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推荐11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1

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23×5=()—│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课题二:小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的例

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三: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除数 5 50 500 商()()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3、练习:书上24页的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四: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过程 :

一、复习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书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课题五:练习课

教学内容:P25练习

教学目标:

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 整小数的除法。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3.24÷0.24= 3.24÷2.4= 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重点练习,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可能有: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共有多少学生?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独立练习P25 9 学生独立解答

四、挑战题 P26 思考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课后反思:

课题六:练习课

教学内容:P26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取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3.81÷7(保留两位小数)审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 10 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 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

课题七: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19÷11 1.08÷3.3 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课题八: 循环小数练习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

(二)P30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2、2、1.23 O 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 同。

四、独立练习:P30 4、5

课后反思:

课题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 7-9

课后反思:

课题十: 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 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P33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3、生谈感受。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课后反思:

课题十二: 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三)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

课题十三: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P36-37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 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 解答。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总结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2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认识左右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左右。

2.使学生经历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解决有关左右的生活实际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培养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二) 重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正确确定左右的方向。

难点: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在活动中学习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左右, 因此教学时不用把认识《左右》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而是将体验《左右》以及《左右》的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通过教学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年级儿童年龄比较小, 好奇, 好动。因此教学时笔者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感受体验《左右》。通过活动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不是无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 而且能发展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 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 2009年11月13日那天你们加入了少先队, 成为了少先队队员, 你们向老师行个队礼好吗?

1. 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举起的这只手, 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这只手, 是你的——左手?

师:小朋友, 用你的右手 (或左手) 可以做那些事?

师:小朋友知道吗?左右手要多锻炼, 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开发我们的右脑, 使你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

2. 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自身, 还有像这样“左右”一样好的朋友吗?

生: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3. (游戏) 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 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拍拍你的右肩。

设计意图:前几天一年级学生刚刚加入少先队, 成为光荣的小队员。通过生活实例举右手行队礼,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带入课堂。

4. 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关左右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左和右 (出示课题:左右) 。

(二)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

同桌合作, 老师说口令, 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文具。 (同桌合作。计算机演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五样文具。)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小刀。)

2. 数一数

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 排第几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同样东西, 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 顺序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说一说

师: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计算机演示印证:以尺子为标准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星期天, 有位小朋友想去小明家玩, 他没到过小明家, 但他听说上楼左拐是小明家, 那么小明住在几号房呢?你们愿意帮助这位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号。)

生:小明住在7号房, 因为7号房在小明的左边。

师:可见, 学会了左右, 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 体验“相对”, 验证“相对”

1. 师:现在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教师举起右手和大家面对面站着) , 你们说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生:右手。

生:左手。 (学生意见分歧。)

师:两边各选一名代表辩论, 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学生间产生辩论。)

2.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证实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生:老师转过身去。

师:现在我就按照同学们出的主意转过身去, 看一看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呢? (验证结论:右手。)

师: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原因。)

师:对, 因为我和同学们是面对面地站着, 也就是说我和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举的右手就会和你们刚好相反。 (教师再次举起右手。)

设计意图:先出现疑惑, 产生矛盾。通过学生辩论、表演验证, 解决矛盾, 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 生活中的“左右”

1. (游戏:

上下楼梯靠右行) 实践活动 (课本第61页第5题) 利用课件出示图,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师: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争执不下。)

师:下面, 我们来体会一下, (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 女同学从后往前是上楼梯, 男同学从前往后是下楼梯, 老师有个要求, 每个人举着右手走。 (女同学上楼后又顺势下楼, 男同学下楼后又顺势上楼) 体会一下你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 师小结:

方向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 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 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 按次序走, 以免发生事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联,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左右。) 你知道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六、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3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有( )条。

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近似值( )。

4.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 )cm,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5.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硬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如右图,一根铁丝正好弯成一个直径是2.5dm的半圆,这根铁丝长( )dm。

7.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0cm,圆环宽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8.把4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形牛奶罐捆成如左下图(从底面方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解题时,先画辅助线(如右上图虚线),可以看出,绳子中的4条线段相当于4条直径;四角处的4条弧,每条都是一个圆周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 ),所以计算绳长的算式是( ),得数是( )cm。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同一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i倍。 ( )

3.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 )

4.半径是2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如果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最大。 ( )

三、答案选择厅(9分)

