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共11篇)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篇1

对于柴静和她的纪录片,我还是佩服的。因为该知道和不该知道的,你都能看见。所以,废话不多说,直接开侃,当然都是个人拙见,仅供娱乐。

我个人认为,中国大气环境问题之根源,正如柴静所挖掘分析的,就在于能源。环境问题是复杂的,但单就大气问题来说,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能源的消耗这应该是无可厚非的。能源与GDP相关,中国GDP的快速增长必将对此产生影响,因此我国降低了GDP的增速,但是否合适我不知道(尽管仅仅以GDP来评判经济的发展现已有争论),总之经济增长与环境本身存在矛盾。另一方面,能源的品质可以调控以改善环境问题,而我国在具备技术能力的情况下依然未推行,这主要是由于能源部门内部的抵制。在这一问题中,我认为主要存在两个小问题:一是政府本身监管能力存在问题与错误,监管不足必然导致利益问题,即第二个问题:小众利益与大众利益的矛盾,或者说既得利益者与新兴改革者之间的矛盾。但第一个问题却由于第二个深层矛盾的存在而难以解决,或者说二者相辅相成,恶性循环。我认为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利益矛盾。对这一矛盾,无需多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答案已经确定,所需的只是时间和高效的方式。而对于柴静所提出的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我持保留意见,我个人认为一定有在保证战略安全下的更好解决方式。

综上,我认为现阶段下大气环境问题的内在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和大利益与小利益的矛盾,前者是固有的,现阶段难以解决,而后者则在现阶段的经济政治水平下相对易解决,故解决这一矛盾理应成为当下的重点。当然,根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可知,这一问题的解决必将是曲折和漫长的。唯一有资格评判和见证的只有时间或者说历史,所以对于未站在相对高度的人来说,我认为还是勿论国事的好,因为一切空谈都是徒劳的,除非你要将空谈付诸实践。

然而,相对于内因矛盾而言,依然存在诸多外在矛盾(现阶段还是外在、次要的),比如民众对于空气对生活影响的不满,但这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因为大部分民众的矛盾还在于生活成本;比如环保部门的执法尴尬,本身执法群体不大,而随着新《环保法》的推行,这一矛盾将大大弱化;比如我国新能源、环保产业不发达,这一问题现阶段由于本身的技术难度、高成本而难以推广,也决定了其小众范围;其他等等。

但是,我们知道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发展、可转化的,因此现阶段的次要矛盾并不代表未来的次要矛盾。内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内在矛盾受外在矛盾所影响,因此我们个人完全可以从自身出发提倡环保生活,并多多发挥监督举报的权利,从而促进内在矛盾的发展。而对于站在相对高度的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坚持马克思大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审慎地观察并处理好主要矛盾,并保证其他矛盾的相对稳定,引导发展的正确方向。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篇2

一、万事开头理念先行

现行的苏科版《生物学》,为环保教育提供了许多契机。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学”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课,本课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蓝图,本节最后提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第一节课的良好契机,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收集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图文信息,直观地向学生揭示问题的严峻性,让学生从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课起就树立起环保理念。

二、开展调查提升意识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组成4~5人的学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调查的同时关注与环保相关的话题。例如,在第二十六章第一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中,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我市长江流域近年来稀有物种生存的现状、造成稀有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通过调查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类行为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参与活动内化行为

如果仅停留在意识层面,“保护环境”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发动学生参与“节水型学校”创建,在教学楼显著位置安装废电池回收箱,成立环保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塑料瓶回收活动,等等。

四、传播善行提升素养

如今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因此,作为生物教师不但要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应发动学生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例如,结合国务院办公厅“限塑令”的通知让学生调查“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产生的危害,调查商场、超市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调查平时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使学生认可生活中这项不起眼的行为不但可以保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防止塑料这种难以分解的物质流落到自然界中。

柴静《穹顶之下》记录风格探析 篇3

继《看见》的社会风潮之后,柴静又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该片在各大网站一经播出便掀起一阵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柴静以及该片的态度更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穹顶之下》确实引起了人们对雾霾问题的重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身暴露的实验舱里。”她用103分钟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情绪,脾气,事态发展,唯有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如柴静所言:“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些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穹顶之下》亦是如此,在使用了新式TED演讲模式之外,柴静以一颗爱女之心结合生活实际和权威数据的表达也让观众在倍感亲近的同时不无信服。

一、独特新颖的TED方式

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该机构以其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1]

观赏之下不难发现,《穹顶之下》并不像国内其他纪录片的叙事纪实模式,准确来说它更像是一场演讲:人物背后硕大的屏幕,现场坐满观众,生动的flash动画,无人机拍摄,科幻特效,种种都吸引着现场以及屏幕背后的观众们,让整场“演讲”更具真实性。这种新型TED演讲形式多用于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分享交流他们关于学术、社会和人的思考。柴静在片中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雾霾所涉及的深奥学术理论传递给观众。片中说到柴静自荐志愿者去参加北大的调查实验,以更深切地为群众解说黑炭对人体的危害,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北大科学家开出的深奥诊断书做出了一段flash动画,有趣又直观的同时也形象地表述出 PM2.5究竟有哪些成分又是如何危害人体的,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纪录片多了些生动,深深地吸引了眼球。另外,去唐山拍摄污染状况由于雾霾太大看不清直接使用无人机拍摄,这也算是现今比较高端先进的拍摄工具,大大确保了记者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危险性,也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些都是区别于通俗纪录片的独特新颖之处,也是《穹顶之下》的成功之处。

二、独以身试教,增强真实感和可信度

纪录片与一般影视片不同的是,它不要求故事情节性,真实性是它的本质要求,其价值在于“给时间某抹上香料以免腐朽”[2],而在《穹顶之下》,柴静更是亲身体验亲自感受,用她自己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给公众一个警醒,也给相关部门一个借鉴。

