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精选11篇)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1

自2008年我区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创建办的悉心指导下,区人社局及原劳动局、原人事局结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以《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为行动指南,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上做文章、全面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结合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实际,我局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科普工作机制

创建工作之初,我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科普示范区领导小组”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普工作目标要求和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每次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后,我局都及时调整领导小组人员,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近年来,科普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专家法制讲座,定

期研究、检查落实科普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二、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干部科技意识

一是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定为干部学习的必学内容,先后征订了《公务员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汇编》、《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了人手一册,满足了科普工作的需要。在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普及了科技法律知识。二是及时将区科技局配发的《阎良科普》发放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在干部中普及科普知识,倡导干部职工平时多收看收听电视台、电台的科技知识讲座,掌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三是积极参加区上组织的各种科普活动。在科技周、科普日、科技之春等活动期间,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推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四是扩大宣传,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我局承担着全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效平台,广泛进行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类人才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和人才政策,利用各类人才培训班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向培训学员发放科普宣传

2资料,把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融汇到各类教育培训当中。

三、加强教育培训,推进各类人才科学素质建设

一是加强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制定完善公务员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作为公务员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把科学素质教育与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结合起来,通过切实有效的活动载体将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落到实处。加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在全区公务员中相继开展了公务员英语应用能力培训、镇街基层公务员轮训和公务礼仪培训,累计培训公务员1478人次。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经过积极争取,区委党校被市人社局确定为我区首个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先后举办、协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班13期,培训526人次。与此同时,不断加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力度,三年来,累计评定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253人,初级职称212人。发掘培养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全市农村拔尖人才2名。大力发掘非公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科技人才,将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三是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组建了集就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扶持等功能于一体的阎良就业培训集团,大力扶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辖区职业培训机构达到13所。针对“4050”人员、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07期9700余人次,全区城镇技能劳动者达到20000人。四是深入开展“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和“三支一扶”工作。为农村农业、卫生、教育等振兴计划工作人员32名,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组织农林、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干部和科技人才深入镇街和农村、社区,开展包括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在内的各项服务。先后组织了4期150余名专业技术干部作为科普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支农、支医、支教和驻村帮扶工作,广泛宣传普及科教文卫知识,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全民科普工作。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2

近日, 中国科协、财政部作出《关于表彰2012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 宁夏有21个单位和3个人受到表彰, 其中, 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牛羊肉产销协会、永宁县杨和镇红星肉牛养殖协会等1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中宁县宁夏杞乡硒砂瓜科普示范基地、海原县甘盐池管委会西华山特色绵羊养殖科普示范基地等5个科普示范基地和石嘴山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获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泾源县香水镇上桥村马文奎等3人获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 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银啤苑社区获社区科普益民先进单位。

今年4~5月, 宁夏科协、财政厅根据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通知》 (科协发普字[2012]12号) 精神, 按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2年宁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推荐评选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广泛宣传、动员和推荐的基础上, 经过县 (区) 、市、自治区三级财政部门和科协组织的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和评审, 确定了拟推荐上报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单位和个人。

据悉, 中国科协、财政部在认真总结过去六年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成功经验和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决定从今年起, 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该计划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构成。2012年, 宁夏通过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充分调动了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领和激发了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3

先 进 事 迹

----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男,XX岁,现任XX布依族乡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乡政府乡长,根据XX区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协调指导组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及乡相关单位评选,推荐XXX同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先进个人”。

XXX同志自XXXX年就任XX乡乡长以来,带领全乡干部职工继续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XX乡自身特点,遵循“乡村联动、功能先行、逐步延伸、全面覆盖”的发展思路,以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社区,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群策群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力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现将XXX同志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1、高度重视,完善领导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由XXX同志本人任组长,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各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布依族乡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XXX同志亲自带头抓好落实,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召集各村两委负责人研究部署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全体党员大会,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2、开展社区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围绕构建“服务型、教育型、生态型、民族型、文化型、体育型、科普型”社区的目标,明确了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民政办具体指导、协调,乡、村两级组织实施,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广大群众全面参与的运行机制,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始终在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框架内运转。

二是乡党委和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XX乡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X党发[XXXX]XX号),为有序推进XX乡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引。

三是将乡情与上级精神相结合,确定总体思路和实施步骤。根据我乡农村实际,按照“一村一社区”的创建模式,采取重点先行和一般推进的方式开展此项工作:即在基础条件较好的XX及XX村试点先行,重点打造,同时在基础条件一般和较差的其余XX个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3、多方筹措资金开源节流,有力支撑社区建设。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整合乡、村资源和社区企业支持为辅,全面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延伸、补充和深化,积极依托群众自身的力量,充分调动社区村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自觉、自发地参与社区建设,让每一分钱都得到最高效的运用。

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随着农村社区逐步建立,乡、村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一是以建设XX省现代农业展示区为契机,努力打造“XX仙界”。项目预计投入1.41亿元,分三年建成。目前已完成投入约4000万元,主要完成土地流转、坟墓搬迁、苗木补偿、园区大门建设、露天展示会场、土地整理、道路、沟渠等项目。同时,投入XXX万元,完成XXX户农房立面整治,其中:XX村90户,XX村10户。二是通过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00万元,硬化全乡XX个村通组路XX公里和修建XX村平山组村民中心活动广场、村民活动室等。

