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练习题(精选9篇)
A.1/5 B.1/4
C.1/3
D.1/2 ⒉ 已知点电荷A的电量是B点电荷的2倍,则A对B作用力大小跟B对A作用力大小的比值为()
图7
A.2:1 B.1:2
C.1:1
D.不一定
⒊ 如图7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和B,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A、TB,如果使A带正电,B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A,TB,则()
A.TA< TA
B.TB> TB
C.TA=TA
D.TB ⒌ 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都用细线拴在同一点,两细线长度相等,两球都带上正电荷,但甲球电量比乙球多,平衡时两细线分别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1和Q2,则二者相比,Q1_____Q2。⒍ 两个点电荷,它们带有同种性质的电荷,所带电量之比为2:5,质量之比为1:2,置于真空中,相距为L,同时释放后,它们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经过t秒后,它们动量之比为________,它们动能之比为________。7.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方向就是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检验电荷无关 8.真空中两个带电量分别为Q和4Q的正点电荷,位于相距为30cm的A、B两点,将另一个正电荷q置于AB连线上的C点,q受的合力恰好为零,C点距A点 cm处.若将电荷q取走,C点场强为 NC.9.如图13所示,AB为体积可以忽略的带电小球,QA2.0108C,QB2.0108C,AB相距3cm,在水平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都沿竖直方向,则外电场的 场强 ,方向 ,AB中点处总场强大小为 ,方向 为 一、元素守恒 元素守恒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也是化学解题中的一个重要法宝。应用元素守恒可以避开复杂的反应过程, 直接利用反应前后元素个数、种类守恒求解, 使习题变得简便。 例如, 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 铜全部反应后, 共收集到气体22.4 ml (标准状况下) , 该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Cu跟浓HNO3反应时生成NO2和Cu (NO3) 2, 随着反应的进行, HNO3浓度逐渐减小, 此后铜跟稀HNO3反应生成NO和Cu (NO3) 2。直接利用化学反应去找关系就无从下手, 而直接利用氮元素守恒, 消耗的硝酸的量就为:被还原的硝酸的量+生成Cu (NO3) 2消耗的硝酸的量。 二、电子转移守恒 电子转移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习题, 我们可以考虑直接用电子转移守恒的思路来进行计算。尤其对于多个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电子转移守恒来计算就更为简便。 例如, 一定量的铜与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 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 (标准状况下) 氧气混合通入水中, 恰好全部被水吸收, 铜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在反应中, 铜被氧化, Cu→Cu2+, 硝酸在反应中被还原生成氮的氧化物, HNO3→NOx;通入氧气, NOx→HNO3, 氧气被还原, O2→2O2-。整个过程利用电子转移守恒定律得到:Cu失去的电子总数和O2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一道看似复杂的习题就迎刃而解。 三、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自然界电中性的基本规律, 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相等。对于化学习题中求离子浓度或物质的量的习题, 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荷守恒, 用已知离子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直接求出待求离子的浓度或物质的量。 例如, 6.4 g铜与过量的硝酸充分反应后, 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 NO2, 反应后溶液中H+为1 mol, 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只有:H+, NO3-, Cu2+, 根据电荷守恒就可以得到:n (NO3-) =n (H+) +2n (Cu2+) 1.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其中的一个力,保持其他力不变,它可能做() 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匀加速直线运动,③匀减速直线运动,④匀变速曲线运动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②④ 2.以速度v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车厢中,货架上有一个小球,货架距车厢底面的高度为h,当车厢突然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这个小球从货架上落下,小球落到车厢底面上的点距货架的水平距离为() 3.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的内侧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率为v,若小球以5v的速率从圆轨道的最低点沿轨道运动,则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4.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质量之比为mA:m:B=1:2,今用水平力拉B物,使A、B一起运动,如图2所示,若力F做功6J,则B对A的静摩擦力做的功为() A.4JB.3JC.2JD.0J 5.