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爱国诗的影响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陆游的爱国诗的影响(推荐11篇)

陆游的爱国诗的影响 篇1

作者: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关山月

作者: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

作者:陆游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其三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其四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其五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的爱国诗的影响 篇2

一、陆游的爱国思想的形成

人的成长与发展往往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陆游的爱国思想就有着其周围环境的烙印, 他曾经写过:“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爱国诗句, 这是与其幼年因为金兵侵略而颠沛流离生活的一种深刻的影响使然, 这是促成其爱国思想萌生的最直接原因。陆游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中, 并有着浓厚的爱国传统。其祖父陆佃是宋朝王安石新政的重要宣传者, 并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在《渭南文集》中就记载了陆游的父亲与爱国士大夫谈论国事的故事。陆游一生遭遇众多挫折及打击,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 其优越的家庭教养及国学情操对他的爱国思想及人格魅力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陆游深受作为爱国士大夫的父亲的言传身教, 逐渐形成了其爱国情结及理想。在少年时期, 陆游就博览群书并汲取了先辈们的精神实质, 最终形成了其“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行”的爱国情怀, 我们从陆游留下的众多爱国诗篇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为爱国理想而战斗的意志与决心。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 诗歌的创作并不是其主要愿望,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 即做历史上那些能够辅佐君王、有功于社会的政治家。其创作的《春夜读书感怀》中“此诗倘不做, 丹心向谁明?”就展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歌中, 大部分都是围绕恢复中原而创作的, 当听到武钜收复西京的消息后, 他马上创作了《闻武均州报已收复西京》, 认为“悬知寒食朝陵使, 驿路梨花处处开。”

陆游出生于1125年, 当时正值金兵南侵之际, 特别是在靖康之变后, 他便随家人一起逃难, 并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 有着“儿时万死避胡兵”的惨痛经历。此后, 无论是在地方做官或晚年闲居, 虽遭困难的折磨, 但其崇高的爱国思想及报国的理想从未改变。因此, 从年少时起, 陆游就产生了其抗敌御辱的崇高理想及“少小遇伤乱, 妄意忧元元”的崇高情怀, 并立下了“儿时祝身愿事主, 谈笑可使中原清”的崇高理想与心愿。陆游早期有两位老师韩有功及陆彦远, 他们都是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 他们的教育使得陆游的爱国主义理想更为坚定,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 而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 其目的是学习经世济国的本领。1142年, 陆游当时18岁, 并师从江西派诗人曾几, 南渡后两人因坚持抗金而闻名于朝野。先辈们的忧国忧民思想、凌然的气节及师长的教诲, 再加上陆游幼年时期的逃难经历, 更加萌生了其爱国及以身许国的崇高理想。

二、陆游的爱国情结及理想

在南宋时期, 中国的大好河山被分裂, 特别是北方人民受到了奇耻大辱, 这是包括陆游在内的众多仁人志士所不能容忍的, 陆游不但是反抗侵略的时代鼓手, 用其创作的诗歌来激励前线的壮士, 而且他还亲自加入到反抗金兵入侵的抗战队伍当中, 如他亲自参加了大散关战役, 在当时火热的战斗中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那些歌颂其本人火热生活的诗歌, 都是从现实中而来, 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怀。他对金兵的入侵及当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特别的痛恨, 虽然他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 但是他对统治者中那些投降派, 特别是坚持和议的可耻行为深恶痛绝, 有着“手枭逆贼清旧京”的英勇气概。他通过诗歌的方式, 对投降派进行了全面的揭露, 阐述了坚持“和议”的主张对国家、人民的种种危害, 这不仅让国家要为这些屈辱的“和议”送去大量的财物, 而且更打击了前线抗战的士兵的士气。“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这充分体现了陆游基于其爱国情结而展现出来的无畏强权的决心与精神。

