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共10篇)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篇1

我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是肩负祖国建设勇往的一代。我们在和平中快乐成长,父母把我们从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小心翼翼的扶我们走过来,在温暖和无微不至的怀抱中,得到了严父的教诲和慈母的重爱。对于我们一踏入青年的行列有了独特的思维,完整的性格和较稳定的人生观。但是正缺乏一种精神的指引,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激情。

我们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后备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而军事理论课就是陪养我们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以及为国效力的精神,现代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人民的战争。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必须依靠于人民的力量。我们就是未来战争而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曾记得一位教官说过:“我们是具备高素质的一代,如果我们的军队是你们,那么这支军队将是一个所向披靡、不可战胜的军队。”但是现在有好多人对我们90有很多负面的评价,说我们不能吃苦,没有耐心,太过于依赖父母是温室里的花朵,不是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们是一名满腔热血的新时代青年,比任何人都爱我们的国家。

祖国的重任肩负与我们身上,祖国仍需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民族意识,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我们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行、战报国之行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知国、爱国、报国。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篇2

关键词:新形势,军事理论课,教改思路

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 也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课, 更是高校的“窗户”课,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当今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 局部战争依然存在, 以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多种斗争方式为主的新形势下, 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

一、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

(一) 国家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开设军事理论课的依据

我国军事理论课的开设要追溯到1984年颁布的《兵役法》, 该法有明确相关规定的条例, 一直到2006年修订的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 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文件。比如, 1984年《兵役法》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 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于是全国许多大学开展了学生军训, 此时主要是集中搞军事技能训练。2001年, 我国颁发了【2001】48号文件, 文件规定了从2002年开始, 全国要将学生军训纳入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 并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同时列为考查科目。2002年6月19日, 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 该《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 明确规定了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2006年修订版的《大纲》强调指出: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 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 其教学时数为36学时, 除完成规定的学时外, 还应积极开设相关选修课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讲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 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由此可见, 国家出台系列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为全国各高校开设军事理论的教学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及大纲时有法可依。

(二) 当今大学生亟需加强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教育

从古到今, 每个国家都把国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 说明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 则这个国家将不能长久安全地发展下去。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 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洗礼, 导致他们国防观念淡薄, 忧患意识缺失, 对国际形势漠不关心, 甚至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机密等。因此, 必须大力培养当今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 包括民族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及爱军尚武意识。通过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树立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居安思危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通过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认清当今国际局势总体处于和平时期, 但是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等诸多威胁仍然存在, 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国家安全意识;通过爱军尚武意识的培养, 不仅要继承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优良传统, 更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强国兴邦和爱军习武的国民意识。每所学校都把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深知国防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

二、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校不够重视, 随意减少授课学时, 授课地点安排在军训期间或周末或晚上, 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一) 重视不够, 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投入不足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第十一条:普通高等学校 (包括高校) 应当把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第十二条: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机构与人民武装部共同负责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指出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应该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由军事教学机构 (军事理论教研室) 和人民武装部共同组织实施。很多高校对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军事理论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即没有单独建立军事教研室 (部) , 并与武装部 (单设) 合署办公, 大部分高校是由设立的武装部与学工部 (或保卫处) 合署办公, 在这种模式下作为二级机构的军事教研室的职权和地位非但没有得以加强, 军事教研室和武装部的职能和地位反而被弱化了, 甚至有个别高校将军事理论教研室归并到其他公共课程教研室, 导致军事理论教学的保障设施与经费的投入不足, 不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以非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居多, 严重影响了军事理论教学任务的质量。

(二)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结构不合理

目前,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很少是从军事院校毕业的, 大多数是从学校相近专业调剂过来的大学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因此, 他们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背景都有很大差距。在教学时, 有些教师脱离国内外军事现状, 只会照本宣科, 很少会去更新知识, 教学内容陈旧。此外, 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不一样, 导致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截然不同, 甚至会出现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追根溯源, 这是由于缺乏一只专业化、职业化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 而不是由“杂牌军”担当大任。

(三) 教学内容不规范, 教学方法单一

军事理论课的授课时间被减少, 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时间———36学时, 不能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缺少系统而全面持续性的军事理论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上大课、上统课的现象, 课时不够, 很多高校就会分专题或章节授课, 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弊端, 就是每个教师只关注于讲课的专题或章节, 而缺乏对整个学科内容的掌握,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教学内容极不规范。加上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手段单一, 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很少与学生互动, 缺乏吸引力,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改措施

(一)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丰富, 知识涉及面较广, 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 就要求我们在《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上,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在围绕国防教育这条主线的基础上, 优化整合学校整体师资力量, 直击当前热点和敏感话题, 把握学生动态, 力求把当今国际形势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引起学生的反思和共鸣。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大胆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 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 如案例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方法、导问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等, 使用这些方法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透, 确保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此外, 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可采取寓教于乐式教学方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活动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开辟一条国防教育实践路线。校园里可以组织一些国防教育类的活动, 比如以革命题材为主的演讲比赛、观看爱国战争电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以及针对当前国内外热点话题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红色圣地, 通过这些载体中的国防教育元素使他们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二) 加大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 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建设一直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军事理论教师队伍, 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 并充分调动现有军事理论教师的积极性。

在引进人才的时候, 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 候选人最好是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军事人员,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丰富的军事方面教学经验者最佳。

对现有的军事教师, 学校要实行奖励机制。一方面, 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军事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和生活待遇情况, 每年选派一部分教师出去参加专题培训或研讨会, 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待遇留人、关爱留人的方式解决军事教师的生活问题,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 对不称职的军事理论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甚至撤换。

(三) 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的考核主要是由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 分值的比例可以设为4:6。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 课内成绩依据上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情况确定, 课外成绩可体现在学生组织或参加国防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方面, 建议课内和课外的平时成绩比例设为7:3。期末试卷的考核以闭卷方式考试, 题目及题量恰当, 题型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 可以建立相应的题库。

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军事训练, 这部分成绩可以根据军训时的出勤情况和军训情况来给分值, 具体分值可以由军训教官和辅导员来打分, 然后取其平均值, 这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军事训练情况。

合理的考核体系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后检测, 也是为以后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数, 因此, 建立清晰合理的军事理论考核体系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敏.关于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9, (06) .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篇3

