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方法(共11篇)
一、设计有效提问,实现有效教学
1、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提 问过多,教师势必面面俱到,学生忙于应付提问,必然减少读书、思考和书写的机会,所以,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问到要害处、重点处,把时间留给学生直接感知阅读内容。
2、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
3、新颖别致,方法灵活,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
4、尊重个体,面向全体,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面临几十个人,且一个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往往有多个。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有差异,因此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实际,面向全体。
二、实施有效讲解,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多数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顾虑重重,不敢做任何讲解,甚至不敢提问、不敢点拨,生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从而使合作学习变成了自由活动,探究学习找不到方向,出现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活动。诚然,原来灌输式的知识讲授方式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讲解,学生缺少自主建构的材料和方法,他们也不能很好掌握新知识。所以,我认为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三、适时教学示范,实现有效教学
由于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喜欢通过模仿学习,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应把模仿作为一种方法。其重要意义是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技能;还可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克服。所以,模仿是不可少的一种基本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与模仿相关联的是教学示范。教学示范就是有目的地以教师的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成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
四、适时小结归纳,实现有效教学
一、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么几种情况:
1.“冷场”的尴尬局面。
小组讨论开始后, 小组成员面对讨论题目, 既不知说什么, 也不知如何说, 结果面面相觑, 鸦雀无声, 场面冷淡, 师生尴尬。
2.“虚热”的混乱局面。
小组讨论一开始, 学生便匆忙发言, 七嘴八舌, 热闹非凡, 可仔细一听, 其实大都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各自为政”。
3.“独白”的演说局面。
教师宣布讨论后, 只有少数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响应, 其余学生一言不发, 坐看热闹, 甚至走神。
二、小组讨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是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不准确:
1. 在理论认识上缺乏正确性。
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是努力改变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但许多教师往往把小组讨论作为营造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 作为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 从而在小组讨论的总体设计上没有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没有真正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和表现机会。
2. 在讨论内容上缺乏趣味性。
外语教学中, 教师所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及其形式等都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智力水平, 还要承认个体差异, 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但一些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 安排讨论的题目和内容大都注重形式, 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影响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3. 在讨论形式上缺乏多样性。
一个好的讨论内容还需要有好的讨论形式, 多种多样的讨论形式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践中, 许多教师常常习惯于让学生按“就近原则”围成一圈进行讨论。众所周知, 如果长期采用单一的形式,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大大削减了其参与的热情。
4. 在引导调控上缺乏主动性。
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 与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主动正确引导关系极大。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 有的教师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 有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讨论结束后, 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小组的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教学活动便告结束。这样的小组讨论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容易导致形成“虚热”或者“独白”局面。
三、小组讨论活动的优化对策
教育专家指出:外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可以分为有效参与和无效参与两类。有效参与即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活动使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均得到发展,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无效参与恰恰相反, 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 参与方式机械被动, 或有明显的表演色彩。小组讨论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在小组讨论中, 如何促进并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学生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 最大可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 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 精心设计问题。
想使讨论富有成效, 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题”, 首先必须有讨论价值,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 使课堂讨论“泛滥成灾”, 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又影响了课堂纪律;也有的教师不切实际, 将一些“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 从而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 丧失信心, 讨论“无功而返”。所以教师要确定所要讨论的问题的范围, 这个范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英语学习规律, 在此范围内从最好的方向和角度切入。这样讨论, 学生有对讨论题目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充分开放的经验空间, 从而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凸显, 情感系统和经验系统的潜能被充分调动, 表现出机敏和睿智, 甚至是激情和幽默。
2. 及时发现“火花”。
讨论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 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个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 也有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 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 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 在讨论的过程中, 多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 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期望与诚意, 产生进行合作讨论的良好愿望, 并使之成为动力。
3. 充分听取汇报。
讨论中小结和交流, 是课堂讨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其目的使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过程, 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 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使小组讨论更加深化、全面、有效。
4. 科学总结评价。
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 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 如果课堂评价不当, 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闭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其副作用不容忽视。
针对小组讨论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 笔者认为在评价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注重评价整个小组, 而不是个人。在全班学习汇报时, 可由小组推选一同学汇报, 其他同学做补充。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全组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学生由此会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尊重、被接受的感觉, 并对讨论持更积极的态度。 (2) 教师应注重评价讨论的过程, 而不是结果。在讨论中, 学生的参与是第一位的, 学生围绕问题的议论和争辩的积极性是第一位的, 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是第一位的, 见解和观点的正确与否倒是其次。 (3) 对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定期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诊断与处理学生和小组面临的问题, 不断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使小组讨论活动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总之, 学生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 关键在教师, 责任也在教师。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 切实做到对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把握和正确引导。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保证每次课堂小组讨论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31-01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预习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对文本有大致的了解,对存在疑惑的地方,能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地读一遍课文。长此以往,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基于上述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引入学生有效地预习。
一、字词识记是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词句段篇的积累,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等。对于学生来说,字词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字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很多教师认为预习字词是让学生多抄写,抄的遍数越多学生记得越牢,其实不然。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生字时,应放弃一味的抄写,而应让学生去查查字典,找找同音字,组组词,这样既帮助学生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又让学生在同音字、形近字的比较中对字形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预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时,有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经验来辨别“拔”和“拨”字:萝卜太大了一人拔不动,几个好朋友来帮忙,每人出一点力,所以“拔”字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上一点;拨打电话时,要先拨号码,电话通了才会发出声音,所以“拨”字的右边是“发”。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也会有所发展。
二、感悟妙词佳句
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典美文,单元主题明显,文章无论遣词造句还是价值取向都是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教师应因文而异地指导,让学生领悟每一篇文章的内涵。但倘若没有预习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感悟只能是蜻蜓点水。为了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如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本中的知识点。生字、词用“__”标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标出,重点语段用“△”标示,对词句有疑问用“?”表示等。
如在检查学生预习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情况时,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不但画出了含义深刻的句子,分析也很到位:船上一共61人,他却说只有60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在危险来临之际,心中唯有乘客和船员,毫无自己的位置,难道他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与死吗?不!但他明白一位船长的职责,就是保证乘客和船员的安全,这就是他的做人之道!
