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项目成功案例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BOT项目成功案例(精选8篇)

BOT项目成功案例 篇1

经过历时两年左右的谈判,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 (UEM)在 1989 年完成了高速公路项目的资金安排,使得 项目得以重新开工建设。BOT 项目融资模式在马来西亚 高速公路项目中的运用,在国际金融界获得了很高的评 价,被认为是 BOT 模式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而言之,BOT 一词是对一个项目投融资建设、经营回报、 无偿转让的经济活动全过程典型特征的简要概括。马来 西亚南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 BOT 融资的应用是一个 典型的成功案例,本文对其 BOT 项目融资的实践进行深 入分析,以求更全面地认识 BOT 项目融资,更好地指导

2 项目融资结构

1987 年初开始,经过为期两年的项目建设、经营、融 资安排的谈判,马来西亚政府与当地的马来西亚联合工程项目融资的实践工作。

公司签署了一项有关建设经营南北高速公路的特许权合约。马来西亚联 公路公司为此成立了一 家项目子公府的特许权合约为核心组织起来项目的 BOT 融资结构,由三部分 组成:政府的特许权合约、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国 际贷款银团。

2.1政府的特许权合约

1 项目背景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 912 公里,最初是司—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有限公司。以政由马来西亚政府所属的公路管理局负责建设,但是在公路建成 400 公里之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建设下去,采取其他融资方式完成项目成为唯马来西亚政府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真正发起人和政府的特许权合约不仅构成 了BOT 项目融资的核心,也构成了 项目贷款的信用保证结构核心。

2.2 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是BOT 模式的主体,在这个案例中,是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所 拥有的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 项目公司。

在这个总造价为57亿马 来 西亚元(21 亿美元)的项目中,南 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作为经营者 和投资者除股本资金投入之外, 还需要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与 贷款银行谈判安排项目融资,并 在30 年的时间内经营和管理这条

特许权合约结束后的拥有者。政府通过提供一项为期 30 年的南北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特许权合约,不仅使得该项 目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动工的 512 公里得以按照原计划建 设并投入使用,而且通过项目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周边经 济的发展。

对于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项目的贷款银行, 政府的特许权合约是整个 BOT 融资的关键核心。这个合 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负责承建 512 公里的高 速公路,负责经营和维护高速公路,并有权根据一个双方 商定的收费方式对公众收取公路的使用费。

(2) 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负责安排项目建设所需 的资金。但是,政府将为项目提供一项总金额为 1.65 亿马 来西亚元(6000 万美元)的从属性备用贷款,作为对项目 融资的信用支持;该项贷款可在 11 年内分期提取,利率 8%,并具有 15 年的还款限期,最后的还款期是在特许权 协议结束的时候。

(3) 政府将原已建好的 400 公里高速公路的经营权 益在特许权期间转让给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但是,项 目公司必须根据合约对其公路设施加以改进。

(4)政府向项目公司提供最低公路收费的收入担保, 即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公路交通流量不足,公路的使用费 用收入低于合约中规定的水平,政府负责向项目公司支 付其差额部分。

(5)特许权合约期为 30 年。在特许权合约的到期日, 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将无偿地将南北高速公路的所有 权转让给马来西亚政府。

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作为工程的总承包商,负责 组织安排由 40 多家工程公司组成的工程承包集团,在为 期七年的时间内完成 512 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 2.3 项目的国际贷款银团

英国投资银行—摩根格兰福(Morgan Grenfell)作为

项目的融资顾问,为项目组织了为期 15 年总金额为25.35 亿马来西亚元(9.21 亿美元)的有限追索项目贷款,占项目 总建设费用的 44.5%,其中 16 亿马来西亚元(5.81 亿美元) 来自马来西亚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当时马来西亚国 内银行提供的最大的一笔项目融资贷款,9.35 亿马来西亚 元(3.4 亿美元)来自由十几家国外银行组成的国际银团。对 于 BOT 融资模式,这个金额同样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项目贷款是有限追索的,贷款银团被要求承担项目 的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然而,由于实际上政府特许权合 约中所提供的项目最低收入担保,项目的市场风险相对减 轻了,并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为一种政治风险,因而贷款 银团所承担的主要商业风险为项目的完工风险。项目的 延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项目的收益。但是,与其他项 目融资的完工风险不同,公路项目可以分段建设,分段投 入使用,从而相对减少了完工风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其他资金将由项目投资者在 7 年 的建设期内以股本资金的形式投入。

高速公路。

3 项目融资方案评析

3.1 采用BOT模式为马来西亚政府和项目投资者以及经

营者均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从政府的角度,由于采用 BOT 模式,可以使南北高速公路按原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 资金,并且在 30 年特许权合约结束以后,可以无条件收 回这一公路。

从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角度,BOT 模式的收入是 十分可观的。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可以获得两个方面 的利益:第一,根据预测分析,在 30 年的特许权期间内南 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可以获得大约两亿美元的净利润; 第二,作为工程总承包商,在 7 年的建设期内从承包工程 中可以获得大约 1.5 亿美元的净税前利润。 3.2 对BOT融资模式中的风险问题的分析

采用 BOT 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在项目的风险方面 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对 BOT 模式的应用具有 相当的影响。

第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期比一般的项目要长得 多。如果采用净现值的方法(DCF)计算项目的投资收益, 则会由于建设期过长而导致项目净现值大幅度减少,尽管 类似高速公路这样的项目,可以分段建设,分段投入使用。 然而,基础设施项目的固定资产寿命比一般的工业项目要 长得多,经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按照单位使用量计算也比工 业项目要低,从而经营期的资金要求量也相对比较低。