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6.a、b为地球上的物体,a处于北纬40°,b在赤道上,c、d为地球卫星,c、d轨道都在赤道平面上,c为近地卫星,d为同步卫星,关于a、b、c、d的运行动周期T,向心加速度a,重力加速度g,运行速率v的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7、地球绕自转轴旋转时,对静止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A.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随着地球纬度的减小而增大 B.物体的重力并不等于它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C.在地面上的任何位置,物体向心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指向地心 D.在地面上的任何位置,物体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垂直指向地球的自转轴 8.如图3所示,一物体从半圆形光滑轨道上边缘由静止下滑,当它滑到最低点时,关于动能大小和对轨道最低点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大,压力也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大,压力越小 C.轨道半径越小,动能越小,压力与半径无关 D.轨道半径越小,动能越小,压力越大 9.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同时将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抛出,一个竖直上抛,一个平抛。不计空气阻力,由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相等 B.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C.两物体的动能增量相等 D.两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相等 10.将摆线长L的单摆的摆球拉到摆线在水平位置时自由释放,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线碰到位于悬挂点下方的钉子P,此后小球绕P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此可知钉子P离悬挂点的距离至少为() A.0.4LB.0.5LC.0.6LD.0.8L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2.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这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是( )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 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1+R2)3GT2 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 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1(R1+R2)2GT2 13.如图4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相连),并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 A.球具有的机械能守恒 B.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 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势能最小 14.如图5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个物体M和m,不计摩擦,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和m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 B.M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 C.M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增加的重力势能 D.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5.一飞机以200m/s的速度在高空沿水平线做匀速直线飞行,每相隔1s先后从飞机上落下A、B、C三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过程中() A.A、B、C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 B.A、B、C排列在一条竖直线上,间距不变 C.A相对于B,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A、B、C排列在一条竖直线上,间距不断变大 三、填空和实验题 16.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高度H处以速度v0被竖直向上抛出,已知它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且f 17.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后物体回到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那么,要物体从星球的表面水平抛出,不再落回星球表面,速度至少应为______________。 18.如图6所示,质量为5×103kg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当速度达到某值后关闭发动机滑行,则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________________。 1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位置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7所示。(图中O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B、C、D、E相邻两点间均有一点未画出)。