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州桥的景点导游词(共8篇)
也许有朋友要问:“赵州桥为什行能有如此牢固的抗震力呢?”这就要从它的下部基础说起了,千百年来,关于赵州桥的基础如何一直是个谜,并存有种种假设性的疑说。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学史研究小组对赵州桥桥台基础进行了钻探勘察,其发现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赵州桥桥台之短,地基之浅,出人意料。桥台仅由五层排石垒成,高1.549米,长约5米,桥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桥台下的土质由第四纪冲积层的亚粘土和轻亚土构成,和我们脚下的土质没什么两样,除此这外,没有丝毫的人工夯筑基础。概括化验分析,这种土层稳定性强,土质均匀,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由于科学利用了土壤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所以桥基两侧受力均衡,遇震时能克服不均匀沉降,因此地震和洪灾奈何不了赵州桥。在这样的天然地基和这样小的桥台上,却能建造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这在中外建桥史上确是十分罕见的。
听到这里,朋友们也许明白了赵州桥千年不坠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赵州桥独特的建造方法和对天然地基的科学测算和利用。然而,赵州桥千年不坠的最重要原因当是李春划时代的创举——即敞肩圆弧拱式桥型就是指以赵州桥为代表首创的这种桥型,即在中央主拱两侧的桥肩上分别挖开了两两对称的四个拱,做成“空撞券”,这就是敞肩拱结构,国际上称作Open spandrel(即空腹式,或称空腔式)。它到底有什么优越性呢?首先是加大了渲泄量,四个小拱可增大过水面积达16.5%,减轻了对桥的水平冲击力,增强了保护桥身的作用,历次对洪水抗击的实践均证明了这一点;另外,空撞券的建筑形式敞开了肩部,又节省了石料,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桥身自重,分散了桥身对桥台地基的垂直压力,所以赵州桥的桥台才可以造得那么轻巧实用,并且能直接座落在天然地基之上;再看李春的这种设计,并在敞肩的四个小拱拱石外围,还铺设了一层16—30mm的拱顶薄填石,恰好符合了材料力学弹性拱的原理。大家知道,弹性拱原理是十九世纪才形成于文字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但在一千四百年之前,中国的李春已经成功地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世界奇迹。通俗地讲,运用材料力学的弹性拱原理造桥,这种结构就可以将受力点的力分散到桥的每一个横截面上,赵州桥之所以千年不坠,正是缘于李春这种敞肩拱式桥型设计的高度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赵州桥学派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我们完全可以说,是赵州桥首开了敞肩拱式桥型的先河。而西方第一次出现这种桥型是在1883年,当时法国在亚哥河上建造了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Pont Antionnette sur lagout),还有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Pont de Luxembourg)等,但它们至少已经比赵州桥晚了一千二百多年。难怪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总结说:“李春以及他所创造的敞肩式拱桥比欧洲同种类型桥的出现,确实优先达千年以上”。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指出:“赵州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出现虽早于隋代,但赵州桥却具有创新特点和重大技术成就。它以石块砌筑,弓形的拱圈拼法也有特殊,更为巧妙的是在主拱圈之上加设小拱,开创了‘敞肩’型式的结构设计。而一千多年来的使用实践证明,赵州桥传统,不但为中外石拱桥普遍继续,也为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所广泛应用,并出现了各种新的发展。”确实,敞肩拱的应用,不但使桥形变得更加优美,最重要的是它有节省材料、减轻自重、简化桥基、渲泄洪水的几个作用和功能,它的设计和建筑结构科学合理、稳定性强。千百年来,赵州桥的结构技巧、艺术风格被广泛的借鉴运用,对世界桥梁建筑有着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桥梁之祖!