因此,从项目融资的角度,项目建设期的风险比较 高,而项目经营期的风险比较低。

第二,对于公路项目建设,有关风险因素的表现形式 和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与其他采用 BOT 模式的基础设施项 目也有所不同。首先,公路项目的完工风险要低于其他采 用 BOT 融资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桥梁、隧道、发电厂 等,这是因为在前面反复提到的公路项目可以分段建设、 分段投入使用、分段取得收益。如果项目的一段工程出现 延期,或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建设,虽然对整个项目的投资 收益会造成相当的影响,但不会像桥梁、隧道等项目那样 颗粒无收。正因为如此,在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的 BOT 项目融资中,贷款银行同意承担项目的完工风险。其次,公 路项目的市场风险表现也有所不同。对于电厂、电力输送 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的特许权协议 一般是承担百分之百的市场风险,即按照规定的价格购 买项目生产的全部产品。这样,项目融资的贷款银行不承 担任何市场需求方面的风险,项目产品的价格是根据一定 的公式(与产品的数量、生产、成本、通货膨胀指数等要素 挂钩)确定的。然而,对于公路、桥梁等项目,由于市场是面 对公众,由使用者的数量以及支付一定的使用费构成,所 以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使用费价格的确定, 不仅仅是与政府谈判的问题,也必须考虑到公众的承受能 力和心理因素。如果处理不好,类似收费加价这样的经济

建设投融资

问题就会演变成为政治问题。因此,在公路建设这样的项 为 BOT 融资模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条件。

第三,项目所在国金融机构的参与对促成大型 BOT 融资结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毋庸讳言,在 BOT 融资结 构中,由于政府的特许权合约在整个项目融资结构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项目贷款银团的角度考虑,项目的 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就变成了一个十 分 重 要 的 因素 [8]。 这方面包括政府违约、外汇管制等一系列问题。项目所 在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常被认为对本国政治风险的 分析判断比外国银行要好得多和准确得多。从而,在大 型 BOT 融资结构中,如果能够吸引到若干家本国的主要 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马来西 亚南北高速公路的项目融资安排中,这一点被国际金融 界认为是十分成功的。

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可以节 省 大 量 的 政府 建 设 目中,政府在特许权合约中关于最低收益担保的条款,成

4 结 语

成功的 BOT 项目融资方案的结果是一个多赢的局 面。从案例中我们知道项目的发起人 (项目的最终所有者)、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和经营者还有项目的贷款银行,都 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也正是一个 融资模式能够得以实施的最根本的动力。

BOT项目成功案例 篇2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 即建设、运营、移交。简单地说, 是指由政府对急需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 通过招标或议标的方式, 将项目委托给国内外投资者直接投资建设[1]。项目建成后, 授予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特许运营管理该项目的权力。待特许期满后, 将该基础设施项目完好、无条件地移交给政府。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 其实质是私人资本向政府专属领域的有限扩张[2]。

H市盐化工新区是以岩盐资源为依托, 以盐化工及其产品的深加工, 精细化工、合成材料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化工开发区。根据化工园区管委会的要求, 对新区污水采用BOT模式处理。投资企业于特许经营期29年期满后无偿将项目设施完好移交给化工园区管委会 (或其指定机构) 。

1 BOT污水处理概况

新区污水以工业废水为主, 工业废水主要为盐化工基础原料及两碱产业废水、两碱下游产业废水、精细化工及相关新材料废水。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6.0×104 m3/d, 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设计规模为2.0×104 m3/d。污水的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

污水处理采用A2/O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1。

本工程的主要生产构筑物包括:水解池、A2/O生物池、鼓风机房、二沉池、配水井、污泥泵房、储泥池、 浓缩脱水机房和加药间、 接触消毒池。

经检测, 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2 经济效益研究

BOT项目一般是商业化的基础设施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的普遍特点是国民经济效益较好而财力效益较差。如何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规划, 使其具有投资价值, 是研究BOT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目的之一。

2.1 融资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人民币3 232.73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支出1 408.78万元, 设备投资865.5 万元, 前期土地费及其他240万元。投资于本项目的资金 (含尾水排放BT工程) 全部采用自有资金。

2.2 财务分析 (表2)

项目现金流指标显示,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为8.06%, 高于7.532%的行业基准收益率, 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 财务净现值 NPV为158.11万元, 大于零, 因此项目在财务上可以接受。

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1.3 年, 小于29年运营期的半数, 表明工程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

2.3 效益

根据国家关于开征污水处理费的有关规定, 参照有关城市的经验,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通过收取排污费, 使本工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污水处理单价1.26元/m3, 处理水量为2.0×104 m3/d, 其中保底水量:第1年为总量的70%, 第2年为85%, 第3年开始为100%。

除了直接投资效益, 其投资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减少污水污染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表现出来, 其表现形式如下:

(1) 工业企业方面: 可减少各工业企业分散进行污水处理所增加的投资和运行管理费, 减轻企业负担。

(2) 废物回收利用方面: 污水中含有BOD5、 N、 P、 K 等营养成分, 这些物质经过污水处理后转移到泥饼中, 泥饼可用作农肥及养鱼的饲料。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该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情况, 开发了适用于该厂实际生产运行维护管理的生产信息管理软件。

通过MIS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结合实际运行经验, 完成了污水处理厂“ODSS 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数据采集、 数据整理的自动化控制; 实现了运行指导、 远程控制、 维护管理、 检修计划、 质量监测、 成本控制及核算等功能的动态信息管理。

3 投资风险评价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 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不能带来预期收益的可能性。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项目可行及不可行, 从而定量地分析项目所承担的风险, 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3,4]。本项目从资产负债、盈亏平衡、内部收益率敏感性3个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

3.1 资产负债分析 (表3)

表3指标显示, 项目负债规模适度, 资产结构良好, 偿债能力较强。

3.2 盈亏平衡分析 (表4)

注: 1) 收入百分比指标; 2) 日产量指标; 3) 年收入指标。

以上盈亏平衡点测算结果显示, 收入水平达到达产期收入的51.92%时, 即平均污水处理量达到1.04×104 t/d时, 项目即可保本, 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3 内部收益率敏感性分析

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特点, 选择以所得税后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作为分析指标, 以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和水价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 在正负20%的变化幅度内, 水价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最大, 为12.51%,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经营成本, 分别为10.96%和10.65%。因此, 本项目首先应确定合理的水价, 保证项目的合理收益, 其次控制好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 努力压缩建设成本, 同时在运营期要作好各项成本的控制, 实现节支增利。

4 结论

BOT作为政府与项目投资者合作经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殊运作模式, 在该盐化工新区污水处理项目中得到成功运用。

(1) 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成熟的A2/O工艺, 出水水质达标。

(2) 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 结果表明项目在财务上可以接受, 工程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 经济效益良好。

(3) 从资产负债、 盈亏平衡、 内部收益率敏感性3个指标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项目偿债能力较强, 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摘要:从污水处理工艺、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3个方面对H市盐化工新区污水处理BOT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后认为, 该项目工艺成熟, 出水水质达标, 经济效益良好, 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污水处理,BOT,经济效益,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远宾, 王淦, 李燕来.BOT对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新要求[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7, 38 (4) :9-11.

