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案例设计(共7篇)
一、以理论研究大气压强的大小
我们被大气压包围着, 大气被地球吸引而受到重力, 已知地球表面积约5.11×1014m2, 大气总重力约5×1019N, 大气层厚度约106m, 地表空气密度约1.29kg/m3, 你能计算出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压强吗?说说你的看法。
方案1:因为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液体压强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来计算, 得到大气压的值约为1.02×105Pa。
方案2:由压强的定义式可知, 只要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可, 由P=F/S, 即由大气重力除以地球的表面积可得到大气压强为1.26×107Pa。
由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值为何相差这么大呢?学生们可探讨一下哪个方案得到的值可能更合理, 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二、以实验研究大气压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大气压。
实验1:利用大气压托水柱, 思考能否说大气压强的大小就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 (转换法的思想) 。如果我们换用更长 (约50cm) 的玻璃水管实验, 发现大气压可以托更高的水柱, 进一步实验如下图所示:约1m长的玻璃管, 一头用气球捆扎住, 灌满水后倒立在水槽中, 发现水柱仍没下降, 这说明大气压可托举更高的水柱。如果把上端的气球膜刺破, 水会喷出吗?演示一下即可真相大白。如果我们让玻璃上端开口处在真空的环境中, 大气压可以把水柱托多高呢?是不是可以顶到“天上去”?
实验2:还原图托1里拆利实验。因为实验安全和操作原因, 所以采用视频播放。从前面有水做铺垫的实验, 我们知道了托里拆利为什么选水银做实验 (其实在水银前他还用了海水、蜂蜜等) 。实验能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关键是:水银上方是真空。实验中还发现, 玻璃管倾斜, 则水银柱长度变大, 但高度不变, 而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托起76cm水银柱, 所以, 我们可以由水银柱的压强得到大气压强的值。对课堂上具体公式的介绍和应用就不再阐述。
三、有趣的“实践”
问题1:讨论:大气压大吗?作用于我们指甲盖上的压力有多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问题2: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托起多高的水柱?
问题3:用吸管喝饮料, 饮料是被我们吸上来的还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我们最先吸的是什么?
你能用15米长的吸管吸牛奶吗? (吸管不能剪短) 说说你的想法。
通过一系列相辅相承的问题设计,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进而解决问题。
四、回味实验 (听话的水流)
用一个塑料瓶装半瓶水, 在瓶侧壁打个小孔, 可看到有水喷出, 如果把瓶盖旋紧, 会看到什么现象?动手做一做, 思考水流究竟是听谁的话。
大气压强的内容较多, 知识点繁杂, 需要安排2节课时间, 本节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 可视情况穿插在教学中。理论探究是对前面压强知识的回顾, 托里拆利实验的研究着重展现物理思维方法并逐步深入, 体会认知探究的过程。最后的问题设计由简到难, 也更有趣, 既是对知识的巩固, 也开拓了学生思维, 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穿插, 师生互动融合, 节奏把握适当, 定能使课堂呈现巨大的生命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鲁佩用.《大气压强》实验创新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 (中学教学教研专辑) , 2014, 32 (3) :67-68.
【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④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2)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谈话与讨论相结合。(2)学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2)学生用:圆珠笔、压力小桌、钩码、海绵、橡皮泥、棉线、纸片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魔术表演睡钉床?生回答:见过。教师出示自制教具:钉床
教师问:有没有同学敢脱掉鞋子站到钉床上去?