【关键词】教育发展理论  军事职业教育  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5-02

随着大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不断推行,这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阻碍世界和平的一股逆流,为世界的稳定发展埋下了不安的因素,这与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当前由于我国周边关系的日益混乱与紧张,对我国的军事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推行“人才强军”战略势在必行。基于上述背景,在军事教育改革战略中,需要根据现有的教育发展理论,构建出合理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以加强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

一、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概述

教育发展理论,即研究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与观点,以及在这种关系下教育自身的发展,概括说来就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即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发展理论与教育发展实践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两对关系研究清楚了,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变革,而社会的发展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要具体分析这对关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适应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对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育发展往往也会有着新的、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的发展能够适应于社会的变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于兼备实践型、创新型以及学术型综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以培养具备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满足和会发展的需要。

2.引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积极作用也使日益凸显,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越发地重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信息时代的当下,人才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变革,促使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的转变,使其能够进一步满足各领域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从而推动着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引领着社会的不断前行。

(二)理论与实践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与认识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在教育发展理论与教育发展实践这对关系中,正符合了哲学上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一方面,教育发展理论是教育发展实践的指导,是促使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实践为教育发展理论提供了认知来源,同时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教育理论加以证实。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教育对于社会实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地,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以西方为例,在教育发展理论并不完善的时代,學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都具有自发性,是由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团体独立开展的,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持与引导,目的性不够明确,因此很难获得成功。但是随着教育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学校逐渐成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引导者与支持者,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19世纪以后,实践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安排、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从上述两种关系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理论与社会变革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即教育发展理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不断完善教育发展理论的同时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从教育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军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军事职业教育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教育机构、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军人的职业需要开展关于现代军事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实现学员军事水平的提高,并进一步培养学员的军事素养。使其能够掌握科技条件下的军事斗争方式,并形成一定的战略思维,成为专业的军事化人才。从本质上来看,军事职业教育属于继续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是针对军人军事生涯的一种终身教育模式,与教育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适应性

军事职业教育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军事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现代化军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更加精深、教育的方式更加有效,这样才能够为军事的发展提供注入新鲜的动力。而这一教育目标所提出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社会局势的复杂性。[1]一方面,在一超多强的国际环境中,霸权主义不断抬头,为国外反华势力提供了支持与借口,“中国威胁论”尘嚣之上,与我国有关的领土争端也越来越多,中国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的制约,与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和平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内政治局势也不容乐观,台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依然存在,在国内社会中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不利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要实现我国的和平与稳定,就必须构建出高科技、高素质、高能量的现代化军事力量,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军事职业教育发展正符合不谋而合。[2]

(二)引领性

军事职业教育属于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军事教育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完善、科学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军人军事素养、职业技能、设备操作能力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军事事业服务的现代化军事人才,实现“人才强军”的战略目标,进而达到强国的最终目的,使“中国梦”能够成为现实。[3]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发展军事职业教育,能够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科技的现代化军队,为我国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直接引领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三)促进性

从本质上来看,军事职业教育属于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实践的基本环节,而军事职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化课程,形成与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强化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从而发现在教育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因此通过对军事教育、军事课程的改革,使军事职业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军事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的支持。而在军事教育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军事职业教育,促使其能够更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出优秀、先进的军事人才作出贡献,以满足我国和平发展的需要。此外,军事教育理论属于教育理论的一部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使军事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线索与理论支撑。[4]

三、从教育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军事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在教育中,“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教育方法、教育水平的一个检验,同时也能反映出教育過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从而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论,进而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基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是一个循环式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军事职业教育是一种持续、长期甚至是终身的继续教育

教育是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有的,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符合人类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终身学习也成为了教育发展理论的重要体现之一。军事职业教育属于继续教育的一部分,是针对现役军人或储备军校学生关于军事职业内容的再教育活动,能够弥补现有军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形成长期、持续的终身教育模式,实现军人的自我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的军事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决于军事科技水平。因此现代化的军事人才,不但要具备基本的军事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设备操作能力。对于军人来说,仅仅是对现有的军事理论与知识了解是不够的,科技在不断进步,军事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而国际局势的不断地变化,因此只有在军事职业教育中完善自我、实现突破,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丰富自身的军事知识、提升军事水平,从而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因此现役军人或军校学生必须要主动地参与到军事职业教育中去,构建“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5]

(二)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军事教育体系的完善

无论是在古代战役还是现代科技战争中,“人”都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从本质上来看,军事教育是必须为战争服务的。因此在构建军事职业教育体系时,需要考虑到特定战争行动等级等因素。在战争中,主要分为战略、战役以及战术这三个等级,其中战术是最高级的,因此在军事教育中,也应当以此作为课程的分类,实现课程难度由低到高的逐层发展,从而使军事人才培养能够做到基础出发,在坚持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军事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实际教育中,军人或军校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战争,但是军事是必须通过战争才能加以实践的,对于军人来说也就是从军事生涯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在军事教育的初期,军人们都无法取得实战经验,因此在这种层级式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当随着军人职业的不断发展来加强军事教育,并创造一定的实战演练机会来进一步丰富军人的实战技能,为培养战术级军事人才奠定基础。而军事职业教育的融入,能够使层级式军事化教育实现融合,全面地覆盖军人军事生涯的全部,有利于军人在现有水平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军队的战斗力长久地保持下去,是一种现代化的军事教育战略,是对军人负责的表现。[6]

(三)军事职业教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军事人才的培养既要学习所处阶段应当学习的内容与技能,同时为了进一步在军队中发挥自身价值,还要进一步追求专业的精度与深度,以获得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与军事知识。在军人职业中,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因此要获得等级上的提升,除了要获得更多的功勋之外,还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军事水平进一步提升。

例如军官这一职阶,在获得任命之前,需要对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加以掌握,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的内容,以培养一定的军事素养与创造性思维,为军事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任职之后,为了具备与等级相适应的能力,就必须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军事职业教育这一途径对当前职阶应当掌握的特定内容加以了解与学习,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而在经过一定的实践之后,军官已经能够较好对完成本职业阶段的工作,同时对不同的环境、制度以及训练方法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并能够根据现有的部队情况从个人的角度来展开思考,那么如果想要在军队中获得更高的身份,就需要进一步地参与到再教育中。而在后期的职业教育中,就应当从军事的学术性与研究性出发,为军官的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形成战略化的军事思维,通过对现有军事理论的不断完善来推动现代化军队的建设进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军事教育具有阶段性,在每个不同的职业阶段都必须根据职业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军事人才能够符合当前岗位的需求,并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丰富军事理论、提升军事经验。而军事职业教育正是符合了军事教育阶段性这一特点,能够从军事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出发,对不同性质的军事人才加以培养,使其能够不断地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思维的战略化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军事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军事教育能够为我国的“强军”战略输送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军事教育体系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使现有军事教育体系能够得以完善,就必须加强针对军人职业阶段与阶段特点的军事职业教育,使军人能够形成科学而具有创新性的战略性思维,并通过终身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从而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军队,为我国的国防安全与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实现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双双, 李宇庆, 魏子任.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 2015, 29(1):13-16.