[2]常杪, 林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建设现状分析[J].给水排水, 2006, 32 (2) :101-106.

[3]俞波, 余建星, 练继建.污水处理BOT项目投资中的经济风险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 2005, 36 (6) :97-101.

关于BOT项目运行机制的探究 篇3

[关键词] BOT 项目 运行机制 探究

一、BOT项目的提出和确定

1.BOT项目的提出

从BOT项目提出的主体来看,首先应该是由当地政府提出的。而政府提出BOT项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糊的方式,另一种是明确的方式。所谓模糊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是指就是指政府制定出未来规划(如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或向社会公布某些基础设施或基础工业项目存在供应不足,但这些基础设施或基础性工业项目中哪些由BOT方式来建设,则不明确。比如,澳大利亚私人部门根据政府五年规划所列的项目,对自己有意向的项目提交项目建议书。

政府以模糊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时,会给项目投资者很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项目建设建议权。实践中,许多投资者会结合政府的项目建设意向,悄悄地进行实地调查及初步可行性研究,甚至主动向政府提出具体的BOT项目。而且能够提出有效解决问题并切实可行的项目的投资者往往容易获得政府的青睐,并有可能最终承建BOT项目。澳大利亚悉尼港海底隧道工程项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政府在1979年向社会征集解决悉尼港湾大桥交通拥挤问题的建议。最初有人提出修建悉尼第二大桥的建议却未被政府采纳。直到1986年澳大利亚的GRANSFILD公司和日本的KUMAGAL公司联合向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底隧道的建议,才被政府所接受,这两个公司最终也成为该项目的主办方。

所谓明确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是指政府向社会明确公布具体拟建的BOT项目,而且项目的地点、规模、建设时间等已经明确。除了项目投资者和建设者明显的创新建议外,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一般不变。我国《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特许权试点项目的筛选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是国家中长期规划内的项目”。《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规定:“具体项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提出”。

从以上有关规定看,我国BOT项目的提出是政府部门以明确的方式提出的。而实践中我国大多数BOT项目也是由政府部门首先明确提出具体项目的。在提出具体BOT项目过程中,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政府规划部门、政府项目的宏观管理部门发挥不同的作用。

2.BOT项目的确定

从国内外BOT项目的规范和实践来看,BOT项目一般都要经过特定的行政或法定程序来确定。多数国家的BOT项目是经过政府行政部门审核和批准,我国也不例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国务院另有明确规定外,沿海地区投资总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与内陆地区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仍应由中央政府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计委审批,合同、章程报外经贸部审批)”。《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被选定的试点项目,由所在省(区、市)的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现行计划管理体制提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由国家计委审批,必要时由国家计委初审后报国务院审批。”可以看出我国的BOT项目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政府规划部门、当地政府等各方面把关、审核和批准;而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BOT项目则需中央部委和中央政府的审批。

在BOT项目的确定方面,香港的做法别具一格。香港立法院通过对每个具体BOT项目颁发一项特别法令来确定该项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由于香港行政机构和立法部门的高效率,使得每個BOT项目立法与项目的及时启动得以平衡。同时,通过个案立法形式来确定项目,也使得各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在所有的BOT隧道项目中,政府和特许经营者没有发生重大纠纷和仲裁。

二、BO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BOT项目运行的重要基础。但首先由谁来进行具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同的BOT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政府以模糊的方式提出的BOT项目,其初步的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有意主办的投资者进行。如前面所述的澳大利亚悉尼隧道项目就是如此。而政府以明确的方式提出的BOT项目,其初步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比如,巴基斯担的竞争性投标项目,均由政府进行前期的可行研究。

我国BOT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政府部门负责。《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被选定的试点项目,由所在省(区、市)的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现行计划管理体制提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论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先由谁来进行。主办项目的投资者在后面的投标时,均要提交更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BO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概况;(2)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相关技术规范要求;(3)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分析、收入及收益等财务分;(4)环保可行性分析;(5)风险构成及其分担分析;(6)外部条件及政府的责任分析。

三、BOT项目的招投标

在完成BOT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之后,政府部门在一定的媒体上发出项目招标公告,其中主要内容有:对BOT项目整个招标行为的总体介绍和描述;招标项目、代理机构及其联系地址、联系方式;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及资格预审的具体安排。

1.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

《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投资商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制度。由省交通厅组织资审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方可参加投标。”

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是BOT项目招投标的第一步,应该单独进行。实践中,许多BOT项目对投资商资格预审往往在评标中同步进行,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格不够的投资者的财力,也会浪费政府机构的财力。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投资者为了投标,就必须进行比较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投入。而政府在没有初步筛选的前提下,进行标书的发放等方面招标工作,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也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有:(1)要求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2)要求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3)要求有良好的银行资信, 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4)要求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5)要求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和经营等岗位人员; (6)要求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2.招标邀请

经过资格预审后,政府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发出招标邀请书。招标邀请包括的内容有:(1)招标文件的内容;(2)投标文件的编制与提交;(3)开标与评标;(4)中标人的确认;(5)现场考察及投标预备会;(6)投标费用的开支、投标保证金的缴纳等。

3.BOT项目的评标

BOT项目的评标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标的原则,二是评标的标准,三评标的专家团队。

