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共9篇)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篇1

考研 公共管理专业高校排名

考研备考已经启程,部分考生还未选定目标院校或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授权发布《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在公共管理领域排名前10名的`高校,供考生参考: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0 10003 清华大学 88 10001 北京大学 85 10486 武汉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83 10558 中山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80 10246 复旦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78 10384 厦门大学

教育部学位中心授权发布20学科评估结果,其中理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5所,本次有21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60所。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篇2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体系

一、定位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整体以及有机体成分的科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专业都是以生物学作为主干的专业。生物学课程体系是将生物学的教学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形成的系统, 是培养人才的活动载体。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 教育部规定在一般的情况之下, 本科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设置的一种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本学科基础课程和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一起构成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素质, 为今后拓展培养口径奠定扎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属于共性的基础知识系统, 所以将它们二者统称为公共课程系统。为了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多, 改革、优化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构建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原则

培养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的专门性人才已经成了高校教育的目标。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因此, 高校教育应该加强人才在适应性和基础性方面的培养。首先要不断扩大专业口径, 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其次,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增强学生在专业上的灵活性。综上所述, 应该依照以下几个原则来构建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第一, 要坚持宽口径的原则。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个体, 同时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第二, 要坚持夯实基础的原则。高校学生始终对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抱有强烈的需求, 教育工作者要将高校教育看作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其中一个环节, 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或继续教育的根基。

第三, 坚持系统性原则。坚持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就是要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优化生物类课程体系, 综合教学内容。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进行整合, 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在结构和逻辑之间的联系, 使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成为完整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同时, 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避免学生出现文化底蕴单薄, 理解力单一的问题, 提高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强文化教育工作, 就是要在完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素质。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加强高校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 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比例, 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 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第四, 坚持高素质的原则。坚持高素质原则, 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使人才具有多种能力, 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设计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时候, 要转换以往的教学重点, 将简单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转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 满足社会对生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坚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生物专业人才。

三、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

生物类不同的专业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生物学专业是以培养基础性人才为目标的理科专业。其中, 生物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科, 生物技术专业侧重于理科。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又同时属于管、工、理结合的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的复合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共同基础是生物科学, 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一个侧重于工科, 一个侧重于理科, 基于以上的情况, 这三个高校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规模、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内容上都应该各有侧重。但是一味强调三个专业的区别, 就会导致生物类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之中违反宽口径原则。因此, 高校在构建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时候, 在合理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的情况之下, 应该在这三个专业中设置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建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的前提要转变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构建具有预见性和视野开阔的生物类课程体系。同时优化生物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调整生物类专业课程等。

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是由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构成。公共基础课程着眼于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 是高校全校公共必修课程, 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程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是由学校统一设置的文学、哲学、艺术、历史和自然科学等课程。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是由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本学科的基础课程组成。本着系统性、夯实基础和宽口径的原则, 应该主要设置如下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生物统计等。也就是要重视课程群的建设。课程群指的是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课程群体。生物科学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由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组成。

设置生物专业课程群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工作方法,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善以往在生物学课程设置上以工作量计算的问题, 即生物学各个专业以工作量分配的角度来选择任课教师, 缺乏教师与教师的竞争, 教学活动过于模式化, 生物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 课程内容和讲解的形式有很大的随意性, 课程建设缺乏集体优势。而由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 相同专业的系列课程内容会出现脱节或互相重复的现象。课程群可以使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使各门课程的单独作用汇总, 提高其整体性、协调性和群体性。在课程群建设中过于突出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集体作用的发挥是明显错误的做法, 要将学术带头人、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在财力物力上的支持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在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是课程群建设的基础, 而课程群建设的关键是学术带头人。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具体的科学的课程群体系。将学校的师资资源、实验资源和课程资源融合, 构建完善的生物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总之, 构建生物类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依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着夯实基础、系统性、高素质和宽口径的原则, 做出培养综合型生物人才的培养计划。以公共课程体系为基础, 依据生物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而完善的专业培养计划就是由科学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构建具有预见性和视野开阔的生物类课程体系。同时优化生物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调整生物类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187-188。

