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人制度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司法鉴定人制度(推荐8篇)

司法鉴定人制度 篇1

一、考核的原则

㈠客观公正原则

㈡民主公开原则

㈢注重实绩原则

二、考核的内容

是指对工作人员评价的内容,主要指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主要指工作人员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

--能:指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业务、技术水平以及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勤:指勤奋精神和出勤情况等。

--绩:指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及效率。

三、考核的等次及标准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熟悉本职业务,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成绩突出。

称职:能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或比较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积极,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能较好完成本职工作。

基本称职: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一般,勉强适应工作要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没有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造成一定的失误。

不称职:政治思想与业务素质较差,对本职工作生疏,不善学习、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不强,组织纪律性较差,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或严重违反纪律。

四、考核的方法

行政管理制度、知识测试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社会问卷调查式考核、岗位责任制得分考核。

五、考核结果的处理

㈠考核的时限:按照考核规定,全所的考核工作必须在翌年的二月底审核确认完毕,超过规定时限的,不予确认,不得兑现结果。

㈡兑现考核结果:目前可兑现的考核结果主要有:

--与奖金及工资挂钩

--与辞退挂钩

--与培训挂钩

--与职务升降挂钩

㈢考核结果的反馈:

考核结果要书面通知本人,本人如有异议,可向原单位申请复核。复核后,如果仍然维持原状,本人不服可提出申诉。

司法鉴定人制度 篇2

关键词: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比较研究

“有比较才会有借鉴”是中国历来的俗语, 德国诗人诺瓦里斯 (N ovalis) 也称, “一切认识、知识均可溯源于比较”[1]。因而, 对某项制度在本土国情基础上借鉴并移植之前, 必须首先对外来的制度、经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鉴于此, 本文拟以比较法的角度, 从多个层面对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异同进行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改革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分野与融合: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之比较

(一) 鉴定人的资格

大陆法系遵循严格的鉴定权主义原则, 也就是, 法律明确规定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和具有鉴定权的机构, 并且, 只有具有鉴定人资格的人或具有鉴定权的机构才能向司法机关提供鉴定结论, 而不是任何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都可成为鉴定人。例如法国实行鉴定人名册制度, 即在一般情况下, 鉴定人被选任的首要条件是, 必须是已在鉴定人名册上登记的鉴定人或者政府指定的鉴定人[2]。这种将鉴定人严格限制在鉴定人名册或政府指定范围内的做法, 为保证鉴定活动的客观公正奠定了坚实基础。英美法系则遵循鉴定人主义原则, 立法上不确定鉴定人资格, 也不将鉴定权固定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机构[3]。任何人只要在案件审理中得到作为裁判者的法官或陪审团的认可, 均可能成为案件的鉴定人。虽然两大法系对鉴定人的资格要求有所不同, 但是仍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 不论是接受法官委托、指定的鉴定人, 还是受到控辩双方传唤的鉴定人, 必须是自然人, 不能是鉴定机构。也就是说, 从事鉴定活动的只能是个人行为, 而不能是集体行为。

(二) 鉴定人的诉讼地位与作用

大陆法系一般认为, 鉴定人不同于证人, 其任务为协助法官调查评估证据, 发现事实真相, 因此鉴定人必须保持中立, 当事人可以要求鉴定人回避。鉴定人在鉴定活动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英美法系国家, 鉴定人被称为专家证人, 他在证明案件事实时, 虽然依靠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力图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作出评价以影响陪审团或法官的裁断, 但通常认为他们所起的作用与普通证人无异, 只不过专家证人陈述的并非切身体验而是对专门事实问题的判断意见, 因此专家证人的意见不是独立的证据材料, 而与证人证言性质相同, 也就是说鉴定人在诉讼中从事的鉴定活动更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当事人的利益, 而不必然具有客观公正性。

(三) 鉴定的启动程序和选任鉴定人

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体制下, 鉴定人一般被视为法官的助手, 法国有“鉴定人是关于事实的法官”的古老法谚。鉴定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弥补法官专门知识的不足, 因此, 决定鉴定的开始和选任鉴定人均由法官依职权进行。当事人对鉴定的提起和进行有请求权, 但应当经过法院的批准;对于法官选任的鉴定人, 检察官、被害人、被告人如果对其鉴定能力或者公正性、客观性存有疑问, 可以申请回避, 有些国家还允许当事人委托自己的技术顾问。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 “任何预审法官或者审判法官, 在案件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时, 可以根据检察院的请求, 或者依据自己的职权, 或者依一方当事人的要求, 命令进行鉴定。”[4]在英美法系国家中, 与对抗制诉讼模式相适应, 司法鉴定权由当事人双方平等拥有[5]。在控辩双方在鉴定人的选任问题上, 当事人拥有较大的决定权, 法官的选任一般只是具有补充的性质。在美国, 由法院指定鉴定人的情况不尽相同, 有以民事或刑事关于科学上的问题为限, 有以刑事案件为限, 有以刑事案件关于心智问题为限, 法院才能指定专家证人。在美国的诉讼实践中, 如果当事人因经济方面的困难而无力负担聘请鉴定人的费用, 不能聘请专家证人, 但案件中的待证事实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对认定事实具有重大影响时, 法院也可以指定鉴定人。

(四) 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

为了保证审判的直接、言词原则实现, 确保有关当事人享有对鉴定结论质疑的机会, 法官能够兼听双方的质询, 正确认定案件事实, 两大法系均允许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 大陆法系还允许法官依职权决定鉴定人出庭作证, 以便让鉴定人就其鉴定结论进行解释, 并对鉴定结论得出的过程和采用的方式予以说明。在质疑的程序和方式上, 两大法系存在区别, 大陆法系采取职权询问为主的方式, 而英美法系则以当事人之间的交叉询问为主的证据调查方式。