根据纸带求:(取g=9.8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___________; (2)若重锤质量为mkg,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B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 (3)重锤下落到B时,动能为多大? (4)从(2)、(3)的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2)如图8所示,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的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用 、g表示),其值是________(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________。 四、计算论述题 21.一条河的宽度为L=300m,水的流速为u=5m/s,并在下游形成瀑布,一般船从距瀑布S=400m的上游渡河,为了不致被冲进瀑布中,船的最小速度是多少?此时船头应沿什么方向? 22.质量为2×103kg的汽车的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N ,求: (1)汽车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当汽车的速度为5m/s时的加速度; (3)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后第2s末发动机的实际功率; (4)汽车以2m/s2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 23.一个质量为1.5kg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高3m处静止滑下,斜面底端紧接着一个半径为1m的光滑圆环,如图9所示,求: (1)小球滑至圆环顶点时的压力; (2)小球至少应从多高处静止滑下才能越过圆环最高点? 24.有一质量m=20kg的物体,以水平速度v0=5m/s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如图10所示,小车的质量M=80kg,物体在平板小车上相对小车滑行了一段距离s=4m后不再滑动,g取10m/s2,求: (1)物体与平板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相对小车滑行的时间内,小车在地面上运动的距离。 25.如图11所示,一根轻杆长1m,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OA=0.6m,OB=0.4m,质量相等的两小球分别固定于杆的A、B两端,现把杆置于水平位置,然后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杆对A做了多少功? 26.如图12所示,在圆柱形屋顶中心天花板上O点,挂一根L=3m的细绳。绳的下端挂一个质量m=0.5kg的小球。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小球在水平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速度逐渐增大到绳断裂后,小球以v=9m/s的速度落在墙角边,求这个圆柱形房顶的高度H和半径R。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导体时,沿电流方向电势逐点降低 b、由r=u/i可知,一段导体的电阻跟他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c、由i=u/r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对一段导体来说,比值u/i恒定,不随u或i的改变而改变 2、某电压表最大测量值为6v,某电流表最大测量值为8ma,一电阻通过2ma电流时,电压为2v,如果通过的电流变为6.5 ma时 ( ) a、此电压表、电流表都不能用来测量 b、此电压表、电流表都能用来测量 c、电压表能测量、电流表不能测量 d、电压表不能测量、电流表能测量 3、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a.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倒数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c.小灯泡灯丝电阻率的倒数 d.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 4、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将逐渐变大 b、电流将逐渐变小 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 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 二、填空题 5、一电阻加1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200ma,当通过的电流是100ma时,它两端电压是_________,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 6、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为 。 三、计算题 7、某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24v,30s内有36c的电荷量通过导体的横截面,则 (1)每秒钟内有多少个自由电子通过该导体横截面? (2)导体中电流多大? (3)该导体的电阻多大? 8、某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0ma,一电阻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2ma;若这个电阻加50v的电压时,能否用所给的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某电阻加50v的电压时,流过它的电流为10ma,那么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9、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ω,若a、b之间的某处c的两条输电线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为10v,电流这时为40ma,则短路处c点距a多远? 【课题探究】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 A.54.8克 B.52克 C.18克 D.2.8克 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克 B.9.5克 C.8克 D.4克 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现使10克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C?