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语言观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位一体语言观(共8篇)

四位一体语言观 篇1

河北省磁县时村营高级中学

贾长生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语言观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四位一体”语言观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看待语言的本质,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奠定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作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四位一体”语言观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语言观 符号系统 信息结构 生存工具 文化载体

一、什么是“四位一体”语言观?

所谓语言观,就是对语言的认识。那么,语言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语言?

在外语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教学法流派,其中典型的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口语法,听说法,认知法,自然法以及交际法。它们各领风骚,显赫一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教学法流派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教学法流派对于语言的认识(即语言观)各不相同。语法翻译法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听说法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行为习惯,交际法则把语言看成交际工具等等,不一而论。正是在这些语言观的基础上,人们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法流派。纵观外语教学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言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进而建立什么样的教学法理论体系。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包天仁教授依据我国的国情、教情、学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法。对于“语言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从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四位一体”知识能力模式(以下称为“知能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它,从而建立了独特的“四位一体”语言观。

首先,语言本身是一种有机联系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存在的本质(或称之为形式本质)。

根据语言学理论,不同的人类语言,均可切分成数量有限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既有一定的形式(声音),又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些语言单位的形式与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因而被看作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组成语汇系统,语法规则,形成语法系统;而语汇的要素———语音和语义,则分别形成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互相联系,紧密制约,形成语言系统。可见,语言本身既具有符号性,又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其次,语言是人们依靠心理直觉,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对信息代码进行编制形成的信息结构,这是语言的结构本质。由于这种本质反映了语言的生成过程,我们亦称之为生成本质。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或思维时,使用的词句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人们使用的词语(语言符号)就是代码,人们要表达的意义就是信息。由于人们说出的语句中的词语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线性结构展开,因而人们说出的语句就被视为信息结构,词语依次出现的顺序,称为信息程序。从而,人们的语言活动,即可视为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人们的说写等表达活动,是信息代码的编制、编码活动;人们的听读等理解活动,是信息结构的解析活动,即解码活动。然而这些程序性的信息加工活动在大脑中进行时,并不是依赖逻辑思维、按部就班地加工,而是依赖心理直觉加工,其编码和解码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能感觉到大脑中还有这样的信息加工过程。

再次,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工具,具有交流、思维的功能。这是语言的功能本质(工具本质)。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关系,促进合作,主要靠语言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因此人们常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实际上是强调了语言的交流功能。同时,语言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特别是语言系统中的语汇系统,更是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如形成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言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又说,语言是思维(认知)的工具。

最后,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载体。这是语言的社会意识本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活动处处打上“人”的烙印,人类世界处处呈现“人”的特征。“人”的特征日趋增强的过程,我们就说是“人化”的过程。在“人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结果,就是人类文化。因此,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辨证统一。”(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一方面,人类文化表现为人类的活动方式,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这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类活动方式,无不可以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得到反映,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另一方面,人类文化表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诸如生产工具、科学技术、法律制度、文学艺术等。这些人类活动的成果,也都可以在书面文献资料中或者通过言传口授留传、保存下来。不论从文化的哪一方面来说,语言都表现了文化,反映了文化。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以上,我们从四个层次(角度)讨论了语言的本质,建立了“四位一体”语言观。我们说语言是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这反映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然而,我们在谈到“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必须把每一位跟其他三位联系起来,绝不能片面强调其一,而忽略其余。因为“四位一体”语言观不仅把语言看成是“四位”的,更是“四位一体”的,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二、“四位一体”语言观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联系。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知能模式为: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这一模式是整个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而“四位一体”语言观(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则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它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见文后图)

首先,“四位一体”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又由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等子系统构成。我们要学语言,就要了解该系统本身。而有关语言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内容,在教材中,都表现为客观描述语言本身的陈述性知识,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记忆。这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一位———知识是相对应的。比如英语语音,在教材中,常常表现为48个音素(又分为单元音、双元音、清辅音、浊辅音)音节的划分,重音的位置,语流中的音变等等一系列陈述性语音知识。

其次,“四位一体”语言观又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信息结构(第二位),这种信息加工活动(包括编码和解码)均是程序性的行动。也就是说,人们在建构或解构信息时需按一定的逻辑程序进行。这种程序性的信息加工活动,表现在教材中,即是告知学生如何(按照何种步骤)去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流活动的程序性知识。这种潜在地存在于大脑中的程序性知识,一旦通过练习,实现自动化,就形成了技能,因此,我们说“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二位———信息结构,和“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二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

第三,“四位一体”语言观还把语言看成生存工具,有交流、思维的功能。《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交流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而这正好是发挥语言作为生存工具的两种功能(交流和思维),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三位———生存工具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三位———能力是相互对应的,有内在联系。

最后,“四位一体”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第四位)。前文论述到,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类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中“人”的特征的体现。换句话说,语言文化体现了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征,闪耀人性的智慧和精神的光芒。“四位一体”知能模式中,“素质”指包含在我们人的思想,生活各个方面跟智力有关的一种具有物种特征的东西,在人类之间差异不大。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此处的“素质”就是“人文素质”,或者“文化素质”,具体到语言课程里,就是“语言素质”。这样,“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四位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中的第四位就有了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包含,互相统一。

三、“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意义

“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提出,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奠定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体系。我们相信,“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提出,必将促进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地发展,必将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附:语言观与知能模式的内在联系图解