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者, 陆游将爱国、爱民联系在一起, 如其创作的《太息》诗三首就为农民鸣不平, 他对农民的认识超越了前人, 他曾有“富豪役千奴, 贫老无寸帛”、“耿耿一寸心, 思与穷友论。”等关心农民生活的著名诗句, 并与农民的关系达到了不能分离的地步。这在中国历史上, 像陆游这样关心农民贫苦生活的诗人是异乎寻常的。作为一名爱国者, 陆游将热爱祖国及祖国的山水融合为一体, 在其《思故乡》、《稽山行》等诗歌中就歌颂了其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正是有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才能有这种真挚的感情及动人的心魄。陆游将爱国情结与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坚定以身许国的理念, 在《书愤》、《书志》、《宝剑吟》等诗作中, 展现了其“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壮情怀。陆游还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理想, 他的《投梁参政》、《楼上醉歌》等诗作, 书写了其到了晚年时期还“白头吾欲事功名”的理想。南宋政权对外软弱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 当时广大的爱国志士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 陆游的爱国理想也一度破灭。但是, 一有机会他就向上力陈抗金大计, 以表达自己的抗战主张, 这正是陆游爱国思想的可贵之处。陆游的爱国理想还表现在他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上, 如其创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北望》等作品表达了其爱国、爱民的情结, 并将其爱国理想上升为一种民族责任感。他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的质问, 虽然陆游多次遭贬, 但是其抗击金兵侵略及报效祖国的理想却始终没有泯灭。

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微, 当时的各阶层出现了反抗侵略的壮举, 爱国行动风起云涌, 在这些人群中就有陆游这位爱国诗人, 他一生为世人留下九千多首诗歌, 将其浩然的爱国正气融入其诗歌的创作中, 展现了其伟大的爱国情结与理想。在陆游的一生中尽管没有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但是他的爱国理想始终都坚持着, 到了他八十多岁时, 写出了著名的“犹能为国平燕赵”的壮志豪情, 尤其是那首《示儿》的诗歌更是千古流传, 将陆游那种渴望急切恢复旧山河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令人所熟知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更是深刻表明陆游这位为恢复中原而战斗一生的老人的爱国抱负与情感。由于陆游的爱国情结与理想是在南宋时期社会特定的背景下所形成的, 而社会对他本人的排挤与打压, 无不影响着其诗歌的创作及情感的变化。作为一名有着崇高理想境界的爱国者, 陆游的爱国理想与当时统治者的卖国政策是相反的, 这也决定了其志向难以实现。陆游的理想是想成为一名“执戈王前驱”的战士, 他亲临前线的八个月的时间里, 是其报国理想唯一得到尝试的机会, 同时也是其恢复中原情结的高涨时期。抗战将士的艰苦生活及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其诗歌创作的环境, 而在这些作品中始终贯穿着收复失地、期盼统一的爱国情结与理想。陆游对国事的关注及自身命运的喟叹都围绕着其报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展开的, 其主题永远是为了实现爱国理想而不懈努力的战斗精神。

摘要: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受社会与家庭环境影响, 立志于杀敌救国, 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熏陶。他虽然屡受挫折打击, 但是爱国之情始终不改。陆游的诗中也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历史上传颂千古。

关键词:南宋,陆游,爱国

参考文献

[1]邹志芳.陆游的爱国思想及人格力量[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1 (3) .

[2]何王涛.陆游的爱国情怀[J].华章, 2008 (5) .