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学生在读书时就会对经典语句推敲揣摩,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注意力,又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每次授新课前,笔者都会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先读一读文后的思考题再走进课文,这样自读课文时更有目的性。在此预习基础上,学生基本能熟悉课文,掌握文本的基本脉络。但对于部分词句理解存在偏颇的,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走进课堂,在听课时有的放矢,其思维才能走得更加深远。
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文章前,笔者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提出疑问,笔者梳理了学生的问题如下:杰克见母亲的计谋没有获得成功,为什么不是快速起立,而是“慢慢地站起来”?德军抢下了蜡烛之后,杰克为什么“从容”地去搬木材生火?杰奎琳为什么会娇声地对德国人说话?德军为什会同意杰奎琳的请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运转,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
总之,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指导学生预习方面加强方法的指导,细心、耐心地督促,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增长,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云梦县义堂镇平石小学 汪福堂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一是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之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是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四是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关键词】 创造环境 成为主人 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西方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暂且不说中西方教育谁优谁劣,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学生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使他们在充满问题的学习氛围中求知和创新,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情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遵循或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是学生的最近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总之,教师要善于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之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
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1、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针对矛盾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设计拓展性练习。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首先教师本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读书,读好书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自己要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给人的影响,进而喜欢上阅读。同时教师自己书读得多,推荐起阅读书目来可以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推荐的书。最后,有了充分的思想和素材上的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见缝插针,春风化雨地引导学生读书了。
在新学期第一课《生活无处不语文》中,我便向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推荐了陈丹燕所著《上海的金枝玉叶》。“美丽的女子郭婉莹(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曾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时代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受羞辱打骂、一贫如洗……但三十多年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依照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她一生的经历令人惊奇,令人不禁重新思考;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究竟是怎样生成的?”
我自己是一个不喜欢读传记的人,更喜欢看小说。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传记对一个人成长所产生的影响,胜于小说。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理想的树立具有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读一部好的人物传记,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比如林肯的成长,就是受到了《华盛顿传》的巨大影响。其次,我们每个人只能生活在某一特定的时段,生活圈子都有限,而阅读人物传记,就可以与古今中外的众多历史人物会晤,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中了解历史,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星期学生看了《山本五十六传》,便对这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产生了兴趣,我启发他以此为契机,了解整个二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
再比如讲《再别康桥》,我专门设置了一个专题讲座“风流才子徐志摩”。在这个专题里,我从梁遇春先生的《kissing fire》一文开始讲起,讲到了梁先生对徐志摩的评价:“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着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做最后的一吻了。”