片头柴静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是还未出生的女儿已被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便要进行手术,她说:“以前我从未对污染感到过害怕,现在有个生命抱在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所以,为了女儿,为了解答女儿“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的疑问,为了成千上万个幼小的生命,她站出来,做了这样的调查。为了增加说服力,她主动申请做北大实验的志愿者,参与了一年的调查研究,弄清楚雾霾是什么、PM2.5是什么,它们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找出英国是怎样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减少煤炭污染,她亲临南威尔士废弃的矿坑;为了了解唐山究竟污染到什么样的程度,她带着无人机走进唐山;为了调查洛杉矶是怎样做到车用量不断增加污染却不断减少的,她走访洛杉矶查找其中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汇总在一起告诉了人们雾霾究竟从哪里来,面对雾霾应该怎么办。“只有信息公开,才是每个公众参与的基础”,柴静正在用她自身的体验和调查警示公众对待雾霾不可懈怠。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心告诉我们只要愿意只要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出贡献。

三、大数据和权威人士的协助

众所周知,纪录片即记录,记录真实生活和社会现状,真实感来源于哪里,数据就可以很好地增强记录人的说服力。同时,权威人士也可让公众更加信服。

影片中随处可见各种数据,PM2.5数据,受害城市数量,煤炭用量,非法违规工厂数量等等,数据支撑起整个纪录片的框架。片中也实地采访了各个部门代表人,询问关于环境控制和部门管理的问题,意图找出雾霾出现的根源,领导人的谈话为雾霾的形成和来源做出了权威的解释,同时《大气防治法》等环保法律也为雾霾改善提供了依据。片中柴静竭尽所能为公众争取到现场采访肺癌患者手术的机会,让雾霾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赤裸裸展现在大众面前,术后从患者肺部取出的黑色颗粒物代表着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致命伤害。医生说:“我只能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推断告诉你,我怀疑是大气污染。”“我只能”“我怀疑”这些看似不确定的词,其实正准确地表达了公众目前对大气污染的忽视。“作为曾经的记者,我的内心是有自责的,因为那些年里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报道各类的污染事件,但是我一直认为好像我听到矿山的炮响才叫污染,我看到工厂的烟筒才叫污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生活在都市中心的人,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那就是污染。”这是柴静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公众的启示。

结语

影片的最后,柴静说到:“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部《穹顶之下》柴静用其独特的演说方式和大量的数据配以通俗易懂的说词唤醒了大众对雾霾对大气污染的重视。

[1]百度百科.TED[EB/OL].(2015-02-01)[2015-02-1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92776/5755073.htm?fr=aladdin.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4

此纪录片一出,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柴静以演讲者的形象出现,从自己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肿瘤的话题开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问什么蓝天的话题结束,全面剖析了雾霾这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此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分每秒所处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柴静《穹顶之下》 读后感 篇5

《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它让人们了解了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将影响着我们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对现在大气环境的担忧之外,这个大调查是她辞职后,以一个前调查记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认真,源自内心,触发了万千观众。

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母亲,她的勇敢都值得我们敬佩。在以前,我们也许认为雾霾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天气,不清楚他的破坏性,但是当有人站出来,理性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危害,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要改变以往的陋习,多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这件事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了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节制身边人,人人参与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雾霾,神州大地自会山清水秀。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学院:学院

专业:14级地理科学 姓名:麻凤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6

一个个机智一针见血的发问,一个个荒谬而又合理以致显得无奈的回答,那些多环环相扣的推导与反思,把雾霾的本质、成因,执法的真相,法律的漏洞探究得既深入又明白。

还有那种能为环保这种公益而非私利的问题劳神费力四处奔波博弈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我相信不可能全部装得出来的。

不管这纪录片怎么拍的以及那些数据影像资料哪来的,至少我觉得它真的成功地影响了一大批人,让许多像我这样过去对雾霾只是讲几句哀叹的人真正开始忧患空气污染的问题。

比如我,自从看了柴静的纪录片后,晚上都不敢出去跑步了。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 篇7

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 纪录片的作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 也立刻成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教师”——打开网络、举着手机、架起任何一款移动终端, 几千万人在线收看了柴老师关于雾霾的科普课、关于责任的德育课、关于情怀的人文课、关于调查的媒介素养课……

而这正是许多教育人士所期待的教育效果——让学校有独立的思辨能力、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积极的行为改进, 这种改变的力量在“柴老师的教育下”实现了。

当今时代, 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选择”为导向的“云时代”, 一个以创造知识取代传授知识的“个时代”, 课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 跨界和个性化趋势正使得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

通过“柴静符号”所带来的教育想象, 我们可以“看见”云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的三大改变趋势。

趋势一:从“输送”到“代入”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

柴静展开雾霾调查的动因是母爱本能。尚未出生的女儿查出患有肿瘤, 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 “在照顾她期间, 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在长达一年的调查拍摄过程中, 她以强烈的“代入感”质疑——不安——愤怒——追问, 一步步逼近真相, 直面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她坦言“不是因为怕死, 而是不想这么活”……这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言语, 让观众首先接受的是一个有情感的母亲、活生生的“人味”, 在情感与人性的“代入”中跟随作者一起思考“为了后代, 我们可以做什么”, 并直接走进了作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有情感、有态度、有立场。

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 他横亘在知识与学生之间, 判定学生自身是无法习得知识的, 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于是, 才有了“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需有一桶水”, 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经典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正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只是被贴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 因此我们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 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 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当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 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 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 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 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 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 可以有态度立场, 可以去质疑追问, 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 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 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趋势二:从“分体”到“合体”

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

这部长达100分钟的纪录片, 以个人演讲的方式娓娓诉说, 在整个演讲背景呈现上也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演讲、信息可视化、动漫制作、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但是, 比这些技术更加抵及人心的首先是简洁而深刻的内容结构:从“雾霾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 始终以问题为导向, 梳理出中国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还有纵深信息的开掘:专业数据的使用与解读、权威专家的访谈与追问、科学问题的深入浅出, 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运用, 从而使得演讲深刻而不晦涩, 同时充分彰显了一个调查记者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探究精神、社会关怀。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 《穹顶之下》之所以震撼人心, 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学识涵养、精神品质、科学态度和理想担当。