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觉得害怕,不敢站上去,但还是有少数学生很勇敢地想试一试。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站钉床。结果这位同学的脚并没有被钉穿,而是安然无恙。学生心中就出现了疑问:为什么光脚站在布满钉子的钉床上会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之所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主要可以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有学习的目的性。
第二步:课程内容讲解互动环节
(一) 压力。教师活动:(1) 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现象:①将桔子分别放在水平锯条和斜面锯条上,桔子有没有对锯条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对锯条产生了什么作用效果?注意观察形变的弧度和方向。②像竖直墙面(用锯条竖直放置代替墙面)按图钉,图钉有没有对墙面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对锯条产生了什么作用效果?注意观察形变的弧度和方向。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三个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特征?(2)教师:像这样的,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物理学上就叫做压力.(3)板书: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4)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压力的三要素:①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而指向受力物体。②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表面。大小: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种情况下的锯条都受到了桔子或图钉施加的力,这些力使锯条发生了形变。根据观察到的形变方向,请同学们在学案上画出锯条所受这些力的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画在黑板上。学生:都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且指向受力物体。学生思考分析。学生观察并思考,讨论后得出:只有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而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向竖直墙面按图钉时,压力大小于图钉重力毫无关系。设计意图:压力的方向是个难点,尤其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很多同学会认为是竖直向下的,通过观察锯条形变的方向,学生可以对压力的方向有一个很深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概括能力。突破难点: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活动:演示:出示用弹簧秤改装的压力计,将桔子自由放置在压力计秤盘上,桔子对秤盘的压力等于物体课件将速度的概念与压强概念进行对比,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教师板书并讲授:公式:p=F/S 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强调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的面积,而不是某物体的表面积);单位: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 1Pa=1N/m2 。教师:1Pa究竟有多大?相当于将三粒芝麻碾成粉平铺在1平方厘米指甲盖上所产生的压强。请同学们估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寻找方法: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及:用压力去除以受力面积,看比值的大小。理解基础上记忆。思考并回答。倾听并感悟。设计意图: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建立压强的概念。渗透类比及比值定义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对一些常识有所了解。
(四) 增大或减小压强。教师活动: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教师:由p=F/S可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请课前站钉床的同学解释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得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反之可减小压强。学生课前的疑问到此时可以解开了。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些地方要增大压强,有些地方需要减小压强,从而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认识到魔术本身是假的,但其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真的。
第三步: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几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分析:(1)哪些生活场景需增大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增加压强?(2)哪些生活场景需减小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减小压强?小游戏:全体立正,如何迅速增大你对地面的压强?学生活动:认真体验并交流,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有的迅速改为单腿站立,有的脚尖踮地,有的迅速抱起桌上的书、书包等物品……。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既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很好的调节了课堂气氛。
第四步:畅谈收获系统升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生活动:一起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设计意图:强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促进情感的提升。
第五步: 课后延伸思维拓展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汽车超载、国道破坏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课后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道路破坏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以“国道不堪重负”(或其他)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的重力,若再用手压桔子,观察压力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将压力计倾斜,观察压力计指针偏转情况?请你总结这三种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学生活动:学生拿出铅笔:两支手指分别压住铅笔的笔尖和笔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再用力一点压,和刚刚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提出探究课题: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大胆猜想并交流。经讨论,明确实验方案:让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压力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各小组边演示边讲解, 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合理分工,共同实验,研究发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倾听、感悟。设计意图: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学生从自己的求知愿望出发提出了探究课题,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授之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瓶瓶罐罐当
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难点】
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玻璃杯1个,粗玻璃管1根,小试管1个,烧杯1个,水槽1个,烧瓶1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注射器1只,马德堡半球一个,抽气机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怎样计算?
二、情境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实验演示:
(1)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3)试管放在长玻璃管中倒过来会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4)抽气机抽取马德堡半球内气体时,橡胶管会怎样?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受到了谁施加的力?这说明了什么?
