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1

活动时间:2013.04.22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1——6年级语文教师,王校长、教务刘主任。主持:刘主任

记录:张志国

(一)回顾录像《巨人的花园》

一、谈话导入:你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样的景色?

揭课题:巨人的花园

二学习课文。

1、打开课文第41页,准备好学习用具。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一句,学生接着读下一句,并圈出生字词。

圈出生字词读生字词。

3、学生圈出生字词老师边板书生字词:洋溢训斥

允许覆盖

围墙火辣辣

告示牌冷酷

喧闹愉快

增添脸颊

4、读生字词,并标拼音。

了解词义

齐读生字词

个别指读

再读生字词,每个读三遍

5、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如果要分段,如何分?

共有几个自然段?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这个花园发生了什么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这篇文章写了两个情景,哪两个?

学生根据自已读后的感知来回答问题

三、总结课文。

(二)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发言;

王路清评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篇精读课文,教的是第一课时,从谈话导入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有利有弊,好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好的一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连接不好,不够清楚课文的内容,集中学习生字,先读字音,再分析字形,对于难写的字可以用田字格让学生写出来。

刘世平老师评课:吴老师整体上对本节课的设计是不错的,基本功较好,对平舌音和翘舌音把握很好。对于生字的教学非常注重。读字音,分析字形,难写的字提出来一起来记,方法不错。

马丰书老师评课: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疏忽了一点,教参上提到了一个词,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第一声音。并且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学生易于读懂,老师可以思考如何来调查动学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趣地投入到童话故事当中。

(三)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2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全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联盟联合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定于二O一二年金秋十月在华中地区特大城市——武汉举办“新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情智开发与培养研讨”活动。

《新课程研究》杂志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与实验学会的会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率在教育类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研究机构、校长、教师的教学指导性期刊。

此次在武汉举办的新课改名师观摩活动, 会议主讲专家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 他是我国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流专家之一, 其观点独到而深刻, 对于教师的新课改探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另特聘全国著名小语特级教师于永正、李卫东亲临武汉做优质课展示。这次活动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篇3

教研活动设计的系统性。科学而系统的学科教研活动,其组成元素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而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科学而系统的参与教研活动,对于其自身有效的达成三维目标和升华对于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为了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有必要开展系统性的科学教学活动。教研活动设计的系统性需要从教学的研究以及活动研究两个角度去入手,要全方位的认知现代的话的小学语文课堂,全面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完善教学思路。

教研活动对象的群众性。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是一项参与范围广,涉及人数多的群众性教研活动。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本身首先就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特征,要面向全体小学教师开放,争取所有小学教师都能够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有参与点,把素质教育提倡的人人教研,真正的贯彻落实。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来说,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是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无论水平高低都必须参与其中;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能够帮助自身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加快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中年骨干教师向着学科带头人发展。

教研活动时间的经常性。小学教师教研活动需要有严格的时间保证,为了达到效果一般来说其参与密度较大都会比较大,有明显的经常性特征。从教育部的规定来看,小学阶段的教师教研活动需要保证之上两周一次。而这里所指的教研活动是广义上的教研活动,既指国家性的、省级的培训,也指校本教研等基层活动。多种教研活动的广泛铺开,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师无论出于何种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都可以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参与,而每一项不同的教研活动覆盖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又有着互补的作用。这也就从一个侧面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时间的经常性。

教研活动成果的实效性。这些教研结果也一定要是富有成效的,具有实效性,这些也都将成为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和关键所在。在网络媒体、有声读物、计算机电影展示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快速发展,学生对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吸引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研活动成果的有效性也意味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利用集体备课等形式,跟进当前技术的前沿。

教研活动的主要类型

探究型教研活动。这种类型的教研活动针对的主要是各个学校的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以及一些教师进修学校专门管理小学语文教育的教研员,由他们进行课题的研究,并且负责相关的组织工作,能够促进教学问题的选择和研讨,更能够跟一些小学教师进行商量,主动获取相关的信息。