() A.12克 B.13.3克 C.16克 D.18克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难以判断 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 B. C.,W的化学式为()D. 中X的化学式为 15.在化学反应() A. B. C.NO D.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7.煤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煤的质量 B.大于煤的质量 C.等于煤的质量 D.无法判断 1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 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向试管中加入a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b克,再往试管中加c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d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d)克 B.(a+c-b-d)克 C.(a-d)克 D.(b-d)克 二、填空题 1.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三、实验题 1.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2.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______。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 四、创新题 1.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为cg,水蒸气为dg,则产物共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______。(偏左,偏右,不动) 3.本节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密封后称出质量,然后稍加热点燃白磷,冷却后重新称量。当瓶子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瓶塞,会感到比平时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4.将25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克 B.20克 C.11克 D.9克 5.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 6.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氯仿可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同时生成______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______共______种元素组成。 7.夜晚在荒郊的坟地里行走,有时会发现草丛里浅绿色或浅蓝色的火,人们常说遇到了“鬼火”,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 答案: 一、1.D 2.C 3.C 4.C 5.C 6.C 7.B 8.B 9.答案:B 点拨:A中剩余的煤渣质量与生成气态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煤减少的质量与耗掉氧气的质量之和,C中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中讲仅用一个实验,便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这个定律是通过无数实验而发现的。 10.答案: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知:34+20.8-52=2.8(克)。 11.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12.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6克A恰好与x克B反应,则有,克;所以此化学反应中A、B、C、D的质量比为6:5:8:3,若足量A与10克B充分反应,根据以上质量比,可得出参加反应的A为12克,生成的C应为16克,D应为6克。 13.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要消耗一定质量的氧气,而它们的生成物只是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多出的是消耗的氧气质量。 14.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没有变化,15.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原子的个数均不改变,则X的化学式为NO。 16.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答案A中④物质的种类是错误的,因为化学反应都有生成物,改变了物质的种类,所以不选。C漏掉③⑤又多选了④ 所以不选 D答案中多选了②,分子的数目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只有B答案正确。 17.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煤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生成煤灰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18.答案:B 点拨:镁在反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的质量,镁必须在反应前有其它物质参加反应,才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后的:第一次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b)克;第二次氯酸钾全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c-d,两次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d 所以选B。,二、1.答案:碳,氧 点拨:产物只有,可知某物质中含有碳元素,而氧元素可能是该物质本身含有的元素,也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提供的。 2.