参考资料

四位一体语言观 篇2

一、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政府包办论

当前,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形成这样的观念,即就业要依靠政府,失业应该找政府,创业过程也需要依赖政府,创业不成迁怒政府。在他们看来,就业、失业与创业问题均是政府的问题,就业问题是政府责任,失业问题是政府的过错,创业失败是政府政策缺乏支持。这些观念的存在,显然没有看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特点,从根本上还是一种计划时代的思维在作祟。这些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公民自身的就业能力及创业的动力,为失业人员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埋下隐患。

( 二) 与学校无关论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就业、失业及创业问题与学校无关,主要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中小学,在教育过程中不太关注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没有将就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现实中也是如此,当人们无法就业、失业或创业不利时,几乎没人认为是学校的责任[1]。我国高校自不再包分配以来,毕业生就业完全推向市场,高校才开始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但就业指导的成效有限,对高校的教育机制也没有形成约束。从本质上,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人才的有用性及就业能力负有责任。因此,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要更新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责任。

( 三) 失业不可避免论

面对失业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社会人才过剩,技术的发展致使工作岗位日益减少,失业是在所难免的。确实如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失衡会更加突出,失业问题或许比现在更为严重。但如果总是持有失业难免论,就会导致一些人面对失业,缺少应对的勇气,缺少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动力,甚至是自暴自弃,等着领社会低保维持生活。如果整个社会的失业者都是这种心态,整个社会必定会缺少活力,劳动力的素质及学习能力必定会下降。

( 四) 创业风险大论

当然,创业肯定是有风险的,我国目前创业风险指数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沿海城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风险指数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很多人看来,创业的潜在风险是难以预测的,在创业过程中压力比较大、对人的能力要求也高,即便是创业成功后还不一定能够盈利。正是这种创业风险大的观念,致使很多人缺少创业的动力,认为与其创业还不如谋求一个安稳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小。这种思想当前存在于很多人的头脑中,导致很多人不管能力大小、条件好坏都不会选择创业,始终将就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创业风险论调是一种缺乏冒险及创新创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很多求职者的通病。

( 五) 就业不公平论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求职者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始终是决定其成本的主要原因,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很多人在遭遇到不公平竞争后,认为社会关系是主因,就业市场上的人情因素决定就业竞争,比如,有的人抱怨家庭出身不好,有的人抱怨家长能力有限,有的人认为社会腐败。这些观念的存在,就会导致求职者不会从自身找原因,一味抱怨社会,难以从个人素质及综合能力上提升,最终还是会导致自身的竞争力下降,求职会更难。

二、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教育上的缺位

个体的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是人价值观的一种具象化,是一种对于就业、失业及创业的一种看法与心态。这种观念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其中,学校的教育因素极为重要。一个人从学前教育启蒙教育到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再到大学的专业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人的情感、心态、信念及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育的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等均会对此产生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缺少教育学生创造财富的价值导向,普遍存在重视集体轻视个体、重视纪律轻视胆量、重视知识学习轻视才能展现,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技能存在严重的不足。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就业技能、创业意识提升的主要阵地,一个人的就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业意识等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大学教育的培养,更是基于其从小到大所受到的各类教育培养的结果。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基本上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及观念的培育,更遑论专门对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的教育[2]。大学教育虽然涉及就业、失业及创业问题,但主要限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就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重视就业、失业及创业的技能与方法,而忽视观念的引导与教育,尤其是失业观教育基本是缺位的,学生的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在面对失业或是创业压力的时候会变得手足无措。

( 二) 社会舆论引导上的偏差

社会舆论对人们的思维、行为及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及各种新型媒体、自媒体、个媒体等大众传媒对民众心理、民众价值观等引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众的规则意识、市场意识及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普遍的增强。尽管如此,但今天社会传媒的引导基本还是遵循成王败寇的思维,对创业、就业成功者多加褒扬,对失业者还是持贬损态度。这种舆论导向作用还是带有强烈的功利与势利色彩,未能起到正确的引导民众的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的作用,更谈不上教育。因此,当前社会大众传媒的引导,应该从合理定位就业,积极摆正失业心态,积极鼓励创业等舆论导向上做好引导宣传,创造宽容的社会舆论氛围。

( 三)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帮助人们树立关于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是最有力的保障。但就当前的现实来看,政府的精力基本上放在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等方面,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是比较容易看到效果的,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这能够体现政绩。而对于开展创业观、就业观及失业观的教育方面重视不够,毕竟观念的教育除了需要较大的投入,重要的是人们的内在观念,难以体现出成效。

三、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三位一体式教育对策

( 一) 正确定位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教育的内涵

1. 就业观教育的内涵。具体而言,有六个方面: 一是就业观念更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力资源的变化,个体的就业观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大学生就业就是如此,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就业观念也要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二是就业压力大的意义。对个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增加是正常的,要正确看待就业压力大的积极意义,可以激励个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的砝码。三是首次就业的艰难性。一般而言,第一次就业受限于个体的经验与能力,选择的工作岗位不尽如人意是正常的,随着经验及能力的提升,重新选择工作岗位实现职业转岗是正常的。四是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是就业; 到私人企业工作也是就业; 不选择固定用人单位而从事自由职业也是就业; 自己创业也是就业。五是就业成功与否和个人的能力及经验有着密切关系,能力及素质的高低是就业的基础。六是适应双向选择,竞争就业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的新特点。个体可以自由选择岗位,用人单位也可以有选择个体的权利。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失业观教育的内涵。失业观教育相比于就业观、创业观来说,其是最薄弱的一环。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 一是失业性质的多样性。包括主动失业与被动失业,也有短期失业与长期失业之分,还有集体失业与个体失业之别。二是失业原因的多样性。个体失业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个人性格、家庭因素等多方面。三是失业后果的双重性。失业会给个体带来精神打击,给心理、情绪造成不良影响; 失业也是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起点,个体通过反思失业的原因,努力提升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失业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四是自我调整是走出失业困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失业的时间越长,会导致待业者心态恶化,会造成其职业竞争力下降。因此,要调整好心态,做好自我调节,重新上岗的机会就越大。