[2]李瑞芳:《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应以课程体系优化为核心》, 《教育探索》, 2007 (11) :63-64。

[3]朱军:《生物学》 (第3版)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

[4]李洪山、赵卫红:《普通工科院校海洋技术专业《遗传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学理论》, 2009 (2) :157-158。

[5]张建民:《现代生物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篇3

【关键词】公共精神;艺术专业大学生;培养

【中国分类法】:I253.5

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除了需要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遵守社会公德,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心,专业知识和公共素质兼备。公共精神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公共精神为一新辞、公共意识一辞亦然、社会服务一辞亦然,而中国原來没有这种东西。”金生鋐提到:“公共精神指的是,孕育在公共领域之中的,位于最深层次的基本的道德理想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作为依归的一种精神取向。它包含了自由、秩序、平等、民主、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公共范畴。”“公共精神就是指个体以独立自由的主体身份,追求超越私人性的整体意识,自觉地关注公共利益与价值,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和秩序的意识与行动,个体自身在其中形成了公共领域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和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公共、自律、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公共精神的内涵和要义。结合以上的阐述以及本人教育工作的实践,本文所要论述的公共精神是指独立理性的个体,自觉地关心公共利益与价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事务,认可公共准则与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

二、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公共精神的缺失

艺术专业学生受艺术类课程特有的教学模式及感性为主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呈现出公共精神缺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集体观念和公共道德淡漠

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性强,具有较强的个性、较大的随意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从个人才能的发挥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艺术类学生爱表现自我,强调个性化发展,集体观念、公共道德相对淡漠,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大学生对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知偏差,未能确立以服务社会为已任的意识。

(二)公共参与与公共关怀较少

艺术类学生普遍对国家和社会大事不太关注,对公共事务缺乏热情、缺乏参与精神。对日常的社会公德方面也存在很多失范行为,如缺乏诚信意识,公共秩序方面不尽如意,对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方面还需增强责任心。

(三)公共责任意识薄弱

在人与人相互交织的社会中,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还要对他人承担一定责任。在当代大学生中,基本存在两种公共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一是,部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对父母、同学、社会等只有索取,而很少承担对他人的责任,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二是,部分大学生也能认识到应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共利益,但面对社会上与公共精神相矛盾的现象,他们又感到不知所措,进而对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疑惑,故而转向只关心个人利益,忽视公共责任的承担。

三、如何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公共精神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是对社会公德意识、公共参与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针对上述艺术专业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如何来培养他们的公共精神呢?

(一)挖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优势,增加公共精神内容传授

首先,在教学方式中挖掘。例如,在一些应用型设计的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参与招标公示、专家评审、媒体监督、施工建设等程序,以实践教学来带动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的積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加强。专业课教师本身也应该多进行公共问题的思考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多增加对公共精神的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只让其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中。再次,在师生沟通中渗透公共精神。专业课教师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公共精神的推动者的专业课程教师,要从平时的言行举止来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把这些融入到课堂教学及课间的师生沟通中,以有效地配合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教育学生们诚实守信、自制自律,待人宽容、尊重他人、尊重多元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社会公德

梁启超说过:“人独善其身者谓之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傅德田认为:“社会公德指的是用以保障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协调陌生人社会关系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也即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此语道出人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相关的规章、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公共精神的自制自律、社会公德、独立人格这些重要的内容体系也只能在实践中得以真正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社会磨练和生活经历学生才能体验其中的真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突出艺术院校的特色开展活动,将公共精神的教育内容同相关实践课程的内容整合,在社区改造项目中,在与少年宫、幼儿园、军队的共建活动中,带动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公共生活,了解认识社会,主动改造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体味公共精神所宣扬的独立、合作、自制自律、遵守公德等品质,在实践中感受公共精神。

