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共8篇)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篇1

第一部分 会计业务基础知识 第一章 会计科目

第一节 银行会计科目体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相同的特征和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进行科学分类而确立的会计核算项目。银行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规范银行会计核算的必要前提和进行经营分析的基础。

银行会计科目体系由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核算代码组成。一级科目代号由4位数字组成,二级科目由6位数字组成,核算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科目编号采取先按业务大类归并、再按流动性划分的原则编排。核算代码的设置较为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二级科目核算的信息进一步分类统计,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多方面管理需要以及某些特殊的管理需求。

会计科目包括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业务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表外业务科目分为或有事项类、委托代理业务类、备查登记类。会计科目为本外币业务共用。

一、表内科目

(一)资产类 用以核算现金、贵金属、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应收账款、各种贷款、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

(二)负债类

用以核算各项存款、各项应付款、各项借款、发行债券及应解(汇出)汇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

用以核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

(四)资产负债共同类

用以核算待清算辖内往来、法定存款准备金、银行财务往来、外汇买卖等。

(五)损益类

用以核算各项收入、各项支出、营业费用、税金、汇兑损益等。

二、表外科目

(一)或有事项类

用于核算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信用证及保函、保兑信用证及保函、开出提货担保等或有事项以及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产品中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

(二)委托代理业务类

用于核算代理开发银行贷款、代理开发银行逾期贷款及代理开发银行贷款利息等。

(三)备查登记类

用于核算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代保管有价值品、应收托收款项、代收托收款项、收到信用证及保函、未收贷款利息、未履行贷款承诺等。

第二节 会计科目管理

会计科目由会计结算部门统一管理。全行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的设立、编号、使用说明以及停用、撤销均由总行会计结算部统一负责。各一级分行均不得自行设立会计科目,确实需要增设会计科目的,应报总行会计结算部批准,由总行统一增设。各行应严格按照总行会计科目使用范围、要求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监控辖属科目使用情况。未经总行授权不得使用总行专用科目。

银行核心系统账户会计科目,可根据账户余额、积数情况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调整:

一、联机调整

当账户余额、积数为零时,通过联机交易调整;

二、批量调整

当账户余额、积数不为零时,通过分录结转或上报生产变更,经一级分行批准后,转报总行数据中心调整,同时调整总账累计发生额。第二章 记账规则及方法 第一节 账户设置

银行核心系统将账户分为往来户、贷款户、内部户、表外户等。所有经济业务的记录都是通过账户进行的。账户的核算网点号决定了账务归属,物理网点号决定了业务归属,科目号决定了资金在不同科目(或专户)间的流向,账号则决定了资金在不同分户间的流向。

一、账号规则

账户的账号由19位构成,包括:地区号4位、网点号4位、应用号2位、顺序号7位、校验位号2位。每个账户都有自己的账号及对应的科目号,账户的科目号隐含在系统的账户信息中。

二、账户分类

银行核心系统按账户性质进行分类,并通过应用号加以区别。各类账户的应用号如下:

01—活期 02—定期存单 03—定活两便 04—零存整取 05—存本取息 06—小额质押贷款 07—国库券 08—个人通知存款

09—往来户 10—贷款户 11—内部户 12—贴现户 13—表外户 14—单位定期(通知)存款户 15—个人住房贷款 16—定期一本通 17—两得利存款 18—财务账户 19—一般存款户 21—贷记账户(银行卡)

22—准贷记账户(银行卡)23—借记专用账户(银行卡)24—预付专用账户(银行卡)29—专用存款户

39—临时存款 40—公积金账户 97—个人综合账户 98—个人贷款综合账户 第二节 记账方法

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均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科目为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银行核心系统采用“一记双讫”和“单边”交易两种记账方式。“一记双讫”交易指一个交易同时记载借、贷方账务;“单边”交易指一个交易只处理借方或贷方账务,必须同时使用另一“单边”交易或计算机批量补充方式以确保账务的借贷平衡。

外汇业务会计核算采用外币分账制,一切凭证、账簿、报表,平时都按原币种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年终决算时先分别编制原币种决算报表,再按决算牌价折成人民币并入人民币决算报表。第三节 记账规则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有账有据、当时记账、事权划分、当日结账、内外对账、事后监督的原则。核算质量要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账折、内外账务七相符。

一、手工记账

(一)账簿必须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载,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严禁弄虚作假。

(二)记账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复写账页可用蓝色圆珠笔、双面蓝色复写纸书写。红色墨水只用于划线和冲账及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有关文字说明。

(三)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皮擦,禁止使用涂改液销蚀,发现错账时要及时按规定方式更正。

(四)账簿上所写文字及金额,应占全格二分之一。摘要栏文字一格写不完时,可连续在下一格填写,但其金额应填在文字最后一格的金额栏内。金额结平时,应在金额栏的“借或贷”栏写“平”,金额栏元以“—0—”表示。

(五)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抵现业务先记付款账后收款;转账业务先记借后记贷,先记账后签回单;代收他行票据,收妥入账。

二、计算机记账

(一)数据输入必须由有权人办理,非有权人不得输入任何数据。

(二)数据输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其中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更改的为无效凭证),做到数字准确,摘要齐全、处理及时。调整账户信息必须根据业务主管签章的“调整计算机账户信息通知单”办理。支付款项不得超过存款余额、贷款限额或拨款(经费)限额、法人账户透支限额。

(三)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抵现业务先记付款账后收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先记账后签回单;代收他行票据,收妥入账。柜员记账必须打印记账信息。

(四)柜员自制凭证上机处理,必须经业务主管签批。第四节 错账冲正

一、当日错账

(一)手工记账错账处理

1、账簿上写错日期和金额,应以一道红线划销全行数字,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数字上方,由经办柜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如果划错红线,可在红线两端用红色墨水划“×”销去,并由经办柜员在右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需将错字用红线划销,将正确文字写在划销文字上方,并由经办柜员在更正处盖章。

2、凭证填错账号和金额而发生的错账,应先更正凭证,并按照1项办法更正账簿。

3、在经办业务中,由于计算错误而发生的错账,发现后应按 1、2项办法进行更正。

4、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改时,不得撕毁,须经业务主管同意,另换账页记载,经过业务主办复核并在错误账页上划交叉红线注销,由经办柜员、业务主办、业务主管盖章证明。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待装订账页时附于该户账页之后备查。

(二)计算机记账错账处理

由原经办柜员使用反交易处理,现金业务冲账需同时清点钱箱,个人现金及转账业务冲正需经客户确认。

二、隔日错账

隔日或以后发现的错账,应填制错账冲正凭证,经业务主管审查签批后办理。计算机操作使用隔日红字冲正交易冲正,用蓝字补账交易补记账;手工操作用红字冲销错账,用蓝字补记入账。

(一)记账串户

应填制错账冲正凭证办理冲正。红字凭证的摘要中注明“冲销×月×日错账”字样(文字、数字均为红字),蓝字凭证的摘要中注明“补记冲正×月×日账”字样,经办柜员应按红字凭证记入错账串户账户,按蓝字凭证记入正确的账户。原错账凭证上用红字注明“已于×月×日冲正”字样(已上缩微应用无法在原始凭证上标注“已于×月×日冲正”字样的,手工登记差错事故登记簿,下同)。

(二)科目、账户或金额因凭证填制错误,账簿随之记错

应填制红字错账冲正凭证,将错误账务全数冲销,再按正确的科目、账户、金额重新填制蓝字凭证补记入账,摘要栏均应写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凭证上用红字注明“已于×月×日冲正”字样。

三、跨年错账

发现上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凭证冲正,不得更改决算报表。凭证的摘要栏应注明情况,原错账凭证上应用红字注明“已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四、划转差错

系统内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要凭划出行查询查复书调账,划入行无权自行调账。

(一)划出行处理方法

划出行发生差错,向异地收款单位开户行发送查询查复书,要求冲正调账,俟款项划回后再作账务处理。

(二)划入行账务处理方法

划入行收到划出行的查询查复书或电报,立即凭以填制特种转账凭证(查询查复书、电报附后)进行冲正调账,如存款不足应负责追索,可以分次扣款。

(三)划入行凭划出行查询查复书冲正调账,由此产生的一切问题由划出行负责

五、需通过主机调整的错账

由于系统运行造成的错账以及由于柜员操作失误造成的自身无法处理的错账,按照数据中心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三章 会计核算要素 第一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基本要素

会计凭证是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始记录和记账依据。会计凭证应具备下列基本要素:凭证日期,收、付款人的开户行名称、户名和账号,货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款项来源、用途、经济业务摘要及附件张数,客户签章,银行及有关人员签章等。

二、会计凭证分类

(一)会计凭证按照业务发生时间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应根据原始凭证填制,对于具备记账基本要素的原始凭证,可为记账凭证。如:存单、支票、进账单等既是原始凭证,又可为记账凭证。

(二)按照形式不同,会计凭证可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单式凭证是指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按照应借、贷账户,分别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凭证中填制的凭证。如:转账借方凭证、转账贷方凭证等;复式凭证是指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在一张凭证上填列所有的有对转关系的应借、应贷账户。如外汇会计凭证等.