云南省拥有着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着“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称,与越南、缅甸接壤,临近老挝、泰国,在发展旅游业上有着很好的地缘优势,另外还有着国内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地许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受到翻译水平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如今到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仍然是以与其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为主,云南旅游资料的英译工作开展得较为缓慢,英译出来的资料影响力有限,在国外传播度并不高, 虽然不乏一些高水平的译者在为云南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工作而努力,目前云南主要的旅游景点的文字资料都有译者尝试着去翻译,英译的标识和公示语以基本覆盖了云南省内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所有的省内5A级景区,然而由于翻译水平的差异还有当地翻译市场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和高级翻译人才的匮乏,以及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落后和不健全等原因,这些旅游文字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旅游资料英译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只要仔细阅读这些英译的英文资料,其中大部分资料都能找到翻译得不太恰当和不到位的地方,译者大多不认真的去考虑中西方语言在写作表达上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和生硬直译,却没有仔细的去考虑这样的译法是否为西方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对资料不加以认真理解和考证,不管理解对错与否,仅凭字面意思和译者自己的主观理解就草草进行翻译,想要将云南旅游英文翻译工作向前推进,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二、导游词的特点
作为对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导游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语言简练、表述准确清晰。
2.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语言具有亲和力,亲和而又随意的语言能够迅速拉近导游与游客间的距离。
4.语言通俗、易懂,因为游客在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游词要做到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够理解,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导游词中的翻译错误
在对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英文导游词进行分析和归类之后,发现其中的翻译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跨文化方面的错误: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指译者忽略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错误,这类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中是最常见的。
例:在丽江地区的导游词中,原文:据说,在位于中国南部的“彩云之南”,有着一个好似仙境的地方。
译文: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beneath the colorful cloud of southern China.
分析:通过分析译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译文就是把原文中的每个字按顺序生搬硬套的翻译过来,却忽略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所存在的差异,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应该改译为: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at southern part of China — Yunnan province.
例:原文: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
译文:Our today’s destination
改译 :It is the destination of our trip today.
例:我敢说,丽江是任何一家云南旅行社都会强力推荐的旅游景点
译文:It is saf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on any itineraries of Yunnan’s travel agency.
改译:I dar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recommendation of any travel agencies in Yunnan.
例:任何一个在丽江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游览丽江古城
Any traveler coming to Lijiang is almost always coming to visit the old town.
这句话的语序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明显,却忽略了汉语与英语在语序上的差异,改译:Most of travelers who travel in Lijiang would choose to visit the old town.
例:“鱼米之乡”被翻译为“ land of fish and rice ”,但地道的翻译应该是“land of milk and honey”
例:请放慢你的脚步
译文:Please slow down your step
这句话应该改译为:Please slow down,就可以了
语用方面的错误
“语用翻译错误是指翻译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译语的表达方式,结果导致误用译语,违反译语语言习惯所造成的翻译错误”。由于译者缺乏对语用学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英文导游词的翻译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语用翻译的错误,导致双方交际受阻,影响译文的整体传播效果,最为常见的语用方面的错误就是用词的不准确和不恰当。
例:大理的特产“乳扇”被翻译为“ milk fan”,这种译法忽略了用词的准确性,用“diary”一词比“milk”要适合和贴切一些,正确的译法是“diary fan ”.
例:在泸沽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The lake is like a beautiful pearl shining among the hills of the northwest plateau in Yunnan”,“hill”在英文中指的的小山丘或丘陵, 云南地区处于高原地区,山多为高山所以“mountains”更为贴切。
例如:在云南文山普者黑的英文导游词中的有这样一句话:“ July to August is the best to admire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 landscape of Pu zhehei”,这里“观赏”用“admire” 一词翻译不太恰当,“admire ”多为“尊敬、崇敬”之意,使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或长辈,“欣赏或观赏”用 “appreciate”一词翻译更为恰当.
例:“Lets’ march into the garden”,“march”一词多用于表示“行军,游行队伍前进”,用于此处不是很贴切, 应该译为:“Let’s heading towards the garden.”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s时态错误、语态错误、介词搭配错误、名词和动词在数的搭配上的错误。
例:在西双版纳的导游词中“ now,we are back to our hotel ”这句话中就出现了时态上的错误,正确的译法应该是 “ we are backing to our hotel ”
例:“ This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wild elephants can be seen”这句话中在关系词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当先行词被“the only”修饰时,关系词只能用“ that”,而不能用 “where”
例:“大象随音乐起舞”被翻译成了“ dance to the music”,应该翻译为“ dance with music”
例:在抚仙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着言一句话“ Fuxian lake has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分析:“以…样的形状”应该“ in the shape of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Fuxian lake in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 ”.