[2]张晓东, 张作前, 张陕辉.从教育目的理论看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意义[J].继续教育, 2016, 30(6):66-68.

[3]赵源荣.在融入军事职业教育体系中实现函授教育转型升级[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5, 16(2).

[4]姬炜斌.军事职业教育深化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 2016(2):67-69.

[5]邓武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J].科研, 2016(7):00287-00287.

[6]李享.浅谈优化军事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益[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2, 25(6):125-126.

作者简介:

军事理论课程学习意义 篇4

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世界大环境很不稳定,天下并不太平,故而让大学生参加军事实践训练

与理论学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知识仅限于专业课成及有限的兴趣性外延,基本不会也不能进行系统的军事方面的学习与体验。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仅仅依靠某些传媒的一般性传播,不会去深入挖掘某些事件的深刻现实意义。故而对形势的掌握与了解不足,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当中。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均提及要将中国的和平演变实现在第三四代领导人,这与他们料想我们大学生没有充分的国防意识及忧患意识有很大的关系。西方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强国忘我中华之心不死,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对手的挑衅,给他们以响亮地回击。而军事理论课程由身处中国军队最前沿的军事人员讲授,不仅仅能将我们的军事基本理论提升到一个突出的高度,而且还可以增强我们对于当前形势的认识与理解,强化我们的忧患意识,粉碎西方资本主义反华势力的美梦。

一个拥有基本素质的人应该具备基本劳动素质——即将经营事业的专业素质,基本常识素质——包括日常生活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基本应对素质——有对紧急状况的反应和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虽然好多人在大学教育中提出大学生不仅要成才更要成人,但是很少能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的,而军事理论可恰恰就是对基本应对素质和基本常识素质的深入传授。对于各种国防军事类突发事件我们大学生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再只是喊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后茫然不知所措,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去我们应该做的。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于国家荣誉、国家利益、民族自尊心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注重我们的行为是否有损于我们的国格,做到不卑不亢,与他们平等的交流,坚决不做有损于国家分毫利益的事情。说到国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就不能不提及服兵役,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到了可以服现役的年龄。因为此前从来没有人传授过国防知识,我们此前只是对兵役、国家军队建设有一个极其片面狭窄的认识,总以为那都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在国防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我们的责任——我们已经是预备役人员了!所以平时我们更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应对能力,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随时可以端枪上疆场,握笔建祖国,不

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所能使用的一切来保卫她,守护她。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不应该只建立所谓的专门家式的知识体系,而应该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一精多能的全面性的人才。不能仅仅满足于专业课程设计中的课程精通,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多多汲取。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我们切不可图一时轻快而误一世之大业。对于军事领域、国防领域这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知识领域,我们应该系统的了解与熟稔。为我们开设的军事理论课程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与系统性,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理顺国防观念上的认识与理解,健全知识体系,增强国防观念,摆脱单一方向的片面追求,成为复合型人才。而且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一个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所限定的思维方向。在国防领域,只是应用中有其宝贵的知识认知结构,众所周知,战争的胜利,目的的达成不能仅仅依靠个人力量,那种一个人拯救整个世界的日子只能成为玄幻。整体性、协同性才是真正取得胜利的关键,这就保证了军事指挥家、军事理论家看待问题的时候必须用一种全局性的眼光,不能够只是片面强调个人实力、局部利益的实现。这种战略性的,高度总结性的思维角度是一种学科难以企及的。若使用这种眼光去看待事物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进展。正如生物进化论中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看待生物界而不局限于个体从而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论;而把加减乘除运算从个体的数字扩展到了数的集体从而得到了伽罗瓦的群论和康托的集合论等等。这些例子就是很好的佐证。

不稳定的国际社会时而爆发的局部战争要求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自冷战这一世界性的危机瓦解以来,世界仍然处在动荡不安当中:中东火药桶,印巴矛盾,巴以冲突,阿富汗恐怖组织,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等。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印边境线的划定问题,美日韩军事同盟对中国军事的封锁,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和东海油气田被非法侵占,台湾仍未回归,藏独势力,东突分子等等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必将一一顺利解决,但是喜爱内在我们绝对不可以放松警惕、减少努力,这片片的小乌云好笼罩在伟大祖国的上方,影响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亚圣孟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但是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里只有个人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对祖国忧患的认知,这样又怎样保证我们大学生——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不会无视这些严峻的问题呢?如果我们忘记了1999年被美国蓄意炸掉的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如果我们忘记了南海上空我国被美国撞击追回的飞机,如果我们忘记了日本人的敌意与丧失的历史责任感,如果我们忘记了藏独分子蓄意制造的“3.14”事件,如果我们忘记了台独势力的叫嚣,如果我们忘记了圣火传递途中的种种坎坷与艰辛,如果我们忘记了,如果,如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民族的屈辱史与奋斗时就意味着卖国。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与保卫者,在伟大祖国高速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反动分子害我之心仍存,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做好准备,准备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肩膀,自己的手脚,自己的全部与这些企图危害我国国家利益的小人作彻底的斗争,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第一准则,坚决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并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准备为国

家利益做应做的牺牲。在为祖国繁华尽责的同时,也要时刻准备为国防事业承担应尽的责任。

军事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堂重要的课程,它给予我们大学生不仅仅是多少点的学分,一个绩点的评介,更是一种人格素养的提升,知识体系的完备,国防意识的强化,国家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养成。它对于我们大学生一生的操守必有极其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 篇5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应有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还深刻的感受到历史赋予我们大学生保卫祖国,建设国家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应当承担起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历史使命。

通过这几天的军事理论课教育,使我明白了我国的国际环境以及当前我国的国防现状。虽说我们现在处于和平时期,但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我们必须有这种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优患意识,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民族之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曾几何时,秦朝雄兵,挥师中原,统一中国;曾几何时,蒙古铁骑,驰骋于亚欧大陆;曾几何时,郑和船队,扬帆南下,扬尽国威;也曾几何时,帝国主义侵略者踏入我们的国门,杀戮百姓,割地掠银。那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也正是它让我们了解到了军事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军事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强后盾,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有力的表现,更是每一名中国人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永恒主题。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世界强国崛起的规律看,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对国家的政权稳定和国际话语权有重要影响,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杠杆效应乃至系统聚合效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国防作保障,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也需国防来维持。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只有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保证。

