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精选8篇)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篇1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杭州市开展了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并举行了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期从中选择了一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以飨读者。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

(一)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主题是“父母之爱”,课文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精读最有特色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感受别样的父母之爱,体会父母之爱的深沉,习得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阅读策略,再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其他三篇课文;也可以先分课教学,再利用“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的提示在“本组课文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读一读课文中这样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上好单元总结课,把单篇课文教学时获得的散乱的知识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基于略读课文拓展的群文阅读课,让略读课文教学简略而丰厚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选编了一篇略读课文,到了五、六年级每个单元选编了两篇略读课文,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再三强调略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大意”“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为了更好地体现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略读课文。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泛读《俗人奇事》一书中的《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在大量阅读中充分感受冯骥才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让阅读材料成为探究学习资源

为了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编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与课文不一样,不能一篇一篇地教。我们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中发现诗歌描写内容、古诗与现代诗表达方式、不同诗人表达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充分感受诗歌魅力,为学生接下去开展确定主题、搜集诗歌、整理诗歌、编小诗集等实践活动打开思路。

(四)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

随着儿童阅读的推广,书店里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读什么,怎样读,是摆在学生、家长、教师面前的两大问题。围绕某一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是一种课外阅读的好方法。课外书中还有一些书是由多篇小文章组成的,如《俗世奇人》《中外神话故事》等,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同步阅读》等,我们也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可以开展群书阅读的指导。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书屋”,提示学生课外阅读我国著名作家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等作品,就可以在学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深入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丰富的情感。

三、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策略

(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

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

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高利佳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如汪燕宏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赖玉莲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如台湾陈易志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先让每个小组各自阅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整理出本小组阅读文章中的角色、困难、结果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再重新分组,新的小组里坐着读不同文章的学生,请他们把自己写的便利贴贴在海报上,重述自己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一节课时间内每个学生相当于读了六篇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立足群文阅读的比较性问题设计。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高利佳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立足群文阅读的迁移性问题设计。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立足群文阅读的冲突性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有意识地渗透策略,让群文功效综合起来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如教学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的群文阅读,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可以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目十行地读,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把自己的感受用词语记录在课题的旁边;再读课文时提出要求:我们知道了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气勃勃的园子,请大家用三分钟时间浏览课文,可以跳读、扫读,把表现这些特点的句段画下来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如戴一苗老师教学非连续性文本《寻找食物》的群文阅读,就运用了范恩图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从《湿原虫怎样寻找食物》和《蚂蚁的路径》两篇文章中提取信息,比较蚂蚁和湿原虫在寻找食物的方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渗透概念圈的阅读策略,通过在多篇文章阅读中不断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渗透对照表的阅读策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等。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神变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我认为鸡蛋里黑糊糊的,当时混沌的世界也是黑色的;世界上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蛋也是圆的;蛋是封闭的,我估计原始人认为宇宙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

文章能不能一组一组教?

——“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

教育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我的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今天单讲“群文阅读”。

从两个“群文阅读”的案例说起

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即时记录下听课的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温柔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的确是不够热闹,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那么我们的课堂上,能否接纳下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听课的老师对“群文阅读”感到非常新鲜,有点惊异,觉得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内心处于一种想尝试又不敢涉及的矛盾中。我们在矛盾,别人早已开始尝试,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符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10月-11月,我反复上教材里的一篇神话《开天辟地》,改变提问,调整环节,变换策略,教学方案换了好几个,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生字认识了,词语理解了,故事会讲了,盘古的精神也了解了„„总而言之,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达成了。可是我总是觉得不过瘾,心里总是有遗憾。神话的神奇与隐秘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孩子对神话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感,我真的感觉到挺没劲的。

于是,我要“开天辟地”似的大刀阔斧地换一种上法。我在50分钟的时间里,让孩子读了7篇神话(详见《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堂实录)。在那堂课里,孩子们疑惑、好奇、不解、发现,在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里,发现了神话的许多“秘密”,发现了一些神话的“母题”,孩子们在创世神话发现了哪些神话母题呢?

1.“宇宙卵”的母题。天地之初,混沌一片。什么是混沌?可作混沌的比喻很多,例

如“初烹时,茶叶乱浮,清浊不分,是混沌”。但在神话里,都喜欢把混沌的宇宙比作“卵”,即宇宙最初像一个大蛋。《开天辟地》里说“混沌如鸡子”,在伊朗神话、印度神话、罗马神话等诸多神话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宇宙或者是鸟蛋,或者是石蛋,或者是金蛋,这就是“宇宙卵”的母题。

2.“英雄创世”的母题。《开天辟地》的故事结构也是非常明晰的:先是说宇宙混沌,昏天黑地;接着说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最后说盘古化生万物改天换地。这就是典型的神话故事结构,很多神话结构都是这样的:人类的苦难——神(英雄)的出场——神的肉身消失或者重生。即使长篇如《西游记》,一百回,也是如此,为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功德圆满。在这个叙事结构中,英雄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天辟地》里是盘古,在《女娲造人》里是女娲,在《后羿射日》里是后羿,在其它的神话中,也总会出现一个神,一个英雄来拯救世界,来帮助人类。这就是“英雄创世”的母题。