答案:碳、氢;氧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些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因为化合物燃烧后生成了 和,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化合物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三、1.答案:由于金属在锻烧时会结合空气里的氧气,波义耳在煅烧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根据在密闭容器中做磷燃烧的实验,我们就会知道波义耳操作失误的原因是金属燃烧后不应该打开容器,使空气进入。本题是一种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题目。一个小小的实验失误导致一位著名学者未能发现化学学科中的如此重要的定律,这是本题的教育意义所在。 2.隔热、防止白磷燃烧炸裂锥形瓶底部;防止热的锥形瓶烫坏托盘,使称量不准。 四、1.答案:; 点拨:蜡烛燃烧前为ag,燃烧后为bg,这说明有(a-b)g的蜡烛参加了反应,同时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和 质量和相等。因此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2.答案:偏右 点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与水不反应。因此当加入锌粒后,盛稀硫酸的烧杯中会产生氢气并逸散到空气中,此侧总质量减轻,水中加入锌粒不反应总质量不变。因此天平的指针将偏向加水的一侧,即指针偏右。 3.答案:因为密封容器中含有空气,加入白磷稍加热,白磷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因为生成的固体所占的空间(体积)远远小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因而造成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冷却后再打开时,要比平时费力。 点拨:此题是物理与化学相互溶合的题目,考查学生创新运用知识能力。 4.答案:D 点拨:依题意知,甲物质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丁两物质,可表示为: 和即为产物共(c+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 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了物质的质量为:(25-10)+5-(21-10)=9克,选D。 5.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A和B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所以A和B的质量总和为140克,消耗B的质量为:(克),选A。 6.答案:7.1g;碳、氢、氯;三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氯气的质量等于: 氯仿中一定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通过计算分析 中C元素质量: 中H元素质量: ∵ 7.1g+2.4g+0.6g =10.1g 所以,氯仿中只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1.设Ф(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Xi= 1001,事件A发生;0,事件A不发生,i=1,2,…,100,且P(A)=0.8,X1,X2,…,X100 相互独立。令Y= i1Xi,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Y的分布函数F(y)近似于() y80 4A.Ф(y) 2.从一大批发芽率为0.9的种子中随机抽取100粒,则这100粒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8%的概率约为.(已知φ(0.67)=0.7486) 3.设随机变量X1,X2,…,Xn,…独立同分布,且i=1,2…,0 nB.Ф()C.Ф(16y+80)D.Ф(4y+80) Yn i1Xi,n1,2,.Φ(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则limPn1()np(1p)Ynnp A.0B.Φ(1)C.1-Φ(1)D.1 4.设 5.设X服从(-1,1)上的均匀分布,试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 6.设 7.报童沿街向行人兜售报纸,设每位行人买报纸的概率为0.2,且他们买报纸与否是相互独立的。试求报童在想100为行人兜售之后,卖掉报纸15到30份的概率 8.一个复杂系统由n个相互独立的工作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可靠性(即部件在一定时间内无故障的概率)为0.9,且必须至少有80%的部件工作才能使得整个系统工作。问n至少为多少才能使系统的可靠性为0.95 首先是砂性土的库仑定律:τ=σtanφ 再是粘性土的库仑定律 见文献[1], 通过直接快剪试验探讨了非饱和红粘土和膨胀土的抗剪强度。 见文献[2-3], 推出了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大气张力通用公式 大气张力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如下: σ为作用在土中任意面上的总应力 (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 , 在Z方向是计算点上面的土体中土固体颗粒、水、空气的重力以及地面荷载q和地面大气压强Pa的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σ′为有效应力, 作用在同一平面的土骨架上 (包括结合水膜) 。 X为饱和度系数。 Bu为非饱和土的自由水通道率。 Uwa为计算点处绝对压强下的自由水压力, 作用在同一平面的自由水上, 按重力水、毛细水、角部毛细水的区别有不同的计算式。 Ua为计算点处 (绝对) 孔隙气压力, 作用在同一平面的孔隙气上。 -σF为表面张力垂直分量贡献应力。 1 文献[1]对非饱和红粘土和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成果 见文献[1], 试验所采用的土样取自大连大窑湾新港的红粘土和南京梅山的膨胀土, 进行了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量的快剪试验。根据室内红粘土粒度分析结果, 粒径<0.005mm的含量平均为43.59%, 其中, 胶粒 (<0.002mm) 的颗粒含量达30%以上。有关主要参数特性列于表1, 主要试验结果列于表2和表3。 