(三)以志愿服务为体验,拓宽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共精神的试金石,约翰•穆勒曾说:“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学生通过不断的公共参与,主动地调整自身行动使之符合于公共参与的需要,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例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能培养大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养成合作意识,不仅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使公共精神可以获得持久的生长力量。”

(四)以艺术团队和工作营等专业实践为抓手,提升公共责任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是培育公共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只有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公共责任,才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体验社会角色,从而感受公共精神。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实践,如国际创意工作营、国际手工营、创意市集、手工坊、大师班课程、轨道交通建设等,设计系的学生参与了一系列的专业服务社会活动,建筑系的师生联合北京里社区进行古建筑测绘、“曹杨一村”等社区改造服务项目等活动,学生作为主动的创造者与参与者,认识到自身的公共责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了权责意识,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加强艺术实践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心。

(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培养公共精神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校园文化就是用校园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来进行公共精神教育,一是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将公共精神教育植根于校园文化的参与和分享活动,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和引导;二是,把握艺术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设计工作中,如设计制作名人题词、老校长警示名言的标贴、画像、宣传标语、校园雕塑、标志性建筑、学生事务中心的logo等,逐步的规范自己行为,不断进入更高的公共精神境界。

总之,从学科渗透、环境熏陶、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多个角度,对艺术专业学生开展公共精神教育,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公共活动,遵守社会公德,提升公共责任感,使公共精神得以树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Lin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New York: The john Dacompany,丨1935.159

[2]金生鋐:保卫教育的公共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7

[3]曾爱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及其课程整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4]傅德田著.《社会转型问题的伦理反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5]曾爱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及其课程整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3月

[6]罗伯特D.帕特男:《使民主运转起来》[M],第I版.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0.

[7]张皓:《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路径选择》,郑州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详解 篇4

美国留学公共关系专业详解。究竟公共关系学是什么?如果到美国学习公共关系,学些什么?以后的就业真的就像电视剧里面一样惊险刺激吗?专家在这里就自己所了解的美国公共关系专业的情况做一个介绍,希望对于渴望赴美学习的准留学生提供帮助。

什么是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专业是一门关于如何维护公众形象,和一个组织或个人如何交流沟通的学科(比如一个娱乐界人士,或者一个政界候选人)。你将从这门学科中学到如何恰当的传递讯息,并使之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同时,你也会掌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技巧,比如撰写和创造一些打印的,可观看的材料,并且学会策略规划和解决问题。

公共关系专业适合你吗?

如果你喜欢一下几个方面,你也许会喜欢它:写作;公众演讲;筹备聚会或者参加俱乐部活动,亦或者组织募捐活动;参加集体运动项目;制作校刊等。如果你认为自己在一下方面有特长,那么你考虑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创造力;批判性的阅读/思考;组织活动;说服/影响别人;学术研究;团队合作,亦或者擅长交际;积极主动;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美国留学 美国留 公共关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你是否知道这个领域要求很强的技巧和分析能力,并不仅仅是交流沟通技巧这么简单?一些学生认为美国公共关系是一项经济领域的 “软技能”;但是一个专业从事公共关系的人的职责绝不仅仅是维护企业形象,同时也包括展示所作的这些努力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盈亏状况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需要对统计学非常熟悉,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融资,以及传媒技术。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篇5

2.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

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 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分析

3.毕业生具备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一览表

2.2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学院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件 2.近三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3课程体系构建

1.本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总结 2.开设选修课程一览表

3.本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3.1教学内容改革

1.院级精品课程系列改革

2.《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材料 3.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材料

3.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1.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总结

2.必修课中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课时及课时比例情况 3.采用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文字材料

3.3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规划和措施

2.本专业多媒体课件建设情况一览表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4.《应用写作》课程习题库

4.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1.实践教学课程列表所占总学时比例 2.本专业实践课程的课程设计及课程标准 3.专业实践教材编写情况

外4.2内3.1实践教学佐证材料

1.文秘G051实训报告、实训鉴定表 2.文秘G061实训报告、实训鉴定表 3.文秘G081班毕业论文答辩评价表 4.文秘G081班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 5.文秘G081班毕业论文答辩记录