三、新课
(一)大气压的存在
师生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教材86内容。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有多大呢?你能否设计实验测量出来?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讨论:如何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
讨论后,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
(1)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试管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试管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想想议议]教材88页“想想议议”
学生计算,并讨论、交流。
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思考抽水机工作原理,并讨论、交流。
四、知识拓展
介绍大气压强发现的历史(见附页)
本节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
(2)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2)练习册76页第7、8题
计算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板书设计:14.3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三、大气压的大小:760mm高汞柱
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
四、气压计
附页
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17世纪以前的人们认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谓“自然界厌恶真空”。对于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认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满活塞原来占据的空间,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20xx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害怕真空”的说法。人们曾用这种说法来解释抽水机为什么能抽水:活塞向上一提,水面和活塞之间形成了一段真空,自然害怕真空,于是水就升上来填补这段真空。人们还常常用“真空吸力”来解释这种现象,把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喝汽水等都说成是“真空吸力”的作用。
1640年,在古老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制造了一台抽水机,准备用它把探矿坑里的水抽走。但是抽水机造成以后,用来一试,水被提到不足10米高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技师们千方百计地改进抽水机,保证活塞和水面间是真空,结果还是不能使水再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便去请教那位发现单摆规律的伽里略,那时他已经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了。76岁的伽里略曾经对“自然害怕真空”的说法产生过怀疑,他猜想:也许空气有压力吧?抽水机是不是靠压力把水压上来的呢?遗憾的是,不久伽里略便逝世了。
在伽里略去世的1642年,他的学生托里拆利设计了一个实验。证实了伽里略的猜想。
托里拆利预料,因为水银的密度大约是水的14倍,如果用水银代替水,水银升起的高度应该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设计了用水银柱检验这个预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学生做了这个试验,结果证明了他的预想是正确的。在托里拆利试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见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托里拆利用一根大约1米长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面灌满水银,用食指封住开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里的水银就往下降,降到管里的水银面比管外的水银面大约高76厘米,水银就不再下降了。管里水银面的上边没有空气,叫托里拆利真空。管内的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的。托里拆利试验不但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托里拆利试验的消息传到法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帕斯卡推论说,如果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的,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银柱应该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山山坡从山脚到山顶设立了若干观察站,每个站上装一个托里拆利气压计,结果发现水银柱的高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证明了帕斯卡推论的正确。
同一时期,德国的科学家格里克也进行了大气压强的试验研究,他做了一个水气压计,水能升高到他住房的第三层,格里克认为水的上升是大气压的作用。通过长期的观察,他还发现水柱高度的变化与天气有关,1660年他根据一次气压的突然下降,预报了一场大的风暴。
九资河中学 高学智
本节教材可分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两部分。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教科书用图14.3-1中的甲、乙两个现象和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课文提出: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科书通过图14.3-2的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利用录像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并解释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在这里还要让学生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基础上,课文介绍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在介绍气压计时,教材把重点放在常用的金属盒气压计上。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14.3-6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抽水示意图,通过“想想议议”来弄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所以,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以“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两实验为重点,“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其中托里拆利实验所用水银为有毒物质,故采用视频播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资源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③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体验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③认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
教学资源
1、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槽水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等。
2、学生用: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吸盘挂钩 注射器等。
3、多媒体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教师表演“小魔术”,学生揭秘。
2、考考你:有一两端开口的试管,谁能帮我用它起一些水呢?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一)大气压的存在
1、师生互动实验
2、学生实验(自选器材,分组探究)
①“钢笔吸水”实验;
②“吸管吸饮料”实验;
③“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④“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⑤“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
3、师生分析实验:
(1)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各组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资料,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4、学生列举其它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或事例。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二)大气压的测量
1、提出问题:从前面的活动中你感觉大气压强很大还是很小?有没有办法能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呢?
2、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把塑料吸盘吸在桌面上,然后用力拉开。引导思考:要多大的理才能拉开呢?这个拉力与什么力有关呢?
启发学位生用测力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器材估测出大气压的值。(引导学生将吸盘倒吸在桌子下,往挂钩上的尼龙袋子里装细沙,通过测沙子的重力测压力,再计算压强;或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估测)(2)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观察杯中水始终充满,换用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引导思考: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是什么力使水不能流下来?什么情况下谁就流下来了?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启发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3、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思考问题: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的粗细、玻璃管倾斜放置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3)玻璃管中如果有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4)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 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4、计算:教室顶楼受到大气的压力有多大?为什么没有把楼顶压塌?