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的一半

2.甲、乙两圆的半径比是1∶3,它们的直径比是( ),面积比是( )。

A.1∶3 B.1∶6 C.1∶9

3.下列图中有圆心角的是( )。

A. B. C. 4.右图中扇环的周长是( )cm。

A.12.56 B.16.56 C.17.85

5.把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cm,周长就增加( )。

A.4cm B.6.28cm C.12.56cm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填表。(9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8分)

3.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8分)

五、实践探索台(10分)

1.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按下面步骤操作。

(1)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大圆;

(2)依次连接两条直径的四个端点,得到一个小正方形;

(3)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小圆。

2.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

(1)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2)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3)中,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与大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六、生活应用场(25分)

1.教学楼前有一个直径是8m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有一个面积为450m2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10m、12m、15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125.6m,水池周围(阴影部分)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有多大?栏杆长多少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篇4

1、数格法;2、重叠法;3、分割平移法;4、公式计算面积法;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 数格法;2、分割法;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4、综合计算法

2、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 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 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高 (s平= ah)

底 =平行四边形面积÷高 (a = s平÷h )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h = s平÷a)

2、 三角形面积 = 底×高÷2 (s三 = ah÷2)

底 = 三角形面积×2÷高 (a = s三×2÷h)

高 = 三角形面积×2÷底 (h = s三×2÷a)

3、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s梯 =(a+b)h÷2)

上底 = 梯形面积×2÷高-下底 (a = s梯×2÷h - b)

下底 = 梯形面积×2÷高-上底 (b = s梯×2÷h - a)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5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梯形上下底的和是20米,高是7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底是9米,高是底的2倍,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2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是()分米。

5、一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的,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则长方形的面是()平方厘米。

7、用一块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红纸,做底和高都是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面。

二、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2、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完全相同。()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10倍,高缩小10倍,面积大小不变。()

三、选择

1、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A、形状相同 B、面积相同 C、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现在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

A、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3、在面积为4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21 B、30 C、14

四、操作

在下面格子图中,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五、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六、应用题

1、自来水公司新购进一批水管,堆成如下图的形状。最上层9根,最下层18根,每相邻的两层相差1根,共堆了10层。自来水公司一共购进多少根自来水管?

2.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底为150米,高为4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6平方米,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果树?

3、孙大伯家用70米长的竹篱笆在一块靠墙的空地上围了一个花圃(如图),(1)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种菊花9棵,这个花圃一共可 菊花多少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6

角的分类和画角⑵

总课时数:第17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10月10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角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角线、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复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画射线、直线

独立按要求画出各条线

从线段怎样得到射线?从线段怎样得到直线?射线能量出长度吗?直线呢?

(线段一端无限延长…两端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都不能量出长度,因为它们是无限长的)

第1题,指名汇报,交流、讨论。

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

第2题,巡视,指导。(注意4个点的不同情况),独立完成。复习角的认识

第3题

怎样的图形叫做角?你认识了哪些角,能举例说说吗?交流自己对角的认识

举例认识的角

能把学过的角按照大小顺序排一排吗?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周角交流各种角的角度范围。

第4题,指名汇报,观察,小组交流。

小结:分针从12起转动不满15分,形成的角是锐角;转动15分,形成直角;转动30分形成平角;转动1小时形成周角。

二、自主探究

第5题

示范折纸过程,同法折纸。

指名汇报,填写∠1.∠2.∠3的度数

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精讲点拔

第6.7题

第8题

巡视方位的填写,填写出8个方向。

巡视,北和西北的夹角是多少度?

量出北和西北的夹角(45°)

组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不量说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同桌合作、量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交流)

四、运用提升

第10题

思考题

集体汇报,小组交流(说明理由)

你知道吗?

自学,交流。说明题意,集体交流,分小组活动,尽量拼出不同度数的角,集体交流,独立完成,交流后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作业

P27第9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本课《找规律》教学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 的现象。教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里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练一练”中的两道习题。

【思考】生活中蕴含周期规律的现象很多, 但单纯出现判断后续情况的却很少见。为此, 我在这两道习题的基础之上,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设计了两道开放题, 旨在让学生应用规律, 尝试创造出个性化的周期规律现象,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润泽心灵。

创意一:为老师选饮料

创意情境:学校打算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五 (1) 班同学协助做好后勤准备工作。活动前在每位老师的会议桌上摆好雪碧和可乐任意一种饮料。秦老师的座位号是24号, 怎样有规律地摆一摆, 才能让秦老师喝到她喜欢的雪碧饮料呢?