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而学习军事理论对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在军事理论课上,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我们现在坐在平静的教室里上课,无战争的干扰,但世界上的战争始终没有停息,我们不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篇6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探索的领域不断拓展,所延伸的方向也不断分化,科技在人类生活生产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军事国防方面也越来越趋于纯科技化。总的来说当前军事斗争的特点就是科技占了主要因素吧,科技含量高。

而单论科技含量这个方面实在是太广了,所以我们粗略划分一下大致,把当前军事斗争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化。

1、指挥的高度一体化。命令可以直接从指挥机关传达到一线的作战部队甚至是直接下达到一线连队这样可以保证命令及时有效的下达~部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反映

2、战场信息反馈高度集中化。美国的未来士兵系统力求打造一个 士兵就是指挥部的眼睛~单兵作战消息的快速反馈`更有利于指挥部对战况的全面了解和控制能够及时的调整部署~不管是战略的还是战术的

3、后勤保障的高度快捷化。现代战争其实就是打后勤~谁的后勤保障更快效率更高~就有可能更好的掌握主动权~从而保证战争的最后 胜利。

第二信息化。信息化就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新型信息武器装备,将取代传统热兵器,成为新型战争的锐利武器。其破坏方式也从传统的物质、能量打击转向以信息打击为重点。

军队信息化就是军队形态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军队的形态不是对传统军队建设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军队建设模式的否定又是对新的军队形态演变过程与状态的肯定。认清上述观点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又好又快地发展。

信息化也就是数字化,特点为:运用一切高科技手段如侦察卫星,战场监测监听,有人或是无人侦察飞机等等收集敌国军事信息以及军事部署情况.当然人为的侦察也必不可少,包括对敌国情报系统的人员渗透以及搜集各方面的消息等等.发现有价值的情报时可利用先进的信息传输工具回传,即便是人力侦察也可实现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利用计算机随时整理情报,掌握战场的具体情况,靠计算机的精确计算模拟战争或是局部战斗的全过程.同时信息和信息处理与作战紧密结合,在数字化部队中可以以一个士兵为单位实现战场信息共享,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了数字化部队的快速展开,快速部署和突破传统军事思维而大胆采用单刀直入的战术方法.使军事打击更具有突然性和有效性.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不必知道美军数字化以后战斗力是否提高!就说说我们的解放战争吧!毛泽东主席预想解放战争要打五年,可三年就结束了,这和当时的国民党军事混乱指挥无能有关系,更主要的是我党我军的情报人员对蒋情报军事系统的渗透有很大关系.准确的情报和有力的军事打击相结合,能不赢吗?想想解放战争,在看看现在的伊拉克战争,军事信息和军事情报的作用就更显突出,这也印证了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军事指导想,而数字化信息化部队就是努力做到知己知彼.近年来我军军事测绘调整工作重点、合力攻关取得一批重要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基本建立了新一代高精度空间控制基准和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初步构建了中国军队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测绘保

障体制完成了中俄、中哈、中吉、中塔、中蒙、中越边界的勘界、测图和联检的测绘保障任务。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神 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北剑-2005”军事演习、新型武器试验等重大 活动和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多源骨干地理空间 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信息战场测绘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技术武器 配套测绘

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以卫星导航定位、航天遥感测绘、数字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三装备新颖化。很多武器都是建立在科技的前提下的

一

激光。这种被称为“死亡之光”光线一旦用于战争其杀伤力便能 够遍及遥远的大气层甚至太空。然而激光也有它的致使弱点那就 是作战激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雨天或大雾天中它便一无是 处。

二太空武器。轨道武器能够对地面、大气以及近太空中的任何敌 军目标实施打击。目前太空武器正处于开发之中与之相应的反 导防御系统也正处建设阶段。

三微波武器。这种技术能够给人造成程度并不是很大的伤害(主要 是灼伤)而并不取人性命。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这类武器的雏形它 将被用于非你死我活的对抗中比如警察可以用它来驱散聚众示威 和人群。

四电子炸弹。这种炸弹在爆炸后能释放出电磁能来对敌军的电子和 电力网络造成损坏。但这种武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一个度如 果敌军早有防范便可以避免电子炸弹带来的损失不过普通的和平居 民就要遭殃了。

五反导防御系统。理论上来讲摧毁敌军的弹道导弹是可行的然 而目前开发出的反导防御系统太过于复杂而且造价极其昂贵。以 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这种反导防御系统对十枚或更多枚导弹的同时 袭击仍是防不胜防。

六隐身武器。如隐形飞机、隐形坦克、隐形船等它们的雷达反 射波不到普通武器的10%是敌探测和发现距离大大缩短。

七高科技作战平台。即用高技术装备起来的新型作战飞机、舰艇、坦克和装甲车辆等杀伤兵器的载体它们有良好的机动能力、防护能 力和较强的电子屏障能力。

八空间武器系统。指部署在太空的军用侦察、通信、导航卫星和 可能用于反卫星作战的动能武器及其天基作战平台等。

九核导弹。核弹道导弹应用新旧技术的区别在于弹头。装备有核弹 头的导弹可以深入大气顶层并在那里燃烧掉而弹头本身则可以通过 滑翔或俯冲对目标进行打击。类似的武器因具有巨大规模的杀伤力而 很少被应运于实际战争中来。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人。

纵观海湾战争、伊 拉克战争,于其说是美军用尖端武器装备战胜了对手,倒不如说是美

军用占绝对优势的尖端人才战胜了对手,正是那些用现代知识和先进 理念武装起来的士兵,那些藏在高科技武器后边的高智能士兵

打败

了图有牺牲精神而无科技素质的士兵。中国大学生从来都有着爱国主 义的光荣传统,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大学生们都会站在时代的前列,挺身而出,用青春热血保卫国家的和平安全。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 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他们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我们大学生要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

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有感性的认识; 要进行国际形势和我

国周边安全环境教育,要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篇7

一、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分析

1. 重视理论教学表象, 忽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目前,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本科院校的原本, 另一个是一些军事院校所使用教材的浓缩版, 其教学大纲也是以知识点的传授和考核为主。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不太相符, 他们思想活跃, 学习和认知新知识的要求比较强, 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不扎实, 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 如果教学内容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地灌输给学生, 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很难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内容。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明显。