BOT项目的评标应坚持如下原则:(1)公开;(2)公平;(3)公正;(4)诚实信用;(5)公共利益优先。在这些原则中,前四个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最后一个原则则是BOT项目特殊性质决定的。

评标标准直接关系到BOT项目招投标基本原则的实现。评标标准一般包括:(1)项目的工程技术规范要求;(2)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费用的合理性;(3)项目的施工招标、建设方案的可行性;(4)融资方案的可行性;(5)产品及服务标准;(6)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7)设施的权属与处置;(8)汇兑、项目产品币种要求;(9)投资回报率的上下限;(10)特许期限;(11)国家现有相关法规政策要求。

评标的专家团队的专业水平对BOT项目的评标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评标专家团队成员应包括:工程技术专家、金融专家、行业经济权威分析人士、环保专家、高级律师、国家地方政策高级顾问、社会学专家、政府规划、行业主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等方面官员及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代表等。

四、BOT项目特许协议的谈判

经过评标的专家团队评标后,政府部门一般选定3~5名投标者作为中标候选人。政府部门首先与经过评标而选出的最佳投标者即第一顺序中标者进行项目特许协议谈判。如果第一顺序中标者谈判破裂,政府部门就会与第二顺序中标者进行谈判。而在实践中,政府部门为了占有更多的优势和获取更多的利益,有时候会同时与被选定的中标候选人进行特许协议的谈判。

政府部门与项目投资者谈判的主要内容有:(1)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2)政府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BOT項目特许协议的谈判具有过程复杂、耗时较多等特点。而政府的原则、立场和态度则直接关系到特许协议谈判的成败。BOT项目特许协议谈判过程中,政府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诚信为本。在谈判过程中不可经常出尔反尔。(2)务实的态度。对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收、收益获取和必要的外部条件支持等方面的要求,应予以积极的认可,而不是一味地回绝或压低投资者的合理要求。(3)政府应该合理分担一定的风险。(4)谈判应注重效率。特别是特许协议谈判不应政府机构人事变动而无辜延迟。(5)政府不应因政策的变动而改变谈判中已经达成一致的条款。

五、项目公司组建

投资者与政府间特许协议谈判的成功意味着,项目中标者和承办者的真正确定。在特许协议签订后,投资者将根据融资、建设的需要组建项目公司。组建项目公司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BOT项目公司适用的法律依据

从国内外BOT项目实践的来看,BOT项目公司组建及运行的法律依据是国内法,即项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2.BOT项目公司的法律形式

在多数情况下,或者说BOT项目通用的法律形式应该是有股份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如香港则要求特许经营者必须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两种形式的优点是,它们不仅使投资者以其出资额承担风险,从而规避了出资者以其全部资产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而且为项目的融资提供了可操作的纽带。

六、BOT项目融资与建造

1.BOT项目融资

BOT项目建设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投资者的股本投入,一是通过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措。在大多数情况下,股本投入的百分比是全部项目投资的10%~30%,所需的其它投资一般以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方式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筹措。

2.BOT项目建造

项目公司许按照与政府签订特许协议,须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项目建设可以由项目公司自己来完成,但多数BOT项目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由中标的建设承包商或直接委托建设承包商按照“交钥匙固定价格”来承建。

七、BOT项目运营与移交

1.BOT项目的运营

BOT项目建成后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特许协议、建设图纸和国家环保、安全等法规进行全面验收后方可进入运营阶段。项目运营既可以由项目公司进行,也可以由第三者通过承包等方式进行。

2.BOT项目的移交

特许期满,项目公司须按照特许协议的约定将项目完好地移交给政府。所谓完好是指项目设施的质量及项目资产的完整性符合特许协议约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江前良:国际BOT方式理论与实务[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6

BOT项目法律要点问题 篇4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运营-转让”。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主管部门和投资人组建的项目公司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主管部门向投资人或其组建的项目公司颁布特许权利,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通过收取费用以获取收益。政府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公司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投资人或其组建的项目公司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项目公司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主管部门,转由指定单位负责经营和管理。这种投融资模式拓宽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创新了投资建设管理方式,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采用该模式。但与此同时,国内缺乏明确规范BOT模式的较高层次的立法,配套的法规、政策、管理标准等也不完善,导致BOT模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不明,审批权限不清,合同双方基本权利义务不确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法律方面的争议和问题。

一、BOT模式立法状况 目前,中国尚没有一部规范特许经营行为的法律或法规,特许经营法律规范仅停留于部颁规章和地方立法层面。关于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全国性行业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交通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还有相关部门颁布的一些政策性文件,例如2003年原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天津、贵州、山西、重庆、上海、贵州、湖北省市等省市也都先后出台了适用于当地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上述办法、意见等规范性文件适用范围局限于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高速公路等行业,且法律效力层级低,其中的特殊性规定在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往往因效力层级低而无法得到执行。这些规范性文件基本上都带有政策导向性色彩,一般侧重于规定政府如何实施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模式以及操作程序,对项目运营及移交环节的规定则少之又少,导致实践中无法操作,对项目投资人的保护不足。

二、BOT项目合法性问题

根据目前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法律法规缺乏的情况,在实施BOT方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行为的合法性尤其重要。合法性方面的瑕疵,将会给投资人带来根本性的法律风险。

1、项目本身的合法性

包括项目是否经有审批权限的机关核准、是否存在立项文件的内容与实际操作不一致的情形。在实践存在着一些须经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核准的重大项目只有地方政府的核准批文的情形。《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确定。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对BOT项目的审批程序及运作程序没有相应的细则和明确具体的规定,造成了很多不确定性。因而投资人投资项目时,需要特别关注政府部门是否履行了完备的政府审批程序,也就是项目在程序上是否合法。

2、授权主体的合法性

实践中有些BOT项目是由地方交通、建设等主管部门出具特许经营权授予文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必须由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授予,仅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文件不够。《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审查批准。公路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及期限的确定必须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才能生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规定:“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实践中,BOT项目合同一般是政府部门。投资人在签约时,首先应审查该政府部门是否有政府的合法授权、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权限。