(三)按使用范围不同,会计凭证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两种。基本凭证是根据合法原始凭证或业务事实编制,凭以记账的凭证,如:现金收入凭证、现金付出凭证等。特定凭证是根据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订的各种专用凭证,用以代替记账凭证。如委托收款凭证、银行卡存取款单等,(四)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分为重要凭证和一般凭证。重要凭证是经银行或单位填写并签章后即具有支付款项功能的凭证。如存单、业务委托书等。空白重要凭证应以“一份一元”为记账单位纳入表外科目分户核算;一般凭证是银行作为记账凭据填用,但不具备支付效力的凭证。如外汇结汇凭证、进账单等。

(五)按照用户对象不同,分为个人用户凭证和单位用户凭证。个人用户凭证是指银行对个人用户办理存取款业务时所使用的有关凭证。如定期一本通存折、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存款证明书等;单位用户凭证是指银行对单位用户办理有关业务时所使用的凭证。如活期结算存折、协议存款凭证、业务委托书等。

(六)按照按使用对象不同,分为自用凭证和外售凭证。自用凭证是指银行各专业在办理业务中使用的,银行负责设计、印制的各类空白重要凭证或一般凭证,包括各种账表、凭证、资料等。外售凭证指银行各专业在办理业务中,向客户出售的各类空白重要凭证或一般凭证。

此外会计凭证还包括外来凭证(如缴款书、税票、财政拨款书)和代理业务凭证(如:话费单据、保险费收据等)。

三、凭证填写基本要求

填写会计凭证和票据及结算凭证,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要素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貳、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念、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正“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三)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流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四)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填写。当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阿拉伯数字万位或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

(五)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或草写:¥)。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六)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貳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貳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第二节 会计账簿

一、账簿种类

会计账簿分为基本账簿和辅助账簿两种。

(一)基本账簿

1、流水账是按照业务发生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2、分户账是按照账户连续记载各项交易的明细记录。除有关业务规定的专用格式外,分户账分为以下三种:

甲种账,用于不计息或余额表计息以及银行内部科目账户; 乙种账,用于在账页上计息的账户;

丙种账,用于逐笔销账的账务,并兼有分户明细的作用。

3、总账

按照会计科目设置,每日按会计科目借贷发生额分别记载,并结出余额的账簿。

(二)辅助账簿

1、登记簿是适应表内、表外科目的某些业务需要分户设置的账簿,用以控制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和实物或其他会计事项的重要账簿,必须严密手续,及时记载。银行核心系统手工登记簿包括以下几种:(1)空白重要凭证登记薄,用于控制和反映空白重要凭证的领取、发放、作废等业务;其中柜员空白重要凭证使用登记簿,用于记载柜员空白重要凭证的领入、使用、上缴、结存和交接等情况。(2)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用于记载已用和备用的所有重要业务印章和有关印模的领用、使用、交接、上缴、销毁情况。

(3)挂失登记簿,用于记载目前系统电子登记簿无法记载的挂失申请及处理结果,适用于信用卡、贷记卡(含国际卡)、灵通卡、交通卡和卡密码的挂失。

(4)柜员登记簿,用于记载(代理业务、网上银行等)柜员岗位变动及柜员其他相关信息变化的情况。

(5)重要物品交接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已用或未用的各项重要物品,如密押器、密押IC卡、密码、钥匙、密钥、压数机等的登记、保管、交接、使用、上缴、销毁情况。

(6)凭证(资料)交接登记簿,用于银行内部、银行之间、银企之间所有票据凭证和各种报表、账簿、磁媒体、光盘等交接。(7)开销户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的各类单位账户开户、销户情况。(8)差错事故登记簿,用于记载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业务柜员差错事故情况。其中ATM(CDM)差错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ATM、CDM业务差错及处理结果。

(9)待处理抵(质)押品登记簿,用于记载和反映抵(质)押品的收入、付出、结余情况。(10)有价单证登记簿,用于记载有价单证的调入、调出、出售、结存、交接及上缴情况。在发生对外出售金融债券、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其他企业债券、旅行支票、定额存单、定额本票及其他印有固定面值金额的有价单证业务柜组和管辖行调入、调出时记载使用。

(11)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登记簿,用于记载银行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解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个人存款或其他代保管物品的情况。

(12)应急业务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应急业务发生及处理情况。(13)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用于记载档案入库、保管、销毁情况,适用于各类需保管的会计书面档案、缩微档案、数据资料的软盘、磁带、光盘等会计资料入库时使用。其中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用于记载档案销毁情况的详细记录。

(14)调阅会计档案登记簿,用于记载银行内部和外部查阅会计档案的情况。

(15)人员交接登记簿,用于记载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岗时,为明确责任和衔接工作所办理的交接事项和内容。(16)查询查复登记簿,用于对记载交换、跨系统行间在计算机内不能进行查询、查复处理的相关内容。

(17)上门收款、收单登记簿,用于记载银行办理上门收款、收单的情况。(18)银行卡特约单位机具管理登记簿,是银行卡业务专用登记簿,用于登记特约单位、网点机具使用情况。

(19)检查人员工作记录,用于各级检查人员对网点的日常监督检查、查库情况的内容、问题及处理情况的详细记录。

(20)工作日志,用于记载网点处理营业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业务处理备忘、重大事项或其他需要记载的重要内容。

(21)网点服务器(终端)运行情况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日常工作中网点服务器、终端、计算机或ATM、CDM、自动兑换机等自助设备、银行卡大额授权编密机等的运行情况及故障处理情况。

(22)自助设备没收磁卡登记簿,用于记载网点自助设备每日吞没卡的返还、上交、销毁情况。

(23)重要区域人员出入登记簿,用于记载除金库主任、副主任、管库人员或经批准的查库人员外,其他经金库主任或副主任批准的人员进出金库库区的情况,以及为保证网点、机房等重要区域的现金、技术等的安全,登记进出人员情况备查。

(24)现金库存明细登记簿,用于记载库房库存现金完整券、未整券、残破券的明细情况。

(25)退票登记簿,用于记载对网点受理票据、交换提入票据做退票处理或提出票据被退回的情况。

(26)银行卡业务索授权登记簿,用于记载发卡机构的授权人员根据特约单位或网点的索权要求办理授权业务的情况,适用于目前系统无法实现自动索授权的信用卡、贷记卡、国际卡、外卡等外币购物、消费业务以及外卡取现的索授权情况。

2、余额表是填制分户账余额的明细表,是核对总账与分户账余额和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

二、账簿记载与结转

(一)月度结转

总账按月结转,将上月账页的“上年末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月末余额”分别过入新账相应栏次。年初建新账时,只过入“上年末余额”。会计科目变动,应根据新的会计科目结转对照表的新科目余额立账。

(二)结转

终了,各科目分户账,除按规定可以继续沿用(如卡片账的未销账卡)外,均应更换新账页。计算机打印的分户账,程序设计与手工记账要求相同。甲、乙、丙种格式(含登记簿)的分户账,除过入上年末余额外,应在日期栏填写新1月1日,摘要栏加盖“上年结转”戳记。乙种账页还应过入上年末计息积数,同时在上年旧账页最后一行余额下加盖“结转下年”戳记。有销账日期栏的账页,应逐笔结转并加注该笔上年发生的日期和内容,在上年旧账页各笔未销账的销账日期栏加盖“结转下年”。

结转完毕,应加计新账页余额与该科目总账余额核对,以确保无误。第三节 会计专用印章 会计专用印章是指各级行处所在本、外币会计核算过程中,在票据、凭证、报表、函件、证实书等上加盖的印章,是银行对内对外发生权责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依据。目前由总行统一管理的会计业务印章有以下几种:

一、业务公章

用于对外出具存款证明、资信证明书、委托调查报告,签发单位定期存款存单、协议存款凭证、余额对账单、借款人欠息通知单、业务电报、挂失回单、止付通知、证实书、假币收缴凭证及其它需要加盖业务公章的重要单证或报表。

二、存单(折)专用章

用于对外签发个人存单、存折、债券收款单等有价单证和重要单证。

三、业务清讫章

用于所有机构、网点办理本外币现金、转账业务时,加盖在现金进账回单、现金支票、现金收付款凭证及作为现金收入、现金付款的其他凭证,表内、表外转账票据、凭证及回单等。

四、结算专用章

用于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发出、收到和办理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结算凭证;发出信汇结算凭证及结算业务的查询查复等。

五、受理凭证专用章

用于银行受理客户提交(含本行和他行)而尚未进行转账处理的各种凭证的回单及上门服务凭证等。印章上必须刻有“收妥抵用”字样。

六、汇票专用章 用于签发全国银行汇票、承兑商业汇票;办理承兑汇票转贴现和再贴现时的背书等。

七、辖内往来专用章

用于辖内往来凭证和划转清单及查询查复等。

八、现金调拨专用章

用于各营业机构与现金业务库办理现金调拨业务的审批。

九、因私售汇审批专用章 用于因私售汇业务购汇通知书。

十、因私售汇供汇专用章

用于因私售汇业务处理完毕后,加盖在客户护照的备注页上。

十一、信用证专用章

用于办理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

十二、事后监督专用章

用于事后监督的查询书、整改通知书;

十三、银行卡授权专用章

用于银行卡的业务授权,包括异地大额、挂失等;

十四、证券开户专用章

用于代理深交所实时开立A股股东账户。

十五、转讫章

用于涉及系统外的转账票据、凭证及回单等支付结算业务。此外,会计业务印章还包括由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业务印章以及代理业务印章,如:票据交换章、假币章、收汇结汇专用章等。

第四节 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本会计期间资金营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必须真实、完整、及时准确。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及编报方法

(一)对外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机构负责人应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1、资产负债表,根据当期业务状况表各科目的余额编制。

2、利润表,根据损益科目分户账结转前的余额编制。

3、利润分配表,由法人机构按年编制。

4、现金流量表,根据资产负债和利润表的有关项目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编制。

5、合并会计报表,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计算填列。

6、中央银行及财政部要求报送的其他报表。

(二)内部会计报表

1、日计表,分币种按日编制,每日根据总账各科目发生额和余额填制。

2、月计表,分币种编制,每月根据总账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额,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填制。

3、半年报,分币种编制,根据总账1—6月的累计发生额和六月末余额填制,每年六月末编制,逐级汇总上报总行。

4、资产负债表,每月按人民币业务月计表的各科目余额编制。

5、业务状况报告表,根据总账一级科目上年末余额、本年累计发生额和本年末余额分币种填制。

6、外汇牌价变动科目余额差额表,根据上年末外币各科目折算为人民币的余额,与本年年终按决算日国家规定的人民币汇率折算的人民币余额之间的差额填制,以衔接业务状况报告表余额。

7、资本与风险准备金变动表,根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贷款呆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科目年初、年末余额和本年发生额填制。

8、会计科目专户明细表,根据总账一级科目上期末余额、本期累计发生额和本期末余额分币种填制。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担保公司,基本担保业务,会计核算,探讨

2010年7月,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通知》, 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有关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编制财务报表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 不再执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财会[2005]17号) 。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的担保业务,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 (财会[2009]15号) 等有关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通知的施行, 将担保公司会计处理定位于保险公司会计体系内, 充分反映了担保业务的风险特点, 这对引导人们运用现代保险会计理论, 认识担保业务规律、研究控制担保风险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了担保公司会计核算的国际趋同和等效, 也使担保公司业务的处理与原《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担保毕竟不能等同于保险, 担保公司会计核算不能完全照搬保险公司的相关规定。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基本担保业务的核算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担保收入的核算 (与《办法》比基本未变)

担保费收入是担保公司为履行担保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向投保人收取的对价收入。应设置“担保费收入”、“应收担保费”、“预收担保费”等会计科目。

担保合同成立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保费、预收保费

贷:担保费收入

中途退保或部分退保时, 应按已保期限与剩余期限的比例计算退保费, 直接冲减保费收入。

对于确认坏账的应收担保费, 通过冲销“坏账准备”的方法进行核算

二、担保合同准备金的核算 (与《办法》比变化较大)