研培型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活动针对的是专门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养的教学机构,这种机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去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进行彼此之间的协调处理,达到相互之间的共赢与合作,跟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融合,达到活动的开展效果,更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竞赛型教研活动。这是通过在各个小学的教研室、备课组等相关机构进行组织竞赛的方式来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这种活动通常都是以教学为载体,能够达到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评选教师的过程中,让教师的研究活动更加优质。评选出来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良好表现的教师,而且具有激励性、竞争性和主观能动性等特点。

观摩型教研活动。通常来看,观摩型教研活动的情况比较的多,一般都是选择一些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汇报,让其他教师进行学习,同时也选择一些年轻的语文教师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其他教师加以指导。更有一些常态化的教研模式,让观摩型教研活动更有意义。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个案分析—以小学语文课《城堡上的大炮》为例

案例介绍。观摩型教研活动教师教学片段介绍

师:1请大家与我一起阅读《城堡上的大炮》中的成语故事。大家要注意,这里的生字“隆”,他是由“耳刀旁”和一个“各”和“生”组成的。

哪位同学能够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隆”字该如何记住呢?

这里所描述了“轰隆隆”的哪些内容呢?

生:这里的说了城堡散发出来的糖果等。

师:你能带着喜悦的语气把这个字给大家读出来吗?

生:好。(独立读)

师:现在我们全班学生一起读。

全体学生:共同待着喜悦和自信的语调阅读《城堡上的大炮》中的生僻字。

师:关于《城堡上的大炮》中讲述的六个自然段的内容,大家是怎么划分段意的呢?

生:这里讲述了卡卡王国的城堡的现状,而且发现这里的人越来愈多,

师:这里的三尊大炮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促进当地的“风调雨顺”,可以带动整个环境变得更加“和睦”,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这里曾经有战争的影子。

师:在新年到来的时候,卡卡王国下了什么命令,让人们来看?

生:通过讨论发现,这里的三尊大炮已经掉头了,开始面向城堡,这让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不明白这样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6.师:在第七自然段到结尾的地方,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城堡?

生:这是一个难忘的狂欢之夜,同时也是一个让人不解的狂欢之夜,整个城堡开始沸腾起来,带来了更多的气息,处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所在,让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

7.教师安排了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准备相关的方案,通过与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对《城堡上的大炮》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学习,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有效的做到分析,更能够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感受到充满惊喜的世界。

案例分析。通过以上小学语文教师对《城堡上的大炮》中相关内容的教学发现,教师在教学情境环节,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的导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定的情趣,同时也可以对相关的读音进行分析,注重这里的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学习的不同角度,做到纠正字音,向学生传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字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片段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一组对话:“师:在新年到来的时候,卡卡王国下了什么命令,让人们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对话,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在文字上进行教育,更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不同的科学真理,即在和平年代,不同世界,大炮作用有所不同。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忽略了,对这个孩子的回答没有作任何信息反馈。我们需要反思和解讨。教师在对《城堡上的大炮》一文中的词汇进行强化分析过程中,能够对易读错的生词加以纠正,而且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比如在提醒学生用喜悦的语调去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能够很好的区分共同回答的问题和独立回答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做到正确规范的练习,同时对于学生的一些语言进自然而然的引导,解答学生出现的疑问,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其他教师一起研究,这个时候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与教研员进行分析,得到了教研员的认可,而且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方面的分析来看,对此案例的分析能够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规范中对学生的心灵放飞,更能够从基本的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阻碍着整个语文课程改革的脚步,根据对教育活动相关方面的分析,能够找到根源。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将小学生的实际学情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建立了准确的定位,能够准确定位教研方向,让教研活动得到具体的开展,形成不同的力量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更能够调动起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用教研活动来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达到更高的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3 篇4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室

参加人:全体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活动内容:对“国学知识赛”的实施,开展研讨活动