3. 创业观教育的内涵。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一是创业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就创业而言,是个体开创事业,满足自我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最好的途径。二是创业也是就业,并且是最好的就业。就业方式多样,创业是其之一,尽管创业面临风险,压力也比较大,但每个人是为自己的事业拼搏,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显然是解决自身就业的一种最佳选择。三是创业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社会和他人创造机会,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感。四是个体的创业素质需要长期磨炼。创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从小培养,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创业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贯穿一个人的“全程”教育之中。

( 二) 将就业观、失业观及创业观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

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影响个体思想观念变化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应该引导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专业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与方式。

1. 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教育纳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学校思政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正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纳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使得思政教育更能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思政教育更生动、更有活力。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作为思政的教育内容,确立适当的教育目标,制订具体的课程计划,渗透到思政教育实践中[3]。

2. 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教育纳入到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教育纳入到专业教学中,是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当然,专业学科有不同的内容,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必须结合专业教学的特征。比如就大学而言,在社会科学、经管学科中能够较好地融入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中小学可以在理科课程及实践课程中融入。就业、失业及创业观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与方案,在教师教育、教学监督及教学评价中纳入就业、失业及创业观的内容,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主动纳入。

3. 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念教育纳入到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中。当前,各类社会实践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尤其是大学教育中,社会实践课程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借助于社会实践课的平台,将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纳入其中,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形式。比如普通高校的挑战杯大赛、创业计划大赛,高职院校的创业素质大赛,中小学的各种职业角色竞赛等,这些平台与就业、创业紧密相关,可以在竞赛的过程中,纳入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承受体验失败及挫折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的情况,政府可以从“创业补助”,“小额贷款”等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尽量宽松的资金政策和平台选择[4]。此外,学校开展的各项心理辅导,也可以结合就业、失业及创业观教育进行,让学生认清失业、创业的本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从而提高其面对失业、就业及创业的自我调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程锦,陈晓斌.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缺失与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06-108.

[2]赵志军,赵瀚清.论加强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7(5):240-243.

[3]陈小芳.浅谈“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教学的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173-174.

四位一体语言观 篇3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语法教学 语义观

一、引言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说,对语言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二者对语言基础元素的不同理解,在某些方面二者存在着悖论,而对于这些悖论,学术界数十年间从未停止过争论,至今也无明确定论。

生成语言学是20世纪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自治性与自成性的内在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语言能力,语言器官即是一个获得语言的装置,在后天与外界相互作用下,不断吸收新的语言符号来丰富语言系统,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语言表达状态。这种表达状态是由无限个语法结构组合而成的,每个语法结构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语义特征。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形式主义哲学和笛卡尔的先验哲学。在乔姆斯基看来,句法结构是语言的基础,即使是符号按照句法规则排列也能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语法结构具有普遍性及生成性,人的后天语言拓展即是按照人脑中存在的语言规则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在后天语言环境中的不断体验中获得的,人不存在先天的语言能力,人是体验的主体,意义是基于体验和认识的心理现象。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重视语言的环境、语言的交际作用,语言认为应以语义表达为中心,语义先于语法。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法离不开语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语义是语法的基础,语法是为语义的表达服务。

二、生成语言学语义观及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生成语言学说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语法是在人出生时就具有的,它具有普遍性,是大脑中存在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不受具体语言的限制,具备理解任何语言的潜质。凭借这种心智中潜在的语法结构去学习理解生活中的各种语言材料。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决定语言能力的结构层次有两个,一个是深层结构,一个是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负责语言内部的句法关系,通过句法关系来表达真实的意义。而表层结构则是负责句子中的组合形式的建构,整合语句的发音等。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表层结构表现出来,从而被人们理解与感知,达到交际的目的。

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总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验语言的表达所带来的反馈信息,分析并总结归纳,从而为下次更好的语言交流提供借鉴材料。

三、二者对语法教学的影响

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但语法教学并不只是单纯为了使学生学习语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其中规则,能够熟练运用规则,更好地为语义表达而服务。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由于在语义及语法的作用和地位上观念不一,因此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也就大相径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同语义观下语法教学的重点不一样。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语音、语调等语言的物理属性,而是人脑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语言有着自身的规则,这种规则是先天的,存在于人的心智当中,幼儿不会说话却能听懂大人的话,聋哑人通过看口型就能理解语言的意思,这些都归功于人们先天对语言表达规则的理解。生成语言学家甚至认为人们即使用一些语言符号按照规则排列也能表达出具体语义。因此,在生成语言学语义观的影响下语法教学更注重句法结构的讲述。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语义,语义的表达是第一位的。

第二,不同语义观下语法教学的方式不一样。生成语言学语义观强调语义是隐藏在语法背后,语法可以脱离语义单独表达意义,因此,语法教学要以语法理论讲述为主要方式。而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强调后天语言实践的体验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丰富的语义系统。此外,生成语言学强调语法的普遍性与同一性,而认知语言学突出普遍规则之外的特殊情况。

第三,不同语义观下语法教学的内容不一样。生成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是语法中的重点,统筹语素、词汇等,因此,在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下,语法教学绝大部分讲述句法结构,而对于语素、词汇等语法结构则一带而过。而认知语言学强调语素、词汇、句法、篇章及语义的整体组合,从语素到篇章联合为语义服务。

