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和谐发展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的和谐发展(精选8篇)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1

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那么,教育如何和谐发展,我个人的观点是:

一、教授九年义务教育机会需均等。

虽然我省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通过国家验收,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弊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适龄儿童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教授九年义务教育。虽然今年全省对学生学籍加强了管理,实行了网络化,控辍保学加大了力度,但仍然还存在辍学生,这在农村相当严重。

二、利用专款扶持薄弱学校。

贵州是贫困的,贵州的农村则更加贫困。由于贫困,留守儿童就比较多,虽然现在部分农村已经办起了学生营养午餐,但是学校食堂仍然没有。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学生还是只能在教师或露天就餐。国家应拨专款扶持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

三、资源配置城乡基本均衡。

在农村贫困学校,学校仪器配备不够,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就比较狭隘,应努力做到对学校的经费投入,资源配备基本均衡,保障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基本一致。教育投资、教育资源配置只有向欠发达地区、向薄弱学校倾斜,才能赢得人民普遍的满意和真心的拥护。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2

笔者认为, 当社会发展到每个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和权力时,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便成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 [1]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一、更新教育理念, 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

这里所提到的精英教育有别于马丁·特罗所提到的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教育权利的精英教育。现代的精英教育应该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 是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旨, 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为目的, 追求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或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研究的教育。[2]其主要标志是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毕业生较强的学术能力, 它是一种以心智和人格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 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的, 让少数具有较高天赋和潜质的学生成长为精英人才, 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和领导者的教育模式。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是不要精英教育, 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 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 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3]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平台上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精英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军事、外交和文化等社会各领域, 精英人才都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去进行知识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 培养大量高层次的精英人才, 承担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 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作后盾。同时, 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告诉我们, 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差异, 人的发展是多层面的, 不能简单地要求统一和一律。高等教育实践表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 顺应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二、实行分类指导, 使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各得其所

高校“分类指导, 不言而喻, 分类是前提。没有科学的、恰当的分类就无从指导”。“中国的高等学校应当分类, 每类高校都可以有重点, 都可以办出特色, 成为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校。重要的是各类高校都应各定其位, 各有自己的社会适应面, 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4]。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五类[5]。一类是具有博士点、硕士点的研究型大学, 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发展硕、博士点, 剥离专科、高职、成教、自考等, 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从事学术研究活动, 同生产科研部门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在短时间内创办一批全国一流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以现代精英教育为主。二类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的综合性大学或专门学院, 是大众化进程中扩大规模的主要载体。三类是民办 (私立) 院校, 含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公民创办民办和私立大学, 国外投资者与国内教育机构合资或独资举办的高等学校, 实行办学方式多元化。四类是专科学校及高职院校, 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 发展社会急需专业, 实行办学模式市场化、地方化, 同时探索创办二、三年制社区学院。五类是各类成人高等教育, 含自考、函授、电大、网络、远程教育等, 以教学和实践为主, 采取灵活形式与继续教育系统合流,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

科学合理地对高教机构进行分类定位, 各层次高校之间将随着其承担的培养目标而在进一步分化和竞争中自然定位, 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使大众和精英各得其所。由具有精英教育实力的教育机构 (如研究型大学) 来承担精英教育任务, 使其培养的人才成为能够适应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发展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领袖。