主持人:王尚真

活动过程:

一、制定本次国学知识赛的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

二、制定诵读内容

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一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

二年级学生背诵《千字文》

三年级学生背诵《古代名句选读》、《二十四孝顺故事》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时间

1.各班每周一第一节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本周古诗文诵读任务的分配,并进行内容的理解。例如:

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通过故事导引,启示身心等环节进行教授。三年级学生背诵《小学生古诗必背70首》。首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分类:写景篇、状物篇、言志篇。对系列组诗进行推荐,将经典诗句摘录,并学会引用。

2.利用每周一、四的午间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出示的诵读任务。

3.建议学生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三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学校升国旗仪式后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四、活动总结

在本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们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国学知识赛,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高庄小学语文教研组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记录卡活动总结 篇5

为引导学生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促进良好的读书风气的形成,为了展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在方寸之间展示阅读成果和学生的艺术才华,我校五、六年级组在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开展“创意图书推介卡制作活动”。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在接到任务后各级都能以班级为单位,由语文老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阅读指定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踊跃,班级里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风气更加浓厚。

在此基础上,各班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制作创意图书推荐卡,作品有创意:有的手工绘制,有的电脑制作;有的连沙贴、布贴的手法也用上;有的一个人制作了两份作品,有的和自己的好朋友共同合作,有的同学还和父母一起阅读,一起制作。大部分推介卡的内容充实,整张卡看起来图文并茂,色彩明丽,字体工整,让人赏心悦目。对于部分学生初次上交的作品,语文老师能按评选要求细心指导其修改、完善。最后学科组对12幅作品进行评选,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

这次活动提升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读好书的热情;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性思维,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分享读书成果。同学们亲自设计一张展现个性、漂亮精致的读书卡,记录阅读图书时的思绪、情感,展现自己的阅读心路,让读书变得有深度、有质感。

不足与反思:

1.尽管优秀作品制作精美,但未入选的部分作品水平较低,内容不够充实,制作也不够精美。这一方面与学生的态度有关,其次与读书节的系列活动太多(五六年级除了应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外,还要参加经典诵读比赛、科技创新演讲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精心制作推介卡有一定关系。建议明年读书节的活动是否能做到少而精?

部分作品字体书写欠工整,甚至出现涂改、错别字,影响了推介卡的整体效果。语文老师在指导孩子书写方面还要多下点功夫,多想点办法让学生写得一手工整的汉字。

3.个别作品的内容不是方案中指定课外阅读的书目,作品也没按要求写上推荐理由、学校、班级、指导老师等信息,也许是语文老师在布置任务时没强调清楚。

乌苏市第六中学小学部五六年级组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6

第五周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数

4人

缺席人数:无

活动资料及过程:

一、理论学习

反思是课堂教学

教师不学习,就意味着思维的落后,在这种学习中,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他的教师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外,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学习的一个场所,而在这个学习场所中,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所在,才能明白自己所需努力的方向,也只有在反思中,教师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教学去适应所有的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从这个好处上讲,反思应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条很重要的生命线。

首先,教师要善于反思知识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其次,教师要反思自己教学的每一环节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益。

二、谈谈自己在行知网的发帖状况。

启示及主要收获:

教师的自我反思很重要,是自身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反思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盼上,存在于人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抓住了这点,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关键,让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去努力吧!