融资性担保合同准备金主要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代偿准备金, 2010年国家7部委联合发文 (2010年第3号)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

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尚未终止的融资性担保责任提取的准备金。性质上为递延收益, 即未赚取的担保费。设置科目:“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企业确认原担保费收入、分担保费收入的当期, 应按担保费收入的50%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担保合同解除 (含提前解除与代偿解除) 后将原计提数全额转回。实务中可按以下方法处

资产负债表日, 按 (当月担保项目担保费收入—当月解保项目担保费收入) *50%计算确定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数额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当上述计提数为负数时, 借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 贷记“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

期末, 将“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2. 担保代偿准备金。

担保代偿准备金是担保公司在会计期末为尚未终止的担保合同在担保人未按合同履行义务, 发生代偿义务支付代偿金的情况而提取的准备金。其实质是预计成本。应设置“担保代偿准备金”与“提取担保代偿准备金”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 应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借记“提取担保代偿准备金”科目, 贷记“担保代偿准备金”科目。

担保代偿时, 根据其收回的可能性分别借记“代位追偿款”科目或本科目, 贷记“代偿支出”等科目。

期末, 将“提取担保代偿准备金”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三、担保合同成本的核算 (与《办法》比变化较大)

1. 担保合同取得成本。

担保合同取得成本是指担保人在取得担保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发生的手续费或佣金支出、调查和评审费支出等。取得的成本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应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科目。

发生相关费用时: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贷:银行存款等

如发生评审费等收入, 则:借:银行存款等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 代偿支出。

(1) 代偿支出。代偿支出是被担保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义务而支付的代偿款及相关费用支出。从严格意义上说, 代偿支出尚不是公司的最后损失。担保公司在代偿后有可能从被担保人处得到一定的追偿款。设置“代偿支出”科目

实际支付代偿款时, 借:代偿支出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 应收代位追偿款。代位追偿款, 是指担保人承担代偿担保金责任后, 按照合同约定取得的对被担保人的求偿权而追回的价款。从理论上讲, 是对担保人发生的代付支出的补偿, 在确认时应当冲减代付支出, 而不能作为一项收入。应设置“应收代位追偿款”科目。

代位追偿款, 只有在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代位追偿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二是该代位追偿款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对于不满足确认条件的代位追偿款, 担保人不应当确认。

确认应收代位追偿款时借:应收代位追偿款贷:代偿支出

实际收到代位追偿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代位追偿款

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时, 担保人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与相关应收代位追偿款账面价值的差额, 调整当期代付支出。

如已提取了担保代偿准备金, 借:担保代偿准备金

贷:代偿支出, 如担保代偿准备金余额不足冲减时, 计入代偿支出。

(3) 抵债资产。抵债资产是担保公司代偿后收回的反担保抵押或质押物资。抵债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但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设置“抵债资产”科目。

取得的抵债资产, 应当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资金本金、已确认的利息和取得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记本科目, 按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借记“坏账准备”等科目, 按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 贷记“代偿支出”、“应收利息”等科目。

综合举例:2010年3月7日, 某担保公司与A企业签订一份担保合同, 对A企业的一年期贷款300万元进行担保, 以企业的库存存货进行抵押。担保费为8万元, 保费于合同生效时一次支付。经计算确定, 针对本合同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万元, 担保赔偿准备金2万元。2011年3月合同到期, A企业未能全额偿还贷款, 担保公司履行了代偿责任, 支付银行借款本息共计264万元。同时收回存货。假设该存货同类资产市场价格为90万元, 代位追偿款预计可收回120万元。8月担保公司转让存货收入95万元, 从A企业收回代偿款110万元。要求:编制有关分录。

担保公司应编制分录如下:

(1) 2010年3月, 担保公司根据合同确认担保收入并计提准备金。

借:银行存款80000

贷:保费收入:80000

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0000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0000

(2) 年末, 提取担保代偿准备金。

借:提取担保代偿准备金20000

贷:担保代偿准备金20000

(3) 2011年3月支付代偿款, 并收回抵押物及确认代位追偿权。

借:代偿支出2640000

贷:银行存款2640000

借:抵债资产900000

应收代位追偿款1200000

担保代偿准备金20000

贷:代偿支出2300000

(4) 2011年8月处置抵押物、收到代位追偿款。

借:银行存款950000

贷:抵债资产900000

代偿支出50000

借:银行存款1100000

代偿支出100000

贷:应收代位追偿款1200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篇3

【关键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全过程管理;稳定支持

为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中央财政在2008年设立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予以中央高校稳定支持和自主支配。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设立是高校科技投入方式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国家从拨款制度上对高校科研职能的肯定。从2008年实施至今,基本科研业务费总盘以及资助高校数量均有所增加,专项经费的实施,对于推进高校科技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改革高校科研体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校根据财政部及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办法。

目前基本科研业务费是浙江大学一项重要自主科研经费,是我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细化管理,出台了《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9月修订)》(浙大发科[2011]8号),《浙江大学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办法》(浙大发科[2012]4号)等文件,旨在规范科研行为。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在充分遵循“稳定支持、突出重点、自主安排、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了项目设置和资金安排,为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素质的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和学术活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为提高国际学术声誉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推动了我校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现将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然科学领域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与国内高校同行进行探讨研究。

1.管理模式

基本科研业务费在我校亦称浙江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科研院、社科院、计财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监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部负责人组成的自主科研计划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自主科研计划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和经费安排。2013年底,因人事变动,浙江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在原有架构基础上增加了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成员,并设置了秘书。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科研院为该专项资金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实施的管理部门,负责自然科学领域实施方案的制定和项目全过程管理,各学部、学院(系)协助配合进行项目立项工作及执行进度的监管工作。

我校采取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双轨制”并行的管理模式,对新引进科研人员采取适度的稳定性支持;对重大项目的培育分类采取顶层设计、主动申请和公开招标等多重方式的竞争性支持,择优遴选。

2.立项管理

2.1项目资助类别

为了统筹兼顾,突出优势和特色,考虑学校学科发展布局,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我校自然科学领域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设置了青年科研创新专项、科研发展专项、校长专项三个类别。通过三类项目的实施,着重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以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为基础, 着重培育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团队带动大项目的组织承担和标志性成果的培育;面向学科前沿、学校发展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等,并针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提前布局,集成创新加快我校承接重大科技任务的步伐。

青年科研创新专项,面向有自主创新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由探索、科研创新活动。着重对当年度新引进校人员进行资助,在其获得国家竞争性经费之前给予先期培育。

科研发展专项,面向70多个校科技创新团队中的青年科技人才从事自由探索、自主创新科研活动。

校长专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的课题研究,由学校对接国家和地方规划,总体布局,顶层设计,遴选新的增长极进行重点资助。校长专项又细分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西部对口支援专项、科研管理研究专项、优秀青年人才计划、“2011中心”培育专项以及单独设计重大课题。

三类项目经费基本按1:1:1比例分配。

2.2项目申请及审批程序

基本科研业务费额度到校后,科研院根据实施细则和学校总体规划,制定年度自然科学领域经费分配方案交自主科研计划领导小组会议审定,自主科研计划领导小组会议由科研院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召开,会议回顾当年度的实施成效并讨论下年度的经费分配方案。科研院根据会议精神制定自然科学领域实施方案并对全校下发立项工作通知。各相关部门根据通知精神分别组织立项工作。

青年科研创新专项的额度配置权直接下放到院系,由院系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结合自身青年人才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实际,自主确定资助对象和研究内容。同时要求各院(系)在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制定配套措施,依法监管。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是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年度新引进人员(归国青年教师可放宽至45周岁),非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入选学校“1311计划”的要求是青年学者优先。

科研发展专项采取申报制,各校内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发展需求,提出拟资助人员。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归国青年教师可放宽至45周岁);项目负责人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科研院根据各团队上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和申报情况,将资助额度直接下达各团队。

校长专项各模块分别由不同部门组织立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由科研院海外科技合作办公室负责;西部对口支援专项由科研院科技成果与技术转移部负责对接西部对口支援高校设置项目;科研管理研究专项面向全校公开招标;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用于支持当年获批的国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申请杰青进行前期培育;“2011中心”培育专项由科研院2011计划与重大专项部负责组织。顶层设计重大课题由科研院推荐和各学院(系)自荐候选项目,科研院对此类项目从立项、实施及经费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项目负责人直接向校长及领导小组成员汇报执行情况及科研成果。

项目负责人遴选完成后,由科研院对项目负责人提交的计划任务书在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经费预算、与其他课题的雷同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公示、立项,签订任务合同书。

3.经费管理

基本科研业务费为中央财政专项国库经费,参照纵向管理,经费执行期为一年,为提高经费的使用进度,课题经费采取一次立项、分年度拨款的形式进行。项目经费执行实行预算制,按照学校主管部门审定的预算书使用专项经费,由计财处录入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科目支出,统一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为了增加管理的灵活性,我校项目按照7大模块设置经费预算,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会议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业费、劳务费。设备费、会议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按照一定比例就高控制,其余经费模块可打通使用。另根据国发[2014]11号文精神,会议差旅费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这两个模块可打通使用但不能超过预算总额。科研院、计财处管理人员同时能够经由财务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经费的执行进度,便于提高经费预算的执行率。科研院定期联合财务处对各项目经费执行率进行跟踪,对使用进度慢的采用短信,电话、邮件及时提醒。到期未使用完毕的经费进行冻结核减,核减金额进行再分配。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经费的二级监管,我校制定了《浙江大学加强学院(系)等二级单位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若干规定》(浙大发计[2013]14号),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管理中心下移,组成研究所、院系、学校三级经费监管体系,基本科研业务费也参照该文件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认真梳理了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的审批流程及相关事项,将设备采购、会议费、劳务费等一系列经费审批进驻办事大厅办理,同时将基本科研业务费中针对项目组成员或研究生利用国际交流经费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和外国专家来访的差旅费及在杭费用的审核环节下放至院系,进一步提高了方便师生的服务效率。

4.结题管理

为及时督促和了解各类项目的执行进展,学校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的管理规定,每年会对结题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年度检查。项目负责人按时填报年度项目进展情况,包括计划任务、考核指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评价、项目负责人项目完成期内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情况、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简表、经费执行情况或决算表等。2012年度起我们采取了更为灵活的审查方式,在研项目的进展报告采取只提交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适度减少填报的非必要信息,给予在研项目更加充足的时间,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结题类项目则由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有效的结题验收工作,对照计划任务书逐条检验,给出验收结论并报科研院,对于执行情况良好的课题给予适度的滚动支持,对于执行情况欠佳的项目则取消下年度拨款。科研院汇总各院系执行情况以简报形式通报全校。