三、完善选拔录取机制, 利于精英教育机构自由选拔精英人才

精英教育的发展与选拔录取机制密切相关, 精英教育机构选拔精英人才要符合精英教育机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以发挥精英教育机构和考生的主体作用, 满足我国对各类精英人才的需要, 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管理体制采取的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对不同性别、不同学习经历与背景的学生不具有适应性与公平性, 不利于精英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也不利于学生的特质和潜能的发挥以及精英教育机构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掘。精英教育机构在招生计划上没有机动权, 在生源好的情况下也不能自主扩大招生计划, 精英教育机构自主选拔优秀学生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精英教育选拔录取机制, 一是要构建完善的高考法规体系, 保证精英教育机构的招生自主权。要加快高考立法, 高考立法要改革高校特别是精英教育机构的选拔录取机制, 实行公开公正的选拔制度, 尽快推行高考全过程网络录取和文凭电子注册制度, 允许进行精英教育机构自主招生考试或部分精英教育机构联考改革试点。[6]二是要改革一次考试的原则, 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一次考试的原则虽然在操作上简便易行, 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实行多次考试制度, 不仅可以提高考试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又有利于精英教育机构自由选拔精英人才。三是要创造竞争环境, 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为适应学分制管理, 各类高校也可试行学生入学后的第二次“双向选择”, 如在学校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允许学生再次自主选择专业和修业形式等, 以利于学校、专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 特别是有利于那些在大众教育平台上学有潜力的“精英人才”脱颖而出。四是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采取不同水平的考试, 同时也为探索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高校自主权的扩大, 高考不应该再停留在单一的纸笔测验和阶段考查上, 而应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视学生发展全过程和全方位情况的多样化、开放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涯进行综合评价录取。精英教育机构在招生录取时不能仅仅以高考成绩作为标准, 还要审查包括学业进展水平、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研究活动等在内的学生的综合表现, 将评价录取的标准延伸至学生整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实现学生和学校之间最恰当的选择。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我们更应重视并关注、保护并进一步提升精英教育。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不仅存在而且繁荣。显而易见, 在高等教育人才观、价值观、发展观的转变过程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平台上发展精英教育, 两者相互并行、相得益彰。从理念上、制度上、政策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在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精英高等教育的水平, 构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 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

摘要: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大众教育阶段统一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教育类型,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是不要精英教育, 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 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和谐发展才是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时代的理智选择。

关键词:大众教育,精英教育,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瞿葆奎, 黄朵昌.教育学文集 (教育制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潘懋元, 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5]李建辉.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集美大学学报, 2006, 3.

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 篇3

何谓和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在历史上“和谐”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左传·襄》中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要构建一个理想国,需要哲学王、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守其本分、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理想的、正义的、和谐的社会。在此假设下,每个人的灵魂中也有三种成分,即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欲望部分)及激情部分。他指出理性部分如果在三种灵魂中起到决定和领导作用,欲望和激情服从领导,并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三者相安勿扰,没有纷争,则这种人就是一个正义的、和谐的人。

而何谓和谐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应是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也认为“和谐发展”的内涵是指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即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道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变化。他指出,人都应当有机会发展个人潜在的天赋,这样才能得到满足,才能服务于社会,社会才能繁荣。[1]

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自己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自己的和谐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身心、智力和能力等和谐发展。马克思曾说过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并非要求每个人的所有方面都均衡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能够不停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创造潜能等,所以教育应尊重人的差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赋予人生命,使其在自然中得到不断发展。教育应尊重自然,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应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提供人发展的条件,两者动态地和谐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基础上,人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教育应顺应社会,培养人的社会技能,促使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和谐发展与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收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2]

随着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忽视了人的和谐发展。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产生丰富的想象,无法形成深刻的感悟,人的内在和谐性就这样被分裂的教育打破了。[3]德裔美籍社会哲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1900-1980)曾形象地描绘到:“学生们只会用心地听课,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从而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与意义,并尽量一字不漏地把它们记在自己的活页笔记本上,以便他们以后记住这些笔记,顺利地通过考试……他们不需要产生和创造任何新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占有型的个人往往会因某一课题的新思想或新观念而感到不安,因为新的思想或观念动摇了他们所获得的固定的知识。”[4]人需要创造,需要感受创造带来的乐趣,体会生存的意义。

追根溯源,教育的现状是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工业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知识就是力量”,对知识的过分追求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流传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论调,无不反映了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当今应试教育难以根除、素质教育难以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受教育者的功利主义追求。“家长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当大官”“有脸面”“找好工作”“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等等都是对外在目的的追求。由于教育被赋予了无限的外在价值,人内心的和谐开始被外在利益诱惑所撕扯,所以谋生教育和乐生教育的失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被功利化以后,人们就很难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内在的快乐与幸福了,生命的内在和谐就此被扭曲与摧残。[5]