正是因为有着一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态度,所以徐志摩才是徐志摩,那么才华横溢,那么备受争议。接下来,我开始讲“徐志摩与三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全世界的男人都有理由羡慕徐志摩。且不论他“富二代”的殷实家境和文学上的过人天赋,他短暂的34年的生命里便经历了民国时代最能干贤淑、最聪慧灵动、最性感迷人的三位女子:前妻张幼仪、红颜知己林徽因,伴侣陆小曼。
如果说全中国90%的男人愿意娶张幼仪为妻,那么将有100%的男人愿意有张幼仪这样的前妻。张幼仪的存在堪称“完美前妻”……
讲到林徽因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又讲了“林徽因与三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学生听后,为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那种超越凡俗的情感所深深震撼,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情感匮乏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所具有的力量是无法比拟的。
专题讲完以后,我趁势推荐阅读书目:《徐志摩诗精粹》《莲灯微光里的梦》《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一身诗意林徽因》《雨送黄昏花易落》等,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非常可喜的,后来叶睿杰写了名为《问情徐志摩》的近两千字周记。甚至于那段时间办公室里也在阅读相关书籍,不同学科的老师之间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还有,在开学伊始,我便把自己的摘抄本展示给同学们看。我比较喜欢《意林》,便买来合订本,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内容能为我所用的,就把题目和页码标记在摘抄本上,并适当地归纳主要内容写在上面,以防遗忘。这样做了以后有若干好处:首先,我的课堂生动了不少,学生觉得语文老师就是个故事口袋,各种事例张口就来;其次,我先做了示范,让学生能够模仿我的行动,知道该如何把积累素材的事落实到笔头上;最后,我告诉学生,“以后大考你就不愁了,头天晚上把摘抄本拿出来看看,回忆回忆里面的素材,肚子里揣着那么多的事例、名言警句、智慧哲理上考场,写起作文来,心不慌嘛。”
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我也要求家长们买点《读者》什么的放在家里,尤其要放在卫生间里,告诉家长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请他们给予配合等等。
再者,周记是语文老师很重要的阵地。借周记这个媒介,有时我会和学生单独谈谈心,有时我会直接留言,我的留言比他的原文还长是时有的事。如果遇到他思考的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便把我写的文章或是别人的文章打出来,粘贴在周记上。学生的阅读面目前还比较狭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创造机会让他阅读好的作品。学生说感觉到孤独,无人理解,我就给他看史怀泽医生写的《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学生写秋叶纷飞,我就给她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学生问怎样才能观察生活,我就给他看张爱玲的《道路以目》;学生说喜欢音乐,我就把自己当年写的乐评送给他;学生说喜欢《银魂》我就和他探讨《以解构的手段实现价值重构——论〈银魂〉在KUSO中对武士道的重建》……时间久了,一方面就要求自己不断吸收和学习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开拓了视野,让学生在周记中有话可讲。
同时,网络也可以成为很重要的阵地。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手机,大部分手机都能上网,加了我的QQ就能进我空间。在空间里最主要的内容有两块,一是教育教学,二是喁喁细语。搜集整理的资料可以挂上去,推荐的美文可以挂上去,自己写的文章也可以挂上去等等,总而言之让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信息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读书,不应该只是单向要求,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减少师生间的代沟与差异。9月23日有三位女同学一起过生日,我便把自己中学时代看过的书送给她们,《红秋千》《紫风铃》《阳光女孩》,里面的大部分内容,对现在的中学生依然极具意义。学生也会把他们喜欢的书推荐给我《花田半亩》《你好,旧时光》《我不是聪明女生》……我书柜里就放着一本苏小懒写的《全世爱》,是当年学生送我的毕业纪念。当我讲起《左耳》谈到黎吧啦,学生惊异极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我也会去看饶雪漫的作品!
每次学生希望我推荐书目,我都先要问他喜欢阅读什么类型,基本上先给短文,看了要觉得喜欢,就去找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来看。我自己最最喜欢亦舒,喜欢到什么程度呢?还专门写了一篇《我爱亦舒》和同学们分享。借我自己的读书经验,我想让同学们明白,如果十几岁的时候能遇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而这个作家又特别好,那么将会对自己的终身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爱亦舒
自初一开始看亦舒,至今已有十余年。还记得第一个故事叫《迷迭香》“余芒走进现场,摄影机准备开动……忽然之间,所有的工作人员转过身子来,面对着她,同心合意齐齐发出庞大嘘声……”就是从余芒的这个梦开始,我不可遏止地一头栽进了亦舒笔下的世界。
那时已看过许多言情小说,两相比较,只觉亦舒的作品,无限精妙,胜过其他作者多多。可惜没什么钱,只能租来看。最大的心愿,便是买齐一套海天出版社的《亦舒作品系列》。为了买齐这套书,我想了个法子,把零花钱都换成钢镚儿,因为不易携带,比较容易积攒下来。等有了几十块,便去买书。有一次买了四本,四十多块钱全是硬币,收银员怪讶的表情至今难忘。那时候过生日,朋友们都不用问,知道我最想要的无非就是一本亦舒的小说。
升入高中,功课日渐繁重,我记性好,看书很少看两遍。但亦舒的作品是个例外,隔段时间便要拿出来温习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仿佛又有了动力去对付这“狗一般的生涯”。寒假里,拿到压岁钱,便去新闻路的图书批发市场,看看有没有新出的合集。虽然成套买要付一大笔钱,但打折很多,比单买合算。
那时候,对亦舒的作品真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只要说出书名,我便能说出男女主角的名字,故事梗概,甚至是一些我觉得精彩或是难以忘怀的细节。只要对方愿意听,我就会很开心地讲,基本上听完以后,原作也不用再去看了。现在我终于买齐了亦舒在大陆地区公开发售的所有作品,全都包上统一的封皮,每每望着书柜,都会有种难言的骄傲与喜悦。
上大学的时候,向很多同学眉飞色舞地推荐过阅读她的作品。在我看来,一部亦舒小说也没看过的中文系女生,简直是不完整的。有一晚寝室开卧谈会,不知怎么地话题扯到亦舒。我本来已稍有睡意,这下可好,越说越有精神,一直到她们都睡着了,我还非常清醒地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内心的激动久久难以平复。第二天,寝室一致得出结论:不可与阿玉谈亦舒,她会暴走变话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一谈起亦舒,我就会热血沸腾!
