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共9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不仅是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而且也离不开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牞维护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正义。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平等牞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牞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色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这些差异和差距的存在,必然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要充分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更不会有互助互利的社会风尚。也就是说,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04 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前提条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就会陷于**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只有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则兴盛,分裂则衰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同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我国的强大,总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企图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并策动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从事分裂活动,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原则,积极开展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以增强国内各民
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人民已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主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引发的问题。民族意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牞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意识。在民族意识中有积极向上、能激发本民族奋发图强的一面牞也有狭隘的只顾本民族利益而不顾其他民族和全局利益的一面。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牞各民族要求加快发展的民族意识日趋增强。这种民族意识是健
康的牞是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牞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是牞民族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会增长牞从而影响各民族的团结。例如,过分强调本民族的利益牞不顾其他民族与国家的利益牞不能正确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以及国家关系等等。对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牞如果不注意
正确引导牞则有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经济利益引发的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牞各民族所获经济利益的不均衡牞将会出现新的矛盾。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健全,软、硬件水平不高牞有的部门和企业可能会根据资源的市场取向牞投资上项目对民族地区考虑不均衡,使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产生误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牞国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牞增强综合实力牞调整了政策牞由直接给钱给物改为基础设施建设牞一些长期依靠国家救济的干部和群众一时不理解。由此产生的情绪,容易影响民族关系牞值得高度重视和关注。
西方敌对势力引发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是跨境民族,而且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祖国的边疆牞与十几个国家接壤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曾多次侵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均被我国各族人民挫败了。近年来牞西方敌对势力又妄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牞利用分裂主义组织搞分裂活动,破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是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之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个民族的团结。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和本领。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各族干部,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密切合作,齐心协力为各族群众谋利益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
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尤其要在青少年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原则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和谐是中国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
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的思想, 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概括和新总结,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 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 为我们更加全面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出了方向。”[1]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那样, 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加上“和谐”要素, 是建设和谐社会在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必然要求, 没有民族关系的和谐, 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 更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安宁、稳定, 甚至统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表述, 是一种理性表达、一次深化、一次飞跃,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对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规律进行探索、认识和把握到达了新的高度, 并按照客观规律寻求的理论结晶, 反映了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求真务实的执政兴国的优秀品格。
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决定了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也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也就是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的民族关系具有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民族互助合作的有限性、民族和谐的初步性等相对不完善的特点[2]。“和谐民族关系”的新概括, 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从经济层面来看, 当前, 中国民族关系存在种种不和谐因素,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04年, 民族自治地区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目前全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2 800万中,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1 300万, 占46%;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5 800万,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3 300万, 占57%[4]。由此引起的各种影响民族关系问题和影响全国发展大局的问题, 就有了必然的根据。
从政治层面来看, 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标志就是民族团结、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发挥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当前, 中国不同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仍有较大的差异, 民族构成状况较为复杂, 宗教信仰多样并对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富有民族特色的多样性的政治文化也对政治关系的形成和演变发挥着无形却十分有力的影响。另外, 边疆民族地区有些民族与国外民族属同一民族, 是跨境民族, 因而很容易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因此, 民族地区的政治关系与中、东部地区相比, 显得更为复杂, 体现出突出的民族性和边疆性[5]。
从文化层面来看,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奇葩。多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 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共存共生, 则是创造和谐社会需要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条件。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现代化, 现代化可以产生经济生活的共性水准, 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 “但不是通过摧残文化的同质化, 而是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充分肯定和发展”来实现的[6]。在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今天, 保护文化多样性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理念。因此, “在这个世界上, 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上保持和平和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先决条件”[7]。
从社会层面来看,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因素, 正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族关系的和谐。众所周知,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联动的关系, 是一个同生共在、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关系。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问题优先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碰到的问题, 每一个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足密切相关。这就存在了诸多的问题, 而这诸多的问题也是今天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
三、和谐民族关系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和谐民族关系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动力。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少数民族作为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利益群体, 在实现其利益要求方面受到自身条件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中国的民族问题虽然表现复杂多样, 但从根本上说, 仍然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与自我发展能力的矛盾。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是解决民族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 是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 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和谐民族关系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 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今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世界的民族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与落实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 从战略和全局角度重视并科学认识和处理当代世界及中国的民族关系问题。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和落实为中国民族关系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是民族关系和谐,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的根本职责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关系, 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 加强民族团结, 推动民族互助, 促进民族和谐, 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加快在民族地区树立和落实社会发展优先的战略。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下, 强调社会发展优先, 以社会发展优先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不失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民族地区实施社会发展优先战略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放在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教育, 这是民族地区政府要特殊给予关注的。否则,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就民族地区的城市社会、农村社会的发展而言, 坚持社会发展优先战略, 重点应放在农村社会发展上。在效率优先的大背景下, 中国农村曾一度是一个逐渐被遗忘、被放弃的角落, 教育、卫生、金融、供销等原已构建起来的体系出现了弱化趋势。特别是近些年, 随着土地的流失、散失, 很多青壮年离开农村外出打工, 农村的衰败迹象越来越严重。因此,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应该把社会发展的优先性摆在各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统筹加以考虑和实施, 以此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 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到达了新的高度。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剖析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民族关系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和谐社会,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中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8) .