3.“垂死生化”的母题。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化为万事万物。在其他神话中,这样的想象也是屡见不鲜,神或者动物的身体器官,化成日月,化成山河,化成风云,化成庄稼。如果说,“宇宙卵”和“英雄创世”的母题还只适用于部分世界创世神话,那么“垂死生化”的母题却是世界创世神话的普遍共性。

当你看完这三个神话母题的描述后,你或许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太深了。但是我必须要强调我在课堂上的切身感受,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的探索与发现中,讨论是那样积极而热烈,尤其当他们得知老师是不会将讨论的结果作为考试的题目的时候,更是放松、坦率。而且,我自己感觉这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适可而止”的境界,这是“群文阅读”带来的。

于是,我决定,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补充“群文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什么

我并想否认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学的价值,我坚持认为在现有的背景下,架构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行为主义理论和阅读工学理论之上的技能取向的课文教学(如认字、识词、句式掌握、篇章组织、理解等等),也是有其意义的。因此,在我自己的课堂里,是不可能出现那种“大手笔”的、“大刀阔斧”地将教材撇在一边的改革的。我所指的“群文阅读”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即使是这样,也需要老师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我们要作出相应的巨大的改变。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你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

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啊。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有感情朗读是特别费时间的;二则无限放大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你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你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地类生活化阅读。

把怎样的文章如何放在一起是个关键

“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有的人可能会问,教材里不是已经有一组一组的文章了吗?有的地方不是已经在尝试“单元整组”教学了吗?你为什么还有“另起炉灶”呢?这真是个关键问题,在我眼里,教材里的一组一组文章,虽是把一篇一篇文章放在一起了,但关联性不大,并且教材的设计本质上还是基于老师的“教”的。为了将我心目中的“群文”这一概念解释清楚,先列举一些我校已经和打算实践的4-6年级的群文主题:

四年级: “反复结构的故事”一组

“友情诗”一组(《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图像诗”一组

各个版本“龟兔赛跑”一组(一个故事多种版本)“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一组 “大作家也写流水账”一组 各个版本“三个儿子”的民间故事一组 “淘气包”文章一组 穿越式“幻想小说”一组 “大人国小人国”类文章一组 五年级 “创世神话”一组 “对话”组成的文章一组 突出“声音”的文章一组 突出“色彩”的文章一组 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一组 “月亮”在组

“一句话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文章一组 “吝啬鬼”文章一组 “言不由衷”文章一组 六年级

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一组 父母与孩子的“通信”一组 谢尔·希尔福斯坦作品一组 老舍文章一组 豪迈与温婉风格一组

“一部作品不同人翻译”文章一组 谈论”死亡”的文章一组 谈“人与环境”文章一组 谈“幽默”文章一组 “通感”一组

透过上面的“群文主题”,大家或许已经发现,选怎样的文章组成“群”考验着老师的

阅读视野、品味以及阅读教育理念。因为我们要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例新闻报道、说明书、广告、通告。我们还要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教材中的课文,主题是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篇幅是有限制的,语言也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选文应该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保留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

但是,“群文”最应该强调的还是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就是教材里的单元做得还不够好的,这种“结构性”体现在两点:

1.组合的线索非常明确。以文学类文本为例,“反复结构故事”群文的组合线索是“表达形式”,“友情诗”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主题”,各个版本“龟兔赛跑”群文的组合线索是“故事内容”,“淘气包”群文的组合线索是故事中的人物,“创世神话”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体裁”,“老舍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作者。线索虽然丰富多样,但相对明确,不模糊。这种线索清楚的一组一组的文章,如果后面的教学跟进得好,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叶圣陶先生所担忧的单篇阅读的弊端:“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各体各派,应有尽有。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国文教学成绩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宣读单篇短章,没有收到好的方面的效果,却受到了坏的方面的影响。” 2.线索背后又有明确的意图。一群文章,按一定线索放在一起的意图一定要明显,有的是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的是要强化学生某一种认识,有的是要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有的是要学生领会读某类文本的方法„„笔者所实践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详见后面的课堂实录),选用了7个不同地区的创世神话,就是要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因为这一组文章“相似处”和“不同点”都显而易见,尤其“相似处”,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把远古的世界想象成一个蛋?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有一个不畏艰险、法力无边的大神?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创世神话都想象最后是神的身体化成了万事万物?为了找到这7个神话,我真是费劲周折,但是这种“费尽周折”的意义在于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性阅读。再如后面的“群诗阅读”的案例中,五首诗虽然都是讲“友情”的,但五首诗分别叙述了友情的不同面向,包含了朋友的生离死别以及争执,多角度的提供学生去探讨“什么是朋友”,丰富了学生对友情的理解。这五首诗歌也是精挑细选的,“精挑细选”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思考性阅读。

“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有限的单位时间里要读好几篇文章,客观上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客观的被动的“不同”不是我们选择“群文阅读”的理由,你想啊,你在“群文阅读”的课堂里不强调字词了,你不做繁琐的分析了,也不一味感情朗读了„„那你要干嘛?你总要有所作为吧,你到底怎么做呢?“群文阅读”应该树立自己的教学取向。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就像人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自行车中学会骑自行车的,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单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也在强调“多读”啊,实现“多读”的途径是反复读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一篇经过剪裁的“去情境化”的短文,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并没有读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去重读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的文章的,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前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不能否认还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我们在课文教学的课堂里,即使有问题,问题大部分是老师的问题,即使有发现,发现大部分是老师的发现。这不仅是我们的教学操作出了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自身的局限。