经过了几年的实施,基本科研业务费对我校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重大课题培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科技改革大幕的拉开,高校在国家大科研体系中的只能和定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基本科研业务费这类稳定性支持的经费对高校进行科研培育工作会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各高校应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加强沟通和探讨,使专项经费能“好钢用在刀刃上”。本文结合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实践,从包括管理模式、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结题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与高校同行进行交流商榷,使基本科研业务费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维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实践探讨[J].技术创新与管理,2012(6):616-619

银行基本业务审计 篇4

现金业务

第一节

基本风险和控制目标

一、基本风险

银行在办理现金收付、运送和保管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弊端: 1.损失现金;

2.现金帐目出现错误;

3.没有建立处理现金业务的责任踪迹; 4.收付现金的效率低下;

5.没有建立和实施出纳员个人业绩考评制度; 6.在办理现金业务的过程中违反国家法规。

二、控制目标

银行应针对上述基本风险,建立现金控制制度的目标: 1.确保现金安全存放;

2.对每天的现金交易进行独立的核对;

3.对各种现金交易建立和保持完整的责任踪迹;

4.消灭出纳差错,杜绝挪用现金,把现金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5.保证高效率的出纳运作;

6.对每位出纳员和每个出纳部门进行严格的业绩考评; 7.确保现金交易业务按国家的法规处理。

第二节

控制特征

银行应根据上述控制目标,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

1.应将出纳职责与其他职责分离开来:出纳员不能同时负责为客户开立新帐户,也不能同时负责帐户的记帐工作(现金日记帐除外)。

2.出纳员接受客户存入的现金时,必须当面将现金点清,向客户开具存款收据时应在收据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出纳员付出现金或承兑和兑现票据的具体程序必须规范和具有强制性。应确定每个出纳员对处理每笔现金交易和保管每笔现金资金所应担负的责任。

3.现金的存放必须确保安全。银行的金库、保险柜、报警系统和保安系统在装备水平上必须达到同业最低标准。对大额现金的存放必须实行双重控制措施。对每个出纳员和整个出纳系统持有的现金余额必须作出限制,以使其维持在最低余额水准。对各出纳员上报的现金余额,应经常进行监督性核验。在每个出纳员度假或离职以前以及突然离岗超过一天之后,应对该出纳员的现金进行监督性清点。

4.现金交易应由出纳员记入日记帐。出纳员每天经手的各种现金送款单、票据、存款和取款凭单以及其它会计分录凭证应由复核部门独立地进行加总和平衡(即借方发生额应等于贷方发生额)。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则应向有关出纳监督员报告,以便查找原因和作出更正。由此产生的现金损失则按有关出纳员记入出纳长短款帐户。

5.出纳员必须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以便应付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做到以高效周到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要。

6.应建立衡量出纳员业绩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并据以考评各出纳员。第三节

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对出纳员持有的现金进行突击清点

二、观察和验证出纳员是否遵守了安全和控制制度

三、将出纳员报告的现金总额与现金总帐余额进行试算平衡

四、审查和分析出纳长短款帐户

五、清点备用现金

六、同时清点出纳系统的全部现金

七、审查现金控制制度问卷的答案

八、全面评价现金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及出纳运作的质量 第四节

控制问卷

对现金的控制制度,审计师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应包括以下问题: 1.在非营业时间里,所有的货币是否都锁进金库或保险柜。2.金库是否装备有合格的防盗防抢报警等装置。3.金库的开启是否由定时锁控制。

4.金库是否在每个营业日都最晚打开、最早锁闭。

5.金库备用现金箱是否置于一个由双层锁保护的特别隔间内。6.金库中备用现金的动用是否由双人监管,共同记录。7.对备用现金的货币名称和金额是否进行了记录。8.各出纳员是否持有自己的现金。

9.每位出纳员在金库中是否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隔间,以用来隔夜储存自己持有的现金。10.每位出纳员的工作岗位是否都备有上锁的现金保管设施,以供出纳员离岗时存放现金。11.每位出纳员的工作岗位是否都装备了防盗报警装置。12.顾客免下车存取现金的营业网点是否装有防弹玻璃等防弹设施,以确保出纳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13.对首席出纳员、运钞出纳员和大额现金交易网点是否进行了特别的安全防护。14.对出纳员是否建立和实施了现金限额制度。

15.各分支机构所持有的现金总额是否维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准。16.出纳员对其持有的超额周转现金是否进行特别的防护。

17.所有出纳员的现金总额是否每天都与中央复核部门所加总的现金总额核对相符。18.出纳员所持有的现金是否定期由指定专人进行突击核点,对核点情况是否记录保存。19.在每个出纳员度假之前或突然离岗超过一天以后,是否对该出纳员的现金进行清点。20.出纳员是否在其经手的交易凭证和现金封条上签字或盖章。21.收到顾客现金时,出纳员是否向顾客提供收据。

22.是否对出纳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以指导其经办各种现金交易业务。23.在出纳员的聘用条件上是否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良好的道德水准。

24.出纳员在工作上是否受到严格监督,是否得到大力帮助以及是否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25.是否实行出纳岗位轮换制度。

26.是否禁止出纳员办理自己私人支票的收付业务。

27.是否允许出纳员接收非本国货币作为其现金的一部分。28.是否禁止出纳员接触会计部门的帐簿。

29.出纳员的职责是否限制在办理出纳交易的范围内。30.处理现金交易的效率是否较高。31.出纳长短款项是否按日结清。32.出纳长短款项是否记入按出纳员设置的出纳长短款帐户,以反映各出纳员累计发生的出纳长短款总金额。33.出纳经理是否审核现金出纳长短款项帐户。

二、存放同业和同业存放 第一节

基本风险和控制目标

一、基本风险

银行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业务中常常出现以下风险:

1.挪用存放同业资金,并导致存放同业帐户出现透支情况。2.帐务上漏记存放同业资金或同业存放资金。3.备付金准备不足。

4.存放同业帐户上资金闲置过多。5.没有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6.从同业存放帐户或存放同业帐户中错误付款或重复付款,且款项无法追回,导致资金损失。

二、控制目标

针对上述基本风险,银行应确立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控制制度的目标:

1.正确记录存放同业款项与同业存放款项的收付金额,确保存放同业款项与同业存放款项的安全。

2.做好与代理行的对帐工作,确保本行帐务余额与代理行帐务余额相符。3.对各项有关交易均以正式的单证授权,以便分清责任。4.在存放同业帐户中保留必要的余额,并定期将余额情况向主管帐户头寸的官员进行汇报,以便将多余的头寸进行投资,或对不足的头寸进行拆借补足。

5.做好帐户头寸分析,确保本行从代理行帐户中所获利益大于本行存放代理行资金的机会成本和本行的服务费用。

6.提高办理代理行业务及进行有关帐务处理的工作效率。第二节

控制特征

根据上述控制目标,银行应建立以下控制制度: 1.对办理帐户头寸调拨的业务人员做到慎重聘用。

2.把资金调拨职责、授权职责和帐户调节职责分离开来,不得一人二职。3.建立日常的帐户调节制度。

4.保持完整的帐户调节记录,并由监督人员进行审核。5.对本行的银行汇票进行编号控制。

6.对签字盖印机的使用进行控制,防止滥用。

7.对空白汇票实行共同保管(即由两人同时保管,互相牵制)。8.由高级经理人员对本行头寸表进行审核。

以上八个方面的控制制度是针对存放同业而言的。针对同业存放的控制制度有:

9.在同业存放帐户项下发生借记(即付款)事项时,向有关代理行(即在本行存入款项的其他银行)编发正式的借记通知书(即付款通知书)。

10.定期向代理行寄发对帐单,将对帐单直接寄给代理行的对帐部门。11.向代理行提供贷记通知书(即收款通知书),可以作为一项追加的控制。第三节

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分析和描述控制制度

二、确认存放同业帐户与同业存放帐户余额

三、调节存放同业帐户余额

四、审查汇票的签发和清算

五、审核存放同业帐户和同业存放帐户的活期余额,查证活期余额是否合乎要求

六、验证存放同业帐户定期余额产生的利息收入和同业存放帐户定期余额产生的利息支出

七、对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及后续经营的质量作出结论 第四节

控制问卷

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控制制度的审计问卷,应包括以下问题: 1.是否指定专人负责支用存放同业帐款。

2.在采用签字盖印机签署汇票的情况下,是否对签字机进行特别控制,以防止滥用。3.在存放同业帐户中是否只存有有限的资金,以供代理行对盖印签字的汇票进行付款。4.所有汇票是否都进行事先编号,且根据不同的帐户行(即汇票的付款行)而编制不同序列的号码。

5.签发后六个月未清偿的汇票是否置于特别控制之中。6.是否按存款帐户的控制制度来控制同业存放帐户。7.是否还对同业存放帐户进行特别的控制。

8.是否根据向代理行提供的服务范围对同业存放余额进行具体分析。

9.存放同业帐户的收付款通知书、已付汇票和对帐单是否直接寄给本行独立的帐户调节部门(或岗位)。

10.帐户调节人员是否被禁止拥有支取存放同业帐款的权利。

11.是否禁止调节人员处理现金、现金项目或有价证券,是否禁止其进行帐务处理。12.是否根据既定的频率计划,对存放同业帐户定期进行调节。

13.对本行的每一开户行是否都设有一个明细存放同业帐户与之对应。14.是否根据对帐单定期对差异项目进行逐个调节,以列出每个差异项目的发生日期和金额。15.是否对对帐单的更改进行审核,是否将已付汇票逐一或按总额与对帐单进行比较核对。16.调节记录是否保存完整。

17.在调节记录中各调节项目是否按发生日期记录清楚。

18.本行关于存放同业事项的政策是否由董事会制定和批准执行。19.本行的开户行是否经董事会批准指定。

20.是否制定了帐户平均余额方针,用以指导确定在每个开户行中存放的平均余额。21.对各受权人员的身份及权限范围是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2.是否指定了一名职员或监督员负责定期正确地调节帐户。23.是否制定了有关核销老调节项目的方针。

24.对本行有关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的政策是否每年审议一次。

三、投资和相关收入

第一节

基本风险和控制目标

一、基本风险

银行在办理投资业务中常见的风险如下:

1.投资不能回收。即银行购入的有价证券到期不能或不能完全兑现,或者是有价证券的买卖价格倒挂,发生损失。

2.对购入的有价证券保管不善,发生票券丢失或被盗的情况。

3.对投资业务不按银行监理机构或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造成会计核算混乱不堪。

4.挪用或侵吞用来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出售有价证券所得的资金、证券到期收回的资金以及应收的证券利息。

二、控制目标

银行应针对上述基本风险,确立有关投资业务的控制目标:

1.确保各项投资交易(如购买、出售或到期兑付)均由专人提出,并经董事会批准。2.对投资证券进行安全保管。

3.建立完善的责任追踪制度,实施和健全双人控制管理。4.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做到正确、完整、及时和前后一致。5.加强对到期证券本息的回收和运用。第二节

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对有关的总帐与所属的明细帐进行试算平衡

二、核实已入帐的投资证券的实际拥有情况

三、详细分析投资业务的处理过程

四、审查投资交易是否由指定人员发起,是否经董事会审批

五、审查投资证券是否以成本价入帐

六、审查到期收回的和售出的投资证券价款是否正确入帐

七、审查证券利得和损失是否正确入帐

八、审查应收利息、累计折价摊销和累计溢价摊销金额是否正确

九、审查利息收益、折价摊销和溢价摊销金额是否正确

十、审查双重控制是否有效,有关凭证是否健全

十一、查证有关信息的准确性

十二、对投资证券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总结性评价 第三节

控制问卷

审计师对投资证券控制制度的审计问卷,应包括以下问题:

1.本行的总体投资战略和投资政策是否正式成文,并经董事会批准执行。

2.董事会或其下属的投资委员会是否对投资证券的购买、出售和调换进行了正式授权。3.是否只有经董事会或投资委员会指定的人员才有权发起投资交易。

4.在董事会或投资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中是否记录了对投资交易的批准决定。5.本行投资业务的经纪人是否经董事会慎重选择和正式批准。6.对持有的投资证券,是否定期审查其信用级别和市场价值。

7.对投资证券是否进行了明细帐记录,投资明细帐是否按月与投资总帐进行试算平衡。8.负责上述试算平衡的职员是否与投资证券的交易授权、收发保管、帐务记录等职责没有直接关联。9.投资会计系统所记录的数据是否能满足合理确定应计利息收益和证券利得或损失的需要。10.上述数据是否有来自独立渠道的充分证据(如经纪人开具的发票、代理行的通知等)进行证实。

11.投资明细帐的记帐职责是否与投资业务的实际执行职责相分离,亦即,负责记帐的职员是否被禁止发起投资交易或被禁止接触投资证券。12.投资会计报告的编报人员是否被禁止拥有投资权限;报告的内容是否经过监督人员的复核和审查。

13.每笔投资交易的原始凭证是否由不负责发起投资的职员进行审核。

14.购入的各种投资证券在可能的情况下是否都由代理行(或代保管机构)进行保管。15.在证券由代保管机构代为保管的情况下,本行是否持有代保管收据。16.存放在本行内的证券是否由双重锁锁存,并实行共同保管制度。

17.对双重锁钥匙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否达到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同时拿到两把钥匙的安全程度。

18.归本行拥有的证券是否与不归本行拥有但由本行持有的证券分开存放。

19.对投资证券的移动是否实行了双重控制,如对证券的入库或出库是否有两人签字等。20.是否对投资收益作出预算。21.投资收益是否由独立于投资授权和明细记帐这两项职责的职员负责收取和存放。22.投资证券利得和损失是否在实现时进行计算和确认。23.对不能赎回的投资证券进行核销,是否经过董事会批准。

24.本行的投资业绩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是否在证券的信用等级、到期期限和实际收益率上具有优势。

银行基本业务审计要点二

一、商业贷款和抵押品 一

基本风险和控制目标

银行商业贷款部门的工作任务有以下七项: 1.受理贷款申请,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2.办理贷款支付,建立会计记录; 3.负责收贷收息;

4.负责贷款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 5.监控贷款的执行情况; 6.建立和审查贷款档案;

7.负责抵押品的收入、保管和发还工作。

一、基本风险

银行在办理商业贷款活动中的基本风险是:

1.无贷款政策可依(包括贷款政策不适合),有贷款政策不依,信贷过于集中,贷款信息不准确和不完整,致使银行遭受较大的信贷损失。

2.工作出现差错,致使贷款利息收益发生流失,以及银行信誉受到损害。

3.不按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而受到法律或法规的处分、罚款或其他制裁。

4.对来自外部的欺诈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而致使银行蒙受损失。来自银行外部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借款人编制虚假的财务信息,以伪造的证券作为抵押品,以及对抵押品进行挪用或转换等。

5.对来自内部的欺诈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而致使银行蒙受损失。来自内部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内部人员截留和挪用借款人归还的本息金额,侵吞抵押品,捏造虚假贷款,以及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收受回扣等。

6.擅自更改与贷款帐户有关的信息,如更改借款人信息(包括借款人姓名或名称、地址等),以及贷款历史信息(包括贷款所属种类、抵押品、偿还金额、拖欠时间、展期期限、到期日期、分期还款计划等)。7.隐瞒逾期贷款信息。

8.将偿还的贷款金额记错贷款帐户。

9.对偿还的贷款金额不分本息,笼统入帐。

以上第6、7、8、9项风险是采用计算机进行贷款业务会计处理情况下的基本风险;在手工处理情况下,则不常发生。

二、控制目标

各银行应针对商业贷款活动中的上述基本风险,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

1.制订适当的贷款政策,防止信贷过于集中,确保贷款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把有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消灭工作差错,保护银行收益,维护银行信誉。3.遵守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做到依法经营贷款业务 4.保护银行免遭内外欺诈,确保贷款安全运营 二

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审查商业贷款控制制度,评价其充分性

二、对贷款余额进行试算平衡

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贷款样本

四、直接与借款人确认抽样贷款余额

五、审查所有的非正常贷款 非正常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利息未按期收回的贷款、重整贷款以及商业贷款部门认定的有问题的贷款

六、审查贷款项下的票据

七、审核贷款抵押品

八、审查贷款的运作程序和贷款部门对贷款的监控情况

九、审查信贷档案

十、审查贷款是否合乎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十一、对本行商业贷款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作出审计结论

控制问卷

审计师对有关商业贷款控制制度的审计问卷应包括以下问题: 1.董事会是否正式制订和批准了本行的总体贷款政策。

2.贷款政策是否规定了各级信贷官员和贷款与贴现委员会的贷款限额。3.商业贷款部门是否在贷款方针中明确规定了以下问题:

(1)各类贷款的信贷规模;

(2)贷款的主要投放地区;

(3)贷款利率和费率;

(4)各类贷款的期限范围;

(5)拖欠贷款的划分、报告和催收。

4.是否具有独立于信贷职能的贷款检查职能。5.对信贷的集中情况,是否进行定期报告。6.商业贷款政策每年是否至少审查一次。

7.对借款人提交的贷款票据是否进行连续编号,并记入票据登记簿。

8.在营业时间内,对票据是否进行安全保护;在非营业时间内,是否将票据存入保管库中,妥为保管。

9.所有的票据是否经贷款官员签署(即在票据上签上贷款官员的词首字母)。10.是否禁止本行职员持有借款人已签字的空白票据。

11.贷款是否采用本票或采取转存借款人帐户的方式进行支付。

12.对所发放的每笔贷款,是否都相应地保存有经借款人签字的借款申请书。13.是否为每个借款人建立了信贷档案。

14.对信贷档案中有关信息的现时性(如借款人应提交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是否有一定的控制程序予以保证。

15.信贷档案中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贷款目的的说明;

(2)关于贷款支付的说明;

(3)贷款偿还计划;

(4)贷款调查报告;

(5)借款人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

(6)与借款人会谈的备忘录。16.商业贷款明细帐的建帐和过帐工作,是否由不接触现金或无权签发本票和汇票的职员负责进行。

17.商业贷款明细帐是否按日过帐,是否按日与贷款总帐进行核对调节。18.贷款明细帐与总帐之间的调节事项是否由不接触现金的职员进行查询。19.贷款明细帐与总帐之间的试算平衡是否经常进行,进行这项工作的职员是否不负责办理商业贷款业务和记录商业贷款明细帐。

20.对贷款余额进行查询的职员是否不接触现金。

21.调整贷款的文件是否由不接触现金的职员进行核验。

22.是否将商业贷款分录记入了日记帐,是否将日记帐每天与总帐进行核对调节。23.是否将已清偿贷款项下的票据或有关文件及时退给借款人;是否在退回的票据上或有关文件上加盖了“已清偿”戳记,表示票据或文件已经注销。

24.在贷款发生逾期时,是否向借款人编发逾期通知书;负责这项工作的职员是否不接触现金。

25.在收到借款人交来的抵押品时,是否开具一式多联和预编号码的抵押品记录单;记录单是否至少包括三联:一联作客户的收据;一联作为抵押品的明细帐记录;一联作为抵押品登记副本。

26.对可流通抵押品,是否由双人共同保管;两位保管员在抵押品的收发环节是否都在抵押品记录单上同时签字。

27.是否把作为抵押品的股票与这种股票的授权转让书分开保存。

28.从保管库里临时提取用来抵押的证券,是否采用了预编号码的出库单进行控制。29.对所有抵押品的价值和状况,是否采取了充分的程序进行监控。

30.对作为抵押品的证券所产生的利息,是否采取了充分的程序进行保护和使之完整无损。31.是否采取了充分的程序,以确保本行在必要时能立即对抵押品进行清算变现。32.对逾期贷款,是否采取了有系统的和不断强化的程序进行跟踪催收。

33.对逾期贷款、有问题贷款和未清贷款承诺总额,是否采取了系统的程序向董事会进行报告。

34.本行在办理商业贷款业务中是否遵守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遵守情况是否有凭有据,是否经过检查。

二、不动产抵押贷款和建筑贷款

不动产抵押贷款,是以不动产作抵押的贷款,亦即是以抵押契据、信托契约、土地契约和不动产的其他置留权契约进行担保的贷款。

银行不动产抵押贷款部门的工作任务有以下六项:

1.受理贷款申请,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以及对抵押财产进行评估,据以作出贷款决策; 2.办理贷款资金的支付,建立会计记录; 3.办妥和保存与贷款有关的各种文件; 4.负责贷款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 5.监控贷款的执行情况。一