亦舒是我心中的传奇,我多么想一旦经济条件允许,便去温哥华拜访她。我甚至设计好了对白,又心想,如果真见到了,一定会欢喜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吧。不过师太曾引萧伯纳的名言表示过“喜欢一枚鸡蛋,无须知道下蛋的母鸡长什么样。”师太很看重私人空间,她不希望被打搅,那么就让温哥华之旅成为一场甜蜜的梦好了。“爱一个人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愿”,这是师太教我的,我谨记在心。
好想让她知道,早熟的我在整个青春成长期一直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寂寞感。想找个人倾吐心事,想得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却不得法。我曾经试图推荐老妈一起看亦舒,她看了一本,总结道:“不过是些才子佳人,男欢女爱。”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们不在一个频道,很难交流。也会和朋友谈谈对未来的规划,对人生的思考,甚至是对理想男性的憧憬,但她们不一定会理解,因为很多时候是我在扮演着“精神领路人”的角色。老师也许会明白我,给我指引,然而我却羞于告诉她这些,总担心她会认为我幼稚。而且在老师眼中,言情小说什么的,总归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看名著经典,才是正道。
就这样,犹犹豫豫,跌跌撞撞,竟也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翻看高中时的获奖作文,大学时的中篇小说……笔下的文字多多少少都打上了明显的“亦舒体”烙印。检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无不是接受亦舒多年滋润的产物。“世界上有很多坏人,但是我相信好人更多”“每朵乌云的后面都镶有金边”“我用我所拥有的,去换取我更需要的”“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资本,有的只是一身力气。干活要不惜力,力气用完了,睡一觉,还会回来”……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和读亦舒的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个少年人都必须独自走过一段漫长的摸索历程,是为“成长”。非常庆幸有亦舒相伴,回忆起来,温暖满溢。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读书不能仅停留在推荐阶段,要落实学生看了没有,要和他们分享读后感,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很重视读书这件事,要让学生觉得看完了还会有人与他交流,觉得读书的确能提升自我。这个时代是一个注重感官刺激的时代,好的文学作品也得借助电影、电视剧才被广大观众知晓。比如《让子弹飞》就改编自《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某些不得已的时候,看部好电影,再和学生交流交流,是不是也算拓展阅读的一种形式呢?我就曾就新海诚的电影《秒速五厘米》和同学们做过如下探讨(该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
爱而不得的销魂
当少年时代刻骨铭心,又常常遭遇无常的情感经历,从现实走向回忆,爱而不得的纠结是如此销魂,乃是文学创作的第一大源动力!
要想佐证这一观点,古今中外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在《诗经》那里已见端倪,“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还有那著名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他们的故事,不断地以各种形式被吟诵成章。请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早在东汉时期的古人,便已领略到了爱而不得的沉痛。
再往后,到了宋代,有一位才子用曲词把这份销魂推向了极致,所使用的竟然是纯口语白描的表达方式。“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柳永。还有那句在多个场合可以见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柬友》纳兰性德。想过没有这些句子为何时隔千百年,依旧如此动人?假使你对贵树的遭遇有认同感,被《秒速五厘米》打动过,你自然也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了。
至于国外的例子,不想举太多,就一个,但丁与比亚翠斯。八岁的但丁第一次遇见九岁的比亚翠斯便为之燃烧。此后再见面,他的梦中情人已嫁做他人妇,但丁依然为她写出了诗作《新生》。第三次邂逅桥头不久后,比亚翠斯便夭亡了。但丁迷恋她一生,直到创作《神曲》,也依然把比亚翠斯写成引导自己进入天堂的永恒女神。但但丁从未表白,他们之间隔着迢迢的距离。
知道《秒速五厘米》为什么轻易地抓住了我们的心了吧,能捕捉到人类最根本最普泛的心理体验,并运用恰当的形式将之包裹,呈现出来的故事痛苦与欣悦同在,这样的作品,很难不成功。
世上有没有最终得以成全的爱情?有。只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才没空来搭理闲杂人等,闲杂人等也没有兴趣去围观王子与公主的恩爱。更进一步说,有命一辈子做王子与公主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事情最真实最残酷的真相是:公主嫁了人也得面对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得与小姑子斗智斗勇……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家长里短的琐事中消耗了青春,最后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黄脸婆。上《项链》这一课的时候,老师一定说过,爱慕虚荣是造成马蒂尔德悲剧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来激发学生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鄙视与憎恶。然而,当你走过自己的少女时代,再来读一读这篇小说。历经十年辛酸,“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你会发现,这个不认命的女人是如此天真,却又如此可爱。
在第三话中,明里无名指上的钻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个月她就要结婚,却并不显得十分喜悦。在那个极具仪式感的铁道口,擦肩而过的熟悉身影明里不可能没有察觉没有触动。而她在瞬间的选择,很明了,等列车驶过,伊人已杳无影踪。与贵树相比,明里要显得理性得多。公主要结婚了,皇后说你必须留三样东西在王宫。公主想了想,她决定留下:
一、公主的头衔,二、羸弱的身体,三、少女时代不切实际的幻想。每个大婶都曾经是位“公主”,马蒂尔德的悲剧就在于,她的公主梦做了太久太久。现实给她上了一课,并向她索要了高昂的学费。
在第三话的开始,导演便抛了个吊诡的问题给我。贵树独白“与交往了三年的女性肯定已经互送超过1000次的邮件,可是我们的心连一厘米也没有接近过。”这种状态很好理解,贵树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贵树心里有人,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能坚持三年已经很不容易,是很爱很爱才能做到的。问题来了,学生时代的明里和贵树,不得不分开的原因是父母工作的调动。小孩子能力有限,对于这种现状除出接受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是在第三话中,大家已经成年,贵树已经工作,按说地域的阻隔已不是不可化解的障碍。既然心里还有明里,为什么不去找她?别告诉我人海茫茫找不到,真要有心想找,哪里有找不到的道理。知道爱而不得有多销魂了吧,贵树绵亘近十年也未能走出这场纠结。