三、学校教育如何适应人的和谐发展

1.重新认识教育对象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随着时代的要求,最初人的定义已由青少年学生拓宽为各个阶段的人,包括成人和老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人是个性的主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学习需要,都希望借着教育这块踏脚石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时,会发现成人功利性目标很强,他们体会到社会的要求,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在职业上有较高的竞争力,但他们的好奇心已经不再像儿童那样强烈,记忆力特别是机械记忆力下降,时间上也不能保证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学习成效不大。教育要使成人和谐发展,就必须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发展的不同可能性。

2.改变教育内容和方式

教育要适应人的和谐发展,就无法避免这一问题的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曾提到过这样一个话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什么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对我们要教育的对象哪些知识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索的。以往我们提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我们又提倡学好外语和计算机。这些都是由于科技理性的影响,使得教育内容都偏重于科技,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感受到有了科技知识,自己就是自然的主宰,可以任意控制自然,践踏自然。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在这不确定的认知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科目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厚,学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等等弊端越来越多。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提出改革陈旧的内容,化繁为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人文和科技精神并重。

而如何教,就涉及到教师,除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有探究性教学、引导性教学、问题性教学及设计教学等。在过去,中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式教学特别是机械式的传授教学,教师处在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学生就是无条件的接受。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只是被动的容器,没有活力、没有创新性等等问题在今天更显突出。为了改变这一单一的模式,新课程改革重新提出了以往被忽视的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教学。

3.改善师生关系

中国有着优良的尊师重道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有着极高的权威,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教导。师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这使得学生自我的个性被压抑,思想僵化,缺乏生命力。学生不敢与教师沟通,惧怕教师,与教师的相处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而现今,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提倡一种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学生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更能与人和谐的相处。

4.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系

人是同时以多种角色存在的,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行、职业、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成绩,甚至以金钱作为诱饵,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使孩子能在“统一”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同样很大。青少年自身思想不成熟、阅历不深,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过于注重穿衣打扮、无节制消费、迷恋网络等。加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做好宣传,进行积极地导向,共同为培养和谐、自由发展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王番等.爱因斯坦教育观述论[J].高教发展评估.2005,(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194.

[3][5]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2005,(5).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4

————某某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汇报

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我校以“重实际,求实效”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生本高效课堂”,加强教育工作建设,注重体卫艺工作协调发展,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坚持德育为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现将我校的一些具体作法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坚持德育为首,凸显实效和特色

1、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每周一国旗下讲话都有一个专题,突出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行为规范教育形成系列,每次集会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列安全知识、少先队知识教育,通过主题会及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建立科学的一日常规评分机制:每天将各班级安全、纪律、卫生等情况量化评分,在全校公示,并进行月小结、评比,做到学先进,促后进,达到和谐发展。通过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促进班级管理。

3、长效教育机制:每天集会、安全必讲,每天师生有9人形成监督岗,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班会课每周必上,做到班会教育课主题突出,教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4、坚持母语教育。每天午后20分钟各班进行母语训练,教师座班,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同时坚持每周三中午将图书室开放,让学生有课外书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课外“访万家”,构建友谊桥。学校各班坚持做到了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家访1—2次,做到了互相信任,齐抓共管,合力共赢。

6、学校将“安全三个一”、“五个学会”、“军营生活体验”作为生活习惯等内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选出24篇作为校本课程,经过校本课程实践,对学生起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7、以培训学生生活习惯为抓手,不断加强学生寝室、食堂管理,强化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训与训练,特别是在“军营生活的体验”方面形成制度,每学期至少两次以下体验活动,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管理得到了周主任的大力表扬。

二、强化课堂教学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了“四抓——一研——一活动”的落实。

1、抓备课。每月教研组对各教师的备课(含体、音、美、信息等),进行检查,着重对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检查,力求体现

共性与个性的完美与实用相结合,形成一个优化的教案。

2、抓上课。采取随堂听课和公开听课的方式,抓课堂效率的提高,加强了对教师专业指导和成长,领导带头任课、讲课、听课。

3、抓作业。抓学生的书写,教师的设计、批改情况是否认真,是否及时反馈。

4、抓月检测。各班每月必须对语、数、英学科进行自测、反馈、评比。在镇组织的期中抽测中获得表彰。在全区一年级拼音和口算的抽测中获全优。

5、狠抓教研组活动:

①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每位老师必须主讲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