5、了解大气压的变化、气压计及其作用。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
三、归纳内容,小结收获
1、学生归纳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结语: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就能把知识学好学活。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略)
附 板书设计
三
大气压强
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原因:重力、流动性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
影响因素:高度等
气压计:水银、无液(高度计)
教学反思
应用:抽水机等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陈 晞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的研究方法,既重视知识的探究,更重视学生探究方法、探究四维、探究习惯的培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②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②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③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值及单位换算。3.教学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压强的大小就是大气压强的大小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和日常生活已经接触到许多大气压的现象,但学生对现象只能是表面认识,对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知道较少,这种表面现象认识既是我们学习大气压的生活基础,同时生活现象的表面错误认识也为我们学习大气压设置思维障碍,通过学习深层次理解正确的认识,改正生活认识中错误的理解,这也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四、教具准备:
(1)教师教具:两个试管(试管内径不同)、鸭蛋、集气瓶、酒精灯、火柴、棉布。镊子、酒精、热水、塑料瓶、水槽、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水杯、塑料片(2)学生用具(按小组准备):吸盘式挂钩 2 个、水槽、小杯子、塑料片、烧杯、水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实验引入法)
今年的春晚大家有看吗?有一个人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谦。他以英俊的外表,出神入化的表演,征服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了老师。今天,老师也来牛刀小试。
演示实验 1 ——取大小不同的两个试管,将大试管套在小试管外面,提问学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试管将下落。)如果在大试管里装一半的水,然后将小试管放入其中,倒置过来,小试管将会如何运动呢?(设计意图:通过激趣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可能回答: 1.试管会下落; 2.试管不动)实际会出现的情况:里面的小试管会倒吸。
(板书: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演示实验2:瓶吞鸭蛋
问题探究:哪位同学能将这个鸭蛋塞入瓶子,但鸭蛋不裂掉?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法: 1.鸭蛋被塞入瓶子,但鸭蛋裂掉。
2.仿照引课实验的方法,将集气瓶装满水,将鸭蛋放在瓶口,并倒置过来 3.束手无策)并由学生上台验证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老师也来作这个实验,信不信鸭蛋不会破?
教师演示:将点燃的棉布塞入集气瓶中,后迅速把鸭蛋放在集气瓶口,鸭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吸入集气瓶中,而鸭蛋的形状没有被破坏。演示实验3:冷水浇塑料瓶实验
在老师的手上,有个佳得乐的瓶子,佳得乐的瓶子十分坚硬,无论是用热水还是冷水都不能使瓶子发生变形,但是老师确有办法使瓶子变形,大家相信吗?
教师演示:将热水倒入塑料瓶中,振荡后倒出,迅速将瓶子盖紧,将塑料瓶放在水槽中,用冷水浇塑料瓶外部,塑料瓶变瘪。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前面发生现象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总结 :瓶子中的空气被排出瓶子,当盖紧瓶子并用冷水浇,瓶子内的水蒸气受冷而凝结为水,压强大为降低,瓶子在瓶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而塌陷。而鸭蛋也是一样的道理,集气瓶内部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鸭蛋在瓶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挤入瓶中。这都说明了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强。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在我们的周围围绕着空气,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成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板书:
一、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对于大气压强,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1.大气压强有多大? 2.大气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大气压强作什么用的?)
首先让我们先来感受下大气压强的力量:
实验探究 1 :空气的“力量”取 2 个小吸盘,将 2 个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力量的强大,老师这里有 2 个更大的金属铜球,现在老师将 2 个铜球合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的空气,请两位同学上台,试着拉开这两个铜球。演示实验 4 :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 2 个学生试着来拉开半球,实验结果:无论学生用多大的力量都无法拉开)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铜球内部的气体被抽出后,内部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个铜球被紧紧的压在一起。)
可见,大气压确实很大。其实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做过了这个实验。(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马德保市市长,他将两个他将 2 个直径为 30cm 的铜制空心半球紧扣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空气,然后用 16 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 16 匹马费了很大的劲才拉开铜制空心半球并发出了像“放炮”一样的响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板书:
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学生对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理解。)(学生回答:在重力的作用下,纸片下落)
现在,我们将杯子里面装满水,还用刚才的那张纸片盖住,用手压紧,一样的倒置过来,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呢?和刚才的情况是否相同?大家动手完成这个实验,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实验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纸片没有盖紧,实验会失败。此时可以提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的失败。学生回答:由于漏气,空气进入杯子内,使得内外的大气压强相等,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告诉学生,实验要成功,要防止漏气。)
(学生回答:可以改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来代替水完成这个实验)
托里拆利正是选用了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成功的测出大气压数值。(设计意图:通过纸和杯子的实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板书:
三、托里拆利实验)
现在,请大家带着黑板上的问题,来看段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播放视频)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灌满水银 ?(2)管内水银面为什么会下降 ?(3)水银下降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 ?(4)水银面为什么下降一段后又不再下降了 ?(5)怎样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设计意图:由于水银有毒,现场演示存在危险性,利用视频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水银的危险性,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物理,能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前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画出截面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管内的水银高度为 760mm,会产生很大的压强,那为什么在这么大的压强下,水银面不会下降呢?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大气压将这段水银柱支撑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知道,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相当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根据老师给大家的数据,我们也来动手来计算下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
