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精选7篇)
一、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要用机读卡,所以必须带铅笔、橡皮
二、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2、哲学的基本问题(1.存在:属物质层面。指独立于思想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物质、客观。2.思维:属精神层面。指人的思想意识。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精神、主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规律? 等等。)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的方法的相关理论。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就表现为方法论。)与哲学。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
1)物质是哲学范畴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3)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5、物质P30、运动P32、静止P32,时间和空间P32?
一、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切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凡是物质,总是自己在进行运动。
物质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形而上学观点——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本身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时空是独立存在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只要有物质也就有时空,这是绝对的。
唯心主义者则把时空看作是人所具有的主观的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也具有相对性。
在物质运动的不同领域,如宏观领域、低速运动领域或在微观领域、高速运动领域,时间和空间会产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6、什么是意识?
意识就起源而言,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自然物质表现出来的最高的反映形式。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脱离了社会,人的意识就无从产生。
意识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产物——
1)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一,反映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反映的差别是主观的,根源是客观的; 第三,反映的特征是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
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6
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有哪些基本观点。P40
9、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10、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两点论: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抓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工作重点要放在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上。)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5
12、“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所应具有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6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1)事物发展都需要量的积累,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1)数量增减,引起质变
2)数量不变,但构成事物的成分结构不同与排列次序不同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终将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2)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所讲的绝对的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
新事物总是吸收旧事物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新事物若对旧事物全部抛弃,割断了和旧事物的任何联系,事物的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15、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和区别。P66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P63
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
18、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
19、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P76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
2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127 P94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
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99 P104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P100
25、国体和政体、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P106
2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P95
27、怎样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一般职能?P105
2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12 3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期末复习题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或者说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3、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成惠26
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包含着价值。
4、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成惠26
5、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如何变动?P145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即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147
7、如何理解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9
8、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在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中:G —— W —— G′终点G′比始点的G多出一个△G,表示资本在流通过程以后发生了一个增殖额,产生了剩余价值。然而,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不会产生价值增殖的。这样一来,资本总公式似乎与价值规律产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也就是要弄清楚那个奇怪的△G是从何处冒出来的,这实际上就是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9、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P154
10、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却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2、什么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用C表示。指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转移,但在转移时其价值量是不变的。
可变资本:用V表示。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价值量,实现了价值增殖。
13、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变动趋势是什么?P163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14、如何计算m、mˊ?
剩余价值m = 总产值—预付资本=(C+V+m)—(C+V); 剩余价值率mˊ= m/v×100%
15、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P159
16、如何理解超额剩余价值?
17、如何理解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由于追求最大利润的内在冲动,资本家总是会把资本投放到利润率最高的部门去,这样一来,就会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就会导致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最终形成平均利润。
利润率P′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出售。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就构成了商品的生产价格。
18、如何理解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
商业利润: 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G —— W —— G′商业资本在循环中产生了增殖,获得了商业利润。其形式是通过低买高卖所得到的。但这并不构成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来源于商业资本以低于价值购买,而后按价值出售所产生的差价。它的实质是产业资本转让给商业资本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所获得的也是平均利润。借给别人使用的资本,称为借贷资本。利息则是借贷资本的收入,利息是职能资本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的一部分利润,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也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借给职能资本使用,银行则从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中,在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后,便获取了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也相当于平均利润,它的来源也是剩余价值。
19、什么是资本积累?
20、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1、什么是资本循环?
22、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
2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为了保持资本生产的连续性,任何一个单个资本都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而是必须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
24、什么是资本周转?