②坚持“课内比教学”活动,试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争取机会外出听课学习、交流反馈,共同进步。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本学期有二位教师参加了区“堂堂清”比赛活动均获一等奖。在教研室组织的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评比中有两人获二等奖。

③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有参与面广、反思和讨论热烈、效果明显。

三、面向全体学生体卫艺和谐发展

1、开足常规体育、音乐、美术课,认真落实每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

2、建立非统考科目的评价机制,使体、卫、艺等科目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促进全面发展,已初见成效。

3、学校大力支持教师或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活动,对获奖的老师或学生在全校集会上表彰,并在校园设专栏宣传。

4、认真落实营养餐计划行动,确保学生营养餐发放与实施工作,受到了上级表扬。

5、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有咨询室,有心理兼职辅导老师。

6、坚持“一日三操”、“大课间”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7、校园、食堂、学生宿舍的安全和卫生实行了日检查并有记载,有评比,多次受到区教育局、镇教育总支领导的好评,特别是关于学生宿舍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在全镇乃至全区得到推广。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5

新时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系统思考

在新时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存在的问题较多,从影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因素来分析这些问题,无论是分析还是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依林 闫军辉 朱妍文 白二龙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8)分类号:G521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 差距 和谐发展 建议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6

(修改稿)

——莒县峤山镇中心小学迎市规验收解说

引言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学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园,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成就未来的殿堂。在这里一曲曲教育之歌,谱写着“人民满意教育”壮丽诗篇。

(推出片名)努力营造和谐教育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莒县峤山镇中心小学纪实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

峤山镇中心小学创始于1955年,1996年从孟家庄村迁于现址,座落在镇政府驻地,占地25.3亩,总建筑面积3136平方米,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办公、活动、生活四个区域,布局合理。本校现有教学班15个班,学生861名,教职工4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学设施基本齐全,音体美器材基本达到办学标准,满足教学需要。图书2.6万余册,生均30.3册,报刊80余种,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各功能室配备基本齐全,规格达标。学校网络配套完善,远程教育网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库投入使用,所有教室均实现了电化教学。校内路面全部硬化,是一所教学设施现代化、环境优雅、富有朝气、精神焕发的学校。

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提出了“育人为本,博学求新”的校训,“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务实、求真”的教风,“自主、自信、乐学、善思”的学风,坚持“高素质师资、高效能管理、高质量教学”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部分合作篇----干群合作、师生合力,构建学校管理规范化机制

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规范和调控下,形成了“制度规范导其行、榜样示范带其行、严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

1、学校重视班子领导班子建设。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强烈的争先创优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组成了一个高度团结,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

2、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多年来,学校校委会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广泛争取意见,反复论证,集思广义,解广大师生之所难,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3、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所在。几年来,学校始终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严格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和市、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设置,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近几年,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与县第一实验小学结对共建、“同课异构”、和教学公开周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坚定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信心,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懂得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和教学效益满意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使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4、加强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组织开展各种校本研究,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指导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全面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教育局安全工作千分制要求,实行“一岗双责”、“两全一无”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建立日常防范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

6、凸显人文、和谐校园特色建设。加强了校园美化,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木与花草构成一副优美的风景画。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让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清爽、亲切和无

限愉悦、恬美的感受。同时,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创设校园文化环境。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是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感染与熏陶。

第三部分和谐篇——师生和谐、家校同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强化德育教育

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规范化管理,德育教育成效显著。长期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已形成了完整的德育管理模式。从细处抓起,培养习惯,完善品行。例如“环保卫士”,“红领巾路队”都显示出细处着眼、自主管理的精神。以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人教育学生,并要求学生熟记《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少先队、班委会组织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参加报告会、演讲比赛、办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演讲和让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参加义务劳动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列教育,有机进行“五爱”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学生思想品德得到了升华,使我校德育工作进入科学管理轨道。近几年,我校张文增等七位教师获得县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为全校教师树立了一个师德楷模,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9年以来,我校孟祥嵩等十多位教师获得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赵淸武、李翠贤两位教师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为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全校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刘桂贤等二十多名学生获得县级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是为开启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成立了“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学生非常踊跃参加,个人特长得到了开发和培养,综合素养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在各级各类的绘画、作文、科学小论文、舞蹈比赛中获奖,为个人和学校争得了荣誉。在2009年以来,在镇举行的运动会中,我校连续三年取得全镇第一名好成绩。2011年我校在第四届全县中小学生艺术文艺节目汇演比赛中,获一等奖,张小晨等十几名学生在艺术展演活动比赛中,获绘画、书法类一、二等奖。