“网吧害人”与陆游教子诗的断想 篇3

今天下班时就看到了一幕:正是下班的高峰,一大群人却围在“绿鸟网吧”的门口,七嘴八舌、热火朝天的吵着,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我也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刚刚近前,就听到一个妇女正声嘶力竭地骂着:“你黑良心了!让我娃在这儿上网,你挣小娃的钱,耽误他上学,祸害人,你心都黑了!”说话时,随手拉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往老板摸样的中年人身上推,那个小孩却一脸的漠然,老板涨红了脸分辩着:“我开网吧,是合法的生意,打开门,我也不能把人往外撵吧,你连自己的娃都管不住,还赖我!”之后,就仍然是不断的争吵,再之后就是双方的“火拼”,原来这妇女带着亲友团呢,为了找这个孩子花了三天的时间,今天终于在“绿鸟网吧”找到了,和网吧老板言语不和,吵骂起来。在相互指责中,终于上升到武力冲突的层面,亏得众人拉开了,但双方都愤愤不平。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这小孩子始终都保持“中立”的姿态,总是一副漠然置之的样子。我问他是哪个学校的,也不说话,再问:“怎么不上学啊?”他就那么冷冷地回答:“学不进去!”在大人们争斗的空当儿,他冷眼旁观,最后拦下一辆摩的,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中扬长而去,人群四下散开:有人为这位母亲的苦痛歔欷着;有人为网吧老板的“无良”愤慨着;还有人感叹着“世风日下,网吧害人”;自然,也有人觉得这孩子不可救药……我呢,一路上默默思忖,虽然看得分明,但却如何也想不透彻。

这样的一路走来,忽然想到了陆游,他有一首诗,大约是告诉自己的儿子子鹬如何做诗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话说得再直白不过:诗歌的成功,大略本不在诗歌本身,换一句话说,如果不成功,恐怕也不一定在诗歌本身。今天看来,大诗人陆游的确是颇具系统论思维,虽然他儿子的诗歌功夫远不及他,但作为父亲的陆游指出了作诗的真谛与大道,从教子的角度说,他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回过头来看,网吧老板的“无良”或者“有良”其实倒不重要,在网吧找孩子的家长及其“后援会”,如果倾力责难网吧,怕倒真是不得要领,有点隔靴搔痒之嫌!这使我想起以前溜冰场、游戏厅、台球室等兴起的时候,不也有家长声泪俱下地控诉它们是荒废学业的罪恶源头吗?有溜冰场的时候埋怨溜冰场,有游戏厅的时候埋怨游戏厅,有台球室的时候埋怨台球室,现在有网吧就埋怨网吧,以后呢?社会进步,还会有好多的新生事物,等着让我们排队埋怨呢。贪图安逸、厌恶学习、理想迷失……客观地说,这些东西其实还在于孩子本身,貌似“公允”“辩证”地分析各方面的原因,不恰好也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吗?当问题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的时候,尽管无奈,尽管残酷,我们(尤其是父母)也必须承认自己的孩子的确有问题!我们要探究的也许很多,要改变的也很多!但是,最不应该的是指鹿为马,自欺欺人!——并非为黑网吧脱罪!

论杜甫诗的爱国精神 篇4

最近成都杜甫草堂举行的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这使我不禁又想起了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时隔一千多年,我们依然纪念他,他的诗词也常常为我们所吟诵。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众多,他们的诗各具特色。是什么原因使杜甫的诗词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原因就在于诗词中每一个字眼凝聚了杜甫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华夏儿女一代代继承并发扬的。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他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我就能体会到浓浓的爱国之情。这与杜甫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杜甫是襄阳人,字子美,号少陵,爱好游历。年轻时应进士试落第,长期不得志。安禄山乱后,到处流浪,曾一度被肃宗任为左拾遗等职。后来又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下做过官,严武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工部。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比如,在《前出塞》中的“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杜甫抒发了从军出塞的怨叹。诗的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对吐蕃、大食、契丹等国的几次战争。杜甫对于当时朝廷奉行的“开边”政策极为不满,因为它是非正义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这种战争的师出无名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杜甫作为一个诗人,并不时时刻刻站在统治阶级的一边,却出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出这些反映时事和爱国忧民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

这种爱国精神在杜甫的其他诗篇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岁暮》是作者客居梓州时的作品。“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感于国防空虚,朝中无人,自己虽有壮志,不被重用,因而写了这首诗,抒发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略。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格外地关注国家和民生。由于国家的骤然巨变和生活的动荡不安,他长达半生的流离失所经历,使他对现实的黑暗和苍生的苦难得以深切的认识,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

现在总体谈一下杜甫诗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它体现在对人民的深刻同情,第二,它体现在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第三,它体现在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下面,我将对这三点一一论述。