4、明确定位循序渐进,立足实际为民服务

立足本乡实际,循序渐进搞好农村社区建设,立足群众的需求和本村的条件,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XX乡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工作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带致富”先锋工程、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等工作载体紧密结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服务与活动两大功能,以“党务村务便民利民服务综合大厅”为依托,承接政府延伸到农村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是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远程教育室等农村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有效整合。

三是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四通三改三清三化”(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清理垃圾堆、草堆、粪堆;实施农村社区主道路的硬化、亮化、绿化;对农村社区脏、乱、差的状况进行有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各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形成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有效形式和渠道,实行民主决策。

五是组建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能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基本服务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志愿者服务、群众性互助服务,开展面向村民的各种便利服务。

此外,社区安全保障工作也得到切实加强,社区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环境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是社区治安工作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通过设立社区警务室,推进警务进社区。社区建立了治保、调解和帮教组织,初步建立起以警务室为骨干,以治安巡逻队为依托,以治保、调解、帮教等有关组织为基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和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二是社区安全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不断完善,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农村社区各项服务全覆盖。

XX村社区全覆盖先进事迹材料

――――XXX

同志先进事迹

XX村位于牛场布依族乡东南部,全村辖X个村民组,X个自然村寨,XX户,总人口XX人,全村国土面积XXXX亩。境内居住着布依族、汉族、苗族、彝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境内有沙文至牛场、都拉至牛场两条公路,川黔铁路从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林业和沙石资源丰富,其中林地XXXX亩,荒山荒坡XXXX亩。全村耕地面积XXX亩,其中水田XXX亩,旱地XXX亩,耕作条件较好。

走进XXX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是干净、整洁服务大厅,同时听到“同志请问你有什么事、请坐”等亲切的话语,这位工作人员真诚的笑脸和热情的服务,让来这里办事的群众有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这就是XX村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员XXX同志。

为了给群众办好事,熟悉村民所需业务方面的知道,他常常学习文件精神,掌握各项业务所需资料、程序,向群众解说所办事所需的资料,做到群众有事必办,有问必答。以理论武装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他热情周到,服务对象普遍满意。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受到了来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不少群众说:“以前跑几天都办不好的事,现在找我们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的XXX,一、两天就办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写的材料,只要打他的电话给他说一声,第二天就可以来拿了,他不仅是我们村支书的秘书,也是我们群众的秘书,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随叫民随到”。刚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时候,为加大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力度,他将首问负责制度、服务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接待登记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值班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等上墙,并在村公开栏公示办理的审批项目、办事程序、联系电话等。同时运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广告牌、宣传册(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的职能作用、服务内容、办事流程,扩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工作影响面。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4

访谈对象:县政府

一、您认为本县的中医药发展前景如何?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答:远景很好,能够和西药并驾齐驱为天下人民健康办事。中医药的发展远景目前并不悲观,不光西医来打压,而且中医里的一些人也敝帚自珍,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征,也是但中医药行业目前还面临着收进较低、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宝贵遗产面临失传等。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一些扶持中医药事业的政策。

二、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答:(1)全面发展惠及全县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以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项目为载体,提高全县中医药发展水平;

(2)大力加强农村中医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健全服务网络。

三、本县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吗?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已制定。政策措施包括:

(1)切实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

(2)进一步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

(3)进一步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中医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4)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增强中医事业发展的后劲

(5)重视并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访谈对象:财政局

一、请谈谈县财政对农村中医药服务的投入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中是否考虑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答:县财政对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3年来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比例分别为 %、%、%,近3年来中医药增长比例分别为 %、%、%,均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主要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3年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分别提取 万元、万元、万元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二、对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在财政上有哪些优惠政策和措施? 答: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

2、《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

3、《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访谈对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管中心)

一、请谈谈如何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引进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答:(1)、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医学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2)、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起“引得进、下得去、留得住、转得动”长效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督促县级财政部门给予落实保障。

二、为保证人民群众更多应用中医药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答:(1).将中医院的补偿起付线下调100元,即从400元下调300元,同时补偿比例提高10%,即从80%提高90%。

(2).制定了提高新农合中医优势病种补偿比例的政策。(3).将中医药服务项目、中药品种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三、医保参保人员选择中医药服务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对于条件基本相同的医疗机构,优先考虑将有特色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对中医诊疗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将各定点中医专科或中医科(室)研发的中医中药诊治项目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金支付范围。对技术成熟、效果确切的中医治疗手段和康复项目,提高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在中药管理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取消或减少中医治疗的药品费用限制,适当降低或取消中成药的增付比例。

访谈对象:发改委

一、请谈谈如何在建设发展规划中将农村中医药服务需求纳入地区发展规划。

答:

(一)已纳入地区发展规划;

(二)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 2.进一步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

3.进一步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中医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4.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增强中医事业发展的后劲; 5.重视并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二、对中医药价格的制定情况及对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情况。

答:1.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中医服务项目的价格。

2.我县制定了在新农合中对中医药服务项目提高报销比例,并要求各医疗单位对患者报销实行直报制度。

访谈对象:民政局

一、中医药先进单位纳入地区建设规划情况。

答:

1、成立创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2、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

3、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及县政府工作目标中;

4、加大卫生资金投入,其中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

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体现中医药服务的情况。

答:

1、县级中医医院、镇卫生院、大部分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务项目;对经济困难的家庭、五保户、低保人员,要求医疗机构实行患者费用直报制度;

2、提高经济困难的家庭、五保户、低保人员就医时的报销比例,鼓励选择中医药项目治疗,并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

三、开展对县乡村中医药服务民主监督的情况。

答:

1、加强运行监管,严格落实县政府有关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

2、鼓励公立中医医院对经济困难的家庭、五保户、低保人员在就医时运用中医药服务项目;

3、严格依据国家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要求使用中药,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访谈对象:药监

一、鼓励基医疗机构运用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情况。

答:

1、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项目中运用中药饮片的动力;

2、优化行政审批手续,对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项目的审批要求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时间办结相关申报项目;

3、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政府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严要求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

访谈对象:卫生局

一、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情况。

答:

1、完善制度。县卫生局制定了针对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考核、监管制度;

2、加强监管。县卫生局每年根据制定的考核、监管制度,认真组织专家组,对辖区各医疗单位加大考核力度、落实考核结果、增 强考核质量;

3、形成体系。我县已经建立健全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度。

二、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医疗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目标,把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率作为考核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答:

1、县卫生局在制定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考核监管办法中,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作为一个约束性指标,并与基层医疗机构院长签订工作责任目标,将严格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情况作为对院长考核的重要指标。

2、加大对基层机构和人业人员的管理,分别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并将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率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满意率较低的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对其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落实诫勉、警告或低聘任用等相关措施。

访谈对象:卫生局分管局长

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答:主要内容包括:

1.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性;

2.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4.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5.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6.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7.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8.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9.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0.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等10部分。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

1、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2、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3、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5、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6、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手册共分三册。

第一册主要内容是15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简易治疗方法; 第二册主要内容为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一般针法、一般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诊;

第三册主要内容包括平衡针、腹针、铍针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你地区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举措? 答:1.切实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 2.进一步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投入;

3.进一步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中医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4.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增强中医事业发展的后劲; 5.重视并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5

——XX县中学

民族团结关系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不会有经济的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校学生除汉族外,还有藏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布依族、满族、壮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是多民族共同学习的全日制高级完全中学。全校在职教职工193人(少数民族 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行政人员3人(少数民族1人),教辅人员5人,工勤人员6人;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54人,二级教师75人。全校学生3101人(初中1554人,高中1547人),共有教学班63个(初中30个、高中33个),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为此在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县教科局、县民族团结中心、县创建办、县精神文明办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

一、加强宣传,提高师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我校开展民族团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校在主要路道和校园内悬挂了横幅,制作宣传材料并展示在宣传栏中,全校各年级出办了主题黑板报;我校编印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个学生,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映射到每个学生家庭,提高了中学生和家庭成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利用初

一、高一军训,加强对新入学学生的民族团结重要性教育,让他们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就知道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学校和谐、班级团结的重要性;我校每学期开学时和其中都会召开家长会,德育处都会对家长详细阐述民族团结在我县、我校的重要性,切实向家长宣传有关知识,带动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影响。

三、创新方式,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

1、我校由支部成员和德育处成员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年级会议、年级学生大会对全校学生开展了涉藏维稳、反自焚、反暴恐宣讲活动。利用主题活动时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讲座。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知识讲座等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乡师生对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知晓度,民族团结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工作,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纳入德育管理,充实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和无神论及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充分利用板报、课堂、团队活动等手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工作。还在各年级开展了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评选活动。

3、着眼涉藏维稳和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工作大局,针对我校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民族团结办公室组建宣讲团,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宣讲活动,涉藏维稳宣讲活动,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宣传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有理有据地回应学生的思想疑惑,教育引导全体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坚定、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4、通过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演讲、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每周国旗下讲话、各班主题班会、德育课、座谈会、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征文、书法摄影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明确我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正处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号召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立志成才、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团结统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勇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坚定理想勇担责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光辉业绩。

三、脱贫攻坚,爱心帮扶,共建民族团结示范村

我校组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深入到棉布村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调研活动。工作小组经过精心准备,在木里中学黄河校长、第一书记李挖合同志的亲自带领下,通过走访农户、教师家访、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和“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向广大村民宣传了我县开展的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和党的民族政策、“两免一补”政策和教育补助政策等惠民政策。通过宣传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口帮扶村村干部和广大村民对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活动及党的民族政策、涉教惠民政策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村民所想所盼,掌握了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今后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关爱帮扶,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

我校为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方法,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

1、学校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重点关照、重点扶助、重点培养、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例如我校杨伍几同学,家庭贫困,所以迟迟没有到校上课,面临辍学。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亲自到该生家中劝学,并组织党员向该生等贫困学生资助学具费用,在解除了该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后,该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2、坚持民族团结政策,尊重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优化育人环境,让民族学生既“进得来”,更“留得住”。学校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对民族同学加大帮助的力度,校团委通过联系爱心捐助机构、公益组织、网络平台等,为我校近1000人争取了多种捐赠,如:索玛花公益资助、作业本公益计划、自由天空、达祖公益、滋蕙计划等组织,将关爱民族学生之心体现在爱心行动上,鼓励民族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坚决做到“一个不能少”。