基本风险和控制目标

一、基本风险

在不动产抵押贷款活动中,银行常常出现或遇到的风险有以下方面:

1.无贷款政策可依(包括贷款政策不适当),有贷款政策不依,信贷过于集中,以及贷款信息不准确和不完整,致使银行遭受较大的信贷损失。

2.工作出现差错,致使贷款利息收益发出流失,以及银行信誉受到损害。

3.不按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而受到法律和法规的处分、罚款和其他制裁。

4.对抵押财产的价值评审不严(通常发生在贷款需求较旺的情况下),而对分期偿贷计划或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又考虑不周,从而导致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而抵押财产价值又不够抵补贷款本息的局面,而使银行遭受损失。

5.借款人不能按规定的成本和工期完成建筑工程,致使贷款失去安全性。

6.对来自外部的欺诈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而致使银行蒙受损失。来自银行外部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借款人编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对贷款资金进行挪用等。

7.对来自内部的期诈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而致使银行蒙受损失。来自银行内部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内部人员截留和挪用借款人归还的贷款本息,捏造虚假贷款,以及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的收受回扣等。

8.抵押契约出现错误,抵押财产的投保不当,抵押财产置留权税赋由银行负担,以及抵押财产的产权不完整(即除银行外还有其他人也对抵押财产享有优选置留权或权益),由此使银行蒙受与抵押财产有关的损失。

9.擅自更改与贷款帐户有关的重要信息,如更改借款人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姓名、地址等),以及贷款历史信息(包括贷款所属种类、抵押财产、已偿金额、拖欠时间、展期期限、到期日期、分期还款计划等)。10.隐瞒逾期贷款信息。

11.将借款人偿还的款项记借贷款户头。

12.对借款人偿还的金额不分本息,笼统入帐。

二、控制目标

各银行应针对不动产抵押贷款活动中的上述基本风险,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 1.制订适当的贷款政策,防止信贷过于集中,确保贷款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把有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避免缴纳抵押财产置留权税赋,防范抵押财产灾害保险中途终止。3.尽量消灭工作差错,以保护银行收益和维护银行信誉 4.遵守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做到依法经营。

5.防范借款人伪造财务信息,防止贷款资金被借款人挪作他用,以保护银行免遭外部欺诈所带来的损失。

6.防范银行内部人员伪造票据捏造虚假贷款,截留和侵吞借款人偿还的款项,以及挪用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入。二

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审查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控制制度,评价这些制度的充分性

二、对贷款余额进行试算平衡

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贷款样本

四、直接与借款人确认抽样贷款余额

五、审查新发放贷款的文件

六、审查贷款运作程序

七、审查不动产抵押贷款部门对非正常贷款的监控情况

八、对本行不动产抵押贷款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作出审计结论 三

控制问卷

对不动产抵押贷款控制制度的审计问卷,应包括以下问题: 1.是否具有合适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政策。2.每年是否至少审查一次不动产抵押贷款政策。

3.所有票据是否按序编号,是否在票据登记簿上进行了登记。

4.所有票据在营业时间内是否受到保护,在夜间是否得到了妥善保管。5.贷款批准官员是否在所批贷款的票据上签署本人姓名(的词首字母)。6.不动产抵押贷款承诺是否以书面形式发出。

7.本行对(上次审计以来)新发放的贷款,是否制定了有关贷款费率、利率、期限和抵押财产的书面计划。

8.贷款是否采用本票或贷记借款人帐户的方式进行支付。9.是否设有专人负责不动产抵押贷款文件的档案工作。10.是否编制文件清单以保证贷款文件按要求收妥和存档。

11.在贷款文件档案中是否保存有经借款人签字的每笔不动产抵押贷款申请书。12.对去向不明的文件,是否制订了系统追查程序。

13.是否指定专人负责检查贷款关闭帐户后所有文件的起草、执行及存档情况; 14.不动产抵押贷款明细帐的建帐和过帐工作,是否由不接触现金或无权签发本票和汇票的职员负责进行。

15.不动产抵押贷款明细帐是否按日过帐,是否按日与贷款总帐进行核对调节。16.贷款明细帐与总帐之间的调节事项是否由不接触现金的职员进行查询。17.贷款明细帐与总帐之间的试算平衡是否经常进行,进行这项工作的职员是否不负责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和登记不动产抵押贷款明细帐。18.对贷款余额进行查询的职员是否不接触现金。

19.调整贷款的文件是否由不接触现金的职员进行核验。

20.是否将不动产抵押贷款分录记入了日记帐,是否将日记帐每天与总帐进行核对调节。21.在贷款发生逾期时,是否向借款人编发逾期通知书;负责这项工作的职员是否不接触现金。

22.是否制订了系统的和不断强化的逾期贷款催收程序。

23.是否制订了向董事会报告各种非正常贷款(如还款逾期不止一次的贷款、还本正常而利息拖欠的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承诺总余额和有问题贷款)的系统程序。

24.是否将已清偿贷款项下的票据或其他有关文件及时退给借款人;是否在退回的票据或其他有关文件上加盖了“已清偿”戳记,表示票据或有关文件已经注销。

25.本行已持有其产权证书的抵押财产是否在帐务上转作本行拥有的其他不动产。

26.是否制订了有关程序,以保证本行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贷款限额、贷款信息陈报以及反歧视和高利贷等内容的法律规定。

27.是否制订了有关程序,以保证本行遵守贷款担保机构或贷款保险机构的要求。28.就建筑贷款来讲,本行是否要求承包商和主要分包商就其专业技能提交充分的证明文件。29.本行是否要求对各建筑阶段都要进行成本明细估算。30.建筑协议和贷款协议是否经本行律师和其他专家审查。

31.对建筑协议的更改是否必须经过本行律师、长期贷款人、建筑设计商、项目管理工程师以及主要租户的书面批准。32.建筑协议和贷款协议是否规定了工程的完工日期,是否禁止在本行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是否规定了本行对工程现场进行检查的权利和按工程进度支付贷款的权利,以及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贷款人对工程进行及时而全面控制的权利。

33.在董事会或贷款贴现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中是否记录了对抵押财产估价师进行授权的内容。

34.是否只有在对工程的现场检查报告得到审查通过后,以及只有在承包商、借款人、现场检查官和信贷官员进行书面授权后,才能对贷款按事先安排好的计划进行支付。35.本行的律师是否对长期贷款人所作出的赎回承诺的可接受性进行审查。36.本行是否审查长期贷款人的财务报表,以确定其承担财务责任的能力。

37.本行是否持有承包商支付代扣的员工税款、建筑险保险费、工人补偿保险费和公共义务保险费的凭证。

38.本行是否持有抵押财产所有者支付不动产税和灾害保险费的文件凭证。

普华公司关于银行内审及风险管理的模式

(一)普华公司根据平衡计分卡(Balanced card)原理设计的内部内审模型。

该模型的中心思想是将内部内审定位为银行内部的一种服务即:必须为银行创造价值,因此内部内审必须能够提供满足客户期望的产品。具体模型见下图:

上述模型中,清晰定义内部内审的使命是提高内部内审质量和效果的前提和关键。为此:

1、首先,必须分析客户的期望是什么,以识别推动内部内审创造价值的内在因素。在普华的模型中,上述行为被定义为“价值的鉴定和对口”。该模型认为内部内审的价值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有利益者的要求,这里的“享有利益者”即为内部内审的“客户”,从内部看主要包括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各级管理层;从外部看主要包括监管当局、外部审计师等,对不同的“享有利益者“而言,内部内审的价值是不同的。二是风险管理,即内部内审关注的重点从单纯的财政管理向银行整体风险管理转变,根据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来安排内审资源。对于内部内审而言,识别价值推动力是提高审计效果的前提,上述两方面的价值推动力决定了内部内审的定位,即内部内审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进而决定了内部内审的策略和程序。

2、在价值鉴定的基础上,设计内部内审的产品、建立架构、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并在人力资源的配置等方面作出安排。在普华的模型中,上述行为被定义为内部内审的“价值创造”过程。

3、建立内部内审自身的绩效评估机制。在普华的模型中,建立这个机制的目的在于:一是检讨内部内审的策略是否与价值推动力保持一致,并根据检讨的结果对差异进行修正,同时寻找新的价值创造机会;二是检讨内部内审策略和程序的有效性。实质上,这种检讨评估机制是对内部内审的再认识过程,通过这种再认识不断地反思内部内审在定位、策略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上述检讨评估机制提供了一种在工作中学习工作的方法,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法论在内部内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二)风险管理

普华国际会计公司按照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新资本框架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指导原则、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指导原则、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原则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系统的介绍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风险管理原理和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作法。具体的模型见下图:

上述模型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

1、明确金融机构的领导层必须对风险管理负完全的责任,即风险管理必须由全权负责整个金融机构业务的最高层自上而下的推行。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领导层的重视和参与。

2、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整个金融机构范围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整的组织架构、报告线路和监督制约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拥有可以批准风险管理策略的风险管理组(委员会);一个独立并清晰定义职责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从整个组织层面上评估、衡量以及报告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包括可以量化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及不可量化的策略风险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向风险管理组负责并报告。

3、业务部门的风险主要由其主管负责,业务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风险管理和日常的评估、监控,并建立内部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反馈机制。因此各级管理层要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4、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目标必须与金融机构的经营政策和目标相匹配。具体而言,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以下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g风险管理策略

g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

g风险的衡量、报告和控制 g操作控制 g风险管理系统(三)风险管理内审

从内审策略看,各项内审均体现了以风险为导向的思路,具体内审路径则是“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上述思路的理论基础即是上面所提到的风险管理原理和COSO理论。具体而言,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从上到下分析评估被查单位的控制环境(如高级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和胃口、风险管理的策略是否恰当、人员素质、责任是否匹配和明确)、风险评估以及衡量和报告的程序是否健全性、对风险管理的系统是否有监督等,据此从宏观上分析被查单位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其次,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对具体的业务进行抽样检查,以验证策略和控制措施是否被有效执行。具体检查时,检查的重心和资源的分配均以风险为导向。第一步,从整个工作流程入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二步,分析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当有那些具体的控制措施;第三步,确定具体的内审策略,如内审目的和程序,以验证控制措施是否存在,是否一贯地发挥作用。通过这种对于微观层面的具体的程序和环节的检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向上寻找控制系统方面哪里出了问题。