6.人文社科系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09届毕业论文答辩评价表

4.2顶岗实习

1.学院关于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 2.专业顶岗实习基地一览表 3.近两届学生顶岗实习统计

4.学生顶岗实习相关记录,实习报告样本

4.2顶岗实习

1.人文社科系文秘G072实训鉴定表与实训报告 2.人文社科系文秘G071实训鉴定表与实训报告

4.2顶岗实习

1.文秘G091岗位实训报告 2.文秘G081毕业实习总结

4.2顶岗实习

1.实训鉴定总结

公共关系与文秘G061班 2.公共关系与文秘07年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3.实训鉴定总结

公共关系与文秘G061班 4.实习实训总结

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G061班 5.人文社科系2004年就业指导工作总结 6.文法系2004年就业指导工作总结 7.人文社科系2006年就业指导工作总结 8.人文社科系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名单 9.人文社科系就业指导小组工作职责 10.文秘专业毕业生思想调查报告

11.人文社科系2005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12.人文社科系2004年就业指导工作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13.人文社科系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职责

1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5]33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迎接省教育厅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检查工作的通知

15.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5]32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印发2005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分配方案的通知 16.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4]129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评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系(部)和先进工作者的暂行办法 17.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4]124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印发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指标分配方案的通知

18.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3]84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

19.关于评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系(部)和先进工作者的暂行办法

20.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系(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活动经费划拨及使用管理办法 21.延期迎评申请 22.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文件目录 23.关于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工作的规定

2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5]28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增

补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25.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

26.河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第一期评估检查安排工作 27.关于迎接省教育厅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检查工作的通知 28.关于05年度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工作安排申请 29.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简介 30.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31.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自评报告

32.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5]30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系(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活动经费划拨及使用管理办法

33.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文件

中环院字[2005]31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关于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工作的规定

4.3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 2.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名单 3.本专业自主综合实践训练项目

4.4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1.近两届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或职业技能鉴定统计表 2.与本专业相匹配的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5.1教学团队结构

1.专任教师的学缘情况等

2.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5.2教学团队建设

1.本专业教师培养计划 2.本专业专任教师一览表 3.本专业兼职教师一览表

5.3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1.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 2.本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统计 3.教师社会服务情况

6.1教育思想改变

1.教师发表的高职高专教育研究论文和材料 2.专业教育思想理论研究

6.2教师教改成果 1.教师科研成果统计

6.3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1.教学检查的总结和原始材料

本专业近三年个学期教学检查总结 本专业近三年教研室工作记录 2.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7.1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

1.课程的教学质量分析

7.2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1.专业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有关总结材料 2.学生素质培养与专业文化氛围的综合材料

7.3学生满意度

1.毕业生对专业教学工作情况的评价 2.近三年就业工作总结

7.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1.近二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岗位情况 2.今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3.用人单位提出的毕业生先进事迹及典型材料

9.1学生优秀作业

1.学生优秀作业选

课程:文案策划

文秘G071 任课教师:高彩霞 课程:文案策划

文秘G072 任课教师:高彩霞 2.学生作业

课程:文案策划

文秘G071 任课教师:高彩霞

9.2(无大目录)

1.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06级毕业生专接本入选通知书 2.2006年普通高职报到率统计表

高校公共关系专业 篇6

(一) 鸦片战争到清末

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创建了一批近代工业, 迫切需要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 一批洋务学堂建立起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堂是以外语为主要科目, 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也有部分学堂, 旨在直接为洋务开办的工业服务, 比如福建船政学堂, 就附属于福州船政局。这些学堂都是培养某一方面专长人才的具有专门教育性质的学校, 具有了高等学校的特征。实用是设立学堂的目标, 并且只关注军事和工业人才培养, 满足其需求。但这些学堂结构单一, 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结构, 且科举制是正统的教育系统, 洋务学堂规模小, 只能说是封建教育补充。