3、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学生“学得好”。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4、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民族学生“上得去”。对民族学生进行“低起点、慢语速、反复讲、多练习、重订正、细讲评、促创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出一条“低分进、高分出”的路子。

五、多办实事,帮助民族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我县村镇分散,学生上学路途远,给农牧民群众子女入学带来困难,为此我校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后顾之忧。我校开展了免费寄宿制工作,周末、节假日将家庭较远的学生集中在统一教室进行托管,进行作业辅导、励志影像播放、民族文化宣讲等。

通过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工作的开展,我校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真正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局面,近年来我校未发生过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纠纷事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在教师极端紧缺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仍得到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社会赞誉之声日渐增高,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日趋显著。近年来,学校曾获得。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我校全体领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也得益于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楷模表率作用,更得益于把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的治校理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6

实地模拟检查情况通报

为迎接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估检查,创建办于2012年2月12日至16日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对我区10个中心和2个站进行实地模拟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1、各中心(站)均能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在2011年12月省级评估验收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与改进。各单位能延续开展中医药宣教工作,利用展板、影像资料、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如孝陵卫中心宣教力度较大,挂横幅、下社区、开讲座,使居民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2、各中心(站)在原有基础上想办法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聘用本系统和南京市专家,拓展中医药专科建设。如孝陵卫外聘了4名专家开设了中医内科,兰园增设中医儿科和中医妇科,红山、玄武湖聘请了1-2名专家开设中医专家门诊。

3、各中心(站)均安排了专人整理和收集创建资料,目前各类资料正在延续汇总之中。

4、卫生系统的中医药培训基地自1月11日以来,已持 续进行了13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各中心(站)也在加大

培训力度,延续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各中心(站)要培养自己稳定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做到中医、针灸和推拿等科室全日制门诊,尽可能多地引导居民到社区就诊,增加中医特色专科诊疗服务。检查期间,部分中心(站)“人气”不旺,甚至无中医门诊病历可查。

2、检查过程中电话随访居民,对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较低。因而对中医药服务满意度也不高。部分居民直接回答不知道。

3、访谈各中心(站)中医类别、临床类别医师,普遍 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如对2009年国务院22号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不知道;临床类别医师对中医适宜技术8法不了解,更不会掌握应用。

4、各中心(站)康复病历不健全,部分单位未按照要求建立康复病历;已有的康复病历存在记录简单、中医内容偏少。

为确保创建成功,在现阶段创建工作的基础上,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作为今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精心部署、组织落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医药宣传氛围,确保创建成功。

2、加强政策法规和《评估细则》学习。各单位要组织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医改政策、社区中医药相关政策和《评估细则》的学习,中医、临床类别医师作为重点人员必须做到人人掌握了解。

3、加强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医师的培训。加大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应用原则等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由于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延续前阶段的培训计划,持续开展专题培训,使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医师都明确了解和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知识。

4、完善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增加对中医、针灸、推拿等相关科室的投入,尽可能多地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贯穿到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全过程,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

5、规范中医病历和处方书写。各单位中医病历和处方质量存在较大缺陷。各单位需根据《江苏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严格组织培训、规范使用。按要求准备康复病历。

6、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赠送科普读物、中医团队进社区、进家庭以及义诊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医药常识,切切实实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和中医药服务满意率。

7、完善和充实资料。各单位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充实创建资料,逐条对照,逐项充实。资料要能充分反映以往所做的每项工作,如工作计划、总结、统计表及相关记录等,做到资料汇集封面整洁美观、内容详实清晰、支撑材料丰富多样。如中医宣教进社区照片要体现具体时间和地点。各单位资料在4月底前装订成册。

由于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准备,迎接全国评估检查。

附件1.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地模拟检查得分表

2.实地模拟检查病历、处方情况汇总

3.实地模拟检查健康教育督导情况反馈

4.实地模拟检查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等情况反馈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7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自评总结

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让人民享有更加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办发〔2012〕112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根据阶段性工作的要求,对前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自评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到位

为做好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全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院长XX同志出任组长,副院长XX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总体工作的部署、规划及实施。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步骤,将创建的具体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责任到个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院积极参与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卫生院、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逐步完善,中医科建设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XX种,中成药XX种。配备中医师XX名,能够开展基本

中医药服务、XX种以上中医非诊疗服务项目以及中医健康指导服务等工作;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有1个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XX个村卫生所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并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镇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组织本镇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工作。鼓励西医学中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结合基层药物制度的实施,认真开展《国家基层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根据培训计划,每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今年还选送1名中医师到上级专科医院进修半年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以学带用,带动临床医师及乡村医生对适宜技术的使用,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全镇、村中医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中医科建设,特别是针灸、理疗、康复特色建设。面对本院中医师、以西医为主的医师、乡村医生,针对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艾灸、牵引、中药熏蒸等适宜技术的培训,安排技术操作练习,并组织操作考核。截止到2012年9月止,全镇先后有XX人参加及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核,获得

市卫生局发放的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镇、村二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宣传咨询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不少于4次的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不少于2次的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在病房、候诊室、接种候诊室、孕妇学校等场所循环播放中医药宣传光碟,辖区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制定中医药保健处方,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六、宣传力度到位,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力度到位,起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借鉴市中医药推广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的中医药文化特点为,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设置中医特色的环境氛围,利用中医药宣传专栏、中医文化格言、中医小贴画、中医药宣传横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宣传工作。2012我院中医药宣传专栏已经出版XX期;固定的中医文化宣传横XX条;中医文化格言XX幅,中医宣传小贴图XX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每天不少于XX小时。通过多种形式,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认同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感受中医药