巴林银行的财务监管漏洞

巴林银行创建于1793年,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在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纳州时,所用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王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诺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但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这些错误。在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有人会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购进合同;有人可能不够谨慎;有人可能本该购买6月份期货却买进了3月份的期货,等等。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荐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帐户”的帐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来有一个帐号这“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帐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帐号。在中国文化里,“8”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此里森以此作为他的吉祥数字,由于贴必须是五位数,这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规矩行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了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帐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帐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一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一个错误: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口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口,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口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错误帐户“88888”,承接了40口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填写。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帐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帐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88888”帐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止。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帐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将多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帐户亏扣的600万英镑专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磅,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磅。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除了为交易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交易入帐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里,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1994年,城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帐户的损失,由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如何。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位操纵的傀儡。他当时能想,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号帐户中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那个方向变动。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业务人员的基本技能 篇5

本人在日常销售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现总有一批刚入职的业务员感觉比较困惑,常常纠结于销售工作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和自己的目标客户交流等?如何快速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也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在这里本人就以上话题跟大家进行交流 关于交流

业务员和客户聊天的时候哪些话题不需要聊太多关于技术和理论的话题,需要的是今天的新闻呀、天气呀等话题。因此,业务员在日常的时候必须多读些有关经济、销售方面的书籍、杂志,尤其必须每天阅读报纸,了解国家、社会消息、新闻大事,这往往是最好的话题,这样我们在拜访客户时才不会被看成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关于收集资料

关于业务员晚上的四个小时。一个业务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晚上那四个小时是怎样过的。最差的业务员晚上就抱着个电视看,或者在抱怨,出去玩等。这样的业务员没出息。一般的业务员去找客户应酬,喝酒聊天。这样的业务员会有单,但我个人认为难有很高的成就。好一点的业务员晚上整理资料,分析客户,做好计划等。这样的业务是一个好业务,应该有前途。最好的业务员我认为是在做完好业务员的工作后还坚持看一个小时的书。我觉得这样的业务很有出息,以后有机会可以做老板。

关于仪表

关于业务员本身。很多人觉得,业务员最好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业务员一定要口才好,能说会道,嘴里能吐出油来才叫口才好。业务员一定要会抽烟,身上随时带着烟,逢人就派。业务员一定要会喝酒,白酒,啤酒千杯不倒。其实我感觉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身高不到160MM,刚开始跑业务时心里很自卑,说话都不流畅,更别说口才好了。我是从来不抽烟的,喝酒我最多一瓶啤酒,多点就醉了。可是勤能补拙,我刚跑业务时,在惠州,刚开始三个月,我拿几件衣服就到东莞的弟弟厂里一跑就是几天。一个工业区,一个工业区的跑。就这样,我走了三个月,客户也跑下了几个,可是皮鞋也烂了一双,人黑的像黑碳头一样。我现在自己开工厂了,我经常对业务员,头三个月过的是不是人的日子的,熬过后就可以了。所以业务的办公室在客户那里。

关于打电话

我们找到客户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想着怎样打电话约客户了。这里面也有一些细节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1、很多人打电话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还没有听完我们的介绍,就说不要不要,接着就啪的一生挂电话了。还有你说要去拜访他,他说没空,让你传真资料给他,或者把资料放到门卫室去。我们千万不要传真资料和放到保安室给他,没用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就很郁闷,后来我就这样想,可能采购小姐今天一上班就给老板骂了,不高兴所以才拒绝我,或者想可能采购小姐今天和男朋友吵架了,所以不理我。没关系,我下次再找你好了。我很多客户都是打了好多次电

话才得到约见的,有时就是这么奇怪,采购小姐昨天还说不要,今天再打就可以让你带样品去见她了。所以生意的成功往往就是看你坚持不坚持了。

2、无论你的业务技巧多么熟练,我觉得打电话是还是要想一想将要讲的内容比较好,不要一拿起电话就聊。因为我们会聊着聊着就忘记了一些本来要讲的内容,往往刚挂掉电话又要打多一次。搞的大家都不好。对于刚做业务的朋友最好用纸写下来。这样会讲的比较有条理。

3、我觉得站着打电话比较好点。因为人站着的时候我感觉注意力比较集中,会比较认真,还有站着的时候中气十足,讲的话声音比较好听。大家不信试试看。无论你刚刚受了多大的气,打电话时最好带着微笑。这样气氛比较轻松,客户会感觉的到的。做业务本来就是受气的活,可是我们的客户没必要和你分担。

4、我们不要等到有求于客户的时候才打电话给他们。我们在平时的时候要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聊聊天,问候问候也好。直到他一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我为止。最好能让他惦记着你。做业务就像谈恋爱一样。我们不能约了一次会后就指望别人能嫁给你。采购是很健忘的,我们要不断的提醒他。

初拜访客户

1、推销前的准备、计划工作,决不可疏忽轻视,有备而来才能胜券在握。准备好样品,目录书、笔和笔记本等。见客户之前先想想开场白、要问的问题、该说的话、以及可能的回答。平时对与公司产品有关的资料、说明书、广告等,均必须努力研讨、熟记,同时要收集竞

争对手的广告、宣传资料、说明书等,加以研究、分析,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真正知己知彼.2、准时赴约——迟到意味着:“我不尊重你的时间”。迟到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假使无法避免迟到的发生,你必须在约定时间之前打通电话过去道歉,我相信提前出门是避免迟到的唯一方法。

3、服装不能造就完人,但是初次见面给的人印象,90%产生于服装。礼节、仪表、谈吐、举止是人与人相处的好坏印象的来源,销售代表必须多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不喜欢我的业务员穿着红色绿色的T衬衣等去见我的客户。我起码要求是衬衣。还有公文包一定是皮的。

4、我们不可能与拜访的每一位客户达成交,你应当努力去拜访更多的客户来提高成交的百分比。在拜访客户时,我们应当信奉的一个原则是“即使跌倒也要抓一把沙”。意思是,销售代表不能空手而归,即使你拜访的哪个暂时没有需求,不能成交。也要想办法让他帮你介绍一位新客户。

5、对客户而言。要经常留意客户喜欢的话题和他的爱好,他喜欢的就多跟他聊些。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你就可以投其所好拉。谈话的结果不重要,过程的气氛很重要。我们在和采购聊天的时候,往往很注意谈话的内容,老是说没话题。其实我们要注意到我们谈话的过程和气氛。如果我们哪天聊的很愉快,和融洽,我们的感情就会很亲近。在许多天后,我们往往回忘记了当时谈的是什么,只记得哪天我们聊得很好。其实采购也一样。价格我们会有报价单给他,品质我们有品

质承认书给他,交期我们会盖章签名回传给他。所以我们只要和业务之外的事情就可以了,聊他感兴趣的问题最好。

如何维护客户

1、业务员在做到应该钓鱼,不是洒网。跑业务时最有效和舒服的做法是用钓鱼法。就像我们刚开始追女孩子时,难道我们会同时追几个女孩子,然后在博他有一个成吗吗。我们往会看准一个,竭而不舍的追求她,直到成功吧。我自己是这样跑业务的。我会选准一个行业,比如我要做耳机行业,我会挑行业里的3个左右认认真真的去攻他,直到做进去为止,以后其他的就很好做了。这样等你在耳机行业里占到80%的份额。我们再转到别的行业,复制它。就像钓鱼一样,看准大的。一条一条的钓,很舒服。胆大,心细,脸皮厚。我们年轻的时候,追女孩子,大一点的告诉我们的经验就是:胆大,心细,脸皮厚。其实做业务就像追女孩子一样的。

2、据估计,有80%的业务之所以完成,是由于交情关系。现在竞争都很激烈,在同样质量,同样价格,同样服务等的情况下,你要竞争过对手,只有凭交情了,如果你比对手更用心的对待客户,和朋友结成朋友关系。这样谁还能抢走你的单?所以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得到什么。所以说交情是个宝。

3、一定要热情,热情可以感染客户的。可能我们有很多业务员刚开始会非常热情,可是等到你做到一定的成绩就会变成老油条了,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有时候感觉反而单没那么好做了,你会以过分热情而

失去某一笔交易,但会因热情不够而失去一百次交易。热情远比花言巧语更有感染力。

关于成交

1、很多业务员开始做业务的时候,往往冲劲很大,找到客户,推荐了产品,报了价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往往前功尽弃。其实你应该不断的跟进,不断的询问他,直到有结果为止。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像孩子不哭,我们怎么知道他饿了呢?所以我们要要求客户购买。然而,80%的业务员都没有向客户提出成交要求。

2、如果未能急时成交,销售要立即与客户约好下一个见面日期,如果在你和客户面对面的时候,都不能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以后要想与这位客户见面可就难上加难了。

3、我的感觉是,做业务要坚持追踪,追踪、再追踪,如果要完成一件业务工作需要与客户接触5至10次的话,那你不惜一切也要熬到那第10次倾听购买信号—如果你很专心在听的话,当客户已决定要购买时,通常会给你暗示。倾听比说话更重要。

业务主管的基本职责 篇6

1、负责开拓、建立、维护和管理有关客户渠道,开展公司各项教育产品(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内部定制化管理课程培训等)的市场推广,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

2、具体执行公司与其他院校/机构/单位的合作项目,沟通、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按约定进行工作配合,推动合同履行。

3、负责会员单位的走访及调研,征询和收集相关单位的服务需求,攥写市场调查报告,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编制并执行具体的工作计划,报告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教育/管理类相关专业;

2、2年以上教育培训行业工作经验,有教育机构渠道开发、招生管理、培训拓展等相关运营工作经验;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篇7

为了优化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和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对中央级公益性科学事业单位稳定支持,使之成为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自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1]。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设立是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后,中央财政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的普遍欢迎, 已成为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方式之一[2,3]。 “十一五”期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本级和5个院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均获得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全院实际到位专项经费12 280万元,立项资助494项课题。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全面提升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与凝聚能力、成果产出能力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健全和完善了全院的科技管理体系,为我国热带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笔者通过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十一五”实施做法及实施成效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加强专项实施的建议。

1 专项实施的主要做法

1.1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专项管理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是做好专项执行与管理的根本所在。为了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规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遴选、项目实施、项目评估与验收、绩效评价和项目经费支出,确保项目申报、执行、验收有章可循,提升专项的成果产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制定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关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使用的指导性意见》,对全院5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院本级基本业务费专项项目的指南发布、组织申报、评审、项目实施、经费使用与预算执行、节点检查、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价、成果管理、奖惩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院属专项承担单位依据财政部、农业部的相关管理办法和上述指导性意见,也制定了各单位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使用与管理的实施细则。各单位在专项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实践检验,科学积极的制度建立,保证了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各相关单位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