四、建议
以上我所列举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虽然仅仅是以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为例,但以上的问题是在国内大部分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导游词的翻译者参考:
1.在翻译外文资料之前,我们要尽量多阅读大量的相对应的外文材料,所要翻译的汉语词尽量在这些英文材料中找到对应,翻译学里有一个“临摹”理论,也就是说翻译就像作画一样,想要画出上乘的作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临摹”的基础之上,翻译也是一样,如果想要快速而准确的翻出英文导游词,译者必须在进行翻译之前,大量的阅读国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会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为英语国家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2.译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的差异, 精通中西方国家历史,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了解中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
3.译者必须具备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避免翻译中出现选词不当的错误。
4.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法功底,平日里多积累一些动词的特殊用法,介词的固定搭配,明确冠词的正确用法,来尽量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摘要:近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旅游地区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难寻的契机,因此旅游景点导游词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内翻译市场发展良莠不齐,对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以及高级翻译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旅游景导游词的英译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云南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话说古时候,沧州一代濒临大海,海中有一条妖龙,时时兴风作浪,海水上涨,淹没了大片农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这一天,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路过沧州,见到此情此景,慈悲心肠大发,于是就派自己的座骑狮下界降伏妖龙,座骑狮来到海边,大吼三声,逼出妖龙,一狮一龙就这样斗在一起,直杀得天错地暗,日月无光。大战三天三夜,妖龙逐渐体力不支,座骑狮瞅准一个破绽,扑了上去,咬住妖龙的脖子,妖龙惨叫一声,挣脱狮品逃回海中,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于是沧州便又恢复了太平。人们为了纪念这只为民除害的狮子,便仿照它的样子铸造了这只铁狮子,还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镇海吼”。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一件我国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体积和重量之巨大,堪称是我国的铁狮子。
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当时的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亲爱的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达的是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晋察冀一分区区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发扬自我牺牲精神,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在战斗中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只剩一个,最后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大部队已经安全转移之后,他们也到了狼牙山的顶峰,面对黑压压的一片日军,他们扔下了最后一颗手榴弹,随后他们砸烂了枪支,挺胸走向悬崖绝壁,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得救。
1942年1月,抗日战争尚未结束,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的地方修建纪念塔。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便基本建成。然而在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因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为了纪念五勇士的英雄功绩,传承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zhēn)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但由于“_”和地震的破坏,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毁坏。
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1986年第三次修建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塔便是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这座塔有5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有凉亭式黄琉璃的瓦塔帽,塔身正面还嵌着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现在历史的动荡已然过去许久,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内乱的新兴时代、富强国家。正是这些无惧无畏的英雄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秉承着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未来。
[介绍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脉猛伸过来的上百座颠连起伏的山峦组成,群峰逶迤,绵延答数十里。它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位于昌黎城北这一字排开的群峰障岭正中。大家看,这仙台顶的顶尖突起于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宽阔山胸之上,呈现的是圆柱形,多像架设天桥的柱石直插云霄,显得是那样奇险、峭丽。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沧海向这里眺望,恰似一个天造地设的导航标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独特的形貌,从远古时起,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区醒目的地理坐标,被古人记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古代地理名著。《尚书?禹贡》记冀州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碣石山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标。