四、二者在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生成语法语言学在教学中由于过度强调句法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其他语法知识,影响了语义的整体表达。此外,生成语法语义观认为语法结构可以脱离语义而单独存在,强调语法的独立性与普遍性,这样往往会造成语义的错误。例如,“名词+动词+宾语”的语法结构,利用普遍语法,所有的名词和动词加宾语都可以进行随意组合,那么,“我+喝了+水杯”这样的组合就可以成立,但是从语义上来说显然不通,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也会遭遇到解释困境。

而认知语言学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后天习得能力,而忽视了人们大脑与生俱来的概括、推理能力。在实际语法教学当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语言情境和语义的搭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必然不少,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反而对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五、结论

先秦时期语言符号观 篇4

先秦时期语言符号观

语言符号观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此反观我国对语言符号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尽管各家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关注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儒、墨、道等诸家主要是从哲学层面关注了“名”(语言)“实”(世界)之间的必然性关系,或者“名”决定“实”(如儒家),或者“实”决定“名”,把语言视为把握经验世界的“工具”(如墨家),或者完全否定“名”“实”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如道家),而名家则通过论辩把语言从现实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纯粹的语言符号而作为思辨的`内容,从而客观上探究了语言符号本身的问题,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甚至对今天的语言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 者:刘长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BE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8)分类号:H0关键词:语言符号 名实关系 儒家 墨家 道家 名家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篇5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分析和论证了其对文字作用的贬低;继而分析了柏拉图的.记录者身份,探讨了柏拉图如何试图消解文字与言说的尴尬关系;通过比较柏拉图与孔子、庄子的语言观,进一步探讨了文字与言语关系的重要性.

作 者:姜虹 JIANG Hong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8(6)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柏拉图   哲学体系   语言观  

四位一体语言观 篇6

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文学文本中达到了融合,这种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体验内在观,其认知模式通过对意义的动态解释来达到对意义确定性的寻求,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人类认知两极间的融合.

作 者:易兰 YI Lan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重庆,400030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25(1) 分类号:H0-0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融合性  

性别歧视与两性语言观 篇7

语言学界对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重视始于Robin Lakoff, 她在1973年提出的“女性语言”及在1975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中提出了女性语言的一系列特点。在这种基调的影响下, Lakoff之后的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围绕着两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 以及对女性的偏见来寻求实证支持, 从而也让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这种观念更深入人心。

二、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Lakoff (1973:45-79) 认为女性语言有八个特点:1) 具体化的词汇;2) 弱化的咒骂语;3) 使用只表达情感而不含信息的形容词;4) 反意疑问句的使用;5) 语调的差异;6) 过度礼貌的形式的应用;7) 过分正确的语法;8) 没有幽默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女性在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女性语言的独特风格:顺从、消极和不确定。Lakoff总结的一系列女性语言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描写出了女性语言的特点, 但是对于此结论, 笔者认为其本身就是基于性别歧视观念之上得出的。并且在此之后,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并从语言中找到一系列“证据”加以支持的, 以下是许多学者在语言中寻求的“实证”。

1. 第三人称代词用作所指的使用

在英语中, 人们用“he”和“she”来区别第三人称单数的男性和女性。在所指不明或泛指时, 人们习惯用“he”来进行指称。汉语中也是如此。

针对此现象, 一些女权运动者创造了一系列可用来同时指称两性的人称代词, 例如“hs”就是在所指不明时, 用来指代“he”或“she”。据统计, 自大约1850年来, 共出现了创新的通性的人称代词及相关的语法形式80多个 (秦秀白:1996) 。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实在没必要使其更复杂。再者根据省力、精简原则, 当人们需要新的词汇来表达新的意思时, 人们一般会在原来词汇上赋予新的意义或在已有词汇上加词缀。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现象, 当人们要表达不确定性别的第三人称单数时, 选择了“he”。当然不是“he”就是“she”, 二选一的结果。所以这并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在表达不确定性别的时候选择了“she”, 那会不会出现另一番景象:男同胞们都站出来抗议“女权社会”?

2. 男性用语的非标记化和女性用语的标记化

男性用语往往是无标记的, 而女性名词常常是有标记的, 如hostess就是通过给host添加粘着词素-ess来实现的, woman doctor是复合词构成的。

对于类似第一个例子“host”加后缀-ess来表示“女主人”的现象。笔者认为同样可用造词原理来解释, 而对于有些学者认为男性语言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标准和主体, 女性语言是附庸和变体的观点是不认同的。在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用法, 在一个名词前加上“woman”表示女性身份。从历史的角度看, 男性比女性接受教育的时间早, 在当时像“doctor”, “professor”, “lawwyer”等词只有男性身份,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男女两性在职业上变得接近, 所以就有必要在这些词前加“woman”来表征其性别。

3. 男女两性在语序排列上的程式化

在日常讲话和写作中, 如男女相提并论, 词序上则为男排先, 女排后。如Mr.and Mrs., man and woman, he and she, boys and girls等。

在笔者看来,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从客观上来讲, 表示男女两性的词放在一起总有一个先一个后, 不是“he and she”就是“she and he”, 总不能把两个词放在同一位置上。再者, 如果执意说成“she and he”, 也不会影响交际。况且, 在英语中也有“ladies first”表示进出门时男士总是让女士先进去的词组;“ladies and gentlemen”也是如此, 在隆重的公共社交场合, 总会出现这样的词组。