1.2 加强立项管理,确保项目立项质量

为了确保专项项目质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历年的基本业务费专项申报指南中均明确专项支持领域,对项目申报人资格严格审查,同时严格执行专项项目评审与立项程序。专项重点支持开展符合各单位公益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工作。在专项项目主持人资格要求方面,严格遵循农业部有关管理办法对项目主持人申报资格的规定,同时规定对于承担专项项目执行期满但尚未结题、未通过结题验收,以及在研项目实施效果差、预算执行不力的项目主持人,不能再申请专项项目;在专项项目评审与立项程序中,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形式审查、专项学术委员会评议、院(所)长办公会审定、结果公示等流程开展项目的评审和立项;专项学术委员会评审项目以及院(所)务会审定时对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实践证明,通过制度保障、严格程序等立项管理的加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的立项质量显著提升。

1.3 加强过程管理,确保专项实施成效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专项实施过程管理中严格执行追踪问效制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考核,将检查与考核结果作为项目滚动支持、经费调整、中止以及决定项目负责人今后申请资格等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的节点考核和进度检查,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完成质量优良的项目负责人,给予优先获得后续的基本业务费专项支持,对于取得重大成果或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适当奖励;而因主观原因造成未能完成年度计划或预算执行不力的项目,将酌情停减项目经费或中止项目。通过强化过程管理与预算执行检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项实施成效呈现不断提升的局面。

2 专项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孵化了一批国家级项目

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全院加强了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与组织策划,完成了院级和所级项目库建设,增强了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专项项目的实施,为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和开展纵深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孵化和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76项,总经费为0.6亿元,包括:97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其课题)10项,国家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973前期)1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尤其是以本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首席单位、以彭明所长为首席科学家的热带能源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研究团队获2010年973计划资助,为本院和海南省在该类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这些项目的立项与开展,显著增强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

2.2 强化了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基本业务费在优化和完善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学科布局、丰富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基本业务费的持续资助下,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土壤学、热带植物病理学、热带农业昆虫与入侵生物学、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学科得到进一步加强,扶持和带动了部分相对弱势学科如热带农业产业经济学、园林作物与观赏园艺学、热带作物蛋白质组学、管理科学的发展,同时培育了一些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如橡胶树木材学、农药学、热带农业环境生态学、热带畜禽、热带生物质能源、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使全院的学科体系得到均衡发展。

2.3 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

“十一五”期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五个非盈利研究所和院本级共有585人次承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其中,74%的主持人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59人,约占总承担人数的27%;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仅61人;80%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总承担人数的1/3。

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大了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共引进人才166人,其中35周岁以下人才占全部引进人才的比例达到91%;约92%的引进人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一半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6人。48人晋升为副高级以上职称,77人晋升为中级职称;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97名,其中125名在职人员继续深造。

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重要的经费渠道,为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稳定和加强了全院的科研力量,使一批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长为本院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为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积蓄了力量、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引进的高学历青年科研人才促进了本院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

基本科研业务费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本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木薯品质改良、甘蔗品质改良、香蕉品质改良、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病毒、天然产物化学、微生物、番木瓜等研究团队,橡胶研究所的产排胶、橡胶树木材综合利用研究团队,热带作物品种与资源研究所的热带畜禽研究团队,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环境保护研究团队等,都是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持续支持下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2.4 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收集保存了大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

在原有种质的基础上,新收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1 000多份,热带能源作物木薯种质资源150份,热带花卉种质资源1 380份,热带果树种质资源450余份,热带蔬菜3 300余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和管理共享网络平台。

(2)开展了部分重要热带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以基本科研业务费为引导资金,启动了重要热带作物木薯、橡胶树的基因组测序,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胶孢炭疽菌和多主棒孢菌、木薯萎蔫病菌全基因组测序,香蕉B基因组测序工作也即将启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实施,必将加快推进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3)部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初步揭示了橡胶树产排胶的分子与生理机制,为橡胶树产量刺激剂的改良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橡胶树体胚苗培育与转基因技术体系,突破了橡胶树组培苗产业化生产和遗传转化的技术瓶颈;成功获得了国内第一株油棕组培苗,为油棕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香蕉枯萎病病害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体系;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以及南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研发若干新技术和新产品。

基本业务费围绕热带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孵化性研究,形成了一批先进、简便、易于推广的实用技术,如:橡胶树高产抗逆栽培技术、橡胶树精准施肥技术、橡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蔗健康种苗繁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椰心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热带花卉栽培技术、热带蔬菜栽培技术、热带牧草栽培技术、牛大力种苗繁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等,这些技术的集成和熟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热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产业升级。此外,还研发了一批新产品,如病虫害防控系列药剂、天然橡胶系列产品等,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5 进一步规范了科技管理

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下,围绕院重点工作,开展了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体系、财务、人事、基建以及产业等一系列管理科学的研究,全院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梳理,管理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制订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使用的指导性意见》、《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了创新性强、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探索出申报论证、节点考核、追踪问效等科技项目管理的若干新举措,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高起点立项、高质量完成;同时,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与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基本业务费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全院科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升了管理决策能力。

2.6 科技成果产出显著增加

“十一五”期间,在专项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全院科技产出较“十一五”显著增加,涌现出一大批论文、专利、成果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基本业务费专项的实施,全院共发表论文1 520篇(其中SCI论文127篇),出版专著74部,申请专利89项(其中已授权50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0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个,完成调研报告40余份,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3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神农科技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专项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全院的科技成果产出,全面提升了本院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管理水平。

3 专项实施存在问题与建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成效,但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助项目过多过小、研究内容分散、顶层设计不足、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预算执行待加强等问题。笔者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施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1)加强顶层设计。

财政部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 号)要求,专项在立项时立足于科研院所的“公益性”职能定位,以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技术和公益服务为根本任务,以提高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为宗旨,着眼于服务国家目标、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同时,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科技发展前沿进行自主选题。专项赋予了实施单位自主安排项目的最大权限,因此实施单位应改变从被动申请到主动立项的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实施单位自主安排的主动权,做好专项项目的顶层设计。

同时,专项项目顶层设计应在结合国家、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产业的公益性职能定位,从源头上规划设计好有利于单位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人才和团队培养与服务产业能力提高的“拳头”项目,从而避免项目过多过细、研究内容分散、研究工作不够系统深入的情况,实现专项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2)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从专项实施单位层面而言,绩效评估大致包括对项目本身实施情况的微观评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属五个非营利科研所与院本级对项目本身实施情况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是否滚动支持与经费调整的重要依据,但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与考评方法有待进一步细化,其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考评项目实施情况时往往只注重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而忽视了不同类别项目的评判标准,如对人才类项目与研究性项目采取同样的考核标准的科学性有待探讨。

另一方面,专项实施单位很少对专项实施与管理的整体绩效进行中观评估。六年来,专项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经费投入总额达1.476亿元,并将继续

获得专项的支持。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业科研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应进一步健全专项实施绩效评价体系,既要加强对专项各项目本身实施情况的微观评估,更要全面认真评价专项实施的整体效果,客观评价专项对本院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科技人才团队培养、科技服务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专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使今后专项无论是在立项或实施过程中,能够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3)加强专项项目预算编制与执行。

预算执行进度偏慢或序时性差是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施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科研项目受试验条件、季节性影响较大,要确保项目研究内容按计划完成,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确实达到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设立的宗旨目标,不少项目的预算往往难以按“月”的时间尺度来执行。另一方面,由于科研人员是非财务人员,难以科学地编制预算,容易造成科研经费预算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差距。

针对上述预算编制与执行问题,专项实施单位应加强预算编制的指导,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专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项目预算编制应坚持与科研目标相联系、遵纪守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新颖性和创新性与可行性、实用性和在有限条件下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相结合,按照全额成本支出预算,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支出预算,预算科目有如研究经费、人员费用、仪器设备费、信息费、必要的差旅费等[4]。另一方面,财会人员要及时了解专项预算执行情况,提供财会服务与财会监督检查,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高效合理。

参考文献

[1]张万桢,杨礼富,汪秀华,等.借力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助推全院科技管理创新[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3):13-16

[2]佚名.公共财政与农业科研的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8(1):10-12

[3]信乃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现状及其政策性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1-6

财务会计基本业务 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各企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各种财务问题却逐渐凸显,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会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度。在各企业中,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管理人员准确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一些会计人员并不具有较高的素质,在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会计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并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度,从而更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对内部控制的正常进行有着重大影响,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要素。由于缺乏一定监管,许多会计人员又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所以在内控工作中具有一定随意性,在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由于企业不注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审核,也没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致使一些专业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进入会计岗位,导致会计信息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虽然我国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内控方面颁布了许多条例,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条例并没有被较好执行,难以发挥出较好作用,而企业又疏于对财务会计内控的管理,致使企业的内控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较多,包括投资、支出、成本、销售等内容,所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企业自身体制不够完善,应用范围较窄,不能涵盖所有的业务项目,致使相关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不规范性。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较好的投资体系,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各类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一定不合理性,进而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管,保障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监管,从而产生了多种隐患。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与外部监督情况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外部监督以及内部控制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较好作用。一些监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检查时,企业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一些内控工作,而且监管部门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进行检查,致使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并没有起到较好作用,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较大影响。

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业务流程以及方法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业务流程较多,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会计核算等流程。这些业务流程的管理质量与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效果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企业忽视了对这些流程的管理,将会导致各种风险因素不断涌现,进而给企业内控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为管理人员经济活动的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强资金管理,维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加强投资管理,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保障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效果,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

(一)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为了更好保障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必须完善相关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细化各项条例,以促进内控工作的规范性。管理人员须从财务预算、财务支出、财务转移等方面着手,对财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明确;由于会计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经手的资金金额较大,所以管理人员须落实责任制,让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更好提高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水平,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提高财务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忽视了对其专业素质的审核,而且培训力度不足,致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由于管理人员疏于管理,很多会计人员在内控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严格按照企业规范进行操作,导致财务数据存在较大缺陷。因此,企业必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并将其利益与工作质量直接挂钩,从而保障财务会计内控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监管。企业须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根据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特性对各项环节进行实时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定期上交各种财务数据,加强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审核。管理人员须建立一定的内控反馈体系,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更好维持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规范性,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财务工作存在着多种问题,给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因此,面对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树立较高的风险意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规范进行完善,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促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将员工的利益与工作质量直接挂钩,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保障内部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超.尚德衰败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王淑贞.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控制的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32.

[3]刘焉.浅析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财务与会计,2014,(8):38-38.

上一篇:气象局年度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总结下一篇:2024年“十三五”规划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