文献[1]的主要分析结果如下: 1) 土粒间的相互引力, 粘性土的颗粒细小, 粘粒占相当比例, 总的比表面积较大, 所以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强。 2) 土粒具有结合水膜, 相邻土粒之间常由公共结合水膜连结起来, 表现为水膜连结。 3) 有些粘性土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受到一定的胶结。 其中, 粘性土颗粒间公共水化膜的连结力对凝聚力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而粘性土的凝聚力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含水量越小, 公共水膜连结力越大, 凝聚力也越强, 所以干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相当高;反之, 含水量越大, 凝聚力越小, 抗剪强度也越低。而土的内摩擦角与土的颗粒结构、大小、形状及密实度密切相关, 如砂土的内摩擦角比粘性土大, 相同密度的粘性土塑性指数越小, 内摩擦角越大;塑性指数相当的粘性土密实度越大, 内摩擦角也越大。 2 大气张力抗拉强度通用公式与直接抗拉强度试验 见文献[4], 用直接抗拉强度试验研究膨胀土的抗拉强度, 其试样为5cm×2cm×0.6cm的条形试样。尺寸很小, 所以, 与大气压强相比, 试样中土固体颗粒、水、空气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下面, 在土样不扰动的前提下, 先讨论从野外地下某深度取回的土样与野外实际土体所受的重力、自由水的变化和相应的对策。 土样中固体颗粒、水、空气的重力, 与野外对比, 视为完全损失。 角部毛细水的水压力, 土样中视为保持不变。饱和水、其他毛细水, 在土样中变为悬挂毛细水, 因为土样很小, 上下表面张力可视为一样, 互相抵消, 加上重力忽略不计, 可以认为, 饱和水和其他毛细水, 土样中可以视为其相对水头 (不包括大气压强) 完全损失。 表面张力应力, 土样中视为保持不变。接下来, 讨论土的抗拉强度。 设抗拉强度为σl (对土样施加的拉力) , 有 σ=Pa-σl+土体重力, 忽略土体重力, 得:σ=Pa-σl σ′为拉力, 用绝对值表示, 有:σ′=-|σ′| 代入式 (2) 得 整理得 式 (3) 为大气张力抗拉强度通用公式, 其中:|σ′|为真抗拉强度;{Pa-[BuUaw+ (1-X) Ua]}为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σF为表面张力贡献抗拉强度。其中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 是土体中自由水、孔隙气的浮力 (绝对压力) 不能全部抵消地面大气压力所导致的抗拉强度。 3 大气张力通用公式与库仑抗剪强度公式 3.1 大气张力通用公式与直接剪切强度试验 见图1, 是直接剪切试验的示意图, 土样的假定及对策见前面2所述, 设竖直方向为Z, 水平方向为X。 见图1 (a) , 可以得到初始抗剪强度C。注意, 虽然没有施加荷载P, 但相对于滑动摩擦及咬合摩擦的土粒接触点, 由于真抗拉强度、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表面张力贡献抗拉强度的存在, 参式 (3) , 存在初始法向应力σ0。 加下标Z/是由于剪切破坏时, 上下土体相对错动直角变成了θ角, 竖直Z方向的结合水膜和收缩膜斜向伸长断裂, 而抗拉破坏是法向伸长断裂, 有区别。 由于X方向的结合水膜和收缩膜水平伸长断裂, 而Z方向的斜向伸长断裂, 显示真凝聚力 f (|σX′|+σFX) 表示X方向的结合水膜和收缩膜仅在剪切破坏缝宽范围内提供部分贡献, 是 (|σX′|+σFX) 的函数, 而不是全部。 另外, 按库仑定律 (1) , 初始法向应力σ0会产生初始摩擦抗剪强度Cσ0 综合整理得式 (7) 该式为大气张力库伦初始抗剪强度公式, 其中: C0为真凝聚力。 Cσ0为初始摩擦抗剪强度, 来源于斜向真抗拉强度、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斜向表面张力贡献抗拉强度产生的初始法向应力。 注意Uaw是土样按前面2的假定及对策规定的绝对压强下的自由水压力。 湿砂公式为式 (7) 的特例, 由于没有结合水膜, 所以 见图1 (b) , 与初始情况相比, 多施加了法向荷载P, 按库仑定律, 有 为大气张力库仑抗剪强度公式, 其中:C为初始抗剪强度, 包括真凝聚力和初始摩擦抗剪强度。σ为法向应力;φ为内摩擦角。 注意的是, 式 (9) 与库仑定律形式相同, 但含义比库仑定律扩大和具体化。 直接剪切试验最适用于角部毛细水土样, 且孔隙气与大气连通的工况, 其野外土体和土样除了所受重力外, 其他因素结合水膜、收缩膜、自由水、孔隙气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是饱和土或其他毛细水, 野外土体和土样还存在自由水压力的情况不一样。 3.2 大气张力通用公式与三轴仪的抗剪强度试验 三轴仪的抗剪强度试验 (见文献[5]) 与直接剪切试验类似。但因为土样套在橡胶膜内, 又没有其他控制土样孔隙气和自由水的装置, 野外土体和土样差别比直接剪切的大些。 三轴仪的抗剪强度试验的破坏面是斜面, 对于初始抗剪强度C, 可以参式 (7) , 同样由真凝聚力C0和初始摩擦抗剪强度Cσ0组成, 但结合水膜、收缩膜相对于破坏面是斜向, 竖直Z和水平X方向的相应变量都参与并且有三角函数运算。 3.3 大气张力通用公式与GDS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试验 见文献[6], GDS三轴仪由控制器 (3台液压控制器分别控制轴向压力、围压和反压, 1台气压控制器控制孔隙气压) 、压力室和数据采集系统 (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和电脑) 3大部分组成。4台控制器与数据采集板和压力室相连, 通过水和气来传递压力。需注意的是, 反压控制器可以测量、控制试样中的孔隙水压力, 以及试样中孔隙水体积变化。 所以, 对于饱和水, 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等土体, 当掌握野外土体的自由水压力、含水量、孔隙气压力后, 就可以用GDS三轴仪进行土的抗剪强度试验。野外土体和土样除了所受重力外, 其他因素结合水膜, 收缩膜, 自由水、孔隙气的情况是一样的。 3.4 大气张力库仑抗剪强度公式与抗剪强度试验要点 前面3.1~3.3的抗剪强度试验得到的应用公式形式是一样的, 即: 大气张力库仑抗剪强度公式, 见前面的式 (9) : τ=C+σtanφ其中, C为初始抗剪强度, 包括真凝聚力和初始摩擦抗剪强度。 σ为法向应力;φ为内摩擦角。 其相关试验的要点如表4。 其中, q为地面均布荷载, rj为第j层土的重度, hj为第j层土的厚度, uw为计算点处的相对自由水压力。 4 大气张力库仑抗剪强度公式分析文献[1]的结果 红粘土、膨胀土的塑性指数都>17, 是粘土, 所有试样的含水量都小于塑限, 土中水基本为结合水。见文献[2]的结论和前面的2和3, 虽然土的干密度相同, 但随着含水量的减少, 结合水膜变薄, 黏土粒逐渐靠近, 吸引力加大, 土的真抗拉强度、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表面张力贡献抗拉强度加大, 使真凝聚力C0加大;同时, 初始法向应力σ0加大, 从而加大初始摩擦抗剪强度Cσ0, 总的明显加大初始抗剪强度C。