维新派在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随后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 各省高等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逐步建立, 以学科专业为建制的高等学校系统逐步完善。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分为8科47门。从科类结构来看, 人文、社会科学类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经学和文学分别占据了11个和10个学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比例还很低, 工学只有9个学门, 作为理科的“格致”有6个学门, 农科只有4个学门。

这一时期, 高等学校有不同的类型, 其知识重点、承担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京师大学堂进行广泛的专门知识教育, 旨在培养造就通才。高等学堂设置于各省会城市和经济文化基础好的非省会城市, 不具体分科分专业, 进行广泛的基础学识教育, 但程度只相当于大学堂中的预科。高等实业学堂进行单科教育, 分经济、商业、制造、矿业等学堂, 课程趋于实用知识和技能, 培养训练具有某一特长的专才。

但清朝末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加深, 外国资本主义通过政治强权, 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逐渐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农业依然是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近代工业处在艰难的创业阶段: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冶铁;轻工业主要局限在棉纺织、缫丝及面粉等领域。传统的手工业, 如丝绸和瓷器等, 在外资经济的压迫下, 逐渐被侵袭削弱。旧式商业凋敝, 取而代之的是外资商业以及在通商口岸和其他商业城市兴起的新式商业。

清末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学科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科内容和结构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简单学习, 学科专业化程度有限, 专业门类少。在以农业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这种学科结构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二是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 经学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地位, 都占据着优势。专业教育主要培养机构是高等实业学堂, 地位低、规模小, 不能适应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不论如何, 传统的经学教育体系已被打破,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初步具备了现代专业教育的特征。

(二)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清朝旧制高等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造。1912年, 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 划分了七大门类, 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进一步划分了38个学科门类。与清末相比, 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作出了革新, 经学被废除, 人文学科被大大削弱, 文学被压缩为4个学门。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特别是理学和工学, 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总共的38个学门中, 理科和工科相加有19个, 占据了一半的数量。商科和农科也有一定的发展。民国初期的高等学校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各类高等学校中, 文法科有所减弱, 理工科专业设置有所增强, 农科和工科学校相应增加。

20世纪30年代后, 民国政府对大学科类专业结构进行调整, 总的原则是积极发展理工科教育, 适度压缩和限制文法教育。1931年-1932年, 主修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在校生为25.5%, 到1937年时达到了38%, 1942年时进一步提高到48.3%, 只是到了1947年, 文史与政法科在校生的比例开始回升。当时工业学校一般设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系科, 少数高等学校还设有地质、矿冶、铁道、水利、航空、纺织等系科, 基本上涵盖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门类。

民国建立之后,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 农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现代工业只是一个小部分, 工厂工业在1933年只占国民收入的6.01%, 尚不如传统的手工业的产值。工业基础薄弱, 机械、金属冶炼等重工业产值少, 从业工人少, 工厂规模小。轻工业相对发达, 但只局限于纺织和饮食烟草等领域。这种工业的畸形发展状态, 是旧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表现, 也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必然结果。

民国时期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用科学技术类专业有较快的发展。中国在此时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 涌现了北平、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 与之相适应的工科、商科等专业及相应的学生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二是学科专业结构的变革,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是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后, 革命党人对欧美高等教育制度的移植, 随后的改革也是借鉴乃至照搬了工业化国家的现存体制。但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农业发展停滞, 工业和第三产业实力弱小, 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阶段。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 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 1957年现代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98.3%, 农业为23.3%, 手工业达到了61.0%。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也是国家工业化的过程, 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产值比例逐年下降。到1960年, 重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加2.33倍, 而轻工业总产值仅增47%, 农业总产值不仅没有增长, 反降32.8%。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人民政府对旧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改造, 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非常不合理。建国初期, 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不足12万人, 其中文科 (财经、师范、外语) 43000多人, 法科7300多人, 两者合计约占当时在校学生总数的1/2, 而各类工科在校生加在一起才3万人, 约占20%多。

