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 教案一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溶解度 教案一(精选12篇)

溶解度 教案一 篇1

7.1溶解现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4.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5.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难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三、使用教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新课

洗衣店接到一批化工厂的工作服,来自不同的车间沾有不同的化学药品,要求清洗干净。洗衣店工作人员首先问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碘、植物油。[师]:如果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做?

你在家洗过衣服吗?在家里洗衣服主要用到那些东西? 还要用到水,那么你认为洗衣服时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师]:在洗衣服时洗衣粉和污渍都溶解到了水里,水起到了溶解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溶解现象】

2.内容组织

【板书】:7.1溶解现象

[师]:大家想一下,这些衣服上的污渍用水都能溶解吗? [师]:我们可以动手试一试,在大家桌上就有这几种药品。你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实验]: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碘、植物油分别溶于水。(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可以用水溶解,碘、润滑油用水不能溶解。)

[师]:你在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三支试管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他们是溶解了。[师]:固体不见了,没有沉淀了,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溶解。

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就是我们所说的溶液。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板书】:

一、溶 液

[师]:碘、润滑油用水不能溶解,他们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浊液。[师]:现在你的面前有溶液和浊液,大家对比一下溶液和浊液有什么区别? [师]:溶液的各个部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溶液的特性:均一性。

糖水就是一种溶液,他上下一样甜,具有均一性。

[师]:如果外界温度不变,水也不蒸发,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分层,不会沉降能够稳定的存在,我们就称之为稳定性。【板书】: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师]:这些溶液的形成是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我们将水称为溶剂,被水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剂和溶质就组成了溶液。【板书】:溶液包括:溶质、溶剂

[师]:海水就是一种溶液,溶质是什么?氯化钠、氯化钾等。[师]:物质是怎么溶解于水的呢?(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师]:物质溶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板书】:

二、溶解(微观):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师]:我们再来看这些衣服,用水能溶解的可以用水除去,用水不能溶解的怎么办呢?像润滑油、碘?

[师]:我们来试一试,用汽油和酒精能否溶解润滑油和碘。同时思考如果能溶解,溶解后形成的是溶液还是浊液?

[学生实验]:汽油和酒精能否溶解润滑油和碘。(用酒精洗碘,用汽油洗润滑油。)[师]:他们形成的是什么?是溶液吗?它具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是溶液? [学生]:它具有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师]:不用水也可以把衣服洗净,这就是所谓的干洗。当然洗衣店用的并不是酒精和汽油,而是用其他更为合适的有机溶剂代替水洗去污渍,当然干洗中还有其他的奥秘,我们以后再学习。

[师]:到这里我们可知道,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板书】: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师]: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在碘和酒精、润滑油和汽油组成的溶液里,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板书】:

三、溶液和溶质的判断

[师]: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通常固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润滑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通常有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

[师]:大家喝过这个吗?他是溶液吗?为什么?(有几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瓶子的外包装,其中由二氧化碳,这就说明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师]:米醋中的溶剂是什么呢?(是水,有水时我们将水作为溶剂。)【板书】:1.固体和气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2.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3.其他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多少,水都是溶剂。4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

5.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两杯浊液,有什么现象。[学生]:分层、沉淀

[师]:浊液又分乳浊液、悬浊液。【板书】:

四、乳浊液、悬浊液

[师]: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静止分层。例:植物油加入水中,牛奶,豆浆。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静止沉淀。例:泥沙、面粉加入水中。[师]:洗洁精是怎么除去油污的?

找出盛有油水混合物(一种乳浊液)的试管,将洗洁精加入其中,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学生实验]:向油水形成的乳浊液里加一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师]:在加入洗涤剂后,油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此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板书】:乳化现象:乳浊液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师]:乳化后并不是溶液,只是使油分散成无数的小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也就不分层。

[师]:我们将能够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例如:洗涤剂、洗发精。【板书】:乳化剂 【板书】:乳化作用

【板书】:

五、乳化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7.1溶解现象

一、溶 液

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溶液包括:溶质、溶剂

二、溶解(微观):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三、溶液和溶质的判断

1.固体和气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2.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3.其他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多少,水都是溶剂。4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

5.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四、乳浊液、悬浊液

乳化现象:乳浊液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乳化剂 乳化作用

溶解度 教案一 篇2

【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主线, 以小组为单位, 创设情境, 让学生生成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群学拓展, 提升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深入思考、理解知识, 变学为思、教为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观察食盐、沙子、面粉加入水中的不同现象,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归纳溶解的特征、含义。