生1:我把28名老师平均分成两份, 前14名老师都分发可乐, 后14名老师都分发雪碧就可以了。

生2:我想以一瓶可乐和一瓶饮料为一组, 根据单双数推理, 只要第2瓶摆雪碧, 那么秦老师的第24瓶肯定也是雪碧。

生3:我以可乐、可乐、雪碧为一组, 24÷3=8 (组) , 秦老师正好是第8组的最后一个, 所以能够喝到雪碧。

……

【“创意一”与“练一练”第1题的对比】“创意一”和“练一练”的第1题都是以两种不同的物体交替出现, 判断此规律后续第几个物体的种类。“创意一”与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同的 是, 学生要自主设计出周期规律, 并能让此规律符合后续第24个物体的种类。这个练习训练,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法的发散思维能力,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创意二:为妈妈串项链

创意情境:老师为每人准备了一瓶彩色的珠子, 有绿色、黄色、蓝色、红色, 按一定的规律串一串项链。想一想, 怎样让你串出的项链更有意义呢?

生1:我想把项链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生2:我想把项 链送给我 的好朋友。

生3:我想把项链挂到门上。

独立操作……

展示1:妈妈今年36岁, 我就串了36颗珠子。以红 、黄、蓝各一颗为一组, 共串了12组。

展示2:黄色代表美丽的心愿, 所以我以一颗黄色珠为一组, 串了66组, 也就是66颗黄珠子, 送给我的好朋友。希望她能实现愿望, 让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经常回家看看她。

展示3:我们是五 (1) 班, 所以我以5颗绿色和1颗红色为一组, 串了7组, 共35彩珠, 我想把它挂在班级的门把手上。

展示4:爸爸是个司机, 车牌号是213, 所以我以2颗红色、1颗绿色、3颗蓝色为一组, 串4组共24颗彩珠, 挂在爸爸的车上。

……

【“创意二”与“练一练”第2题的对比】“创意二”是以多个不同的物体 (彩珠) 交替组成按一定的规律出现。教材中的练习题是判断后续现象中第18颗和第24颗珠子的颜色。“创意二”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怎样串才更有意义呢? ”抛出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量体裁衣”, 既要考虑到每几颗珠子为一组, 确定串几组形成一定的周期变化。另外, 教材中的珠子和“创意一”的项链不同, 项链问题在数学上是个封闭图形, 而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此创 意的设计 注重让学 生操作, 感悟其规律的存在。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朋友以及班级, 让孩子懂得感恩。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8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9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2分)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为(2,3),则点Y的位置为()。

A

.(4,4)

B

.(4,5)

C

.(5,4)

D

.(3,3)

2.(2分)如图,的位置是(2,3),的位置是()。

A

.(4,5)

B

.(5,4)

C

.(3,2)

3.(2分)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5,1)位置,“车”位于(7,0)位置,那么“马”的位置是()。

A

.(1,2)

B

.(4,3)

C

.(8,4)

4.(2分)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5)

B

.(5,1)

C

.(4,1)

D

.(6,1)

5.(2分)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

.(1,6)

B

.(6,1)

C

.(0,6)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2分)用(x,9)表示位置,不知道在第几行,但知道是第9列。

7.(2分)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位于点(4,2),若向右走3格,则棋子位于点(7,2)。

8.(2分)五年一班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5行,鹏辉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6)。

9.(2分)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0,2)这个位置不存在。

10.(2分)有4个点,它们的位置分别是(1,1),(1,4),(5,1),(5,4),则这四个点连成的图形是长方形。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

11.(2分)如下图。香蕉的位置为(4,3),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西瓜的位置记为_______。

12.(1分)小红的座位用数对(4,3)表示;小军的座位用数对(2,5)表示,小丽坐在小红的后面,和小军同一行,小丽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

13.(2分)贝贝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乐乐坐在第2列第5行,他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

14.(1分)教室里小红坐在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小丽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数对_______来表示。

15.(2分)在方格上用数对(4,3)表示小明所站的位置,那么小明是在第4_______,第3_______。

16.(6分)竖排就是_______,横排就是_______。确定第几列一般从_______往_______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_______往_______数。

17.(1分)小华是第5列第4个记作(5,4),那么小青是第8列第1个应记作_______。

18.(3分)小芹坐在第6列第2行,用(6,2)表示,小凯坐在第3列第5行,用_______表示,小军所坐的位置用(2,6)表示,他坐在第_______行,第_______列.