对于内摩擦角φ, 含水量减少并不增加滑动摩擦及咬合摩擦的土粒接触点, 仅一定程度减少粉粒 (包括砂粒) 接触点的润滑, 和加强黏土粒接触点的紧密, 所以其增长速度比初始抗剪强度C慢。 5 结论 a.推出了大气张力抗拉强度通用公式, 土的抗拉强度由真抗拉强度、水气不抵大气压强抗拉强度、表面张力贡献抗拉强度组成。 b.推出了大气张力库仑抗剪强度公式, 形式与库仑定律相同, 但含义比库仑定律扩大和具体化。初始抗剪强度C由真凝聚力C0和初始摩擦抗剪强度Cσ0组成。 c.对于粘土, 随着含水量的减少, 土的抗拉强度增大, 使真凝聚力和初始摩擦抗剪强度增大, 总的明显加大初始抗剪强度;对于内摩擦角, 并不增加滑动摩擦及咬合摩擦的土粒接触点, 仅一定程度减少粉粒 (包括砂粒) 接触点的润滑, 和加强黏土粒接触点的紧密, 所以其增长速度比初始抗剪强度慢。 参考文献 [1]杨庆, 贺洁, 栾茂田.非饱和红粘土和膨胀土抗剪强度的比较研究[J].岩土力学, 2003, 24 (1) . [2]蒙理明.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大气张力通用公式[J].建材世界, 2013, 34 (3) . [3]蒙理明.非饱和土大气张力通用公式的相关变量初探[J].建材世界, 2013, 34 (3) . [4]冉龙州, 宋翔东, 唐朝生.干燥过程中膨胀土抗拉强度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4) . [5]高大钊, 袁聚云, 谢永利.土质学与土力学[M].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先卸关键部位的妆 1. 开始整张脸的卸妆工作之前,先卸去关键部位的化妆品 眼部化妆品和口红等化妆品,都是普通的卸妆品很难去掉的,因此,要用专用的卸妆品去掉它们。 2. 用卸妆棉蘸上专用的眼部卸妆品,盖在上眼睑上,持续约30秒钟时间 关键是选用专用的眼部卸妆品,持续约30秒钟的时间,再难去掉的化妆品也会变得容易卸掉。 3. 卸妆棉在眼皮上从上到下滑行,把眼部化妆品擦掉 卸妆棉从眉骨处至上眼睑的方向,从上至下滑行,以去掉眼部化妆品。两面交替进行,直到卸妆棉的颜色不发生变化为止。 NG!过于用力的话,卸妆棉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样眼周会产生细小的皱纹 眼周肌肤是非常敏感的部位,如果过于用力,会使皮肤粗糙并产生细小皱纹,所以要十分注意。 4. 用卸妆棉夹住眼睫毛,卸去睫毛膏 换一块卸妆棉,再一次蘸满卸妆品,四开对折起来,轻轻地夹住眼睫毛,从根部开始向着睫毛末端方向移动,以去掉睫毛膏。 5. 把卸妆棉对折后,去掉下眼睑的化妆品也十分必要! 再一次换一块卸妆棉,蘸上眼用卸妆品,对折起来,沿着下眼睑的边际横向滑行。下眼皮的眼影、眼线和睫毛根部的睫毛膏等,会去得干干净净。 其次是净化整个脸部 把卸妆液倒在手心的凹处,多倒一点 6. 用手盖住卸妆油,使其升温到与人体肌肤大致相当的温度 卸妆液的温度不能太冷,如果与人体肌肤的温度大致相当,会使粘附性和溶解性增加。不要把卸妆液立即抹在脸上,而要在手掌中温暖约15秒钟的时间。 7. 用中指和无名指从前额开始涂抹卸妆 从皮脂分泌较多、皮脂和化妆品容易酸化的前额开始,像画螺旋一样用中指和无名指沾上卸妆液摩擦。中指和无名指的力度在肌肤上摩擦,不用担心会伤害肌肤。 8. 凹凸较多的鼻翼处,用手指尖不停地画圆圈 清洁完鼻梁后,鼻翼处也要清洁。鼻翼的毛孔容易堵塞,此处凹凸也较多,因此要注意用指尖细细地画圆圈。 9. 脸部轮廓处和耳朵下边也不能遗忘 脸颊等整个脸部都涂抹上卸妆液后,脸部轮廓和耳朵下边也不能遗忘,粉底能打到的地方,就是卸妆时不能忘记的部分。 NG!使用卸妆液时如果超过必要时间太多,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用卸妆液时手指滑溜溜地滑在脸上,会觉得很舒服,便让卸妆液长时间留在脸上,但是,因为它吸收了肌肤的污物,因此也不能用太长时间。 10. 手在温水中沾湿,使卸妆液乳化 卸妆液和化妆品溶合后,把手在温水中沾湿,然后轻轻地在肌肤表面摩擦。包含了化妆品等污物的卸妆液乳化后,很容易被洗掉。 11. 用清水洗脸,直到肌肤上的粘液完全消失 用和人体肌肤温度相当的温水冲掉脸上的卸妆液,然后洗到肌肤上的粘液完全没有的程度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不要忘了洗净脸部四周。 Re: 卸妆的疑问和烦恼的Q&A 即使是经过正规的卸妆,饰粒和防水型、防晒型等化妆品也容易残留在肌肤上。下面介绍既能有效地去掉上述化妆品,又能解决各种卸妆烦恼的方法! 饰粒用棉棒一个个去除! 饰粒和防水型的眼线等化妆品,要利用棉棒卸除。眼睑随整个脸部卸过一次妆后,再用蘸有卸妆液的棉棒对准目标进行适度的擦拭,就能干净地去除上述化妆品。 Q: 眼、唇专用的卸妆品真的必要吗? A: 有人认为这增添了麻烦,但实际上如果使用专用的卸妆品,会使卸妆变得很简单,因为这些专用卸妆品中包含了容易与难以去掉的化妆品相溶合的成分,比起整个脸部使用的卸妆品,更具清洁力,而且也不需要用力摩擦,因此也可以用在较为敏感的部位。眼部化妆品用普通的卸妆品难以彻底地去掉,因为它们较牢地沾在肌肤上,所以必须使用专用的卸妆品。 Q: 一直到晚上洗澡的时候再卸妆也可以吗? A: 因为粉底会吸收肌肤的水分,因此越长时间附着在肌肤上,越容易干燥,因此要尽早卸妆哟!回家以后,立即用纸巾等简单地卸妆,然后在洗澡时再仔细地用卸妆品卸妆。 Q: 卸妆品要和粉底是同样的品牌吗? A: 可以说最好选择同品牌的卸妆品,但对于不同品牌的卸妆品,借助包装上有明确标记,或者通过向商店询问,也可以选择到合适的卸妆品。 Q: 正规的卸妆以后,是不是就不必洗脸了呢? A: 卸妆品是为易与油性污物相溶而设计的,因此容易使粉底等化妆品去掉,但另一方面,洗脸时还要去掉汗、油泥、灰尘、污物等,两者的目的不尽相同,因此最好在卸妆后再洗一次脸。不过,如果是标有“不需要再次洗脸”的商品,就可以不用再洗脸了。 Q: 防晒用品用普通的卸妆品可以去掉吗? A: 防晒用品的主流是防水型的,因此可能普通的卸妆品是很难去掉的;此外,由于防晒用品是白色而且是透明的,而且较为自然,因此卸妆后到底有没有干净地去掉难以把握。为此,建议你选用专门的防晒用品卸妆液。 防晒用品专用的卸妆液 嘉娜宝卸妆液:脸部和身体都可以使用的类型,由于加入了保湿成分,因此不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参考售价:80元 资生堂卸妆液:不需要再次洗脸的脸部专用卸妆液,洗完后感觉非常清爽。 参考售价:130元 资生堂卸妆膏:既能保护在紫外线中受伤的肌肤,又能使化妆品干净地被去掉。 参考售价:230元 高丝卸妆膏:抹在肌肤上感觉心旷神怡,使肌肤变得像果冻一样水灵灵。参考售价:185元 兰蔻卸妆乳:抹在肌肤上感觉滑溜而清爽,用手涂抹当然可以,也可以用卸妆棉蘸上后涂抹。 参考售价:260元 夏奈尔卸妆乳:去掉化妆品和污物的同时,也在肌肤表面形成了一层膜,保持肌肤的水分。 