2. 教学形式单一, 军事理论课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

如何转化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其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讲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学习中的思考力的运用, 结合实际生活在课堂之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防教育, 分析运用军事理论教育;如何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增强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辐射力和延续力,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的可参与性都是重点研究之处。

3.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重共性而轻个性。

目前, 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依旧是灌输式授课方法,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少, 未能激发“90后”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同时, 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个性培养不足, 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整体性教学效果的把握, 对个性化培养不被重视, 存在着“拉平取齐”、“一视同仁”的现象, 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差的现象。

4.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计划有随意性, 很难安排到学习的计划中。

一些普遍的高职院校对军事理论课的认识不够重视, 采取的教学措施也不够有力, 和一些传统的专业科目相比很难在课时和教学质量上得到有效的保障;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军事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是停留在军事技术和普遍简单理论的传授上, 并无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存在着对军事理论的学习很难按照《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计划落实, 严重的课程边缘化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提升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学生参与度的对策

1.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教科书往往按照学科性的思维与知识体系进行编排, 思维严密且知识结构完整, 但对高职学生来说, 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因此,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应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式教学, 构建以任务为引领、以活动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主题式教学体系。在内容安排上, 设置话题或者主题引领学习内容,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军事热点或者是引发共鸣的军事话题, 采取评述、分析、辩论、演讲等诸多形式, 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融入到话题中, 设置好话题的具体发言要求, 围绕任何一个话题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活动, 形式多样化, 把彼此关联的教学内容用一个话题链接起来。比如可以设置“军情连连看”、“经典战役说说看”、“古今军事思想谈谈看”等环节, 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爱军、爱国防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心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主动的氛围下学习到新知识。

2. 拓宽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渠道和形式,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第一, 和社会资源实施共享, 施行实践性教学。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聘请知名军事院校专家或有较好理论功底的军训教官到学校做热点军事专题报告, 开展国际形势教育; (2) 开展军地互动活动; (3) 充分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 找准军事理论和现代公共体育的结合点, 开展有趣味的军事体育运动项目, 将户外体育运动和军事户外生存训练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让军事理论教学更生动, 而且能够切实的提升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素质,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更加切身体会军人的特殊性, 使大学生更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第三, 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化, 课堂上的讲解已经不能很好达到教和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模式上, 要创新教学方法, 让网络化教学、新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到军事理论教学活动中去, 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各种移动终端加强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 利用微生活和朋友圈子对军事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传播, 起到加强学习的目的。第四, 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通过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增强大学生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品质的培养。

3. 着眼军事理论课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主体性。

其一, 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引导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的主旨是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活动为切入点,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思维上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进而使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通常在引导式教学中主要以摆出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方式, 寻求问题的切入点, 让教学理论相关知识在讨论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提高,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问题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通过有效的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增强其学习的效果。其二, 找准知识的结合点和扩展面。军事理论知识在大学各个专业中均有相关的结合点, 应抓住结合点, 发展其扩展面, 在各个专业中使知识点和军事理论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亲切感, 使学生愿意去学, 有兴趣去学。例如在军事理论中的网络战争就可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于古代的一些经典的军事思想理论的阐述, 可以和现代战争的战法相结合起来, 研究古代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中应用;对于机械工程制造专业, 可以对现代战争中的使用兵器的机械原理进行研究分析;相对于金融专业来说, 可以通过国际之间的货币战争、美元战争和石油战争来印证所学的金融相关理论。这样, 使学生们感到内容贴切, 对所学内容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三, 倡导互动式教学, 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现代大学生在认知学习目的上比较实际, 常常会以对本身自己的生活有用无用来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平常的出勤率或者是作业完成质量常常以是否和年终成绩挂钩来衡量。针对这种认知, 在教授军事理论中可以通过竞争性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授课的时候,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组9~10人,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分别抽取几个话题, 包括国际形势、战争热点分析、最新武器设备等。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 收集材料, 制作PPT, 然后通过集中辩论或者是演讲的形势, 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 能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吸收。互动式教学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对革命遗址和英雄的了解上, 可以组织各种社团对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进行学习和考察, 对英雄进行访问式的学习, 能更加有效的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4. 不断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师资力量上加大力度。

我国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起步的时间比较晚, 基础比较差, 总体力量不足。要加快师资力量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力度:首先在学校的领导层要加大对军事理论课的认识重视程度;其次要成立专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 配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和课件;再次要配备一批合格的教学能手, 能担当起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要使学校和军队在相互联系上有更一步的发展, 使结合点更多;最后, 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把教学中的规范管理和相应的待遇条件相结合。

三、结语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区分其他课程的特殊之处是军事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及时了解当前世界的兵器知识。由于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使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没有发挥好作用, 本文在原因分析上总结了几点, 从教学方式的灵活度、学生的需求和授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这种问题的产生做出了合理的教学上的改变, 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出调整。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是培养普通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增强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教材内容上和教学方式要更加的丰富化, 要紧密的和现实结合起来, 走边学习边实践、边锻炼边提高的模式, 使大学生在认识上和思想上确实得到教育, 无形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摘要:当今形式下, 国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 筑牢大学生国防建设思想方面和提升综合素质方面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现状仍旧以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不高, 缺乏学习兴趣, 从而导致对这门必修课程认可度低的尴尬局面。因此, 如何契合高职学生特点, 提升军事理论课堂学生参与度, 已成为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曾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05) :56-57.