上海市建平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兴奋地打电话给记者:“我们环保社团开始了新的行动, 整整一天时间, 社团成员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环保素材, 接下来我们将制作系列微视频, 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广泛传播。”从这个细节, 我们可以看出, 什么才是最好的课程——答案是“教师本身”。我国的学校课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先是千校一面的国家课程, 再是大量开发因校而异的特色校本课程, 然后再到今天正在努力走向的具有“这一所”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 但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架构而成的, 即便学生可以充分选择, 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去选择想学习的课程内容。也许不久的未来, 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 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课程”, 并赋予着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 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 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趋势三:从“带教”到“合伙”

专业发展告别论资排辈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被“碾平”了的世界, 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只要你有梦想、有良知、有担当, 真的可以去“改变世界”。

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同样铺展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也许已经到来的未来正在提供给每一位教师超常规发展的良机。未来在云端, 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属于任何学校的虚拟教席, 他们以自己丰富的学术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敏锐洞悉力和适切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促进方法, 而深受学生的喜欢, 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未来在现实的学校里, 也会有更多的教师连接起线上线下的多维触角, 在全球视野中“遇见”跨越时空边界的学生。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 而在于更广范围的身份认同和作出的社会贡献度。从这个视角看,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再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 而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更加新颖的专业成长“合伙人”。

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 篇8

1)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

Every time I see this lonely planet rotating in the dark sky, an unnamable sense of attachment and affection arise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2)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踏实了。

Once we know we can do something to make things better, we will feel at ease.3)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I have no fear of death, but I fear to live like this.4)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穹顶,而我们习惯了低头忙碌地过自己的生活,从不抬头仰望一下头顶上那片最美的天空。

We are all under the dome, but we are too busy to look up and enjoy the most beautiful sky right above us.5)我们不可能改变自然条件,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We cannot change nature but change ourselves.6)在雾霾严重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In the most smog-stricken days, there is at least one thing we can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as well as our loved ones.7)当一个产业正在被淘汰的时候,会有另一个产品冉冉升起。An industry is coming to an end while another one is coming into being.8)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It is compassion that drives people to something.9)12369,如果你不打,这就只是一个数字。

“12369” does not mean anything if we don’t dial it.10)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的美好的。

法律解读柴静的《穹顶之下》 篇9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103分钟的视频震撼人心,相信最近几天的朋友圈都已经被这个视频占据,但作为学法人的我们,在看完视频以后则需要用理性的法律思维来看待视频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从5个不同方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如何以法律角度解读和思考这部《穹顶之下》:①《穹顶之下》引发的“举证”责任思考、②《穹顶之下》引发法律法规问题的深思、③《穹顶之下》引发的立法与执法思考、④《穹顶之下》的法治困境及未来、⑤《穹顶之下》相关法律法规总结。

一、柴静《穹顶之下》引发的“举证”责任思考(财新网|陈立彤)

作者“陈立彤”简介:著名跨国企业亚太合规总监,中国及美国纽约州律师,全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委员会委员,著有《商业贿赂风险管理》一书。

柴静的《穹顶之下》受到了很大的赞誉,但也受到了很多的责难和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责难和批评是柴静“举证”不当——柴静不能举证她孩子的肿瘤与雾霾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贸然”把这两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是不科学、不专业,甚至是煽情的。换言之,这些责难和批评要求柴静拿出非常详尽的科学分析来证明雾霾与肿瘤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就是不科学、不专业。当然,也有人指出柴静本人抽烟,这也可能是导致孩子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如果她起诉的话)——虽然中国法对此尚无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

在环境污染这类案件中,作为原告(如果柴静是原告的话),她只要证明两样东西:第一,损害结果(如她的女儿患有肿瘤、其他患者患有肿瘤);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比如雾霾)。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柴静提出补强证据来加强她的举证——事实上柴静也提供了一些补强证据,比如烧散煤与肿瘤高发的官方统计。接下来就应当是被告(如果有被告的话)来举反证:雾霾与肿瘤没有关系、特别是雾霾与新生儿肿瘤没有关系、柴静的吸烟(如果她吸烟的话)与孩子的肿瘤有更大的关联性。为了更好地阐述上述柴静的“举证”责任,我们再举另外一个“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例子。

1、河北饮用水污染案

据新华网2011年5月23日《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一文报道,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二里半村冯军状告金铭精细冷轧板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铭公司)因排污不当,从而污染其一家生活饮用水源(一口水井),致使其大女儿冯亚楠、小女儿冯晓楠患白血病,大女儿因此死亡。

根据报道,原被告都对井水通过专门机构进行过检测,而结果迥异。原告的检测结果是总砷超标2.95倍,总锰超标3.8倍。而被告和大厂环保局的检测结果是排污不超标。因此原告在各级法院的起诉、上诉及申诉全部败诉。法院认为,被告排放的污水与原告自打井水中砷、锰超标不存在因果关系,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饮用含砷、锰超标的水能够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原告诉请属证据不足。2011年4月底,冯军到最高法院申诉,但因为材料不全,其被要求重新整理相关材料。

对此,冯军认为,案件关键一点在于举证责任问题,他说,自己一个个地举证金铭公司排污与女儿的患病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多年来一直为冯军免费辩护的当地公益律师李建坦言,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污染案件,个体举证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连公司大门都进不去,更不可能寻找到其排污的证据。

冯军及其律师所提到的这种情况不是冯军一案的问题,在其他很多环保案件的民事诉讼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湖南法律服务网微信号(hnflfw)法律人必备!《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七条也专门对水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是这些笼统的规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本人无意对冯军一案或其他类似案件的实体部分(即原被告的对错)进行评论,因为本人对案件的实体情况的了解仅来自新闻报道。但是,我认为我们应当对环境污染等侵权案件的举证制度进行改革。