3、家校同心共筑教育网络

学校注重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每年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校重大活动邀请家长参加。2010年学校成了家长委员会,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家长学校开课正常。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开展,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获得篇——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耕耘一片希望,收获硕果累累,峤山镇中心小学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政府各部门和群众的认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先后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校舍设施维护管理优秀学校、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县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县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教师中有10余人获市、县级优质课奖;有6人获市、县级骨干教师称号,4人获市、县级教学新秀称号。有50余篇论文分别获国、省、市、县级奖励。

(字幕)

教育的和谐发展 篇7

一、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发祥地,产生了西方最早的和谐教育思想。在古希腊语里,和谐发展(calocagatia),表示健康体魂和高尚道德的结合,也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古希腊的教育强调培养有道德、有知识、体魄健康和富有审美情趣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古希腊“三哲”对和谐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对培养美德、探求知识以及增进健康的论述,实际上体现了他关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思想。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前半部论述的是青少年身心和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育能促使人的“灵魂转向”,使人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他强调说:“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1]因此,他认为体育和音乐教育是两项基本教育,两者结合,使塑造心灵、培养善德和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相互调和,最终达到“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2]从而培养高尚完美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对雅典教育经验概括和其灵魂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对儿童施行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在人的发展与教育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应加以充分考虑,不可偏废,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古希腊和谐教育思想是西方和谐教育的源头,对后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和谐教育的渊源。

(二)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新研讨古希腊罗马教育家的著作,要求冲破中世纪教会和经院哲学为教育所设置的牢笼,把教育解放出来,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他们与封建教育分庭抗礼,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将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将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以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他认为,人格教育应按照人文主义的要求,既注重学生的身体、精神和道德的协调发展,又注重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在其著名的教育小说《巨人传》中,描绘了一幅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新人接受新式教育而获得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图景,形象地赞颂了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不管在品行、道德、才智方面,还是在丰富的实际知识方面”的人文主义和谐教育思想。[4]另一位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蒙田也强调将儿童培养成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他明确地表示:“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决不能把两者分开。”[5]他认为教育“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6]因此,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发展的“完整的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从提倡“人性”出发,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提出了对于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人的崇拜,将人的身心或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古希腊和谐教育思想的继承,又在当时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和谐教育思想体系,为后来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

17、18世纪欧洲涌现出诸如夸美纽斯、卢梭、洛克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和谐教育思想开始勃兴,形成了和谐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高潮。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普遍的“秩序”。[7]夸美纽斯指出:“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8]在他看来,教育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去模仿自然。据此,他得出结论说:“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9]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则明确提出,培养“自然人”是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遵循人的自然本性。[10]他说:“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11]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符合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他又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12]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绅士。在洛克看来,绅士应该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精神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13]此阶段,西方和谐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为近现代西方和谐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多元变革

1. 民主主义和谐教育思想。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适应自然的原则。他强调指出,“和谐发展”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因为“为人在世,可贵在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并在经过锻炼之后,使人尽其才,使每个人在社会都得到他应有的地位”。[14]他又指出,儿童天赋力量和才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者必须多方面研究儿童的自然发展,使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他认为,只有牢固地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基础上的教育,才能达到它预期的目的。[15]基于此,裴斯泰洛齐提出了要素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的要素上的。当你把简单的要素弄清楚了,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会变得简单了。”[16]故此,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与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2. 实用主义和谐教育思想。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提倡教育主客体的和谐性,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和谐教育主张。由此出发,杜威强调指出,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成为儿童的乐园而不是囚牢和监狱,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于此,杜威曾宣言:“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场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17]