3、签约程序的合法性

2004年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布,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择投资者。2008年实施的《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选择投资人应当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择经营管理者。《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8条对主管部门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也提出进行招标的要求。但是,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却延用了《招标投标法》的概念,实施招标的范围限于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对选择投资人是否适用招投标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上述法律规定的不明晰,导致操作中的混乱。实践中,通常政府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直接授予等多种方式,选择投资人。投资人在采用非招标方式获得BOT项目时,更应当十分关注授予主体和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4、项目用地的合法性

投资人需要注意审核建设用地文件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审批权限的规定。实践中,地方政府须报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往往滞后,这对于项目建设进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若在签署BOT合同时尚未取得有关建设用地的相关批文,投资人可在BOT合同中设定相应限制性条款,要求地方政府及时取得相应用地批准文件,对征地拆迁的进度及延误的违约责任进行明确约定。

5、项目所有权的合法性

在政府将特许经营权授予某一投资主体后,在项目移交给政府之前,特许权人是否对其融资、建设、经营的项目享有所有权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明确规定。在BOT模式下,项目由投资人投资形成,建成的设施所有权理所应当属于投资人所有,而实践中,政府却倾向于不在合同中对设施的所有权给予明确。投资人应当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在合同谈判中,如果政府部门不愿意明确项目设施所有权的,投资人必须要求以项目公司为投资主体办理项目所有批文,特别要明确项目公司是土地使用权人。有的BOT项目在招标时政府已完成立项、初步设计审查,项目公司成立后,政府应把项目的立项文件和各种审批文件转批至项目公司的名下。

6、其他相关文件的合法性

比如规划设计审批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文件审批的合法性,以及该等文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致性审查。

三、BOT合同条款的要点 :

1、授权的范围,是投资人行使权利的范围,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委托权、建设权、经营权,投资人可要求明确约定经营权的内容包括收费权、广告、服务设施经营权等等。

2、项目公司,约定项目公司设立的程序、条件,以及项目公司成立后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股东变更条款等。

3、试运营期和运营期,应明确约定试运营期和运营期的起止时间,运营期应与政府授予的收费期限相一致。

4、中止、延展及终止,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特许经营权的中止、延展及终止的各种情形及法律后果。

5、质押和转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投资人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的质押进行融资,也可通过转让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提前收回投资。特许经营权的质押和转让均须原批准机关的批准,投资人可在BOT合同中对此作出明确约定。

6、经营收费权,投资人对于占项目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收费没有自主定价权。投资商应在BOT合同中对此风险的承担作出相应约定,比如收费价格的建议权、参与听证的权利,以尽量规避由政府确定收费标准的风险。

7、提前赎回,发生政府方面提前收回的情况下,相应的收回的情形、程序,投资人损失如何得到充分补偿,明确补偿原则与补偿方式。

8、政府承诺,可要求政府给予相应的承诺,比如承诺项目的合法性、不批准有竞争项目、不收回经营权、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授予BOT项目配套服务项目的优先开发权等,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9、政府协助义务,由于BOT项目的实施需政府在审批、许可、与各地方协调等方面进行配合,在合同中应约定相应的协助义务。

10、政府违约责任,可在BOT合同中设定政府违约时须承担的违约责任,比如给予补偿、赔偿,延长特许期,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等。政府批准建设另一具有竞争力的项目等。应当充分预计该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合同中就该风险发生的后果及责任承担、损失补偿等相关内容进行细化约定

11、不可抗力风险。投资人可在BOT合同中对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发生时合同双方责任、义务的承担进行明确约定。

12、争议解决,最好不要约定由项目当地的仲裁/诉讼机构解决纠纷。作为投资人,应当尽可能选择第三地。

bot项目经理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项目属于bot项目,前期因原业主资金的不足,造成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几乎耽误了的一年工期。4月更换了业主后局面也没有得到及时扭转,给新业主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针对工地进度滞后的情况,新业主也多次给公司甚至集团公司发函要求采取措施网以加快工程进度,为此公司领导多次进入项目现场进行解决,对本项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20xx年4月中旬××*调到××*项目部主持日常工作。到项目部后,着手展开工作,迅速扭转被动局面,使项目施工及时步入正轨。

针对当时异常危急的施工形势,项目经理××*积极开展内部管理,一是从员工的思想认识方面入手,及时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要求大家积极地行动网起来,树立起“项目兴我荣、项目衰我耻”的观念,让全体职工意识到项目部直正的处境,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危机,如果再不行动起来,还是报着原来的那种老思想,遵循那老框框,本项目将会面临被分割,人员被清除出场的`结果。二是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

根据业主的总体工程进度要求,组织人员编制详实的施工计划,计划中对于土方和结构的施工细化到每一天。在具体的施工中,专人在施工现场督导、落实并汇报,根据每天的检查情况,针对不足的立即进行改进,并及时调整。三是及时引进具有实力的施工劳务队伍。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鼓励其积极展开施工。对于不好好干活、又推委扯皮的施工队坚决给予清场,以消除对现场施工的不良影响。四是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从施工生产、员工岗位职责、物资供应、劳务用工、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制度在施工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逐步形成系统而严密的制度,明确员工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责、权、利关系,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要顺利地完成制定的施工计划,根本在落实,关键在行动。××*在认真分析、研究责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抓深入、抓规范、抓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在落实上下工夫,以实际行动求成效。一是及时进行任务分解,推进落实。根据制定的施工计划,实行领导挂牌,分片包干,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明确岗位职责,保证政令畅通,切实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施工任务由虚变实,由模糊变清晰。二是制定合理的奖罚措施,有效地来激励施工队伍组织人员、机械加紧进行现场施工,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三是加大管理力度,全面落实。在完善规范、强化管理、严肃执纪上下工夫,要求施工队伍昼夜加班,项目部实行晚上值班制度,领导夜间到工地巡视。

通过不懈的努力,经过大半年的全力拼抢,项目部克服了工期紧(2年的工程量1年施工完),资金严重短缺,水位高、土质差,地方干扰大,取土场不足等重重困难。施工进展全面地步入正轨,在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文明工地建设和责任成本管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河南省交通厅质监站组织的上半年全省在建高速公路的大检查中,获得了好的名次,业主和监理对项目部的看法有了彻底的改变。