[2]程娟娟.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创新的现状和思考——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 2014, (19) :197.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篇8

一、增强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爱国情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更深蒂固深入骨髓的存在。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进行实践,从低级情感衍变成高级情感,随着人们的不断接触交流及深入,这种情感得到升华。从一个小的范围达到一个大的范围,我们的国家就如同一个共同体,存在于此的我们都是存在着归属感的,我们归属感的体现便在于爱国情感。

中华名族泱泱大国数百年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安静和谐的社会,没有战火的纷扰,没有列强的压迫,加之教育的不完善,导致爱国意识不断薄弱,长此以往,一代一代的过去,爱国精神何存,国之根本腐朽,如何长久发展,此时加强爱国主义精神便是大势所趋。

爱国情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之魂,在古代,爱国情感表现在集合国力抵御外来侵略者,保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完整。阶级社会中,爱国情感表现在,反抗压迫,进行阶级斗争,争取共同进步,过上好的生活,而当今热会爱国的情感则表现在方方面面,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民族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爱国主义情感作为精神支柱,指引着我们中国伟大事业的稳步前进与发展。

二、军事理论在教学中对增强爱国情感作用

二战过后各国趋于平静,战争时期的管理方法也是有利有弊的,运用到现代热会,当然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世界军事革命迅速的发展壮大,一些国家保留着服兵役的传统,时刻准备着,这并不是说威胁和平事业的存在,而是一种精神支撑。

战争给世界的和平带来重大威胁,我们国家的学生应该接受正确的引导及教育,紧跟时代的潮流,贴近世界格局的思想。

中共中央曾颁布《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要把强化全民国防意识作为首要内容。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军事理论教学是增强爱国情感的必备之举。

三、如何运用军事理论教学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军事理论教学如果能运用的适当的话,会成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转变学生内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但是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文化习俗也可能有所差异,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合理的运用现有的平台和资源才会事半功倍。

(一)教师的个人魅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高标准,高素质,高思想的学者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以及认可。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升华自己的爱国的情怀,以已育人,才能更有可信度。

不断的进步精神,深入的研究教材,吃透书本里的精华,用大众的口吻,以流畅及深情的方式直抒胸臆方可打动人心,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精良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大多数人们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了,视觉感官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力是无可限量的。

丰富的图片、影像,会给学生的带来深层次感召力。活灵活现的情景再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主题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线,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心的感想,激发爱国情感。

当然图片和文字的作用亦是十分重要的。文字是语言的代名词,抒情达意均可表达爱国思想。图片都是宝贵的有形财富,更加立体客观有说服力的体现爱国精神。

(三)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

组织参观烈士陵园,在园内为学生讲解红色经典。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组织爱国主义演讲比赛,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了解,增强革命感及使命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结语:

大学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篇9

福 建 中 医 药 大 学

《军事理论》课程考试卷

题目:浅谈军事与中医的关系

考 查 学 期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连 艺 杰

3140804042

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方向)

成 绩

授 课 教 师

陈 金 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军事教研室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浅谈军事与中医的关系

连艺杰 3140804042 堪称兵家双璧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展现中医思想,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延伸出“用药如用兵”的思想,在中医的范围内阐明了“用医如用兵”的思想,本文从中国文化的源流上寻找中国军事和中医理论之根,寻找他们共同的思想理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①军事思想与中医思想的共性;②中医心理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③兵家思想在中医中的运用。

一、军事思想与中医思想的共性

浩浩长河,悠悠华夏,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沁染,军事思想在战国时期发展鼎盛,而中医学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军事思想及原则已经越来越渗透到中医的方方面面。在对中医理论和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共同研究之下,我们轻易的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二者如出一辙,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的共性进行探讨。

(一)起源悠远、相辅相成

中国军事思想和中医理论都是华夏文明的精神食粮。在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中医理论的产生都源于黄帝、神农,可谓是二者诞生的标志。我国最早兵书我国的最早兵书相传是由黄帝写的《握机经》:“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机”。再者,《神农兵法》的形成,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标志着中医学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兵家的《汉书·艺文志》:“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二十家。”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的《孙子》《吴子》《司马法》等为代表的兵书都问世于这个时期。除此之外其余各家也是发展迅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体系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二)天下智慧、在乎于心

对战争研究那是军事思想,对人体内战争的研究是中医思想,都是中华文明的结晶,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思想和中医思想都是广泛涉猎经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济、人文、政治、心理等多种要素,在政治、哲学、文化等多方面给人以启迪,以遐想,以教益,以睿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中国医学讲究“道”,讲求“法天地、四时、阴阳”,讲整体观念,讲辨证分析,讲人天相应。中国军事思想在战争观、战争谋略等方面都有充满哲理与智慧的光芒,《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和智慧的典型代表。如《孙子兵法》归纳的“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的标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先胜、全胜”的境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宏观辩证思维方法,“先胜后战”的准则,“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原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思想,深刻分析了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地形、九地、火攻的思想,深深地贯穿于中国的军事、医学、哲学等领域。《孙子兵法》讲到“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意在说,谋略上取胜是军事行动。《三十六计》中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用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来解释,把救人行医当做是用兵打仗,一来证明病症的难以对付,二来说明作为一个医者该有的认真对待病的心理,三来展示了军事思想和中医思想师出同源的理论。从“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有效治疗的防治原则,非常系统的论证了“用药如用兵”的观点,这对于现代的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兵家通晓兵法,胸中自有雄师百万,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医家通晓药性,熟读兵法,挥毫得当,则沉疴立消,旗开得胜。从兵法和中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的光芒,可以领悟到一个辩证的“活”。徐氏“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一语道破天机,大道相通,大道至简。

(三)居安思危与治未病

《易经》写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国家可保也。”《司马法》的“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著名论断,至今还被人们反复引用。战国时代吴起提出:“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左传》告诫人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在军事的学术思想上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理,它包括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黄帝内经》讲“上医治未病”。《千金方》中讲了很多养生理论。中医养生文化也体现在《道德经》和《论语》中,老子讲“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自然”,孔子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庄子·内篇》强调“养生”,治未病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养生,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都体现了养生的内涵。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融汇在中医养生理论中。

二、中医心理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

(一)中医心理学对军事医学的影响

军事医学是从身心健康方面维护和增强军队战斗力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救治军人在战争和其他活动中出现的创伤和疾病,防止和减轻不良环境因素对军人健康的影响,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生存能力服务。据现代军事医学史有关资料统计,战士长期处于战斗环境,精神情绪高度紧张,尤其是新兵,战斗疲劳、癔症、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与心理不良密切相关,在军事活动中甚为常见。战时精神疾病在外军屡见不鲜,据美军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精神病占住院总数的7%。随着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航空心理学、航海心理学等应运而生,航天医学、潜水医学和三防医学中的心理学,以及雷达兵、防化兵等特种部队的心理卫生也纷纷提上议事日程。从医学心理学角度防治各种疾病在军事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人的心态有时代、国别的烙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心理治疗方法,应和其社会文化相适应。而研究中国的心理治疗的内容与方法,则应紧密联系中国的社会文化与传统。植根东方文明沃土的中医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内容。认真挖掘中医心理学宝库,以中医心理学之长,补西医心理学之短,加以融汇创新,将使中医心理学在军事医学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重视发扬中医心理学

