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管理分析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变电站运行管理分析(精选8篇)

变电站运行管理分析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城乡电网技术改造的大力推进和实施,是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建设变电所最多的时期。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在变电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变电所,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甚大。因此,搞好在岗变电运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

一、农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两改一同价”与“十五”建设取得的成绩

实施“两改一同价”以来,农村电网建设大大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逐年提升。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改一同价”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农村电价过高问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1)农村电网更加坚强。通过农电系统科技规划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电系统布局,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网损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农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电系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达95.5%以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达到60%以上;无人值班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49.5%;35 kV及以上小型化变电所占有率达25.6%;基本淘汰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过励磁变压器、铝线圈变压器、多油开关、阀型避雷器、电磁型保护装置。

(3)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十五”期末,农电系统613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其中通过实用化验收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达538个;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26个;完成调配合一自动化系统建设25个。

(4)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技术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得到了广泛使用;生产管理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应用。

(5)农电系统线损率、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指标逐年改善。通过大规模的农电系统建设与改造,不断采取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措施,农电系统线损率指标得到不断地改善。农电系统的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变电所内电容器补偿容量占主变压器容量的比例达到15.2%;安全性评价、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各类电压监测仪及供电可靠性管理软件得到推广普及,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6)农电系统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农电系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电系统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五”期末农电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占农电系统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7.47%,比“九五”期末提高6.19个百分点。

2、存在问题

同时,农电系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网科技发展的长效投资机制没有形成,限制了农网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电事业在社会发展、电力事业中的特殊性,世界各国都给予了特殊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但

在我国还缺乏在政策上的持续支持和健全的机制体制保障。

(2)农网科技进步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农网系统、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调动,针对农网系统生产运行和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较少,一些难点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现有的农网科技队伍,还不能满足农网科研开发、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由于农网的行业特点,其对科技人员的数量和专业面要求都很宽广,科技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农电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4)农村电网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不够健全。淘汰、制定、修改农电相关标准的工作任务相当大,目前投入的人力、物力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

(5)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规约,重复开发、孤岛运行,造成资源浪费。

(6)安全生产和农村安全用电缺乏先进有效的控制手段。农网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固,人员设备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电网改造不彻底,加之农村用电点多线长面广,设施安全可靠性较城网差距较大;农村电力资产维护界限不够明晰,属用户产权的用电设施安全可靠性不高,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引发出一系列延伸服务带来的安全责任和服务责任;窃电、外力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等违法案件屡禁不止,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

(7)农电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用电安全、质量、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用电服务的方便性、规范性都还有差距。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农电服务中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农电电网的建议

1、电网建设

(1)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配变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推广应用农网10 kV及以下工程和35~110 kV(66 kV)变电所典型设计;推广应用10~110 kV(66 kV)组合式箱式变电所。(6)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研究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 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推广使用S11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推广应用外露带电体绝缘化的配电变压器;积极推广使用配电变压器用新型熔断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推广应用复合绝缘材料制造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子。

(7)制定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2、自动化建设

(1)研究适合于农网特点的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功能完备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方案,特别是FTU模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积极开展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应用试点,在城区、重要城镇、工业园区等区域努力实现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DA)功能,努力实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监控功能和就地控制功能,因地制宜扩展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

(2)积极推广使用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等技术。

(3)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

运行安全。

(4)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

(5)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3、信息化建设

(1)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2)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农网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农网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

(3)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变电站运行管理分析 篇2

一、变电站功能研究

变电站又称变电所, 是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重要枢纽。截至2009年, 我国燃煤发电系统约占总供电系统的80%, 水能、核能发电系统约占15%, 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约占5%。因资源、地形等因素制约, 发电厂输出的电能多需经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远距离输送才能送至用电单位。由于输电需要电线作为传输介质, 而电线存在电热功率损耗, 因此, 远距离输电也存在功耗损失。在传输过程中, 电热功率与输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而供电段的输出功率是确定的, 此时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若加大供电系统输出电压, 则可以降低电力输出端的电流, 继而降低输电功率损耗。

我国目前供电系统输电电压多为高压供电, 其电压根据输电距离远近而定, 通常为30~1 000 kV。而我国民用用电电压为220 V。变电站的功能即为在尽量降低功耗损失的前提下, 实现各级电压转换, 在发电站根据需要将电压进行升降。

变电站由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和通信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接线系统等部分组成。主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 其性能决定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常用变电站包含多台主变电器, 三相变压器是通常装配的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变电站的工作环境, 由于变电站多进行高压电转换工作, 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止跨步电压过高等危险发生。控制、通信系统用于控制整个变电站工作, 其智能化水平决定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高低压配电系统是进出变电站电能的集散系统。接线系统是连接各个装置的部分, 其可靠性影响了变电站的工作效能。

变电站因其高压的工作环境, 其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随着变电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变电站的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 由于设备损耗、人工延误等因素, 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进一步加强变电站变电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可以有效解决变电站的安全隐患, 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变电站变电管理

随着电气工程科学技术、材料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就变电设备智能化开展了研究工作。随着变电设备的智能化, 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 新型设备相较于传统设备有一定升级, 其操作也趋向复杂化, 对变电设备维护、控制设备操作等日常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预防跨步电压。

变电设备多为高压设备, 当电力设备与地面相接时, 易出现接地短路现象, 此时电流从接地处向四周辐射, 由于大地电阻很大, 地面上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电压分布, 此时若有人走近接地处, 其两脚之间会存在很大的电压差, 从而造成触电现象。人体下肢触电后, 会造成抽搐等现象, 继而会摔倒, 从而对人体头部等主要器官造成损伤。根据实验数据, 在30 kV电压接地时, 在10 m处存在跨步电压约70 V, 人畜在在倒地2 s后会失去知觉。工作人员需及时检修排除隐患。在日常检修时, 需要穿着绝缘鞋等绝缘设备进入高压工作环境, 防止触电。