BOT项目成功案例 篇6

框 架 协 议(标准版)

甲方:______省______市人民政府

乙方:

甲乙双方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了对______市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处置,清洁美化当地生活环境,同时对焚烧过程产生的热能和灰渣进行综合利用,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甲方同意乙方投资建设“______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下称“本项目”),现就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1、甲方授予乙方或乙方指定的项目公司 “______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期)特许经营权,经营期限30年[不含建设期],按通行的BOT方式运作。特许经营期内,乙方独立经营,甲方不参与本项目的利润分配。特许经营期满后,乙方应将能正常运行的本项目无偿的移交给甲方。

2、特许经营期内,乙方自行负责投资建设、经营本项目,本项目投资方为乙方或乙方授权的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乙方拥有本项目所有财产、设备和设施的所有权及项目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权,乙方可以出于为本项目融资的目的抵押上述所有权和本项目相关权利,但抵押期限不能超出特许经营期限。

3、特许经营期内,甲方不得将本项目特许经营权授予第三方,甲方承诺不在同一地区内批准建设从事相同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类其他项目,且不得允许存在与乙方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公司或其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公司及其他行业机构)。

二、项目基本情况

1、本项目采用炉排炉焚烧发电工艺进行焚烧处理。乙方保证所采用的工艺技术

设备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并保证处理后的烟气排放达到国家GB18485-2001的标准要求,竣工时以国家环保验收标准为准。

2、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吨/日,总投资暂估为万元。项目建设计划分期进行,其中:

一期处理规模为日处理吨,投资预计为万元人民币;

二期扩建处理规模为日处理吨,投资预计为万元人民币;

……

3、本项目一期建设用地面积亩,由甲方以行政划拨的形式无偿提供,使用期限为年(即建设期、试运行期与特许经营期之和)。考虑到本地区生活垃圾增长因素,甲方同意另在本项目周边预留亩土地,作为乙方项目二期扩建用地,预留年限年,甲方同意在乙方进行二期扩建时将上述预留土地以行政划拨形式提供给乙方。

三、合作条件

1、投资额:总投资额万元(一期),投资额以初步设计的相应概算额为依据,实际投资额以工程结算审计为准。

2、甲方按月支付给乙方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单价为元/吨,垃圾处理费由甲方指定本地财政每月与乙方结算。项目投产次年起,垃圾处理费单价随物价指数相应幅度调增,具体在双方《特许经营协议》中详述。

当乙方运营本项目出现非经营性亏损或因当地物价指数变化使乙方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时,双方应参照建设部126号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调整垃圾处理费单价,或者给予乙方适当补偿以确保乙方保本微利正常运营、维护本项目。

3、本项目发电的上网电价按国家发改委文件及相关规定执行,甲方保证优先安排乙方的全部发电量入网;

4、(如有)本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炉渣、蒸汽、热水等产品,在同等条件下,甲方应优先安排使用并积极协助优先推广应用。

5、乙方自行投资建设本项目厂区内的所有基建和所需设备、设施及配套项目工

程,并提供技术品牌和模式专利。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立经营核算,保障本项目连续、可靠、安全的运营,自行承担本项目的运营、维护和维修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6、乙方全权经营项目公司,出于投融资及企业发展目的,可以依法变更项目公司股东。

四、甲方责任

1、甲方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装运,保证每日将合乎质量及数量要求的生活垃圾运送到乙方指定的垃圾储坑内。甲方保证每日向乙方提供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垃圾数量(一期)不少于吨的保底量,不足保底量的按保底量结算处理费,超出保底量则按实际数量结算。

2、甲方应完成本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或公共管理机构规定的各种相关许可和批准,以便双方履行本协议之需;同时,甲方应全力协助乙方及时办理项目用地地勘、项目的前期报批、环评、立项、可研等所有手续,获取所有必须的许可和批准,以便乙方如约履行本协议。各项许可、批准及手续的详细取得时间按《特许经营权协议》中约定的时间执行。

若因本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出现问题、相关项目用地使用权取得出现问题、市政规划调整等不可归责于乙方的原因造成本项目无法继续实施时,甲方应赔偿乙方实际投入的所有损失。

3、基于本项目属环保公益事业性质,甲方应负责将本项目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或重点项目。甲方应按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发电项目的有关优惠政策和享受政府招商引资及公益(环保)项目的优惠政策,给予本项目享受土地、税收、立项等相关优惠政策待遇和当地对同类项目的相关优惠政策。具体优惠政策,甲方应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予以明确。

甲方应全力协助乙方向省发改委申请立项、批文、上网电价的报批及获得优惠待遇,争取上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财政资金补助。

以本项目申请并取得的各项资金和财政补贴补助,无偿、专项用于本项目建设和运营,申请到的国债资金按规定要求提供给本项目使用。

4、甲方按照同等公益事业的最优惠价格和条件,向本项目提供建设、运营及维

护本项目所需的公用设施服务,如供水、排水、供电等,甲方应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中对优惠政策进行详细约定。

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员工膳食、住宿交通、生活设施等方面的便利。

5、本协议签订日后,甲方应成立由同级政府领导任负责人的专门工作小组,并指定一职能机构及负责人员与乙方进行日常工作对口衔接,具体负责协调本项目审批等相关事项,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甲方应负责本项目全部建设、运营期间的关系协调,协助协调解决与当地各有关部门及群众的各种事项。

甲方全力协助乙方在前取得土地规划手续,甲方全力协助乙方在前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6、甲方负责最迟于前完成项目用地所涉及的拆迁安置、“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以及相关土地变更等手续,接至项目规划红线范围的道路、供电、通讯、排水、排污,并完成场地平整。项目如需采用自备井取水,甲方给予办理取水批复手续,保障可用水、电量达到项目建设、生产需要。以保证乙方或乙方指定的项目公司能正常开工。