文化。

七、中医业务小结 ……

XX市XX镇卫生院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8

一、条件得天独厚,武术历史悠久。

曹集中心小学于2002年在宿迁市率先完成“一乡一校”的规模化办学目标,16所村校全部撤并到中心校,中心校学生数由原来的415人陡增至近1500人,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0亩,增至80余亩。我校在规模化办学之初将艺体定位为学校的发展特色之一。目前“广播体操”和“太极拳”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良好,中长跑、乒乓球、篮球等为小学生竞技体育已步入宿豫区的先进行列。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4位,兼职体育教师12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位,配备有标准体育室,重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体育器材的配备率达95%以上。2007年,我校申请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顺利通过。现在,已成为曹集人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集体主义、组织纪律、拼搏精神的重要阵地。几年来,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被确认为“宿豫区农村示范小学”、“宿迁市文明学校”; “宿豫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校1500名师生正努力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特色为翼”的办学新理念。

二、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全力支持。

我校领导一贯重视体育工作,历届校长均亲自抓体育卫生工作,并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与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培养武术人才提供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具健全的组织机构,有计划、实施措施和总结。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与工作计划时,都把发展体育运动,创办太极拳特色作为重点来考虑,在师资配备、资金投入,评优评先等方面,把体育作为优先考虑的项目。村、镇、县(市)各级党委与政府高度重视我校的体育运动,市区教育局、体育局、市少体校领导经常亲临我校检查督导,有力推动了我校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三、管理制度规范,师资队伍过硬。

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模范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等各项学校体育法规,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健体的习惯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长期以来,形成一套有序有效的管理评价制度,每周至少安排3次课外活动,并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全校体育合格率达95%以上。体育教研组在坚持开展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太极拳为龙头的专项业余运动队长年坚持训练,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我校重视体育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培养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青年体育教师,其中年轻体育教师孙德球、王雷老师曾荣获宿豫区“先进体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四、硬件设施完备,体育科研冒尖。

我校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既得力于优良的历史传统,更得益于硬件设施的不断充实完善。学校重视体育教研、教改和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论文报告会、业务进修和业务竞赛,体育教育教学论文及教案多次在市区获奖;积极支持体育教师举行公开教学、在职进修及教学创新;支持上级教育部门抽调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有关赛事的裁判抽调工作。

五、硕果飘香,前景喜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风雨磨砺的曹集中心小学硕果飘香,长期以来群星灿烂:

2007年12月,宿迁市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2007年6月,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3月,宿迁市“冬季三项”锻炼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2000年11月,宿豫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五名。2005年9月,宿豫区委、区政府授予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9月,宿豫区首届运动会特别贡献奖。

2007年12月,宿迁市第二届运动会组委会授予“宿迁市2004——2007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5月,宿豫区中小学生男子篮球赛小学组第二名。

2005年7月,宿豫区首届运动会“宿豫中学杯”青少年部乒乓球团体第三名。2007年9月,宿豫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二名。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9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关心和领导下,我院以构建和谐医院的理念为指引,以建设一支纪律严明、诚实守信、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和服务人民健康的一流医院为目标,按照医院《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医院各项业务和经济指标均大幅度增长,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干群团结,精神振奋,人心思进,同心同德,共谋医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抓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我院党总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医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作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四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形成了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和医院形象建设的重要内涵。

1、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实施了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分工责任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总支书记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各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办,由党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从计划、制度、措施、领导机构、责任分解、检查考核等全方位抓落实,为我院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坚持了长期规划与阶段目标相结合。每年制定精神文明 1 建设实施方案,将文明建设与医院的行政管理、目标管理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通过各种会议和宣传栏、简报、大幅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强化医院文化和文明建设,形成了全院上下人人参与医院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

3、推进“四项建设”,狠抓内涵素质。以四项建设为重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1)抓班子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确立了“团结务实,廉洁勤政,开拓创新、群众信任”的班子建设目标,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领导班子集体智慧,有效地推进党的方针、政策在医院中的贯彻、落实。二是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优质服务窗口(科室)”、“优秀管理者”、“优质护理示范科室”贴近患者、贴近职工等主题活动。

(2)抓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医务人员良好形象。

坚持不懈抓制度。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重申纪律,并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了《民和县人民医院改进工作作风十二项规定》,规范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病员群众的健康权益和根本利益,确保医疗安全。签订了党总支承诺书1份;支部承诺书3份;党员承诺书51份;党总支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廉政建设和纠风责任落实到科室负责人责任书23份;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承诺书280余份;重点科室重点岗位人员廉政承诺书40余份。

4、抓医院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内聚力。

(1)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坚持制定职工素质教育计划,建立了职工素质教育制度。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德教育、等职工素质教育题材为主要内容,并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育和营造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近两年素质教育50余期,职工凝聚力增强,法制意识、组织观念、敬业精神、服务理念、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2)广泛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文明服务在卫生”、“创建平安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科室”、“优质服务窗口(科室)”、“优秀管理者”等文明建设活动。6月29日,在县卫生局党委组织“卫生系统庆祝建党92周年表彰大会暨演讲比赛”,我院总支积极响应,评选并表彰优秀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同时院总支牵头慰问70周岁以上离退休老党员11名,(其中家住外省的4名、西宁的4名、民和的3名),为他们送去了祝福和慰问品。