25、什么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按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磨损,逐渐地、多次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
流动资本指用来购买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生产过程的完成,全部地、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在产品销售以后以货币的形式全部收回。
26、如何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次数?如何计算M、Mˊ?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n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
27、什么是社会总产品?,2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是:第一,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二,与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计算题练习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25% B.50% C.200% D.400% 在本题中,m'=10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 8万,100% B 4万,400% C 4万,100% D 8万,400% 答案:D 【答题思路】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由此得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数量分别为8万和2万;由于m'=m/v=100%,所以资本每周转1次的剩余价值量为2万;其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2×4=8万。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X100%=8/2=400%。 答案:D
3、已知某企业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为10小时,销售商品的时间为5小时,工人补充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 A.40% B.50%
C.80% D.100% 答案:D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加入了干扰项的数字型案例题。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其时间构成相应地为购买时间、生产时间、销售时间。其中的生产时间又分为创造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也就是4小时比4小时,得出结果是100%。
4、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该企业的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答题思路】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资本数量×周转次数
该企业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100000×1/10=10000 该企业的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50000×12/3=200000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加上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200000+10000=210000 预付总资本额=100000+50000=150000
210000 预付资本的 年周转次数= ———— = 1.4次 150000
5、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问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是多少?
【答题思路】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 = 总产值—预付资本 =(C+V+m)—(C+V); 年商品总社会价值=30元×10000=300000元; 年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 =10万元/10年 + 5万元×12月/3月 = 210000元; 年剩余价值 = 年总产值-年预付资本 = 300000 — 210000 = 90000;
年可变资本总额=30元×200人×12个月=72000元。剩余价值率=90000/72000=125%。
马克思主义
批判吸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形而上学
继承: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马克思最伟大的创造: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1848.2月《共产党宣言》
5.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成科学?
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自觉的实践性
崇高的色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7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相反。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矛盾。形而上学则是孤立的、静止的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0.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者,意识为世界本原)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所有或者部分物质不可认识。[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1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起源、内容。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且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
哲学的基本派别:
方法论:
13.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①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②劳动中形成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③劳动中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14.语言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①语言是意识活动的工具②语言是意识传递传递的的媒介③语言是意识储存的水库
15.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方法论:把运动和物质结合起来
16.空间和时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三维性。
联系:具体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7.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作用,但仍然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8.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性: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规律及其客观性:
含义:规律就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根本特点:客观性。
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时间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联系含义:是指事物内部各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
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3.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体系:
24.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将斗争性和同一性统一于实践中,做到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
25、矛盾普遍性原理
[内
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反
对]
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
2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内
容]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不相同;矛盾的每一个侧面也各不相同。矛盾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
对]
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风吹”、“一刀切”。
2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含义]……
[内
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反
对]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28.质变和量变
方法论: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既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
29.否定之否定: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基本条件:(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2.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33.真理的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4.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35.真理和价值:
36.值评价及其特点:
①价值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②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的联系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7.价值评价的功能(作用)
价值评价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38.物质资料的声寒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么的经济活动③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变化的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9.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含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点:社会历史性和客观现实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①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③劳动者,是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①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①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②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二)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一、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方法论意义: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它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
4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①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其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③作用表现在:i)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进步的决定力量。ii)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iii)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3.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即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44.人民群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在了三方面。第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答题模式:
①原理
②概念,区别联系
③方法论
④论点论据
⑤反对……的观点,避免……的做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这样的认识论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①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是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把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②在这样的认识论理论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被完全排除在哲学家的视野之外。
P60:
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P61:感觉、知觉、表象定义: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指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知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征。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P61概念、判断、推理定义:
概念 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 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判定与断明的思维形式。
推理 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
P64: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
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分。
P65:坚持唯物主义真理一元论
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必然坚持:
真理本身无阶级性
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
P6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二,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不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三,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领域的某一过程或方面的正确认识,而不是无限宇宙的全体的认识,因而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第二,相对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对象的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其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来说,虽然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每次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P67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意义
第一,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对待真理和使用真理(不把真理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不实用主义地肢解和使用真理)。
第二,避免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
第三,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P74
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而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则起着错误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P76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我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的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P77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
2、实事求是是融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①坚持了唯物主义。
②坚持了辩证法。
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④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P78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1)要坚持调查研究,反对“唯书”、“唯上”。
(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P78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 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 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一,体现时代性。
第二,把握规律性。
第三,富于创造性。
P7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世界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1)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2)理论的作用离不开实践的作用。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当它们被作为实践力量的人所掌握,运用于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实践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发挥出来。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为什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2)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活动状态。
必然王国
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
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自然主人,社会的主人。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你的意见是什么?