当然,有人也许会问,单篇文章的阅读难道就没有真问题、没有真发现了?当然有,但你仔细想想,那些疑问和发现往往是读者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与自己曾经读过的其它文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生活情境中的类似事件(文章的另一种形式)加以连结后产生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群文阅读”。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的孩子阅读能力还在发展中,很多孩子在读一篇文章时还不具备连结其它文章的能力。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例如一则报道说维生素C多吃大有好处,再一篇文章说多吃维生素C有害健康,这样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完以后,你疑惑自然来了,你努力想做出判断,于是,你就会自我发问、重读、辨析„„

“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4.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大家都明白,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凡是阅读教学的研讨,都强调有感情朗读,就像“一白遮百丑”,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可以掩盖这堂阅读课的其它许多不足和“失误”。逐字的阅读、朗读以及美读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乃至强势,就让人忧虑,沈大安老师说“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沈大安老师的这一观点,法国政府教育部早在1972年就落实到实践上,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阅读可以只需依靠眼睛,而无需依赖嗓音),因此,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的地位,在70年代的法国已经受到严重动摇。

那么,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呢?我们还可以默读,我们还可以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并且昂贵;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最近赵镜中老师“教课文”还是“教阅读”、吴忠豪教授“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追问,以及PISA、PIRLS阅读测试的被知道,大家开始关注“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读、比较、视觉化、连结、统整等,关于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专门的文章中探讨。“群文阅读”就是要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部的知识、技能的精熟学习的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的模式。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篇2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 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简单地讲,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 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1.“群文阅读”的概念源流

2007年10月20日, 首届 “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育研讨会上, 台湾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 展示了在课堂上指导孩子短时间内阅读多个文本的教学过程。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 《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 》《肉丸子汤 》《兔子蛋糕 》。 首先他把学生分成几个组, 组内又分工, 一人读文本, 其余同学从书名、封面的图画猜测这本书的内容, 再请读文本的孩子与进行猜测的孩子问答对话, 接着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下文本进行阅读, 每人拿5张便利贴, 写出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做食物用了哪些材料、发生了哪些事、结果怎样、故事有什么寓意等。 因为目标明确, 学生知道要做些什么, 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 孩子们把这本书读懂了。 第二个环节, 老师把孩子们重新分组 (为了使学生不混乱还使用了号码牌) , 新的组里坐着读不同书的学生, 请他们把自己写的便利贴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海报上, 根据便利贴的提示重述自己看的那个故事, 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交错分析。 听课老师们会感觉整个课堂很沉闷, 没有精彩的发言, 没有活跃的气氛, 但是, 学生都在阅读, 在互相交流, 在根据老师的引导读故事、写故事、比较故事, 每个学生一直都有事可做, 有问题可想。

这也许就是群文阅读在大陆语文课堂中的初识形象。

台湾小学语文理事长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 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 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 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 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 针对相同的议题, 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

蒋军晶老师认为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 并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 蒋军晶老师对教材里的一篇神话《开天辟地》进行了一种“开天辟地”似的教法。 50分钟时间里, 蒋老师让孩子读了7篇神话, 课堂上, 孩子们疑惑、好奇、不解、发现, 在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里, 发现了神话的许多“秘密”, 发现了一些神话的“母题”。 于是, 就诞生了群文阅读的大陆典范———《创世神话》。

2013年12月, 以 “群文阅读, 行进中的思考”为主题的第三届儿童阅读与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重庆人民大礼堂举行。 至此, 中国大陆“群文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群文阅读”的课堂意义

从单篇课文几课时精读到“群文”的一课时阅读, 对语文课堂而言, 有何意义呢?

意义一:让课堂真正属于师生和文本。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博学多才, 学富五车的, 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当语文老师。 要开展群文阅读, 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 一堂好的语文课, 应该是大江大河, 浩浩荡荡、两岸开阔、涛声千里。 这样的语文老师, 这样的语文课堂, 才会让学生两眼放光, 充满睿智, 文本经过融化和熏陶, 最后变成一种文化底蕴, 而不是实用工具。

意义二:“课外阅读”课内化。

很赞同徐冬梅老师在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上的一段发言:“关于儿童阅读和课外阅读, 不知道我们在座上千名代表会有多少老师还在用课外阅读这个概念, 我希望大家放弃。 我们十多年前就在讲, 课外阅读是什么? 其实是有歧义的, 是课本之外的阅读, 还是课程以外的阅读? 有很多学校把推进书香校园、把儿童阅读作为一种特色来做, 我是反对的。 我认为, 阅读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一个教育行为, 阅读是每一个儿童应该享受的权利。 因此不是什么课外阅读, 中国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开展阅读, 而且应该是在课程之内。 ”而“群文阅读”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契机。

意义三:还给学生阅读的权利。

儿童阅读有十大权利。 不读书的权利、跳跃阅读的权利、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一读再读的权利、什么都可读的权利、随性的权利、到处都可阅读的权利、到处攀爬的权利、大声朗读的权利、保持沉默的权利。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里, 学生可以通过聆听、阅读、选择性阅读、比较性阅读, 逐渐发现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课例

笔者孤陋寡闻, 现场听过的群文课例不多, 但出于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初生牛犊不怕虎, 申请了一节区级群文阅读研究课, 并致力于继续在课堂中实施。 下面以《三只小猪》群文阅读课为例。