[2]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 (第2版)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3]胡锦涛.人民日报, 2005-05-28.
[4]金炳镐, 等.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与时俱进[C].“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5]周平.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J].思想战线, 2003, (3) .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关键词]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基础;保障
一、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要求无论民族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在真诚基础上的团结,是有特定阶级内容的民族之间的团结,在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团结。”①
第一,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共同因素逐渐增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二,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条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以各民族团结为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民族团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状
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民族发展进步的互动机制。民族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能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和县是民族自治地区,一直注重民族团结与进步,自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以来,加强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主线,通过开展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当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一)强化组织,科学领导,建立推动机制。切实创建了工作领导小组,有效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局。各县级领导极开展联点创建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深入工作第一线。此外,县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党的建设4个方面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提出了16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和要求,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制定下发了《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动了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在研究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有新思想和新观点,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三)广泛宣传,分类引导,夯实思想基础。研究制定了《2014年共和县百名干部下乡开展“三讲四促五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抽调州县共345名宣讲人员分赴11个乡镇、47座寺院、13个社区,采取集中宣讲、专题辅导、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倍加”、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及基本国情等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筑牢了维护稳定的思想防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这就说明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全面完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广征意见,化解矛盾,优化社会环境。制定印發了《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行动方案》,认真排查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县共排查出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的各类问题741件,已化解685件,化解率达92%;2014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共31件,办结19件,办结率为61.3%。依法加强宗教寺院管理,制定印发了《共和县藏传佛教寺院设立管理委员会派驻指导员工作方案》。因此,一定要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工作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坚持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与问题。
(五)创新载体,典型引领,突显活动特色。全县广泛开展“双语”培训、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共和好人”、“五好寺院”等评选活动,使活动有载体、有典型,推动了全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再上新台阶。此外,制定下发了《共和县加强军警民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了睦邻友好、共创共建活动。由此说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自觉性的有效形式,是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优势的体现,也是共和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六)加大投入,保障民生,强化核心支撑。共和县紧紧抓住中央扶持藏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狠抓项目建设,仅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4%、28.8%、56.5%。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和措施,注重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开发等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科技等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县现代农牧业得到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民生民计持续改善,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是解决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研究分析,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引导方法有待改进。由于基层干部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不透彻,在宣讲过程中存在讲不清、机械的说教的问题,宣讲效果不明显。在宣讲教材方面,缺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讲教材。同时,在农村牧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召集农牧民集中参会宣讲难度大,除了兑现政策等实用的会,一般参会率较低。
(二)基层干部工作能力欠缺。部分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论及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做群众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同时,部分干部的工作热情不足,畏难情绪重、服务态度差、工作能力弱,面对群众不会说话、面对问题没有办法。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致使很难以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改善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四)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创建活动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速度较慢,解决不彻底。基层信息服务化管理方面不完善,社会管理工作配套机制不健全,逐步影响到了各项工作的覆盖度与准确度。
四、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有重点性地选派一些通双语、能讲透的高素质干部,分类引导工作,采取摆事实、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将有威望的离退休干部、老农代表、寺院活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吸纳到宣教队伍中,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社、寺院、学校开展宣讲活动,提高思想引导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围绕农牧民、寺院僧侣、学校师生、基层干部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编写宣讲材料,运用群众的、民族的,甚至是宗教的语言开展宣讲活动,努力让广大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看得懂。拓展宣讲阵地,加快宣传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以及手机短信等宣传阵地建设,确保宣传教育不留盲区,实现对各类群体的全覆盖,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加強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加强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和谐村社、和谐学校、和谐寺院、和谐农牧户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到基层;建立健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动员村级各类组织及广大党员、团员、三老人员走家串户,做好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参与、支持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局面。
(三)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承载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大农牧、交通、水利、生态、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加快建立就业、医疗、养老、低保、住房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快“平安共和”建设步伐,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社会治安动态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配套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拓宽渠道、创造条件,推动工作全覆盖。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活动,积极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寺院管理委员会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寺院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和谐的寺院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寺院管理从应急管理转入常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立辉,赵野春.民族和谐关系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08).
[2]李红杰,严庆.论民族和谐与社会整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3]孙士连,孙晨光.城市多民族和谐社区构建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23).
[4]李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见[J].大连民族学院报,2005(4).