也不要太蹂躏观众,还是给我们留个光明的尾巴吧。吊诡问题之三,在铁道口与疑似明里的女子错身,但凡有一丝希望也不要放弃,贵树为什么没有追过去?别告诉我那是因为列车正好驶过,你也很清楚,这根本就不是理由。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不是惋惜、遗憾或者难过,导演安排的结局是:樱花飘落,贵树45°仰角,阳光撒满一地。
喂喂喂,有没有搞错,这种仿若仪式结束,洗礼完成一般的结局。Soga,这当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人生经验进行的一次华丽总结。在精神上的某个地方一直拒绝成长的贵树,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亲,你也知道,“销魂”这种事,摧心折骨个十年也够了,老男孩也要吃饭穿衣养老婆带孩子。能免俗的,那就不叫红尘中人了。一开始看《one more time》的MV我还很纳闷,明明是讲两个小孩子纯纯初恋的故事,为什么要找个沧桑大叔来唱插曲?看完全作,我恍然大悟,这把声音配这部作品,简直绝配。
(上文仅为节选,原作已经发在空间里)
借一部作品,之后我又和多位同学进行了多角度,广泛的讨论,师生双方互动交流,都很有收获。
另外,现在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多看电子书,不看纸质书籍。教师也要研究研究如何与玄幻小说抢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等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大多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被公认为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经典佳作。它们是母语教育、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而古诗中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更是瑰宝中的瑰宝,沉潜于其中,往往使读诗吟词的人变得崇高、淳朴、博大、灵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着古诗文化,从古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拥有在诗意中成长的美好时光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古诗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让古诗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田,丰润学生的生命,就要重视古诗名句赏析的教学,而在课堂阅读中做到“言意兼得”是提高古诗名句赏析教学质量的保证。
“言” 不仅是指古诗的言语表达形式,如“五言”“七言”、修辞以及通过言语形式表现出的节奏、韵律等,还指具体的言语意思。从理解的角度看,它是教学的起点;从习得的角度看,它是教学的归宿。“意”指的是古诗创造的意境、意象和传达的情思、情感,它是古诗魅力之所在,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的重点。古诗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得了诗词之“意”,才能谈得上让古诗“滋润学生的心田,丰润学生的生命”。
因此,古诗名句赏析教学让学生得言亦得意,既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还是还原古诗名句生命魅力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需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古诗名句,探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古诗名句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在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领悟古诗名句之所以为名句的秘妙,仅仅理解了古诗言语的表面意思,再让学生据此进行想象、悟情,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呢?因为古诗穿越历史走到今天,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太遥远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凭自己的阅历和心智还不足以走近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难以自主地悟言得意。当然,教师的直接讲解也只能是使学生懵懵懂懂,最多也就“知其然”而已。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找准古诗名句中言意融合的切入点,再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就会使古诗名句植入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精神血液。 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一叶孤帆越行越远,慢慢地,帆影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的眼中只有了那流向天际的长江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句所表达的绵绵深情,最多不过想象出一个伫立江边遥望挚友远去,已不见了挚友乘坐的帆船的影子,却仍然久久凝望着挚友远去的方向不肯离开的珍视友情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抓住“孤帆”“尽”“流”等充分体现了言意融合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当时的情感世界,就能真正感受到诗句所承载的情之真、意之厚。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了品“孤”、悟“尽”、“流”情三个教学环节,很好地引领学生在诗句的言意融合处悟言得意,不着痕迹地使这一经典名句沉淀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中。
环节一:品“孤”
师: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李白伫立长江边,难道真的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呢?透过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
(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只看着那只船,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师: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深厚的情感。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环节二:悟“尽”
出示背景资料:(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两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写诗上,孟浩然也算是李白的良师益友,李白从孟浩然那里获益良多。因此李白对孟浩然极为推崇。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师:同学们,读了上面的背景资料,你们认为诗句中“尽”的是什么?“不尽”又是什么?