(3)开展丰富的职工文化生活。每年利用各节日和纪念日,举办职工文艺表演活动、演讲比赛、业务技能竞赛、礼仪展示等,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内聚力,塑造了医院新的良好形象。我院多次参加县各种文艺演出获得多项荣誉。三〃八妇女国际劳动节广场舞比赛中,我院获一等奖。

二、加强医院管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打造医院新的一流品质。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具有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

我院把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作为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2011年组织实施了人事改革工作,按需设岗,以岗定薪,96名临聘人员实现同工同酬,全院职工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设置科室26个,其中职能科室7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7个。增加高级职称岗位136%,中级职称岗位141%,全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专业人员得到聘任。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80%的要求,设置专业技术岗位325个,占85.4%;管理岗位13个,占3.5%;工勤技能岗位42个,占11.1%。制定了《医院岗位竞聘实施方案》、《医院中层干部竞聘方案》。经院长办公会议、科主任护士长会议研究讨论,全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对岗位、职数、竞聘条件、竞聘程序、任职资格进行公示,报请上级核准,由县政府、监察局、组织部、人事局、卫生局组织实施。通过报名、资格审查、演讲、民主测评,拟聘副院长4名,院长助理2名,科主任25名,护士长11名。全员竞聘上岗268人。顺利完成了各级人员竞争上岗、人员分流、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促进了医院发展新的活力。

2、提高服务和质量水平,落脚于群众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

我们坚持医院管理年活动长效与阶段性工作相结合,完善各项医疗制度,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综合质量考核,制订了《医院管理制度》临床和行后两个分册;建立了临床、医技和 4 行政后勤工作质量两大考核体系,加大对临床医技科室和行后工作人员综合质量考核力度;把“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月、文明诚信月”、“争当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争创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相互推进。

3、科技兴院,以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发展

以建立品牌专科为重点,带动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技术和医疗设备,提供高端服务。一是抓新项目、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占领技术制高点,依靠质量取胜,依靠服务发展,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经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颅凹血肿微创清除术等21项新技术。二是抓“难”,提高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能力。依托急救中心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加强院前急救,提高抢救成功率。三是抓“专”,瞄准专科、专病、专业、专家,努力建立医院特色,打造重点科室。进一步规范科室设置,设立心血管科、脑病中心、外科微创中心、骨科、眼科中心等专科。四是按照海东市“十二〃五”期间,乐都、民和、互助三家医院三级乙等医院达标的要求,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腔镜中心、眼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4、人才建设项目。

着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把培养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科技强院,人才兴院之路。

(1)走出去:2009年至今省内外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3人次。选送业务骨干到青大附院、省红十字医院、青海省妇女儿 5 童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大医院、解放军205医院、广州中山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等进修学习内科、外科、妇产科、急救、眼科等专业,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养,选送正高及副高职称人才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学习,使医院整体业务水平有了快速提高。

(2)请进来:邀请湖南郴州市医院院长陈亚光教授,北大、清华医院管理特聘教授刘燕翌,济宁附院院长武光华教授,香港复康会国际及中国部高级经理黄卫平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李慧娟教授、刘秋玲教授等近30名知名专家教授来院专题讲座,课题包括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市场分析,康复治疗,单病种限价的实施及质量控制。

(3)医院培训:2009年至现在院内培训97次,其中2009年培训12次,24个课时,1637人次;2010年培训30次,83个课时,3041人次;2011年培训16次,30个课时,2860人次;2012年培训24次,20个课时,3865人次;2013年上半年培训15次,20个课时,1800人次。

5、开展优质护理,打造民和护理模式。

加强院内护士基础礼仪、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护理规范操作的全面培训。先后2次承办了海东地区优质护理规范操作培训班,来自地区六县及省内外县级医院的67名护士长和护士参加了培训,得到观摩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开展护理知识竞赛和护理技能操作竞赛。2012年进行护理基础知识考试8项,6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进行技能考核和护患沟通培训1300人次,参加考试536人次;2013年上半年技能考核和护患沟通培训816人次。提高整体服务技能,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为新生儿沐浴抚触,留给家长第一张照片。门诊大厅设立休闲候诊厅,提供报刊、热开水。设立咨询导诊台,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提前一天为住院患者配药配送。护工为危重症患者陪送检查,采样送检,为患者提供优质、温馨的人性化服务。

6、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安装了HIS、RIS、LIS、PACS系统的基础上,2011年把重点放在智能信息化建设上。实现了卫生部规定电子病历、电子临床路径、医疗路径版块、护理路径版块、病人告知版块相配套。合理用药,抗生素分级管理,将一、二、三线抗菌药物按照不同权限设置使用标准。提供高效的查询功能,开通掌上移动电脑,医生平板电脑查房,医护人员在病人床边实施生命体征数据、医护数据查询、床边护理、呼叫通信、药物配送等工作。通过无线网络,院办可将各类通知以短信方式发送到每位职工手机内,极大提高了全院应急反应的能力。实现门诊挂号、看病、交费、检查、取药“一卡通”,方便患者,提高效率