★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游记

★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篇7

1 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内化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 提高能力的过程。”而过去的语文教学一味注重知识的授予、传承, 教师对学生倾囊相授, 结果只是“授之以鱼”, 收效甚微。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 积累的知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长此以往, 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致, 更谈不上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

那如何才能让语文知识得到积累、内化,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实践活动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基本途径, 把实践活动融到语文学习 (教学) 中, 让学生积累的知识得以内化, 从而达到灵活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成语擂台赛》这一实践活动, 可事先让学生动手收集成语, 到生活中找寻成语应用的途径和范例, 有一定积累后, 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慧眼识错”“成语接龙”“趣填成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不但使学生对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产生兴趣, 而且乐于背诵、积累并运用成语, 从而内化了学生积累的知识。

2 语文实践活动本质———文味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脱离课堂教学, 就极易成为单纯的课外活动, 往往失去了语文特有的味道。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我认为应该加强对这一活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发展语文能力, 提高学语文的兴趣。比如在组织《更新换代看发展》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时, 师生首先确定活动的四大步骤:一是结合《新型玻璃》一课设计了《玻璃选新大赛》活动, 让学生“说特点、比作用”, 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并了解作者是如何介绍新型玻璃, 然后结合作者的方法介绍自己了解的玻璃, 再把自己的介绍词整理成书面文字;二是通过参观商场, 了解新型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情况, 以《家电商场里的风波》为题目, 创设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情境, 以“口语交际”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是询问家长, 了解文具盒的演变史, 以课本剧的形式体现社会的发展, 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进而产生审美体验。四是通过市场调查, 了解绿色蔬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从而发出“国富民强, 胃也尊贵”的感叹!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调研的结果。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经验, 以利于学习、写作。

3 语文实践活动的关键———师入、趣领、巧设

3.1 师入

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 往往在于把教师启发引导的创造机制与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的创造机制巧妙的交织为一体。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要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要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 这样的文章适合学生进行表演实践。但学生因年龄小、水平有限, 教师是否能真正蹲下身来参与其中, 这就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记得学生学完《你们想错了》一课之后, 开展了《继承先烈志, 遗愿化宏图》的实践活动, 各组学生都在进行绘声绘色的合作表演, 突然有一组学生找到我, 让我在他们中扮演土匪的角色。一开始因为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有点为难, 但想想又觉得或许我真诚的表演能从侧面让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的可贵品质。于是在汇报的过程中, 我认真的扮演了一个严刑逼供的坏蛋。由于老师的加入和认真的表演, 学生都真诚地投入到剧情中。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 要想开展好一项活动, 教师应该转观念, 换角色, 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并且主动参与, 以此带动学生主体的参与, 同时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因此督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以便更好地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

3.2 趣领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 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若是苦涩的汁水, 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因此, 用兴趣引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 显得极为关键。

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如《黄山奇石》《颐和园》《迷人的张家界》等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课文非常多, 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课文之后设计一场关于争当“最佳小导游”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尝试“导游”或者“游客”的新角色, 在活动中与学生轮流扮演“导游”“游客”的角色。“导游”做好景点的相关介绍, “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活动结束后, 由同学投票推选出班上的最佳“导游”“游客”。这样, 学生不但在复述、质疑、解难中拓宽了学习空间, 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并能领略到教材中最精彩的语言。

3.3 巧设

设计是语文中的灵魂。为了上好实践活动课, 学生会收集大量的资料, 但却不懂如何应用。那么, 如何选择、整理、运用材料就成为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这时, 教师就需要以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步骤, 把材料加以整合。比如在组织《找春天》这一活动时, 学生找来大量关于春天的诗句、歌曲、散文、故事、对联等。当时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把材料分门别类, 即借助欣赏影片和照片来赏春, 用画笔绘春;二、以歌曲《春天在哪里》为主题音乐, 以情景剧的形式来赏春、绘春、颂春。无论学生采用了哪种形式, 实施起来都会感觉比较容易。

再如, 学生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 我开展了《寻找落叶》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 将树叶“变废为宝”, 根据不同落叶的特点制作剪贴画, 并根据剪贴画的不同内容自由完成想像习作。这种剪贴画与习作相结合的实践性活动, 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而且调动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这种形式还将美术、手工的教学内容与语文教学融会贯通, 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设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我感触最多的就是教者设计环节直接影响到实践活动效果。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应变能力时刻都在此体现着。

总之, 语文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既熟练掌握了语文技能,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要求为指针, 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 而不是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要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因此提供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合理搭建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对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语文实践的重要性、活动本质及活动关键因素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内化语文,文味实践,师入,趣领,巧设

参考文献

[1]王敏,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 2010年01期.[1]王敏,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 2010年01期.