环节三:“流”情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在李白的眼里,这滔滔江水就是与孟浩然传输真情的畅渠。
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交流。)
1.教师应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1.1营造有利环境, 形成反思氛围。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 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影响。 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 不考虑超负荷训练的数学课程可能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阴影, 从而造成许多“失败者”的心态, 并以这种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 这是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 应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这个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 外向和开放,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发现, 批评争论。 教师必须做到: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 不能让学生对数学的疑惑、惊奇承担风险。 比如来自老师和学生的嘲笑、讥笑等。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 正视失败是提高能力的前提。
1.2研究教材, 引领学生学会反思。
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立足于基础知识。 在定理、公式的推导中充分展露思维过程, 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思想精髓, 同时在教材、例题和习题的类比、改造、引申和拓展上下工夫。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 让学生在反思—问题—探究—发现—发展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整体发展。
教师要用数学启发法讲解概念的概括, 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 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 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 鼓励学生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 大胆猜想,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 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提高解题能力。 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 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 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 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 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从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1.3构建教学过程, 提供反思机会。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应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教室。 因此, 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反思机会, 让学生有创新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思维不精确, 对概念理解不深刻, 考虑问题不全面等而导致的错误结果进行有意识的启发, 引导学生反思, 鉴别解题结果的真伪, 弄清错误出在何处。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而且有利于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本质进行重新剖析, 从特殊到一般, 将问题深化, 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要想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必须教会学生从题海中及时归纳总结基本的解题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中, 笔者经常启发、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反思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 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个数学问题解决之后, 笔者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反思,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比让学生单纯解几道题的意义更大。 它的教学价值在于使学生学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训练和培养了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反思角度
对各类题型的反思, 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归纳和辨别、澄清与此题相关的问题, 达到做一道题, 会一类题的效果。 那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角度一:解题过程是否合理
解完一道题后, 应作进一步思考:题目中所有的条件都用过了吗? 用足了吗? (含括号内的条件) 题目所要求的问题解决了吗? 解题中所引用的知识是否是书中已证过的结论? 还有没有需要增加说明和剔除的部分。
举例: 如图:∠BAC为钝角, AB=AC, D、E分别在AB、AC上, 且CD=BE,
求证:∠ADC=∠AEB.
错误证明:在△ADC和△ABE中,
AB=AC, BE=CD, ∠BAE=∠CAD,
∴△ADC≌△ABE, ∴∠ADC=∠AEB.
学生讨论发现此题的方法:SSA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进而寻求其他方法, 得到正确方法。
角度二:解题思路是否严谨
解题中会受到题目中某些信息的引导和干扰, 不能够周密地考虑问题, 使解题过程偏离方向, 造成误解, 对解题思路的反思, 能及时修正错误。
举例:例1.已知:线段MN=6, NP=4, 点M、N、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则线段MP为多少? (部分学生的答案是10, 未仔细考虑三点的位置, 导致少解。 )
例2.在⊙O中, 两平行弦长分别为6、8, 圆半径为5, 求两弦的距离.
(部分学生的答案为7, 而忽略了两平行弦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导致少解。 )
例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3, 4, 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求第三边的长.
( 许多学生误解: 设第三边长为x, 由勾股定理得:
在直角三角形中, 学生只看到边长为3, 4就立即联想到勾三股四弦五, 这说明大家对这组勾股数很熟悉.但题目中有没有说明第三边就是斜边? 因此应分两种情况: (1) 当两条直角边为3, 4时, 则第三边为斜边等于5. (2) 当一条直角边为3, 斜边为4, 则第三边为直角边等于
这种思维严密性的培养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生在训练中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 也会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但是留给自己的是终身有用的东西, 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角度三:解题方法是否优化
很多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 解题后要多角度思考, 看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通过寻找新的方法, 可以开拓思路, 防止思维定势, 及时总结出各类解题技巧, 并形成“从优、从快”的解题方式。
举例:例1.一收割机队每天收割小麦12公顷, 收割完一片麦地的2/3后, 该收割队改进操作, 效率提高到原来的5/4倍, 因此比预定时间提早一天完成, 问这片麦地有多少公顷?
方法1:设这片麦地有x公顷
方法2:设这片麦地有x公顷
(学生讨论比较后发现方法2简单, 提早一天是在后1/3发生的, 因此我们只需搞清这一部分的时间。 )
例2.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 按照图中的方式, 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 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 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你是怎样得到的?
(4) 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在搭2个、3个、10个正方形时, 学生可能会具体数一数火柴棒的根数, 但当搭100个时, 学生就需要探索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 发现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不同的算法, 可得到多种形式的答案, 解题时要尽可能地找出来。 )
角度四:哪些题形异、质相同
数学问题是形式多样的,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 解题思路灵活多变, 解题方法途径繁多, 最终却能殊途同归。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 如释重负, 应该进一步反思, 探求多题一解的问题, 开拓思路, 沟通知识, 掌握规律, 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摸索、 总结, 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举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点的运用.
例1.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判断理由.
例2.在圆柱的下底面圆周A点处有一只蚂蚁, 要从圆柱体的侧面绕一圈爬到点A的正上方上底面圆周上的B点, 你能帮它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吗?
例3.在公路 (直线CD) 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B, 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加油站, 使加油站到两村庄的距离和最短, 问加油站应建在何处?
例4.已知C、D是半圆的三等分点, 点E平分弧BD, ⊙O半径为2, 点P是直径AB上一动点, 求PA+PB的最短距离?