相关链接:离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达到0.44,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
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分析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逐步摆脱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适当拉大收入差距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同时,由基尼系数反应出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现状如下:
(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995年为2.71,2000年为2.79。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缩小的迹象(如表1)。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8.9倍,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的20倍。同时,由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涵盖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补贴,如果把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公费医疗补贴和实物收入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城乡公共设施、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有数据所反应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上。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67元,中部地区为9902元,西部地区为9728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065元,比西部地区高5239元;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元,中部地区为11634元,西部地区为11309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340元,比西部地区高5665元。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3元,中部地区为13225元,西部地区为12971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978元,比西部地区高6232元。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在不断扩大。
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分别为5188元,中部地区为3283元,西部地区为2588元,中部与东部相差1905元,西部与东部相差2600元;2007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中部地区为3844元,西部地区为3028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011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827元;2008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98元,中部地区为4453元,西部地区为3517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145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3081元。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0年为2.63:1,2004年上升为4.60:1,2006年扩大至4.75:1,2008年达到4.77:1。由此可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见图1)。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业,平均工资分别是61841元、56642元、46003元,是当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9229元的2.12倍、1.94倍和1.57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它们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2958元、19481元、22 182元,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4.77∶1。此外,电力、电信、石油、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
(四)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构成了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大有人在。而与高收入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庞大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并且他们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64.3%。同样,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把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5等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见图2)。
二、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既有合理性原因,又有不合理性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讲求效率。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机会,人们都想赚取更多的钱。但是,由于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不同,按照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自然会有差距,从而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所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扩大趋势是必然的、合情合理的。同样,每个厂商、企业家会把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行业中,尽一切努力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行新设计、创新管理方式,以追求超额利润,赚取更多的钱。这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他们无形中推动了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兴行业如金融、高新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收入水平高。而那些传统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加之市场份额萎缩,造成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慢,收入水平低。所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资源禀赋差异及国家战略政策倾斜
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既有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也有国家战略政策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镇居民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
其次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运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政策性地降低了农民的收入,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很多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为东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内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虽然我国已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
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可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可具有更高的劳动力素质、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资本市场提供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可以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投资能力也就越强,投资途径越多,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的能力越强,也就能获得更高的财产收入。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没有剩余资金投资于金融工具,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得到强化,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之间的差距,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论文发表
(四)国家行政权力介入经济生活
我国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政治权力过多地介入经济生活,权力市场化现象普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凭借权力所进行的寻租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但权力寻租行为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者攫取的非法收入,构成了我国社会中灰色收入的主体。二是行政垄断现象。多年来,由于国家对某些垄断行业如航空、通信、能源、金融、保险等在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限制非国有资本的进入,使他们长期获得行政保护,造成行业间竞争机会不均等也让这些行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其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差距。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主要涉及:
1、意识的起源问题
2、意识的本质问题
3、意识的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主要涉及:
1、一元论和二元论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3、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意义
五、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原理和意义。主要涉及: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
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七、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八、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运动。主要涉及: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与意义
2、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含义、属性和标准问题及其意义。主要涉及:
1、真理的客观性以及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或者实践能充当检验真理标准的根据)
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论述和现实意义。主要涉及: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3、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十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和现实意义。主要涉及:
1、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以及对我国科教兴国的指导意义
十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现实意义。主要涉及:
1、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不同历史作用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意义
十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原理。主要涉及: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十四、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主要涉及:
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
十五、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条件下竞争出现的新特点
十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作用、实质
十七、跨国公司的作用及其影响。
十八、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内容)、原因和实质。
十九、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实质、影响、我国的对策。
二十、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研究。主要涉及:
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
◆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第四章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⑴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⑴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⑴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八: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九:资本积累
⑴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⑶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五:经济全球化
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的资本主义 八: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D)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生产关系是反映(A)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2、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A)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D)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14、“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C)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16、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
A.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17、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18、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B)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二、判断题
1、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它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中。(√)
5、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国家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国家的主要职能有对内职能:(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根据本国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用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3.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是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动地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1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09-2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09-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1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0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05-27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09-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材料10-20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