4. 女性名词内涵意义的贬低化和男性名词内涵意义的褒扬化

(the King) 上帝←重要的人←国王←King

Queen→皇后→情妇→母猫

(our master) 耶酥←艺术大师← (Master) 硕士←能手←主人←master

mistress→主妇→女教师→情妇

但是词义的降格也出现在男性名词上。gossip原义为“教父”, 现指“爱讲闲话的人”或“爱传流言蜚语的人”。villain, boor, churl原指“种田人”, 后来词义都发生降格, 与“恶棍”、“粗暴”、“愚蠢”等概念联系起来 (陆国强, 1983:101) 。

5. 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Three woma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 (三个女人一

台戏)

No war without a woman. (凡是战争均由女人而起)

Woman is made to weep. (女人生性好哭)

但在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谚语: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汉语中也有“子不教, 父之过”。

6. 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差异

语言学家们从话题的选择、话语方式与策略两方面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进行比较。关于话题的选择, 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 关系当前;而男性喜欢的话题则相反, 男性较少直接袒露自我, 与即时情景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话语方式与策略方面, 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 通常是大家轮着讲, 人人都有讲话的机会, 很少发生个别人长时间占据发言权的情况。当别人说话时, 女性常有积极的反应, 还间或对说话内容发出感叹, 予以评论, 或提出问题。男性在交谈中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 倾向于由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与说话的机会, 不肯轻易向别人让出发言权。男性打断别人说话的情景也比女性多。

由此, 语言学家们认为由于女性太过礼貌、犹豫和顺从, 以至于她们的言语风格并不有效, 而且往往缺乏交际技巧。但笔者认为这些调查结果只能说明男女两性话语风格不同, 并不能说明其他问题, 更不能说女性的言语风格无效、缺乏技巧等。

二、两性语言观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众多语言学家的观点) , 归根到底是人们头脑中歧视女性的思想在语言上的反映, 是思想观念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暂且不谈性别歧视观念的根源, 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取缔这根深蒂固的观念, 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另一种客观的不带任何歧视观念的观点来取代———两性语言观。

1.两性语言观的定义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更容易从自身的语言方式出发来判断对方的交际方式, 从而导致对交际对方的偏见甚至是歧视。这种认识势必会造成研究者们产生性别差异 (歧视) 不可能根本消除的观念。一种社会观念一旦在语言中得到“定影”, 其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前面所提及的, 要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歧视观念,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并接受另一种观念———两性语言观。

两性语言观是指由于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不同, 参加的社会活动不同而形成的两套男女两性不同的话语风格。这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不是本来就有的,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或男女两性在实践中不同的风格化表演而形成的。并且在交际过程中, 每个个体身上都有这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 只是性度不同而已。根据不同的场景, 人们会灵活地运用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来进行交际, 使得交际更成功。

为了更好地理解两性语言观这个概念, 必须介绍一下“性度”这个概念。“性度”就是用来表示男性语言特点和女性语言特点程度的概念。比如, “男性度”就是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 只看某一具体的交际过程中, 你身上的男性语言特点有多少, 占多大比例。

2.两性语言观的优点

两性语言观不仅能从根本上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它还能成功地解释生活中性别与语言的一系列现象。

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 每个性别个体身上不仅仅是单一的性别因素起作用, 而且随着个体的身份、文化修养、交际对象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生活中, 在某些方面, 男人可以女性化, 女人也可以男性化。人们总是习惯于区分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 包括言语特征、形成性别语言的固定模式, 而这种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规范被长期固定下来, 继而人们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就被看成是标记性别身份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女性说话粗鲁, 经常控制话题或打断别人, 就被认为不像女人;同样一位男性如果说话细声细气, 委婉含蓄或过于礼貌, 则会被认为有“女人气”或“娘娘腔”。实际上男女之间在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特点, 甚至有时也会出现性别角色互换的现象。比如作为领导的女性身上男性化特征可能多一些, 在事业上有成就的女性一般被我们称为“女强人”, 她们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果断、干练、直截了当的风格。而从事艺术、医生、教师 (特别是幼儿教师) 等职业的男性, 在言语风格上多表现为礼貌得体、委婉客气、语气缓和等特征。

有人曾经对在印度讲印地语的两性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作过调查, 结果发现, 由于在印地语中有两种性别形态标记 (如有些动词、形容词和后置修饰语有阴性和阳性之分) , 讲印地语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性别对语言形式作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存在性别上的模糊性, 这些两性人根据情景的不同, 他们经常变换使用表示不同性别的语言, 进行性别身份的交换。同样, 两性语言观也能很好地解释“同志文化”、“变性文化”和“性别反串文化”等现象。

三、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语言中所谓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 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语言本身是清白无辜的, 但语言的使用者却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若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就得从思想上消除性别歧视观念, 承认并接受两性语言观。

摘要:近年来, 很多人都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与性别关系。本文作者对此很不认同, 认为语言中本没有性别歧视, 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性别歧视观念赋予语言带有性别歧视色彩。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先消除人们头脑中的此观念, 承认并接受另一种观点——两性语言观。

关键词:性别歧视现象,两性语言观,语言与性别关系

参考文献

[1]Lakoff, 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5.

[2]Lakoff, 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J].Lan-guage in Society, 1973, (2) :45-79.

[3]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4.

[4]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5]秦秀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J].现代外语, 1996, (2) :18-25.

[6]施栋琴.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7, (5) :38-42.