1952年,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及长远需要, 开展了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主要参考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重点是整顿综合大学, 发展专门学院, 特别是工业学院, 在专业上重点发展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理工科。通过调整, 相同性质的院校和同类学科专业的力量得到了普遍的加强, 形成了新的学科专业优势。

1954年国家编定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 (草案) 》。目录共设40类257种专业。40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建设部门的需要, 大部分是按国家建设部门分类。257个专业则以产品、职业、学科为设置依据。1955年, 高等教育部下发了《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指出, 高等教育建设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及国防建设的要求, 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 侧重对学科专业的调整。到1957年, 全国高等学校划分学科12个, 设置专业323种, 其中文科26种、理科21种, 而工科达到183种。工科专业种类大大增加, 口径进一步细化, 提高了工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也符合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科、师范发展较快, 工科在校生占总数的百分比, 由1949年的26%上升到37%, 师范由10.3%上升到26%。与工科的大规模发展相比, 文科发展处在不利地位, 大部分专业尤其是财经和政法比例下降最快。从学生规模看, 1957年文、法、商科在校生比例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7.6%, 而1952年则下降到22.5%, 1957年进一步下降到9.6%。

建国初的院系调整, 也是国家对专业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专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政府部门,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次调整有鲜明的计划体制色彩, 有明显的苏联教育模式特点, 符合建国初的政治经济特点。通过院系调整, 使一大批优势学科发展起来, 专业的针对性更强。由于国家当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上, 因此工科的门类和比重不断增加, 这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建设的热潮的需要。但院系调整也带了一定的弊端:在学科建设上, 文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专业面过窄, 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管理过于僵化, 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使得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刚性, 存在滞后性, 不能及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改革开放以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处在不断优化的进程之中。农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 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 占用的劳动力也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中发展较平稳,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轻重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轻工业优先发展-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建设—重工业较快发展”的变化过程。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改变了以商业和饮食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格局, 从业人员增加显著, 但发展后劲不足 (表1)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一)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在学科建设方面, 教育部1978年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新时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 将原有的专业进行了整理和规范。根据社会迅速变革的要求, 许多高校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合并专业, 拓宽课程范围。1980年, 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1039个专业;到1988年, 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总数下降到870个, 其中工科调整得最多。另外, 一些高等学校根据要求, 增设了不少新专业, 文科专业和政法专业有较大的增加。

(二)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进入90年代,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原有的计划体制下的专业结构过于刚性, 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国家公布了新专业目录, 调整了专业科类, 1998年又增加了管理学门类, 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这次调整改变了传统以社会分工划分的办法, 代之以学科划分科类。在专业上进一步整合, 1994年共有专业504个, 到1998年压缩为249个, 有利于拓宽专业服务面向, 培养基础宽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表2) 在1999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给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其中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极大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

信息科学在世纪末迅速发展, 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在世纪之交,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是布点数增长最快的专业, 和第三产业相关的其他高科技专业也增长迅速, 如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另外, 社会发展急需的工业学科, 特别是和高新产业相关的学科, 如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等也增长较快 (表3) 。高校主动增加与信息和高科技相关的专业, 为之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升级, 使我国建立更合理的产业结构。一批高校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和科研优势, 加强了校办企业的发展, 培育了许多知名的信息公司, 充分发挥了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四、结语

研究表明, 中国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之后, 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了最初的移植西方经验、与产业分离, 到照搬苏联模式、对专业进行指令性计划调整, 再到主动调整、引领产业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 清末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直接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 侧重培养军事、外语等人才, 专业中设立有经学, 依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民国成立以后, 政府自上而下推行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欧美学制, 废除经学, 重视理学和工学, 商科和农学在这个时期也有较大发展, 但旧中国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专业设置背离了这个现实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对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 重点发展与重工业相关的学科, 充分考虑了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 并且采用了指令调整的方式, 符合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 也促进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许多弊端在以后逐渐显现出来, 如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人才的适用性和创造性不足, 专业设置过于刚性, 调整存在滞后性, 不能及时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对教育进行“拨乱反正”, 将原有的专业进行了整理和规范, 根据产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要求, 探索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努力合并专业, 拓宽知识范围。高校依法自主设置、调整专业, 极大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在世纪之交, 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之时, 信息科学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在高校迅速发展, 高校成为引领新世纪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导。