2、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

在环境污染民事案件及其他的一般类似民事侵权(如食物中毒等)案件中,原告往往只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损害结果(如冯军一案中大女儿得白血病死亡,小女儿也得了白血病);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在冯军案中,家里人的饮用水受到污染、而饮用水的水源与被告的排污口非常接近。因此,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来自被告的排污。)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其提出补强证据)。

接下来的所有举证责任应当由被告承担。被告的举证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其生产流程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第二,其处理这些废水、废物的技术手段、过程、设施及其具体负责人员;第三,其所排出的废水的检验报告;第四,其排出的污水或没有污染的废水不可能影响地下水等等。

3、举证责任重新分配的合理性

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是对我们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补充,其合理性在于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谁最接近证据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案件中,被告相比较原告更接近、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原告不了解事实真相有很多原因,而且很多原因是不能克服的。比如被告把着大门,原告不能破门而入。再比如,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了解的,比如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说清楚一个轧钢厂是如何治污的。你要让一个老百姓原告举证一个轧钢厂排污前对污水的处理是如何地不充分,从而造成污染,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别告了。

第二、谁反驳可能性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等案件中,通常原告只能证明可能是某个侵权行为导致了某个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因果关系推定,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便可认定这种可能性为实在的因果关系。推定因果关系较为常用的一种规则就是概然性因果关系。这种规则证明的标准是高度概然性,日本学者称之为“优势证据”。在民事案件中,心证的判断只要达到因果关系存在的概然性大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高度概然性这一程度,便可认定因果关系存在。打个比方,10个彼此根本不认识的人在同一家餐馆吃饭全部食物中毒,则起诉该餐馆的原告无须就侵权事实再举证,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在前述这种情况下餐馆没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或者餐馆的食物导致原告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大,法官可藉此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但为了公平起见,餐馆仍然可以举证来反驳原告所主张的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比如这10个人在其餐馆吃饭前非常巧合地在另一个餐馆吃过一顿不洁海鲜。

如果要让消费者来举证,不仅难度大(注: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现在就试着说明一下为什么一只烂螃蟹会让一个人腹泻的科学道理。另外,你再试着证明一下,你刚吸进去的空气里有雾霾),而且对原、被告都不经济。也许索赔额只有500元,而原告的举证成本(加上误工费等)可能数倍于索赔额。如果原告可以将这个成本转嫁到被告头上,那么被告最终的法律成本也加大了。想象一下,如果10个消费者都索赔,所有的举证程序都来一遍,被告的成本一下增加了10倍。这种情况可能是被告也不愿意看到的。可见不当的举证程序可能加重当事人双方的法律成本。

在冯军一案中,如果在金铭公司投产排污后,二里半村得癌症的人数激增到数十位,那么这将是对原告很有利的一个证据,这已经符合因果关联的“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的要求,按照盖然性因果关系判断的规则可认定为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接下来,应当是金铭公司来反驳这数十位癌症病人的得病与金铭公司的排污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在冯军一案中,数十位癌症病人得病的证据似乎没有能够递进法院——很多证人因为种种微妙的原因似乎放弃了主张权利的机会(法院对此应当主动调查取证)。

4、结语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举证的优化是环境污染案件的灵丹妙药。很显然,要解决环保案件取证难、起诉难、胜诉难的问题,光有优化的举证责任是不够的。举证责任的优化说到底只是一个程序法的优化。如果我们在实体法上、立法宗旨、执政理念上没有突破,那么光有举证责任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教授诉说的那样,中国的环保问题不仅仅要靠法律解决,它是由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决定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还是发展观念上端正认识,真正树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建立一个好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端正了的发展观念下,法律和执法才会更有利于环保和民生。关于这一点,我在这里又不得不再提一提美国法,对此,请详见拙文《<穹顶之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

总而言之,对环境污染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应当作伤筋动骨的调整,方能让个人通过民事诉讼切实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其中,“谁接近证据谁举证”和“谁反驳可能性谁举证”的原则,对于环保案件以及其他群体性案件(如食品安全),都是有其法律上的借鉴意义的。在这两个原则下,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不知上述冯军一案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二、柴静《穹顶之下》引发法律法规问题的深思(法眼观察fygc20140416|上里巴人)

沉寂许久的柴静带着她的《穹顶之下》突然而至,无论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穹顶之下》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至少在这部片子之后,许多人能对雾霾有更深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转几个类似“人生最远的距离,就是站在你的面前却看不见你”的段子。身为法律人的巴人对片子中所罗列的各种数据走眼不走心,只知道雾霾很严重,可其中所出现的一些法律法规问题却让人深思。

法律是什么?在我们所学的法理学书中写着法律是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它具有规范性,指引性和强制性等作用。“如果环保部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然而这就是片中给我们呈现的现实中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完全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把人们的行为指引向相反的方向,那这样的法律还是法律吗?

为什么我们的法律不能让人信仰?不仅因为我们许多法律只是法律条文库中的法律,而非生活中的法律,更在于许多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让人违反的。法律划定了一条红线告诫人们不要碰,同时执法者又告诉人们多种绕过红线的方式,这样的法律更形同虚设,严重损害法律的威严,这样的法律又怎能让人信仰。湖南法律服务网微信号(hnflfw)法律人必备!法律需要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却又最怕国家公权力的任性。如果法律是法律,权力是权力,权力的行使超出法律的框架而伤及到人们的权利,还大义凛然以国之名,以人民之名,法律如此又被践踏成什么样子?