二、兼容并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出路

从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比较分析中, 不难看出, 两大法系的鉴定制度与各自的法律传统、诉讼模式、诉讼价值取向相适应, 各具特色。英美法系国家鉴定制度表现出较强的当事人主义的特点, 控辩双方能充分参与到鉴定程序中来, 这突出表现在双方掌握鉴定的启动权和鉴定人的选任权。这种鉴定程序的设置不仅可以通过控辩双方的竞争促进鉴定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法官借助处于对立面的双方当事人的相互制约机制, 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在程序上, 这种体制能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 从而体现诉讼的公正性。但这种鉴定制度的弊端在于, 当事人主导鉴定程序, 使得诉讼程序缺乏效率, 而且, 鉴定人当事人化所带来的鉴定结论的倾向性问题一直是批评的焦点。鉴定结论的党派性使得鉴定制度的功能大为削弱, 鉴定结论的权威性远不如大陆法系国家。正因如此, 英美法系国家在鉴定人资格制度上有向大陆法系靠拢的趋势。如近年来, 英国内政部经常公布一些在某个领域的专家名单;美国的国际鉴定协会等民间团体也经常向一些人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6]。大陆法系国家鉴定制度与英美法系相反, 更加侧重于发挥法官的职权作用, 而当事人的请求权对法官的约束力较小,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鉴定由法官依职权进行,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 提高诉讼效率;其弊端是专家的鉴定结论对法官就事实的认定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甚至代替法官从事职务活动, 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判断, 另一方面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也不利, 当事人积极性受到压抑。大陆法系国家, 在近年来在逐步扩大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程序的影响力, 不仅在启动程序、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中, 还在一些救济程序中给予当事人尽可能充分的权利保护[7]。

两大法系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之所以存在上述差异, 除了法律传统、诉讼模式、诉讼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外部原因之外, 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大法系对鉴定制度性质和鉴定人的作用的理解不同。司法鉴定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体制度设计必须与一国诉讼制度的其他方面相协调, 否则它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制度功能。所以, 在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时, 首先要考虑我国自身的法律传统、诉讼模式等相关因素。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 我国法律受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较深, 虽然近年来在诉讼模式上吸收了当事人主义的某些因素, 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诉讼模式仍更接近于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模式, 因此,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为参照, 在具体技术操作环节, 英美鉴定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也应为我所用。此外, 在具体的鉴定制度构建过程中, 还会涉及制度设置背后的价值选择问题。司法鉴定本身作为确认案件证据的诉讼活动, 直接关系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和法律的正确适用, 也关系法律适用是否及时和社会资源对诉讼的投入问题。因此, 兼顾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应成为规范、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公正和效率, “这二者是一切现代程序设计的共同价值准则”[8], 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当这两种价值发生冲突时, 应适用利益权衡原则, 保证刑事诉讼目的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德]K·茨威格特, 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1.

[2][4]余叔通, 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60.

[3]刘方启等.中美司法精神病鉴定现状比较[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9 (, 6) .

[5][美]乔恩·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M].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353-364.

[6]陈永生.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体制改革与程序重构[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 (, 5) .

[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43.

司法会计鉴定制度分析 篇3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价值取向;必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16-01

一、司法会计鉴定的概念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指派或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的一项诉讼活动。

司法鉴定最主要的功能是为诉讼提供技术服务,对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解读与诠释。将鉴定冠于“司法”的名号,主要指的是其对诉讼的服务功能,并不是指司法机关对鉴定权的独占。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案件的当事人都有利用鉴定为自己在诉讼中赢得有利地位的权利,为自己的诉讼提供服务,这种权利是不容剥夺的。相反,仅以“司法机关”来否定当事人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利并不恰当,必将造成诉权的不平衡。

法律虽然赋予了司法机关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利,但并没有否定当事人启动鉴定的权利。实践中,当事人在诉前或诉中,甚至是审判后,也经常将有关的财会资料送交由鉴定权的机构进行鉴定,得出的鉴定结论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司法实践中,并不存在“司法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区分。

所以说,司法会计鉴定的定义包含下面几项内容:首先,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诉讼活动;其次,鉴定的目的是解决案件中的财务会计等专门性问题;第三,鉴定人员需具备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第四,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在法定的条件下都有进行鉴定的权利。

二、构建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正义。

在我国,正义的涵义是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司法公开,将司法文书,司法裁判展示在公众面前,让公众监督参与,才是对司法监督,维护公正的最好方法。第二,司法公正。法官要维持中立的地位,不偏不倚,让当事人取信于司法机关。第三,司法平等,平等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公正的基本标准”。既然诉讼对一方当事人往往具有惩戒结果,因此如果不在程序中力求维护他与对方当事人对抗的权利,司法公正便很难实现。当事人更要充分参与诉讼程序,切实保障各自的意见能为法官所认识和了解,进而使法官在诉讼对立双方举证、质证的基础之上作出判决。

(二)效率。

效率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在维持司法公正的基础上,也必须在司法中倡导效率原则,在司法领域要充分考虑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在最大程度上为当事人所用。正义是人类一种执着的追求,具体而言是对人们之间权利或利益合理分配关系的期待,效率则是相对于各种主体行为的速度与有效性的反映与要求,二者作为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的价值取向来说是相互包容、密不可分的。相对于当事人来说,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的,只有在具有可期待性的时机给予了公众本属于自己的司法结论,才能发挥它本能所具有的价值,才能平息现存的纠纷。

三、建立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的必要性

(一)司法会计鉴定制度建立与完善是审判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审判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确保司法公正。司法程序公正是保护诉讼参与者的平等正当权利和保障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手段。程序公正包括很多原则,与司法会计鉴定相关联的有中立性、公开性、充分辩论等原则。 法官在审判中的中立性,无疑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法院设置司法会计鉴定机构的做法是与审判体制改革的目标相违背的,“自审自鉴”的现象也受到学术界广泛的批评。所以在进行审判体制改革时,要倡导司法鉴定机构独立,不仅是机构设置的独立,在取证,质证过程中也要维持其独立性。因此,需要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二)司法会计鉴定制度改革是保证“科学证据”需要。