2. 雨、雪、雷等特殊天气时的设备维护。

因水具有导电性, 雨雪天易造成设备短路等危险。而雷击易损坏变电设备, 造成危险。若绝缘支柱等绝缘设备上存在积水或是积雪, 可能造成绝缘性降低, 绝缘支柱表面易出现电流闪络。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用毛巾等清洁绝缘设备, 定期涂刷绝缘硅油、绝缘胶等。

室外隔离开关易受到风、雨、雪等天气影响, 造成开关操作不灵活, 短路等危险。应重视室外隔离开关的日常维护工作, 保证轴承座的密封性, 操作槽座应保持良好的润滑清洁性。转动轴以及开关控制箱内部结构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但要无杂质, 能灵活、无障碍转动, 连杆联动装置应保证能正常联动。

对于因大风而易脱落的设备, 在装配时需要注意调整固定端的尺寸、安装位置等, 焊接设备需要合紧焊接部分。在日常维护时, 需要进行设备防震动调试。定期检查检验设备的防风性能。

3. 设备操作与员工培训。

变压设备显著位置装有油位表, 用来监视用油量。若设备出现老化等现象, 易出现实际用油量与油位表不符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用油日志, 若出现油位表显示用油量与日志误差较大时, 需及时进行检查, 及时加油, 以保证变压设备的正常工作。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制度, 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对于新员工需安排老员工进行定期辅导。

三、结论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篇3

变电运行的内容特别多,可以说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个行业要面临的问题除了技术性要求很强之外,也有一些或琐碎或复杂的工作,所以,要做好这个行业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求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出现隐患,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问题,对每个环节都做好保障工作是我们需要做好的基本环节。这些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矛盾也更加突出的体现出来,也包括电能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变电站虽然在数量上有一定增加,但是变电站运行技术人员需求量也相应多起来,在供电质量上并没有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相关管理方法,以能够缓解现在比较突出的一系列矛盾,为提高电力运行效率提供有效的保证。

一、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变电站是一个改变电压的场所。改变电压是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通过变电站输送到较远的地方,从而进行从低压电到高压电的转变工作,当把较高的电压输送到目标用户的时候,再按照用户需要进行一定的电压降低工作,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变电站来完成。开关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还有一个主要设备就是变压器。按照变电规模的大小,把规模大的叫做变电站,规模小的叫做变电所,所以说变电站的规模是大于变电所的。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操作的时候,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进行管理的设备越来越多,而且每一台运行机器都不可能保持一直完美的运行状态,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获得及时的处理,工作内容相对来说过于巨大,而且一直在重复相同的工作,趣味性和挑战性几乎没有,很容易让工作者产生厌烦情绪,更有甚者会对工作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很难集中人员注意力。这样很容易发生一系列事故,事故轻的时候造成财产损失,事故重的时候会让整个电网瘫痪,烧坏设备,甚至造成生命损失,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电网运行相关值班人员肩负着重大责任,是电网安全的保证人员、是电网运行的直接执行人员,对于新设备和新技术广泛运用在电网运行领域的现代社会来说,了解和会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才也变得极度紧缺,快速了解新设备的内部运行结构,知道它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成了必要要求,正因为这样,对变电运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二、变电站变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1)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不完善,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2)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題;(3)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管理比较混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

(一)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变电站运行工作比较复杂,必须要有专业的操作技术才能胜任,因此必须严格的筛选和考核人员,并定期加强技术培训,对新旧设备的内部运行结构、操作原理、操作方法及维护方法都要熟练掌握。另外变电站运行设备比较多,又容易出现故障和异常,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和枯燥,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厌烦情绪,而造成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二)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保证经济和人身安全,是变电运行进行管理最重要的目的。运行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运行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工作运行,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运行机器进行检查,查找其缺陷,做到定期维修,把每一次维修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维修周期规律,及时解决变电设备出现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体制,要进行一定改变,把运行人员组成两个队伍,一个队伍是进行现场事故处理,将工作具体到隔离开关的操作,对设备进行一系列巡视等相关工作上;另一个队伍就是要实行远自动化的实时操作。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的内容比较繁琐,所以最好实行三班倒或者两班倒的倒班制度,不至于让他们的工作内容太过枯燥,产生厌烦或者疲倦的情况比较常见,进行倒班制度,能够尽量遏制这种现象的出现,交接班的时候如果责任足够明确,每一个员工确实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保障力度就会加大。其次每一个设备要设立专职的人员,对各种运行设备的职责费赔给个人,可以促进他们维护的积极性,促进通信设备的健康运行。对信息岗位也要明确责任,认真分工,将电气检修人员和电气维护工作分开来进行。

(四)加强变电运行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

对电力设备进行运行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变电运行的最基本要求。这种任务有很多缺点。现在正在尝试的无人值班的自动化变电运行管理系统,有效控制了变电所运行速度,也对运行安全进行了确保。但是,无人值班变电所这种比较先进的运行管理程序还需要配备相关人员,比如运行机器在出了问题或者即将出问题的时候很难从无人管理状态下发现,配备具体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明确每一个运行管理人员的职责,把工作协调做到最理想化,并且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结束语

随着电力资源对人类生活影响力的加大,国家对用电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怎样采取更好的措施来确保电力安全,是电力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对电力运行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运行过程中的细节知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

变电站运行管理分析 篇4

1.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的运行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及检查与考核办法。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托管及提供运行服务的用户变电站范围的运行管理工作。2 引用标准

2.1 《供电系统变电运行工作管理规定》 2.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 管理职能

3.1 运行管理部是本公司运行管理的职能部门。

3.2 运行管理部运行专职负责用户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

3.3 各运行变电站班组现场负责人及值班人员负责日常运行巡视、分析、设备操作和管理工作。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 运行管理部