个人的违法伤害的可能只是相对的个体,而立法者的立法不公却可能是对全社会的伤害。诚然,许多法律规定都是综合成本与效益而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在制定行业标准领域,没有一项标准不是利益衡量的结果。法律规定需与国情民情相适应自是很好的托词,但善良的法律永远应该是保证社会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法律是全体社会人多数人意志的集中反映,而不是某人、某个团体的利益诉求。少数的规则制定者习惯于把自己摆得太高,而忽视众人的声音,以自以为英明的方式替所有人做决定,而且总要形成一套理论来让人们相信这个决定不容置喙就是最佳的决定。

《穹顶之下》既揭示了雾霾是什么,怎么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我们法律有缺陷,正义有成本。

在人们眼中,正义就是正义,正义是道德的必然诉求,为了正义就应该不计成本。自然,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坚守正义的心,但人是社会人也是经济人,个人所做的选择都是利益衡量后所做的对自己相对有利的选择。在一些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简易案件中,当你劝说当事人双方完全可以协商处理,不必走费时费力的司法程序时,他们告诉你他们就是要诉讼,就是看不惯对方一定要出一口气,有限的司法资源有多少就消耗在理顺当事人的那口气上。

法律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把法律当成工具,有人把法律当成信仰,有人把法律当成空气,还有人把法律当笑话。不管人们把法律当成什么,至少都应该懂一点法律,就像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雾霾,知道了雾霾的危害,才不会在雾霾天里无所顾忌。

三、柴静《穹顶之下》引发的立法与执法思考(财新网|陈立彤)

作者“陈立彤”简介:著名跨国企业亚太合规总监,中国及美国纽约州律师,全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委员会委员,著有《商业贿赂风险管理》一书。

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讲述了雾霾的前世与今生、前因与后果及穹顶之下作为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的无奈与抗争。在片中,柴静讲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真心想搞环保的企业因为搞环保而不得不加大投入,生产成本因此加大,导致产品的价格上升。反观那些污染企业,因为不搞环保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导致产品的价格更具竞争力,迫使环保企业走上倾家荡产的不归路。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

2013年5月环保部发布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的通报,对88家企业处以污染罚款,罚金总额613万元,平均每家不到7万元。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些企业投巨资搞环保,却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地。中部一家煤化工企业负责人诉苦说:“我们环保投入已超过1亿元,包括除尘站、脱硫设备等,导致产品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公司产品每吨卖1100元,而别人每吨只卖1000元,结果市场只认不搞环保企业的产品。”

“违规排污有得赚”更成为企业违法排污的“护身符”。甘肃省一化工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年产1000万吨的水泥厂,如果投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脱硝设备,每年将增加成本超过5000万元,但停用1天就能省几十万元;即便被环保部门查处,最多也只是被罚款20万元。因此,有的企业宁交罚款、排污费,也不去治理。

山西省某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也有同感。该人士说,一些企业只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开启环保设备,平日里设备闲置或不能持续稳定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便被逮个现行,一般也只处罚10万元上下,起不到打击作用。可以想象,如果守法的会赔钱甚至于最终走向倒闭,而违法的却大赚其钱,那么企业合规的主观能动性则会大幅下降,从而被逼良为娼。反观那些环保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因为立法及执法到位,则不会出现上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试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联邦层面就约有16部与环保相关的法律,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海洋保护、研究和禁渔区法》、《噪音控制法》、《濒危物种法》等。我们试以其防治饮用水污染方面的两部相关法律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从而来借鉴它们的立法与执法经验。这两部法律是《综合环保赔偿和责任法》(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Compensation and Liability Act)和《安全饮用水法》(Safe Drinking Water Act)。

根据该法的规定:

1、任何个人都可以根据《安全饮用水法》的规定对另外一方(含美国国家及其他政府机构提起诉讼)或任一个疏于履行其《安全饮用水法》职责的环保官员提起诉讼。

2、任何一方如果违反了《安全饮用水法》的要求(比如销毁饮用水系统维护记录)或不执行有关方面根据《安全饮用水法》所发出的命令(如法院根据原告要求调取有关证据的裁定),则违法或拒绝执行裁定的一方可能就每一件违法(令)事项每天受到最高达2.5万美元的罚款。湖南法律服务网微信号(hnflfw)法律人必备!

3、原告可以要求法院出具裁定要求被告调取其根据《安全饮用水法》必须做的所有记录作为证据。

4、如果原告胜诉,则法院可以判给原告其所产生的律师费、专家鉴定费等费用。在司法实践中,原告胜诉的门槛不高。如果原告在诉讼请求中诉请被告遵守《安全饮用水法》的规定,而最后被告被要求同意或自己同意这个要求,则原告可以拿到前述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倾向于认为原告已经胜诉。该制度看似不经意,却非常有效的使得许多非盈利机构(主要为环保社团)加入到环境诉讼中来,本着公益的热心成为环境诉讼的原告。相比于受到具体损害的个人,这些非盈利机构往往具有专业知识和财力使诉讼进行下去。此外,由非盈利机构提起的环境诉讼也往往先于损害实际发生便提出,对遏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更好的效果。

可见,“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立法及执法都没有到位。即使有些许进步,但离有利于原告的理想状态似乎还是有一步之遥。比如根据2015年最高院的所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能够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只能是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且该社会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必须“无违法记录”(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再比如,我们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公检法司法对污染企业的惩处似乎总是羞羞答答,好像害怕受害者们或原告们会把污染企业诉垮、把GDP给拉下来,从而有意无意地在纵容,甚至是在主导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又好像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吹偏哨,把捉奸犯科的都留在了场上,把老老实实打比赛的全都吹下场。其结果最终也伤害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那穹顶之下谁也逃不脱的雾霾就是明证。我们真的该警醒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四、柴静《穹顶之下》的法治困境及未来(法治声音|李晨)

作者“李晨”介绍: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 环境资源专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低碳经济师。

昨天,手机被柴静的《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刷屏,朋友们各种热议,再次唤起大家内心深处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思考。相信“穹顶之下”的热议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又会被“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一路上有你”、“抢红包”等各种此起彼伏的刷屏所淹没。民众内心被激发、唤醒的环保意识,将被时间又一次无情的磨灭。

作为一个法律人,在感谢柴静的同时,一个声音在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法律作为保护公民健康权益的最后底线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法治闭环,去长久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先来说说中国的环保法治现状。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阶段。很遗憾,我们也在走着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但当下环境污染越演越烈的现状,可以说与我们的法治环境密不可分。早些年,我们的环境法治可以说是一个缺手、缺脚毫无威慑的怪物。大家都知道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过去,环境污染问题几乎完全依赖于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即以罚款、限产、停业整顿等方式追究污染者的行政责任,其中又以罚款最为普遍。而我们的罚款额度相对于企业的治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甘愿受罚,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讽刺的是,罚款反而不情愿的成为了污染行为的“保护伞”!当公众的意识被唤起,当人们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们缴纳过罚款了”?