首先谈第一点。杜甫不管穷达,也要兼善天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是对第一点最好的解释。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总之,作为一个诗人,只有在杜甫笔下才能看到如此众多的人民形象。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了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杜甫的爱国之情与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深深地融合在了他的诗作中。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由此可见,杜甫的爱国之情与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深深地融合在了他的诗作中。接下来说第二点。杜甫始终关怀着国家命运。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流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然而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他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还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伤之情。在《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引述

了诗人万里离乡,多年漂泊,暮年多病,国事不宁,返乡无日的忧伤。另如《秋兴》八首从孤城日暮的情景联想到长安昔日的繁华,那低沉的音调深表诗人的爱国之情。又如长安“春望”,则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果没有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这些诗句是写不出来的。

最后讲讲第三点。杜甫归根还是个封建时期的读书人,他的最终目标一定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即便杜甫有天大的抱负,朝廷并不重用他,因此杜甫无法直接为国效劳。为了抒发心中的苦闷,杜甫有写下许多诗来表达内心感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都是杜甫壮志难酬的集中表现。其实,他的为国效劳的想法也正是出于自己对国家的热爱。

陆游爱国情怀的诗句 篇5

陆游《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6.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7.摩天:碰到天.

8.遗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9.胡尘:指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

10.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古诗今译 】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关于爱国情怀的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唐·李白《古风》(十九)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近代·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南宋.岳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论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 篇6

清代赵翼称陆游的作品“言恢复者十之五六”(《瓯北诗话》),他的爱国主义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主要有:

一、表现攘外安内、统一祖国壮志的

陆游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外族的入侵、本族统治者的无能,使少年时代的陆游饱尝兵荒马乱之苦。成年后的陆游亦仕途坎坷,但他信念坚定,要做一名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的爱国志士。于是他“挺身而出,站在民族的立场,不屈不挠地斥责侵略者的罪行,揭穿卖国者的面目,并呼吁人民奋起抗争”。他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也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陆游的爱国之情是很强烈的,他以社稷为重,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能富国强兵,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才能有所施展,可以创功立业,为受欺的祖国、受苦的百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的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出陆游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激情。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在这首《书愤》中,诗人从对早岁威武雄壮的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出发,哀叹自己壮志未遂,抒发了无比深沉、愤慨的感情,并且倾泻出强烈的爱国激情。正如严修教授所言:“空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新春》)的陆游,至死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愿望。‘至死恨不见中原’(《太息》),成了他永远的遗恨。”“他的诗在慷慨中有悲愤,豪爽中有沉郁……这些诗句是悲歌,是叹息。是诗人用泪水写成的……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三、揭露朝廷腐败、当局软弱行径的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爱国志士和诗人,陆游对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苟延残喘的统治者和卖国投降派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和愤懑。

在《醉歌》中,他揭露了“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的投降政策,因而造成了“穷边指淮肥,异域视京洛”的危险局面。他的《关山月》更是反对和议、批判苟安的名作: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陆游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盼望恢复统一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之情。

四、表达爱国爱民、忠贞不渝的感情的

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是统一的。陆游的爱国主义很大一方面就表现在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上。不管是《农家叹》里百姓的“竭力事本业”,但因“县吏征租声”而“自计无由生”,《岁暮感怀》里的“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等等,无不表现了这一主题。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则揭露了异族统治者对中原人民的暴行,如《题海首座侠客像》的“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在悲愤交加的同时,也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解救人民疾苦的强烈愿望。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他游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晚年又久居乡间,体察农民的欢乐和疾苦。他以清丽明畅的诗句写景,以清隽流畅的诗句写情,或发思古之幽情,或现明媚之风光,或寄怅惘之悲愤,多了对如画江山的热爱,多了对农民命运的关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新俊逸、典雅韵致的千古名句,依然似清澈之水,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尽管放浪林泉,但陆游却没有忘记那象征耻辱的北方失地。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陆游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仿佛此时此刻的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并不是陆游的精神寄托,而是触发陆游爱国情感的导火线。一方面美丽的大自然使诗人感到审美的愉悦,“远游无处不消魂”;另一方面国家的事业毕竟是诗人终生的追求,透过“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浓浓诗意,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辛酸与惆怅。总而言之,在自然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的语境里,陆游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多层次、多角度、淋漓尽致的发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勾起他高昂的爱国激情。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请看《金山观日出》:“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如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玉山、红翠、金盘、丹碧,诗人大放笔彩,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日出巨画。就是在梦中,诗人也未曾忘却祖国的自然山水,他忘不了“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梦藤驿》)的藤驿,忘不了“太华峰头秋意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事迈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尘”(《梦游》)的美妙绝景,忘不了“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更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云云台观也》)的神秘。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是魏晋以来山水田园诗的又一次自我拓展和完善。