作为证据,鉴定结论的功能关键在于是否能客观真实地证明案件事实,其核心是科学性。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是完善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的宗旨所在。在不与审判制度精神和证据制度相抵触的前提下,在维护鉴定结论证据的最重要的属性“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影响鉴定结论的诸多要素,包括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和鉴定方法等进行规范,赋予鉴定结论更优良的证据能力。目前司法鉴定机构设置和管理混乱、鉴定人员的良莠不齐,都是影响鉴定结论质量的现实原因。在科学证据时代,司法鉴定是发挥证据证明价值的重要手段,可靠的鉴定结论在案件诉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证据”如何“科学”地运用,无疑对完善司法会计鉴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的建立是維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建设、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需求日益频繁,司法鉴定的改革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面临法律争议时,往往原被告方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彼此的主张持坚决否定的态度,比如,反映在受害方的伤残程度上,恐怕也是各执一词,争锋相对,即使双方有互相协商的态度,但也是没有可以坚持的立场,没有一个互相认同的值得信赖的具有权威性的司法结论,这所以,司法鉴定结论就发挥了它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它可以指导双方站在合理公正的角度来评判问题,同时在面临司法裁判时,双方对结果也更加认同,符合了内心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邱宁波:《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2004年

[2]谭世贵、饶晓红:《论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架构》,载《诉讼法论丛》第 6 卷,法律出版社2001版

[3]孙笑侠:《法律程序剖析》,在《法律科学》,1993 年第 6 期。

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思考措施 篇4

【关键词】司法鉴定 援助制度;构建思考

司法鉴定结论做为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在诉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案件的审判结果。但由于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鉴定费用,不能对需要鉴定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及时鉴定,造成举证困难,甚至举证不能,从而导致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但现行的法律援助尚未对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开展。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后,司法鉴定的职能趋于社会化,在诉讼中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越来越明显。如何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将法律援助扩展到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紧迫性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我国的法律援助主要是由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承担有限的法律援助义务,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相应的法律服务费用。参加法律援助的组织和人员只限于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办理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国家并未明确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于2005年颁布实施后,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民法院不再设立鉴定机构,司法鉴定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由人民法院决定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无力支付鉴定费用实行减收、免收或暂缓交付鉴定费的司法救助也随着人民法院鉴定职能的社会化而消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据此规定,在诉讼中,需要鉴定的事实是否及时通过鉴定结论的认定是决定诉讼成败的关键。那些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因无力承担并不十分昂贵的司法鉴定的费用而不能及时鉴定,进而无法举证,最终导致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这种“谁主张谁举证举证”的证据规则和在诉讼活动中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以及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缺失已成为制约诉讼活动有效进行,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发展的瓶颈,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已迫在眉睫。建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2.1 是履行宪法义务,保障基本人权的客观需要

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基本人权则是当代国际社会所确认的一切人所应当共同具备的权利。我国已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从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确定了人权保障的根本宗旨。同时,我国《宪法》还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是基本的人权之一,这一基本人权是一种原则性、概括性的权利,体现在诉权上则要求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权。法律援助工作是为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其享有应有的诉讼权利。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司法鉴定是为诉讼活动提供证据的活动,司法鉴定援助是法律援助的组成部分,获得司法鉴定援助同样是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司法鉴定援助制度也正是源于这一原则性人权的理念而提出的,其用意在于使弱势当事人够通过减、免鉴定费而获得证据支持,从而与其它有支付能力的当事人平等进入诉讼程序。实现公民的司法鉴定援助权利需要相应的法制建设为基础,更需要司法鉴定援助本身在保障公民享有司法鉴定援助权利方面有完善的制度设计。建构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制度是履行宪法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原则能够顺利实现的客观需要。

2.2 是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需要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阶段,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经济收入低的弱势群体在诉讼中也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本应由他们举证的时候,却因经济困

难的原因而交不起鉴定费,最终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社会公平正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司法的公平和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内容应包括保障当事人享有应有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有良好的法律作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来实现社会公正,让这些群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即使他们经济地位处于劣势,也会享有充分的司法公正。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就是为了保证符合条件的受助者在司法程序上的“司法鉴定”的平等,而不受自身贫困的限制。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是国家保障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要。

2.3是减少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

贫富不均从而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消除社会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效地减少与缓解社会矛盾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也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由于法律特有的性质和特点,法律调整机制一方面能够获得社会最大多数人的认同,能够把不同的观点统一到法律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和谐状态;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给当事人充分陈述自己的根据和理由的途径,使当事人的不满情绪有一个法定的发泄途径,可以减缓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整机制正常运作的关键是当事人能平等地享受到法律服务。如果需要司法鉴定的贫困群体因无力支付鉴定费用无法得到司法鉴定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社会矛盾也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国家需要相对应地建立一种对不能支付司法鉴定费用的公民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以保障处于劣势者有得到平等的诉讼权利,减缓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基本构想

3.1 司法鉴定援助的管理主体

司法鉴定援助从工作属性的角度看,属于司法鉴定工作的一部分,从法律救济角度划分,属于法律援助性质,而司法鉴定管理和法律援助管理都属于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范围,因此司法鉴定援助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是符合职能法定原则的。要开展好司法鉴定援助工作,司法行政机关在内部分工上,要协调好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和法律援助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划分职责权限。原则上,由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司法鉴定援助对象的审查,鉴定援助经费的筹集和鉴定援助补贴的发放,而各级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应该承担司法鉴定援助指派、监督和考核工作。

3.2 司法鉴定援助的实施主体

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主体是指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事项由谁来具体实施。法律援助的主体主要是律师,由律师来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与法律援助的主体不同的是,由于司法鉴定的特殊性、科学性使鉴定人不能成为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主体,而只有司法鉴定机构才能成为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主体,至于鉴定人则是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案件司法鉴定的具体承担者,因为司法鉴定结论要求司法鉴定过程必须客观、公正并且要求鉴定人廉洁自律保证其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所以只有使司法鉴定机构为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主体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3.3 司法鉴定援助的受援主体