语言测试的效度本质观 篇8

关键词:语言测试;效度;本质观;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H3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129-06

效度与效度验证是语言测试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综观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语言测试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是其必然趋势。这就必然对测试的信度、效度等概念和操作提出更加科学化、精确化的要求。应当指出的是,语言测试中测量方面的方法和理论几乎都是从心理测验中移植过来的,语言测试实际上是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学理论及某种语言理论的综合。语言测试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效度理论,或者也可以说,语言测试界对效度理论的发展并无自己的贡献。语言测试在信、效度理论方面全面继承了心理测量的衣钵。所以,我们在研究效度问题时必须把眼光扩展到整个的心理、教育教学及语言测验领域。

效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也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变历程。效度研究发展至今,其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如效度概念的本质、含义、特点、作用等问题,都存在着争论甚至混乱。同时,人们似乎更专注于对效度一时一事的静态研究,而着眼于效度发展动态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对效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研究效度问题的基础。为此,笔者尝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对效度本质的不同理解进行分析,以及对效度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语言测试的效度研究提供参考。

一、范式之争与对话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两大主要阵营: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的拥护者和自然主义的、质化研究方法论(自然主义范式)的提倡者。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的讨论,而它对语言教学研究理论发展的关联在于,当我们强调某种证据优于另一证据时,我们所提出的假设是不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思想基础是力图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问题,认为社会科学问题能够客观测量,它们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感觉。相反,自然主义范式认为,社会科学领域人们观察的结果永远不可能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经验。在语言教学研究界,无论采用何种观点,关键是要重视研究的本体论基础(要了解什么)和认识论基础(如何去了解),重视他们(本体论和认识论)是如何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的。

一些语言测试研究者认为范式之间的对话是有可能的。例如,Reichardt和Cook就指出,早期的评估研究就是假定一个设计好的实验可以产生特定的、希望得到的结果。在这种假定下,评估的目的就是确认预期的效果会发生。当发现一些社会干预不能够完全达到,而且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副作用时,评估者就会利用自然主义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发现和描述这些现象。Reichardt和Cook认为,研究范式的选择不能够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你可以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现实,不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意志(也就是采用实证主义观点),而同样可以选择自然主义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如参与式观察)来调查那些现象。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同样可以利用像频数以及其他实证主义量化研究的方法。而另一方面,选择量化的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实证主义范式。量化方法有时也用“主观”的手段,如涉及到人们感情和信仰等方面的民意调查(通常被认为是主观的)。仅仅以量化来表示并不能保证其具有客观性。

如果一种研究范式与一些研究方法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还有没有必要在两种范式之间进行选择呢?为何不同时选择两者,使之互补?这种观点类似于Denzin提出的术语“三角测量法”,即为了避免单一渠道或单一方法的片面性,而采取多渠道、多方法收集信息。当然,同时采用两种范式,既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又使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可能会费时费力。大多数研究者很难接受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正如Trend指出,“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够自如地处理两种类型的数据,而且也没有关于糅合两种数据的过程技术描述”。

反对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方法结合使用,不仅仅是因为费时费力和“缺乏过程技术描述”。对一些研究者来说,两种范式的哲学基础的不同才是反对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方法结合使用的根本原因。Smith和Heshusius指出,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会混淆两种范式的重要区别,从而导致方法定义的混乱,因为两种范式不只是单方面地探讨有关研究的程序和技巧等方法,而且还要讨论关于验证逻辑(logic of justifieation)的方法。验证逻辑主要侧重于判断哪些因素应该作为研究的证据,而研究证据的确定是由较高水平的假设决定的,即本体论表明要了解什么,而认识论则确定如何去了解。尽管这些术语似乎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但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教学研究是如何受其影响的。

二、实证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

实证主义范式的证据观来自于实证主义哲学。该范式的主要观点是,人们所要了解的事物特性是独立于人们的看法的,而且其真实性是可以被了解的。人们对自己的研究和评价,可以通过协调观察或测量等手段来与独立的现实世界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有效性的判断,限定了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实际上,为确保客观性等,从而强制使用了一定的程序。如不使用这样的程序,就会被批评,被认为非理性和主观性”。受此观点影响,语言教学研究领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传统的、定量数据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类方法有两种,真实的实验和半实验。在真实的实验测评方法中,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业成就测试的比较,来判定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实验组胜过控制组)。半实验也可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学业成就,但有些因素并非随机。也就是,学生与学校可能是自愿加入,也可能是由别人选定(如学校领导),而不是完全的随机取样。非随机取样的问题是,能否仅从体系的不同中获得实验的结果?如果实施一段教学过后,再去比较两组的成绩,我们无法确定两组的不同是实验的结果还是根本与实验无关。例如,成绩好的学生也许会自愿参加实验。他们比控制组的学生表现得好可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并非实验的因素。好在,相关的统计和设计程序考虑到了学生的先前差异。

实证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因果关系。Cor-

drayt总结了这一关系的要求:“第一,原因x先于结果Y;第二,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第三,除此以外的其他解释均不可信。”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证伪的方法接近现实,这样“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还有哪些错误没有被排除”。Campbell首次提出了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实验有效性问题,并与Stanley将有效性分为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内部有效性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有效性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推广到样本的总体中和同类现象中的程度,即是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后来,Cook和Campbell从内部有效性中分化出一部分命名为统计结论有效性,即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的有效程度,主要反应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又从外部有效性中分化出一部分称为构想有效性,指出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操作定义与推论时的定义一致性程度。他们还探讨了影响有效性的因素,指出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部有效性的因素有12种:(1)历史;(2)成熟;(3)测试;(4)测试工具;(5)统计回归;(6)差异性选择;(7)实验者流失;(8)选择一成熟的相互影响;(9)实验处理扩散;(10)控制组的补偿性竞争;(11)处理的补偿性均等;(12)控制组的不满而士气低落。