[行至碣石门]
欲蹬碣石,先进碣石门。
迎面扑来的着两座椭圆形小山,夹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门户——碣石门。相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来到碣石山求仙观海,就是在这里向碣石山顶礼膜拜,令丞相李斯在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碣石门辞》上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记载的秦始皇北巡碣石这一年为巩固统一而拆毁战国时留下的以邻为壑的水、陆长城等险阻的功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讴歌的是刚刚统一天下的封建社会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记年开始前后的800年间,先后有七位帝王在这里留下旅迹游踪;如果加上领兵去辽东和高丽鏖战,途经这里的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来国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们在碣石门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阳畔,已很难想象当年秦皇、汉武等帝王是怎样前呼后拥在这里蹬临着高大而险峻的山峰了。
无景点旅游始发于2007年下半年,是以游客自行发起为主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界对无景点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1],其性质虽然与自驾游、自助游、背包游、农家游都属于休闲游的范畴但是又有其独特的属性。无景点旅游可通过自助游、自驾游、农家游等旅游方式表现出来,但是自助游、自驾游、农家游却不一定是无景点旅游[2]。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区(点)旅游相对应的,是指一种不刻意、不专门游览旅游景区(点),而在旅游目的地体验当地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与民风的一种旅游方式;或认为无景点旅游就是不被 “旅游”本身所累而选定一个出游目的地,在目的地悠闲地住上几天,自由地穿街走巷、爬山涉水、观看街景、体验民风,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异地它乡风土人情的一种旅游方式[3]。
2 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
2.1 旅游者日渐成熟的旅游需求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结构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层面发展的态势,初级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已不能再满足一些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愈发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型。他们的出游经历增加,独自旅行的能力渐长,对从目的地得到收益的欲望也在增长,传统的组团旅游方式已不能带给他们带来猎奇和探新的体验,他们追求异地民风民俗的愿望更为强烈。旅游者出游态度更加独立,出游行为更加灵活,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活动向休闲、体验型的旅游方式转变。针对旅游者的这种消费心理,类似具有休闲旅游性质的旅游产品有着极大的需求空间。休闲类旅游产品能帮助旅游者摆脱现有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压力,在目的地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带给游客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包括形式上与身心上。无景点旅游作为休闲类旅游产品的典型代表,成为旅游者最受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者的成熟催生了无景点旅游,无景点旅游的发展也反映了旅游者生活质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品味和追求,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2 对导游人员“吃回扣”行为的厌恶
近年来,旅行社数量急剧扩张,在竞争压力下许多旅行社以竞相削价为主要手段来销售产品,甚至出现了“零团”、“负团”现象。为保证必要的组团利润,旅行社采取了取消导游薪酬、降低接待标准、强制导游人员带客购物等办法,以获得“人头费”和购物签单[4]。这直接导致了导游人员不能专心带团,而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购物上。导游把从各旅游购物商店、餐饮点、景区景点收到的各种回扣返到旅行社,以此保证他们的个人收入,旅行社也从中赚回其超低成本接团所付出的代价。
游客对导游人员安排加点购物拿回扣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在传统组团旅游方式下却难以解决该问题,因此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潜规则”,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组团方式的混乱状态,游客从组团旅游的被动地位转为无景点旅游方式下的主动地位。
2.3 受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
目前,旅行社组团的价格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仅门票费用就占组团总费用的60%以上[5]。在旅游节假日时景点门票又有不同幅度的上扬,当旅游者花费大量的金钱却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欣赏景点时,有觉醒的游人开始寻找新的出游方式,以期能在避开客流量大、省钱的同时又欣赏到目的地风景,体验到目的地文化内涵,摆脱传统旅游“赶时”和“赶景点”的困扰,真正体会旅游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功能。除上述3种主要原因外,旅游者自主意识和消费观念的觉醒、旅行社传统旅游线路和时间安排的呆板,以及旅游者出行条件的改善、交通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等都是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
3 导游人员对无景点旅游的应对措施
导游人员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中是连接旅行社和旅游者的纽带,沟通、协调旅游者和目的地各方的利益冲突,其主要工作职责包含游览向导、宣传讲解、生活服务、组织安排、保障安全5个方面。在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中,导游人员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工作重心,因为无景点旅游本身所具有的旅游线路非常规性、范围广阔性、空间开放性等特征。根据导游人员的传统工作内容可看出,无景点旅游对导游的需求已降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导游人员只有针对无景点旅游的特征,为旅游者提供合适的服务才能改变在无景点旅游中的被动地位。
3.1 改变无景点旅游的导游管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导游人员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进行旅游活动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由相关部门吊销导游证。在无景点旅游市场下,旅游者的自主性很强,他们旅行的方式可绕过旅行社直接参团,但当旅游者需要导游人员服务时,就必须经过旅行社来提供。而旅行社作为企业,当他们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时必定要收取一定类似中介的费用。在一些旅游城市兼职导游乃至专职导游都没有底薪或其它佣金,导游人员花钱从旅行社买团来带,只有通过购物加点来拿回扣并按规定上缴人头费给旅行社。但是,采用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可拒绝进购物点,同时加上他们不游景点,导游人员根本无渠道可以获取所谓的“人头费”及维持自身生活的佣金。当旅行社给无景点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时,无景点旅游者付给导游人员的报酬将会被旅行社侵吞大半,剩余的导服费很难维持导游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法律条例,改变现有导游人员的管理方法。