7、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应全力协助解决本项目发电并网供电事宜。红线外电力接入系统由甲方负责与电网企业沟通并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

8、如因炉渣砖市场受限,过剩的炉渣填埋到甲方无偿提供的填埋场,填埋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在本协议生效后,办理完成注册本项目公司的相关手续。

2、项目开工时限要求:乙方保证在取得项目用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项目的可研、环评、立项的批准以及项目选址意见、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的批复及《施工许可证》后,及时与甲方书面确定开工日期。如因甲方原因致使双方无法确定开工时间或不能及时确定开工时间的,所产生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3、工程建设期:预计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自双方书面确定开工日期之日起计算。开工日期的推迟及工期的延期情况应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中进行详细约

定。试运行3个月后正式投入运营。乙方应按期完成建设,保证项目如期运营。

4、乙方负责本项目整体技术方案、设备、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本项目垃圾焚烧处理标准应完全达到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要求。

5、乙方的垃圾焚烧工艺必须按国家规定安装在线检测系统,并接受甲方环保部门的监督。如因乙方原因造成的排放不合格,环保部门将依照项目规定处理。

6、如国家进行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调整修改时,乙方须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保证达到新的排放标准。与此相应,甲方应提高垃圾处理补贴费,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营,保证投资者合理的回报。

7、乙方应自觉接受甲方对垃圾处理厂经营管理的监督,提供有关运行和排放的记录数据,若有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其他约定

1、本协议为甲乙双方达成的唯一有效的框架协议。

2、本协议具有排他性,在此期间,甲方不得与任何第三方签署与上述项目相关的协议。

3、在本项目公司注册后60日内,甲方应与项目公司正式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及相关文书,本协议所有精神均应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中具体体现,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本协议精神,并共同遵守。《特许经营权协议》签订后,乙方应立刻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甲方应负责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60日内完成本项目用地的征用和“七通一平”工作,具备施工条件。

七、违约责任

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共同遵守,不得违约,若非因乙方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甲方不能为乙方取得土地等原因)造成本协议无法履行或本协议目的无法实现的,甲方需向乙方承担人民币元的违约金。

八、协议的生效

1、本协议文字为中文。

2、本协议为双方合作事项的基本(原则)精神,未尽事宜可通过双方补充协议

或在《特许经营权协议》及相关文书体现,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两份,双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双方在本协议生效的一个月内,在本协议基础上甲方与乙方指定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及《垃圾处理服务协议》。

甲方(章):

代表:

年月日

BOT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篇7

关键词:BOT,工程项目管理,融资模式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向国际接轨,缩短与国际项目管理之间的差距。BOT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很有前途的新模式。

1 BOT项目的基本概念

从字面上看,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的缩写,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从内容上看,BOT是一种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BOT模式是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协议,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由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和建设,在业主授予特许期内运营和管理该项目,通过提供产品、收取服务费用、回报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得合理利润,并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承包商将该项目无偿移交给业主。BOT模式多数情况下BOT项目的业主是政府,承包商通常是融资能力较强的公司,也有的是联营体公司,融资方式也分为独家贷款、联合贷款、银团贷款3种形式。可以运用BOT模式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发电厂、机场、港口、收费公路、隧道、电信、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2 BOT的历史

BOT并非一种新生事物,它自出现至今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是项目融资阶段发展的一个低潮期。在这个阶段,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和第三世界债务危机还未完全从人们心中消除。因此,如何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及经营管理水平,成为银行、项目投资者以及政府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BOT模式应运而生。

从历史上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就出现了“特许”的方式,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就是私人以特许的方式修建的。虽然这并非真正的BOT项目,但可以说是现代BOT模式的雏形。但是BOT在其诞生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使得它早期优越的表现几乎被人们遗忘。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将BOT捧到舞台上时,许多人便将它当成了新生事物。1984年,土耳其人Targut Ozal提出了BOT这一概念,想利用BOT模式建造一座电厂。这个提法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注意,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把BOT看成是减少公共部门借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推动它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英法海底隧道项目的建设,则进一步促进了BOT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

3 BOT项目的特点

BOT方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1)BOT可以开辟新的公共项目资金渠道,不增加业主的融资负担,借用承包商的融资和建造能力来解决政府基础设施不足和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使急需建设而政府又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建设或发挥作用,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

2)能够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的财务负担,减免了政府的负债风险;

3)减少政府管理项目的负担,并且在立项、招标、谈判3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扩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有利于本国承包商的学习。

但BOT模式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相比项目复杂,涉及方面多,也具有以下一些缺点及难点:

1)采用BOT模式承建的项目规模大,投资额高,建设和经营期限长,涉及各方的风险因素比较多且复杂,如资本金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在建造和经营的全过程中,资格预审及招投标程序也相对复杂。承包商必须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多数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大财团;

2)采用BOT方式投资的项目,涉及的参与方较多,合同关系复杂,需要很高的项目管理水平及复合型、协作型的高层次人才来运作这类项目;

3)由于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较大,政府在立项前需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

4)BOT收入一般为当地货币,因此,如果项目公司的组成成员来自国外,项目建成后会有大量的外币流出,宏观上影响到东道国的外汇平衡。

4 BOT的具体形式

4.1 BOT

建设—运营—移交。政府授予项目公司建设新项目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4.2 BOOT

建设—拥有—运营—移交。这种方式明确了BOT方式的所有权,私人部门在特许期内拥有项目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特许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

BOOT与BOT的主要区别如下:

1)所有权区别:BOT方式下项目建成后,私人只拥有经营权,而BOOT方式下私人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

2)时间区别:BOOT方式从项目建成到移交给政府这段时间一般比BOT方式长。

4.3 BOO

建设—拥有—运营。这种方式是政府授予开发商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而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以上是3种基本模式,一般统称为BOT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由于具体的项目条件和实际运作上的差异,BOT具体结构也随之改变。除了以上3种之外,还包括以下几种。