3. 人本主义和谐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和谐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本化的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18]美国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著作《人的成长》中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教师素质的和谐性做了详细的阐述,重视教育中的情意因素,用真情、爱护、信任去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他认为,教育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培养独特而完整的人格特征,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人本主义和谐教育思想提倡培养实现自我、形成完美人性、充分发挥潜能的人,即强调培养在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各方面达到整体化,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达到和谐一致的人。

4. 马克思主义和谐教育思想。

马克思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的。依他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即意味着劳动者智力和体力两方面,以及智力的各方面和体力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达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但从更深层次看,他也是指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完整的”、“全面的”的人的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1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在《资本论》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20]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个体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上阐述和谐教育,为和谐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科学指导思想。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马克思主义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出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儿童的个性获得协调的发展。

二、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一)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谐地发展,设置全面和谐的课程

虽然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各异的教育目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在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这对教育要培养适应和谐社会所需的和谐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谐教育强调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因为人的身体与心理、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都是基于人的生命存在形态的一个整体。“学习者不是各种具体能力的集合体,也不是单纯知识的抽象化,而是被作为一个人,作为具有丰富体验的整体的人来对待的。”[21]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从整体出发,重视学生各种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使思想、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而不偏废。

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西方和谐教育思想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观,这对当今我国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设置和谐全面的课程也有深刻的启迪。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要设置和谐全面的课程。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要确立全面和谐的课程观:育“德”、育“智”、育“体”、育“美”的课程要和谐,人文科学课和自然科学课要和谐,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要和谐,等等。而当前学校最基本的要求是开设门类齐全的课程,从而改变“惟考试是瞻”的“应试教育”,从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出发,改造一切不利于人的培养的问题。

(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强调按照儿童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施教,提出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教育遵循自然”的重要命题,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这种教育思想与当今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是不谋而合的。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整个身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过程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途径,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学习,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处理好各层次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为了“教育遵循自然”,西方和谐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这对当今我国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教师首先要摈斥那种给予学生现成答案和结论的死记硬背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育方式。其次,教育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再次,要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面,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营造安全自由的和谐课堂,构建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创设良好的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和谐地发展,这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有重要的启迪:要求创设安全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宽容地对待学生,营造安全自由的和谐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主动性。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从而使他们有勇气面对学习中的挑战,这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的关键。在和谐教育中,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对学习中的学生而言,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不正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出错是孩子的权利。当学生出错时不能漠视,更不能歧视、挖苦,要鼓励学生改正错误,通过纠错,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使之走向完善。同时,教师要形成开放的心态,重视与尊重学生提出的新异看法,当学生提出出乎意料之外的观点时,教师千万不要贸然采取否定性的轻蔑态度,而是应当对此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只有教师养成宽容意识,体认宽容的价值,才能创设一种没有威胁、批评,而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的心理安全环境,才能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心理自由的环境。

反思教育习惯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篇8

2009年6月3日下午,我刊与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办了“反思教育习惯”专题研讨会,试图通过研讨,引导校长和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进行深刻、透彻和客观的反思,发现现有办学的矛盾和冲突,通过一些规则的建立和思想方法的提升,体现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为校长更加智慧地办学提供思想支持。座谈会由《基础教育参考》主编陈海东主持,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致辞,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沪,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李金初,原北京八中书记、北京八中怡海分校校长尹小凤,原北京十二中校长、北京亦庄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张永启,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吴颖惠,原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校长史德志,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梁宇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王莉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冯红,《基础教育参考》副主编潘静波等参加了座谈。

李奕处长做了主题发言,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若干问题,诸位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不宜提得太笼统,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国家、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统称。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如何健康合理地运用信息发展的成果。近5年,北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包括基础的网络建设、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各区县的19个信息中心、校校通工程,等等。除了硬件的投入以外,在应用上也做了大量投入,如学生IC卡、学习管理系统、全市的电子图书馆等。

教育信息化虽然带来很多变化,但是并未真正改变学校的发展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仍然是资源的建设,但教育环境的改变到底有多少,对我们主流的教育教学业务包括教学的管理,改变有多少,值得我们思考。而且,我们在与国外的教育信息化的交流中发现,国外对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相对平和,信息化和教育的主流业务在逐步融合。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该如何发展?与会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教育信息化可深入运用于学校的信息数据处理和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决策时间,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非常有效。当然,这些系统要兼容,要做到资源共享。