开展中医心理学的系统研究,并把它应用于军事医学领域,将是实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祖国医学的长期发展,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点,重视心理现象是这两大特点的重要体现。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即生理心理的统一,从综合分析出发看待生命及疾病过程的一切现象。因此,重视心理现象,强调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是中医心理学的基本要求。中医心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理学涉及到形与神,心与物,知与虑,志与意,智与能,性与习等范畴的问题,所研究的主要心理内容包括:生理、病因、诊断、治疗、卫生等问题。它既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研究方法,更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中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自己的特殊性,研究其特殊性,可为现代心理学及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在许多方面与中医学沟通提供重要途径。中医心理学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但内容比较零散。因此,认真系统地对中医心理学的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密切结合部队疾病构成特点及其诊治深入研讨,同时努力融汇、吸收现代心理学的实验和检测方法,并将有助于中医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丰富和充实

现代医学心理学与军事医学的认识和方法。

三、兵家思想在中医中的运用

(一)知己知彼、药到病除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治病亦是如此。所以《用药如用兵论》中说到“以草木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知己就是要熟悉自己的特性,在治病过程中就是要熟悉中药的性味。《医学源流论》有多篇关于药的文章,如“药石性同用异论、制药论、药性变迁论、药性专长论”、煎药法论、服药法论”等。《医学源流论》写到:“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由此可见,用药之前必须了解方药性能,必须要解药性,如何做到知己知彼药到病除及不得而知了,正所谓行医如作战,只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医学中就是知药性,治疗效,解决问题。

疾病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知彼就是要了解疾病的情况,在治病过程中就是要辨证论治。中医所说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在这里就有所体现,徐氏在《医学源流论》中写道“躯壳经络脏论、表里上下论、寒热虚实真假论、内伤外感论”等篇章来说明疾病的辨证有分寒热虚实,经络脏腑,内外真假。医生在诊断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掌握疾病的药理,还要观察患者的体征,自己心中清楚,才能够做到妙手回春。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二)良将用兵、良医用药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士在打仗过程中,指挥合理,摧枯拉朽。徐氏有感而发,认为中药在治病过程中,如果运用得当,其就是精兵,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故病之为患,小则耗精,大能伤命,隐然一敌国也。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衍,布阵有方”。同样的道理,治病开方,才能得心应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因此徐氏认为“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矣”。“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作战第二》“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在《医学源流论》中有“病有不必服药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不管是好药还是不好的药用得不恰当都会有不好的效果。就像行军打仗劳民伤财一样。因此用药得当,能够救人性命,用不得法,则会害人性命。可见,兵法思想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擒贼擒王、治病治本

此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杜甫的《前出塞》中写道“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擒贼擒王在中医领域的主要体现是“治病求本”的思想。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可能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本质。只针对症状治疗,就像杀敌只杀卒,虽可暂缓病势,但是过不了多久,病症又会出现。治病求本,就是直接针对发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即直接消灭“敌军首领”,把根本问题解决,这些症状也会自然消失。“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先安未受邪之地、欲求南风开北牖、治火先降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急所固(血脱先固气)”等都是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

(四)借刀杀人、以毒攻毒

借刀杀人在百度中的解释是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连艺杰

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借刀杀人出自《三十六计》,在中医临证中,此计可用于借治它病的方法、药物来治疗本病,如通过治标以治本、通过治表而治里、通过疏肝以治肾等。

参考文献

[1].吴如嵩.《孙子兵法》浅说[M].北京.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3 [2].殷平善,肖东红.中医心理学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J].人民军医2001.44(5):864 [3].李知行.谈徐灵胎 “用药如用兵论”兵法思想特色[J].吉林中医药2010.30(6):540 [4].杨璞.孙子兵法与中医治疗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08)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篇10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 捍卫国家主权

② 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③ 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④ 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② 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③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 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② 按军官待遇入伍 ③ 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2月26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0年7月1日起施行。9.公民国防义务:① 兵役义务(形式: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②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③ 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④ 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 ⑤ 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0.公民国防权利:① 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② 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③ 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11.国防建设: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③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2.国防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①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②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④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3.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我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4.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陆、海、空、第二炮兵)

陆军:诞生于1927.8.1 海军:诞生于1949.4.23 空军:诞生于1949.11.11 第二炮兵:诞生于1966.7.1

15.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主要内容: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概念: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隙危害的活动。基本手段:走藏消

新三“打”: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

新三“防”: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查监视)、政治动员。组织实施步骤:①进行动员决策;②发布动员令;③充实动员机构;④修订动员计划;⑤落实动员计划。

16.防空警报的分类: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音响特征: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

第二章

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概念:关于战争与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看法,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内容:①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②军事实践基本知道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知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各阶段及其代表作:①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军志》,《军政》。②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③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黄石公三略》(汉初)《隆中对》《三略》《李卫公问对》(唐)。④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五经总要》。3.《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孙武作,它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主要内容:①重战,慎战,备战的军事思想;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③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④“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⑤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论法思想。4.《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是宋神宗年间第一部兵书丛编。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5.马汉

《海权论》

杜黑

《制空权》

鲁登道夫

《总体战》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约米尼

《战争艺术概论》(及其重要军事思想 见书)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① 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② 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③ 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① 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方法论 ②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八七会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

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④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了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所进行的斗争。其基本特征是正义性、群众性)⑤国防建设思想。

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③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下三题自己写)

10.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1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① 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

② 国防建设思想

③ 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④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

争思想

⑤ 军队战略思想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①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②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③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1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军事战略思想;②军队建设思想;③国防建设思想。

15.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6.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①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②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④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18.新时期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三个时期”:军队历史使命拓展时期,军事变革攻坚时期和社会变革深化时期。“三个战略关系”:社会变革与社会变革“双重攻坚”,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双重任务”。“两个不相适应”:我军的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章

国家战略环境

1.战略的含义: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①战略目地;②战略方针;③战略力量;④战略措施

基本特征: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3.国家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特点:①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②大国较量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③军备竞争趋缓但质量竞争激烈;④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⑤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4.国际战略格局:世界上主要战略力量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①美国单边主义难阻多极化潮流;②欧盟整体实力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③俄罗斯发挥军事优势,力保大国地位;④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⑥印度已成为一支新生的世界力量。

5.冷战后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①这次国家战略格局的转换不是通过战争手段或是由于战争的结果,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②这次国家战略格局的转换不是多极化格局已经孕育成熟的结果;③这次国家战略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影响。6.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安全战略:美国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接触合作”战略;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俄罗斯实行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日本变“转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印度正积极推进全球性军事大国的军事战略调整。7.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局部战争。