司法鉴定援助的受援主体是前述的弱势群体中在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因为他们的弱势地位,其所有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司法鉴定费用.为防止他们在举证方面的不利地位,有责任对他们实行司法鉴定援助,以维护司法公正。2004年9月6日,司法部、民政部、财政部等9个部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加强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鉴定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减免收取或缓交法律援助案件的相关鉴定费用。”对于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因交不起鉴定费用而无法进入诉讼程序,各鉴定机构应予减免鉴定费,这是我国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的雏型,尽管限定的受援主体只是法律援助案件的当事人。司法鉴定援助的受援主体,应比法律援助的受援主体广泛.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援助的受援主体是公民,而法人、其他组织并不包括在内。而司法鉴定援助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申请司法鉴定援助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无力支付鉴定费的个人.还应包括个别非营利性法人,如福利组织等等。

3.4 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经费来源

司法鉴定人在解决诉讼中的专门问题时,不仅需要用技能和知识,付出脑力劳动,作为成本的鉴定仪器设备和耗材的消耗也是很大的。在市场经济中,司法鉴定机构每天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考验,要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完全不计成本的免费鉴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必须首先设立鉴定援助基金。鉴定援助基金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拨款。政府是法律援助的义务主体,政府有义务保障贫困人员享有基本的诉讼权利。二是社会捐赠。鉴定援助基金可以接受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公民的捐赠,其中包括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物质和劳动两种形式的捐赠。三是对司法鉴定机构实行财税上的优惠措施。对于鉴定机构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所付出的鉴定成本,应该在法律援助中心适当补助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经济措施予以补偿。如对实施了法律援助的司法鉴定机构给予的财政补贴或者减税、免税等政策。

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登记申报制度 篇5

第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要求变更有关登记事项的,应当及时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经审核符合《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条 司法鉴定机构变更后的登记事项,应当在《司法鉴定许可证》副本上注明。在《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内获准变更的事项,使用期限应当与《司法鉴定许可证》的使用期限相一致。

第三条 《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需要延续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使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审核办理。延续的条件和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按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三章申请登记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不申请延续的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由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五条司法鉴定人要求变更有关登记事项的,应当及时通过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经审核符合《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六条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使用期限届满后,需要继续执业的,司法鉴定人应当在使用期限届满30日前通过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审核办理。延续申请的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按照《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司法鉴定人制度 篇6

【摘 要】医疗损害鉴定主要由医学会与司法鉴定机构承担,医学会与司法鉴定机构在社会属性、鉴定人员条件、鉴定收费、鉴定程序等方面是不同的,医学会相比司法鉴定机构,社会属性更具公益性,在鉴定专家方面有绝对优势,专业性、科学性,司法鉴定机构的优势是中立性,独立于医疗系统之外。因此,医学会是医疗损害鉴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医学会;司法鉴定机构;医疗损害鉴定;比较

医疗损害鉴定机构是按照法律规定实施鉴定权的组织形式,既然鉴定活动具有公益性,作为鉴定活动的承担机构,也应当是具有公益属性的组织,医疗损害鉴定是对诉讼制度的保障,诉讼是公共活动,鉴定机构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它只对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性负责,对法律和科学负责,并不仅限于对委托机构或委托人负责,只有具备公益属性,才能保证鉴定机构不会沦为当事人的代理组织,所以公益性是鉴定机构必然的属性。鉴定机构社会属性

1.1 医学会的社会属性

社会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等。这些叫法在内涵上区别不大,与政府、企业相区别,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自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1]。我国目前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医学会属于社会团体。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团体之一,各级医学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笔者所在的常州市医学会成立于1948年。各级医学会是按照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查同意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医学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组织,医学会在全国范围内都建立了健全的组织,全国设立中华医学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省级医学会,各地级市也都设有市级医学会,而且都有着十多年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经验。中华医学会自2002年开始承担政府转移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能以来,累计在全国建立了400个鉴定机构,医鉴工作人员达1500人,建立了拥有10万名医学专家的医鉴专家库[2]。医学会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始终把客观、公正、专业、公益作为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鉴定质量不断提高,公信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外,又先后承担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职业病鉴定等多项政府转移职能,在将来将承担更多政府转移职能,医疗损害鉴定也应该确立医学会的主渠道作用。

1.2 司法鉴定机构的社会属性

2005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施行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申请条件规定如下:有自己的名称、住所;有不少于20万~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有明确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仪器、设备;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3名以上司法鉴定人。申请门槛过低,加上利益的驱动,导致了司法鉴定机构数量的泛滥。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江苏全省共有60家社会司法鉴定机构,许多都是由二级医院设立或是由退休法医组成。技术力量及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有限,根本不具备承担医疗损害鉴定的能力[3]。司法鉴定机构属于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它的营利性导致其只会热衷于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利益的追求。目前绝大多数鉴定机构的设立是因为鉴定服务属于创收项目,把司法鉴定看作一种投资获利渠道,利润就是机构成立的出发点,没有利益就失去了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热情,在政府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很难将其强行纳入公益体系,鉴定机构不具有公益性,医疗损害鉴定就很难把公民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包含进去。目前,我国司法鉴定机构采取市场化管理。市场化的特点是通过各种手段或策略唤起人们的消费意识,争取更多的顾客,通过提供有利于客户的服务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医疗损害鉴定的社会公益性本质决定它不能按照市场化经营。如果将消费与受益结合起来,司法鉴定就丧失了公正性。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将司法鉴定服务完全交给市场,即使社会诚信体系很完善的国家也不例外,如英国、德国基本上还是以国家设立的鉴定机构为主[4],更何况中国社会的诚信体系距离完善还十分遥远。鉴定人员的条件

医疗损害鉴定无论是由医学会组织,还是由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人员的组成是其核心问题,将直接决定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鉴定人员的资质和条件,也是构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焦点问题。