4.1.1 负责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电业颁发的规章制度,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每月对35KV变电站、10KV变电站进行巡视检查;指导运行管理工作、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协助解决运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4.1.2 根据季节性特点安排变电站运行分析会,以交流改进工作、制定措施。4.1.3 负责对运行人员进行考核工作。

4.1.4 组织编写专业技术管理标准和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启动方案、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4.1.5 做好运行工人的培训工作。

4.1.6 检查、监督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4.2 基层运行班组

4.2.1 执行各项企业标准,对运行设备组织巡视检查,发现缺陷报业主与设备运行部。

4.2.2 做好各项值班记录和巡视记录。

4.2.3 负责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设备检修的许可与验收。4.2.4 建立健全各项技术资料和设备档案 4.2.5 完成每月月度报表、月度工作总结 5 检查与考核

变电站管理制度及现场运行规程 篇5

电力施工

目录:

第一章:规章制度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二章:变压器

第三章:开关

第四章:配电装置

第五章:直流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概况

**变电站地处**集镇,属35KV降压站,其

拥有35KV母线、10KV母线各一回;2000KVA、S9型主变一台;50KVA、S9型厂变一台;共有10KV出线六回,现用四回,分别为泗井线、集镇线、枫香淌线、鄢家墩线,其余两回10KV做备用间隙。

第二节规章制度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尊师爱徒,团结同志,礼貌待人,遵守值班纪律,爱护公物及设备设施,电话联系工作应先报姓名,使用文明专业用语。

第二条上班不准穿背心、裙子、短裤、拖鞋、高跟鞋等不利于工作的服饰,做到服装整齐。

第三条严格清洁卫生制度,强调执行:好范文版权所有

1.不准在控制室或配电房吸烟、烧饭,以免引进老鼠或引起火灾事故;

2.残食杂物不准乱丢乱倒,需清除到指定地点或垃圾箱;

3.公共场所必须划分清洁区域,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打扫,并经常注意保持清洁;

4.控制室、配电室、办公室及所有控制(开关)盘、柜、箱应窗明几净、摆放整齐;

5.室内外无积水、无垃圾、无散失器材和杂物、无蜘蛛网;

6.各种图表具备,悬挂整齐,资料保管符合要求,方便使用;

7.电缆沟电缆排列整齐,无积水、泥沙垃圾、盖板完好平整;

第四条场地环境要求:

1.场地内外应平整无缺,道路成形或畅通,设备巡视有走道;

2.搞好站内外绿化,防止污染,净化空气;

3.设备完好率达到部颁标准的要求。设备、箱体、金属构架应定期刷油漆,保证无锈蚀、无渗漏、设备标示明显,名称编号正确,相色清楚,表面无灰尘;

4.生产厂房无漏水损坏,孔洞已堵塞,防火墙均做好,安全设施完好;

5.户室内设备有防鸟措施,杆头已封堵;

6.生产厂区有出入制度,值班期间值班人员不会客,生产厂区不作会客场所,孩童不得入内,并不得有家禽家畜进入。

值班制度

第一条本站值班方式,由所属主管单位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等情况而确定,并编制值班轮流表,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调班。

第二条值班时间,值班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做与值班无关的工作。

第三条值班人员应穿戴整齐,不准穿奇装异服。

第四条在当班期间,值班人员切记要作好保卫、保密和运行维护工作。

第五条值班人员必须注意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上知晓,操作上规范熟练。

交接班制度

第一条值班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进行交接班,并提前15分钟作好交接班准备工作,接班人员未到齐,不准交接班。特殊情况须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交接班,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第二条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时发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指挥下协助工作。

第三条交接班应交清下列内容,一般应为:

1.系统或本站运行方式;

2.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及变更情况;

3.设备异常、事故处理、缺陷处理情况;

4.倒闸操作及未完的操作指令;

5.设备检修、试验情况,安全措施的布置,地线组编号及位置和使用中的工作票情况;

6.其它;

第四条交接时应做到全面交接、对口检查。

第五条交接完毕后,双方值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名。

巡回检查制度

第一条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地按时巡视设备,对设备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分析、正确处理、作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二条巡视应按本站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对全部设备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中班必须进行1次闭灯检查。

第三条值班人员进行巡视后,应将检查情况及巡视时间作好记录。

第四条遇有下列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

1.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时;

2.设备经过检修、改造和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

3.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

4.恶劣气候、事故跳闸和设备运行中有可疑的现象时;

5.法定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

第五条单人巡视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站(所)长、专责技术人员应定期巡视设备。

设备验收制度

第一条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的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手续完备,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案例分析 篇6

暴露问题:

(1)EPAC3000保护装置存在重大隐患:在三相失压时,不能向国产微机保护一样,闭锁保护装置,防止保护误动,其距离Z5段定义为退出,但实际不能通过软压板、控制字等手段可靠退出。若是存在电压小母线快分开关跳闸、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接触不到位、电压切换重动继电器用直流小母线快分开关跳闸等任一因素发生,均会导致线路跳闸。

(2)回路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隐患,××变电压切换回路的设计都放在辅助继电器屏上,通过重动继电器进行各间隔电压回路的分配,且无自保持功能,只要直流消失,各间隔电压回路将消失,将导致误动保护的概率增大。

(3)现场作业人员对回路不熟悉,前期勘察不仔细,导致危险点分析不到位,未采取完善的控制措施。

防止对策:

(1)制订整改方案立即对×× I线、×× Ⅱ线配置的EPAC3000距离保护装置进行整改,彻底消除三相电压回路同时失压后保护装置误动的隐患。

(2)改进和完善电压切换回路,防止电压切换回路的直流消失时引起保护装置交流电压消失,导致保护误动。

(3)规范管理,做好前期勘察工作,进一步完善作业指导书编写,确保危险点分析、事故预想和控制措施考虑充分,符合现场实际,实行到位。

6月27日晚,雷雨大风天气,22时51分,330kV×× I线发生C相瞬时性接地故障,同期××变1号、2号主变压器CST-141B微机差动保护动作,高压侧3310、3320、3321开关未跳闸,致使110kVI、II段母线失压,造成由××供电的6座110kV变电站失压,甩负荷78MW。28日0时53分,所有失电110kV变电站恢复供电。