19.(1分)如果第三排第四号用数对表示是(4,3),那么(4,5)表示的是_______.

20.(5分)数对可以用来表示_______,如果第1组第3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3),那么第2组第4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4,5)表示的位置是第_______组第_______个。

四、应用题

(共5题;共41分)

21.(12分)同学们进行合唱比赛.

(1)东东站在(3,2)的位置上,请你用△标出东东.

(2)明明站在_______的位置上,乐乐站在_______的位置上.

(3)梅梅的位置应该在(4,4)的位置上,你能找到梅梅的位置吗?

22.(5分)照样子写出下图中物体的位置。

☆(D,2);

();

();★();◆();

()

23.(1分)看图回答问题。

用○把第3列,第3行的动物圈起来。

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在_______,把它涂上颜色。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4.(8分)用数对表示A、B、C、D的位置.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5.(15分)(2015•淮安)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长方形A点用数对表示是多少.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2)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多少.

(3)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和圆有关的轴对称图形,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两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2-1、3-1、4-1、5-1、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1、7-1、8-1、9-1、10-1、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

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四、应用题

(共5题;共41分)

21-1、答案:略

21-2、21-3、答案: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

姓 名:郑琳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12月 籍 贯:云南建水 民 族:汉族

工作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碗窑小学 学 历:本科

职 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碗窑小学 邮 编:654399 电 话:***

我教学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4的第二课时,包括Let’s talk, Group work.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家务劳动的五个词组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情态动词can的陈述句和疑问句在相应的情景中进行正确的表述。第一课时已经对在四年级上下册出现过的有关家务劳动词组进行了深入的巩固和拓展,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语境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教学目标

在进行本课时的学习前,学生已经能运用“I’m helpful.I can …”等简单句型来表述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结合本课时的教材特点,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情态动词can的陈述句和疑问句的用法,能正确运用can进行表达,能听懂、会说Are you helpful at home,…?What can you do? 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

A.能够询问,了解他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做出相应的回答,如:Are you helpful……?What can you do? I can…

B.能够用can来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A.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强、自立的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竞争

进取的素质。

B.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Are you helpful at home,…?What can you do? 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熟练运用Are you helpful at home,…? What can you do? I can ….You’re helpful!来与别人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Warm-up

1、Let’s chant(课本44页)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增加趣味性。)

2、听写Let’s learn部分的五个短语和两个句型,听写完后给学生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复习A部分五个短语和两个重点句型,为教学新内容做铺垫。)

3、Let’s play a game:敲单词比赛。

规则:请两个同学敲单词比赛。全班学生当司令官,看老师的口型,说出短语,发出指令,让台上两名学生比赛敲相应的词组。

(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词组。)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1、Let’s talk(1)教师介绍自己会做的事,I can sweep the floor、cook the meals…I’m helpful.然后问一个学生What can you do?引导学生说出I can…,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说出Great!You’re helpful.并板书。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时新句型)

(2)Let’s play a game:传盒子抽奖问答游戏 规则:拿一个纸盒传递,边传边问What can you do?老师说stop时,盒子在谁手里,谁就可以抽奖,抽着奖的,奖励一颗幸运星,未抽到奖的,就要回答What can you do?抽到哪张,用I can…来回答。然后,老师说Great!You’re helpful。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操练重点句型,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

(3)课件呈现,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in it?在这里你可以做什么,引导学生用I can…回答,在这里你能做什么,引出本课时重点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再让学生观察在家做家务的图片和在学校的图片,问学生在哪里,再让学生做替换练习,发散思维说出What can you do at home / at school?(设计意图:句型拓展,拓展出在家能做什么,在学校能做什么。)

(4)Make a survey做调查。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表,当一名小记者采访本组内同学在家在学校能做什么,来操作拓展句型。)

(5)汇报调查结果 让一个学生用

XXX is helpful at homeat school.SheHe can…来汇报,本组内同学会做什么。教育全班同学要做勤劳有用的人,有一句谚语说:“A helpful man is always happy!”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汇报,渗透情感教育。)(6)Let’s play a game: Guess猜一猜