1.群文阅读的选文

“群文阅读”的教学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把文章放在一起, 有何意图。 选怎样的文章组成“群”, 无疑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 品位与阅读教育理念。 当教师选择的群组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有想读、愿意往下读的强烈欲望;读的时候或读完后, 他们又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 笔者认为, 尊重儿童的阅读视角, 应该成为“群文”组合最为重要的线索。

《三只小猪 》是家喻户晓的民间童话, 大卫·威斯纳根据经典童话《三只小猪》创作了一个三只小猪集体出逃的故事, 而且逃得太远, 太离谱了, 竟然逃到故事外面去了。大卫版的《三只小猪》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乔恩·谢思卡创作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也是彻底颠覆了古典童话, 但视点不同, 这是一个“大野狼版”三只小猪的故事。在这本书中, 臭名昭著的大野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 他说他被冤枉了。

这样一组一个故事多个版本的“群文”无疑让学生们觉得新鲜而兴奋, 而完全颠覆了传统童话《三只小猪》的另外两个版本足够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当然, 作为绘本, 除了文字, 还有图画也足够能让学生读后有聊不完的话题。

在这组选文中, 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是经典版的民间故事《三只小猪》, 而要读懂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和乔恩·谢思卡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需要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方法。 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份作业单, 让学生运用写“情节梯”的阅读策略来较快地理清故事内容, 并形成小组汇报材料。

2.群文阅读的议题

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 一组选文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

在《三只小猪》的一组群文中, 笔者聚焦了一个议题:“故事可以这样讲 ———创意无限, 故事无限。 ”从一个古典童话《三只小猪》中产生一个创意, 并颠覆传统童话, 是本组群文中另两本绘本的最大特点。 笔者请学生分成两个团队, 每个团队阅读一本绘本, 团队合作深入阅读绘本, 挖掘作者的创意, 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无限创意为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

“小猪队”阅读大卫的 《三只小猪 》, 运用 “韦恩图”的阅读策略来寻找绘本中文字、 图画以及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多处创意, 如下图:

“野狼队”阅读乔恩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运用“对立角色椅”的阅读策略来完成绘本本身带来的辩论:你觉得大野狼是被冤枉的还是在说谎。通过正反方辩论点的寻找来体会绘本文字作者与图画作者带给读者的思考空间。

之后, 笔者设计了“故事创意大擂台”的汇报方式, 让学生们通过团队代表汇报、 队员补充发言、 全体学生聆听, 了解了两个版本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和创意。

在这样的群文阅读后, 学生萌发了用自己的创意来创作无限故事的意愿, 如:有的孩子希望创编 “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的故事, 有的孩子希望创编 “三只小猪与作者相遇” 的故事……达成了 “创意无限故事无限”的共识。

三、尝试群文阅读课程化

仅凭一腔热情和一时兴起是无法坚守群文阅读教学的理想的, 而且群文阅读也确实需要课程化才能更系统, 更服务于大众。 还是重复徐冬梅老师的话:“阅读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一个教育行为, 阅读是每一个儿童应该享受的权利。 因此不是什么课外阅读, 中国的每一所学校, 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开展阅读, 而且应该是课程之内。 ”所以, 笔者认为群文阅读课程化迫在眉睫。

笔者所在学校的业务校长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 曾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一年级上册 “周群文阅读”的书单;以蒋军晶老师为主的杭州天长小学群文阅读工作组团队也开发了三至六年级“群文阅读”书单。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篇3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群文阅读  选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0-0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对近几年所任教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的了解,虽然每月都推荐了一至两本的课外读物,但能够完成阅读的学生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为此,参加了“立足高段文本的‘1+X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的县课题研究,根据教材提供的文本,从五个方向选择文章或精彩片段,利用现代媒体,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开展群文阅读实践;在此基础上,带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实现阅读量的增加,提高阅读水平。

一、根据文本主题选文

每个单元组的课文,都有一个主题;每一篇课文,也都有一个主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单元主题或课文主题选择相应的文章或片段,让学生阅读,从而在加深对文章内容或主题理解的同时,扩展阅读面。比如,在教学第十册(文中所引用教材文本均为人教版)《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后,腾出时间,展示《拉萨古城》一文,让学生阅读并当场交流“古城印象”;之后,链接歌曲《西部赞歌》《天路》,在歌声与画面营造的情境中感受西部与西部开发。这样,学生对西部的开发、对拉萨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激发了对相关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根据文本作家选文

小语教材中,很多文本出自名家,所以,我们在阅读完相关的文本之后,可以找出该文本作者写的而之前学过的文章让学生重新阅读,更应该找出该文本作者的相关作品或作品节选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既培养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又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选择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宋妈挥舞鸡毛掸子让我起床”等选段;学习《祖父的园子》后,选择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中与之相似的描写“院子”选段。

三、根据文本作品选文

许多文本是从名著中节选的,教学此类文本,可以从文本所节选的作品中再找出选文,让学生阅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也会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比如,教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在学习《草船借箭》后,阅读《三国演义》中“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中的精彩选段;学习《将相和》后,阅读《鸿门宴》《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等《史记》小故事;学习《猴王出世》后,阅读《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三打白骨精》等选段。