3.2 游览向导成为导游工作的重心
宣传讲解是导游在传统旅游方式中的工作重心,导游人员能把目的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政策法规传达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概况有所了解。同时,导游要承担景点的讲解任务,他们的讲解能很好地提升游客对景点的旅游体验。观景已不再是无景点旅游的主要内容,导游人员的导向作用更加突出。因为无景点旅游具有旅游目的地的广泛性和空间开放性的特点,游客的旅游范围很大,且旅游的是非常规路线,可能是目的地某个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个地方,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对目的地的地理情况要有很深刻的了解,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导游的工作难度。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下,行程的安排和线路的设计都是旅行社设计好的常规路线,根本不存在识别路程的问题。在新的旅游方式下,导游人员不得不提高识别线路、判别方向的能力,从传统的以景点讲解为重点的角色中跳出来,把导向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
3.3 提高野外生存技巧及实践操作能力
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一般喜欢选择尚未开发的地区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尚未开发的地方一般是人及罕至的区域,在野外开展旅游活动是对现代都市人生存能力的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导游甚至游客具备良好的野外生存技巧,在面对困境时才能处变不惊。野外生存技巧包括紧急救护、野生动植物生活习性的把握、地理定位能力、自我救护能力和面对险情的应变能力,等等。
3.4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化解冲突的能力
组团旅游方式安排的旅游行程都是针对旅游者而开发运营的常规路线和旅游景点,当旅游者因不了解目的地居民的生活风俗和行为习性触犯了他们的禁忌时也不会引发严重的冲突和矛盾,因为这些景区和景点都是为旅游而开发设计的,带有浓重的商业和娱乐休闲色彩,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忌讳。在无景点旅游市场下,旅游者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一般是未经商业开发的区域,保持了原著地的本土文化和风俗习惯,当地居民的禁忌和避讳也一并保留下来。当旅游者旅行时可能会因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不了解而触犯禁忌,引发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此时导游人员就要以调节者的姿态来化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在了解双方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的情况下,辅之以良好沟通技巧来调解他们的矛盾冲突,使旅游者能保持良好的旅游心态来完成旅游行为。
3.5 担负旅游者的安全责任
在传统的旅游方式下,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行社负担的。旅行社通过给旅游者买旅游意外保险来转嫁给保险公司,旅游公司仅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旅游者采取绕过旅行社采取无景点旅游方式时,风险则由旅游者自己承担。但是,当旅游者要求导游服务时,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则主要转移到导游身上。在此情况下,导游人员就要担负起以前由旅行社所承担的责任。导游要明白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指导旅游者如何为自己购买合适的旅游保险,并且要熟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包括民风民俗和潜在的危险,并把可能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的事项提前告知旅游者,让他们做好准备,帮助他们解决潜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J].旅游科学,2008,(8)∶28-31.
[3]戚永晔.景点门票上涨促成新旅游方式升温,“无景点旅游”时代到了吗?[J].观察视点,2008,(4)∶44-45.
[4]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5.
Part one: Introduction
The Zhaozhou Bridge is also known as the safe crossing bridge and the Great Stone Bridge. It crosses the Xiao River in Zhao County. It is named after the nearby Zhao County, which is known as Zhao Zhou in history.
Zhaozhou Bridge is designed and built by LiChun from 605 to 616 during the Sui Dynasty, has stood the tests of earthquakes, floods and traffic for more than 1400 years. It is the world’s oldest single-arch stone bridge still in use today and with the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Four Treasures of North China.
Part two: Creativ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1) It has only one main arch and this arch has a span of more than 37 meters, which is a great creation in the world history.
2) The bridge has two small side arches on either of the main arch, they serve two important functions: First, they reduce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bridge and save the structural materials. Second, in time of flood, they cooperate with the main one allowing water to pass through, thus weaken the flood’s impact on the body of the bridge itself.
3) This design also improve the general look of the bridge, contributes to its beauty, so people compared the bridge to a new moon rising above the clouds” and “a long rainbow hanging on a mountain waterfall”.
Part three: Beautiful stories and famous folk song
There are many legends about the design of this bridge.