值得庆幸的是,另外两个被长期忽视的法律责任正在被逐渐完善、落实。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污染环境罪”做了较大的修改;2013年6月,最高院和最高检联合发布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刑法》中已经有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进一步完善,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降低了入罪的门槛,对普遍存在的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同年,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分别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定罪处罚,给予诸多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关注湖南法律服务网微信号(hnflfw)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当公众的意识被唤起,有人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们再也不敢了。”

2014年,《环保法》在颁布了25年后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深刻的就两点:加强信息公开、披露义务;开闸环境公益诉讼。2015年1月,最高院出台《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环境公益诉讼做了第一次较为完整的规制。至此,污染者所面临的民事责任从立法上得到了极大的落实。试想,当公众意识被唤醒,能够更为容易的获取环境污染信息,能够通过公益组织就污染行为提起诉讼的时候,有人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赔不起了!”

当我看到最高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心里非常激动!我认为:这是环境法治的未来方向!当公众能够真正参与监督、并且举起法律的武器,此时,污染者的违法成本将大大提高,而国家的环境治理成本将大大降低!依据这部解释,我看到了未来环境公益诉讼的如下发展趋势,与大家分享。

(1)适格原告会越来越多,未来公众监督的渠道会增多。

司法解释明确了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的范围: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最高院没有在将这个范文进行严格限定,在几种类型的组织后添加了“等”字,最高院的发言人也表示,这将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允许新的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拓展这个范围。这也是考虑到公益诉讼还处于开始阶段,希望更多的环保组织可以进入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

(2)案件受理后应当发布公告,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原告加入诉讼,未来公益诉讼会呈现抱团取暖的局面。

目前公益诉讼处于开始阶段,对于环保组织,虽然法院大门已经打开,但其自身能力、专业性和资金还会存在困难,因此在诉讼对抗中,法院允许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的加入诉讼,提升人力、财力和专业能力,有利于现阶段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

(3)检察院扮演推动角色,作为原告的支持者出现,未来环境公益诉讼会得到司法的支持。

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目前的一些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院也频频现身,例如,在江苏泰兴的“12.19”公益诉讼案件中,一审中,泰州市检察院支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对常隆农化等6公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二审时江苏省检察院又法庭发表支持意见。地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已经成为原告的有力支持者。

(4)公益诉讼将为私益诉讼扫清障碍,未来会形成先公后私的诉讼格局。

环境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在环境污染事件中,除环境受到破坏外,还有不少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例如水域污染事件中的渔民。对于这些当事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赔偿,必须要证明包括污染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在内的法律要素。由于力量悬殊,他们要法律维权本来是困难重重的,但现在公益诉讼的出现,将为他们扫清障碍。依据该《解释》,在公益诉讼证明了污染和损害的因果关系等侵权责任要素后,他们可以直接适用,无需再另行证明。可以预见,未来个体受害者,将会在公益诉讼获胜之后再行提起个人私益赔偿之诉。

(5)诉讼型环保公益组织将会出现,未来公益诉讼会逐渐专业化和品牌化。

环境公益诉讼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可以预见未来环保组织的格局将发生变化。有部分环保组织会不断提起公益诉讼,并从中积累经验、资金、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等,从而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品牌和标志。相应的,其他环保组织可能会在环保宣传、培训等其他领域更加突出。

(6)公益赔偿款的执行和使用,需要信息公开透明,未来会形成专门针对公益诉讼的监督平台。

目前在公益诉讼胜诉后,所获赔偿款须进入环保组织的指定账户,用于专门的环境修复、治理等。现阶段,这些款项在胜诉后,如何执行到位,以及执行到位后如何运用,还没有具体的法律制度。公益诉讼中所得赔偿往往款项较大,例如泰州公益诉讼案件中获赔达1.6亿元,这些款项的执行到位和实际使用,必须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否则难免会诱生滥用或私占赔偿款的腐败以及和污染企业的内幕交易。未来,我们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平台。

也许有人会问,李律师看来你对中国未来环境法治很有信心,我只能回答:我看到了希望!再回到本文的开始,柴静的《穹》更多的是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非常非常重要!若公众没有这样的环保意识,以上所有预见的未来均不会出现。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根本就不会有人投诉、反映环保问题,麻木地戴着口罩出行即可;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组织也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我们根本找不到愿意起诉的原告;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检察院的支持也仅是为了完成某个试点案例而已;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律师们也仍然在低头忙于生计或者赚钱。这比什么都可怕!环境保护的法治未来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在于每一个法律人参与其中所汇聚的法治力量,与各位共勉!