四、根据文本体裁选文

小学的文本中,体裁丰富,有古诗、现代诗、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阅读教学中,在学习了相应体裁的文本后,如果能链接阅读相关体裁的文章,学生对表达方法就有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对这一体裁的文体就会有更透彻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对相关文体阅读能力的形成。

例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诗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安排阅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黄庭坚的《牧童》、雷震的《村晚》等诗作;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金色的鱼钩》,引进阅读路影的《要随部队长征去》《草地夜行》《倔强的小红军》等小说;学完《再见了,亲人》一文,引进阅读魏巍《战士和祖国》《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散文。当然,根据体裁选文,最好能够与单元主题相结合,比如上两例中的“童年”与“感人之事”。

五、根据表达特色选文

阅读文本,不仅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也为了提高习作能力,为此,在进行群文阅读选文时,也可以从表达特点上进行考虑,这样,对学生的阅读与习作都有较大的帮助。例如,教学第十册的《晏子使楚》之后,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巧妙,可以拓展阅读《公鸡下蛋》《晏子谏杀烛邹》《墨子与鲁班》等,体会时紧扣“体会言外之意,感受语言魅力”,并根据这个议题来设计训练点与检验点,或让学生补出体现语言魅力的言外之意,或让学生说出文中人物精彩语言的言外之意。

关于群文阅读的教研心得“ 篇4

衡阳高新区衡州小学 綦佳丽

3月14号上午,我们参加了由学校语文教研室组织的群文阅读课,这使我对“群文阅读”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群文阅读教学,也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在教研中,我们一起听了一堂刘悦老师执教的关于古诗群文教学的课——《敕勒歌》。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诗情感把握,让我觉得她是一名温柔可亲的老师,孩子们也沉浸在那种温馨娱乐的环境中。在听、读、说、感受的环境中真正学到了知识。这节课,刘老 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她则真正做到了引导、总结的角色。首先,让学生找出诗中所见到的景象,并根据景象配上相应的诗句。尤其重点引导同学们想象“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画面,围绕这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让孩子对比,没有这句描写动态的画面,又将是怎样。最后通过朗读整首诗,让孩子们感受以静衬动。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诗情,品味诗意。而后教师总结概括,并让学生自学另外三首古诗,引导学生说出场景,并分角色朗读整首诗。自己发现古诗动静结合的规律,体会、感受。最后给出一首不完整的诗,让孩子自己给它添上表示“动的一句”。整堂课紧凑有序,环环相扣,各环节衔接流畅自然,教师总 结言简意赅。此外,教师的板书一目了然,准确地概括出三首古诗的 主要精髓。带领孩子去感受诗歌美丽的魅力,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与口语表达能力, 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诗歌的芳香里, 激励着孩子们去 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群文阅读的几点思考和方向探索引导。从各位前辈们身上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次听课获益匪浅。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篇5

2014-04-11

本次活动,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观摩了两节示范课和六节赛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激励思考,达到了预期目的,是群文阅读研究路上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专家的报告体现了目前群文阅读研究达到的高度,倪文锦教授全面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背景、本质、功能和实施,林文宝教授介绍了台湾儿童阅读、群文阅读的理论和宝贵经验,祝新华教授介绍了香港群文阅读的实施和评估方法,崔峦老师觉得三位教授的报告有以下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一、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三位教授的报告反映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1.新在何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打破了阅读教学的思维定势。通过群文阅读,能较快提升阅读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好的。

2.群文阅读的内容非常宽泛,组织学习的角度多种多样。群文阅读乃至儿童阅读甚至是教科书的阅读,不只是读儿童文学作品。林教授的报告里很强调这一点。所有适合儿童阅读的都可以读;也不只是读连续性文本,纸介读物,还有非连续性文本,视像语言材料。林教授也强调了这一点。

3.群文阅读一定要兴趣为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喜欢阅读是持续阅读的动力。(以最后一节课为例:老师最后问喜欢阅读不?学生说喜欢、难忘。)

4.在实施中,要通过改变阅读方式,来提高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自读在先,比较思考,讨论交流,实现意义建构。其中充分地自读,1 小组乃至全班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有效指导,还有多元的评估是实施群文阅读的重要原则。

5.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之间是什么关系。祝教授认为主题阅读、主题学习和群文阅读是有关联的,一些群文阅读本身就是主题阅读,但在内容上、结构上又宽于、广于主题阅读。三位教授的报告反映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二)蒋军晶和李云贵老师的观摩课则体现了实践的高度

1.两位老师的课从实践的角度力图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读什么,怎么指导。他们二位的课努力地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旨——创意教学。二位的课都很有创意,体现在:

(1)群文的群的结构、角度新。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句诗》的群文,训练的点打在群诗的阅读与创写上,探索了让诗歌的本身教写诗的技巧,台湾老师《角色性格相对多元与简单概念的深化拓展》,这一组群文的训练点打在培养辩证思维上。大家知道思维的片面、凝固、僵化是通病,训练辩证的思维非常必要,辩证的、正反方向的思维是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是重要的方法论。所以说他们二位群文阅读的结构、角度比较新。

(2)他们二位都在努力改变师生关系,改变课程结构,追求自主、生成的课堂。蒋军晶老师的指导策略,大体是比较,思考,发现,李云贵老师指导策略大体是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全面思维。两位老师力求教给学生思考的路径、思维的方法。