2.1 医学会鉴定人员条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3条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专家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①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②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③符合前款第1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是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入选条件要求更高。医学会鉴定专家的产生是医患双方随机抽取产生,人数基本上在5人以上,既包括临床专家,也包括法医专家。

2.2 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人员条件

《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具有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专家的产生是通过指定或者直接选择产生,人数基本上只有2~3名。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医学会鉴定人员的资质要求明显高于司法鉴定人的资质要求,即医学会要求鉴定人员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且任职3年以上,而司法鉴定人的最低要求是“具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因此,大量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没有从事过临床医学工作的人在司法鉴定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即可通过考核获得司法鉴定人资格,成为司法鉴定人[5]。医学会的鉴定专家通常具有争议所涉学科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但司法鉴定人却往往不具备此类专业知识。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多系法医出身,相对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即使部分鉴定人为临床医生,但由于目前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分科的细化,鉴定人也不可能通晓所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5]。

由此可见,医学会的鉴定专家在专业素质方面较司法鉴定机构人员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亦符合法院委托鉴定的专业资质要求。鉴定收费

鉴定收费是老百姓维权的一道门槛,本身看病已经花去了大量积蓄,如果鉴定收费高昂,无疑更增加了他们的维权成本,也许许多人因此就放弃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一些人在走投无路之下可能会采取偏激的手段进行维权,这也是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因此,医疗损害鉴定的收费必须体现社会公益性。

3.1 医学会鉴定收费

医学会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鉴定收费充分体现了社会公益性,不仅低廉,而且收费标准坚持十多年不变。就笔者所在的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根据2002年10月14日发布的《江苏省物价局、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收费试行标准的批复》(苏价费[2002]368号、苏财综[2002]137号)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标准:①鉴定专家在7人以上(含7人)的,按首次鉴定2200元/例次,再次鉴定3200元/例次收取;②鉴定专家在7人以下的,按首次鉴定1700元/例次,再次鉴定2200元/例次收取。2002年至今,10多年过去了,鉴定收费仍按此规定执行。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苏高法审委[2010]16号)规定,医疗损害鉴定的费用参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收费标准执行,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的收费标准体现了社会公益性。

3.2 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收费

长期以来,由于司法鉴定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加上司法鉴定机构自身的利益驱动,司法鉴定收费一直居高不下,也是社会反响强烈的焦点问题。鉴定机构的收费不是按例收取,而是按项计费,1例普通的医疗过错鉴定动辄就要上万元的鉴定费。而且各地鉴定机构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差异较大,影响了当事人和法院对鉴定机构的选择和确定,进而影响了诉讼效率;由于收费问题,导致不少当事人对法院选出或指定的鉴定机构缺乏信任,法院依据鉴定结论作出的最终裁判结果很难得到当事人的认可。甚至出现鉴定机构与法院通过回扣关系建立业务纽带等不正常现象[6],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正因为如此,2009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司法部下发了《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9]2264号),对司法鉴定收费制定了具体的收费标准,并规定了浮动幅度。其中医疗纠纷鉴定每例4300元、法医病理鉴定文证审查每例1200元、损伤程度鉴定300-700元、伤残程度评定每例700元、伤病关系鉴定每例1000元、医疗费合理性评定每例600元、法医临床鉴定文证审查每例800元等,这些费用都可能在同一医疗损害鉴定中进行累加,而且还有浮动的幅度,由于其营利性的驱动,基本上是就高不就低,相比医学会鉴定,收费仍然过高,不具有社会公益性。鉴定程序

4.1 医学会鉴定程序

根据2010年6月28日发布的《卫生部关于做好〈侵权责任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61号)规定,医学会可参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组织医疗损害鉴定。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30号)详细规定了鉴定的组织者和分级管理制度、鉴定程序的启动、中止和终止,鉴定专家库的设立、鉴定专家组的形成和主要学科的确定,鉴定专家的回避,鉴定的依据、目的和原则,鉴定材料的提交、鉴定听证会程序以及鉴定结论的书写规范等内容。江苏省医学会于2010年12月21日下发了《医疗损害鉴定实施细则(试行)》,又于2011年2月11日下发了《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医学会于2010年11月15日出台了《浙江省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办法(试行)》,北京医学会于2013年1月14日下发了《北京医学会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暂行规定》,这些细则、办法的出台,使得医疗损害鉴定相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程序上更科学、更公正。

4.2 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程序

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关于程序方面的规定,只有2007年7月18日司法部公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第107号令),这部程序通则是针对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在内的一个总的鉴定程序方面的规定,针对性不强,远不如医学会鉴定程序详尽和规范,对于司法鉴定机构如何开展医疗损害鉴定更是没有明确的鉴定程序可依照。比如,多数司法鉴定机构不召开医患双方参加的鉴定会,医患双方无法当面向鉴定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鉴定人也无法就一些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或需要进一步查明的事实现场向医患双方进行调查询问,也使鉴定人无法通过现场查体对患者损害后果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定。另外,司法鉴定人因为其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欠缺,常常聘请有关医学专家提供专家咨询意见,但却拒绝提供咨询专家的资料,使得医患双方申请咨询专家回避的权利无法得到实现,亦经常在实践中引起双方的争议。医疗损害鉴定选择医学会的必然性

综上比较可以看出,医学会相比司法鉴定机构,社会属性更具有公益性,更能体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医学会的鉴定人员具有更高、更专业的业务素质,鉴定程序也更加公开、透明和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唯一的优势就是中立性,独立于医疗系统之外,但这无法掩盖它专业知识的欠缺;医学会在鉴定专家方面有绝对优势,专业性、科学性没有问题,关键是公正性,而公正性是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避免。因此,医学会是医疗损害鉴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关于司法鉴定制度的三个维度解析 篇7

一、我国当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下法律界所面临的社会日益增长的司法鉴定需求和司法鉴定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问题中,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统一性与司法鉴定标准不统一的矛盾、司法鉴定“意见化”与司法鉴定意见质证“形式化”的矛盾、以及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客观需要与“多头管理”现状的矛盾等多种层面,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当下司法鉴定制度对自身制度创新的迫切需求[1]。