实证主义范式及其本质观主要注重两大方面:确定性和普遍性。内部效度主要关注确定性。在语言教学研究中,内部有效性主要研究教学的结果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外部有效性主要关注普遍性,即主要研究教学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实际上,确定性与普遍性是一对相悖的概念。因此,一些语言教学研究家们对外部有效性提出了质疑。Cronbach对因果关系和有效性概念的描述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范畴了:“有效性不仅仅依赖于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它还需要有一套对结果的陈述和交流的方法。有效性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主观的。”

三、自然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

Cronbach对有效性的描述,代表了一些自然主义范式研究者的证据观。自然主义范式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的现象学及对社会探究的解释主义方法。通常,自然主义者信奉的现实世界不是客观的,实事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以及“现象只能放到周围环境中才能被真正地理解”。自然主义范式对实证主义研究的传统权威提出了挑战。自然主义研究追求一种自然发生的、变数的设计,与实证主义研究事先安排的或建构的设计相反。也就是说,研究设计在研究者的调查中会随时出现,允许在调查实验过程中改变信息收集方式和想法。同时,自然主义研究不希望控制条件和变量。重点放在观察、描述、解释和理解在真实世界而不是控制条件下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这种方法视被实验的项目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无变化的处理。自然主义实验者收集数据主要是通过诸如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日志等形式进行的。

一些更加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和批判理论者则认为,不论是“效度”还是其他类似的概念都不适合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这类概念以事物是独立的、自足的客观存在为前提,认为研究者可以识别并验证其客观真实性。而自然主义范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客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是一个与主体相互配合、适应、转换和变化的另外一个“主体”。研究者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是主体与主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重新相互建构。这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主体间的理解受制于各自所处的研究情境。

尽管自然主义范式对是否应该使用和如何使用“效度”这一概念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后实证主义观的研究者)仍旧沿用“效度”这一词语来讨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问题。然而,大家都同意,自然主义范式所使用的“效度”这一词语不论是在概念定义、分类方法还是使用范畴上都和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很不一样。前者使用的“效度”所指的“关系”,是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他部分(包括研究者、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方法和情境)之间的一种“一致性”。当我们说某一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时候,我们不是将这一结果与某一个可以辨认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相比较(事实上这一“存在”并不存在),而是指对这个结果的“表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某一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使用某一研究问题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这一活动(或过程)。

自然主义范式中对语言测试影响较大的是Max-well的效度观。作为一个后实证主义者,Maxwell认为,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可以继续使用“效度”这个词语,但是其定义和分类必须采取与实证主义范式不同的研究思路。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应该从自己从事研究的经验出发,介绍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甄别和处理效度问题的。他强调考察在具体研究中通常会出现什么类型的效度问题(他称之为“效度威胁”,即对研究的真实性可能形成威胁的因素),然后反省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从研究者自己的角度来探讨效度问题比站在这之外或之上评头论足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因为这样更加贴近研究的具体实践。Maxwell将研究中的效度问题分成五种类型:(1)描述型;(2)解释型;(3)理论型;(4)推论型;(5)评估型。对语言测试效度理论产生类似影响的还有Messick的效度观和Henning对效度的定义。Messick认为,效度就是“对在测试分数基础上所做出的推断或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充分地、适合地支持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这一问题的综合评价性判断”。此定义涉及到了效度理论层面的关系,即认为效度是一个整体的概念。Henning也提出,“效度一般指某个测试或其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是否恰当地测量了预期测量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提出了效度与效度验证的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自然主义范式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而不是像实证主义范式那样对研究方法本身的评估。实证主义范式假设研究对象是一个客观的实体,只要研究者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就可以保证获得可靠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而自然主义范式认为,客观的、固定不变的实体是不存在的,研究是一个主体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因此,“效度不是一个商品。可以用方法买到……效度就好像是品质、性格和质量,只能在与一定的目的和环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测查”。“效度”不可能按照某种严格的、预定的程序被生产出来,只可能依赖研究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因素。当我们说某一结果的效度比较“高”时,我们不仅仅指该研究使用的方法有效,而是指对该结果的表述再现了研究过程中的所有部分、方面、层次和环节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和契合性。

四、效度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

对效度本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必然会带来实

践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和方法。即使是相同的效度本质观,在具体的研究中也会有一些争议问题。下面对一些主要的争议问题进行梳理。

(一)效度与信度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的两大基本属性,效度体现的是测试的真实性,而信度则体现了测试的一致性。效度研究侧重探寻某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所要测量对象的真正特征,而信度研究基本以相关分析为技术,以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t-relation coefficient)为基础,研究测量结果的信度系数估计问题现代语言测试着重研究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的关系。正如Bachman所指出,“很多有关信度与效度的论述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不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但我认为,如果把两者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将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它们”。Davies认为,语言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就像形式(指信度)与内容(指效度)的关系。内容即意义所在;然而没有形式,内容就会消失。同样,效度给测试带来了生命力,但作为一个整体,测试也需要信度。

现代语言测试研究中的另一个观点是,把信度看作是效度的一部分”。即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有效度的考试一定有信度,而一个信度很高的考试不一定有效度。信度可以独立存在,而效度与信度共存,即有效度就有信度。对统计学家来说,效度与信度有一种固定的关系,即一项测试的最大效度是其测试信度的平方根。同时,在有关解释学方法对测试效度的讨论中,有学者宣称信度并不像传统上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了。