330kV×变电站由于盐涨影响,新建330kV××变电站替代330kV×变电站,一期工程建设330kV部分,两台主变压器和110kV设备暂时留在×变电站。××通过两条新建330kV联络线带×变两台主变压器和110kV及35kV系统运行。

×主变压器两套差动保护采用北京四方公司的CST-141B和CST-143B微机差动保护装置(2000年前产品)。在×变电站没有改造以前,330kV是3/2接线,1号、2号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按3卷4侧模式整定,投运后运行一直正常。2007年4—5月份×主变压器高压侧设备在××变电站新建后,为满足主变压器保护和测控要求,在1号、2号主变压器高压侧(×变电站内)各加装了1组TA,根据四方公司提供的CST-141B及CST-143B装置技术说明书要求,主变压器保护整定由三卷四侧模式调整为三卷三侧模式。改造后的CST-141B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不能适应三卷三侧模式,出现了整定模式与内部逻辑判断不一致问题,致使CST-141B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误动作;同时许继厂生产的WGQ-871远跳装置存在100ms的固有延时,不符合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快速动作跳闸要求,致使3310、3320、3321开关未能跳闸,造成事故扩大。

暴露问题:

(1)继电保护工作人员过分依赖厂家,对厂家的产品和说明书没有主动提出疑问。

(2)施工单位的高压试验人员在5月29日对3312开关气体压力继电器进行缺陷处理时不彻底,且未向运行人员说明情况,致使3312开关气体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的缺陷一直存在到事故前。

(3)运行单位对××330kV开关气体继电器存在的缺陷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对施工单位的缺陷处理结果没有深究,使缺陷未能得到及时消除。

(4)3311开关操作箱三跳和永跳继电器动作功率偏低,不满足十八项反措的要求,抗直流干扰能力低,易误动。

防止对策:

(1)在引进新保护装置时,对保护人员提前进行培训,以利于定值计算和验收工作的有效开展。

(2)施工企业要明确规定在施工调试阶段发现的任何问题都要通过正常渠道反馈意见,防止一线员工自作主张。

(3)由生产部牵头组织技术人员对综自站后台机的信息进行分类,提交综自厂家实施。

(4)新变电站验收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按照验收规范结合国网公司制定的十八项反措计划,编制验收大纲,便于及时发现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隐性问题。

(5)送变工程公司立即对××变电站的330kV开关气体继电器压力接点进行检查,如确定气体继电器存在缺陷,应尽快联系厂家进行更换。

××供电局10kV开闭所因误调度,造成带地线合闸刀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专业:

调度运行

出处:

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第四册 调度专业 创建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10kV××开闭所事故前运行方式:10kV 601号运行(开闭所主供电源),10kV I段母线运行,611号、614号运行、612号开关停用;lOkV 612线路侧挂地线1组,6121号闸刀在分位,110kV ××变电站10kV ××线带612线负荷。

3月21日,××供电局调通中心调度室值班员××依据设备检修申请票(2005-03-137),于9时36分下令在10kV××开闭所10kV612号开关出线电缆侧挂地线1组,许可612号开关柜自动化改造工作可以进行。中午时分当值副班××在准备(2005-03-137)的复电票时,由于对应恢复的方式不明确,打电话询问方式专责过程中,方式专责××明确答复了恢复方式,同时又交代了当天需要进行方式倒换的其他10kV线路。导致当值副班××理解发生歧义,在填写倒换10kV线路典型运行方式的调度指令票时,错误将尚处于检修的1OkV612线填写进操作任务,当值正班××审核也未发现错误,15时20分调度下令配网操作队合上612线1号杆闸刀,造成带地线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110kV××变电站10kV 628号开关保护动作跳闸,15时54分调度下令拉开612线1号杆闸刀,10kV628号开关送电正常。

暴露问题:

(1)当值调度员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调规》,未严格审查检修工作票内容,工作中失去监护。

(2)调度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认识错误。

(3)调度体系管理混乱,方式专责对方式票批注不严谨。

(4)配网中心管理不到位,导致配网线路倒闸操作与具有变电性质的开闭所倒闸操作之间脱节,操作未统一协调、安排。

防止对策:

(1)3月28日前组织调通中心全体职工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调规》。供电局全面停产整顿学习,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3月22日开始由调通中心方式专责下达给调度室的任务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通知。

(3)强化配网管理的指导原则,优化配网管理流程,完成对配网操作队与调度联系管理制度的修订。3月28日开始,严格执行配网操作队由一人接受调度命令的规定。

XX公司220kV变电站运行人员事故处理时,带负荷拉刀闸,导致人身灼伤事故

事故类型: 触电 编号: 72

故类型:

专业:

变电

出处:

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第四册 调度专业 创建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误操

1.事故前变电站运行方式:1号、2号主变压器运行,220kVIM接25A、251运行,220kVⅡM接25B、作 252运行,25M开关为母联运行,旁路母线冷备用;110kVIM接15A、153、155、157、159运行、ⅡM接15B、152、156、158运行,15M为母联运行,151接ⅡM热备用;95A带10kVIM各馈线运行;95B带10kVⅡM各馈线运行(906接于该段母线运行);900开关为热备用,1号、2号站用变压器分列运行。

2月24日12时34分47秒,220kV××变电站10kV 906(接于10kVⅡ段母线)线路故障,906线路保护过流Ⅱ段、过流Ⅲ段动作,开关拒动。12时34分49秒××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10kV侧电抗器过流保护动作跳2号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5秒钟后(12时34分54秒)10kV母分备自投动作合900断路器成功(现场检查906线路上跌落物烧熔,故障消失)。1号、2号站用变发生缺相故障。