五、柴静《穹顶之下》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赵沄)

关于柴静其人及该作品的内容与意向此处不再赘述,仅就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做一个小结。

1、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的是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由以下各级法律法规组成:

(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2)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指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环境,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原则和措施的法律,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4)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的法律、法规

是指有关追究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程序性法律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6)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7)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如《刑法》中的“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罪名做出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

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自2015年1月1日施行。

从与《穹顶之下》结合的角度,该法主要有以下规定:

(1)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第四条)

(2)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五条)

(3)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六条)

(4)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第十条)

(5)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六条)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第二十四条)

(7)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第四十条)

(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湖南法律服务网微信号(hnflfw)法律人必备!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第四十一条,“三同时”制度)

(9)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第四十二条)

(10)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十八条,“公益诉讼”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与《穹顶之下》结合,主要有以下规定:

(1)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第六条)

(2)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七条)

(3)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第二十五条)

(4)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第二十九条)

(5)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第三十二条)

(6)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第三十四条)

(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交通、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船舶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船舶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第三十五条)

(8)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第四十四条)

4、《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3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应当给予环境行政处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实施。(第二条)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篇10

提到雾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但是究竟什么是雾霾, 雾霾的成因是什么, 雾霾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如何来治理雾霾等等问题, 公众却很难看清楚, 也很难去讲清。而如何将这些科学知识, 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向公众传播, 使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这些正是科学传播需要研究的课题。

大数据是当今备受追捧的一个概念, 它以“数据量大、类型多、增长速度快、存在未知相关”为特点, 是指大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 被数据库、云端服务器等大量地存储, 数据的挖掘、分析、整合等成为大数据时代必须掌握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丰富了科学传播的内容, 拓展了科学传播的传播形态, 改变了科学传播的媒介生态结构。

1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新样态

1.1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主题的贴近性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信息中了解到公众感兴趣的话题, 对于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 关注度会更高,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传播效果会更好。

“雾霾”就是这样一个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2013年起河北、北京等地经常性出现雾霾现象, 境内外媒体大量的报道, 使雾霾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2013 年“雾霾”一词在百度指数上日均即达到6077 人次的关注, 2014 年则达到了6670 人次。

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模式预测其信息的需要, 过滤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更方便高效地搜索他们需要的信息, 为其进行个性定制, 配送个性化的信息,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 传播的有效性被最大限度的提升。

目前, 国内的社会化网站基本都具备了个性化推送的技术。以《穹顶之下》上线的腾讯、爱奇艺、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均会根据受众的播放记录, 推算受众的兴趣, 进而推送相关的视频。

1.2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主体的平民化

大数据时代, 数据开放化程度日益增加, 数据不再全部被科研机构、主流媒体掌握, 普通公众通过搜索技术的帮助, 可以自行进行数据的挖掘、处理。大数据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 也同时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经营者可以利用所获取的数据以“公民新闻”①的方式进行科学传播。依靠逐渐增长的人力优势和平台优势, 其媒体产品的社会认可度也逐渐增强。

《穹顶之下》是原央视记者柴静在辞职后自筹资金进行的一次自媒体形式的科学传播。传统主流媒体的从业经历以及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使她积累了人气, 能够在舆论场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为其自媒体的运作提供了保障。柴静通过自筹资金, 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采访, 获取了许多数据。

相对于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 意见领袖自发进行的科学传播, 是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平民化的表现。

1.3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大数据使科学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 传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以数据模拟演示或是各种科学实验的动画替代传统的文字说明和简单的图片, 给人以更直观的印象,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形式上运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突破。视频中的柱图、饼图、线图我们在数据分析报告中经常见到, 是最基础、最多见的图表, 但就是这些简单常见的图表, 一目了然, 加之柴静生动的解读, 能给人最直观、深刻的印象。另外, 通过对科学数据的分析, 制作成动画进行更直观的传播, 例如借助动画的形式演示了雾霾颗粒对人体的影响。

1.4 大数据与科学传播效果的扩大化

大数据时代, 数据海量化是一个典型的特征。一个有效的科学传播, 会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传播, 相关数据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增长, 从而使科学传播的效果不断扩大。

此次《穹顶之下》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 采用新媒体全网覆盖, 而不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各平台的播放数据各有特色, 在2 亿多的播放量中, 仅腾讯就贡献了1.32 亿次播放, 这是借助了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优势。

2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伦理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为科学传播带来巨大创新的同时, 潜在的一些伦理问题也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反思。例如网上热议的《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泄漏隐私、结果预判、信息垄断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也要意识到这些伦理问题, 从而在科学传播中更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2.1 数据造假

大数据时代, 数据的海量化导致信息泛滥, 受众在信息海洋中难辩真伪。由于传播主体的平民化, 他们大多不具备专业知识, 加之“把关人”的缺位, 这些科学传播信息的准确程度难以保证。《穹顶之下》中, 柴静引用了大量数据来佐证她的观点, 这些数据都注明了来源, 从形式上看很具有说服力。但影片上线不久, 就有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对其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有意混淆雾霾和PM2.5, 伪造采样结果, 对图片进行裁减和后期加工, 编造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等等。可是影片和质疑究竟孰真孰假, 最终还是众说纷纭, 没有定论。

2.2 结果预判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主体的平民化, 科学传播越来越多以公民新闻的形式呈现。公民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大多是同情、痛恨、快乐等道德情感因素, 很少受新闻专业主义的束缚, 呈现出主观化的倾向。因此新兴科学传播者在选择数据之前, 大多已经形成了结果的预判, 在此基础上数据的选择呈现出片面化的倾向, 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柴静的《穹顶之下》加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因素, 称这是她与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甚至从影片开头就以女儿患病引入, 而事实上雾霾与女儿患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存疑, 这就是一种结果的主观预判。

2.3 信息垄断

大数据时代, 海量数据成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来源, 大量数据被互联网巨头垄断, 而普通公众要想获取这些信息就需要付费。而信息挖掘的技术也仅为少数人所掌握, 在这种垄断下, 我们很难得知我们所见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柴静为拍摄《穹顶之下》自费出资一百万, 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信息垄断方, 而其信息的真实性, 普通公众很难去考证。

3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的经验和对策

《穹顶之下》是舆论场上形成强烈反响的科学传播案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也要吸取教训, 争取为以后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3.1 发挥意见领袖在设置议程中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 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意见领袖掌握了较多的资源, 因此能获取到更多的数据。同时, 意见领袖掌握了大量的话语权, 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力。对于意见领袖而言, 参与科学传播, 关注科技发展、环保公益事业, 能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通过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 能推动科学传播的进步, 促进更多公众走进科学、了解科学。

3.2 强化信息把关机制

大数据时代科学传播出现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把关人的缺失。公民新闻的形式赋予了自媒体人自由, 但同时也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自媒体人的科学传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需要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建立提前审查机制和完善的审查制度,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传播。另外, 公众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用诚实、负责的态度为自身的科学传播把关。

3.3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

《穹顶之下》在发布7 天后, 被各视频网站删除下架。但原因究竟如何, 却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发布权威的解释。是视频网站的自我审查, 还是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均不得而知, 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这启示我们, 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需要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通过法律规范, 一方面对科学传播行为进行规范, 避免数据造假、违法获取信息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赋予人民表达自由的权利和知情权。

参考文献

[1]邢佳妮.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 2014, 6.