(二)效度的整体性与可分性

多年来,效度研究的焦点逐渐演变。最初,其焦点放在具体参照标准的预测上,正如Guilford的描述:“概括地说,一个测量总是需要相对于它所关联的那个东西有效。”之后,效度研究的焦点渐渐转移到有限几种效度类型上,即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然而在使用这些不同标准和方式对语言测试的效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时,人们逐渐发现,尽管不同种类的证据的相对重要性因测试而异,但根据其中任何一种标准所得到的信息本身都不足以表明对测试的某种特定解释或使用的效度,效度只有通过收集一切有关的信息并给以解释才能证明。Cronbaeh强调,“三种效度证明的类型(即内容、效标关联和构想效度)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于几乎所有的测验都应该结合这三种方式共同建立一种解释,分开来任何一种都无法代表”。于是,专家们开始倾向于把不同类型的效度看成是包含在这个整体性效度概念中的不同的方面。

Messick提出的构想效度概念,是整体性效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语言测试学界也对此倍加关注。Messick用渐进矩阵(progressive matrix)的概念表达了自己的效度思想,认为效度的概念还应该涵盖测验结果的诠释与使用两方面,应扩展到影响后果之层面,因此这个2X2的矩阵包含两个维度:诠释及使用为一个维度(interpretation and use),证据基础及后果基础(evidential basis and consequential ba-sis)为另一个维度。二者交互后便形成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就是效度应该涵盖的层面。

与此同时,坚持效度可分性的理论也在不断涌现。Maxwell将研究中的效度问题分成五种类型(见自然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Hammersley认为效度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只有一种“效度”。他提出了“复杂的现实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些具有合理效度的信念;知识是人的建构,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所谓的“知识宣称”必须建立在可信和可能的基础之上,与研究者关于世界的假设具有一定的相容性。而研究者的假设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个现象往往有相互不矛盾的多种说明,因此其效度也应该是多样的。因此,我们应该抛弃对唯一“效度”的坚持,承认效度的可分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变化性。

(三)效度与效度验证

效度与效度验证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理论观念与实际操作的问题。有研究者将效度验证归纳为对“效度威胁”的排除。在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设计中通过随机抽样和控制组等手段事先将所有的“威胁”全部排除。在语言测试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法”(an argument-based approach)。这一方法基于效度验证即论证(假设检验)的思想,认为效度验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提出效度验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问题,试图对测试分数做哪些解释和使用?还有哪些与预期相反的解释和使用?其次,收集有关证据支持所提议的解释与使用,反驳相反的观点。

而在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中,“效度威胁”不可能事先被识别并通过统一的技术手段而加以排除。这是因为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认为,自己所研究的事物不是一个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的客观实体,不能单方面地被认知或证实,只能被主体在与其互动的关系中重新构建。因此,其效度也只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此时此地的、逐步的检验。由于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将“效度”看作是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效度威胁”也是具体、个别和动态的,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在语言测试中,相对应的效度验证方法是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 approach)的效度验证。这一方法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否定)了“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法”,认为效度验证即收集效度证据的过程。收集效度证据的方法主要有:(1)内容分析;(2)项目或任务的实验分析;(3)维度分析;(4)测试分数与其他测试和行为的关系;(5)测试行为的差异;(6)测试后果。这种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比较适用于各种测试的解释和使用。同时,尽管解释性论证不能对效度做出任何绝对性决定,但可以在整体上提高该分数解释的合理性。

五、结语

应用语言学曾经一度钟情于实证主义范式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实证主义范式对要了解什么和如何去了解,给予了明确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标准。使用确定的、规范的、客观的、较少需要解释的研究程序确实会引人注目。如果在研究中总带有讲故事似的、主观的以及猜测的词语或概念,会使读者觉得较为随意或不真实。然而,即使是最客观的研究程序,如量化方法的构想效度研究,也可能需要主观的解释。而且,一些专用的统计模式,像Pearson积矩相关等,也会显示出研究者的社会偏见。在承认了这些副作用的情况下,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确实有他的权威性和方便之处。

当然,自然主义研究也可以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现实世界不是客观的,如果没有确定的标准,那么我们的研究和评估就不能拒绝有意义的自然主义方法的可能性,就不能放弃探究理性的其他方法。Feyerabend曾提出,任何研究必

须允许智慧的自由,避免任何预先的、固定的方法的观念和唯理性。

从研究程序和技巧角度将实证主义研究和自然主义研究结合起来是有可能的,但却不可能融合他们各自的验证逻辑。这两种范式,对要了解什么和如何去了解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Smith和Heshu-siustsj认为,自然主义(质性)研究者和实证主义(量化)研究者之间已经“停止了对话”,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研究者如LeCompte和Goet等为质性研究“创造了具有同样的客观性的方法,而且对量化研究也会适用”。从这一点来看,并不是两种范式的相互适应,而是自然主义的技术和程序被实证主义范式所采纳,但对所要了解的事物特性以及什么是证据的观点却各自为政。

范式对话,使得应用语言学家在进行效度研究时,不得不考虑一些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们如Gu—ba、Lincoln、Smith和Heshusius等的争论,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效度验证方法中哪些应该成为证据,我们必须清楚研究的哲学基础。为了尝试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范式的方法,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可以成为证据。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用自然主义方法来进行效度验证就会有问题,因为自然主义分析的是没有建立在预定的程序中的发现。同样,从自然主义的角度,传统的依赖量化数据和实验设计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从随机的试验数据来汇报意义推论数据,本身就不能确定发现的效度。最后,如果我们打算混合应用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方法,我们的结果肯定会被与其他的效度验证(可能是完全的实证主义或完全的自然主义)进行比较,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可接受性。

上一篇: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下一篇:综合科任组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