4.4 BOOST(Build-Own-Operate-Subsidize-Transfer)

建设—拥有—运营—补贴—移交。在该项目中,政府可以考虑给予承包商一定的补贴。

4.5 BLT(Build-Lease-Transfer)

建设—租赁—移交。即政府出让项目建设权,在项目运营期内,政府有义务成为项目的租赁人,且赁期结束后,所有资产再转移给政府公共部门。

4.6 BT(Build-Transfer)

建设—移交。与传统的总包合同类似,即项目建成后立即移交,可按项目的收购价分期付款。

4.7 IOT(Investment-Operate-Transfer)

投资—运营—移交。即收购现有的基础设施,根据特许权协议运营,最后移交公共部门。

此外,还有BRT,DBOT,DBOM,ROMT,SLT,MOT等等,虽然提法不同,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在基本原则和思路上是一致的,所以习惯上将上述所有方式统称为BOT。

5 BOT模式的参与者

BOT项目的参与人主要包括政府、项目承办人(即被授予特许权的经营部门)、投资者、贷款人、保险和担保人、总承包商(承担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开发商(承担建成后的运营和管理)。此外,项目的用户也会因投资、贷款或保证而成为BOT项目的参与者。各参与者之间的义务、权利依各种合同、协议而确立。

6 实施BOT的步骤

BOT项目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每一个项目都经过确定、准备、招标、各种协议和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建设、运营和移交等过程。现大致分为立项、招标实施和移交3个阶段。

6.1 立项阶段

项目发起方成立项目公司,同东道国政府或有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特许协议,提出开工报告。

6.2 招标实施阶段

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签署建设合同,并得到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的保险公司的担保。专设公司与项目运营承包商签署项目经营协议。

项目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与出口信贷银行签订买方信贷协议。

进入经营阶段后,项目公司把项目收入转移给一个担保信托。担保信托再把这部分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6.3 移交阶段

在特许期满时,项目公司把项目移交给东道国政府。项目移交包括资产评估、利润分红、债务清偿、纠纷仲裁等。到目前为止,已完成BOT项目全部过程的项目较少,此过程经验尚待总结。

7 结语

采用BOT项目,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运行稳定性,同时还能大大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尔烈.国际工程管理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杨莉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工程经济,2007(6):123-124.

[3]胡文法,何新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石振武.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孙占国,徐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BOT项目成功案例 篇8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BOT;必要性;可行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短缺、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在国家建设资金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BOT融资模式引入到高校建设项目中来,将对传统的高校资源配置与运作产生全面的冲击,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BOT项目的必要性[1]

1.1高校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

高校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用于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运转,政府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教育产业建设方面的投资,但还是无法满足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因此,利用BOT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高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校建设资金的不足,弥补资金缺口。

1.2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分散项目投资风险

BOT融资模式有效的引进了民间资本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入,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实现了政府、民营企业、高校三方的最佳融资效果。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增加了基建项目的资本金数量,降低了资产负债率。这不仅节省了政府的投资,还将基建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民营企业。

1.3发展投资空间,提升竞争力

高校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有限,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建设资金匮乏、运营效率不高的现状。BOT融资模式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样化、资金来源多途径的融资新局面。

1.4在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与民营企业是以特许经营权合同为基础进行的全程合作,民营企业从高校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参与,可以将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到项目中,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的投资风险,而且实现了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BOT融资模式进入高校,并成为高校建设项目投资领域的新宠。要在短期内解决我国高校教育资本不足的问题,不能只依靠财政拨款,而应积极主动地引进BOT融资模式进行融资:(1)引入BOT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2)引入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3)我国已经积累了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

2.引进BOT项目的可行性

2.1高校引入 BOT 模式的可行性

2.1.1高校BOT模式的特点。首先,高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具有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因此,高校的后勤项目建设适宜运用BOT摸式。其次,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定位是较低的。项目大都处于校园之内,要求项目规划要与校园的整体氛围相匹配。再次,高等学校BOT项目大都属于常规性项目,项目的风险相对较小[2]。

2.1.2BOT模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高校BOT模式可聚集社会闲置资金用于后勤项目建设,以弥补国家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摆脱高校教育资金短缺的困境,形成教育投资多样化,使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校成为融资主体,改变高校在办学上过分依赖政府的状况,引进资金而高校无债务负担。对于项目的运营公司而言,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利用投资和融资方式对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可以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效益。所以,高校和投资方是双赢。

2.1.3高校采用BOT模式,所引进的内、外资无需任何担保,项目的建设与使用属于商业运作。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促进良性循环,使投资者、高校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承担建设风险。从而提高项目选择决策的科学性、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设效率。

2.1.4引进BOT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唯一的经费来源,由于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这种方式严重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发生了改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呈上升趋势,政府拨款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教育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投资的多元化逐步纳入法制规范,必将推动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因此,将BOT模式用于高等教育项目建设,可以鼓励民间投资,将社会闲置资金吸引到高等教育上,大大丰富教育投资渠道。

2.1.5引进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设施一般是由高校投资和管理,这极大地增加了高校的负担,减少了教学资金的投入。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模式必然会受到冲击,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引进BOT模式是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高等院校后勤设施的管理。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BOT融资方式作为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有效模式,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2.2民间资本进入高校的可行性

2.2.1首先民间资本已有足够的能力投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国内居民存款及各类金融资产已达l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本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40%,民间资本已占有社会固定资产相当大的比例,相对比较充裕,巨大的社会资金需求寻求投资市场,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投资效益最好的部分。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革建立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同时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现实。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运作良好,其备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可能。政策扶持与实践探索。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产业,投资办学,特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这几年来的实践探索,也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积累了经验。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教育投资股份公司形式运作的大学城等新模式的实践,也为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高等教育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

2.2.2充足的社会资金为BOT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积累了大量资金,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在对待风险的问题上,能客观地分析、理性地决策,很多国内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可以和国外水平相匹敌。

参考文献:

[1]李扬,黄业苏.试论内资BOT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7):42.

[2]李庆军.BOT融资模式在高校后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7(4):51.

[3]王升.BOT融资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6.

课题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20号)。

作者简介:

上一篇:春的花,开半夏的作文下一篇:回忆往事周记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