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精选5篇)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 篇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判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②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能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4.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

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四)内外因原理

1.概念: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能够改变事物发展进程。

3.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方法论意义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三、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4.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5.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六、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①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

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二)认识的本质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3.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真理与谬误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012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社会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 篇2

研究生入学的考试中,政治是所有学科、所有学校的必考公共课,如果和另两门考研公共课英语、数学相比较而言的话,政治如果复习得当的话是比较容易通过短时间的复习获得高分的课程,这个特点是考研政治从学科比较角度来看的明显特点。

政治共有5门课程需要复习,工作量大,任务较重。专家建议2014年的考生,要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马原重点复习,其他理解记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考研的基础,在基础阶段的开始进行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把握,力求记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在此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存在一定难度,理论性很强,考生在此门学科上依然要下功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更多的依然要求考生以记忆为主,在复习的中间阶段进行知识、背景等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考查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求学生把历史大事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复习。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要求考生按照大纲的范围把时事和知识联系起来掌握,建议大家在复习阶段后期进行。

结合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规律

历年考研大纲通常于八月末、九月初公布,从近几年大纲的比较来看,大纲通常变化不大,2014年大纲仍然会在暑期末公布,并且总体上来估计依然不会有大的变化。考试要求考到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这样五门课程,大的结构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但不排除在每门课里具体的考点会有个别的调整。

从2011考研政治的特点来看,考研政治的命题主要是联系知识点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国家大事。比如今年哲学分析题考了环保问题、毛中特和近现代史分析题都因建党90周年而出在党的问题。2010年近现代史分析题也是结合当年大事——建国60周年出题。可见近几年考试的命题重点、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突出了和时事政治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专家建议2014考生在复习考研政治时要关注全年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善于将其与考纲中知识点结合。

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内容总结 篇3

同学们,考研政治需要重视起来啦!李老师整理了政治各部分的复习重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梳理整体内容。

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 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课程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

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 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纲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

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 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

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法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 第一是观点 第二是意义。

行政以及当代

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 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

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主题:和平和发展。中心:我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

结构设计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篇4

1.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同时受压或一拉一压的情况)P8-9

2.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

答: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主要影响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3.钢筋和混泥土两者能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答:(1)混泥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泥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泥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泥土的共同作用。

4.什么叫极限状态?它包括的内容有哪些?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P25-26

答: ①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成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我国《公路桥规》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原则是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设计值,即0SdR。②正常使用状态是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作用(或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建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公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设计表达式为SC1.5.什么叫钢筋混凝土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各自有什么样的破坏形态? 答: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

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少筋梁的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受拉钢筋达到屈服点,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经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适筋梁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压碎而破坏。

超筋梁的破坏是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受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破坏前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受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破坏突然,没有明显预兆。

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都很突然,没有明显预兆,故称为脆性破坏。

P43-49 看看书理解P47页上图重点掌握 要会画

P142的M-N图会画,并文字说明

6.公式(3-13),(3-14),(3-15)的适用条件(X>=ρmin;X<=ρmin , X<=ξb h0 P54-55不满足说明什么问题(不满足说明该梁不处于适筋梁情况出现了超筋或少筋的情况,公式不能用于计算),怎么处理?(可采取提高混凝土级别,修改截面尺寸,或改为双筋截面等措施)

7.斜拉破坏: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剪跨段产生由梁底竖向裂缝沿主压应力轨迹线轨迹向上延伸发展而成的斜裂缝。其中一条主要斜裂缝(又称临界斜裂缝)很快形成。并迅速延伸展至荷载垫板边缘而使梁体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同时沿纵向钢筋往往伴随产生水平撕裂裂缝,这种破坏称为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发生突然,荷载等于或略高于主要斜裂缝出现的荷载,破坏面较整齐,无混凝土压碎现象,这种破坏往往发生于剪跨比较大(m>3)时。

8剪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为临界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承受的荷载还能继续增加,而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正压力sigema X、剪应力tao及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sigema Y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这种破坏称为剪压破坏,多见于剪跨比为1至3的情况中。

9.斜压破坏:

10.P84页公式使用条件(上限值和下限值掌握)

11.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Ⅰ阶段: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基本上都呈三角形分布。

第Ⅰ阶段末: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力基本上仍是三角形分布。但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拉应变增长较快,根据混凝土受拉时的应力—应变图曲线,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为曲线形。这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变临近极限拉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梁截面上作用的弯矩用Mcr表示。

第Ⅱ阶段:荷载作用弯矩到达Mcr后,在梁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弱截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这时,在有裂缝的截面上,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传递给钢筋,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压应力不再是三角形分布,而是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和轴位置向上移动。