值班长洪××指挥全站人员处理事故,站长陈××作为操作监护人与副值班工刘××处理906开关柜故障。洪××、陈××先检查后台监控机显示器:906开关在合位,显示线路无电流。12时44分在监控台上遥控操作断906开关不成功,陈××和刘××到开关

室现场操作“电动紧急分闸按钮”后,现场开关位置指示仍处于合闸位置;12时50分回到主控室汇报,陈××再次检查监控机显示该开关仍在合位,显示线路无电流;值班长洪××派操作人员去隔离故障间隔,陈××、刘××带上“手动紧急分闸按钮”专用操作工具准备出发时,变电部主任吴××赶到现场,三人一同进入开关室。13时10分操作人员用专用工具操作“手动紧急分闸按钮”,开关跳闸,906开关位置指示处于分闸位置,13时18分由刘××操作断9062隔离开关时,发生弧光短路,电弧将操作人刘××、监护人陈××及变电部主任吴××灼伤。经××市第一医院诊断,吴××烧伤面积72%(其中Ⅲ度44%);刘××烧伤面积65%(其中Ⅲ度33%);陈××烧伤面积Ⅱ度10%。

事故后现场检查发现:906开关分闸线圈烧坏,操作机构A、B相拐臂与绝缘拉杆连接处松脱,906开关C相主触头已断开,A、B相仍在接通状态。综自系统逆变电源由于受故障冲击,综自设备瞬时失去交流电源,监控后台机通信中断,监控后台机上不能实时刷新900开关备自投动作后的数据。

暴露问题:

(1)906断路器在线路故障时拒动是造成2号主变压器三侧越级跳闸的直接原因。

(2)906断路器操动机构的A、B两相拐臂与绝缘拉杆连接松脱造成A、B两相虚分,在断开9062刀闸时产生弧光短路;由于906柜压力释放通道设计不合理,下柜前门强度不足,弧光短路时被电弧气浪冲开,造成现场人员被电弧灼伤。开关柜的上述问题是人员被电弧灼伤的直接原因。

(3)综自系统受故障冲击后运行异常,不能准确指示线路电流,给运行人员判断造成假象,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4)运行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危险点分析不够,运行技术不过硬,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对已呈缺陷状态的设备的处理未能采取更谨慎的处理方式。

(5)该开关设备最近一次在2002年4月7日小修各项目合格,虽然没有超周期检修,但未能确保检修周期内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对策:

(1)对同类型开关开展专项普查,立即停用与故障开关同型号、同产家的开关。

(2)对与故障开关同型号、同产家的开关已运行5年以上的,安排厂家协助大修改造,确保断路器可靠分合闸,确保防爆能力符合要求。

(3)检查所有类似故障开关柜的防爆措施,确保在柜内发生短路产生电弧时,能把气流从柜体背面或顶部排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对达不到要求的,请厂家结合检修整改。

(4)检查各类运行中的中置柜正面柜门是否关牢,其门上观察窗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的立即整改。

(5)高压开关设备的选型必须选用通过内部燃弧试验的产品。

(6)检查综自系统的逆变装置电源,确保逆变装置优先采用站内直流系统电源,站用交流输入作为备用,避免事故发生时交流电源异常对逆变装置及综自设备的冲击,进而导致死机、瘫痪等故障的发生。

(7)运行人员在操作过程特别是故障处理前都应认真做好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结合“爱心活动”、“平安工程”,加强生产人员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及业务培训。

编××局配电事故抢修班在抢修工作中,误碰带电设备,发

号:

生触电事故

专业:

配电

出处:

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第四册 调度专业 创建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7月1日9时20分,××局配电事故抢修班接到××市×学校的报修电话:该校生活用10kV配电变压器跌落保险三相均脱落。9时30分左右,抢修班人员张×、崔×到达现场,经初步检查发现,变压器高压桩头有放电痕迹,地面上有被电弧烧死的老鼠一只,判断为老鼠引起的高压三相短路。经卸下熔断器、更换熔丝后,重新装设熔断器欲恢复供电,张×先将C相熔断器用令克棒挂上后,在挂A相熔断器时,因设备锈蚀等原因,熔断器A相未能用令克棒挂上,张×即爬上变压器支架,欲直接用手装设熔断器,此时因C相熔断器未取下,张×在攀爬过程中,左手抓握变压器A相高压桩头时,触电从变压器支架上跌落地面,左手、腹部、双膝关节处被电击伤。

暴露问题:

(1)严重习惯性违章。

(2)抢修人员在工作时对工作地点的不安全点认识不清。

(3)思想麻痹,工作中未监护到位。

(4)安全基础不够牢固,安全管理中有漏洞;反事故不够牢固。

防止对策:

(1)更换××变520开关TA变比和2号主变中压侧套管TA变比,从600/5提高至1200/5。

(2)调整××变2号主变差速断的定值至7倍。

(3)完善110kV其他变电站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4)××变改为双主变并列运行。

事故类型: 触电、高处坠落 编号: 76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因遗漏工作申请,发生恶性误调度

事故

专业:

调度运行

出处:

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第四册 调度专业 创建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事故类型: 误操作 编号: 74

由于××工业新区新建两条公路,要求220kV2248线相应进行拆旧建新的工程(工程总计新建25基铁塔及相应线路)。5月31日起为满足公路施工要求,2248线路停电。在2248线路停电期间,××电厂突然针对2248线路 厂内部分设备提出了工作申请,并经网调批准同意。

6月3日网调调度员仅根据××电厂的工作申请单,对2248线进行了复役操作拟票,遗漏了2248线路施工的工作申请单。有关调度员在审核2248复役操作票时,也未经仔细核对和检查,即将操作票内容分别预发给××电厂和220kV××变电站。