[2]王应国, 语文快乐有效课堂教学实践[J].文学教育 (下) , 2011年04期.[2]王应国, 语文快乐有效课堂教学实践[J].文学教育 (下) , 2011年04期.

[3]郑飞艺, 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3]郑飞艺, 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活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78-02

一、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外活动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拓展课外活动,采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1.教材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承

引入的课外活动形式,最好采用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较为直观易于感知的,不要搞环节较多的。因为小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大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景物、事情、人物的描写也不复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以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一定与这些生活场景相接近,以此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更好的利于小学生的学习。

2.转换思路,开展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式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不单单局限在课文内容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往往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学习书信方面的课文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书信基本要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活动,并在课堂上朗读,老师对此进行指导,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写信,还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样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飞跃。

3.如何拓展语文课外活动

(1)明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型教学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学基准,开展情境化教学

为了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可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在教学组织内容与环节当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则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创设情境,对过程进行理解、深化。

二、分析课外拓展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

1.引入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开展课外活动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完全以课堂内书本内容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要求,所以要积极引入课外活动,进行育教娱乐一体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易于接受,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有效对课堂内容进行延深,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知识,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2.引入课外活动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旧有教学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的学习谈不上兴趣,只是当做一个任务来学习。引入课外活动后,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会在实践中逐渐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把学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加强对事物的探究能力,从各方面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被动性语文教育变成主动性语文教育。

3.引入课外活动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知识有很多,除了课本内的知识,走出课本放眼看去很多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增加课外学习体验,可以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然后,再与课本内的知识相对照和联系,互相可以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问题更加全面。增长见识的同时,对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更利于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小学生。

初二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012 篇9

教研时间:2012年10月15日

教研地点:办公室

教研形式:点评式研讨式教研人员:初二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大家一起商讨解决策略:

1、韩老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解

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

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

2.齐老师: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繁琐

理解,让学生有话说。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

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来纠正口语表达

上的缺陷。

3.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

生都能得到训练。

白校长提出两点建议

1.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让学生明白培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重

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信的表达。

2.让学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教给方法。

张校长做总结,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1、解决了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使

学生规范、完整、流畅的表达;如何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同思维训练

有机结合;如何使口头表达落实到书面表达等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

2、我们教师在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对

学生的表现作大胆点评,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有效调控教学行

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10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日

活动地点:语文组

主持人:

参加人:初中语文教师

活动程序。

(一)教研组长谈话:

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重复、机械地抄写、内容单一等现象,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以上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研讨一下“语文预习作业和课后拓展作业的设计”。

(二)隋春红老师:主要谈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什么?

谈到作业,我们当老师的话题很多,因为都知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份好的作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更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从教研组长通知了本次活动主题以后,我留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1、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

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

(三)教研组长过渡:

过渡:隋春红老师带来的信息真好,下面就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四)各组员进行案例交流。

1、连艳娇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预习,只要布置预习课文,学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认读,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作业的落实,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也就自然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预习作业纸。(出示投影:学生的预习作业纸)。

我把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①读。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②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白杨礼赞》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思,即思考。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④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作业纸的设计还是一个关键。

明确了预习的各项要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预习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我广泛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纸。

2、于朝燕老师补充发言,也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我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我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3、田春苗老师补充发言。

连 老师精巧、系统的作业纸设计,于老师结合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关于语文作业的预习,我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请大家看我班学生的语文书(投影仪出示),每本书上都留下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痕迹: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

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家对他预习作业提出置疑,田老师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组长小结上述发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最敏感的话题,殷 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预习作业至关重要.)