(二) 重、难点

理解溶解的特征,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以两人为1 小组准备材料, 以下材料, 盐、沙子、面粉各一小包, 一次性杯子3 支, 500 m L烧杯并装水、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聚焦问题

1.故事导入:小马过河

小马每天都要用麻袋运送不同的货物去河对岸, 第一天, 小马运了一袋盐过河, 盐袋子被水打湿了, 货物越来越轻, 小马一下子就过了河。到了目的地后, 它发现袋子没破, 盐变少了, 盐到哪去了呢?第二天, 小马驼一袋沙子过河, 它以为能跟昨天一样, 可结果是沙子重量并没有减轻, 小马觉得很困惑。第三天, 小马要驼一袋面粉过河, 它会觉得越来越轻吗?

2.聚焦问题:盐、沙子、面粉加入水中后分别有什么变化?有哪些不同现象?

3.学生猜测, 在图中画出猜测结果。

设计意图:改编学生熟悉的小马过河的故事, 聚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问题引导入手, 了解学生前概念,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 实践解疑

1.小组合作, 将盐、沙子、面粉分别加入水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

2.分别对三种混合物进行搅拌, 观察并记录现象。

3.静置后, 观察并记录现象。

4.用1~2个词语描述出溶解的特征。

具体实验记录单如下图: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亲历实践, 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对三种物质在水中混合的过程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后, 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溶解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群学拓展, 提升问题

1.小组内分享记录单, 并推荐1 人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

2.交流小马过河的问题, 解答小马的疑惑。

3.课堂总结:提炼升华。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词语描述溶解的特征, 与学生一起提炼出关键词:均匀、稳定、不分层。如学生无法总结出均匀一词, 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前面实验中的盐水, 再次观察盐水, 并提问:如果取这杯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尝一尝, 结果会怎么样?

“沉淀溶解平衡”(一)教学案例 篇3

1教学思路

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之后的一块区别于老教材的新增内容,所以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此外,本课的知识又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更好的检验新知识落实的效果,教学中我以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但理解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2.1引入阶段

[引入]:展示一瓶PbI2悬浊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师]介绍:PbI2是一种难溶性盐,颜色为黄色。

[问]过滤后,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吗?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

结论: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方案: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I-

[学生活动]:请学生做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明显,说明上层清液中含I-。)

2.2知识预备阶段

[师]:总结:实际上,难溶物质在水中还是有一定的溶解度,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而PbI2则属于难溶性盐。

[投影]:

[过渡]:既然难溶物在水中仍有少量的溶解。如:在25℃时,AgI的溶解度为2.1×10-7g,能不能说浓度达到饱和后溶解是就停止了呢?

[讨论]:难溶物在水中饱和后,溶解是不是就停止了,请从平衡的角度思考分析。

2.3新课知识落实——知识迁移与总结阶段

[学生活动]观点:饱和后,溶解没有停止,只是在溶解的同时,又有PbI2固体析出,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理解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及时有效利用课本,引导学生看书,提高自学能力。)

[提问1]: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从书本的概念中找出描述平衡的特征。(及时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

[学生甲]达到平衡时,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析出的速率是相等的,而且溶液达到饱和。

[提问2]:其实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平衡特征,能再补充些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还有什么特征吗?(用意:知识有效迁移)

[学生乙]: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保持不变,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利用前面学习的平衡特征,回答很完整。)

[设问]:沉淀溶解平衡的书写又怎么来表达呢?

[举例]:如AgCl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

AgCl(s)→←Ag+(aq)+Cl-(aq)

[过渡]:不但平衡特征有相通性,表示平衡程度的物理量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我们前面学到的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而沉淀溶液平衡也有一个常数的表达式,我们叫做“溶度积”——Ksp,表示方法和前面也基本相似。

[师]:指导学生再次自学课本溶度积的表示方法。Ksp=c(Ag+)·c(Cl-)

[提问3]:在表示Ksp时,为什么没有分母呢?(考察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

[学生丙]:因为前面AgCl是一个固体,固体的浓度是一定值。(没想起的同学得到提示。)

[提问4]:Ksp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大家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丁]:同一物质,Ksp仅受温度的影响。

[提问5]:前面我们学习的电离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Ksp怎么受温度影响呢?(考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对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