作者简介
周毛措,女,藏族,1987年12月,青海海南州人,2011年毕业于青海大学。现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论文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号:Yxm2014104
(大兴安岭行署民族宗教局郭红)[摘要]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对于促进林区稳定和谐发展,构建林区和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依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党的执政能力经
验总结,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的提出,得到我国社会各界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落实的现实问题,也是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需要认真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散杂居民族工作在我区少数民族工作中占重要位置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人们习惯上把少数民族分为聚居少数民族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因此,我国民族工作也分为聚居民族工作和散杂居民族工作。聚居民族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区、州、县之内的,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与此相对应,散杂居少数民族则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它包括两个部分: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大兴安岭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世居民族与外来民族处于共融的局面,进而形成了世居民族小聚居,外来民族大杂居,各民族间互相交错居住的现状。
(一)我区散杂居少数民族概况
依据全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区总人口为50余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1498人,占全区人口的4.2。我区唯一的世居民族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只有737人居住在民族乡内。全区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为20759人,占全总人口的4.1,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96,因而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占我区民族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民族散杂居化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民族原有的居住空间被打破,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民族散杂居不再是历史遗留状态,也不只是一个短时间的发展趋势,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种必然。
例如:北京市建国初期的仅有6个民族,9万多人,目前,已增加到当前的56个民族近60万人;广东省深圳市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少数民族人口由几百人增长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56个民族123万人;黑龙江由1990年的52个少数民族到2000年时已有54个少数民族,185万少数民族人口。这些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进一步融合,从而形成了我省各民族散杂居的局面。他们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力量优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我区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显著特点
严打暴力犯罪 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41中:王玉山
一、时事背景
(一)近一年来,疆独分裂势力暴力恐怖犯罪活动频繁。1、2013年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造成民警、社区工作人员15人死亡、2人受伤,处置过程中击毙暴徒6人,抓获8人。2、2013年6月26日早晨,新疆鄯善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造成24人遇害。暴徒手持大刀沿街砍杀,袭击当地派出所和政府机构,放火焚烧警车。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维吾尔族16人、汉族8人,2名女性,另有21人受伤。3、2013年10月28日12时许,乌斯曼〃艾山等3人驾乘吉普车闯入北京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嫌疑人驾车撞向金水桥护栏,点燃车内汽油致车辆起火燃烧,车内的乌斯曼〃艾山等3人当场死亡。其他5名在逃涉案人员全部抓获。4、2013年12月30日上午6时许,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遭到9名暴力恐怖分子持砍刀袭击,暴恐分子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公安民警果断处置,击毙8人,抓获1人,警方没有任何人员损失。5、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8 人暴力恐怖团伙统一着装,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经调查,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女),其余3名已落网。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二、教材链接
1、我国的民族国情及民族关系现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4、作为公民,要知道如何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对国家尽责任。内容涉及九年级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九年级第六课中的“维护国家安全”。
5、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
三、试题模拟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落后,发
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200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人民币,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5年)前的1952年增长了86.4倍,新疆全区各方面事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个别“疆独”不时制造恐怖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2014年
3月1日晚9时20分,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8 人新疆分裂分子,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制造恐怖。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他们暴力恐怖行径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
1、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实施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国家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 ⑤得益于国家和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等
2、党和政府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有哪些? 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④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长期以来,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已形成了什么民族关系?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4、“疆独”分裂子所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①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③制造民族分裂,伤害了民族感情,破坏了安定和谐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④破坏国家统一,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
5、暴力恐怖事件的罪恶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6、作为一个公民,你会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安全? ①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与身边的各族同胞和睦相处、互帮互助;④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 在社会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当前, 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转化, 经济成份、经济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多样化, 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多样、多元、多变, 各种社会矛盾、思想矛盾凸现。在这种社会转型期, 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样、多变、多元中统一人们思想, 在各种社会矛盾交叉多变条件下凝结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 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 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 重视保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动, 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 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它能够紧紧抓住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个环节,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使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自己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和主题, 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党的重大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 必然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主题提出新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 但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 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一目标和主题, 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推广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精神、创建和谐生活, 不断丰富人们的和谐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和谐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和谐社会的精神需求, 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思想保证、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
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在价值取向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以人为本理念, 促进和谐氛围形成;在工作着力点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弘扬正义、鼓励创新、深化教育、建设诚信、和谐相处。当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以提高群众素质为核心, 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办实事好事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事为核心, 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 以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科学管理为核心, 构建安宁有序的社会。