二、司法鉴定制度法律创新

司法鉴定制度本身包括司法鉴定法、程序性规范和技术规范与标准三个方面, 而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司法鉴定制度法律创新, 我国政府就必须通过加速司法鉴定基本立法、完善司法鉴定程序规范、健全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三个层面, 完成具体的司法鉴定法律制度创新。在加速司法鉴定基本立法层面的工作中, 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我国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这就标志着我国司法鉴定基本法律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为此我国政府就必须尽快进行完善、合理、科学的《司法鉴定法》的制定, 并同时对三大诉讼法中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统一规定、对所有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类别实现统一管理, 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司法鉴定基本立法的加速;而在完善司法鉴定程序规范层面的工作中, 我国政府需要在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实施程序以及运用程序方面进行创新, 这样就能够通过保证司法鉴定基本法律的程序规定具体化, 为司法鉴定制度法律创新保驾护航;而在健全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层面的工作中, 这一工作应以满足三大诉讼对各司法鉴定类别技术标准的需要为目标, 这样就可以较好解决以往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一案多鉴、结论各异”的问题[2]。

三、司法鉴定制度管理改革

在基于管理制度进行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解析中, 笔者发现司法鉴定制度的管理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司法鉴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了全面实行司法鉴定分级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司法鉴定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完善司法鉴定投诉管理制度等方式的司法鉴定制度管理改革建议。具体来说, 在全面实行司法鉴定分级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中, 我国政府需要通过细化司法鉴定机构资质审批条件、厘清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性质、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年度考核制度等方式解决我国以往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在建立司法鉴定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的建议中, 我国司法鉴定工作应形成多部门“联合管理”的“1+X”管理模式, 这样就能够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在完善司法鉴定投诉管理制度的建议中, 我国政府应通过强化处罚、完善司法鉴定投诉立案“门槛”、贯彻落实司法鉴定“访转诉”制度的方式保证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整体质量[3]。

四、司法鉴定制度保障建设

在保障制度视角下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解析中, 笔者发现我国当下的司法鉴定制度在对鉴定人与鉴定当事人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 这种不足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效用的较好发挥, 针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状, 笔者结合保障制度提出了建立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保障制度、司法鉴定当事人法律援助制度、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等三方面的司法鉴定制度保障建设意见。而在具体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 我国政府需要对司法鉴定人出庭前后的人身安全、在法庭中的地位、经济方面等进行较为完善的保障;而在司法鉴定当事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中, 我国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程序细节;而在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中, 这一制度对于相关鉴定人出现失误造成重大过失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的问题, 能够起到较好的弥补作用。

五、结论

在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这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必须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与丰富实践活动的展开, 才能够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

摘要:在我党第十八次三中全会中, 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直面社会日益增长的司法鉴定需求和司法鉴定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 本文就司法鉴定制度的三个维度解析进行了具体研究, 希望这一研究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司法鉴定,法律制度,三个维度

参考文献

[1]史杏娟, 王晓红.对司法鉴定概念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6:33-35.

[2]何家弘.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J].人民检察, 2007, 05:5-10.

司法鉴定人制度 篇8

一场车祸让22岁的施超瑜变成嗅觉完全失灵的精神病人。“猪粪和米饭,在他闻来都是一个味道了,我说他一句,他上来就踹我一脚。”施超瑜的父亲施立新感到很郁闷。

按他的说法,他曾在被暗示之后,依照潜规则向浙江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送上1万元钱,以求得一个对儿子有利的司法鉴定。却未能如愿,他遂举报天鉴司法鉴定所所长朱天华,并有录音为证。

作为另一方的朱天华,却一口咬定施立新血口喷人。此外,天鉴司法鉴定所一个叫做王永新的鉴定人,在网上公开举报天鉴司法鉴定所私盖鉴定人的印章、多位鉴定人只在天鉴所挂职工作等违规行为,这一举报让天鉴司法鉴定所受到浙江省司法厅的通报批评,并引起其他被鉴定人的连锁举报。

一年后的癫痫病

今年45岁的施立新是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山口村人,8年前,他与老婆离婚,带着儿子施超瑜和母亲一起生活。金华盛产火腿,需要一种叫做“两头乌”的家猪作为原料,施立新开始大规模养殖“两头乌”,空余时间在田地上种一些苗木等经济作物。

施超瑜高中毕业后,在金华市区科源专利事务所上班,后来跳槽到上海保斯利饲料公司做猪饲料推销员。在从事养殖业的施立新看来,这是一份比较有前途的工作。

2007年7月1日下午,施超瑜买好晚上10点的火车票,准备从金华赶回到上海公司去,这时候,施超瑜接到同学刑华乐的电话,让他去修理一下电脑。5点多,在修好电脑后,刑华乐用两轮摩托车载着施超瑜回家,途经金华环城北路时,被丁丁牛奶公司的一辆轿车撞倒在地,施超瑜严重受伤,被送往附近的金华广福医院。

住院43天后,施超瑜出院。对于这次出院的原因,施立新说,自己忙于养殖和苗木生意,年迈的母亲在医院照顾孙子也不方便,干脆就接他回家疗养。当时,金华广福医院对施超瑜的诊断是:颅底骨折,脑震荡,双侧嗅觉障碍。当施立新听医生解释施超瑜的嗅觉障碍后,便问医生:“猪粪和米饭闻起来是一个味道?”得到医生肯定的回答后,他万念俱灰。

出院后。爱子心切的施立新发现开朗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他以为是车祸给儿子造成了心理阴影,也没有太在意,他劝说儿子要多散心,等养好身体可以继续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调养和多次复诊,施超瑜身体得到恢复。2008年9月9日,施超瑜重新回到上海的保斯利饲料公司上班。9月底的一天,施超瑜在上班期间忽然昏倒在地,同事把他送到上海市嘉定区人民医院,医院的初步诊断是癫痫病,要求入院观察。