3.成效
根据笔者的实践表明, 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笔者通过一届学生三年的尝试发现, 习惯性进行解题反思的学生, 数学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及数学解题的速度、 正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3.1经常反思的学生, 不论哪种情况下, 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
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 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 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技巧, 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 方法相近的题, 就能很快联系起来, 并正确把它解答。 基本不会出现在平日的练习中能够熟练解题, 而在考试过程中许多会做的题稍微变一下模样就不会做了的情况, 提高了解题的有效性。
3.2经常反思的学生, 较能适应现在的中考。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 题目很活, 所以经常反思的学生, 对这类题还是能较快地反应过来, 能灵活选择适合的方法解题。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 也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 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解题后反思的学生一般在中考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能适应现在的中考题。
摘要: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 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 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本文从营造有利环境, 形成反思氛围;构建教学过程, 提供反思机会选择有效的反思方法;选择恰当的反思角度等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解题反思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学习,解题反思,反思角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忠村, 主编.数学思维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张大均, 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毛永聪, 主编.中学数学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点,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知识、构筑知识框架和形成价值观。但是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新课标教学要求的理解,只是片面地追求自由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对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的方法。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同样,一堂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同一出戏的序幕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新闻的导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好的乐章好的序曲也是同等重要的。课堂学习的开头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堂课感兴趣与否。若是一堂课的开头就非常精彩,这就会如同磁铁一样,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得学生不忍离去。但是,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做到恰当合理,不能生搬硬套,情景和知识的衔接要做到自然、平和,这样才能使得数学的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相互贯通。
二、概括课堂知识主要内容,对中心思想进行提升
在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指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压力的确是减少很多,并且学习氛围也变得相对宽松。但是,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来说,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是很难准确说出整体思路和中心思想,只是用片断性的言语来解释和描述相关的数学问题,这就说明部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是零散的,仍然没有系统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梳理、总结,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时候仅仅是教师的几句言语,就会成为点睛之笔,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知识条更加清晰,而不至于散乱一片。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应该是从头至尾、锱铢必较,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问题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学会问题的引申,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由浅的一层向深的一层过渡。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只是以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为教学准绳,应该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提问、质疑、引申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触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和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在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合理地引导可以把看似普通的教学现场变得生动盎然,使得学生思维开放、智慧迸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三、巧妙利用错误的“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理解性错误的现象,合理利用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也可以使之成为教学宝贵的“资源”。错误性的理解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反应,教师对于这种错误性理解不能仅仅给予否定,这样的办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错误的出发点,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性理解,要在课堂上给出针对性讲解,并且举一反三,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本,从而杜绝这种错误再次出现。
学生的理解性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关注学生出现的错误,就必须关注错误出现的原因,也就是重视错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尝试和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然后对学生进行巧妙地讲解和点拨,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
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数学思维的复制,从而导致数学思维受到严重的阻礙,学习思路也严重偏离教学要求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和引导,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一种正确的思路,以免学生偏离正确的方向。
教师教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然后引导学生再创造,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加深理解原有知识,还可以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有准确的理解。
五、结束语
理想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是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教学思路,还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这样的教学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才能达到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教的位置是不能动摇的,教学课堂还是教师以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但是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并且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开放,这样的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使得数学课堂富有活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5):21-24.
[2]王静.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3,(11):34-36.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 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 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
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 夸赞道:“非常好, 很有想像力, 多有灵性啊!” 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 ‘倾听春天的脚步’ 呢?” 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 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目标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课目标。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的。学生明确了每一时间段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难度就会降低,学习的方向就会明确,随着小目标的一个一个实现,学生的自信心会慢慢的培养起来,有了自信,就产生了兴趣。
(二) 设疑激趣法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有思学问才会长进。所谓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 竞争激趣法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可以开展的竞赛有很多,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学习小报比赛,作文竞赛等。