对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经过长期努力,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 保证各个历史时期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取得了很好实效, 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必须看到,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 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应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 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使其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增强亲和力、渗透力。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努力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特点,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探索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思想精神文明需求的新方式。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趋势, 探索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 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掌握和占领思想阵地。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创造性。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特征, 就在于能以科学理论武装群众、掌握群众, 使之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以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规律、内涵要求、方针、举措。以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 用真理、真知教育人民群众。战斗在思想政治工作前线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 掌握理论, 创新理论, 深入阐述党为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新主张, 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中解脱出来, 以科学理论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同时要善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服务群众, 以鲜明事例感染人民群众。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优势, 就在于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立足于人民群众创建新生活的伟大实践, 倾听人民群众呼声, 努力运用各种形式, 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要加强改进流动人员、进城务工农民群体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改进下岗职工、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改进困难企业, 老、少、边、穷农村等薄弱环节思想政治工作, 使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覆盖、全过程覆盖、全领域覆盖, 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方针、政策进村入户, 进企业班组, 进学校课堂、入耳入脑, 进而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性。要针对多样、多变、多元的社会实际做到既统一思想, 又注重差异;即引导群众, 又服务群众。要把理论逻辑力量与事实力量结合起来, 尽可能用通俗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 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 使理论为群众掌握。在运用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关键词:社会团结;社会失范;和谐社会;法制构建
一、理论基础: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
1.社会失范与社会团结
涂尔干认为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一个对“占有行为”缺少规范的社会,经常处于社会秩序混乱的状况,涂尔干用社会失范来概括这种状况,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状态即是社会团结。涂尔干[1]的社会团结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一致的关系。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中探讨了诸如众多的个人如何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如何达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社会共识等问题。这些讨论面对的是社会失范,目标则是实现社会团结。
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里的社会团结也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因为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相互需要和彼此协调是社会团结的基础,涂尔干认为:分工越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就越深,个人的行动越专业化,其个性也就越鲜明,社会部分的个体化越鲜明,社会的整体性也就越大,因此分工是社会团结的基础。
2.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在对社会团结的一般含义进行分析以后,涂尔干进一步把社会团结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类型。
所谓的机械团结是指建立在个人之间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社会联系。由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没有分化,因而社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同性和相似性,也就使得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而有机团结则是指出现在发达社会的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2]总而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其决定性的条件是集体意识的形成。在两类社会团结中,机械团结渊源于相似性,而有机团结则来自于异质性,两类社会团结的基础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而涂尔干的最终目的毫无疑问是在现代社会里实现有机的社会团结。[3]
二、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多种社会失范问题
当前,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开始,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中国遇到的难题比欧洲大得多。而今的中国正处在体制、机制转型,社会结构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社会失范、规范失灵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现为三个方面:
1.组织功能弱化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有整合社会的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比如,在农村有人民公社,在城市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而改革开放以后,这些组织或者瓦解、解体,或者發生重大变迁,不再能承担大范围的或全社会的整合功能。尤其是在当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农民和市民都渐趋“原子化”,逐渐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集体意识很弱化,对于公共利益的追求远弱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2.法制规范失灵
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冲突仍然根源于人们对于规范、规则的否定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体系几乎是重新建立的,1982年的宪法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四部宪法了。对于不断变换的法律体系,老百姓当然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适应。大量立法到这些法律法规变为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而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失范”得以滋生和泛滥。
3.法制思想观念混乱
我国的改革开放最终是源于思想解放,然而,观念变革也是“双刃剑”,一方面推进了中国社会,另一方面也带来思想混乱。比如“致富的观念”,对于所有制的看法。观念上的混乱使得人们的是非界限没有了,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道德水平下降,道德滑坡,社会信任链条断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构建途径
1.加强合理和健全的社会分工,增强社会团结
科学合理的分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分工形式。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分工不断细化、不断专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中的成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并与其他职业群体进行协调,互助与合作。同时,社会乃至政府应该从个人出发,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使社会充满活力。
2.注重集体意识,维系社会和谐
涂尔干集体意识是构成社会统一与秩序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4]社会发展不和谐,集体意识薄弱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需要重建的集体意识应当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新型关系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因此,必须在全社会重新确立新的集体主义的道德导向,为法制建设滋生肥沃的土壤。
3.加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涂尔干指出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其目的不是成惩罚,而是不同的行为个体之间有条件的规范和规则。[5]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就不可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而,只有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完善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应彻底地从计划经济的机械团结转向市场经济的有机团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在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会出现一个矛盾的多发期,因而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正确面对这些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西北民族研究,2008.
[2]潘建雷,李海荣.深度分工条件下的社会团结如何实现——论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主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
[3]唐永春.法律与社会团结——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的法社会学思想撮要,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
[4]谢柳芬.涂尔干“社会团结”细想解读——读《社会分工论》,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5]郭雄雄,徐红曼.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北华大学学报,2010.