8.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①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领土争端;②殖民统治者为了给获得独立的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纠纷;③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间的领土争端。

9.我国陆地边界线长约22000多公里,海岸线长约18000多公里;直接接壤邻国14个,海上领国8个;国土总面积960+300万Km2。

10.南海周边最早向我国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菲律宾;抢占岛屿最多的国家:越南。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集面临的主要挑战:①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强化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②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③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④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增大;⑤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12.美国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①美国推动全球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战略,与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②美国军力强大并在亚太地区保持前沿部署,是中国安全的最大最现实威胁;③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继续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核心利益。日本:①日本当局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拒绝承担战争责任;②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以及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③日本当局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印度:① 中印存在较大面积的领土争端 ② 长期支持分裂我国西藏的图谋 ③ 视我国为主要对手和潜在威胁。目前中印边界争议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

13.南海问题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开始陆续侵占瓜分南沙群岛各主要岛屿礁,分割中国海域,掠夺中国油气资源,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解决海洋争端的主要措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在自身和平发展的同时,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共同发展。

14.国际社会公认的“三股恶势力”: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 15.中国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① 确保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② 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 ③ 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

1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思想:互信、互平等和协作。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概述

1.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起巨大推动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主要特点(8个):高智力、高投资、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难度、高速度、高保密。对现代作战的影响:①侦查立体化;②指挥控制智能化;③反应快速化;④打击精确化;⑤防护综合化。

2.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制导武器。制导方式: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式制导、复合式制导 特点:高技术、高精度、高效能、威力大、射程远。种类:导弹和精确制导弹。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①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打击力量;②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③具有现实的军事威慑力。

3.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构成:由弹头、弹体、推进系统、弹上制导设备和弹上电源等部分构成。分类:(多角度)①按导弹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可分为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地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和空舰导弹。②按攻击目标可分为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雷达(反辐射)导弹、反卫星导弹、反导弹导弹。③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导弹与精确制导弹的区别:前者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和导引控制系统飞向目标,后者自身无动力装置,徐借助火炮、飞机投掷,经由在飞行末段起作用的寻的装置和传感器。

5.侦查监视技术:是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取的技术。现代战争中侦查监视系统:可见光侦查、红外侦查、雷达侦察、电子侦察、多光谱侦查、声学侦查(多光谱侦查在获得的“假彩色合成图像”上,生长旺盛的活体植物呈现红色,伪装用的砍伐植物呈现灰蓝色、涂有绿漆的金属物体呈现黑色,这样就能把真假目标很明显的区分出来)侦查监视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① 扩大了作战空间 ② 改善了信息获取手段 ③ 提高了指挥质量 ④ 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6.雷达侦查的优点:探测距离远、测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等,在战场上使用广泛,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侦查手段。缺点:易受电磁干扰。

7.声呐的含义:是英文缩写“SONAR”的音译,中文全称为:声音导航与测距。主要用途: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

8.伪装: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伪装的主要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9.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分类: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10.电子对抗:敌对双方使用电子技术设备和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其实质是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又称电子战,电子斗争。(电子对抗的主要技术手段:电子对抗侦查技术、电子干扰技术、电子防御技术、反辐射摧毁技术。应用领域:①无线电通信;②雷达;③指挥、控制、制导;④光电、水声。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手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水声对抗 应用领域:电子对抗侦查技术、电子干扰技术、电子防御技术)

11.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或宇航技术,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监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航天技术的组成:①运载器技术;②航天器技术;③地面测控技术

军事运用:①军用卫星;②天基武器系统;③载人航天器 12.军用卫星的分类:①侦察卫星;②通信卫星;③导航卫星;④测地卫星;⑤气象卫星 13.指挥信息系统:在军队指挥机构中,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收集与处理军事指挥、控制所需的信息,并能为各级指挥员提供战场军事情报的应用系统。组成:①“神经中枢”——指挥系统;②“手脚”——控制系统;③“神经脉络”——通信系统;④“大脑”——电子计算系统;⑤“耳目”——情报、监视、侦查系统。西方发达国家称之为C4ISR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监视、侦查系统的简称。

14.新概念武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武器,具有独特的作战效能,正处于研制和探索之中尚未大规模用于实战的一类新型武器。

15.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的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类型: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声波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和非致命武器。

16.计算机病毒的特点:①费用低廉;②破坏巨大;③蔓延广泛;④隐蔽待机;⑤自主攻击。17.非致命武器:又叫失能武器,是指专门设计和主要用于使人员和装备丧失抵抗能力而又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一类武器

第五章 现代战争概述

1.现代战争: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条件下进行的战争。它包括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现代战争的特点:㈠ 战争的起因复杂;㈡ 战争将在核、生、化武器威慑环境中进行;㈢ 战场空间向多维化发展,作战行动节奏加快,战场综合破坏效应增强;㈣ 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① 超强的穿透力 ② 攻心夺志的利器 ③ 具有良好的战争动员能力 ④ 遏制战争的重要工具;㈤ 非接触作战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 ① 零伤亡的非接触作战 ② 以劣胜优的非对称作战;㈥ 非战争军事行动和非军事战争行动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军事战争行动:贸易战、金融战、网络战、生态战、心理战。2.战争形态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

3.现代战争起因复杂的主要表现:① 强权政治 ②领土争端 ③ 资源争夺 ④ 民族纠纷 ⑤ 宗教矛盾 ⑥ 非国家组织与主权国家的冲突。

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①超强的渗透力;②攻心夺志的利器;③良好的战争动员能力;④遏制战争的重要工具。

5.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①军事演习;②验证新式武器装备

6.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①贸易战;②金融战;③心理战;④网络战;⑤生态战。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是指以高技术机械化装备为基础,以C4ISR指挥控制系统为平台,具有全球话、网络化和实时化特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指信息化军队在海、陆、空、电磁、信息、认知、心理等多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基本特点:① 由血与火有声战场的搏斗转为精神、意志、智慧无声战场的角逐 ② 由硬打击转为软杀伤 ③ 信息化战争将向民间化发展 ④ 传统的攻防观受到挑战 ⑤ 传统概念中的战争界限由直接变得模糊。

8.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主导型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9.海湾战争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①从战争形态来看,海湾战争是战争形态转变的里程碑;②从科技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使用角度来看,海湾战争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一个分界点;③从新军事变革角度来看,海湾战争是一个助推器和发动机。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吃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