参考文献

[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2].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

[4].曾冬梅.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浅议高校公共关系危机机制的建立 篇7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媒体;高校公共关系

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突发事件频发,微博、微信、各种网络论坛、聊天工具等新媒体的传播经常会使事件放大,升级,随之对于高校的负面影响也相应加大,使得高校一次次的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同时也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中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独特社会地位以及媒体和公众对于高校的多年的持续关注也开始让高校自身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调整期,如何在受到关注特别是质疑等社会现象产生以后最大程度的修补、挽救和树立自身形象,高校公共关系危机机制的建立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一、危机的定义和公共关系危机的内涵

危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危险总是与机会、机遇并存并列的,同时二者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换句话说,危机是事物是否恶化和转化的一个拐点,这就是说危机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管理的。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其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下降或严重受损,对组织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甚至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危机从其自身发展来说,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危机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处理期-处理结果与后遗症期。

二、高校公共关系危机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校作为人接受教育的较高级阶段,承担了其普及常识、提高技能、汇聚精英、智库打造从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应有职能,它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与此同时,高校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我国这样的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进行成长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些成长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和困扰,找准自身定位,紧紧把握时代内涵、紧跟时代脚步,紧贴国际惯例,那么这样的高校才会在日益激烈的教育水平和质量竞争的国内外社会中始终保持领先。因此,高校遇到的或大或小的问题或者困扰也就构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次危机,是否能让这种危险转换成机遇,也就是各高校内在实力的一个体现了,因此,高校公共关系危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是一个日益紧迫、现实和重要的课题。

三、对于高校公共关系危机机制建立的建议

高校危机是指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发于高校校园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可能严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危害高校或其成员生命财产安全、损害高校形象声誉,并可能由此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重大意外事件。高校危机具有一般危机的突发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共同特征,同时由于高校自身的组织性质,还具有敏感性和关注度高的特点。

高校危机的诱发因素,有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有高校自身发展中伴随的问题因素。

高校危机公关是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危机公关的目的是以新闻媒体为中介,特别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促进高校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从而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很多高校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既无内部心理干预机制,又缺乏外部公关手段和高效的媒体沟通策略,危机公关仍处于亡羊补牢的阶段。甚至当危机来临时,有些高校还习惯性地沿袭“堵”与“封”的危险做法,诱发危机升级,造成严重后果。

为有效控制、解决高校危机事件,高校需要建立科学而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从预警、公关、到善后,高校危机公关有待走向全面化、专业化、法制化和社会化。

1.要具备和增强危机公关意识,树立高校全员公关理念

高校危机公关要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在发生危机后,不仅仅要高校管理部门,同时也要动员高校的所有教师、学生、其他员工都参与应对与解决,毕竟,高校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的整体形象也要通过内部所有人去维护。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该有意识地把危机公关、把树立和维护学校形象当作一个必要的工作来做,使得学校管理人员、普通教职员工、所有学生都能具有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不仅要在危机发生后全员参与,也要在平时做好危机预防管理,未雨绸缪。

2.建立危机公关应对预案,使得危机公关制度化、专业化

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有的高校也可以在党委宣传部门设立办公室等),建立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危机公关应对预案,平时做好应对培训和演练,在发生危机后,要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事实,及时通过现代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媒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和媒体发布消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朝向有利于维护高校形象的方向上来;在发生危机后不袒护、不推脱,认真、严肃地处理相关责任人;同时态度要诚恳、如发现确有本身的失误行为,应该及时道歉,及时消除外界疑虑,平息网络和社会以及媒体的质疑和不利评论等。

3.调动所有资源,改进和完善危机公关方法

高校危机公关需要调动多方资源来实现,当高校发生涉及到自身的危机事件后,仅凭学校一己之力已不能完成,需要整合所有相关的资源、比如可以采用广泛发动知名校友来宣传和维护学校声誉和形象、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呼吁并完善高校管理机制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希光,孙静惟.《发言人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刘雪霞.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公关策略研究,《人民论坛》,2014年第32期.