关键词:诚信社会;诚信法制;诚信伦理;诚信道德 对构建诚信社会的路径思考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从理论上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高度概括,也充分肯定了诚信社会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然而,打造诚信社会必须明确诚信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这是我们在理论上应首先理清的问题。著名学者万俊仁教授指出:“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信用潜力还需要社会法制系统的强力支持,需要社会信用伦理规范的 支持,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和公民诚信道德的道义精神支 持。在这里,法制、社会伦理规范和公民道德三者缺一不 可。
也就是说,国家诚信法制体系、社会诚信伦理规范 和个人诚信道德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三大要件。笔者认 为,万俊仁教授的论述全面、准确,为我们如何构建诚信社 会提供了思路,指明了路径。
一、建立社会诚信的法制体系 制度既是一个社会的整合机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引导机制。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它支配和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选择,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能指导和促进一定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产生、形成和
变化。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诚信法制不完善,诚信机制的缺失或薄弱,是导致诚信危机和大量失信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制度供给,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和诚信法制体系,为诚信建设提供外在的保障,是我们建设诚信社会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
1.明晰产权制度,完善市场机制信用制度本质上是产权制度。产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对市场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经济活动就无法维系和扩展;没有明晰的产权和权利边界,经营者就无法得知经营收益权的归属,自然缺乏追求长远发展的动力,因而缺乏坚守诚信和维护信誉的积极性。所以,明晰的产权是形成市场信用关系和信用意识的基础。要克服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其前提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起明晰的产权制度。2.健全诚信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在制度建设中,法律建设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法律体系,但从实践方面来看,我国的信用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法律规定还比较笼统,有的甚至还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我 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先,加强信用管理立法。全国人大应及早制定统一 的《社会信用法》和《政府信用管理法》、《企业信用管理法》和《个人信用管理
法》。各级人大和政府可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诚信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诚信原则做出更为具体、也更切实可行的规定。其次,完善经济
信用立法。有关部门要根据诚信原则,加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的立法,通过法律的形式,对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原则予以明确的规定,充分保障诚实守信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大信用法律的执法力度。建设诚信社 会既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也有赖于执法者的严格执法。执法本身也有一个诚信问题,这就要求执法人员禀公办事,严格执法,确保执法公正。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减少主体失信机率社会诚信除了依靠国家法律的有力保障外,还必须依靠社会和市场自身监督和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对经济活动和人们行为的自发调节作用,社会监督机制能弥补法律的不足,有着法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健全严格的信用监督机制是防范失信行为,减少失信机率的有效措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浙江杭州)【政治文明】
理论界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信用等级评估制度。我们应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根据公正、独立的原则,培育专业的社会诚信评级机构;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和管理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 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判断,并以简单明了的等级或分数表示出来。评估出来的信用等级成为企业之间交往合作的试金石。
第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首先,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制度,把人们过去的信用情况都记录在案,该制度能有效地促使企业和个更加珍重自身的信誉。其次,建立公共信息咨询制度。利用现代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个人信用 信息网”和“企业信用信息网”,使信用成为人们的身份证和通行证。最后,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对于那些不守诚信,失信失约的个人和企业,受损方在经公证部门或司法部门认可后,可以通过媒体发布公示,形成社会诚信监督。
第三,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主要用在金融领域,如银行在发放信用贷款时,需要对贷款方的信用档案进行咨询,对履行还贷的能力进行评估,尔后才能决定是否进行贷款。贷款发生后,银行要严格实施风险监测,跟 踪信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客户出现问题或有影响银行资金安全的迹象,银行就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另外,为加强风险防范,有些银行可采取抵押、保险等措施,补救和转移风险。风险防范机制不仅能化解风险、减少损失,同时也增大了失信者的经营成本,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机制可以向其他经济领域作进一步推广。
4.建立失信惩治机制,提高违约失信成本失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行为主体选择守信还是违约,主要有赖于对利益得失的权衡和考虑。当违约失信 的预期效益超过诚实守信所带来的收益时,失信就会成为其行为主体的第一选择。如果一个社会诚信奖惩机制缺失或不公,失信者受不到应有的惩处和制裁,守信者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利益,那就会助长失信之风。因此,建立失信惩治机 制,提高违约失信成本,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合适的惩罚标准。我国应增强或修改现行的有关法律条款,提高失信的惩罚标准,增大失信者的利益成本。二是建立公开批评制度。在完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制度的基础上,对情节较恶劣的失信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媒体曝光,进行公开批评和谴责,以增大失信者的道德成本。
三是改革干部任免制度。干部的提拔要与人民的选举和监督结合起来,干部的考核要与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结合起来。对于有失信记录者提拔要十分慎重;对于弄虚作假、欺上压下、不守诚信的干部应坚决降职或免职,以增大违信者的政治成本。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增大失信行为的代价和成本。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诚信伦理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守约既是市场经济契约法律关系的一种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市场交易规则的内在体现;人们诚信守约既是出于对契约法律的服从和敬畏,更源于对市场信用伦理精神的认同和尊重。所以,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制 与伦理规范的双重支持。因此,培育市场主体的诚信伦理精神,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理念,是社会诚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1.培育公民的守法精神 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中国人的个人主体意识在极短的时间内觉醒,并得到极大的张扬,与此同时,公民的守法意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主体意识和守法精神两者失衡,当前出现的信用危机和道德失范等现象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失衡的表现和反映。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在东方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意识、自由精神必须以守法精神为规定,或者说,主体意识、自由精神必须同时伴之以守法精神,否则,主体意识与自由精神就会被充分扭曲,给社会与民族带来更多的是不幸,而不是繁荣发展。”
现代社会是自由精神与守法精神的统一体,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或伦理精神不是一个单纯的价值概念,而是一个双向维度甚至充满悖论的概念系统,这种矛盾的统一与平衡正是现代伦理精神的张力所在:一方面,自由精神为
现代社会的竞争、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守法精神则为现代社会的有序、和谐和稳定提供保证。缺乏任何一个维度或者打破两者的平衡,就不会有现代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甚至导致现代社会的解体。因此,在建设诚信社会的过 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法律至上”、“制度优先”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社会伦理规范使所有公民认同和接受,培育和增强公民的守法精神。否则,诚信的法制体系就无法落实和执行,诚信建设就只能流于口号和形式。2.强化诚信伦理规范
弗朗西斯・福山在研究信任建立的过程时揭示,信任产生于群体共有的伦理规范,即社会成员对共享伦理规范的认同和自觉诚服。〔4〕
缺乏普遍伦理规范的社会则是一个低信任度的社会。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也认为个人的行为必须由社会规范控制,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共同的伦理规范和价值 标准,缺少行为的指南与约束,社会就会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即出现“社会失范”现象。〔5〕
当前我国的信任危机就是由于内部诚信伦理规范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失范”现象,严重的社会失范会导致社会的解体。化解当前的信任危机,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诚信伦理规范,把诚信作为现代人必须共享和遵循的基准公共伦理。所
谓基准公共伦理,就是指维系社会正常交往的最基本且必不可少的公共道德规范,或者说是社会规范的底线。因此,我们要把诚信伦理作为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和社会主义公共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范围内长期坚持诚信教育,确立 和倡导诚信价值理念,使之不仅成为一种个人的品质要求,而且要上升为一种社