在竞争中,学生踊跃参与,激烈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竞争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 情感激趣法
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使之为学生情感的触发引路。
一首诗词,一篇文章,一部电影,都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情感导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激发兴趣。
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教师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有效的搜集对语文教学有帮助的资源、信息。例如在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内涵较深,如果学生只从课文中理解,其深刻内涵是不能体会的。我推荐学生阅读余秋雨老师的《苏东坡突围》一书,并且在教学课件中适当的引用文中片段,使学生对苏东坡其人及他的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它也逐渐成为我们教学最好的助手。制作课件、选择图片、搜集信息······这些教学设计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课《保护野生动物》时,大量的野生动物图片和相关的野生动物信息都是从网上下载并设计在课件中的,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高中 阅读教学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87-02
高中阅读教学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让学生准确理清阅读认知构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时,常常是跟着感觉走,缺少清晰的行动思路,找不到阅读认知构建基本原则,其命中率自然低下。教师要在阅读思路引导上有创新设计,为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规划基本路线,掌握信息筛选方法,完善阅读认知体系的构建。
一、初读感知,圈定目标基本区域
学生初读文本时,需要先弄清阅读问题设计,并给阅读问题进行简单分类,以便在阅读文本时能够快速圈定阅读问题基本区域,为进一步展开阅读探究做好铺垫。
(一)理清阅读任务设计。学生初读教材文本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其阅读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阅读问题设计,对阅读问题进行简单分类,为阅读方向确立提供重要信息支持。阅读问题一般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积累性问题设计,文本中有准确答案,或者是知识巩固;第二是简答、简述、列举类阅读问题,通过阅读搜集、整合、优化等阅读手段,能够找到其基本内容信息;第三是论述、拓展性阅读内容,需要在探究文本基础之上,对认知进行进一步梳理、升华,并拓展其视野,形成多元、个性阅读感知。
(二)筛选问题经纬区域。无论属于哪一类阅读问题,都是建立在阅读文本基础之上的,需要阅读文本给出一定的信息支撑,如何在文本中确定阅读问题经纬度坐标,这是对教学阅读引导的重要考验。阅读问题区域划分有一定规律可以探寻,教师要多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给学生以思维启迪,帮助学生建立方法意识,利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这是阅读教学指导最基本要求。学生一旦建立区域圈定意识,其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
阅读设计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会问题分类,以便形成分类问题认知。如《黄山记》,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面问题: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对“云海”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设计展开分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给出个性认知:一共四个阅读问题,一、三属于积累性内容,有比较明确的答案;二、四是建立在前面问题之上的,需要联系文本内涵展开探究。由于分类清晰,问题解决比较顺利。学生快速达成阅读共识: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写,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给人以新鲜感,突出黄山是人间之仙境。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云海,用山来衬托云海,形成黄山特有景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整合分类,目的是培养学生筛选意识,只有弄清问题设计思路,其解决途径探索也有了一定方向。学生阅读感知顺利,问题解读非常到位,充分说明教师筛选问题区域、筛选阅读信息引导的方法对路,帮助学生顺利建立阅读认知。
二、精读分析,攫取问题核心信息
精读文本是建立在初读基础之上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阅读方法资源,从不同角度搜集阅读问题核心信息材料,逐渐弄清阅读问题构成基本规律,探索解决阅读类问题方法。
(一)整合阅读方法资源。阅读方法众多,我们在教辅资料上可以搜集大量阅读方法内容,但这些阅读方法的实用性还需要验证。好的阅读方法需要借鉴,但阅读方法不是万能的,其适应性带有群体个性色彩,别人感觉好用的方法,未必适合自身阅读实践。教师要督促学生建立总结、探索阅读方法学习意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对待阅读方法问题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方法资源整合,对阅读方法进行多元优化,以形成重要方法体系,为全面提升阅读效率做好方法储备。
(二)搜集问题核心信息。在精读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元信息搜集。阅读问题设计时,每一个问题都具有丰富信息支持。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阅读问题和文本内涵展开对接性分析,对涉及信息展开搜集整理,让学生看清信息处理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信息整合主动意识,并在信息搜集整理中形成阅读方法。
《药》中人物形象赏析时,教师给出操作示范: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迷信,当时社会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代表。经营小茶馆,勤劳操持,积攒的钱为儿子看病;用人血馒头来治病,当然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说明其愚昧麻木。教师给出解题思路:用关键词总括,然后分条细致解释,构建总分结构。学生根据教学引导,对其他人物展开形象分析。有学生分析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孤独、寂寞,他是当时坚持斗争的革命党人。在狱中与敌人展开坚决斗争,宣传革命,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由于对革命斗争缺少基本了解,不知道如何参与真正的革命,显得有些盲从疑惑。
从学生学习认知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卓有成效,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操作思路,其阅读答案体现较强逻辑性,学习成长高效。学生悟性都比较强,教师要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引导,学生自然会跟进学习感知,并快速形成学习能力。
三、赏读探究,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赏读应该是“点阅读”,教师从文本重点区域展开深度剖析,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感知,还能够有效验证阅读理解正确性,进一步完善阅读认知体系。
(一)深度挖掘问题内涵。赏读是对文本重点展开的解剖性、拓展性探究、分析,学生在介入问题探究时,往往比较肤浅,只关注问题表象,对问题内涵挖掘不够。这与学生阅读认知基础有关,也与学生阅读方法应用有关。教师要在阅读方法应用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启动学生阅读思维,快速形成方法渗透,拓展问题探究切入角度,丰富信息来源渠道,为优化问题信息打下坚实基础。
(二)完善阅读认知体系。阅读认知形成有基本规律,在具体构建时,教师要多给出示范操作,促使学生明晰思维展开思路,特别是阅读问题答案整合时,需要有条理性、有逻辑性、有创新性,先写什么,后说什么,都需要做好规划。如总分、总分总结构形式,点到面、层层递进论述关系,都要鲜明体现出来,这样形成的答案自然是高品质、高命中率的。
《等待散场》阅读设计:布鲁诺不满意老板做法,他有哪些理由要陈述?老板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与布鲁诺之间的问题?小说结束时,老板说了一句什么话?布鲁诺能够明白老板的意思吗?你对文中两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教师先让学生阅读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圈定每一个问题阅读区域,展开重点阅读,搜集核心信息,进行科学条理认知构建。学生依照教师安排,有条不紊展开阅读操作,顺利形成阅读成果。在具体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位点评,给出自己的看法,师生互动频繁,阅读效果非常突出。
教师给学生阅读操作规划清晰思路,学生按照教师引导顺利展开阅读操作,其阅读认知非常深刻,具有很高命中率,这说明教师引导是清楚的、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介入阅读学习时,缺少基本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要多从方法上给出指导,让学生建立方法意识,学生阅读认知自然实现成长。这也是高中阅读教学最需要引起关注的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学法众多,教师要给予积极引导,给学生比较清晰的思维启动方向,这是学生普遍阅读诉求。阅读文本各异,阅读问题多元,如何给出阅读规律认知,需要教师做细致归结。如何能够给学生提供简单易行操作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阅读认知体系,这是高中阅读教学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方法】推荐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方法07-14
初中化学课堂运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11-1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06-08
读《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有感11-05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11-04
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有效参与12-11
有效的以及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1-22
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01-10
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06-15
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