下午15时30分××电厂汇报2248线工作结束,具备复役条件。调度员还是未能仔细进行核对和检查,且疏忽了调度模拟屏上2248线路“有人工作”的警示标志。在2248线路热备用后,17时03分发令合2248线路××侧开关,导致2248线路××侧开关带线路工作接地线合闸,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暴露问题:

(1)调度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

(2)调度人员按照线路停服役管理规定,未认真工作申请停服役申请单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调度人员思想麻痹,送电前未认真审核现场所有工作已结束。

防止对策:

(1)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个人安全意识意识和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学习调度工作申请票相关规定。

8月18日上午6时27分,××供电所1OkV152线因雷击造成单相接地,×局县调通知××供电所安排人员事故巡线。该所安全员方××安排两组人员巡线:一组由王×(死者)负责带领2名职工、2名民工到1OkV152线富石支线巡线;另一组由宋××负责到1OkV152线主线上巡线。王×小组巡线至富石支线××电站(并网小水电)时,根据线路故障情况判断认为故障点可能在富石支线××电站变压器上,打算对该变压器进行绝缘测试。9时30分左右,王×进入该落地变压器的院子内,2名职工和2名民工跟随其后10余米处。随后,王×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验电笔、操作棒和接地线放在现场的汽车上),就去拆变压器的高压端子,造成触电。其他人员听到王×喊了一声:“有电”,立即赶到院内时,发现王×已倒在地上,失去知觉。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对王×就地进行急救,并迅速派人到当地乡卫生所请来医生共同施救,同时马上电告县局领导。县局领导接到电话后马上派出两艘摩托艇和县医院医生一起赶赴出事地。王×在两位医生的护送下,于12时左右被送到县第一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王×于2005年8月18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死亡。

暴露问题:

(1)巡线工作小组负责人王×的安全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执行《安规》中明确的“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的规定,在事故巡线中未将事故线路视为带电。

(2)现场工作人员违章作业严重,首先现场无票工作,其次未等工作人员到齐并进行“二交一查”后即盲目开始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在现场作业竟未采取“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安全技术措施。

(3)用户设备管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放置落地式变压器的院子没有防止人员随意进入的永久性固定大门,安全措施不完善。用户电工在现场未严格执行工作许可制度,未制止王×违章作业。

(4)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对于用户产权的设备运行维护权限概念不强。由用户设备缺陷引起电力部门管辖设备运行异常时,应督促用户自行处理或受委托后进行处理。在没有得到用户委托前,电力部门不得擅自对用户设备进行任何工作。

防止对策:

(1)开展安全整顿,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安全意识,深入排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2)增强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坚决与习惯性违章作斗争,加大对安全违章的考核惩处力度,杜绝无票、无人监护工作,停电工作规范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技术措施,配足安全工器具,正确规范使用安全工器具。

(3)重视安全教育培训,结合供电所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规程制度培训。

7月底,××开发有限公司李××到×电力局×供电营业所申请办理×镇×村板栗冰库用电,×供电营业所受理申请后,由该所职工柳×(兼局设计室成员)进行项目设计,柳×于8月6日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和预算,且通知用户前来签订设计合同(合同至今尚未签订,设计资料也未交付)。8月11日,用户李×在供电营业所兰×带领下到×电力有限公司×分公司要求尽快进行工程建设,并交了2.5万元工程预付款给×分公司(未签订施工合同),×分公司同意先发部分施工材料。×供电营业所在既未拿到设计资料和×分公司的委托施工协议、施工联系单,也未编制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情况下组织进行了工程施工。

8月21日开始,由×供电营业所电管员兰×(工作负责人)、黄×、谢×、高×、专职电工厉×、许×、刘×及民工李×、刘×、吴×组成的施工队伍对该工程进行施工,8月23日在6号杆洞开挖深度严重不够(实际埋深65cm,要求埋深170cm)的情况下未向供电营业所汇报而擅自立了杆(10m拔梢杆)。9月9日上午完成8~10号(终端杆)耐张段放、紧线工作,下午14时10分开始进行5~8号耐张段放、紧线工作,具体分工是厉×(死者)负责6号杆、刘×负责7号杆的护线定位绑扎工作,高×和3个民工负责放拉线,谢×负责5号杆耐张挂头工作,黄×负责8号杆紧线工作。当放完5~8号耐张段的第一根导线(截面35mm2)尚未开始紧线时,15时左右,6号杆因埋深严重不足发生倒杆,正在杆上的厉×随杆向公路侧(面向大号侧右边)倒下,扒在已倒的6号杆上。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随即赶到,将厉×的保险带与副带解下,将伤者抬至公路旁;一边拦下公路段的车,将伤者于15时35分送至××县人民医院,医院立即组织抢救。因伤者心血管破裂内出血过多,在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无效后,于18时10分死亡。

暴露问题:

(1)6号杆倒杆直接原因是杆子埋深仅65cm,严重不足引起(而且表面覆土松软)。在调查过程中,施工人员均表示知道规范、规定要求,明知实际埋深远少于规定要求,仍然强行立杆、登杆,反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极其淡薄,并埋下了事故祸根。

(2)工作负责人兰×,在明知杆坑埋深不够情况下,强行立杆,立杆后又未对杆子进行加固补强处理。严重违章指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死者厉×安全意识极其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明知杆子埋深严重不足,未提出异议和拒绝作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4)×公司、×分公司管理意识不到位。供电所作为×分公司承担具体施工的队伍,没有任务单,人员借用手续未办理。在这样混乱的管理模式下,供电所人员混岗,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5)严重违反施工作业票制度和现场勘测制度。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1张立杆和1张紧线施工作业票。

(6)×供电营业所柳×在明知道水泥杆埋深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签发施工作业票,未履行自身安全职责。