[学生戊]:温度升高,有些物质Ksp增大,因为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而有些物质Ksp减小,因为溶解度减小,如氢氧化钙。(有些同学可能想不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来回答些问题,但分析后都能理解领悟。)

2.4知识巩固——知识应用,与生活联系阶段

①活用所学模块(巩固前面所学重点知识)

[练习巩固]:写出下列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AgBr、Fe(OH)3、CaCO3、Ag2S

②融入生活模块(用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现象的分析解释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现象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会造成钡中毒,该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分析]: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

[常识介绍]:医院中进行钡餐透视时,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不用BaCO3做内服造影剂。

[现象2]: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会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除去。水垢中含有CaSO4(微溶),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转化成CaCO3(难溶),然后用酸洗。请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分析CaSO4转化CaCO3的原理。

[分析]:CaSO4微溶,当溶解的Ca2+遇到CO32-离子时,生成更难溶的CaCO3沉淀,从而使CaSO4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转化成CaCO3

[现象3]:吃糖容易形成蛀牙。

信息:1.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Ca5(PO4)3OH(羟基磷酸钙),它是一种难溶电解质,Ksp=2.5×10-59mol/L; 2.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请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为何吃糖容易蛀牙?

[分析]:羟基磷酸钙溶解产生的OH-被H+中和,促进羟基磷酸钙的溶解。

[现象4]:含氟牙膏可以防止龋齿,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是F-与Ca5(PO4)3OH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氟磷石灰Ca5(PO4)3F, 更能抵抗酸的侵蚀。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 :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4.标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学生发言]1.能 2.不能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投影]活动与探究 1.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 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学生发言]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讨论] [学生发言] [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提问] 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讨论、总结]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课堂练习](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上述练习答案] 1.取少量此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2.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该食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溶液的质量仍为100克。

3.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加入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讨论]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讨论] [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学生活动] [互相交流](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投影练习]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案]温度升高后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

课后习题

《3 溶解》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4、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教学重点:

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高锰酸钾、红糖、沙子、石子、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面粉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

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

三、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四、拓展延伸:

1、你还有什么问题?

2、归纳问题,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学生汇报交流上节课后深入研究的情况。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允许学生补充其它的材料)

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

二、观察实验: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2)实验完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哪些材料容易溶解、哪些材料不容易溶解的结论。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溶解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篇6

1、通过互相学习,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取暖的各种方法,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做过调查(附调查表)

2、实物冬眠的乌龟

3、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乌龟)晶晶带来一只乌龟,她有件事和大家说:“前一段时间它吃了很多东西,可近几天它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你们能告诉我,它怎么了吗?”

2、幼儿解答。

二、探讨动物过冬的方式

1、天气越来越冷了,动物们也准备过冬了,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结合调查表讲述

3、出示大表格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增厚皮毛过冬等

三、我们怎么过冬

1、小动物们用不同的方法过冬,我们用什么办法渡过寒冷的冬天呢?

2、幼儿介绍

3、教师小结:可以增加衣服戴帽子围巾、参加运动、喝热水、开空调等等帮助我们取暖,哪种方法最节约、最好呢?(运动)