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

直到临终时,他还谆谆告诫他的儿子,国家统一之后,要在家祭时告知于他。陆游的《示儿》诗不仅感人至深,而且教育着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

爱国诗人陆游的个人事迹 篇7

陆游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为了报国、救国,他非常好学,决心要读万卷书,他尤其喜爱兵书,他不愿做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他的梦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上马能击贼”的战士。

可是南宋时期是一个“报国无门,爱国有罪”的朝代,是奸臣秦桧和投降派掌握政权的时期,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跟金兵求和。陆游为了实现自己的抗金志愿,几次三番被贬官,陆游觉得很郁闷,就呆在家里写诗,他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歌,其中许多诗都抒发了自己抗金杀敌、战死沙场、为国立功的心情。

陆游八十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难治好了,但它对抗金的.事业仍然念念不忘,握着儿子的手说:“如果大军收复了失地,统一中原的那一天,我们家里举行祭祀,你们一定不要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我啊!”说完他振奋起精神,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伟大的诗人陆游就是怀着这种悲愤的心情离开人世的,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如果南宋的时候,人人都能像陆游一样,金国怎么敢不断向宋朝发动进攻?人人都像陆游一样,宋朝又怎么会灭亡在蒙古族的铁蹄下呢?

我想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习陆游一生热爱祖国,读书破万卷的精神,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4陆游的爱国故事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陆游写的哪些爱国诗 篇8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得雄奇奔放与杜甫得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得《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得史料价值。陆游写得哪些爱国诗,请参考!

陆游写的哪些爱国诗

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入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7、《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入。

8、《长歌行》

入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入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陆游爱国名言 篇9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3、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夜泊水村》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病起书怀》

6、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7、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金错刀行》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3、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湟,但令中夏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观运粮图》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16、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17、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18、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1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2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21、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24、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25、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

2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27、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28、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寄陈鲁山·其二》

2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1、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谢池春》

32、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3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病起书怀》

34、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35、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3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3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3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39、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40、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4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金错刀行》

陆游爱国主义诗歌 篇10

爱国,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始终强调的`个人品格,更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集体精神。下面给大家分享陆游爱国主义的诗歌,欢迎欣赏!

(1)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4)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7)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8)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9)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10)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陆游还写过什么爱国诗 篇11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关于陆游的简介:

诗人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其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正如《唐宋诗醇》卷四二所说:“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本,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

其中民族矛盾始终是南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宋帝国的半壁河山已经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而且金兵继续南侵的威胁也始终存在。是发奋图强待机北伐以恢复中原,还是屈膝投降以苟安于东南一隅?这直接关系到宋帝国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全民族的命运和尊严。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陆游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也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既然南北两地的人民都盼望着收复中原,又是什么原因使这种期望长久不能实现?陆游愤怒地指出,原因就是统治者但谋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追感往事》之五)陆游的深哀巨痛集中体现在《关山月》中:

在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在诗中假托一位老战士之口,痛责统治者一纸和议抛弃半壁江山、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无耻行径,倾诉了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这正是南宋中叶沉闷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当然,陆诗中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如《书愤》:

上一篇:夜大自我鉴定怎么写下一篇:市公平贸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