[2]蒋洁, 陈芳, 何亮亮.大数据预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图书与情报, 2014, 5.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篇11

整个演讲视频有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我历来没有这么专心仔细认真的看完过纪录片。柴静围绕雾霾是甚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样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她平静地叙述了雾霾对我们的危害和行将带来的危害。

雾霾,之前的时候我总以为只是在北京笼罩着,很屡次还洋洋得意的说湖南空气好没有雾霾。

前不久的时候,一个朋友忽然发了一条说说:终究有幸和首都人民呼吸到一样的空气了。

当时我给他评论:你吸的比首都人民要好。

他回复我:长沙PM2.5浓度超于北京,石家庄,直接跃居至全国第一的水平好么。

当时我不敢相信,因而往查了一下,果然,长沙真的成了第一,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雾霾就在自己身边。

我还记得往年我给澳洲一个老板运营淘宝店的时候,当时候她是做奶粉代购的,我给她策划,让她每周写一篇她是如何到澳洲的,如何走上奶粉代购这条路的,和她在澳洲是如何生活的文章,这样让买家走进到她的生活中往,更加的了解她,以此增加信任感。

后来这些文章都是她口述,然后由我当枪手给她写的,她把她整个怎样往澳洲,为何移民澳洲,已在澳洲是如何生活的等简单的给我描写了一遍,然后由我根据她的描写每周给她写一篇文章。

在她给我说她之所最后选择移民澳洲的缘由,是她喜欢那里的环境,是由于那里的空气特别好,天空特别蓝。

她说在她留学两年以后回家探亲,她一下飞机,当时候她以为那每天气不好,感觉阴森沉的,可是她的家人告知她这是很好的晴天他当时还很惊奇 晴天的天空居然这么阴森,回家后几天,她忽然发现她水土不服了,吃甚么拉甚么,咽喉痛的特别利害。这个症状直到她回到澳洲的时候才好,这个时候她才明白原来是空气质量的题目。

当时候她告知我是由于这个缘由她决定移民到了澳洲。说实话,听到的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在我心里我以为是她再装逼,难道澳洲的天真正比中国的要蓝吗?我没往过澳洲,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面中国事一个很好的国家,所以她说是由于那里环境好最后让她决定移民到澳洲的时候我对他特别的鄙视。

所以在为她写为何移民到澳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把他的真实缘由改写了,我没有写是由于那边环境好让她决定移民到澳洲的,由于我不希看让买家看到是这个缘由,我总觉的这个是负能量,我不想传播负能量,因而我就编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说实话,看了柴静的这个演讲纪录片以后说真的我忽然相信了她的那个理由,我相信她真的是贪恋那里的空气,贪恋那里的环境才移民的。我相信她不是在装逼。

谈到雾霾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柴静说的一句话:实在那个时候我已不是记者,我已是当事人了。

是的,我们早已是当事人,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由于环境他就是温水煮田鸡。昨天下午我看完柴静的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特地出往转了一圈。

让我惊奇的是还是在农村居然我找不到一口还有水的池塘了。我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都会偷偷的往池塘里面游泳,那时候大人们都不太敢让孩子出往,由于池塘的水太深,小孩子往游泳安全没办法保证。可是现在我找遍了当年我们游过泳的池塘连水都没有了。

这还不是让我震动的,让我震动的是这些年来我居然不知道,居然没有半点的感觉。

我仔细用力的回忆,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在山上放牛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常常会和小伙伴指着天上的云说这朵像甚么甚么,那朵像甚么甚么,可是现在我仿佛好多年都没看到过有这样的天空了。

现在,只要我们出门的时候还能看清对方的脸,只要我们出门的时候车还不需要开灯我们就觉得头上的天就是蓝天白云。我们早已忘记了真实的蓝天白云究竟是甚么样的了。

柴静说,他之前的时候以为所有的小餐馆都是有油烟味的,所有加油站都是有味道的,可是后来当他往了英国等这些国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实在我们都一样,我们都麻痹了,都觉得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

柴静的这个纪录片大家对她的评价截然不同。有人骂她是公知,拍这样的电影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拍这样的电影帮助政府维稳。还有大把人在微博上骂她在美国生孩子,有甚么资历对中国的事情指手画脚。

不过我很理解柴静,特别是对明星来讲这类现象真的算不上甚么,我曾小小的红过一段时间,13年到14年的时候,我在淘宝自媒体行业我也算的上小有名望,实在那时候围绕我的粉丝不过几千人而已,可是不管我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支持我的人,有反对我的人,有赞美的人,有骂我的人。

做事,太难,做人更难,由于太多的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样,太多的心灵感遭到的也不一样,太多的脑袋的理性更不一样,所以注定不会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柴静的这次纪录片到底能对雾霾的处理有多大的帮助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是她的这次行为让普通平凡的人有了思考。

实在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乎环境的,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有觉得比环境更重要的东西。就像我自己一样,我明明知道我老家农村的环境要比长沙好,可是为何我会选择呆在长沙呢?由于此刻在我心里工作比空气质量要重要。

这也是为何政府明明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可是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由,柴静的数据实在政府部分都特别的清楚,乃至他们的数据把握的比柴静要多的多,清楚的多,只是他们揣着明白装胡涂。这就比如我为何明明知道长沙空气质量不如老家还会往长沙跑的道理一样。

上一篇:团委申报材料下一篇:部队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