4、运动确实是个好方法,又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自己暖和起来,真不错。

附:动物过冬方式的调查

教案-物质的溶解 篇7

教案-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能明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溶液的定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溶液定义及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学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高锰酸钾、氯化钠、蔗糖、泥土、食用油、水、试管、试管架、滴管、大、小烧杯、药匙(学生实验)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石灰水、石灰浆(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 引入:亲爱的同学们,你已经步入了化学的大门,初步认识了一些化学现象及其规律,多年来使你感到疑惑的某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发展的历程,领略了化学科学的魅力,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但是,自然界的难题实在多,学习和探索的步伐不能停息。今天,当你打开下册课本,你将有新的发和收获。 (观看课件)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推进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比如,人们需要把果汁、果肉、香精、甜味剂等物质分散到水中以满足人们味觉的需求,农民需要把农药分散到水中配制浓度适当的农药再喷洒在植物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奇妙的内容(板书:物质的溶解) 你么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出示课件―― 学生填写) 过渡: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物质分散到水中能产生更大的作用,下面 我们就来探究物质在水中分散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板书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出示课件 ――学生读题) 教师:同学们桌上有实验用的物品,那我们就来动手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教师: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谁能描述给同学们听呢? (学生边回答边出示课件)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描述语言也很恰当,那么问题答的怎么样呢?(出示课件)(再示课件) 教师: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的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如氯化钠就溶解在了水中,高锰酸钾、蔗糖也溶解在了水中。我们再来观察同学们刚刚做过的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示课件)(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教师: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溶解在水中后形成的液体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即表现为均一性,液体在温度等外界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即表现为稳定性。具有这些性质的液体就是溶液,那么你对溶液是怎样理解的,请告诉给大家。(学生回答) 教师: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可以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同时溶解在水中,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态,例如高锰酸钾、氯化钠、蔗糖,也可以是液体,如酒精分散在水中,还可以是气体,例如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溶液。而像泥土、食用油在水中分散后形成的是溶液吗?(学生回答) 教师:像泥土在水中分散后形成的是悬浊液,食用油在水中分散后形成的是乳浊液,对照表格,谁能概括一下悬浊液、乳浊液的定义?(学生回答) 教师:讨论,能举出悬浊液、乳浊液的例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可以形成三种不同情形的`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你对三种液体理解程度如何呢?(出示课件――比较三液)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两种试样,石灰水和石灰浆,判断各属于哪种液体?(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再次拿出实验时配制而成的溶液(比比哪组拿的快而准) 一同来回答: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学生观察) 教师:含铜离子的溶液一般显现蓝色,铁离子的溶液显现黄色,亚铁离子的溶液显现浅绿色。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的了哪些新知识?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学生总结) 当堂练:让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出示课件――练习) 板书设计: 物质的溶解 物质在水中 溶液 均一性 稳定性 混 的分散 悬浊液 不均一 不稳定 合 乳浊液 物

怎样加快溶解教案1 篇8

这节课充分显现了“孩子们的科学”的特色:比较实验。尽管它还没有对比实验那样的严格规范,但比较研究的影子已经在这里显现得很充分了:比较搅拌与没搅拌、比较碾碎与没碾碎、比较加热水与没加热水等活动贯穿于整课的活动中。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秒表、食盐、汤匙、水盆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物质的溶解现象。那么,什么是溶解呢?

·肥皂能溶解于水吗?

2.探究哪块肥皂溶解得快。

·肥皂在水中怎样能溶解得快一些?怎样研究?

把大小和形状一样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其中的一个用筷子搅拌,另一个静止不动。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把大小和形状一样的两块肥皂中的一块碾碎后,与另一块同时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静止不动,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准备好同样大小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

·别的物质的溶解速度也会这么变化吗?

3.研究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

·怎样能加快肥皂的溶解?哪些方法可能会加快肥皂的溶解?

·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方法是否真能加快肥皂的溶解。

·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反思:

为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又保证学生充分的活动,教师将三个比较的实验分成三组分别同时进行。当解决了相关加快溶解速度的认识问题后,全班又统一进行加速溶解肥皂块的实验。可以肯定地说,孩子们在充分经历看似简单的活动过程中,认知和情感的体验是充分的、愉悦的,这也是执教教师对“孩子的科学”含义理解的具体体现。

本课中教师省略或替代了原设计中的“含糖块”、“加快溶解盐”等两项活动,省略和替代的原因就在于在保证活动整体性的同时,充分进行某一项活动,发挥这一活动的最大效益,为教学服务、为学生能力发展服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 篇9

1、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2、仔细观察,积极动手探索,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3、愿意参加科学活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白砂糖 糖块 透明玻璃杯 搅拌棒 冷热水 小锤子 点心盘等。

2、记录表 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

1、直接出示砂糖,并认识砂糖。

师:(出示砂糖)孩子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吗?(砂糖)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细细的、小小的……)

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感知溶解的现象。

师:这些砂糖要和我们来捉迷藏,请你们帮砂糖找个地方藏藏好,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砂糖,瞧这里就是玩捉迷藏的地方,藏的时候把糖要倒出来。记住地方只能藏一次哦!

3、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藏糖。

师:好,每人拿一份砂糖轻轻地去藏吧,看谁藏的我找不到。(幼儿藏糖)

4、带领幼儿一起找糖。

师:小朋友好了吗,把盖子放到旁边的空篓子上,我们一起来找着吧。

还有谁的糖我没有找到呢?(藏到了水里)(带领幼儿一起回座位坐下)师:哪里有啊,我怎么看不见呢?(原来砂糖溶解到了水里了)

5、示范操作。

师:你们藏得真好,我也想来做做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二、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1、猜测砂糖与块糖的溶解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师:哇,这个游戏真好玩,瞧,还有谁也想来玩呢?(方糖)方糖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正方形的,是一块一块的)它也想藏到水里去,它要和砂糖来比一比谁溶解的比较快?你们说说看砂糖和块糖,哪个会溶得快一点呢,为什么?