7、细化绩效考评管理,完善绩效分配方案。

把人均诊疗人次、人均诊疗费用、医疗质量、病案质量、医疗安全、病床周转次数、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冶愈符合率、药品比例、抗生素比例、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

依据技术价值、责任风险、建立比较系统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考评范围,绩效管理覆盖医疗服务的各个部门、科室及每一个人,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人均工资增长786元,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药品比例占业务总收入由2008年的50.15%连续三年全院控制在43%以下。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2013年上半年按照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每月由监管科统计各科抗生素药品比例,各科按照科室性质不同,抗生素比例有降有升,但全院药品比例及抗生素比例平均没超过规定比例(药品比例内科系统40%,外科系统35%,抗生素比例内科系统20%,外科系统25%)

8、完善规范化行医,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我院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借鉴省内外县级医院的经验,以卫生部2011年版临床路径方案为版本,经各科讨论制定了符合我院实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确定54个病种,每月由医疗质量监管科检查统计。2013年上半年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 1248 个

认真落实《青海省104种单病种住院费用限额付费标准》,严格执行病种限额付费价格规范病种付费临床路径,让群众真正享受医改带来的实惠。

9、完善医疗服务机制,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按照卫生厅《关于青海省改善医疗服务十项便民措施的通知》,丰富“一站式”服务内涵,完善无假日门诊制度,所有门诊双休日和节假日全部开放接诊。增设专家门诊,病人高峰时段合理调配医生门诊。为患者提供就诊流程,专家介绍、科室布局、8 服务价格等信息。公开主要收费项目、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并给每一位患者发放住院患者服务指南,为空腹检查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

对急危重病人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五保户、特困户实行先住院治疗、出院时结算的零首付费用办法,2012年10月起所有住院病人都实行了“现住院后结算”管理模式,为新农合住院患者做到出院当日结算、直报,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亲切关注。从2011年9月1日起实行了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从2011年12月1日起实行了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

8、建立医联体服务模式,实现县乡管理一体化。

为贯彻落实《海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和《民和县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在隶属关系不变、公益性不变、服务职责不变、职能不变、职工身份不变、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我院与古鄯、峡门、李二堡、巴州、联合等6家卫生院及管辖村进行为期一年的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与县二医院进行了医联体试点工作,派出七名各专业骨干帮助科室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医院领导参加了县卫生局组织的省外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实施程序观摩调研。

二是医院制定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选派12名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医疗巡回,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提高综合服务能力;2013年上半 9 年输送26名医务人员前往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接受6名三级医院派驻医务人员,2名三级医院派驻管理人员,来我院进行技术指导和带教,提高了我院的技术水平。

三是医院领导班子深入乡镇卫生院调研考察,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措施。

四是对选派专家和业务骨干的巡诊、坐诊、查房、会诊、手术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并与晋升职称、竞聘职称和绩效考核挂钩。

五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与中心卫生院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开展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网上远程会诊,最终实现县乡信息资源共享。我院与各乡镇中心医院远程会诊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三、大力开展扶危济困、关爱救助、对口帮扶等工作

扶危济困的事不胜枚举,关爱他人的事更是层出不穷。农村患者大多数生活贫困,生了病到医院求医,不少是变卖家产来的,对这部分病人,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关心,常常慷慨解囊,帮助急困病人渡过难关。2012年,为发挥我院“巾帼文明岗”的职能优势,深化“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更好地为共建村搭建对接帮扶平台,形成“以岗帮村”“以村促岗”的带动效应,着力帮助结对村、贫困户、五保户、贫困学生和单亲贫困妇女,5月31日,医院党总支部委员会发出倡议,全院女职工爱心助捐活动,共筹爱心捐款6000元,我院支委组织内科专家一 10 行6人,在官西村开展结对帮扶、义诊等活动,为该村村民提供免费诊疗、筹集现款6000元对8家贫困户、单亲家庭、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慰问,受到村民的称赞。真情救助贫困大学生爱心助捐16950元。扶弱济困献爱心活动2次,共捐现金21060元。县医院党总支为转导乡王家行政村对口帮扶5000元。

2013年,4月25日组织全院职工对雅安地震灾区捐助善款15100元;5月15日根据县残工委《关于开展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民残工委【2013】03号文件精神),院总支委牵头,全院职工捐款13240元;6月6日真情救助贫困大学生等进行捐款献爱心,筹集善款14750元;对2名贫困户送去现金各500元进行了慰问;对王家山行政村对口帮扶5000元。

四、取得的成效

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医院党政领导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并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医院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各项工作中屡创佳绩。2010年,民和县人民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院护理部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10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促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走上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创建轨道,并大大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将我镇一年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重视创新开展党建,打造高素质领导班子

我单位领导班子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坚持以“三种精神”、“三种意识”一起抓为工作方针。一是在镇村两级班子成员中倡导“三种精神”,即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务实精神;强化“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公仆意识。实行了一线工作制、五亲工作法,作到了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同时,在村级班子中实行“日薪制”、“千分考核制”、“双停制”等,使镇、村两级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做到了政令畅通,政通人和。二是扎实开展争创党建星级村活动。结合各村实际,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创建