According to one legend, the bridge was built by LuBan, who is a excellent architect, he managed the sheep turn into stones and built the bridge in o single night.
In another story, the bridge was put to the test by two immortals who crossed it at the same time. One is ZhangGuolao, he rode his lovely donkey with the sun and moon in his bag, and the other is ChaiWangye, who crossed the bridge with the Five Famous Mountains. LuBan was worried and saved the bridge by plunging into the water and supporting the structure.
A folk song: Xiao Fang Niu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州桥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赵州桥导游词1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矗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矗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赵州桥导游词2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599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历史,是当下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日前,记者从河北赵县文物保管所获悉,为期3年的“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即将于7月底竣工。预计2014年9月,这些隋、北宋、明、清等朝代的古桥栏板及构件将与游客见面。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以来共修缮99次。
2017年6月10(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石家庄市文物局主办,赵县文广新局承办的“探秘赵州桥”遗产日宣传活动在赵县举行。150余位市民及学生组成的观摩团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赵州桥近距离观摩文保人员对一千年前的赵州桥栏板修复,零距离接触和感受文物资源的宝贵。
赵州桥导游词3各位旅客:
现在我来给各位当导游,一起去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
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建于公元605~62019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监造。赵州桥是一座单拱桥,全长37.02米,结构坚固,雄伟壮观,是当时世界上最厂的石拱桥。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对大拱的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一出色的设计使赵州桥在142019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击p8次大地震以及车辆的重压,完好地保留到今天。
有关赵州桥的传说在河北已经广为流传,传说赵州桥是木匠祖师鲁班所建。一天傍晚,他赶着羊群来到这里,瞬间把羊群化成各种各样的石头,他借着月光挥锤动工,黎明时分,一座美丽的石桥立于河中。这一奇景引得张果老和柴王爷也来观看,至今桥面上还有张果老骑驴留下的驴蹄印p柴王爷留下的车辙沟和鲁班的手指印。
这次很荣幸为各位导游,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合作。
赵州桥导游词4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河北赵县赵州桥,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洨河之上,距石家庄市东南区域仅有45余公里。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此桥全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拱矢高7.23米。这座桥建得精巧新奇,造型优美,通体为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组成单孔孤形大桥横跨在洨水两岸。桥大拱两端之肩上又各设两个小拱,这些敞开的小拱减轻桥身重量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少流水冲力、加速畅洪的作用,设计可谓非常科学合理。当时,使用这种敞肩拱还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属于开先河之举。
因赵州桥属于“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此桥是神仙鲁班祖师修建的。其实,赵州桥是我国陏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的,有史记载。保持1400年屹立风姿,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赵州桥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赵州桥导游词5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6公里处。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为赵州桥。赵州桥全长64.4m,跨径37.02m,拱顶宽9m,拱矢高度7.23m,在桥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
赵州桥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不能通车。
赵州桥导游词6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李春像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三,使桥身更加美观。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桥上有车轮印,膝盖印。
上海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叫《赵州桥》,讲的就是赵州桥的三绝。中国桥梁学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中也提到。
设计
赵州桥(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敞肩。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古代洨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其次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建造
石碑(1)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佼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赵州桥
(2)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3)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赵州桥的桥具特色。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下述特点:(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李春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础;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也经常采用。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三绝
