看出, 我区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较大。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9。

三、非公有制经济承担着建设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任

近年来, 全国各地在实施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过分夸大城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越大越好, 就是多盖房子多修路多建广场。结果出现了中小城镇千篇一律, 把城镇化建设简单地当成一种“程式化”。没有正确理解农村小城镇化的关键问题, 更没有体现因地制宜、体现各地区的特色。

在如何加快产业调整、产业升级, 围绕市场需要对农畜产品加工业及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方面, 我区一批有远见的非公有制经济将目光转向了农牧区, 开发建设以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项目。例如, 巩固和扩大在羊绒、牛奶、羊肉、皮革、马铃薯、小麦等优势产业, 打造天然绿色品牌。尤其是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 到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 产量达到400万吨, 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28%, 同时还带动了加工、保鲜、储运等行业的发展。目前有1.2万户马铃薯储存大户, 有3.5万人。马铃薯加工企业达到十几户, 年加工100万吨, 销售实现增加值15亿元,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4%, 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内蒙古农牧区的小城镇建设立足于本地区特点, 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 企业带动农牧户, 改变传统的农牧业发展方式, 走出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摘要: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村户口改为城镇户口, 不是简单地盖楼房。关键是要解决好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 只依靠政府和国企是不够的, 非公有制经济必将发挥作用。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城镇化建设,当地就业,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盖志毅.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 .

[4]王建忠.内蒙古草原牧区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篇8

【关键词】辽宁省 金融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底,从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过程中,不断出现了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模式,例如浙江模式、重庆模式、苏南模式、皖江模式、天津模式和广东模式等。但是无论哪种模式,其实质就是以政府为先导、依托产业的城镇化道路。

一、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支持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为我国知名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率在全国居于前列,在2011年的调查中,辽宁省以61.2%的比例战区全国第二位,远高于国家平均城镇化率51.83%。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对资金的调节与配置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辽宁省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自2005年起,金融机构存贷款额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仅2012年存贷款额就为9298.5亿元,而同年GDP增速低于存贷款额的增长速度。从具体的地域分区来看,辽宁省金融机构存贷款额数量呈两极分化的情况,以沈阳市和大连市为领头军,这两地的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而其他地市总和也不足全省的50%。沈阳市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天然资源丰厚,大连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小香港”之称,金融业发展较为成熟。

目前辽宁省的金融业发展以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虽然这样的金融体系对辽宁省金融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也满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就区域金融发展来说,出现不平衡现象。沈阳市和大连市在辽宁省占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金融业发展较快。

其次,对比全国,辽宁省金融发展缓慢了。据调查,2012年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币存款总额为34567.3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12%,但是增长率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14%,辽宁省的增速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是主力军,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又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但这些中小企业在贷款时,由于担保成本较高,贷款利率没有优惠,2010年经初步测算,中小企业的贷款成为已经达到10.5%,这样高的融资成本让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小了。

二、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产业机构升级表现为第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发展,将传统产业加入新技术,开展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在变化产品或升级产品的同时必然需要金融服务的参加。辽宁省金融业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已经建立了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中心,结合民营性金融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对特色产业和优质发展的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贷款、提供证券融资和企业保险等服务,解决了紧靠财政补贴发展迟缓的现象,同时融资数量加大,还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二)城镇化建设中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对于目前发展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人口地域性转变后的福利保障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对于当前的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支持、民间信贷和金融机构信贷中,金融机构信贷占有较大的比重。鉴于此,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从不同角度的提高和加强。例如,对政策性银行来说,这种特殊的资金支持有期限长、利率低、融资门槛低等特点;商业银行在网点拓展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将目光放在城市,这样缺乏业务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商业银行可以再这里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国莉.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创新探析[J].金融纵横,2011(4).

[2]曹君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公私合营项目融资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

[3]陈巧玲.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上一篇:会计实习计划安排表下一篇:受处分人员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