第Ⅱ阶段末: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值时的应变值,表示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第Ⅱ阶段结束。

第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钢筋的拉应变增加的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仍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这时,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继续上升,混凝土受压区不断缩小,压应力也不断增大,压应力图成为明显的丰满曲线形。

第Ⅲ阶段末:这时,截面受压上边缘的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值,压应力图呈明显曲线形,并且最大压应力已不在上边缘而是在距上边缘稍下处,这都是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图所决定的在第Ⅲ阶段末,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耗尽,在临界裂缝两侧的一定区段内,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即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在这个阶段,纵向钢筋的拉应力仍维持在屈服强度。

12.大小偏心破坏定义,特点,判别,最小配筋率

13.计算图式简化为矩形的原则(两点,压应力的合力C大小不变,压应力的合力位置Yc不变。

14.腹筋及其设置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关系 P88-89 及S>H。/2的原因P90

15.引起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作用效应,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钢筋锈蚀。

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有哪些?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

1)选择较细直径的钢筋及变形钢筋;

2)增大钢筋截面面积,从而增大截面配筋率;

3)采用改变截面形式及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影响因素:

1)土强度等级2)保护层厚度3)钢筋应力4)直径d5)钢筋配筋率6)外形7)作用的性质8)受力性质

16.什么是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主要有哪些?引起各项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

答: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1)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只要由管道的弯曲和管道位置偏差引起的。措施:a 采用两端张拉,以减少si塔角值及管道长度X值 b 采用超张拉法(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锚具受到巨大的压力引起的。措施;a 采用超张拉 b 注意选用∑△L值小的锚具对短小构件尤为重要(3)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采用二次升温的养护方法减少预应力损失(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预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引起的。采用超张拉法减少预应力损失

(6)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采用超张拉法减少预应力损失。

17.受压钢筋的作用?

答:可以提高截面的延性并可减少长期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变形。

18.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等)

19.截面的延性是指:结构、构件或截面从开始屈服至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显著下降期间得变形能力。

反映结构后期变形的能力。延性差的结构,后期变形能力小,会突然破坏,必须避免

20.钢筋柱中各钢筋的作用:1.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可减少构件截面尺寸;2.承受可能存在的不大的弯矩;3.防止构件的突然脆性破坏。

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纵向钢筋局部压屈,并于纵向钢筋形成钢筋骨架,便于施工。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 篇5

三大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空间的含义: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发展三大规律

A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核心和实质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它给人们提供了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部分质变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启示1注意事物的度,过犹不及2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C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事物的辩证发展需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才能形成一个周期。事物发展就是在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中实现的,使事物发展呈现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指导意义

1要坚信事物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2要准备走曲折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3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

4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正是正确的认识到了问题。

2)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正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不同问题,充分反映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唯物辩证法要求的认识问题的基本态度,华佗对症下药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表现。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性把握的基础之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案例:驯狼牧羊

分析: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认识和利用规律。动物学家认识了狼的食性规律,便着手改变狼的食性,进而对其进行训练,使狼从吃羊到牧羊。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的表现。案例:求生反应与速度竞争

分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故事中“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我们反正跑不过熊”,是客观实际,就看你怎样想,怎样行动了。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4、现实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对自己影响(论述之类的。)认识论

定义: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理解认识之本质的基础和关键。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辨析题

1.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辨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认识论和真理论中“元”是本质的意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在自然科学中,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形式或科学方法来说明同一对象,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多重性特点与真理认识的本质不能混为一谈。真理认识的本质只有一个,不能是多元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辨析 :人的认识从一定方面来说是有限的。就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来说,认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只能是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就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本性来说,人的认识没有一个终极的界限,总是不断超越不断前进的。

人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人类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不断地前进。

第三章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政党等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 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意义:这一规律的原理同样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意义

1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程度;两对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历史观

唯物史观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 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程度;两对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章

剩余价值

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用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儿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接着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个很大的特点,他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圆圈,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且创造出的价值比自身价值更大。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简单概括有以下三点:

1、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物不创造价值;

2、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数倍。

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圈地运动”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贩卖奴隶、海外殖民地战争 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即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进行积累原因:一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是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压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现、哲学世界观相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和观念。它是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斗争中形成,有过积极作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具有:(1)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2)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3)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资本索取和掠夺本性在经济上的表现,资产阶级利已主义认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资本义社会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第五章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经济全球化:

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表现:1.生产全球化;2 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

上一篇:民族服饰中幼儿园文化艺术中的运用论文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创意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