会公共伦理要求。让诚实守信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并自觉贯彻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认同和遵守的行动 准则。
3.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 【政治文明】 理论界
2006.3
建设社会诚信伦理落到实处就是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各行各业都要以诚信作为突破口,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政府和领导自身要加强从政德建设,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在建设诚信社会的过程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其次,加强企业管理经营者和商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目前社会的信用危机和诚信缺失,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和商业活动领域,要通过对企业管理经营者和商业从业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尽快克服和扭转经济和商业活动中的失信违约、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最后,加强重点行业的诚信道德教育。如会计、评估、监管和司法等行业和部门的诚信问题涉及面广、影响较大,要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重点“补课”。对这些重要行业的从业人员,推行职业资格考试和从业准入制度,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4.营造诚信社会氛围
社会伦理环境是个体德性生长的土壤,在一个不讲诚信的社会环境里,任何独立的诚信都很难生存和发育,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难以生长出璀璨的道德之花。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源,但这种资源的价值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显现。所以,在社会诚信建设中,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各种有效载体,采用广泛有效的教育形式,不断增强诚信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努力营造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创造有利于诚信生长的人文环境。
三、强化公民个体诚信美德
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既包括强制的外部监控体系,也包括自觉的内控体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一种严密均衡的监控系统。从个体的角度看,国家法制和社会伦理这两种约束都是一种外部的监控体系,而不是主体构建的内控机制。只有把外在的法制规则和伦理规范内化到行为人的个体意识之中,使之成为个体的德性品质,他律才能变成自律。诚信只有升华为主体的内在品质,成为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的约束,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监督成本,增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可信赖度,提高经济效率,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说,确立个体的诚信美德是建设诚信社会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如果说国家法制和社会伦理是维护社会诚信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话,那么个体诚信美德则是维系社会诚信的第三道防线,它是一道自我约束的防线,也是一道最后的、内在的防线。在建设诚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道德教化的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来促使诚信由外在的法制规范转化成人们的内在德性。1.唤醒耻感意识
耻感意识是指出于自律而对过错所产生的一种羞耻感,它是主体出于对内在法则的敬重并以自我否定精神而体现出 的一种内在美德。〔6〕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一个人若丧失了羞耻感,就会失去道德自律和责任良知,定然无所
顾忌,不守诚信就是必然的事了。正如康有为所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所以,“耻者,治教之大端”。〔
8〕羞耻感是道德和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唯有产生着耻感,人们的行为才能由他律变为自律。当前唤醒人们心中固有的耻感意识,即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意识,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2.吸收传统精华,提高人格修养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的内在价值所在。
《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己成,所以
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合内外之道也。” 〔9〕也就是说,通过加强诚信的道德修养,不仅能完
善个人品格,参化万物之玄机,而且可率性直达最高之善。我国古代流传的关诚信美德的实例和佳话,如“一诺千金”、“管鲍之交”、“立木取信”等就充分说明了诚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经过几千年的道德实践,强调本体意义的
传统诚信伦理在现代仍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我们应该挖掘和利用的道德资源。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的磨练,提升境界、完善人格,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产生诚信的意识和行为。3.要抓好诚信的基础性道德教育
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首先,应在中小学开设诚信道德教育课程,并将诚实守信原则作为学生品德操守评定的重要依据。使人们从小就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是全社会诚信教育的基础性工
李晓东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5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极大的精神价值。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加强民族情感、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由于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84年全面开展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以来,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硕果累累,为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中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国务院在1984年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中强调:“少数民族古籍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 作者单位:国家民委古籍整理办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些指示从宏观的高度指明了包括少数民族古籍在内的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古籍工作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同年,我国成立了首个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的机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并下设办公室(1989年改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人中编函[1989]55号),负责 “组织、协调、联络、指导”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由此,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并取得相应成果,为形成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究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开展情况
(一)少数民族古籍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册、典籍、文献、碑刻和口传古籍。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字、艺术、医学、法律、哲学、农技、宗教、历法、军事、政治、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以及乡规民约和口传古籍等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分为两类:一是文字类,二是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古籍包括:各种少数民族文字及少数民族古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和历史文书;用汉文记载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资料的古代文献。无文字类的少数民族古籍主要是口碑古籍,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以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的各种史料,大多反映本民族的民族起源、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主要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时间断限与汉文古籍一样以1911年为下限,但由于各民族的历史特点和古籍存世情况的差异,应不受1911年下限的限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有的民族古籍时间下限可以延伸到1949年。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主要特点包括:主要散藏在民间、边远民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朝历代都未大规模地进行过整理;文献和口传古籍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浩如烟海;民族成份多;民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多;流失现象严重;缺少相应的法律保证;部分宗教色彩浓厚。
(二)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主要成就 1.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首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和国家法规中得以确定 2005年5月,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进步表彰大会上,在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把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作为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令第435号文件,即《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上级人民政府支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支持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