2、幼儿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

师:究竟会是谁溶解得快呢,就来比一比吧,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方糖一人拿砂糖,我数123同时放入杯中,仔细观察糖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瞧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表,(拿出记录表)知道这是代表什么吗?哪个先溶解就在哪个下面打钩。准备好了吗?123放!(幼儿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

3、小结。

(1)请小朋友说说观察到的现象:你看到糖在水里有了什么变化?再拿出记录表说说谁溶得快(砂糖)

(2)小结:砂糖的颗粒小,溶解的快,方糖颗粒大,溶解的慢。

三、动手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1、发挥想象并回答可以怎样加快溶解的速度

师:瞧!砂糖早就溶解完了,方糖还有呢,可是方糖想玩这个捉迷藏的游戏就必须让自己溶解的快一些,怎样就能让块糖溶得快点了呢?谁愿意来帮它想想。(幼儿回答)(搅拌、捣碎、加热)

2、尝试操作并记录

(1)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管不管用呢,我们把方糖放到水里用你们想到的方法来试一试,和我的方糖糖比一比是不是的确比我的快,准备好后我说“123开始”一起放。

(2)幼儿选择方法并做准备师:工具都拿好了吗?123开始!

(3)和老师同时把糖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结果。

(4)师:你们的方法真好,真的比我的快。

3、了解加热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1)师:瞧我这里还有两块方糖,不用你们刚才用的方法,同时把它们放到两杯水中,猜猜它们溶解的速度会一样吗?

(2)仔细观察两个杯子中的变化。

(3)师:为什么同样的方糖在水里溶解的速度不一样呢,你们知道有什么秘密吗?我们摸一摸这两个杯子。

(4)小结:原来水的温度高了,溶解的速度也会变快呢。

四、小结,品尝糖水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让溶解的速度变快的呢!

是的,我们用了搅拌、捣碎、加热三种方法使溶解的速度变快了,糖溶到了水里,水会变成什么味道呢?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溶解度 教案一 篇10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

2. 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

3. 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 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

5. 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

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

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

·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小组实验。

·得到结论。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

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

·加快糖块的溶解。

·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

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

教学后记: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篇11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

2.除了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液体气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举例子说明。

白糖,食盐,味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3.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加快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哪些呢?

4.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比试验来研究这些方法是不是有效果。

5.设计实验: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水量,红糖数量,投放时间。

6.注意事项:1.搅拌时筷子用力要轻,避免打破烧杯。2。轻轻倒热水,防止被烫伤。3.不要食用红糖水。不卫生。7总结:加快溶解的方法.8.生活中怎样加快溶解: 洗衣服,肥皂,洗衣粉。给孩子沏奶粉,洗菜溶解残留农药。

9.哪些地方需要减慢溶解:润喉片,薄荷糖。

.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1.加热2.搅拌3.研碎

《溶解的快与慢》公开课教案 篇12

校:雍熙五小

年级班:四年级(1)班

科目:科学

授课时间:2011年10月25日 授课教师:王祖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搅拌、加热、碾碎等方式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过程与方法:设计相关的实验计划,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和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实验记录表

学具:全班分为8个小组

每个小组:2个烧杯、1根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水果糖、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同学们,当你想喝糖开水,可是糖一下子溶解不了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2、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猜疑。

3、科学仅凭猜测是不够的,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

4、相机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开展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教科书,把本节的科学知识记录到你的记录本上。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

3、拟定组内实验计划。(适时点拔)

三、组织实验论证

1、各个小组按照实验记录表完成实验。

(1)、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教师提醒搅拌用力适中,通过比较完成记录表。)

(2)、完成冷水和热水溶解物质快慢的对比实验。(提醒注意安全)

2、完成组员的实验结论。

四、综合运用

1、加快水果糖溶解速度的实地演练。

2、指导完成记录表以及让学生体会多种方法并用是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好办法。

3、小组长汇报实验所得。

五、课外拓展练习

1、列举生活中经常用哪些方法加快物质溶解的?

2、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小结,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加热

上一篇:初三学生学习动员会演讲稿下一篇:学习郭春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