2.但两节课未达到崔峦老师理想的高度,这两节课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读得太少。群文阅读要立足于读,学生的读不仅读得要多,不仅是数量多,读的时间要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而且要有层次地阅读。(2)教师的指导要重在引领。说白了就是给孩子搭脚手架,搭梯子,让孩子一步步攀登。从这两节课来看,二位老师的指导办法还不是很多。

(3)个别选文不够理想。比如《涂鸦》这首诗,给孩子思考的空间不大,所以课堂上出现了给诗歌添加结尾始终不恰当的情况。

(三)六节赛课代表了群文阅读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程度

总的感觉是群文的组合多样,每节课阅读的容量比较大。尽管目标不同,内容各异,但训练的点都相对集中,教学效果也还比较好。不过总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因素还要加强。群文阅读课要更多地考虑语文的因素,更多的落实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以上是对本次活动一些概括,下面再谈几个问题。

二、群文阅读问题的提出和课程的评价

(一)群文阅读问题的提出

群文阅读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呢?首先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读得少,能力差,大家都不满意,于是提出要大力改进阅读教学。若干年前,崔峦老师就提出要和单纯地分析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得意、得言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我们还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方法、策略的指导,于是出现了主题阅读学习,出现了阅读教学的单元整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儿童阅读在很多地区、学校搞得如火如荼,搞得很好。也就是说,一方面抓课内阅读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加强儿童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整本书的阅读,进而研究群文阅读。应该说群文阅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课程标准提出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我们要开展儿童阅读,于是儿童阅读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二)对群文阅读的理论探索

什么是群文阅读?崔峦老师觉得,群文阅读是围绕着某种阅读目的,比如获取某方面的信息群,比如为了受到某方面人文的或科学的熏陶,比如要研究某种文体的文章,比如要赏读某一个作家一系列的作品,比如要学习某种阅读策略或者某种文体、文章的表达方法,等等,总之要围绕一个阅读的目的,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或多部作品,也可以是整本书,进行功能性地阅读。群文阅读是要有目的,需要实现某种功能,进行功能性地阅读。并且在师生同读共议,分享阅读经验、阅读感受的作品过程中,来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的过程。它是阅读内容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群体阅读的一种实践方式。不仅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或者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契入点,还是有助于形成课内外阅读、校内外阅读、家庭阅读、社会阅读的良性循环,对构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能起到推动作用。这是崔峦老师对群文阅读的基本认识。

(三)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

群文阅读在台湾也叫文本链接、群书阅读。在香港和它相似,叫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所读的群文不是杂乱无章,所读的群文要有相关度,甚至是结构化。2.比较单篇、单本的阅读,它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态。我们所推崇的群文阅读,要充分地体现学生阅读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我们要问把这一群文章组织起来有没有必要,效果会不会比单篇的阅读要好,否则,就没有必要。较之单篇的、单本的阅读,群文阅读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形态,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改变和优化人的思维方式,使阅读者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3.群文进入课堂,是对传统的、单篇的教学的冲击,是对单纯的、分析内容的阅读教学的挑战,给凝固僵化的阅读课堂吹进了一缕清风,必将促进教学形态、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模式的变革。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是自主阅读,师生交流分享,然后在合作探究中实现集体的建构。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群文的阅读,整合从群文中得到信息,并 且在群文之间进行连接。在连接的时候,要和先前阅读的文本,要和以有的阅读经验进行比对,达到重新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和认识,从而加深理解,最后迁移运用。这是群文阅读的优势,也是群文阅读应该做的工作,即整合——连接——比对——建构。

所以群文阅读具有理念的先进性,主题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自主性,模式的创新型。

(四)理论支撑

除了几位教授讲所讲的孔子的学说、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加森纳的多元智能,崔峦老师认为还有教育的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应该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群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

2.系统论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群文的整体要大于、优于一篇一篇地阅读。

3.全语言学习的理论。群文阅读是在完整的、有目的的、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能克服阅读和语言学习的碎片化。

4.建构主义理论。这里所讲的建构不是个人的建构,是通过阅读分享、交流、研讨的集体的建构。

5.课标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群文阅读是最能够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群文阅读中要做到真读书,学生和群文之间要对话、真思考,无限制的独立思考;真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敞开心扉谈真的感受、发表个人的见解、多元的理解。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这正是课程改革的基础。

三、开展对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

(一)群文阅读的内容的研究 群文阅读读什么?可以读群文、群篇,可以读群书,也可以读群篇加整本书等等。但是,在选择群文阅读的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点: 1.群文阅读的功能要明确。我们为什么把这篇文章而不是另外一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呢?我们要达到什么功能,实现什么目标,这一点一定要明确。我们至少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为了能激发兴趣来组织阅读,特别是低年级。低年级的群文阅读更要以兴趣为先,要让孩子喜欢读、喜欢看;为了从信息群中了解该事物的全貌或者整合信息、丰富知识,为了受到某方面的人文熏陶,为了对某一个作家的作品加深了解,为了对相同或不同的观点的材料实现意义建构,为了学习某种阅读方法、写作方法。总之,在比较阅读中,要么有所发现,要么引发认知的冲突,要么获得多元的理解,要么学到某类文本的读法、某种文体的写法。在比较发现中,强化整体性的策略,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强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强化求异出新的创新思维能力。做到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发展思维能力。所以很多时候,群文阅读的好处是单篇阅读所不能达到的。