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具体措施,制作了星级图版,并兑现奖惩,极大的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三是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和发展了“支部+协会+农户”的服务模式,雷屯村、康家村、张荒村、高力村等村建立了“功能型、矩阵式”村党总支,下设“功能型”党支部和行业党小组。四是扎实开展党代表活动。共组织党代表集中学习4次,开展视察、调研3次,党代表提出议案6条、建议18条。深入开展党代表“一帮一”助耕解困活动,为贫困党员送去种子和化肥,解决了他们春耕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一是狠抓理论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凝聚共识和力量。及时传达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组织广大

干部集中学习,制定并完善了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制度,把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起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员干部中提出了“十个不准”,坚持做到“八个坚持”,建立了“一把手”两手抓、班子成员分管齐抓的组织领导体系,从组织和领导上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确立了农业富镇、工业强镇、和二、三产业活镇的发展思路,以及抓廉政、促勤政、抓作风、促经济的工作思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并率先垂范,自身净,自身正,自身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叫响“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口号。达到了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组长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维护党委的权威,凡是涉及到全镇的项目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等,均做到集体决策,不搞暗箱操作。

正是由于坚持公开、民主、透明的工作方式,保证了全镇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工作格局,营造了民风正、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氛围,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确保了各项争创指标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全面完成。

3、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我镇党委政府号召实施“阳光政务”,坚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明确执政根本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二是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面落实,参合率达100%。三是农业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全镇取消村民小组长,减

轻农民负担30多万元。四是积极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4000多人,创效益2400多万元。五是重视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坚持开展健康的、文明的、有益的群众文体活动,移风易俗、扫除精神文化垃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做到无环境污染、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聚众赌博、无重大违法、违纪事件、无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的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连续三届被评为辽宁省文明镇、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先进单位;镇党委被评为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市先进党委、市“六个好”乡镇党委标兵、设施农业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连续六年无一例集体访和越级访。信访工作、综治工作、城镇建设工作等获得省、市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镇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充满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使我镇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材料 篇11

——中国银行舟山市普陀山支行创建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普陀山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中国银行普陀山支行就在这片神话般的息壤上,坚持以“追求卓越”和“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作为企业文化,实现了内控经营环境规范、行业窗口形象一流、队伍整体素质过硬、业务经营绩效显著的工作目标,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创建基础

文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行业立根之基、生命之源。对此,支行历任领导班子始终都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支行各项业务长足发展的基础常抓不懈。历年来,支行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团、工齐抓共管,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把“创建”意识深深植根于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之中,将继续保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树立为全行上下的共同目标。为此,支行通过每月一次例会制度,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做到真抓实管,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精神文明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每年年初,小组通过对本行经营现状、发展前景认真调查分析,制定并实施《中国银行普陀山支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普陀山支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等纲领性文件,1使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序运行。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

只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创建工作才能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创建”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年初以来,支行组织全员认真学习贯彻省行“模范-2010”内控联合检查工作精神,以“杜绝违规操作、消除风险隐患”为宗旨,开展对业务关键环节风险控制、“双十禁”、“五个严禁”执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杜绝漏洞,达到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合规理念、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支行成立20余年来一直保持安全无事故,被省行评为一类内控行,2008年又荣获总行“防范案件先进单位”的荣誉,使支行内控防案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支行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创建和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工作。如:为推进规范服务工作,我们在遵守《中国银行柜台服务规范》、《中国银行合规手则》等基础上,结合支行岗位重新设置和流程整合等工作的契机,推出《普陀山支行柜台服务考核办法》、《业务技能考核办法》、《业务效率考核办法》、《录象点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项考核办法和规定。并通过明查与暗查、自查与互查、录像抽查等方式,完善考核体系,真正落实把“创建”工作纳入对各位员工的绩效考核,与部门负责人的绩效挂钩,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完整、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

三、创建学习的平台,提高员工素质

支行坚持以人为本,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优秀员工队伍”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紧紧抓住不放。多年来,支行利用国际金融夜校、图书馆和技能培训室等平台,鼓励全行上下读书修身,勤练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了让员工加强技能培训,支行每季定期举行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使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差距,然后让技能突出的员工传授练习的技巧心得,通过传、帮、带促进每个员工的技能进步。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员工服务水平的提高,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员工展示了宽阔的职业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支行自2001年开办“国际金融夜校”以来,每周利用一个晚上进行业务知识、爱国教育等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通过国际金融夜校这一学习的平台,支行适时开展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活动,使“服务客户,奉献社会”观念深入人心,讲职业道德、比岗位奉献蔚然成风,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涌现,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员工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夜校的成功创立,使支行在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的商业银行过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业务发展

支行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基本原则,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发展良性互动,制定了“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责任制,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

在日常工作中,支行实行的是“一对一”、“面对面”和“一站式”的专职服务。通过理财经理、大堂经理为载体,让每位来到支行的客户都能感受优先、优惠、优质的服务,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从而增强客户对中行的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

真心付出总有回报,截止09年底,支行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亿元,在当地同业占比,储蓄存款余额亿元,余额市场占比,外币存款余额万美元,余额市场占比%,各项贷款余额万元,余额市场占比%,09年实现净利润万元,人均创利万元,在全辖系统内名列前茅。实现了自建行以来无违规违纪现象、无重大业务差错和责任事故的工作目标。

上一篇:老师给高中学生评语下一篇:印刷企业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