(1)“券”小于半圆。赵州桥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3)洞砌并列式。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45公里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95年~605年),由匠师李春建造。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桥全长64.4米,宽9.6米,跨度37.02米,是一座由28道相对独立的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就是它“敞肩拱”的创举。在大拱两肩,砌了四个并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又增强了桥身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赵州桥在1400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仍挺立在洨河之上。
关于赵州桥的建造,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昔日洨河水泛滥,百姓只靠木船摆渡。木匠祖师鲁班一夜之间把羊群化成石头建起大桥。张果老和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运载着五岳名山。行于桥中心,将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水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恙。至今桥上面还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和膝盖印;桥底保留着鲁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的:“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由于没有桥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来,石拱的跨度为37.4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比5。可见桥高比拱弧的半径要小得多,整个桥身只是圆弧的一段。这样的拱,叫做“坦拱”。坦拱降低了桥的坡度,方便往来的车马行人。而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其优越性在于:第一、减轻桥体的重量,节省填腹的材料。经计算,四个小石拱留下的空洞,可以减少填料180立方米,合700多吨。这不但省工省料,还减轻桥身净重的15.3%,从而降低了石桥对两岸地基的压力,相应增加了桥梁的安全系数11.4%,延长了桥梁使用的期限。另外,充分利用小拱对大拱所产生的“被动压力”,从而大大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第二、四个小拱留下的四个空洞,增加排水面积16.5%,在洪汛季节。桥下过水面积增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第三、大拱之上加两对小拱,均衡、对称,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这个精巧的造型,使得赵州桥更加壮丽多姿。
再其次,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砌筑拱洞有两种砌筑法,一是横向联式砌筑法,另一是纵向并列式砌筑法。横向联式砌筑的拱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结实,但这种砌筑法要搭大木架,而且必须整个拱洞竣工才能拆除本架,施工期较长。纵向并列砌筑法是把整个大桥沿宽度方向用28道独立拱券并列组合起来。每道拱券单独砌筑,合拢后自成一体。这样砌完一道拱后,移动承受拱券重量的木架,再砌相邻的一道拱,一道一道地砌筑。这种砌筑法优点是,既节省搭木架的材料,又便于移动木架分别施工,并且以后容易维修。因为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承受重压,28个拱券拼成一个大拱券,如果某一道拱券损坏了,可以部分施工维修,不影响整个桥身安全。但是,纵向并列砌筑法,并列的拱券之间缺乏联系,整体结构并不结实。李春建造赵州桥的时候,所以大胆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是由于他充分考虑到洨河水文情况和施工进度的矛盾。在当时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建造这座大石桥不可能短期竣工。而洨河冬枯夏涨,如果采取横向联式砌筑法,工程进行到一半,遇上洪水,木架和已砌成的部分就要被冲毁,可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即使遇上洪水,也不会太受影响,李春为了克服纵向并联砌筑法整体结为不结实的缺点,先用9条两端带帽头的铁梁横贯拱背,串连住28道拱券,加强横向联系,再对两块毗邻的拱石,用双银锭形的腰铁卡住,然后在桥的两侧各有长1.8米,外头向下延伸五厘米的钩石六块,勾住主拱券,拱券外还有护拱石,这样,整个桥身结合在一起。另外,利用拱脚比拱顶宽0.6米的少量“收分”来防止拱券倾斜。经过1350多年的考验,证明这种施工方案是极其科学,极有成效的。
石栏杆
赵州桥的故事非常感人可是桥身上为什么会凿上这些痕迹呢?据现代桥梁专家罗英先生按照工程原理推测,这些痕迹是行车指标和工程指标。由于赵州桥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修建的,两边如行重车,桥就容易损伤。桥面厂的驴蹄印都在东侧1/3的位置。这就是说,重载过桥如果太靠边,石拱券容易变型外倾发生危险,应当走中间。桥腹上的手掌印应当是一种工程指标,表示万一桥发生裂痕,可在手掌印处暂时支撑,以免立刻坍圮,可以从容维修。
总之,赵州桥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重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附:河北省衡水市安济桥
安济桥,横跨滏阳河两岸,石砌七孔拱桥,桥长116米,面宽7.5米,桥两侧各有60个石柱,上雕石狮,石狮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每尊石狮下还雕有1——2只小狮,狮下有莲花座,通狮柱高1.62米、宽0.32米,桥栏板浮雕卷云纹,栏板高0.84米、宽1.55米、2.11米不等。桥墩分水口月台用石块堆砌,桥孔雕有水龙头,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即雄伟壮观,又精巧玲珑。安济桥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乾隆皇帝赐名“安济”,故名安济桥。1937年发大水,被日寇炸毁中孔,1956年用木材衔接修复。1982年4月,由地区公路工程队动工,用钢筋水泥修缮石桥中孔,水泥铺面。年5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12日,经河北省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和推荐,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石家庄市赵县赵州桥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桥联
对联:望之如月出云,长虹饮溪。上联:水从碧玉环中过;下联:人在苍龙背上行。驾石飞梁尽意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传说
桥上的驴蹄印和膝盖印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蛤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这守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衡水的安济桥衡水的安济桥修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完工,乾隆爷赐名“安济”,取保水安济苍生之义。屈指算来,这座横跨在滏阳河上的老石桥,距今已近二百四十年的历史了。据乾隆年县志记载:衡桥夜月为衡水八景之一,似乎可以与燕京八景之中的卢沟晓月相比美,同样是石桥、月夜、狮子,所不同大概是那一湾水了。
三年级课文—《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导游词7大家好!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杨导游。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世界闻名的安济桥,又叫赵州桥。首先,让我给大家来讲讲来历。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看,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下面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旁各有两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里流过,发洪水的时候,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可是一个创举。赵州桥不但很坚固,而且还非常美观。栏板上雕刻了许多图案,看,有两只缠绕着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也有刻着两条飞龙的,它们前爪互相抵着;还有刻着双龙戏珠的。这些图案都像真的一样。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赵州桥的设计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正因为这些劳动人民,赵州桥才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赵州桥导游词8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矗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矗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赵州桥导游词9我是来自xx一小xx班的xx,今天很荣幸能为大家介绍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