上述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得以确定,就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责任。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少数民族古籍机构,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
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展开。根据中央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少数民族古籍的机构设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百余个州、地、盟(含县)建立了相应的少数民族古籍机构,还有14个民族建立了省区协作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从上到下逐步理顺了关系,扩大了信息交流范围,取得了工作上的主动权,从而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全面组织与宏观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少数民族古籍机构建立和不断完善、古籍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有组织地吸引和带动一批社会和学术界的研究力量投身到少数民族古籍事业中来,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经常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少数民族古籍培训。中央民族大学还设立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本科班,为少数民族古籍队伍不断增添着新鲜血液,从而提高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整体水平。
3.制定规划,确定目标,确保了少数民族古籍事业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自1986年,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就先后制订并实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四个五年计划,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局面全面铺开,并呈现分阶段、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态势。
“七五”规划是在机构初建、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制定的,针对抢救任务繁重、专业人员少、经费不稳定的情况,提出把“救书、救人、救学科”作为民族古籍工作的基本任务,把抢救、收集作为重点,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摸清少数民族古籍的品类、数量,为整理和出版奠定基础。同时努力保持全国重点项目总数和经费的基本平衡,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为整理出版准备了必要的后续力量。在计划部署上提出先抢救、收集,再编目,再整理和出版的步骤。此外,针对回、满、蒙古、藏、朝鲜、壮、彝、苗、白、瑶、侗、土家、畲等民族的古籍跨区域分布的特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有关省区开展有组织的合作,酝酿、研究、策划了一些较大的联合攻关项目,从而打开了省、区协作的大好局面。由此看出,“七五”规划加强基础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符合实际的,计划安排也是妥当的。
“八五”规划以整理、翻译、出版为重点,以综合研究和适时宣传为辅,对收集任务重的一些省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各有侧重。“八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想,稳定、充实、调整、改善已有的总体方案,有领导、有步骤地适时扩大规划任务的内容和范围,加强实施对策;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各地专项经费基本列入了当地财政预算。
“九五”规划是按照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纲要》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实际制定的。规划共落实国家项目37个。其中由国家民委组织牵头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形成了国家民委民办(文宣)字[1997]114号文件这一跨世纪的民族文化重点项目。在国家民委党组领导下,组织京内外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学者,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历时两年多联合攻关,方告立项。
2000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组织制定了《“十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全国50个项目列入规划。同时,《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项目作为“十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被纳入到国家民委“十五”计划中。
上述四个五年规划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总体原则是根据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并以抢救、整理为重点制定的。四个五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由于规划合理,目标明确,统筹兼顾,实施有力,故而效果明显,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稳步发展。
目前,国家民委的“十一五”规划中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也已经确立五个项目。
4.编纂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200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6]24号),在《纲要》的第七部分“民族文化保护”中确定了 “加强民族古籍和文物抢救工作,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国家级的民族文化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项目的确立,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将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工作列入国家的五年发展规划。也是继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在中央文件和国家法规中确立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又一件大事。
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20年来民族古籍工作取得成果的一次全面汇总。收录我国55个少数民族及古代民族文字的现存全部古籍目录和内容的提要,将真实反映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现存古籍的全面情况。全套《提要》共60余卷,约110册,每册收书目约3000条,共收书目30余万种。
作为重点文化项目,该项目于1996年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上提出,1997年正式立项。国家民委1997年下发《关于印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写纲要的通知》(民办(文宣)字[1997]114号),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3年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出版工作的通知》(民委发[2003]157号),对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28个省区均在全面落实并实施总目编写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和编写小组,在人员培训、经费落实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2003年11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首卷《纳西族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标志着《总目提要》编纂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5年4月,《白族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裕固族卷》、《东乡族卷》、《保安族卷》出版。2007年2月,《撒拉族卷》、《土族卷》出版。《锡伯族卷》等近十个民族卷编纂工作已进入尾声,部分民族卷将进入审稿、审订、出版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它将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件盛事。不仅对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其功在当代而惠泽千秋。
5.有力地推进了少数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进程
按照中共中央1981年《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整理古籍,把祖国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的精神,国家民委于1983年在国务院古籍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北京香山首次召开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1984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其后于1985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1986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规划会议、1993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分片)。上述会议对推进少数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原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同志作了《做好民族古籍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的重要讲话,原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同志作了《统一认识,整体推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古籍工作》的工作报告,领导的讲话和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性,确立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步入了新的里程。会议认为,少数民族古籍应纳入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编纂一部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条件已经成熟。2003年11月,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出版方面的经验。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成绩,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年来,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通过组织召开的数百次省级古籍工作会议、相关民族古籍专家协作工作会议和业务工作会议,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古籍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6.跨省区少数民族古籍协作工作全面展开