请一名学生带上Sarah头饰,猜一猜Sarah会做什么,引导学生用She can…来回答,猜对时,Sarah会说I can…奖给学生一个智慧果,猜错时,Sarah会说,Sorry, I can’

t.(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7)介绍Sarah会做几件事情,夸Sarah is helpful,询问全班同学Are you helpful at homeschool,引导学生回答出SureCertainlyYesOf course四种回答。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时次重点句型。)(8)Let’s sing a song(设计意图:既突破难点,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活跃课堂气氛)

(9)阅读小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短文的方法。学会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回答正确的教师奖励.短文如下:

Hello!I’m a sheep.I’m young and smart.I can cook the meals.I can clean the bedroom and water the flowers。I can help people(帮助人们).I’m very helpful.Who am I?

Xi Yangyang

Mei Yangyang

Lan Yangyang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Who is helpful ?

2、What can Xi Yangyang do ? 3、Is Xi Yangyang smart ?

(设计意图:拓展所学句型,教会学生阅读小技巧,让学生掌握寻找式阅读的方法)

(10)提出两个问题Q1:Is he helpful at home? Q2:What can he do?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阅读课本47页Let’s talk,并写出答案,三分钟后,老师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阅读短文,并写出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对话的能力。)

(11)听录音,跟读对话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错误发音,训练听力)(12)边对话,进行替换练习

(设计意图: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三)拓展

1、Let’s chant(设计意图:用说唱方式,让学生掌握Let’s talk)

2、小结:让学生讨论小结本课时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这堂课的重难点。)

(四)Homewok:做练习题 练一练:

一、听力部分

(一)听问句,选答句。

()

1、A、She’s tall.B、He’s Mr Black.C、He’s thin.()

2、A、Yes.B、I often read books.COk()

3、A、I’m fine.B、I have math.C、Sure.()

4、A、I can sweep the floor.B、He can sweep the floor.C、I often watch TV.()

5、A、I can cook the meals.B、He can cook the meals.C、She can cook the meals.(二)Listen and tick

二、笔试部分

(一)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答案

()

1、The girl can for her mother.A、cook the meals B、empty the trash()

2、What can Mike do ? He can.A、clean the bedroom B、sweep the floor()

3、Can you do housework ? Yes,I can.A、empty the trash B、water the flower()

4、Chen Jie can.A、sweep the floor B、clean the bedroom()5 He can.A、empty the trash B、cook the meals

(二)选择填空

()

1、What can you do? I can the floor.A、sweeps B、sweep C、sweeping()

2、you helpful at home? A、Is B、Am C、Are()

3、can you do? I can cook the meals.A、What B、Who C、How

()

4、What can you do home? A、on B in C at()

5、Are you helpful at home?

A、Sure B、Ok C、Yes, I can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这段时间所学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第一块重点句型板书,第二块难点句型板书。

板书设计一: A: What can you do? 你 会 做 什 么?

B: I’m helpful!我是能帮忙的!I can

A: Great!You’re helpful!真棒!你真能干!

板书设计二:

A: Are you helpful at home? 你在家能干吗? B: Sure/ Yes/ Certainly/ Of course.当然/是的/当然/可以。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家务劳动的五个词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语境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一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教学过程很顺利,师生间配合也还默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首先,我上课的流程快,不拖拉,时间安排得当,操练的方式丰富,游戏设计新颖,学生们都积极踊跃乐于加入其中。

其次,在组织教学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可以适时的给予学生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纪律也能较好的把握。

然后,我将要教授的句型变换成歌谣的形式加上动作,使句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最后,上课中每个环节时间运用得当,每个环节清晰可见。

当然这节课也反映出了我存在的问题。

第一、进行句子练习时,练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小组间,男女生之间,同桌之间,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第二、多听录音,让学生多接触真实语言。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少用中文,做到按需,需要是在说,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英语解释他们刚接触的新知识。

通过这次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应该真真正正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兴奋细胞统统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通过这次课之后,我对英语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课后评析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育应抓住学生爱说爱闹、敢想敢说、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

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打破传统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的哑巴英语教学。作为一对一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能准确把握考试方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秉承“因材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尽大限度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以下就谈谈我自己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英语教学大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对于课堂教学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要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来热身。我会教学生唱一些容易上口且学生喜欢的chant和做一些游戏。在课堂中,朗朗上口的chant和小游戏是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每当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会用chant和小游戏拉回他们的注意力。