1、有两个电阻R1=2Ω,R2=3Ω,若把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总电阻是_______Ω,通过R1和R2电流之比I1:I2=,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电阻之比R甲:R乙=1:3,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测得甲电阻两端的电压U甲=3V,则电源电压为 V3、n个等值电阻R0串联总电阻为,n个等值电阻R0串联总电阻为。 4、甲乙两电阻之比为3:2,电源电压为15V,当两电阻串联时,通过R甲和R乙电流之比I甲:I乙 =,R甲和R两端电压之比U甲:U乙=_____________。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甲和R乙电流之比,R甲和R两端电压之比_____________ 5、如图,灯L1的电阻为6Ω,灯L2的电阻为12Ω,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和电流表AA1 A2 L1 L2 2的示数之比为。 6、晚会上要装一些小彩灯来增加节日的气氛,现有阻值为23Ω,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28A的小彩灯若干个,应该把 个小彩灯串联在照明电路才能使它们正常工作。 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若把它们并联起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一、串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 U=12v保持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12Ω,电阻 R2的阻值为 18Ω。 当开关 S 闭合时,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压表示数 U1。 2、(2017•北京)如图 所示,电源两端电压 U 保持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 6Ω,电阻 R2的阻值为 18Ω。 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3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I; (2)电源两端的电压 U。 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当滑片P在右端时,电流表读数为0.2安,电压表读数为2伏,求:电阻R1和电源电压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安,电压表读数为6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5、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0V。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2V,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1)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变阻器R2规格为“60Ω,2A”。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1)求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V2示数最大能达到多少伏? 二、并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⑴电源电压;⑵通过R2的电流;⑶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R1=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3.(2016吉林)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 V和0.5 A。求: (1) 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4.(2017•衡阳)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x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阻R1为5欧,电阻R1为10欧,闭合电键S时,电流表示数为1.5安;求:(1)电源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三、电路变化题 1.(2016厦门)如图所示,R1=25Ω,小灯泡L的规格为“2.5 V 0.3 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 A,求R2的阻值。 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R2=6Ω.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图2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电阻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则当滑动片P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最大范围分别是多少? 5、()如图甲是某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 (1)当托盘为空时,R2电阻________; (2)若托盘为空时,电流表示数为I1=0.01A,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 【库仑定律练习题】推荐阅读: 库仑定律课件课件06-14 高二物理电荷库仑定律07-25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07-25 高二物理选修3-1库仑定律教案设计01-16 乘法运算定律经典练习06-29 牛顿第二定律练习题07-01 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09-07 质量守恒定律概括及练习题12-31 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学设计01-29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练习02-01库仑定律练习题 篇2
库仑定律练习题 篇3
欧姆定律练习 篇4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篇5
库仑定律练习题 篇6
库仑定律练习题 篇7
完美卸妆定律 篇8
2017欧姆定律计算题练习整理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