第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方式上的运用要慎重。过分地在教学中强调信息化,可能丧失几千年来的宝贵东西。如数学教学,如果是板书的话,教师和同学都有一个思考过程,而用PPT一篇篇演示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要恰当,信息技术应为教学服务,不能让教学成为其奴隶,不宜把一切东西都用计算机呈现。

第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要适度,否则就失去了各学校的个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只能强调信息化的重要,不能强制要求。只能提供资源,不能破坏学校的个性发展。

第四,信息技术应用要具体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要不要改变?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都改成网上学习,如教师可以拿本书,边看边勾勾画画,有些电子图书做不到这一点。一些音响的东西,如带图片、照片,动画,纸质的书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借助电子图书馆是有用的,或者有些东西找不着,在网上找比较方便。所以,信息技术应用要具体化。

第五,教育信息化带来一定危害性。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互联网既是学习的资源、交流的手段,也是游戏消遣的工具。在学校里,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有用资源,但是随处可见的低俗内容,给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给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电子设备的光强光弱难以控制,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或银幕,都会给他们的视力带来副作用。有些学生还迷恋于电子游戏,不仅眼睛受了伤害,而且患了网瘾,心理上出现难以纠正的偏差。

第六,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更多考虑应用问题。信息化的调整和建设,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用。现在状况是,学生把信息填好放到网上,只能看自己的。这就把这个平台变成一个“痕迹”的记录过程,就像笔记本一样,其实,平台要建好的话,就应该是开放和互动的,以后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谁来用,怎么用,要把其变成“傻瓜相机”,提高其易用性和引用性。

教育信息化是为教师、学生及学校发展服务的,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只是满足校长行政管理需要的话,即使教育信息化在短期内收到较好效果,从长远来看,效果也不会好。计算机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等都是为了学生思维建构服务的,本着这样的目的,有些学科或某些学科的某些内容就不应该使用信息化手段,如数学公式推理和证明等,就不应该使用PPT,而应该使用板书。总之,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育的,不能让教育成为信息化的奴隶,要回归教育价值。

二、关于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推动起来的,是强势国家制定的规则。因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柳斌会长曾指出要“慎言教育国际化”。他认为,虽然在学术讨论中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热门词汇,仍需要谨慎地诠释其含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应确定为学习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吸纳其优秀成果,用世界眼光从人类实践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对此,与会代表进行了积极探讨。各位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教育国际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国人在中国受到外国一样的教育,国际学校已经做到;二是中国引进一些中外合作项目,引进外国教材。

第二,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育国际化是个大方向,关键是教育国际化应该如何走?我们也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在整个世界环境中,有我们独立的存在价值,我们不可能回避国际化。世界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担心引入外国教材、教育方式会影响中国教育,是小题大做,大国有大国的胸怀,大国的自信,可以换角度想外国学生到中国来,肯定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三,国际化本质是国际理解教育。教会孩子理解自己的文化,再教会其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思想性的教育。

第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体现国际化。现在,中国学生留学年龄趋于低龄化,不仅大学,初中、高中出去的也很多。对有这些需求暂时不出国而在国际学生就读的学生来说,有些课程特别是科学课程如数理化,可引进外国教材,但政治等课程必须用中文完成,义务教育必须完成。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习英文课程,只要把住政治关、意识形态的关就可以。应该规范合作办学,而不是把引进教材当作洪水猛兽,这是时代的必然。

第五,国际化不等于去中国化。这是两码事,应该在有步骤的严格管理下,逐步引入。学校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承民族文化,只要传承中国文化就不会去中国化。

第六,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国外好于国内:国内强调知识传授,知识多能力强,国外重视思想方法,只要能启迪智慧就好。国外有学者认为灌输知识就是成本,成本越低,效率越高。我们的基础知识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培养上显得非常滞后。

第七,教育国际化可以吸引一些合作办学项目,吸引一些先进理念,这些只会对我们有好处,不会有坏处。如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合作办学项目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学校先进的理念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多启示,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追根溯源,国际化是为了我国教育发展服务的。不是单纯地追求国外学生数量增多,而是为了引进国际教育有益元素,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这点上是本位的、民族的。同时,也是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产生应有的影响。东方文化有自己的优势,随着和谐社会和地球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其优势会日益明显,所以国际化是为我们民族服务的,是为我们学生服务的,为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健康成长服务的。