p= ρ gh =13.6 × 103 kg /m3 × 10N/kg × 0.76m =1.013 × 105 Pa(板书:
四、大气压强: 1.01 × 105 Pa)
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来回顾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 想办法在不破坏瓶子的前提下把鸡蛋从瓶子中取出。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习题量较少,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布置与生活实践有关的题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利用学生的兴趣布置课后作业,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大气压强
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托里拆利实验
四、大气压强: 1.013 × 10 5 Pa 附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尤其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以后,普遍呼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于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式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当今物理教学模式的一种主流,新的课程改革把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重点在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将探究性学习置于突出地位。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究”中创新,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笔者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型新授课的整合模式做了一些探讨。
1 探究性教学法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是物理教学一种核心的教学方法。
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空洞的讲授与繁琐的实验,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各种现代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2 多媒体应用模式
在多媒体应用于脚下的研究中,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谓重中之重,是研究与实施整合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它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具体的操作步骤,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要素,应该对教学起到媒介辅助作用,因为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关注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探究动手”方面下功夫,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建构”,下面是教学模式结构图。
下面提供九年级物理教学“压强”一节教学案例。
4 教学案例
4.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课题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戏,导入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迅速投入到新的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运用信息技术在此环节的作用是现生活情境,目的是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跃跃欲试的心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引入情景:(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图2)
(2)让学生同时观察视频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和体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
问题一:沙滩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打针时,为什么会感到疼痛?
问题四:什么样的书包带感觉更舒服一些?……
教师引导:既然上述现象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引起的,那么现在,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运用信息技术之所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误区;二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压力的存在与作用效果的不同;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探究”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教学来说,主要包括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经历方法的探究过程。探究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程的根本保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学生探究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探究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探究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软件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图5-9)
本环节信息技术是运用东师理想的物理虚拟实验平台,本平台根据课型,提供各种课堂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大部分是素材的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需求组合使用的课件。例如:压强模拟实验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素材可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探究实验。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多是基于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而成的,便于教师根据需求修改操作。(图5-9)
引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经讨论,明确实验方案:让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压力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实验变量。
思考: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实验变量导致实验结果发生改变,能否确定是哪个变量引发的实验结果的改变?
大胆猜想:应该怎么做?
总结得出:当有多个实验变量时,让一个变量发生改变其他变量保证不变,看实验结果是否因此改变。——控制变量法
学生相互切磋,合理分工,共同实验,探究发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最后各小组边演示边讲解,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4.3 温故知新,建立概念
学生掌握新的概念,应该从已有的概念入手。因为新知是在已有的知能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的旧的概念既能抓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构成要素、概念的本质特征、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又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自然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暴露概念理解中的误区,及时组织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误区,完善认识。
提出问题:观察下面的画面思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谁对地面的作用效果明显?当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面积都不同时,应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当一只猎豹2分钟跑4800m,一辆汽车2小时行120km,比较它们谁跑得更快?——通过比较速度即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用类比的方法:我们通常选择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定义:我们把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用英文字母P表示压强定义式:P=F/S国际单位:1N/m2=1Pa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情景将速度的概念与压强概念进行对比,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
参考文献
[1]韩晓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02).