(7)×供电营业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对现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质量把关。

(8)工程的组织流程严重不规范。从工程的申请办理—项目设计—工程的接收—任务的安排等环节的相关合同、协议没有签订,图纸没有交付。

(9)工程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没落实。施工方案没有编制,安全技术交底没有进行。在不具备施工条件下进行施工。

防止对策:

(1)必须全面、认真、细致地对“9.9”倒杆人身死亡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要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反事故斗争”、“基建安全月”以及×市电力系统的“反人身伤害专项活动”,按照××电业局《关于规范供电所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认真查找本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立即组织整改,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特别对在建和运行中的杆塔基础、拉线埋深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确保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对危险因素的辨析力。重新组织一次全员《安规》和岗位技能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要补考、重考,直至合格。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管员、专职电工的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在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文化低,吸收新技术、新知识能力差,切实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才能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对不具备作业人员基本条件的坚决予以辞退。供电所应加强对下属电工的管理,真正将其纳入统一的安全管理范畴。

(3)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规定。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现场勘测制度和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加大现场安全稽查与考核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行为,以“三铁”手段反“三违”,确保施工现场作业安全。

加快推进现场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以规范和标准来约束员工的行为,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局、××局要彻底梳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制定清晰的安全工作职责,对当前供电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两种工作任务的模式必须重新慎重思考并作出彻底的调整。

(5)进一步规范工程的运转程序,对不合格的运转程序,立即组织整改、规范。根据《安规》对原有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改完善。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和《安全生产职责规范》来修订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工作奖惩规定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关于加强变电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篇7

近年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 变电运行作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 需要运行人员操作上的要具有较好的规范性, 对系统进行优化, 做到文明生产, 从而为变电运行管理水平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1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品质量较差

在变电运行工作中, 设备的质量对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入网的电力设备一旦存在着设计和制造上的问题, 则会使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一些新研发的产品、工艺及技术都开始在电力设备中进行应用, 由于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 这就使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再者部分生产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把关, 或是为了压缩成本, 从而导致出厂的产品质量上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这都会给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1.2 设备老化严重

部分变电站运行年限较长, 这就使其一部分设备的零部件存在着老化的问题, 设备机能下降, 使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对设备进行操作过程中, 如果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也会加速设备老化, 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就使部分设备在用电高峰期内会处于满负荷或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加剧了绝缘材料老化的速度, 给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影响。

1.3 用电需求过强

近年来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我们电网加大了新建和扩建的力度, 但由于用户用电需求增长过快, 当前我国电力供应上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在用电高峰期内, 很大一部分变电站仍会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下, 部分甚至存在着长时期超负荷的情况, 给变电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极易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1.4 安全观念落后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领导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与变电运行有效的相结合, 从而导致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实处。在变电运行管理上也缺乏合理性的规划。部分管理人员对严格管理存在理解上的错, 在具体管理工作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很难实现的目标。而且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 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 不利于变电运行安全的实现。

2 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几点意见

2.1 强化基础设备管理

基础设备是变电运行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保障, 所以要想确保变电运行管理的正常进行, 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基础设备而言, 需要在质量和设计方面有所保障, 避免由于设计或者质量存在缺陷而影响到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保证基础设备的质量, 在选择基础设备时就需要对制造厂家进行严格的筛选, 对于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厂家予以排除, 并且不允许参加招投标。在制造厂商确定后, 需要做好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确保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质量。在基础设备进厂时, 应该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根据实际生产中需要的型号、规格和标准进行对比, 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厂。只有从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关, 才能够保证基础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为变电运行管理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的保障。

2.2 建设自动运行装置

自动化装置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防止由于设备异常而引发事故。变电运行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监视、调节、协调、控制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 将能量的不正常释放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确保电力设备稳定运行。它可以采集高压电气设备的信息, 以判断避雷器、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状态;在线监视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电网运行参数进行监测, 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况, 一旦发生异常运行, 就会马上自动报警、闭锁出口, 避免事故扩大。在实际的操作中, 应用计算机防误闭锁系统, 减少人员操作时的误操作, 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3 引进先进监控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很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变电运行生产中, 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运行的效率。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就需要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 对变电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现阶段的监控设备主要是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仪、成像仪、远红外测温等仪器仪表, 这些监控设备能够对变电运行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在发现异常时, 会及时的采取控制措施, 并且发出预警, 能够及时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还需要建立档案台账, 对于每次发生的故障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且对故障的类型、发生原因以及诊断过程进行分析, 为以后的变电运行检修提供宝贵的经验。

2.4 更新老化设备

设备老化是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因此, 应根据设备的具体状况,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制定设备整改、改造、综合治理规划。对负荷不均衡或容载比较小的变电站, 可以更换有载调压大容量变压器。在更换时, 应当考虑负荷的增加情况, 预先留有一定的裕度。及时更换使用性能差、运行不稳定、技术落后、运行多年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刀闸、开关等老旧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先进的组合电器。如果暂时无法更换的辅助设备, 则应当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

2.5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预防变电运行事故, 并且能够及时地应对已经发生了的变电运行事故。将变电安全运行规章化、制度化, 对变电安全运行中的一些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技术操作管理都达到相应规范, 并采用领导带动实施的方式进行。优化安全管理监督与保证体系,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3 结束语

变电运行管理是确保生产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 所以要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 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效率,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根据生产的需求和变电系统的实际状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 并且要落到实处。控制好基础设备的质量, 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选购。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做好基础设备和监控设备的更新, 及时淘汰老旧设备, 做到与时俱进。此外, 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只有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 才能够确保变电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有利的条件。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 变电运行主要负责对电网运行进行管理、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关键所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 较为复杂, 对技术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文中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具体建议, 从而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基础设备,自动化装置,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车向前.简析变电运行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29.

[2]彭娟, 祝玲莉, 徐翔美, 唐晓琴.探讨变电运行管理应注意问题与技术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20.