施立新连夜赶到上海,把施超瑜接回金华,并于2008年10月2日,住进金华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7天的治疗后,于10月9日出院,医生开具的出院诊断是头部外伤后,癫痫小发作。

出院10天后,施超瑜在家中又忽然跌倒,细心的施立新发现,儿子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儿子是不是给撞傻了?”他想着给儿子做一次精神病鉴定。

2009年2月,施立新带着施超瑜来到金华精诚司法鉴定所,在付出2040元的鉴定费后,委托精诚司法鉴定所给施超瑜做一次精神病鉴定。同年3月24日,金华精诚司法鉴定所出具检验结果,认为施超瑜损伤为4级伤残,伤残赔偿系数为74%,并建议住院护理,癫痫病的后续治疗费暂定为3000元。

看到这一鉴定结果,施立新勃然大怒:“我儿子都撞成精神病了,3000元钱怎么治得好?”

但是,精诚司法鉴定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只是一个暂定的治疗费。以后可以追加的。

潜规则

施立新凭着这份鉴定报告,把车祸肇事方金华丁丁牛奶公司告到金华婺城区人民法院。在庭审过程中,丁丁牛奶公司要求重新鉴定,婺城区人民法院遂指定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进行重新鉴定。

2009年8月5日,施立新接到天鉴司法鉴定所的电话,要求施立新出具材料,并于8月11日,带施超瑜到位于义乌的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

8月11日,施立新带着儿子来到天鉴司法鉴定所,为防止施超瑜发病,施立新还带着一个相识20多年的朋友张敬青一同前往。当天上午,金华丁丁牛奶公司也派律师到现场参与整个过程的鉴定。

上午9点半,鉴定开始,施立新在现场观看,他看到一位医生用棉球沾上酒精和醋,塞到施超瑜的鼻子里,刺激他的嗅觉。

在做完法医临床鉴定后,天鉴司法鉴定所安排鉴定人对施超瑜进行精神病鉴定。“当时我只看到—个姓韩的鉴定人,另外一个鉴定人说是中午去吃饭了。”施立新回忆说。他看到韩拿出两张百元钞票,一手捏着一张,问施超瑜,这里是多少钱。施立新说,施超瑜一开始还答不准,在重复了10多次后才答对。

下午两点半,全套鉴定做完,施立新问姓韩的鉴定人,施超瑜是否有精神病?韩告诉他,有精神病,而且比较厉害,应该用药物进行治疗。

一个星期后,施立新与朋友张敬青一起到义乌,去找天鉴司法鉴定所所长朱天华吃饭。朱天华向本刊记者介绍,当时施立新找到他后,就邀请他一起吃饭,遭到他的拒绝,“这是犯法的,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施立新告诉本刊记者,朱天华拒绝与自己吃饭后,却和张敬青一起吃了饭,“我就在饭店楼下等他们吃好。”

“朱天华托张敬青告诉我,要给他两万块钱,才能做出有利的鉴定来。”施立新告诉本刊记者。

施立新回家后,与朋友们商量,最后决定先送一万元钱。据施立新讲述,他自己没钱,就向女朋友范丽萍借钱,范决定与施一起去交钱。8月17日,他和范丽萍一起到义乌,与张敬青会合后,施立新和范丽萍到天鉴司法鉴定所附近的工商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分五次共取出一万元现金,用信封包好后,由范丽萍和张敬青把钱送到天鉴司法鉴定所。

一万元钱给谁了

2009年9月26日,天鉴司法鉴定所出具对施超瑜的鉴定意见,接到鉴定意见书的施立新看到,儿子的伤残等级由原先金华精诚司法鉴定所鉴定的四级变成了七级。

多花一万元钱做鉴定,鉴定的伤残等级却比上次更轻了,这让施立新很恼怒,他就找朱天华要自己的一万元钱。

对于这笔钱的去向,施立新和朱天华有着完全不同的说法。

鉴定出来当天,施立新找到朱天华,并对当时的谈话进行了录音。据现场的录音,施立新先向朱天华询问鉴定意见的一些情况,最后施提到:“你当时不是说拿2万块钱来,就维持原先的那个鉴定,是什么意思啦?”

朱天华反驳说:“谁说拿两万元维持原来的啦?”施随即讲述8月17日的送钱事件,朱表示,“你去问问刑大(刑警大队),我已经还给他们了。”朱还在录音里说,“你当时那个包,我摸了一下可能是钱,我又联系不到你。”

据录音资料,当时朱曾表示,打个电话,帮施立新去找回这个退回到刑警

nlc202309012227

大队的“包”,后来又表示,全部东西都退回到法院去了。

但是,朱天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里面是钱,以为信封里面是一些材料,就让范丽萍交到鉴定人那里去了,他认为,最后这笔钱可能被送钱的人给“黑”了。

“我如果收了这笔钱,现在还能坐办公室里吗?”朱天华矢口否认收过这笔钱。他告诉本刊记者,在施立新举报到义乌市司法局后,义乌市司法局曾专门调查过这一事件,经过调查后,都认为没有这回事。

义乌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余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施立新举报天鉴所完全是无效投诉,“司法局已经出具了调查报告,但是不能公开给记者看。”

4月28日,本刊记者看到一份由义乌司法局出具的针对张敬青的调查笔录,根据张敬青的陈述,朱天华已经将这—万元钱退回到义乌刑大的一个中间人手中,这笔钱现在已经退到施立新手里,同时他表示,自己和朱天华并没有吃过饭。

鉴定人没有到场?