赵州桥,别名安济桥,意思是安渡济民。它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不但历史悠久,还十分坚固。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赵州桥大桥洞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能减少发洪水的次数,又能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还能节省石料。
赵州桥因为美观度极高,图案精美,十分雄伟,深受大家的欢迎。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龙,这些龙刻得十分生动形象,真像活了一样。
正是因为赵州桥有这些特点,体现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同时也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举世闻名。
赵州桥导游词10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夏奕铭,你们可以叫我夏导,现在我要带你们去参观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你看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差不多有五十多米长,有九米多宽呢!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大家看,这么长的桥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说明了李春做桥付出了很的艰辛。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生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刻着精美的图案......。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谢谢你们来到赵州桥,希望你们下次再来!
赵州桥导游词11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杨雯心,今天由我带大家参观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郊洨河上。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由著名石匠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更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赵州桥不仅外形雄伟、美观,也有鲁班、张国老的神奇传说。赵州桥的建造更包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很高兴能为您服务,祝您旅途愉快。
赵州桥导游词12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
欢迎你们参加由我们神游四海旅行社组织的赵州桥神秘之旅我是今天和你们一起游览赵州桥的导游,我叫苗琳,你们可以叫我苗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使大家满意。从此刻开始我们就是一群外出游玩的好朋友,我会尽朋友义务让你们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舒展身心的。这是我们的司机,姓王,他的车牌号是1234567,你们大可把自己的“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司机,他已经有12年的车龄了不过从未出现过事故。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汶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赵州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地,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赵州桥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一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赵州桥导游词13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河北省赵县,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杨,你们也可以称呼我杨导。
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在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雄伟的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单拱桥,号称“天下第一桥”。它完全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拱上加拱实现了涨潮时的排水,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赵州桥的设计也十分美观,桥面两侧的石栏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龙,好像活了一样。
好了,赵州桥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
赵州桥导游词14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我是你们的易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又叫广济桥。你们知道它是谁设计并建造的吗?没有人知道吧,那我就说答案啦!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赵州桥的设计可算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你们瞧,它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吗?是因为发大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样既能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同时也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赵州桥不仅坚固,而且特别美观。来,各位游客,请跟着我走,我们一起到桥上去看一看。
你们看,桥两侧的石板上有些什么图案?瞧,这里有两条龙相互缠绕着,嘴里还吐出美丽的水花呢!大家再仔细看看,你还能看到些什么?谁来告诉我?没错!这是两条飞龙,他们的前场爪相互抵着,正回首遥望呢!你们再看那边,这双龙戏珠,是不是像活了一样?
这桥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再好好欣赏欣赏,拍影留念。半小时后,我们集合,去下一个景点。
赵州桥导游词15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我,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他已经经历了很多个风风雨雨,赵州桥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
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赵州桥是用那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给顶着的。
【河北赵州桥的景点导游词】推荐阅读:
赵州桥导游词作文11-07
河北衡水湖导游词07-05
赵州桥一等奖教学实录09-16
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导游词10-02
调研河北全省06-06
河北通讯录09-30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10-21
河北中考政治试题11-10
环境保护美丽河北06-12
河北音乐教师招聘试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