三、关于学校管理

第一,学校管理要实行法治。要真正落实法律条文,不能人治,不要用领导临时发挥的法律解释来办,这是很重要的。如《民办教育法》2003年开始实行,但现在仍有很多不落实,加了好多限制,有了法律,就要依法办事。如德国的教育就是严格按照法律来管理的。

第二,教育体制单一化严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教育也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多样,提供的教育也应多样。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混合型经济体制,与此相应,就必然应该存在混合型办学体制。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市教育局长就是大校长,从上到下,传到学校的全是标准件,很难有特色。教育服务的多元化是教育的本质。

第三,关于小升初问题。众所周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校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与会代表们都承认了这两个差异。从表面来看,承认两个差异与推行无差别的电脑派位和师资均衡另动是矛盾的,其实,真正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并不是不许承认这两个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创造性地贯彻义务教育法中,尊重两个差异。可能我们在努力消除学校差异,但是至少在当前是很难消除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获得适合的教育,是高水平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如北京推优政策的尝试,虽然是免试就近,但采用了新的规则,用综合素质来体现学生的差异。有人认为还是用这种形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应该分,应该合在一块,如果是这样,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又应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呢?其实承认学生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是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自身的最大发展,这种发展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平均发展,代表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有专家提出,孩子在12岁或15岁之前应该消除差异,提供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的,但孩子和孩子之间是不一样的,必须承认并尊重孩子的差异。

第五,学校特色问题。学校特色源于对均衡的理解提出的。均衡不是最终结果,是一种状态,是发展的均衡,各得其所的发展,好的坏的都需要发展,均衡最终的状态是多元化的、生态化的,而这种生态与多元,以学校特色的形式出现。学校的特色首先得体现学生的特色,体现在大多数,得有普及性。特色分不同级别,所以特色跟均衡相对,最后要百花齐放,即“繁荣、文明、和谐、宜居”。

有人认为小学应该刻意回避特色,应该均衡,应该削峰填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各有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服务要求学生呢。如对天才儿童来说,统一的服务可能是扼杀其潜能,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实施几年后,这几年也在搞精英教育。美国的蓝带学校、特许学校都是认为个体是有差异的。

四、关于课程改革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教材和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但是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现有的课程改革有脱离中国国情,城市化的倾向,对资源、教师素质、课程设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了原本就有的城乡差距,温总理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如果在课改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去有效地关注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快速地拉大这种趋势,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对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温总理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明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课程改革要适当向农村倾斜,如高中课程改革中,有了文科综合考试和理科综合考试,这两门考试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一个难关,而对城市孩子来说有天然的优势,因此,我们在设置教材以及考试方面都要适当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而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课改经验。

课程改革是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课程改革也要适应我国国情特点,不论义务教育改革还是高中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构建自身的和谐,贡献于和谐社会。所以课程改革中要倡导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关于教师培养和发展

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个体培养,采用师带徒的形式,有经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一一传递给新教师;第二阶段是群体培训,采用大规模的团体培训和专业培训,培训的形式多样;第三阶段是环境培训,依靠周围环境和相应机制,激励教师自成长,如学习型组织,但不能完全依靠这个组织,就目前状况下,不会一下子建立那么多学习型组织,但是分级分类靠环境激励教师成长是可能的,如教师研修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形成透明的环境,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地位是平等的,大家的活动是公开的,在一个平面上平等对话,此网是对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促进,如每年年底总结,发了哪些帖子,有哪些话题。新的环境呼唤新的教师培养方法。

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已经不够用。一名教师只有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应该提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因为教师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需要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呼唤更多幸福、阳光的教师,不希望用牺牲换取事业的发展,而是希望同步发展,需要层次提高了,新时代的教师生活越丰富越好。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师心理健康是靠幸福生活来支持的,如果其生活丰富起来,心理会更加健康,否则教师总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久而久之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电力局安全下一篇:以做人做事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