[2]赵静.《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关键词:初中物理;液体压强;创新设计;高效探究;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61-02
一、分析教材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上一节学生已经知道了固体有压强,且掌握了计算压强的一般公式。这时,学生会想,既然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如果有,那它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因此,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活动:一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或感知液体内部有压强,二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对于大多数八年级学生而言,液体压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时要有较高的想象力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自从接触压强这个物理量后,感觉物理难学,心里顿生畏惧。也是从这时起,许多学生的物理成绩开始直线下滑。因此,我把消除学生害怕学液体压强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定位成这一堂课的重点。如何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走进“液体压强”的世界?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二、研究教法
(一)自制教具,创新设计
活动一: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教材上用一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蒙上橡皮膜,分别加水和浸入水中,通过观察橡皮膜发生了形变,证明液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强。此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缺陷:1.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实验室极少。据调查,每所学校只有仅供教师演示用的一个,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种仪器,这就给学生的分组实验带来了困难;2.此方法不能证明液体对容器侧壁也存在压强,换言之,不能让学生体验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为此,我决定自制教具,创新设计。
1.为了克服器材数量少的困难,我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去底,蒙上橡皮膜,代替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此外,将瓶开口处切开,(要连同瓶口下面的漏斗部分一起切),用烙铁在瓶侧壁上烫一与瓶口相当的圆孔,将瓶口塞进圆孔,并打上玻璃胶(以防漏水),在切口处蒙上橡皮膜(如图1)。再加水,这样就能验证液体对侧壁存在压强。
2.利用水管及弯头制成向上、向下、向侧壁开口的器件,并蒙上橡皮膜(如图2)。往水管内加水,橡皮膜分别向上、向下、向左(或右)凸起,很好的解决了液体内部向底部和侧壁存在压强的问题。
3.用铁丝焊接成正方体, 正方体一条边较长,方便手握,在正方体外蒙上橡皮膜(如图3),将此器材放入水中,则正方体六个面均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并向内凹陷。证明液体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均有压强。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正方体上下表面的凹陷程度不同,得到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将铜线穿过塑料管,做成球形(如图4)放入保鲜袋内,保鲜袋呈球形,且球面平整,再将它放入水中,可见保鲜袋紧贴球框,且各面保鲜袋均有下凹,则证明了球面上每一点都存在液体的压强。
5.演示“帕斯卡圆桶实验”(如图5),在一只一次性手套里装入少量的水,用一根又细又长的橡胶管将手套和一漏斗紧密连接,向漏斗内加水,使管中充满水,用撑杆将漏斗举高,塑料手套则自行破裂,是什么力量让塑料手套破裂?学生自然联想到液体内部有压强。
6.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乳胶手套(如图6)。学生分组将戴有乳胶手套的手放入水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则学生能直接感知到液体对手的压强。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前面的实验着重观察实验现象,而此实验则为真实感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此外,将手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则学生就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为后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奠定了基础。对于方向的处理则可将手放在某位置,让手在这一平面四处运动,可谓一举多得。
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制的教具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极其活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高效探究
活动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关于学生猜想中伪因素的处理。此实验为探究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去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在提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学生的猜想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液体的体积、液体的重力、液体的质量、液体的温度、方向等等有关。教师这时的处理方式可能有如下几种:
(1)置之不理型。 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伪因素未加考虑,在课堂上则直接用粉笔圈出正确的猜想,而对其它的猜想则明确告知,这是错误的,或者用一句话“课后研究”敷衍了事。这样的探究必定影响到学生猜想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点的掌握。
(2)画蛇添足型。教师有备而来,预设了学生可能提出的伪因素,且准備了实验器材。但在课堂上学生未提出与之相关的猜想,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竟启发学生“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温度有关呢?”学生未提出的疑惑,教师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3)尊重事实型。笔者认为当学生的猜想中存在伪因素时,可以先根据生活经验或简单的实验把低级、无谓的猜想排除,考虑到时间上的问题,可先行探究真因素,而后再对需要实验验证的“伪因素”进行探究,若时间不允许,可以留待下一课继续进行。
2.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探究。课堂教学中,对探究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对探究的目标有所侧重。实验探究并不一定要组织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其中的几步。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有效地进行探究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中,通过对前一部分实验的探究和体验,学生已经感知到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验二中大可不必再重复实验。探究过程要防止有活动形式,没有实质内容,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实施探究过程的每一步,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探究气氛而机械地开展探究活动。
3.要加强实验指导。
(1)本实验中,学生需要接触一个新的仪器——压强计,绝大部分教师在实验前都要对压强计如何使用进行指导,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压强计的使用并无大碍,但对压强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却无从下手,如:“实验过程中,U型管左右液面存在高度差”学生不知道如何调节,有的甚至不知道压强计在使用前应该使U型管左右液面相平;“橡皮管漏气,当用手指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学生不知道如何调节,仍在继续实验;“在测量过程中橡皮管处于弯折状态”等等。
(2)实验过程中需要强调实验方法的指导——“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特别是控制“深度”这个变量。在本实验中什么是深度,还有很多学生误以为由下而上是深度,这个在实验前一定要纠正。
三、教学反思
【压强教学案例设计】推荐阅读:
《压力与压强》教学设计10-17
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1-16
压强教学案例107-13
压强的教学反思07-15
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11-22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教案06-26
压强说课稿12-07
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09-22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高10-04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