二是要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你还要学生对你感兴趣。那你就要培养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他各方面给予关注。对学生关心,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信心。老师更要多表扬和鼓励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是要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要善于选用身边的物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中我会尽可能的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来谈论身边的事物。例如What can you do ? 句型的问与答。我会让学生用I can …来进行问与答。

四是重视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多设置一些场景,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来演示,让学生学

以致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讨 篇11

关键词: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究,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不要让学生局限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 通过单元迁移教学促进知识的运用和丰富, 满足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思想的要求。

一、迁移教学的概念

学习迁移主要是一种学习到的知识对另外一种知识产生的影响, 在一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另外一类知识里面得到迁移。教学的目的不是记忆和背诵, 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获取上有更多认知技能的活动。而智慧、技能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转移到没有学习到的知识上, 但是知识之间有很多共通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 总结出相关的规则, 不同的知识学习中解决同一类问题, 语言的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 甚至有的题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 只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教师具有迁移能力和迁移意识

“迁移”是学生智慧技能的最好培训途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运用迁移这一规律,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语文教师一直把语文教学看成对字词的理解和作文训练, 没有意识到迁移教学的重要性, 其实语文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多学科课程, 很多学科的基础都是语文。比如, 数学应用题的基础是语文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历史学科要依靠语文的知识迁移, 尤其在问答题中这样的体现更加明显, 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答案, 有的学生知道答案, 但是无法用语言清晰明确地呈现给教师, 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如果学生具备迁移学习能力, 在学习上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效能才能更大发挥, 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的迁移意识对学生的迁移意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不具有迁移能力, 就不能培养具有迁移能力的学生。

三、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发挥

1.教师明确迁移教学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迁移方向有把握, 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或简化, 或挖掘, 寻找学生能够适应的方法;并且把这些目标结合教学教材目标加以研究, 明确整个单元知识点的训练目标, 并且在整个知识网络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教师对教学的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 在头脑中要有一棵纵向贯穿的“知识树”, 并且在每一个树枝上进行横向知识迁移讲解,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词语“奇迹”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延伸幸运、意外、偶尔和奇迹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一个词语的运用方法, 了解到其相关词语的运用方法。教师在课前应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 带领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深入的分析学习过程中, 要为学生的再学习、再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重组的学习体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为当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时候, 他们就会主动思考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并且能够想到和自己认识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因此,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阶段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阱, 学生记忆到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灵活运用,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这才是所谓“鱼”和“渔”的辩证关系。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 在学习中有目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地进行知识学习对比, 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 提高

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 最好把现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的迁移不是凌乱地学习知识点, 而要形成系统化以及结构化, 并且有效地融入知识网络中。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典型的案例带领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 对待相同的知识和相同的学法, 进行有效的迁移, 总结新的学习方法, 由学习到领悟, 用中学新。

3.学生语言本质探索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篇幅, 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简洁的主旨表现其本质内容, 所以学生要通过繁复的文字描写了解其背后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这也是五年级学生该有的理解力和分析力, 真正地学习是抓住重点, 让书越读越薄。例如, 在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小桥流水人家》, 主要是描写自然朝起夕落的生活, 平和安静的太平生活。这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关系, 所以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少, 所以对这种场景的感触不深, 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联系新的形势下没有灵活地运用, 这些知识就不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新情境中知识的灵活应用, 并且能够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 完成知识的迁移, 学习的知识才能做到有意义。学生在传统教学中, 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 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能够让知识当堂得以运用, 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涉及应用。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 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过或者学过, 关键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 知识学习不是目的, 转化为技能才是教学开展的根本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迁移。以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作为案例, 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写一处景物”, 那么, 教师就可以结合两项教学内容,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让阅读教学和写作过程相结合, 在教学中让读和写有机地结合, 教学指导中要结合运用读和写的原则, 并且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的景物描写文章, 借鉴其中能够运用的语句和写作方法, 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都要学习。在短时间内, 学生的作文学习水平不能马上提升, 因为作文是积累学习的过程, 要在循序渐进中得以发展和提升, 但是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范国强.试论小学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 2014 (29) :3-5

上一篇:家 庭 跳 绳 比 赛作文下一篇:认识整十数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