施立新除了举报朱天华索贿外,还举报天鉴司法鉴定所在鉴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本刊记者了解到,施超瑜在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一共做了两个鉴定,鉴定所一共出具了两份鉴定书,一份是“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书”,鉴定人署名是“李洪明、韩宝淦”,另一份是“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鉴定人署名是“李洪明、张毅夫、王学军”。

施立新告诉本刊记者,因施超瑜有精神病,怕他发怒闹事,不配合检查,在司法鉴定过程中,他全程陪同儿子做完整个流程,“按说,应该有4个鉴定人为我儿子进行过鉴定,可我只见过韩宝淦法医,其他人根本没见到过。”而依照司法鉴定的有关规定,在做司法鉴定时,必须有两个鉴定人同时在场的,施立新由此认定天鉴所存在违规鉴定的情节。

他查到,其中的一个鉴定人张毅夫是在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颅脑外科工作的,就想去湖南找张毅夫问个究竟。

2009年11月的一天,施立新搭货车到湖南省桃江县,并在县人民医院找到张毅夫。据施立新讲述,他在一个走廊上找到正在上班的张毅夫,他询问张毅夫,是否认识自己,张毅夫明确表示不认识。据施立新讲述,他当时问张毅夫:“你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儿子,怎么鉴定上有你的签字?”张明确告诉他。你去找天鉴所好了,他们会给你解释的。

朱天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毅夫根本没参加过施超瑜的鉴定,施立新是因为鉴定结果对他不利,到处诬告他。但本刊记者查阅施超瑜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看到确实有张毅夫的盖章。

本刊记者致电朱天华,询问张毅夫是否参与过对施超瑜的鉴定,朱天华表示,要到所里查鉴定意见后才能知道。

鉴定人举报鉴定所伪造鉴定文书

义乌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余斌告诉本刊记者,包括施立新在内的数位被鉴定人家属,都在状告天鉴司法鉴定所,这一切都与一位叫做王永新的鉴定人有关系。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至少有三起投诉,是和王永新有关。

据朱天华介绍,王永新是河南人,在天鉴所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后来王永新的儿子在外面充当“黄牛”,介绍案子到天鉴所鉴定,让王永新负责鉴定,并从中收取好处费,

“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我知道后就立即采取措施,他得知我要处理他,就不辞而别了。”朱天华告诉本刊记者。

据悉,王永新在浙江省司法厅网站上对天鉴所进行投诉,主要内容是投诉所长朱天华,“冒用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人的名义伪造鉴定文书,为司法机关及他人提供虚假证据,致使他人受到刑事或民事的追究,扰乱了国家的正常鉴定秩序及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秩序,损害了国家及当事人利益。”

王永新还在网上公开一批鉴定文号,并声称这些鉴定文书都是朱天华参与造假炮制而成的。

“说我作假,这是毫无依据的。如果鉴定人没有签名,就出具鉴定意见书,我肯定要承担责任了。他王永新敢站出来去司法厅告状吗?”朱天华认为,这是王永新在恶意报复自己。

2009年,天鉴司法鉴定所被司法厅通报批评,本刊记者询问此事,朱天华承认通报批评一事,“因为内部管理问题。”

据余斌介绍,王永新熟悉天鉴司法鉴定所的内部情况,因此举报有了效果。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永新一连举报了丁珂、周民强、张毅夫和李屹四个鉴定人,声称这四位湖南籍的鉴定人长期挂职在天鉴司法鉴定所,从未在天鉴所从事鉴定工作。浙江省司法厅经过查实,确认了两个挂职鉴定人:丁珂和周民强。张毅夫则是一个月来一次做鉴定的,李屹早已经离开天鉴司法鉴定所,对这两人举报是不属实的。

余斌认为,这是天鉴司法鉴定所的内部管理不严,对于鉴定人的监管,是一个难题。他举例说,王永新的儿子充当“黄牛”拉生意,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掌握的。

被鉴定为终身需要护理的人在街头散步

关于王永新引发的系列举报案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小庆案,有媒体曾以“最牛植物人”为题进行过报道,当事人张继梅曾在网上公开声讨天鉴司法鉴定所。

据张继梅的律师葛治华介绍,斯小庆因交通事故重伤,张继梅要承担赔偿责任。依据2008年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对斯小庆的损伤及现愈况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二级伤残+4%,斯小庆伤后需终身完全护理依赖。

“终身完全护理依赖,是比较严重的伤残,接近植物人,张继梅因此付出巨额赔付。”葛治华告诉本刊记者。

据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张继梅履行赔偿过程中,恰逢王永新举报天鉴司法鉴定所和朱天华的违规冒签行为,而斯小庆的鉴定也是由王永新做出,张继梅由此认为,鉴定意见书可能作假。

2009年的一天,张继梅的一位朋友在路上看到斯小庆在街边散步,遂用手机拍摄下来,并在网上流传开来,视频里的一个瘦个男子,戴着红色棒球帽,在街头散步,并吃了面条。斯小庆由此被认为是“最牛的植物人”。

朱天华告诉本刊记者,录像的真伪不知道,一切都无法说清。他还举例另外一个可能:“当时鉴定的时候,斯小庆的身体确实不行,在鉴定后身体调养得好,恢复得比较顺利。”

浙江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潘广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接到对斯小庆案的举报后,司法厅对天鉴所的鉴定进行核查,认定天鉴所所做的鉴定完全符合正常程序。

谈到王永新,朱天华是心情复杂,王永新的举报以及连锁反应,让天鉴司法鉴定所的名誉受到损失。

本刊记者多次致电给王永新,都未能打通,据知情人士透露,王目前在广东,依然做着老本行。

朱天华告诉本刊记者,天鉴司法鉴定所光在2009年就办理司法鉴定2000多例,营业收入只有150多万元,却养活了20多个工作人员,是典型的非营利性机构。一位业内人士则对天鉴所能如此“高产”感到吃惊,他举例说浙江大学司法鉴定所,一共有60多位鉴定人,一年却只办了约1000件的鉴定。

令人意外的是,本刊记者在天鉴司法鉴定所的专家介绍栏里,看到王永新依然位列15个鉴定人之一,据朱天华介绍,王永新的工作关系依然挂在天鉴司法鉴定所里,还算是天鉴所的鉴定人。

“他不亲自来办手续,我也没办法。”朱天华对本刊记者说。

上一篇: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下一篇:古诗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