2.群文阅读内容的组成要有相关度,甚至做到结构化。相关度,比如我们按人文主题来组织群文,要注意切口要小。结构化群文的选择,我们要有些新的角度。比如蒋军晶老师做过这样一次群文阅读——一组反映友情的诗歌,他选的对象有的是了解生离死别的场面,有的是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烦恼,有的是讲朋友情义的相通等等,虽然都是友情诗,但是侧面角度不一样。多侧面、多角度地组织群文,这就叫结构化。再如我们设计一组谈读书的群文,这里面涉及到多种读书方法,甚至是有冲突的读书方法。比如有人主张阅读要眼到、口到、心到,要精读、要深思;有的人主张读书不求甚解,通过阅读一组群文让学生来讨论哪种读书方法好,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总之,群文的编排要有相关度,甚至达到结构化。

(二)群文阅读的指导

群文阅读的指导是回答怎么读,怎么指导的问题。崔峦老师以为,基本的环节应该是这样:自主阅读→交流分享→建构意义→习得方法→自我检测。

首先要给足时间,每个学生要有目的地阅读思考,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一边批注。接下来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指向性地聊书(也就是围绕本次训练的点),老师在和同学聊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给孩子搭脚手架,想办法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要越聊越深入,越聊越逼近我们的训练目标,还要在群文阅读中关注学生习得一系列的读书方法,整合、比较、甄别、筛选、判断、评价。通过群文阅读,改变一味的单篇阅读只关注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较能力、评判能力,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探究思维、创新思维。我们通过群文阅读,冲击每一篇课文精读的怪圈,注重方法的指导,做到减负增效。参与这次活动的老师们也反映,群文阅读这样教,是不是语文味就淡了。老师有这种担心,崔峦以为这种担心是必要的。我们要时刻警惕,首先群文阅读和单篇的阅读有不同的功能,我们不要嚷着一上这种课就想到我们过去习惯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也要在群文阅读中更多地体现语文味,培养语文能力。因为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教科书的单篇阅读,我们的总目标、总方向是一致的。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师生在同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做到教学相长。学生得到提高,老师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我们自己的专业成长。

群文阅读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就像蒋军晶教学能力这么强的老师,观摩课上也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情况,所以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

四、谈谈展望

1.群文阅读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找准相关度和关联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选择,但点一定要集中,相关度、关联性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阅读效果。所以选文、组织群文,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读的内容上,低年级可从人文专题、内容专题、人物专题来组织教学;中高年级可以从作家、作品、文体、观点、方法、专题等来组织群文学习专题。崔峦老师建议老师们要读一读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学语文之友》。在这本刊物里专设了群文阅读的专栏。该专栏在对群文内容的选择、组织上给我们有启发意义,甚至有些群文的材料可以直接拿到我们课堂上来使用。因为群文阅读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有讲究的。

2.在确定阅读内容以后,一定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讨论的发言权还给学生。关键是要看过程,最重要的是享受阅读过程,呈现交流思考过程,实现意义建构过程,体现阅读魅力提升的过程。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群文阅读的形式,不要一味地追求阅读的数量,我们要关注群文的语言和表达,另外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千万不要要求过高,千万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操之过急。我们搞实验往往操之过急,恨不得几天就能见成效。我们要相信有长期实践的积累,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群文阅读2015阅读总结 篇6

读书活动总结

罗璇

书籍是人类知识、思想、文明的结晶,是走向进步的阶梯。以读书为契机,行育人之举措,打造书香校园,这是班级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主题的读书活动中,每一位孩子都积极参与,通过参与读书活动,孩子们不断感受书香墨趣,培养了自己的读书习惯、提升了个人文化素养。

2015年暑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结合我校要求,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读书活动。这次活动以“我阅读、我快乐!”为主题,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下面,就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一、明确“三项要求”,让读书活动不流于形式。

㈠读书时间:暑期读书活动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0日结束,期间主要以自读为主,扩大读书范围,选择个人喜爱的健康读物,以读书卡做好记录。

㈡阅读范围:在阅读范围上,除金典的读物外,针对孩子年龄特点,提倡学生阅读感恩、责任等方面的书籍,并鼓励学生积极选择其他健康有益的各类书籍作为补充(主要为绘本)。

㈢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做好读书卡和心得体会。假期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有质量的心得,并对优秀的孩子颁发奖励。

二、读书活动成效显著,推动了我班良好地阅读氛围。

经过开学后的检查,本次读书活动较之以往成效更加明显: 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读书热情高涨了,许多到新华书店购买书籍来阅读,一到休息时间,假期常常手不离书,一有空就捧着书孜孜不倦地阅读。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正在悄悄形成。

㈡令人瞩目的成绩:

⒈据统计,暑假期间全校学生阅读了包括《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大熊的冬天小屋》《你是谁》等在内的各类绘本,人均读书3本。

⒉本班共评选出阅读活动一等奖10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0人,并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学生假期的阅读成果。

三、但也有不足:

1、一些孩子写的内容很随便,达不到积累的效果。

2、有少数孩子书写步规范,无从辨认。

3、有的孩子假期没写,是临时补写的。

“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 篇7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在关注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文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医疗’目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痼疾。” (蒋军晶语) 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可以替代以往阅读课堂中“教师不停地讲”“学生做大量重复的练习”“语文知识的条分缕析”以及“机械的技能训练”。“阅读是唯一的办法, 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进文法能力, 以及正确拼字的方法。”阅读一定是要在阅读中才能学会的,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得让学生大量阅读。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 从而掌握多种多样的实用的阅读策略。

1. 在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中厚积而薄发。

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 若能引用一些经典的文本来补充已有的小学语文教材, 学生的学习内容会更加充实, 语文素养也会大大提升, 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文本主题会更加鲜明, 体会到的内涵也会更加深刻。在教师精心的文本选择过程中, 定能让学生厚积而薄发, 受益良多。

2. 在“速读”中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速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对孩子们速读能力的培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 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 技能是需要训练的。以往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能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 在“自主阅读”中回归儿童本位。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 面对文本, 儿童阅读会以儿童的视角出发, 以儿童的思维去思考。群文阅读的教学课堂, 尊重儿童的个体体验, 让阅读回归儿童本位,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指导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自主阅读”带来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答、被动地听,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缺失, 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降低。群文阅读教学, 学生在一节课中阅读多篇文章, 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他们在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过程中, 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4. 在方法指导中奠定终身阅读的基础。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量, 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 三者不可替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却能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领悟文章的篇章结构, 并从中学到优秀的写作方法。群文阅读教学, 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 同时, 阅读方法的指导也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群文阅读课, 教师主要可以采用“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进行教学, 即:主题回顾冥冥阅读概览冥冥片段分享冥冥精彩赏析冥冥主题拓展。

1. 主题回顾。

旨在简单回顾课文的主题内容, 提炼出主题。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使学生能用简约的话语进行概括。

2. 阅读概览。

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外的文章, 需要学生对课外的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3. 片段分享。

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 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 不仅能让学生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 而且能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 提高个体与群体的阅读素养。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 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 教师都应充分尊重,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片段分享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是提升他们阅读能力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多元理解,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加深阅读的体验和感受。

4. 精彩赏析。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该选择怎样的点来展开呢?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 一个好的话题, 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 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一般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或矛盾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5. 主题拓展。

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 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 在生活中。这样, 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 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 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三、“群文阅读”的教材选择

群文阅读教学, 意味着教师要根据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 自己选择、整合相应的文本, 组成一系列可以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 以此服务于课堂教学。那么, 作为教师, 如何才能串起这些存在于“天南地北”的洒落在各处的“珍珠”呢?

关于群文阅读学习资料 篇8

最近几年,我国悄然兴起了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那就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尝试。它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思维发生碰撞,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从而实现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提升。操作起来就是教师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这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师生同读共议,分享阅读感受,享受阅读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不断提升。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台湾林文宝教授诠释阅读时说: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与尝试,更是一种终生的本能行为或阅读习惯。群文阅读倡导课堂是学生的,是探究的,我们要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努力改变师生关系,我们要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指引学生游历在群组文字营造的精神家园中,让他们自己去吸收文化的营养,让他们的心里长出智慧的幼苗。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要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必须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一篇篇文章连续呈现,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的课堂教师要少问少讲,让学生埋头看书、思考,抬头陈述、倾听,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让他们不断质疑和发现,在这种质疑与发现中去点燃彼此的智慧火花,在一次次心灵接触中达成共识,完成建构。“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阅读就该占取很大比例,他们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

二、让探究、讨论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教师主宰课堂,他们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灌,课上只听到教师不停地问、不停地讲,直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只能在教师指挥棒下被动地听、不动脑筋地答,主体意识完全缺失,阅读兴趣怎可能高?阅读效果怎可能好?在”群文阅读”中,学习不应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我们要追求自主、生成的课堂模式,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敢提问题,提有意义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比较、思考、发现的过程,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允许不同的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奇异思维、多向思维、甚至逆向思维……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

曾听过蒋军晶老师执教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他选用了7个不同地区的创世神话,就是要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课堂上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这堂课中,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质疑——探究——发现”,讨论是那么积极。这堂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性阅读和较高水平的思考性阅读。

三、改进读的方式

传统教学比较注重逐字逐句的理解,以不同形式朗读感悟,课堂上听似书声琅琅,看似热闹非凡,但时效性却不高。群文阅读一节课内要读好几篇文章,这就意味着老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让“讲解”和“有感情的朗读”侵占了孩子的大块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读”应成为“群文阅读”的立足点,学生不仅读完,而且要读懂所给选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时间读,有层次地读。那么,我们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该怎么读呢?为了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不一定朗读,可以采用默读;为了读懂课文,快速获取信息,我们可以浏览、略读、甚至跳读……种种有效的阅读方式都该得到我们的认同,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去学习,去运用。“群文阅读”要关注略读、默读等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能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让课堂有语文味

反思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淡化了语文,使阅读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有时甚至觉得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人戏说这叫“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园”。这种现象成为了阅读教学的尴尬!群文阅读是语文课,语文课姓“语”,要把“群文阅读”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群文阅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群文”,在获得语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使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独特的芳香。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群文阅读”课堂,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和传统语文教学殊途同归——使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大幅提升。面对“群文阅读”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感受到了广袤的驰骋空间,我们在这片新天地间行进,努力实践着语文阅读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CJYB150115083)。

上一篇:初中开学物品清单下一篇:廉洁自律的情况的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