4、刘英红老师发言。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活动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88-01

0

前言

课外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不仅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仅供参考。

一、强化课外阅读,充实课内教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指出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形式,一方面来讲,由于小学语文教育课时时间有限,而每个学期所能够设置的课程数量也有限,所以教师很难有时间在正式的课堂教育内带领学生进行超出课本内容的阅读,但是就语文学习来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强化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课内无法提高的阅读量就必须通过课外的活动来进行补充,而课外阅读就是非常良好的途径。教师通过与课内教学内容相联系,在课内所研究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将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外阅读的感受来衡量教学的效果,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主动关注。而另一方面来讲,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课外阅读量提高的话也能够更好地便于在课内进行教育内容的消化,进而实现课内、课外的双重教育效果。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一篇课文。并且鼓励学生在阅读完这一篇课文之后用日记或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候的感受以及《叶绿花红》这篇文章与《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之间学生更喜欢哪一篇文章,为什么。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后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质量,而且能够保证学生认真的对待课外阅读环节,真正的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延伸,也真正的让学生对相关的教育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开展趣味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讲,虽然他们的思维已经有所成熟,不过相较于中学生来讲还偏于稚嫩,所以游戏、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仍然是非常大的。因此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要积极的举办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竞赛活动,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对教育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篇,能够举办的课外趣味竞赛活动就有很多。譬如说看看谁说出的小动物在雪地中的脚印形状多,或者是比比谁对课文读的最有感情等。前者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的观察力,推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以及与家长的互动,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思考,能够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对课内教学内容的充实又更大的提高。而后者则是能够让学生对课内的课文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往往能够更深地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意,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来说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三、组织其它课外活动,推动语文教学实效的提高

语文不同于数学这种偏理性的科目,其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它没有规律可言,但是却又有一定可以遵循的痕迹。而在课内教育过程中虽然能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解读,但是并不能充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观意识,要想对这两方面实现强化,教师必须还要组织一些其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去进行自我教育以及从其他活动的视角来更充分地认知课内教学的内容。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棉鞋里的阳光》,篇幅相对短小,语言也不多,但是却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扮演,举办一个故事表演比赛,分小组进行竞争,比比谁扮演的最好,最后评出最佳小組和最佳的小演员。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够通过肢体表演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内容,并借助身体力行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这篇文章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的拓展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课外活动教室能够更好地对课内教育内容进行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而且从新课改的角度上来讲,积极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也是迎合新课改的重要途径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封齐聚.加强中国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J].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建设,2014(9),168-169.

[2]王可心,鄱晚修.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发展[J].武汉大学研究发展报,2014(5).122-123.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原则 篇12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 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获取直接经验, 以即时信息为内容, 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从课堂走向社会,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 实践性内容。一次语文活动课, 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 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价低菜农愁”。这次活动课, 同学们表现活跃, 不但学会了调查, 练习了写作, 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 只要做个有心人”。 (2) 需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 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六年级时, 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 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 这节活动课学生热情高涨, 交流创作活跃, 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 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 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 竞争性内容。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 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 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 在竞赛中, 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 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学生活动“主体性”原则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 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 从而真正动起来。 (1)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 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 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 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 则放手让学生设计, 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 设计的活动, 会“动”得特别投入。 (2) 学生参与活动准备。从活动内容搜集, 学具教具制作, 到活动场景的布置, 均可让学生参与, 教师主要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 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 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3) 学生参与活动总结。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先认识讨论, 再全班交流, 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时, 教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 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 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活动创设“情境化”原则

一方面, 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 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 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 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 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 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 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 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那刚钻出来的小草, 树枝上的嫩芽, 星星点点的小花, 湿润的泥土, 微微的风, 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

四、活动形式“多样化”原则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 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 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比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 巧选活动形式。如《课本剧院表演赛》中, 出于时间限制, 决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 可以让其余同学做评委, 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并打分。

五、活动过程“全程化”原则

上一篇:团险营销方案下一篇:《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