众所周知,加强各地少数民族古籍“组织、联络、指导、协调”工作,尤其是协作工作,已成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民族为单位跨界的多省区古籍协作小组,日益成为开展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全国已建立起14个民族的古籍协作小组,形成了一省牵头,有关省区在共同项目上统筹安排、共同运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7.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成绩显著 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年来,我们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配合有关部门对一些因年深日久或纸质脆变、虫蚀蠹蛀的少数民族古籍进行了保存技术处理,部分地方还花大气力改善了收藏条件,严格了管理。就收集品类而言,从结绳记事、说唱口碑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素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佛藏、工艺、美术;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台文到我国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种繁多,包罗万象。收集到的民族古籍版本极为珍贵,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还有更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孤本、珍本和善本。
在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抢救挖掘少数民族古籍的同时,择优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精品少数民族古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抢救、整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 约百万种(部、件、册)(不含馆藏及寺院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并公开出版了5000余种。
在所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中,数百种少数民族古籍获得了诸如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云南省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艺术全集》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四川省出版的《显密文库》、《德格印经院藏传木刻版画集》等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等;四川巴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集成》获得国家有关图书奖项;西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西藏通史》获得国内最高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广西民族古籍办出版的《布洛陀经诗译注》获广西第二届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和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内蒙古古籍办出版的《四部医典》获得国家卫生部二等奖、《江格尔》获8省区蒙文图书奖;宁夏的《清真指南》、《正教真诠》、《西夏纪》等5部图书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奖;甘肃省《安多政教史》等7部书籍分别获得15省市(区)图书出版金质奖等;中央民族大学古籍办整理出版的《西域同文志》等9部民族古籍被评选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华古籍节”。
纵观研究、整理、出版的这些少数民族古籍,均具有坚实的功力和精彩的创见,蕴含着各类知识和巨大的信息量,其民族特色浓厚,版本珍贵,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反映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的综合实力,集中体现了当代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专业层次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研究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各地民族古籍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部分跨省区项目协调协作工作难度较大,当前民族古籍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救人、救书、救学科”的“三救”任务十分艰巨
如“三救”中的“救人”问题:纳西族的东巴、彝族的毕摩等民间知识分子,有的年世过高尚无传人,有的年迈谢世时将古籍带走,因而后继乏人现象极为严重,救人及培养人才已成为民族古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由于缺少过硬的抢救、搜集手段,少数民族古籍在民间的毁坏和流失也相当严重。
(二)由于少数民族古籍具有其特殊性所导致的抢救保护工作的异常困难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古籍留存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有大量的无文字民族口碑古籍(非物质文化),使抢救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相互依存关系,又加大了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与保护的难度。
(三)少数民族古籍事业人才匮乏日益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人才目前只有千余人。如,满族历史悠久,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满文古籍,但由于精通满文并能整理翻译满族古籍人才寥寥无几,导致大量珍贵古籍,特别是成千上万件珍贵的满文老档只能是束之高阁。类似的当然不仅仅是满文古籍。面对民族古籍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不断给予重视,我们也在不断努力,但仍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四)经费严重短缺
经费短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态势,都直接影响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的进度,大大加剧了民族古籍工作的难度。
五 “十一五”的发展思路
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三大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作为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是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对增进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抢救、整理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有关论述和指示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为建设和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逐步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管理模式和运作形式。在 确保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利用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动员有关各级政府、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新体制。根据国家民委有关要求,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古籍的重大项目。
(一)以抢救为主,继续做好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
(二)完成《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编纂出版工作
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对20年来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取得成果的一次全面汇总,它将展示我国各少数民族古籍的丰富宝藏。“十一五”期间,将完成余下各民族卷的编纂出版任务。
(三)建立民族古籍学科
为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古籍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药、旅游等领域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为了延续、传承民族古籍的功能,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科,并将其纳入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
为切实建立和推进“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来带动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在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就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其设想和工作计划。争取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二级学科(专业代码030406)。这一设想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对这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探索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学学科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完善民族古籍的管理体系
加强协作,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认真实施组织、联络、指导、协调全国各省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认真组织跨省区民族古籍协作小组;加强同各地各级政府的协作、加强对社会力量民族古籍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使这项工作获得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合力,构建 10 民族古籍的管理体系。
加强人才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专业人才和民族古籍工作干部的研究水平、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快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民族系统和有关部门中形成一支能够完全胜任民族古籍工作、具有较好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工作队伍。
(五)建立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
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国际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目录数据库协作中心,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从而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少数民族古籍信息资源,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推进民族古籍管理信息化进程。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这对保护、整理和利用这些独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六)制定民族古籍保护法
建立和完善民族古籍各项保护法规体制,制定《民族古籍保护法》,做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对调整民族古籍保护与大规模经济建设关系的法规进行调研论证。
(七)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办发[2007]6号文件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古籍工作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同时文件也对民族古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全面保护与发展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