作者简介:

刘波(1982~),男(满族),吉林四平人。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化,外事管理,公共关系研究。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篇8

培养目标: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及后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及高级职员。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实际,尤其是公共管理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行政学、电子政务、市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等。就业前景

1、可到市、区、县、乡等各级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工作部门从事规划、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

2、可到各企业(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物流公司等)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如学校、共青团、妇联、工会、儿童福利院、青少年宫等)从事机构管理、活动策划和社会工作。

3、可到各级社会服务中心、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从事行政管理、服务等工作。

二、公共事务管理(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社区服务技能与技巧,掌握社区管理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高级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市、区、乡镇等社区管理机构、民政管理机构管理工作者,以及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培养从事社会工作的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训练包括认知实习、课程见习、对口单位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社会学知识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应用》、《管理学基础》、《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行政管理常识》、《物业管理》、《社会福利与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毕业去向

1、可到市、区、县、乡等各级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工作部门从事规划、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

2、可到各企业(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物流公司等)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如学校、共青团、妇联、工会、儿童福利院、青少年宫等)从事机构管理、活动策划和社会工作。

3、可到各级社会服务中心、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从事行政管理、服务等工作。

4、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每年全省统一的专升本选拔,合格者学习两年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三、公共事务管理(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文秘与公关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既掌握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公共关系协调及秘书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工作与处理公共关系事务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外语和现代化办公技能的职业型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课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社会学知识与应用》、《行政管理学常识》、《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应用》、《言语交际与实务》、《公关实务》、《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秘书礼仪》、《秘书英语》等。

多门课程的设置与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相互衔接,学生在校期间可取得高级秘书证、公关员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岗位广泛,可胜任企事业单位、现代社区的文秘、公关、管理

等岗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描述 篇9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描述

本专业教育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以近代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近代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展的进程为背景。

19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先后设置管理全国教育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设置教育部,1828年法国设教育部,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1899年美国成立教育部,德国直到1979年才设立联邦教育部。然而教育管理专业的开设是20世纪的事情,本世纪初法国首先出现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现象,这是由于

当时法国认为:国家有权把整个教育事业作为制度加以组织管理,并负责建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任用教育人员,建立教育的诸种设施,以及用法律规范、国家控制或干预教育活动的程度。德国培养专门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做法影响其他如美、法等国家并使这些国家也开设了专门培育教育管理人才的专业,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

在新中国建国后,包括教育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人们称为一门被遗忘的学科而长期排斥在教育科学之外。这是由于当时的具体背景条件决定的:在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的建设刚刚展开,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由于经过长期战乱而远远落后,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专业人才的匮乏,因此认识不到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教育体制基本按照前联苏斯模式建立,这导致了一度开放的教育管理课程停上。

二次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卫生事业等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另外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恶化也使环境保护机构普遍设立,社会保险等社会的稳定器也开始出现于经济生活中,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的产生要求社会对它们进行有序的管理,这样教育管理专业就由单一型方向产生出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且由于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直接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要求具有专门的知识,受到专门的训练,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建立起来,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公共事业的所有方面。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们生活也得到提高。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 的建立和完善呼声日涨,各项公共事业机构随之建立起来,而此时国外公共事业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也进入我国,这就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来加以掌握,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公共事业机构,使这些机构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之中,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并加以了细化分类。即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在我国初具规模,不仅有许多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培养专科、本科大学生到培养硕士、博士生。每年向全国各地招收大量的学生,并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已发展成为

上一篇: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范围下一篇:我想对您说妈妈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