变电运行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优化策略;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M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91-02

电网运行操作繁琐、处理项目众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为此,电力系统通过变电运行改革项目,想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创建一种变电保护装置,为电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1变电运行中常见的管理问题

1.1程序混乱

相对于生产效率而言,安全问题在电力生产中更加重要。但是在变电运行时,即使受多项制度约束,工人依然我行我素,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按照自己“认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操作程序混乱可直接导致管理影响,安全保障机制无法落实,监督项目也无法控制具体的操作内容。

1.2工作能力有限

变电运行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职工在未接受系统培训的条件下,其专业操作水平低,工作能力有限。同时,在局部变电管理中,电网维修、电力疏导、集控管理等内容,由于工作人数限制,职工在运电高峰段,其承受的工作负荷过大,过压、过劳、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模式,给变电运行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

1.3电网运营管理机制的问题

在大型变电站中,电网设备、电力系统在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下,纷纷改变了运营模式,在新模式与旧管理模式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工作落差,无论是日常操作生产,还是数据、状态监控,机制上的管理矛盾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使管理失去针对性,还会让变电运行电力生产工作消耗掉大量的人力资源。

2变电运行管理优化原则

为达到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电网规模化生产、完成变电运行任务的工作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安保原则

变电运行管理离不开安全生产,针对超量的工作任务,管理者应协调各部门工作,务必在整体承重、部门受重范围下,制定电网系统运行计划,一旦计划内容超出额定值。管理部门必须做出“减重”安排,减少参与到变电运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保证机械设备、职工、管理人员处在良好工作状态,维护电网系统的基本结构。

2.2运行模式转变原则

管理思想是动态变化的,为满足变电运行工作需求,管理需转变设备与人的关系地位,通过集控管理,增进人机交流,让变电设备在互换模式中平稳过渡,展现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可控性。

2.3切合实际原则

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方案必须在可行范围内,不能超出原有操作技术水平,不能超过制度规范约束,不能越过专业限制。切合实际原则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种是管理必须在专业控制的基础上完成,结合实际操作情况,落实操作、维修、监测任务;另一种是管理行为在理论和实际双重理论下都能行得通,都能够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从内涵上讲,切合实际原则也为变电运行管理创造了一个规范的操作许可制度,在制度下行使权力,其行为的能动性会大幅度提升。

3变电运行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3.1创建集控中心

集控中心也可以称作数据处理中心,将所有小型变电设备的数据集中在一起,经过统一的生产协调管理,变电运行的生产工艺会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集控中心还可以节约部分劳动力,每个子生产机构只需配备专属的操作人员和少数技术管制人员,进行日常的维修和监控。设备故障监测、电力运行管理、变电控制等操作可以交由集控中心来负责。以数据、信号传导模式,传递信息,创建管理网。依靠集控中心,企业可以自动调整人员配备,在供电低谷,可以自由缩减操作人员,降低工作量。

3.2监控和操作独立管理

电网系统的变电所数量众多,在固定管辖区域内,集控中心接收到的监测信息量巨大,为充分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反映的变电运行情况,管理中心必须独立运行监控管理,将其分化成若干个职能工作,让专门负责人统筹数据,分析翻译数据。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让独立数据在流转中,其直观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经直接负责人处理,变成有效数据。

一般情况下,变电运行管理采用轮班制,职工在不同时段操作控制设备,如果监控、管理相互融合的话,则白天负责监控管理的职工,其监测到的设备信息有一定延迟性,晚班当值人员在接管工作时,会忽略设备、系统的“异常信息”,并做出错误的管理判断。为此,监控和管理的配合操作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其工作的职权能力需要严格、清晰划分开来,不要混为一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工作出现交接漏洞和控制操作失误现象。

3.3启用管理新模式

新模式体现的“新意”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效管理能力,一方面是科学生产关系。以这两个要素,为管理模式创新目标,其推行能力和范围会逐渐提高和扩大。

3.3.1接收“新信息”

仔细分析电网规模的扩大状态,扩大之后的变电运行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变化情况,根据这两个状态,统计管理工作任务量的变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变管理运行模式,降低资源损耗角度,将“新信息”导入集控中心,正确的安排工作任务,并适当调整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功能,填补设备功能、劳务资源、信息交流等工作上的管理缺口。

3.3.2扩大集控中心的影响范围

集控中心要想实现以局部控制、管理全局的目标,必须充分了解电网系统在运行管理上的控制特征,从常见问题中发现隐藏的安全要素和操作风险。在工作量大、生产任务重的时候,适当改变管理模式、调整薪资待遇、开展技能培训教育,让集控管理能够深入职工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

3.3.3控制工作重心

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内容是呈现阶段性变化的,在一段时间内,管理模式适合生产操作内容,但是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可能管理模式会失去原有效果,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此,在拓展新模式时,管理者需要做好随时升级制度、创新改革管理的准备,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管理项目,有计划、有目标的制定方案,落实管理工作。

4结语

通过上文对变电运行管理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变电运行管理在管理能力、范围、运作方式上已无法满足电网扩大要求,企业盲目扩招管理人员,虽然能够暂时补给人员空缺,但是管理混乱、职能责任不清、电力生产效率低、管理质量差等根本性问题仍没有解决。为此,无论是施工操作、维修、后勤人员,还是管理技术人员,都需限时改变原始状态,在短时间内完成责任、职能、任务等工作要素分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邵军,张朝阳,王宪民.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2] 朱维政,李维嘉,王仁勇.嘉兴地区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1,(4).

[3] 王萍,童永全.基于.NET框架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气应用,2005,(12).

[4] 张金峰,张志鹏,吴秀源.试论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神州,2012,(15).

[5] 彭业,董万芳.引入状态评估分析的变电站设备巡视优化策略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朱金芳.优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上一篇: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下一篇:古籍的序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